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新教学设计
《虞美人》教学设计 (教师中心稿)教案

《虞美人》教学设计 (教师中心稿)教案一、教学目标1. 语言技能1.学生能够听懂《虞美人》这首古诗,并掌握诗歌的基本意境。
2.学生能够使用正确的语言技巧表达出自己对这首古诗歌的理解。
2. 美育教育1.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了解古代文化背景。
2.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诗歌阅读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3. 人文素养1.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
2.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和良好心态,通过诗歌的欣赏增强情感体验,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教学课时本次教学课时为1小时。
2. 课堂活动•导入活动: 在黑板上写下“虞美人”,请学生猜测这是什么。
•正文活动:–点播朗诵《虞美人》。
使用视频和录音的方式,让学生先听一遍。
–安静3分钟,让学生自己思考这首诗的意真。
–讲解《虞美人》的背景。
–根据诗句分析《虞美人》的感情与意境,并和学生共同探讨它的文学特性和价值思想。
–让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虞美人》的理解。
•总结活动: 通过口头交流,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老师总结当天的教学成果,并下课。
三、课堂评价与反思1. 评价方式1.课堂活动评分表:主要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
2.作品集评分表:对学生在课后提交的绘画、写作等作品集进行评分。
2. 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活动过程要引导出学生的思考和交流,营造出积极的外教氛围。
2.讲解时不要局限于字面意思,肯将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等因素进行分析和比较。
3.鼓励学生多进行交流和分享,以促进学生的合作和互动。
课前可准备一些案例或者思考题目,促使学生提前思考,对整个教学过程能够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同时,这也能增加学生的兴趣,加强教学效果。
《虞美人》(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虞美人》(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虞美人》(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1本次教学的内容为高中选修课《虞美人》的教案教学设计。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虞美人这首诗的内涵及创作背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同时能够使学生提高文学欣赏的兴趣,并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高。
下面将给大家详细介绍这次教学的具体内容及安排。
课程结构设计整节课的教学安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文学背景介绍2. 诗歌内涵分析3. 课堂思考和讨论4. 剖析诗歌风格和语言表达5. 结束语第一部分:文学背景介绍首先,我们将在课堂上为学生简要介绍诗歌的背景。
让学生对虞美人诗歌的创作背景进行了解,向学生展示唐诗时代丝绸之路繁盛的景象,这里可以用图表来呈现,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当时的文化氛围。
同时,还将为学生讲解做出诗歌为阅读提供更深入的文化背景。
这将是学生理解诗歌的基础,也是诗歌欣赏的第一步。
第二部分:诗歌内涵分析在了解了文学背景后,我们将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分析。
通过语言层面、情感层面以及寓意层面,分层次分析诗歌内涵,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诗歌的内在含义。
我们将给学生提供相关的例子和提示,以便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进行分析,以达到教学目标。
最后,还将讨论五言诗与七言诗的差异性,展示不同诗体的快感。
第三部分:课堂思考和讨论通过诗歌内涵分析这一部分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对诗歌的一些关键点有了深刻的理解。
我们将鼓励学生就诗歌的语言、情感和寓意进行讨论,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提高他们的思考和交流能力。
第四部分:剖析诗歌风格和语言表达在前三个部分的学习后,学生们已经对诗歌有了全面的了解。
在本节课程的最后一个部分,我们将重点讨论诗歌的风格和语言表达,并通过丰富的活动和例子,加强对学生的理解。
我们将鼓励学生参与,提出自己的想法,以增强他们的知识和信心。
同时,我们将以实时反馈来确保学生们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的学习效果。
虞美人说课稿教学设计7篇

虞美人说课稿教学设计(精选7篇)虞美人说课稿教学设计(精选7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利于老师对要授课的课程内容进行提炼,梳理清晰教学重点。
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的虞美人说课稿教学设计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虞美人说课稿教学设计(篇1)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您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虞美人》。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一)本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虞美人》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中的第4篇课文《词七首》的第一首,该单元选唐宋诗词17首,总的教学目的是了解词的流派及其特点,在反复诵读中,运用联想和想象,探究诗词的意境,培育学生初步鉴赏唐宋诗词的能力。
《虞美人》的是五代南唐著名词人李煜。
李煜,史称南唐后主,在位15年,期间,“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宋太祖开宝年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今河南开封),幽居在一座深院小楼,从今,由帝王变成了阶下囚,过着凄凉的生活。
确实,李煜作为一个君主,没有什么可称道的,但作为一个词人,却留下了许多血泪文字,千古传诵。
前人吊其诗云“做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主”。
他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
他后期的词由于生活的巨变,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
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人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
《虞美人》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作。
他也因吟咏“故国不堪回首”而在978年被宋太宗用牵机毒杀。
“虞美人”成了他的绝命词!(二)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根据新课标、单元提示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知识与技能:分析、体悟本词的内容、情感,领会抒发感情的独特风格,进一步提高诗词鉴赏的能力。
《虞美人》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

