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复习资料
中考历史复习材料
中考历史复习材料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一章:远古时代1.1 原始社会的产生和发展- 原始人群的阶段特征- 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1.2 夏、商、西周的更迭- 夏朝的建立与灭亡- 商朝的建立与灭亡- 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1.3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铁器牛耕的使用与私田的开垦- 诸侯国的兼并战争第二章:秦汉时期2.1 秦朝的统一与灭亡- 秦朝的统一六国-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秦朝的暴政与农民起义2.2 汉朝的兴起与发展- 汉朝的建立与初步发展- 汉朝的对外交流与张骞出使西域- 汉朝的科技文化成就2.3 两汉的对外关系- 汉朝与匈奴的战争- 汉朝与西域的关系第三章:三国两晋南北朝3.1 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的局面3.2 两晋南北朝的更迭- 晋朝的建立与灭亡- 南北朝的更迭与民族融合3.3 南北朝的文化成就- 的传播与的兴起- 南北朝的书法与绘画艺术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第四章:鸦片战争与近现代史的开端4.1 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的爆发与原因- 《南京条约》的签订与影响4.2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的建立与金田起义- 太平天国的政权建设与北伐西征-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第五章: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5.1 洋务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洋务运动的背景与目的- 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与成就5.2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戊戌变法的背景与过程- 辛亥革命的过程与成果第六章:北洋政府与国民党政府6.1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混乱- 北洋政府的成立与统治- 北洋政府的内外政策6.2 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与抗日战争- 国民党政府的成立与统治- 抗日战争的爆发与过程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第七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巩固7.1 解放战争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解放战争的背景与过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意义7.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巩固与内外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改革与农业集体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三反”“五反”运动第八章:文化大革命与改革开放8.1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与影响- 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与原因- 文化大革命的过程与影响8.2 改革开放的进程与成果- 改革开放的背景与政策- 改革开放的成就与影响第四部分:世界史第九章:世界古代史9.1 古埃及、巴比伦、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的历史- 古埃及的文明与金字塔- 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 古印度的与种姓制度-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与哲学思想- 古罗马的法律制度与帝国扩张9.2 教与的起源与发展- 教的起源与传播- 的起源与传播第十章:世界近现代史10.1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的背景与主要代表人物- 宗教改革的背景与影响10.2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与美国独立战争-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与过程10.3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 法国大革命的背景与过程- 拿破仑帝国的建立与衰落第十一章:世界现代史11.1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与过程-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与影响11.2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与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11.3 冷战与两极格局的瓦解- 冷战的背景与过程- 两极格局的瓦解与多极化趋势。
初中历史复习材料及答案解析
初中历史复习材料及答案解析第一单元中国古代史1.1 夏商西周- 夏朝的建立时间是什么时候?- 商朝的最后一个国王是谁?- 西周的分封制是什么?1.2 春秋战国- 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有哪些?- 战国七雄指的是哪七个国家?1.3 秦汉-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是什么?1.4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局面是什么?- 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二单元中国近代史2.1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是什么?- 鸦片战争后,中国签订了哪个不平等条约?2.2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者是谁?2.3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哪些?2.4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是哪里?第三单元中国现代史3.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年份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意义是什么?3.2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我国何时实现了农业集体化?- 我国何时进行了“三大改造”?3.3 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文化大革命对我国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3.4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的起步时间是哪一年?- 改革开放的目的是什么?答案解析(此处列出每个问题的答案及解析)通过以上复材料及答案解析,相信同学们对初中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希望大家在备考过程中,能够不断巩固知识点,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
