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中考化学复习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第1章 第4节 溶液
九年级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归纳
九年级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归纳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在九年级的化学学习中,溶液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九年级化学溶液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相关内容。
一、溶液的概念与组成溶液是一种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其中,溶剂是数量占优势的组分,能够溶解其他物质;溶质是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
二、溶解度与饱和溶液1. 溶解度:指单位量的溶剂在一定温度下能够溶解的最大溶质量,一般用质量比来表示。
2. 饱和溶液: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解度达到最大值的溶液。
此时,溶质以微小团簇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三、溶解过程及影响因素1. 溶解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在溶剂中被分散,并与溶剂分子或离子发生相互作用,形成溶解物质。
2. 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包括温度、溶剂与溶质的相互作用、溶质的粒子大小以及搅拌等。
四、稀溶液与浓溶液1. 稀溶液:指溶质的质量分数较低的溶液。
2. 浓溶液:指溶质的质量分数较高的溶液。
五、电解质与非电解质1. 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够产生离子的物质。
电解质可以分为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分别指在溶液中完全离解和部分离解为离子。
2. 非电解质:在溶液中不能产生离子的物质。
六、各种溶液的特性与应用1. 酸性溶液:呈酸性的溶液,其pH值小于7。
酸性溶液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等领域。
2. 碱性溶液:呈碱性的溶液,其pH值大于7。
碱性溶液广泛应用于清洁剂、制药等领域。
3. 中性溶液:呈中性的溶液,其pH值约等于7。
4. 阻滞肌肉酸化溶液:通过调整运动后肌肉内酸性物质的平衡,以减轻肌肉疲劳感。
5. 漂白剂:能够去除或降低物体表面的颜色,常见的漂白剂有含氯漂白剂、氧漂白剂等。
6. 常见溶剂: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另外,酒精、石油醚等也是常用的溶剂。
七、溶液的分离与提纯1. 简单蒸馏:常用于纯净水的制取,利用液体沸点差异进行分离。
2. 结晶分离法:利用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差异,通过结晶过程将溶质分离出来。
九年级化学溶液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溶液知识点溶液: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接下来为你整理了九年级化学溶液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九年级化学溶液知识点一.溶液1.溶液的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特征(1)均一性:是制溶液各部分组成、性质完全相同。
⑵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温度、压强等),溶剂的量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或气体。
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概念:⑴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溶解某种绒织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⑵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意义在于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且可以相互转化: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或增加溶质不饱和溶液三.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以及溶解度曲线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解里的溶解度。
2.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⑴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2)温度3.溶解度曲线⑴溶解度曲线的意义:①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②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溶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
此时,溶液必定是饱和溶液。
③两条曲线的交叉点表示两种物质在该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在该温度下,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④在溶解度曲线的下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的溶液是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⑤在溶解度曲线上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的溶液是该物质的过饱和溶液,也就是说,在溶液中存在未溶解的溶质。
⑵溶解度曲线变化的规律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一般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陡,如硝酸钾;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表现在曲线的坡度比较平缓,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在曲线的坡度下降如熟石灰。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溶液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溶液在九年级的化学学习中,溶液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和知识点。
