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

合集下载

中医诊断学基本知识

中医诊断学基本知识
症,是指医生通过四诊,八纲,辩证结合病人自身感受的病情,所得到的综合结果,他由一组相关的症状构成,能够反映疾病发生和变化过程的病理本质,并在不同的程度上反映出发病原因 ,发病位置 ,疾病性质以及严重程度.
病,是指在病因的影响下,人体内正气邪气发生争斗,从而使阴阳失调,并表现出一个逐渐发展的病理变化过程.同一个病在不同的阶段,可以表现出各种不同的证和若干不同的症状,所以,清代徐灵胎说:病之总者谓之病,而一病总有数证.
二、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1、四诊 是指用望、闻、问、切四种方法来检查病人的身体,并收集相关资料,从而确定病情的一种方法。在具体的诊断中,望、闻、问、切四诊各有特色,只有相互结合,才能诊断出真实的病情病因。
(1)望诊:是指通过视觉观察病人的全省和局部的神、色、形、态、五官、舌象以及分泌物、排泄物的形、色、质量等的具体情况,从而了解病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并判断是否患病以及所患疾病具体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与五脏六腑之间关系密切相关,所以,只要仔细观察人体的外表,看可以推断出内部的病变。具体地说,望诊又可分望神、望形态、望皮肤、望头颈、望五官、望舌象、望脉络、望排泄物、望分泌物等
(2)闻诊:是指通过听觉观察病人语言、呼吸、咳嗽、喷嚏等声音变化和嗅闻病人身上发出的气味以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的气味,来了解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并判断是否患病以及所患疾病具体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问诊又可分为听声音和闻气味两个方面。
(3)问诊:是指通过询问病人及其家属、朋友,来了解其平日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发病原因,发病过程,具体症状以及以往的病史等,并判断其是否患病以及所患疾病具体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
表证的病程较长,发病时会同时出现发热\恶寒症状,且内部脏腑无明显的证候,通常会出现头痛\身痛\鼻塞\喷嚏等症状,多为浮脉,而舌象表现较少.

中医诊断学名词解释

中医诊断学名词解释

中医诊断学名词解释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是通过对患者病情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运用中医理论和诊断方法进行疾病诊断的学科。

下面将对中医诊断学中的几个重要名词进行解释。

1. 望诊望诊是中医诊断学中的一种方法,指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舌体、脉象、眼底等特征,以及各种症状的变化,来判断患者的病情和病机。

通过望诊可以了解患者的体质、病情轻重、病因等信息,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2. 闻诊闻诊是中医诊断学中的一种方法,指医生通过听取患者主诉的症状、病史和自述,以及进行问诊,从中获取与疾病相关的信息。

通过闻诊可以了解患者的症状表现、病情变化、病位病因等,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

3. 问诊问诊是中医诊断学中的一种方法,指医生通过与患者进行交流,询问患者详细的病史、症状以及身体感受等信息,以获取有关患者的疾病情况。

通过问诊可以了解到患者的病情特点、发病原因、病史等重要信息,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4. 切诊切诊是中医诊断学中的一种方法,指医生通过触诊患者的脉搏来获取有关患者病情的信息。

中医认为,人体的脉搏反映了人体的生理状态和病理变化,通过触诊脉搏可以判断患者的脏腑功能、气血状况,以及病情的变化。

切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

5. 辩证施治辩证施治是中医诊断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是通过对患者的整体状况进行综合分析,找出疾病的病因、病机和病理变化,再根据中医理论中的辨证施治原则,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辩证施治注重于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因,强调“因病而治”,具有针对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在中医诊断学中,医生还会借助其他辅助检查手段,如九窗望诊法、唇色、目色、声音等,来进一步辅助判断和诊断。

值得注意的是,中医诊断学强调病因、病机和机体整体状况的综合分析,注重从整体上把握疾病的本质,与西医的病因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有所不同。

总结起来,中医诊断学是一门以望诊、闻诊、问诊、切诊为主要方法,通过辩证施治发现疾病本质和机体整体状况的学科。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内容包括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内容包括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内容包括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科之一,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四诊法:脉象学、舌诊学、面诊学、问诊学四个方面的综合运用,以了解病情、分析证型、确定治疗方法等。

2. 病因学:探讨病因病机和发病规律,以及病变与致病因素之间的关系,为诊断治疗提供指导。

3. 辨证论治:根据四诊法和病因学的分析,确定证型,进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包括针灸、中药、饮食调养等。

4. 望闻问切:即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手段来了解患者的体征、表现和症状等,进一步明确诊断。

