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33 工业地域的形成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2教学案3.2
睢宁高级中学北校高一年级地理教学案第三单元第二节: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学习目标】1.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及其主导区位因素的变化。
2.理解工业联系和工业地域形成的原因及发展特点。
3.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1. 工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2. 工业联系和工业地域形成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例:见上表:生产1吨钢铁需要能源与原料的变化,由此可知钢铁工业的区位变化:19世纪初,消耗煤炭量比较大,靠近大煤田分布,为指向型;20世纪初,冶炼技术提高,消耗煤炭量大幅度降低,钢铁工业靠近铁矿基地分布,为指向型;二战后,随着巨型运矿船的出现,许多钢铁工业在沿海钢铁消费区的港口发展,为指向型。
(三)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二、工业地域的形成三、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巩固练习】1. 下列组合中属于同一种工业类型的是( )A.集成电路制造工业、飞机制造工业、电子装配厂、精密仪表制造工业B.纺织工业、啤酒厂、普通服装工业、电视机装配工业C.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业、造船厂D.水果罐头厂、海盐制碱厂、制糖工业、瓶装饮料厂 2.下列关于工业区位因素发展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B.交通运输已不是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C.环境标准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工业区位因素D.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减弱3A.①水泥厂②火电厂③印染厂④炼油厂B.①钢铁厂②化工厂③保温瓶厂④电镀厂C.①炼油厂②水泥厂③火电厂④保温瓶厂D.①钢铁厂②砖瓦厂③化工厂④印染厂下图表示工业区位选择4种模式,图中圆圈大小表示各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程度的强弱。
读图,回答4~5题。
①②③④4.工厂区位选择与图示相符的是 ( )A .① 生物制药厂 ② 食品罐头厂 ③ 电脑装配厂 ④ 玻璃厂B .① 彩印厂 ② 造船厂 ③ 纺织厂 ④ 皮革厂C .① 水泥厂 ② 造纸厂 ③ 家具厂 ④ 烤烟厂D .① 啤酒厂 ② 炼铝厂 ③ 缫丝厂 ④ 榨糖厂 5.下列有关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造纸厂应布局在河流的上游B.化工厂要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且应布局在居民区的最小风频的下风地带C.发电厂应远离居民区D.水泥厂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地带6.下图是“工业区位模式图”,其中线段长短表示程度大小,下列情况与甲、乙、丙、丁四图相符合的是( )A.甘蔗制糖、制鞋、微电子、啤酒B.甘蔗制糖、微电子、制鞋、啤酒C.甘蔗制糖、制鞋、啤酒、微电子D.甘蔗制糖、啤酒、微电子、制鞋 7.体现工业地域形成与发展的逻辑顺序的是( ) ①工业城市 ②工业联系 ③工业地域 ④工业集聚A.③④②①B.①③④②C.④③①②D.②④③① 8.工业集聚的优势有( )①充分利用基础设施 ②加强彼此间交流与协作 ③利用资金上的优势,加强环境保护 ④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关于工业分散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因为工业集聚会出现用地、交通、能源和原料供应等问题 ②交通、超高压输电系统、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条件 ③日本的工业向东、西两个方向分散 ④工业分散多出现在工业化后期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10.关于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高技术产业因为科技水平高所以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B.工业落后的地区因为排放酸性气体少,所以不会受到酸雨的危害C.因为工业对资源和能源的利用增加,所以在开发过程中可能加剧对环境的危害D.在城市中化工厂应该建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向技术 原料劳动力 市场 甲劳动力 原料技术 市场 乙原料劳动力 技术 市场丙原料劳动力 技术 市场丁。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一、工业区位因素1.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包括土地、水源、原料、动力等。
⑵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政策、运输、工人(劳动力)等。
2.选址原则(经济利益方面):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3.主导因素决定工业区位选择类型二、工业区位的选择1.工业区位选择因素不断变化交通和科技的发展降低了工业对原料、动力及劳动力数量等因素的依赖程度。
2.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0—»误区警示在确定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时要结合具体工业地区进行分析,如:⑴普通家具厂因其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需接近市场,但伊春家具厂布局的主导因素则是原料。
⑵南京、北京的石化工业属于市场导向型,而大庆、辽阳的石化工业则属于原料导向型。
⑶新疆的棉纺织工业属于原料导向型,而上海的棉纺织工业则属于劳动力导向型。
(4)伊利集团呼和浩特乳品生产基地属于原料导向型,而北京液态奶基地的落成属于市场导向型。
0—»方法技巧工厂选址的原则工厂一般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的利润。
因此导向型工业的布局主要是考虑经济效益,力求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
考点一工业区位因素选择图说考点表格详解区位因素市场工业接近消费市场,可以节省运费,及时获得市场的供求信息考点二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图说考点环境质量已成为影响工业的一个重要区位因素,不同类型的工业对环境的要求和污染程度不同,其区位选择亦有所差异。
污染严重的工业区位选择炼油厂——化工厂特别提醒:在特定地区布局污染大气的工业时,要考虑盛行风向的影响。
在我国东部季风区要考虑东南风和西北风,在我国西南地区和南亚地区要考虑东北风和西南风,在西欧地区要考虑西南风等。
针对训练2.读某城市示意图(甲处是老自来水厂),根据下图回答(1)〜⑵题。
(1)相对于老城区,老自来水厂布局是合理的,推测该城市老城区大致位于A.铁路以东B.铁路以西C.河流以南D.河流以北⑵相对于老城区,下列区位最不合理的是()。
工业地域的形成学案(答案)
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学习目标】1、了解工业联系及其类型,并结合实例来认识。
2、了解工业集聚涉及哪些不同类型的工业联系,工业集聚有哪些优势。
3、理解工业地域的概念,工业地域的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样的特点。
4、了解工业分散形成条件,带来的结果,工业分散产生的原因;当前工业地域联系日益紧密的条件。
【教学重点】工业的集聚和分散【基础知识落实】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1、工业联系(1)工序上的联系:一家工厂生产的产品是另一家工厂的。
(2)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同一个工业区内,共同利用工业区内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及其它生产、生活,或者共同利用当地廉价的。
2、工业集聚(1)概念: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近距离地起来形成工业集聚现象。
(2)作用:可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与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进而降低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还可以共同利用,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3、工业地域(1概念:而形成的地域称为工业地域。
(2)分类a.按形成因素:分为的工业地域和的工业地域。
b.按性质: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内部工业联系复杂,形成的工业地域、协作企业、生产规模大。
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主要依靠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农产品,发展初步的工业;工业联系,规模,工厂。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1、工业分散(1)为了发挥不同地区的而形成了工业分散。
