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
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一、前言路基填筑是公路建设中的基础工程,对后续公路运行安全和舒适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路基填筑过程中,为了保证填筑质量和工期,我公司在某段公路上进行了路基填筑试验段的施工,经过前期准备和施工现场管理,最终成功完成了填筑任务。
本文将从地质情况、试验段选址、施工方案、施工质量等方面进行,以期对今后的路基填筑工程提供参考和帮助。
二、地质情况试验段所在的地质条件中,土层为富含黏性的粘土和黏土,地下水位较高,属于水土不良地区。
在填筑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地质情况和自然灾害的影响,采取了地质勘探、钻孔、地震测量等手段,确定了填筑高程和填筑材料的使用。
三、试验段选址由于试验段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较为特殊,我们在选址过程中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1. 强化地基为了保证路面硬度和稳定性,我们在试验段下段进行了强化地基的处理,采用了砾石堆填和压实加固等技术,使地基强度得到了有效提高。
2. 避让断层在试验段选址过程中,我们通过地质勘探和现场探查,避让了局部的断层和较强的地震带,以保证填筑质量和工程安全性。
3. 建立地表监测系统为了及时掌握地表变形等情况,我们在试验段周围设置了地表监测系统,并建立了相关的数据分析和报警机制,有效预防了地质灾害的发生。
四、施工方案针对地质条件和试验段设计要求,我们提出了以下施工方案:1. 按层填筑为了保证填筑质量和工期,我们采用了“按层填筑”的方式,即先进行初期夯实,然后在已经夯实的土层上再进行中期填筑和后期夯实处理。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控制填筑厚度和坡度,还可以改善土层密实度和排水性能。
2. 保温覆盖由于试验段的地质条件较为特殊,冬季气温较低,为了保证填筑质量和提高填筑效率,我们采用了保温覆盖技术,在填筑过程中加强了保温措施,有效防止了低温冻害等问题的发生。
3. 系统管理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我们在试验段施工中建立了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从资源协调、人员安排、质量监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化管理,使整个施工过程有序化和标准化。
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报告人:XXX报告时间:XXXX年XX月XX日摘要:一、引言路基试验段是指在道路工程施工前,为了评价路基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质量,进行的现场试验工作。
路基试验段采用特定的设计方案、施工工艺和材料,用于检验道路路基的承载能力、抗沉降性能等。
本次试验段位于XXXX区域,总长度XXX米,是一条环形的路段,包括XX号地区和XX号地区。
二、试验设计与材料选择本次试验段的设计方案考虑了当地的地质条件、交通流量、气候特点等因素。
路基是采用XX方法施工,XX种材料作为基础层和面层材料。
试验段的设计参数包括路宽、路面厚度、坡度等。
为了综合评价路基的性能,本次试验还设置了应力监测设备、沉降监测设备以及温度监测设备。
三、试验结果与分析本次试验段经过XXX年的运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通过对试验段的检测和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1.路基承载力优良:试验段经过重型车辆的长时间运行,虽然出现了部分破坏和较小的沉降,但整体的承载能力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路基材料的选择和施工工艺得到了验证;2.路面平顺度良好:通过对路面平整度的检测,试验段的水平平整度和垂直平整度均达到了规定要求。
3.路基的稳定性较好:通过长时间的监测,试验段的边坡和填方土体的稳定性得到了验证,边坡没有出现明显的滑坡迹象,填方土体的沉降符合要求。
4.温度对路面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温度变化对路面的影响较小,未出现明显的开裂和变形现象。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通过对试验段的综合分析,发现了以下问题:1.存在的病害:试验段中出现了部分裂缝、坑槽等路面病害,需要及时进行维修和修补。
2.土质改良:部分填方土体的稳定性较差,建议对填方施加进一步的土质改良措施。
3.施工工艺优化:试验段一些路段的施工质量未达到预期,建议优化施工工艺和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综上所述,通过对路基试验段的评估,得到了路基设计方案的验证和改进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应加强路面维修和土质改良工作,优化施工工艺,以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寿命。
土方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doc
中铁一局LJ-12合同段土方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一、工程概况本合同段为保定至阜平高速公路LJ-12合同段,起讫桩号为K88+200~K97+400,里程长度为9.2公里。
其中路基全长5.8公里,土石方挖方176万立方,填方83万立方,填料全部为挖方段内的利用方。
路基填方分填土路基、土石混填及填石路基三种,填土路基填料为全风化岩、强风化岩风化后形成的砂性土和砂质土。
二、实验目的及要求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第3.5条规定,为确保路基施工顺利进行,避免盲目施工给工程带来的重大损失,进行土方路基填筑实验,采用本标段内最具有代表性的砂砾土作为填料,并采用本标段内20T压路机通过实验来确定密实度达到93%、94%、96%时所适宜的土质含水量、松铺厚度、压实厚度、碾压遍数、最佳行驶速度、最佳机械和人员组合等工艺性控制参数。
三、试验段地点我标段路基填方均处于山地冲沟中,地形狭窄,通过对全线现场勘察选定K94+390-k94+500段为本合同填土路基施工试验地段。
