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影视天王较劲并购按老板指示做市值
民营电视四公子的四种活法
如果要为诞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的民营电视传媒机构书写一段历史,这四个人将是这一事业最初的拓荒者,也是这一篇章最活跃的书写者。
王长田、董朝晖、孙健君、陆兴东,他们分别率领光线传媒、欢乐传媒、派格太合、唐龙国际,共同摒弃了初期小作坊式电视生产的低级形态,走上了系统化流水线式节目生产道路,见证了国家对社会资本介入传媒业的政策变化风云,遭逢了“民营”二字扣之头上的辛酸苦辣。
可以用一系列比喻来描述这四个人数年来的追求——从前有一个美丽的爱琴海,在海的一边有四个作摆渡生意的家族,家族的名字分别叫光线、欢乐、派格、唐龙,四大家族每天靠为他人摆渡挣钱。
时间久了,都累积了一笔可观的资产,就想怎样能把生意做大。
四家的掌门公子虽然同在一个行业里操戈,但是每位公子都有自己鲜明而独特的个人梦想,追逐这个梦想的过程让同质化的竞争也增添了多样的色彩。
光线家族的公子王长田在过去的岁月里一直致力于造一条品牌价值极高的漂亮的龙船,放眼整个海面,“娱乐现场”号龙船耀武扬威、神气非凡,喜爱游玩的乘客看到这艘大船必定爱不释手,高度的承载量令光线家族得意扬扬。
但是,爱琴海的制海权始终不在光线家族手里,当然也不在其他人手里,而由河海局统一监管,每次龙船出海前都要河海局的领导签字画押,而河海局也未必每次都准予通过。
光线就决定不再称自己的家族为单纯的摆渡世家,而改为高科技多媒体世家,于是,围绕着爱琴海,从天上地上再到海里,光线乐此不疲地将战线拉大,开始营建各种充满多媒体意味的娱乐设施。
面对着摆渡世家之间激烈的竞争与普遍无法做大做强的局面,欢乐世家的公子董朝晖则选择了合作与合并作为下一阶段主要的战略思想。
从河海局到其控制的船业公司,再到爱琴海对面其他几个优秀的摆渡世家,以及时有光顾的国外投资佬儿,可能都是董朝晖寻求合作的对象。
倚靠爱琴海的这个小城并非成熟的商业社会,像时代与华纳那么大的公司还要合并在许多摆渡世家的眼里不可想象,但是董朝晖却看得开,这种合并的趋势不需要别人去逼迫,而是水到渠成的力量。
《2024年影视业高溢价并购问题探析——以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为例》范文
《影视业高溢价并购问题探析——以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影视行业的蓬勃发展,影视业高溢价并购成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
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的案例,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引起了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这一高溢价并购的背景、动因、问题及影响,探讨影视业高溢价并购的内在逻辑和潜在风险,以期为影视企业的并购决策提供参考。
二、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的背景与动因(一)并购背景华谊兄弟作为国内知名的影视企业,一直致力于打造全产业链的影视帝国。
而东阳美拉作为一家新兴的影视制作公司,拥有丰富的创作资源和优秀的制作团队。
在这样的背景下,华谊兄弟选择并购东阳美拉,旨在扩大自身的业务范围和资源储备。
(二)并购动因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的动因主要包括:一是实现资源整合,扩大业务范围;二是获取优秀的人才和创作团队,提升公司的创作能力;三是通过并购实现快速扩张,提升市场竞争力。
三、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的高溢价问题(一)高溢价的定义与衡量高溢价是指并购方支付的价格远高于被并购方的实际价值。
在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的案例中,高溢价主要体现在华谊兄弟支付的并购价格远高于东阳美拉的资产价值和市场估值。
(二)高溢价的成因高溢价的成因主要包括市场炒作、信息不对称、协同效应预期等。
在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的案例中,高溢价的成因主要是市场对影视行业未来的乐观预期和对东阳美拉优秀创作团队的认可。
四、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的问题分析(一)财务风险问题高溢价并购可能导致华谊兄弟的财务风险增加。
如果并购后的整合不顺利,可能会导致公司的财务状况恶化,甚至可能引发财务危机。
(二)文化整合问题由于华谊兄弟和东阳美拉在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并购后可能会出现文化整合难题。
如何有效地整合两家公司的文化和资源,是华谊兄弟面临的重要问题。
(三)协同效应问题虽然华谊兄弟希望通过并购实现资源整合和业务扩张,但实际效果并不一定如预期。
影视并购公司高估值及市场风险管理应对
影视并购公司高估值及市场风险管理应对打开文本图片集摘要:影视行业为首的文化产业是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份,但近年来影视并购公司的高估值却也对应着高市场风险。
通过对照行业、市场间的数据,得出了高估值现象与行业特征、政策背景及市场现状密切相关。
最后从并购谨慎性、创新投资营运策略及人材培养机制等方面提出影视并购公司的市场风险管理对策。
关键词:影视行业并购估值风险管理近年来影视行业成为资本市场的焦点之一,同行业公司之间并购火热,不少传统行业的公司也希翼通过并购热点的影视娱乐板块,为企业注入新元素以扭亏为盈。
以道博股分为例, 2022 年 2 月 17 日,道博股分成功受让强视传媒 100.0%股权,交易总价 6.59 亿人民币,完成公司自 1998 年登陆上证所以来的第四次转型。
而在并购案完成后,道博股分的股价一路飙升,从并购前长期维持的每股 9 元摆布上升至最高的每股 75 元,并且,公司 2022 年市盈率高达 242 倍,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较上年增长 5504.33%,这些都引起市场对其的追捧,即使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道博股分股价也始终维持在 50-60 元的高位。
然而,市场对于影视行业的热捧不禁引起我们的耽忧,影视并购公司的高估值是否存在风险?公司在并购完成后应该怎样对市场风险进行管理以保持公司价值?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一探索竟。
