诊断小学生计算之通病:“粗心大意”
儿童数学计算粗心大意的原因剖析及策略建构
儿童数学计算粗心大意的原因剖析及策略建构学生计算”马虎”,一直是颇让老师们感到头疼的问题.在教学中,我觉得相当一部分学生会分析,判断,综合,但计算的错误率往往较高.导致计算错误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多数学生家长认为不过是“粗心”而已,殊不知在这种:“粗心现象”背后隐藏着种种粗心的原因.通过网上调查,查阅资料,发现小学生的粗心大意一般是由于思维品质发展不成熟造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一般的学生都能克服这个毛病,但其中最可怕的是由于不良的学习习惯和态度造成的粗心,这可能影响学生以后的学习.下面我想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谈谈这个问题一、直面现实,儿童计算”粗心”的现状点击.粗心是小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偶尔的次数不多的粗心,小学生一般都会发生.但经常性的粗心,特别是在老师和家长的多次提醒下,仍然屡屡出现粗心现象,就是一种心理问题了.粗心的心理问题主要是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心理习惯造成的.做事没有条理,学习文具乱放,诸如此类的不良行为,一旦形成定势,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粗心问题.具有粗心问题的小学生,不仅表现在学习中会粗心,同时还表现在学习中.这里,我来列举一些计算错误的情况作为分析小学生”粗心”在学习上的表现.如此而已42-24=( ),学生容易算成0.如故60+40=( ).学生很容易把答案写成10.又如何8-8÷8,这道题的错误率很高,学生大都受前半部分影响,直接写出答案0,而忘记了混合运算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的原则.如故67+43,受100这个整数的影响,错误的答案就这样产生了.如常145-55+45同样也是受整数的影响,学生会跳过减法先计算加法.相对于递等式计算,学生竖式云计算错误的几率较小,主要是因为竖式计算要求学生把每一步的计算过程写下来,这样有利于学生检查。
二、追根溯源,儿童计算“粗心”的原因剖析其实,孩子的粗心分为真粗心和假粗心。
真粗心就是我们常说的做题时疏忽大意和不细心,其深层原因是没有责任心。
解决小学生计算中的“粗心大意”
解决小学生计算中的“粗心大意”作者:李冰纯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年第03期计算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计算能力是每个小学生必须要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计算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
如:忘了进位、忘了退位、加法当减法做。
许多家长都视为“粗心大意”,重视程度不高。
当这样的“粗心大意”越来越具有普遍性时,我不禁在想:难道真的是“粗心大意”这么简单吗?难道与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没有关系吗?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一通病,提高学生的计算这一技能呢?下面我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两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分析学生的心理原因及其对策(一)感知不正确。
由于计算本身没有情节且外显形式简单,这样容易造成小学生感知粗略、笼统、不够具体;再加上学生看题、读题、审题、演算过程中又急于求成,因而所感知的表象是模糊的,致使把计算式题中的数字、符号抄错。
如把169写成196,把“÷”看成“+”等。
(二)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是思维的一种“惯性”,指由于先前的活动而形成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使人以比较固定的方式去进行认知和做出行为反应。
思维定势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积极作用促进知识的迁移,消极作用则干扰新知识的学习。
不良的思维定势表现在按照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如在练习36+98、99+123后,再做53+101,多数学生就会依据简便算法中“多加了要减”这一定势思维,把53+101变成53+100-1来计算。
(三)记忆差错。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知识的储存、积累和更新都要依赖于记忆,无论是口算还是笔算或估算都需要良好的短时记忆力做保证。
一些学生由于短时记忆力发展较差,直接造成计算错误。
如进位加时,忘了进1,退位减时,忘了减1;或计算像25×24这类题时,做成25×4×6=100,只顾头不顾尾。
(四)强信息干扰。
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心理因素及防治措施
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心理因素及防治措施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有时会出现计算错误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一些心理因素所导致的。
了解这些心理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以帮助小学生改善计算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讨论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心理因素,并提供相应的防治措施。
第一个心理因素是粗心大意。
小学生在进行数学计算时,可能会因为粗心大意而出现错误。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计算过程中缺乏足够的细心和注意力,导致疏忽或忽视了一些重要的计算步骤。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提醒学生要仔细检查每一步的计算过程,确保没有遗漏或错误;教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如写出清晰的计算步骤和标记结果。
第二个心理因素是紧张和压力。
小学生在进行数学计算任务时,可能会感到紧张和有压力,导致出现错误。
这可能是由于他们对数学计算任务有一定的恐惧感或对正确答案产生过度焦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提供一个轻松和有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到安全和放松;鼓励学生接受错误,并教导他们从错误中学习和改进;提供适当的支持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第三个心理因素是分心和注意力不集中。
小学生在计算数学题时,可能会因为分心和注意力不集中而出现错误。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计算过程中分心了,思维被其他事物所干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创造一个安静和集中注意力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学会集中注意力的技巧,如深呼吸和专注于一件事情;限制学生在进行数学计算时的干扰因素,如电视、电脑和手机等。
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心理因素有粗心大意、紧张和压力、分心和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对数学计算任务的理解不深等。
对于这些心理因素,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提醒学生细心和注意每个计算步骤、提供轻松和有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学会集中注意力的技巧、提高学生对数学计算任务的理解等。