祝大家历史考试取得优异成绩!。
中国历史复习题集及答案
中国历史复习题集及答案1. 介绍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学习中国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国的发展进程。
本文提供一套中国历史复习题集及答案,帮助读者回顾和巩固对中国历史的了解。
2. 秦朝的建立题目 1: 哪位君主建立了秦朝?答案: 秦始皇题目 2: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了哪些政策?答案: 实行郡县制、焚书坑儒、修建万里长城、统一度量衡等。
3. 汉朝的兴衰题目 1: 刘邦是哪个朝代的开国皇帝?答案: 汉朝题目 2: 请简要介绍西汉时期的政治制度。
答案: 西汉时期实行郡县制,同时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职位。
4. 隋唐的辉煌题目 1: 唐太宗是哪个朝代的皇帝?答案: 唐朝题目 2: 唐朝的开放政策推动了哪些方面的发展?答案: 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5. 宋朝的变革题目 1: 宋朝分为哪两个时期?答案: 北宋和南宋题目 2: 北宋的政治改革有哪些特点?答案: 实行科举制度、推行新法等。
6. 元朝的统治题目 1: 哪位皇帝建立了元朝?答案: 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
题目 2: 元朝统治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答案: 推崇蒙古族文化、设立行省制度、修建大都等。
7. 明朝的兴盛题目 1: 明朝的开国皇帝是谁?答案: 朱元璋题目 2: 明朝取得了哪些重大的经济成就?答案: 实行海禁政策、进行海外贸易、推动农业发展等。
8. 清朝的衰落题目 1: 最后一个清朝皇帝是谁?答案: 溥仪题目 2: 清朝的衰败原因是什么?答案: 内外因素综合作用,如封建统治制度的腐朽、外国列强的侵略等。
9. 近代史的发展题目 1: 辛亥革命的时间是?答案: 1911年题目 2: 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了哪个时期?答案: 中华民国时期。
10. 现代中国的崛起题目 1: 新中国成立的时间是?答案: 1949年题目 2: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发展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答案: 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经济建设、加强了国际地位等。
历史会考知识点提纲总结
历史会考知识点提纲总结一、古代史1. 夏商周时期- 夏朝建立和衰亡的原因- 商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周朝的分封制度和封建社会2.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代的国家分裂和战争- 战国时代的纵横家和百家争鸣- 儒家、道家、墨家等思想流派的兴起3. 秦汉时期- 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 兵马俑和长城的建设- 汉朝的封建制度和丝绸之路的开通4.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时期的分裂局面和民族大迁徙- 南北朝时期的南北对峙和文化发展- 《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人物和事件5. 唐宋时期- 唐朝的大唐盛世和玄武门之变- 唐宋时期的科举制度和科技文化繁荣- 北宋的靖康之变和南宋的亡国之痛6. 元明清时期- 元朝的建立和统治- 明朝的中兴和瓦解- 清朝的入关和康乾盛世二、中国近代史1. 清末民国时期- 清朝的衰落和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辛亥革命领导人孙中山和黄兴的思想与行动2.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的背景和意义-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五四运动领导人陈独秀和胡适的思想与实践3.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早期组织-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思想与行动-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作用与贡献4.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发展- 解放战争的开展和结束- 抗日和解放战争中的重大战役和事件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和政治体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6. 当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外交政策- 中美关系和中俄关系的发展和变化- 中国在国际组织和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和作用三、世界史1. 古代世界的文明起源- 埃及文明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 印度文明和中国文明2. 中世纪的世界格局- 罗马帝国的分裂和封建体制的形成- 拜占庭帝国和伊斯兰世界- 卡洛林帝国和十字军东征3. 欧洲的大航海时代- 葡萄牙的航海活动和发现之旅- 西班牙的殖民扩张和新大陆的开发- 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和英国的殖民帝国4. 世界两次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和战争进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与国际组织5. 冷战时期和后冷战时期- 苏联和美国的对立和冷战的发展-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 当代世界的全球化和多极化六、地理知识1. 世界地理概况- 世界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 世界地势和气候分布- 世界地貌和生态系统2. 中国地理概况- 中国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 中国地势和气候分布- 中国地貌和生态系统3. 世界人口与城市发展- 世界人口和人口分布- 世界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趋势- 世界人口与城市发展的相关问题4. 中国人口与城市发展- 中国人口和人口分布- 中国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趋势- 中国人口与城市发展的相关问题5. 世界资源与环境问题- 世界主要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世界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和影响- 世界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6. 中国资源与环境问题- 中国主要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中国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和影响- 中国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以上提纲总结了历史会考的主要知识点,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可以根据提纲进行分模块的学习和复习,以便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和提高考试成绩。
