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氏体-铁素体界面处置换合金元素的分配在低合金钢相变过程中的角色诠释

合集下载

奥氏体化名词解释

奥氏体化名词解释

奥氏体化名词解释
奥氏体名词解释如下:
奥氏体(Austenite)是钢铁的一种层片状的显微组织,通常是ɣ-Fe中固溶少量碳的无磁性固溶体,也称为沃斯田铁或ɣ-Fe。

1、奥氏体是钢铁的一种层片状的显微组织,通常是ɣ-Fe中固溶少量碳的无磁性固溶体,也称为沃斯田铁或ɣ-Fe。

2、当奥氏体过冷到低于珠光体转变温度和高于马氏体转变温度之间的温区时,将发生由切变相变与短程扩散相配合的转变,其转变产物叫贝氏体或贝茵体。

3、马氏体是黑色金属材料的一种组织名称,是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

马氏体的晶体结构为体心四方结构。

4、珠光体是铁素体和渗碳体一起组成的机械混合物用符号“P”表示。

碳素钢中珠光体组织的平均碳含量约为0.77% 。

5、索氏体指的是钢经正火或等温转变所得到的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

索氏体,是在光学金相显微镜下放大600倍以上才能分辨片层的细珠光体(GB/T7232标准)。

6、通过奥氏体等温转变所得到的由铁素体与渗碳体组成的极弥散的混合物。

是一种最细的珠光体类型组织,其组织比索氏体组织还细。

钢经淬火后在300~450℃回火所得到的屈氏体称为回火屈氏体。

奥氏体形成的四个步骤_奥氏体形成的影响因素

奥氏体形成的四个步骤_奥氏体形成的影响因素

奥氏体形成的四个步骤_奥氏体形成的影响因素对于奥氏体,可能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尤其是奥氏体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是人们不太清楚的。

下面由店铺为你详细介绍奥氏体形成的步骤及影响因素。

奥氏体形成的四个步骤共析钢奥氏体冷却到临界点A1以下温度时,存在共析反应:A---F+Fe3C。

加热时发生逆共析反应:F+Fe3C----A。

逆共析转变是高温下进行的扩散性相变,转变的全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奥氏体形核,奥氏体晶核长大,剩余渗碳体溶解,奥氏体成分相对均匀化。

各种钢的奥氏体形核形成过程有一些区别,亚共析钢,过共析钢,合金钢的奥氏体化过程中除了奥氏体形成的基本过程外,还有先共析相的溶解,合金碳化物的溶解等过程。

奥氏体形成的热力学条件:必须存在过冷度或过热度∆T。

奥氏体形核奥氏体的形核位置通常在铁素体和渗碳体两相界面上,此外,珠光体领域的边界,铁素体嵌镶块边界都可以成为奥氏体的形核地点。

奥氏体的形成是不均匀形核,复合固态相变的一般规律。

一般认为奥氏体在铁素体和渗碳体交界面上形核。

这是由于铁素体碳含量极低(0.02%以下),而渗碳体的碳含量又很高(6.67%),奥氏体的碳含量介于两者之间。

在相界面上碳原子有吸附,含量较高,界面扩散速度又较快,容易形成较大的浓度涨落,使相界面某一区域达到形成奥氏体晶核所需的碳含量;此外在界面上能量也较高,容易造成能量涨落,以便满足形核功的要求;在两相界面处原子排列不规则,容易满足结构涨落的要求。

所有涨落在相界面处的优势,造成奥氏体晶核最容易在此处形成。

奥氏体的形核是扩散型相变,可在铁素体与渗碳体上形核,也可在珠光体领域的交界面上形核,还可以在原奥氏体晶核上形核。

这些界面易于满足形核的能量,结构和浓度3个涨落条件。

奥氏体晶核的长大加热到奥氏体相区,在高温下,碳原子扩散速度很快,铁原子和替换原子均能够充分扩散,既能够进行界面扩散,也能够进行体扩散,因此奥氏体的形成是扩散型相变。

剩余碳化物溶解铁素体消失后,在t1温度下继续保持或继续加热时,随着碳在奥氏体中继续扩散,剩余渗碳体不断向奥氏体中溶解。

钢中碳化物的相间析出

钢中碳化物的相间析出

钢中碳化物的相间析出通常,对于工业用钢,碳化物的弥散硬化和二次硬化的利用,都是在调质状态下实现的。

但是,在控制轧制条件下使用的非调质高强度钢中,人们却利用添加少量Nb、V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有效地提高了钢的强度。

之所以如此,是由于钢在冷却过程中从奥氏体中析出了细小的特殊碳(氮)化物。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这种化合物的直径约为50Å,而且比较规则的一个面接一个面的排列分布。

后来研究又发现,这种碳(氮)化物是在奥氏体-铁素体相界面上形成的,因此将这种转变称为“相间析出”(interphas precipitation)。

相间析出的结果也是由过冷奥氏体转变为铁素体与碳化物的机械混合物。

由于这种转变发生在珠光体与贝氏体形成温度之间,因而研究这种转变,不仅对非调质钢的强化有实际价值,而且对搞清珠光体和贝氏体转变机理也有一定意义。

(一)相间析出产物的形态和性能含有强碳(氮)化物形成元素的低碳合金钢的奥氏体,在冷却过程中有可能首先发生碳(氮)化物的析出,因为析出是在奥氏体与铁素体相界面上发生的,所以把这一过程称为相间析出。

1、组织形态钢中的相间析出的转变产物,其显微组织在低倍的光学显微镜下,相间析形成的铁素体与先共析铁素体相似呈块状。

而在高倍的电子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铁素体中有呈带状分布的微粒碳(氮)化物存在,这是相间析的组织形态特征。

这种组织与珠光体相似,也是由铁素体与碳化物组成的机械混合物,而碳化物不是片状,而是细小粒状的,分布在有一定间距的平行的平面上,因此也称为“变态珠光体”(degenerate pearlite)。

分布有微粒碳化物的平面彼此之间的距离称为“面间距离”。

随着等温转变温度的降低或冷却速度的增大,析出的碳化物颗粒变细,面间距离减小。

另外,钢中的化学成分不同对碳化物的颗粒直径的面间距离也有一定的影响,通常含特殊碳化物元素越多,形成碳化物颗粒越细,面间距离越小。

在相同转变温度下,随着钢碳含量增高,析出碳化物的数量增多,面间距离也有所减小。

简述钢的奥氏体化过程

简述钢的奥氏体化过程

简述钢的奥氏体化过程钢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

而钢的奥氏体化过程是钢材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相变现象,对钢的性能和组织结构具有重要影响。

奥氏体是一种具有面心立方结构的铁素体相,由于其具有优异的强度和韧性,是钢材中最理想的相之一。

奥氏体的形成需要通过加热钢材到一定温度,使其达到奥氏体化温度,然后进行充分保温,使钢材内部的组织结构发生相变,生成奥氏体。

钢的奥氏体化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加热阶段和冷却阶段。

在加热阶段,钢材被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以上。

奥氏体化温度是指钢中的铁素体相开始转变为奥氏体相的温度,不同种类的钢具有不同的奥氏体化温度。

在加热过程中,钢材的晶粒逐渐长大,晶界开始消失,原来的晶粒边界消失,晶粒内部的原子重新排列形成新的晶粒。

当钢材达到奥氏体化温度时,钢材内部的组织结构由原来的铁素体相向奥氏体相转变。

在冷却阶段,钢材被迅速冷却至室温以下。

冷却速度是影响奥氏体化过程的重要因素。

快速冷却可以使奥氏体相稳定下来,形成细小的奥氏体晶粒。

缓慢冷却则容易使奥氏体相转变为其他相,如贝氏体和马氏体。

冷却过程中,钢材内部的组织结构发生再次相变,由奥氏体相向其他相转变。

冷却速度越快,奥氏体相的含量越高,晶粒尺寸越小,钢材的硬度和强度也就越高。

奥氏体化过程对钢的性能和组织结构具有重要影响。

奥氏体相具有优异的强度和韧性,可以提高钢材的抗拉强度和冲击韧性,同时也可以提高钢材的硬度和耐磨性。

奥氏体相的含量和晶粒尺寸对钢材的性能也有影响,奥氏体相含量越高,晶粒尺寸越小,钢材的硬度和强度也就越高。

钢的奥氏体化过程是钢材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相变现象。

通过控制加热温度和冷却速度,可以调控钢材内部的组织结构,从而改变钢材的性能。

奥氏体化过程对钢的性能和组织结构具有重要影响,是钢材制备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钢材的奥氏体化过程的研究和控制,对于提高钢材的性能和开发新型钢材具有重要意义。

低碳钢部分奥氏体化后在淬火和分配热处理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变

低碳钢部分奥氏体化后在淬火和分配热处理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变

低碳钢部分奥氏体化后在淬火和分配热处理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变低碳钢是指碳含量在0.2%以下的钢材,通常需要经过热处理来提高其力学性能。

在热处理过程中,钢材的微观组织会发生演变,特别是在淬火和分配热处理过程中,其演变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详细讨论低碳钢在淬火和分配热处理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变的机制。

在低碳钢中,主要存在的组织形式是铁素体和珠光体。

铁素体是低碳钢中的主要组织,在室温下属于稳定状态。

根据不同的热处理温度和时间,铁素体可以发生奥氏体化和分解的演变。

在淬火过程中,低碳钢首先需要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即马氏体变形的起始温度(通常在800℃-900℃之间),然后迅速冷却至室温。