通过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帮助小学生克服计算错误,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及计算能力提高策略探析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及计算能力提高策略探析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错误,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小学生刚刚接触到数学知识,基础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不牢固是造成计算错误的主要原因之一。
2. 粗心大意。
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粗心大意的情况,如漏写数字、计算符号错误等。
3. 理解能力有限。
小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理解能力还比较弱,对于题目中的条件及要求理解不透彻,导致计算错误。
4. 鲁莽行事。
小学生有时会忽略对问题的分析,盲目地使用一些计算方法,导致计算错误。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培养兴趣。
通过设计趣味性的数学问题和游戏,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深入浅出。
在教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更易于理解。
3. 基础训练。
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基础,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训练,例如口算、乘法表等。
4. 注重练习。
不断进行计算题的练习,通过大量的计算实践,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准确性。
5. 分步引导。
对于一些复杂的计算问题,可以分步引导学生思考和计算,逐步解决问题,避免鲁莽行事。
6. 多样化教学。
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进行数学教学,例如故事、游戏、实物等,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需要全方位的培养,包括基础知识的掌握、兴趣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提高等。
通过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他们学习生活中最基础的一门学科。
很多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常常会犯一些计算错误,这些错误可能是因为粗心、不理解题目、概念不清楚等原因导致的。
本文将从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和对策进行分析,帮助家长和老师更好地帮助孩子克服这些错误,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
1. 粗心大意小学生的精力和专注力都还不够成熟,他们容易在计算的过程中因为粗心而犯错。
比如漏写数字,计算错误等。
2. 概念不清楚有些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基础概念时并没有真正理解清楚,导致在做题的时候经常出现错误。
比如混淆加减法,理解不清楚乘法的概念等。
3. 不理解题目有些小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因为没有真正理解题目的意思,造成在计算的时候出现错误。
比如把问题理解错、计算方向错等。
4. 计算方法错误有些小学生在计算的时候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导致经常出错。
比如竖式计算加减法时没有对齐计算位,导致错位相加减等。
5. 不善于转化有些小学生在遇到需要转化题目的时候,因为没有掌握好转化的方法而经常出错。
比如对单位的转化不熟练,导致计算出错。
二、针对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对策1. 增强专注力针对小学生的粗心大意,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增强他们的专注力。
比如让他们练习专注的游戏,安排定时休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2. 强化基础概念对于那些基础概念不清楚的小学生,可以通过针对性的课外练习来帮助他们强化基础概念。
可以利用一些具体的例子或者故事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基础概念。
3. 学会理解题目在培养小学生解题能力的时候,可以通过让他们多读题,多理解题目的意思,学会提取重要信息等方法来帮助他们提高解题能力。
4. 正确的计算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要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是尤为重要的。
可以通过反复练习来帮助他们掌握竖式计算、进位退位等计算方法,使他们逐渐熟练掌握。
5. 增强转化能力对于那些不善于转化的小学生,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的生活例子,或者学习一些转化的技巧来帮助他们增强转化能力。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有很多种,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知识掌握不牢固小学生在学习计算过程中,可能由于对一些基础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或者对某些公式、规则记忆不清楚,导致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
如加减法概念模糊,乘法口诀没有掌握牢固等。
二、计算过程不规范小学生在进行计算时,如果计算过程不规范,可能导致计算错误。
如小数点不对齐、漏写漏算、搞错进位和借位等,都会造成计算错误。
三、粗心大意小学生在进行计算时,可能因为粗心大意导致错误。
如读错题目,将题目中的数据搞混,或者漏看题目中的条件等。
四、注意力不集中小学生在进行计算时,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散注意力,导致计算错误。
如对计算过程中的细节没有仔细注意,或者心思不集中,思维跳跃,容易出错。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夯实基础知识在学习计算过程中,要注重夯实基础知识的学习。
对于一些基础的加减法、乘法口诀等,要反复巩固,做到熟练掌握。
二、培养规范的计算习惯在进行计算时,要养成规范的计算习惯。
如保持竖式的排列、小数点的对齐、进位和借位的正确运用等。
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培养规范的计算习惯。
三、提高注意力和细心程度在进行计算时,要提高注意力和细心程度。
可以通过培养专注力、提高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做题时,可以慢慢思考,将问题理清楚再下手,做到心无旁骛。
四、加强练习练习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
可以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来加强对计算过程的理解和掌握。
在做题的过程中,要仔细审题,理解题目的要求和条件,不要出现因为粗心大意而导致的错误。
五、借助工具辅助可以借助计算器等工具来辅助计算,特别是对于一些较复杂的运算,可以使用计算器进行验证和核对,避免出现错误。
六、多种方式呈现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式不同,可以尝试采用多种方式呈现知识,如图示、故事、简单实例等,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针对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可以通过夯实基础知识、培养规范的计算习惯、提高注意力和细心程度、加强练习、借助工具辅助和多种方式呈现的对策来提高计算能力,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进行计算。
诊断小学生计算之通病:“粗心大意”
、
( ) 因 一 原 1感 知不 正 确 。 .
