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在化学教学中应用论文

合集下载

浅议教育心理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议教育心理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响, 思想动态 , 知识层次 以至个人 性格 、 特长、 交往、 爱好等等 , 做到 对学 生 的思想 、 学 习心 中有数 , 才能有 效地实施 教育教学 。 3 . 教学过程 中完美的心理教学方法 的演绎和运用是教育好学生 的有 效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首先要和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 。 有效的 心理沟通 是教师成功教学的前提和保证。教师要 了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想什么 , 与此 同时, 教师还要让 学生知道 自己在想什么 , 这样更 有利于和 学生增进 了解 、 互相沟通, 这是提高学生学 习兴趣的关键 。 在教学过程 中, 经常告诉学生 自己下一步 的安排和 自己的想法, 同时, 有针对性地 了解学 生对 自己教学安排 的看法和意见 , 及时和他们保 持交流 , 交换意见 。这样 做可 以调动学生对课程 的学 习兴趣 , 也使教师的教学计划 能够顺利完成 , 达到预期的教学 目的。 心理沟通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要关心爱护学生。? 教师首先是要有爱心 , “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 分析 , 任 何一个远 离父 母、 家庭, 来校 读书的学生 , 他们无论在生 活上 、 学习上 、 精 神上都特别渴望得 到关怀与爱护 , 尤其是当他们 碰到困难和挫折 的时候 , 这种要求和渴望 就更加强烈 。所 以一个教师对学生实行必要 的 『 青 感投 资” , 用爱心去温暖学生, 感化学生。 心理学家认为 , 培养 、 激发学 生的学习 动机 , 了解 、 关心 学生 的健康成 长 , 耐 心倾 听学生 的诉说都 有利 于激发 学 生的学 习热 情和兴 趣。
理环 境。我所指 的课堂心 理环境是指 在课堂 教学中影 响学生认知 效率 的师 生心 理互 动环境 , 它 是 由学生学 的心理 环境 , 教 师教 的心 理环 境 构成 的。课堂 心理环境融 洽还是冷漠 , 活跃还 是沉闷 , 将对 整个课堂 教 学过程 产生积极 或者消 极影响 。 1 . 化学课 堂心 理环境应 如何 更好 的营造与 引导呢 ? 教师 的人 格 是创 设 良好 课堂 心理环 境的前 提 。教师 在教 学中 , 其 人格和 威信是 一 种 巨大 的潜 在精 神力量 , 具有很 强的说 服、 教育 能力 , 是影 响学生情 感 体验 , 制约课堂 心理气氛 的重要 因素。正如乌 申斯基说 的: 只有个性 才 能作 用于个 性 的形成和 发展 。因而 在教 学过程 中 , 教师 优 良的个性 品 质, 有利 于营 造和谐 、 愉 快 的课 堂气 氛 , 能充 分调 动学 生 的学 习兴趣 , 激发 学生强 烈的求知欲 , 发 挥学生 的学习潜 能。 教师 的情 感是维持 良 好课 堂心理环境 的条件 。赞可夫 的心 理实验表 明 , 教师 的 良好情绪 , 会 使 学生精 神振奋 ; 教师 的不 良情 绪会抑 制学 生的智力 活动 。教书育 人 是 一项触及 灵魂 的工程 ,知识 的琼浆只 有通过 教法和 情感等 载体 , 才 能输 入学 生的心 田。教师 走进课 堂稳健 的步履 , 微笑 的表情有 助于 创 造一个 安静和谐 的学 习气 氛 。 我认 为教师必须 首先得“ 愉快” , 一个“ 愉 快教 师 ” 的感 染力能营造 积极活泼 的课堂学 习环境 。 课堂 的趣味是 调 节课 堂心理环 境的 内在 动力 。中学 生意志力 较差 , 情绪 不稳定 , 注 意力 易分 散 , 教 师要针对 学生 的心理特 点 , 有 的放矢 唤起 学生 的学习兴趣 , 授 课时要 严 谨而不 严肃 , 风趣 而不 低俗 , 幽默 而不 滑 稽 , 寓教 于乐 , 营 造 浓厚 的学 习气 氛 。比如化学 实验 : 蔗 糖作“ 黑面包 ” 、 “ 魔棒 ” 点灯 等 , 都可 用来激发 学生 的求 知欲望 。 2 . 化学课堂情 感实践 。根据 学生生理 、 心 理和认识特 征 , 遵循优 良 情 感 发展 的一 般 规律 , 从 化 学 学科特 点 出发 , 做 到 以境 育情 、 以知 育 情、 以理 育情 、 以情育情 、 以需育 情 。比如 , 在讲 述 晶体 的知 识时 , 我 把 自然界 中各种璀 琛夺 目的晶体 照片展示 给学 生,伴 随着优美 的乐 曲, 学 生震撼于 大 自然 的美 , 激发起探 索 自然 界奥秘 的强 烈兴趣 。 再如 , 在 做 银 镜反 应 时 , 学生 看 到洁 净 的试 管上 被慢 慢“ 镀” 上 一层 光 亮 的银 镜, 都非 常惊 奇 , 甚至跃 跃欲试 想探个 究竟 。到一个 新 的班 级授课 , 我 都 会有 意识地 在课 前通 过各种 方 式来 迅速 缩短 我和 学生 之 间 的心 理 距离 。一 般在课 前我会 先走进 教室 和学生们 聊聊 , 让学生 们在积 极 的

心理学在化学概念中的应用

心理学在化学概念中的应用

心理学运用于化学教学中摘要:认知心理学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及化学概念的学习,并指导教师如何运用心理学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对其巩固和记忆。

