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练习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含解析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练习: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Word版含解析
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一三图,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B.b—c—aD.b—a—c解析:一个城市体系中,城市规模是从小到大发展的,城市数量是从少到多发展的,根据图中城市数量和规模的演变判断即可。
2.该城市体系的中心城市最可能是()A.广州B.香港C.上海D.澳门答案:A解析:香港、上海、澳门均不属于广东省,根据图中城市规模大小可判断,广州最有可能是该区域的中心城市。
3.从上图可直接读出的反映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现象是()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提高③城市数量增多④城市空间规模扩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B解析:图中反映出城市数量增多,城市空间规模扩大;没有直接体现城市人口增加及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提高。
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和辽中南四地区城市数量的变化过程。
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代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数量变化曲线的是()A.①B.②C.③D.④5.从上述城市群的发展过程看,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B.自然条件C.人口数量D.人口迁移答案:4.B 5.A解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20世纪8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
经济水平影响城市化进程,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之后,珠江三角洲的许多村镇才发展成为城市。
知识点二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珠江三角洲地区目前已形成了以广州为中心,包括深圳、中山、珠海等大中城市在内的城市群。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6~7题。
6.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是()A.第一、三产业都上升B.第一产业上升,第三产业下降C.第一、二产业都上升D.第一产业下降,第三产业明显上升答案:D解析: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
7.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①城镇数量猛增,城乡交错分布②城市规模迅速扩大③逆城市化现象突显④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城市分布密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C解析:工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再加上城市对农村人口有较大的吸引力,吸引着各项经济活动及人口、科技、文化、交通向城镇集聚,促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人口大幅度增加,城镇数量及规模不断扩大。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练习题 第二章 第六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一、选择题以广州、深圳、香港为核心,包括珠海、惠州、东莞、清远、肇庆、佛山、中山、江门、澳门等城市所形成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三大城市群中经济最有活力、城市化率最高的地区。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面积及综合实力不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但它是我国乃至亚太地区最具活力的经济区之一,它以广东30%的人口,创造着全省77%的GDP。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1.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特点是()A.以发展中等城市为主导B.形成城乡一体化地带C.由城乡一体化向由区域核心城市引导下的城市群模式转变D.城市与城市紧密相连,小城镇星罗棋布2.下列关于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推动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B.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C.工业化扩展了农业生产的地域空间D.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3.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完善B.城市占用耕地面积在不断增长C.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水量大,因此珠江不存在水质变坏的问题D.城市酸雨现象严重,且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剧解析:第1题,改革开放之初,珠江三角洲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工业企业发展迅速。
工业企业的分布具有广泛性,因而形成城乡一体化地带。
而C、D选项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情况。
第2题,工业化过程中由于工业用地和第三产业用地等的增加,农业用地会减少。
第3题,珠江虽然流量大,但由于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大,对珠江的污染很严重,使珠江水质不断恶化。
答案:1.B 2.C 3.C下图表示某区域四个不同时期三次产业的就业构成情况。
读图,回答4~5题。
4.由图判断,区域工业化程度最低的阶段是()A.①B.②C.③D.④5.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四个阶段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4题,由图可判断,③阶段第一产业比例最大,第二、三产业比重最小,应该处于区域工业化程度最低的阶段。
2017-2018学年湘教版必修三:第二章 第六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1.珠江三角洲概况(1)位置: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
(2)范围: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
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2.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3.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高的表现4.经济特色“一镇一品”的专业镇经济。
[思考启迪] 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提示:城市化的三个表现:(1)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数量增多;(2)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3)城市人口增加。
其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最主要的标志。
二、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1.工业化阶段2.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温馨提示]“三来一补”指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是我国早期发展开放的形式之一。
其主要特征是:“三来一补”不需要投资和购置机器设备,只需要提供土地、劳动力和简易加工场所,所需要的技术、设备和必要的材料由外商提供。
中方进行生产后,用生产的产品、其他商品或劳务分期偿还外商提供的设备、技术等的货款。
三、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1.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问题(1)大量占用耕地。
(2)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
(3)环境污染严重。
(4)产业结构层次偏低。
2.珠江三角洲城市化问题(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完善。
(2)城市占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3)珠江水质恶化。