由于 计算 本 身 没有 情 节 并 且 外 显 形 式 简单 ,这 样更 容 易 造成 小学生感 知粗 略 、 统 、 够具 体 . 加 上学 生看题 、 笼 不 再 读 题 、 题 、 算 过 程 中 又 急 于 求 成 , 而 所 感 知 的 表 象 是 模 糊 审 演 因 的 , 使 把 计 算 式 题 中 的 数 字 、 号 抄 错 。 把 19 成 1 6 把 致 符 如 6写 9, “ ” 成“” 。 ÷看 +等
诊 断小 学 生 计 算 之 通 病 : 粗 心 大 意 ’ “ ’
王 静
( 江 市 姚 桥 中 心小 学 , 苏 镇 江 镇 江 2 20 ) 10 0
计 算 是 小 学 数 学 知 识 中 的 一 个 重 要 内 容 , 算 能 力 是 学 计 生 必 须 具 备 的 基 本技 能 。 实 际教 学 中 , 常发 现 学 生 计 算 的 但 经 速度 、 正确 率 明显 下 滑 , 常 会 出 现 一 些 低 级 的 、 遍 性 错 误 , 经 普 许 多 家 长 甚 至 老 师 都 视 为 “ 心 ” 难 道 真 的是 “ 心 大 意 ” 粗 . 粗 这 么 简 单 吗 ? 道 与 学 生 的 学 习方 法 和 学 习 能 力 没 有 关 系 吗 ? 难 下 面 笔 者 从 “ ” “ ” 方 面 来 谈 谈 自己 的看 法 。 学 与 教 两 剖 析 学 生 的 心 理 原 因 及 其对 策
2思维 定 势 。 .
思 维 定 势 是 思 维 的 一 种 “ 性 ”它 有 积 极 作 用 . 如 : 惯 。 比 能 促 进 知识 的迁 移 。但 是 , 积 极 作 用 则 能 干 扰 新 知 识 的学 习 。 其 不 良 的思 维定 势 表 现 在 按 照 固 定 的 思 维 模 式 去 分 析 新 情 况 , 解 决 新 问 题 。如 在 练 习3 + 8 9 + 2 后 . 做 5 + 0 , 数 学 6 9 、9 1 3 再 3 11多 生 就 会 依 据 简便 算 法 中 “ 加 了 要 减 ” 一 定 势 思 维 , 5 + 多 这 把 3 11 成5+0一来计算 。 0变 3 10 l 3记 忆 差 错 。 . 记忆 是学 习 的基 础 、 识 的 储 存 、 累 和更 新 都 要依 赖 于 知 积 记 忆 ,无 论 是 口算 还 是 笔 算 或 估 算 都 需 要 良好 的短 时 记 忆 力 做 保 证 。 些 学 生 由 于短 时记 忆 力 发 展 较差 , 接 造 成 计 算错 一 直 误。 如进 位 加 时 , 了进 1 退 位 减 时 , 了减 1 或 计 算 像 2 ) 4 忘 , 忘 ; 5< 2 这类 题 时 。 成2 x x = 0 , 顾 头不 顾 尾 。 做 5 4 6 10 只 4强 信 息 干 扰 。 . 学 生 的视 听觉 是 有 选 择 性 的 , 易 受 强 信 息 干 扰 . 旦 强 容 一 信 息 映人 眼帘 , 会 掩 盖 其 他 信 息 , 成 “ 扰 性 差 错 ” 如 口 就 造 干 。 算9 — 3 4 时 , 生 往 往 会 由 于简 便 计 算 “ 3 4 ” 0 2+7 学 2 + 7 的诱 惑 , 做
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其矫正方法
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其矫正方法数学在小学阶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也是孩子们学习的基础。
许多孩子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常常出现计算错误,导致他们对数学产生厌恶情绪,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们在数学计算中出现错误?又应该如何矫正这些错误呢?接下来,我们将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一、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1. 粗心大意小学生的专注力较弱,容易在计算过程中犯粗心大意的错误。
他们在写算式、运算过程中常常出现疏忽和马虎,导致错误产生。
2. 概念不清许多小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理解不够清晰,例如对于加减乘除的概念模糊不清,无法正确运用。
这就使得他们在计算过程中出现了辨别不清的错误。
3. 计算方法错误有些孩子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没有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导致错误频频发生。
例如列竖式时横竖相加位置搞混,导致计算出错。
4. 规则记忆不牢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规则的过程中经常忽视规则记忆,这就导致了错误的发生,例如忘了进位、忘了进位等。
5. 缺乏练习数学是一个需要大量练习的学科,如果孩子缺乏练习,就会影响计算的准确性。
6. 缺乏兴趣有些孩子对数学没有兴致,只要是数学题就觉得无聊、繁琐。
这种情绪的影响也会导致计算错误的产生。
1. 提高注意力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可以让他们在计算过程中更加细心,减少粗心大意导致的错误。
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化数学概念的教学,增加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让孩子对加减乘除的概念非常清晰。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规则记忆,可以通过歌谣、游戏等形式帮助孩子牢记规则,减少错误产生。
提高练习的频率和数量,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通过趣味性的数学教学,让孩子们对数学感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减少计算错误的发生。
以上就是关于小学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其矫正方法的讨论。
我们应该意识到,数学计算错误的发生并非孩子们无能或是不努力,而是由诸多原因造成的。
家长和老师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方法帮助他们纠正错误,让他们更快乐、更轻松地掌握数学知识。
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心理因素及防治措施
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心理因素及防治措施小学生在学习计算时常会出现错误,主要是由于心理因素所影响。
心理因素对小学生的计算错误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这些心理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能够帮助小学生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一、心理因素1. 粗心大意:小学生在计算时可能因为粗心大意,没有仔细阅读题目或计算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导致错误的发生。
2. 缺乏自信心:小学生在计算时可能缺乏自信心,对自己的计算能力没有信心,容易产生紧张和焦虑,从而影响计算的准确性。
3. 计算速度过快:小学生为了追求速度,可能会忽略一些计算步骤或细节,容易出现错误。
4. 学习态度不端正:小学生对于计算可能缺乏积极的学习态度,认为计算是枯燥乏味的任务,缺乏对计算的重视,从而影响计算的准确性。
二、防治措施1. 增强细心阅读题目的能力:小学生需要训练自己细心地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并提取出关键信息,然后再进行计算,减少由于粗心大意而造成的错误。
2. 培养自信心:教师和家长应该及时发现小学生计算出现错误时给予肯定,并鼓励他们进行正确的计算,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
