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录碎事》及其文献价值
谢清高与《海录》李居轩
谢清高与《海录》李居轩发布时间:2021-09-02T06:11:45.041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21年7期作者:李居轩[导读] 鸦片战争以前,由于传统的蛮夷观念和清政府的海禁政策,鲜有中国人游历到欧美各国,谢清高就是这少部分人中的一员。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摘要:鸦片战争以前,由于传统的蛮夷观念和清政府的海禁政策,鲜有中国人游历到欧美各国,谢清高就是这少部分人中的一员。
谢清高出海经商十余年,到过数十个国家,归国后,在友人的帮助下,将其经历刊印成书,名曰《海录》。
海录主要记述了亚洲及欧美各国的地理位置、民风民俗、物产以及法律制度等相关情况,在当时是中国人了解外国情况为数不多的书籍之一,尤其是其中关于西洋诸国的记载,更是能够体现当时中国人对西洋国家的看法与观念。
关键词:谢清高;海录;西洋观一、谢清高其人与《海录》其书对于谢清高其人,历史记载很少。
谢清高大约生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卒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享年五十七岁,谢清高是清广东省嘉应州金盘堡人,即今广东省梅州市人。
谢清高幼年时应该读过一点书,识一些字,这使他能够有见识,有兴趣,有能力陈述记载海外见闻。
谢清高年纪不大便跟从商贾从事海外贸易,十八岁在海上遭到风暴袭击。
不幸落海,被海外商船搭救,以后便跟随外国商船游历海外各国。
行于东南亚,南亚以至于欧洲等地,据其自述,十四年后才回到广东,此后住在澳门为铺户。
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举人杨炳南来到澳门,遇到了这位同乡,将其见闻记录下来。
杨炳南在《海录序》云:“余乡有谢清高者,少敏异,从贾人走海南,遇风覆其舟,拯于番舶,遂随贩焉,每岁遍历海上诸国,所至辙习其言语,记其岛屿厄塞,风俗物产,十四年而后返粤,自古浮海者所未有也。
后盲于目,不能复治生产,流寓澳门,以通译自给。
”《海录》所记包括世界九十五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亚洲的东南亚、南海和印度,以及欧洲、美洲、非洲、澳洲和太平洋诸岛,涉及所到之地的方位、疆域、服饰、礼仪风俗习惯、宗教海外贸易等社会状况。
昭明文选研究主要参考书目
昭明文选研究主要参考书目《周易》中华书局影印《十三经注疏》本《诗经》中华书局影印《十三经注疏》本《周礼》中华书局影印《十三经注疏》本《礼记》中华书局影印《十三经注疏》本《春秋左传》中华书局影印《十三经注疏》本《春秋左传注》杨伯峻编著中华书局1990年5月版。
《史记》司马迁撰中华书局1975年排印本《汉书》班固撰中华书局1983年排印本《后汉书》范晔撰中华书局1965年排印本《东观汉记》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3月版《三国志》陈寿撰中华书局1982年排印本《晋书》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1982年排印本《宋书》沈约撰中华书局1987年排印本《南齐书》萧子显撰中华书局1983年排印本《梁书》姚思廉撰中华书局1987年排印本《陈书》姚思廉撰中华书局1982年排印本《魏书》魏收撰中华书局1984年排印本《北齐书》李百药撰中华书局1987年排印本《周书》令狐德棻等撰中华书局1987年排印本《隋书》魏征等撰中华书局1982年排印本《南史》李延寿撰中华书局1987年排印本《北史》李延寿撰中华书局1987年排印本《旧唐书》刘昫等撰中华书局1986年排印本《新唐书》欧阳修、宋祁撰中华书局1986年排印本《世说新语笺疏》余嘉锡撰中华书局1983年8月版《建康实录》许嵩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点校本《出三藏记集》僧祐撰《大藏经》本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大正原版) 《高僧传》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10月版《弘明集》僧祐撰;《广弘明集》道宣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影印本《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陈国庆撰中华书局1983年6月版《历代三宝记》费长房撰《大藏经》本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大正原版) 《汉书艺文志讲疏》顾实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2月版《汉书艺文志通释》张舜徽撰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3月版《补南北史艺文志》徐崇撰《二十五史补编》本《隋书经籍志考证》章宗源撰《二十五史补编》本《隋书·经籍志考证》姚振宗撰《二十五史补编》本《初学记》徐坚等撰中华书局1985年9月版《艺文类聚》欧阳询等撰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5年11月版《北堂书抄》虞世南编中国书店1989年影印本《玉海》王应麟撰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7年影印本《太平御览》李昉等编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海录碎事》叶廷珪撰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据明万历卓显卿刻本影印《山堂群书考索》章如愚撰《四库全书》本《宋本韵补》吴棫撰中华书局1987影印本《容斋随笔》洪迈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二十二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5月版《春秋繁露》董仲舒撰《四库全书》本《风俗通义》应劭撰;《独断》蔡邕撰;《人物志》刘劭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白虎通德论》班固撰《四库全书》本《论衡校释》黄晖撰中华书局1990年2月版《荀子简释》梁启雄撰中华书局1983年1月版《金楼子》萧绎撰《丛书集成初编》本《西京杂记》葛洪撰《四部丛刊》本《释名疏证补》刘熙原撰王先谦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影印本《颜氏家训集解》颜之推原撰王利器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3月版《文镜秘府论校注》日僧空海原撰王利器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7月版《水经注》《四部丛刊》本《匡谬正俗》颜师古撰《万有文库》本《隋唐嘉话》刘餗撰;《朝野佥载》张鷟撰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版《宣室志》张读撰;《独异志》李冗撰中华书局1988年1月版《吕氏春秋》吕不韦撰《诸子集成》本《抱朴子内外篇》葛洪撰《诸子集成》本《潜夫论》王符撰《诸子集成》本《申鉴》荀悦撰《诸子集成》本《唐语林校证》王谠撰周勋初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