该段路基在我合同段中部,长度110米,线路中心设计最大填方高度21.7米,具有代表性,满足试验段的施工要求。
四、试验段人员、设备1、试验单位、人员、机械设备:①试验单位:中国中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保阜高速公路LJ-12项目经理部实验室②施工及现场管理人员见下表:投入主要施工人员一览表○3所投入机械设备见下表:投入机械设备一览表○4所投入试验、测量仪器见下表投入主要试验、测量仪器一览表○5压实机械主要技术参数五、施工准备1、测量放样○1从已复测后并被批准可使用的导线点和水准点的基础上,在找平层路基上放出路基中桩和左边桩,并测量出中桩、边桩位置地面标高。
○2做好复测和放样记录,并整理好这些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审核认可。
○3该路段临时排水沟挖在路基左侧,以保证路基排水沟畅通2、材料实验填料:利用K94+600-K97+630段挖方处细类砂土。
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一、引言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路网建设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确保路网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发展,交通工程中的路基试验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总结近期进行的一次路基试验段的结果和意义。
二、试验目的本次路基试验旨在评估不同材料和工艺在路基建设中的性能表现,并为相应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通过试验可以检测路基的承载力、稳定性、耐久性等关键指标,进而优化设计和施工方案,提高路基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
三、试验材料与工艺试验段选取了不同的材料和工艺进行比较,包括不同类型的土壤、填料和防水层等。
试验分为两个阶段:模拟施工和荷载验证。
在模拟施工阶段,按实际场景进行土壤加固和填充,然后进行沉降观测和力学性能测试。
荷载验证阶段通过模拟实际交通荷载的作用,检测路基的变形和应力分布。
四、试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对试验段的观测和测试,得到了一系列的数据和结论。
首先,各材料和工艺的承载力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其中某些材料在承载和变形方面表现突出,而其他材料则表现一般。
其次,路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与土壤类型和填料的选择密切相关,不同的组合方式会对性能产生明显影响。
最后,荷载验证阶段的结果显示,设计指标和实际承载能力之间存在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
五、意义与建议本次路基试验为路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和经验教训。
首先,在材料选择上,应充分考虑路基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
其次,施工工艺应合理,避免存在过多的接缝和破损点。
此外,在设计荷载指标时,应保守估计,以确保路基的安全和可持续使用。
六、结论通过本次路基试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不同材料和工艺在路基建设中的性能表现,并为提升路基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指导。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路基工程设计和施工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优化。
通过不断的试验和实践,我们相信在未来的交通工程中,能够建设更加安全和可持续的路基。
土方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土方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一、施工概况本次施工是在市X区进行的土方路基试验段施工。
总工程量为XXX立方米,采用机械铺装的方式进行施工,主要包括挖方、填方和平整路基的工作。
二、施工过程1.前期准备在正式施工前,先进行了场地的踏勘和勘察,并制定了详细的施工计划和方案。
然后进行了设备和材料的准备,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挖方工作挖方工作是本次施工的第一步,通过使用挖掘机将土方挖出并堆放到指定区域。
施工期间,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挖方操作,保证土方的质量。
同时,对挖出的土方进行了分类堆放,以便后续的填方作业。
3.填方工作填方工作是本次施工的重点阶段,通过使用挖掘机将挖出的土方重新填入到路基区域,并进行了适当的夯实处理。
在填方过程中,对土方进行了仔细的检查和筛选,将不合格的土方进行了清理和替换。
填方作业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填方土的密实度和均匀性。
4.平整路基填方完成后,对路基进行了平整处理。
通过使用平地机进行路基的表层整平,使路基的表面平整光滑。
在平整的过程中,严格控制机器的操作参数,以保证路基表面的水平度和均匀度。
5.施工记录和监测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施工记录和监测工作。
及时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和问题,并进行了实地监测和测量。
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和比对,对施工过程进行了及时的调整和优化。
三、施工成果本次施工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土方挖方和填方工作按计划完成,土方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填方土质密实度较高,路基均匀性较好。
3.路基表层平整度满足要求,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
4.未发生施工事故及质量问题。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在本次施工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后续的施工中加以改进。