在冷却过程中,低碳钢发生马氏体相变,从铁素体转变为马氏体。

马氏体的形态可以分为板条状马氏体和针状马氏体,其形成机制取决于冷却速率和合金元素的影响。

板条状马氏体在较慢的冷却速率下形成,而针状马氏体在较快的冷却速率下形成。

淬火后的低碳钢具有良好的硬度和强度,但韧性相对较低。

在分配热处理过程中,低碳钢首先加热至较高的温度(通常在500℃-700℃之间),保持一段时间后再冷却至室温。

这样的热处理过程被称为分配退火。

在分配退火过程中,马氏体开始分解,并逐渐转变为珠光体。

这是因为在较高的温度下,马氏体中的碳原子会重新扩散到铁素体晶界和马氏体板条状结构中,形成较稳定的珠光体。

而冷却过程中,珠光体的析出速率会逐渐减缓,最终形成较细小的珠光体颗粒。

分配热处理后的低碳钢具有较高的韧性和一定的强度。

低碳钢在淬火和分配热处理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变是由其化学成分、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不同的成分和热处理条件会导致不同的相变过程和微观组织演变。

适当选择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可以实现对低碳钢力学性能的优化。

综上所述,低碳钢在淬火和分配热处理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变可以大致概括为铁素体-马氏体-珠光体的演变过程。

淬火使得低碳钢转变为马氏体,提高了其硬度和强度;而分配热处理则将马氏体分解为珠光体,提高了其韧性和强度。

做热处理的人都要知道的金相组织图

做热处理的人都要知道的金相组织图

做热处理的人都要知道的金相组织图搞热处理和材料这么多年,下面这15个金相组织搞不清楚,等于白混了!!1.奥氏体定义:碳与合金元素溶解在γ-Fe中的固溶体,仍保持γ-Fe的面心立方晶格特征:奥氏体是一般钢在高温下的组织,其存在有一定的温度和成分范围。

有些淬火钢能使部分奥氏体保留到室温,这种奥氏体称残留奥氏体。

奥氏体一般由等轴状的多边形晶粒组成,晶粒内有孪晶。

在加热转变刚刚结束时的奥氏体晶粒比较细小,晶粒边界呈不规则的弧形。

经过一段时间加热或保温,晶粒将长大,晶粒边界可趋向平直化。

铁碳相图中奥氏体是高温相,存在于临界点A1温度以上,是珠光体逆共析转变而成。

当钢中加入足够多的扩大奥氏体相区的化学元素时,Ni,Mn等,则可使奥氏体稳定在室温,如奥氏体钢。

2.铁素体定义:碳与合金元素溶解在a-Fe中的固溶体特征:亚共析钢中的慢冷铁素体呈块状,晶界比较圆滑,当碳含量接近共析成分时,铁素体沿晶粒边界析出。

3.渗碳体定义:碳与铁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特征:渗碳体不易受硝酸酒精溶液的腐蚀,在显微镜下呈白亮色,但受碱性苦味酸钠的腐蚀,在显微镜下呈黑色。

渗碳体的显微组织形态很多,在钢和铸铁中与其他相共存时呈片状、粒状、网状或板状。

•在液态铁碳合金中,首先单独结晶的渗碳体(一次渗碳体)为块状,角不尖锐,共晶渗碳体呈骨骼状•过共析钢冷却时沿Acm线析出的碳化物(二次渗碳体)呈网结状,共析渗碳体呈片状•铁碳合金冷却到Ar1以下时,由铁素体中析出渗碳体(三次渗碳体),在二次渗碳体上或晶界处呈不连续薄片状4.珠光体定义:铁碳合金中共析反应所形成的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特征:珠光体的片间距离取决于奥氏体分解时的过冷度。

过冷度越大,所形成的珠光体片间距离越小。

•在A1~650℃形成的珠光体片层较厚,在金相显微镜下放大400倍以上可分辨出平行的宽条铁素体和细条渗碳体,称为粗珠光体、片状珠光体,简称珠光体。

•在650~600℃形成的珠光体用金相显微镜放大500倍,从珠光体的渗碳体上仅看到一条黑线,只有放大1000倍才能分辨的片层,称为索氏体。

钢的不同组织

钢的不同组织

钢的不同组织常见金相组织和性能1奥氏体A:碳在γ-Fe中的固溶体,在合金钢中是碳和合金元素溶解在γ-Fe中的固溶体。

塑性很高,硬度和屈服点较低,布氏硬度值一般为17 0-220HB,使钢中质量体积最小的组织。

在1147摄氏度时可溶碳2.11%,在727摄氏度时可溶碳0.77%。

2铁素体F:碳与合金元素溶解在α-Fe中的固溶体。

铁素体的性能接近纯铁,硬度低(约为80-100HB),塑性好。

固溶有合金元素的铁素体能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

在727摄氏度时,碳在铁素体中的溶解为0.02 2%,在常温下含碳量为0.008%。

3渗碳体Fe3C:铁和碳的化合物,又称碳化铁。

常温下铁碳合金中碳大部分以渗碳体存在。

渗碳体在低温下有弱磁性,高于21 7摄氏度时消失。

渗碳体的熔化温度为1600摄氏度,含碳量为6.67%,硬度很高(约为>700HB),脆性很大,塑性近乎于零。

4、珠光体P: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混合物,是含碳量为0.77%的碳钢共析转变得产物,有铁素体和渗碳体相间排列的片层状组织。

珠光体的片间距取决于奥氏体分解时的过冷度,过冷度越大形成的珠光体片间距越小。

按片间距的大小,又分为珠光体、索氏体和屈氏体。

由于他们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故通称为珠光体。

粗片状珠光体,是奥氏体在650-700摄氏度高温分解的产物,硬度约为190-230HB。

索氏体S,是奥氏体在600-650摄氏度高温分解的产物,硬度约为240-320HB。

屈氏体T,是奥氏体在500-600摄氏度高温分解的产物,硬度为330-400HB。

5、马氏体M,是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物。

具有很高的硬度(约为640-760HB),很脆,冲韧性低,断面收缩率和延伸率几乎等于零。

由于过饱和的碳使晶格发生畸变,因此马氏体的质量体积较奥氏体大,钢中马氏体形成时产生很大相变应力。

含锰、铬、镍、钼的低合金高强度钢经调制处理后的金相组织为回火低碳马氏体,这种马氏体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韧性。

奥氏体铁素体三次渗碳体

奥氏体铁素体三次渗碳体

奥氏体铁素体三次渗碳体奥氏体、铁素体和三次渗碳体是钢铁冶金学中关于组织的三个重要概念,它们在材料的性能和用途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文将从原理、制备方法和应用等方面对这三种组织进行介绍。

以下是我关于奥氏体、铁素体和三次渗碳体的详细内容。

一、奥氏体奥氏体是钢铁中的一种组织,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

奥氏体是由铁和碳组成的固溶体,其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结构。

奥氏体的形成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和碳含量条件,温度低于铁素体转变温度,碳含量低于奥氏体的上屈服点。

奥氏体具有高硬度和高屈服强度,但低塑性和低韧性。

由于其面心立方结构,晶格形变较小,导致了较高的硬度。

奥氏体在水淬冷却时会发生马氏体转变,形成马氏体组织,进一步提高了其硬度和强度。

二、铁素体铁素体是由铁和碳组成的一种组织,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

铁素体的晶体结构为体心立方结构,其形成需要在低于奥氏体转变温度的条件下,碳含量低于铁素体的上屈服点。

铁素体是一种相对来说较软的组织,具有较低的硬度和屈服强度,但具有较高的塑性和韧性。

铁素体在冷却过程中不会发生马氏体转变,因此在一些对硬度要求不高的应用中,可以通过控制材料的温度和碳含量来实现铁素体的形成。

三、三次渗碳体三次渗碳体是一种特殊的钢铁组织,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三次渗碳体是在热处理或热加工后形成的,在低温下,固溶体中的碳原子会聚集并形成碳化物颗粒,这些碳化物颗粒在晶界和晶内分布,从而形成了三次渗碳体。

三次渗碳体具有高硬度和高耐磨性,适用于制作耐磨件和刀具等高强度要求的零件。

三次渗碳体的形成需要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范围内进行,同时还需控制碳的含量和渗碳剂的选择。

四、制备方法奥氏体和铁素体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热处理和冷处理。

热处理是通过控制材料的加热和冷却过程来实现相变过程。

奥氏体可以通过高温加热、保温和急冷的方式得到,而铁素体可以通过低温加热和保温后,再通过慢冷得到。

而三次渗碳体的制备方法则主要有渗碳方法和烧结方法。

奥氏体化的名词解释

奥氏体化的名词解释

奥氏体化的名词解释奥氏体化是一种金属材料的热处理技术,它常被应用于钢铁制造中。

在奥氏体化过程中,金属的晶粒结构发生变化,从而赋予材料更好的力学性能。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奥氏体化进行详细解释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意义。

一、奥氏体化的定义奥氏体化是一种固相变化,指的是将钢铁中的面心立方结构(铁素体)转变为面心立方晶体的过程。

奥氏体具有更高的硬度和强度,相对于铁素体来说,其具有更好的塑性和韧性。

这是因为奥氏体的晶体结构中包含更多的碳原子,使得晶粒之间的结合更加紧密。

奥氏体化的过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加热和冷却。

首先,通过高温加热,让钢铁中的碳原子可以扩散到晶格中,从而改变晶体结构。

随后,通过快速冷却,使得晶粒能够保持其新的结构。

这样可以避免晶粒重新长大,从而保持材料的硬度和强度。

二、奥氏体化的应用1. 钢铁冶炼奥氏体化是重要的钢铁冶金工艺之一。

在钢铁生产中,通过对原材料的调配以及控制热处理过程,可以得到有着不同性能特点的钢材。

奥氏体化是其中的关键步骤,通过调整加热温度和冷却速度,可以得到适用于不同应用领域的钢材。

2. 机械零件制造在机械零件制造中,奥氏体化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从而提升零件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

例如,在汽车制造中,发动机的曲轴和凸轮轴等零件常常需要经过奥氏体化处理,以提高其抗疲劳性和耐用性。

3. 刀具制造奥氏体化对刀具的制造也有很大的影响。

通过奥氏体化处理,可以使刀具具有更好的切削性能和耐磨性,从而提高刀具的加工效率和寿命。

这在金属加工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奥氏体化的意义与挑战奥氏体化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技术,它对材料性能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控制奥氏体化的参数,可以定制不同性能的材料,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然而,奥氏体化的过程并非简单可控,其中还涉及诸多挑战。