5. 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脉诊、舌诊、面诊等。

6. 诊断思路:强调以辩证为核心,唯证论治的诊疗思路,即抓住证候、辨明病因,选用对症治疗的方法。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内容是实现中医诊疗有效性的关键,他们通过对身体的各个方面观察并总结提炼,形成了一套综合而详尽的中医诊断体系,是中医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医诊断学有哪些基本理论和概念

中医诊断学有哪些基本理论和概念

中医诊断学有哪些基本理论和概念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询问、检查等手段,收集病情资料,分析判断疾病的本质和证候类型的一门学科。

中医诊断学有着丰富的基本理论和概念,为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一、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

例如,心与小肠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等。

当一个脏腑发生病变时,可能会影响到与之相关的脏腑。

同时,人体与外界环境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季节、气候、地域等因素都会对人体的生理和病理产生影响。

因此,在诊断疾病时,中医不仅要考虑患者局部的症状和体征,还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包括情志、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等。

二、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理论。

辨证是指通过对病情资料的综合分析,判断疾病的证候类型;论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中医的证候是对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本质的概括,包括病因、病位、病性、邪正关系等方面。

常见的辨证方法有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

不同的辨证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疾病进行分析和判断,相互补充,共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三、四诊合参四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主要方法,包括望、闻、问、切。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舌苔、脉象等方面来获取病情资料;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如听患者的呼吸、咳嗽、语言等声音,嗅患者的口气、分泌物等气味;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饮食、起居等情况来了解病情;切诊主要是指切脉和按诊,通过触摸脉搏的跳动和按压身体的某些部位来判断病情。

中医强调四诊合参,即综合运用这四种诊断方法,相互印证,以全面、准确地了解病情。

因为每种诊断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只有将它们结合起来,才能避免误诊和漏诊。

四、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基础,也贯穿于中医诊断学之中。

中医诊断学名词解释

中医诊断学名词解释

中医诊断学名词解释名词解释题01.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科。

02.主诉——病人就诊时陈述的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时间。

03.壮热——病人高热不退,但恶热不恶寒,多见于里热证极期阶段。

04.潮热——病人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如潮汐之有定时。

05.气虚发热——长期低热,烦劳则甚,兼见少气自汗,倦怠乏力,因脾虚气陷,郁而发热。

06.寒热往来——恶寒与发热交替而作,见于半表半里证或疟疾病。

07.自汗——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者,多见于气虚、阳虚。

08.盗汗——入睡时汗出,醒后汗自止,多见于阴虚内热证。

09.战汗——病势沉重时,先见全身战栗抖动,而后汗出者,是邪正相争,病变发展的转折点。

10.消谷善饥——食欲过于旺盛,多食而易饥,是胃火炽盛所致。

11.除中——久病之人,本不能食,突然欲食,甚至暴食,是脾胃之气将绝之象。

12.里急后重——腹痛窘迫,时时欲泻,肛门重坠,便出不爽,是湿热痢疾主症。

13.癃闭——小便不畅,点滴而出为癃;小便不通,点滴不出为闭,统称癃闭。

14.崩漏——不在经期,突然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淋漓不断出血者。

15.得神——人之两目灵活,面色荣润,表情自然,体态自如,言语清晰,意识清楚者,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

16.失神——病人目光呆滞,面色晦暗,神情萎糜,身重迟钝,语声断续,意识朦胧者,是精衰气脱神亡的表现。

17. 主色——凡人之种族皮肤的正常颜色。

18.善色——病色有光泽者,称为善色,说明精气未衰,胃气尚荣,预后较好。

19.戴阳——久病重病,面色苍白,但时泛红如妆者,是阴盛格阳之假热证候。

20.萎黄——病人面色淡黄,枯槁无华者,是脾虚精亏的表现。

21.阴黄——面色黄而晦暗如烟熏者,因寒湿内停,困扰脾阳所致。

22.瘿瘤——颈前颌下喉结之处,有肿物如瘤,或大或小,可随吞咽上下移动,多因肝郁气结痰凝所致。

23.瘰疬——颈侧皮里膜外肿起结核,形状累累如珠,历历可数者,多因肺肾阴虚,虚火灼痰,结于颈项。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
1. 中医诊断学的学科性质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诊察 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 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诊—诊察了解;断—分析判断
(一)诊法 (二)辨证 (三)辨病 (四)病案
诊 断 记录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1. 诊法:亦称为四诊——中医收集病情资料的方法,是辨证、 辨病的依据。
寒 证
不 渴


