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加快推进城镇化研究
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1.概述1.1 背景新型城镇化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下,以人为核心、注重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进程。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经济发展、社会和民生保障、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综合考虑。
1.2 目标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目标是建设现代、功能完备、繁荣、宜居的城市,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2.政策导向2.1 国家政策2.1.1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制定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明确城市规划、土地政策、产业布局等方面的指导意见,推动城市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2.1.2 投资引导基金设立投资引导基金,用于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项目,提高投融资效率和运作灵活性。
2.2 地方政策2.2.1 区域协调发展各地方要注重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城市布局,避免资源过于集中和城市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2.2.2 人口迁移政策制定人口迁移政策,鼓励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和中小城市转移,缓解大城市人口过多的问题。
3.城市规划3.1 城市总体规划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合理规划城市发展布局、功能区划、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为城市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2 生态环境保护在城市规划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建设绿色生态城市。
3.3 特色文化保护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特色文化,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城市的软实力和文化魅力。
4.土地政策4.1 土地利用规划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划定城市建设用地、农村宅基地、生态保护用地等,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4.2 土地收储政策完善土地收储政策,规范土地征收程序和补偿标准,保障农民利益,促进土地的流转和集约利用。
5.产业布局5.1 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合理布局产业,发挥各地域特色和优势产业的作用,推动城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5.2 优化创业环境支持创业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和培养高技术产业和科技创新企业。
6.基础设施建设6.1 交通建设加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道路网络、公共交通系统,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便利性。
促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促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2022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晶,城镇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城镇化是深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举措,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促进共同富裕实现的重要着力点。
当前,我国正在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过程。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必须守好实现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的底线,切实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保障全体居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以进一步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我国一直以来不断探索国家发展战略、不断弥合城乡差距、不断实现社会繁荣及公平正义、不断改进政府执政理念的理论深化和总结。
把“人的城镇化”作为核心内容重点推进,不仅要让农村转移人口有房住,而且要享受城乡居民平等的公共福利,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城镇化是现阶段实现人的发展和现代化的途径和手段,而人的发展和人的现代化是城镇化的基础,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归根到底是实现人的发展和现代化。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在更深层次上认识城镇化的规律以及城镇化与其他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关系,不断满足城镇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的共享性和可持续性。
促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必须要全面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优化管理体制机制,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要加强城市的软硬件建设,构建层级有序、规模合理、分布协调的城镇体系,使其更加符合民众意愿、回应民众诉求、保障民众权益。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注重着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实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的根本宗旨。