溶液是由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的混合物,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状态之一。
下面将对九年级化学知识点中关于溶液的内容进行总结。
一、溶质与溶剂溶质是指在溶液中能够溶解的物质,而溶剂是指用于溶解溶质的物质。
在溶液中,溶质以离子或分子的形式被溶解在溶剂中。
一般情况下,溶质的量较少,而溶剂的量较多。
二、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温度和压力下,单位溶剂中最多可以溶解的溶质的量。
它是衡量溶液中溶质溶解能力的重要指标。
溶解度的大小受到温度、压力及物质本身性质的影响。
三、饱和溶液与过饱和溶液当在一定温度下,溶质的溶解度达到最大值时,所得到的溶液称为饱和溶液。
如果在饱和溶液中继续加入溶质,会导致溶液过饱和,此时溶质不能再溶解。
过饱和溶液是一种不稳定的状态,稍加扰动就会产生结晶现象。
四、浓溶液与稀溶液根据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可以将溶液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浓溶液指溶质的含量较多,而稀溶液指溶质的含量较少。
浓度可以利用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或摩尔浓度等来表示。
五、溶液的净化和分离溶液既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净化,也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净化。
常见的溶液净化方法有过滤、蒸发和结晶等。
过滤可以用来分离固体颗粒,蒸发可以用来分离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结晶则是通过使溶质重新结晶出来分离纯净溶质。
六、溶解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影响溶解过程的因素有三个主要方面:温度、溶质的粒径和溶液中溶质的浓度。
温度的升高可以增加溶质的溶解度,溶质的粒径越小,则溶解过程越容易进行,溶液中溶质的浓度越高,溶解度越大。
七、酸碱中的溶液在酸碱反应中,酸和碱的溶液起着重要的作用。
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而中性溶液则是指酸碱的浓度相等,即酸性和碱性相互平衡。
八、溶液的应用溶液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饮料、药品、化妆品等都是溶液的形式存在。
此外,工业生产中的催化剂、合成反应中的溶剂等也需要通过溶液来实现。
初三化学溶液知识点归纳
初三化学溶液知识点归纳一、溶液的定义溶液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在溶液中,一种物质称为溶剂,另一种或多种物质称为溶质。
二、溶液的组成1. 溶剂: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通常是溶液中量较多的物质。
2.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三、溶液的分类1. 按溶质的状态分:- 气体溶液:溶质为气体的溶液。
- 液体溶液:溶质和溶剂均为液体的溶液。
- 固体溶液:溶质为固体的溶液。
2. 按溶液的浓度分:- 稀溶液:溶质含量较低的溶液。
- 浓溶液:溶质含量较高的溶液。
四、溶液的性质1. 均一性:溶液各部分的性质完全相同。
2. 稳定性:在一定条件下,溶液不易发生分解或沉淀。
3. 透明性:大多数溶液是透明的。
五、溶液的浓度表示1. 质量分数:溶质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
2. 体积分数:溶质体积与溶液总体积之比。
3. 摩尔浓度: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体积之比。
六、溶液的制备1. 计算所需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或体积。
2. 将溶质逐渐加入溶剂中,同时搅拌以加速溶解。
3. 将溶液储存于适当的容器中。
七、溶液的应用1. 化学实验中作为反应介质。
2. 医疗领域中的各种注射液。
3. 食品工业中的调味剂和防腐剂。
4. 农业中的肥料溶液。
八、溶液的分离与提纯1. 过滤法:利用过滤纸或滤网将不溶性固体与溶液分离。
2. 结晶法:通过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质结晶分离。
3. 蒸馏法:利用不同物质的沸点差异,通过加热使溶液中的溶剂和溶质分离。
九、溶液的酸碱性1. pH值:表示溶液酸碱性的量度,pH=-log[H+]。
2. 酸性溶液:pH值小于7的溶液。
3. 碱性溶液:pH值大于7的溶液。
4. 中性溶液:pH值等于7的溶液。
十、溶液的电离平衡1. 弱电解质:在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物质。
2.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物质。
3. 电离平衡常数:描述弱电解质电离程度的常数。
十一、溶液的渗透压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粒子对溶剂通过半透膜的吸引力。
九年级化学溶液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溶液知识点一、溶液的定义溶液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均匀、稳定的混合物。
在溶液中,一种或几种物质(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中。
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其组成在整个溶液中是均匀的。
二、溶液的组成1.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2. 溶剂: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通常是溶液中含量较多的组分。
三、溶液的分类1. 按溶质的状态分类:- 气体溶液:溶质为气体,如空气。
- 液体溶液:溶质和溶剂均为液体,如糖水。
- 固体溶液:溶质为固体,如合金。
2. 按溶液的浓度分类:- 稀溶液:溶质含量较低的溶液。
- 浓溶液:溶质含量较高的溶液。
四、溶液的性质1. 均一性:溶液各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
2. 稳定性:在一定条件下,溶液的组成和性质保持不变。
3. 透明性:大多数溶液是透明的,光线可以穿过。
4. 导电性:含有自由移动离子的溶液具有导电性。
五、溶液的浓度表示1. 质量百分比:溶质质量与溶液总质量的百分比。
2. 体积百分比:溶质体积与溶液总体积的百分比。
3. 摩尔浓度: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体积的比值。
