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第三 单元信息窗3教学设计及反思

合集下载

青岛五四学制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三》教案及教学反思

青岛五四学制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三》教案及教学反思

青岛五四学制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三》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数据的搜集和整理方法,学习制作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的方法;学习用数据进行论证和分析的方法。

2.能力目标:掌握基本的数据分析和论证方法。

1.2 教学内容本节课程主要讲解数据的搜集和整理方法,学习制作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的方法,以及用数据进行论证和分析的方法。

1.3 教学重点1.数据的搜集和整理方法。

2.制作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的方法。

1.4 教学难点1.用数据进行论证和分析的方法。

2.制作饼图的方法。

1.5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数据的搜集和整理方法、制作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的方法,以及用数据进行论证和分析的方法。

2.演示法:通过实际案例演示制作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的方法。

3.组合法:将讲授和演示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相应的练习。

1.6 教学资源1.五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三》教材。

2.相关教学视频和PPT。

1.7 教学评价1.学生的学习笔记,包括制作的图表和分析的结果。

2.学生的表现和问答情况。

二、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程中,通过对数据的搜集和整理方法、制作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的方法,以及用数据进行论证和分析的方法进行讲解和演示,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数据分析和论证方法。

以下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反思:2.1 教学准备在教学准备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来准备相应的教学资源和案例。

当我准备教学资源和案例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课堂时间分配。

比如,在制作图表时,需要注意到学生的计算能力,调整对应练习的难度,以及时掌握课堂时间。

2.2 教学实施在教学实施中,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速度。

在本次教学中,我将讲授、演示和练习相结合,分配相应的时间和难度,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练习,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

对于一些学生的理解和掌握难度较大的部分,我为这些学生提供了一些额外的辅助资源和案例,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口教案设计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口教案设计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口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本次信息窗口教案设计的主要教学目标为:1.了解信息窗口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2.学习信息窗口的制作技巧和方法,独立制作一个简单的信息窗口。

3.掌握信息窗口的阅读方法和注意事项。

4.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本次教学的重点为:1.信息窗口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信息窗口的制作技巧和方法,包括图片的选择、文字的编写和排版等方面。

3.信息窗口的阅读方法和注意事项,如标题的作用、排版的布局、关键词和图标的理解等方面。

三、教学难点本次教学的难点主要为:1.信息窗口的制作技巧和方法,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字编辑、图片处理和排版技能。

2.信息窗口的阅读方法和注意事项,需要学生注意细节和理解技巧,提高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

四、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包括讲授、示范、实践和讨论等方面。

1.讲授:通过PPT、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介绍信息窗口的基本概念、分类、应用等相关知识,引导学生理解信息窗口的作用和意义。

2.示范: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演示,展示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信息窗口,提供实际操作的参考和范例。

3.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上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一个主题,独立制作一个信息窗口,并在班级内展示和分享,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4.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和班级交流,促进学生的互动交流和知识分享,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和理解能力。

五、教学步骤本次教学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引入:教师通过一些生动的例子和图片,向学生介绍信息窗口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教师通过PPT和其他形式向学生讲解信息窗口的分类、制作技巧和阅读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提供教学参考和学习指导。

3.示范:教师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信息窗口,并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文字编辑、图片处理和排版布局等基本技能。

4.实践: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一个主题,独立制作一个信息窗口,并在班级内展示和分享。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窗3《求商的近似值和循环小数》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窗3《求商的近似值和循环小数》