关键字:认知心理学教学概念思维前言:根据现代认知理论,知识的习得可分为三个阶段:知识的领会、知识的巩固、知识的应用。

化学概念是化学现象和过程的概括化和抽象化的思维形式, 是化学学习或思维的基元, 是化学知识的细胞, 是组成化学知识体系的基础, 是学生理解教材的根本。

因而研究学生学习化学概念的认知过程, 从而运用认知心理学理论指导学生学习化学概念, 对牢固形成正确的化学概念, 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按照学生心理规律、心理特点进行教学是现代教学论的共同特点之一化学教学中如何探索学生心理规律,创设课堂教学最佳心理结构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这就向从事化学教学工作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精深的化学专业知识,还要熟练地掌握化学学科的知识结构,更要掌握化学教学原则,灵活地应用各种教学方法,要善于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探讨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实质,规律和作用。

进一步分析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智能发展状况,并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化学教学心理学知识,用有效的实践经验来丰富发展化学教学心理学的内容。

在化学教学法的实践中,心理学在化学概念中的应用众所周知, 按照学生心理规律、心理特点进行教学是现代教学论的共同特点之一化学教学中如何探索学生心理规律, 创设课堂教学最佳心理结构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认知心理学可用于指导化学概念的学习:概念是构成化学知识的基础,正确地理解、掌握化学概念是学好化学的前提。

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概念的教学极其重要。

概念教学的成败与学生学习化学的目标达成度直接相关。

目前,在概念的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方面:①对概念教学应达到的目的不明确;②忽视概念建立的条件和背景,断头去尾,取其表而略其质;③忽视概念间的相互联系,把概念孤立起来。

化学实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化学实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化学实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化学实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课上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了解化学原理和实验操作技能。

然而,在进行化学实验的同时,也可以借此机会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处理实验压力、情绪和心理健康问题。

首先,在化学实验中,学生往往会面临一定的压力,例如操作不当导致实验失败、出现危险物品等。

这时候,教师可以在实验前给学生讲解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强调安全第一的原则,让学生充分了解并尊重实验的危险性,减少焦虑情绪的产生。

其次,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还可能会面临失败和挫折的时刻。

这时候,教师可以在实验结果不符合预期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失败,培养学生的承受能力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同时,也可以通过组织合作实验,让学生学会在团队中相互合作与协助,增强情感沟通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最后,化学实验也可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

学校可以通过化学实验课程,引入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让学生了解压力管理、情绪调控、心理健康维护等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

总之,《化学实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利用化学实验这一特殊载体,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实验的挑战和难题,培养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能力,为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有力
支持。

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理解,提高教学效果和实践能力。

情感教育心理学在初三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情感教育心理学在初三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 出积 极 的贡 献 。 创 造 条 件 。 养 学 生 学 习化 学 的 兴 趣 培 美 国心 理 学 家 布 鲁 纳 指 出 : 学 习 的最 好 的动 力 ,是 对 学 “ 习材 料 的兴 趣 。” 趣 是 对 学 习 内容 的一 种 力 求认 识 的倾 向 、 兴 伴有 积 极 的情 绪 色 彩 。 学 习 兴 趣 是 学 生 获 得 成 功 的关 键 。所 以 , 从 以下 几 方 面 来 培 养 学 生 喜爱 学 习化 学 的情 感 。 我 1 据 学 生 的心 理 特 点 . . 根 引发 学 生 学 习化 学 的 情 感
初 中 学 生 的 思 维 处 于 形 象 思 维 向 抽 象 思 维 发 展 的 转 折 期 . 们 的 兴 趣 较 广泛 , 容 易 转 移 , 他 们 的 兴 趣 往 往 限 于 他 也 而 直 接 兴 趣 的水 平 。 具 体 到 化 学 学 科 , 即较 多 地 具 有 直 觉 兴 趣 ( 奇 、 看 ) 操 作 兴 趣 。在 初 三 的化 学 教 学 中 , 师 可 以抓 新 好 和 教 住 学 生 这种 心理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化 学 的 兴 趣 。 化 学是 一 门 实 验 的 科 学 ,所 以 在 教 学 过 程 中往 往 会 有 很 多 实验 演示 给学 生 看 , 生 对 于演 示 实 验 非 常有 兴趣 , 得 很 学 看 起 劲 。有 一 次 由 于实 验 室 施 工 , 法 准 备 演 示 实 验 , 在 讲 解 没 我 知 识 点 的 时候 就 只 能 描 述 实 验 现 象 。不 能 给 学 生 真 实 的感 知
挥 情感 因素 的积 极 作 用 , 完 善 教 学 目标 、 强 教 学 效 果 的教 以 增 学 。 情感 教 育 心 理 学 是 从 教 师 教 的角 度 研 究 教 学 活 动 中 情感 心 理 现象 的一 门科 学 。下 面 我 就 结 合 工 作 经 验 谈 谈 教 师 应 如 何在 教 学 过 程 中利 用 情 感 教 育 心 理 学 来 传 授 知 识 , 化 教 学 , 优 深 化 当前 教 育 改 革 , 彻 素 质 教 育 , 推 进 新 一 轮 的课 程 改革 贯 为

化学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论文

化学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论文

化学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摘要】现代教学不再是以单纯的传授知识为目的,而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教学过程是一个育人的过程,也是一个心理辅导的过程。

现在大多数学生心理素质欠佳,主要表现是厌学和自卑,即学习兴趣不浓,自信心不足。

为使学生学好化学和心理健康,需要教育者在教学中有意渗透心理辅导,其关键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本文结合作者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对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辅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作了探讨。

