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溶解度结晶专题汇编训练

合集下载

初三化学-溶解度、结晶经典习题精编(附标准答案)(附标准答案)

初三化学-溶解度、结晶经典习题精编(附标准答案)(附标准答案)

初三化学-溶解度、结晶经典习题精编(附答案)(附答案)————————————————————————————————作者:————————————————————————————————日期:初三化学溶解度、结晶经典习题精编(附答案)一、选择题1. 下表提供了硝酸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0 20 40 60 80硝酸钾的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A、在20℃时,向100 g水中加入40 g硝酸钾固体,能够得到140 g溶液B、随着溶液温度不断升高,硝酸钾固体的溶解度呈现出不断减少的趋势C、60℃时210 g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20℃,能析出78.4 g硝酸钾晶体D、在4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氯化钠不会溶解2. 下面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氯化钠大B、t1℃时,100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20 g 硝酸钾C、t2℃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与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D、温度高于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3. 已知氯化钠、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温度/℃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氯化钠35.8 36.0 36.3 36.6 37.0 37.3 硝酸钾20.9 31.6 45.8 63.9 85.5 110依据上表数据和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能表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分别是甲和乙B、t1℃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在36.0 g 至36.3 g 之间C、t2℃时,将接近饱和的丙物质的溶液升高温度,可使其变成饱和溶液D、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4. 下表是氯化钠、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温度/℃10 20 30 40 50 60溶解度/g 氯化钠35.8 36.0 36.3 36.6 37.0 37.3 硝酸钾20.9 31.6 45.8 63.9 85.5 110A、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温度范围内会相交B、在20℃时,向68g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32g水,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8%C、分别将20℃时一定质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饱和硝酸钾溶液升温至40℃,此时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氯化钠溶液D、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得到较多的硝酸钾晶体,可采用冷却硝酸钾热饱和溶液的方法5. 下表是氯化钠、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10 20 30 40 50 60溶解度/g 氯化钠35.8 36.0 36.3 36.6 37.0 37.3 硝酸钾20.9 31.6 45.8 63.9 85.5 110据此数据,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10℃时,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大于饱和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质量B、在20℃时,向34g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6g水,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8%C、分别将60℃时的饱和氯化钠溶液、饱和硝酸钾溶液,降温至10℃时,析出的硝酸钾质量可能小于析出的氯化钠的D、从含有少量硝酸钾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得到较多的氯化钠晶体,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6.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温度/℃0 20 40 60 80 100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246A、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B、60℃时,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溶质与溶液质量之比为11:21C、20℃时,10g水中加入5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再加入5g水,前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D、将溶质质量分数为28%的硝酸钾溶液从60℃降温至20℃,没有晶体析出7. 下表为氯化钠与碳酸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10℃20℃30℃40℃溶解度/g 氯化钠35.8 36.0 36.3 36.6碳酸钠12.2 21.8 39.7 49.6A、20℃时,将100g水加入30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不饱和溶液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之间应出现交点C、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二者的混合物中提纯氯化钠D、20℃时,将100g水加入30g氯化钠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0%8. 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2023河南中考化学专题11 有关溶解度的题(5)

2023河南中考化学专题11    有关溶解度的题(5)

原创好题11 有关溶解度的题1. 硫酸锂( Li2 SO4) 是制造特种高强度玻璃的原料,其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硫酸锂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 20 ℃时,100 g 饱和硫酸锂溶液中含有硫酸锂34. 8 gC. 30 ℃时,硫酸锂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可变成不饱和溶液D. 40 ℃时,不可能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3. 9%的硫酸锂溶液2. 20 ℃时,KCl 的溶解度为34 g ,某同学向烧杯中依次加入KCl 固体,充分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氯化钾的饱和溶液中能继续溶解其他物质B. 溶液②为氯化钾的不饱和溶液C. 溶液③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D. 溶液③和溶液④的质量相等3. NH4Cl 可用作肥料,20 ℃时按下表配制溶液(20 ℃和40 ℃时NH4Cl 固体的溶解度分别为37. 2 g 和45. 8 g)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①中溶液属于饱和溶液B. ②与③中溶质质量相等C. ②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5%D. 将③中溶液升温到40 ℃,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4. 下表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分别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氢氧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 20 ℃时,氢氧化钠饱和酒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7. 3%C. 相同温度下, 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也不同D. 40 ℃时,可用酒精洗涤提纯含有少量氢氧化钠的碳酸钠固体和NaCl 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5. 如图是MgSO4的溶解度A. NaCl 的溶解度小于MgSO4B. 10 ℃时,将40 g NaCl 固体溶于100 g 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40 gC. 将70 ℃时接近饱和的MgSO溶液升温或降温都能转化成饱和溶液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9%D. 50 ℃时,MgSO46. 将60 g 甲固体放入盛有50 g 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测得溶液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

高三化学溶液与溶解度习题集

高三化学溶液与溶解度习题集

高三化学溶液与溶解度习题集问题一:
在多大程度上将0.5mol NaCl固体溶解于200mL水中形成饱和溶液?
问题二:
浓度为0.2mol/L的CuSO4溶液中最多可以溶解多少物质?
问题三:
某溶液中SO2气体的溶解度由于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根据这个现象,温度对溶液溶解度的影响是正向的还是反向的?
问题四:
溶解度的单位是什么?它表示的是什么?
问题五:
如果要将20g NaOH固体溶解在200mL水中,并混合成0.1mol/L的溶液,需
要加入多少水?
问题六:
某溶液中的氧气溶解度为0.35g/L。

如果提高溶液的温度将氧气的溶解度翻倍,那么在新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是多少?
问题七:
若已知某溶液中铜(Cu)离子的浓度为0.1mol/L,求该溶液中CuSO4的溶解度。

问题八:
当溶液中已经溶解了尽可能多的一种物质时,我们可以称它为什么样的溶液?
问题九:
如何将浓度为0.5mol/L的硫酸稀释为0.2mol/L?
问题十:
在多大程度上溶解1.5mol Zn(NO3)2固体可以形成0.2L的饱和溶液?
以上是一些关于高三化学中溶液与溶解度的习题。