三、自主练习
5.找规律,填得数。(可用计算器计算)
1÷9=0.1111· · · · · · 3÷9=0.3333· · · · · · 5÷9= 7÷9= 0.5555· · · · · · 0.7777· · · · · · 2÷9=0.2222· · · · · · 4÷9=0.4444· · · · · · 6÷9= 8÷9= 0.6666· · · · · · 0.8888· · · · · ·
3.6÷1.7 ≈2.12 19÷7≈2.71
有一种油桶,最多能装油2.6千 克,要装40千克油,需要这种 (进一法) 答:14个 油桶多少个?
一件衬衫要钉6粒 纽扣,现有100粒 纽扣,能钉多少 件衬衫?
(去尾法) 答:16件。
400÷75= 探索 观察这个竖式, 你发现了什么?
5. 3 7 5 4 0 0 3 7 5 2 2 5 2 2 0 5 5 0 2 2 2 5 5 0 2 2 5 5 3 3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窗3
口算
0.24÷0.2 1.3×0.2 2.8+8 3.2-2.9 0.4÷8 7.2÷0.8 0.39÷0.03 21÷0.3
0.5
0.02
0.5
×0.1
43.9095保留整数是( 44 ) 43.9095精确到十分位是( 43.9 ) 43.9095保留两位小数是( 43.91 ) 43.9095精确到千分位是( 43.910)
二、合作探索
平均每块腊肉多少钱?
97÷8≈
该怎样付钱?
1 2.1 2 5 8 97 8 17 16 10 8 20 16 40 40 0
商是三位小数
二、合作探索
平均每块腊肉多少钱?

五年级数学上册四信息窗三(解决问题)教案青岛版(五四制)

五年级数学上册四信息窗三(解决问题)教案青岛版(五四制)

五年级数学上册四信息窗三(解决问题)教案青岛版(五四制)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和责任感。

在教学五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三(解决问题)》这一章节时,我将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帮助他们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三(解决问题)》这一章节。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列出算式、计算结果、检验答案等步骤,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练习题。

2. 学具:笔记本、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关注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例题:以一个典型的例题为例,讲解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让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随堂练习:针对例题,设计一些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解决一个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2. 分析问题3. 列出算式4. 计算结果5. 检验答案七、作业设计1. 请列举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

答案:假设家里有3个苹果,妈妈买了5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1)小明有20元钱,他买了一支铅笔花了5元,他还剩多少元钱?(2)小红有15个气球,小蓝有10个气球,一共有多少个气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将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信息窗3求商的近似值_青岛版(2022秋)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信息窗3求商的近似值_青岛版(2022秋)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信息窗3 求商的近似值_青岛版(2022秋)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专门难做到恰如其分。

什么缘故?依旧没有完全“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那个问题,方法专门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刻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能够写在后黑板的“积存专栏”上每日一换,能够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番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如此,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 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宝。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为所欲为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教学内容:教材33-34页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小孩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形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小孩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专门快。

教学目标:一样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事实上确实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因此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事实上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1.通过具体情境解决实际问题,会依照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通过笔算发觉循环小数的特点,把握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

2.使学生在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中感受近似数的有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3.通过选择生活中的数据信息,表达数学的文化价值,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口详细教案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口详细教案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口详细教案。

1.教材分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材是围绕信息窗口功能展开的。

教材以图为主,注重学生图形化的认知。

重点讲授信息窗口的基本概念、操作方法、信息输入和展示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会提供一些基础的信息素养训练。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信息窗口的基本操作方法,了解信息窗口的构成和属性。

(2)技能目标:能够熟练操作信息窗口,使用信息窗口收集和展示各种信息。

(3)态度目标:培养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意识,激发学生对信息窗口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认知。

3.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信息窗口的构成和属性,信息窗口的本操作方法。

(2)难点:信息输入和展示的方式及方式选择。

4.教学方法在信息窗口的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包括授课、讨论、实践等。

通过小组合作与讨论,探究和传授经验和技能,鼓励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5.教学步骤(1)调动学生兴趣,引入信息窗口的概念介绍,让学生了解信息窗口的定义和功能。

(2)讲解信息窗口的构成和属性,介绍基本操作方法和指令。

(3)实操部分,教师带领学生跟随教师的操作手法,尝试自己创建及函数输入。

(4)小组实践与交流,教师出题学生自主合作完成一些小组操作练习。

(5)拓展应用,以校外及学习之外的信息作为拓展内容进行手把手操作,并在实践中阐释信息窗口的重要功能。

6.课堂评价评价应该是在教学过程中动态进行的,用以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并作为调整教学策略的重要依据之一。