《虞美人》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虞美人》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虞美人》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一、选课背景和教学目标《虞美人》是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一首诗歌,通过描绘虞美人的美丽和才华,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视。
本课是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必修的一篇古诗文,教学内容涉及语言文字、文化背景、美学鉴赏等方面,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理解《虞美人》诗歌的意思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2. 能够对诗歌的音韵格律和修辞手法进行认识和分析。
3. 能够了解唐代文化背景和虞美人在古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表达。
二、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1. 教学内容:(1) 《虞美人》的文本分析和鉴赏(2) 诗歌的音韵格律和修辞手法分析(3) 唐代文化背景介绍和虞美人在文学中的角色(4) 课文的阅读和理解(5) 课文的朗诵和表演2. 教学组织形式:(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与分析(2)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交流(3) 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表达(4) 学生个别或集体朗诵和表演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步骤1. 教学重点(1) 能够正确理解《虞美人》的运用和作者情感表达(2) 能够对诗歌的音韵格律和修辞手法进行认识和分析(3) 能够了解唐代文化背景和虞美人在古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表达2. 教学难点(1) 学生对古代文学素材的接触和理解(2) 学生对诗歌的音韵格律和修辞手法的分析和鉴赏(3) 学生对诗歌情感和文化背景的理解和把握3. 教学步骤(1) 预习环节教师要求学生提前阅读《虞美人》的原文,并准备好课前的思考问题:1. 阅读诗歌后,你对虞美人的外貌和内在特征有哪些描述?2. 诗歌中出现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功效?3. 你认为这首诗歌的主题是什么?作者的情感表达是怎样的?4. 你对唐代文化背景和虞美人在文学中的地位有何了解?5. 如何朗诵或表演这首诗歌呢?(2) 教学正文环节1. 文本分析和鉴赏教师通过投影、板书等方式,对《虞美人》的原文进行逐行解析和注释,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情感表达,注重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和感知。
虞美人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虞美人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虞美人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1虞美人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一、背景介绍本教案是针对苏教版高一必修的古诗文内容设计而成,主要介绍虞美人这首诗的文学背景和写作特点,同时结合教学实例进行分析。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们可以:1.了解虞美人这首诗的文学背景,掌握其诗意和抒情特点。
2.理解“意难平”、“色难裁”等富有意象性的表述,提高对诗歌的理解水平。
3.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加强对古诗文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虞美人这首诗的背景介绍虞美人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抒情诗歌,描写了诗人与美女虞美人之间的爱情故事。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激烈的情感和对虞美人的深切思念之情,被誉为唐代五十大爱情诗之一。
2. 虞美人这首诗的文学鉴赏虞美人这首诗用诗意深沉、富有意象的表达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美女虞美人的追忆之情。
其中,“意难平”、“色难裁”、“冰簟银床梦不成”等表述,不仅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且为诗歌增添了强烈的感染力和美感。
3. 虞美人这首诗的写作特点虞美人这首诗具有富有感染力的抒情特点,表现了作者对虞美人追忆之情的真挚和深刻。
它也充分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特色,交融着儒、道、佛、性、情的文化思想,既有浓郁的情感表达,又不乏理性思考和人生感悟。
四、教学方法本教案重点采用积极探究和互动式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们观看诗歌解读视频、阅读诗歌文本,通过讨论和互动探究,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五、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虞美人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及特点,首先需要通过图像展示等方式,搭建文学背景脉络,引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好奇心理,为后续教学做铺垫。
2.引导阅读通过多媒体展示的方式,提供虞美人这首诗的文本,并辅以专业的研读解读,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诗歌的意象特点和情感内涵。
3.诗歌鉴赏通过老师提问和学生思考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挖掘虞美人这首诗的表现力,从而促进他们对古典诗词的深入理解。
虞美人全国一等奖教案

虞美人全国一等奖教案【篇一:虞美人全国一等奖教案】《虞美人》李煜【教学目标】1、吟咏诗韵,通过诵读体会诗人感情。
2、感受词中复杂的愁绪,体会诗人愁之深远。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体会诗人愁情。
【教学难点】品析诗人愁绪,感受愁之深远。
【教学过程】一、导入有这么一位昏庸无能的君王,年轻时沉迷酒色,面对形势紧迫的国家却只会每天与臣下设宴酣饮,整日忧愁悲歌。
他又是一位多愁善感、满腹愁情的词人,曾写下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后人称他为薄命君王、绝代词人。
他就是南唐李后主李煜。
我们曾于《相见欢》中感受到这位帝王充满哀怨的浅唱低吟,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位南唐末代帝王的内心世界,去感受这位亡国之君声声血泪写成的作品《虞美人》。
二、走近作者1、李煜(937—978),原名从嘉,字重光,五代时南唐的最后一个君主,世称李后主,著名词人。
工书善画,洞晓音律,诗、词、文皆通,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
2、作品风格:(1)前期,作为南唐的国君,他生活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描写宫廷享乐及男欢女爱,词风绮丽。
(2)后期,亡国后的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格调衰婉凄楚。
3、写作背景: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押送到汴京,封“违命侯”,实际上如囚徒一般,过着“北中日夕,只以泪水洗面”的日子。
三年后,李煜四十二岁生日时,作《虞美人》词,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宋太宗,不久便赐酒将他毒死。
这首《虞美人》也便成了李煜的绝笔之作。
三、咏诗韵1、全班齐读。
2、听录音范读。
13、作诵读指导,学生自由朗读。
(1)划分节拍。
(2)找出诗眼:愁(3)把握基调:无限愁情。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的整体情感基调是无限悲哀伤感,词中有不堪回首的回忆,有痛苦难耐的现实,诵读时语调要低沉,语速应缓慢,要以一种长叹的语气表现出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整首词情绪的高潮。
“向东流”是指愁绪的绵长无尽,声音要延长,要把这无尽的哀愁表现出来。
《虞美人》教案

