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中考试题(卷)汇编
《湖心亭看雪》中考试题
《湖心亭看雪》中考试题选编(徐州市)(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题.(分)【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b5E2R。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p1Ean。
(张岱《湖心亭看雪》)【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DXDiT。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RTCrp。
(袁宏道《初至西湖记》)注释:①昭庆:指西湖北岸地昭庆寺.②东阿王:曹植.③洛神:洛水地女神.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地描写.④净寺:即西湖南岸地净慈寺.5PCzV。
.解释下列加点地词语.(分)()上下一白()()从武林门而西()()即棹小舟入湖()()取道……石径塘而归().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地一项是()(分).①湖中人鸟声俱绝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①才一举头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①草草领略,未及遍赏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①次早得陶石篑帖子②二者不可得兼.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地句子.(分)()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下面分析不恰当地一项是()(分).“湖中人鸟声俱绝”中地“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地冷寂.“则心已飞湖上也”中地“飞”字,写出了一个初游西湖者目夺神摇地内心激荡,遥见塔影凌空,便自心飞神越.jLBHr。
《湖心亭看雪》中考试题汇编
《湖心亭看雪》中考试题汇编编辑整理:十河中心中学刘兵舰一、文学常识(1)《湖心亭看雪》选自,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的山水游记。
『参考答案』《陶庵梦忆》、张岱二、课文默写(1)雾凇沆砀,______________,上下一白。
(《湖心亭看雪》张岱)(2017年山西省)(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_________________而已。
(张岱《湖心亭看雪》)(2020年临沂市)『参考答案』(1)天与云与山与水 (2)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三、课内阅读(一)阅读文言文《湖心亭看雪》,回答5-9题。
(15分)(2009年永春县)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下列划分节奏有误的一项是()(2分)A.湖中∕人鸟声∕俱绝B.一童子∕烧酒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D.余拏∕一小舟2、下列“而”的用法与“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相同的是()(2分)A.杂然而前陈者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C.舟中人两三粒而已D.邻有敝舆而欲窃之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2分)⑴是日,更定矣()⑵与余舟一芥()⑶余强饮三大白而别()⑷是金陵人,客此()4、翻译下列句子。
(6分)⑴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⑵湖中焉得更有此人?5、下列对相关课文内容分析有误的是()(3分)A.“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中“绝”字妙在从听觉写出大雪后一片寂静,湖山封冻,人、鸟都不敢外出,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
B.本文作者张岱观察雪景,从“大雪三日”到“上下一白”,最后看到“舟中人两三粒”,采用的是定点观察的方法。
《湖心亭看雪》中考试题汇编(附答案)
《湖心亭看雪》中考试题汇编(附答案)一、阅读下列诗文,完成20~24题(13分)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西湖袁宏道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1.用“︱”划分下列一句的朗读节奏。
(2分)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
22.试简要分析“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的表达效果。
(3分) 23.《湖心亭看雪》写的是雪后的西湖,《西湖》写的是春天的西湖,试比较两篇文章写景方法的不同。
(2分) 24.《湖心亭看雪》和《江雪》都描写了雪景和人的活动,但所表达的感情完全不同,请简要分析。
(2分)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5题【甲】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乙】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湖心亭看雪 》中考试题集锦(整理版)
湖心亭看雪中考题目集锦2007湖南永州(三)阅读下列诗文,完成20~24题(13分)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西湖袁宏道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1.用“︱”划分下列一句的朗读节奏。
(2分)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
22.试简要分析“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的表达效果。
(3分)23.《湖心亭看雪》写的是雪后的西湖,《西湖》写的是春天的西湖,试比较两篇文章写景方法的不同。
(2分)24.《湖心亭看雪》和《江雪》都描写了雪景和人的活动,但所表达的感情完全不同,请简要分析。
(2分)参考答案:20.(4分,每句2分)(1)(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2)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21.(2分)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
22.(3分,每点1分,语意相近即可)①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②充分展示出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③暗示作者的“痴”(或“不同常人”),为下文作伏笔。
23.(2分)《湖心亭看雪》用简练朴素,不加渲染的白描手法写景(答出“白描”即可)(1分);《西湖》用生动的比喻写景(1分)。
《湖心亭看雪》中考内容理解题汇编
《湖心亭看雪》中考内容理解题汇编
《湖心亭看雪》中考内容理解题汇编
甲文以声音衬托幽静(以闹写静),乙文文字简练,直接写静。
(2分)每点l分。
甲文写成“以动衬静”也算对。
★甲文《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寄寓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乙文《记承天寺夜游》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了壮志未酬的苦闷心情。