可以采取一些适当的奖励机制,激励小学生正确和准确地完成计算任务,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 引导适当的计算速度: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在进行计算时不要过于追求速度,而是注重计算的准确性和细致性,培养小学生在计算时的耐心和细致精神。
4. 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教师和家长要给予小学生足够的关注和爱护,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重视,提高小学生对计算的学习态度,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粗心大意、缺乏自信心、计算速度过快和学习态度不端正等。
针对这些心理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培养他们在计算中的细心和自信心,并增强他们对计算的重视和兴趣,从而提高计算的能力。
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心理因素及防治措施
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心理因素及防治措施
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心理因素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理因素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心理因素
1.注意力不集中:小学生可能因为对计算内容不感兴趣、分心或者注意力不够集中而出现计算错误。
2.记忆困难:小学生的记忆能力尚未发展完全,可能会忘记一些计算规则或者数字。
3.粗心大意: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可能会犯一些粗心错误,比如写错数字、漏写或者错写符号。
4.心态问题:有些小学生可能因为紧张、焦虑或者对数学缺乏自信而出现计算错误。
二、防治措施
1.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学习过程中,给小学生提供一个安静、整洁、温馨的学习环境,避免外界的干扰,提高他们的注意力集中。
2.增强兴趣:通过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材,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参与度,降低计算错误的发生率。
3.巩固基础知识:针对小学生容易忘记的计算规则或数字,可以进行反复巩固练习,确保他们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方法。
4.培养细心习惯:引导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保持细心,并教育他们注意数字和符号的写作规范,避免粗心导致的错误。
5.情绪调节:关注小学生的情绪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焦虑、紧张等问题,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自信心,减少情绪对计算的影响。
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心理因素多种多样,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防治。
除了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方法外,还需要关注小学生的情绪和心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提高计算准确率。
小学生计算粗心形成的原因及矫治
小学生计算粗心形成的原因及矫治宕昌县城关第四小学吕彩玉自己从事小学数学教学数十年,对于计算粗心这个顽疾颇为头痛。
有的学生很聪明,具有较好的数学思维,对于老师所讲似乎听的也很明白,在老师监督之下计算也能做正确,可成绩却不很理想,分析其试卷,发现计算出了毛病,对于这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根据自己经验,总结以下原因及矫治办法。
一、小学生计算粗心导致计算错误的原因1、审题不严,感知不准确。
在计算练习中,学生的计算错误经常发生:不是看错数字,就是写错数字;不是抄错数字,就是漏写符号例如,把“5”看成“3”把“6”写成9;把“÷”写成“+”。
或是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加法当减法做,乘法当成了除法,小数点忘了或点错了一位;有时甚至会出现一些无法理解的错误等。
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可以归纳为知识性错误和非知识性错误。
知识性错误是指学生对于计算法则概念或运算顺序的不理解,或者没有很好的掌握所导致的错误。
非知识性错误是指学生不是不懂得运算导致错误,而是由于不良的学习习惯所导致的错误;2、注意力分配不准确有些学生在学习新法则时,只顾新法则的执行,而造成某些口算的错误。
比如初学减法时,还沉浸在学习加法的惯性中,如78-26=92,个位上是减,而到十位时就变成了加。
还有在初学竖式除法时,光顾着试商,而不注意余数是不是比除数小,从而造成商的倍数增多的现象。
3、概念、法则理解不清概念和法则是学生思维的基本形式,又是学生进行计算的重要依据。
只有正确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计算法则才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有些错误是由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不清而引起的。
如:23.76-(13.76-3.58)=23.76-13.76-3.58=6.42错误原因是学生在去小括号时没有减变加,不理解已知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用这个数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加上第二个数,反之同理。
又如:1.25×(80+4)=1.25×80+4=100+4=104错误原因是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运用还不清楚。
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中,经常会出现计算错误的情况。
这些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1. 粗心大意小学生的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做题时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犯一些低级的错误,比如写错数字、计算符号等等。
应对措施:老师可以通过给学生进行一些反复训练来提高他们的注意力,以及进行简单的独立思考等训练。
同时,老师也可以采用小提示的方法,例如在考试时,可以告诉学生多检查一遍计算结果。
2. 计算能力差小学生的数算能力还比较薄弱,比如分数加减乘除、小数计算等都需要较高的数学技能才能够学好。
如果起点较低,或者没有接受过很好的基础培训,可能会出现计算错误。
应对措施: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提高计算能力的方法,例如针对加减乘除运算,可进行逐步梳理的熟练训练;对于小数计算等高难度内容,进行渐进式训练,逐渐提高难度。
3. 概念不清小学生学习数学时,有时可能因为概念不清,导致出现一些计算错误。
举个例子,对于数列,如果不清楚数列的定义和应用,就容易出现计算错误。
应对措施:老师需要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意义,这样可以通过图形和实例进行举例,以此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概念。
此外,老师可以针对常见的概念进行定期检测,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也能够重视概念的学习。