《虞美人》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虞美人》的背景和作者。
2. 学习欣赏和分析诗词的方法。
3. 培养学生对诗词的欣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2. 难点:体会作者在词中表达的亡国之痛。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虞美人》的相关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整体感知: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字音和断句。
3. 深入研读:
- 讲解《虞美人》的背景和作者李煜的生平。
- 分析诗词的结构和意境,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
- 让学生讨论《虞美人》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4. 拓展延伸:让学生比较《虞美人》与其他诗词的异同。
5. 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虞美人》的艺术价值。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背诵《虞美人》,并写一篇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能够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但在拓展延伸环节,学生的比较分析不够深入,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虞美人》教学设计 (教师中心稿)教案

《虞美人》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教案第一章:教案简介本章主要介绍《虞美人》这首古诗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以及教学方法等。
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背诵《虞美人》这首古诗。
使学生掌握古诗中的关键词汇和修辞手法。
帮助学生了解古诗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1.2 教学重点熟读并背诵《虞美人》。
分析并解释古诗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探讨古诗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1.3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欣赏并评价古诗的艺术特色。
将古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1.4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讲解古诗的字词、句法和修辞手法。
运用示范法,示范如何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
运用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古诗中的意境和主题。
利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体验和表达古诗中的情感。
第二章:诗文解析本章主要对《虞美人》这首古诗进行逐句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诗文内容、意境和修辞手法。
2.1 诗句解析分别对古诗的每一句进行解析,解释句子的意义和表达的意境。
分析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偶等,并解释其作用和效果。
2.2 意境分析引导学生感受古诗中所描绘的意境,如美人的形象、景物的描绘等。
帮助学生理解古诗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如美人的象征意义等。
2.3 情感分析分析古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如忧伤、思念、感慨等。
引导学生探讨诗人表达情感的方式和特点,如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情感等。
第三章:朗读与背诵本章主要通过朗读和背诵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虞美人》这首古诗。
3.1 朗读指导讲解正确的朗读技巧和节奏,如语调、停顿、重音等。
示范朗读,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感受古诗的韵律和美感。
3.2 背诵指导教授背诵的方法和技巧,如分层背诵、联想记忆等。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背诵和个人背诵,互相监督和鼓励。
第四章:课堂活动本章主要通过一系列课堂活动,增强学生对《虞美人》这首古诗的理解和体验。
4.1 图片展示展示与《虞美人》相关的图片,如美人图、景物图等,让学生观察和描述。
虞美人教学设计优秀8篇

虞美人教学设计优秀8篇《虞美人》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掌握词的文体知识,了解词的四个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当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2.了解词的韵律和章法。
教学设想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教学时数:4课时。
(以下只选了李煜词的教学步骤,其他6首词的教学方法同此。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清代赵翼《论诗》)唐诗过后是宋词。
好诗在唐代已被诗人们写尽了,宋代文人就另辟蹊径,使词这种文学形式趋于完善、臻于完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使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板书课题)解说:激发学生对祖国悠久灿烂文化的自豪感,并指出创新才是文学发展的出路。
二、解题介绍词的一般知识(分段投影显示):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明代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
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本课的七首词都分两片。
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认为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见清代毛先舒《填词名解》)三、研习《虞美人》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①齐读课文,找出该词的韵脚。
(解说:引导学生体会词的音韵美,整体感知词的思想内涵。
)②内容与形式总理。
李煜,即李后主,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
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
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
这是李煜的绝命词,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
(见课本注释①)这首词采用白描手法,以自己的心境去观照事物、想像事物,这样,词中的意象就在“情”的贯穿下,构成了自然流畅、和谐完整的意境。
《虞美人》教学设计

《虞美人》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虞美人》目标:1. 通过学习《虞美人》,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作品之一。
2. 帮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形式和特点。
3. 培养学生欣赏、鉴赏、析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准备:1. 课堂笔记及PPT。
2. 《虞美人》的诗歌原文和翻译版本。
3. 学生课前阅读《虞美人》的作业。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 (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如《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等。
2. 提出问题:你认为古代文学对于我们现在的文化和价值观有什么影响?步骤二:介绍《虞美人》 (10分钟)1. 展示《虞美人》的诗歌原文,并诵读诗歌,引导学生聆听。
2. 分享此诗的背景和作者杨太真的简介。
3.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4. 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步骤三:课文讲解与分析 (15分钟)1. 带领学生逐句解读诗歌。
2. 解释生词、短语和句子结构等,使学生理解诗歌的意思。
3.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情感和思想含义。
步骤四:学生独立阅读与思考 (15分钟)1. 让学生阅读《虞美人》的翻译版本,并思考以下问题:- 你觉得《虞美人》描绘了怎样的情感和意境?- 你为什么觉得《虞美人》是一首优美的诗歌?- 诗歌中有哪些地方让你印象深刻?步骤五:小组讨论与展示 (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思考结果。
2. 学生展示自己对《虞美人》的理解,讨论彼此的观点。
步骤六:思考扩展与总结 (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你觉得诗歌中的美人形象在现代社会中有何象征意义?2. 结合课文与学生的思考,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强调诗歌分析与文学欣赏的重要性。
步骤七:课后作业布置 (5分钟)1.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选读一首他们喜欢的古代诗歌,并写一篇短文解读其意境和思想。
教学反思:1. 通过分析《虞美人》的诗歌结构和表达方式,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特点。
2. 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虞美人》教学设计