通过解答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溶液和溶解度的理解和掌握。

这些问题涵盖了溶解度计算、溶质溶剂质量关系、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点。

解答这些习题也可以让学生加强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并提升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溶解度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溶解度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溶解度一、选择题1.要将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加水B.升高温度C.与另一不饱和KNO3溶液混合D.加KNO3晶体2.要使二氧化碳气体大量溶解在水里,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降温加压B.升温加压C.降温减压D.升温减压3.不能影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为A.温度高低B.溶质、溶剂的量C.溶剂种类D.溶质种类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饱和溶液中再加入任何物质都不可能溶解B.只有增加溶剂的质量,饱和溶液才可能变成不饱和溶液C.某种溶液可以是稀溶液,但同时又是饱和溶液D.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5.利用海水晒盐的原理是A.海水受热分解B.升高温度,降低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C.温度升高,使食盐的溶解度增大D.利用阳光和风蒸发水分,使氯化钠成晶体析出6.a、b、c、d四只烧杯中分别盛有10℃、T1℃、T2℃、T3℃不同温度的水各100g,分别向其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的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T1℃<T2℃<T3℃B.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50g/100g水C.a、b、c三只烧杯中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D.四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b<c=d7.某同学自制汽水(如下图)并记录了心得,下列记录正确的是A.℃中溶质和溶液质量比为1:50B.℃中溶液为碳酸氢钠的不饱和溶液C.℃摇匀放入冰箱后气泡增多D.℃摇匀放入冰箱后有碳酸氢钠析出8.如图为KC1和Na2C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Na2CO3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为49.0%B.将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1℃升温至T4℃,均无固体析出C.T4℃时,分别将等质量的KC1和Na2CO3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前者小于后者D.若KCl溶液中含有少量Na2CO3,可采取蒸发浓缩控制温度T3℃以上降温结晶、过滤等操作提纯9.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乙物质是易溶物质B.t1℃时,甲和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C.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加入丙物质的方法D.若将t2℃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则析出晶体质量关系是甲>乙>丙10.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Cl的溶解度一定大于KNO3B.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比KNO3大C.40℃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63.9gKNO3D.将60℃时210g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KNO3晶体78.4g二、实验题11.下表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部分溶解度数据,某同学进行了如图的溶解实验。

高中化学溶解度练习试题

高中化学溶解度练习试题

《溶解度》
1.某温度下,甲、乙两个烧杯中各盛有100 g相同浓度的KCl溶液,现将甲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35gH2O,析出晶体5g;乙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45gH2O,析出晶体10g。

则原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 10%
B 15%
C 20%
D 25%
2.(98上海,24)联合制碱法中关键的一步是把NH4Cl从几乎饱和的NaHCO3溶液中分离出来,为此根据NaCl和NH4Cl溶解度的差异,向混合溶液中通入某种气体,同时加入磨
的食盐,可析出不夹带NaHCO3的NH4Cl.NaCl和NH4Cl共同存在时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通入气体温度控制
(A)(B)(C)(D)CO2
CO2
NH3
NH3
30~40℃
0~10 ℃
30~40 ℃
0~10℃
3.(96上海,18)将60℃的硫酸铜饱和溶液100克,冷却到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质量不变 (B)溶剂质量发生变化
(C)溶液为饱和溶液,浓度不变 (D)有晶体析出,溶剂质量不变
1。

初三化学-溶解度、结晶经典习题精编(附答案)(附答案)

初三化学-溶解度、结晶经典习题精编(附答案)(附答案)

初三化学溶解度、结晶经典习题精编一、选择题1. 下表提供了硝酸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20℃时,向100 g水中加入40 g硝酸钾固体,能够得到140 g溶液B、随着溶液温度不断升高,硝酸钾固体的溶解度呈现出不断减少的趋势C、60℃时210 g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20℃,能析出78.4 g硝酸钾晶体D、在4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氯化钠不会溶解2. 下面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氯化钠大B、t1℃时,100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20 g 硝酸钾C、t2℃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与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D、温度高于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3. 已知氯化钠、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依据上表数据和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能表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分别是甲和乙B、t1℃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在36.0 g 至36.3 g 之间C、t2℃时,将接近饱和的丙物质的溶液升高温度,可使其变成饱和溶液D、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4. 下表是氯化钠、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温度范围内会相交B、在20℃时,向68g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32g水,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8%C、分别将20℃时一定质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饱和硝酸钾溶液升温至40℃,此时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氯化钠溶液D、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得到较多的硝酸钾晶体,可采用冷却硝酸钾热饱和溶液的方法5. 下表是氯化钠、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据此数据,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10℃时,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大于饱和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质量B、在20℃时,向34g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6g水,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8%C、分别将60℃时的饱和氯化钠溶液、饱和硝酸钾溶液,降温至10℃时,析出的硝酸钾质量可能小于析出的氯化钠的D、从含有少量硝酸钾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得到较多的氯化钠晶体,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6.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B、60℃时,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溶质与溶液质量之比为11:21C、20℃时,10g水中加入5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再加入5g水,前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D、将溶质质量分数为28%的硝酸钾溶液从60℃降温至20℃,没有晶体析出7. 下表为氯化钠与碳酸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将100g水加入30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不饱和溶液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之间应出现交点C、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二者的混合物中提纯氯化钠D、20℃时,将100g水加入30g氯化钠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0%8. 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溶解度练习(含答案)

溶解度练习(含答案)