(4)城市酸雨现象严重。
(5)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剧。
3.解决策略提高区域经济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温馨提示]无论是工业化还是城市化,其带来的问题均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占用耕地,二是环境污染,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工业、城镇过于集中,产业结构不合理等。
[教材P65(上)活动]1.(1)优点:便于分工协作、便于降低成本、生产规模大,品种全,知名度高,便于销售、便于政府管理等。
2018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共42张PPT)
农村 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 务工 差异;农村出现剩余劳 经商 珠江三角洲 动力
3、加速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深圳图书馆夜景
更注重生活质量
探究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该地区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地理位置优势明显。 2.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充沛,自然条件优越 3.人口稠密,城市密集,是我国经济文化都很发达的地区, 4.著名的侨乡
92年版
97年版
深圳:从边陲小镇到繁华都市
深圳:从边陲小镇到繁华都市
• 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 国家政策、科技 • 如今的深圳以什么密集型工业为主? – 技术密集型工业 • 成就: – 中国内陆人均国内 生产总值最高的城市, 也是经济效益最好的 城市之一。
三、珠三角的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
音乐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 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天内外 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中国,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城市化的含义 回顾
1.城市 化含义 (人口城市化) 促进经 人口和产业向城市地区集聚 济发展 缩小城 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地域城市化) 乡差异
城乡融合,农与非农产 业相混杂的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和以核心城 区域中心城市(广、 市为中心的城市群体系 深)的辐射带动作 用
阅读P64材料:“崛起的珠三角城市群”,掌握珠三角城 市化的特点。 ①城镇人口多,比重高,达70%; ②城镇数量多,密度大; ③城镇经济实力较强; ④外来劳工所占比重高; ⑤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比较完善,供电、供水 和通信水平居全国前例
高中地理湘教必修三同步训练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含答案
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基础过关]以广州、深圳、香港为核心,包括珠海、惠州、东莞、清远、肇庆、佛山、中山、江门、澳门等城市所形成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三大城市群中经济最有活力、城市化率最高的地区。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面积及综合实力不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但它是我国乃至亚太地区最具活力的经济区之一,它以广东30%的人口,创造着全省77%的GDP。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1.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特点是() A.以发展中等城市为主导B.形成城乡一体化地带C.由城乡一体化向由区域核心城市引导下的城市群模式转变D.城市与城市紧密相连,小城镇星罗棋布2.下列关于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推动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B.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C.工业化扩展了农业生产的地域空间D.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3.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不正确的是() A.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完善B.城市占用耕地面积在不断增长C.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水量大,因此珠江不存在水质变坏的问题D.城市酸雨现象严重,且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剧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如今,该地区形成了以广州为中心的内部交通网络和以香港为中心的外部交通网络,为珠江三角洲迅速融入全球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新一轮政府主导的大型基础设施投资的推动下,珠江三角洲将逐步成为城市主导区域并在全球经济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题。
4.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两个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B.劳动力指向型产业、市场指向型产业C.原料指向型产业、动力指向型产业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5.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主要表现是()①城镇数量猛增,城市交错分布②城市规模迅速扩大③逆城市化现象出现④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城市分布密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012·桂林模拟)2011年3月8日,广东省省长黄华华表示,今年要深入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战略转型,提升珠三角协调发展。
2017-2018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2.6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KEQIAN YUXI DAOXUE
课前预习导学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地形平坦,平原广阔 提示:①自然条件 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河流纵横交错,水源充足 ②社会经济条件:人口稠密,城市密集;历史经济基础比较好;国家改 革开放政策;沿海地区,水陆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著名侨乡,便于招 商引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为工业化提供了契机。
第六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KEQIAN YUXI DAOXUE
课前预习导学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课程 标准 学习 目标
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 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1.结合资料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优势区位条件 2.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说出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 3.举例说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成 因 4.针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可持续发展提出应采取的措施
KEQIAN YUXI DAOXUE
地理必修ⅲ湘教版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同步练习解读
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回答1~2题。