首先,奥氏体化的参数选择需要深入理解材料的相变规律。

对于不同的金属材料,其奥氏体化的温度和冷却速度都需要有所调整,以获得最佳的材料性能。

金属热处理名词概念

金属热处理名词概念

第一章【比容差应变能】由于新相和母相的比容往往不同,故新相形成时的体积变化将受到周围母相的约束而产生弹性应变能,称为比容差应变能Es。

【伪共析】从这一转变过程和转变产物的组成相来看,与钢中共析转变(即珠光体转变)相同,但其组成相的相对量(或转变产物的平均成分)却并非定值,而是依奥氏体的碳含量而变,故称为伪共析转变。

【惯习面】在许多固态相变中,新相与母相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取向关系,而且新相往往又是在母相一定的晶面族上形成,这种晶面称为惯习面。

【共格界面】当界面上的原子所占位置恰好是两相点阵的共有位置时,两相在界面上的原子可以一对一地相互匹配。

【半共格界面】当错配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便难以继续维持完全共格,这样就会在界面上产生一些刃型位错,形成界面上两相原子部分地保持匹配的半(或部分)共格界面,以补偿原子间距差别过大的影响,使弹性应变能降低。

【非共格界面】当两相界面处的原子排列差异很大,即错配度很大时,其原子间的匹配关系便不再维持。

这种界面称为非共格界面。

【等温转变(IT)曲线】在实际工作中,人们通常采用一些物理方法测出在不同温度下从转变开始到转变不同量,以至转变终了时所需的时间,做出“温度—时间—转变量”曲线,通称为等温转变曲线,缩写为TTT(Temperature-Time-Transformation)或IT(Isothermal Transformation)曲线。

【CT曲线】如果转变在连续冷却过程中进行,则有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图,又称CT或CCT(Continuous Cooling Transformation)图。

【韧脆转变温度】(简称:NDT)主要针对钢铁随着温度的变化其内部晶体结构发生改变,从而钢铁的韧性和脆性发生相应的变化。

第二章奥氏体【奥氏体】奥氏体是碳在 -Fe中的间隙固溶体【组织遗传】在生产中有时能遇到这样的情况,即过热后的钢(过热是指加热温度超过临界点太多,引起奥氏体晶粒长大,结果在冷却后得到的组织,如马氏体或贝氏体,也十分粗大)再次正常加热后,奥氏体仍保留原来的粗大晶粒,甚至原来的取向和晶界。

铁素体转变为奥氏体的终了温度

铁素体转变为奥氏体的终了温度

铁素体转变为奥氏体的终了温度铁素体和奥氏体是钢中两种重要的组织形态,它们的转变温度对于钢的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铁素体转变为奥氏体的终了温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一、铁素体和奥氏体的特点铁素体是一种由铁和碳组成的晶体结构,在室温下为钢的一种常见组织。

铁素体具有较低的硬度和较高的韧性,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和可塑性。

然而,铁素体的强度和耐磨性相对较低,限制了钢材的使用范围。

奥氏体是另一种由铁和碳组成的晶体结构,在高温下形成。

奥氏体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也较好。

但奥氏体的韧性较差,容易产生脆性断裂。

二、铁素体转变为奥氏体的终了温度铁素体转变为奥氏体的终了温度,也称为A3点,是指在加热过程中铁素体完全转变为奥氏体的温度。

A3点温度是钢材的重要特性参数,不同的钢材具有不同的A3点温度。

A3点温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合金元素的含量、冷却速度、加热速度等。

一般来说,合金元素的含量越高,A3点温度越低;冷却速度越快,A3点温度也越低;加热速度越快,A3点温度也越高。

三、影响铁素体转变为奥氏体的因素1. 合金元素的含量:合金元素对钢的相变温度有重要影响。

例如,碳含量越高,A3点温度越低;而镍、铬等合金元素的加入则可以提高A3点温度。

这是因为合金元素可以改变钢中的晶体结构,从而影响相变温度。

2. 冷却速度:冷却速度是影响相变温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快速冷却可以使A3点温度下降。

这是因为快速冷却可以阻碍晶体的生长和相变过程,从而延迟相变温度的到达。

3. 加热速度:加热速度对相变温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较快的加热速度可以提高A3点温度,而较慢的加热速度则会降低A3点温度。

这是因为加热速度的快慢会影响晶体的生长和相变过程。

四、应用和意义了解铁素体转变为奥氏体的终了温度对于钢材的生产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通过控制合金元素的含量、冷却速度和加热速度等因素,可以调节钢材的A3点温度,从而获得具有不同性能的钢材。