六、溶液的制备1. 计算:根据所需浓度和体积计算溶质量和溶剂量。
2. 称量:准确称取所需的溶质。
3. 溶解:将溶质加入溶剂中,通过搅拌或加热使其完全溶解。
4. 储存:将制备好的溶液储存在适当的容器中。
七、溶液的应用1. 日常生活:如饮料、调味品等。
2. 工业生产:如化工原料、金属加工液等。
3. 医药领域:如注射液、药物制剂等。
4. 科学研究:如化学实验中的各种试剂溶液。
八、溶液的分离与提纯1. 过滤:用于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
2. 结晶:通过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质结晶分离。
3. 蒸馏:利用不同组分的沸点差异进行分离。
4. 萃取: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
九、溶液中的化学反应1. 酸碱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水和盐的反应。
2. 沉淀反应:两种溶液混合时生成不溶性固体的反应。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溶液(含解析)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溶液(含解析)知识点一、溶液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组成及其特征:溶液由溶质和溶剂,最常用的溶剂是水;另外常用的溶剂还有酒精、汽油。
溶液的基本特征是均一、稳定、混合物。
3.溶解过程: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扩散过程,此过程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水合过程,此过程放出热量,氢氧化钠、浓硫酸、生石灰等物质溶于水放热,硝酸铵等物质溶于水吸热,食盐、蔗糖等物质溶于水温度不变。
4.乳化现象:洗洁精、洗发液等因为具有乳化作用,所以可去油污,它们使油类物质以细小的液滴的形态分散在水中,形成不易分层、比较稳定的混合物这种现象叫做乳化现象。
(用汽油洗掉油污是溶解作用,形成溶液;用洗涤剂洗油污是乳化作用,形成乳浊液。
)5.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的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方法:(对大多数固体物质)a针对大多数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b对于Ca(OH)2等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知识点二、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1.溶质质量分数定义:定量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化学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来表示溶液的组成。
它是溶质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2.其定义公式为: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质质量×100%。
3.变形公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4.溶液的稀释问题(1)通过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中加入水或蒸发水,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在此过程中,浓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2)稀释前浓溶液质量×浓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稀释后稀溶液质量×稀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知识点三、配制溶液1.步骤(1)计算;需要食盐8克;需要水42克;即42毫升。
化学九年级溶液知识点总结
化学九年级溶液知识点总结溶液是化学中常见的物质状态,涉及到溶解和溶质在溶剂中的分散等概念。
下面将对九年级化学中与溶液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溶液的定义及基本概念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溶质指的是被溶解的物质,溶剂则是溶解溶质的物质。
在溶液中,溶质以分子、离子或者原子的形式存在。
二、溶解度与饱和溶液溶解度指的是在特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溶剂中所含溶质的最大量。
饱和溶液是指在某一温度下,溶液中溶质已经达到溶解度的最大限度。
三、溶解过程与溶剂的溶解能力溶解过程中,溶质的晶体结构被破坏,分子离子散开并与溶剂分子进行相互作用。
溶剂的溶解能力与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一般来说,极性溶剂更容易溶解极性溶质,而非极性溶剂更容易溶解非极性溶质。
四、浓度的计算及表示方式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物质量或物质的摩尔数与溶液的体积之比。
常用的表示方式有质量分数、体积分数、质量体积分数、摩尔浓度等。
计算浓度时需要根据所给数据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
五、质量守恒定律及溶液配制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在溶解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质量不变。
在配制溶液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例来控制溶液的浓度。
六、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影响溶解度的因素主要有溶质溶剂的性质、温度和压力。
对于大多数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过程来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对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来说,则是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七、溶解热与溶解过程的热效应溶解热指的是单位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当溶解过程吸热时,称为溶解吸热过程;当溶解过程放热时,称为溶解放热过程。
溶解热的大小与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
八、晶体的结构与溶解性晶体是由离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几何规律排列组成的固体。