4. 死记硬背有些小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可能会将数学公式和规律过于死记硬背,没有理解公式的应用场景和实际含义,这样在计算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少错误。
应对措施:老师需要让学生深刻理解公式的意义,以及公式的实际应用场景和原理。
通过教授底层的知识,帮助学生从更深入的理解和应用层面去掌握数学规律。
总的来说,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出现计算错误,主要缘于其应用能力和概念掌握存在问题。
正确的应对方式有:提高注意力和思维技能,强化计算能力,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和公式的实际应用场景。
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计算错误。
这些错误可能是由于粗心、不熟悉计算方法、概念模糊等原因造成的。
对于小学生来说,如何正确地应对计算错误,找出错误的原因,并加以纠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过程。
本文将从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
一、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1. 粗心大意小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常常因为粗心大意而出现错误。
他们可能在写题目时没有仔细审题,或是在计算过程中没有认真核对,导致结果出现错误。
2. 不熟悉计算方法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接触到很多不同的计算方法,例如加减乘除、分数、小数、百分数等。
他们有时可能会忘记某种计算方法,或是混淆不同计算方法之间的区别,从而出现错误。
3. 概念模糊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小学生有时会对一些数学概念理解不清楚,例如数轴、数对等,导致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
4. 马虎草率1. 强化审题意识学校老师和家长应该帮助小学生提高审题的能力,让他们在做题之前仔细阅读题目,理清题目要求,分析题目的逻辑关系,再进行计算,从而减少粗心大意导致的错误。
老师应该帮助学生巩固常见的计算方法,让他们熟练掌握各种计算方法的原理和应用,再通过大量的练习加深印象,从而避免因为计算方法不熟练而出现错误。
对于小学生概念模糊导致的错误,老师应该及时帮助他们澄清数学概念,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从而避免因为概念模糊而出现错误。
4. 培养认真思考的习惯老师和家长应该引导小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让他们在做题时,做好充分的思考和准确的计算,避免因为马虎草率而出现错误。
5. 纠正错误的态度对于小学生出现的计算错误,老师和家长不应该过分批评和指责,而应该给予正确引导和鼓励,让他们在找出错误的原因后,重新进行思考和纠正,从而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出现计算错误是很正常的事情。
通过加强审题意识、熟练掌握计算方法、澄清数学概念、培养认真思考的习惯和纠正错误的态度,我们可以帮助小学生避免出现计算错误,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在小学阶段,学生们正在学习基础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方法。
由于他们的智力和认知水平正在发展中,因此经常会出现计算错误。
以下是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常见原因及应对措施。
1. 粗心大意:由于年龄较小,小学生往往容易因为粗心大意而犯错误。
他们可能没有耐心仔细阅读题目,或者在计算过程中没有注意到细节。
应对措施:教师可以通过提醒学生在做题之前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问题的要求。
可以鼓励他们在计算过程中使用括号或其他记号来帮助区分不同的运算步骤。
2. 缺乏基本概念:小学生可能对数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还不够理解,导致在计算中出现错误。
他们可能不理解运算符的含义,或者对数字的排序和比较不熟悉。
应对措施: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方法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基本概念。
可以使用具体的实物或图形来说明抽象的概念,通过实际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3. 记忆错误:小学生可能会犯下记忆错误,忘记一些算术事实或规则。
这可能会导致他们在计算中出现错误。
应对措施: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反复练习,并使用记忆技巧来帮助他们记住重要的数学事实。
可以使用卡片、游戏或其他互动方式来加深记忆。
4. 不熟悉计算方法:小学生可能还没有掌握或理解正确的计算方法,导致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
应对措施:教师应该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可以通过示范、演示、练习和实际应用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5. 紧张或压力:有时,小学生在考试或作业中感到紧张或有压力,这可能会导致他们在计算中出现错误。
应对措施:教师应该创造一个轻松和积极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减轻压力。
可以鼓励学生从容应对考试,提供额外的练习机会和反馈,以帮助他们提高信心和计算技巧。
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有许多,包括粗心大意、缺乏基本概念、记忆错误、不熟悉计算方法以及紧张或压力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提醒学生细心阅读题目,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概念,鼓励反复练习记忆,教授正确的计算方法,并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帮助学生提高计算水平。
解决小学生计算中的“粗心大意”
学生素质计算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计算能力是每个小学生必须要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计算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
如:忘了进位、忘了退位、加法当减法做。
许多家长都视为“粗心大意”,重视程度不高。
当这样的“粗心大意”越来越具有普遍性时,我不禁在想:难道真的是“粗心大意”这么简单吗?难道与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没有关系吗?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一通病,提高学生的计算这一技能呢?下面我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两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分析学生的心理原因及其对策(一)感知不正确。
由于计算本身没有情节且外显形式简单,这样容易造成小学生感知粗略、笼统、不够具体;再加上学生看题、读题、审题、演算过程中又急于求成,因而所感知的表象是模糊的,致使把计算式题中的数字、符号抄错。
如把169写成196,把“÷”看成“+”等。