练习溶解度1.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表示某物质在100g溶剂中所能溶解的最多克数B. 表示一定温度时,100g溶剂与某物质制成的饱和溶液中溶解该物质的克数C. 表示某温度时,某物质在100g溶剂中溶解的克数D. 表示一定温度时,100g饱和溶液中溶解溶质的克数2.测定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所用溶液必须是该物质的( )A.浓溶液 B .稀溶液 C .饱和溶液 D .不饱和溶液3 .在10 C时,氯酸钾的溶解度为5g,则此温度下,氯酸钾的饱和溶液里,下列质量比关系正确的是( )A. m溶液:m溶质=1: 20 B . n溶质:m溶液=1: 20 C . m溶液:m溶济=21: 20 D . m溶济:m溶质=19:14. 在室温时,把0. 05g 某物质溶于100g水里,即达到饱和,则一般把这种物质划分为()A.易溶物质 B .可溶物质 C .微溶物质 D .难溶物质5.通常用 ________________ 来表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____ 如 ___________ 物质;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 ________________ ,如__________ 物质;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____________ ,如 _________ 物质.6.要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的方法.7.日晒海水可以得到食盐固体,其原因是( )A.受热时食盐的溶解度降低 B .受热时食盐的溶解度显著增大C.受热时海水中的水分蒸发 D .受热时海水发生分解8.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使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升高温度 B .降低温度 C .加入溶质 D .加入溶剂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 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都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D. 某温度下,在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若温度不变,食盐不溶解10.图9-2 是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它们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升高温度三种方法,均可以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A.a 溶液 B . b 溶液 C . c 溶液 D . a 、b 溶液11 .下列措施不能使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A.蒸发溶液中的水分,并降温至原来温度C.向溶液中加入同温不饱和氯化钠溶液 B .升高溶液的温度 D.向溶液中加入水12•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9-3所示.有一个大烧杯中装着含有甲和乙的两种饱和溶液,而且杯中还有少量甲和乙的固体存在.现将温度由 80C 降到20 C .下列n JO n彊雇n说法正确的是() A.杯中固体甲和固体乙都减少 B .杯中固体甲增多、固体乙减少 C.溶液中甲、乙溶质都减少D. 溶液中溶质甲减少、溶质乙增多图9-313.已知某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如表9-2).若把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2%的该盐溶液,由50C 逐渐冷却,则开始有晶体析出的温度范围是()温度(C ) 0 10 20 30 40 溶解度(g )13 . 320 . 931 . 645 . 8 63 . 9表9-2A. 0〜10C B . 10〜20 C C . 20〜30 CD . 30〜40 C14 .图9— 4为氯化钠和硝酸钾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根据该图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 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此外,你还能获得的信息有:(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9-415 .某校课外兴趣小组为了防止化学实验室的废液污染环境,需要处理某次实验中分别含有BaCb 和KNO 的两种废液,已知废液中 BaCb 和KNO 质量分数分别是 5 . 2%和9 . 9%,它们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的数据如表 9-3温度(C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BaCb 31.6 35.7 40.7 46.4 52.4 KNO13.331.663.9110.0169.0所示.表9-3 请回答下列问题(1)能否通过降低含 KNO 废液的温度(最低到0C )使废液中的KNO 结晶析出? ⑵要使2 000g 废液中的BaCl 2恰好发生反应,需要 K.CQ 多少克?(列式计算)(3)如在相同条件下,通过保持废液温度在60C的同时蒸发溶剂使溶质析出,则哪一种废液中的溶质先析出式计算)16. 右图9-5为硝酸钾和硫酸铜溶液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 i C时,硝酸钾和硫酸铜的溶解度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欲从t2C的混有少量硫酸铜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提取纯净的硝酸钾,应采用的分离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9-5⑶在t2C时,将12. 5g CuSQ • 5 H2O溶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 _______________ (填“饱和”和“不饱和”)溶液,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17. 下列说法正确的评价是()(1) 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含溶剂100g的溶液(2) 20 C时,10g氯化钠可溶解在100g水里,所以20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10g(3) 20 C时,把10g氯化钠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所以20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10g(4) 把20g某物质溶解在100g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这种物质的溶解度就是20gA.⑶正确B .⑵(3)正确C . (1)(4)正确D . (1)(2)(3)(4) 都不正确18. “在一定温度下,搅拌不仅可以加速物质溶解,而且可以增大物质的溶解度”,这话是否正确?为什么?19•给熟石灰的饱和溶液加热,溶液出现什么现象?并分析原因.20. 已知20 C时KNO的溶解度为31. 6g.(1) 请在右图9-6中标出20C时,100 g水里溶解了20 gKNQ的点(并用a注明)rZ?(列raC20縄闻4C如M(2) 计算a点KNO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得数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应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 (1)啤酒是日常生活中的饮料,其中含有二氧化碳、水和蛋白质等物质,观察一瓶啤酒,未见气泡;打开啤酒瓶盖,会冒出大量气泡,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啤酒的气泡快速放出的方法有搅拌、振荡、 ____________ ⑵已知从啤酒中产生的气体是 CO,请你设计两种实验方法检验啤酒中的CQ.将必要的步骤和实验现象填写在表9-4中:表9-4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方法1方法222.下表9-5给出部分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 0 C 10C20 C 30 C NaCl 35.7g 35.8g 36.0g 36.3g NaHCO 6.9g 8.2g 9.6g 11.1g Ns t CQ- 10H 2O7.0g12.5g21.5g38.8g分离食盐和纯碱混合物的最佳温度是 __________________ ;若将含少量食盐的纯碱制成高温下的饱和溶液,当调节 到最佳分离温度时,结晶析出的物质主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提高晶体的纯度,应将过滤出来的晶体用 _____________ (填“冷”或“热”)水进一步洗涤干净. 23.卤水是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后的母液,常含有MgCb , NaCI , MgSO KCl 等,可进一步加工制得得一些重要产品•现按下列步骤对卤水进行处理,试根据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如图9-7)回答:⑴将卤水加热升温到60 C 以上,随着水分的蒸发,会逐渐析出晶体.这时得到的晶体的主要成分是30 C 以下,还会析出晶体•这时得到的晶体的主要成分是 (3)将第(2)步操作得到的晶体用一定量的冷水洗涤,最后得到比较纯净的晶体是 24.如图9-8,请回答:取90gA 和B 的混合物,将它溶解于200g 热水中,然后降温至t 「C ,若要使A 析出而B不析出,则混合物中 B 的质量分数最大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至少析出 A 的质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滤,将滤液降温到 图9-7图9-8参考答案:1B溶解度的概念用四个字概括“温、剂、饱、克”,就是: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不是“在100g溶液里所溶解的最大质量”2C 3C 4C处」跟焉轲廈的落解性逬柠廿析]峑菽卜■倍解厦龙千R E的隔于展希載1隔,謬解廈小干1叱大寻“91是可店物廉,署解廈小干M大于。