一、影视公司高估值现象分析从 2022 年起,资本与娱乐的结合催生了影视行业的并购热潮, 2022 年发生 63 起影视公司并购案,涉及资金近 550 亿元; 2022 年影视行业并购总额达 507.78 亿元。
由于目前针对影视公司的估值方法基本上惟独一种,即看 PE (市盈率)和 EV/EBITDA (企业价值/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因此影视公司的高估值现象主要体现在市盈率、股价以及并购溢价率三个方面。
(一)行业市盈率远超市场平均根据我国沪深两市电影与娱乐行业 25 家上市公司的数据,截至2022 年 4 月 6 日,行业市盈率总体高于市场,平均市盈率在 76.25 倍,而其上属的文化传媒行业平均市盈率为 60.69 倍,同时段 A 股指数与深证成指滚动市盈率分别为 13.08 和 29.25。
回首企业并购中的蛇吞象
回首企业并购中的蛇吞象买下香港》,这是某财经.管理类杂志最近才出品的专题,它的内容基本也同《抄底华尔街》如出一辙,描述的同样是中国企业,纷至踏入香港,大手笔地将知名港企收入囊中。
并购年。
而之前称之为并购年年份的是2004年与2005年。
在这两年里,中国企业做出了两举改变全球产业格局的举措。
TCL持久战。
在将近两年的时间内,掌门人的李东生经历了炼狱般的考验。
通过收购而组建的全球最大彩电制造企业,不仅未能所愿,甚至已经打乱了国内企业的发展布局。
持久战成为了李东生当时惟一的选择。
Lenovel标志闪耀全球。
已被证明失败。
蛇吞象。
并购年,在中国企业又开始跃跃欲试般地踏上了国际化的征途中,海尔又如耀眼明珠般,迎难而上,将收购GE的家电事业部,续演第四处蛇吞象。
蛇吞象又将怎样上演呢?也许就现有的环境来讲,谁都无法定论。
但在前程未卜,风险与机遇交加已成事实面前,我们需要的可能是并购化潮流中冷静,在冷静中回首过往的经验与教训。
那种内心的冲动,那种民族自豪感不可避免。
因为这是有史以来,中国企业首次通过海外合作来改变全球产业的格局。
大不一定强,但不大一定不强的理念。
所以,当TCL在国内市场已较具规模时,李东生就开始策划着漂洋过海的旅程。
2002年10月,TCL花费820万欧元收购了德国破产彩电厂施耐德,2003年初又买下美国彩电销售商高威达公司,但由于收购企业的品牌、实力、技术以及销售网络等多种因素,李东生对此并不满足。
而是继续用着鹰一般锐利的眼睛,搜索着TCL远洋航行的着陆点。
買下香港》,這是某財經.管理類雜志最近才出品的專題,它的內容基本也同《抄底華爾街》如出一轍,描述的同樣是中國企業,紛至踏入香港,大手筆地將知名港企收入囊中。
並購年。
而之前稱之為並購年年份的是2004年与2005年。
在這兩年裡,中國企業做出瞭兩舉改變全球產業格局的舉措。
TCL持久戰。
在將近兩年的時間內,掌門人的李東生經歷瞭煉獄般的考驗。
通過收購而組建的全球最大彩電制造企業,不僅未能所願,甚至已經打亂瞭國內企業的發展佈局。
《2024年影视业高溢价并购问题探析——以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为例》范文
《影视业高溢价并购问题探析——以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文化产业的崛起和资本的深度融合,影视行业的高溢价并购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近年来,众多上市公司及投资者对影视企业进行了大量高溢价并购活动。
以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为例,该并购案涉及高额的交易价格和复杂的并购过程,其背后反映出的高溢价并购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本文将围绕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的案例,对影视业高溢价并购问题进行探析。
二、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的背景及概况华谊兄弟作为国内知名的影视娱乐企业,近年来不断通过并购扩张其业务版图。
其中,并购东阳美拉是华谊兄弟在影视领域的一次重要布局。
该并购案涉及金额巨大,且在行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东阳美拉作为一家具有潜力的影视公司,其独特的项目资源和优秀的创作团队吸引了华谊兄弟的注意。
然而,高昂的交易价格使得此次并购被冠以“高溢价”的标签。
三、影视业高溢价并购的主要问题1. 估值泡沫:在影视业高溢价并购中,往往存在估值泡沫的问题。
由于影视行业的特殊性,资产评估往往涉及较多的主观判断和预测,这为高估值提供了空间。
在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的案例中,过高的交易价格可能反映了估值泡沫的存在。
2. 风险控制不足:高溢价并购往往伴随着较大的风险。
在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的案例中,如果对目标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法律风险等缺乏充分了解,可能导致并购后的整合难度增加,甚至出现亏损。
3. 企业文化融合问题:影视企业的文化融合是并购后的重要任务。
由于华谊兄弟与东阳美拉在企业文化、管理理念等方面存在差异,如何在并购后实现企业文化的融合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四、对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的反思针对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的案例,我们应该反思高溢价并购的合理性。
首先,企业在进行并购时应该充分了解目标公司的实际情况,避免盲目追求规模扩张和市场份额。
其次,应该加强风险控制,对目标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法律风险等进行充分调查和评估。
最后,应该注重企业文化的融合,促进并购后的整合和协同发展。
影视业高溢价并购问题探析——以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为例
影视业高溢价并购问题探析——以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为例影视业高溢价并购问题探析——以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为例一、引言影视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