学生的评价应该从知识掌握、技能运用、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等维度考查。

在课堂作业中多加计算、自主设计绘制及数值输入等量化内容深化学习过程。

从而增强学生对于信息窗口的操作技能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信息窗三(解决问题)-青岛五四学制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三(解决问题)-青岛五四学制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三(解决问题)—青岛五四学制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窗三的使用方法。

2.能够根据信息窗三的题目解决问题。

3.能够解决一些常见的问题,并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的思路。

教学重点1.信息窗三的使用方法。

2.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及方法。

教学难点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方法。

教学过程1. 引入老师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你们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没有一些难以解决的?”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并向学生征询他们是如何尝试解决这些问题的。

2. 信息窗三的介绍老师向学生介绍信息窗三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因为信息窗三中设置了多道数学问题,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这个工具来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在信息窗三中解决问题老师给学生放出信息窗三的题目,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解决问题。

学生思考解决方案的同时,老师适当地给予引导和提示。

在学生自己尝试解决之后,让他们分享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4. 总结解决问题的思路根据学生分享的思路,让学生归纳总结一下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例如,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可以通过画图、列举所有可能、模拟、推理、逆向思考等方法,通过审视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引导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拓展应用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应用信息窗三的思路尝试解决其他实际问题。

例如,如何解决家庭中的矛盾问题,如何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等等。

教学评估1.学生是否能够独立解决信息窗三的问题。

2.学生是否能够分享自己的思路和解决方法。

3.学生是否能够总结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4.整堂课的氛围。

思考题1.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运用信息窗三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2.如何提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方法?结语通过本堂课,学生们不仅能够了解信息窗三的使用方法,更能够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对于学生未来发展非常有益处。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窗3数学课-时-授-课-计-划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窗3数学课-时-授-课-计-划
⑵交流算理。
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把除数由小数转化成整数?(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转化,或通过改写单位)
在转化的时候,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多少倍,是由哪个数的小数位数决定的?(除数,因为我们只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就成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你认为哪一种比较方便呢?〔让学生随意选择,但必须说明理由〕
教师小结:同学们,其实我们在计算的时候,一般根据商不变的规律,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就可以了,这样数据比较小,容易计算。当然,在变化过程中,除数转化成了整数,被除数也要跟着扩大相同的倍数。
〔给予表扬,不仅善于观察,更善于思考。正是因为发现了余数重复出现数字“5”,我们才确定后面的数位上都商“6”。〕
7.练习求近似值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是多少?保留整数呢?
÷3.7,得数保留两位小数,集体订正。
9.概括循环小数概念。
………………这3个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在学生答复的基础上,老师适时概括出循环小数、无限小数和有限小数的意义。
5.尝试笔算
接下来我们解决“三峡大坝的高度约是十三陵蓄能坝的多少倍?”这个问题,你能笔算出结果吗?在计算的过程中,有什么重要的发现可以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
6.汇报交流
谈话: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可能发现:
(1)除不尽,商从百分位开始后面都是6;
〔老师给予肯定,可追问,为什么你确定后面的数位都商6呢?〕
(2)继续除下去,余数都是“5”,商也都是“6”
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自主探究
教学工具
课件
教 学 实 施 过 程
教学设计
个性备课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三峡工程的很多信息,解决了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除了三峡大坝之外,我们国家还有很多水利工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情境图〕

5单元信息窗3教学设计

5单元信息窗3教学设计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赵婧婧[教学目标]1.经历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领悟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合作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问题导航,尝试自学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森林中谁是大树的医生吗?(啄木鸟、喜鹊和黄鹂)大树公公生病了,他们便不知疲倦地忙碌着,捉大树公公身上的虫子。

咱们来看看它们的劳动成果吧(出示信息窗3)师:仔细观察,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相应的数学信息是:(1)黄鹂捉了146只虫子;(2)喜鹊比黄鹂多捉了38只虫子;(3)啄木鸟比黄鹂少捉了12只虫子。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板贴问题)同学们提出问题:喜鹊捉了多少只虫子?啄木鸟捉了多少只虫子?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指板书)。