一种铁素体-奥氏体相变动力学模型

一种铁素体-奥氏体相变动力学模型

收稿日期:2022-07-1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51774082).作者简介:蓝慧芳(1981-)ꎬ女ꎬ山东烟台人ꎬ东北大学副教授.第44卷第7期2023年7月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NortheasternUniversity(NaturalScience)Vol.44ꎬNo.7Jul.2023㊀doi:10.12068/j.issn.1005-3026.2023.07.004一种铁素体-奥氏体相变动力学模型蓝慧芳ꎬ柳泽阳ꎬ武梦如(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ꎬ辽宁沈阳㊀110819)摘㊀㊀㊀要:基于混合模型及吉布斯能量平衡模型思想ꎬ建立了一种简单的吉布斯能量平衡模型ꎬ应用于Fe-C-Mn低碳钢在780ħ两相区等温过程中的铁素体向奥氏体相变模拟ꎬ并分析了三种吉布斯自由能㊁有效晶粒尺寸㊁元素分布等对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ꎬ有效晶粒尺寸及界面迁移率影响相变速率ꎬ但对最终奥氏体体积分数无影响ꎻ相变过程中相界面处锰元素的富集导致的能量耗散同时降低了相变速率及最终奥氏体体积分数.对模拟结果进行实验验证ꎬ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关㊀键㊀词:相变动力学ꎻ吉布斯能量平衡ꎻ铁素体-奥氏体相变ꎻ溶质拖曳效应中图分类号:TG111 5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5-3026(2023)07-0938-06AKineticModelforFerrite ̄AusteniteTransformationLANHui ̄fangꎬLIUZe ̄yangꎬWUMeng ̄ru(StateKeyLaboratoryofRollingandAutomationꎬNortheasternUniversityꎬShenyang110819ꎬChina.Correspondingauthor:LANHui ̄fangꎬE ̄mail:lanhf@ral.neu.edu.cn)Abstract:InthispaperꎬbasedontheconceptsofmixedmodelandGibbsenergybalancemodelꎬasimpleGibbsenergybalancemodelwasestablishedtosimulatetheferrite ̄austenitetransformationofFe ̄C ̄Mnlowcarbonsteelduringtheintercriticalannealingat780ħ.TheeffectsofGibbsfreeenergyꎬeffectivegrainsizeandalloyingdistributiononthetransformationwerestudied.Theresultsshowthattheinitialeffectivegrainsizeandinterfacialmobilitygreatlyaffectedthekineticsofphasetransformationꎬwhiletheyhadlittleeffectonthefinalvolumefractionoftheaustenite.ThedissipationenergycausedbytheMnenrichmentattheinterfaceduringphasetransformationsloweddownthetransformationkineticsandreducedthefinalvolumefractionoftheaustenite.Itisfoundthatthemodellingresultsaboveareingoodaccordancewiththeexperimentalones.Keywords:phasetransformationkineticsꎻGibbsenergybalanceꎻferrite ̄austenitetransformationꎻsolutedrageffect㊀㊀铁素体-奥氏体相变在钢铁行业的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ꎬ工业钢的组织和性能依附于奥氏体冷却之后形成的各种相[1].关于奥氏体向铁素体相变的冷却过程已得到广泛研究[2]ꎻ相反的ꎬ对铁素体向奥氏体相变的加热过程研究相对较少.在加热过程中ꎬ奥氏体相变形核和长大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对于相变发生前的初始组织ꎬ如再结晶状态㊁第二相分布等ꎬ由于缺陷密度及空间碳分布差异ꎬ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奥氏体相变动力学[3-4]ꎬ导致奥氏体冷却后所形成的组织(例如铁素体晶粒尺寸㊁马氏体相变分数与分布等)出现差异.对于加热过程的晶粒长大来说ꎬ相变过程中组织难以实时观测ꎬ加之再结晶与奥氏体相变的相互作用[5-6]ꎬ使双相钢加热过程中对于相变及组织演变规律的研究具有挑战性.除了上述影响因素外ꎬ研究奥氏体的形成存在诸多挑战:加热时形成的奥氏体在冷却时又转化为不同的产物相ꎬ因此很难直接观察加热时形成的奥氏体ꎻ升温使奥氏体形成动力学的研究变得困难ꎬ初始组织的相分布和形态会影响奥氏体的形成过程ꎬ因此必须从不同的初始组织开始研究ꎬ这增加了所需的实验数量[7].这也是多年以来奥氏体逆相相对较少的原因.鉴于实验研究高温奥氏体化带来的不便ꎬ运用相关相变模型模拟相变过程成为可行之路.近些年来ꎬ人们已经提出了不同的生长模型来描述铁素体-奥氏体相变ꎬ其中运用较多的为:扩散控制模型[8]㊁界面控制模型[9]及混合模型[10].混合生长模型同时考虑了溶质扩散和界面迁移率的影响ꎬ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11].研究表明扩散控制模型与界面控制模型均为混合模型的一种极端情况[12-13]ꎬ因而在最近的研究中ꎬ混合生长模型被广泛使用[14].但是传统的混合模型主要考虑的是Fe-C二元体系ꎬ将其他合金元素的影响整合到了比例因子中ꎬ较难对其进行深入讨论.Mecozzi等[7]提出了基于Fe-C-Mn三元体系的等温铁素体向奥氏体转变的半解析混合模型ꎬ并对铁素体到奥氏体转变的扩散控制㊁界面控制和混合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然而ꎬ他们没有对模型模拟结果进行实验验证.陈浩等提出了一个基于混合模型和溶质拖曳效应的吉布斯能量平衡(GibbsenergybalanceꎬGEB)模型[15]ꎬ该模型考虑了碳和其他替代元素的扩散ꎬ可以解释奥氏体ң贝氏体㊁奥氏体ң铁素体出现的停滞现象ꎬ但尚未应用于反向转变.安栋等基于混合模型的概念ꎬ建立了铁素体向奥氏体转变的吉布斯能量平衡模型[16]ꎬ并应用于Fe-C-Mn和Fe-C-Mn-Si合金在760ħ下的铁素体向奥氏体转变.模型预测的相变动力学与膨胀测量的结果比较接近ꎬ但未给出合金元素扩散对于相变过程影响的相关解释.本文基于半解析混合模型与吉布斯能量平衡模型ꎬ建立了一种简单的吉布斯能量平衡模型ꎬ模拟了Fe-0 1C-2Mn在加热过程中的相变动力学.将不同影响因素对奥氏体化相变过程的影响进行了讨论ꎬ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验进行了比较.1㊀GEB模型的建立吉布斯能量平衡模型的基本原理为[15]:相变过程的化学驱动力ΔGchem等于置换原子在相界面内再分配而引起的吉布斯自由能耗散ΔGdiff和界面移动带来的摩擦引起的吉布斯自由能耗散ΔGfricꎬ即ΔGchem=ΔGdiff+ΔGfric.(1)1 1㊀化学驱动力ΔGchem的计算铁素体向奥氏体加热过程相变的化学驱动力ΔGchem采用混合模型[7]进行计算.相关假设条件为:忽略奥氏体的形核过程ꎬ认为在计算区域(研究相变区域的一半长度为L)的最左边位置存在一个初始半径为sγꎬ0的奥氏体ꎬ该奥氏体由相变开始时具有共析碳成分为xPc的珠光体转变而来ꎬ其余部分为铁素体基体(L-sγꎬ0).随相变的进行ꎬ奥氏体长大ꎻ在t时刻时ꎬ界面迁移至z=sγ处(z为到奥氏体中心的距离)ꎬ此时奥氏体内部的碳分布如图1所示.由于碳在铁素体内部扩散速率远大于奥氏体ꎬ认为在相变过程中碳的摩尔分数始终等于平衡值xαꎬeqc.图1㊀碳的摩尔分数分布示意图Fig 1㊀Schematicofthemolarfractiondistributionofthecarbon㊀㊀根据半解析模型的假设ꎬ在奥氏体中存在与扩散距离z呈指数关系碳的摩尔分数为xc(tꎬz)=xγꎬhc+(xγꎬα/γc-xγꎬhc)cosh(z/z0)-1cosh(sγ/z0)-1.(2)式中:xγꎬhc为奥氏体中心碳的摩尔分数ꎻxγꎬα/γc为界面处奥氏体侧碳的摩尔分数ꎻxc(tꎬs)=xγꎬα/γcꎻz0为奥氏体相中碳分布曲线的宽度ꎬz0≫sγ.铁素体向奥氏体相变的化学驱动力ΔGchem可由式(3)计算[7]:ΔGchem=χ(xγꎬα/γc-xγꎬeqc).(3)新相奥氏体的生长速率v可由式(4)计算:v=MΔGchem.(4)式中:M为界面迁移率ꎬM的数值可由M=M0exp-QRTæèçöø÷计算ꎬM0为界面迁移率因子ꎻQ为激活能ꎻR为气体常数ꎻT为温度ꎬK.相变过程中界面处碳扩散通量守恒ꎬ即v(xγꎬα/γc-xαꎬeqc)=-Dγcdxcdzz=sγ.(5)为简化计算ꎬ假设z0≫sγ>sγꎬ0ꎬ结合式(1)~式(5)可推导出奥氏体相界面碳的摩尔分数xγꎬα/γc的解析表达式:939第7期㊀㊀㊀蓝慧芳等:一种铁素体-奥氏体相变动力学模型㊀㊀㊀㊀xγꎬα/γc=12Asγ[(AsγΔxc-3)+(AsγΔxc-3)2+12sγꎬ0A(xpc-xαꎬeqc)+xαꎬeqc.(6)式中:A=Mχ/DγcꎻΔxc=xγꎬeqc-xαꎬeqc.化学驱动力为ΔGchem=χ12Asγ[(AsγΔxc-3)+(AsγΔxc-3)2+12sγꎬ0A(xpc-xαꎬeqc)]+xαꎬeqc-xγꎬeqc{}.(7)1 2㊀自由能耗散ΔGdiff和ΔGfric的计算采用溶质拖曳模型[17]计算溶质原子在界面内再分配引起的吉布斯自由能耗散ΔGdiff.相变过程中ꎬ合金元素在界面处偏聚形成一个楔形的化学势阱ꎬ如图2所示ꎬ并且其深度与原子偏聚程度有关.其中μα和μγ分别为溶质原子在铁素体和图2㊀α/γ界面处Mn化学势阱示意图Fig 2㊀SchematicdiagramofthechemicpotentialwelloftheMnelementattheα/γinterface奥氏体相中的化学势ꎬΔE为Mn在铁素体和奥氏体中化学势之差的一半ꎬE0为结合能ꎬh为界面厚度的一半.根据上述假设ꎬ溶质原子耗散能ΔGdiff可由式(8)计算:ΔGdiff=-ʏ+h-h[C(y)-C0]dE(y)dydy.(8)式中:y为距界面的距离ꎻC0为合金中溶质Mn的标称分数ꎻC(y)为界面处溶质Mn随距离y变化的分数ꎻE(y)为图中随距离y变化的合金元素Mn的化学势.界面处置换元素的分布应满足菲克第二定律公式:∂∂yDint∂C(y)∂y+DintC(y)RT∂E(y)∂y+vC(y)[]=0.(9)式中ꎬDint为溶质原子在界面处的扩散系数.综合式(8)㊁式(9)可得到ΔGdiff的解析表达式:ΔGdiff=-RTC0-a2V1+a-b2V1+b+a2[1-exp(-V(1+a))](1+a)2+b2[1-exp(-V(1+b))](1+b)2-{ab[1-exp(-V(1+a))][1-exp(-V(1+b))](1+a)(1+b)}.(10)式中:Vꎬaꎬb为无量纲量ꎻV=vhDintꎻa=1V(ΔE-E0)RTꎻb=1V(ΔE+E0)RT.界面迁移造成的自由能耗散ΔGfric计算式为ΔGfric=vM.(11)式中:v为生长速率.1 3㊀模拟条件模拟选取质量分数为0 1%C-2%Mn的低碳钢.模拟工艺为:780ħ下铁素体向奥氏体的等温转变.碳在奥氏体中的扩散系数为1 5ˑ10-5ˑexp(-142100/RT)/(m2 s-1)[18].界面厚度2h为0 5nm[19].锰的结合能E0为9 9(kJ mol-1)[20].锰在界面的扩散系数DMn取Mn在奥氏体㊁铁素体内以及铁素体晶界处的锰元素扩散系数的几何平均值[20]ꎬ可由DICTRA[21]计算得到.碳平衡的摩尔分数xpcꎬxαꎬeqcꎬxγꎬeqcꎬMn的化学势差的一半ΔE㊁热力学比例因子χ均可由Thermo ̄calc计算[22].激活能Q为140(kJ mol-1)[23]ꎬ气体常数R=8 314J/(mol K).M0为0 5~0 005mol mJ-1s-1ꎬ在文献报道的取值范围内[24].计算区域长度L的大小由不同的奥氏体初始尺寸决定[7]ꎬ计算可知:L=xpc-xαꎬeqcx0c-xαꎬeqcsγꎬ0.(12)式中ꎬx0c为合金基体碳的摩尔分数.2㊀实验材料及方法实验材料选取质量分数为0 1%C-2%Mn㊁初始组织为铁素体+渗碳体的冷轧钢板.实验工艺如图3所示.分别以5ħ/s和80ħ/s的速度升至780ħꎬ等温300sꎬ随后加热至900ħꎬ保温30sꎬ以确定等温阶段奥氏体体积分数ꎬ随后以049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㊀㊀㊀第44卷㊀㊀80ħ/s的速度冷却至室温ꎬ如图3a所示ꎻ以5ħ/s的速度升至660ħꎬ保温100sꎬ使其发生再结晶ꎬ随后以5ħ/s的速度升至780ħꎬ等温300sꎬ再升温至900ħꎬ保温30sꎬ最后以80ħ/s的速度冷却至室温ꎬ如图3b所示.图3㊀奥氏体化工艺示意图Fig 3㊀Schematicdiagramofaustenitizationprocess(a) 加热等温ꎻ(b) 再结晶处理.3㊀结果与讨论3 1㊀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80ħ/s加热等温工艺下模拟得到能量变化情况及模拟与实验得到不同时间下的新相奥氏体如图4所示.采用吉布斯自由能平衡模型及混合模型获得的80ħ/s加热至780ħ等温250s的模拟结果及实验结果如图4a所示.可知ꎬGEB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ꎬ而混合模型所计算的最终奥氏体体积分数偏高ꎬ可见GEB模型预测结果更加准确.对GEB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发现ꎬ在0~25s阶段ꎬ相变进行迅速ꎬ奥氏体体积分数达到50%左右ꎻ25~100s阶段ꎬ相变速率较慢ꎬ奥氏体体积分数逐渐增大至60%ꎻ超过100s后ꎬ相变基本停止ꎬ奥氏体体积分数基本不再发生改变.