1.在阶段Ⅰ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是()A.资金密集型产业B.技术密集型产业C.劳动密集型产业D.资源密集型产业2.进入阶段Ⅱ后,珠三角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是()①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②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③劳动力成本降低④政策优势突显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在工业化推进的第Ⅰ阶段,珠江三角洲依托劳动力丰富且廉价这一优势,承担劳动密集型产业,完成工业化的起步。
但进入第Ⅱ阶段,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和政策优势已逐渐减弱。
答案:1.C 2.A读“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3~5题。
3.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2001年已经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4.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区位条件不足之处是()①产业基础相对薄弱②市场腹地相对狭小③科技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④改革开放重心北移A.①②③B.③④C.①④D.②③④5.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A.外来投资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C.乡镇企业发展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解析:第3题,由图上可以看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变化情况,而这种变化主要是由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引起的。
第4题,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面临困境,其主要原因是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市场腹地相对狭小、科技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
第5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外来投资。
答案:3.D 4.A 5.A6.根据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二单元第六节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2014·石家庄一模)下图示意工业化、城市化与城市聚集效应的关系。
读图回答下题。
1.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伴随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市聚集效应增强B.都市圈的形成增强了城市聚集效应C.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时,人口由大城市向小城市迁移D.大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导致城市聚集效应减弱解析:注意纵坐标中临界点以下与以上的含义,从图中可看出大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后,城市聚集效应减弱。
答案:D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读图回答2~4题。
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中的阶段Ⅰ、Ⅱ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A.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B.劳动密集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C.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解析: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发展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而工业产值低,变化小;20世纪90年代后,重点发展了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产值高,变化大。
答案:C3.以下属于阶段Ⅰ工业发展特点的是()A.建立了大批日用消费品加工厂B.外商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大C.工业附加值增长较快D.成为我国最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解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第一阶段外商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工业附加值增长较慢。
答案:A4.以下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阶段Ⅱ进行产业升级原因的是()A.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B.新能源矿产基地的开发C.劳动成本优势的逐步丧失D.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解析:珠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缺乏。
答案:B工业化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下图为“我国和日本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比较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表示我国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日本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的曲线分别是() 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②③①④D.③④①②解析:日本城市化水平高,起步早,①曲线为日本的城市化率;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较低,起步晚,但改革开放后发展较快,③曲线为我国的城市化率曲线;我国目前工业发展迅速,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比重较高,②为我国的工业化率曲线;日本经济发达,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较高,④为日本工业化率曲线。
高中地理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精编每课一练2(湘教版必修3)
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一、选择题读“三种工业化、城市化模式图”,回答1~3题。
1.下列地区中,其发展模式与①相符的是()A.美国硅谷B.德国鲁尔区C.辽中南重工业基地D.长江三角洲2.20世纪80年代,影响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的主导因素是()A.侨乡B.政策C.交通D.劳动力3.20世纪90年代后期,与我国其他沿海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快的主要原因是()A.政策优惠B.科技发达C.劳动力廉价D.产业升级东莞本地人口约150万,外来人口约200万。
现在东莞约有3 000多家电脑外围设备生产企业,已有“北中关,南东莞”之说。
结合下图,回答4~5题。
4.外商在东莞大量投资电脑生产企业的最主要原因是()A.东莞邻近香港,海洋运输便利B.东莞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C.东莞经济发达,电脑消费市场广阔D.东莞环境优美,科技水平高5.关于珠江三角洲工业结构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资源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B.由原料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C.由轻度污染工业→中度污染工业→重度污染工业转变D.由工业分散→工业集聚→工业分散转变在城市建设中,常州市率先提出要把常州建设成为“和谐城市”“生态城市”。
据此回答6~7题。
6.下列措施有利于建设“生态城市”的是()①改造老城区,建设别墅群②进行合理功能分区③增加城市绿地面积④扩大城市规模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7.建设“和谐城市”正确的做法是()①创新科技,增强企业活力②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加工工业③技术革新,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④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8.有关“一镇一品”模式的优越性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充分利用当地的公共设施,节省投资②便于相互协作交流,开发新产品③专业化程度高,具有规模效应④利于集中治污,改善生态环境二、综合题9.M江是珠江水系三大河流之一,流域面积90%在广东省境内。