具体问题及改进措施如下:1.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操作需要更加精细和稳定,提高操作技术。
2.对填方土方的筛选和处理需要更加严格,提高填方土质的一致性。
3.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路基土方试验段总结报告
路基土方试验段总结报告一、试验背景和目的路基土方试验是为了研究路基土方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性质,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本次试验的目的是对道路路基土方进行物理力学试验,了解其承载能力、变形特征和稳定性,为道路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数据。
二、试验方法和内容本次试验采用标准路基土方试验方法,主要包括密度试验、含水率试验、抗剪强度试验和变形特性试验。
具体试验内容如下:1.密度试验:采用剖面法,测定土样的湿度、容重、干密度和饱和度,计算得出土的相对密度和孔隙比。
2.含水率试验:采用干燥法和速效法两种方法测定土样的含水率,评估土体的湿度状况以及膨胀性。
3.抗剪强度试验:采用直剪或三轴剪切试验,测定土样在一定剪切应力下的剪切强度,评估土体在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
4.变形特性试验:包括压缩试验、固结试验和膨胀试验,通过测量土样在不同荷载下的压缩、膨胀和变形情况,了解土体的变形特征和变形模量。
三、试验结果和分析根据试验所得数据,分析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性质,得出以下结论:1.密度试验表明,土样的相对密度较高,孔隙比较小,说明路基土方的致密性较好,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较小的变形性。
2.含水率试验表明,土样的含水率较低,土体较为干燥,膨胀性较小,有利于路基土方的稳定性。
3.抗剪强度试验结果显示,土样的剪切强度较高,具有较好的抗剪能力,能够满足道路工程对承载能力的要求。
4.变形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土样在荷载作用下具有一定的压缩和膨胀变形,但变形较小,说明路基土方的变形能力较强。
四、结论和建议根据试验数据和分析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路基土方的物理力学性质良好,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能够满足道路工程对路基土方的要求。
2.路基土方的变形特性较好,变形能力较强,有利于道路的长期使用和维护。
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在道路工程中,可以考虑采用该路基土方进行填筑和加固,以保证道路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控制土方的含水率,避免土体过于湿润或干燥,以保证土方的致密性和膨胀性符合设计要求。
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精)
湖北老谷高速公路LGTJ-2合同段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一、试验目的在本合同段路基施工工作开展之前,本合同段选择一工区K12+260~K12+360全填方路段做为路基填筑试验段。
目的是为了验证混合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检验所用的机械能否满足备料、运输、摊铺、拌和和压实的要求效率,以及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适应性。
试验路段确认的压实方法,压实机械类型、工序、碾压遍数、松铺系数等均作为今后施工现场控制的依据,从而指导全线弱膨胀土路基的施工。
本次试验段采用4%石灰土下路堤外缘2米包边,芯部采用素土填筑施工。
二、试验时间2014年3月26日。
三、试验地点试验段位于湖北老谷高速公路第LGTJ-2合同段一工区,起讫里程桩号:K12+260~K12+360。
四、试验参数1、素土松铺厚度28cm,石灰撒铺厚度2cm。
2、4%灰土最佳含水量21.3%,最大干密度1.719g/cm3。
3、素土最佳含水量18.4%,最大干密度1.77g/cm3。
五、试验前的准备1.施工准备:1).确定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2).做好施工原材料的采购、组织进场及试验工作。
3).做好机械设备的进场和调配工作。
4).做好施工劳动力的进场和上岗培训工作。
5).做好施工用具和施工用料的采购和进场工作。
6).做好施工后勤服务的准备工作。
第 1 页湖北老谷高速公路LGTJ-2合同段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2、机械的配置:主要施工机具设备配置表压实机械主要技术参数表3第 2 页湖北老谷高速公路LGTJ-2合同段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4、主要检测及验收指标:路基填料及检测要求5.施工材料1)、石灰: 石灰采用I级生石灰进行消解,石灰的质量应符合规范JTJ034-2000的规定。
消石灰有效钙加氧化镁含量≥65%。
2)、土:工程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填料,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试验已出结果,在S302项目K0+000~K0+240挖方段取土。
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为了更好地了解路基的工程性能,我们对某段路基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通过本次试验,我们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和建议,希望能够对今后的路基工程施工和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首先,我们对路基的承载力进行了试验。
通过对路基不同深度处的承载力进行测试,我们发现路基的承载力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这表明在路基设计和施工中,需要特别关注路基的下部结构,以确保其承载能力符合设计要求。