踡卧 清稀 大便稀溏 少动 色白 小便清长
舌淡苔 白而润 滑
迟或 紧
阳虚或 阴盛
热 证
渴 喜 冷 饮
红 赤

仰卧 稠浊 大便干结 躁动 色黄 小便短赤
舌红苔 黄而干

阳盛或 阴虚
虚证、实证的鉴别
病 因 病 程 体 质 精 神 声 息 声 底 息 微 声 高 息 粗 胀 满 疼 痛 二便 小便 清长 大便 稀溏 小便 不利 大便 秘结 舌象 舌质 娇嫩 苔少 或无 舌质 苍老 舌苔 厚腻 脉 象 虚 而 无 力 实 而 有 力 病 机 精 气 夺
气随血脱证与气不摄血证辨析: 均有出血与气虚证,但病因病机不同:气随血脱证,必以大出血在先, 发病急 ,出血量多而迅速,并有气脱亡阳的危重之证;而气不摄血证则发 病缓,出血量较少。从病机而论,气随血脱是出血过多,气无依托而气脱。 气不摄血是气虚而统摄血行无权所致。
病色 ——晦暗暴露
面白
主虚证、寒证、脱血、夺气。
正常面色 面黑
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
面青
主寒证、疼痛、气滞、血 瘀、惊风。
病色
阳 黄
鼻柱青 面 赤
(小儿惊风) 主热证
面 黄
萎 黄
阴 黄
两颧红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一、中医诊断学的概念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诊断技术及其原理的学科,是指中医在诊断病证时,根据病人的症状、病因及体征形态,通过查法,治法,和诊断进行病因鉴别辨治,其目的是为了找出病因,判断病情,以指导治疗的一门学科。

二、诊断技术
1、观察法
观察法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技术,是根据病人外观及形态,挊摩病处及体征,仔细观察病人外貌、听诊等,以求掌握病情,作出诊断的一种技术方法。

2、问诊法
问诊法是诊断时,中医通过对病人的问诊,提出问题,获取关于病人的报告,以了解病人的症状、病因及体征形态,以便于判断病因,并作出诊断的一种技术方法。

3、妊娠诊断
妊娠诊断是指通过几种方式,如乳汁的检查、症状的观察、B超检查等,以确定患者是否怀孕的一种技术方法。

4、查法
查法是指在中医诊断中,根据病人的体征形态,结合病因,使用一些查法来判断病情,主要包括痰查、脉查、舌诊、按摩病处及诊断释义等。

五、临床应用
中医诊断学在临床实践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医生准确的判断病情,以指导治疗,减少误诊,提高治疗效果,增进医患双方的信任。

中医诊断学ppt课件完整版

中医诊断学ppt课件完整版
口气
口臭多为胃热或食积;口淡多为胃寒或脾虚。
鼻气
鼻出臭气,多为肺胃热盛。
汗气
汗出腥膻,多为风湿热久蕴于肌肤;汗出臭 秽,多为瘟疫或暑热火毒炽盛。
二便气味
大便酸臭难闻,多属肠有郁热;小便臊臭, 多属湿热下注。
闻诊注意事项
注意听声音的高低、 强弱、清浊、缓急等 变化。
结合望、问、切三诊 综合分析判断病情。
气血津液失调辨证方法论述
气血津液失调
指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的亏损及其生理功能异常所产生的病理变化。其临床表现较 为复杂,可见于多个脏腑系统,常见症状有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神疲乏力
等。
辨证方法
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象、脉象等体征,结合病史和症状表现,综合分析判断气血津 液失调的类型和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THANKS
感谢观看
问既往病史
包括患者过去患过的疾病、手术史、外伤史、过敏史等。这些 信息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疾病背景,为诊断和治 疗提供参考。
个人生活史及家族史询问
个人生活史
包括患者的饮食起居、劳逸情况、情 志变化等。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了解 患者的生活习惯和可能的病因,为诊 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家族史
包括患者的家族成员中是否患有类似 疾病或遗传性疾病等。这些信息有助 于医生了解患者的遗传背景和可能的 病因,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指出按诊时需要注意的禁忌症和异常情况, 如患者疼痛、肿胀等反应的处理方式。
切诊综合应用举例
综合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如何将脉诊和按诊结果与其他四诊信息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举例说明
列举几个典型病例,让学生理解切诊在中医诊断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中医诊断学笔记