干部学习讲稿: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干部学习讲稿: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意义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意义(一)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深刻含义第一,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深刻含义,城镇化不仅是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而且也是农村居民点向社区居民点转变的过程。
各国的城镇化都有其特点和过程,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应把握三层意思和两个前提。
三层意思包括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第二,包括新型城镇化。
第三,中国特色城镇化。
两个前提包括要解决“四农”问题,建立新型城乡关系,和要做到产城融合,“四化同步”,解决转移人口的就业问题。
三层意思我来分别地解释一下。
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即以农业转移人口将转移的农民和留在农村的农民所想所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城镇化,这实行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实现三个转化。
一个,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现在已经转移出来的这些农民工要逐步地让他融入城市,实现市民化。
未来即将转移农民主要是就地城镇化。
第三个转化是,留在农村的农民将来将是社会公共服务与城镇的均等化,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这么一个含义,三部分人口的转化。
新型城镇化,我们要摆脱过去旧的城镇化,而推行城乡一体化,因为中国的现代化小康不小康,关键靠老乡。
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而不能像现在很多地方搞的是土地城镇化超过人口城镇化,大量的农民和农民工、失地农民被排斥到现代化进程之外,这是不行的,我们要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
再一层意思,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我们要从人多、地少、水缺,后发达国家的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出发,走我们中国特色的城镇化,这个中国特色包括“四个更加”,即集约更加集约、发展更加快速、发展更有质量、经济社会的更可持续发展。
如我们现在经常所说的集约、智慧、绿色、低碳,都是中国特色城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
因此,三个层面的意思是强调了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中国特色城镇化。
第五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 实际;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 基本纲领;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一)发展是我国新时期的主题
• “发展才是硬道理” •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最大政治” •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近代以来西方发达资本 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经历了 三种模式:传统经济发展模 式、“生产过程末端治理” 模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数字化的中国发展
2000年,中国的GDP超1万亿美元; 2002年,中国的GDP超10万亿元 人 民币; 2005-2007年,中国的GDP排名世界 第四。
▲科学发展观
•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
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 和根本观点。 •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 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A. 西部大开发战略
1997年9月江泽民 在党的第十五届四中全 会上提出了西部大开发 战略,2000年3月国务 院西部开发领导小组成 立,朱镕基任组长 。
西部大开发的地理范围: 包括内蒙古、陕西、甘肃、宁 夏、新疆、青海、西藏、云南、贵 州、四川、重庆、广西十二个省市 区,国土面积686.7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71.5%;人口3.6亿(2001) 占全国28.7%;GDP总值20995亿 元(2003),占全国的18%。
2003-2008年,国家在西部地区新开 工建设56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约 6600多亿元。到2007年底,西部地区西 部地区公路通车里程已经超过了70万公 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1.4万公里, 2/3以上是西部大开发之后建成的。青 藏铁路等标志性工程建成。2003-2007 年,退耕还林工程累计安排建设任务 26467.1万亩。
城镇化ppt课件
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
镇化的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课标分析:课标的行为条件是“运用”
指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与考察学习目标是否 达成的条件。
学生的行为动词是“说明”表示要达到理 解层次,学习内容“不同城镇化的特点”是 要求学生在学习城镇化过程中可以分成利弊 两个方面阐述,主要说出城镇化“利”的方 面,认识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的,
随时间,速度在加快,范围在扩大
1.18世纪中叶以前 不足2%
工业化最早在英Leabharlann 2.20世纪初:13.3%扩展到欧美国家 3.2016年:54.3% 二战后,加速城市化
遍及全世界
(二)世界城镇化的进程
城镇化进程示意图—“S”曲线
城镇化水平比较高,城镇人口比例 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在有些地区, 城镇化地域不断向农村推进,一些 大城市的人口和产业迁往小村镇, 大城市人口减少。
的基础知识,第二节城镇化学习,要求学生根据已 有的知识分析地理原理,城镇化的意义,认识世界 城镇化的过程。
【能力水平】学生需要具备读图分析的能力,
思考城镇化所带来的问题有哪些,分析地理原理, 学会解决问题。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完善,运用图 表,归纳城镇化的空间发展过程。
【心理特征】高一年级的学生对于人文地理
根据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变化, 利用具体的例子,能够使学生的集中 注意力,快速进入课堂。并激发对学 习的动力和对本节课的兴趣。