晶体的结构特征直接影响着其溶解性,晶体结构越紧密、晶格能越大的物质,其溶解度越小。
九、溶解与电离电离是指电解质在溶液中分解成离子的过程。
强电解质能够完全电离,而弱电解质只能部分电离。
九年级化学《溶液》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化学《溶液》知识点整理第一节 1、溶液⑴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⑵基本特征①均一性——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都相同。
②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温度、压强不改变,溶剂不蒸发)时,溶质、溶剂不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
⑶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原因: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到水分子中。
⑷溶质由两部分组成——溶剂和溶质。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
注意:①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汽油。
②溶质可以有一种或多种,但溶剂只能有一种。
③溶质和溶剂在被分散前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④溶液、溶质、溶剂的质量关系: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⑸区分溶剂和溶质●固体(或气体)与液体混合——固体(或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液体和液体混合——质量小的为溶质,质量大的为溶剂。
如果其中一种液体是水,那么水是溶剂。
●当两种物质完全反应后,新生成的物质是溶质,而析出的沉淀或产生的气体不是溶质,溶剂仍是水。
(例如锌溶于稀硫酸后,所得到的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锌。
)⑹溶液的命名:“[溶质]的[溶剂]溶液”。
如果没有指明溶剂,我们就认为水是溶剂。
⑺水和酒精能以任意体积互溶。
探究水与乙醇能否互溶时,要先滴入红墨水(目的:为了显色,利于观察)。
2、悬浊液、乳浊液与乳化作用⑴悬浊液:由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
例如钡餐(硫酸钡的悬浊液)、粉刷墙壁用的涂料、黄河水都是悬浊液。
⑵乳浊液:由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例如在农业上,一般把不溶于水的液体农药配制成乳浊液。
⑶悬浊液和乳浊液都不是溶液,不具备均一、稳定的特征。
⑷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用洗涤剂洗衣服时,油污没有溶解在水中,没有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
⑸用洗涤剂和汽油洗衣服的区别:汽油——用汽油洗衣服时,油污能溶解在汽油里,形成溶液,随着汽油挥发油污就能被带走。
九年级化学溶液必背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溶液必背知识点化学溶液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质状态。
通过溶解物质,溶液可以实现物质的混合和传递,对于我们理解化学变化以及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物质转化至关重要。
在九年级化学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溶液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九年级化学溶液必背的知识点。
一、溶液的定义及分类1. 溶液的定义: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均匀混合物,其中溶剂是溶解度较大的物质,而溶质是被溶解的物质。
2. 溶液的分类:根据溶质的物质状态,溶液可分为固体溶液、液体溶液和气体溶液。
形成溶解度较大的稳定固体溶液的例子包括盐水、糖水等。
二、溶解度与溶解过程1. 溶解度的定义: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溶剂最多能溶解的溶质的量。
2.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溶解度与温度、压力以及溶质溶剂间相互作用力有关。
通常情况下,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固体溶液的溶解度随压力变化较小。
三、溶解热和溶解过程的热效应1. 溶解热的定义:当溶质和溶剂发生溶解反应时,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溶质在溶解过程中吸收的能量称为溶解热。
2. 溶解过程的热效应:固体溶质的溶解热通常是吸热过程,而气体溶质的溶解热则是放热过程。
四、饱和溶液和过饱和溶液1. 饱和溶液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达到最大值,无法再溶解更多溶质时,称为饱和溶液。
2. 过饱和溶液的定义:通过增加溶质的量或溶质的温度超过饱和点,溶液中的溶质质量超过最大溶解度,形成的溶液称为过饱和溶液。
五、浓度和溶液的稀释1. 浓度的定义: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摩尔数与溶剂的质量或体积之比。
常见表示浓度的方法包括质量分数、体积分数、摩尔浓度等。
2. 溶液的稀释:溶液的稀释是指增加溶剂的量或减少溶质的量,从而使溶液变得更加稀薄的过程。
六、溶液中的离子反应1. 离子的定义:在化学反应中,能够自由运动并且可以单独存在的带电原子或原子团。
2. 离子反应的示例:当水中溶解离子化合物时,溶质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会与水分子发生反应,形成水合离子。
九年级上化学溶液知识点
九年级上化学溶液知识点化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门科学,而溶液作为化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也是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溶液的定义、组成及分类、溶解和溶解度、浓度和稀释、溶液中的化学反应等方面,详细介绍九年级上化学中与溶液相关的知识点。
一、溶液的定义溶液是由溶质与溶剂混合均匀而成的一种物质。
其中,溶质是指能够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而溶剂则是指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数量较少,而溶剂则通常是主要组成部分。