5、《三峡》与《与朱元思书》
(1)两文都写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连绵、高峻和水的湍急、清澈等共同特征。
(2)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凄凉或悲哀或凄清,《与朱元思书》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生机勃勃。
六、理解性填空
1、点明时间地点及当时环境的句子是: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联想到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写出了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环境
2、文中具体描写雪景句子是: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下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点明作者偶遇知音的惊喜之情的句子是: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4、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收束全文的句子是: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中考训练题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中考训练题及答案训练题(一)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A.余拏.一小舟(撑(船))B. 拥.毳衣炉火(拥:围,裹)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焉得:哪能) D.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强:勉强)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A.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B.是.日更定矣斯是.陋室,惟吾德馨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登轼而.望之D.问其.姓氏安陵君其.许寡人3.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A. 本文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明末清初人。
B. 文中运用白描手法,勾勒出西湖空旷简约、洁白静谧的雪夜之景,西湖奇景与游客雅趣相互映照。
C.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借舟子的话,侧面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
D.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连用三个“一”字,与“上下一白”相呼应。
写法上,作者未站在一个固定点上,而是不断变换角度写景写人。
4.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A. 是.日更定矣是:这B. 雾凇沆砀..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C.强饮三大白.而别白:酒杯,这里指代酒 D. 是金陵人,客.此客:客人5.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A.天与.云与山与水陈太丘与.友期行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D.问其.姓氏其.真不知马也6.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D)A.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但作者仍采用明朝的年号,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B.“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做铺垫。
C.“天与云与山与水”一句,连用三个“与”字,显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混蒙一片,满目皆白的景象。
D.本文以记叙开头,以抒情结尾,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动中有静,寂中有声。
《湖心亭看雪》中考试题集
《湖心亭看雪》问答题补充1.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看出“相公痴”。
答:“相公”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情况下,在“更定”(晚上八点)时分,划一条小船,“独往湖心亭看雪”。
2.舟子说:“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这是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
请说说“痴”体现作者怎样的特点和情趣(“感情”,或“心境”)?答:体现作者:①对雪后西湖清新雅致的独特美景的热爱和迷醉,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②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美好的情趣;③不随流俗、清高自赏的闲情雅致;④对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
3.这篇文章可谓是痴人赏奇景,你认为奇景“奇”在哪里?痴人“痴”在何处?答:奇景“奇”在:①万籁俱寂;②天地一色;③万物渺小。
痴人“痴”在:不顾天寒地冻,独往赏雪,醉心于雪景,闲情雅致异于常人。
4.为什么说湖中人比“相公”更痴?答:①湖中人比“相公”到得早;②“铺毡对坐”准备久待;③在湖心亭煮酒赏雪;④见到“相公”,甚为欢喜,拉着一起喝酒;⑤最为重要的是,他们“是金陵人”,时近年关(崇祯五年十二月),却客居此地。
(湖中人:旷达豪放、心情开朗,享受自然,享受生活)5.“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和生活态度?答:①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伏笔;②表现处作者独立独行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
6.可是明明有舟子,作者为什么说是“独往”呢?答:因为他认为舟子不是他的知音,不会理解他来湖心亭看雪的心情,从文章最后一句中就可知舟子的观念。
7.文中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舟子还出现了,这是不是矛盾?这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
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反映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傲。
8.“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答:①写出了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②在结构上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作铺垫。
最新-《湖心亭看雪-》中考试题集锦(整理版)