环节二 新课授予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城镇化 的概念,衡量城镇化的三个指标是什么? 城镇化的发展动力?分析中国在城镇化 人口比例人均生产总值的图表上的位置, 认识到图表上的国家的分类和特点,归 纳城镇化的意义。
水平低、发展慢
中国城镇化进程
• 从20%到40%城镇化率,各个发达 国家经历的时间:英国 120年;法 国 100年; 德国 80年;美国 40年 (1860-1900); 前苏联 30年 (1920-1950);日本 30年 (1925-1955)。 所以, 我国正经
历着世界上规模最大和速度最快的 城市化进程。
(五)城镇化率
• 城镇化率(又称城市化率、 城市化度、 城市化水 平、 城市化指标)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 重要标志, 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组织程 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4.这两个词语的外延基本上是一致的。
• 都市化其实是城市化的另一种叫法,是为了区别 城市化和城镇化而产生的。
(二)发展
• 具体表现为: ( 1)绝大多数农村人口逐渐进入城镇生活 并与市民融为一体;(2)非农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并成 为了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3)农村的地域自然景观、 产品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组织体系、行政管理
制度等等也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而变化,使整个社会形态由 传统的乡村社会向现代的城市社会转型。
• 城镇化的重要标志:(1)城镇人口增加;(2) 城镇数 量增加;(3) 城镇用地面积扩大;(4)城镇产业结构 升级。
• 进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 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 展。
第五讲社区和城市化
第一节 社区概述
一、社区的含义 (一)“社区”概念的由来
社区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滕
尼斯提出来的。他在1887出了一本《社区和社会》的
书。以后美国的罗密斯译成英文。滕尼斯认为,社区
是由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亲密、守望相助,疾病相
抚、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团体。人们加入这样的团体不
第五讲 社区和城市化
第二节 城市化
(二)消极影响——城市问题 1.世界普遍性问题 a.自然环境或生态环境恶化 b.人口拥挤 c.生活紧张和压力增大 2.发展中国家的问题 a.经济发展过快,建设、管理、生活、服务滞后 b.城乡差距扩大,加剧二元结构格局 c.贫富差距扩大,城市贫困严重,社会矛盾尖锐
25
第五讲 社区和城市化
第二节 城市化
二、城市化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推动社会发展和现代化 1.生产力水平提高,社会生产效益增长,经济水平提高 2.促进科技、教育等的发展 3.社会组织化程度提高 4.生活方式变化,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 5.人口异质性增加,人口素质提高 6.推动现代化进程
26
16
第五讲 社区和城市化
第一节 社区概述
3.城市社区的类型 (1)按人口规模分为特大、大、中等、小城市
我国对城市社区进行分类的人口规模标准是:100万以 上人口的为特大城市,50—100万人口的为大城市,20—50 万人口的为中等城市,20万人口以下的为小城市。 (2)按功能分为工业、商业、港口、教育、文化 、旅游、军 事、政治、综合城市 (3)按作用范围分为国际性城市、全国性城市和地方性城市 (4)按地理位置分为沿海城市、内陆城市和边陲城市 (5)按历史情况分为历史名城和新兴城市
12
第五讲 社区和城市化
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发展规划解读
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发展规划解读第1章引言 (3)1.1 城镇化的背景与意义 (3)1.2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与内涵 (3)第2章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战略 (4)2.1 发展目标与基本原则 (4)2.2 空间布局与城镇体系 (4)2.3 政策措施与制度创新 (5)第3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5)3.1 交通基础设施 (5)3.1.1 优化公共交通体系 (5)3.1.2 构建多层次交通网络 (5)3.1.3 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 (6)3.2 水资源与给排水设施 (6)3.2.1 水资源保障 (6)3.2.2 给排水设施建设 (6)3.3 能源供应与环保设施 (6)3.3.1 能源供应保障 (6)3.3.2 环保设施建设 (6)第4章产业布局与转型升级 (7)4.1 产业结构优化与新兴产业培育 (7)4.1.1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 (7)4.1.2 新兴产业选择与发展策略 (7)4.1.3 政策措施与支持体系 (7)4.2 产业园区与产业集群发展 (7)4.2.1 产业园区发展现状与问题 (7)4.2.2 产业集群构建与发展策略 (7)4.2.3 产业园区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 (7)4.3 服务业发展与就业促进 (7)4.3.1 服务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7)4.3.2 服务业发展重点与布局 (7)4.3.3 服务业发展与就业促进策略 (8)4.3.4 案例分析与启示 (8)第5章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8)5.1 生态环境保护 (8)5.1.1 生态功能分区与保护 (8)5.1.2 生态红线划定与管控 (8)5.1.3 生物多样性保护 (8)5.1.4 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8)5.2 环境污染治理 (8)5.2.1 水环境治理 (8)5.2.2 大气环境治理 (9)5.2.3 土壤污染防治 (9)5.2.4 噪声与固体废物治理 (9)5.3 生态修复与建设 (9)5.3.1 退化土地修复 (9)5.3.2 森林与城市绿化 (9)5.3.3 生态廊道建设 (9)5.3.4 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9)第6章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9)6.1 教育资源优化与配置 (9)6.1.1 优化教育资源布局 (9)6.1.2 提升教育质量 (10)6.1.3 完善教育保障机制 (10)6.2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10)6.2.1 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10)6.2.2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 (10)6.2.3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10)6.3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 (10)6.3.1 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布局 (10)6.3.2 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建设 (10)6.3.3 促进文化体育产业发展 (10)第7章城乡融合发展 (11)7.1 城乡规划与政策统筹 (11)7.