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与中国近代图书馆

合集下载

康有为对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康有为对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时就 在 祖 父 的教 导 下开 启 了知 识之 门 , 五岁 扎 , 如果一 次锥穿 了两本 书 , 那么他就要求 为在 万 木 草堂 设 立 了专 门 的藏 如 果一 次锥 穿 书室 ,用 于搜 集 各类 包 含西 方 时就可以熟练背诵唐诗宋词数百首 , 最为关 自己今 天 必须 读 完这 两 本 书 ,
织 强 学 会 等形 式 , 康 有 为积 极 推 动 中 国 的 图 及魏源编撰 的《 海国图志》 等书籍时 , 他
书发展事业 ,又以 2 0 世纪初期其在 欧洲游 心 中涌起 了一 阵阵 了解外部世界的强
历 中显 现 出 的丰 富 、 深邃 的 网书 馆发 展 思 想 烈冲动,期待知晓更多的万国之故 、 地
在清代末期 , 类似于康家那样甘愿为后代创 新兴之学 , 康有为博求 旁征 、 精益求精 , 每H 寓意在于 “ 培植万木为 国家栋
造优越的文化条件和环境的人家 , 不仅仅在 读书 以寸计 。在读 书时 , 康有为表现 出的刻 梁 ” , 其原 为邱 氏书 院 , 是 一所 康有 三 问 三进 、 两 天井 、 硬 山顶 的青 南海 , 即便是在整个广东 , 也是并不常 见的 , 苦精神是非常令人感动的。每天清晨 ,
母早逝 ,康有为 自幼跟随祖父一同生活 , 其 书时 , 康有为 目光敏锐 、 神情专注 , 有 时如 同 的图书阅览室称为“ 书藏” 。万 许多读书的快乐和收获 , 都是从祖父那 里获 吃书啃书一般 , 时 间久 了 , 他的眼皮往往闭 木草堂的“ 书藏” 以康有为个人 得 的。康有为 的祖 父名叫康赞修 , 是岭南地 不起来 , 臀部也患上 了严重 的痔疮 , 连续割 的私 有藏 书为 基 础 ,加 上 同学 区德 高望重 、 知识 渊博 的儒师 , 在康有为 的 治两次都不能完全痊愈 ,多年流水淋漓 , 给 们 自愿捐献 的家藏书籍 ,数量 培养 问题上 , 康赞修尽管也希望其将来能够 他带来了巨大 的痛苦和折磨 , 但他依然我行 是十分可观的。 另外 , 康有为还 考取科举 功名 , 但更 为重要 的是 , 他希望康 我素 , 坚持阅读 。 南于饱读诗书 , 康有为才华 设法筹款购置 了当时翻译过来 有为能够立下伟大的治学志向 , 实现超脱功 众, 文采斐然, 某 日, 在应邀参加一位朋友 的一 些 有 关 西 方 社 会 的 历 史 、

追踪曾外祖父康有为的海外岁月

追踪曾外祖父康有为的海外岁月

追踪曾外祖父康有为的海外岁月康雪培一段兒时的记忆我出生在解放后的新中国,从小在阿婆(外祖母)岑德静家长大。

童年时,我知道母亲的爷爷康有为是历史名人,家里有些陈旧而又珍贵的东西与其有关,仅此而已。

记得上世纪50年代,母亲在虹口区的一条老式里弄里有个小阁楼间,曾带我去过几次。

用上海方言发音,那地方叫“同和里”,我根据谐音称其为“狐狸洞”,觉得我的编造很贴切,因为我讨厌去那个脏兮兮的小房间。

在我朦胧的记忆里,房间很小,屋里满满地堆放着积满灰尘的书卷字画和陈旧家什,屋内光线昏暗,空气滞闷。

母亲进屋后就没有空间了,我只有站在门口等候。

房子里没有煤卫设备,地段又偏远,母亲从没在那屋里居住过。

直到长大后,我才知道那条里弄名叫“同和里”。

根据相关研究资料得知,康有为1913年结束海外逃亡生涯后,回国先后在北京、上海居住,最后迁居青岛。

“同和里”阁楼间堆放的那些旧物的主人应该就是我的先祖康有为。

但在那个时代,康有为并不是家人的话题。

阿婆岑德静在20世纪30年代初就与外公康同篯(1908-1961)离异,之后即与康家后人不相往来。

阿婆出身显贵,是清朝两广总督岑春煊之四女。

岑春煊(1861-1933)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的政治风云人物,能文能武,性情耿直刚烈。

他支持康有为的变法维新,主张引进西方的现代文明,曾与戊戌赴京维新派人士诸多往来,并多次上书大清王朝条陈变法事宜。

维新失败后,康岑两人在政见上分道扬镳。

岑春煊1900年护驾皇室西逃,之后成为晚清重臣。

阿婆天生聪颖美丽,倍受父亲宠爱,自小便具有反叛意识,不接受裹足。

阿婆在教会学校长大,毕业于南京金陵女子大学,会弹钢琴,讲得一口流利英语,是当时极为少见的新时代知识女性。

她与康有为之子康同篯结缘,也算是门当户对。

阿婆是在康有为1927年去世后嫁到康家的,所以没有见过公公。

康家的一切由康有为精明强干的第二任夫人梁随觉掌管,母亲和阿婆都称她阿妈。

阿婆和阿公生有二女一子,但由于家庭背景政见相悖及两人性格不合,于1934年离婚。

梁启超传读后感

梁启超传读后感

梁启超传读后感梁启超传读后感(一)前两天从图书馆借了本《梁启超传》,我看梁启超的东西,是因为较之他老师康有为,他的成就和气质要高些,再是他在中国新闻史上的成就,很欣赏他的才华,文笔,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激情。

书看到一半,他正是我心中的形象,家教好,资质好,勤奋,有激情,并有一腔爱国热情。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喜所,元青着的《梁启超传》很棒。

600多页的密密麻麻的小字书,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人物传记,人物生活状态的简单再现,而是尽量引用原着或书信或文章,让那个时代的文字来讲述历史,阐述梁的观点,并努力分析形成这些观点的历史原因和背景,虽然书中许多部分为文言文,但这对得到梁真实的观点很重要,还可以顺便熟悉文言文。

今天看到梁彻底和康有为的保皇派决裂了,有了自己的观点,成为改良派的领袖人物。

我在回到宿舍后,突然感觉梁阐述的实施路线不无道理:其一,它不同于保皇派,比保皇派的激进不言而喻;再和革命派相比,在我们文人(我姑且算做文人)眼中,确实是不理智,让文人看到举国生灵前仆后继去用生命推翻一个专制政府是他们所不忍的,并且在中国当时社会开发民智而后演其它,似乎是所有工作的前提。

在未开发民智前,不说发动革命难上加难,即使真的发动了广大愚昧民众,也极易被别有心机的人或集团利用,历史证明我的推测是正确的。

以我不算广博的知识,清末民初的高级知识分子多主张改良,后来的胡适就是一例,而那些学生以及渐渐觉醒的工人和小资产阶级则多偏重用武力推翻旧政府,搞革命。

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那些高级知识分子的思路真的一点道理都没有吗?革命不是他们所说的太不理智,太草率,效率太低吗?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且不说愚民起义搞革命注定被利用,就谈那些无辜生命的毫无价值的陨灭,社会财富的破坏,社会治安的动荡,以及不知能否获胜的迷茫,远不如梁的主张来得快,做的好,我想,中国只有一个梁启超,如果成百上千的文人,官员都是梁启超,民众会成为“新民”,君主立宪会和平实现,不会是这么大的代价后,换来社会主义。

梁启超与图书馆事业渊源考

梁启超与图书馆事业渊源考

类、编目、建馆等理论对当代图书馆事业的 道,“泰西育人才之道计有三事:曰兴
进步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借此笔 学校,曰新文馆,曰书籍馆”,号召兴
者就梁启超先生与近现代图书馆事业的渊 建书籍文馆,就此形成了中国早期图 梁启超
源加以梳理。
书馆思想雏形[2]。

考图
书 馆 李

一、开启中国早期图书馆思想
的。尽管对东北地区教会医院的具体诊疗情 西医知识和技术输入东北,在客观上推动了 [12]政协吉林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吉林 市文史资料(第 5 辑)[C].内部版,1986.
况难以有一个准确的统计,但从一些记载资 东北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东北 [13]伊泽·英格利斯.东北西医的传播者—— —杜格
in China (1807—1907).Being the Centenary Conference Historical Volume.Shanghai:Printed at
得了“奉天神医”的美誉。其他一些在东北施
服务于传教事业,但在此过程中,医院利用
the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1907. [4]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中华归主—— —中
教志[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 手臂切除等多种手术。这些诊疗方法,对于中 门诊量达到 99487 例次,手术 4572 例次[7]8。 [3]D.MacGillivray,A Century of Protestant Missions
医来说是无法想象的。正因为如此,司督阁赢
由此可见,尽管教会医院兴办的目的是为了
医布道的传教医师,也以其精湛的医疗技术 西医技术为广大民众施医治病,在客观上解 国基督教事业统计(一九〇一—一九二〇)(上中

康有为自编年谱的成书时间及相关问题

康有为自编年谱的成书时间及相关问题

内容摘要:关于康有为自编年谱成书的时间,学界通常认为撰写于1899年初,康氏自己还有起稿于乙未(1895年)的说法。

通过研究与分析,可以认为,所谓从乙未年开始撰写年谱的说法应不可靠;年谱的主体内容撰写于1899年初,大致无疑问,但需要说明的是,此后康氏对年谱仍有修订和增删,将其视为康逝世前定稿,可能更为合理一些。