高中地理 2.6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训练 湘教版必修3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一、选择题(28分)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市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香港和澳门。
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珠江三角洲地区为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B.平原面积广阔,为我国三大平原之一C.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自然条件优越D.河流纵横交织,但河流流量较小,不利于发展航运解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处亚热带地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地理位置优势明显;这里平原广阔,水热丰沛,河流纵横交错。
答案C2.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 )A.良好的区位条件B.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C.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D.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解析珠江三角洲的发展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实现的。
答案C3.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特征是( )①以旅游业为主②以轻工业为主③以出口加工业为主④以金融、服务业为主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珠江三角洲地区以轻工业和出口加工业为主。
答案B珠江三角洲地区要推进城市规划一体化,努力构建世界级城市群,据此并结合三种工业化、城市化模式图,完成4~5题。
4.与图中①②③对应的工业区是( )A.美国硅谷、辽中南工业区、英国中部B.班加罗尔、浙江温州、珠江三角洲C.日本九州岛、意大利的中部、德国鲁尔区D.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解析图中①为高新技术产业,②为中小企业集聚的新兴工业,③为传统工业。
辽中南工业区为传统工业区;珠江三角洲并不是建立在资源和能源基础上的传统工业区;长江三角洲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业区,既有浙江的乡镇企业,也有上海的高新技术产业。
答案C5.珠江三角洲工业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①政策和区位优势完全丧失②交通发展缓慢,不能满足运输需要③工人的工资水平提高④能源短缺,能源价格上涨⑤产业升级投入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④⑤解析珠江三角洲工业成本上升的原因主要是劳动力价格上涨,原料、能源价格上涨,发展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进行产业升级需大量成本。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2.6【同步练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同步练习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表现在( )A.郊区城市化 B.城市人口比重逐步降低C.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D.涌现出大量卫星城2. 关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B.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C.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D.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3.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第二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1985年,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入第二阶段B.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政策优势更加明显C.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仍是这一地区发展的主导产业D.经济迅速发展,劳动力工资水平的提高,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读下面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略图,回答4~6题.4. 图中数码表示的城市中,属于我国经济特区的( )A.①B.③C.④D.⑤5.图中数码表示的城市中,属于我国特别行政区的是( )A.①B.②C.④D.⑤6.关于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我国著名的出口农产品基地B.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工业生产基地C.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生产基地D.是我国著名的能源工业基地7. 我国将经济特区设在该地区的原因是( )A.经济特区设在该地区是因为该地经济较发达B.邻近港澳地区,有利于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方式C.地处沿海,交通便利D.两地均有深水港,不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参考答案【答案】1.C 2.D 3.D 4.C 5.D 6.A 7.B【解析】1.城市规模扩大是城市化的表现之一2. 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将本国的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和资源密集型工业向国外转移,使本国的该类工业比重下降.3. 1990年以后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入第二阶段,随着经济发展,此时的劳动力工资水平的提高,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4-6. 我国一共有五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①—⑤中④是深圳,⑤是我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农产品基地7.我国将深圳设为经济特区,主要是因为其毗邻港澳地区,可以就近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师说高中地理湘教必修3习题: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含答案
2.6 课时作业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
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
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中,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良好地理位置条件的是()A.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B.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C.有许多优惠的政策D.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解析】A项属于自然条件的优势,C项属于政策优势,D项属于资源优势,只有B 项的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为地理位置方面的优势。
【答案】 B2.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A.良好的区位条件B.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C.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D.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解析】珠江三角洲的发展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进行的。
【答案】 C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水平之所以迅速提高,是因为当地的工业化对城市化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据此回答3~4题。
3.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表现在()A.郊区城市化B.城市人口比重逐步降低C.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D.涌现出大批卫星城【解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一方面使许多乡村地区迅速变成城镇,使城镇数量猛增,呈现出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的景观;另一方面使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