中医诊断学笔记

中医诊断学笔记中医诊断学笔记
⒈简介
⑴中医诊断学的定义
⑵中医诊断学的研究内容
⑶中医诊断学的重要性
⒉中医诊断学基本概念
⑴四诊合参
⑵辨证论治
⑶望、闻、问、切四诊方法
⑷辨证与断病的关系
⒊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
⑴阴阳五行学说
⑵五脏六腑理论
⑶病因学说
⑷病证学说
⑸辨证方法和要领
⒋中医诊断学的临床应用
⑴望诊的基本方法和要点
⑵闻诊的基本方法和要点
⑶问诊的基本方法和要点
⑷切诊的基本方法和要点
⑸中医辨证与辨证施治
⒌中医诊断学中的常用手法和检查
⑴脉诊的方法和意义
⑵舌诊的方法和意义
⑶面诊的方法和意义
⑷体格检查的要点和常见指标⒍中医诊断学中的典型疾病诊断
⑴血瘀证的诊断与辨证
⑵痰湿证的诊断与辨证
⑶气虚证的诊断与辨证
⑷阳虚证的诊断与辨证
⑸温病皮肤病的诊断与辨证
附件:
⒈案例分析:中医诊断学典型病例集锦
⒉中医诊断学练习题及答案
⒊诊断学实践指导手册
法律名词及注释:
⒈中医:指中华传统医学,包括中医诊疗和中药疗法。

⒉四诊合参: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⒊辨证论治:中医诊断的核心理论,通过辨别疾病的病证,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⒋阴阳五行学说:中医理论基础之一,描述了宇宙和人体的阴阳平衡及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

⒌五脏六腑理论:中医理论基础之一,用于描述人体内脏器官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中医诊断学电子书,共62页

中医诊断学电子书,共62页

《中医诊断学》第一章绪论中医诊断学是论述中医诊断疾病,辨别证候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的一门课程。

诊断即对人体健康状态和病证所提出的概括性判断。

它是由基础医学引申到临床医学的桥梁,具有基础理论密切结合临床实践的特点,是中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的防治取决于正确的诊断,正确的诊断来源于对患者四诊的周密诊察和精确的辩证分析,没有正确的诊断就不会有正确的治疗。

所以诊断在防治疾病中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第一节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中医诊断学,是历代医家临床诊病经验的积累,它的理论和方法起源很早。

公元前五世纪著名医家扁鹊就以“切脉、望色、听声、写(犹审)形”等为人诊病。

在《黄帝内经》和《难经》中,不仅奠定了望、闻、问、切四诊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而且提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致病的内外因素全面考虑。

《素问·疏五过论》指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

公元二世纪,西汉名医淳于意首创“诊籍”即病案,记录病人的姓名、居址、病状、方药、日期等,作为复诊的参考。

公元三世纪初,东汉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把病、脉、证、治结合起来,作出了诊病、辨证、论治的规范。

与此同时,著名医家华佗的《中藏经》也记载了丰富的诊病经验,以论脉、论病、论脏腑寒热虚实、生化顺逆之法著名。

西晋王叔和的《脉经》,是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既阐明脉理,又分述寸口,三部九候、二十四等脉法,对后世影响很大。

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一部论述病源与证候诊断的专著,载列各种疾病的证候1739论。

唐代孙思邈认为,诊病要不为外部现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他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指出:“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营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

”宋、金、元时期,诊断学又有新的发展,宋代朱肱《南阳活人书》强调治伤寒切脉是辨别表里虚实的关键,陈言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论述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因辨证。

金元之世,专攻诊断者,颇不乏人。

中医诊断学重点知识点

中医诊断学重点知识点

中医诊断学重点知识点1.中医四诊法: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也被称为四诊法。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外观特征来诊断疾病;闻诊是通过听患者的声音和呼吸来诊断疾病;问诊是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症状、病史等信息来诊断疾病;切诊是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诊断疾病。

2.脉诊: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脉诊,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判断人体的阴阳、气血、脏腑功能等情况。

根据脉搏的弦、滑、涩、散、数、微等特点,可以判定病症的轻重、病因的归属等信息。

3.舌诊:中医诊断中,舌诊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人体内脏的功能状况可以通过观察舌苔的颜色、厚薄、质地等来判断。

例如,舌苔黄腻可能表示消化不良,舌苔少津可能表示阴虚等。

4.望诊:中医诊断中,通过观察患者的外貌、面色、舌象等外观特征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因。

例如,面赤可能表示热病,面色苍白可能表示气虚等。

5.问诊:中医的问诊过程中,医生通过与患者的交流,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从而了解疾病的起因和发展。