而混合模型不论是相变速率还是奥氏体体积分数都要高于GEB模型.由于GEB模型是在混合模型的基础上加入溶质拖曳效应ꎬ导致合金元素在界面处扩散而引起的耗散能ΔGdiff成为相变过程的阻力ꎬ因此ΔGdiff不仅降低了相变速率ꎬ还导致最终奥氏体体积分数的降低.在GEB模型预测的等温转变过程中ꎬ化学驱动力ΔGchem(实线)㊁合金元素扩散引起的吉布斯自由能耗散ΔGdiff(点划线)㊁界面造成的自由能耗散ΔGfric(点线)与自由能耗散之和ΔGdiff+ΔGfric(虚线)随界面速率的变化ꎬ两曲线的交点即为发生相变时的驱动力及界面移动的临界速率ꎬ如图4b所示.可知ꎬ当奥氏体尺寸增大后ꎬΔGchem曲线向低能量㊁低界面迁移速率方向改变ꎬ即随相变的进行ꎬ奥氏体不断长大ꎬ相变的驱动力降低.对于ΔGdiff曲线ꎬ在低界面迁移速率(v<10-8m/s)下ꎬΔGdiff基本无变化(~10J mol-1)ꎻ随界面速率增大ꎬΔGdiff逐渐增大至3ˑ10-6m/s处的峰值ꎬ此后随界面速率增大ΔGdiff逐渐降低.对于ΔGfric曲线ꎬ在低界面迁移速率阶段约为0ꎬ随图4㊀奥氏体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及能量耗散随速度的变化Fig 4㊀Austenitevolumefractionwithtimeandenergydissipationwithvelocity(a) GEB模型㊁混合模型与实验结果ꎻ(b) 不同吉布斯自由能与界面速率的关系.149第7期㊀㊀㊀蓝慧芳等:一种铁素体-奥氏体相变动力学模型㊀㊀界面速率的增加ꎬΔGfric不断增加ꎬ呈上升趋势.对于总耗散能ΔGdiff+ΔGfric曲线ꎬ在低界面速率阶段ꎬ耗散能主要由ΔGdiff控制ꎻ在中界面迁移速率(10-6m/s<v<10-8m/s)阶段ꎬ总耗散能由两者共同控制ꎻ在高界面速率阶段(v>10-6m/s)ꎬ总耗散能主要由ΔGfric控制.分析ΔGchem曲线与ΔGdiff+ΔGfric曲线的交点可以发现ꎬ随奥氏体尺寸增加ꎬ交点处的界面迁移速率降低ꎬ这可以解释图4a中随相变的进行ꎬ相变速率越来越慢.3 2㊀有效晶粒尺寸的影响有效晶粒尺寸对相变的影响如图5所示.GEB模型计算的有效晶粒尺寸L不同时奥氏体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如图5a所示ꎬ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可知ꎬ随有效晶粒尺寸L的减小ꎬ相变速率加快ꎬ但其最终的稳定奥氏体体积分数基本不变.以80ħ/s的速度加热时ꎬ在加热阶段基本不发生或很少发生再结晶ꎬ有效晶粒尺寸最小ꎬ相变速率最快ꎻ经过660ħ等温100s后ꎬ再结晶比较充分ꎬ晶粒尺寸最大ꎬ等温阶段的相变速率最慢ꎻ5ħ/s的速率加热时ꎬ部分发生了再结晶ꎬ晶粒尺寸介于两者之间ꎬ因而相变速率介于两者之间.不同有效晶粒尺寸L对应的化学驱动力ΔGchem㊁耗散能之和ΔGdiff+ΔGfric随界面迁移速率的变化如图5b所示.分析不同L化学驱动力曲线与耗散能之和曲线的交点ꎬ可知ꎬL较小的奥氏体具有更高的化学驱动力及更快的界面迁移速率ꎬ这是因为随晶粒尺寸的减小ꎬ元素扩散距离减小ꎻ晶粒尺寸的减小会使单位面积内的晶粒数量增多ꎬ晶界面积更大ꎬ增加了形核的位置及数量ꎬ使得相变速率加快ꎬ这解释了有效晶粒尺寸较小的奥氏体相变速率相对更快的现象.图5㊀有效晶粒尺寸对相变的影响Fig 5㊀Effectoftheeffectivegrainsizeonphasetransformation(a) 奥氏体体积分数与等温时间的关系ꎻ(b) 吉布斯自由能与界面速度的关系.3 3㊀界面处合金元素的分布GEB模型同样可以预测相变过程中界面处合金元素(本文为锰)的分布ꎬ图6为GEB模型预测的780ħ等温相变过程中界面处Mn的质量分数随界面位置的变化.由图可知ꎬ在高界面迁移速率(v=10-5m/s)下ꎬ相变速率较快ꎬ相变主要由碳元素扩散控制ꎬ锰元素基本不发生扩散ꎬ界面处Mn的质量分数基本保持不变ꎻ在中界面迁移速率(v=4ˑ10-7m/s)下ꎬMn开始发生扩散ꎬ对相变有所影响ꎬ界面处出现了Mn的富集ꎬ从而导致Mn尖峰的形成ꎻ随相变继续进行ꎬ界面迁移速率进一步降低(v=10-9m/s)ꎬ此时相变已处于末期ꎬ主要由Mn扩散控制ꎬMn的尖峰也随之继续增高.这种相变过程中界面处出现的Mn元素富集导致产生较大的耗散能ꎬ从而抑制相变的进行.观察奥氏体侧Mn的质量分数可以发现ꎬ在高界面迁移速率情况下ꎬ奥氏体侧与基体Mn的质量分数接近ꎻ随相变速率进一步降低ꎬ相变接近停止时ꎬ奥氏体侧高于基体Mn的质量分数ꎬ即相变过程中出现了Mn的分配.图6㊀Mn元素在界面处分布情况Fig 6㊀DistributionoftheMnelementattheinterface249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㊀㊀㊀第44卷4㊀结㊀㊀论1)通过将混合模型与GEB模型相结合ꎬ建立了一个简单的GEB模型ꎬ并与实验进行了对比ꎬ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2)合金元素扩散引起的自由能耗散不仅降低了相变速率ꎬ还导致最终奥氏体体积分数减少.3)不同的有效晶粒尺寸只影响了相变速率ꎬ对于最终的相变结果几乎没有影响.4)在相变过程中ꎬ锰在界面处出现了分布尖峰ꎬ离界面距离越远Mn的质量分数越低ꎬ最终趋近于一个稳定值.参考文献:[1]㊀GounéMꎬDanoixFꎬÅgrenJꎬetal.Overviewofthecurrentissuesinaustenitetoferritetransformationandtheroleofmigratinginterfacesthereinforlowalloyedsteels[J].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sꎬ2015ꎬ92:1-38. [2]㊀vanBohemenSMCꎬSietsmaJ.Thekineticsofbainiteandmartensiteformationinsteelsduringcooling[J].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Aꎬ2010ꎬ527(24/25):6672-6676.[3]㊀EtesamiSAꎬEnayatiMH.Microstructuralevolutionandrecrystallizationkineticsofacold ̄rolledꎬferrite ̄martensitestructureduringintercriticalannealing[J].MetallurgicalandMaterialsTransactionsAꎬ2016ꎬ47:3271-3276. [4]㊀KulakovMꎬPooleWJꎬMilitzerM.TheeffectoftheinitialmicrostructureonrecrystallizationandausteniteformationinaDP600steel[J].MetallurgicalandMaterialsTransactionsAꎬ2013ꎬ44:3564-3576.[5]㊀ZhengCWꎬRaabeD.Interactionbetweenrecrystallizationandphasetransformationduringintercriticalannealinginacold ̄rolleddual ̄phasesteel:acellularautomatonmodel[J].ActaMaterialiaꎬ2013ꎬ61(19):5504-5517. [6]㊀ChbihiAꎬBarbierDꎬGermainLꎬetal.Interactionsbetweenferriterecrystallizationandausteniteformationinhigh ̄strengthsteels[J].JournalofMaterialsScienceꎬ2014ꎬ49:3608-3621.[7]㊀MecozziMGꎬBosCꎬSietsmaJ.Amixed ̄modemodelfortheferrite ̄to ̄austenitetransformationinaferrite/pearlitemicrostructure[J].ActaMaterialiaꎬ2015ꎬ88:302-313. [8]㊀ZenerC.Theoryofgrowthofsphericalprecipitatesfromsolidsolution[J].JournalofAppliedPhysicsꎬ1949ꎬ20(10):950-953.[9]㊀HillertM.Diffusionandinterfacecontrolofreactionsinalloys[J].MetallurgicalTransactionsAꎬ1975ꎬ6:5-19. [10]SietsmaJꎬvanderZwaagS.Aconcisemodelformixed ̄modephasetransformationsinthesolidstate[J].ActaMaterialiaꎬ2004ꎬ52(14):4143-4152.[11]KrielaartGPꎬSietsmaJꎬvanderZwaagS.FerriteformationinFe ̄Calloysduringaustenitedecompositionundernon ̄equilibriuminterfaceconditions[J].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Aꎬ1997ꎬ237(2):216-223.[12]ChenHꎬvanderZwaagS.Modelingofsoftimpingementeffectduringsolid ̄statepartitioningphasetransformationsinbinaryalloys[J].JournalofMaterialsScienceꎬ2011ꎬ46(5):1328-1336.[13]陈浩ꎬ张璁雨ꎬ朱加宁ꎬ等.奥氏体/铁素体界面迁移与元素配分的研究进展[J].金属学报ꎬ2018ꎬ54(2):217-227.(ChenHaoꎬZhangCong ̄yuꎬZhuJia ̄ningꎬetal.Austenite/ferriteinterfacemigrationandalloyingelementspartitioning:anoverview[J].ActaMetallurgicaSinicaꎬ2018ꎬ54(2):217-227.)[14]HuizengaRMꎬBosCꎬSietsmaJ.Interfaceconditionsduringmixed ̄modephasetransformationsinmetals[J].JournalofMaterialsScienceꎬ2008ꎬ43(11):3744-3749.[15]ChenHꎬvanderZwaagS.Ageneralmixed ̄modemodelfortheaustenite ̄to ̄ferritetransformationkineticsinFe ̄C ̄Malloys[J].ActaMaterialiaꎬ2014ꎬ72:1-12.[16]AnDꎬPanSꎬRenQꎬetal.AGibbsenergybalancemodelfortheisothermalferrite ̄to ̄austenitetransformation[J].ScriptaMaterialiaꎬ2020ꎬ178:207-210.[17]PurdyGRꎬBrechetY.Asolutedragtreatmentoftheeffectsofalloyingelementsontherateoftheproeutectoidferritetransformationinsteels[J].ActaMetallurgicaetMaterialiaꎬ1995ꎬ43(10):3763-3774.[18]MilitzerMꎬMeczziMꎬSietsmaJꎬetal.Three ̄dimensionalphasefieldmodellingoftheaustenite ̄to ̄ferritetransformation[J].ActaMaterialiaꎬ2006ꎬ54(15):3961-3972. [19]ChenHꎬBorgenstamAꎬOdqvistJꎬetal.Applicationofinterruptedcoolingexperimentstostudythemechanismofbainiticferriteformationinsteels[J].ActaMaterialiaꎬ2013ꎬ61(12):4512-4523.[20]ChenHꎬZhuKꎬZhaoLꎬetal.AnalysisoftransformationstasisduringtheisothermalbainiticferriteformationinFe ̄C ̄MnandFe ̄C ̄Mn ̄Sialloys[J].ActaMaterialiaꎬ2013ꎬ61(14):5458-5468.[21]BorgenstamAꎬHöglundLꎬÅgrenJꎬetal.DICTRAꎬatoolforsimulationofdiffusionaltransformationsinalloys[J].JournalofPhaseEquilibriaꎬ2000ꎬ21(3):269-280. [22]AnderssonJꎬHelanderTꎬHöglundLꎬetal.Thermo ̄Calc&DICTRAꎬcomputationaltoolsformaterialsscience[J].Calphadꎬ2002ꎬ26(2):273-312.[23]FazeliFꎬMilitzerM.Applicationofsolutedragtheorytomodelferriteformationinmultiphasesteels[J].MetallurgicalandMaterialsTransactionsAꎬ2005ꎬ36(6):1395-1405. [24]AnDꎬBaikSꎬPanSꎬetal.Evolutionofmicrostructureandcarbondistributionduringheattreatmentsofadual ̄phasesteel:modelingandatom ̄probetomographyexperiments[J].MetallurgicalandMaterialsTransactionsAꎬ2019ꎬ50(1):436-450.349第7期㊀㊀㊀蓝慧芳等:一种铁素体-奥氏体相变动力学模型㊀㊀。