高考化学 化工流程全突破 化工流程中物质的结晶专练对点专练试题

高考化学 化工流程全突破 化工流程中物质的结晶专练对点专练试题

冠夺市安全阳光实验学校专题07 化工流程中物质的结晶1.用废雷尼镍(主要成分为NiO、Al,少量Cr、Fe、C、S 及有机物)制备Ni(NO3)2·6H2O的实验流程如下:已知:①在实验条件下,Ni2+、Cr3+在溶液中不能被NaClO或HNO3氧化。

②NiSO4易溶于水,NiCO3难溶于水;Ni(NO3)2在20℃、90℃时溶解度依次为79.2、188g/100g 水。

③己知“酸溶”后的溶液中主要的四种离子开始沉淀与沉淀完全的pH 如下:Ni2+Fe2+Fe3+Cr3+开始沉淀pH 6.2 7.6 2.3 4.5沉淀完全pH 8.5 9.1 3.3 5.6(1)“除铝”所用试剂及主要操作为__________。

(2)“灼烧”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

(3)“酸溶”时,用浓硫酸和水代替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

(4)“除铁、铬”时,Fe2+被氧化为Fe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氧化后需将溶液pH调整到的范围是__________。

(5)请设计由“净化液”制取Ni(NO3)2·6H2O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离心分离、洗涤、干燥得Ni(NO3)2·6H2O (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有:6mol·L-1硝酸,3 mol·L-1Na2CO3溶液)。

【答案】用NaOH 溶液浸泡、过滤、洗涤及干燥除去C、S及有机物利用浓硫酸与水混合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加快酸溶速率2Fe2++ClO-+2H+=2Fe3++Cl-+H2O 5.6<pH<6.2 边搅拌边向“净化液”中滴加3mol·L-1Na2CO3溶液至有大量沉淀,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3mol·L-1Na2CO3溶液,若无沉淀,过滤,水洗,向滤渣中加入6mol·L-1硝酸至滤渣恰好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Ni(NO3)2·6H2O的实验方案:边搅拌边向“净化液”中滴加3mol·L-1Na2CO3溶液至有大量沉淀,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3mol·L-1Na2CO3溶液,若无沉淀,过滤,水洗,向滤渣中加入6mol·L-1硝酸至滤渣恰好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离心分离、洗涤、干燥得Ni(NO3)2·6H2O。

(完整版)溶解度-练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溶解度-练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2 21、固体的溶解度溶解度练习题3.根据下列几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1) 溶解度的定义:在 ,某固态物质在溶剂里达到时所溶解的质量 (2) 溶解度的含义:20℃时 NaCl 的溶液度为 36g 含义: 或(3) 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和 的性质(种类); ②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如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 ;如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

如A .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采用蒸发结晶进行提纯B .氢氧化钙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有晶体析出(4) 溶解度曲线C .80℃时,氯化钾与硫酸镁的溶解度相等80 S123(1)t 3℃时 A 的溶解度为B (2)P 点的的含义(3)N 点为 ,可通过 , , 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

(4) t 1℃ 时 A 、B 、C 、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5) 从 A 溶液中获取 A 晶体可用 的方法获取晶体。

tD .所有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或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是一种高级混合物 B .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C .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通过蒸发溶剂或加溶质的方法都可以达到饱和状态(6) 从 B 的溶液中获取晶体,适宜采用的方法获取晶体(7) t 2℃ 时 A 、B 、C 的饱和溶液各 W 克,降温到 t 1℃会析出晶体的有无晶体析出的有 (8) 除去 A 中的泥沙用 法;分离 A 与 B (含量少)的混合物,用法2、气体的溶解度(1) 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和时,气体溶解在时的。

(2) 影响因素: ① ② (温度越 ,气体溶解度越)③压强(压强越 ,气体溶解度越 )一.选择题1. 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小 B .15℃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C .30℃ 时 乙 的 溶 解 度 为 30g D .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2. 右图为 A 、B 两种不带结晶水的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30℃时,A 物质的溶解度为 20gB. 0℃时,A 和 B 的溶解度相同C. 0℃时,等质量的 A 和 B 饱和溶液中,B 的溶剂最少D. 等质量的 A 、B 的饱和溶液从 30℃降到 20℃时,B 析出的晶体最多D .20℃,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g ,则 20℃时 100g 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有氯化钠 36g 二.填空题右图为 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⑴ t 0C时,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 。

微专题09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热点微专题专项突破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微专题09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备战2023年中考化学热点微专题专项突破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微专题09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1.(2022·贵州黔西·中考真题)如图为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 3℃时,甲、乙、丙三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

(2)t 2℃时,甲和丙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_____。

(3)P 点对应混合物,甲、乙、丙中处于不饱和状态的是_____。

【答案】(1)丙<甲<乙(2)甲=丙(3)乙【解析】(1)如图所示,t 3℃时,甲、乙、丙三物质溶解度点在上的是乙表示乙的溶解度最大,其次是甲,最下面的是丙,表示丙的溶解度最小,因此三者溶解度小到大的顺序是:丙<甲<乙;(2)如图所示,t 2℃时,甲和丙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说明此温度下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则根据t 2℃时,甲和丙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以用公式100%100g⨯+溶解度溶解度:计算,因此t 2℃时,甲和丙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甲=丙;(3)如图所示,P 点对应的甲和丙溶解度点都在P 点以下,说明此时甲和丙都处于饱和状态,而P 点在所对应的乙的溶解度点以下,说明此温度下乙是不饱和状态,故填:乙。