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1)7.3 农村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 (11)第8章人口与就业管理 (11)8.1 人口规模与结构优化 (11)8.1.1 人口规模控制 (11)8.1.2 人口结构优化 (11)8.2 劳动就业与培训 (12)8.2.1 劳动就业保障 (12)8.2.2 职业技能培训 (12)8.3 人才引进与培养 (12)8.3.1 人才引进政策 (12)8.3.2 人才培养机制 (12)8.3.3 人才激励机制 (12)第9章城市治理与社区建设 (12)9.1 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 (12)9.1.1 完善城市管理体制 (12)9.1.2 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13)9.1.3 创新城市治理手段 (13)9.2 社区治理与居民自治 (13)9.2.1 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 (13)9.2.2 推进居民自治 (13)9.2.3 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13)9.3 城市安全与应急管理体系 (13)9.3.1 加强城市安全管理 (13)9.3.2 构建应急管理体系 (13)9.3.3 强化安全基础设施建设 (13)9.3.4 提高市民安全意识 (13)第10章保障措施与评估监管 (14)10.1 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 (14)10.1.1 完善政策体系 (14)10.1.2 加强资金保障 (14)10.1.3 创新融资模式 (14)10.2 评估监测与绩效考核 (14)10.2.1 建立评估监测机制 (14)10.2.2 强化绩效考核 (14)10.2.3 完善激励机制 (14)10.3 社会参与与公众监督 (14)10.3.1 加强社会参与 (14)10.3.2 强化公众监督 (14)10.3.3 推进信息公开 (15)第1章引言1.1 城镇化的背景与意义城镇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城镇化 教学设计第1课时2022-2023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2.2城镇化》教学设计(第1课时)1一、课标分析【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通过探究有关人文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1)基本构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这一节的内容可以分为“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城镇化的利弊”“地理信息技术在人文地理中的应用”三个部分,可以分为2个课时来落实。
第1课时完成“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在运用资料的前提下,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这就对学生分析相关图、表、文资料提取信息,归纳说明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要求。
行为主体是学生,行为动词是“运用”、“说明”,行为结果是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说明”的方式呈现,即达到理解层次,但这个目标需要通过资料的运用来达成。
在了解城镇化过程和特点之前,应该先对城镇化概念有个简单的介绍。
不同地区可能处在城镇化的不同阶段,表现出城镇化的差异性,根据课标要求的“不同地区”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至少要呈现两个及以上地区的城镇化资料供学生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指导学生掌握分析资料剖析城镇化过程和特点的能力。
在认识不同尺度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的同时,还要归纳城镇化的一般规律。
第2课时完成“运用资料,说明城镇化的利弊”和“通过探究有关人文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两条课标的内容。
“运用资料,说明城镇化的利弊”课标行为主体是学生,行为动词是“运用”、“说明”,行为结果是说明城镇化的利弊,以“说明”的方式呈现,即达到理解层次,且能够在运用资料的前提条件下,说明学生不仅仅要学会城镇化的利弊观点,也要能够结合具体区域进行分析,利弊两方面都要考虑到。
“通过探究有关人文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渗透在整个必修二教学中的,结合本节内容,可以做适当的教学安排,行为条件是探究有关人文地理问题,具体到本节内容就是探究城镇化发展相关问题。
行为动词是探究和了解,在说明城镇化过程特点和利弊的基础上了解有关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研究与实践
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研究与实践第一章绪论新型城镇化是指在保障农民收益、维护国家和农民的利益、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采用一系列经济、政治、文化等手段,将农村人口逐渐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近年来的一个重要发展战略。
本文旨在研究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第二章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发展导向(一)实行新型城镇化的计划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核心是在城市化进程中,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创新体制机制,落实人民利益。
具体地,新型城镇化的计划包括:提高农民素质,建立农村产权制度,加大城市建设力度等。
(二)推进城市群布局新型城镇化在城市群布局上,应力求尽量合理布局,利用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掌握国际和内部城市发展规律,加强城市服务功能的协同发展。
城市群的建设不仅有利于我国的城市化,更有利于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