《虞美人》教学设计虞美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认识《虞美人》是一首古典诗歌,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了解《虞美人》的内容和背后的故事情节。
3. 培养学生欣赏古典诗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二、教学重点1. 《虞美人》诗歌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2. 《虞美人》背后的故事情节。
3. 学生对《虞美人》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学生对于古典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对于《虞美人》背后的故事情节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提问:“你们喜欢听古诗吗?有什么古诗是你们喜欢的?”引导学生回忆古诗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方式。
2. 讲解古典诗歌的基本知识(10分钟)通过PPT或黑板图示,给学生介绍古典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如五言绝句的结构和押韵规律等。
3. 介绍《虞美人》的背景和故事情节(15分钟)通过PPT或课件,讲解《虞美人》的背景和故事情节。
引导学生了解《虞美人》是一首描写唐朝宫廷生活和爱情的古典诗歌,讲述了唐明皇为了宝玉选妃而寻觅美女的故事。
4. 朗读《虞美人》(20分钟)教师给学生听读《虞美人》,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之后,让几位学生上台朗读,通过学生的朗读让全班感受到诗歌的美妙之处。
5. 欣赏《虞美人》并解读诗意(2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杨洪基演唱的《虞美人》,让学生通过音乐欣赏了解诗歌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感染力。
接着,教师讲解《虞美人》的诗意,并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6. 小组讨论与展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虞美人》的意义和诗歌的美感,并设计小组展示的形式,如学生可以选择做诗画展示、诗歌解读或诗歌创作等。
7. 课堂总结(5分钟)学生通过小组展示的形式进行展示,教师点评学生的表演和展示情况,巩固学习成果。
五、教学资源1. PPT或课件。
2. 音乐播放设备。
3. 学生小组展示所需材料。
六、学习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小组展示中的表现情况,包括对于《虞美人》诗歌意义的理解和对于诗歌美感的表达能力。
《虞美人》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虞美人》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虞美人》教案教学设计1《虞美人》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虞美人》的文学背景和情感内涵,特别是掌握其对于爱情和人生的独到见解。
2. 分析《虞美人》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领会其唯美主义的艺术特征。
3. 熟悉《虞美人》的演变历程,探究其文学上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 介绍唐代文学的发展背景和文学流派的形成,介绍唐诗的基本特征及其分类方式。
(2) 讲述《虞美人》的创作背景、故事情节及作者屈原的生平。
(3) 分析《虞美人》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手法:形式和表现手法、唯美主义的特点。
教师可设计课堂讨论、小组讨论和文学分析等方式。
(4) 了解《虞美人》的影响和发展历史,探究其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
2. 教学方法:(1) 组织学生阅读《虞美人》的原文和中文翻译,谈论对于诗歌内涵的理解与感受。
(2) 通过讲解和讨论获得学生对唐诗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的掌握,运用于《虞美人》的分析。
(3) 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掌握《虞美人》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手法。
(4) 通过阅读和研究历史资料了解《虞美人》的影响和发展历史,并探究其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
三、教学过程:1. 了解唐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文学流派的形成,准确掌握唐诗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2. 介绍《虞美人》的创作背景及屈原的生平,明确《虞美人》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3. 阅读《虞美人》的原文和中文翻译,通过讲解和讨论,深入理解其文学内涵和情感表达。
4. 分析《虞美人》的形式和表现手法,了解其唯美主义的艺术特征。
5. 讨论《虞美人》的文学价值和情感内涵,并通过文学分析和文艺鉴赏的方式深入领会。
6. 了解《虞美人》在文学和社会历史上的影响和发展历程,探究其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
四、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写作、小组讨论、形成性测验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表现来准确了解学生对本课程所掌握的知识的掌握程度,以此来判断教学效果的好坏,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课程调整和改进。
《虞美人》教案设计4篇

《虞美人》教案设计4篇《虞美人》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①感悟《虞美人》的思想内容。
②体会情感并学习词人化抽象为形象的表达技巧。
【教学重点】品味李煜诗词所蕴含的真挚情感。
【教学设想】①多媒体教学,创设情景,增加课堂教学容量。
②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激发学习诗词的兴趣;反复诵读,深入体会词情并当堂成诵。
【教学步骤】一、情景导入上课之前,我们先讲一个故事,一个悲伤凄婉的故事。
(配乐)他就是南唐后主李煜,一个有着双重身份的人物,既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君王,又是一个多愁善感的词人,后人评价他“作个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为君王”。
因而我们这样称呼他——薄命君王,绝代词人。
作为一个词人,李煜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诗篇,《虞美人》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南唐后主的内心世界。
二、诵读感悟1、学生集体朗读2、请两位同学分别朗读,比较评价。
3、老师范读,并作诵读指导。
(1)、注意把握节奏(2)、找出韵脚:了、少、风、中、在、改、愁、流。
(3)、重读能表现词人内心痛苦的词语。
如:何时、多少、又、不堪、应、只是、几多。
(4)、把握低沉凄迷的感情基调。
4、要求学生再读三、整体感知1、问: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词?这首词写了些什么内容?用一句话来概括。
明确:表现一个亡国之君对故国的深切思念和无限愁恨。
2、从哪些地方最能看出词人的故国之思?明确:(1)、“小楼昨夜又东风”、“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东风自故国吹来,春水向故乡流去。
)(2)、“往事知多少”(锦衣玉食的生活,后宫如云的佳丽,尊严、自由、生存的安全感)(3)、“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春花秋月何时了”(列举写月的诗词,领悟月的意象,“思想怀人”的沉淀意义)四、精读细品1、一首词要读出意味,必须把握全词的情感核心。
这首词哪个字可概括情感呢?(学生回答:愁。
)2、李煜的愁有哪些?(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小结板书)往事之叹、亡国之恨、离家之痛、思家之苦3、这层层叠叠、铺天盖地的“愁”接踵而至,词人在文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明确:(1)、用春花秋月表现忧愁(以乐景衬哀情)。
《虞美人》教学设计5篇范文