问诊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等方面。

6.切诊:中医的切诊是指通过对脉搏的触摸来判断人体各脏腑功能的状况。

例如,肝脉代表肝的健康状况,脾脉代表脾的功能状况等。

7.病因学:中医诊断学中,病因学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机制的学科。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人体内外环境的关系密切相关,包括外邪侵袭、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寒凉伤阳、病毒感染等。

8.病机学:中医诊断学中,病机学是研究疾病发展过程和病理变化的学科。

它包括了病机关系、病机转变、病机对证候等方面的内容。

9.辨证施治:中医诊断学中,辨证施治是根据疾病的证候,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中医是以辨证施治为特点的医学,也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

辨证的方法包含辨证分型、辨证论治等。

总之,中医诊断学包含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脉诊、舌诊、望诊、问诊、切诊等手段,通过观察、听诊、嗅闻、问询等方法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因,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临床实践的基础。

它通过对患者病情的综合分析、辨证施治的理论和方法,以及中医特有的观察、问诊、望诊、切诊等诊察手段,来确定患者的病因、病机和病程,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中医诊断学的核心是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的主要内容包括四诊合参、辨证施治和辨证用药。

四诊合参指通过观察、问诊、望诊和切诊四个环节来获取病情信息,并结合其他辅助检查手段(如脉诊、舌诊、嗅诊)进行综合分析;辨证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来确定治疗方法和方案;辨证用药是根据辨证的结果来选择适合的中药组合。

中医诊断学的特点是以整体观念为基础,强调辨证施治。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疾病是整体失调的结果,因此在诊断时要从整体层面进行分析。

辨证施治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它强调病因与病机的分析,从而确定治疗方法和方案。

中医诊断学还注重临床经验和观察技巧的积累,通过观察、问诊、望诊和切诊来获取病情信息,从而指导辨证施治。

中医诊断学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病因学、病机学和诊断学。

病因学研究疾病的起因和发展过程,包括内外两个方面。

内因是指体内的因素,如情志、饮食、劳逸等;外因是指体外的因素,如气候、环境、疫情等。

病机学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包括病位、病机和病势三个方面。

病位是指疾病的发生部位,病机是指疾病的发病机制,病势是指疾病的变化趋势和预后情况。

诊断学是根据病因学和病机学的理论,通过临床观察和辨证施治的方法,确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中医诊断学的方法主要包括观察、问诊、望诊和切诊。

观察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目色、脉象等来获取病情信息。

问诊是通过与患者沟通,了解疾病的起病时间、病情变化、症状表现等。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眼、舌、面部等来判断病情。

切诊是通过触诊患者的脉搏、局部组织等来了解病情。

这些诊察手段需要临床医生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准确判断病情。

总之,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中医诊断学》课程标准

《中医诊断学》课程标准

《中医诊断学》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1.课程简介:《中医诊断学》是依据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是沟通中医基础理论与中医临床各学科之间的桥梁,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基础核心课程,以研究疾病中各种症状、病名、证名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其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

2.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具备正确对病人的健康状态和病情的本质进行辨识,并对所患病、证作出概括性判断的能力。

课程在第二学期开设,共72学时。

3.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是中医学专业主干基础课程之一,为后续学习临床各科奠定基础。

4.课程作用:《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以《中医基础理论》等课程为基础,为后续毕业实习及岗位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涉及的理论和技能是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各职业岗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中医诊断学》课程根据中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基层中医医生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基于岗位工作任务所需职业能力而设置。

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掌握必需的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力;具备团结协作、沟通交流的社会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使学生真正成为能适应基层医疗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学精神、协作精神的培养,主张以研究性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方法开展自主学习,使学生不仅学到必备的专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设计思路教学内容的选取以满足基层中医医生岗位工作需求为目标,根据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在理论为实践服务、重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理念指导下,结合中医行业现状、我校现有条件以及高职中医专业学生学习特点,制定该课程标准。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内容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内容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内容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对人体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

中医诊断学包括四诊合参、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等内容。

四诊合参是中医诊断学的核心内容,它是指通过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四种方法综合分析,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

其中,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面色、舌苔、舌质、脉象等来了解患者的体质和疾病表现。

闻诊是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呼吸以及腹部等部位的声音来判断疾病的变化。

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饮食习惯等方面的问题来了解患者的病情。

切诊是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判断患者的脏腑功能和病情变化。

望诊是中医诊断学中非常重要的方法之一,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质、舌苔、脉象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面色可以反映患者的气血状况和疾病变化,如面色苍白可能是气血不足,面色红润可能是气血旺盛。