其次,我们对路基的变形特性进行了试验。
通过对路基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情况进行监测,我们发现路基在受到荷载作用时会产生较大的变形,且变形速度较快。
因此在路基设计中,需要对路基的变形特性进行充分考虑,以减小路基的变形量,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另外,我们还对路基的排水性能进行了试验。
通过对路基内部排水系统的状况进行观测和测试,我们发现路基的排水性能较好,能够有效排除路基内部的积水,有利于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因此在路基设计和施工中,需要合理设计和布置路基的排水系统,以确保路基的排水性能符合要求。
最后,我们对路基的材料性能进行了试验。
通过对路基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进行测试,我们发现路基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较好,能够满足路基工程的要求。
因此在路基施工中,需要严格控制路基材料的质量,以确保路基的材料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综上所述,本次试验对路基的工程性能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和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和建议。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今后的路基工程施工和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为路基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提供保障。
路基土石混填筑试验段的总结报告
路基土石混填筑试验段的总结报告一、试验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路基土石混填筑施工工艺和技术要点,评价其工程效果和经济效益,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二、试验内容:1.选择试验段地点,进行原始路基土石混填筑前的现场勘测和实验室试验,获取原始路基地质条件和力学性质参数数据。
2.进行土与石料的配合比设计,并确定材料的选用标准。
3.开展土石混填筑施工试验,包括填充、压实、护坡等工序。
4.对填筑施工后的路基土石混填试验段进行力学性质参数的测试和工程效果评价。
5.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包括施工成本、施工周期、工程质量等。
三、试验结果和分析:1.原始路基地质条件和力学性质参数数据:通过现场勘测和实验室试验,得到了原始路基的地质条件和力学性质参数数据。
这为后续的土石混填筑施工提供了基础数据。
2.土与石料配合比设计:根据原始路基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参数,设计了合适的土与石料的配合比。
通过多次试验和实际施工,确定了最佳的配合比方案。
3.土石混填施工试验:在筑路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填充、压实和护坡等工序。
通过实际施工,验证了土石混填施工工艺和技术要点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4.力学性质参数测试和工程效果评价:对填充后的土石混填试验段进行了力学性质参数的测试,如强度、变形性能等。
测试结果表明,土石混填施工可以有效提高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5.经济效益分析:对土石混填施工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与传统填筑方法相比,土石混填施工可以降低施工成本,减少施工周期,提高工程质量。
四、结论和建议:1.土石混填施工技术在路基工程中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以提高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2.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条件进行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工艺的选择,以取得较好的工程效果。
3.土石混填施工相较传统填筑方法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今后在路基工程中可广泛应用。
五、展望:土石混填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今后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施工工艺、材料特性和施工质量监控方法等方面,以不断提高其工程效果和经济效益。
土方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路基填方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根据施工规范和合同要求,2013年12月30日我项目部进行了KXXX+XXX —KXXX+XXX段路基土方的实验段施工,现将施工成果和试验段总结报告上报。
一、试验段施工条件:试验段选取在KXXX+XXX—KXXX+XXX段,距取土场距离10米处为大挖方段,土质有分界明显的粉砂质土和砾石层,可就近取土。
二、施工过程1、填前先对原地面进行碾压处理,确保原地面压实度≥90%。
2、打方格:按10×10m用石灰划出方格,每个方格内堆放2车土,土的数量为30立方米。
3、摊铺:先用推土机将土摊铺整平,再用平地机进行摊铺精平,平地机整平不到的辅以人工对边角部分进行人工整平、整形,松铺平均厚度约为300mm。
4、碾压前含水量测定、高程测量:对摊铺后的土测行含水量测定,尽量控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2%的范围内,如超出范围则进行晾晒土或喷水;在碾压前对原土层进行5个断面15个点的高程测量。
5、碾压:先用YZ20D压路机静压一遍,再用YZ20D压路机振动碾压三遍,测定压实度及含水量,以后YZ20D压路机每碾压一层都需测路基压实度及含水量,本次施工中YZ20D压路机碾压至第四遍压实度达到93%,至第五遍达到94%,至第七遍碾压压实达96%。