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开始于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产生,结束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夕,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发展阶段。
共包括7个学习主题:1、中华文明的起源2、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3、统一国家的建立4、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5、繁荣与开放的社会6、经济重心南移与民族关系的发展7、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主题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一、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说出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早期人类生活和生活状况。
1、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他生活在()流域。
距今约()年,他们会制造()和使用()。
2、远古居民的三个代表图:代表文化距今时间发现地点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云南省元谋县北京人距今约七十至二十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山顶洞人距今约三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3、山顶洞人比北京人的进步图:代表文化体质形态工具制造用火观念社会组织北京人保留猿的某些特征打制粗糙的石器使用天然火原始人群山顶洞人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人工取火懂得爱美死后埋葬按血缘结合起来的氏族二、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一、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两个代表:原始人类距今时间发现地点生产活动生产工具住房用具穿着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七千年长江流域浙江余姚市河姆渡村种植水稻,饲养猪狗牛羊骨制耒耜,已使用磨制石器干栏式房屋制造陶器、玉器、原始乐器学会织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五六千年黄河流域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渔猎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半地穴式房屋制造彩陶1、使用()的时代叫做旧石器时代,使用()的时代叫做新石器时代。
2、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于父系氏族社会晚期,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
那时他们制造的陶器有黑、白陶。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三、讲述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知道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中国史学史复习资料(综合修订版)
中国史学史一、名词解释:(1)《世本》:原本15篇,记事从黄帝开始,讫于战国末年。
有《帝系》、《王侯谱》、《卿大夫谱》、《记》、《世家》、《传》、《氏姓》、《居》、《作》、《谥法》等。
其中《帝系》记帝王传授的系统;《王侯谱》、《卿大夫谱》记诸侯、卿大夫世系;《氏姓》记录当时所有的姓氏;《居》讲建都情况;《作》记录一些事物的发明情况及其历史;《谥法》记谥号的含义。
其中《世家》、《传》等对《史记》体例的形成具有启迪的作用。
(2)《竹书纪年》:是战国时魏国的史书。
西晋武帝太康年间,汲郡人不准盗掘魏襄王墓,得竹简数十车,后经荀勖等人整理、研究,得书16种75篇。
其中《纪年》13篇,记载了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至周宣王后,则特记晋国历史,晋被三家瓜分后,又特记魏国历史,记至魏襄王二十年(前299年)。
由于司马迁写《史记》时没有看到该书,所以该书可以帮助我们订正《史记》的某些错误。
(3)“三礼”:即儒家经典中的《周礼》、《仪礼》、《礼记》:其中《周礼》又名《周官》,是有关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的汇编。
一方面反映了西周现实的政治制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头脑中理想的政治制度。
《仪礼》是春秋、战国时流传下来的十七篇仪节单,其中有包括《士婚礼》、《士丧礼》、《士冠礼》等,反映了当时的典礼活动、伦理关系、吉凶婚丧等社会生活。
《礼记》主要是论述礼的作用和意义。
(4)荀悦:字仲豫,东汉颖川人。
汉献帝时任黄门侍郎、秘书监。
献帝以《汉书》“文烦难省”,建安初年命荀悦按编年体改编《汉书》,前后三年,成《汉纪》30卷。
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
荀悦以《汉书》中的本纪为纲,将其书中传、志、表的内容加以概括,按时间的顺序,散放于帝纪各年之下。
将80万字的《汉书》精简为18万字的《汉纪》,为用编年史体撰述断代历史创立了典范。
(5)裴松之:字世期,河东闻喜人。
曾任东晋殿中将军、员外散骑侍郎。
南朝宋文帝时任中书侍郎。
文帝以《三国志》过于简略,乃命裴松之作注。
中国历史第三册复习提纲
中国历史第三册复习提纲一、南北朝时期(420年-589年)1.南北朝的产生a.五胡乱华导致北方政权衰弱b.宋刘宋、齐刘宋、梁邓梁三朝的建立和统一c.南朝陆续灭亡的原因2.南北朝政权的对比a.军阀混战导致各政权割据b.文化艺术繁荣的南朝c.士族阶层的抬头3.佛教在南北朝时期的发展a.佛教的渗透和传播b.佛教的地位和影响力c.佛教的教派分化及影响4.北朝民族融合与民族国家的解体a.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融合b.民族国家的分裂与衰退c.建立隋朝和统一中国二、隋唐时期(581年-907年)1.隋朝的统一a.隋文帝杨坚的统治b.六朝的政治遗产和制度创新c.阎朝的崩溃和隋朝的灭亡2.唐朝的繁荣与开放a.唐太宗李世民的统治b.唐朝的政治制度和军事c.高宗和中宗时期的盛世3.唐朝的疆域和经济发展a.西域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b.盐铁兼营政策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c.高度发达的城市和商业经济4.唐朝的国际地位与文化繁荣a.唐玄宗时期的贞观之治b.蔺相如的政策和文化交流c.诗歌、音乐、绘画等文化艺术的繁荣三、五代十国时期(907年-960年)1.五代时期的政权更迭a.李渊建立后梁,定都洛阳b.南唐李煜的文化繁荣c.北方的辽朝和西方的西夏的兴起2.五代时期社会经济与文化特点a.