舌质和舌苔可以反映患者的脏腑功能和病情变化,如舌质红可能是火热症状,舌苔厚腻可能是湿热症状。

脉象可以反映患者的气血运行情况和脏腑功能,如脉象细弱可能是气血不足,脉象滑数可能是湿热症状。

闻诊是中医诊断学中用听觉来判断患者病情的方法,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呼吸等来了解患者的病情。

声音可以反映患者的气血运行情况和脏腑功能,如声音低沉可能是气血不足,声音高亢可能是肝火旺盛。

呼吸可以反映患者的气机运行情况和病情变化,如呼吸急促可能是气滞不畅,呼吸困难可能是痰湿阻塞。

问诊是中医诊断学中通过询问患者问题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史,如症状、病程、饮食习惯等。

问诊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体质、病情和病因,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问诊的问题应该具体、有针对性,避免模糊不清或重复。

医生在问诊时需要细心倾听患者的回答,并结合患者的望诊、闻诊和切诊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切诊是中医诊断学中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判断患者的脏腑功能和病情变化。

中医将人体的脏腑功能分为十二个脏腑,每个脏腑都有相应的脉搏特点。

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可以判断患者的气血运行情况、脏腑功能以及病情变化。

中医诊断学十四五教材

中医诊断学十四五教材

中医诊断学十四五教材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是研究中医诊断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学科。

关于中医诊断学的教材,一般分为基础教材和
专业教材两类。

基础教材主要介绍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
技术,而专业教材则更加深入地探讨各种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技术。

在中国,关于中医诊断学的教材有很多,其中比较有影响的包
括《中医诊断学》(作者,张文德)、《中医诊断学》(作者,王
忠诚)、《中医诊断学》(作者,刘渡舟)等。

这些教材系统地阐
述了中医诊断学的理论体系、诊断方法和技术,并结合临床实践进
行案例分析,有助于学生和临床医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医诊断学
的知识。

这些教材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医诊断学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
包括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概念、诊断方法、望诊、闻诊、问诊、切诊
等内容,同时也对常见疾病的诊断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如内科病、
外科病、妇科病、儿科病等,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中医诊断学的理
论和实践。

此外,这些教材还结合了临床实践中的经验,对诊断中的一些
难点和疑难病症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有助于读者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应用中医诊断学的知识和技术。

总的来说,这些教材从理论到实践,从基础到专业,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医诊断学的相关知识,对于学习和研究中医诊断学的人士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满足你的需求,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手足心汗 指手足心汗出的症状。手足心微汗出,多因生理 现象。若手足心汗出量多,则为病理性汗出。可 因阴经郁热熏蒸;阳明燥热内结,热蒸迫津外泄; 脾虚运化失常,津液旁达四肢而引起。 4、心胸汗 指心胸部易出汗或汗出过多的症状。多见于虚证。 伴心悸、失眠、腹胀、便溏者,多为心脾两虚; 伴心悸心烦、失眠、腰膝酸软者,多为心肾不交。 5、阴汗 指外生殖器及其周围汗出的症状。多因下焦湿热 郁蒸所致。



三、问疼痛 疼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患 病机体的各个部位皆可发生。疼痛有虚实 之分。实性疼痛多因感受外邪、气滞血瘀、 痰浊凝滞,或食积、虫积、结石等阻滞脏 腑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即所谓“不 通则痛”。虚性疼痛多因阳气亏虚,精血 不足,脏腑经脉失养所致,即所谓“不荣 则痛”。 问疼痛,应注意询问疼痛的部位、性质、 程度、时间及喜恶等。





(二)特殊汗出 1、自汗 指醒时经常汗出,活动尤甚的症状。多见于气虚 证和阳虚证。因阳气亏虚,不能固护肌表,玄府 不密,津液外泄,故见自汗,动则耗伤阳气,故 活动后汗出尤甚。 2、盗汗 指睡则汗出,醒则汗止的症状。多见于阴虚证, 因阴虚阳亢而生内热,入睡则卫阳由表入里,肌 表不固,内热加重,蒸津外泄而汗出;醒后卫阳 由里出表,内热减轻而肌表得以固密,故汗止。 若气阴两虚,常自汗、盗汗并见。