【关键词】化学教学心理辅导兴趣自信心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不是以单纯的传授知识为目的,而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即教学过程是一个育人的过程,也是一个心理辅导的过程。

现在大多数学生心理素质欠佳,主要表现是厌学和自卑,即学习兴趣不浓,自信心不足。

为使学生学好化学和心理健康,需要教育者在教学中有意渗透心理辅导,其关键是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培养。

一、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的倾向,是对事物、事件、人际各种活动的探索研讨而反映出的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是对知识和学习的一种积极的情感态度,是认知需要的情绪表现。

它使人对某种事物给予优先的注意,并具有向往的心情。

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中学化学教学成功的基础,它能使学生有持久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也就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老师的重要素质。

1、创设和谐氛围引导兴趣由于学生获得知识需要以教师为中介,因此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是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故创设和谐宽松的氛围、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兴趣的首要条件。

尊重学生、以平等人格对待每一个学生是创设和谐氛围、培养良好师生关系的核心。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受尊重是人最基本的心理需要,也是一切正常学习所必备的前提条件。

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处处尊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帮助者,尽量多鼓励少批评。

运用心理学效应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运用心理学效应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为 桥 梁 , 断 地 思 考 、 结 结 论 , 大 限 度 地 以 问题 调 动 学 生 不 总 最 积 极 参 与 到 教 学 活 动 中 。 造 最 佳 思 维环 境 和最 佳 传 输 路 径 。 创 备 学 生 : 生 在 日常生 活 中对 浮 力是 有些 错 误 的 认 识 , 学 例 如 学 生 会 认 为 上 浮 的 物 体 受 到 浮 力 ,而 下 沉 的物 体 则 不 受 浮 力 :物体 上 浮 是 因 为 受 到 浮 力 大 ,而 下 沉 是 因为 受 到 的 浮力 小 。 教 师 在课 堂 教 学 中 一 定 要 设 法 纠 正 学 生 的错 误 观 点 。而 且. 浮力 知 识 具 有 较 强 的综 合 性 . 师 务 必 处 理 好 学 困生 的 问 教 题 .应在 教学 中 调 动全 体 学 生 的 积 极 性 .把 复 杂 的 问题 简 单 化 、 象化 、 俗化 。 形 通 备 问 题 : 验 一 : 乒 乓 球 浸 入 水 中 . 手 后 乒 乓 球 将 浮 实 把 放 上来 。
4教 师 释 问 的 技 巧 .
教 师 让 学 生 思 考 片刻 以后 指 导 学 生 从 受 力 的 角 度 得 出受 到浮 力 的作 用 。 实 验 二 : 师 演示 铁 钉 放 入 水 中 。 手 以后 铁 钉 下 沉 。 教 放 问题 二 : 浮 的 物 体 受 到 浮 力 的作 用 . 沉 的 铁 钉 是 否 也 上 下 受 到 浮力 的作 用 呢 ? 师 可 以 引导 学 生 讨 论 . 指 导 学 生 如 何 教 并 通 过 实 验 得 出下 沉 的物 体 同样 也 受 到 浮 力 的 作 用 ,激 发 学 生 不 断 地 思 考 , 导 学 生 思 维 的乐 趣 。 诱 问题 三 : 铁钉 是 否 在 其 它 液 体 中也 受 到 浮 力 作 用 呢 ? 体 物 在 气 体 中是 否 受 到 浮 力 的 作 用 ? 生 有 兴 趣 思 考 这 些 问题 。 学 从

心理效应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效应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效应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摘要:物理化学是医学院校检验医学和药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笔者结合几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心理学知识,将效应、效应、效应等几种心理效应运用到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中进行改革,针对不同的教学阶段采用不同的心理效应,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物理化学心理效应教学阶段教学改革物理化学是医学类院校的一门重要化学基础学科,其教学任务是巩固并加深学生对物理化学课程中某些理论和概念的理解,为后续专业实验及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

但对于物化的学习历届学生都反映该课程难度较大,因为课程内容逻辑性强、概念抽象难懂、公式较多,不易理解接受,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教学工作的难点。

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将心理效应合理的应用到不同阶段的教学中,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2]。

1 罗森塔尔效应——认知阶段的应用罗森塔尔效应[3],又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它是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来到某所学校,从不同的班中随机抽取了几名学生,分别交给班主任,很认真地说,这些学生经过科学测试,都是高智商型学生。

事过不久,罗森塔尔再次来到这所学校,发现这些学生果然与众不同,进步很大,若干年后,这些学生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做出了非凡的成绩。

这种由期望而产生相应结果的效应便是“罗森塔尔效应”。

在学习物理化学的最初认知阶段,学生常常困惑于繁琐的公式和抽象的概念,从一开始就对物化学习形成畏惧心理。

而罗森塔尔效应实质是一种期望效应,是教师对学生暗含期望的感情微妙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老师的信任和期望中感受到关怀,激发了求知欲,产生主动的乐学情绪,增强学习的内驱力,激发了智力和情感的多重发展,从而使抱负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在不断获得成功感后又产生一连串新的成功。

[4]2 迁移效应[5]——学习阶段的应用在学习心理学中,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迁移效应”。

它有三种效应方式:先行学习A促进了后继学习B的效应,称为正效应;先行学习A干扰和阻碍了后继学习B的效应,称为负效应;先行学习A 促进了后继学习B无任何影响,称为零效应。