把年谱看作1927年时康氏内心世界与思想状态的反映,应该是相对准确的。

定位于此,更易于把握该年谱的史料价值。

年谱是按年次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传记文献,因而将传主的自编年谱视为个人回忆录亦不无理由。

在史学研究中,这种具有中国传统形式的传记文献通常被当作较为重要的史料来利用,康有为的自编年谱自然也不例外。

事实上,由于康氏与晚清政治、学术、思想、文化的重要关系,学界对其自编年谱的重视更是非同一般。

康氏自编年谱本拟名为《我史》(注:康同璧:《康南海先生年谱续编》,“前言”,见楼宇烈整理《康南海自编年谱(外二种)》,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69页。

),后人改称为今名。

年谱在康氏生前并未刊行过,1927年3月康有为逝世后,曾以抄本的形式在小范围内流传,现在已知的抄本有罗孝高、丁文江、康同璧、赵丰田藏本。

(注:谢巍编撰:《中国历代人物年谱考录》,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615页。

)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史学会组织编辑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时,才根据赵丰田所藏抄本与康同璧所藏抄本对校后,取名《康有为自编年谱》,收入该丛刊(注: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以下简称《戊戌变法》)第4册,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第107—169页。

),这是康氏自编年谱首次印行(注:这里只是从年谱本身的刊行来说的。

如果从年谱的内容而言,1932年康氏弟子张伯桢刊行《南海先生传》,其中前半部分(1898年以前)基本上便是依据康氏自编年谱改编而来,但张氏并未向读者说明。

该传后附王树楠跋云:“弟子述先生事,见闻较为真确,故能始末备举,钜细不遗,此书可作康先生年谱,并可为一朝史镜焉。

康有为与图书馆的渊源

康有为与图书馆的渊源
月底 , 他第三次上 书 , 得 到光 绪帝的赞许 。 7 月, 他和梁 启超创
领他 走 出封建 的封 闭思维 , 也是 西方 书籍 使 他看 到 中 国摆
脱 困境 的希望 . 这 极大 地影 响 了他后 来 开办 “ 书藏 ” 及 领 导
维新运 动 。
办《 中外纪 闻》 , 不久 又组 织“ 以讲 中国 自强 之学 ” 的强学会 ,
并成立 “ 强学书局 ” , 供人 阅览 。1 8 9 5 年l 1 月, 康有 为在《 上 海 强学会章 程》 中提 出“ 开大 书藏 ” 主张: “ 乾隆时敕 建文汇 阁于 扬州 , 建 文宗 阁于镇 江 , 例准 士子就读 , 经乱散失 , 遗书无多 。 此会拟宏辟 区宇 , 广集 图书 。近年西政 西学 , 日新 不 已 , 实则

推 崇 西 方 的 学 子
康有 为 出生在 一个封 建官僚 家庭 。 自幼学 习儒 家思想 。 年 纪稍 长后便 专精 涉猎 , 博采 旁 搜 , 以 至于 在3 0 岁时 , 几 乎 读 完了著名 的 中国古 代典籍 群书 。除了 阅读 中国传统典 籍 以外 , 康有为还读 了《 海 国图志》 、 《 瀛环志 略》 及利玛 窦 、 艾 儒 略、 徐 光启 等人 的译 书 , 大大 拓展 了视 野 , 从 而产 生 了 了解 西方 、 了解 世界 的强烈愿 望 。从 此 。 康 有为 开始如 饥似渴 地
能强 国。
三、 创 立学会图书馆
心, 康有 为愈 发刻 苦地 阅读 西方 书籍 。这 些 书籍 对他 后来
领导 维新 运动 产生 了很 大 5 年, 康有为 到北 京参加 会试 , 得知 《 马 关条约 》 的签 订, 于是联合 1 3 0 0 多 名举 人 , 上万言书 , 即“ 公 车上 书” 。 当年5

“不可不读中国书,不可不游外国地”

“不可不读中国书,不可不游外国地”

“不可不读中国书,不可不游外国地”作者:赖某深来源:《世界文化》2021年第10期“中国近一百三十年以来(1858—),最先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代表人物,如果不以世俗性的成功失败为取舍的话,康有为是其中第一人。

而且,他以满腔热血,宏伟理想,以及过人胆识,发动了一场‘举国更始以改观,外人色动而悚听’的维新变法运动。

”这是日本学者坂出祥伸《康有为传》卷首语写的一段话,点明了康有为一生突出的历史功绩,即向西方寻找真理的第一人及参与领导戊戌变法。

坂出祥伸《康有为传》写于20世纪80年代,故有“中国近一百三十年以来”之说。

为什么说康有为是向“西方寻找真理的第一人”?早在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写的《论人民民主专政——纪念中国共产党二十八周年》一文中即已指出康有为是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

原话是:“自从一八四○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

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是非常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的。

见斯诺的《西行漫记》。

)虽然康有为在戊戌变法之前没有踏足西方,但是他大量购买和阅读了介绍西方和西学的书籍,其了解西方之多,见闻之广,见解之深刻,实无人能望其项背,不要说洪秀全,就是严复和孙中山,亦差之甚远,只要看看他的《七上皇帝书》,便一目了然。

而在戊戌变法失败后,他流亡国外,亲履西方,深入考察西方社会政治文化,并且进行深入的中西文明、文化比较研究,其独到见解,依然值得我们今天珍视。

康有为(1858—1927),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

晚清思想家、政治家。

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人,人称“康南海”。

光绪年间进士,官授工部主事。

其一生最主要的政治活动,是公车上书、组织强学会、宣传维新思想、帮助光绪帝进行戊戌变法等。

1898年9月,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被迫流亡海外,直至1913年11月才得以归国。

在这16年中,他曾游历法、英、德、美、加、意、日等国,也到访过印度等曾经有过文明辉煌但近代以来逐步走向衰败的殖民地国家。

图书馆趣闻轶事

图书馆趣闻轶事

与图书馆结缘的“挖煤工”郭沫若郭沫若有一首很有名的诗《无烟煤》,最后几句是:“沫若哟!你要往哪儿去哟?”我悄声地对她说道:“我要往图书馆里去挖煤去哟!”这首诗是源于法国作家司汤达说过的一句名言:“轮船要烧煤,我的脑子中每天至少要装三四立方尺的新思潮。

”旅日生活中,郭沫若为了做学问,频频光顾图书馆,据说还为此暴露了身份,被日本警察关了几天监狱。

后来,他开始做甲骨文研究,为了看到珍贵加固,他还充当过一段时间的图书馆义务清洁员。

就这样,他陆续完成了很多著作。

后来,郭沫若还曾为《图书馆学通讯》作诗一首——图书本是新条理,更将条理化图书。

客观事汇凭登录,遗产菁英赖蓄储。

归类别门成秩序,节时省力有余除。

稻田亩产千斤黍,此与农耕并不殊。

(徐铁猊.名人与图书馆[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第15—18页)旅游各国喜欢参观图书馆的康有为康有为被认为是近代图书馆开拓和奠基的第一人,旅游中他最喜欢参观的就是图书馆。

他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吾国人不可不读中国书,不可不游外国地。

以互证而两较之,当不至为人所恐吓,而自退处于野蛮也。

”他成为近代学贯中西的大学问家,一方面得益于家中藏书数万卷的澹如楼,另一方面是走遍世界去学习各国文化。

在游览中,他亲眼目睹了西方国家图书馆规模宏大,藏收丰富,功能齐全,是资本主义世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象征,更深化了对建立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重要性的认识。

1893年,康有为在广州开办万木草堂,他第一个与众不同的举措,就是建立一个供全体学生公共使用的“书藏”,即学校图书馆。

这种书藏就是康有为认为的向近代图书馆转型期的图书馆形式。

(陈燮君,盛巽昌主编.二十世纪图书馆与文化名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7月.第1—8页)清华图书馆孕育出《雷雨》曹禺在1930年转到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就读,《雷雨》这部伟大作品就是在清华大学图书馆里完成的。

曹禺是1933年的应届毕业生,由于时局险恶,学校决定免除毕业生的期终考试,提前放暑假。

论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的教育改革思想-精选教育文档

论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的教育改革思想-精选教育文档

论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的教育改⾰思想-精选教育⽂档论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的教育改⾰思想⼀、教育改⾰思想渊源康有为的⾼祖,康辉。

嘉庆九年举⼈,曾师从冯潜修讲理学。

从钦州冯敏昌学诗⽂词,讲学数⼗年。

祖⽗康赞修是何朴园弟⼦。

道光⼆⼗六年举⼈,钦州学正,曾主讲龙门书院。

同治五年,补连州训导。

康有为⼋岁随祖⽗读经,⼗⼀岁丧⽗,随祖⽗于连州官舍。

康有为幼时聪明,喜读杂书,但不刻苦。

光绪⼆年(1876年)乡试失败,师从岭南⼤儒,朱次琦。

开始“知晓为学门径”,学有“明闻圣贤⼤道之诸”、经、史、掌故。

光绪四年冬,因祖⽗死,⼼智迷失,去朱九江,转⽽⼊西樵⼭“习静”,后来遭遇张⿍华,结束“习静”回乡重新开始读书⽣活。

“得《西国近事汇编》,李(圭)《环游地球新录》,及西书数种览之。

”1879年冬,康有为初游⾹港,其逐渐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制度、⽂化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882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归途经过上海时睹街市之繁盛“因思其所以⾄此者,必有道德学问以为之本原,乃悉购江南制造局及西教会所译出各书尽读之。