两方面综合的结果,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人口比重逐步升高,成为我国城市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答案】 C4.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外资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B.20世纪90年代以来,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动力在减弱C.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D.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分工明确,结构差异大【解析】珠江三角洲在发展过程中,各城市分工不明确,结构逐渐趋同。
【答案】 D广东省中山市的“中国灯都”古镇,灯饰是绝对的支柱产业,全镇3 000多家灯饰企业,产品占了全国市场份额的六成以上,产品出口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谓“一灯照亮全球”。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同步试题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2.6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度同步试题2.6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度同步试题一、选择题以下图是广东省城市散布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该省北部地域城市化水平比南部低,其主要原由是A.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B.矿产资源欠缺,能源贫乏C.生态柔弱,环境承载力低D.少量民族聚居 ,开发较早该省经济发达地域家产构造的主要特色是A.以旅行业为主B.以重工业为主C.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D.以金融、服务业为主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世界,珠三角工业区由此遇到的冲击较长三角工业区更大,主要原由是珠三角工业区A.之外向型为主的工业构造 B.是我国有名的侨乡C.周边港澳台地域的特别地点 D.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构造【答案】1.A2.C3.A【分析】【1题详解】 工业化必定带来城市化,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表现了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该省北部地域城市化水平比南部低的原由就是影响工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原由, 联合中国地区地理的知识可知,广东北部下山区, 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是限制北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原由,也是城市化水平比南部低的原由。
据此剖析选 A 。
【2题详解】该省经济发达地域就是珠三角是我国最早开放地域,主假如外向型经济,以出口加地域,工工业为主,珠三角工业基地在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是以轻工业为主,当前该省经济发达地域家产构造还没升级到以金融、服务业为主或以旅行业为主。
据此选C。
【3题详解】珠三角地域是我国最早开放地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主假如外资推进,工业构造之外向型为主,2008年金融危机必定会冲击在华的外资公司,由于珠三角工业区比长三角工业区开放早,当时政策更优惠,因此吸引的外资更多,外向型为主的公司比重更大,遇到的冲击也会更大。
据此剖析选A。
以下图分别表示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6湘教版地理必修三 2.6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度同步试题两地发展钢铁工业同样的区位优势是①凑近煤炭产地②水源充足③水陆交通便利④市场广阔⑤低价劳动力多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④⑤相关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①以辽中南工业基地为主②包含我国的京津唐工业基地③复兴老工业基地应借鉴德国鲁尔区治理改造的成功经验④复兴老工业基地应以深圳为楷模,促使经济的发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答案】4.A 5.D【分析】【4题详解】联合实质可知,德国人口增添较早进入现代型,劳动力缺少,⑤错。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2.6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湘教版
2.6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了解城市化的概念。
2. 了解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进程。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分布等相关案例的剖析,提高学生从图文资料中提却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通过分析、讨论“工业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珠三角和长三角的辩论活动,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在案例的分析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2. 在分组辩论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3. 通过课堂上对长三角地区的了解,让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二、教学重点:1. 工业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教师指导结合2.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以歌曲“春天的故事”导入。
师:这首“春天的故事”好听吗?生:……师:在这个美丽的故事中,记述了一件事情,让我们的祖国从此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事情很简单是一位老人在海边画了一个圈。
这位老人是谁呢?(展示邓小平的图)师:他就是我们邓爷爷。
那他又是在哪里画了一个圈有这样的效果呢?(利用多媒体演示“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画一个圈”)师:就是在我们祖国的南海之滨“珠江三角洲”。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的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
[进入主题]一、珠江三角洲的范围和位置(展示“珠江边美丽夜景”的图片,以美丽的图片来进一步吸引学生的兴趣)师:这就是美丽而又繁华的珠江边。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和范围。
(读图介绍)珠江三角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珠三角包括港、澳地区在内,狭义的不包括。
这里所讲的珠三角指狭义的珠江三角洲。
测控指导高二地理湘教必修3同步训练:26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含解析
读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城市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A.广州B.东莞C.阳江D.佛山2.广东省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地区。
1980年,我国在南部沿海地区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
下列不属于这四个经济特区的是()A.湛江B.珠海C.深圳D.汕头解析:第1题,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第2题,1980年,我国在南部沿海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答案:1.C 2.A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较高,但也存在问题。
据此完成第3~4题。
3.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环境污染加重B.人口出现负增长C.农业用地急剧减少D.产业结构层次偏低4.珠江三角洲地区许多沿海城镇大搞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做可能导致的现象是()①重复建设造成财力、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②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③有利于发展地区优势④可能造成沿海生态环境的破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3题,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人口不存在负增长问题。