五、个人生活史 1、生活经历 2、精神情志 3、饮食起居 4、婚姻生育 5、小儿出生前后情况

六、家族史 家族史是询问病人的家庭成员,包括父母、 兄弟姐妹、子女等人的健康和患病情况。 必要时应注意询问直系亲属的死亡原因。
第三节 问现在症


问现在症是询问病人就诊时所感受到的痛 苦和不适,以及与病情相关的全身情况。 现在症是疾病现阶段病理变化的客观反映, 是医生诊病、辨证的主要依据。



寒与热的产生,主要取决于病邪的性质和机体阴 阳的盛衰两个方面。邪气致病者,由于寒为阴邪, 其性清冷,故寒邪致病,恶寒症状突出;热为阳 邪,其性炎热,故热邪致病,发热症状明显。机 体阴阳失调时,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阴虚则热, 阳虚则寒。由此可见,寒热是机体阴阳盛衰的反 映,即寒为阴征,热为阳象。
中医诊断学
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中医诊断学主要包括诊法、辨证、诊断综 合运用和病历书写等内容。
二、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1、司外揣内 2、见微知著 3、以常衡变
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1、整体审察 2、诊法合参 3、病证结合
第一章 问诊


问诊是医生通过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有目 的的询问,以了解病情的方法。 问诊是中医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之一。


一、问寒热
指询问病人有无怕冷或发热的感觉。寒与热是临 床最常见症状,是辨别病邪性质和机体阴阳盛衰 的重要依据,为问诊的重点内容,故张景岳将其 列为《十问歌》之首。 “寒”指病人自觉怕冷的感觉。临床上有恶风、 恶寒和畏寒之分。病人遇风觉冷,避之可缓者, 谓之恶风;病人自觉怕冷,多加衣或近火取暖而 不能缓解者,谓之恶寒;病人自觉怕冷,多加衣 或近火取暖而能够缓解者,谓之畏寒。 “热”指发热,包括病人体温升高,或体温正常 而病人自觉全身或局部(如手足心)发热。





三、现病史 现病史是指病人从起病到此次就诊时疾病 的发生、发展及其诊治的经过。现病史应 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询问。 1、发病情况 主要包括发病的时间,是突然发作,还是 缓慢发生;发病的原因和诱因;最初的症 状及其性质、部位,当时曾作何处理等。 2、病变过程 医生了解病人的病变过程,一般可按疾病 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询问。





(三)局部汗出 1、头汗 又称但头汗出。指汗出仅见于头部,或头颈部汗 出量多的症状。可因上焦热盛,迫津外泄;中焦 湿热蕴结,湿郁热蒸,迫津上越;元气将脱,虚 阳上越,津随阳泄;进食辛辣、热汤、饮酒,使 阳气旺盛,热蒸于头等导致。 2、半身汗 指病人仅一侧身体汗出的症状。或左侧,或右侧, 或见于上半身,或见于下半身,但汗出常见于健 侧,无汗的半身是病变的部位,多见于痿病、中 风及截瘫病人。多因风痰、痰瘀、风湿等阻滞经 络,营卫不能周流,气血失和所致。


(二)但寒不热 指病人只感寒冷而不发热的症状,是寒证 的特征证候。其怕冷的产生,多为感受寒 邪致病,或为阳气不足而阴寒内生。 1、新病恶寒-里实寒证 2、久病畏寒-里虚寒证



(三)但热不寒 指病人只发热,而无怕冷之感的症状。多 系阳盛或阴虚所致,是里热证的特征证候。 1、壮热 指高热(体温在39℃以上)持续不退,不 恶寒只恶热的症状。常兼面赤、口渴、大 汗出、脉洪大等症。多因风热内传,或风 寒入里化热,正邪相搏,阳热炽盛,蒸达 于外所致。多见于伤寒阳明经证和温病气 分阶段,属里实热证。



(四)寒热往来 指病人自觉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的症状。 是正邪相争,互为进退的病理反映,为半 表半里证寒热的特征。临床常见以下两种 类型: 1、寒热往来无定时 指病人自觉时冷时热,一日多次发作而无 时间规律的症状。多见于少阳病,为半表 半里证。因外感病邪至半表半里阶段时, 正邪相争,正胜则发热,邪胜则恶寒,故 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发无定时。
问寒热,首先应该询问病人有无怕冷或发热的症 状。如有寒热的症状,必须询问怕冷与发热是否 同时出现,还应注意询问寒热的新久、轻重程度、 持续时间的长短,寒热出现有无时间或部位特点, 寒热与体温的关系,寒热消长或缓解的
临床上常见的寒热症状有恶寒发热、但寒不热、 但热不寒、寒热往来四种类型。 (一)恶寒发热 指病人恶寒与发热同时出现,是表证的特征性症 状。其机理是外邪侵袭肌表,正气与邪气相互斗 争,卫气宣发失常所致。外邪袭表,卫阳被遏, 肌腠失于温煦则恶寒;邪气外束,正邪交争,卫 阳失于宣发,则郁而发热。 由于感受外邪性质的不同,寒热症状可有轻重的 区别。临床上常见以下三种类型: 1、恶寒重发热轻-风寒表证的特征 2、发热轻而恶风-伤风表证的特征 3、发热重恶寒轻-风热表证的特征