认知心理学理论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认知心理学理论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c e s r w h c w o d b b e t i i i tve , ha g ng p s i e s u t a t v s ud f n ly h mi t y。 ih ul e e e i i l o t m l t ng he t d n s’ n t a i s c n i a s v t dy o cie t y, i a l i r v n t e c a s o m t a h n q a iy . mp o i g h l s r o e c i g u lt
Ab ta t P s c l s r c : hy i a Ch mi t y s b s c o ulo y c u s wi h l t f o mu a a d o c p s, n c mp i a e c n e s Th e h s s e s r i a a i c mp s r o r e, t a o o f r l s n c n e t a d o lc t d o t nt . e mp a i
Ke W o d : g t v p y h l g P s c l h mi t yl o n t v s r c u e y r s Co nii e s c o o y; hy i a c e s r C g i i e t u t r
物理 化学是 四大化学的 一个分 支 , 是高校 理工科学 生的一 门必修课 , 也是未 来从事 科研 工 作者 的一 门 基础 课 。 是 物理 化 学 的特 点 但 是公式多 , 概念 多 , 内容繁琐 和复杂 , 如何让学 生愿意 上这 门课 , 喜欢 上这 门课 , 对于 教授 这 物理化 学这 门课 的老 师来说 是一 个非 常头 疼 的 问题 。 知学 派 的学 习 观 主张 将学 习看 作 认 是 个体 对 事物 经 认识 、 别 、 解 从 而获 得 辨 理 新 知识 的过 程 。 在此 过 程 中个 体 所学 到 的是 思 维方式 。 言之 , 习即寻求 知 识和信 息加 换 学 工 的过程 , 认知结 构 的组织 和重 新组织 , 是 而 教学就 是 引导学生进 行有意 义的学 习 , 引导学 生以原有 的经验 , 心理结 构和信 念为主 来建构 知识 , 所以认 知学 派强调 学 习的主 动 性 、 会 社 性和 情境性 , 习的产 生是 内发 的 、 学 主动 的和 整 体性 的 。 么利 用 认 知心 理学 理 论 指导 物 那 理化 学教学 无疑 有助 于教 师在教 学 中更好 调 动学生学 习的主动性 与积极性 , 更好地发挥 教 师主 导作 用 , 提高 课堂 教 学 质量 。

积极心理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教 海 探 察 . 掌 宾 践 教
积 极 理 学在 化 学教 学 中的 应 用
河 北 秦 皇 岛 市 卢 龙 县 大 李 佃 子 中 学 柯 宝 纪
【 摘
要 】如 何让积极 心理 学更好地走进 化 学课 堂是每 个化 学教 师都在 考虑 的 问题 ,通过 近几 年的教 学 实践 ,笔 者
适 时 的鼓励 能很 好 地增 强 自信 。 自信 又 能充 分调 动
上 常 常精 神不 集 中 ,情绪 低 落 ,作业 也 不按 时 完 成 。发 现 苗 头后 ,笔 者 多次 找他 谈心 ,并利 用课 余 时 间 帮助 他
解 决 学 习 上 的 困 难 ,通 过 不 断 地 说 服 、 鼓 励 、 帮 助 ,他 最 终 明 确 了 学 习 目的 ,上 课 时 认 真 听 讲 ,作 业 也 按 时 完 成 了 。 第 一 学 期 的 期 中 考 试 ,他 的 化 学 竟 然 考 了 7 0分 !
条件 下 的人们 知道 如何 求得 生存 和 发展 ,更 要 帮助 那 些
处 于 正 常 境 况 下 的人 们 学 会 怎 样 建 立 起 高 质 量 的 个 人 生 活 与 社 会 生 活 .进 而 使 每 个 人 都 到 达 自 己 的 幸 福 彼 岸 。
积 极 心理 学是 当代 社会 发 展 的一 种 必然 要求 ,我 国

种 积 极 的 心 态 去 对 待 学 生 ,去 解 读 学 生 .就 会 发 现 每
个 学 生 都 很 可 爱 。每 个 人 都 有 很 大 的 进 步 空 间 。 同 时 , 还 能 真 正 激 发 他 们 自身 所 固 有 的 积 极 品 质 和 积 极 力 量 。 例 如 ,上 次 期 中 考 试 , 在 笔 者 的 不 断 鼓 励 、 同 学 们 的 不 懈 努 力 下 ,两 个 班 级 的成 绩 都 相 当 可 观 。 回顾 过 去 , 有 一 名 学 生在 刚 升 人 九年 级 时 ,因 各科 成 绩 都 比较 差 。 心 理 压 力 非 常 大 ,并 一 度 产 生 了 厌 学 的 情 绪 ,在 化 学 课