(2)企业类型:体积小、重量轻、价格昂贵的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与电子产品可以相距较远;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其零部件生厂可分散在许多地方。
(3)结果:引发工业的地域联系。
2、工业的地域联系(1)条件:现代化的方式,现代化的和手段。
(2)意义:促进地域之间的、物质和等的流动。
【课堂合作探究】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下列各组布局在一起的工厂之间存在哪种联系(1)服装厂、纺纱厂、织布厂、印染厂、(2)玻璃厂、橡胶厂、油漆涂料厂、电子元器件厂、发动机厂、汽车制造厂、齿轮厂(3)服装厂、电器厂、制鞋厂、食品厂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阅读课本64页图4.8福特汽车的全球化生产网络1、分析图中的现象说明了工业的布局有什么趋势?2、工业在哪些情况下适合分散?3、对比分析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
1022 高三地理一轮学案-工业地域 √
22工业地域【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地域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2.从地理环境对工业生产影响的角度,认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基础回顾】1.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2.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为了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一些有相互协作关系的工厂之间并不要求工业集聚,有些生产企业所需的零件业不可能在同一个地区生产,这就形成了___________现象,引发了工业的____________;今天,工业地域的联系得益于两大技术的发展:____________技术和________________技术。
工业地域联系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主要分布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要特点: ①建立在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资源基础上;②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传统工业为主; ③以__________型企业为核心。
【要点解析】 1.工业联系的情况(1)一家工厂的产品是另一家工厂的原料,这两家工厂之间就形成了________的工业联系。
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上的联系:共同利用_________、_________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
______上的工业联系为基础,以降低_________为目的;____________,再吸引投资者建厂,形成空间和(2)在用一个工业区内,共同利用工业区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_________以及其他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或者共同利用当地廉价的________,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的工业联系。
新课标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
新课标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课标要求: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高中阶段学习工业问题,主要是以学习工业的区位选择为基础,学会运用正确的地理思维来思考工业问题,为学习和分析世界主要工业地域的形成提供理论基础。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侧重分析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特别是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课本用了两个案例(鞍钢和宝钢的区位选择、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来分析。
并且通过活动题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探究。
意在培养学生从材料和地图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对于教材中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哪些因素和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这部分内容,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引入了教材之外的鞍钢和宝钢对劳动力的要求,以完善教材的不足。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区位因素。
2.理解不同导向型工业的特点。
3. 理解环境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投资理财的活动,了解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2.通过设置两个小组合作的场景,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掌握环境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3.通过阅读材料分析,学会从材料和地图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视频引入场景,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2.通过环境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3.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与人合作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 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 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二)教学难点运用案例分析主要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及分析】(一)教法:情景教学法、学案导学法、多媒体教学法、诱导互动法。
(二)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和案例分析法。
自主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通过课前的预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结合本地的一些案例,引导学生有效的讨论,积极发表个人看法。
【人教版高一地理】第四章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教案)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工业的布局除了要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外,还要考虑到环境效益。
试想一下,工业为当地的人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烦恼:河流没有以前清澈了,天空没有以前蓝了,虫叫鸟鸣也渐渐离我们远去了......对此,我们更应了解工业的污染类型,从而更好地安排我们的生活......二、知识讲解考点1 工业联系1.工业生产系统:组成:原料投入、生产活动、产品产出三部分类型:包括全球生产系统和地方生产系统2.工业联系的表现:工业部门之间往往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形成全球生产系统和地方生产系统。
3. 工业联系主要有:(1)生产上的联系(投入一产出关系):工业生产的过程复杂,工序繁多,往往需要经过多家工厂的加工才能完成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
因此,在这些工厂之间就存在着产品与原料的联系。
一家工厂生产的产品是另一家工厂的原料,这两家工厂之间就形成了工序上的工业联系。
例如,服装生产由纺纱、织布、印染、缝制等多个环节组成,这样,纺织厂、印染厂、制衣厂之间便发生了联系。
(2)非生产上的联系:如地理空间上的联系。
布局在同一个工业区内,共同利用工业区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以及其他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或者共同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形成了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
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是建立在这种工业联系基础上的。
考点2 工业集聚1、集聚的两种情况:专业生产的集聚共用基础设施的集聚例如:制鞋企业集聚,拥有相关配套的皮革鞋材、印刷包装、化工原料、鞋机至数字制模的专业厂家,形成制鞋专业镇。
这些相关企业集聚分布,减少了运输费用,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而炼铝工业耗电量大,集聚于大型电站附近,有利于共同利用廉价的能源,减少能源成本。