二、溶液的组成及分类溶液的组成取决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根据溶剂的形态,溶液可以分为固溶液、液溶液和气溶液。
1. 固溶液:溶质为固体,溶剂为液体或固体。
例如,糖溶于水中形成的糖水溶液就是一种固溶液。
2. 液溶液:溶质和溶剂都是液体。
例如,酒精与水混合形成的酒精溶液就是一种液溶液。
3. 气溶液:溶质是气体,溶剂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例如,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形成的碳酸水就是一种气溶液。
三、溶解和溶解度溶解是指溶质在溶剂中分散并形成溶液的过程。
溶解度则是指在特定温度和压力下,在溶剂中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通常用质量或物质的量来表示。
1.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温度和压力是影响溶解度的重要因素。
相互作用力越强,溶解度越大;温度升高,溶解度通常增大;压力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较小,对气体溶解度有显著影响。
2. 饱和溶液:当溶质在特定温度下溶解度达到最大值时,溶液称为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中溶质以动态平衡的方式存在。
3. 过饱和溶液:当在饱和溶液中继续溶解溶质,使得溶液中的溶质质量超过饱和溶解度时,称为过饱和溶液。
四、浓度和稀释浓度是指溶质在溶剂中的质量或物质的量与溶液总的质量或物质的量的比值。
稀释则是通过加入溶剂来减少溶液的浓度。
1. 质量浓度:用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的比值来表示溶液的浓度。
例如,质量浓度为10 g/L的盐水溶液表示每升溶液中含有10克盐质。
【初中化学】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溶液
【初中化学】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溶液【—
初三
化学总结:溶液】对于溶液的知识点,同学们需要掌握下面的知识点。
解决方案
1.溶液的概念。
溶液概念的关键词是:均一、稳定、混合物。
“均一”是指溶液的各部分性质一样;“稳定”是指只要外界条件不改变,就不发生溶质下沉、上浮等变化;“混合物”是指溶液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2.溶液的组成。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溶质和溶剂是相对而言的,有些也是人为指定的。
在初中阶段,溶质和溶剂可以通过下表来理解、判断和区分:
3.溶液的命名。
溶液一般是依据溶质和溶剂的名称来命名的:“溶质的名称+的+溶剂的名称+溶液”,若溶剂为水时还可以这样命名:“溶质的名称+溶液”。
例如:碘溶解在酒精中形成的溶液叫碘的酒精溶液,氯化钠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叫氯化钠的水溶液或氯化钠溶液。
4.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溶解能力与溶剂的性质有关,碘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汽油的事实说明溶解能力与溶剂的性质有关。
溶解度与溶质的性质有关。
碘难溶于水,高锰酸钾易溶于水,说明其溶解度与溶质性质有关。
5.乳化现象。
油和水形成的混合物不均匀且不稳定。
站立时应分层。
这种由分散在液体中的小液滴形成的混合物称为乳液。
水、植物油和洗涤剂混合后形成均匀的泡沫。
静态放置后,泡沫均匀且不分层。
这种现象被称为乳化。
以上对溶液知识点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很好的掌握,并能很好的帮助同学们的考试工作。
九年级中考化学温习化学大体概念和原理第1章第4节溶液
第四节 溶液[考点说明]1.初步把握溶液和乳化的概念,熟悉溶液的特点。
2.通过实验熟悉水溶液的一些性质。
3.熟悉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水是经常使用的溶剂。
4.熟悉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和彼此转化的条件。
5.学会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及必然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6.熟悉阻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7.熟悉溶解度的涵义及利用溶解度曲线。
8.溶液、溶解性结晶现象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知识整理]本节知识可归纳如下:水是经常使用溶剂,物质溶于水能使水溶液的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导电性增强。
饱和和不饱和溶液的意义在于指明“必然温度”和“必然量的溶剂”,且能够彼此转化:①降温②加溶质③蒸发溶剂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①加溶剂②升温溶解性是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它与溶质、溶剂的性质有关,与外界的条件有关(如温度),气体物质还与压强有关。
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转变可用溶解度曲线表示,利用该曲线可查找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可利用依照曲线判定某物质溶解度受温度阻碍情形,也能够比较同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等。
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溶解度 溶质的质量分数 区别 受温度影响不受温度影响 指一定温度下,100g 溶剂中最多溶解溶质的质量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分数 单位g无单位 联系 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 100×100% 溶液的酸碱性的表示方式:PH 值,测定酸碱性用指示剂,测定酸碱度用PH 测纸。
乳化是液体小液滴悬浮在水中形成的乳浊液,这一原理能够帮忙咱们明白得清除油污的原理。
[经典例题]例1,下列操作能改变硝酸钾饱和溶液中质量分数的是( )A、加硝酸钾B、加少量水C、温度不变蒸发水D、升温E、降温【分析】该题条件为饱和溶液,可列表分析各组成的转变情形:序号溶质溶剂溶质质量分数A 不变不变不变B 不变变大变小C 等比例减少等比例减少不变D 不变不变不变E 减少不变变小【答案】B、E例2,右图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⑴t2℃时,A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_(填“>”“<”“=”)B物质的溶解度。