浅谈化学教学心理学

浅谈化学教学心理学

心 理 变 化 的发 展 规 律 , 不 仅 包 括 教 学 活 这 动 中 的 受 教 育者 的 知 识 技 能 的 获 取 , 时 同 也 包 括 受 教 育者 的 心 理 思 维 意 识 的 养成 。 从 这 点 意 义 上 来 说 , 学 教 学 心 理 学 的 研 化 究 对 象 , 以体 现 在 以 下的 三 个 方面 :1在 可 () 各 种 化 学教 学 形 式 中 , 受教 育者 心 理 现 象 和 心 理 变 化 的 发 展 规 律 ;2 促使 受教 育者 () 心 理 规 律 变 化 的 教 学措 施和 方 法 ; 3 化 学 () 教 育者 的心 理 变 化 和 心 理发 展 对 化 学 具 体 的教育活动的影响 。 2. 2研 究方法 由于 化 学 教 学 心 理 学 是 教 育心 理 学 和 化 学 教 学 之 间 的 融 合 , 以 所 涉 及 到 的 内 所 容 比 较 的 复杂 , 时 范 围也 较广 。 对 以 上 同 针 的 化 学 教学 心 理 学 的 研 究对 象 和 实 际 教 学 实 践 的 不 同 , 应 采 取 的 教 学 心 理 的 研 究 相 方 法 也 不 尽 相 同 。 时 由于 在 化 学 教 育 的 同 过程 中 , 论 是 受 教 育者 还是 教 育 者 的 心 无 理活动 都是处于不 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 同 时对 心 理 活 动 的 考察 也 必 须 遵 循 一 定 的科 学 方 法 和 客 观 原 则 , 保 证 其 研 究 结 果 的 以 科 学 性 。 化 学 教 学 心 理 学 的 实践 中 所 采 在 用 的 方法 , 般将 其 归纳 为 以 下 三种 方 法 。 一 ( ) 察 法 : 察 法 的 基 本方 式 , 1观 观 就是 在 化学教学的过程 中 , 实现 将 要 观 察 的 对 象 和 内 容进 行 选 定 , 所 需 观 察 的 方 面 进 行 对 制 定 和 归 纳 , 后 对 观 察 对 象 的某 项 或 者 然 是 全 部 心 理 活 动 进 行 观 察 研 究 的 一 种 方

心理学知识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心理学知识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第2 卷 第 9 3 期 n e c i g Re e r h u a in a d T a h n s a c
Vb . 3 1 No 9 2 .
S p. 0 9 e 2 0
心理 学知 识在 化 学 教 学 中 的运 用
教育教学是一门科 学 , 是一门艺术 。这是 一种人类 也 的特殊活动 , 活动的双方都是人 , 是有血 有 肉、 有情 有感 的 个体 。一名优秀的教 师, 仅仅有丰 富的专业学科 知识还不 够, 还必须有正确 的教 育教 学方法 , 一切都 离不 开心理 这
学 知识 。

是化学课 , 根据国家教学大纲 , 恰恰初 三才开设化 学课 , 所
的, 因此不同的学 生 的个性 心理特 征是 不同 的, 为教 师 作
在 教 育 教学 中一 定 要 深 入 研 究 学 生 的个 性 心 理 特 点 , 对 针
的特征 。课 堂提问应经常 照顾 这一层 次的学生 , 让他们 回
答一些简单的 问题 , 即使答 不 出来 也不 训斥 , 量启发 他 尽 们 回答 出来 , 让他们享受成功 的喜悦 , 中得 到鼓励 , 强 从 增 自信 。平时 , 对他 们 的一点 点进步 都及 时加 以鼓励 , 予 给
是把现成的知识 教给学 生 , 是把 学 习的方法 教给学 生 , 而
理 。让他们产生了 自信心 和成就感 , 就能 最终发挥 出他 们
的潜能 , 尽可 能学 到知 识。布置作 业时 , 据不 同的情 况 根
布置不 同内容 、 同深度 、 不 不同数量 的作业 , 对于第 一层 次
的学生多加强有 深度 的作业 , 作业 量稍 大一 些 ; 对第 三层
表扬 , 说他 们 脑子 灵、 明等 , 聪 以满足 学 生强 烈 的好 胜 心

认知心理学理论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认知心理学理论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195科技资讯 S CI EN CE & T EC HNO LO GY I NF OR MA TI ON 科 技 教 育物理化学是四大化学的一个分支,是高校理工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也是未来从事科研工作者的一门基础课。

但是物理化学的特点是公式多,概念多,内容繁琐和复杂,如何让学生愿意上这门课,喜欢上这门课,这对于教授物理化学这门课的老师来说是一个非常头疼的问题。

认知学派的学习观主张将学习看作是个体对事物经认识、辨别、理解从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个体所学到的是思维方式。

换言之,学习即寻求知识和信息加工的过程,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而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引导学生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主来建构知识,所以认知学派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学习的产生是内发的、主动的和整体性的。

那么利用认知心理学理论指导物理化学教学无疑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更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更好地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没有愉快的心情,学习就是沉重的负担,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大动机。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当人们对某个问题有了兴趣,那问题就会像磁石一样吸引他,不知不觉地关注和思考,甚至想尽一切办法去研究它[1]。

认知心理学派强调学习的主动性,认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的驱动力,学生没有学习动机,就像鸟儿没有了翅膀,学生有了学习动机就有了向更高更远空间翱翔的动力,就能把要我学习变为我要学习。

那么动力的来源在哪里?那就是学生的兴趣。

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并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想办法帮助将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的外部动力转化为内部动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的热情与持久性。