(三)实行城乡统筹发展新型城镇化采取城乡融合发展模式,实际上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种方式。
在城乡发展中,要强化衔接和平衡,优化渐进式的城乡发展新模式,落实“同城同标准、同城同色”的目标,使城市、城镇、农村共同实现发展。
第三章新型城镇化的实践应用(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新型城镇化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政府的战略选择。
新型城镇化在实践中的应用,需要政府发挥领导作用,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以推进市场经济为主要途径。
(二)提高城市规划水平城市规划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优秀的城市规划水平不仅能提高城市的品质,还能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环境。
在城市规划方面,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资源供求和环境条件,制定科学规划,并严格执行,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三)深化城市管理在新型城镇化的实践中,不仅需要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也需要深化城市管理。
城市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的城市管制压力也日益增大。
因此,城市管理必须以多元化政府管理为主,通过全面、科学的治理手段,加强城市机制建设,促进城市化发展。
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报告
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报告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新型城镇化作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逐渐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热点。
本文从多个角度,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背景介绍我国处于快速城镇化发展阶段,城镇人口不断增加。
同时,城市化进程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新型城镇化作为破解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成为各地政府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注重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追求城市与乡村的统筹发展。
它包括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改革、社会保障完善、城市管理创新等多个方面。
三、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新型城镇化的目标主要包括实现城镇化进程的科学规划、促进城市化进程质量的提升、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等。
四、新型城镇化的推动因素新型城镇化的推动有多个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城市化进程的支撑。
另一方面,人口流动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推动了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五、新型城镇化的阻碍因素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面临一些阻碍因素。
首先,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限,城市规模扩大可能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其次,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低,需要加大投入力度。
六、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需要科学规划和差异化发展。
在不同地区,根据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要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注重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
七、新型城镇化的经验借鉴国内外的城镇化发展经验对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例如,德国的乡村再生计划和英国的城乡统筹发展经验,都可以为我国城镇化提供有益的参考。
八、新型城镇化的政策措施政府在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包括完善城镇化规划体系、改革土地制度、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大投资力度等。
九、新型城镇化的社会影响新型城镇化不仅对经济带来影响,也对社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会带来人口流动、社会结构变动、文化融合等多个方面的影响。
城镇化教案
城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城镇化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3.理解城镇化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4.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城镇化的概念和意义;2.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3.城镇化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A.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我国城市变迁的历史,引出本课主题——城镇化。
B.讲授(35分钟)1.城镇化的概念和意义(10分钟)a)定义: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比例不断增加,形成以城市为主体的社会生活方式。
b)意义: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推动社会进步。
2.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15分钟)a)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实施工业化战略,逐步推进农村向城市转移;改革开放后加速推进,2011年实现了50%左右的城镇化率。
b)现状:2019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60.6%,城市人口超过8亿。