2、工业集聚优势:(1)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费和能耗,进而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2)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考点3 工业地域(1)按形成: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规划形成的工业地域不同的工业部门,因对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需求不同,以及自身的工业生产特点,会形成不同类型的工业地域。
地理 中图版 必修二 学案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下 学生版
3、2工业区位---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下)编写人:金雪莲审核人:金雪莲审批人:班组:姓名:组评:师评:学习目标:1.了解世界主要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分布。
2.理解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范围:课本P65-P68图册P26第一部分自主学习(预习课本,思考问题)一、世界主要的工业区1、分布:多分布在的地域,特别是沿海港口城市。
主要集中于半球纬度地区。
2、世界主要工业区:工业区、北美工业区、俄罗斯-乌克兰工业区、工业区。
二、工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有利影响: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改变了人们的,创建了一个新的人工环境,深刻的影响着人与环境的关系。
2、不利影响:(1)工业发展需要耗费大量的,对资源的无节制开发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2)工业造成,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物的生存。
第二部分合作探究(结合课本知识,探寻下列问题解决方法)一、了解世界主要工业区和中国主要工业区。
(拓展)1、世界主要工业区工业区形成条件工业部门发展特点欧洲西部工业区丰富的煤炭、石油等资源;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多优良港湾;工业基础好,科技力量雄厚;市场广阔纺织、钢铁、机械制造、石油、化学、电子等工业化最早的地区,现代工业高度发达俄罗斯-乌克兰工业区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工业基础好钢铁、机械、有色金属、化学、核工业、宇航等以重工业为主,消费品制造业发展缓慢;核工业、宇航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北美工业区自然资源及其丰富;海运便利,区内水陆交通发达,消费市场庞大汽车、钢铁、化学、军事、石油、宇航、飞机电子等。
工业现代化程度高,微电子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国日本工业区多优良港湾,海洋运输便利;较高的科技水平;劳动力丰富钢铁、汽车、造船、石油化工、电子、纺织等大力发展海洋航运,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国际协作。
2、中国主要的工业区二、案例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区位选择1、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形成世界各国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时都将有关企业和配套实施在空间上作适当的集中,成组布局,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3.3工业地域联系学案
3.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学案(第一课时)工业区位因【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三大主要因素。
2.从工业生产的“投入-产出”关系看工业联系。
【知识梳理】1.工业区位:指工业企业的,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的。
2.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3.三大主要因素(1)运输;其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厂的和。
①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很高的工业,应接近。
②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很高的工业,应接近。
(2)土地:土地供给状况和的区域差异,影响工业企业。
(3)集聚①概念:由于靠近其他经济活动而使降低的外部经济因素。
②意义:(1);(2) ;【合作探究】工业区位因素问题1:阅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钢铁工业是四川省攀枝花市的主导工业部门。
下图中图甲是攀枝花市及其附近地区简图,图乙是设想的以攀枝花钢铁工业为基础的生产流程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评价攀枝花市发展钢铁工业的主要区位条件:(2)图乙所示的生产流程中,字母A表示______,B表示______,C表示______。
(3)试分析此生产流程模式的优点:(4)图示地区还可发展炼铜工业,其主要的优势条件有:3.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学案(第二课时)工业联系和工业地域【学习目标】1.工业联系的形式和各类工业地域的形成。
2.从工业生产的“投入-产出”关系看工业联系。
【知识梳理】1.工业联系(1)组成:工业生产系统主要由、和三部分组成(2)表现①从工业生产过程来看,许多中间环节的承担者既是,又是。
②工业部门之间形成或的联系。
③形成系统与地方生产系统。
2.工业转移和工业集聚(1)工业转移①原因:各地区的、劳动力素质、、市场需求、环境容量的不同及变化。
②表现: 重心的转移;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2)工业集聚:高质量的产品、迅速创新的产品和的服务,几乎由少数地区供应。
3.开发区和专业化产区(1)开发区:独资引进或合资合作建设的为数众多的工业企业,发展方向明确,技术工艺先进,产品大规模进入。
高中地理传统工业区教案分享
本文将为大家分享一份高中地理课程中传统工业区的教案。
传统工业区是指在早期工业化时期,由于技术和经济条件限制,各种产业聚集在某一区域内形成的工业发展区域。
本教案将从定义、特征、成因、发展和对策等方面,深入剖析传统工业区的独特魅力。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 理解传统工业区的定义和特征;2. 掌握传统工业区的成因和发展过程;3. 理解传统工业区所带来的问题和挑战;4. 掌握传统工业区转型升级的方法和策略。
二、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出示一幅传统工业区的卫星地图,并简要介绍地图中的区域(如华北中部、长三角、珠江三角洲和东北等)。
教师询问学生对传统工业区的看法,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解(30分钟)(1) 定义和特征(1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传统工业区的定义和特征,包括:多样化的工业结构、密集聚集的生产要素、高水平的技术和创新能力、紧密的产业链和集群效应等。
(2) 成因和发展(1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传统工业区的成因和发展过程。
简要介绍传统工业区的历史背景和各地发展的特点。
通过数据和例子说明,传统工业区的发展过程和成因,例如,传统工业区的发展受到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 问题和挑战(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传统工业区所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包括环境问题、资源瓶颈、产业升级和转型、空间结构和城市形态的变革等。
同时,教师根据不同地区和城市的特点,分析各自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3. 思考(30分钟)(1) 分组讨论(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分别讨论传统工业区转型升级的方法和策略。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和问题的特点,来规定每组的任务和问题。
(2) 汇报展示(10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代表,进行策略的讲解和展示。
教师可以对学生策略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价和指导。
4. 课堂小结(10分钟)教师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传统工业区的本质和特点,同时,学生也可以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启示。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教学设计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特定类型的工业地域进行深入分析。例如,第一组分析资源型工业地域,第二组分析市场型工业地域,以此类推。每组需要回答以下问题:
1.该工业地域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2.该工业地域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3.该工业地域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
4.针对该工业地域的发展,可以提出哪些可持续发展策略?