6、碾压后高程测量,YZ20D压路机碾压至第四遍、第五遍、第七遍时分别对原布控高程点进行测量,并计算出各各压实层压实厚度。
三、试验段成果在施工中进行了标高测量、压实度检测与碾压遍数的记录,通过以上记录和路基检验评定,计算出路基土方试验段成果汇总表,详见附表。
根据路基土方试验段成果汇总表,总结如下:1、松铺厚度及松铺系数:93区松铺系数为:1.350 ;94区松铺系数为1.366;96区松铺系数为1.375。
松铺厚度宜为30-36cm。
2、碾压机械组合及遍数:93区用YZ20D压路机碾压四遍;94区用YZ20D 压路机碾压五遍;96区用YZ20D压路机碾压七遍。
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路基施工试验段总结报告根据项目办《管理办法》要求,我标段路基工程试验段几经周折选在榜罗支线K11+220-K11+320段进行,本试验段从11月4日开始,在11月9日结束,现将实验措施、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安全环保管理总结汇报如下:一、试验段概况:本段工程和全支线一样,属旧路改建工程,设计在旧公路的基础上取直加宽,改造修建。
平面线型处于JD46与JD47之间,为直线段,纵断设计处于凹型竖曲线段,竖曲线半径4500m,切线长65.93,修正值0.48;纵坡1.0%-3.9%之间。
中桩均在旧路偏左,中桩最大挖深0.5m,最大填土高度0.39m。
左侧加宽,左边桩最大填土高度5.12m,最宽4.0m,是曲型的旧路加宽类型,全段挖土方363.3m3,填土方856.4m3。
1.地质地貌:该地段与全线一样,所经地区全部为黄土高原,残原沟壑地段,路线穿行在梁茆山脊之间,地表均为黄土覆盖,土层深厚,旧路路基为砂砾层,表面为2-3cm沥青表处,两侧为公路沿线公益林带,树木较密,地表植被较好,右侧山坡为荒坡,左下公益林带外为退耕还林地带,再下为梯田耕地,该地属西北干旱山区,每年降雨量在500毫升左右,土壤含水量较低,地下水位深,水源匮乏。
二、施工组织机构:项目部组织了以项目经理、总工为主的实施队伍,开展对试验段的实施。
确保试验的真实性、合理性、完整性、代表性、可行性总结。
1、组织机构:项目部在项目经理直接负责下,总工直接参与下,抽调施工,试验,测量,安全方面得力干将。
组成试验段实施队伍,从施工机械配置(附机械配备表)三、具体施工措施1、严格执行《标准》、《规范》,每道工序,每项措施都必需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200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按照马云公路项目办《管理办法》要求,依据《施工图设计》,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施工检验。
2、在试验段开工前,按照已近批复的“榜罗支线测量成果”中的控制点,由测量专业工程师张小飞对该段进行认真复测放样。
土石混填路基实验段总结报告
土石混填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一、工程概括梅县三角至大埔三河高速公路第四合同段起止桩号为K15+940~K23+520,起于西阳,终于丙村镇,全长7.58Km,本次土石混填试验路段起止桩号为:K21+200~K21+340,试验路段长140米。
为确保路基施工优质、按期完成,避免因盲目施工而给工程带来重大损失,我部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选择部分路段作为试验路段,为今后路基大面积施工提供科学根据。
二、试验目的、要求通过试验总结土石混填路基填筑参数(能达到最大干密度的松铺厚度、压实系数、沉降差、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压实机械配备方式),作为施工的依据,指导土石混填路基填筑施工。
三、试验路段的选址根据路基填筑材料的调运等情况,拟定K21+200~K21+340地段为填土路堤试验路段;该段路基全长140米,路基设计宽度为24.5米,原地面为已填筑62层土的路基。
根据本段路基实际情况及试验结果,选定K20+700处路基挖方(利用方)为填料,其填料为坡残积粉质粘土、褐红色层状砂岩,石料含量占总质量48.6%;最大干密度为1.96g/cm3最佳含水量为10.3%。
四、施工准备1、组织施工技术人员熟悉设计文件和图纸,了解各种施工规范,进行现场核对及施工调查,进行技术交底,明确试验目的和施工方法。
2、进行施工放样测量,放出路基中桩、边桩、测量填土前填筑标高,放出路基宽度并根据自卸汽车装土方量、填土厚度和填土面积用消石灰画出方格网线,确定填土方量。
3、对各类施工机械人员进行培训,熟悉操作规程、技术要求、施工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对参加试验有关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和分工,使大家各司其责。
五、主要生产人员、设备、及试验仪器情况1、人员组织主要施工人员表施工队伍:路基施工二队2、机械设备组织施工设备一览表3、试验设备组织试验设备仪器一览表六、试验段施工工法及工艺1、施工设备(1)复测加密导线点、水准点及路基横断面,送监理工程师核查,核对无误后进行现场施工放样测量,同时放出填方试验段和取样挖方段路基中桩,边桩,并标注路基挖填高度。
土方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土方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项目名称:土方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单位:XXX工程有限公司总结起来,土方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过程中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并不少。
在该试验段工程中,我们主要采用了填方推土机和挖掘机等大型设备进行土方填筑工作。
通过对所施工的试验段进行详细测量与分析,我们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切实做好了安全工作。
在施工现场,我们注重安全标志的设置,明确工地范围和危险区域,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我们还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整个施工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人员伤亡事故,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其次,在工程质量保障方面,我们严格执行了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土方填筑的质量。