”此时康有为所读西书的范围较⼴,所谓“声、光、化、电、重学及各国史志、诸⼈游记,皆涉焉”,“并及乐录、韵学、地图学”。

另外,康有为阅读、收集过⼀些⽇⽂新书,或⾄少是收集过⽇⽂书⽬,除此之外还有经学类的书,⽐如《皇清经解》等。

由此可见,康有为⾃⾝学贯中西,这就为他教育改⾰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886年,康有为写成《教学通义》。

他在此书中指出朝野⽆⼈才,导致国势衰弱,认为问题出在“教学”。

他认为“师古”不是“泥古”,必须切合当今的需要。

“⾔教”决不只是谈论师徒相授,训诂词章,⽽是在说经过安民的政治教化。

《教学通义》的主旨在于:“反古复始”为“教学”,“创⽴法制”以便为“王者取法”施⾏于当今之世。

他着重⽐较古今“教学”差异,指出汉代以来“教学”每况愈下,⾄清朝已“国家⽆所籍以为治”⾮变法不⾏了。

⼆、提出新的教育宗旨康有为并不是孤⽴地谈教育改⾰问题,⽽是把教育问题与救亡图存紧密地联系在⼀起,认为教育的落后是中国贫弱受辱的重要原因之⼀。

严复曾怒斥康有为梁启超断送大清朝

严复曾怒斥康有为梁启超断送大清朝

严复曾怒斥康有为梁启超断送大清朝核心提示:严复、王国维两位被人们所熟知的大师,受到了很多认得尊重。

然而他们的一生辗转坎坷,学习驾驶专业的严复最终翻译成了《天演论》推崇自然发展之变化,而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此时的严复对于物竞天择的天演哲学,已经完全失去了信心,他说,纵观这些民族三百年之变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披寰宇。

凤凰卫视3月1日《我的中国心》,以下为文字实录:解说:福州,郎官巷,严复故居所在地。

2007年,郎官巷改造工程的第二年,一些老住户们开始搬离这里。

不久前,一位叫严珉的老人也离开了郎官巷,她是严复的侄女。

严珉(严复侄女):我伯父跟我爸太好了,两兄弟太好了,我爸死的时候一再交代,我爸妈死的时候一再交代,所以我脑子里就种了这个(种子)。

(为这个故居)操了不少心,其他我倒没什么。

解说:郎官巷20号,严复故居,在改造中被完好的保存下来。

87年前1920年,68岁的严复回到福州,严敏在这里第一次见到了伯父。

严珉:我六岁的时候,爸爸过七十大寿,他(严复)回来祝寿看见的,我怕,看见他会怕,他个子大大的,很威严的样子,我们小孩子看见他害怕。

但我那个伯父给我抱过去,他说你叫伯父,拜一拜,我就扭扭捏捏的,拜一下就跑掉了,就不敢再见他了。

老人家气喘咳嗽。

解说:此时的严复深受气喘的困扰,身体十分虚弱,但他却依然没能戒掉抽了30多年的鸦片。

陈瑞坤(福建严复学院研究会副会长):当时在北洋水师,李鸿章就要他戒,他说你这样的人才你不该抽鸦片,他当时也很感激,也很想戒,但是到了后来他一直戒不掉。

所以有的人说严复身上有很多矛盾。

解说:严复讨厌八股,却先后参加过四次科举考试,他认为中医十有九误,此时却请来三道灵符以祛病。

他本是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然而让他文明于世的却是一本介绍进化论的著作《天演论》。

虞美松(北京大学严复研究会会长):鲁迅说他自己一边啃馒头,一边看他的书,说明他看得很入迷,毛主席也说,受严复思想的影响,胡适甚至因为严复的《天演论》适者生存,改了自己的名字,这些都大人物,不是一般的小人物。

康有为进士身份及科举制度相关问题考辩

康有为进士身份及科举制度相关问题考辩

康有为进士身份及科举制度相关问题考辩杨珉沣(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北京100001)摘要本文主要利用光绪二十一年会试录、登科录材料,以及《明清历科进士题名碑录》等文献的相关记载,分析因为进士题名录的缺失导致康有为的进士身份受到质疑的问题,并且以康有为进士身份的澄清探讨科举制度相关。

关键词康有为进士身份科举制度考辩中图分类号:D691文献标识码:A科举制度已经被废除了一百多年,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科举制度有着许多不同的看法,部分学者认为科举制度的发展给底层文人提供了一个进入仕途的机会,打破了官员垄断,也有人认为科举制度一定程度上选拔出来的官员过于迂腐,只会读书本上的知识,不懂得如何在实际中变通,没有实用性。

由于这些人员对于科举制度持有两极态度,导致许多科举制度的研究缺乏公正性和正确判断。

本文主要通过康有为进士身份为引,进而进一步论述科举制度的相关问题。

1康有为进士身份考论1.1康有为一生简介康有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

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光绪五年(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

光绪十四年(1888年),康有为再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

光绪十七年(1891年)后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

康有为对于近代中国命运产生了较为深重的影响,对于康有为先生的相关事迹,广大人民群众已经通过课本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历史上对于他的进士身份存在质疑,时至今日他是否拥有进士身份还是一个疑点。

康有为最著名的两个功绩一个是“公车上书”一个是“戊戌变法”。

这让我们大部分人对康有为的印象是不顾自身功名,一心只为国家富强,虽然君主立宪制有很强的历史局限性,但在当时已经是进步思想了。

浅析梁启超图书馆学实践对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影响

浅析梁启超图书馆学实践对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影响
中国近代 图书馆— —江南 图书馆和京师 图书馆相继应 运而
定 了建 立“ 中国图书馆学之 系统” 的图书馆学思想 。 对图书馆阵地活动 , 梁先 生亦 十分重视 , 认为 “ 的 他 别 机关 尚可一时停顿 , 而图书馆 向来 开放 阅览最 为社 会 教育 之所 必需 ; 对工作人员则本馆 ( 京师 图书馆 ) 藏书 二十八 所 万册 , 多属海 内精华 、 无价之宝 , 保管之责非常重 大 , 馆员 故
日咨取 官局书籍 , 概提全分 , 以备储藏 ;kS尽购 已翻 四书 , /l l

早期 的图书馆工作实践及对其 图书馆 思想的影响
梁启超 出生于普通 的农村知识 家庭 , 自幼聪 颖 , 能 9岁
写 出洋 洋千言的文章 ,1 中秀才 ,6岁 中举人 。当时 , 1岁 l 我
国的藏 书大 都以藏书楼的形式 出现 。除学 院藏书供本 院学 子 阅读外 , 官府藏 书、 院藏书均 在特 定范 围 内供人 阅读 , 寺
梁 启超师从康有 为 , 以学今 文经学 为 主 , 读西 洋书籍 ” “ 兼 。
分门别 类 , 以资 翻译 … …” 88 , 。1 年 戊戌 变法 后 的 1 9 O月 他 在《 戊戌 变 法记 》 中提 到 强学 会应 办 的五 件事 中, 有 就
“ 开大图书馆 ” 一件 。可加梁启 超把兴 办图书馆 , 发展 近代 图书馆 事业 作为强 国措施 的重要组成 部分 , 图书馆 的藏 而 书建设 , 开展读者 服务工作则是 图书馆中最好 的工作 。 二、 海外 图书馆对其思想的影响 早期 , 国内的图书馆工 作对 梁启超 有一定 的影 响。但 由于受古代 藏书楼传 统方式 的桎梏 , 加上 只是从 西方 书籍 中了解 了近代 图书馆 的认识 , 未亲 眼 目睹 。当他对 西 方 并 图书馆进行一 番缜密考察后 , 产生 了极 大的思想震 动 , 他 对