热处理对铁素体和奥氏体相变的影响

热处理对铁素体和奥氏体相变的影响

热处理对铁素体和奥氏体相变的影响热处理是一种通过加热材料后进行冷却的工艺,旨在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在金属材料中,热处理对铁素体和奥氏体相变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热处理对这两种相变的具体影响。

一、铁素体相变受热处理的影响铁素体是铁碳合金中的一种组织结构,具有较低的硬度和强度。

通过热处理,可以改变铁素体的组织结构和性能,进而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主要的铁素体相变包括亚共析相变、渗碳和回火等。

1. 亚共析相变亚共析相变是指在加热过程中,铁素体中的碳逐渐溶解,形成奥氏体。

通过亚共析相变,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

例如,在炉冶过程中,高温加热可以使碳均匀分布在铁素体晶格中,形成均匀的奥氏体。

2. 渗碳渗碳是一种通过在加热过程中使碳渗透到铁素体表面的方法。

在高温下,碳会渗透到铁素体表面,使其富碳化,从而提高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

渗碳是一种重要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工艺,在汽车工业中广泛应用。

3. 回火回火是将经过淬火处理的材料再次加热至一定温度后进行冷却的过程。

通过回火,可以消除淬火过程中产生的内部应力和硬度过高的问题,使材料的硬度和韧性达到平衡。

回火温度的选择对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二、奥氏体相变受热处理的影响奥氏体是铁碳合金中的另一种组织结构,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

通过适当的热处理,可以改变奥氏体的组织结构和性能,进而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主要的奥氏体相变包括淬火、时效和退火等。

1. 淬火淬火是将加热至临界温度的奥氏体材料迅速冷却至室温的过程。

淬火可以使材料获得高硬度和强度,但也容易导致材料产生内部应力。

因此,在淬火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回火来消除应力。

2. 时效时效是一种在中温下进行的热处理过程,通过控制时间和温度来改变奥氏体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时效可以提高材料的韧性和抗蠕变性能,适用于高温工作条件下的零部件制造。

3. 退火退火是指将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后缓慢冷却的过程,主要目的是消除内部应力和改善材料的塑性。

奥氏体转化为铁素体工艺

奥氏体转化为铁素体工艺

奥氏体转化为铁素体工艺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奥氏体和铁素体的简介,以及奥氏体转化为铁素体工艺的重要性和应用。

可以参考如下内容:在金属材料领域,奥氏体和铁素体是两种重要的晶体结构形态。

奥氏体是指一种强韧的晶体结构,具有高强度和较低的韧性,常用于高强度要求的材料制造中。

而铁素体是一种较为柔软的晶体结构,具有较低的强度和较高的韧性,常用于提高材料的可加工性和延展性。

奥氏体转化为铁素体工艺是一种通过热处理来改变材料的晶体结构的方法。

该工艺的主要目的是将奥氏体转化为铁素体,从而改善材料的可加工性和延展性。

在奥氏体转化为铁素体的过程中,需要控制适当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使得晶体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

这种工艺通常可通过退火、淬火和回火等方法实现,不仅可以改变材料的力学性能,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加工选择。

奥氏体转化为铁素体工艺在金属材料制造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通过转化为铁素体,奥氏体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硬度和提高韧性,使其更适合进行后续加工和成形。

其次,转化为铁素体后的材料具有更好的可塑性和延展性,可以满足各种复杂形状的加工需求。

此外,奥氏体转化为铁素体工艺还可以对材料的显微结构进行调控,改善其耐磨性、耐腐蚀性和抗拉应力腐蚀性能,提高材料的使用寿命。

总之,奥氏体转化为铁素体工艺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处理方法,可以改善材料的可加工性和延展性,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该工艺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机械加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索奥氏体转化为铁素体的机理和影响因素,提高工艺的可控性和效率,为材料制造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讨论奥氏体转化为铁素体工艺。

首先,将在引言部分概述奥氏体转化为铁素体的背景和定义。

接下来,将详细介绍奥氏体转化为铁素体的工艺过程和所需条件。

在结论部分,将探讨奥氏体转化为铁素体工艺的优势和应用,并对未来铁素体工艺研究进行展望。

不锈钢奥氏体钢和铁素体钢的详细介绍(共5张PPT)

不锈钢奥氏体钢和铁素体钢的详细介绍(共5张PPT)
第一页,共5页。
2.奥氏体钢和铁素体钢:
• 304钢的镍(Ni)含量是 8~10%,镍是促进
钢的奥氏体化元素,304不锈钢中镍含量达 到8%,才能保证不锈钢为奥氏体钢,所谓奥 氏体钢就是在高温下和在低温下钢都是奥氏 体组织,也就是钢从高温冷却到低温时或低 温加热到高温时,钢不会发生相组织的变化 。
148266832304钢的镍ni含量是810镍是促进钢的奥氏体化元素304不锈钢中镍含量达到8才能保证不锈钢为奥氏体钢所谓奥氏体钢就是在高温下和在低温下钢都是奥氏体组织也就是钢从高温冷却到低温时或低温加热到高温时钢不会发生相组织的变化
奥氏体钢和铁素体钢
• 总工甘建乐 版权所有 转载此文章 此页不得修改或删除
属晶体中,有68%的体积被原子所占据;具有 面心立方的奥氏体金属晶体中,有74%的体积 被原子所占据。
第三页,共5页。
2.奥氏体钢和铁素体钢:
• 一般碳钢,高温时是奥氏体组织,低温时是
铁素体组织。奥氏体组织排列紧凑,密度高 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铁素体组织排列松散,密度低。 具有体心立方的铁素体金属晶体中,有68%的体积被原子所占据;
第二页,共5页。
2.奥氏体钢和铁素体钢:
• 所谓奥氏体组织是指钢中铁原子和碳原子之 间的排列方式;奥氏体组织是面心立方结构 ,在一个立方体中,铁原子占据立方体的8 个角,(8×1/8=1)碳原子占据立方体六个 面的中心(1/2×6=3);铁素体组织是体心 立方结构,铁原子占据立方体的8个角( 8×1/8=1),碳原子占据立方体的正中心(1 )。详见图4、图5 。具有体心立方的铁素体金
• 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 景宁宏达钢管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卫生级不锈钢管,不锈钢法兰,不锈钢焊管,精密不锈钢管

金属材料知识讲解,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珠光体,一文看懂

金属材料知识讲解,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珠光体,一文看懂

金属材料知识讲解,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珠光体,一文看懂现代材料可以分为四大类——金属、高分子、陶瓷和复合材料。

尽管目前高分子材料飞速发展,但金属材料中的钢铁仍是目前工程技术中使用最广泛、最重要的材料,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决定了钢铁材料的霸主地位呢。

下面就为金粉们详细介绍吧。

钢铁由铁矿石提炼而成,来源丰富,价格低廉。

钢铁又称为铁碳合金,是铁(Fe)与碳(C)、硅(Si)、锰(Mn)、磷(P)、硫(S)以及其他少量元素(Cr、V等)所组成的合金。

通过调节钢铁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和热处理工艺(四把火:淬火、退火、回火、正火),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金相组织,从而使钢铁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能。