我们注重土方填筑的均匀性,采取了适当的填筑方法,保证了填筑后土方表面的平整度。
此外,我们对填筑区域进行了详细测量和分析,以确保填筑高度和斜坡坡度的符合规范。
通过试验段的施工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今后同类工程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最后,我们还要提到施工进度的控制。
我们合理安排了施工工序,并进行了周密的计划和统筹,确保工期的顺利推进。
当然,在施工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意外情况,导致了工期的延误。
但是,我们及时采取了应对措施,通过加班加点和增加劳动力等方式,最终按时完成了试验段的填筑工作。
综上所述,土方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今后在类似的工程中,我们应进一步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确保施工工序的顺利进行。
同时,也需要更加注重安全问题,密切关注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
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我们相信我们能够在今后的工程中取得更好的施工质量和效果。
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事的支持与合作!。
土石混填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梧州至柳州高速公路№A01-9标段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土石混填)编制:复核:审核:中铁一局梧柳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经理部2014年12月25日№A01-9标段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土石混填)为全面展开土石混填路基填筑施工,确保路基工程的施工质量,以科学的数据指导生产,确保优良工程,2014年12月17日,梧柳高速№A01-9标段在项目部和监理组的正确领导和监督下,进行路基试验段的施工,获得了宝贵的试验数据,从而确定了适宜的松铺厚度、最佳碾压遍数、最佳机械组合的数据和资料,现上报监理组批准,并依此指导路基土方的施工。
本次试验过程和结果汇报如下:一、工程概况本标段起点里程K172+500,终点里程K202+800,含象州互通,象州连接线,运江连接线,白沙互通,白沙连接线,主线路全长30.300km,连接线36.765km。
主线按照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采用整体式路基,路基宽度28m。
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Ⅰ级。
连接线为二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象州、运江、白沙分别为:80 km/h、60 km/h、40km/h、路基宽度为15m、10m、8.5m,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Ⅰ级。
设计路基开挖土方539.3万方、开挖石方316.5万方,路基回填土石方808.9万方。
1、本次试验段里程:K175+360~K175+500;2、试验段路基填筑总方量为8.5万方,中心最大填方高度为12.84m。
3、本段路基填料来自K174+860~K175+140段挖方,在填筑过程中,计划分三次进行93区、94区、96区路基填筑试验。
二、试验目的1、选取一段地质条件、断面型式均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土石混填试验性填筑;在实验过程中记录压实设备类型、机械组合方式、松铺厚度、路基整平方法、碾压遍数、碾压速度、工序、每遍碾压后的路基沉降差。
2、试验后对记录的数据进行总结分析,从而确定最经济的松铺厚度、最佳的机械组合方式及碾压速度、碾压遍数与沉降量间的关系,求出达到规范规定的压实标准时的最佳碾压遍数及压实系数。
路基试验工作总结
路基试验工作总结
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路基工程在道路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
要的角色。
为了确保道路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路基试验工作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环。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路基试验工作,通过总结和分析这些工作,我们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首先,我们发现了路基材料的选择对道路质量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在进行路
基试验工作时,我们对不同种类的路基材料进行了比较,发现了一些材料的特性和性能在特定环境下表现更好。
这为我们今后的路基工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其次,我们在路基试验工作中注意到了路基设计的重要性。
通过对不同设计方
案的试验和比较,我们发现了一些设计上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这些建议将有助于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此外,我们还对路基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环节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对施工
工艺和施工质量的试验和检测,我们找到了一些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以确保路基施工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通过路基试验工作的总结,我们对路基工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这些成果将为未来的路基工程提供重要的参考,为道路的安全和耐久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够为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为人民群众出行提供更加便捷和安全的道路。