九年级化学溶液复习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复习知识点第九单元溶液一、溶液(一)溶解1、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叫物质的溶解,物质溶解后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例如:食盐水、医用酒精、碘酒、蔗糖水、澄清的石灰水、空气、合金等2、悬浊液、乳浊液、溶液都是混合物。
在溶液、乳浊液、悬浊液中,分散在液体中的粒子大小是不同的。
溶液中溶质粒子最小。
悬浊液:不溶于水的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中所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
例如:钡餐(硫酸钡悬浊液)、面粉、泥浆水。
悬浊液不稳定,静置后,固体小颗粒易沉淀,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例如: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乳胶漆、牛奶。
乳浊液不稳定,静置后,水和植物油易分层。
乳化能够增强乳浊液的稳定性。
3、溶液的特征。
均一性: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
稳定性:若外界条件不变,溶液可以永久存在。
透明:由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为单个分子、离子,肉眼不可见,也不阻碍光线透过,所以溶液透明。
注:①溶液可以有不同的颜色,溶液中有Fe2+呈浅绿色,有Cu2+呈蓝色,有Fe3+呈黄色,有MnO4-呈紫红色。
②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4、物质在形成溶液过程中常伴有热量的变化。
有些物质溶于水,放出热量,能使溶液温度升高,如氢氧化钠(NaOH),浓硫酸等,有些物质溶于水,吸收热量,导致温度降低。
如:硝酸铵(NH4NO3)等。
5、加快物质溶解速度的方法有:⑴加热(或升温);⑵搅拌(或振荡);⑶将固体研成粉末。
(二)溶液的组成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2、溶剂: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叫溶剂。
溶剂通常为液体,常见的有水、酒精、汽油等。
⑴气体、固体溶于液体时,气体、固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⑵两种液体互溶时,通常认为量多的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
但当液体和水互溶时,一般把水作为溶剂,另一种液体作为溶质。
例如:医用酒精(溶质是乙醇,溶剂是水)⑶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液中,有时做溶质,有时做溶剂。
中考化学知识归纳:溶液
中考化学知识归纳:溶液
2019中考化学知识归纳:溶液
为了能更好更全面的做好复习和迎考准备,确保将所涉及的中考考点全面复习到位,让孩子们充满信心的步入考场,现特准备了中考化学知识归纳的内容。
一、溶液的形成
1、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注意:
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溶液为浅绿色;Fe2(SO4)3溶液为黄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c、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
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2、溶液的组成:溶质和溶剂,溶质可以有多种,溶剂只能有一种。
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①液态的为溶剂,固态或气态的为溶质;
②都为液态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溶液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溶液溶液是化学中常见的一种物质组合形态,是由溶质和溶剂混合而成的均匀稳定的混合物。
在九年级化学学习中,我们接触到了一些关于溶液的基本概念、溶解过程的规律以及溶解度等重要知识点。
本文将就这些主要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
一、溶液的定义和组成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
其中,溶质通常是固体或液体,溶剂则是液体。
在溶液中,溶质的量通常较少,而溶剂的量较多。
溶质溶解在溶剂中时,溶解物质的粒子与溶剂分子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使得溶质逐渐分散并与溶剂分子间形成较为稳定的结构。
二、溶解过程的规律溶质与溶剂的相互作用力决定了溶解过程的进行。
如果溶质与溶剂之间相互作用力较强,溶解过程将更为顺利;相反,如果相互作用力较弱,溶解过程则会受到一定的阻碍。
根据不同的相互作用力,我们可以将溶解过程的规律分为三种类型:离子晶体的溶解、分子晶体的溶解以及气体的溶解。
1. 离子晶体的溶解离子晶体的溶解是指在水溶剂中,离子晶体分子逐渐解离成离子,并与水分子产生作用。
这种溶解过程与离子的电荷和尺寸密切相关。
常见的离子晶体溶解过程包括晶格能的克服、水合能的释放以及溶液的电导性等。
2. 分子晶体的溶解分子晶体的溶解是指分子晶体逐渐解开,形成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该类型的溶解过程受到溶剂与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以及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
分子晶体的溶解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交换,并可能导致溶液的温度变化。
3. 气体的溶解气体的溶解是指气体分子逐渐溶解在溶剂中,溶解过程受到溶解度和溶液的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溶解度是指单位溶剂体积中能溶解的气体的量,通过溶解度可以了解气体溶解过程的特点。
三、溶解度和饱和溶液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
溶解度受到温度、压力和溶剂的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当溶质溶解在溶剂中,最终达到溶质与溶剂的相互动力学平衡时,溶液被称为饱和溶液。
如果在饱和溶液中继续加入溶质,将无法溶解,而形成悬浮物或沉淀。
九年级化学溶液全部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溶液全部知识点化学溶液是化学研究中常见的重要概念,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实验室研究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详细介绍九年级化学溶液的全部知识点。