将钢材取样,经过打磨、抛光,最后用特定的腐蚀剂腐蚀显示后,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组织称为钢铁的金相组织。

钢铁材料的秘密便隐藏在这些组织结构中。

在Fe-Fe3C系中,可配制多种成分不同的铁碳合金,他们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组织各不相同,但由几个基本相(铁素体F、奥氏体A和渗碳体Fe3C)组成。

这些基本相以机械混合物的形式结合,形成了钢铁中丰富多彩的金相组织结构。

常见的金相组织有下列八种:1. 铁素体碳溶于α-Fe晶格间隙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铁素体,属bcc结构,呈等轴多边形晶粒分布,用符号F表示。

其组织和性能与纯铁相似,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而强度与硬度较低(30-100 HB)。

在合金钢中,则是碳和合金元素在α-Fe中的固溶体。

碳在α-Fe 中的溶解量很低,在AC1温度,碳的最大溶解量为0.0218%,但随温度下降的溶解度则降至0.0084%,因而在缓冷条件下铁素体晶界处会出现三次渗碳体。

随钢铁中碳含量增加,铁素体量相对减少,珠光体量增加,此时铁素体则是网络状和月牙状。

2. 奥氏体碳溶于γ-Fe晶格间隙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奥氏体,具有面心立方结构,为高温相,用符号A表示。

奥氏体在1148℃有最大溶解度2.11%C,727℃时可固溶0.77%C;强度和硬度比铁素体高,塑性和韧性良好,并且无磁性,具体力学性能与含碳量和晶粒大小有关,一般为170~220 HBS、 =40~50%。

低碳钢中奥氏体向铁素体等温转变的相场法模拟的开题报告

低碳钢中奥氏体向铁素体等温转变的相场法模拟的开题报告

低碳钢中奥氏体向铁素体等温转变的相场法模拟的开题报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低碳钢是一种重要的工业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机械、建筑、电力等领域。

低碳钢的性能不仅取决于材料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结构,还受到加工工艺和热处理等因素的影响。

奥氏体向铁素体等温转变是低碳钢热处理过程中的关键现象之一,对低碳钢的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探究低碳钢奥氏体向铁素体等温转变的机理和规律,对于优化低碳钢的组织结构和性能有着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和内容
相场法是一种计算材料相变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已经在材料科学和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研究将采用相场法模拟低碳钢中奥氏体向铁素体的等温转变过程。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低碳钢中奥氏体向铁素体等温转变的相场模型。

考虑调和近似和Ginzburg-Landau函数,构建相场方程,对低碳钢中奥氏体与铁素体的界面进行描述,进而模拟转变过程。

2. 优化相场模型的计算算法和参数,提高模拟效率和精度。

如采用有限差分方法进行计算、选取适当的模型参数和微结构特征,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实验验证。

3. 建立低碳钢的热力学模型和相图,并与相场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探究低碳钢奥氏体向铁素体等温转变的机理和规律。

三、预期结果和意义
预计通过相场法模拟低碳钢中奥氏体向铁素体等温转变的过程,获得低碳钢热力学性质和微观结构变化的详细信息。

同时,探究低碳钢奥氏体向铁素体等温转变的机理和规律,对优化低碳钢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具有指导意义。

此外,本研究对于提高相场法在材料科学和工程中的应用也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铁素体、奥氏体、马氏体简介

铁素体、奥氏体、马氏体简介

铁素体、奥氏体、马氏体简介大家知道固态金属及合金都是晶体,即在其内部原子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排列的方式一般有三种即:体心立方晶格结构、面心立方晶格结构和密排六方晶格结构。

金属是由多晶体组成的,它的多晶体结构是在金属结晶过程中形成的。

组成铁碳合金的铁具有两种晶格结构:910℃以下为具有体心立方晶格结构的α——铁, 910℃以上为具有面心立方晶格结构的Υ——铁。

如果碳原子挤到铁的晶格中去,而又不破坏铁所具有的晶格结构,这样的物质称为固溶体。

碳溶解到α——铁中形成的固溶体称铁素体,它的溶碳能力极低,最大溶解度不超过0.02%。

而碳溶解到Υ——铁中形成的固溶体则称奥氏体,它的溶碳能力较高,最高可达2%。

奥氏体是铁碳合金的高温相。

钢在高温时所形成的奥氏体,过冷到727℃以下时变成不稳定的过冷奥氏体。

如以极大的冷却速度过冷到230℃以下,这时奥氏体中的碳原子已无扩散的可能,奥氏体将直接转变成一种含碳过饱和的α固溶体,称为马氏体。

由于含碳量过饱和,引起马氏体强度和硬度提高、塑性降低,脆性增大。

不锈钢的耐蚀性主要来源于铬。

实验证明,只有含铬量超过12%时钢的耐蚀性能才会大大提高,因此,不锈钢中的含铬量一般均不低于12%。

由于含铬量的提高,对钢的组织也有很大影响,当铬含量高而碳含量很少时,铬会使铁碳平衡,图上的Υ相区缩小,甚至消失,这种不锈钢为铁素体组织结构,加热时不发生相变,称为铁素体型不锈钢。

当含铬量较低(但高于12%),碳含量较高,合金在从高温冷却时,极易形成马氏体,故称这类钢为马氏体型不锈钢。

镍可以扩展Υ相区,使钢材具有奥氏体组织。

如果镍含量足够多,使钢在室温下也具有奥氏体组织结构,则称这种钢为奥氏体型不锈钢。

铁素体转变为奥氏体的终了温度

铁素体转变为奥氏体的终了温度

铁素体转变为奥氏体的终了温度铁素体和奥氏体是钢铁中常见的两种晶体结构。

铁素体是一种由面心立方结构组成的晶体,而奥氏体则是一种由体心立方结构组成的晶体。

在钢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铁素体和奥氏体之间的相变是一个重要的物理现象。

铁素体转变为奥氏体的终了温度是指在升温过程中,铁素体完全转变为奥氏体的温度。

这一温度是钢铁冶炼和热处理过程中非常关键的参数,它能够影响钢材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耐腐蚀性等重要性能指标。

铁素体转变为奥氏体的终了温度主要受到合金元素的影响。

常见的合金元素有碳、铬、镍、钼等。

其中,碳是最重要的合金元素之一。

在钢铁中,碳的含量越高,铁素体转变为奥氏体的终了温度就越低。

这是因为碳元素能够降低钢铁的晶体结构稳定性,促使铁素体转变为奥氏体。

除了碳元素,其他合金元素也会影响铁素体转变为奥氏体的终了温度。

例如,铬元素能够提高钢铁的强度和耐腐蚀性,但同时也会提高铁素体转变为奥氏体的终了温度。

镍元素能够提高钢铁的韧性和可焊性,但会降低铁素体转变为奥氏体的终了温度。

钼元素能够提高钢铁的硬度和耐磨性,但也会降低铁素体转变为奥氏体的终了温度。

冷处理也会影响铁素体转变为奥氏体的终了温度。

冷处理是指将钢材加热至一定温度后迅速冷却的过程,可以通过改变冷处理的工艺参数来调节铁素体转变为奥氏体的终了温度。

一般来说,冷处理温度越低,铁素体转变为奥氏体的终了温度就越低。

铁素体转变为奥氏体的终了温度是钢铁冶炼和热处理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参数。

合金元素的含量、冷处理工艺等因素都会对其产生影响。

了解和控制铁素体转变为奥氏体的终了温度,可以帮助我们优化钢铁的性能,并满足不同工程和应用的需求。

这对于提高钢铁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2b 给出了奥氏体向铁素体的常规转变过程 中膨胀随温度的变化。在本实验中,试样被加热直 到 1000°C 保温 5 分钟以进行完全奥氏体化,然后 冷却到室温。 加热和冷却速率均为 10°C /min。 在 随 后的实验中,未发现长大延迟,这表明图 2a 中的 长大延迟应该是由早前的部分相变引起的。 LE 模型预测的 885°C~860°C 范围内的 I 型循 环实验过程中铁素体 /奥氏体界面位置随温度的函 数见图 3 中的蓝色曲线,该计算预测了非常接近于 实验现象的特征。 图 3 中的粘滞阶段 C1-C2 和 C4-C5 可分别相当于实验中的 A1-A2 和 A4-A5,相反的相 变阶段 A3-A4 相应地由 C3-C4 阶段反映。长大延迟 阶段 F1-F2 也由 LE 模型预测, 可与实验中的相对应。 对 I 型循环, PE 模型终究没有预测出停滞阶段和终 冷过程中的长大延迟阶段,总的来说与实验测量值 不相符。
* 通讯作者:s.vanderzwaag@tudelft.nl
2
模型
适用于本文 Fe-Mn-C 的循环部分相变的局部 平衡模型和准平衡模型的概念和主要方程总结如 下。关于所用模型的更多内容详见文献[14, 15]。 2.1 局部平衡模型 在局部平衡(LE)模型中,C 和置换元素 Mn 根 据局部平衡假设进行分配, 这意味着界面之间 C 和 Mn 的化学势应该是常数,所以:
(a)
(b)
图 4 在循环相变过程中,奥氏体和铁素体中 C 和 Mn 分布 的演变 (C 和 Mn 分布显示的点,在相应的界面位置曲线中以相同 类型的符号和颜色表示[10]) 图 6Fe-0.1C 二元合金在 855°C~815 °C 温度范围内 I 型循环 相变过程中膨胀随温度的函数关系[12]
图 2a 给出了 Fe-0.023C-0.17Mn 合金在温度范 围 860°C~885°C 的 I 型循环试验过程中典型的膨胀 随温度的函数。在第一次的热循环过程中,可发见 两个明显不同的阶段:(i)线性热膨胀阶段(图 2a 中的 A1-A2),在该阶段未发生相变或界面迁移,本 文称其为“停滞阶段” ;(ii)收缩阶段(图 2a 中的 A2-A3) ,加热过程中铁素体向奥氏体发生转变,同 时界面迁移到已有的铁素体相内。一旦达到最大温 度 885°C,试样便立即冷却下来。在冷却过程中可 见三个阶段:(i)非线性收缩阶段(A3-A4),该阶段因 铁素体向奥氏体转变的连续性而形成,尽管试样发 生冷却。为区分 A3-A4 阶段的铁素体向奥氏体转变 与 A4-A5 阶段的铁素体向奥氏体转变, 本文称 A3-A4 阶段为“不可逆的转变阶段” ;(ii)线性热收缩阶段 (A4-A5),没有发生明显相变,又称为“停滞阶段” ; (iii)非线性膨胀阶段(A5-A6),该阶段因奥氏体向铁 素体的转变而形成。不同于第一次循环的是,在第 二次循环加热阶段的起始段发现了由于奥氏体向 铁素体逆转变的非线性膨胀,第二次循环的其余部 分非常类似于第一次循环。第三次和第四次循环呈 现出与第二次循环相同的特征。在循环相变之后的 奥氏体向铁素体的最终转变过程中,在 860°C 附近 发现一个特殊的长大延迟阶段 E1-E2。该长大延迟 阶段发生在从 861°C 变化到 856°C 的范围内。 这种 情况不仅适用于两个选定的温度 T1 和 T2,在假设 T1 和 T2 在两相区且有一定间隔(一般为 15°C)的其 他温度范围内也发现了这一现象。