然而,近年来影视业高溢价并购不断增多,其中以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的案例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以此为例,对影视业高溢价并购问题进行探析,并分析影视业高溢价并购的原因、影响以及相应的对策。
二、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的背景和过程华谊兄弟是中国一家著名的电影制片公司,在影视业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2015年,华谊兄弟以199亿元人民币的高价并购了东阳美拉,一家以电影特效制作闻名的公司。
此次并购引起了媒体和市场的广泛关注。
三、高溢价并购的原因分析1. 市场需求巨大:随着内地电影市场的不断扩大和观众对高质量影视作品的需求增加,电影特效制作成为各大制片公司的重要环节。
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正是看中了其在电影特效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2. 媒体曝光和品牌效应:华谊兄弟作为中国知名的电影制片公司,其并购行为一直备受媒体关注,这种曝光不仅能提升华谊兄弟的市场声誉和品牌形象,还可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的加入。
3. 长期收益期望:电影特效制作是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成功的电影特效制作公司往往能持续产生丰厚的利润。
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也是看中了其潜在的长期收益前景,希望通过此次合作能够获得更大的利益。
四、高溢价并购的影响分析1. 市场动态调整:高溢价并购意味着投资者对目标公司的长远增长潜力持乐观态度,这对整个市场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然而,如果所投资的目标公司无法实现预期目标,投资者可能面临巨大的损失。
2. 行业竞争加剧:高溢价并购会加剧行业内的竞争。
其他拥有充足资金和资源的公司可能会通过并购或者加大投资来抢占市场份额,从而引发更激烈的竞争局面。
3. 资本市场的波动:高溢价并购可能引发资本市场的不稳定。
当投资者对某一行业泛起高风险并购热潮时,资本市场的投资情绪可能会过热,进而导致市场波动和不确定性增加。
影视业高溢价并购问题探析——以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为例
影视业高溢价并购问题探析——以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为例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娱乐需求的增加,影视业成为了热门的投资领域。
然而,在影视业高溢价并购的背后却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其中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的案例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这一问题展开分析,并探讨其中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的背景。
作为中国影视行业的龙头企业,华谊兄弟一直以其强大的制作能力和丰富的IP资源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然而,在2018年,华谊兄弟宣布以27亿元的价格收购东阳美拉51%的股权。
这一收购引发了广泛争议,尤其是对于华谊兄弟高溢价并购行为的质疑。
其次,我们来分析高溢价并购的问题所在。
影视行业具有非常明显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项目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艺术家创作和市场反应等因素。
而高溢价并购往往是基于对未来收益的过度乐观估计而进行的,这使得企业承担了巨大的财务风险。
此外,高溢价并购还可能导致企业资源分散和管理混乱,对企业运营产生负面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解决方法。
首先,企业在进行并购决策时应更加谨慎,避免过度追求规模大小而忽略了风险评估。
其次,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及时识别、评估和控制各种风险,以避免高溢价并购带来的损失。
此外,企业可以通过多元化投资和资源整合来降低单一项目的风险,并提高整体运营效益。
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的案例还引发了对于国内影视业乱象的讨论。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公司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进行了一系列不合理的收购和扩张行为,导致市场经营不规范和项目质量下降。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行业管理和监管,建立健全的行业规范和标准,遏制乱象的蔓延。
总之,影视业高溢价并购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解决。
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的案例给我们带来了警示,提醒我们在影视行业投资中要谨慎决策,避免盲目追求规模扩张而忽视风险评估。
未来,我们期待有关部门和企业能够共同努力,促进影视行业的健康发展。
并购重组渐入“癫狂”,市值管理不带这么玩儿的
并购重组渐入“癫狂” 市值管理不带这么玩儿的本文作者:马燃(前瞻网资深产业研究员、分析师)如果说近期A股市场的并购重组状态,那么只能用“癫狂”来形容。
2013年9月30日,乐视网发布公告称,拟以现金和发行股份相结合的方式购买花儿影视100%的股权,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乐视新媒体99.5%的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交易总额为15.98亿元,其中花儿影视100%股权的价格为9亿元。
从并购的商业逻辑看,花儿影视作品屈指可数,最出名的莫过于《甄嬛传》,而其网络版权早已经卖出。
截至2013年6月末,花儿影视的资产总额2.23亿元,净资产为1.06亿元,上半年净利润6017万元,并购的市盈率高达14.96倍,市净率高达8.49倍。
乐视网的并购只能用“太贵”来形容,在商业逻辑方面并没有太多的合理性。