3.城镇化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10分钟)a)经济:拉动内需,促进产业升级,提高生产效率。
b)社会: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和和谐。
c)环境:加剧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需要采取措施减少负面影响。
C.讨论(15分钟)1.请学生讨论城镇化对农村地区的影响;2.请学生讨论如何减少城镇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D.总结(5分钟)1.复习本课内容;2.强调城镇化发展需要平衡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
四、教学评价1.课堂讨论表现;2.课后写作业表现;3.考试成绩表现。
五、教学拓展1.请学生了解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情况;2.请学生调查本地区的城镇化情况,并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比较。
城镇化说课稿
城镇化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城镇化”。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城镇化”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的内容。
城镇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主要包括城镇化的概念、世界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能够了解城镇化的发展规律和特点,认识到城镇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初中地理学习中已经对城市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是,对于城镇化这一较为复杂的地理现象,学生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和全面。
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来获取知识。
然而,他们在抽象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启发。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城镇化的概念和主要表现。
(2)掌握世界城镇化的进程和特点。
(3)分析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图表分析和案例研究,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增强学生对家乡和国家发展的关注和责任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关注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世界城镇化的进程和特点。
(2)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教学难点(1)理解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2)如何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城镇化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发展建议。
项目成果简介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党的十六大把“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加快城镇化进程已成为各级政府的中心工作。但城镇化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专门是我国城乡关系长期受打算经济的桎梏,以往有些制度相互掣肘,束缚了城镇化的进展。因此,如何建立新型城乡制度体系,推进城镇化,就成为我国社会经济进展的迫切要求。这关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国民经济快速进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关于政府部门科学决策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其次,从定性上分析了我国农村城镇化的要紧制约因素,包括农业生产水平高低、经济增长、产业进展与布局、城镇建设、收入差别与体制障碍、素养制约、观念和认识障碍、政策不配套等。认为在当前我国经济进展较快的情形下,城镇化因此受要素投入和经济进展水平的阻碍,但更为重要的因素是与城镇化紧密相关的制度安排,体制因素、政策因素是制约农村城镇化的要紧因素。
3、乡镇企业制度创新
我国高度分散布局的乡镇企业,尽管吸取了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却阻碍了都市化进程,导致专门多负面效应。各地实践证明,乡镇企业进展与城镇化建设相辅相成,二者必须结合进展。一方面乡镇企业增强了城镇的经济实力,成为城镇化建设的经济后盾。另一方面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发挥集合效应,有利于企业之间进行优势互补。
当前,在户籍制度改革目标上社会各界的认识差不多一致,但在户籍制度改革的时机上,有的认为应赶忙取消,有的认为不能在短期内取消。我们认为连续坚持户籍制度的现状或一下取消都不可取。认为户籍制度改革的坚冰正在逐步被打破,但不可一蹴而就,应按推进城镇化、公民一律平等、逐步到位、制度和谐配套等原则,同别的制度一起进行综合的改革。
三、城镇化进展的国际体会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和制度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实践
1、小康社会
“小康社会”实现程度 1990年全国实现小康程度为 48% 2000年全国实现小康程度为 96% 还有三个指标没有达到: 农民人均纯收入1066元(1200元) 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73克(75克) 农村卫生保健合格 80%(100%)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实践
思பைடு நூலகம்题
1.中共十七大提出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 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请结合实际 ,谈谈为什么要把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2.改善民生问题是社会建设的重点,当前 ,就业难、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等 成为改善民生中最紧迫的问题。请从历 史和现实的结合上,谈谈解决这些问题 的意义和途径。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 设理论和制度
第五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理论与实践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和制度