(二)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是思维的一种“惯性”,指由于先前的活动而形成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使人以比较固定的方式去进行认知和做出行为反应。
思维定势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积极作用促进知识的迁移,消极作用则干扰新知识的学习。
不良的思维定势表现在按照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如在练习36+98、99+123后,再做53+101,多数学生就会依据简便算法中“多加了要减”这一定势思维,把53+101变成53+100-1来计算。
(三)记忆差错。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知识的储存、积累和更新都要依赖于记忆,无论是口算还是笔算或估算都需要良好的短时记忆力做保证。
一些学生由于短时记忆力发展较差,直接造成计算错误。
如进位加时,忘了进1,退位减时,忘了减1;或计算像25×24这类题时,做成25×4×6=100,只顾头不顾尾。
(四)强信息干扰。
学生的视听觉是有选择性的,容易受强信息干扰,一旦强信息映入眼帘,就会掩盖其他信息,造成“干扰性差错”。
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粗心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
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粗心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经常出现粗心的现象,这可能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影响学习效果。
对于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粗心现象,我们需要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果。
一、粗心现象分析1.1 注意力不集中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出现粗心大意的情况。
在做题或者听讲解时,他们可能会因为注意力不集中而犯错。
1.2 马虎粗心有的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表现为马虎粗心的现象,总是草率地完成作业或者解题,导致出现错误。
1.3 缺乏自省能力一些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由于缺乏自省能力,容易忽视细节,导致粗心犯错。
1.4 学习态度不端正一些小学生对数学学习持消极态度,觉得数学难以理解,导致学习时粗心大意,出现错误。
二、对策研究2.1 提高注意力集中的训练针对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可以通过一些训练方法来提高他们的注意力集中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专注于老师的讲解或者课本上的内容来提高注意力;在做作业时,家长也可以给予一定的督促和帮助,让孩子在做题的过程中尽量保持注意力集中。
2.2 培养细心习惯对于马虎粗心的学生,可以通过培养细心习惯来帮助他们改善这一情况。
学生在做题时可以让他们多花些时间,从容地思考和完成,注意细节和每一步的操作,避免出现马虎粗心而导致的错误。
2.3 思维梳理的训练针对缺乏自省能力的学生,可以通过思维梳理的训练来培养他们的自省能力。
在学习数学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总结规律,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家长也可以在家庭作业中给予指导和引导,让孩子在做题时思维梳理,避免粗心犯错。
2.4 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针对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需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学校可以通过一些故事或者案例的讲解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鼓励他们在学习中不断追求进步;家长也可以给予孩子充分的支持和鼓励,引导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小学数学计算马虎情况的规避研究
小学数学计算马虎情况的规避研究近年来,小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不断提高,但是在数学计算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马虎情况,导致错题率增加。
为了规避这种情况,本文将就小学数学计算马虎情况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规避措施。
一、小学生数学计算马虎情况的表现1. 计算过程中出现粗心错误。
小学生在进行加减乘除计算时,常常因为粗心大意而出现计算错误,例如漏写数字、写错数字等。
2. 对计算步骤不够细致。
在进行复杂的加减乘除计算时,小学生常常对计算步骤不够细致,导致计算错误。
3. 缺乏反复核对的习惯。
小学生在进行计算时,往往只进行一次计算,而缺乏反复核对的习惯,导致计算错误率增加。
1. 学习态度不端正。
部分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在进行数学计算时容易出现马虎情况。
为了规避小学生数学计算马虎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 增加学习兴趣。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增加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他们在数学计算过程中的专注度和细致度。
2. 提高计算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数学计算竞赛和练习活动,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熟练度,使他们能够在进行数学计算时更加细致和准确。
3. 培养反复核对的习惯。
教师和家长可以在小学生进行数学计算时,引导他们养成反复核对的习惯,不轻易相信自己的第一次计算结果,要通过反复核对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4. 加强学习环境的熏陶。
家长可以在家中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避免小学生受到外界干扰,提高他们的专注力,使他们能够在进行数学计算时更加细致和认真。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相信可以有效规避小学生数学计算马虎情况,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成绩,为他们的未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谈谈小学生计算中的粗心
浅谈小学生数学计算中的“粗心”在小学生的数学计算中,“粗心”是他们的通病,也是很多家长和老师所头疼的话题。
它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和学习成绩,它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绊脚石,不搬掉这块顽石,孩子就不能前进,更谈不上成才。
因此,从小学生抓起,从小事做起,使孩子远离粗心,让粗心远离计算,是提高数学成绩的关键,是家长和老师应尽的责任。
笔者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一、提高学生对粗心危害的认识,在教学中,我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对粗心没有清醒的认识,认为粗心没有关系,这次错了,下次注意就行了,做错并不代表我不会。