2、独立思考求喜鹊捉了多少只虫子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生:黄鹂捉了146只虫子,喜鹊比黄鹂多捉了38只。

师:我们一起把相应的信息和问题完整的读一读。

(齐读)请同学们思考这几个问题:(1)在这个问题里,是谁和谁在比多少?(生:喜鹊和黄鹂)(2)喜鹊和黄鹂究竟谁捉的虫子多?谁捉的少?(生:喜鹊捉的多,黄鹂捉的少)(3)多的比少的多了多少?(生:多38只)(4)黄鹂捉的虫子数、喜鹊比黄鹂多捉的虫子数,喜鹊捉的虫子数,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生自己想不出)(5)你能想个办法,让我们很清楚地看到你所说的这些吗?前三个问题,老师边读题,学生边回答;后两个问题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可以听听学生说的。

二、小组交流,合作互学师:这个问题好像有点难度,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那就和小组同学一起想想这三个量的关系,还要想个办法让我们很清楚地看到你所说的?学生小组学习三、课堂交流,质疑点拨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你们的想法。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口教学设计案例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口教学设计案例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口教学设计案例。

一、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窗口的基础知识,包括类型、结构和应用。

2.学会如何设计和呈现信息窗口。

3.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导入环节是课程设计中比较重要的一环,让学生能够了解到本课程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进入主题内容。

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回忆一些有趣的经历或故事,从而引出信息窗口的内容。

比如,展示一张用来介绍一个城市的信息窗口,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提取其中关键信息,并了解信息窗口的特点和用途。

2.知识讲解在知识讲解环节中,教师需要向学生传授信息窗口的基础知识,包括信息窗口的类型、结构、应用等。

通过对信息窗口的讲解,为学生提供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教师可以用举例的方式来讲解不同类型的信息窗口,并对信息窗口的结构进行解析。

让学生掌握信息窗口的基本结构,这对于后面的实践操作非常重要。

3.练习环节在练习环节中,学生需要理解如何设计和呈现信息窗口。

学生分组设计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比如他们最喜爱的电视节目或者宠物,展示在信息窗口上,并进行展示。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让他们展现不同的创意和思维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发展和扩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总结环节总结环节是整个课程设计的重要结尾。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该回顾并总结整个课程的核心内容,重点概括信息窗口的结构和设计方法。

同时,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反思,并将这些问题作为日后教学的参考。

三、教学方法本教学案例的主要方法包括讲解、实践、展示和总结。

讲解是首要的教学方法,通过对信息窗口本身的特点和设计原理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让学生了解信息窗口的基本结构。

实践环节是让学生深入掌握信息窗口设计和制作的重要方式,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展示环节是让学生通过观察他人设计的信息窗口,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提出自己的意见,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方面,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五年级下册《信息窗三(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

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五年级下册《信息窗三(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

《圆锥的体积》课后反思
圆锥的体积是学生在掌握了圆锥的认识和圆柱的体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的重要内容。

本节教学分了两个层次进行,一是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二是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

在教学时,我主要运用了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主要有两点:
1.大胆猜测,培养猜测意识。

假设和猜想和科学的天梯,是科学探究的重要一环。

任何发明创造都离不开假设和猜想。

基于这样的认识,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借助教具和学具,让学生通过实验切身体会到“圆柱和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之间有关系”,而且“圆柱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

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猜测意识,更重要的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探究的欲望强烈,为本节课奠定了基础。

2.操作验证,培养科学的实验观。

数学不仅是思维科学,也是实验科学,通过观察猜想、实验操作得到数学结论,这种形式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最基本形式,教学中,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得出结论: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
1Sh
分之一,从而总结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V=
3
这节课,每个学生都经历了“猜想-实验-发现”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

学生获得的不仅是鲜活的数学知识,更多的是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孩子们体验到探究成功的喜悦或者进行了探究失败的深刻反思,都有利于从小树立科学的实验观。