(一)问疼痛的性质 1、胀痛 指疼痛兼有胀感的症状。是气滞作痛的特点。 2、刺痛 指疼痛如针刺之状的症状。是瘀血致痛的特点。 3、冷痛 指疼痛有冷感而喜暖的症状。常见于膝脊、脘腹、 四肢关节等处。寒邪阻滞经络所致者,为实证; 阳气亏虚,脏腑经脉失于温煦所致者,为虚证。 4、灼痛 指疼痛有灼热感而喜凉的症状。火邪窜络所致者, 为实证;阴虚火旺所致者,为虚证。






3、微热 指发热不高,体温一般在38℃以下,或仅自觉发 热的症状。发热时间一般较长,病因病机较为复 杂。多见于温病后期和某些内伤杂病。 长期微热,劳累则甚,兼疲乏、少气、自汗等症 者,多属气虚发热。 长期低热,兼颧红、五心烦热等症者,多属阴虚 发热。 每因情志不舒而时有微热,兼胸闷,急躁易怒等 症者,多属气郁发热,亦称郁热。 小儿于夏季气候炎热时长期发热,兼有烦渴、多 尿、无汗等症,至秋凉自愈者,多属气阴两虚发 热。






5、重痛 指疼痛兼有沉重感的症状。多因湿邪困阻气机所 致。由于湿性重浊黏滞,故湿邪阻滞经脉,气机 不畅,使人有沉重而痛的感觉。但头重痛亦可因 肝阳上亢,气血上壅所致。重痛常见于头部、四 肢、腰部以及全身。 6、酸痛 指疼痛兼有酸软感的症状。多因湿邪侵袭肌肉关 节,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亦可因肾虚骨髓失养, 或剧烈运动肌肉疲劳引起。 7、绞痛 指痛势剧烈,如刀绞割的症状。多因有形实邪阻 闭气机,或寒邪凝滞气机所致。 8、空痛 指疼痛兼有空虚感的症状。多因气血亏虚,阴精 不足,脏腑经脉失养所致。常见于头部或小腹部 等处。



3、诊治经过 有些病人,尤其是患病较久者,在就诊前 已经在其他医院进行过诊断和治疗。 4、现在症状 现在症状是问诊的主要内容。虽然现在症 属于现病史的范畴,但因其包括的内容较 多,是问诊的重点。



四、既往史 既往史又称过去病史,主要包括病人平素 身体健康状况,以及过去患病情况。 1、既往健康状况 2、既往患病情况


2、寒热往来有定时 指病人恶寒战栗与高热交替发作,每日或 二三日发作一次,发有定时的症状。兼有 剧烈头痛、口渴、多汗等症。常见于疟疾。 因疟疾侵入人体,潜伏于半表半里的膜原 部位,入与阴争则寒,出与阳争则热,故 恶寒战栗与高热交替出现,休作有时。




二、问汗 汗是阳气蒸化津液经玄府达于体表而成。 正常人在体力活动、进食辛辣、气候炎热、 衣被过厚、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出汗,属于 生理现象。 若当汗出而无汗,不当汗出而多汗,或仅 见身体的某一局部汗出,均属病理现象。 病理性汗出的有无,与病邪的侵扰和机体 正气的亏虚有着密切的关系。 询问时,应首先询问病人汗出与否。若有 汗,则应进一步询问汗出的时间、多少、 部位及其主要兼症;若无汗,则应重点询 问其兼症。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问诊的内容主要包括一般情况、主诉、现 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等。 询问时,应根据就诊对象,如初诊或复诊、 门诊或住院等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 询问。
一、一般情况

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婚否、 民族、职业、籍贯、工作单位、现住址等。
二、主诉


主诉是病人就诊时最感痛苦的症状、体征 及其持续时间。如“发热咳嗽3天,加重1 天”。 主诉往往是疾病的主要矛盾所在,一般只 有一两个症状,即是主症。通过主诉常可 初步估计疾病的范畴和类别、病情的轻重 缓急。因此,主诉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是了解、分析和认识疾病的重要线索。询 问时,医生首先要善于抓住主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