版《酉阳杂俎》段成式撰《丛书集成初编》本《大唐新语》刘肃撰《笔记小说大观》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4年版《云溪友议》范攄撰《笔记小说大观》本《因话录》赵璘撰《笔记小说大观》本《杜阳杂编》苏鹗撰《笔记小说大观》本《意林》马总撰《笔记小说大观》本《玉壶清话》释文莹撰《笔记小说大观》本《西溪丛语》姚宽撰《笔记小说大观》本《石林燕语》叶梦得撰《笔记小说大观》本《能改斋漫录》吴曾撰《笔记小说大观》本《野客丛书》王懋撰《笔记小说大观》本《说郛三种》陶宗仪等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0月版《癸辛杂识》周密撰中华书局1988年点校本《宋朝事实类苑》江少虞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7月版《杨文公谈苑》杨亿口述黄鉴笔录、宋庠整理;《倦游杂录》张师正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8月版《小学绀珠》王应麟撰中华书局1987年6月版《事类赋注》吴淑撰中华书局1989年12月版《记纂渊海》潘自牧撰中华书局1988年3月版《事物纪原》高承撰中华书局1989年4月版《重广会史》佚名撰中华书局1986年9月版《姓解》邵思撰《古佚丛书》本清光绪十年遵义黎氏刊本《梦溪笔谈校证》沈括撰胡道静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9月版《困学纪闻》王应麟撰翁元圻注《四部备要》本《昭代丛书》张潮等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7月版《玉函山房辑佚书》马国翰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版《纬书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印,1994年6月版《文史通义校注》章学诚著叶瑛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章学诚遗书》章学诚撰文物出版社1985年8月版《新笺决科古今源流至论》林駉撰台湾新兴书局1970年版《日知录集释》顾炎武撰黄汝成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6月版《十驾斋养新录》钱大昕著上海书店1983年12月版《十七史商榷》王鸣盛撰中国书店1987年8月版《二十二史劄记》赵翼撰中国书店1987年4月版《经史避名讳考》周广业撰台湾明文书局1986年3月版《宋会要辑稿》徐松辑中华书局1987年11月版《汉书补注》王先谦撰中华书局1983年9月版《后汉书集解》王先谦撰中华书局1984年2月版《三国志集解》卢弼撰中华书局1982年12月版《南齐书校议》朱季海撰中华书局1984年11月版《通志略》郑樵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0月版《文献通考》马端临撰台湾新兴书局1965年10月版《义门读书记》何焯撰中华书局1987年6月版《金明馆丛稿初编》陈寅恪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8月版《金明馆丛稿二编》陈寅恪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0月版《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撰中华书局1983年版《汤用彤学术论文集》汤用彤撰中华书局1983年5月版《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唐长孺撰三联书店1955年版《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唐长孺撰三联书店1959年版《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唐长孺撰中华书局1983年版《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唐长孺撰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12月版《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周一良撰中华书局1963年12月版《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续编》周一良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11月版《四库全书总目》永瑢等撰中华书局1983年6月版《续修四库全书提要》王云五主持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年3月版《直斋书录解题》陈振孙撰《四库全书》本《藏园群书题记》傅增湘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6月版《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严可均编中华书局1985年11月版《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张溥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影印《四库全书》本《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11月版《文苑英华》李昉等编中华书局1990年8月版《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校中华书局1983年9月版《乐府诗集》郭茂倩编中华书局1982年11月版《文心雕龙义证》詹锳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9月版《文心雕龙研究》户田浩晓撰曹旭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版《文心雕龙补注》黄叔琳注纪昀评李详补注中原书局1926年版《文心雕龙》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11月版《文心雕龙校注拾遗》杨明照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文心雕龙札记》黄侃撰中华书局1962年版《文心雕龙研究论文集》甫之、涂光社编齐鲁书社1988年1月版《文心雕龙校释》刘永济撰中华书局1962年3月版《兴膳宏〈文心雕龙〉论文集》兴膳宏撰彭恩华译齐鲁书社1988年1月版《钟嵘诗品校释》吕德申撰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4月版《钟嵘诗品讲疏》许文雨撰成都古籍书店1983年5月版《钟嵘诗品研究》张伯伟撰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9月版《诗品集注》曹旭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0月版《诗品考索》王发国撰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版《清水凯夫〈诗品〉〈文选〉论文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3月版《玉台新咏》徐陵辑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