近代中国新式学堂藏书史研究述评

近代中国新式学堂藏书史研究述评

收稿日期:2023-07-07作者简介:崔璐(1992 ㊀),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员㊂∗本文系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 全民数字素养教育中图书馆的作用机制及供给差异研究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2YJC870017;也系2023年度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十四五 规划共建课题 一带一路 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文化传播研究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23GZGJ262㊂近代中国新式学堂藏书史研究述评∗崔㊀璐(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广东广州㊀510006)摘㊀要:近代中国新式学堂藏书史作为中国图书馆史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其史料整理㊁发展史研究㊁个案研究一直被学术界关注㊂文章梳理了近代中国新式学堂的藏书史,提出通过系统调查与梳理近代中国新式学堂藏书史料㊁全景式研究近代中国新式学堂藏书发展史㊁注重近代中国新式学堂藏书区域史研究㊁多维度挖掘近代中国新式学堂藏书活动等措施,全面拓展近代中国新式学堂藏书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㊂关键词:近代中国;新式学堂;藏书史中图分类号:G250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3-1588(2023)08-0087-031㊀背景㊀㊀中国藏书史研究历来为学术界所重视,并有丰硕的研究成果㊂19世纪末,叶昌炽发表‘藏书纪事诗“,开启了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研究的热潮,20世纪五六十年代逐渐形成体系,并日臻完善㊂20世纪80年代至今,一些有影响力的史学著作相继问世,如:许碚生的‘古代藏书史话“,李希泌㊁张椒华的‘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春秋至五四前后)“,傅璇琮㊁谢灼华的‘中国藏书通史“,任继愈的‘中国藏书楼“,谢灼华的‘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以及韩永进的‘中国图书馆史“等,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图书馆史研究的学科内容㊂在以往文献中,学者们的研究多集中在中国官府藏书㊁私家藏书㊁书院藏书及寺观藏书等方面,对新式学堂藏书史研究关注得不多㊂㊀㊀新式学堂藏书作为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时代的特殊性㊂新式学堂藏书勃兴原因的外部因素和内在理路㊁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关系,以及其在洋务运动㊁维新变法㊁清末新政等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等诸多问题,对于研究近代中国图书馆史至关重要,值得深入探讨㊂2㊀近代中国新式学堂藏书的史料整理㊀㊀新式学堂藏书是近代图书馆运动的产物,有其具体历史背景:发轫于洋务运动的兴起,发展于戊戌变法时期,在清末新政时期达到鼎盛㊂关于近代中国新式学堂藏书的历史资料,早在清末时期就有许多报刊资料可以考证,内容主要涉及新式学堂的藏书情况㊁开办公告及相关章程等㊂最早见报的是1880年‘万国公报“刊载的‘续同文馆题名录:翻译书㊁书阁藏书“,记载了同文馆书阁藏书种类及数量[1]㊂此后,1897年‘集成报“刊登‘南洋公学章程“,规定 公学设一图书院 [2];1902年,‘北洋官报“刊登了‘学务要闻:京师大学堂藏书楼章程“[3];1905年,‘江西官报“发表‘函告:洪崖学堂藏书记“[4];1914年,‘申报“刊登‘改设万木草堂之呈请“,记述了万木草堂被封及其藏书散失的情况[5]㊂㊀㊀至现代,李希泌㊁张椒华编著的‘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春秋至五四前后)“,对近代中国新式学堂藏书史料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㊂该书收录了‘同文馆书阁藏书“(清光绪十三年)的主张㊁‘江南储才学堂购备中国各种书籍“‘湖州崇实学堂广购图78第43卷第8期河南图书馆学刊2023年8月㊀籍“,以及‘京师大学堂“购书章程等一系列史料[6]㊂另外,吴晞的‘从藏书楼到图书馆“㊁袁咏秋和曾季光的‘中国历代国家藏书机构及名家藏读叙传选“也对新式学堂藏书史料进行了整理和收录[7,8]㊂3㊀近代中国新式学堂藏书发展史研究㊀㊀当前,学术界有关近代中国新式学堂藏书发展史的研究尚未有专著出版,相关理论成果多散见于图书馆史著作中㊂例如,严文郁编著‘中国图书馆发展史:自清末至抗战胜利“,专设了 学堂图书馆之附设 章节,用以介绍湘省时务学堂藏书楼㊁京师大学堂藏书楼㊁广雅书院藏书楼的附设情况,同时阐述了清政府颁布各类学堂章程对新式学堂附设图书馆的行政规定[9]㊂吴晞编著的‘从藏书楼到图书馆“和任继愈主编的‘中国藏书楼“,回顾了中国古代藏书楼的近代化转变以及新式图书馆思想的形成和实践,同时着重阐述了最具影响力的一批学校图书馆的创设,如最早的学校图书馆同文馆书阁以及天津北洋西学学堂藏书室㊁京师大学堂藏书楼等,介绍了其藏书活动,并分析了这些新式学堂藏书的历史与现实意义[10,11]㊂此外,程千帆㊁徐有富编写的‘校雠广义㊃典藏编(修订本)“也对近代中国学校图书馆进行了介绍,包括同文馆书阁㊁京师大学堂藏书楼㊁南洋公学藏书楼的创设[12]㊂2017年,由韩永进主编的第一部真正意义的中国图书馆通史‘中国图书馆史“问世,其中近代图书馆卷将近代中国新式学堂藏书进行了更清晰的历史分期,划分为维新变法㊁清末新政等不同的历史时期进行阐述[13]㊂除了通史㊁断代史系列著作,另有董乃强主编的‘中国高校师范图书馆史“,该书以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和优级师范学堂图书室为代表,阐述了高校师范图书馆史的萌生过程,同时提及其他各省新式学堂藏书,如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藏书楼㊁两广优级师范学堂藏书楼㊁四川通省师范学堂图书室的创设情况等[14]㊂㊀㊀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嬗变主要以公共图书馆和学校图书馆为主线㊂近代学校图书馆运动的发展是在近代中国教育改革和西方图书馆思潮两种力量的影响下发生的,具有鲜明而独特的特点㊂由于近代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影响力较大,因此上述通史类图书馆史著作更偏重于近代公共图书馆运动的研究,对于近代学校图书馆仅择取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新式学堂藏书进行阐述,对整体中国近代新式学堂藏书发展史的研究不够充分,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与研究㊂4㊀近代中国新式学堂藏书的个案研究㊀㊀最早对近代中国新式学堂藏书进行个案研究的是湖南省‘文艺志“编写组,1980年该编写组撰写‘湖南学堂㊁学会藏书楼的兴起“,介绍了湖南学堂㊁学会藏书楼兴起的背景㊁藏书来源及借阅章程[15],是目前我国唯一一项研究某区域新式学堂藏书史的学术成果㊂近年来,新式学堂藏书史研究逐渐引起学术界重视,其中尤以对京师大学堂藏书楼的研究最为显著,学者对其研究比较集中,如:姚伯岳发表的‘在古籍编目中发现京师大学堂藏书楼的源头“‘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图书馆)记略“‘京师大学堂第一座藏书楼原址小考“‘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图书馆)历任负责人考述“等文章多角度揭示了京师大学堂藏书楼的情况[16-19];邢慧玲的‘京师大学堂藏书楼首任提调李昭炜行实考略“㊁何玲的‘被人遗忘的关于京师大学堂藏书楼的三个章程“等也是围绕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展开的研究[20,21]㊂㊀㊀其他新式学堂藏书个案研究内容涉及藏书处名称考证㊁藏书类型㊁来源等㊂例如,苏全有的‘万木草堂藏书考“介绍了广州万木草堂藏书来源㊁利用效果及流向[22];顾烨青的‘通艺学堂首次使用 图书馆 之名考“考察了张元济在馆名的选择上经历了从 藏书楼 藏书馆 到 图书馆 的变化过程[23];张根华的‘清末福建教育办学中的日文藏书研究“研究了福州东文学堂与全闽师范学堂的日文藏书缘由㊁管理㊁类型㊁基本特征㊁传承历史㊁特色与价值等[24];胡彩云的‘福州东文学堂及其藏书“介绍了福州东文学堂的藏书种类以及其与学堂开设课程的关系,并考察了其藏书的流变与传承[25]㊂5㊀后续研究思路5.1㊀系统调查与梳理近代中国新式学堂藏书史料㊀㊀相关资料显示,截至1912年,中国各级各类新式学堂总数已达8万余所[26]㊂浩浩荡荡的新学运动直接推动了新式学堂藏书的发展,各地的新式学堂都附设了藏书处所,藏书数量相当可观㊂近代中国新式学堂藏书的历史资料散见于报刊㊁专著㊁地方史志等文献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亟待学术界进行全面搜集与整理㊂此外,学术界还可通过历史资料对近代中国新式学堂藏书的附设情况进行全88崔璐:近代中国新式学堂藏书史研究述评∗面梳理,包括创设年代㊁藏书机构名称㊁藏书数量㊁藏书种类㊁藏书来源㊁借阅规章等,为进一步展开深入研究奠定基础㊂5.2㊀全景式研究近代中国新式学堂藏书发展史㊀㊀近代中国新式图书馆发轫于西方传教士的在华藏书活动,在此思潮影响下, 睁眼看世界 的有识之士逐渐认识㊁接纳了西方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和管理方法,从而自主创办新式图书馆㊂近代新式学堂藏书是基于新式图书馆理念推动产生的时代产物,具有过渡性和特殊性特征,其肇端是洋务派创办的京师同文馆书阁,随后全国各地新式学堂藏书蔚然成风㊂近代中国新式学堂藏书是在教育改革和西方图书馆思潮的碰撞与交融中发展起来的,体现了国人筚路蓝缕的图强探索㊂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新式学堂藏书都演变成为近现代学校图书馆,具有重要的历史影响与现实意义㊂当前,我国学术界亟须对近代中国新式学堂藏书的勃兴缘由㊁发展流变㊁历史意义等展开多维度㊁全面㊁深入的研究,系统调查与全面梳理近代中国新式学堂藏书史料,全面勾勒其形塑过程和历史走向㊂5.3㊀注重近代中国新式学堂藏书区域史研究㊀㊀自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波澜壮阔的变革,区域史研究能够深入了解一个地区的时代背景㊁社会风貌㊁风土人情等㊂晚清时期举国上下开展新式学堂运动,不同区域的新式学堂及藏书都有其独特的地方特点和文化属性,具有极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㊂随着图书馆区域史研究的日渐繁荣,学术界应扩大对区域的新式学堂藏书史的研究,以促使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更加丰富和全面㊂5.4㊀多维度挖掘近代中国新式学堂藏书活动㊀㊀近代中国人才辈出,许多新式学堂的创设者㊁管理者,如李鸿章㊁张之洞㊁康有为㊁梁启超㊁张元济等,身兼政治家㊁实业家㊁教育家㊁出版家㊁藏书家等多重身份,推动了近代中国新式学堂藏书运动的发展,对近现代中国图书馆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㊂因此,学术界以人物为中心,结合时代背景,多维度挖掘新式学堂藏书创设者㊁管理者的藏书纪事活动㊁藏书思想与藏书贡献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㊂参考文献:[1]㊀续同文馆题名录[J ].万国公报,1880(587):3-5.[2]㊀南洋公学章程[J ].集成报,1897(12):10-15.[3]㊀学务要闻:京师大学堂藏书楼章程[J ].北洋官报,1906(6):12-13.[4]㊀张树芬.函告:洪崖学堂藏书记[J ].江西官报,1905(19):40-42.[5]㊀改设万木草堂之呈请[J ].申报,1914(3):7.[6]㊀李希泌,张椒华.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春秋至五四前后[M ].北京:中华书局,1982:85-106.[7][10]㊀吴晞.从藏书楼到图书馆[M ].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39-72,131-139.[8]㊀袁咏秋,曾季光.中国历代国家藏书机构及名家藏读叙传选[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72-75.[9]㊀严文郁.中国图书馆发展史:自清末至抗战胜利[M ].台北:枫城出版社,1983:12-16.[11]㊀任继愈.中国藏书楼[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1550-1564.[12]㊀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㊃典藏编(修订本)[M ].北京:中华书局,2020:142-144.[13]㊀韩永进.中国图书馆史(近代图书馆卷)[M ].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37-62.[14]㊀董乃强.中国高等师范图书馆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36-40.[15]㊀湖南省‘文艺志“编写组.湖南学堂㊁学会藏书楼的兴起[J ].湘图通讯,1980(2):42-43.[16]㊀姚伯岳.在古籍编目中发现京师大学堂藏书楼的源头[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6):103-108.[17]㊀姚伯岳.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图书馆)记略[J ].图书馆,2018(12):46-51.[18]㊀姚伯岳.京师大学堂第一座藏书楼原址小考[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8(1):90-96.[19]㊀姚伯岳.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图书馆)历任负责人考述[J ].图书馆论坛,2020(4):94-100.[20]㊀邢慧玲.京师大学堂藏书楼首任提调李昭炜行实考略[J ].图书情报研究,2015(2):88-92.[21]㊀何玲.被人遗忘的关于京师大学堂藏书楼的三个章程[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5(6):106-110.[22]㊀苏全有.万木草堂藏书考[J ].图书馆论坛,2012(3):70-74.[23]㊀顾烨青.通艺学堂首次使用 图书馆 之名考[J ].国家图书馆学刊,2019(2):87-93.[24]㊀张根华.清末福建教育办学中的日文藏书研究[J ].三明学院学报,2016(3):80-85.[25]㊀胡彩云.福州东文学堂及其藏书[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0(1):91-95.[26]㊀王笛.清末近代学堂和学生数量[J ].史学月刊,1986(2):109-112.(编校:徐黎娟)98崔璐:近代中国新式学堂藏书史研究述评∗。