第4题,沿海地区许多城镇大搞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必然会带来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可能对沿海生态环境带来影响。
答案:3.B 4.D深圳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兴建产业园吸引企业入驻;第二阶段,原有产业逐步置换为高端产业。
深圳目前已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第一支柱产业格局,成为国家首个创新型城市试点。
结合下图,完成第5~6题。
5.各企业集聚在第一代产业园区的主要原因是()A.共用基础设施B.加强相互竞争C.靠近原料产地D.获取邻厂信息6.从第一代产业园区发展到第二代产业园区,当地逐渐失去的优势是()A.管理经验B.资金C.科技D.廉价劳动力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区域工业化的推进过程及影响因素的变化,重在考查运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课后练习 2.6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2.6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每课一练(湘教版必修3)【基础过关】读下图,完成1~2题。
1.上图能正确反映珠江三角洲城市发展一般规律的是()A.①B.②C.③D.④2.在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的第Ⅲ阶段()A.城市化发展以小城镇为主导B.城乡一体化地带初步形成C.广州和深圳的带动作用减弱D.城市化向核心城市引导下的城市群模式转变在广州举行的“珠三角地理经济结构变化研讨会”上,不少区域经济学专家认为,珠三角经济地理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多年累积的高速工业化、城市化正在推动该区域进入“超级城市体”时代。
据此完成3~5题。
3.根据文字描述,此时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发展处于________阶段()A.夯实基础B.“三来一补”C.加速发展D.发展“泛珠三角”4.多年累积的高速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加速了()①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②人口向城市集中③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④农村传统生活方式的传播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5.此时,珠江三角洲地区应注意的问题有()①占用大量耕地②环境污染严重③产业结构层次偏低④城镇和工业密度过低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能力提升】6.关于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改革开放初期,城市化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B.改革开放初期,城市在区域核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下发展C.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城市化由城乡一体化向城市群模式转变D.目前,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和城镇高度密集的城市群体系深圳在改革开放之前还是一个人烟稀少的边陲小镇,设立特区后,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为一个大都市。
据此完成7~8题。
7.深圳迅速发展的主导因素是()A.地理位置B.政治因素C.交通因素D.科技因素8.目前,影响深圳发展的新的主要因素是()A.环境B.旅游C.交通D.科技下图为“甲、乙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
读图,完成9~10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一知识点三知识点一下图为广东省城市体系演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3三图,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B.b—c—aD.b—a—c3.从上图可直接读出的反映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现象是()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提高③城市数量增多④城市空间规模扩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B解析:图中反映出城市数量增多,城市空间规模扩大;没有直接体现城市人口增加及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提高。
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和辽中南四地区城市数量的变化过程。
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代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数量变化曲线的是()A.①B.②C.③D.④5.从上述城市群的发展过程看,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B.自然条件C.人口数量D.人口迁移答案:4.B 5.A解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20世纪8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
经济水平影响城市化进程,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之后,珠江三角洲的许多村镇才发展成为城市。
知识点二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珠江三角洲地区目前已形成了以广州为中心,包括深圳、中山、珠海等大中城市在内的城市群。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6~7题。
6.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是()A.第一、三产业都上升B.第一产业上升,第三产业下降C.第一、二产业都上升D.第一产业下降,第三产业明显上升答案:D解析: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
7.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①城镇数量猛增,城乡交错分布②城市规模迅速扩大③逆城市化现象突显④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城市分布密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C解析:工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再加上城市对农村人口有较大的吸引力,吸引着各项经济活动及人口、科技、文化、交通向城镇集聚,促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人口大幅度增加,城镇数量及规模不断扩大。
但目前逆城市化还并不突出。
8.读“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柱状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试分析该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
(2)试分析促进该地区产业升级的主要优势条件是什么。
答案:(1)由以轻纺工业(或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转变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2)工业基础较好;科技较为发达;劳动力素质较高;交通便利等。
解析:从图中看出,1985~2000年,该区工业由以轻纺工业为主转变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当地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及便利的交通条件等,发展出口加工业。
随着科技的进步及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本区工业开始转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知识点三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9.有关“一镇一品”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充分利用当地的公共设施,节省投资②便于相互协作交流,开发新产品③专业化程度高,具有规模效应④利于集中治污,改善生态环境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一镇一品”模式中的工业企业分布在众多的小城镇里,小城镇分布比较分散,不利于集中治污,改善生态环境。