影印明寒山赵均覆宋本《玉台新咏笺注》吴兆宜注程琰删补穆宏点校华书局1985年6月版《文章缘起注》任昉撰陈懋仁注《丛书集成初编》本《古文苑》章樵注《四库全书》本《汉魏乐府风笺》黄节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3月版《曹植集校注》赵幼文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6月版《嵇康集校注》戴名扬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7月版《陆机集》金涛声点校中华书局1982年1月版《陶渊明集》逯钦立校注中华书局1982年6月版《谢康乐集校注》顾绍柏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8月版《谢宣城集校注》曹融南师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1月版《何逊集校注》李伯齐校注齐鲁书社1989年10月版《江文通集汇注》胡之骥注中华书局1984年4月版《鲍参军集注》钱仲联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1月版《庾子山集注》倪璠注中华书局1980年10月版《中国中古文学史》、《论文杂记》刘师培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点校本《文章辨体序说》吴讷撰;《文体明辨序说》徐师曾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点校本《诗源辨体》许学夷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点校本《文章辨体汇选》贺复征编《四库全书》本《古文辞类纂》姚鼐编《四部备要》本《骈体文抄》李兆洛编《四部备要》本《八代诗选》王闿运撰《敦煌古籍叙录》王重民撰中华书局1982年12月版《中国文献学》张舜徽撰中州书画社1982年12月版《敦煌遗书最新目录》黄永武主编新文丰出版公司1989年6月版《中国目录学史》姚名达撰上海书店1984年6月版《校勘学释例》陈垣撰中华书局1963年12月版《中国目录学讲义》昌彼得撰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73年10月版《校雠广义·版本编》程千帆徐有富撰齐鲁书社1991年7月版《校雠广义·目录编》程千帆徐有富撰齐鲁书社1991年7月版《文镜秘府论探源》王晋江撰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80年12月版《四六丛话》孙梅撰《万有文库》本《乐府通论》王易撰中国文化服务社1946年10月版《汉诗研究》古屋冰撰上海启智书局1934年4月版《中国文学论集》徐复观撰台湾学生书局1985年1月版《中国文学评论》(第一册)台湾联经出版社1977年12月版《六朝文论》廖蔚卿撰台湾文津出版社1985年9月版《六朝诗论》洪顺隆撰台湾文津出版社1985年3月版《两晋诗论》邓仕梁撰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2年1月版《文心雕龙探索》王运熙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4月版《中国古代文论管窥》王运熙撰齐鲁书社1987年3月版《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王运熙杨明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6月版《汉魏六朝文学论集》逯钦立撰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版《南北朝文学史》曹道衡沈玉成师撰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12月版《中古文学史论文集》曹道衡师撰中华书局1986年7月版《中古文学史论文集续编》曹道衡师撰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7月版《汉魏六朝辞赋》曹道衡师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8月版《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论》傅刚撰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版《闲堂文薮》程千帆撰齐鲁书社1984年1月版《李审言文集》李详撰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5月版《文辙》饶宗颐撰台湾学生书局1991年11月版《敦煌本古类书〈语对〉研究》王三庆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11月版《六朝文学论稿》兴膳宏撰彭恩华译岳麓书社1986年版《六朝文学论文集》清水凯夫撰韩基国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5月版《五朝门第》王伊同撰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1943年11月版《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撰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1月版《汉唐文学的嬗变》葛晓音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11月版《三馀札记》刘文典撰黄山书社1990年点校本《魏晋南北朝赋史》程章灿撰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2月版《目录学发微》余嘉锡撰巴蜀书社1991年5月版《永明文学研究》刘跃进撰台湾文津出版社1992年3月版《赋史》马积高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辞赋源流史》李曰刚撰台湾文津出版社1987年2月版《汉赋源流及价值之商榷》简宗梧撰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12月版《汉赋通论》万光治撰巴蜀书社1989年12月版《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钱穆撰台湾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5年10月版《中国文学史》钱穆撰中华书局1993年4月版《骈文史稿》姜书阁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11月版《国学概论》章太炎讲演曹聚仁记录巴蜀书社1987年7月版《中国散文史》陈柱撰上海书店1984年3月版《齐梁丽辞衡论》陈松雄撰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1月版《吕思勉读史札记》吕思勉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3月版《骈文学》张仁青撰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3月版《中国文学八论》刘麟生等撰香港南国出版社影印本《中国古代文体概论》褚斌杰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10月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