从清代藏书楼到近代图书馆的发展轨迹探析

从清代藏书楼到近代图书馆的发展轨迹探析
管 理科 学
・ 1 5 9 ・

从清代藏 书楼 到近代 图书馆 的发展轨迹探 析
刘 美珍
( 邢 台职业技 术学院 图书馆 , 河北 邢 台 0 5 4 0 3 5 )
摘 要: 从 清代藏 书楼到近代 图书馆 , 中国的图书馆事 业经历 了曲折的发展历程 , 其 间浸濡 着历代 图书馆 人的艰辛。本文对清代 藏书 楼的概况 、 特征 以及 清代藏 书楼到近代 图书馆发展和演 变的历史背景进行 详细分析 , 为我 国现代 图书馆事 业发展提供 了理论参考依据 。 关键词: 清代 藏书楼 ; 近代 图书馆 ; 发展轨迹 、 。 中 国古代 政权机构 、 寺院 、 民间 团体 以及私人 收藏 图书文献的 鸦片战争期 间 , 英、 法联军 将圆 明园 中的部分 《 四库 全书》 、 《 永乐大 建筑物总称藏书楼 。【 - 据 文献记 载 , 我 国 自周朝起 , 就有专藏典籍 的 典》 焚毁 。1 9 0 0年 , 八 国联军再次将 圆明园的文源阁的《 四库全 书》 、 官吏 , 春秋 战国时期 , 已有私家藏 书出现 , 历 经数朝 , 到清朝 达到鼎 翰林院藏书以及各王府 名臣所 藏书籍 洗劫一空。其次 , 太平天 国运 盛时期。在清末民初特殊的历史背景下 , 封建藏书楼到近代图书馆 动对我 国古 代藏书楼 的破 坏也是触 目惊心 的 , 其中, 江苏扬 州大观 转变的过程中 , 经历 了更为 曲折 , 更为艰辛 的历程 。 本文试从清代藏 寺文汇阁和江苏镇 江金 山寺文宗 阁大部分藏书被焚毁 。 战争 的直接 书楼的发展谈起 , 以此作一历史引证 。 后果是 导致 社会 的动乱 和经济的萧条 , 到 了清末 , 一些私 人藏 书家 1清代藏 书楼 的概况 为 了维持生计 , 不得不将藏书转卖 。这标志着清朝 的藏书事业 和藏 清代编纂 的图书和藏书楼 的建设 规模超过 了以往 的各个 朝代 , 书楼走向衰落。 我国 的私 家藏书在清朝 达到鼎盛时期 ,有文献记 载的藏书 家多达 西方图书馆对 中国藏书楼变革 的冲击 和影 响 。鸦片 战争 以后 , 2 0 8 2人 , [ 2 1 其中, 藏 书的形式 主要 有三 种 : 由官府创 办 的官府 藏书 清末更多的知识分子走 出国门 , 到欧美 留学 , 并 以 日记 、 游记等形式 楼 、由私 人建构 的私 家藏书楼和有古代 私人学校 之称 的书院藏书 对西方公私藏书事业作 了介绍 , 首次 向国人展示 了一个与传统藏书 楼。 楼迥然不同的现代 图书馆形式 , 从而开启了 中国近代传统藏书楼 向 清初没有专门的国家藏书楼 ,当时政府文献分藏于翰林 院 、 国 现代图书馆转 变的序幕 。以郑观应 、 王 驶为代表 的早期改 良主 义者 子监 、 内阁 、 皇史成等处。由于康熙 、 乾隆等都是提倡文治之帝 王 , 特 和以康有为 、 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在不断指 出古代藏书楼缺点 的同 别是乾隆对中国文化教育事业尤其是藏书事业做 出了很大 的贡献 。 时, 大力 宣传西方图书馆藏书理念和技术 。1 8 9 5年康有为 、 梁启超 乾隆三十七年 ( 1 7 7 2年 ) , 朝廷批准成 立了“ 四库全书局 ” , 并 着手编 等维新派人士在北京 、上海创立 了以讲 中国 自强之学 的强学会 , 可 纂大型丛书《 四库全 书》 , 至乾隆五十三年( 1 7 8 8年 ) 全部完工。其 中 以算是新式的藏书楼。在强 学会成立 之后 , 全 国各地都 出现 了办学 正本前四部分分别藏于北京故宫的文渊阁 、 北 京行宫圆明园的文源 会热潮。受此潮流 的影响 , 1 9 0 2 年, 徐树 兰在 《 为呈明捐建绍郡古越 阁、 河北承德避暑 山庄 的文津 阁、 辽宁沈 阳故宫 的文溯 阁 , 后三部分 藏书楼恳请奏咨立案事 》 的奏折中分析到“ 国势 之强弱 , 系人才之盛 分别藏于 江苏扬州 的文 汇阁 、 镇 江金山寺 的文宗 阁 、 浙江杭州 西湖 衰 ; 人才之盛衰 , 视学识之博陋 。 好学之士 , 半属寒酸 , 购 书既苦于无 圣心寺的文澜阁。 乾隆年间 , 随着大规模的征书活动 , 全 国各地总计 资 , 入学又格于定律 , 趋 向虽殷 , 讲求无策 , 坐 自孤陋寡闻 , 无所成就 呈送 书籍 近一万二千二百三十七 种之多 , [ 3 1 随之建立起来的皇室藏 者不知凡几。” 不久古越藏 书楼 正式对外 开放 , 这是浙江也是 中国 书楼 如 : 紫光 阁 、 天禄琳 琅 、 宛委别藏 、 南薰殿 、 五经萃室等共同形成 第一座具有公共 图书馆性质 的藏 书楼 , 也成为了我 国私人面 向公众 了系统的官府 藏书楼体 系。据 文献记载 , 书院在清初只有 5 1 所, 在 开放新型公共藏书楼 的先河 。1 9 0 8年 , 清朝政府颁 布《 京 师及 各省 康熙至乾隆年间 , 全 国官办 、 私办的书院 已发展到 5 7 1 所, 几乎遍及 图书馆通行章程》 , 它为我 国近代 图书馆立 法工作作 出了积极 贡献 , 也就是今天我们 全国各省 , 这样 , 书院藏书作为官府藏 书的附设机构 也随之发 展了 这使得公 共图书馆 的建设有法可依 。京师 图书馆 , 起来, 这标志着 清朝 的藏书事业进 入一个极其辉煌 的时期 , 这 一辉 “ 国家 图书馆” 的前身 , 于1 9 1 0年建馆并对外开放 。日 这标志着 中国 煌期 实际上是中国古代藏书楼 的最后辉煌 。 的图书馆事 业完成了从封建社会 的藏书楼到 近代 图书馆过渡 的艰 2 清 代 藏 书 楼 的 特 点 难历程。 清代 藏书家在 长期 的藏 书活动中 , 在 图书保存 、 整理 、 保 护等方 综上所述 , 不 管是 清代 的藏书楼 , 还是近代 的图书馆 , 都是 同一 面均 有突 的成就 和表 现。a . 重视保存文化遗产及稀贵之典册。如 事物的不 同发展 阶段 , 每一阶段它们所 承担的历史使 命都是由特定 江苏顾开林 “ 耳 目所 及 , 辄展转穷搜之 , 必购得 之为快 , 或 书 哀 重 及 的社会条件所决定 的。总而言之 , 我国近代 图书馆是在清末起伏动 极行 而隐秘 者 , 求之益力 , 得之则 狂喜 , 神色 飞动 , 或力所不能得 , 则 荡的历史 背景 下产生 的, 它很 好地 联结了中国古代藏书楼与西方近 手自抄写 。 ” 像这样 的藏书家很多 , 他们保存 了祖 国大量的文物和珍 代图书馆 思想 , 成为中国图书馆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 页。 贵图书 , 这无 疑为保存祖 国文化遗产做 出了不可磨来 的贡献。b . 重 参考文献 视图书馆 编 目工作 。清 道光初年 , 曾 氏老宅 “ 黄金堂 ” 内辟有 “ 利见 【 1 】 韩 洁. 清代 藏 书楼 建设 与 文化发 展 的 关 系l J 1 . 山 东 图书馆 季刊 , 斋” 书室 , 曾国藩 曾亲 自为 “ 利 见斋 ” 藏 书编写 目录 , 著 录图书几 千 1 9 8 3 ( 4 ) : 3 6 - 4 0 . 卷。另外清代翟 氏“ 铁琴铜剑楼 ” , 丁氏“ 八千卷楼 ” 等都有编 目。 c . 注 『 2 1 范凤 书. 中 国私 家藏 书史 f M1 . 北京 : 大众 出版社 , 2 0 0 1 . 重 图 书 的购 藏 、 校雠 、 抄 刻 。在 清 代 由 于各 种 条 件 的 局 限 性 , 手抄 笔 『 3 1 徐 凌 志 冲 国历 代 藏 书 史 『 M1 南 昌: 江 西人 民 出版 社 , 2 0 0 4 : 3 2 8 . 录是 藏 书 家们 增 加 藏 书 量 的重 要 手 段 之 一 。 乾 隆 年 间 的卢 文 绍 是 清 【 4 ] 华海 燕. 明 清 著 名 私 家藏 书楼 之 比 较 [ J 】 . 图 书馆 学 刊 , 2 0 0 9 ( 4 ) : 9 3 — 5. 代最 有名 的校 勘学家 , 也是有名 的藏书家 , 他 自“ 经传子史 , 下逮 说 9 部诗 文集 , 凡经批览 , 无不丹黄 。 ” d . 有严 格的管理 制度 。 他们有的是 [ 5 ] 刘华银 , 刘立冬. 清末知识 分子对我 国图书馆 的影响分析 『 J 】 . 兰台 密不借人 , 如钱谦益类。 曹溶《 绛云楼书 目题词》 : “ 一好 自矜啬 , 傲 他 世 界 . 2 0 1 2 ( 3 ) : 7 6 — 7 7 . 氏以所不及 , 片楮不肯借出 ; 有 的是借予 志同道 合之人 , 《 海 昌备志》 [ 6 】 罗宝丽. 从 藏 书楼 到数 字图书馆 的发展 变迁『 J ] . 赤峰 学 院学报 ( 汉 载吴骞书楼 ) 非同志不得登也” 。 又如 : 陆心源者 另辟 “ 守先阁” , 功一 文哲学社会科 学版) , 2 0 1 1 ( 1 O ) : 1 9 6 — 1 9 8 . 郡之人阅读 , 而不 加禁 止。[ 4 1 由于 当时严格 的管理制度 , 才使得一些 有价值的图书抵制 了风雨霉虫的侵蚀 , 减少了因社会动荡所遭受 的 损毁 , 为研究 近代史提供 了宝贵 的资料 。 3 清 代 藏 书楼 到 近 代 图 书 馆 发 展 和 演 变 的 历 史 背 景 战争的破坏和经济的萧条终结了 中国清代藏书楼 的最后辉煌 。 中英鸦 片战争期 间 , 英 国侵略者掠去天一 阁大量珍 贵书籍 。第二次