4.作业提交截止时间为下周三晚自习前,请同学们按时完成。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和概括。首先,回顾工业地域的概念、类型、特点及影响因素,强调它们在地理学科中的重要性。然后,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醒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注意。
最后,我会强调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工业发展问题,激发他们为我国工业地域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工业地域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学习的乐趣。
-引导学生关注地理与生活的密切联,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分析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探讨工业地域可持续发展策略,引导学生树立绿色发展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国际视野,提高社会责任感。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首先,我会展示一组我国不同工业城市的图片,如沈阳、上海、深圳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城市的工业特点。通过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工业发展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现象,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工业地域的形成。
接着,我会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如:“为什么工业活动会在某些地区集聚?”“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地理位置、资源、交通等因素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接下来的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地理 中图版 必修二 学案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上
3、2工业区位---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上)编写人:金雪莲审核人:金雪莲审批人:刘志国班组:姓名:组评:师评:学习目标:1.了解工业联系的类型,理解导致工业联系的主要因素,掌握主要工业地域类型。
2.主要从经济效益角度来把握工业集聚的意义和作用。
范围:课本P61-P65图册P25第一部分自主学习(预习课本,思考问题)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一、工业联系与集聚1、工业联系的方式。
(1)产品的联系,如生产某一产品零部件的工厂与总厂之间的工业联系。
(2)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又称为“”关系。
(如钢铁联合企业以及纺织厂、印染厂、成衣厂之间的关系)2、工业集聚(1)意义:节约、减少消耗,共同利用等,有利于处理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2)主导因素:利用、利用交通枢纽、利用、利用能源二、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1、工业的集聚便形成了工业地域。
2、推动性工业企业的特点:、较快、所属部门与其他工业部门之间联系广泛而密切,能力强。
3、基本工业地域的类型:性工业地域、性工业地域4、发展变化推动城市功能由向发展。
建立了多种类型的。
第二部分合作探究(结合课本知识,探寻下列问题解决方法)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案例1:鞍钢历史悠久,规模庞大,拥有铁矿山、选矿厂、烧结车间、焦炉以及炼铁、炼钢、轧材等冶炼设备,铸管、焦化、耐火材料、机修、动力、运输等附属生产单位,包括采矿场、洗矿厂、炼铁厂、炼钢厂、轧钢厂等等,能冶炼800多钢种,轧制600多个钢材品种。
据此思考:鞍钢附属的各工厂之间有没有联系?属于哪种工业联系?案例2:从厦门火炬管委会获悉,目前火炬(翔安)产业区整个园区的开发建设进展顺利,近200家光电、电子信息、电工、生物医药、新材料、精密机械、仪器仪表等行业的企业正在陆续入驻产业区。
其中,友达光电(厦门)公司计划于明年初正式投产,台湾科技企业育成中心、产业区生产资料市场的建设也快速向前推进。
而厦华工业园、友达项目的四个主要配套企业即将动工,中华映管、金保利光电、东元电机等知名企业以及众多配套企业已纷纷落地。
2-4-2工业地域的形成及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精版)
俄罗斯四 大工业区
区名 日本 太平 洋沿 岸工 业带 印度 东北 部、 西部 传统 工业 区
示意图
优越条件
布局方 式
①太平洋沿岸多优良港 湾;②重视科技,技术 力量雄厚;③发展教育, 劳动力素质高;④20世 临海型 纪50年代后,美国出资 扶持
①开发历史较早;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阔
西北部: 传统工业区 东北部和中部: 新工业区
图 例
新兴工业区 乌迪内 蒙特别鲁那 皮亚琴察 卡尔皮 都灵 帕尔马 摩德纳 热那亚 萨斯索罗 博洛尼亚 卡拉拉 普拉托 马萨 阿雷佐 米兰
0
100km
“第三意大利”
南部:工业 化尚未普及
D 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名: C B
A A表示 太平 洋;
B表示 海岸山脉;
劳动力技 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 术条件 识和技能
政府因素 军事订货
廉价劳动力 政府的大力支持
形成条件 典型案 例—— 3. 意大利 东北部 和中部 工业区)
大批廉价劳动力 20世纪70年代原材料和能 源大幅度涨价 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 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 政府的大力支持 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 交通运输方便 以中小型 企业为主以轻工业 为主 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 生产高度 专业化 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 村,生产过程 分散
煤铁复 合体型
三、新兴工业区
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 美国的“硅谷” 、日本的“硅岛”、英国的苏格兰……
世界工业布局的改变,具体归纳如下:
【注意】 新兴工业可分为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并 非特指需要高科技支撑的技术密集型工业。
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在20 世纪50年代前,一直以农业 经济为主.从20世纪50年代 开始,这里迅速发展成为新 兴工业区.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知识点总结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1、工业的概念及分类(1)概念: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2)分类:按生产对象:采掘业、加工工业按产品性质:重工业(主要为生产服务)轻工业(主要为生活服务)2、主要的区位因素理想的工业区位:充足的原料、动力;质高价廉的劳动力;前景广阔的市场;便利的交通。