商业经济的发展与水陆交通的繁荣b.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c.金钱经济和私人土地所有制的出现3.北方和南方政权的对峙a.南方的吴越和南汉的兴起b.吴蜀之战和吴越战争的结果c.北方民族政权的建立和统一四、北宋时期(960年-1127年)1.北宋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a.清明节试策和科举制度的严密化b.赵匡胤的政策和宋朝的统治c.农业发展和城市经济的提高2.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宋词的兴盛a.文人墨客的兴起与士人文化的传承b.陆游的词作风格和传统词的发展c.画院的建立和绘画艺术的创新3.宋朝的科技成就与民族大融合a.钟表制造术的引入和火药的运用b.士人阶层的壮大和地方士族的抬头c.宋金之战的背景和结果五、南宋时期(1127年-1279年)1.南宋文化与北宋的衰落a.宋孝宗与孝宗的政治制度b.宋大历皇帝与西夏和金朝的对峙c.文化艺术的兴盛和传统文化的传承2.南宋社会经济与科技成就a.农田水利的改进和城市商业的繁荣b.清明节策试的和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完善c.造纸、印刷和航海技术的进步3.南宋的政权更迭与统一a.宋宣和与元兵的入侵b.建炎之乱和绍兴和议的签订c.秦桧与宋理宗的南迁,最终灭亡六、综合总结南北朝至南宋的历史发展1.此时期中国的政权更迭和民族融合2.经济、农业、商业和文化的发展与繁荣3.社会阶层和士族的抬头与壮大4.科技成就与时代变革5.政治制度和军事的影响和意义以上是中国历史第三册的复习提纲,主要涵盖了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五代十国时期、北宋时期、南宋时期的重要内容。
中国史学史复习资料-普洱学院
中国史学史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编年体:是我国最早的史书编纂体裁之一。
孔子删定的《春秋》采用编年体,初步将人物、地点、时间、事件四个因素结合起来记叙历史,它已有了明确的时间顺序,把事件有系统地按年代先后加以编排,上下连贯,从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发展过程。
这种体例经过《左传》作者做了进一步的完善。
2、纪传体:是以记载历史人物事迹为主的史体。
创立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该书以本纪记载历代帝王的事迹和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以表的形式谱列年爵;以书的形式记历代典章制度;以世家的形式记载诸侯公卿的事迹;以列传的形式记社会各阶层人氏的事迹。
以后历代正史均沿用这种史体。
3、纪事本末体:纪事本末体是南宋袁枢在编撰《通鉴纪事本末》过程中创立的。
该书的编纂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读《通鉴》的困难,详明历史事件的始末。
袁枢将《通鉴》分年叙述之事统一集中起来,分为239个标题,不动一字的加以抄录。
每事各详起讫、自为首尾,详细记载事件的来龙去脉。
4、史记五体:指的是《史记》的五种体例,由司马迁首创,分别是本纪十二篇,世家三十篇,书八篇,表十篇,列传七十篇。
其中,本纪是以朝代先后为序记载的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各朝代或皇帝的历史,世家是世代相传的诸侯王的历史,书是专门的分类史,表是以表格形式记载的以年月为纲以事件为纬的历史重大事件,列传是除本纪和世家以外的社会各阶层人物的传记,五种体例互相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5、唐八史:唐以前,史书大都是私家著作。
唐建立后,提倡设馆官修史书,令宰相监修。
唐代先后修撰的正史有八部,习称“唐八史”,即《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六部以及李延寿私人编修但获得政府批准而列为正史的《南史》和《北史》。
6、“史才三长论”:是唐代著名史学理论家刘知几提出的著名史学观点。
所谓“史才三长”,包括:史才、史学、史识。
所谓“史才”,是指写史的能力;“史学”是指具有渊博的历史知识,掌握丰富的历史资料;“史识”是指对历史是非曲直的观察、鉴别和判断能力。
中国史学史复习
中国史学史复习1、《春秋》是现存最早的编年史,相传孔子所作。
记自公元前722——公元前481的史事。
主要记朝聘、会盟、战争,以及一些自然现象,如水灾、旱灾、日食等。
对自然现象的记载很宝贵,尤其自然灾异。
关于经济、文化方面的则没有,所以主要记政治。
《春秋》记事简单,最少的一个字,最多的四十五个字。
因为记事简单,所以有人认为此书每个字都有微言大义,对此有人怀疑这并非孔子所创,而是当时史官的书法。
2、《左传》《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它和《公羊传》、《谷梁传》一起被视为解释《春秋》的“传”,通称“春秋三传”。
一般认为其是左丘明。
记前722——前468年之事,30卷,约18万多字。
主要记春秋时代统治阶级的政治活动,列国之间的战争。
《左传》记事相当详细,对于历史事件的记载一般能做到首尾完整,范围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经济、学术文化、社会生活、自然现象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创造了“君子曰”的史评形式,对所载史实或人物或直接发表议论,或引用他人言论进行评论,开创了“史论”之先河。
有可贵的民本思想。
但作者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他把历史的创造归功于王侯将相的创造,归之于天命。
没有完全冲破天命和鬼神观念的束缚。
3、《春秋三传》即《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春秋》经文言简义深,如无注释,则无法了解。
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另有邹氏、夹氏二家,早在汉朝即已失传。
所以自汉至今,学者只藉三传研读《春秋》。
《春秋》是记事的,后多散佚,仅留下经孔子整理的鲁国的《春秋》,汉代有重新编撰整理的“春秋三传”,即《公羊传》、《谷(榖)梁传》、《左传》。
《春秋三传》都是编年体史书。
4、史记五体指的是《史记》的五种体例,分别是本纪十二篇,世家三十篇,书八篇,表十篇,列传七十篇。
其中,本纪是以朝代先后为序记载的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各朝代或皇帝的历史,世家是世代相传的诸侯王的历史,书是专门的分类史,表是以表格形式记载的以年月为纲以事件为纬的历史重大事件,列传是除本纪和世家以外的社会各阶层人物的传记,五种体例互相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复习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3、过渡时期总路线4、一五计划5、《论十大关系》6、“大跃进”运动7、中共七届三中全会8、万隆会议9、人民公社化运动10、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1、抗美援朝运动12、镇压反革命运动13、“三反”、“五反”运动1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5、中共八大 16、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17、中共八大二次会议18、庐山会议 19、“八字方针” 20、七千人大会 21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22、“四五运动”2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4、“一国两制” 2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二、简答题1、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包括什么内容?2、简述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任务和战略方针。