袁行霈师撰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6月版《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郭绍虞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10月版《照隅室杂著》郭绍虞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9月版《中古文学史论集》王瑶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0月版《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萧涤非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3月版《楚辞研究集成》马茂元师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全汉赋》费振刚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4月版《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王重民编北平图书馆1935年11月版《两汉文举要》高步瀛撰中华书局1990年9月版《魏晋文举要》高步瀛撰中华书局1989年10月版《中国文学批评史》罗根泽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3月版《订伪类编》杭世骏撰上海书店1986年6月版《古诗十九首初探》马茂元师撰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6月版《文选》李善注(残)北宋天圣明道本《文选》李善注南宋淳熙八年尤袤刻本中华书局1974年影印本《文选》五臣注(存二十九、三十两卷)宋杭州开笺纸马铺钟家刻本《文选》五臣注南宋绍兴三十一年建阳崇化书坊陈八郎刻本台湾中央图书馆1981年影印本《文选》五臣、李善注南宋绍兴二十八年明州刻本日本足利学校遗迹图书馆后援会1975年影印本《文选》五臣、李善注明袁覆北宋广都裴氏本《文选》李善、五臣注(存四十卷)宋赣州州学刻宋元递修本《文选》李善、五臣注宋建州刻本(《四部丛刊》影印本)《文选》李善注、何焯批明末毛氏汲古阁本《文选》李善注清嘉庆十年胡克家刻本中华书局1977年影印本《俄藏敦煌文献》(第4册)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俄罗斯科学出版社东方文学部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12月版《敦煌宝藏》黄永武主编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年版《敦煌秘籍留真新编》国立台湾大学1947年9月版《古钞本五臣注文选》(残卷第二十)日本东方文化学院用东京三条氏藏抄本影印东方文化丛书第九1937年版《唐写文选集注残本》罗振玉编1918年影印本《敦煌本文选残卷》罗振玉辑《鸣沙石室古籍丛残》影印本第六册《古抄文选卷七》抄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文选》(无注本、五臣注本、集注本)日本八木书店1980年版《古抄白文文选残二十一卷》傅增湘过录本《文选索引》斯波六郎编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57—1959年版《九条家本文选古训集》中村宗彦编日本风间书屋昭和58年2月版《文选诸本的研究》斯波六郎撰《文选索引附录》《文选注引书引得》哈佛燕京引得编纂处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昭明文选论文集》陈新雄于大成编木铎出版社1980年版《昭明文选研究初稿》林聪明撰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7月版《昭明文选新解》李景溁撰台湾暨南出版社1993年6月版《文选学新探索》游志诚撰台湾骆驼出版社版《昭明文选斠读》游志诚徐正英撰台湾骆驼出版社1995年7月版《文选导读》屈守元撰巴蜀书社1993年9月版《昭明文选研究论文集》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6月版《文选学论集》赵福海主编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年6月版《文选学》骆鸿凯撰中华书局1989年11月影印本《文选理学权舆》汪师韩撰《丛书集成初编》本《文选李注补正》孙志祖撰《丛书集成初编》本《文选笔记》孙志祖撰《丛书集成》初编本《文选旁证》梁章钜撰清光绪八年吴下重刻本《文选笺证》胡绍煐撰江苏古籍刻印社1990年3月影印本《文选李注义疏》高步瀛撰中华书局1985年11月点校本《文选平点》黄侃评点黄焯编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7月版《昭明太子和他的文选》台湾学生书局编辑部1971年10月版《敦煌古抄本〈文选〉五臣注研究》游志诚撰台湾敦煌学研讨会论文(1995年)《昭明太子萧统年谱稿》俞绍初撰1995年国际文选学讨论会论文《<文选>和辞赋》曹道衡师撰载《文选学新论》郑州大学古籍所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关于萧统和〈文选〉的几个问题》曹道衡师撰《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5期。
论王韬“后聊斋”系列中的涉海小说
论王韬“后聊斋”系列中的涉海小说王双腾(山东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100)摘要:“涉海小说”指行文中直接提及海洋的小说。
王韬“后聊斋”系列所含涉海小说中的海洋书写分作点缀性海洋元素与整体性海洋叙事。
《海外壮游》等凭借西方世界等现实海洋元素开拓中国涉海小说的叙事空间与艺术视野。
因采用报刊连载的新式创作方式,《仙人岛》等在叙事中融合“误入异域”与“才子佳人”两种模式。
通过将海洋环境意象化,《因循岛》等在海洋叙事中植入作者个人情感。
《海外美人》采取前代“航海远行”叙事模式,表达晚清知识分子对近代新型海洋环境的认知。
受困于晚清社会匮乏的海洋实践与淡薄的海洋意识,王韬涉海小说虽在局部完成新变,却无法从思想精神层面实现对于海洋的真正认知。
关键词:王韬;后聊斋;海洋;小说中图分类号:I207.41文献标识码:A在《聊斋志异》众多续书中,晚清思想家、文学家王韬所作“后聊斋”系列颇负盛名。
“后聊斋”系列包含《遁窟谰言》《淞隐漫录》《淞滨琐话》三部王韬个人小说集,所收三百余篇小说中有三十余篇于行文中直接提及海洋,本文将这一部分作品称作“涉海小说”。
涉海小说对于海洋的书写分作点缀性海洋元素与整体性海洋叙事两种形式,点缀性海洋元素指小说行文中涉及海洋的只言片语;整体性海洋叙事指作者将小说故事发生的背景设置于海洋之中,人物行为活动始终受到收稿日期:2019⁃01⁃25基金项目:本文为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海上丝路视阈的明清文学与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6BZWJ06)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双腾(1989-),男,山东济南人。
山东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海洋文学研究。
·中国文言小说研究·文章编号:1002⁃3712(2019)02⁃0152⁃09152海洋制约的叙事方式。