目的:低投入、高产出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五种主导型工业类型的特征工业类型部门举例区位选择原则原料指向型工业钢铁厂、甜菜制糖厂、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接近原料产地市场指向型工业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棉布厂接近消费市场动力指向型工业电解铝、冶金、化学等重工业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厂或水电厂)廉价劳动力指向型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等工业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技术指向型工业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3、影响工业区位选择主要因素的发展变化(1)科学技术进步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鞍钢与宝钢的区位变化特征:共同区位优势:交通便利、接近市场、接近水源区别:鞍钢——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宝钢——接近消费市场钢铁工业的三次变革:近煤型(动力导向型)----近铁型(原料导向型)----临海型(市场导向型)(2)环境保护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3)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如政策变化、乡土情感、个人偏好、 工业惯性等4.2工业地域的形成一、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1.工业联系(1)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投入——产出的联系)第一种是甲企业的产出是乙企业的投入。
如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制造。
第二种时同一工厂中不同工序之间的联系 也属于这种联系方式,如汽车组装厂、生产流水线。
(2)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有些工厂相互之间并没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却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工厂之间这种空间联系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等,如某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不同工业企业(3)信息上的工业联系2、工业集聚在工业发展中,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工业集聚现象。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
例:在一些欠发达地区,产业集聚作为区域创新 体系的核心和支柱,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增长的一 个有效途径,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功能。据此 回答1~2题。 5.关于产业集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产业集聚是指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 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同类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 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 B.产业集聚现象目前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 C.产业集聚一般发生在工业化初期 D.我国目前不宜提倡产业集聚
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 ①充分利用各地优势,选
源、能源紧张
①加大运输成 本②难以发挥 规模效应
分 散
择最优区位,降低成本② 环境污染较少
英国中部区
德国鲁尔区
俄罗斯四大工业区 世界工业区分布 美国东北部
英国北部苏格兰 北京中关村 德国南部慕尼黑 我国东北部 日本环太平洋工业区 日本筑波与“硅岛” 印度班加罗尔 美国“硅 谷”
传统工业区的综合整治一般从存在问题入手分析,
一般途径如下: (1)积极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迁入的企业以技
术精良的中小型企业为主,同时对原有传统工业部门进行
大力改造,促进其经济结构多样化。 (2)调整工业布局,充分发挥邻近地区的区位优势, 使工业布局适当分散。(3)发展、建设交通运输,完善交 通运输网。 (4)进行全方位的环境治理工作,关闭或转移一些污 染严重又无法治理的企业,开展大规模的植树种草,美化 环境。
例:读“鲁尔区产业人数的变化图”(图1)和“鲁尔
区大气污染物含量的变化图”(图2)及相关材料,完成下
列问题。
(1)鲁尔区的第二产业的主导工业是 煤炭、钢铁、机 等, 械、化学工业 其最早形成工业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试分 析其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能源(煤炭) 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钢铁、煤炭等工业的衰退,高科 技产业的发展;环境污染加重等
《工业区位》教案
课件播放温州制造业:区位因素有:地理位置、交通、环境、政策、国际国内形势、土地、劳动力、产业经营模式、品牌发生变化的区位因素:国际国内形势、土地供应不足、劳动力成本上升、产业经营模式落后、品牌创新等应改变:产业经营模式,实施“走出去”战略,把加工厂建在国外,如康奈集团在俄罗斯建立生产基地;转移市场,开发非洲以及东南亚一带的市场;给予更多政策优惠,如在信贷政策上给予优惠;创新品牌等。
苹果公司的有利区位因素:1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2气候宜人3交通便捷4高科技人才众多5市场广阔6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区位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发生变化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市场,由最初的国内市场扩大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市场;劳动力,在全世界寻求廉价丰富的劳动力;生产理念,选择最优零部件生产厂家;等。
学生落实学案过渡讲授:经过同学们热烈的讨论,可以看出大家分析的都比较深入到位,接下来让我们挑战自我,看看高考题在工业区位部分是如何命题的。
高考模拟链接(2011年安徽文综,33,)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一方面争取了国产大飞机总装等项目,另一方面向安徽等地转出部分制造业。
同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化,制造业集中分布区不断调整。
如图表示上海市2004年制造业就业比重的空间分布。
通过师生共同分析,思考,引导学生分析题干,找核心词、关键词,突破问题,解决问题。
分析国产大飞机总装基地落户上海的原因。
答案: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金融中心,营销市场广阔,资金雄厚,工业基础和协作条件好;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科技发达,劳动力素质较高;政策支持,创新环境较好。
(2012年全国新课标文综,36,)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红木家具广受人们喜爱。
目前,我国红木原材主要依赖进口。
越南是红木原材的主要出口国。
近年来,越南规定红木原材需经初加工方可出口。
凭祥(位置见下图)是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之一,近年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开始在凭祥集聚。
3.2工业区位因素(学案)
第三章第一节工业区位(第1课时)【目标解读:】1、理解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区位因素的变化,了解工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
2、结合“案例研究”,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3、能举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准备】工业是指采集原料,并把它们在工厂中生产成产品的工作和过程。