如果长期在这样的探究中去学习知识,学生就会变成有思想、会思考、会研究、会学习的人。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口互动教案设计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口互动教案设计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口互动教案设计信息窗口互动教学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协作能力。

因此,本次教案设计将围绕信息窗口展开,以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为目标,通过活动和互动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一、教学背景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处于信息化时代,人们获取信息快速便捷,信息量庞大,但是,是否都是真实的信息?是否都是可靠的信息?如何快速准确的判断信息的来源和真实性,成了当下重要的能力。

在此背景下,本次教学将为学生提供一个机会,让他们更好的掌握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了解信息窗口的构成和使用方法。

2.学生能够辨别并确定信息窗口中的信息来源与真实性。

3.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集思广益,快速而准确的处理信息。

4.学生能够掌握信息窗口制作的方法,制作出美观而实用的信息窗口。

5.学生能够掌握使用信息窗口进行信息获取和处理的方法,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策略1.信息窗口的构成和使用方法教师通过PPT的形式介绍信息窗口的基本构成和使用方法,包括信息窗口的标题、内容、图片、链接等,讲解信息窗口不仅可以用于个人信息的整合,还可以用于多人协作工作、项目管理、活动策划等。

教师在介绍后,通过实际示范操作,让学生实际体验信息窗口的使用效果。

2.辨别信息来源与真实性为了帮助学生辨识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教师给学生分发了一批真实和虚假的新闻报道,并让学生进行阅读和分析,以此鉴别新闻来源的真实性。

通过让学生辨别,从而让学生逐渐建立起对于信息真实性的判断能力和信息素养。

3.小组合作处理信息教师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都会分别获得一个主题,他们需要在20分钟内对于分配的主题进行收集整理,通过互相讨论来快速而准确的处理信息,并制作一个美观而实用的信息窗口。

在这个阶段,教师的角色主要是监督和引导,发现学生遇到的问题并及时指导改正。

小学五年级第三_单元信息窗3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五年级第三_单元信息窗3教学设计及反思

单元三欢乐农家游课题税率、折扣一、教材分析 1.每个红点讲的第一个红点——解决有关税率、折扣的问题内容2.核心知识点理解税率、折扣的含义,知道它们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前置基础百分数的意义,方程解决问题,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4.后继地位稍复杂的百分数解决问题二、教学目标 1、理解税率、折扣的含义,知道它们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3. 在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百分数知识的兴趣。

三、重难点理解税率、折扣的含义,知道它们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层次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十一”黄金周还在继续,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是曲阜。

曲阜可是我们山东有名的文化圣地,同学们中有去过曲阜的吗?谁能来给我们介绍一下曲阜都有哪些历史名胜?指名学生简单说一说曲阜的名胜古迹,如果学生没有知道的,老师可以简单介绍一下。

谈话:既然曲阜是一个如此有文化渊源的城市,那么它的人气如何呢?让我们来看一组资料。

出示信息图,指名说出信息图中的数学信息。

理清信息后,教师直接提出问题:如果按3%的税率缴纳营业税,黄金周期间曲阜市应上缴门票收入营业税多少万元?(设计意图:创设一个比较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去了解有关信息的兴趣,但由于学生对税率等相关知识还没有一个具体、全面的了解,因此由老师直接提出问题,避免学生因提问题提不到点子上而浪费时间。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解决第一个红点问题。

谈话:在老师提出的问题中,你有没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提出疑问,疑问大都会集中在有关纳率、税率、税额的相关知识上。

五年级上数学《信息窗三(解决问题)》刘英焕青岛教案新优质课比赛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18

五年级上数学《信息窗三(解决问题)》刘英焕青岛教案新优质课比赛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18

课题:多彩的泥塑—“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在具体问题中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感受分数乘法在现实中的应用,培养应用知识的意识和兴趣。

3、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比较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题意列出等量关系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泥塑作品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看一下泥塑比赛中的数学问题。

课前我们已经观看了本节课的微视频,对于本节课的内容我们有了初步的了解,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二、集体探究:1、小组交流任务单课前在观看微视频的基础上我们完成了本节课的课前任务单,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交流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学习指南。