《湖心亭看雪》中考题目精选汇总---------(全国各处真实考题)2007湖南永州(三)阅读以下诗文,完成20~24题(13分)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西湖袁宏道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以下句子的意思。
(4分)(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1.用“︱”划分以下一句的朗读节奏。
(2分)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
22.试简要分析“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的表达效果。
(3分)23.《湖心亭看雪》写的是雪后的西湖,《西湖》写的是春天的西湖,试比较两篇文章写景方法的不同。
(2分)24.《湖心亭看雪》和《江雪》都描写了雪景和人的活动,但所表达的感情完全不同,请简要分析。
(2分)参考答案:20.(4分,每句2分)(1)(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2)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21.(2分)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
22.(3分,每点1分,语意相近即可)①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②充分展示出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③暗示作者的“痴”(或“不同常人”),为下文作伏笔。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中考试题汇编
《湖心亭看雪》中考试题汇编湖南永州(三)阅读下列诗文,完成20~24题(13分)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西湖袁宏道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1.用“︱”划分下列一句的朗读节奏。
(2分)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
22.试简要分析“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的表达效果。
(3分)23.《湖心亭看雪》写的是雪后的西湖,《西湖》写的是春天的西湖,试比较两篇文章写景方法的不同。
(2分)24.《湖心亭看雪》和《江雪》都描写了雪景和人的活动,但所表达的感情完全不同,请简要分析。
(2分)威海市(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14题。
(4分)崇祯五年十二月,余往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
天与云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3.写景是游记的重点,试用自己的话将湖中雪景描绘出来。
中考《湖心亭看雪》试题
中考《湖心亭看雪》试题一、2007湖南永州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西湖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1.用"︱"划分下列一句的朗读节奏。
(2分)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
22.试简要分析"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的表达效果。
(3分)23.《湖心亭看雪》写的是雪后的西湖,《西湖》写的是春天的西湖,试比较两篇文章写景方法的不同。
(2分)24.《湖心亭看雪》和《江雪》都描写了雪景和人的活动,但所表达的感情完全不同,请简要分析。
(2分)二、2007威海市13.写景是游记的重点,试用自己的话将湖中雪景描绘出来。
(2分)14.文中结尾舟子说作者痴,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2分)三、2007年达州市【甲】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说笠翁,独钓寒江雪。
【乙】湖心亭看雪张岱16、请找出下列各组加点字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A、是日更定莫衷一是B、更有痴似相公者更深夜色半人家C、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D、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且焉置土石17、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完整版)《湖心亭看雪-》中考试题集锦(整理版)(1)(最新整理)
湖心亭看雪中考题目集锦2007湖南永州(三)阅读下列诗文,完成20~24题(13分)湖心亭看雪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西湖袁宏道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1.用“︱”划分下列一句的朗读节奏。
(2分)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
22.试简要分析“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的表达效果。
(3分)23.《湖心亭看雪》写的是雪后的西湖,《西湖》写的是春天的西湖,试比较两篇文章写景方法的不同。
(2分)24.《湖心亭看雪》和《江雪》都描写了雪景和人的活动,但所表达的感情完全不同,请简要分析。
(2分)参考答案:20.(4分,每句2分)(1)(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2)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21.(2分)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
22.(3分,每点1分,语意相近即可)①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②充分展示出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③暗示作者的“痴”(或“不同常人”),为下文作伏笔。
23.(2分)《湖心亭看雪》用简练朴素,不加渲染的白描手法写景(答出“白描”即可)(1分);《西湖》用生动的比喻写景(1分)。
湖心亭看雪中考试题汇编之欧阳史创编
《湖心亭看雪》中考试题汇编―、【甲】《湖心亭看雪》)【乙】环滁皆山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2.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分)(1)雾凇沆砀()(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13. 选出与“山之僧智仙也”一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A.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B.何陋之有?C.晦明变更者,山间之朝暮也。
D.属予作文以记之。
1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余强饮三年夜白而别。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文:15.《湖心亭看雪》《醉翁亭记》两文作者都寄情山水,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合,请结合两篇文章意的内容和布景加以阐发。