本文拟以王韬“后聊斋”系列所含涉海小说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此类作品对中国古代海洋小说的新变与传承,以期窥探晚清海洋小说的发展困局及其成因。
海录述评
《海录》述评南洋研究院中国史王俊杰学号:25520141152222一、《海录》作者及成书过程(一)谢清高的生平及《海录》成书过程谢清高祖籍广东嘉应州程乡金盘堡(今广东省梅州市梅县)。
他生于乾隆三十年,死时57岁,如此推测,谢清高生于公元1765年,卒于1821年。
关于谢清高的生平,依据最多的是杨炳南的《海录序》:“余乡有谢清高者,少敏异,从贾人走海南,遇风覆其舟,拯于番舶,遂随贩焉。
每岁遍历海中诸国,所至辄习其言语,记其岛屿阨塞风俗物产,十四年而后返粤,自古浮海者所未有也。
后盲于目,不能复治生产,流寓澳门,为通译以自给。
”《海录》成书过程:“嘉庆庚辰春,余与秋田李君游澳门遇焉,与倾谈西南洋事甚悉。
向来志外国者,得之传闻,证于谢君所见,或合或不合,盖海外荒远,无可征验,而腹佐以文人藻绩,宜其华而匙实矣。
谢君言甚朴拙,属余录之,以为平生阅历得籍以传,死且不朽,余感其意,遂条记之,名曰《海录》。
所述国名,悉操西洋土音,或有音无字,止取近似者名之,不夜强附载籍,以失其真云。
”由上述序文,得知谢清高是《海录》的口述者,笔受者则为杨炳南,是为嘉庆二十五年( 1820年)之事。
(二)《海录》成书的背景清朝建国之初,由于郑氏集团占据台湾,清朝采取了严厉的海禁措施。
这些海禁措施包括:禁止沿海居民私自出海贸易、裁剪对外贸易口岸、拆毁海船、派水军在沿海巡逻、在沿海地区施行大规模迁界:一方面强行将沿海岛屿上的居民迁往大陆;另一方面强迫沿海居民迁往内地。
平定郑氏集团后,清朝虽然宣布开放海禁,但在乾隆年间,清廷又封闭了江苏、浙江、福建的三个通商口岸,只保留广州对外通商。
由于清政府实行这种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中国无法与世界沟通,因而对各国的情况知之甚少,而在此时的西方国家,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正经历着很大的变革,人类开始进入更高层次的文明——工业文明。
正如吕调阳《海录》序中所说的:“中国人著书谈海事,远及大西洋、外大西洋,自谢清高始。
《海录碎事》及其文献价值
《海录碎事》及其文献价值作者:梁琨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22期【摘要】《海录碎事》为南宋叶廷珪编纂的一部颇具文献价值的中型类书。
《海录碎事》编纂体例完备,条目简约,并于条目下著录原书或注释,所录词语多属其他类书所未收的新鲜词语,这对于宋以前的诗文辑佚与校勘大有裨益,同时对于研究我国古代文化史和科技史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类书;《海录碎事》;文献价值一、校雠学价值对于古代类书的功能,张涤华在《类书流别》中说的很清楚:“类书初兴,本以资人君乙夜之览,故于古制旧事最为详悉,及其流既广,文家渐用之以备遗忘,词臣渐作之以供遣用,于是采摭遂及于华藻。
迨乎科举学盛,士子又据以为射策之资。
”但是,随着新学术的发展,类书的传统功能也逐渐消失。
由于类书具有“资料辑录”的特征,对古籍的校勘和辑佚显示出其独特的功用。
《海录碎事》对于宋以前诗文的辑佚、古籍的校注具有重要价值。
《海录碎事》虽引文简约,但于诗文辑佚还是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
《全唐诗》的编纂就从《海录碎事》中辑出281句唐人佚诗。
范宁辑《博物志》、逮钦立辑录《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时也都参考利用了《海录碎事》。
《海录碎事》引用了大量前代诗文,可以用于宋前文献的校勘。
鲁迅先生校辑《岭表录异》以及《嵇康集校注》时就采用了《海录碎事》中的内容。
《海录碎事》的校雠学价值尤其体现在庾信《愁赋》辑存上。
姜夔《齐天乐》一词中有“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句。
对“庾郎先自吟愁赋”中的《愁赋》,胡云翼认为是不存在的。
胡云翼的《宋词选》注云:“庾信的《愁赋》今不传。
这里愁赋一词可能是指他那些《哀江南赋》《伤心赋》《枯树赋》一类哀愁凄怆的作品”。
60年代夏承焘先生在《姜白石词编年校笺》一书中运用《海录碎事》解决了这个问题。
夏先生注此句云:“今本《庾子山集》无《愁赋》,前人谓白石此句杜撰。
案:王若虚《滹南遗老集卷三十四》之《文辨》谓‘尝读庾信诗赋,类不足观,而《愁赋》尤狂易古怪。
《全后汉文》纂误概述
第38卷第4期2019年4月绵阳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Mianyang Teachers x CollegeVol.38No.4Apr.2019DOI:10.16276/51-1670/g.2019.04.027《全后汉文》纂误概述牟华林(贺州学院,广西贺州542899)摘要:《全后汉文》的失误主要有作者漏收、误系主名、作晶漏收、出处信息不明、误定篇题、误定某文亡佚、某文重收、某文系年不明、某文系年有误、史书叙述文字误入正文、擅改底本文字、误以多人为一人等多种情况,文章以举例的方式指出这些失误,以期能对《全后汉文》的后续利用与研究有所帮助,使其能更好地发挥价值。
关键词:《全后汉文》;编纂;失误;考察中图分类号:120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612X(2019)04-0149-07笔者有幸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招标项目“《全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编纂整理与研究”的工作,与万光治师共同主持子项目《全东汉文》的编纂整理。
编纂整理《全东汉文》有一项重要工作即是重新整理严辑《全后汉文》⑷。
在整理《全后汉文》的过程中,我们陆续发现《全后汉文》编纂所存在的一些失误。
兹将这些失误归纳为如下类型,并举例论述,以期能对《全后汉文》的后续研究与利用有所帮助。
一、作者漏收《全后汉文》漏收东汉作者有两种情况:一是有的作者本有文字尚可收录而《全后汉文》未加收录,故不收这些作者。
如《华阳国志》⑵卷一O中《广汉士女》载:“郑度,绵竹人也。
先主自葭萌南攻,说牧璋曰:'左将军悬军袭我,野谷是资。
急驱巴西、梓潼民内涪水以南。
一切烧除野谷,固垒待之。
彼请战,不许。
久无所资,不过百日,必当面缚。
'先主闻而恶之。
璋不纳。
”其中郑度进谏刘璋破刘备的一段文字,前后首尾较完整,集中反映了郑度在刘备兵临城下之时的军事智慧,是一篇颇有识见的、能反映郑度军事思想的文章,但《全后汉文》因未收此文,故连“郑度”这一作者也一并阙收。
俞绍初新修订本《建安七子集》评介
第 1期 冯 源:俞绍初新修订本《建安七子集》评介
·39·