2.(2022·湖北襄阳·统考中考真题)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问题。

突破一、溶解度曲线(1)t 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______丙(填“>”“<”或“=”)。

(2)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______。

(3)t 2℃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

A.甲溶液仍是饱和溶液,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乙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答案】(1)=(2)丙(3)C【解析】(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1t ℃时甲、丙两条曲线相交于一点,即1t ℃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丙。

化学溶解度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3)

化学溶解度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3)

化学溶解度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3)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A.一滴水中大约有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B.石油气加压后可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C.水沸腾时可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湿衣服晾在太阳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物理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和大小体积不变,但是分子间的间隔可以随温度高低而改变,引起物质的体积改变。

考点: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现象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物理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和大小体积不变,但是分子间的间隔可以随温度高低而改变,引起物质的体积改变。

考点: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现象2.如图是固体物质M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0℃时,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B.M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一直增大C.将40℃是M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有固体析出D.将50℃时M的饱和溶液升温至80℃,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答案:C【解析】由题中信息知,A. 40℃时,固体物质M的溶解度是50g,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33.33%.故A错误。

B. M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先增大,后减少。

故B错误。

C.解析:C【解析】由题中信息知,A. 40℃时,固体物质M的溶解度是50g,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g×100%=33.33%.故A错误。

B. M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先增大,后减少。

10050g g故B错误。

C. 将40℃是M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溶解度减少,有固体析出。

故C正确。

D. 将50℃时M的饱和溶液升温至80℃,溶解度减少,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故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3.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它们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都为20%B.t1℃时,30g甲加入到50g水中最多可得80g溶液C.t2℃,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D.t2℃,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乙答案:C【解析】【详解】A、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它们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都为:≈16.7%,20%错误,故选项错误;B、t1℃时,50g水中最多溶解10g甲,30g甲加入到50g解析:C【解析】【详解】A、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它们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都为:20g×100%≈16.7%,20%错误,故选项错误;120gB、t1℃时,50g水中最多溶解10g甲,30g甲加入到50g水中最多可得溶液的质量=10g+50g=60g,80g溶液错误,故选项错误;C、t2℃,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正确,因为降温后甲的质量分数变小,乙的不变,但还是甲的质量分数大于乙的质量分数,故选项正确;D、t2℃,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甲有晶体析出,质量减少,乙的质量不变,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乙>甲,甲>乙错误,故选项错误。

化学溶解度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1)

化学溶解度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1)

化学溶解度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1)一、选择题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要配制相同质量分数的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应该将温度控制在t 1℃B .t 1℃时,将30g 甲物质加入到50g 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7.5%C .要从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获得晶体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D .将丙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加水或降温的方法答案:B 【解析】 【详解】A 、根据饱和时质量分数的计算式×100%,即溶解度相等则质量分数也相等,t1℃时甲、丙的溶解度相等,所以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饱和溶液,应该在此温度,正确;B 、t1℃时甲解析:B 【解析】 【详解】A 、根据饱和时质量分数的计算式+100g溶解度溶解度×100%,即溶解度相等则质量分数也相等,t 1℃时甲、丙的溶解度相等,所以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饱和溶液,应该在此温度,正确;B 、t 1℃时甲的溶解度是20g ,即100g 水中最多溶解20g 的甲,所以50g 水中最多溶解10g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g60g×100%≈16.7%,故错误;C 、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要从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获得晶体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正确;D 、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要使其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加溶剂或降温的方法,正确; 故选B 。

2.根据如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0℃时,A 物质的溶解度为 80B.20℃时,B 的溶解度大于 A 的溶解度C.升温可使 C 物质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D.将 50℃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 20℃时,A 析出固体最多答案:B【解析】【详解】A、5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80g,此选项错误;B、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此选项正确;.C、 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解析:B【解析】【详解】A、5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80g,此选项错误;B、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此选项正确;.C、 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降温可使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此选项错误;D、将 50℃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时,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析出晶体的质量也不能确定,此选项错误。

化学溶解度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1)

化学溶解度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1)

化学溶解度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1)一、选择题1.一定温度下,若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则()A.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小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C.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D.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题干中强调一定温度下,可见在选择方法时不可以采用改变温度的方法。

【详解】A. 在温度不变的前提下,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通过增加硝酸钾的方法,则解析:B【解析】【分析】本题题干中强调一定温度下,可见在选择方法时不可以采用改变温度的方法。

【详解】A. 在温度不变的前提下,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通过增加硝酸钾的方法,则溶液质量变大,也可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则溶液质量变小,所以溶液质量不一定变小,选项A错误;B. 在温度不变的前提下,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通过增加硝酸钾的方法,因为溶质质量增加溶剂质量不变,所以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也可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因为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减小,所以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也变大。

选项B正确;C. 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如果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则溶液质量变小,选项C错误;D.在温度不变的前提下,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不可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如果通过增加硝酸钾的方法,因为溶质质量增加溶剂质量不变,所以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如果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因为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减小,所以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也变大。

选项D错误。

故选B。

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t2℃时,将30g甲物质放入70g水中,所得饱和溶液的质量为100gD.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质量甲>乙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须确定温度,不知温度,则无法比较,故错误;B、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S/(100+S)×100%.甲、乙物质的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须确定温度,不知温度,则无法比较,故错误;B、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S/(100+S)×100%.甲、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正确;C、t2℃时,甲的溶解度是30g,100g水中最多溶解30g,30g甲溶解在70g水中形成溶液的质量=21g+70g=91g,不是100g溶液;故错误;D、甲、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确定,所以从t 2℃降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也不确定,故错误;考点:溶解度曲线。

专题训练(溶解度).doc

专题训练(溶解度).doc

专题训练(溶解度)1.20℃时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发生如下不同变化,其中不会出现白色浑浊的是A.降低温度B.升高温度C.温度不变,蒸发溶剂D.通入CO2 2.要使wg 10%的NaCl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增至20%,可采用的方法是A.再加入w10g固体NaCl B.蒸发浓缩成w2g NaCl溶液C.蒸发掉一半溶剂D.再加入2wg 25%的NaCl溶液3.分别取等质量80℃的甲、乙两种化合物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后,所析出的甲的质量比乙的大(甲和乙均无结晶水)。