有的家长对孩子粗心也不重视,认为只要孩子聪明就行,粗心没有关系。
这些都是要不得的,遇见这种情况,我们做老师的,应想方设法改变他们的看法,可以通过讲马虎的故事或讲在科学及生产中由粗心所造成的危害等事例来让学生认识到粗心的危害,引起他们的重视。
二、要正确对待学生的粗心数学学习中的错误有很多都是因为粗心造成的,学生似乎很难克服粗心这个毛病,每次数学考试都会因为计算粗心丢掉很多分。
家长和孩子都为此很着急。
粗心不是“毛病”,而是“错误”,家长和老师对待孩子的粗心,千万不要急躁,与其一味责备、给孩子施加心理压力,倒不如在平时加强对孩子的训练,培养他们细心的习惯。
三、分析粗心的原因,对症下药在数学计算中,经常出现算错、抄错、遗漏、混淆、思路偏差等差错,但仔细分析一下,不难发现实际情况多种多样。
有的确实是因为浮躁,心不在焉,就丢三落四;有的是观察能力有问题,总不能看得细、看得全面;有的是对知识掌握得不好,理解不全面,或者有的因为知识没有巩固,有遗忘,或前后贯穿不起来,做题时就瞎做,有的没有检查的习惯,做完作业就一丢,难免疏忽的地方自然也就不会纠正……。
面对学生计算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家长和老师必须找到他们粗心的原因,对症下药,以免后患。
四、让学生学会自检在教学中,老师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为学生检查作业,以为这是对学生负责,殊不知这样学生就养成了不细心检查的习惯,要让学生改掉粗心的毛病,首先要从我们做起。
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粗心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
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粗心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一、引言近年来,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一直备受关注。
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严谨性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常常出现粗心现象,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粗心是指学生在学习中由于不细心或不注意而产生的错误。
了解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粗心现象,以及采取对策来帮助学生克服粗心现象,对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粗心现象1.常见的粗心现象(1)计算错误:小学生在进行数学计算时,由于马虎大意,经常会出现算错的情况,例如漏掉某一位数、写错算式或者用错运算方法等。
(2)题目理解错误:小学生在阅读问题时,由于没有认真理解题目的意思,导致答非所问、偏离主题。
求圆的周长,却误以为求圆的面积。
(3)粗心马虎:小学生在做题时,由于不细心,经常会出现马虎做题、粗心大意、不认真的情况。
2.粗心现象的原因分析(1)学习态度不端正:部分小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足够的重视,觉得数学难以理解、枯燥无味,从而在学习中出现粗心现象。
(2)缺乏细心的习惯:部分小学生平时生活中缺乏细心的习惯,不经常注意细节,造成在数学学习中也难以做到细心。
(3)缺乏自我控制能力:部分小学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情绪波动大,难以集中注意力,容易在学习中出现粗心现象。
三、对策研究1.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要解决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粗心现象,首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引导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
2.提高细心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和家长要引导学生注意细节,养成细心的好习惯。
可以通过一些生活小细节的引导,如整理书包、做作业、读书时注意书写工整等,培养学生的细心和认真的态度。
3.加强训练和巩固在学校教学中,老师应该增加一些训练题,加强学生的巩固训练。
通过做一些练习题目,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4.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学校和家长还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如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等,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减少粗心现象的发生。
学科诊断【粗心大意】
学科诊断【粗心大意】
粗心大意
有的家长常说:我孩子挺聪明的,哪样都行,就是有点粗心。
粗心马虎不是学习应有的态度,有不少学生就是粗心马虎造成的1分之差而错失了理想学校。
粗心马虎,归根结底是习惯养成的问题。
如果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考试时心里一紧张,粗心、马虎的问题又升级了,考试分数当然大受影响。
即使是再聪明的孩子,也会因为粗心大意而丢分数,影响到学习成绩。
问题表现
1、写做、做题、阅读时马马乎乎,敷衍了事。
2、平时写作业不认真,经常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
3、考试时焦虑急躁,经常漏题、做错题。
4、做事没有计划性,经常一边学习,一边想着其他的事。
原因分析
1、缺乏兴趣,导致注意力不集中。
2、缺乏耐性,自我控制能力差。
3、思想涣散,思维跳跃幅度大。
4、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责任心。
解决方案
1、查漏补缺,快速建立知识系统。
2、找到规律,轻松熟记知识模块。
3、名师点津,强化巩固记忆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小学生计算之通病:“粗心大意”
作者:王静
来源:《考试周刊》2012年第44期
计算是小学数学知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计算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
但实际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计算的速度、正确率明显下滑,经常会出现一些低级的、普遍性错误,许多家长甚至老师都视为“粗心”,难道真的是“粗心大意”这么简单吗?难道与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没有关系吗?下面笔者从“学”与“教”两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剖析学生的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一)原因
1.感知不正确。
由于计算本身没有情节并且外显形式简单,这样更容易造成小学生感知粗略、笼统、不够具体,再加上学生看题、读题、审题、演算过程中又急于求成,因而所感知的表象是模糊的,致使把计算式题中的数字、符号抄错。
如把169写成196,把“÷”看成“+”等。
2.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是思维的一种“惯性”,它有积极作用,比如:能促进知识的迁移。
但是,其积极作用则能干扰新知识的学习。
不良的思维定势表现在按照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如在练习36+98、99+123后,再做53+101,多数学生就会依据简便算法中“多加了要减”这一定势思维,把53+101变成53+100-1来计算。