《虞美人》教学设计5篇范文第一篇:《虞美人》教学设计《虞美人》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抓关键词语,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2、理解本词“把抽象的感情具体化”这一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理清结构的基础上,抓住三组对比,熟读成诵。
难点:理解本文艺术特色教学方法:诵读法、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教具使用:多媒体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一个细雨蒙蒙阴云低垂的早晨,一座金碧辉煌而又气氛肃杀的宫殿,一个泪眼朦胧面容苍白的君主。
佛,他拜过了;契丹,他也求过了,眼见着亡国被俘的命运是逃不掉了。
在这花园般美丽的古都金陵即将沉陷于敌国铁蹄之下的时候,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风流天子,缓缓地站起身来,脱去穿在身上15年之久的那件金光闪闪的龙袍,肉袒负荆,出城跪降。
随后,在宋兵的辱骂声中,一路呜咽,北上东京。
紧接着就是被囚禁,只能日夕以泪洗面。
虽被封为“违命侯”,但最后的命运还是在他过完41岁生日的那天晚上,面对一弯残月,他慢慢转过身去,远眺南方他那无法看到的“三千里地山河”。
失落的、冰凉的眼泪打在他的手臂上,他再也无法整理这多年积累的愁绪,吟唱了一曲最为绝望的诗歌,喝完宋太宗赐来的毒酒,倒地而亡。
他就是李煜,这首词就是《虞美人》。
前面,我们已经学完了第一二单元的诗歌,有没有同学可以告诉我,从中你都学到了哪些鉴赏诗歌的方法?(生答: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当然,仅有这些方法,我们还不能很好的鉴赏中国古代诗歌,今天我就将带领大家运用你们所掌握的这些方法和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诵读等方法去学习李煜写的《虞美人》。
二、复习检查词的相关知识:1、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和乐府一样是配音乐的。
后来它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又因为其句式长短不一,所以它还被称为“长短句”。
2、词的分类: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按字数多少)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至90字);长调(91字以上)。
《虞美人》课文教案设计

《虞美人》课文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理解《虞美人》的背景和作者;2. 能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3. 能够背诵并默写《虞美人》。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和讨论,深入理解诗文内容;2. 运用文学分析方法,探讨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3. 通过背诵和默写,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2. 引导学生感受诗词中的美感和情感;3.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虞美人》的诗意和意象;2. 《虞美人》的修辞手法和文学价值;3. 《虞美人》的背诵和默写。
2.2 教学难点:1. 《虞美人》中复杂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2. 《虞美人》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意义的深入探讨。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师准备:1. 对《虞美人》的深入研究和理解;2. 准备相关的参考资料和文学分析工具;3. 准备教学PPT和教学素材。
3.2 学生准备:1. 预习《虞美人》并了解其背景;2. 准备笔记本和笔,记录重点内容;3. 准备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1. 通过引入《虞美人》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兴趣;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首诗会被认为是经典之作。
4.2 阅读与理解:1. 引导学生朗读《虞美人》,感受其韵律和美感;2. 通过阅读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3. 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主题和情感。
4.3 分析与探讨:1. 运用文学分析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促进思考和理解;3. 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思考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对自己的启示。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1.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其积极参与的程度;2. 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思考深度和观点独到性。
5.2 作业完成:1. 评估学生完成的作业的质量,包括对诗意的理解、修辞手法的分析等;2. 评估学生的作业是否展现出对诗文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虞美人》教案

《虞美人》教案目标:通过学习诗歌《虞美人》,让学生了解唐代诗人杜牧的写作风格和意境,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描绘虞美人的图画或播放一段关于虞美人的音乐,引导学生了解虞美人的传说和在中国文学中的形象。
2. 学习诗歌:教师读诵《虞美人》,然后询问学生诗歌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让学生尝试朗读,讨论其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3. 分析诗歌:教师解读诗歌的意义和象征意义,与学生一起探讨诗歌中所表达的爱情、美和生命的主题。
4. 课堂活动:设计小组活动,要求学生分组朗读诗歌,分析诗歌的抒情意境和情感表达。
然后,学生可以自由发挥,以诗歌为蓝本写一首自己的情诗。
5. 诗歌赏析:教师向学生介绍杜牧的创作背景和其他作品,并与学生一起赏析其他唐代诗人写的关于爱情和美的诗歌。
6. 总结:回顾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并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指导,总结课堂内容,强调诗歌对于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性。
教学资源:1. 《虞美人》的诗歌文本和诗歌赏析材料。
2. 虞美人相关的图画或音乐。
3. 学生小组活动指导书。
评价方式:1. 老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观察和评价,包括课堂参与度、朗读表达、分析和创作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展示和自己的创作作品进行评价。
3. 学生可以在课后撰写一篇关于《虞美人》的读后感作业,评价诗歌的表达和对爱情、美的理解。
教案延续:导入部分:在课堂上,我会通过展示一幅描绘虞美人的图画或播放一段关于虞美人的音乐来引导学生对这个传说性的人物的了解。
耳熟能详的诗句和音乐旋律会唤起学生对虞美人这个形象的记忆和情感联想。
学习诗歌部分:接下来,我会亲自朗诵《虞美人》,让学生倾听诗歌的声音和节奏。
然后,我会询问学生对诗歌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的观察,并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话语表达诗歌所传达的意境和情感。
学生们应该能够在老师引导下,意识到《虞美人》中的诗情画意和情感流露。
分析诗歌部分:在上面的讨论之后,我会对诗歌的意义和象征意义进行解读,并与学生一起探讨诗歌中所表达的爱情、美和生命的主题。
虞美人教案