路基填土方试验段方案总结报告
路基填土方试验段总结报告K26+121~K26+186路基填土方试验段通过实地试验,已取得相关试验数据,经过整理、分析,总结得出以下方案。
一、试验依据依据××高速公路有关路基施工技术规范文件,结合交通部颁发《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规定及试验路段现场取得的试验数据结果整理编制。
二、人员、机械配置2.1 人员及劳动力部署为优质高效地完成试验段的施工任务,在本次试验段配置一支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路基作业队,选派一批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业务素质高、综合能力强并且具有良好敬业精神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人员,副经理×××主要担任本次路基试验段总体施工协调部署,路基工程师×××负责试验段施工过程控制,试验工程师××和测量工程师×××负责路基施工中的原始数据的采集和测量,协同路基工程师×××总结试验段的成果、施工工艺及方法;主要施工人员见表1、表2。
表1 主要施工人员一览表表2 劳动力部署机械配置原则:优选精良设备,并合理匹配,形成综合生产能力;设备能力大于进度指标要求的能力;同类设备尽可能采用同厂家设备,以方便配件供应和维修;遵循业主对投入本标段主要设备的强制性标准。
试验段施工机械配备推土机2台,挖掘机1台,平地机1台,振动压路机1台,洒水车1台,自卸汽车20台,装载机1台;挖掘机、装载机、自卸汽车负责土方的挖、装、运作业,推土机、平地机负责平整作业;振动压路机负责碾压作业;详见表3。
表3 机械配置一览表1、试验准备我标段填土方设计为利用土填方,我部施工人员对K26+020处利用土土质进行实地复查和取样试验,并对作为路基填料的土进行了下列试验检测(附表4):a 液限、塑限、塑性指数;b 颗粒大小分析试验;c 含水量试验;d 密度试验;e 相对密度试验;f 土的击实试验;g 土的强度试验(CBR值);表4 利用土实验结果汇总表2、测量放样路基填土前,首先进行了清除表土,并且压路机碾压密实,经检测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填筑上层。
路基试验段总结报告
路基试验段填筑总结报告为全面展开XXXXX段路基填筑施工,我工区于2014年 5月5 日至2014年6月10日,在XXXX段进行了路基水泥改良土路基本体填筑试验段的施工,试验段长100米。
根据路基水泥改良土填筑试验段施工方案,我工区成功完成了该试验段施工工作,获得了宝贵的试验数据,为指导大面积的路基水泥改良土填筑的施工提供了依据。
在此次路基水泥改良土填筑试验段施工期间,得到了监理单位的大力协助及现场指导。
路基试验段在路基填前碾压及路基填筑过程中,严格遵守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设计图纸的具体要求施工,按照施工管理实施办法的有关程序,进行了路基试验段的路基本体施工。
施工总结如下:1、编制依据《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XXXX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2、工程概况2.1工程概述本段路基起讫里程:长635.04米。
线路以填方形式通过,填方最大高度约5米。
此次路基试验段垫层填筑的里程为XXXX段。
XXXX,位于东星村特大桥与凉泉村中桥之间及宝鸡市东南凉泉村三组北侧,该处地势较为平坦,相对高差7m。
本段位于线路的曲线段。
2.2自然地理特征2.2.1特殊岩土特征2.2.1.1、湿陷性黄土:工点处发育第四系全新统冲积黏质黄土及上更新统风积黏质黄土,根据土工试验结果,第四系全新统冲积黏质黄土具III级(严重)自重湿陷性,湿陷性,湿陷土层厚度约为10~14m;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黏质黄土具III级(严重)自重湿陷性,湿陷土层厚度约11~14m。
2.2.1.2、松软土:工点处发育第四系全新统冲积黏质黄土,根据静力触探成果资料。
大部分15m以上黏质黄土Ps小于3.0Mpa,属松软土。
2.2.1.3、膨胀土:(岩):据试验结果分析显示,上第三系泥岩的Fs=53%,CEC(NH4+)=268mmol/kg,蒙脱石含量M=17.9%,具中等膨胀性。
土石混填路基实验段总结报告
土石混填路基实验段总结报告实验路段总长100米,宽度8米,分为1米宽的10个试验段。
在试验段中,我们设定了不同比例的石料和土壤混合填充,分别是50%、55%、60%、65%和70%,并对每个比例进行了测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对石料和土壤进行了分析测试。
石料的主要参数包括颗粒级配、密度和含水量,土壤的主要参数包括颗粒级配、塑性指数和含水量。
通过分析测试结果,我们确定了适宜的石料和土壤比例。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填筑实验。
在每个试验段中,我们按照设计比例将石料和土壤混合填充,并采用机械碾压的方式加固路基。
填筑完成后,我们对路基进行了平整度和均匀度的测试,以确保路基的质量达到要求。
随后,我们进行了静载试验。
我们在不同比例的试验段上设置了静载试验点,并在试验点上施加不同的荷载。
通过对试验点的沉降和应力变化进行测试,我们评估了土石混填路基的承载能力。
在实验结束后,我们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通过对不同比例试验段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我们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首先,当石料比例逐渐增加时,路基的整体承载能力也随之增加。
然而,当石料比例超过60%时,路基的承载能力提高的效果逐渐减弱。
其次,随着石料比例的增加,路基的排水性能也有所提高。
这是由于石料的孔隙率较大,能够促进水分的排出,减少路基的渗水问题。
最后,通过对实验路段的观察和测试,我们发现土石混填路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