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劲不足,而且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据此完成10~11题。
10.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包括()A.产业升级面临困难B.城市建设相对滞后C.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D.产业转移日渐加强11.与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相比,其区位条件的不足之处是()①产业基础相对薄弱②市场腹地相对狭小③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④改革开放重心北移A.①②③B.③④C.①④D.②③④答案:10.D11.A解析:该题组考查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10题,误认为产业转移加强是问题,这只说明该地区正在加快产业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我国沿海地区的转移带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第11题,由于对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的对比情况不熟容易错选,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市场腹地相对狭小、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是珠江三角洲区位条件的不足之处。
12.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但也产生了各种问题。
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有哪些?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面临困境,许多外资企业迁往长江三角洲地区。
试从影响工业布局因素的角度分析原因。
(3)据图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城市在城市职能和工业结构方面,存在哪些阻碍区域进一步发展的问题。
为此应采取什么措施?答案:(1)问题:①大气污染或酸雨;②水污染;③固体废弃物污染。
原因:①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或人类工业生产活动);②生活污水污染(或人类生活活动);③农业生产造成的污染(或农药、化肥过量使用)。
(2)政策优势明显下降;市场萎缩;环境污染严重;南岭的阻隔,使其经济腹地范围小。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区位优势:浦东新区的开发吸引了大量外资;有产业基础、科技与人才优势;经济腹地广阔;水陆交通发达。
(3)问题:结构趋同,功能不清;重工业不发达。
措施:加强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构建以香港、广州和深圳为中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广州为基地,发展石化、钢铁、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解析:(1)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两方面,而本题问的是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污染主要是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超过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的结果。
(2)可从影响两地工业布局的政策、交通、市场、科技、经济腹地等因素的现状及发展变化趋势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3)从图中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城市的工业构成可以看出多数城市以电子电器、食品和轻纺等轻工业为主,结构趋同。
因此要加强各城市间的分工与合作,加快发展重工业。
图和城市化动力强度比较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1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为()A.南高北低B.南北最低,东西最高,中间次之C.东高西低D.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答案:B解析:由图1可知,图1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南北最低,东西最高,中间次之。
4.目前,苏州、南通、杭州、南京城市化的动力差异表现为() A.四个城市中,交通条件对杭州城市化发展影响最小B.南通城市化的主导力量是农村工业化C.南京的外资吸引力小与区位交通条件差有关D.杭州的优惠政策对城市化发展影响较大答案:D解析:由图2可知,四个城市中,交通条件对杭州城市化发展影响并非最小;南通城市化的主导力量是城市辐射力;南京的外资吸引力并不小,其外向型经济较强;杭州的优惠政策对城市化发展影响较大。
读我国乡镇企业三种发展模式的源地图,回答5~6题。
5.在A、C两地的大城市周围,形成特色相似的农产品基地,其决定性因素是()A.政策B.市场C.气候D.地形答案:B解析:A、C两地都是我国城市密集地区,受城市市场对农产品需求的影响,在大城市周围形成了以生产蔬菜、水果、乳、肉、禽、蛋等为主的农产品基地。
6.近年来B、C两地企业发展暴露出来的问题分别是()A.“民工荒”现象严重水污染严重B.企业间过度竞争经济腹地较小C.投资过多,产品积压缺乏政策支持D.改革开放迟缓资金严重短缺答案:B解析:B、C两地受地形的影响,经济腹地较小;并且两地生产同一产品的企业众多,相互间存在过度竞争现象。
广东产业高成本时代的到来,严重削弱了其产业竞争力和全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原有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如何应对“高成本时代”的挑战,转变产业发展模式,成为广东省谋求新发展的一个核心课题。
据此回答7~8题。
7.下列各项中,预示着广东进入21世纪后“高成本时代”到来的是()①土地、能源、水资源和原材料供应趋紧②劳动力成本增加、就业困难、失业率上升③防治环境污染的投入不断增加④人民币对外币的比值下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应对“高成本时代”的到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下列各项措施中合理的是()①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控制工业的规模②构建以政府为主体,产、学、研分工合作的创新体系③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步伐,提升区域合作水平④加快绿色广东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7.B8.C解析:近年来,由于珠江三角洲土地、能源、水资源和原材料供应趋紧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投入不断增加,致使“高成本时代”到来,解决措施应该从这两方面分析。
(2018·镇海中学模拟)下图为某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工业化水平指工业在GDP中的比重。
读图回答9~10题。
9.该区域工业化对城市化推动作用最明显的阶段是()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二、三阶段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在第二阶段,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上升幅度均最大,故第二阶段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最明显。
10.由示意图可推测,第三阶段()A.劳动密集型产业发达B.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C.现代服务等产业发达D.出现滞后城市化现象答案:C解析:从纵轴看,第三阶段,城市化水平达到并超过70%,该区域进入城市化的后期成熟阶段;从横轴看,第三阶段,工业化水平呈下降趋势。
由此推测,第三阶段,第三产业(现代服务等产业)发达。
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年~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
完成11~12题。
(1)____________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2)目前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哪些?(3)广东为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应加快哪些方面的发展?答案:(1)工业化(2)环境污染趋势加重;人地矛盾加剧;重复建设问题突出。
(3)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环境建设等。
解析:第(1)题,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第(2)题,城市化过程中主要出现环境破坏严重、人地矛盾突出等问题。
第(3)题,注意题干中的“发展观念”等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