答:二、甲】自三峡七百里中猿鸣三声泪沾裳!”乙】崇祯五年十仲春舟中人两三粒罢了。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
(2分)①虽乘奔御风()②其间千二百里()③是日更定()④湖中人鸟声俱绝()2、下面各组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良多趣味此皆良实B、飞漱其间又何间焉C、余拏一小舟荆国有余于地而缺乏于民D、上下一白长烟一空3、翻译“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分)4、下面阐发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文第①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句,是通过正面描写的办法,表示山远山高。
B、甲文第③段“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表示了“水之清澈,树之繁密,山之高峻,草之茂盛”,体现了本文语言简约凝练的特点。
C、甲文规划巧妙,前后照应。
如末段写“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巧妙照应了首段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D、“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
5、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都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这两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4分)三、6.课文选自《陶庵梦忆》,作者,_______(朝代)文学家。
(2分)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4分)A.余拏一小舟( B.上下一白()C.客此() D.及下船()8.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焉湖中焉得更有这人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B.而余强饮三年夜白而别宋无罪而攻之C.是是日,更定矣是进亦忧,退亦忧 D.其问其姓氏其如土石何9.翻译下列句子。
湖心亭看雪中考试题汇编之欧阳索引创编
《湖心亭看雪》中考试题汇编欧阳索引(2021.02.02)―、【甲】《湖心亭看雪》)【乙】环滁皆山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2.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分)(1)雾凇沆砀()(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13. 选出与“山之僧智仙也”一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A.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B.何陋之有?C.晦明变更者,山间之朝暮也。
D.属予作文以记之。
1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余强饮三年夜白而别。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文:欧阳索引创编15.《湖心亭看雪》《醉翁亭记》两文作者都寄情山水,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合,请结合两篇文章意的内容和布景加以阐发。
答:二、甲】自三峡七百里中猿鸣三声泪沾裳!”乙】崇祯五年十仲春舟中人两三粒罢了。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
(2分)①虽乘奔御风()②其间千二百里()③是日更定()④湖中人鸟声俱绝()2、下面各组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良多趣味此皆良实B、飞漱其间又何间焉C、余拏一小舟荆国有余于地而缺乏于民D、上下一白长烟一空3、翻译“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分)4、下面阐发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文第①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句,是通过正面描写的办法,表示山远山高。
欧阳索引创编B、甲文第③段“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表示了“水之清澈,树之繁密,山之高峻,草之茂盛”,体现了本文语言简约凝练的特点。
C、甲文规划巧妙,前后照应。
如末段写“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巧妙照应了首段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D、“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
5、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都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这两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4分)三、6.课文选自《陶庵梦忆》,作者,_______(朝代)文学家。
(2分)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4分)A.余拏一小舟( B.上下一白()C.客此() D.及下船()8.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A.焉湖中焉得更有这人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B.而余强饮三年夜白而别宋无罪而攻之C.是是日,更定矣是进亦忧,退亦欧阳索引创编忧 D.其问其姓氏其如土石何9.翻译下列句子。
《湖心亭看雪》和《记承天寺夜游》中考真题集锦+练习汇编
文言文《湖心亭看雪》练习题一.填空。
①文言文《湖心亭看雪》选自《》,号,人。
本文是一篇。
②大雪三日,。
__ _ _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__ __(3)一①上下一白__ __②惟长堤一痕 __ _(4)更①是日更定矣 __②更有痴似相公者_ __四、词类活用。
客.此五.翻译句子。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4.结尾的“痴”有何含义?作者引用舟子的话有什么用意?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湖中人鸟声俱绝.__ __ (2)上下一.白__ __ (3)濯.足于惠因涧 __ __ (4)谒.辨才于朝音堂__ _2.下列句子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余:余.住西湖 /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B.与:天与.云与山与水 / 选贤与.能C.于:憩于.龙井亭 /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D.乃:明日乃.还 / 见渔人,乃.大惊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2)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4.试简要分析“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的表达效果。
5.《湖心亭看雪》写的是雪后的西湖,《初至西湖记》写的是春天的西湖,试比较两篇文章写景方法的不同。
文言文《湖心亭看雪》参考答案一.填空。