中国近代图书馆参考咨询活动之研究

中国近代图书馆参考咨询活动之研究
!$$& 年 ( 月 晋’ 图’ 学’ 刊 .4L- , !$$& ’ ’ ’ ’ ’ ’ ’ ’ ’ ’ ’ ’ ’ ’ !$$& 年第 # 期 (总第 *, 期) 1J28K? 0?@727A B=47826 M=- # , !$$& ( NOO45 M=- *, )
理论研究
中国近代图书馆参考咨询活动之研究
&$$* 年 " 月 晋+ 图+ 学+ 刊 :8;< , &$$* + + + + + + + + + + + + + + &$$* 年第 ( 期 (总第 %’ 期) ,-./01 2134.45 6784/.9 =7< ( , &$$* ( >??8@ =7< %’ ) 前所未有的发展, 城市化建设飞速发 展, !"#$ 年至 !%&$ 年, 城市人口由 %%$ 万增至 ’()$ 万, 同期拥有 !$ 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数由 !’ 个增至 *" 个, 拥有 ’$ 万人口的城市 由 & 个 增至 !& 个。移 民剧增, !"&$ 年至 !%$$ 年间, 到美国定居的移民达 !%!& 万人, 其 中 !"*$ 年至 !%$$ 年美国接纳移民 !($* 万人之多。 移民文化的渗透、 碰撞与需求得到空前的发展。随 着公众对知识需求的空前高涨, 美国教育事业得到 突飞猛进的发 展, 与此同 时, 具有 “ 没 有围墙 的大 学” 之称的图书馆, 得到了空前发展。尤其是免费 的、 开放的公共图书馆的大量建立, 在图书馆事业上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年波士 顿公立图书馆理 事会提出被称 为 “ 美国公 立图书馆 原则” 的报 告: “图书馆是帮 助民众履行社会生活义务的设施, 依 据和公立学校相同的原则, 经 费应由公费支付” 的 观点, 并在以后形成了美国公共图书馆的三大特征: 第一, 向所有居民开放; 第二, 经费来源于地方行政 机构的税收; 第三, 其设立和经营必须有法律依据, 从而掀起了 “公共图 书馆运动” 。到 !% 世纪 %$ 年 代, 公共图书馆已在美国各州和地区普遍建立, 各州 还建立了图书馆委员会, 以推动工作, 此时期美国公 共图书馆的主要特征是 “平民化” 。但是, 美国图书 馆学家杜威并没有停留在平民化的理念中, 而是将 图书馆 当作 一个 社 会教 育 机构, 当作 “ 人 民的 大 学” , 希望图书馆扩大职能范畴, 通过社会教育职能 的开展, 使图书馆更广泛、 深入地对社会做出更大的 贡献。这一理念成为参考咨询高潮的基石, 杜威于 !""( 年 首先 使 用 了 “ 参 考咨 询 馆 员” 这 一 术 语。 !"%$ 年后, 美国比较大型的公共图书馆中开始形成 了参考咨询服务部门。 &+ &$ 世纪初中国参考咨询工作之概况 据目前已知的文献记载, 近代中国最早倡导参 考咨询的是康有为, 他在 !"%’ 年的上书中 就建议 “皇上翻阅图书, 随宜咨询” , 当时 一些书院和藏书 楼的规定和做法, 有些是具有了参考咨询服务的性 质, 如关于阅读辅导的规定, 但是, 藏书楼无法孕育 近代图书馆, 传统书院也无法孕育近现代的学校, 因 此, 这些参考咨询的思想和有限的实践活动, 是无法 脱变为近现代的参考咨询工作的。中国图书馆界真 正意义上的参考咨询服务是在藏书楼转变为近代图 书馆后产生的。尽管在 &$ 世纪初湖南图书馆成立 起的近 &$ 年中, 全国大致形成了图书馆网, 其间有 一个 “公共图书馆运动” 时期, 但是, 由于藏书楼思 想的根深蒂固, 尽管在组织结构上已进入了近代图 & 书馆时期, 但是, 就其图书馆理念和精神还没有完全 进入近代图书馆时期, 因此, 对于近代图书馆中可称 为标志性服务之一的参考咨询服务, 仍然缺少应有 的重视, 处于混沌的认识阶段。 中国图书馆界将参考咨询服务工作列为一项重 要的工作和图 书馆中 不可 缺少的 工作 的做 法, 是 “ 新图书馆运动” 时期解决的, 这是随着留学人员归 国后 “ 西学中用” 的结果。沈祖荣先生 !%!# 年返国 后, 即赴各省演讲图书馆的重要与方法, 是为 “新图 书馆运动” 之始, !%!* 年秋, 圣约翰大学图书馆馆长 徐燮元赴美研究图书馆学, !%!# 年夏回国, 对该校 图书馆大加整顿而面貌一新。最早真正设立参考部 门, 开展参考咨询服务的是清华大学图书馆。!%!% 年 ) 月清华图书馆建成, 分为上下两层, 可容纳读者 &&$ 余人, 书库三层, 可藏书 !$ 万余册。!%!% 年秋, 该馆主任戴志骞自美国习得图书馆学归国, 即刻对 清华图书馆进行全面改组, 他于主任下设有 ( 股: 管 理、 中文编目、 西文编目和参考, 在图书馆界开创了 设立参考部门的先河, 该部开展参考咨询服务, 编制 书目卡片、 编有 《 中西文书本目录》 《 中西文期刊目 、 录》 及新出版的丛书书名, 将每月新编的中西文书 目按月公布于出纳处, 在馆藏布局上也加强了参考 咨询功能, 馆中设有中文、 西文、 期刊、 报纸及特藏阅 览室。中文阅览室陈列有中日文参考书, 西文阅览 室除陈列参考书外, 还 放有指定参考书。 !%&! 年, 武昌文华公书林设有参考室, 北京图书馆成立参考 组。在南开大学, 早年曾任图书馆主任的董明道先 生开展参考咨询服务, 并指出: “ 欧美各大学图书馆 多有设立参考部者, 所以汇集参考材料, 供给阅者之 需求, 或解答其咨询, 以便利研究而辅导学术 �

简析中国近代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

简析中国近代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

图书馆史??简析中国近代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卿玉弢王黎朱俊波乐山师院图书馆四川乐山614000〔摘要〕中国近代图书馆在古代封建政治、经济、文化的衰落、近代西方图书馆文化理念的输入、维新派公共藏书思想及图书馆实践活动的促使下产生在近代出版业、近代公共藏书楼的创办和国粹思潮的影响下形成在新文化运动、新图书馆运动的影响和图书馆法规制定的推动下由私有垄断文化向阶级专享文化、服务大众文化转变同时各类型图书馆大规模创建、图书馆数量剧增、业务水平得到提升、图书馆学著述硕果累累、图书馆学教育兴起。

〔关键词〕图书馆近代中国〔分类号〕G250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和复杂的过程。

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伴随着西学东渐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

随着西学东渐和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发展中国图书馆事业逐渐进入近代化并经历了从“公共图书馆运动”到“新图书馆运动”的发展导致了中国古代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的转变。

在特性上从私有、封闭、专享向公共、公开、共享转变“图书馆”一词就是在此时产生并具有公开、公共、共享的近代化特性。

从藏书楼到近代图书馆的发展进程中不难发现藏书楼到图书馆的演变史实际上是一种由私有垄断向阶级专享、服务大众的转变。

1近代图书馆的产生1.1古代封建政治、经济、文化的衰落促使古代藏书楼的衰落近代以前中国私家藏书楼颇为发达藏书家多将所藏古籍珍本贮于专楼秘室并取斋堂号以为名。

至清代末期由于封建政治、经济、文化均处于衰落状态私人藏书楼也深受影响藏书楼数量较清中期以前大大减少并趋于集中化。

导致传统藏书楼衰落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和战乱的破坏。

1840年以后中国传统封建社会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藏书楼所赖以建立的封建经济基础逐渐瓦解。

而民国时期的诸大藏书家投入工商业的资本和规模已不断扩充使私家藏书楼的稳定性大大降低。

近代中国风起云涌的农民革命加速了封建藏书楼的衰落过程。

连年战争直接导致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和对文化事业的摧残。

康有为与陕西建馆最早的县级图书馆——富平县图书馆

康有为与陕西建馆最早的县级图书馆——富平县图书馆

富平县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东部,以“富麻太平"之意而得名,全县总人口83万,为陕西第一人□大县。

交通便利、物产丰富、文物古迹众多,是全国著名的“墨玉之乡"、“石刻之乡”、“柿饼之乡”、"琼锅糖之乡”,也是习近平主席的故乡。

康有为题写的富平县图书馆牌匾。

1923年10月,康有为以谀辞撰联为吴佩孚贺寿,吴心甚喜,遂将其介绍给在陕西做督军的军阀刘镇华,康有为遂有陕西之行。

当时的富平大儒张扶万,早年曾拜康为师,两人交情甚笃,因此,康在陕期间就由张扶万全程陪同并做翻译。

进入关中后, 康有为首先受邀到富平县参观。

在张扶万的陪同 下,康有为在富平游唐中宗定陵,登月窟山,到 新式学堂演讲,参观张扶万宅院,游兴甚高。

此时,富平县正在修建由胡景翼将军出资的望湖楼,新式图书馆也已经奠基。

出于尊重文 化、播声扬名的考虑,康有为受邀题写了 “图书 馆”的匾额,款署时间为"癸亥十月"(即 1923年十月),名款为"南海康有为"。

民国13年(1924)3月26日,富平县图书馆藏书楼在老县富平老县城里的万卷书楼。

城正街13号落成。

该图书楼是一栋两层仿日式砖木结构建筑,东西宽16米多,南北通深7米多,一层正中幵辟了一个券门,上下两层前后槍及东西山墙均幵有券窗,为典型的砖混硬山廃殿顶建筑。

主 持工程建设事宜的富平乡贤郭锦屏请人将康有为的题字镌石,镶嵌在图书楼一层槍下正中,二层槍 下是关学代表人物一一富平人李因笃题写的“万卷书楼”石刻字版。

康有为和李因笃均是当时文化翘楚,有二人题字的图书楼遂成富平文化胜景,该藏书楼现在是县级文物保护建筑。

文革中,康有为题写的牌匾被红卫兵当做四旧,凿去了 “馆”字的左下部分和“海康有为”几个字,富平县图书馆员工想方设法将其保护了下来。

现在,康有为题字的“图书馆”石匾就收藏展示在富平县图书馆里。

从现有资料来看,1924年3月竣工的富平县图书馆应该是陕西省内成立最早的现代意义的县级 公共图书馆。

康有为博物馆观后感五年级

康有为博物馆观后感五年级

康有为博物馆观后感五年级
公车上书、戊戌变法……这些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事件都绕不开一个重要人物——康有为。

康有为1858年出生,是南海丹灶苏村人,清末维新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和领导者,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世称“南海先生”。

他一生游历四洲,经31国,行60万里,学贯中西、著作等身,在政治、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有独到见解和重大影响,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2018年12月28日,位于南海丹灶“康园”内的康有为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截至今年10月31日,吸引了154871人次进馆,穿越百年了解“南海先生”的跌宕人生,感受传承至今的有为精神。

端方对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端方对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端方对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吴定安
【期刊名称】《图书馆》
【年(卷),期】2012(000)003
【摘要】端方是清末满族权贵中有才干的封疆大吏,具有一定的开放思想和政治眼光的重臣,他积极筹划、支持湖南图书馆、江南图书馆这两座我国近代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成为我国近代图书馆建设事业的开风气之先者,他对我国近代两大图书馆的贡献,功不可没。

【总页数】3页(P135-137)
【作者】吴定安
【作者单位】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广西南宁53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9.29
【相关文献】
1.康有为对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J], 张林阳
2.李大钊对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J], 裴瑞芳
3.康有为对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J], 张林阳;
4.我国私立图书馆的典范——论商务印书馆对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贡献(之二) [J], 吴永贵
5.以出版配合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论商务印书馆对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贡献(之一) [J], 吴永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九个儿女全部成才:梁启超是如何做到呢?

九个儿女全部成才:梁启超是如何做到呢?

九个儿女全部成才:梁启超是如何做到呢?对梁启超,许多人都不陌生。

因为推动戊戌变法,梁启超和康有为一起被写进了中学的教科书里。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除了是一位文采兼备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梁启超还有一个身份是成功的家庭教育家。

梁启超有儿女共九人,成年后,孩子们大都出国留学,未出国的,也在各地读书或运动,因此梁启超通过书信和孩子们交流,这些书信集结成了《梁启超家书》。

梁启超的长女思顺,字令娴,毕业于日本女子师范学校,是一位诗词研究专家,有《艺蘅馆词选》五卷,颇受读者欢迎。

她与外交官周希哲结婚,婚后曾长期随丈夫生活在菲律宾、加拿大等地。

长子梁思成,他和林徽因的爱情故事被人津津乐道,但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位杰出的建筑学家,梁思成早年入清华学校学习,1924年赴美留学,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获得硕士学位。

他是和妻子林徽因一起领导了新中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次子梁思永,是我国着名的考古学家,他同哥哥一样先入清华,在清华留美预备班学习后考入哈佛大学攻读考古学和人类学。

他是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开拓者之一。

三子梁思忠美国弗吉尼亚陆军学校和西点军校,回国后担任炮兵校官,25岁时即因病去世。

次女梁思庄,是着名的图书馆学家,曾先后就读于加拿大名校麦吉尔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和图书馆学学会学位,回国后投身于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建设中。

她精通英、法、德、俄等语言,对各种西文工具书和书刊资料十分熟悉,一生致力于西文编目工作,受到国内外学者交口称赞,是我国图书馆学领域首屈一指的专家。

四子梁思达,在南开大学经济系获得本科和硕士学位,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曾在中国银行总管理处任职,参与编写了《中国近代经济史》一书。