18世纪英国出现工业革命,使原来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逐步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业才最终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物质生产部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进入了现代工业的发展阶段。
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开始,以生产过程自动化为主要特征,采用电子控制的自动化机器和生产线进行生产,改变了机器体系。
从70年代后期开始,进入80年代后,以微电子技术为中心,包括生物工程、光导纤维、新能源、新材料和机器人等新兴技术和新兴工业蓬勃兴起。
这些新技术革命,正在改变着工业生产的基本面貌。
一般将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称为重工业,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称为轻工业。
【课前自主学习】1、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和其他因素2、由于和的发展,一些原料导向型工业的区位选择,降低了对原料、动力等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
3、工厂之间主要有、、上的工业联系。
4、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集聚而形成的地域,称为。
工业地域可分为和两类。
5、我国工业企业集聚的主导因素有、、、。
6、世界主要工业区有、、、。
7、工业生产消耗大量非可再生资源会导致,而排放的工业三废会导致。
【课堂合作探究】一、工业区位因素1、工业主导区位因素(师生交流)2、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影响(课堂合作探究) ①交通发展和技术进步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19世纪( 指向型) 20世纪初期( 指向型) 二战后( 指向型/临海)②环境意识的提高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原因: 原因:远离居民区和农田鞍钢。
必修2第3章第3-4节复习学案
必修2第3章第3-4节复习学案3.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学习目标】1、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2、了解工业联系的形式和各类工业地域的形成。
3、理解环境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协作指导】一分析工业区位因素1.我国的鞍钢和宝钢,主导区位各是什么?2.分析中国制糖工业的布局特点是什么?主要受什么因素的影响?3.分析制约炼铝厂选址的主导因素是什么?4.结合地图册P63,以中国为例,分析饮料制造业的分布特点及其主要的影响因素?5.分析沿海地区多层建筑标准厂房里有电子装配厂和制鞋厂,纺织制衣、塑料玩具等,它们选址的主要因素是什么?6.分析影响北京中关村和美国硅谷选址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通过以上问题的分析回答,请你归纳总结影响工业的因素主要有哪些?二工业联系与工业地域的形成1工业转移的方向和原因2总结我国的专业化产业区的特色与优势三工业布局环境保护因素(1)污染空气工厂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或与相垂直的郊外。
(2)污水排放口应远离及河流上游,即河流(3)有污染的固体废弃物应远离和右图中,某城镇规划拟建钢铁厂、造纸厂、啤酒厂和服装厂。
读图完成下表:3.4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的形态的影响2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一、交通运输与聚落1.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交通便利→______________频繁→形成各种居民点。
2.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1)聚落多沿______________分布,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ab.1.古代城市分布在河流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城市相对密集,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原、__________谷地、印度河谷地、______和______的中下游地区。
2.我国城市发展大多数城市都是______、沿河、沿海发展起来的,______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学案
地理好望角学案第17期第二节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学案 第一课时66页问题:世界上主要工业区有:西欧工业区、北美工业区、俄罗斯和乌克兰、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亚州东部沿海工业区。
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北半球的中纬度原因:①工业历史悠久,经济基础好;②原料丰富,市场广阔;③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等等。
一。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1.影响工业区位因素有哪些?①自然因素:土地、水源、原料、动力。
②社会经济因素: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政府政策。
③科学技术2.不同时期影响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①工业发展的早期,原料是影响工业区位的最重要因素。
如英国中部,美国五大湖,中国东北,德国的鲁尔区等都是典型的资源型(煤铁复合型)工业区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料的影响趋弱,市场和交通的影响越来越强。
出现了临海型工业区。
如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意大利的塔兰托,上海的宝钢等③随着工业产品技术含量的提高,知识、技术、劳动力素质已成为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
例如:美国硅谷、日本筑波科学城,印度的班加罗尔④人类认识到环境为题的重要性后,环境标准也成为不可忽视的工业区位因素 ⑤一个地区的政策环境和文化环境对工业区位也有影响 3.以钢铁工业为例,说明不同时期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的变化时间 主导区位因素 科技的发展工业区为选择工业指向类型 图例 产品流向 铁矿 煤矿市场典型钢铁厂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早期 煤炭资源 煤炭炼铁 靠近大煤田 动力指向型德国鲁尔区工业发展的早期,原料是影响工业区位的最重要因素。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料的影响趋弱,交通和市场的影响趋强20世纪初 铁矿资源 冶金技术的进步靠近大铁矿原料指向型鞍钢、攀钢二战后沿海港口 海洋运输条件的发展沿海钢铁消费区市场指向型上海宝钢,日本钢铁厂,意大利的塔兰托工业区4、67页知识窗:原料指数:是指工业生产中所消耗的原料、燃料的重量与产品重量的比值。