下列关于甲、乙的溶解度的叙述中肯定正确的是A.20℃时,乙的溶解度比甲的大B.80℃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C.温度对乙的溶解度影响较大D.温度对甲的溶解度影响较大4.右图是物质M的溶解度曲线图,则P点表示A.饱和溶液B.不饱和溶液C.M未完全溶解D.无法配制5.将40℃的饱和石灰水冷却至10℃或温度仍为40℃而加入少量CaO,这两种情况下都不改变的是A.Ca(OH)2的溶解度B.溶液的质量分数(百分比浓度)C.溶液的质量D.溶液中Ca2+的数目6.有一杯t℃时的硝酸铵溶液,在该溶液中加入x g硝酸铵晶体,充分搅拌后有y g未溶;若将原溶液加热蒸发掉2g水再冷却至原温度,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则t℃时硝酸铵的溶解度A.1002xg B.x y-+2200g C.1002()x y-g D.()x y-200g7.在烧杯中盛有10%的CaCl2溶液,然后向烧杯中逐滴加入10%的Na2CO3溶液至不再生成沉淀为止,过滤得到CaCO3沉淀10g,再将滤液蒸发掉90g水后,所剩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A.11.7% B.10% C.9.2% D.5.85%8.在25℃时,将某浓度的芒硝溶液分为等质量的两份溶液,一份加热蒸发掉20g水后降至25℃成为饱和溶液,另一份加入10g芒硝晶体后也成为饱和溶液。

则25℃时芒硝的溶解度是A.20g B.17.23g C.30g D.22.05g9.某温度下,在100g水中加入mg CuSO4或加入ng CuSO4·5H2O,均可使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则m与n的关系符合A.m=n250160B.m=nn925001600+C.m=nn1625001600+D.m=nn2525001600+10.在t℃时,取可溶物A其浓度为a%的溶液100g,蒸发掉p g水,冷却到t℃,析出A的不含结晶水的晶体g g,则在t℃时,A的溶解度为A.)100()(100paga---g B.)(100)100(gaga---g C.)100(100aa-g D.)()(100paga--g11.在一定温度下,某无水盐R在水中溶解度为23g,向R的饱和溶液中加入Bg该无水盐,保持温度不变,析出R的结晶水合物Wg,从原饱和溶液中析出溶质R的质量为A.23(W-B)/123g B.23(W-B)/77gC.23(W-B)/100g D.(W-77B/23)/g12.某温度下,氯化镁饱和溶液浓度为40%,在足量的此溶液中加入4.6g无水氯化镁,最终析出结晶水合物40.6g,则该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是A.MgCl2·7H2O B.MgCl2·2H2O C.MgCl2·6H2O D.MgCl2·5H2O13.某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并恢复到原温度,则A.溶质的溶解度不变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加C.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少D.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14.Ca(OH)2在80℃时的溶解度为x g,20℃时溶解度为y g,取80℃时Ca(OH)2的饱和溶液a g 蒸发掉w g水后,再恢复至20℃,滤去折出固体,滤液中Ca(OH)2的质量分数为z%,则x、y、z的关系正确的是A.x>y>z B.y<z<x C.x<y D.y>z15.有m1g KCl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c1%。

高考化学24个专项练习附答案及解析 专题13 溶解度曲线类专练

高考化学24个专项练习附答案及解析 专题13 溶解度曲线类专练

专题13 溶解度曲线类专练1.以废旧铅酸电池中的含铅废料(Pb、PbO、PbO2、PbSO4及炭黑等)和H2SO4为原料,制备高纯PbO,实现铅的再生利用。

其工作流程如下:(1)PbO溶解在NaOH溶液中,存在平衡:PbO(s)+NaOH(aq)NaHPbO2(aq),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过程Ⅱ的目的是脱硫。

滤液1经处理后可在过程Ⅱ中重复使用,其目的是____._(选填序号)。

A.减少PbO的损失,提高产品的产率B.重复利用氢氧化钠,提高原料的利用率C.增加Na2SO4浓度,提高脱硫效率②过滤Ⅲ的目的是提纯,综合上述溶解度曲线,简述过程Ⅲ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铬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一般由铬铁矿制备,铬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O·Cr2O3,还含有硅、铝等杂质。

制备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图所示。

向“滤液3”中加入适量KCl,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K2Cr2O7固体。

冷却到___________(填标号)得到的K2Cr2O7固体产品最多。

a.80℃b.60℃c.40℃d.10℃步骤⑤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甲酸钙广泛用于食品、化工、石油等工业生产上,在300~400℃左右分解。

Ⅱ.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工业碳酸钙(主要成分为CaCO3,杂质为Al2O3、FeCO3)为原料,先制备无机钙盐,再与甲酸钠溶液混合制取甲酸钙。

结合图中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及表中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1.0mol·L-1计算),现提供的试剂有:a.甲酸钠b.5mol·L-1的硝酸c.澄清石灰水请补充完整由碳酸钙制备甲酸钙的实验步骤:步骤1:称取13.6g甲酸钠溶于约20mL水中,配成溶液待用,并称取研细的碳酸钙样品10g待用。

金属离子开始沉淀的pH 沉淀完全的pHFe3+ 1 3.2Al3+ 3.0 5.0Fe2+ 5.8 8.8步骤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必修一溶解度的分类专题练习题