3、简述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的主要内容。
4、简述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5、简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6、简述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
7、简述“三反”、“五反”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8、简述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
9、简述邓小平1975年整顿的内容及意义。
10、“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内容和意义。
11、简述中共十三大阐述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
12、简述七千人大会的内容和意义。
13、,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阐述了哪些重要思想?三、论述题1、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如何实现的?有哪些经验和不足?2、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如何实现的?有哪些经验和不足?3、么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4、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在今后的对外开放中,我们应当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了机遇与挑战?5、中共八大的历史功绩。
6、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7、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方针和“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过程。
《中国史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史学史》期末复习资料《中国史学史》复习参考题:一.名词解释1.史学史“史学史”概念是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在其著作《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明确提出。
史学史是研究史学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其主要任务是对历史学的起源、发展至形成为一门科学的基本过程和规律予以探讨和总结。
其研究对象为:(1)研究关于史学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性的特点;(2)研究史官、史家与史学思想;(3)研究史学与社会的关系;(4)研究史学发展与相互学术文化领域的关系;(5)研究史学发展的规律性等。
其成果是为历史研究起指导作用,而中国史学发达则是为中国史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2.《春秋》《春秋》是孔子根据《鲁春秋》和参考其它史书编纂而成。
“(孔子)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约其辞文,去其烦重”。
记载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历史。
其内容以鲁国历史为主,但涉及到列国之事。
主要记载各国间的朝聘、盟会、战争、灾异以及统治阶级人物活动的事迹。
孔子作春秋的史学贡献在于:(1)具历史著作之雏形。
《春秋》按照明确而连续的时间顺序罗列了我国春秋时期的大事,有取舍详约,于纪事中寓褒贬,对我国史学著作具有发端的意义。
(2)初步提出史书的具体内容《春秋》初步将“义、事、文”三个要素结合起来记叙历史,从中可以看出史书的特点和价值,对后世史书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3)“属辞比事”:提出了一套历史编撰方法“《春秋》属辞比事而不乱。
”(《礼记·经解》)(4)重人事而不宣扬鬼神《春秋》尽管也记载了灾异,可是没有人为地去为灾异披上神秘的色彩,更没有把它与人事关系牵连在一起。
(5)不足首先,记事太简单,一部包括242年历史的著作总共一万六千多字,可以说是只有标题而无具体内容。
其次,“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以个人主观来定褒贬,开了后世史书中“曲笔”的先例。
3.司马彪(243年—306年),字绍统,河内温人,西晋史学家、文学家。
国史概要复习资料
国史概要复习资料1 杨坚(隋文帝)于581年废静帝自立,建立隋朝。
开皇九年(589年)正月,伐陈成功,统一南北,结束自东汉末年以来的大分裂局面。
2、隋朝建立后,为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第一,三省六部制;第二,科举制;第三,户籍制3、三省六部制:隋文帝改革。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作为最高政务机关。
中书省是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机构,尚书省市行政机构。
这种三省六部的中央政权体制,为后世所沿用。
地方的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二级。
4、大索貌阅:为了编定户籍,地方官每年要亲自查验户口、年龄、疾况。
目的是把隐漏户口简括出来,把“诈老诈小”清查出来,把大功以下(堂兄弟以下)从户籍中分离出来,使大户分析为小户,增加赋役的承担对象。
5输籍定样:中央政府制定划分户等的标准,发到州县,每年正月初五县令派人下乡,依样确定户籍,强制隐蔽户口向政府登记,旨在拆散大户,析出小户6隋炀帝为巩固帝国版图扩大帝国影响措施:一、营建东都洛阳;二、开凿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三、经营西域7隋朝时以洛阳为中心的运河作用:一、形成了南北向的人造运河和东西向的自然河流相互连接的水运体系;二、加强江淮、江南地区的练习,加强北方边防的控制;三、运河网络使长江黄河流域和今北京地区连成一体,可以供养给都城以南方的粮食和其他物资、并给北方提供战略后勤保障,为南北统一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8隋朝何以在短期内迅速致富:一、均田制的实施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二、“大索貌阅”与输籍之法使得政府直接控制的纳税人口和纳税耕地骤然增加;三、江淮以南快速发展,逐渐成为经济重心;四、大运河的开凿有利于转输物资。
9炫耀国威、滥用民力的最大危害是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最突出的是攻打高句丽。
隋文帝晚年就有开疆扩土的愿望,598年出兵高句丽就是扩张主义的集中体现。
612年,隋炀帝分水陆两路进攻高句丽。
10、618年,隋炀帝被处死。
李渊称帝,都城长安,建立唐朝。
11唐太宗即位措施(贞观之治627-649):一、休养生息,轻徭薄赋。
《中国史学史》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中国史学史》期末考试复习题一、填空题1、商周的甲骨卜辞和金属器物上的钟鼎铭文即金文,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档案。
2、从史学的观点看,远古的传说,可以看作是中国史学上最早的一分遗产。