原料指数>1,则为原料指向性工业,工业应布局在原料产地 原料指数<1,则为市场指向型工业,工业应布局在消费地(市场) 原料指数=1,则企业可布局在的原料产地或消费地主导区位因素 工业类型 工业特点 部门举例 区位选择原则 原料原料指向型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 甜菜制糖厂、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接近原料产地市场 市场指向型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 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糕点、面包、饮料厂等接近消费市场动力 动力指向型 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工业 早期的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冶炼工业、化学工业等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厂或水电站)劳动力劳动力指向型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工业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制伞、制鞋等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技术 技术指向型 技术要求高的工业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高级服装等接近高等院校和科技发达的地区6.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工业部门 污染类型 区位选择水泥厂、酿造厂空气污染①工厂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见图3)②主导风向的下风向(见图1) ③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见图2)(对城区污染小)印染厂、造纸厂、 电镀厂、皮革厂水源污染 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化工厂、炼油厂 空气污染、水源污染 综合考虑以上两条发电厂、钢铁厂 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①工厂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或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②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自来水厂无污染应布局在河流的上游,远离污染源,水质好的地方工业的微观布局的一般规律(需要考虑的要素):1)有污染的工厂布局要素:①环境:污染问题参考上面表格 ②原料:靠近原料和燃料,(丰富) ③交通:靠近铁路和公路,交通便利 2)无污染的工厂布局要素:①污染小,可以位于城区②劳动力:有丰富的劳动力③市场:靠近消费市场(广阔)7、68页知识窗:班加罗尔的位置?主要工业部门?班加罗尔成为“亚洲硅谷”的条件?①政策鼓励,优惠待遇 ②技术力量雄厚 ③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④信息通达性好 ⑤社会治安良好 8.高科技产业布局的三大条件:①发达的科技 ②便利的交通 ③优美的环境时间:2012、5、10 编辑:高玉晓地理好望角学案第18期第二节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学案第一课时二、工业地域的形成1.工业联系包括:①生产上的联系(提供原料,零部件,配套产品等a.各工厂分别完成某产品的某一道工序,如衣服;b.许多工厂为一产品生产零部件,如汽车)。
高三地理复习人文地理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PPT课件
老工业区处于饱和状 态,使得新建企业迁
移出老工业区
轻、薄、短、小,价格昂 贵的电子元器件厂,因运 输量小,运费占成本少福;特汽车的全球化生产网络
复杂产品的配件厂。
工业分跨散国,以公便司充在分全利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
用各地的接优势近条市件场,,市接近原料,接近劳动力
场更广阔。
跨国公司
2、工业的地域联系
24
.
1、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上表为世界钢铁工业发展过程中每炼1吨钢所需原料、 燃料的变化资料。据表思考: ❖ 钢铁工业布局时的主导区位因素有何变化? ❖ 近煤炭(燃料)→近铁矿石(原料)→近沿海、市场
25
.
2、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区位选择要求
举例
环境 要求
对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 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严重 的工厂
(1)形成: ❖ 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近距离聚集起来。 (2)优势: ❖ 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 ❖ 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 共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34
.
3、工业地域
工业联系
工业集聚
分类:
①按形成:
❖ 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
工业地域
(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的工厂自发的在地理上相互接近,以降低 生产成本。)
主要影响
工业需要一定数量、适合建筑的用地,土地的数量、质量和价格是影响工 业区位的重要因素
工业生产需要有近便的、丰富而优质的水源,需水量大的工业应考虑近河 湖分布
工业生产需要一定数量和拥有一定技术的劳动力,一个地区的劳动力的数 量、素质、工资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等,对工业区位的选择都有影 响
政府通过政策、法规、税收、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影响工业生产 和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33工业地域的形成[目标定位] 1.运用案例理解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三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工业地域形成的主要原因。
2.了解工业集聚和分散的主要表现形式、原因和优势,以及工业地域联系的主要形式。
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1.工业联系类型(1)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工厂之间存在着①__________与②____________的联系。
(2)空间利用上的联系:共同利用③______________或④________________。
2.工业集聚(1)工业集聚的形成: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近距离地聚集起来,形成工业集聚现象。
(2)工业集聚的意义:加强企业间的⑤__________和技术协作;降低⑥____________,获得规模效益;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3.工业地域(1)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2)类型成因分类:⑦__________形成的工业地域;⑧____________的工业地域。
发育程度分类:发育程度⑨________的工业地域;发育程度⑩________的工业地域。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1.工业分散的概念:工业分散是指具有联系的工厂在地理位置上⑪________的现象。
2.工业分散的成因:在各地寻找⑫__________区位。
3.工业分散的目的:降低⑬__________,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
4.工业分散的形成体积小、重量轻、价格昂贵的电子元器件⑭__________________企业与电子产品⑮________工厂之间的分散;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的复杂产品生产,其各种零部件生产厂家分布在许多地方。
5.工业的地域联系(1)结果:促进了地域之间人员、物质和信息等的流动。
(2)条件:现代化的⑯________________;现代化的⑰______技术和手段。
【问题思考】1.想一想:钢铁工业和石化工业一般是集中布局,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思考:我国大多数地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各工厂之间的工业联系主要表现为哪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讨论:工业集聚可以获得规模效益,为什么还会出现工业分散呢?二者有什么联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点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是欧洲移民首先开发的地方,也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