而如果说之前乐视网并购引起人们关注是因为“买太贵了”,那么后面发生的事情更让人哭笑不得,是不是“买太急了”?2013年10月11日,乐视网被媒体直指其公布的16亿元重组草案出现数据错误,乐视网临时停牌。
2013年10月13日,乐视网发布澄清公告称,公司经自查对11处错误进行了修改,股票将于14日开市起复牌。
事实上,乐视网并购花儿影视是近期A股市场并购重组渐入“癫狂”状态的真实写照。
根据统计,从2012年6月到2013年9月,中国A股市场正在进行、已经完成、失败的资产重组事件共计1183项,涉及863家上市公司,超过1/3的公司有资产重组动作,涉及资产金额8162.49亿,平均每单并购重组资产标的6.90亿元。
而很多公司的并购开始脱离商业并购本质,市场很多并购都是为了操纵市值管理,公司并购彻底沦为大股东操纵市值的工具。
例如掌趣科技(300315.SZ),短短半年内,掌趣科技连续并购了3家游戏公司,花掉了33.6亿元。
同期,掌趣科技股价也很给力,从2012年12月3日到2013年10月16日,市值增长了3.21倍。
而在公司市值暴增数倍之后,包括杨闿、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邓攀以及华谊兄弟等一众首发股东大幅度减持,累计套现金额高达5.37亿元,位居创业板公司减持榜榜首。
2023年我国影视行业并购及投资分析
2022年我国影视行业并购及投资分析当消费者感叹票房纪录一次又一次的被刷新的同时,资本早已在影视行业布局,赚得盆满钵满,影视传媒行业作为新兴朝阳产业,近年来得益于国家经济进展、消费需求升级以及政策大力支持,影视行业呈现出迅猛进展的良好态势,市场需求极其旺盛,票房持续高速增长,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具有宽阔的进展前景。
2022年我国影视行业并购及投资分析内容如下。
2022年春节,“星迷”接力将《美人鱼》票房推至30亿大关,制造内地最高票房纪录。
受益于此,参加该片保底发行的光线传媒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大涨超40倍。
在票房经济持续升温背景下,近年来影视并购大事频现,2022年A股影视相关并购达76起,涉及资本2000亿元。
有业内人士指出,处于朝阳行业的影视业吸引许多公司的关键在于能提升市盈率,而电影行业还有三年左右的高速增长期。
去年每5天发生一起影视并购在过去的2022年,内地票房“神话”不断上演。
《夏洛特苦恼》以5000万元的成本带来了14.41亿元的收入,制造出高达3000%的回报率;《万万没想到》点映两天累计票房破亿,位居过亿速度排名榜首;《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9.56亿的票房成为国内最卖座动画片。
众多单片票房奇迹助推大盘不断上升,据广电总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达440.69亿元,较2022年的近300亿元同比增长48.7%,这一数据在2022年还停留在220亿元。
在票房屡创新高的同时,上市公司频施“资本术”,不断涉及对影视行业横向兼并、垂直整合及跨界收购。
并购影视标的,已成为文化传媒行业的热门大事。
南方都市报数据显示,2022年A股市场共发生137起文化传媒行业并购大事,其中影视相关并购多达76起,涉及资本2000亿元,占比87%,平均每5天发生一起影视并购大事。
在2022年,A股发生影视并购大事为61起,而在2022年,这一数据仅为7起。
更多最新影视制作行业分析信息请查阅发布的《2022-2022年影视制作行业深度分析及“十三五”进展规划指导报告》。
靳东关于股票的电视剧有哪些
靳东关于股票的电视剧有哪些
靳东关于股票的电视剧有以下几部:
1. 《黄飞鸿血肉相连》
《黄飞鸿血肉相连》是靳东主演的一部关于股票的电视剧,该剧以股票投资为背景,讲述了公司高层之间的权力斗争和各种投资的故事。
靳东在剧中饰演一名精明能干的股票投资者,他通过犀利的分析和独特的眼光,成功识别出了市场的投资机会,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 《风声》
《风声》是一部靳东主演的关于股票市场的电视剧,该剧讲述了一个小投资者通过对股票市场的观察和研究,发现了隐藏在市场中的大风险,并最终成功抄底的故事。
剧中,靳东饰演的角色是一个智慧过人的股票分析师,他通过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和准确判断,帮助身边的人成功化解了股市的风险,实现了财富的增长。
3. 《复合大师》
《复合大师》是一部靳东主演的关于股票交易的电视剧,该剧讲述了一个普通的股民在市场中逐渐发展起来,并最终成为顶级投资大师的故事。
靳东在剧中饰演的是一位冷静沉稳的股票分析师,他通过对市场的深入研究和自身的不断提升,逐渐取得了投资界的认可,并成为了业内的顶级人物。
4. 《狐狸三国》
《狐狸三国》是一部靳东主演的股票题材电视剧,该剧讲述了
一个年轻人在股票市场中的奋斗和成长的故事。
靳东在剧中饰演的是一位具有天赋的股票投资者,他在市场中经历了起伏和挫折,最终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智慧,成功获得了财富和成就。
以上是靳东关于股票的电视剧的介绍,每一部剧都以股票投资为背景,通过不同的故事情节展现了股票市场的魅力和挑战。
媒体产业横向整合的例子
媒体产业横向整合的例子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媒体产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横向
整合已成为媒体公司追求增长和竞争优势的重要策略之一。
这种整
合形式通常是指不同类型的媒体公司之间的合并或收购,以扩大其
在不同媒体领域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媒体产
业横向整合的典型例子。
1. 華納兄弟公司与時代華納公司的合并。
2018年,華納兄弟公司宣布将与時代華納公司合并,这一交易
价值约850亿美元。
这一合并将使得新公司拥有更多的电影、电视
制作和发行资源,进而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其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2. 迪士尼收购福克斯。
2019年,迪士尼以7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福克斯的娱乐资产,包括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福克斯电视台和国家地理频道。
这一
交易使得迪士尼成为全球最大的娱乐公司之一,拥有了更多的电影、电视节目和流媒体内容,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娱乐产业的地位。
3. 谷歌收购YouTube.