1.1引出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设计与课堂内容相关的问题,可以抓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来设置问题,让学生自己先去猜答案,然后再通过自己的讲解和与学生之间的讨论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是这样的答案,从而使教学生动、有趣、贴近生活,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浅谈心理学方法在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浅谈心理学方法在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ZOLA , 1Y 萦H N | T SJ; 坛 U Ai 1{ N U 论 U
20 0 9年 8月 ( 总第 1 2期 ) 1
浅谈 心 理 学方 法 化 学复 习中 的应 用 在
王 成
新 疆石 河子 1 4团中学 , 疆 石 河子 8 2 6 3 新 301
化学复习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 复习的 目的: 一方 面是对 中学 化学学科系统 的总结 ,为学生进一步 学习化学做好基础 知识 和 学习方法 的准备 ; 另一方面是对教学进行调控 , 调整学生在平常 学习 中所 掌握 的知识和教学要求之 间的差异 ,完成 中学 阶段化 学教学任务。在现行的教学 中 , 能否强化记忆 , 防止遗忘也是不 可忽视的心理教学环节 。 尤其在化学的复习中, 更应该注重心理
( ) 理分配复习时间。 二 合 使记 忆 经 常 化
基本技 能考核 , 每做—个实验 , 我们都把有关的实验基本操作—— 编号并作成题签 , 如试管的振荡方法 、 液体试剂 的取用方法等。平 时要求学生按基本操作规范完成 。考核时 , 学生抽签现场操作 , 教
师现场评分。 实验基本技能考核难度大 、 同学们由“ 学生” 一跃而成 为“ 先生”如果没有基础化 、 , 条理化 、 深入化 和具体化的强化记忆 , 站在前台能摆脱遗忘而 自如地操作是不可能的。 古人 云“ 授鱼” 不如“ 授渔” 授人一鱼 , , 只供一餐 , 教人 以渔 ,
按照遗忘曲线 的规律 ,我们对 复习时间的分 配采取 了由多
及少 , 而复习的间隔时间由少及多 的原则 : 即开始复 习的时 间稍 长些 , 1 如 0分钟 、 5分钟 , 以后复 习的时间则少些 , 2分钟 、 如 1
终身受用。复习时老师不仅要传授 给学生知识 , 更重要的是传授 给他们怎样应用心理学方法进行复 习, 培养学会学习的能力 。学 生掌握了学 习方法 , 以后 的学习受益非浅 。就拿元素化合物的 对 知识复习来说吧。复习不能只停 留在对原有知识 的再认识上 , 而 要进行认真的分析归纳等 , 做进一 步深化处理 , 中掌握 知识 间 从 的联系、 相互转化关系, 尽可能使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 , 在头脑 中 形成网络 。而这项工作不要 由老师一手代办 , 而要发挥学生的主 体性 , 老师只需教给学生总结归纳 的方法 , 让学生 自己动手总结。 应用心理学法进行复习看起来似乎很烦 ,需要很多时间 , 其

学生心理 提高化学课堂效率论文

学生心理  提高化学课堂效率论文

研究学生心理提高化学课堂效率作为老师的同行们走在一起难免会谈论到学生:”现在的学生真是一届不如一届,上课提不起神,讲过多遍的原题考起来班上相当一部份学生仍不会做——相见不相识也。

”“苦口破心,巴心巴肝为了学生而学生却不领情。

”……是的,老师们的无奈太多了!送走高中上一届学生的我自然跨入了高中下一届的教育教学队伍中,我以满腔热情和自信投入了”战斗”。

可经过几次单元测试及半期考试后,学生们的成绩应证了上述老师的说法。

我开始困惑反思:自己没讲透?讲授方法不佳?可已往也是这样讲的啊,且考试结果并不差呀!我深入分析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即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演示实验等,但始终没能找到令我满意的答案。

直到发生在一节化学课堂上的一幕点播了我,使我找到了答案:那节课我抽李刚同学到黑板上写方式:n2+3h2 2nh3,他把方程式拉得特别长,很不协调,引得全班大笑不止,他的脸一下也红了,我当时也特别想笑,但理智告诉我那样做会伤他的自尊心和挫伤同学们的积极性,他可是争取上台的啊!我灵机一动告诉全班同学,这次同学可比老师想得周到,因他怕你们误把”3”看成”2”,有意写得特长加深印象,也便于书写反应条件,他可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教室里响起了掌声,我知道那掌声在李刚同学心中的份量;从此以后李刚同学变了——上课认真、积极,交作业也用不着科代表反复提醒,更值得的是第一次遇到那个方程式全班同学都很准确熟练。

看来处于半成人型的高中生具有成功的心理需要,能将得到别人认可的愉悦心理体验转化为学习上的动力,从而减轻老师们的心理负担,为提高课堂效率找到了一种很好的催化剂!有了这种教学理念,我打算利用满足学生心理需要转化我的”差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激起全班同学在课堂上的有意注意提高课堂效率。

不久我又进行了第二次尝试——有一节化学课需要学生阅读的内容特别多,我有意抽了班上的赵英同学(一位学习主动性缺乏,甚至可能干扰别的同学)来阅读,读完他平静地坐下来,我趁机表扬他:普通话太标准了,且读出了重点很不错,争取以后当一名电视主持人。

教育心理学理论在化学学科中的应用研究——评《化学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理论在化学学科中的应用研究——评《化学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理论在化学学科中的应用研究——评《化学教育心理学》化学学科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学习过程中涉及到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多个方面,因此教育心理学理论在化学学科的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在学习化学的认知过程中,教育心理学理论提供了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认知过程的理解和解释。

其次,在学习化学的情感态度方面,教育心理学理论提供了对学生情感、动机和态度的理解和干预。

心理学理论中的情感态度理论、动机理论等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情感态度和学习动机。

此外,学习化学还涉及到学习策略的选择和应用。

教育心理学理论中的学习策略理论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策略选择和应用的情况,以及学生学习策略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风格,设计适合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吴鑫德主编的《化学教育心理学》一书浓缩了化学教育心理学的精华,展现了化学教育教学的智慧,体现了中学化学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明确了化学教育教学实践的操作,通过实际案例,全面介绍了教育心理学在化学教育中的应用与研究。

其中,作者深入阐释了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思维过程、情感态度对学习成果的影响、学习策略的选择与应用等内容。

该书的特点在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介绍了心理学理论在化学教育中的应用,又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为教师提供了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指导。

读者可以通过本书了解到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的认知特点、情感态度的形成、学习策略的选择与应用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以及相应的教学干预方法和措施。