虞美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虞美人的基本知识和特点;2.掌握虞美人的种植技术和养护方法;3.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虞美人的概述虞美人(学名:Papaver rhoeas),别名红花杂(红)、红菜花子、杀秧花、红芥花。
属于罂粟科罂粟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虞美人的花冠呈红色,花瓣有黑斑,花朵直径5~10厘米,花期短暂,夏季开花,被誉为“夏季之王”。
2. 种植要点2.1 选择合适的种植环境:虞美人适宜生长的环境是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壤。
选择阳光充足的位置进行种植,并确保土壤水分不过多。
2.2 种子处理:将虞美人的种子放置于温水中浸泡一整天,然后晾干备用。
这样可以提高种子的出芽率。
2.3 播种方法:将虞美人的种子均匀洒在土壤表面,轻轻拍实,然后覆盖一层薄土。
2.4 浇水与管理:保持土壤的湿润,但不要过度浇水。
避免水分积聚,以免引发病害。
2.5 遮荫保护:在夏季阳光强烈的日子里,可以使用遮阳网或其他遮荫措施,保护虞美人免受日晒伤害。
3. 养护注意事项3.1 适时追肥:在虞美人生长期间,可以适量追施有机肥料,保证其生长的养分需求。
3.2 杂草防治:及时清除虞美人周围的杂草,以免对其生长造成阻碍。
3.3 病虫害防治:关注虞美人的叶片和茎部,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
4. 实验活动4.1 观察虞美人的生长过程: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观察一盆虞美人的生长过程,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4.2 组织园艺活动:让学生动手进行虞美人的种植,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介绍虞美人的基本知识和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虞美人的种植要点和养护注意事项,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虞美人的种植和养护。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虞美人的种植和养护,引导他们实践操作,并解答他们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4. 观察总结每个小组将观察到的虞美人生长过程记录下来,并进行总结,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经验。
2021年《虞美人》李煜 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Dreams do not abandon those who are pursuing painstakingly, as long as you do not stop pursuing, you will be bathed in the glory of dreams.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2021年《虞美人》李煜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虞美人》李煜教学设计1教学步骤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李煜的词《虞美人》,下面请大家朗诵一次:“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下面请一位同学把这首板书在黑板上面)二、背景知识导入学这首词之前呢,我们先了解一下《虞美人》这个词牌名的来历(在这位同学板书的过程中,请大家思考这个问题,看到一《虞美人》这个词牌名会想到哪些相关的东西)大家看到这个词牌可否想到与此相关的东西?电影《霸王别姬》,在四面楚歌中,虞姬拔剑自刎。
据说后来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
此词牌名源于项羽与虞姬的悲剧故事。
通过学习这首词,我们想想,李煜的命运是不是一个悲剧故事呢?板书:《虞美人》《霸王别姬》虞姬三、再接着我们了解作者李煜。
李煜: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用现在的话可以这样概括,李煜,民族汉,职业皇帝,业余爱好填词作曲,不良习惯贪酒好色。
但他这个皇帝是乱世皇帝,当时候的南唐,内忧外困,风雨飘摇,但此时的李煜仍“泡酒吧,卡拉ok,苟且偷安”,史书上记载他“好声色,不恤国事”,最后国破家亡,被北宋俘虏至汴京,封为“违命侯”,过起了“日夕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
但这位皇帝政治上的平庸,并非不学无术,他的副业就搞得特别好,他热衷于他皇帝职业以外的事,比如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
作为一代词人,他给后代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文字,被后人誉为“千古词帝”,今天我们学习的《虞美人》,就是李煜词作中最为人们所称道的一篇,也就是这首艺术价值极高的词,同时给李煜招来杀身之祸,成为李煜的绝命词。
虞美人教学设计教学目的