学习指南:①小组内交流课前任务单,每位同学都要积极发言。

②组长要协调好发言顺序,对于不同意见要统一答案。

③组长要记录好交流中产生的问题。

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任务单师:同学们小组内已经交流完了,下面我想请一个小组到前面来为全班同学做一下交流,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找一小组交流,其他组根据交流的情况,进行质疑)师:对于这个小组同学的交流,你们有什么疑问吗?(师生进行质疑)3、集体梳理师:现在我们通过课件来共同梳理一下本节课的内容。

师:男生做了多少件?这条线段代表谁?(总数)它是本题的单位“1”,在画线段图的时候我们就要先画出单位“1”总数,然后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其中的多少份就是我们要求的男生做的件数?根据线段图我们可以看出,求男生做了多少件,就是求什么?(15的53是多少)用什么法计算?(板书: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乘法)师:女生做了多少件?第一条线段代表谁?(男生)它的65就是谁?(女生)这里的单位“1”是谁?(男生)那么求女生做了多少件,就是求12的65是多少,用什么法计算?师:观察,这两题的线段图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分析:第一题只画了1条线段,为什么?总数指谁做的总数?(男生和女生)那么男生就是全班的一部分,所以它要表示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第二题,两条线段,分别代表谁?(男生、女生)男生和女生是两个不同的数量,所以用两条线段。

信息窗3完成稿教学设计

信息窗3完成稿教学设计

信息窗3:等式的性质(2)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6页~70页教材简析: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等式与方程,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会解只含有加法或减法运算的简单方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合作探索”中的第一个红点部分是学习等式的性质及用等式的解形式如ax=b 的方程。

绿点部分是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巩固。

第二个红点部分是借助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解形式如ax±b=c的方程,第二个红点的教学重点是把ax±b=c转化为ax=b这种形式的方程。

掌握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有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学会用等式的性质解ax=b和ax±b=c这类形式的方程,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2、通过分类、比较、转化等方法,学会解形如ax±b=c这类方程。

3、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会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回顾旧知做好铺垫1、回顾概念(1)方程的意义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方程的意义以及会解简单的方程,请举例说明方程的含义。

(2)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2、复习训练判断下面哪些是方程并说明理由。

①x+24=73 ②4x<36+17 ③234÷a>12④x-16= 72 ⑤x+85 ⑥5+y=10.6[设计意图]以上设计的内容是学习等式的性质和解形如ax=b的方程重要基础。

问题的设计意在帮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来解决新问题,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使学生构建良好、完整的知识体系,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情境迁移提出问题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珍稀动物黔金丝猴的有关信息,这节课老师还想给你们介绍一种美丽的世界濒危动物——黑鹳。

(1)出示:教材黑鹳的情境图。

黑鹳是世界濒危动物。

目前,国外仅存1500只左右,约是我国现存黑鹳只数的3倍。

第三单元信息窗3循环小数

第三单元信息窗3循环小数

第三单元游三峡——小数除法信息窗3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知道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区别。

3.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等概念。

难点:学会除不尽时能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同学们,你听过一个故事吗?(课件)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讲故事,讲的什么故事呢?从前有座山……这个故事有什么特点呢?(循环)小数当中也存在循环这个现象,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循环小数。

(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首先来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课件),谁来读一下?过渡语:同学们,有了目标就有了前进的方向。

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靠每个同学自己的努力,你们有信心吗?二、先学环节(一)出示自学指导下面我们带着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来学习新知识。

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进行自主学习,比一比哪个组最认真,坐姿最端正。

自学课本34页红点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解决“平均每盒茶叶多少钱?”需要用到哪些信息?2.列出算式,并独立写出竖式的计算过程。

(竖式写到右边空白处)3.在竖式计算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4.阅读课本34页下方的文字,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有限小数?什么是无限小数?(2)什么是循环小数?(二)自学检测过渡语:刚才同学们自学的很认真,下面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效果。