2006年,谷歌以16.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
这一收购使得谷歌得以进入在线视频领域,并且加强了其
在互联网广告市场的地位。
这些例子都展示了媒体产业横向整合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通过
整合不同类型的媒体资源,公司可以实现规模经济,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也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多样化和优质的媒体内容。
然而,媒体产业横向整合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反垄断审查、文化整合
和员工安置等问题。
因此,媒体公司需要在整合过程中谨慎行事,
充分考虑市场、政策和文化因素,以实现整合的最大价值。
《2024年影视业高溢价并购问题探析——以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为例》范文
《影视业高溢价并购问题探析——以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为例》篇一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影视业的快速发展,高溢价并购成为行业内常见的现象。
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便是这一趋势的典型案例。
高溢价并购虽然能够在短期内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问题和风险。
本文以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为例,深入探析影视业高溢价并购的问题及其成因,旨在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参考。
二、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的背景及过程华谊兄弟作为中国影视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其并购东阳美拉的案例备受关注。
此次并购的背景是影视行业整合趋势的加强,以及华谊兄弟对优秀内容制作团队的渴望。
并购过程涉及了高昂的并购费用和复杂的股权结构调整。
三、高溢价并购的问题分析(一)估值过高风险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所支付的高溢价可能导致估值过高的风险。
在并购过程中,如果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不准确,可能导致过度支付,损害股东利益。
(二)财务压力增大高溢价并购会增加企业的财务压力。
华谊兄弟在并购后需要承担东阳美拉的债务和运营成本,这对其资金链构成一定压力。
(三)文化整合难题影视企业的文化整合是并购后的重要问题。
华谊兄弟与东阳美拉在企业文化、运营理念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如何实现有效整合是并购成功的关键。
(四)市场反响与预期差距高溢价并购往往伴随着市场的高期待。
然而,如果并购后的整合效果不理想,可能导致市场反响与预期差距较大,影响企业形象和股价。
四、问题成因探析(一)行业热度与资本驱动影视行业的热度吸引了大量资本涌入,推动了高溢价并购的发生。
在资本的驱动下,企业往往追求快速扩张,忽视了并购的风险。
(二)信息不对称在并购过程中,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估值偏差。
华谊兄弟在并购东阳美拉时,可能因为信息不完整或理解不准确而支付过高溢价。
(三)监管不足相关监管部门对高溢价并购的监管不足,也是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之一。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影视业高溢价并购的监管,防止过度竞争和恶意收购。
2021年十大并购案例
2021年十大并购案例1. 美团收购摩拜2021年1月,中国外卖巨头美团以约25亿美元的价格完成对共享单车公司摩拜的收购。
这笔交易使得美团进一步扩大了其出行服务业务,加强了其在共享单车市场的竞争力。
2. 腾讯收购淘票票2021年2月,中国科技巨头腾讯以约1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电影票务平台淘票票的控股权。
这一举动进一步巩固了腾讯在娱乐产业的地位,并为其打造综合娱乐生态系统提供了更多资源。
3. 京东收购嘉里物流2021年3月,中国电商巨头京东以约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嘉里物流的部分股权。
这一收购使得京东能够进一步加强其物流网络,提升配送效率,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4. 腾讯收购武汉绿地电影城2021年4月,腾讯以约8.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武汉绿地电影城的控股权。
这一收购进一步扩大了腾讯在电影产业的版图,为其继续发展娱乐内容提供了更多资源。
5. 美团收购无人配送公司Xiaoju Kuaizhi2021年5月,美团以约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无人配送公司Xiaoju Kuaizhi的控股权。
这一收购使得美团能够进一步提升其外卖配送服务的效率和准确性,加强了其在外卖市场的竞争力。
6. 阿里巴巴收购网易考拉2021年6月,阿里巴巴以约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网易旗下的跨境电商平台考拉海购。
这一收购进一步加强了阿里巴巴在跨境电商领域的实力,提高了其国际业务的竞争力。
7. 拼多多收购果小美2021年7月,拼多多以约6.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水果电商平台果小美的控股权。
这一收购使得拼多多能够进一步拓展其农产品电商业务,提供更多品类的商品选择给消费者。
8. 腾讯收购唐人影视2021年8月,腾讯以约7.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唐人影视的控股权。
这一收购进一步巩固了腾讯在影视产业的地位,为其打造综合娱乐生态系统提供了更多资源。
9. 京东收购易购2021年9月,京东以约1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线下百货零售商易购的控股权。