虞美人教学设计教学目的引言:虞美人是一种常见的花卉植物,它的美丽和芳香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在这个教学设计中,我们将以虞美人为主题,设计一堂生物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植物的结构和功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科学实验能力。
本教学设计主要适用于初中生物学课程,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虞美人和植物的生态特征。
一、教学目标1. 认识虞美人:学生能够了解虞美人的特征、生长环境和生物学分类。
2. 探究虞美人的结构:学生能够观察虞美人的组织结构并描述其形态特征。
3. 理解虞美人的功能:学生能够分析虞美人的生理特性,并了解其生长过程中的各种功能。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通过设计实验,学生能够学习并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 虞美人的基本特征介绍a. 虞美人的外貌特征:花朵形状、花瓣颜色等。
b. 虞美人的生长环境:湿润的环境和适宜的温度。
c. 虞美人的生物学分类:属于毛茛科植物,与其他植物有何不同之处。
2. 观察虞美人的结构a. 花朵的结构:花萼、花瓣、花蕊等。
b. 叶片的结构:叶片的形态和叶脉的分布。
c. 根和茎的结构:根的形态和茎的类型。
3. 探究虞美人的功能a. 花的功能:吸引昆虫传粉,繁殖后代。
b. 叶的功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水分和养分。
c. 根的功能: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
4. 设计实验:虞美人的生长条件a. 目的:探究虞美人的理想生长条件。
b. 实验步骤:准备不同环境和温度的培养皿,观察虞美人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c. 实验结果和分析: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虞美人在不同生长环境和温度下的适应性。
5. 总结和讨论a. 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总结和分析,讨论虞美人的适应性和生态特征。
b. 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并进行互动讨论,深化对虞美人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介绍虞美人的基本特征和生物学分类。
2. 观察法:学生观察虞美人的结构,记录并描述其形态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投影呈现:故都金陵的画面一、引师:同学们想不想听故事。
生:(小声)想。
师:这“想”的声音不够“响”嘛!生(大声):想!师:好,那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历史故事。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这不是一个欢乐的故事,而是一个悲伤凄婉的故事。
我要求大家在听读的过程中,能把听到的内容在脑海里转换为形象的画面。
我也相信大家都是出色的摄影师,一定能完成这个任务。
下面,让我们开始——(课件背景音乐。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师(深情地):一个细雨蒙蒙阴云低垂的早晨,一座金碧辉煌而又气氛肃杀的宫殿,一个泪眼朦胧面容苍白的君主。
佛,他拜过了;契丹,他也求过了,眼见着亡国被俘的命运是逃不掉了。
在这花园般美丽的古都金陵即将沉陷于敌国铁蹄之下的时候,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风流天子,缓缓地站起身来,脱去穿在身上15年之久的那件金光闪闪的龙袍,肉袒负荆,出城跪降。
随后,在宋兵的辱骂声中,一路呜咽,北上东京。
紧接着就是被囚禁,只能日夕以泪洗面。
虽被封为“违命侯”,但最后的命运还是在他过完41岁生日的那天晚上,面对一弯残月,他慢慢转过身去,远眺南方他那无法看到的“三千里地山河”。
失落的、冰凉的眼泪打在他的手臂上,他再也无法整理这多年积累的愁绪,吟唱了一曲最为绝望的诗歌,喝完宋太宗赐来的毒酒,倒地而亡。
请问,他是谁?生:李煜。
师:对,他就是南唐后主李煜,一位失败的政治家。
(投影呈现李煜头像及相关档案)姓名:李煜别名:重光生辰:937年七月初七祭日:978年七月初七籍贯:徐州国家:南唐职业:国主 词人信仰:佛教师:但在死神来临之前,他却用一个艺术家的天才敏感,领受到非人的囚徒生涯,以一个昔日君主的眼光看取亡国灭种的不幸命运。
在死亡的召唤声中,他没有闭上眼睛,而是蘸着血,和着泪写下了一曲曲凄凉如挽歌般的诗作,创造了审美世界的最后辉煌。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南唐末代帝王的内心世界——(投影呈现:江水图。
《虞美人》全词内容。
)¥1、问:这首词的词牌名是《虞美人》,大家可否想起什么?答:虞姬,项羽的宠姬,常随项羽出征各地。
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邦军队围于垓gai下。
四面楚歌中,项羽拔剑自刎,虞姬拔剑自刎。
后来,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
所以此词牌名源于项羽和虞姬的悲剧故事。
─────────┬────────┬──────────┐2│时期│主要风格│代表作家│├─────────┼────────┼──────────┤│唐、五代、北宋初年│婉约艳丽│温庭筠、李煜、晏殊│├─────────┼────────┼──────────┤│││苏轼、柳永、秦观、││北宋中叶到南渡│婉约、豪放并举│││││李清照│├─────────┼────────┼──────────┤│南宋前期│壮怀高唱│辛弃疾、陆游│├─────────┼────────┼──────────┤│南宋后期│哀感低吟│姜夔、张炎│└─────────┴────────┴──────────┘3一.知其人李煜,字重光,号隐钟.南唐国君, 史称李后主前期:男女恋情/离愁别恨后期:故国之思/亡国之痛“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4李煜全档案姓名:李煜字:重光生辰:937年七月初七祭日:978年七月初七籍贯:徐州国家:南唐职业:国主、词人身世:国君--阶下囚特长:绘画、书法、音律、诗文、词外型:一目重瞳子重瞳子是一种返祖现象。
即目有双瞳,表现为瞳仁中部的上下粘连,一个眼睛里有两个瞳孔,宛如一个横卧的“8”字。
号称历史上真正的重瞳子只有四人:仓颉、虞舜、项羽、李煜。
仓颉,为黄帝造字的圣人。
虞舜,与尧帝齐名的贤君。
项羽,乌骓虞姬,西楚霸王。