有信心吗?(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搜集学生中的错误。

)要求:认真读题,书写规范,坐姿端正。

下列哪些数是循环小数?用横线画出来。

1.5353…… 0.19292 5.314162…… 3.246571……1.065 8.4666…… 5.405405…… 4.66……2.142857142857……3.33三、后教环节(一)出示学习任务和指导过渡语:做完的同学请举手。

信息窗三(解决问题)-青岛五四学制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三(解决问题)-青岛五四学制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三(解决问题)-青岛五四学制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解决问题”。

通过引入信息窗三的概念来教授这个主题。

信息窗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主题吧。

一、学习目标1.理解信息窗三的概念以及应用。

2.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完成课堂练习以及课后作业。

二、预习任务1.复习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

2.预习课本P31-P33。

3.认真阅读下面的案例。

案例:小明有20只苹果和15只梨子,他将它们分成尽量相等的两组,每组有苹果和梨子各多少个?三、教学过程1.导入先让同学们复习一下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并简单介绍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2.讲解信息窗三信息窗三分别包括已知条件、未知量以及问题。

告诉同学们,当我们遇到问题时,我们应该首先阅读和理解题目,并将已知条件和未知量注明在信息窗三中。

划分好信息窗三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问题所给的已知条件,来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3.案例讲解首先,我们将已知条件和未知量填入信息窗三中:案例1案例1通过信息窗三,我们可以知道,每组的苹果数和梨子数都是未知的。

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分析,并尝试解决问题。

首先,我们将已知数量加起来得出总数:20+15=35。

明确了总数后,我们可以将它平均分为两组,即(20+15)/2=17.5。

于是,我们知道了每组的数量都应该是17.5。

我们还需要将苹果和梨子分别分为两组,并满足苹果和梨子的数目都各自相等。

考虑到苹果和梨子是分别存在的,我们可以用各自的数量除以2来得到每组的苹果和梨子数:每组苹果数 = 20 ÷ 2 = 10每组梨子数 = 15 ÷ 2 = 7.5但是,问题中要求每组的苹果和梨子的数量都应该是整数。

因此,我们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我们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调整,即先将20个苹果分成2组,得到每组10个苹果。

由于3个梨子无法均匀分配,我们将其中的1个梨子放到第一组中,将另外2个放到第二组中。

《常用的体积单位及换算》教学设计

《常用的体积单位及换算》教学设计

3-3《常用的体积单位及换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窗3。

【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2.理解并掌握体积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间相互转化.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准确地运用单位间转化进行计算.【教学重点】体积单位进率和单位之间的互化.【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体积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间的转化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开课3分钟计算训练:4米=()分米=()厘米 326平方分米=()平方米500厘米=()分米=()米 1234平方厘米=()平方米二.情境导入我们复习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进率,和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之间转换的方法,今天我们学习常用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和单位之间的转化.(板书课题: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三.合作探索(一)认识体积1.通过实验认识体积。

A.将石块放入水中,观察水面的变化。

B.将木块放入空容器中,倒入沙子,观察变化情况。

2.明确体积的定义。

(二)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及互化1.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谁的体积大?引导学生回顾长方形面积比较时的方法,从而联想到长方体的体积比较方法,引出体积单位。

2.认识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的关系.(1)推导立方厘米与立方分米的关系.A、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B、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C、1立方分米与1000立方厘米哪个大?为什么?(2)学生汇报.(3)板书: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3.推导立方米与立方分米的关系.(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猜想一下立方米与立方分米之间有什么关系?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你的想法是否正确呢?(学生讨论,汇报)(2)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而1米=10分米,所以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可以划分成1000个棱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体,即1000个体积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板书: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3)思考: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呢?小结: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三)认识容积及体积与容积之间的关系.1.认识容积,明确容积的定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三欢乐农家游
课题税率、折扣
一、教材分析 1.每个红点讲的
第一个红点——解决有关税率、折扣的问题内容
2.核心知识点理解税率、折扣的含义,知道它们在工农
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进行这方
面的简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前置基础百分数的意义,方程解决问题,求一个数的百分之
几是多少。