3、从卜辞到金文,反映了文字记载由简而繁的发展过程,也反映了历史记载从不自觉到初步有了自觉意识的发展过程。
4、《尚书》相传由孔子选编,汇集的是典、谟、训、诰、誓、命,基本上是统治者的讲话记录或文告。
它是研究商周的基本史料,是我国最早结集成编的重要历史文献。
5、《今文尚书》是指西汉文帝时由晁错整理,共有二十八篇,改用当时流行的隶书书写,故成为《今文尚书》。
《古文尚书》:汉武帝时在孔子旧居之地的墙壁中又发现一部《尚书》,用秦以前字体书写,即“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六国所用字体写成,所以成为《古文尚书》。
6、周朝有五种史官,即五史: 大史掌记国家大事,制定和保管典章制度;小史掌管王室和诸候间的联系,同时记载王室和诸候间往来的事。
7.春秋时期各国都编有史书,如晋国的《乘》、郑国的《志》、楚国的《梼杌》、鲁国的《春秋》、秦国的《秦记》。
8、《春秋》是孔子修订的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现在所知道的第一部私人撰写的历史著作,儒家典籍,被列为“五经”之一。
在笔法上较多运用用“隐讳”的春秋笔法。
还具有只记事不记言的特点。
9、《左传》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它和《公羊传》、《谷梁传》一起被视为解释《春秋》的“传”,通称“春秋三传”。
10.梁启超是史学史学科的倡导者和奠基人。
1922年著成《中国历史研究法》,有《过去之中国史学界》一章,概括论述了中国古代史学从起源到清代二千年来的发展轨迹,是近现代最早系统论述中国史学史的专文。
11.春秋战国时期,除了著名的编年体史书《春秋》、《左传》之外,还有《竹书纪年》和《穆天子传》。
《竹书纪年》,亦称《汲冢纪年》。
12、汉承秦制,西汉史官也叫“太史令”。
至东汉时,兰台、东观为藏书处,朝廷设有兰台令史,执掌图书秘籍,兰台、东观又是著述之所。
《国史纲要》复习资料
国史纲要一、名词解释:1、井田制:我国奴隶社会实行的一种土地使用的管理制度。
商朝兴起,西周盛行,春秋瓦解。
所谓“井田”是指将方里九百亩土地,划为九块,每块一百亩,八家共耕中间的一百亩公田,每家都有一百亩私田, 这种土地的划分使用方式,其形犹如“井”字。
是一种农业、行政与军事组织形式合一的重要制度。
2、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
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
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
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3赤壁之战:是指三国形成时期,刘备、孙权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赤壁之战后,曹、孙、刘三大集团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
4、春秋五霸:春秋时代,从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
在这二百九十多年间,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
相传春秋初期诸侯列国一百四十多个,经过连年兼并,到后来只剩较大的几个。
这些大国之间还互相攻伐,争夺霸权。
春秋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互相征战,争做霸主,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叫做“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
此说见之于《史记》。
5、战国七雄:指历史上东周(春秋时代与战国时代的合称)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的诸侯国的统称。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 年~公元前476年)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实力最强的七个诸侯国分别为燕、齐、楚、秦、赵、魏和韩,这七个国家被史学家称作“战国七雄”。
6.贞观之治:指中国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
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诤臣;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当时并大力平定外患,并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
中国史复习资料
中国史复习资料1.对比隋代与唐代的三省六部制答:隋下设吏、礼、兵、度支(后改称民部)、都官(后改称刑部)、工六部;唐下设工、刑、兵、礼、户、吏六部。
隋设立尚书省、置尚书令、左右仆射各一人,皆有实权;唐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以及左右仆射这些宰相职务已经变成了一个崇高的虚衔,而真正的宰相却成为一种临时性质的职务,这符合从汉代开始的相权不断下降的规律。
2.列举隋唐二十四司(二十四格)吏部:吏部、司封、司勋、考功户部:户部、度支、金部、仓部礼部:礼部、祀部、主客、膳部兵部:兵部、职方、驾部、库部刑部:刑部、都官、比部、司门工部:工部、屯田、虞部、水部3.列举尚书刑部。
答:尚书省、列曹、秘书、太常、司农、光禄、太仆、太府、少府、监门、宿卫、计帐。
4.名词解释:两税法答:两税法是唐朝宰相杨炎所创之税法。
武周过后均田制受到破坏,唐代开国初期的租庸调法早已不适用,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开始实行两税法。
主要内容是:(1)取消租庸调及各项杂税的征收,保留户税和地税。
(2)量出制入,政府先预算开支以确定赋税总额。
(3)户税是按户等高低征钱,户等高的出钱多,户等低的出钱少。
划分户等,是依据财产的多寡。
户税在征收时大部分钱要折算成绢帛,征钱只是很少一部分。
(4)地税按亩征收谷物。
纳税的土地,以大历十四年的垦田数为准。
(5)无论户税和地税,都分夏秋两季征收,夏税限六月纳毕,秋税限十一月纳毕。
因为夏秋两征,所以新税制称为两税法。
(6)对不定居的商贾征税三十分之一(后改为十分之一),使与定居的人负担均等。
深远影响:是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而“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反映出过去由封建国家在不同程度上控制土地私有的原则变为不干预或少干预的原则。
5.柜坊和飞钱答:「柜坊」和「飞钱」是唐代商业高度发展的标誌。
它们最初流行於长安的东、西市。
柜坊:古代的保管箱「柜坊」是专供商客存放金钱、货物的店铺,柜坊的业主会按存放金钱、货物的数量,收取柜租。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复习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复习资料第一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成立时的国内国际条件:1、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奠定了建立新中国的前提条件。
2、经过人民大革命,形成了全国人民的空前大团结。
3、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文化极端落后。