这一收购使得京东能够进一步拓展其线下零售业务,提供更多购物渠道给消费者。
投资潮盘点:影视并购失败案例
投资潮盘点:影视并购失败案例(投资潮出品)随着票房市场相对稳定且快速扩容,影视行业无疑已经成为资本市场的新宠。
影视并购案例中以跨界并购居多,其中收购方多为餐饮、木材、建筑、汽车等行业的上市公司。
尽管从表面看上去影视行业的并购案如火如荼,但这一火热景象的背后却暗藏阻力。
自9月份开始已有多家公司宣布并购失败或终止。
财务问题、涉违法交易、未来盈利不明确为影视公司上市接连受阻的主要原因。
详情请看下表。
以下是投资潮整理出的影视并购失败案例的详细情况。
印记传媒60亿借壳高金食品遇阻,证监会立案调查并购案例简介:2014年4月8日,高金食品公布了重大重组方案。
根据方案,高金食品将置入印记影视娱乐传媒有限公司100%股权,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发生变更,故此次交易构成借壳上市。
并购双方简介:四川高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6年,总部位于中国四川省遂宁市。
高金食品的业务范围包括生猪屠宰、加工、冷冻、销售;饲料原料和饲料的销售;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技术的进出口业务;项目投资;销售仪器仪表、机械设备及零配件;建筑与房地产业。
其中,主营业务就是生猪的屠宰业务,作为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
DMG印记是一家集中品牌营销和影视娱乐为一体的国际集团,成立于1993年,总部设在北京。
集团在品牌营销、电影、电视、音乐、数字技术、演艺管理以及其他娱乐产业相关资源等范畴,均有深厚的积淀和广泛的投资。
DMG传媒作为国内领先的整合传播代理公司,致力为品牌挖掘精准的市场洞察、创意高品质的内容、并提供创新而高效的推广平台,与中国亿万消费者互动沟通。
20多年来,DMG传媒为众多国际国内一流品牌提供传播策略、广告创意、公关推广、媒介购买等一站式服务。
长期合作品牌包括大众汽车、耐克、美国强生、中国移动、上海家化等,曾获得众多国内外营销和创意大奖。
失败原因:2014年6月15日晚间高金食品公告,于6月13日接到证监会通知,因为参与重组的有关方面涉嫌违法被稽查立案,上市公司重组申请被暂停审核。
《2024年影视业高溢价并购问题探析——以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为例》范文
《影视业高溢价并购问题探析——以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国内经济持续繁荣与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影视业逐渐成为国内外投资者眼中的黄金领域。
在这一大背景下,华谊兄弟作为中国影视业的巨头之一,通过并购东阳美拉这一举动迅速引发了业界关注和公众讨论。
本篇论文以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为研究对象,从多角度探讨影视业高溢价并购的现状、动因以及存在的相关问题。
二、影视业并购现状(一)背景与现状随着政策的推动与资本的追逐,中国影视行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行业内部频繁出现企业间的并购与重组,其背后推动的正是对优质内容及产业升级的渴望。
其中,高溢价并购现象逐渐凸显,而影视企业的跨地区、跨领域整合趋势更是日趋明显。
(二)高溢价并购的特点高溢价并购主要体现在估值和支付手段两个方面。
由于对被并购方未来收益的乐观预期和品牌效应的认可,往往导致估值偏高。
同时,通过现金、股票或混合支付方式,企业快速完成交易并获得控制权。
三、华谊兄弟并购东阳美拉的案例分析(一)并购双方概况华谊兄弟作为国内领先的综合性娱乐集团,拥有丰富的影视资源与经验。
而东阳美拉作为一家新兴的影视制作公司,拥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和优秀的内容创作团队。
(二)并购过程及溢价情况华谊兄弟以高溢价并购东阳美拉,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股权结构调整和支付方式的设计,成功实现了对东阳美拉的控股。
在这一过程中,高溢价的背后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和考量。
四、高溢价并购的动因与问题(一)动因分析1. 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和资源优势;2. 快速扩张:借助被并购方的资源实现企业快速扩张;3. 业绩增长:对优质资产的高溢价并购能提升公司整体业绩表现;4. 多元化经营:进入新的领域或实现产业链的拓展。
(二)高溢价并购面临的问题1. 估值风险:过高的估值可能导致企业面临巨大的资产减值风险;2. 资金压力:高额的支付可能使企业面临资金链紧张甚至断裂的风险;3. 整合难度:不同企业的文化、管理方式等整合难度大,可能影响业务协同效应的实现;4. 监管风险:受政策法规影响,并购后的运营可能面临合规风险。
华谊集团并购整合案例
华谊集团并购整合案例曾几何时,华谊兄弟一系列的“明星大腕”收购案,轰动一时。
其中包括10个多亿收购冯小刚的“美啦”,包括收购李晨、Angelababy、冯绍峰、杜淳等人的东阳浩瀚,包括收购张国立的浙江常升……华谊兄弟大举推动“明星IP”战略,事后看来,说白了就是高溢价收购明星持股的空壳公司。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华谊兄弟的部分收购案中的“神操作”历史:1、2013年,华谊斥资2.5亿元买下了张国立的浙江常升70%的股权,溢价36倍。
2、2015年,华谊兄弟以7.5亿收购了成立仅1天的东阳浩瀚70%股权,这家公司的股东是李晨、冯绍峰、Angelababy、杜淳、郑恺等。
溢价75倍。
3、2015年,华谊兄弟以10.5亿元的天价收购冯小刚的东阳美拉股权。
当时,这家公司的净资产是为负值,但估值却高达15亿。
收购溢价是“天文数字”!当时,这些高价收购都是有业绩对赌的。
其对赌形式,就类似于昆仑万维(15.87,0.42,2.72%)13.95亿溢价收购负1.45亿的资产收购案中的“业绩承诺”,完不成“任务”需要“补偿”上市公司。
除了深度绑定明星导演,大搞IP化,华谊兄弟还激进开展多元化布局,干起了投资平台的活儿。
先是花了55亿在投资冯小刚的电影公社,搞实景娱乐。
接着豪掷19个亿,成为英雄互娱的第二大股东。
那个时候,在一系列资本运作的催生下,华谊兄弟的市值达到了历史最高的900亿元。
同时,也还埋下了几十个亿元的商誉这把“双刃剑”。
以收购张国立的浙江常升为例,我们理顺一下这些收购案的“神操作”和“风险”:2.52亿元收购张国立公司70%股权,同时张国立以1.52亿元购买王忠军、王忠磊的股票。
经过“资本运作”,此次收购,张国立拿到1亿元现金+市价1.52亿元的股票;王氏兄弟拿到1.52亿元的现金。
可谓是“一箭双雕”的资本外流兼大股东拿上市公司的钱实施了高位套现。