①《陶庵梦忆》、陶庵、明末清初、游记(小品文)。
②湖中人鸟声俱绝。
③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
①副词,全__②_数词,一__(4)更①ɡēnɡ,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一更为2小时__②_ɡènɡ,还__四.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为动词,_客居__五.翻译句子。
1.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2.这一天晚上初更时,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3.(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4.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心亭看雪》中考试题汇编―、【甲】《湖心亭看雪》)【乙】环滁皆山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2.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1)雾凇沆砀..()(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13. 选出与“山之僧智仙也”一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A.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B.何陋之有?C.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D.属予作文以记之。
1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文:15.《湖心亭看雪》《醉翁亭记》两文作者都寄情山水,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请结合两篇文章意的内容和背景加以分析。
答:二、甲】自三峡七百里中-----猿鸣三声泪沾裳!”乙】崇祯五年十二月---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
(2分)①虽.乘奔御风()②其.间千二百里()③是.日更定()④湖中人鸟声俱.绝()2、下面各组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良多趣味此皆良实B、飞漱其间又何间焉C、余拏一小舟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D、上下一白长烟一空3、翻译“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分)4、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文第①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句,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山远山高。
B、甲文第③段“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表现了“水之清澈,树之繁密,山之高峻,草之茂盛”,体现了本文语言简约凝练的特点。
C、甲文布局巧妙,前后照应。
如末段写“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巧妙照应了首段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D、“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
5、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都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这两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4分)三、6.课文选自《陶庵梦忆》,作者,_______(朝代)文学家。
(2分)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4分)A.余拏.一小舟(B.上下一.白()C.客.此()D.及.下船()8.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焉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B.而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宋无罪而攻之C.是是日,更定矣是进亦忧,退亦忧D.其问其姓氏其如土石何9.翻译下列句子。
(5分)(1)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0.下列句子表达错误的一项是()(2分)A.“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作伏笔。
B.“痴”与课文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C.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
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四、【甲】江雪【乙】湖心亭看雪16、请找出下列各组加点字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A、是日更定莫衷一是B、更有痴似相公者更深夜色半人家C、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D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且焉置土石17、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翻译:18、【乙】文中叙写亭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受?答:19、(1)从【甲】诗“独钓寒江雪”和【乙】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可以看出试问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和生活态度?(2分)答:(2)《爱莲说》中也有含“独”字且意蕴相同的句子,请写出一句。
(2分)答:20、以上诗文都描写雪景和人物的活动,但描写手法和表达的情感却不相同。
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诗用烘托的手法,景为人设,描画出一个独钓江雪的渔翁形象。
B、【乙】文用白描手法,勾勒写意,使西湖奇景与游者雅趣相互映照。
C、【甲】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之感。
D、【乙】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孤芳自赏的厌世之情。
五、【甲】湖心亭看雪【丙】江雪【乙】西湖袁宏道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1.用“︱”划分下列一句的朗读节奏。
(2分)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
22.试简要分析“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的表达效果。
(3分)23.《湖心亭看雪》写的是雪后的西湖,《西湖》写的是春天的西湖,试比较两篇文章写景方法的不同。
(2分)24.《湖心亭看雪》和《江雪》都描写了雪景和人的活动,但所表达的感情完全不同,请简要分析。
(2分)六、13.写景是游记的重点,试用自己的话将湖中雪景描绘出来。