2.掌握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和基本内容
3.认识统筹协调各方面利息关系的意义、目标和
着力点
4.认识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任务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概述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实现 国家长治久安的斩落高度抓好社会建设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就业问题
劳动力状况 就业关乎个人生存和尊严。就业是一个人生存、发展和 自我实现的重要前提和基本途径。就业关乎社会和谐 稳定,就业关乎经济健康发展。 根据人口结构测算,我国的劳动力人口近8亿.今后一个 时期每年需要就业的城镇劳动力超过2400万人,就业 岗位每年只能安排1200万个左右,2010年达到1500 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超过630万人。 我国农村还有1亿多富余劳动力,每年需要转移的大约 800万—900万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城镇化战略的确立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 断深入,我国城市化进入了一个持续、快速发展的 时期,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等沿海地区较早提 出城镇化战略。1995年以后,全国城镇化率由此前 每年递增0.5个百分点,一跃达到每年递增1.4个百 分点。 1998年10月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随着农业生产 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推进城镇 化条件已渐成熟,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
内 容
一、城镇化的内涵、特征及规律
二、我国的城镇化战略演变
三、加快推进我省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必要性分析
四、国外城镇化的主要模式及经验教训 五、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的建议
一、城镇化的内涵、特征及规律
我国古代的“城”与“市”是两个不 同的概念。“城”是指四周筑有围墙, 用以防卫的军事据点;“市”则指交易 市场,是商业和手工业的中心。
城镇化水平的度量:
城市化水平(%)= 城镇人口/总人口*100%
城镇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自然形成的中心
城镇是一定区域
要素集聚的结果。
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 平紧密相关 城市作为物质空间载体, 能够提供现代经济和社会 活动所需要的规模效益和 集聚效益,这意味着以较 低的成本获得较高的收益。
城镇化是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城市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中人口渐多,也出 现了商品生产和交换,“市”便在“城”中 或“城”郊出现,“城”与“市”逐渐结合 为一个统一的聚合体——城市。而且城市的 功能逐渐扩展和多元化。
城市的概念
城市是一定区域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 宗教、人口等的集中之地和中心所在,并 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形成发展而形成的一种 有别于乡村的高级聚落。 法国著名的城市地理学家什梅尔说:城市 既是—个景观,一片经济空间,一种人口 密度,也是一个生活中心和劳动中心,更 具体点说,也可能是一种气氛,一种特征 或者一个灵魂。
时间
初期阶段。判定标准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 的比重在30%以下。该阶段农村人口占绝对优 势,工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工业提供的就业 机会有限,农业剩余劳动力释放缓慢,因此要 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城镇人口比重才 能提高到30%,表明该国的城市化刚刚起步。 中期阶段。判定标准是城市化水平在3070%之间。该阶段由于工业基础已比较雄厚,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工业吸收大批农业人口,城镇人口比重可在短 短几十年内突破50%而上升到70%。 后期阶段的判定标准是城市化水平达到 70%以上。该阶段是城市化发展的成熟期,农 村人口的相对数量和绝对数量已经不大。为保 持社会必需的农业规模,农村人口的转化趋于 停止,最后相对稳定在10%左右。后期的城市 化不再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的 过程,而是城镇人口内部职业构成由第二产业 向第三产业转移,基本实现了现代化,城市进 入了成熟阶段,城市化水平长期保持相对稳定。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进程中,在工 业化和市场化推动下出现的人口聚集、产业聚集的 过程;是推动经济社会结构从二元或多元逐步向一 元转变的过程。 本质就是整个社会从传统社会逐步向现代社会转变; 是人类文明演进和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进程。它贯穿 着城与乡的碰撞、沟通、激荡、博弈。核心是把农 民转化为市民,把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由乡村型转 化为城市型; 目的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 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城镇化的最显著特征和路径是聚集。
城镇化的重要标志:(1)城镇人口增加;(2) 城镇数量增加;(3) 城镇用地面积
扩大;(4)城镇产业结构升级。
城镇化是“五个过程的统一”:第一,城镇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第
二,城镇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第三,城镇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第四,城镇化是 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第五,城镇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 程
镇一直以来是广大农村居民,尤
其是农村青年梦寐以求的事情。
从全国“百村千户”农民调查
来看,有66.7%的农民想过或很想 离开本村到城市工作生活;有 80.53%的农民希望自己的子女到 城市工作和生活。这显示农民进城 具有广泛的现实需求。
(三)城市化的演进规律
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通过对各个国家城市人口 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研究发现,城市化进程具有 阶段性规律,即全过程呈一条被拉平的s型曲线。 第一阶段为城市化的初期阶段,城市人口增长缓 慢,当城市人口超过10%以后,城市化进程逐渐 加快,当城市化水平超过30%时进入第二阶段, 城市化进程出现加快趋势,这种趋势一直要持续 到城市人口超过70%以后才会趋缓,此后为城市 化进程第三阶段,城市化进程停滞或略有下降趋 势。