一、溶液的概念与组成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混合物。
其中,溶剂是溶解度较大的物质,而溶质是被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
在溶液中,通常溶剂的量较大,溶质的量较小。
二、溶解度与饱和溶液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温度下,溶剂中可以溶解的最大溶质量。
当溶质溶解度达到最大值时,形成了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具有动态平衡,其中溶质以不断溶解和析出的形式存在。
三、溶解过程与溶剂选择性溶解溶解过程是指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溶解过程必须克服溶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以及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不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因此溶剂对不同溶质有选择性溶解的特点。
四、溶解热和溶解度曲线溶解热是指溶解过程中伴随的热变化,可以是吸热或放热。
溶解度曲线用于描述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的变化趋势。
通常,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对于某些溶质而言,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五、浓度计算与溶液稀释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含量。
常用的浓度计量单位有质量分数、摩尔浓度和体积分数等。
溶液稀释是指通过加入溶剂或溶液来降低溶液的浓度,使得溶质的含量减少。
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能导电的物质,其中离子是导电的带电粒子。
非电解质则是在溶液中不能导电的物质,其中分子无电荷或电荷相互抵消。
七、酸碱中和反应和中和滴定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一定比例下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中和滴定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在滴定过程中酸碱的中和反应来确定未知物质的浓度。
八、饱和溶液的测定和影响溶解度的因素饱和溶液的测定可以使用溶液蒸发法、静态法和动态法等方法。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包括温度、压力和溶剂的性质等。
在一定温度下,溶解度随压力的变化可以忽略,但温度对溶解度具有显著的影响。
九、溶液的凝固点和沸点溶液的凝固点是指在特定压强下,溶液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温度。
九年级溶液知识点归纳讲解
九年级溶液知识点归纳讲解溶液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
无论是喝的咖啡、洗衣服的洗衣粉还是化妆品,都包含了各种溶液。
那么,什么是溶液?溶液有什么特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九年级化学中的溶液知识点吧。
一、溶液的概念与特点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一种稳定的混合物。
其中,溶剂是指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而溶质则是指被溶解的物质。
溶液通常呈透明或半透明的状态,可以通过过滤来分离溶质。
溶液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溶液具有透明或半透明的特点。
当溶质完全溶解在溶剂中时,溶液呈透明状态,否则呈半透明状态。
其次,溶液的成分可以随溶解过程中的条件变化而改变。
例如,改变溶质或溶剂的质量、改变温度等,都会影响溶液的成分。
最后,溶液的形成是能量变化的过程。
在形成溶液时,通常伴随着吸热或放热的现象。
二、溶液的浓度与稀释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或溶质的摩尔数。
浓度的计算公式为浓度=质量(或摩尔数)/体积。
我们常用的浓度单位有百分比浓度、摩尔浓度等。
其中,百分比浓度指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摩尔浓度指溶质在溶液中的摩尔数与溶液体积之比。
稀释是指通过加入溶剂的方式降低溶液的浓度。
稀释溶液的浓度计算公式为浓度1 ×体积1 = 浓度2 ×体积2。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公式来计算加入的溶剂的体积。
三、溶解度与饱和溶液溶解度是指单位质量溶剂在一定温度下能溶解溶质的质量。
溶解度的单位通常用克/升或摩尔/升表示。
溶解度与温度、压强以及溶质浓度有关。
一般来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对于气体溶解于溶液中则相反。
此外,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溶解度是恒定的,溶液和溶质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当溶质在溶解过程中连续溶解,直到饱和时所得到的溶液称为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处于动态平衡,当我们继续加入溶质时,无法再完全溶解。
四、溶解过程与溶解物质溶解过程是溶质的离子或分子与溶剂的离子或分子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溶液
[考点说明]
1.初步掌握溶液和乳化的概念,认识溶液的特征。
2.通过实验认识水溶液的一些性质。
3.认识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水是常用的溶剂。
4.认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定义,以及相互转化的条件。
5.学会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及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6.认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7.认识溶解度的涵义及使用溶解度曲线。
8.溶液、溶解性结晶现象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知识整理]
本节知识可归纳如下:
水是常用溶剂,物质溶于水能使水溶液的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导电性增强。
饱和和不饱和溶液的意义在于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且可以相互转化:
①降温②加溶质③蒸发溶剂
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
①加溶剂②升温
溶解性是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它与溶质、溶剂的性质有关,与外界的条件有关(如温度),气体物质还与压强有关。
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可用溶解度曲线表示,利用该曲线可查找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可利用根据曲线判断某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也可以比较同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等。
乳化是液体小液滴悬浮在水中形成的乳浊液,这一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清除油污的原理。
[经典例题]
例1,下列操作能改变硝酸钾饱和溶液中质量分数的是()
A、加硝酸钾
B、加少量水
C、温度不变蒸发水
D、升温
E、降温
【分析】该题条件为饱和溶液,可列表分析各组成的变化情况:
【答案】B、E
例2,右图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t2℃时,A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_(填“>”“<”“=”)B物质
的溶解度。
⑵t3℃时,将50gA物质溶于150g水中,得到的溶液是____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⑶要从A和B的混合物中提纯A,可采用__________方法。
【分析】两曲线交点处是该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点;由图可查,
t3℃时,A的溶解度为50g,而150g水中可溶解75gA物质;由于A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而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不大,故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分离。
【答案】⑴=;⑵不饱和;⑶降温结晶。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题意)
1.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碘酒
B、纯净水
C、冰水
D、牛奶
2.将消石灰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①蒸发溶剂②加入溶质③升高温度④降低温度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
3.如要加快某固体物质的溶解速度,则下列方法中不适宜的是…………()
A、不断搅拌
B、加热
C、将固体粉碎
D、加溶剂
4.在寒冷(-1℃)的冬季,你如分别将盛有①开水;②冷水;③食盐水;④白糖水的器皿
放在室外,早上可以看到结冰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打开啤酒瓶盖时,你会发现啤酒会自动喷出,喝了啤酒后又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溶
解性与外界的压强和温度有关,下列关于气体溶解度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压强减少,气体溶解度增大
B、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
C、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D、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增大
6.“雪碧”等碳酸型饮料的PH值小于7,打开瓶盖晃动后,则PH值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能判断
7.下列有关溶液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B、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比较快
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D、食物里的营养成份经消化变成溶液,容易被人体吸收
8.在一定温度下,同一定量的氯化钠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并搅拌,在此过
程中,加入的氯化钠质量(n)和溶液的质量分数(m)的关系变化为…………………………………………………………………………()
A B C D
二、填空题:
9.含有蔗糖晶体的溶液A,从冰箱中取出后放置一段时间,晶体慢慢消失,形成溶质B,
对于A和B,一定处于饱和状态的是______,其中溶质分数较大的是____。
10.请你各举一例,证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
⑴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实例:____________溶液不是无色的。
⑵均一、稳定的液体是溶液。
实例:____________是液体,但不是溶液。
⑶溶液中溶质一定是固体。
实例:____________可做溶质,但不是固体。
11.右图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中内容回答
问题:
⑴随温度升高,a物质的溶解度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
⑵曲线a和b的交叉点M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
⑶37℃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g。
80℃时,40ga
物质溶解在50g水中所形成的溶液是____________溶液
(填“饱和”或“不饱和”)。
12.市售浓硫酸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
现用这样的浓硫酸加入稀释,配成10%
的稀硫酸(密谋为1.07g/cm3)1000mL用于实验,请将有关步骤简要填写在下面空格
中:
⑴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量取浓硫酸和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配制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 2、C 3、D 4、A 5、A 6、A 7、C 8、A 9、A 、B
10、⑴硫酸铜;⑵蒸馏水;⑶二氧化碳
11、⑴增大;⑵60℃时两物质溶解度相等;⑶30、不饱和
12、提示:42SO H V =59.3mL O H V 2
=960.8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