该书的目标读者为化学教育领域的教师、研究者以及对化学教育心理学感兴趣的专业人员和学生。

它旨在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学习化学的心理过程和影响因素,为教育者提供系统的教学理论和实践指导,从而提高化学教学的效果和教育质量。

该书认为,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认知过程是重要的关键因素。

学生对于化学概念的理解、问题解决能力、记忆和思考方式等都与认知心理学相关。

化学教学教案七十九:化学与心理学的应用

化学教学教案七十九:化学与心理学的应用
化学教学中也可以利用遗忘原理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例如通过及时复习、采用有效的 复习方法等
思维定势与创造性思维
思维定势:人们在解决问题时所形成的习惯性思维模式,有助于快速处理 问题,但也可能阻碍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创造性思维: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和思考方式,有助于 发现和解决问题,推动创新。
情绪与注意力的联系:情绪可以影响人们的注意力,积极情绪可以提高人们的专注力和注 意力水平。 情绪调节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调节学生的情绪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例 如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等。
03
化学教学中的心理 学应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利用化学实验现象激发学生好奇心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实用性 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如游戏、竞赛等,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引导学生探索未知领域,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全 面发展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
人际关系。
培养积极心态 和自我激励能 力,提升个人 幸福感和成就
感。
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教学实践
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因材施教 运用心理学原理,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情感需求,增强学习动力 创设良好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学习
05
化学与心理学应用 的发展趋势
跨学科研究的发展趋势
化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研究逐渐增多 跨学科研究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跨学科研究有助于解决复杂问题 跨学科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药物:治疗心理疾病的化学物质
激素:影响情绪和行为的内分泌 激素
心理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运用心理学原理,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 性。

化学教学中的教育心理学探究

化学教学中的教育心理学探究

化学教学中的教育心理学探究2023年了,化学教学中的教育心理学探究成为了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在教学中,我们已经开始注意到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行为特征,并且将这些因素应用到课程设计和评估中。

以下是本文对于2023年化学教学中教育心理学探究的探讨和建议。

首先,教育者需要了解个体差异。

在教学中,不同的学生在知识获取、学习和思考方面具有不同的方式和特征。

通过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教学。

例如,针对视觉学习风格的学生,我们可以使用更多的图像和演示材料。

其次,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在化学教学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心理压力、焦虑等问题,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表现。

因此,教育者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给予必要的关爱和支持。

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加入一些有趣的互动活动,帮助学生减轻压力和焦虑。

第三,认识到情感是学习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化学教学中,学生会受到许多情感因素的影响,如兴趣、好奇心和情感认同。

教育者可以通过加强感性教学和激发学生的情感认同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最后,评估方式需要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

化学教学中的评估方式应该更注重学生实际掌握的能力和知识,而不仅仅是机械记忆和应试能力。

我们可以采用更为多样化的评估方式,如开展实验、小组讨论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理解。

在未来,教育者需要认识到,教育心理学的应用是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我们需要借助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因素,更好地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进行教学和培养。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和创造力,从而推动化学教学不断迈向更高的水平。

化学教学中的教育心理学应用

化学教学中的教育心理学应用

化学教学中的教育心理学应用在化学教学中,教育心理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应用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促进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发展。

本文将介绍化学教学中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并探讨其对学生学习成就和兴趣的影响。

一、个体差异的认知和应用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会存在不同的个体差异,包括认知差异、学习策略的选择和应用差异等。

教育心理学通过研究个体差异的原因和表现,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策略偏好,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辅导,使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化学知识。

二、情感因素对学习的影响学生的情感状态对学习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节学生的情绪。

例如,当学生在学习化学时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和支持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情绪,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三、激励和奖励机制的设计激励和奖励对于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化学教学中,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奖励制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例如,教师可以设置小组竞赛、学习目标奖励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增加他们的学习动力。

四、教学资源的优化和个性化教学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优化教学资源,并实施个性化教学。

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差异性,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等,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和生动的学习内容,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五、评价和反馈的重要性在化学教学中,评价和反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至关重要。

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设计有效的评价方式,并及时给予学生明确而具体的反馈。

通过及时的评价和反馈,学生可以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进步和不足,从而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归因理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归因理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归因理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归因理论是一种心理学理论,主要用于分析人们在解释他人行
为时所采取的思维方式。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归因理
论优化教学策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

教师可以利用归因理论中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这两
个概念,来识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当学生不理解或记
忆困难时,教师可以将其归结于内部因素,如缺乏基础知识、不细心、不敬业等。

然后教师可以针对内部因素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当学生尝试但仍不能理解或记忆时,教师可以将其归结于外部因素,如教材难度、教法不当等。

这时,教师需要重新设计教学方法或调
整教学内容。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归因理论中的“稳定因素”和“非稳定
因素”这两个概念,来发现学生的潜在问题或学习动机。

当学生在
同一类型的问题上反复犯错时,教师可以将其归结为稳定因素,如
学生缺乏相应的基础知识或能力,需要加强训练。

当学生在某个阶
段表现出反常的进步或退步时,教师可以将其归结为非稳定因素,
如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度、学习态度等变化。

这时,教师需要适时
调整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综上所述,归因理论可以帮助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
况和心理状态,更加有效地开展化学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心理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内容提要] 利用心理学的特点指导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克服消极影响,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由于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的定位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式,也无法胜任培养创造人才的任务。

教师在教育中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可以照搬,教师的工作需要教师的聪明才智,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乃至体制都难以适应这一要求,对于教师来说,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创造思维方法和从事创造性活动的能力摆在教育的首位。

教学质理如何,不仅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而且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和学习效果。