三女梁思懿,是着名的社会活动家,先在燕京大学读书,是"一二九"学生运动的骨干,1941年到美国学习美国历史,后回国一直在妇联、红十字会等机构工作,多次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红十字会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皇上 ” 翻阅图书, 随时顾
问谘询, 这样可 “ 上以启圣聪, 既广所未闻; 下以观 其次, 他认为开 “ 书藏 ” 能 人才, 即励其来学 ” 。
!)#
维新运动失败了, 强学会失败了, 但强学会开 办书藏所产生的影响却是永远的。 康有为开创了
服务于民众的先河。 “ 开启民智, 富国强民。 一人独学, 不如群人共学; 中国近代图书馆服务于社会, 群人共学, 不如合什百亿兆人共学。 学则强, 群则
康有为组织的强学会以译印图书刊布报纸、 开大书藏、 开博物院为要务, 而最先着手 强学会 图书馆 文献标识码 / 大量的西书, 刻苦阅读, 深入探讨。 这些书籍对他 后来领导维新运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可以说是 书籍引领他走出封建的封闭思维, 也是书籍使他
+", 藏” 有利于开启民智, 立国自强非常重视。
办的就是开大书藏, 其一系列活动开创了中国近代图书馆服务于社、 服务于民众的先河。 康有为 中图分类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康有为是我国近代史上积极倡导开办图书馆 的先驱。 康有为出生于广东南海的一个官僚簪缨 世家。 他从小天资聪慧, 勤奋好学, 勤于思考。 %岁 《 论语 》 , 学做八股文章, 耗神于举子之业。 但他非 常讨厌八股文章, 却偏偏喜欢博览群书。 在他 #( 等书和看到地球图后, 他觉得他封闭的视野一下 子被打开了。 要了解世界, 了解新知识的强烈欲望 崩发了出来。 从此, 康有为如饥似渴地阅读那些他 所能得到的西书。 “ 览西人宫室之 #)(* 年康有为游历了香港。 瑰丽, 道路之整洁, 巡捕之严密, 乃始知西人治国
!"
文化史论
康有为与中国近代图书馆
倪静雯
! 南京博物院图书馆 江苏南京 "#$$#% &
01234567 /889:12;193< 9=4231>7? @A B/C. D96 ’ E71< ?7F9;7? 1;87GH 13;9 87;;134 6I G1@=2=A 23? J6876J< I6@G18K134 @99L 23? 37E8I2I7=M / 87=178 9H 2:;193 9H 01234567 /889:12;193 131;12;7? ;K7 J9?7 9H NK13787 J9?7=3 G1@=2=A ;K2; G1@=2=A 8K96G? 87=F7 H9= 89:17;A 23? I6@G1:M B/C. D96 ’ E71 B7A E9=?8: 内容提要 关键词 01234567 /889:12;193 O1@=2=A
! %% # %+ #

各捐五千金。 就连臭名昭著的
李鸿章也自称是维新运动的赞助者, 声称要捐二
+#, 有法度 ” 。 这次香港之行使他开始真正接触到
《 从而使他对开办 “ 书 开始起, 便接受封建正统教育, 读《 大学 》 、 中庸 》 、 看到中国摆脱困境的希望, 他怀着满 #))) 年康有为赴京师应顺天乡试, 康有为在广州办万木草堂, 招 广东家乡。 - 年后, “ ” 生讲学。 万木草堂设有 书藏 。 康有为带头, 首先 将自 己家里 历代积累 的藏书 几百箱 全部放 置其 中。 同时他还发动学生把各自家藏的图书自愿捐 献出来。 他设置书器库监督, 选学生担任, 以管理 图书仪器。 学生可随时到“ 书藏” 看书, 也可借出阅 读。 深受学生的欢迎。 康有为还发动学生们帮助他 编书。 在编书的过程中, 学生们分书分卷, 认真摘 录, 编辑成册, 存入书藏。 极大地培养了学生们利 用图书和选择资料的能力。 康有为对开办 “ 书藏 ” 非常重视。 他在对西方 国家作更深一步的研究时, 他发现西方国家为何
《 以布衣上书不达, 愤懑之下返回 岁那年, 当他第一次读到《 海国图志 》 、 瀛环志略 》 腔救国救民热情,
西方文明。 他在思想上产生了很大的振动。 而在他 思想历程中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则是他在游历了上 海后发生的。 当他看到上海 “ 十里洋场 ” 的繁华, 感 悟到西方文明确实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这时一种 强烈的时代感和救国的责任心油然而生。 他买了 收稿日期 "$$" ’ #$ ’ ##
! %, # 经世有用者” , 至于“ 西人政事及各种学术图 ! %" # 。 他们将 书, 皆旁搜讲采, 以广考镜, 而备研究 ”
他曾对西方国家各种学会进行过研究, 他发 现西方国家的学会都为民间组织, 国家只是对其 “ 进行保护, 并不与干涉。 康有为认为: 故泰西国势 之强, 皆藉民会之故 ” 。 这也是他后来创办强学
《 东南文化 》 #$$% 年第 & 期总第 &’! 期
!"
能在各方面强胜, 主要是与其国内各学会繁多有 “ 着密切的关系。 西国每讲一种学术, 必有专会, 会 中无书不备, 无器不储, 即僻居散处, 亦得购书阅 报以广观摩, 故士有专业而才日以成, 国资其用而
!"# ” 势日以盛。
千金, 但遭到拒绝。 强学会用此捐款购买了大量的 图书, 同时也接受了美、 英等国公使捐助的大量西 书。 他们制定了收书原则, 对于中国旧籍 “ 先搜其
!$#
所有的书籍分门别类地陈列出来, 供众阅览, 还经 常举办集会演讲。 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不能 不说是一个勇敢的开风气的盛举。 由于此大书藏 的主要任务是启迪民智, 所以它开放的对象为一 般民众。 因此, 康有为所办的强学会的大书藏已具 有近代图书馆的雏形。 由于强学会提出的一些政治主张损害了清朝 统治阶级中保守一派的利益, 因此遭到了封禁。 强学会遭封禁后, 所办 “ 书藏 ” 被清政府改私 办为公办, 以它为基础成立一个 “ 官立书局 ”! %$ # 。 由清政府派孙家鼐为管理大臣。 每月由清政府的 总理衙门划拨经费。 从此, 强学会的 “ 书藏 ” 就被完 完全掌握在清朝统治者手中。 它的服务对象已不 再是一般的民众, 而是清朝统治阶级。 如梁启超后 “ 来指出: ……北京强学会, 改为官书局, 派大臣管 理其事, 惟已尽失 ( 强学会 ) 开会之本旨, 仅存其外
!*# “ 强, 累万亿兆皆智人, 则强莫与京 ” 。 才智之民 !&# 。 他想建立理想 多则国强, 才智之士少则国弱 ”
《 《 ! % # 中国史学会主编: 戊戌变法 》 第四册, 康南海自编年谱 》 : “ 光绪五年已卯二十二岁” 。 神州国光社 %’(" 年出版。 ! , # 即图书馆。 《 《 ! " # ! %, # ! %" # 中国史学会主编: 戊戌变法 》 第四册, 上海强 学会章程 》 , 神州国光社 %’(" 年。 《 !$# !( # !’# 《 南海先生上书记 》 卷三。 中国史学会编: 戊戌变 《 法》 第二册, 上清帝第四书 》 , 神州国光社 %’(" 年。 《 《 ! ) # 中国史学会主编: 戊戌变法 》 第二册, 上清帝第四书 》 , 神州国光社 %’(" 年。 《 ! * # 中国史学会主编: 戊戌变法 》 第四册, 上海强学会后序, 神州国光社 %’(" 年。 《 ! & # 汤志钧编: 康有为政论集 》 上册, 中华书局, %’&% 年。 ! %+ # 刘坤一 ( , 字岘庄, 湖南新宁人。 %&"+ - %’+, 年 ) ! %% # 王文韶 ( , 字夔石, 号耕娱, 浙江仁和 ( 今 %&"+ - %’+& 年 ) 杭州 ) 人。 《 《 ! %$ # 中国史学会主编: 戊戌变法 》 第二册, 总理衙门: 奏复 书局有益人才请饬筹议以裨时局折 》 , %’(" 年。 《 《 ! %( # 中国史学会主编: 戊戌变法 》 第四册, 梁启超: 强学会 封禁后之学会学堂报馆 》 , 神州国光社 %’(" 年。
! %( # 。 观而已”
会的始衷。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 中国与日 %&’( 年, 本签定了丧权辱国的 《 马关条约 》 。 康有为奋笔疾 书写下了一份一万八千字的长书 ( 即著名的 “ 公车 ) 上书 ” 。 在公车上书中, 康有为的主要内容有两个 方面: 一是提出继续抗战, 二是提出即应变法的方 案。 他在变法的方案中, 就提到开 “ 大书藏 ” 于国于 民不可以缺的重要性。 首先他认为 “ 书藏 ” 是“ 皇 上” 深观事变、 下情上达不可或缺的。 他在公车上 “ 书中写到: 开馆顾问。 请皇上大开便殿, 广陈图 书, 每日办事之暇, 以一时新临燕坐, 顾问之员, 轮 二十员分班侍值, 皇上翻阅图书, 随宜谘问, 访以 中外之故, 古今之宜, 经义之精, 民间之苦, 吏治之 弊, 地方之情…… ”
“ 的社会, 就象他在公车上书中所描绘的那样: 书 藏遍设, 报馆遍开, 游学多归, 新制纷出, 诸学明 备, 人才并起, 道路大辟, 知识渐开, 荒地渐垦, 工 院渐从, 游民渐少, 乞丐渐稀, 童塾皆识字知算之
!’# 人……”
康有为等人先后在北京、 %&’( 年公车上书后, 上海等地组织强学会。 强学会名义上是一个讲求 自强之学的学会, 实际上是一个带有政治性质的 组织。 康有为在强学会叙中指出, 中国的危急情况 《 和成立强学会的目的是挽救世变。 上海强学会章 程》 制定出当前最重要的四件事: 一是译印图书, 二是刊布报纸, 三是开大书藏, 四是开博物院。 四 项之中最先着手办的就是开大书藏。 开办初期, 一 些官僚、 士大夫为了显示对维新变法运动的支持, 纷纷向强学会捐款。 张之洞、 两江总督刘坤一 直隶总督王文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