这里拥有采煤、电力、钢铁、机械制造等重工业部门,全国的钢铁、汽车、化学等工业大部分分布在这一地区,这里被称为美国的“制造业带”。
材料二美国东北部有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五大湖,并通过圣劳伦斯河、伊利运河和哈得孙河通往大西洋沿岸的许多优良海港,形成联系全国主要地区的内陆水运网。
本区在阿巴拉契亚山区有丰富的煤矿,五大湖有大量的铁矿。
美国的五大湖附近有波士顿、纽约等大海港,还有匹兹堡、芝加哥、底特律等大工业城市。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美国东北部的传统工业区,随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提高、交通堵塞、水电紧张等问题,区域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区域原先具有的聚集效应减弱,导致区域经济呈现衰败、萎缩状态。
(1)结合材料一,找出具有工序上联系的工业有哪些?从材料中哪些信息可以反映出也有空间上的联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材料二,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形成体现了工业的集聚现象,这种集聚有何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材料三,分析工业过度集聚会带来哪些弊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思归纳】探究点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读“福特汽车生产网络图”,完成下列问题。
(1)福特汽车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合作伙伴,寻找最优区位的基本原则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福特汽车公司在中国投资兴建汽车和零部件生产企业,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之所以出现如图所示的工业分散现象,其目的是什么?保证福特这种分散布局、全球范围生产协作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今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以中小型为主,汽车生产的工业联系呈现出什么样的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归纳】一、选择题读“某城市工业集聚规模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回答1~3题。
1.该城市工业集聚规模的变化规律是() A.市中心工业规模持续扩大B.市中心的工业规模始终是最大的C.远离市中心地区的工业规模始终最大D.工业化后期,郊区的工业规模大于市中心的2.伴随着该城市工业规模的扩大() A.工业集聚规模越来越小B.城市人口的规模与比重不断增大C.生态环境得以改善D.传统工业地位越来越高3.自T1至T5阶段,导致工业集聚区布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减轻市区环境压力,缓解市区交通紧张B.带动城区人口向郊区迁移,降低市中心人口密度C.降低市区经济实力,实现区域发展平衡D.强化城市聚落功能,增强设施利用效率(2009·福建文综)下图示意我国某企业集团型生态产业园区的生产联系。
完成4~5题。
4.影响该生态产业园区核心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能源B.技术C.原料D.市场5.该生态产业园区中() A.企业的集聚避免了市场的竞争B.技术协作带来了企业间的集聚C.企业彼此间形成了生产工序上的联系D.物质的循环利用形成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联系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全球寻求资源的最佳配臵,这使全球生产体系出现混合型多层次分工的结构。
据此回答6~7题。
6.棉花及其制品跨国生产与跨国零售一体化的代表模式:美国棉花—巴基斯坦纱—中国布—意大利印染—法国服装设计—土耳其制造—跨国百货销售。
该模式中法国所占据的位置主要是依靠本国的()A.原料B.技术C.市场D.政策7.在上题的模式中,美国为世界性跨国生产提供初级产品,其收益主要得益于() A.耕地面积广大B.生产成本低C.区域专业化生产D.劳动力素质高(2010·课标全国文综)下表示意我国沿海某鞋业公司全球化发展的历程。
读表,完成8~8.该公司①、②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是()A.开拓国际市场B.建立品牌形象C.吸引国外资金D.降低生产成本9.该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生产基地,可以() A.降低劳动成本B.增强集聚效应C.便于产品销售D.便于原料运输10.该公司在意大利设立研发中心便于利用当地的() A.市场B.资金C.原料D.技术二、综合题11.阅读材料和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
自1971年9月天津无线电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彩电起,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彩电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作为消费类电子工业中较为悠久的传统产业,1988年全国有120家彩电生产企业,产量约为1 037万台;1996年有120家彩电生产企业,产量约为2 711万台;2004年彩电生产企业减少到40余家;2005年彩电产量约为8 283万台。
(1)简要说明1988~1996年、1997~2005年我国彩电制造业的发展与空间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指出我国彩电制造业集聚产生的效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推测未来10年我国彩电制造业空间布局的变化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汽车工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结合下面两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读图1,世界汽车产业第一次转移是从乙地转移到甲地,甲地汽车产量迅速增加的有利条件是 ( )A .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B .钢铁、石化等工业迅速发展,为发展汽车工业创造了条件C .甲地出现逆城市化,促进汽车工业发展D .国土辽阔,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2)进入20世纪80年代,丙地汽车产量稳居世界第一。
其主要得益于( )A .原料、燃料丰富B .位置优越,分布集中C .水能丰富,动力投入多D .重视科技投入(3)图2中A 、B 、C 为我国三大汽车生产基地,其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革开放以来,发达国家的汽车制造商纷纷到中国寻求合作伙伴,德国大众汽车首先选择了B 市,而没有选择汽车工业发展更早、基础更好的A 地。
简述这样选择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表为C 汽车生产基地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与汽车工业之间的关系,该表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课前准备区①产品②原料③基础设施④廉价劳动力⑤信息交流⑥生产成本⑦自发⑧规划建设⑨低⑩高⑪趋远⑫最优⑬生产成本⑭生产⑮组装⑯交通运输方式⑰通信问题思考1.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属于传统工业,这些工业运输量大,工业联系又大多属于生产上的投入—产出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