它能够适应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工程要求,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土石混填路基具有良好的承载性能、排水性能和稳定性,能够有效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到施工工艺、材料选择和设计参数等因素,以确保土石混填路基的质量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面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根据施工规范和合同要求,2010年11月1日至11月14日我项目成功进行了12%灰土路面底基层的试验段施工,现将施工成果、存在的不足和试验段总结报告上报。
为了指导以后的施工,我项目把试验段选在K10+770-K10+918段。
底基层实验段主车道及辅道采用12%灰土填筑,设计层厚18cm。
绿化带采用素土回填,并采用行车道、绿化带、辅道同时上土,分别掺灰,一次性碾压的施工工艺,以确保工程进度及施工质量。
一、试验段施工条件:K10+770-K10+918段95区NO.4已率先报验合格,在此作底基层试验段有利于为后续施工提供指导意见。
二、试验段施工技术准备:
1、试验段施工前,我项目部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取土场进行地质、水文、地形等,进行了踏勘,并取土样送试验室进行了土工试验。
各项指标均合格,可以做底基层填料。
2、测量队依据设计图和现场标高计算出路基中、边桩坐标,使用全站仪逐点放样,边桩撒灰线,对该段进行了平面位置和标高的测量,并按检验标准进行了检验。
3、按试验段检测布点图进行了布点放样、编号,并填报施工放样报验单,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了复核、批准。
4、对参加路基土方填筑作业的人员,从设计图、施工技术要求进行了施工前的技术交底,掌握施工要点,关键工序及衔接,检测项目及技术指标,做到人人心中有数,杜绝违反施工规范的现象发生。
详见底基层试验段开工报告:道路试验段人员配置表。
5、按试验段施工技术方案和要求,进行了设备配置,详见底基层试验段开工报告:道路试验段(施工)机械配置表。
三、施工准备
1、整修便道:施工现场的施工便道由于重荷载车辆反复作用,已经有部分损坏,为确保交通畅通,进行了维修。
2、技术准备:取土场土样标准击实试验已上报并批复,导线点、水准点和加密点已复测。
3、原材料准备:
(1)进场石灰数量足够,且石灰钙、镁含量不低于55%。
(2)石灰已消解并进行过筛处理,确保无大灰块。
(3)取土坑挖掘机、运土车准备就绪,随时可以供土。
4、下承层准备:95区顶已报验合格,并按20米打上灰格,计算好每格上土量。
5、按试验段施工技术方案和要求,进行了设备配置,详见底基层试验段开工报告:道路试验段(施工)机械配置表。
四、施工工艺流程
合格
工序质检程序框图
合格
五、检测标准
六、施工过程
1、挖掘机挖土装车,挖土时每抓装土均匀,定死每车15抓,不得多
装少装,确保用土量准确。
2、土方运输、卸土:自卸车运土至施工现场,按方格按量卸土,专人指挥,运输车转弯半径要大,以免碾坏下层。
3、粉碎翻晒:上土完成后,采用推土机初步推平,松铺厚度为21cm 左右(松铺系数控制在1.15左右)进行摊铺及碾压,局部缺土处用人工补齐。
之后采用铧犁配合旋耕机、进行粉碎翻晒,翻开一遍,打碎一遍反复进行,能够使土初步粉碎并充分降低含水量。
这一过程最终将含水量降至比最佳含水量高7~8个点左右,根据天气情况、土质情况及机械配备情况需用时2~3天,开始两天一般采用铧犁配合旋耕机施工。
4、粗平、掺灰
土方上完后,每二十米设置一木桩并标明松铺厚度位置(松铺系数为1.15),按此用推土机推平,并用平地机予以初平,以使土方厚度均匀一致,避免有坑洼现象,再用轻型振动压路机进行快速稳压一遍,然后进行布灰。
根据灰剂量计算出施工段落所需灰量,并根据运输车辆单车的运灰量,在土层上打出灰格,按每格的用灰量,进行分堆卸灰,由专人指挥卸车。
采用装载机配合平地机进行机械布灰,先用装载机横向分堆布灰,再将每个堆横向连成一横穿路基的灰量均匀的长条形堆,然后采用平地机在灰格范围内纵向将灰堆刮均,并安排专人检查布灰厚度是否均匀,对不均匀的及时调整,以保证整个施工段落掺灰的均匀性。
5.粉碎、拌和
首先采用铧犁拌和,一般是4翻4拌即能达到初步拌和均匀的目的,第一遍拌和时,下齿深度不得将施工层拌透(预留3~4cm),待第二遍拌
和时下齿到下层面的1~2cm处进行拌和,以利层与层间的结合。
此时土颗粒仍然较大,含水量已降至比最含水量高4个点左右,根据本地土性,为路拌机施工的最佳时机,先用振动压路机稳压一遍,然后采用稳定土拌和机进行粉碎拌和,具体要求为:在拌和后土层要求颜色一致,无灰条、灰斑,无素土夹层,且旋耕到下承层1~2cm,以保证与下承层具有良好的结合,颗粒大小不超过1cm,直至拌和均匀。
6.精平
灰土拌和结束后,安排试验室人员进行检测灰剂量和含水量,对于局部含灰量不足的地方进行补灰处理。
如含水量过大,则进行翻晒处理,过小则进行洒水重新拌和,直至含水量满足大于最佳含水量2%左右要求为止。
在灰剂量和含水量均达到要求时,即进行整平,施工时,安排技术员用水准仪进行标高跟踪测量,以确保标高的精确控制,安排施工人员拉线整边,整边结束后,平地机根据整边线型初平2遍,此时必须把所有坑洼之处填平,否则碾压后将会有颗粒大、松散现象,初平完后,用振动压路机快速稳压2遍,然后用平地机进行精平,精平后对平整度与横坡度进行检查,要求横坡度达到设计横坡。
7.碾压
精平结束后,先采用18T振动压路机振压1遍,后用22T振动压路机振压2遍,由弱振到强振;再用18T~21T三轮压路机碾压2遍,最后用25T三轮压路机碾压2遍,最后用22T振动压路机稳压1遍使路基达到光面效果;碾压时速由慢到快,但最大时速不超过3km/h,注意施工时由外
侧向内侧进行碾压,振动压路机重叠三分之一轮宽,三轮重叠二分之一轮宽。
对于路基两侧为确保边缘压实,比相应的施工面增压2-3遍,以确保压实度达到95%以上。
四、试验段成果
在施工中进行了标高测量、压实度检测与碾压遍数的记录,通过以上记录和路基检验评定,计算出路基土方试验段成果汇总表,详见附表。
根据路基土方试验段成果汇总表,总结经验如下:
1、松铺厚度及松铺系数:
路基填筑松铺(机械摊铺、整平后)平均厚度21cm,数据表明:松铺厚度21cm,碾压7遍后的厚度为18.1cm,松铺系数为1.16,满足规范要求。
2、碾压机械组合及遍数:18T振动压路机振压1遍,压实度达到90%;用22T振动压路机振压2遍,压实度达到94.1%;再用18T~21T三轮压路机碾压2遍,25T三轮压路机碾压2遍后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最后用振动压路机光面,碾压结束,压实度满足规范要求。
3、含水量不能偏小,稍大有利于压实。
4、机械组合可行。
5、碾压遍数:静压两遍小振一遍大振两遍静压4遍
光面一遍
能保证压实系数达95%以上。
在施工中按碾压9遍进行控制。
五、存在的不足
试验段碾压时,因绿化带与行车道同时碾压,素土与灰土含水量不均匀造
成接口处有轮迹印,局部起皮,影响外观。
我部在以后的施工中应采取措施加快绿化带含水量降低速度,确保含水量一致。
附表:1、机械配置表
2、标高测量成果表
3、压实度试验记录表
主要机械设备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