4、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中苏两党关系加强(与苏联控制与反控制的拉锯战)5、世界冷战局面开始出现,美国采取敌视新中国的政策人民共和国方案中经济形态:由五种成分构成:1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2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3私人资本主义4个体经济5国家和个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经济方针: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共同纲领》内容:1、关于新中国的性质和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2、关于新中国的政权制度、军事制度及经济、文化教育、民族、外交政策的总原则 4、关于人民的权利与义务意义: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大宪章,他在一个时期内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是政府的施政方针,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体现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最高人民检察署署长1948年秋到49年初对官僚资本的接管政策和办法,既不打乱企业原有的组织机构,而是先按照原来的组织机构和生产系统“保持原职、原薪、原制度”,由军管会对他们自上而下、原封不动、完整的接收下来。
派往这些企业的军队代表的职责是监督生产,而不是直接管理企业的生产。
所有这些规定的唯一出发点,就是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没收官僚资本的两重性质:从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附庸即中国买办资产阶级及摧毁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的意义看,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 从消灭中国的大资产阶级来看,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第二章共和国民主改革的全面展开与国民经济的恢复 p30毛泽东在七届三中全会上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书面报告,明确提出当前的中心任务就是: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争取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为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条件。
历史本《中国史学史》复习资料 (2)
历史《中国史学史》复习资料1
一、填空
1.《尚书》是反映我国______时期历史的古典文献。
2.编年体史著以______为中心记述历史。
3.司马迁提倡“究天人之际,________ ,成一家之言”的历史编撰思想。
4.《三国志》是由____撰写的史学著作。
5.《通典》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记载______的史著。
二、单选
1. 《尚书》的体例不包括______。
A.典
B.训
C.书
D.命
2. “春秋三传”不包括以下的_____。
A.《左传》
B.《公羊传》
C.《谷梁传》
D.《吕氏春秋》
3. 《史记》的体裁是_____。
A.纪传体
B.综合体
C.编年体
D.典制体
4.我国传统史学的基本成型阶段大致在_____。
A.秦汉
B. 魏晋南北朝
C.隋唐五代
D.宋元
5. 下列不属于刘知几提出的“史才三长”的是_____。
A史德 B.史学 C.史才 D.史识
三.名词解释
1.《左传》
2. “前四史”
3. 《史记》
四、简答
1.简述先秦时期史学发展的成就。
2.简述具有代表性的纪传体史著。
3.简述刘知几的史学贡献。
五、论述
根据个人体会,试论如何继承、弘扬中国传统史学精神遗产。
中国史学史复习资料
1.编年体:是我国最早的史书编纂体裁之一。
孔子删定的《春秋》采用编年体,初步将人物、地点、时间、事件四个因素结合起来记叙历史,它已有了明确的时间顺序,把事件有系统地按年代先后加以编排,上下连贯,从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发展过程。
这种体例经过《左传》作者做了进一步的完善。
2.纪传体:是以记载历史人物事迹为主的史体。
创立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该书以本纪记载历代帝王的事迹和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以表的形式谱列年爵;以书的形式记历代典章制度;以世家的形式记载诸侯公卿的事迹;以列传的形式记社会各阶层人氏的事迹。
以后历代正史均沿用这种史体!3.《通典》:唐代著名史学家杜佑所著。
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典章制度通史。
该书所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唐玄宗天宝末年(也涉及到历代的典章制度。
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等九门,对每一种制度,都能综惯古今,溯源明流。
该书为编写制度通史开创了先例4.《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包含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记述了上起黄帝、下讫汉武帝三千多年间的诸多方面的历史,其内容丰富,堪称为一部体大思精的百科全书。
《史记》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让历代学习。
其记录的时间、范围广泛,事迹全面,人物丰富,涉及典籍面广,在史料搜集取舍上,为后世树立了典范。
司马迁编写《史记》时,尊重史实,秉笔直书,重视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重视用社会经济生活来探索历史发展的原因,这些进步思想对史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5.《史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史学理论著作。
作者刘知几,是我国古代社会杰出的史学家。
《史通》共20卷,对唐代以前的史学著作和史学家做了系统的总结,并提出了刘知几个人的修史主张。
著名的“三长论”和“直笔论”。
认为一个优秀的史学家必须具有才、学、识三长,而以识最重要,对于写史,刘知几主张“直笔”,要做到“不掩恶,不应美”,“不避强御”,“无所阿容”,反对迎合权势或从个人恩怨出发歪曲史实。
这些卓越的见解,对后世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中国现代史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史复习资料
一、辛亥革命及其影响
辛亥革命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之一,它发生在1911年,标志着中国封建的结束以及共和政体的确立。
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
二、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两个重要事件。
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是中国留学生和知识分子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束缚的一次自发抗议运动。
新文化运动则是五四运动后的文化运动,强调民主、科学和进步,对中国的文化和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
三、抗日战争及其影响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一场艰苦卓越的战斗。
这场战争持续了八年,对中国的社会、政治和军事产生了深
远影响。