安七子诗文集方面的缺失,因先前的辑本本身即二 手材料,其繁芜丛杂、真伪不辨之处颇多,为正本清 源,俞先生在整理《建安七子集》时另起炉灶,所用 底本不主一 家,如 七 子 诗 文 集 侧 重 《文 选 》的 就 以 《文选》为底本,侧重《乐府诗集》的就以 《乐府诗 集》为底本,侧重《艺文类聚》的就以《艺文类聚》为 底本,等等。俞先生在辑校过程中用作底本的有: 《文选》《玉台新咏》《文馆辞林适园丛书本》《乐府 诗集》《古 文 苑 》《玉 烛 宝 典 》《编 珠 》《北 堂 书 钞 》 《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御览》《事类赋》《海录 碎事》《韵补》《文镜秘府论》《太平广记》《太平寰 宇记》《九 家 辑 注 杜 诗 》《分 门 集 注 杜 工 部 诗 》《后 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旧唐书》《后汉纪》 《通典》等 26部文献。同时,以明张溥《汉魏六朝 一百三家集》、明冯惟讷《古诗纪》、清严可均《全上 古三代秦 汉 三 国 六 朝 文 》等 为 校 本。 此 种 不 以 明 清辑本为底本的整理方法,俞绍初先生在整理《王 粲集》时使用过,为 20世纪 80年代初国内最早采 用者。事实证明,此种底本不主一家的整理方法亦 可能是整理先唐时期亡佚书的最理想方法。据笔 者所见,以后此类古籍整理大都沿用了这种路径, 说明这种路子是行得通的。笔者曾就此种追本溯 源的整理方法请教过俞先生,俞先生谦逊地说,此 种方法当归功于中华书局编辑部,其时,俞先生就 整理《建安七子集》中的想法及困惑与中华书局编 辑部沟通,编辑给俞先生写信,嘱其“不主一本,按 图索骥”,坚 定 了 俞 先 生 采 用 此 种 整 理 方 法 的 信 心。直到若干年后,才得知其时中华书局的编辑是 许逸民先生。
宋代类书《海录碎事》研究
宋代类书《海录碎事》研究宋代类书《海录碎事》研究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之一,这个时期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其中一本备受关注的类书便是《海录碎事》。
本文将对《海录碎事》进行详细的研究,以揭示其在宋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海录碎事》是由宋代文学家孔平仲所撰写的一本类书,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完成。
该书以杂录的形式,收录了各种琐事、趣闻和奇闻异事。
在宋代时期,民间的故事、传说和民俗话题都备受关注,而《海录碎事》正是对这些内容的整理和归纳,可谓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从内容上看,《海录碎事》可分为九个部分:政事、文笔、人物、谜题、山水、风俗、遗事、职官和方术。
其中,政事部分主要记录了宋代朝廷的政治、军事和外交事务;文笔部分则收录了一些文人的文章、诗歌和书画作品;人物部分则记载了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和名士;谜题部分则是对一些家喻户晓的谜语和谜题的解答;山水、风俗和遗事部分则生动地描述了当时社会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以及一些历史上的事件和传说;职官部分则介绍了当时朝廷中各个职位的职责和工作内容;方术部分则记录了一些民间的医药和占卜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海录碎事》以其丰富多样的内容,全面地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例如,在政事部分,可以了解到宋代朝廷的政策决策过程和当时的外交关系;在文笔部分,可以欣赏到一些著名文人的才情和文化成就;在人物部分,可以了解到一些历史上的英雄和名士的事迹和成就;在遗事部分,可以领略到一些历史事件的真相和背后的历史演变过程。
同时,《海录碎事》也为后人研究宋代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和文化背景。
此外,《海录碎事》还通过其独特的文学表达形式,对宋代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当时,类书作品在文学界颇受推崇,而《海录碎事》以其内容的丰富、内容的杂糅和语言的生动形象为当时文人提供了许多灵感和创作素材。
正因如此,《海录碎事》对进一步推动宋代文学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海录碎事》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海录碎事》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海录碎事》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海录碎事》是南宋初期叶廷珪所编集的一部中型类书。
刘戡之存世文集及附录
刘戡之存世文集及附录刘戡之(1890-1977),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文化学者和教育家,其在中国教育界和文化界具有重要地位。
他的学术研究和思想贡献被广泛认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刘戡之的学说,他的一些重要著作集结成为存世文集,并附有相关的附录资料。
本文将对刘戡之存世文集及附录进行探讨。
一、刘戡之存世文集刘戡之存世文集是收录了刘戡之多篇学术论文和著作的书籍。
这些论文和著作涵盖了他的研究领域和思想观点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研究价值。
存世文集的第一篇是《论文学的实质》,这篇论文是刘戡之对文学研究的深入思考和总结。
他从文学作品的创作、艺术形式和审美体验等多个角度进行了详细分析。
这篇论文对于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的本质和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篇著名的论文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刘戡之在这篇论文中对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进行了对比研究和评价。
他认为传统教育注重礼仪和道德教化,而现代教育则更注重知识传授和实践能力培养。
通过对两者的对比,刘戡之提出了自己的教育改革思路,对于推动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此外,存世文集中还收录了刘戡之多篇著名的散文,如《教育的发展与趋势》、《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等。
这些散文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刘戡之对教育和文化的重视和思考,对于增进我们对教育和文化问题的认识具有积极的影响力。
二、附录刘戡之存世文集的附录是为了更加全面地介绍刘戡之及其学说而附加的相关资料。
附录内容包括了刘戡之的生平简介、学术成就总结、学术交流记录等多个方面。
首先,附录中的生平简介介绍了刘戡之的出生背景、成长经历以及学术生涯的重要节点和成就。
通过这一部分,读者可以了解到刘戡之的个人背景和家世背景,进一步理解他的学术成就所在的历史和社会背景。
其次,附录中的学术成就总结部分总结了刘戡之在文化学、教育学等领域的重要贡献和学术影响。
这一部分通过对刘戡之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的整理,向读者展示了他的学术水平和学术贡献的广度和深度。
叶廷珪和《海录碎事》
叶廷珪和《海录碎事》
胡道静
【期刊名称】《辞书研究》
【年(卷),期】1990(000)001
【摘要】<正> 《海录碎事》二十二卷,是南宋初年闽人叶廷珪编集的一部中型的类书。
它的特点是辑集群书中的“新奇事,未经前人文字中用”者于一编,分门别类,标立词目,以便寻检。
实际上,它是一部故书杂记群籍中新鲜词语的汇典,可以用来检索这些词语的出典。
由于它们经过分类编录,所以形成一部类书。
现在我们重印,又编
【总页数】10页(P107-115,139)
【作者】胡道静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
【相关文献】