李煜,南唐后主,著名词人性格:纯真代表作:《虞美人》、《浪淘沙》5四.赏其词(一)文中哪个词最能概括全词的感情?往事之叹亡国思乡之愁亡国之恨亡国思乡之愁离家之痛人生迷惘之愁思家之苦¥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为何希望它早点结束?名虽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
在对生命已经绝望之时,无尽无休的“春花秋月”反而是对他的一种讽刺,让他觉得厌烦。
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
¥“往事知多少”的“往事”指什么呢?不仅指以前的富贵生活——锦衣玉食、后宫佳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更是对欢乐、自由的向往,对尊严的期盼,对生存安全感的需要。
“小楼昨夜又东风”中,¥“又”字表现了什么意味?“东风”表示季节更替,“又”则说明时光飞逝,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渐破灭!¥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明怀念故乡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今夜fu州月,闺中只独看.邀怜小女儿,未解忆长安。
--杜甫怀念亲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柳:同“留”,依依惜别之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长亭:送别之意。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哪个字可作为全词的“诗眼”?“改”。
改变的不仅是“朱颜”,还有人的地位(由国君沦为阶下囚)、人的感受(由安富尊容到忍辱蒙羞)。
•¥分析课文三组对比自然永恒不变人事变化无常春花秋月往事小楼东风故国雕栏玉砌朱颜改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移情入景意境¥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形象地写出了愁的哪些特点?▪1)愁多,越来越多(“春水一江”)。
(2)愁久,永无尽期(“一江春水”滔滔不尽永向东去)。
(3)愁长,没有尽头(春江何处是尽头?天边、海里……!)(4)愁深,刻骨铭心(春水似海,不知有几多深!)(5)愁无时不在。
(6)……个人之愁化为了千古士大夫人人所有的悲哀,真乃千古一叹!真乃赤子之声▪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也。
▪《老子》第五十五章&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江水奔腾流淌,一泻千里,如愁思的多;江水昼夜不停,长流不息,无穷无尽,如愁思的绵长。
把无形的愁思赋在有形的流水上,有深度有力度地表达了感情,“暗恨”变为“明愁”,有不顾一切的感情冲动,大胆抒发了亡国之恨。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长度)——李白《秋浦歌》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重量)——李清照《武陵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铺天盖地)——贺铸《横塘路》。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长度)5.柔肠一寸愁千缕。
(数量)6.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状态)¥实景:春花秋月“何时了”时光易逝悲虚写:回忆往事“知多少”上片眼前景物:登楼远望“又东风”虚写:回忆往事“不堪回首”时光消逝恨亡国之恨下片虚写:雕栏玉砌“应犹在”朱颜已改“人事非”故国凄凉愁物是人非发问:愁思如水“向东流” 愁¥三)教师小结。
法国诗人廖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如《琵琶行》中写到:“座中泣下谁最多,江洲司马青衫湿”;《红楼梦》中第一回写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词不仅浸透着作者的眼泪,而且是用血泪铸成的,因为作者写完这首词不久后,就招来杀身之祸,这首词成了他的“绝命词”。
这更是被誉为“词中之帝”的《虞美人》,下面就让我们在朗读中感受作者的情感。
¥一读后感。
写一段文字100字左右春水,依然----怀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题记春水茫茫,流淌在历史的星风。
流过了南唐的残壁,淌过了后主的孤坟。
没有风儿的伴奏,那无形的春水,清唱着千年的哀歌,诉说着,那一个古老的名字:李煜。
一夜清梦,南唐的城墙,在雨中慢慢冰冷,映透了亡国之君无尽的泪痕。
瑟瑟风中,虞美人翩翩凄舞。
明净的月,伴着后主一同的彻夜无眠。
那晶莹的光,拂过愁眉淡起的脸颊,照得天地一片煞白。
断肠的人,醉倒在春水的愁眸之中,回望着已故之国,不堪回首,也叹一切,转眼尽空……千年的流逝,似一个巨大的谎言,却又缺乏着真相的存在。
当南唐的历史日渐遥远,当古时的城门只剩下灵魂,只有那春水,依然。
李煜,千年之前,他在深爱着春水的同时,也亲眼目睹了祖辈万里的江山,在自己的手中倒塌。
一代才子,亡国之君!只有无言的春水读懂了他的心言。
于是,世间便有了“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凄凄愁语。
于是春水,不断的流。
她深深的明白,只有她,能够让他的灵魂,延续……望着历史沉重的青册,我不禁佩服起春水的坚强。
她让一个背负着千古骂名的灵魂存活了下去,在人们的心中。
风里,虞美人仍在凄舞,用那丝丝的泪水,诠释着她主人一生的凄沥。
携着南唐的悲痛,合着无泪的凄空,缠缠,绵绵的,那是春水,依然……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借此文颂李后主之才,赠慕之之友。
——后记。
¥二仿写诗句:功名利禄让人恼,欲壑知多少?远古帝王又好梦,风流不再回眸烟云中。
亭台舞榭依然在,惟有主人改。
问君能有几多梦?凭任一叶扁舟向东流。
三背诵全文四表演课本剧。
配乐《二泉映月》¥多媒体展示《江水图》,并配乐低沉哀怨的音乐。
教师讲李煜的故事。
一个细雨蒙蒙阴云低垂的早晨,一座金碧辉煌而又气氛肃杀的宫殿,一个泪眼朦胧面容苍白的君主。
佛,他拜过了;契丹,他也求过了,眼见着亡国被俘的命运是逃不掉了。
在这花园般美丽的古都金陵即将沉陷于敌国铁蹄之下的时候,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风流天子,缓缓地站起身来,脱去穿在身上15年之久的那件金光闪闪的龙袍,肉袒负荆,出城跪降。
随后,在宋兵的辱骂声中,一路呜咽,北上东京。
紧接着就是被囚禁,只能日夕以泪洗面。
虽被封为“违命侯”,但最后的命运还是在他过完41岁生日的那天晚上,面对一弯残月,他慢慢转过身去,远眺南方他那无法看到的“三千里地山河”。
失落的、冰凉的眼泪打在他的手臂上,他再也无法整理这多年积累的愁绪,吟唱了一曲最为绝望的诗歌,喝完宋太宗赐来的毒酒,倒地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