当时,华谊兄弟的股价50元左右。
当年华谊兄弟在眼花缭乱的收购的时候,散户朋友们的预期普遍乐观,股吧里一片欢腾,个个都像是中了头彩,“长期持有”一定会过上“歌舞升平”的日子。
《2024年影视公司并购案例研究》范文
《影视公司并购案例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影视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并购作为企业扩张、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影视行业中尤为常见。
本文将针对一起典型的影视公司并购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背景、过程、影响及启示,以期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
二、案例背景本次并购案例涉及A公司和B公司。
A公司是国内知名的影视制作公司,拥有丰富的影视资源和良好的市场口碑;B公司则是一家新兴的影视制作与发行公司,具有较强的创作能力和市场潜力。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A公司决定通过并购B公司来扩大业务范围、增强竞争力。
三、并购过程1. 前期准备:A公司对B公司的财务状况、业务规模、创作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调查和评估,以确定并购的可行性。
同时,双方就并购条件、价格等进行了初步谈判。
2. 谈判阶段:经过多轮谈判,A公司和B公司就并购条件、价格等达成一致。
双方签订了并购协议,明确了并购后的组织架构、业务整合等事项。
3. 审批阶段:并购协议签订后,双方需向相关监管部门提交并购申请,经过审批后才能正式完成并购。
4. 整合阶段:并购完成后,A公司和B公司开始进行业务整合,包括人员调整、资源整合、业务协同等方面。
四、并购影响1. 业务拓展:通过并购B公司,A公司成功拓展了业务范围,进一步增强了在影视行业的竞争力。
2. 资源整合:双方在资源、人才等方面实现了共享,提高了整体运营效率。
3. 品牌影响力提升:并购后,A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4. 市场反应:并购得到了市场的积极响应,A公司的股价在并购后的一段时间内持续上涨。
五、案例分析1. 成功因素:本次并购的成功得益于双方的共同意愿、互补优势和合理运作。
A公司和B公司在创作、市场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双方通过合作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同时,并购过程中的合理运作和团队协同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2. 经验教训:首先,要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调查和评估,确保并购的可行性。
影视公司并购案例研究
影视公司并购案例研究影视公司并购案例研究引言随着电影和电视行业的不断发展,影视公司并购成为了行业内常见的现象。
通过并购,影视公司可以快速扩张市场份额,提高制作水平和竞争力,并实现商业战略的目标。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知名影视公司并购案例的研究,分析其背后的动机、目标和影响,探讨并购对影视公司发展的影响。
一、华纳兄弟公司收购新线电影公司华纳兄弟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电影和电视制作公司之一,而新线电影公司则是知名的独立电影公司。
在2008年,华纳兄弟公司宣布收购新线电影公司,这个并购案例成为了业界瞩目的事件。
1. 并购动机华纳兄弟公司通过收购新线电影公司,扩大了自身的市场份额,并加强了其在独立电影制作领域的地位。
同时,这一并购也使华纳兄弟公司拥有了新线电影公司独特的品牌和知名度,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全球影视市场的地位。
2. 并购目标新线电影公司作为一家独立电影公司,以制作和发行大量具有独立特色的影片而著名。
华纳兄弟公司通过收购新线电影公司,获得了更多的高质量独立电影资源,进一步丰富了公司的电影库,满足了不同类型影片的市场需求。
3. 并购影响此次并购案例使华纳兄弟公司在影视制作和发行领域更具竞争力。
同时,新线电影公司的独立制作风格也为华纳兄弟公司带来了不同的制作理念和创作思路,促进了公司内部的创新和发展。
这次并购也为公司带来了更多的品牌合作和商业机会。
二、迪士尼收购21世纪福克斯迪士尼公司是全球著名的娱乐巨头,而21世纪福克斯则是美国知名的电影和电视制作公司。
在2019年,迪士尼公司完成了对21世纪福克斯的收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1. 并购动机迪士尼公司通过收购21世纪福克斯,进一步扩大了自身在电影和电视行业的市场份额。
这一并购案例使迪士尼公司成为了全球最强大的娱乐公司之一,并增加了公司的多样化娱乐内容。
2. 并购目标21世纪福克斯是一家拥有丰富的电影和电视作品的公司,其拥有的知名品牌和IP资源对于迪士尼公司具有重要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大影视天王较劲并购:资本凶猛按老板指示做市值2013年11月04日 05:32 理财周报我有话说(15人参与)新浪财经客户端:全市场极速行情不限次数免费股价提醒一切事关未来的产业竞争力秩序重构,资本凶猛乐视网(35.800,-0.94,-2.56%)并购花儿影视,华谊并购银汉科技、常升影视,华策并购克顿传媒,光线并购新丽传媒理财周报记者杨流茂/上海报道华谊兄弟(23.230, 0.73, 3.24%)(300027.SZ)、光线传媒(38.820, 0.77,2.02%)(300251.SZ)、华策影视(31.150, 0.00, 0.00%)(300133.SZ)、乐视网(300104.SZ),没有谁甘于人后。
因为这一切事关未来的产业竞争力秩序重构。
击鼓传花10月29日,光线传媒宣布斥资8.29亿元收购新丽传媒27.64%的股权。
至此,包括华谊兄弟、华策影视、乐视网(300104.SZ)、中视传媒(19.53, 0.00, 0.00%)(600088.SH)等知名上市影视传媒类公司均有大手笔并购。
“政策方面,比如证监会鼓励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然后是文化传媒行业内本身的一些政策,一些地方性政策,鼓励文化传媒公司做大做强。
另外,金融行业,比如银行对它们并购资金的支持力度也是比较大的。
刚刚好今年有一波股价炒作,一些公司自身也有减持需要,然后今年业务量,比如拍电影票房之类的还可以,手头现金流还是比较充裕的。
还有一些公司,可能想上市但IPO停了,体量较小,所以有可能出售给现在要收购的一些企业。