γ
M
µiγ = µiα
α α
(1)
其中,µi and µi 分别为元素 i 在奥氏体和铁素体 相界面处的化学势。 在 LE 模型中,有必要求解出奥氏体相和铁素体相 中所有合金元素的 Fick 第二定律:
描述准平衡状态下 Mn 和 Fe 化学势之间的关系。 求 解奥氏体和铁素体相内 C 的扩散方程, 以及界面上 的质量守恒方程,可以得到准平衡相变动力学。 在本文中, 在相当于试验中奥氏体-铁素体尺寸 的长度 50 微米的一个畴内的单一平面界面进行模 拟 。使用 Thermo-Calc 软件以及具有 TCFE6 数据库 的 Dictra 26 软件[16]进行实际计算。
为研究铁素体稳定化元素和奥氏体稳定化元 素对停滞阶段长度的影响,模拟了 Fe-M-C 合金 (M=Ni, Si, Cu, Co)的循环相变。Ni 和 Cu 是奥氏体 稳定化元素, 而 Si 是铁素体稳定化元素。加热和冷 却速度均固定在 10K/min。
(a)
图 5 终冷阶段温度 860°C 时奥氏体和铁素体内的 Mn 分布
表 1 合金的化学成分(wt%)
Alloy A B C D C 0.1 0.1 0.1 0.023 Mn 0 0.49 1.0 0.17 Fe Balance Balance Balance Balance
1
实验方法
图 1 I 型循环相变的温度图
实验材料包括一批纯 Fe-Mn-C 标准合金和一 种 Fe-C 参考纯合金。上述合金的化学成分见表 1。
3
结果与讨论
∂x ( r , t ) 1 ∂ k −1 φ φ ∂x ( r , t ) = k −1 r Di ( xi ( r , t ) ) (2) ∂t ∂r r ∂r
φ i φ i
其中 r 为径向坐标; t 为时间; k =1, 2, 3,为几何 φ 参数(分别为平面、圆周和球面); xi 为 f i 在 φ 中 φ 的摩尔分数; Di 为 C 和 Mn 在铁素体和奥氏体相 中的扩散系数,其取决于当前模拟中的成分。 LE 模型的边界条件可写为:
(a)
图 3 采用 LE 和 PE 模型模拟的 Fe-0.023C-0.17Mn 合金 I 型 循环相变过程中奥氏体/铁素体界面位置随温度的函数关系
(b)
图 2 在(a)I 型相变和(b)奥氏体-铁素体常规转变过程中 Fe-0.023C-0.17Mn 合金长度随温度的变化
为更好地理解 LE 模型预测的循环相变动力 学,在 C1-C3 连续阶段 C 和 Mn 分布的演变情况见 图 4[10]。 如 图 4 所示, 铁素体和奥氏体中的 C 分布, 仅边缘化地不同于加热过程中 C1-C2 阶段初始的 C 分布,奥氏体中几乎没有 C 梯度。在该阶段,铁素 体界面和奥氏体界面处的 Mn 浓度降低,使得靠近 铁素体的界面贫 Mn。界面处铁素体内的 Mn 浓度 和界面处奥氏体内的 Mn 浓度在加热过程中连续降 低,使得铁素体内出现一个贫化的“针” 。在某一 温度下,在长大奥氏体界面处的 Mn 浓度与块状铁 素体内的 Mn 浓度相等。同时,在奥氏体内累积正 的 C 梯度。两种特征意味着系统在 C2-C3 阶段从缓 慢的 LE-P 演变到快速的 LE-NP。
奥氏体-铁素体界面处置换合金元素的分配在低合金钢相变过程中的 角色诠释
Sybrand van der Zwaag1* , Hao Chen1, (1.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航空学院, Kluyverweg 1, 2629HS, 荷兰代尔夫特)
摘要:研究了一种全新的循环相变理念,以探讨奥氏体向铁素体扩散型相变的生长动力学,以及在 Fe-C-M 合金 体系中铁素体向奥氏体相变的生长动力学(M 为置换合金元素)。观察到两个特殊阶段:(i)相变程度不随温度而变 化的停滞阶段;(ii)在界面迁移减缓的终冷下降阶段出现的长大延迟阶段。发现停滞阶段和长大延迟阶段的出现是 由于置换合金元素 M 在局部界面的析出。停滞阶段是制造贝氏体钢过程中避免发生铁素体相变的非常有前景的 新路径。相变延迟随置换合金元素 M 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于常规的准平衡模型,局部平衡模型很好地预测 了这种观察到的特征。 关键词:分配,奥氏体,显微组织,相变
基于上述 LE 模型的计算结果,可得出如下结 论: 停滞阶段由相变过程中局部奥氏体/铁素体界面 处的 Mn 分配引起,而长大延迟是由于循环相变形 成的残余 Mn“针”引起的。为进一步证实长大延 迟是由于奥氏体中的残余 Mn “针”引起的,对 Fe-0.1C 二元合金进行了标准的 I 型循环实验。图 6 表示 Fe-0.1C 二元合金在 855°C~815 °C 温度范围内 典型的 I 型循环相变过程中膨胀随温度的函数关 系。该实验进一步证实了停滞阶段和长大延迟均与 Mn 分配有关。
采用一种经仔细调节的 Bahr 805A 膨胀仪测量试样 (长度 10mm、宽度 5mm)在循环实验过程中的膨 胀。 施加了所谓的“I 型”循环相变法[10]的热路径 条件以研究在同时具有奥氏体和铁素体时开始的 相变。在 I 型循环相变中,温度在 T1 和 T2 之间循 环, 在两个加热-冷却转换温度之间未经任何等温保 温。T1 和 T2 均位于相图中的奥氏体+铁素体的两 相区。I 型模拟的温度图如图 1 所示。
0 前言
在钢铁生产领域,全面理解临界区内奥氏体向 铁素体的转变以及铁素体向奥氏体的转变有很大 意义,因为临界退火后奥氏体和铁素体的状态是后 续冷却阶段相变动力学的关键因素。奥氏体向铁素 体的转变,以及铁素体向奥氏体的转变在过去几十 年中被分别研究, 研究手段包括模拟和试验[1-5]。尽 管投入了大量精力,对有关溶质分配和真实界面状 态的细节仍不是很清楚,需要采用新方法研究这种 相变。 过去使用标准实验方法,例如等温退火和连续 冷却研究奥氏体向铁素体的转变 [4-6]。在这种实验 中,相变无一例外地起源于 100%的母相,继之以 形核和长大。由于很难确定形核对整个相变动力学 的影响[2,7,8],严重阻碍了对长大本身细节的确定。 最近,设计了一种循环部分相变的理念[9],以更准 确地研究相变的长大动力学。在循环部分相变过程 中,可以选择状态,使得在实验中没有新的形核, 因此可以更好地理解长大过程。 在针对 Fe-Mn-C 合 金的初步实验研究中,观察到两个特征[10-13]: ( i) 出现一个相变程度不随温度而变化的停滞阶段; (ii) 在终冷下降阶段出现一个长大延迟阶段。发现这种 停滞阶段和长大延迟阶段的出现是由于 Mn 在局部 界面的析出。本文采用循环相变方法和在铁素体奥氏体界面处施加局部平衡条件的 Dictra 软件包, 系统总结了 Fe-C 合金体系以及 Fe-M-C(M 代表 Mn, Ni, Cu, Si, Co)合金体系的停滞阶段。本文讨论了计 算结果,这与正在进行的实验验证研究结果(本文 未提及)有很好的一致性。本文也, v 为界面迁移速度。 根据式(1-4) ,在奥氏体和铁素体相界面处的 平衡摩尔分数可在每个时间步加以确定。因此,可 计算界面位置随时间变化的函数。由于 C 和 Mn 在 扩散率上的较大差别,相变过程中有两种不同的 Mn 分配模式。在第一种模式中,相变动力学较快 且受碳扩散的控制。Mn 在长大相中的摩尔分数与 在母相中的相同,但假设在移动界面之前有一个 Mn“针”以满足所施加的 LE 条件。该条件被称为 “带有可忽略不计的分配的局部平衡”(LE-NP)。 在第二种模式中,碳在母相中的浓度梯度几乎可以 忽略不计, 而合金元素 Mn 的浓度梯度却相对较大。 因此,相变动力学较慢且受 Mn 扩散的控制。该条 件被称为“带有分配的局部平衡”(LE-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