3.记忆差错。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知识的储存、积累和更新都要依赖于记忆,无论是口算还是笔算或估算都需要良好的短时记忆力做保证。
一些学生由于短时记忆力发展较差,直接造成计算错误。
如进位加时,忘了进1,退位减时,忘了减1;或计算像25×24这类题时,做成25×4×6=100,只顾头不顾尾。
4.强信息干扰。
学生的视听觉是有选择性的,容易受强信息干扰,一旦强信息映入眼帘,就会掩盖其他信息,造成“干扰性差错”。
如口算90-23+47时,学生往往会由于简便计算“23+47”的诱惑,做成90-70=20。
5.非智力影响。
作业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有些学生出现莫名其妙的错误。
分析原因主要有:当数目小、算式简单时,学生急于求成,产生“轻敌”心理,导致错误;当数目大、算式复杂时,产生厌烦、畏难情绪,以致敷衍了事,草草应付。
从而养成了不能够认真审题的坏习惯。
(二)对策
针对以上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调动多种感官,强化首次感知。
研究表明:学生首次感知的新知识在进入大脑时不受前摄抑制的干扰,能在学生的大脑皮层留下深深的印记。
因此,强化首次感知,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用多种感官协同参与认知,尽量让学生多动手、动脑、动眼、动口,以确保学生一开始就形成正确鲜明的印象,减少以后再现性运用乃至创新性动用中的失误。
例如可用彩色笔强化观察,以重音刺激听觉,对于容易混淆的数字与符号,“6”与“9”,“+”与“÷”等,要强调学生充分注意,提高一次到位率。
2.变化练习形式,预防思维定势。
学生形成负定势思维是由于机械地接受了一些单一的思维推理方法。
因此,在教学新知后,教师应有意识地把新知与它相联系的旧知进行比较,以突出新旧知识之间的异同点,建构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防止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对此,教师可经常变换练习形式,如重点的要典型练;容易混淆的要对比练;经常出错的要反复练;多种类型要综合练,以拓宽学生灵活解题的思路。
3.培养良好习惯,提高计算素养。
从历届学生计算统计分析情况看,学生计算能力不高,源于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强调“草稿纸”的作用,要求学生草稿纸上的列式必须书写工整,数位对齐;计算时,要求学生做到:做题前,看清每个数和每个运算符号,强化初步感知;做题时,弄清数据的特点与运算之间的关系,选择合理的方法,确定运算步骤,最后进行计算;做题后,要认真检查方法是否合理,数据、符号是否抄错,计算结果是否算对,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4.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学习过程中,积极的非智力因素能促进智力活动,消极的非智力因素会干扰智力活动的进行,第一是学生对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对解题兴趣不高。
认为解题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所以没有力求准确的欲望。
造成做题时心不在焉,草草了事的情况,结果出现了计算差错;第二是在计算时希望尽快算出结果,当遇到计算题的数字较大或者过繁时,容易就出现排斥心理,于是不去认真分析,不细心审题,敷衍了事。
在这种心理下进
行计算也容易出现差错。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积极的非智力因素活动,调节消极的非智力活动,使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相互统一,协调一致,相互促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减少不必要的错误出现。
二、剖析教师在计算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
(一)双基训练时间严重不足
传统数学课,一般课始均安排有口算、竖式计算之类的约5分钟左右的基本训练,因而学生对百以内加减法和简单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及相应除法相当熟悉,基本上达到了脱口而出的程度。
课改实验后,不少教师片面追求情境创设和学生操作探究而忽略基本训练。
就其形式而言,完全符合《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也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
但由于不同的教师在情境的创设与教学的调控上还存在着差距,课堂教学常常为无效信息所干扰,使得教学进程受阻,课堂训练的密度大打折扣,教学效率不高。
(二)计算训练忽略难度和层次性
原苏教版教材在计算单元的教学上很注意编排内容的层次性,为便于教学难点的突破,往往安排有多个例题,逐一落实难点,学生掌握情况不错,但整个单元教学战线拉得过长。
苏教版国标本教材精简了例题,降低了难度。
比如说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苏教版国标本教材只设置了5个例题,尽管在练习题的组编上更具包容性,各种类型的题目在练习中都有体现,常常在同一组题目中编排有不同难度的题目。
但是不少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挖掘不深,在安排练习时缺乏难度的递进,在评析时也缺乏针对性,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加上新课程设置的要求,使得三、四年级数学课时相对减少(每周四课时),因而计算单元的课时安排很紧,有效夯实也就成了问题。
(三)追求策略多样,忽略优化指导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地践行着这一理念,但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在理解上还存在着偏差,将多样化片面地理解为形式上的越多越好,故而在课堂上总是重复着“还有其他算法吗?”这样的无效提问,让学生造成思维的混乱。
其实“算法多样化”是基于原先的计算教学“方法单一,忽略学生的发展”等问题提出来的,它着眼于让学生经历探索计算算理的过程,着力于学生的创新思维与个性品质的发展。
(四)追求片面热闹,忽略算理指导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一时间,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成了课堂教学的宠儿,成了课改的“代言”。
其实,小组合作学习也不是随便擦涂的“万金油”,同样也有时机的把握问题,像计算算理的明晰,当学生个人探究存在问题需要借助于群体的力量时选择合作是明
智的,如果算理已经清楚了,再让学生合作说一说,就显得价值不大了。
对于合作,值得研究的东西更多,比如说合作前要激趣;合作时要指导,做到目标明确,分工明确,时间有保障;合作后要评价。
但有不少教师忽略研究,滥用小组合作学习,追求片面热闹,使得许多浮于浅表的所谓合作占用了许多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相反对于计算算理的理解与分析却明显用功不够,缺少算理阐释,学生对计算算理不够明确,因而影响了计算的正确率。
(五)引进计算器教学,忽略常规验算
随着社会进步与科学发展,计算器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苏教版教材在编写有关计算内容时,也增加了计算器的知识,其用意:一是降低计算的难度,一些大数目的计算可以用计算器来代替,教会学生使用计算器就行;二是借助于计算器来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但在实际教学中,这种编写意图往往难以得到很好的落实。
不少学生课堂作业能够按照要求进行计算,但家庭作业稍微出现一些较大的数字时他们有时就会用计算器计算,从而忽略常规验算,让计算教学出现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