1.叶廷琯及其《吹网录》 [J], 胡艳红;詹看
2.中国实力散文诗作家访谈录——答《散文诗作家报》主编海叶问 [J], 蒋登科;皇泯;田景丰
3.中国当代戏剧的强身之道——叶廷芳先生访谈录 [J], 林琳;叶廷芳;
4.《海录碎事》及其文献价值 [J], 梁琨;
5.《海录碎事》在辞书史上的文献价值 [J], 陈汝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谢清高与《海录》
谢清高与《海录》
刘幸
【期刊名称】《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2(011)002
【摘要】鸦片战争前,由于传统的蛮夷观念和清政府的海禁政策,鲜有中国人游历到欧美各国,谢清高就是这少部分人中的一员。
谢清高出海经商十余年,到过数十个国家,归国后,在友人的帮助下,将其经历刊印成书,名曰《海录》。
《海录》记述了亚洲及欧美各国的地理位置、民风民俗、物产以及法律、政治制度、当地华人等相关情况,在当时是中国人了解外国情况的为数不多的书籍之一。
【总页数】3页(P37-39)
【作者】刘幸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青岛266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49
【相关文献】
1.谢清高的西洋观 [J], 张淑琼;江滢河
2.从民间祭海到\"祭海谢洋\"大典——海洋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J], 王莳雨
3.清高——我的忏悔录 [J], 余军
4.花清高速公路海布互通立交方案设计 [J], 潘朝慧
5.《海国闻见录》与《海录》述评 [J], 邱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明代日用类书的出版
论明代日用类书的出版刘全波【摘要】Publication industry of daily -use leishu in Ming Dynasty has obtained great development.Allkinds of daily -use leishu had been compiled and printed constantly.They had version complex and numerous.Profi-ting from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bookshops and bookseller,it had become an important branch in the flourishingPublication industry of Ming Dynasty.Because of the abundant content and popular prices,daily -use leishu was be-loved by people at all levels of the organization,it also became a Wanbaoquanshu which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gainknowledge and learn about the world for common people at that time.%明代日用类书的出版事业得到了巨大发展,各种日用类书不断被编纂、刊刻出来,版本繁复,数量众多,加之书坊、书商经营有方,遂成为明代繁荣发展的出版事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内容丰富、价格低廉的日用类书受到广大士农工商的青睐,成为普通民众了解世界、开拓眼界、增长知识的万宝全书。
【期刊名称】《山东图书馆学刊》【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6页(P67-71,119)【关键词】明代;日用类书;出版【作者】刘全波【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Z224类书是古籍中辑录各种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按照一定的方法加以编排,以便于寻检、征引的一种资料汇编。
《金壶记》考论
2020/09 No.223论 坛成于北宋晚期似乎不太准确。
考《金壶记》“二篆”条、“称绝”条的内容,其中“二篆”条前面已考,记载事件发生在“淳化四年七月”。
又考“称绝”条,《金壶记》载:“李至、杨徽之、张洎《祭徐公文》曰:‘篆籀称绝,典谟得体。
’”[3]672《徐公文集》卷末附有李至、杨徽之、张洎《祭徐公文》[4]。
此祭文成于公元996年,释适之当于这年之后才能看到此祭文,因此我们可以推断《金壶记》成书于996年之后。
(二)《金壶记》卷数与条数对于《金壶记》的卷数,历代学者颇有争议,存在“一卷说”“两卷说”“三卷说”的观点。
《金壶记》的条数也有争议,有“三百余条”的说法,也有“三百五条”的说法,还有“四百零六条”的说法。
持有“一卷说”的学者有陈振孙、马端临等人。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记载:“《金壶记》,一卷,僧适之撰。
”[9]陈振孙记载《金壶记》为一卷。
马端临采用了陈振孙的观点:“陈氏曰:‘僧适之撰。
集书家故事,以二字为题,而注所出于其下。
凡三百余条。
’”[10]持有“二卷说”的学者有郑樵、余绍宋等。
郑樵的《通志》记载:“《金壶记》,二卷,僧适之。
”[11]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记载:“卷上二百七十一条,卷下一百三十四条,都三百五条。
”[12]持有“三卷说”的学者有倪涛、四库馆臣等。
倪涛《六艺之一录》收录的《金壶记》为上、中、下三卷。
[13]《四库全书总目》记载《金壶记》为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14]。
《钦定天禄琳琅书目》也记载:“《金壶记》,宋僧适之撰,上中下三卷。
”[15]关于《金壶记》内容的条数,陈振孙、马端临都认为是“三百余条”。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记载:“《金壶记》,一卷……凡三百余条。
”[9]陈振孙记载《金壶记》为三百余条,马端临采用了陈振孙的观点。
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记载,《金壶记》“都三百五条”。
余绍宋的“都三百五条”计算错误,实为四百零五条。
笔者根据日本静嘉堂现存宋临安书棚本《金壶记》、北京故宫博物院图书馆藏绛云楼影宋钞本《金壶记》以及《中国书画全书丛书》收录的《金壶记》,认为《金壶记》当为上、中、下三卷本。
古代记录奇闻怪事的书有什么
古代记录奇闻怪事的书有什么奇闻怪事是国内奇异类最大的分享平台。
网页一直保持着简单、清爽、便利的风格,并从专业、规模、功能、视觉四大方面要求出发,以稳定、快速、丰富这些优点使得奇闻怪事在同类站中起到了引导和楷模作用,并通过良好的口碑在广大奇异爱好者中传阅。
那么说到“奇闻怪事”,那就不得不谈谈古代记录奇闻怪事的书了。
古代记录奇闻怪事的书有什么中国古代记录奇闻怪谈的小说多了去了,我在这里列举一二,仅供参考。
(按年代排名)《山海经》、《淮南子》、屈原的《楚辞》、列寇的《列子》、庄周的《庄子》、《绎史》、《诗经》……(先秦时代。
这个时期的文学是指中国从远古时代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前。
外国人称这个时期为神话时代。
中国神话是很丰富的,但因为是口耳相传,许多已经失传。
今天所见到的,多是以上文献里的零星资料。