高中化学必修一溶解度的分类专题练习题

高中化学必修一溶解度的分类专题练习题1. 下列物质的溶解度属于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的是(A)A. NaClB. Na2SO4C. Na2CO3D.CaSO42.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C)A. 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不同;B. 溶解度是指饱和溶液中单位质量的溶质的质量;C. 溶解度与溶液的体积有关;D. 含有饱和溶液的中可以多次加入该溶质3.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A. 在溶液中,溶质与溶剂分子发生作用,形成一个由溶质和溶剂分子组成的复合体系,称为溶液;B.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中能溶解的最大溶质量;C. 当溶解度达到饱和时,会形成饱和溶液;D. 溶剂的种类决定了一个物质能否溶解在其中4. 下列实验步骤错误的是(B)A. 把少量盐放在试管中并加入水B. 在加热条件下搅拌直至全部溶解,然后继续加入盐,再加热搅拌C. 在加热、搅拌条件下,持续加入盐直到溶解停止D. 经过搅拌均匀处理后,待分层静置5. 化学分析实验中,检验硫酸钠的方法是(D)A. 加入少量氢氧化钡溶液,有沉淀生成即为硫酸钠B. 加入少量酸石灰溶液,有氨水气味和白烟产生即为硫酸钠C. 加入试剂K4Fe(CN)6及NaOH溶液,出现深蓝色胶状沉淀而成,即为硫酸钠D. 滴入BaCl2溶液或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形成白色沉淀即为硫酸钠6. 溶液的浓度通常有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等几种表示方法,其中“质量分数”的计算方式是(A)A. 溶质质量÷溶液总质量×100%B. 溶质质量÷溶液总体积×100%C. 溶质体积÷溶液总体积×100%D. 溶质体积÷溶液总质量×100%7. 下列应用溶解度规律的实际问题中,与洗涤有关的是(B)A. 调配药剂B. 洗衣服C. 食用盐制取D. 氯酸钠生产8. 盐酸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这是因为(A)A. 环境温度升高,溶液里的水分子受热而运动加快,有更多的水分子能够包围并分离出盐酸B. 环境温度升高,盐酸分子的动能增加,导致其更容易被水分子包围减少分离C. 环境温度升高,影响到盐酸分子的热力学势能,使其更容易正常迁移至不同位置D. 环境温度升高,形成气体态的盐酸,局部蒸发增强了溶解度9. 下列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的化合物是(D)A. CO2B. NH3C. NaClD. CuSO4·5H2O10. 下列关于饱和溶液叙述错误的是(C)A. 饱和溶液的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大B.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随溶剂的变化而变化C. 饱和溶液内溶剂和溶质处于动态平衡状态D. 饱和溶液含有最大溶质量,但不一定稳定答案: 1-A 2-C 3-D 4-B 5-D 6-A 7-B 8-A 9-D 10-B。

训练8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同步配套练习Word版含答案高中化学选修4

训练8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同步配套练习Word版含答案高中化学选修4

训练 8积淀溶解均衡与溶度积[ 基础过关 ]一、物质的溶解性1.以下属于微溶物质的是( )A . AgClB .BaCl 2 C. CaSO4 D. Ag 2S2.以下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高升而减小的是( )①KNO 3 ② Ca(OH) 2③ BaSO4 ④ CO2A .①②B .②④C.①③D.①④二、积淀溶解均衡及其影响要素3.以下对积淀溶解均衡的描绘正确的选项是( ) A.反响开始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相等B.积淀溶解达到均衡时,积淀的生成和溶解的速率相等C.积淀溶解达到均衡时,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相等,且保持不变D.积淀溶解达到均衡时,假如再加入难溶的该积淀物,将促使溶解4.在 AgCl 饱和溶液中另有 AgCl 固体存在,当向溶液中加入- 1的盐酸时,以下0.1 mol L·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 AgCl 积淀溶解均衡正向挪动B.AgCl 溶解度增大+C.溶液中 c(Ag ) 增大D.溶液中 c(Cl - )增大5.在必定温度下, Mg(OH) 2固体在水溶液中达到以下均衡: Mg(OH) 2(s)2 +Mg (aq)+ 2OH-(aq),若使固体 Mg(OH) 2的量减少,而c(Mg 2+ )不变,可采纳的举措是( )A .加 MgCl 2 B.加 H2OC.加 NaOH D.加 HCl6.硫酸锶 (SrSO4)在水中的积淀溶解均衡曲线以下,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温度一准时,K sp(SrSO4)随 c(SO24-)的增大而减小B.三个不一样温度中, 313 K 时 K sp(SrSO4)最大C.283 K 时,图中 a 点对应的溶液是饱和溶液D. 283 K 下的 SrSO4饱和溶液升温到 363 K 后变成不饱和溶液三、溶度积常数7. 以下有关溶度积常数 K sp 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常温下,向 BaCO 3 饱和溶液中加入 Na 2CO 3 固体, BaCO 3 的 K sp 减小B .溶度积常数 K sp 只受温度影响,温度高升 K sp 减小C .溶度积常数 K sp 只受温度影响,温度高升K sp 增大D .常温下,向 Mg(OH) 2 饱和溶液中加入 NaOH 固体, Mg(OH) 2 的 K sp 不变8. 在 CaCO 3 饱和溶液中,加入 Na 2 CO 3 固体,达到均衡时()A . c(Ca 2+2-))=c(CO 32+2-)= K sp CaCO 3B .c(Ca )= c(CO 32+2-2+2-)= K sp (CaCO 3)C .c(Ca )≠ c(CO 3 ), c(Ca ) ·c(CO 3D . c(Ca 2+2-2+2-)≠c(CO 3 ), c(Ca ) ·c(CO 3 )≠K sp (CaCO 3)9. 已知: K sp (AgCl) =×- 10- 16,K sp (Ag 2CrO 4)=× 10- 1210 ,K sp (AgI) =× 10 ,则下 列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 Ag +浓度大小次序正确的选项是 ()A . AgCl>AgI>Ag 2CrO 4B .AgCl>Ag 2CrO 4>AgIC .Ag 2CrO 4>AgCl>AgID . Ag 2CrO 4>AgI>AgCl [ 能力提高 ]10. 18 ℃时, Mg(OH) 2 的 K sp =× 10-11,其饱和溶液中 Mg 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11.已知在 Ca 3(PO 4)2 的饱和溶液中存在均衡:+-Ca 3(PO 4) 2(s)3Ca 2 (aq)+ 2PO 43 (aq)(1)溶度积 K sp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若必定温度下, 饱和溶液中 c(Ca2+----6mol ·L)=× 106mol L · 1,c(PO 43 )=× 10-1,则 K = ________________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3 页,共 17 页
溶解度应用及结晶专题汇编 整理:郑卫新
11.以氯化钠和硫酸铵为原料制备氯化铵及副产品硫酸钠,工艺流程如下:
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进行蒸发浓缩用到的主要仪器有________、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等。 (2)“冷却结晶”过程中,析出 NH4Cl 晶体的合适温度为________。 (3)若 NH4Cl 产品中含有硫酸钠杂质,进一步提纯产品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12.铜蓝中除含有大量 CuS 外,还含有少量铁的化合物,工业上以铜蓝为原料生 产 CuCl2·2H2O 的工艺流程如下: 铜蓝粉碎 NaCl焙烧 空气废气酸浸 盐酸调节 pH 为 3~4试剂F过滤 滤渣滤液 B…CuCl2·2H2O 已知:Fe(OH)2、Fe(OH)3、Cu(OH)2 完全沉淀时的 pH 分别为 9.0、3.2、6.7。CuCl2 与 Na2SO4 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第 4 页,共 17 页
溶解度应用及结晶专题汇编 整理:郑卫新
①配平焙烧过程中发生反应的主要方程式: CuS+____NaCl+____ =焙==烧==____CuCl2+____Na2SO4。 ②试剂 F 可选用 NaClO,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则加入试剂 F 发生反 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了获得 CuCl2·2H2O 晶体,对滤液 B 进行蒸发浓缩、趁热过滤。则“趁热过 滤”得到的固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根据下面图示,请补充完整由 NaHSO3 溶液制备无水 Na2SO3 的实验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少量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密封包装。(水溶液 中 H2SO3、HSO3-、SO32-随 pH 的分布如题 19 图−2 所示,Na2SO3 的溶解度曲线 如题 19 图−3 所示)。
第 2 页,共 17 页
溶解度应用及结晶专题汇编 整理:郑卫新
+2KCl===K2Cr2O7↓+2NaCl。该反应在溶液中能发生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字说明)
物质
溶解度/(g/100 g 水) 0 °C 40 °C 80 °C
A.只有在 t1 ℃时,NaCl 和 MgSO4 的溶解度才相等
B.t1~t2 ℃,MgSO4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在 t2 ℃时,MgSO4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D.把 MgSO4 饱和溶液的温度从 t3 ℃降至 t2 ℃时,有晶体
析出
4. 根据溶解度(S)~温度(T)曲线,从 Na2SO4 和 Na2Cr2O74 混合溶液中结晶出
A.将 NaCl 溶液蒸干可得 NaCl 固体
B.将 MgCl2 溶液蒸干可得 MgCl2 固体
C.Mg(ClO3)2 中混有少量 NaCl 杂质,可用重结晶法提