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保卫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还为中共建
立领导地位奠定了基础。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重要里程碑。
1949年,的人民解放军成功取得全国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
这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
影响。
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史上的又一次重大转折。
在1978年,中
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中国向现代化
国家迈进。
改革开放的成果包括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
社会的变革,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以上是中国现代史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和影响,复习资料中应包
括这些内容以及相关细节。
更深入的了解和学习这些历史事件,有
助于我们对中国现代史有更全面的认识。
中国史学史复习资料
判断题1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这是殷周时期的史官名称。
正确2孔子修的《春秋》是中国史学上第一部私人撰述的历史著作,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正确3孔子是私人修史的开创者。
正确4商鞅认为历史发展由简单到复杂说,韩非认为历史分为上古、中古、近古三个时期说,这些均表明历史进化论的史观。
正确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主要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个部分。
正确6从纵的方面记述了从黄帝到武帝时期三千多年的历史;从横的方面记载从中原、西至西亚,北到大漠,南到越南,东到大海这一广阔地域,各民族及地方政权活动。
这是《史记》的主要内容范围。
正确7《汉书》的作者严格来说指的是班固、班昭、马续。
正确8《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全书由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而组成,共100篇,80万余言。
正确9班固所创立的断代史,完全以帝王将相为中心,突出了帝王的地位和作用。
以后各朝代的正史,基本上沿袭了《汉书》的编纂方法。
正确10《汉书》的十志是在《史记》“八书”基础上扩充发展而来,记事内容比“八书”更丰富而完备。
对后世书志体、典制史书的编撰有直接影响。
正确11在史书中专为少数民族立传和记载邻国历史,始于司马迁的《史记》,而班固出色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并有所发展。
正确12董仲叙的《天人三策》;贾谊的《治安策》;晃错的《教太疏》、《言兵事疏》;公孙宏的《贤良策》;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是通过《汉书》保存下来的。
正确13《汉书》把人性分为“上智”、“中人”、“下愚”,这种评价人物的方法对后世影响很大。
正确14关于纪传体体裁得到巩固的史实,可以这样说,前有《史记》,中有《汉书》,后有《东观汉记》。
正确15荀悦将《汉书》改为编年体,命名曰《汉纪》,首创断代的编年史。
错误。
命名《汉纪》的是汉献帝(PPT专题二P31)16《华阳国志》是东晋时期的地方史著作。
正确17关于魏晋南北朝史学多途发展的原因,可以这样说,皇朝政权对史学的重视,史官制度的新发展,储备史料,建立起传授历史知识的学馆,私家撰史盛行等,均是重要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一月革命”
2、人民公社
3、过渡时期总路线
4、中共八大
5、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6、第一个五年计划
7、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8、北戴河会议
9、《论十大关系》
10、“三反”“五反”运动:
1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2、五·一六通知
二、辨析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质是私有化。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头三年的主要任务是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4、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帝国主义列强同中国发生经济关系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实现了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6、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辨析题2:新中国成立红藕,中国是否就是社会主义国家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我国已经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8、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胜利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日起,我国的主要矛盾就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0、建国初期的没收官僚资本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三、简答题:
1、中共八大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
2、简述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3、文化大革命也要一分为二分析。
4、简述“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原因
5、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怎样实现的?
6、建国初新中国成功地完成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经验是什么?
7、为什么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
四、论述题:
1、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是什么?
2、试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贡献及其意义。
3、如何全面评价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主要成绩是什么?有何经验教训?
4、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财政经济方面相继取得了哪些成绩?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5、如何全面评价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主要成绩是什么?有何经验教训?
6、为什么说在曲折发展的前十年中(1956“党的八大”—1966.5)成就仍然占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