(2分)14.文中结尾舟子说作者痴,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2分)七、(乙)满井游记袁宏道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
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
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2)是日,更定矣3)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 4)而此地适与余近19、选出下列各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2分)A. 湖中人/鸟声俱绝B.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C.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D. 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20、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4分)(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21、这两篇写景散文皆情景交融,自然成章,毫无雕琢之感。
甲文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的特点;乙文则表现了满井早春的特点。
(2分)22、甲、乙两文在写景的同时,都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
说说你从这两篇文章中分别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4分)八、6.下列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组是( )。
(3分)A.湖中人鸟声俱绝哀转久绝B.是日更定矣问今是何世C.问其姓氏望其旗靡D.强饮三大白而别乃记之而去7.解释加点词。
(4分)①余孥一小舟②见余大喜③及下船④客此8.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湖上影子……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所表现的景色。
(5分)9.在文中,作者所表现的情感较为复杂,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3分)A.一个“痴”字,表达了痴迷于山水、痴迷于世俗之外的情趣。
B.借所描写的雪景,寄托了人生天地两茫茫的深沉感慨。
C字里行间流露出与民同乐的情怀D委婉地传达出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怀念故国的淡淡愁绪。
九、【甲】《记承天寺夜游》【乙】《湖心亭看雪》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念无与为乐者(想念,思念)B.相与步于中庭(一同,共同) C.与余舟一芥(小草)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大酒杯)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或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相与步于中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溪深而鱼肥D.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其门人甚众12.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B.甲文第二、三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C.乙文“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
D.甲乙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后所写的借景抒情的文章,乙文写金陵人饮酒的场面,是为了突出雪景的迷人。
13.翻译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4.古游记大多较简。
通常开篇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中间写景,篇末感怀。
甲乙两文也是如此,甲文强调“闲”,乙文着重“痴”,你是如何理解这“闲”与“痴”的?(2分) 一12. (1)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2)蔚然:茂盛的样子。
13. C 14. (1)我尽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
(2)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啊。
15. 张岱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表现出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也流露出在明王朝灭亡以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
欧阳修被贬之后寄情山水,表现出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二1、(2分)①即使②代词,那③代词,这④都2、(2分) D3、(2分)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自”“亭午”“曦”三个词翻译准确,可得满分,否则扣分)4、(2分) A5、(4分)甲文、乙文都是从听觉方面写景的。
(2分)甲文画线句描写三峡秋天的凄清,渲染了一种凄异的气氛,使人感到无限的悲凉(1分)。
乙文画线句描写出雪后西湖万籁俱寂的景象,使人感到冰天雪地的森然寒意,表现出作者孤寂(或孤傲)的情怀(1 三6、张岱明末清初7、携、带,全、都,名词活用为动词客居,等到8、C9、(1)(2分,“绝”0.5分,句子翻译1分,语意通顺0.5分)大雪接连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飞鸟等声音都消失了。
(2)(3分,“惟”0.5分,句子翻译2分,语意通顺0.5分)湖上映出的影子,只有像一条印记的长堤,像一个墨点的湖心亭,和我那像一片芥叶的小船,像米粒一般大小的船中两三个人罢了10、D(侧面烘托)四16、D;17、译文:大雪下了三天,湖中人和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必须直译);18、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和豪爽之情。
19、(1)诗、文中的两个“独”字,都表现处作者独立独行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
(2)、晋陶渊明独爱菊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0、D。
五20.(4分,每句2分)(1)(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2)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21.(2分)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
22.(3分,每点1分,语意相近即可)①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②充分展示出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③暗示作者的“痴”(或“不同常人”),为下文作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