) 干宝的《搜神记》、东方朔(托名)的《神异经》和《十州记》、班固(托名)的《汉武故事》和《汉武帝内传》、曹丕(旧题)的《列异传》、张华的《博物志》、葛洪的《神仙传》、陶潜(托名)的《搜神后记》、晋王嘉的《拾遗记》、宋东阳无疑的《齐谐记》、宋刘义的《幽冥录》、齐王琰的《冥祥记》、梁吴均的《续齐谐记》、北齐颜之推的《冤魂录》……(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个时期的小说可分志怪和志人小说,其中志怪小说数量很多,但大多已散佚,现存三十余种。
它们记述神仙方术、鬼怪巫妖、殊方异物、佛教灵异等非现实的故事,也记载了一些野史轶闻和民间传说,充满着新奇诡异的浪漫主义色彩。
其中不乏《干将莫邪》、《宋定伯》、《李寄》等流传甚广的故事) 王度的《古镜记》、佚名的《补江总白猿传》、张鷟的《游仙窟》、沈既济的《枕中记》和《任氏传》、陈玄佑的《离魂记》、李朝威的《柳毅传》、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杜光庭的《虬髯客传》、白行简的《三梦记》、薛调的《无双传》……(以上为隋唐时期作品。
这个时期特别是唐代,由南北朝志怪、志人小说发展出了传奇小说。
个被低估的文学作品
个被低估的文学作品简介文学作品是人类创造的重要艺术形式之一,它通过文字表达情感、思想和体验。
然而,有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由于各种原因被低估或忽视了。
本文将介绍一些个被低估的文学作品,希望能给读者带来新的阅读选择和启发。
1.《夜航船》- 萨缪尔·R·德拉尼·梭尔泽简介《夜航船》是法国小说家萨缪尔·R·德拉尼·梭尔泽创作的重要作品,出版于1869年。
这部小说以讲述一个年轻水手在海上经历各种人生困境为主线,揭示了社会不公、人性的复杂性以及对自由和正义的追求。
为什么被低估?虽然《夜航船》在当时获得了一些好评,但由于其超过1000页的篇幅和浓厚的政治寓言风格,在后来逐渐被忽视。
然而该书深入探讨了社会问题和人类心灵,并通过夸张的形象和幽默的描写带给读者独特的阅读体验。
2.《穆斯林的葬礼》- 托马斯·埃格顿简介《穆斯林的葬礼》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埃格顿于1965年出版的小说。
该书以一个挣扎在文化冲突中的巴基斯坦裔英国人家庭为背景,通过温暖而感人的故事展现了移民、宗教、身份认同等主题。
为什么被低估?尽管《穆斯林的葬礼》获得了一些文学奖项,但由于其对移民话题的直接探讨和艺术化表达,在相对较小规模的读者圈子内被低估。
然而该书以细腻入微的笔触塑造了鲜活而富有血肉感的角色形象,引发读者对族群认同、文化传统和人性困境等话题的思考。
3.《无声告白》- 赛琳娜·略特简介《无声告白》是美国作家赛琳娜·略特于2014年出版的小说。
这部作品以一个普通的美国小镇为背景,通过多重视角和回忆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一位少女被谋杀的故事,并揭示了社会犯罪、家庭关系和沉默是如何影响人们生活的。
为什么被低估?尽管《无声告白》在出版后获得了一些赞誉,但由于其作为“悬疑”类型小说的归类,容易被人误认为只是一本轻松读物。
然而该书通过紧凑的情节、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惊人的结局,引发了对社会道德、沉默与真相等主题深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陵王送 春 》亦 云 ‘ 更 江令 恨别 ,庾 信愁赋 。 ’似宋 人所见 庾 集 实有 《 愁赋 》 ,倾钱锺书先生见告 : 《 愁赋 》见 叶廷畦 《 海 录碎事 》卷九 下 ‘ 愁乐 门 ’之 ‘ 愁城 ’条 目” 。《 海录碎 事 》 卷九 : 庾信 曾作 《 愁赋》 ,有 ‘ 谁 知 一寸 心 ,乃 有 万斛愁 ’ 之 句。 ”利用 《 海 录碎事 》可以解决 千年悬 案 , 由此 可见 《 海 录碎事 》的价值多么重要 。
愁赋 ”中的 《 愁赋》 , 胡云翼认为是不存在 的。胡云翼 的 《 宋 词选 》注 云 : “ 庾 信的 《 愁 赋 》今不传 。这里愁 赋一 词可能 是指他那些 《 哀 江南赋 》《 伤心赋 》《 枯树赋 》一类哀愁凄怆 的作 品” 。6 0年代夏承焘 先生在 《 姜 白石词编年校笺 》一书 中运用 《 海录碎事 》解决 了这个 问题 。夏先 生注此句云 : “ 今 本《 庾 子 山集 》无 《 愁赋》 ,前人谓 白石此 句杜撰 。案 : 王 若虚 《 滹南遗老集卷 三十四 》之 《 文辨 》谓 ‘ 尝读庾信诗赋 , 类不足观 ,而 《 愁 赋 》尤狂易古怪 。 ’又刘辰翁 《 须溪词 ・ 兰
二 、辞 书学 价 值
宋代是我 国古代类 书编撰 的全盛时期 ,这与宋代文化学 术 的繁荣有着密切 的关系 。宋代类 书的编撰不仅在体例上多 有创新 , 而且在类书编撰 内容选择上也甚为 丰富。 《 海录碎事 》 多个人利 益 ,而忽视对社会 、国家 、自然造 成的伤害。柏拉 图强调节制 个人 欲望 ,使理智能够领导激情 和欲望 ,让 自身 的行为符合社会 规范 ,这样 ,整个社会就彼此 和谐 、团结协 作 ,社会全体人 民都 会感 到幸福 。所 以,我们不 能简单只追 求个人幸福或部分人 的幸福 ,而应该是整个社会 、整个 国家 的幸福 。因此 ,我们 在追求个人幸福 的时候 ,需要将 个人 幸 福与他分享 ,帮 助和引导他人获得幸福 ,使个人在构 建社 会 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 “ 中国梦 ”的过程 中实现 自身 的幸福 。 由于柏拉 图生活在奴 隶制 时代 ,当时 的等级观 念强烈 , 切思想都带有 为政 治服务的倾 向,他还主 张禁 欲 ,抑制人
青年与社 会
2 0 1 4 年8 月上 第2 2 期 总第5 6 8 期
《 海录碎事 》及其文献价值
梁
( 新 乡学院
琨
新乡 4 5 3 0 0 0 )
文学院 ,河南
【 摘
要 】《 海 录碎 事 《 海录碎 事 》编纂体例 完备 ,条 目简约 ,
并 于条 目下著 录原 书或注释 ,所录词语 多属其他类 书所未收 的新 鲜词语 ,这 对于宋 以前 的诗 文辑佚 与校勘 大有裨 益 ,同时对 于研 究我 国古代 文化 史和科技 史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 关键词 】类书 ; 《 海 录碎事 》;文献价值
一
、
校 雠 学 价值
对 于古代类 书的功能 ,张涤华 在 《 类书流别 》中说 的很 清楚 : “ 类 书初 兴 ,本 以资人君 乙夜 之览 ,故 于古制 旧事最 为详 悉 ,及其流既广 ,文家渐用之 以备遗忘 ,词 臣渐作之 以 供遣 用 ,于是采摭遂及 于华藻 。迨乎科举学 盛 ,士子又据 以 为射 策之 资。 ”但是 ,随着新学 术 的发展 ,类 书的传 统功能 也逐渐 消失。 由于类书具有 “ 资料辑录 ”的特征 ,对 古籍 的 校勘 和辑佚 显示 出其独特 的功用 。《 海 录碎事 》对于 宋以前 诗文 的辑佚 、古籍 的校注 具有重要 价值 。《 海 录碎事 》虽引 文简 约 ,但 于诗文辑 佚还是 提供 了大量有 价值 的资料 。《 全 唐诗 》的编纂 就从 《 海录碎事 》中辑 出 2 8 1 句唐人佚 诗。范 宁辑 《 博物志》 、逮 钦立辑 录 《 先秦 汉魏 晋南北朝 诗 》时也 都参考利用 了 《 海 录碎 事 》 。 《 海 录碎事 》引用 了大量前 代诗文 ,可 以用 于宋前文 献 的校勘 。鲁迅先 生校辑 《 岭表 录异 》以及 《 嵇康集校 注 》时 就采 用了 《 海 录碎事 》中 的内容。《 海录碎事 》的校 雠学价 值尤其体现在庾信 《 愁赋 》辑存上 。姜 夔 《 齐天乐 》一词 中 有 “ 庾郎先 自吟愁 赋 ,凄凄更 闻私语 ”句。对 “ 庾 郎先 自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