这里,我想谈谈怎样用心理学知识指导化学教学工作。

一、学生既是教育活动的对象,也是学习和自我发展的主体,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的核心就是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价值,挖掘自己的潜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求知欲
心理研究表明,人对某种事物或某种现象发生了兴趣,就会积极观察、主动认识,就能引起大脑皮层优势的兴奋中心,就能迅速而牢固地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

当学生对学习对象有兴趣时,大脑中有关学习神经的细胞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而无关的则处于抑制状态。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具有浓厚的兴趣会使学生产
生积极的态度。

对某一学科产生强烈而持久兴趣的学生,会自觉克服学习中种种困难,排除干扰,解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所以在教学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①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有其生动,直观,鲜明的特征极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利用课外知识,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③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来源于知识本身,也来源于教师自身。

④增强教师教学艺术性,同样可激发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很多,在教学中,教师只要针对学生实际和教材实际,采取适当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积极性,为培养学生良好思维能力奠定了基础。

2、重视心理置换效应
爱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师职业的根本。

爱学生就要求教师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

作为一个教师,我们应学会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学生的生活世界丰富多彩,要坚信这里有大量的教育资源,有深刻的发展意义。

教师视界与学生的视界是不同的,这其间的差异常常是分歧或障碍产生的原因,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让这两个不同的视界沟通,使师生在交往中达到理解,在理解中真正产生“视域融合”。

要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要改变学生长期所处的被动的,受支配的地位,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

还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和学生的心理世界。

师生关系很重要,可以说是教育过程中一种重要
的人际关系,处理的好,教育效果才好。

作为教师,我一直认为学生和老师一样首先是一个人,有人格,而人格是平等的。

不要认为你是老师,知识可能比他丰富一些,就不把学生放在眼里。

所以,首先一点就是要尊重学生人格。

我们应把学生看成是一个正在成长发展有个性的人,应允许学生犯错,改错,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对待学生,要求学生十全十美,老师任何时候也没有十全十美的。

只有认真研究学生个性,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才能教育好学生。

否则可能出现出发点是好的,但方法不恰当,导致教育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情况。

理解学生的特点、兴趣,对教育教学工作非常重要。

学生有自己的世界,有不同于教师的思考方式没。

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尊重他们,理解他们。

学生的内心需要是教育的出发点,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会有教育的积极关注,才会有真诚的教育。

二、充分发挥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克服消极影响,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脑借助语言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思维定势也就是思维惯性。

在教育心理学中,就是学生根据已有的感性认识去解决命题时既定的心理准备。

这种心理状态形成的思维定势可表现出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能迅速地联想旧知识和技能,以解决面临的问题,使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进行的更敏捷、更省力,这就是思维定势的正迁移作用,即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思维定势按一种固定了的思路考虑问题,使学生对面临的问题常常盲目
地搬用已有的经验,使思维陷入僵化状态,不能根据新的问题情境的特点做出灵活的反应,成为解决问题的障碍,也就是思维定势的负迁移作用,即消极作用。

前苏联心理学家赞科夫说过:“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

教师在传统教学背景下形成的一些习惯工作方式主要表现为两类:一类是“搬运式”的教学方式,另一类是“捆绑式”教学。

课堂中,教师虽然不再像过去那样把结论、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往往是以启发的方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到设计好的标准化路线上来,然后在教师的牵引下迅速指向标准答案,正确答案,这样,一个教学流程就完成了。

作为一个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去思考,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塞给学生,因而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领学生去寻找智慧。

苏霍姆林斯基把培养学生的思维及智力同整个的精神世界甚至全部身心联系起来,同教师所具有的教育素养和创新能力联系起来,他认为“学生的智力生活的一般境界和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精神修养和兴趣,取决于他的知识渊博和眼界广阔的程度,还取决于教师到学生这里来的时候带了多少东西,教给学生多少东西,以及他还剩下多少东西。

对一个教师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虚,没有精神财富的储备”。

随着教材的深入和知识的积累,引导学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上,建立良好的思维定势,可使学生熟练、迅速、正确的解决面临的问题。

在化学教学中用好思维定势,可以激发学生敢于思考、勤于思考
和善于思考,使学生能掌握良好的思维方法,从而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三、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也是比较关键的
心理学上根据识记(学习)材料时有无意义或是否理解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而两者是有联系的,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是人们利用的两种最基本方法,从效果看机械识记不如意义识记,但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现实生活中,对一些材料难以理解,只能先用机械识记以后随着人知识经验的丰富和提高才逐步加以理解,所以只有两者综合运用发挥各自特点,才能提高人的整个记忆效果。

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讲课要给学生传授大量信息,并且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信息需要学生当堂理解并记住,所以说,学生在课堂上记住的信息量越大,记忆越牢固,学习效果就越好。

根据记忆的心理活动特点,为促进学生增强记忆,教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一是课堂教学必须突出重点;二是广泛联想;三是必须注意适时复习。

心理学告诉我们,和遗忘作斗争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适时复习。

实践证明,对所学的知识能及时的复习巩固,就能获得最佳的记忆效果。

因此,一般在课时结束时,要有“凤尾之笔”以强化记忆并留课后思考问题;新授之前,可通过提问有目的地复习上节重点或与本节教材有关的内容,并将此纳入学生平时成绩考核计划之一;当学完一个章节或一个阶段时,要组织较有系统性、条理性和逻辑性扼要复习,也可进行小型测验等,不断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教师如果能够将各种心理学中的心理效应应用在自己的教
学之中,就能够解读学生心理,更好地了解学生,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愉悦中成长。

参考文献
[1]智慧型教师的诞生/王枬等著.-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普通心理学.华东师大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