直面城市:素描
层数、用材和结构、风格和造型)]
楼厦的王国[形形色色的单体建筑和建筑群(年代、类型、
汽车的世界[大街小巷、川流不息、公车私车、随处可见] 喧闹的天地[国家或地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中心,人
口、产业财富及各种问题的聚集地,人头攒动的市 井喧嚣,眼花缭乱的广告刺激,灯红酒绿的色彩诱 惑,„„]
城市化的三阶段论(S型曲线)
80% 城 市 化 水 平 60%
30%
农业社会
工业化 初期
工业化 中期
工业化 后期
后工业 化期
工业化水平
初期阶段
中期阶段
后期(完成)阶段
100 80
人口流动方向 乡村向城市的人口转移
60 乡村(农业)
社会
40 20 0 欠发达国家
城市(工业) 发展中国家 社会
城市化发展加速
河北省城镇化的战略部署
2007.10.29,省委七届三次全会就提高城市规划、 建设和管理水平提出了高标准要求,明确了“每 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的奋斗目标。 2007.12.10,《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 镇化进程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10年,全省城 镇化率达到45%。 2008年1月:河北省委省政府联合下发了《关于 在全省开展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活动的通知》, 开始实施“三年大变样”的战略决策。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到:要坚持走中国特 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 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 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 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 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河北省城镇化的战略部署
2003年,省委六届三次全会确立城镇化战略为四 大主体战略之一。 2004.6.14—16,省委、省政府在衡水市召开全省 城市化工作会议,出台《关于实施城市化战略的 决定》,标志着城镇化战略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2006.11.9,省第七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加快城市 化进程,构建加速发展的新平台,力争“十一五” 末城市化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内涵、特征
“城镇化”是指农村生产要素不断向城市迁移与聚集的历史过程。
具体表现为: ( 1)绝大多数农村人口逐渐进入城镇生活并与市民融为一体;(2)非农
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并成为了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3)农村的地域自然景观、产品产业结构、生 产生活方式、社会组织体系、行政管理制度等等也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而变化,使整个社会形态由传统 的乡村社会向现代的城市社会转型。
加快推进城镇化 问题研究
刘娟 教授 河得者、美国经 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把中国的城镇 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 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 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健康与否不仅 影响中国,而且影响世界。 中国正在和即将发生的城乡人口 转移和社会变迁的规模在世界上将 是空前的。在资源、环境、人口等 众多制约条件下走出一条健康发展 的城镇化道路,是中国对人类文明 的重大贡献,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 重大贡献。 我省城市化的发展正出现在这样 的大背景下,并进入了一个加速发 展期。
城市化发展水平
%
城市化进程还显示出后发加速特征。
英国用了100年(1800-1900), 美国是80年(1890-1970), 日本是40年(1935-1975), 韩国是30年(1960-1990)。 在1980-2005年期间,世界城市化水平上升了10 个百分点。其中,发达国家上升了5.9个百分点, 欠发达国家上升了14.7个百分点(中国为20.9 个百分点) ,最不发达国家上升了10.4个百分 点。
在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 工业化与城镇化犹如同胞兄弟,同生共长: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内容,是城镇化发 展的主动力,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落实, 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
城镇是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自觉选择
相对农村而言,城镇有更完 备的公共服务体系,便捷的交通 通讯网络, 优质的教育、医疗卫 生资源等等。因此,跃农门进城
(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 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 协调、集约、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 城镇化发展道路。
新型城镇化是一种新理念、新路径、新 形态。
你认为什么 是新型城镇 化? “新”在哪? 为什么新?
二、中国城镇化战略演变
● 1984年 中央第一次提出发展小城镇 ● 1998年 中央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大战略 ● 2000年 中央提出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实现城镇化和工业 化协调发展,小城镇占有重要地位 ● 2001年 十五计划纲要 实施城镇化战略,实施城乡共同进步, 把城镇化提高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 ● 2002年十六大报告提出必须加快城镇化进程,繁荣农村经济 ● 2005年 政治局集体学习中胡锦涛讲话第一次提出中国特色 城市化道路 ● 2006年 十一五计划纲要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 2007年 十七大报告 全面阐述有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 ● 2012年 十八大报告 全面阐述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 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