D.可用 MgCl2 和 NaClO3 制备 Mg(ClO3)2
3. 如图是 NaCl、MgSO4 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溶解度应用及结晶专题汇编 整理:郑卫新
溶解度、结晶专题训练汇编 1. 如图可以看出,从 MnSO4 和 MgSO4 混合溶液中结晶 MnSO4·H2O 晶体,需 控制的结晶温度范围为( )
A.20 ℃以下
B.20 ℃~40 ℃
C.40 ℃~60 ℃
D.60 ℃以上
2. 已知四种盐的溶解度(S)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74.4 81.9 91.8
30 106.8
50 315.1
80 525.8
100 535.7
从 FeCl3 溶液制得 FeCl3·6H2O 晶体的操作步骤是:加入少量盐酸、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8. 下表是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数据,某操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r2O7
KCl
28 40.1 51.3
NaCl
35.7 36.4 38
K2Cr2O7 4.7 26.3 73
Na2Cr2O7 163 215 376
9. (NH4)2SO4 是工业制备 K2SO4 的重要原料。根据图中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简述工业上制备 K2SO4 晶体的设计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NO3
KNO3
NaCl
KCl
10 ℃
80.5
21.2
35.7
31.0
100 ℃
175
246
39.1
56.6
用物质的量之比为 1∶1 的硝酸钠和氯化钾为原料,制取硝酸钾晶体,其流程如 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和②的实验过程中,都需要控制温度
B.①实验操作依次为加水溶解、蒸发浓缩结晶、趁热过滤
C.②实验操作依次为加水溶解、蒸发浓缩结晶、趁热过滤
D.用 95%的酒精洗涤所得的硝酸钾晶体比较好
6.下图可以看出,从 MnSO4 和 MgSO4 混合溶液中结晶 MnSO4·H2O 晶体,需控Leabharlann 制的结晶温度范围为。
7. 六水合氯化铁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下:
温度/℃
0
10 20
溶解度(g/100 g H2O)
Na2SO4 晶体的最佳方法为________(填字母) A.蒸发浓缩、趁热过滤 B.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 5. 下表是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 g 水): (假设:盐类共存时不影响各自的溶解度,分离晶体时,溶剂的损耗忽略不计)
第 1 页,共 17 页
溶解度应用及结晶专题汇编 整理:郑卫新
10.铝铁合金在微电机中有广泛应用,某兴趣小组为利用废弃的铝铁合金设计了 如下实验流程制备聚合硫酸铁和明矾:
明矾是一种常见铝钾硫酸盐。 (1)为充分利用原料, 试剂 X 应为____________。 (2)请结合下图所示的明矾溶解度曲线,补充完整由滤液Ⅰ制备明矾晶体的实验步 骤(可选用的试剂:废弃的铝铁合金、稀硫酸、NaOH 溶液和酒精):向滤液Ⅰ中 加入足量的含铝废铁屑至不再有气泡产生,过滤,__________________。 将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滤、并用酒精洗涤、干燥,最终得到明矾 晶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