4.后继地位稍复杂的百分数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1、理解税率、折扣的含义,知道它们在工农业生产和
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并能解决
简单的实际问题。

2.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
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3. 在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
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
值,提高学习百分数知识的兴趣。

三、重难点 理解税率、折扣的含义,知道它们在工农业生产和
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并能解决
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层次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十一”黄金周还在继续,今天我们要
去的地方是曲阜。

曲阜可是我们山东有名的文化圣地,
同学们中有去过曲阜的吗?谁能来给我们介绍一下曲阜
都有哪些历史名胜?
指名学生简单说一说曲阜的名胜古迹,如果学生没有知道的,老师可以简单介绍一下。

谈话:既然曲阜是一个如此有文化渊源的城市,那么它的人气如何呢?让我们来看一组资料。

出示信息图,指名说出信息图中的数学信息。

理清信息后,教师直接提出问题:如果按3%的税率缴纳营业税,黄金周期间曲阜市应上缴门票收入营业税多少万元?
(设计意图:创设一个比较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去了解有关信息的兴趣,但由于学生对税率等相关知识还没有一个具体、全面的了解,因此由老师直接提出问题,避免学生因提问题提不到点子上而浪费时间。

)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解决第一个红点问题。

谈话:在老师提出的问题中,你有没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学生提出疑问,疑问大都会集中在有关纳率、税率、税额的相关知识上。

谈话: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回去搜集有关纳税的一些知识,下面让我们来交流一下,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全班交流,教师适时补充。

谈话:看来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还真是不少呢,通过刚才同学们的交流,再结合信息图中的信息,你认为要求应上缴门票营业税多少万元,就是求什么?为什么?让学生充分思考后,再指名回答。

回答时不光要让学生说出“要求应上缴门票营业税多少万元,就是求什
么”,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重点明确求应上缴门票收入营业税多少万元就是求营业额的3%是多少。

学生明确问题后,独立解答,全班交流。

谈话:根据刚才同学们解决的这个问题,你能总结
出“求营业税”问题的基本方法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先在小组中讨论交流,然后全班交流,统一方法:税额=营业额×税率。

2、小练习:自主练习第1题。

第1题是求税额的基本练习题。

练习时,在学生独立解答后,重点让学生说说有关税额的数量关系和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3、解决第二个红点问题。

谈话:为了游览“三孔”,光明小学的师生遇到了一些困难,让我们去看盾能不能帮上忙?
出示第二个红点的信息,师生一起整理出其中的数学信息。

谈话:“八五折”是什么意思?你在生活中,遇到过有关折扣的问题吗?
结合在生活中常遇到的打折问题,使学生理解“折扣”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一折就是十分之一,写成百分数就是10%,表示现在的价钱是原价的10%;八五折就是十分之八点五,写成百分数是85%,表示现在的价钱是原来的85%。

总之,几折就是十分之几,写成百分数就是百分之几十。

谈话:我们已经了解了折扣的意义,那么现在你能独立
的解答这道题了吗?
学生独立解答,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解决这两个问题的难点就在于“税
率”和“折扣”的相关知识学生不了解,因些在解决问
题之前,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这两方面的有关知识,明
确它们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学生就会对问题有了明确
的理解,就能够独立的解答这些问题了。


三、巩固应用,拓展练习。

1、自主练习第4题。

第4题是一道求汇费的题目,是纳税问题的拓展。

练习
时,先让学生理解汇率的含义,即汇费占汇款总数的百
分之几,然后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方
法解答。

(设计意图: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拓展练习,加深
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教学反思关于税率与折扣的教学学生理解起来并不难,但是学生在计算时总是容易出错。

首先是关于个人所得税计
算时要先减去起征点的3500元,多的部分才纳税,学生
总是忘记要减去起征点的3500元;第二种情况就是关于
折扣计算中,已知现价是200元,比原价减价40元,比
原价降价百分之几?这种类型的问题,学生总是忘记找
准单位一再做,因为没有找准单位一,计算出错的学生
也不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