”浙江私募阮一飞表示。
影视公司方面的并购案未来还会大量出现。
光线传媒董事长兼总经理王长田[微博]表示,影视行业未来发展的市场空间将持续扩大,一些具有先发优势的影视公司,会采取投资并购策略,来整合资源并形成规模优势。
同时,一些小、散、弱的影视公司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危机,它们要么转变自己的经营方式,要么跟优势公司进行分工合作,像过去那样独立发展空间越来越小。
资本凶猛今年以来,影视行业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并购热潮。
据理财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其中并购金额超过1亿元的共有7起,涉及5家上市公司: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华策影视、乐视网和中视传媒。
其中华谊兄弟并购最多,共有3例,包括收购银汉科技50.88%股权、浙江常升影视70%股权和江苏耀莱20%股权,分别耗资6.72亿、2.52亿和2.10亿,合计11.34亿元。
乐视网共有2次收购,分别是9亿元收购花儿影视、2.99亿元收购乐视新媒体,合计耗资11.99亿元。
在单个并购案例金额方面,以华策影视最大,该公司以16.52亿元收购克顿传媒;中视传媒10.2亿元收购金英马居次。
艺恩咨询副总裁侯涛认为,并购潮出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到资本层面驱动,按照老板指示去做市值。
“另外,从公司业务多元化的角度来看,很多公司业务发展并不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单纯的电影、电视剧或者文化传媒公司,它们想做的业务领域很多,像影视、动漫、游戏、互联网、视频都可以做,这些业务也都是有相关性,而且现在很多国内上市公司比较懂得包装,投资人或股东来讲对这种包装过的公司寄予更大的希望,也会推动股价的上升。
”事实确实如此,今年以来,有并购经历的影视传媒类公司都经历了大涨。
万得数据显示,自2013年1月1日至10月30日,华谊兄弟上涨了233%,光线传媒上涨了154%,华策影视上涨了178%,乐视网上涨了312%,中视传媒上涨了109%。
影视行业林林总总的并购案中,亦有一些共同规律和特点:多以行业内知名公司为主,收购公司集中于电视剧公司,比如华谊兄弟收购的浙江常升,光线传媒收购的新丽传媒,华策影视收购的克顿传媒,乐视网收购的花儿影视,中视传媒收购的金英马影视,都是电视剧为主营的公司。
“这主要是由于电视剧市场空间大、公司数量多、市场集中度低,电影与电视剧业务协同效应强。
”侯涛表示。
殊途同归“我觉得这些企业家还是有雄心的,想做大做强。
但是由于他们起家的基础和根基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各有侧重、各有短长。
”上海大学教授、博导石川表示。
作为A股市场里的电影龙头企业,华谊兄弟和光线传媒均选择通过并购电视剧公司来弥补电视剧的短板,其中华谊兄弟斥资2.52亿元收购张国立的浙江常升70%股权,而光线以8.29亿收购新丽传媒27.64%的股权。
“其实过去华谊业务还是比较单一的,主要是做电影,但是电影风险太大了,比如《一九四二》这个片子质量不错,但市场反馈不如预期。
上市后大家对华谊的期望值也比较高,它有些时候觉得压力很大,也希望扩张业务板块,比如国立常升,它做电视剧是很厉害的,而华谊自己做电视剧其实成效并不是特别好,可能贴牌的更多,自己出品、自己能把控电视剧,我想肯定就是通过国立常升的并购,来拓展电视剧这部分的业务板块。
”石川表示。
而发行出身的光线在发行、营销方面比较强,但是制片比较弱,并且以前做电影比较多,电视剧可能涉及的比较少,这个业务板块它可能要逐渐地覆盖。
而这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选择优势资源合作,另外一个就是利用自己的资金优势进行并购,来壮大自己企业的实力。
不过,这两家公司并购也有很大的不同。
除了电视剧公司,华谊兄弟还收购了主营游戏的银汉科技50.88%股权和主营影院业务的江苏耀莱20%股权。
“华谊现在是影视行业的第一集团军,也是A股龙头,它的优势资源是最多的,而且现金流也比较充沛,每股现金流有七毛多。
所以它的并购比其他影视公司更多。
”阮一飞表示。
艺恩咨询副总裁侯涛认为,华谊兄弟并购包括游戏、视频网站以及一些影院服务公司等,而光线主要集中在内容服务本身,对上下游服务产业链还没有顾及太多,这也跟光线传媒现在要把自己的核心业务做大,核心业务在市场上还不是第一位有一定的相关性,公司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选择的并购主体不太一样。
“光线我觉得更多的是比较稳妥的策略。
它并没有去全资并购或者处于控股的地位,比如这次收购新丽传媒大概是占28%的股份,收购对象还有一定的自主权或者能独立运营。
而华谊并购公司很多都是控股或要合并报表的,这就要看公司对未来并购风险的预估,包括对并购对象实际业务的控制度,也会有所差异。
”他表示。
而华谊和主营电视剧业务的华策之间,差别就更大了。
7月29日,华策影视公告称,拟以16.52亿元收购克顿传媒100%股权。
收购完成后,华策影视有望成为国内首家市场占有率超过10%的电视剧公司,生产规模达到年产电视剧1000集以上。
另外,克顿传媒数据库收录了自1997年以来近万部影视剧的收视评估情况以及国内领先的制作班底信息,涵盖国内90%以上有播出记录的主创人员以及80%以上的其他制作班底成员信息。
“从整体的团队来说,华谊发展的目标和野心更大,因为它毕竟站在电影这个角度,包容性也比较强。
它收购游戏公司,投资电影院线,以后还可能会搞一些类似迪斯尼游乐场的东西。
所以我觉得华谊未来想做得更大的话,它可能会走出这个行业,跨行业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广东一位私募老总表示,“而华策现在基本上还是围绕电视剧这一块去深挖,在电视剧的上下游,包括克顿这样一个大数据的平台,在媒介顾问咨询这个领域的优势去进行一个更强的组合。
但是跨出这个范围可能还没看到有这样一些想法。
”而艺恩咨询副总裁侯涛也认为:“对华谊来讲,更快速地拓展上下游服务产业链那是它核心的东西,包括它并购游戏公司,更多的是为了做财务投资,获取更多的利润。
而这一块你在华策那根本看不到,它还没到那个阶段,为了纯粹做财务投资某家公司。
”乐视越轨在众多影视行业的并购中,乐视网的收购比较独特,它表明,以版权内容为王的视频网站对于内容的需求达到新高。
2013年9月30日,乐视网公告称拟以9亿元收购花儿影视100%股权和以2.99亿元收购乐视新媒体99.5%股权。
花儿影视曾拍摄《甄嬛传》、《金婚》、《新编辑部的故事》等热门电视剧,乐视新媒体则专门运作版权交易。
“它本质上跟华谊、华策收购是一回事,都是为了扩张业务板块,而不是一个内涵型的并购。
可能乐视以前比较擅长发行,它是做网站视频出身的,但是自己又没有制片生产这一端,所以有的时候它也会受制于人,就是说抓不到好的作品。
现在竞争很厉害,如果一部电视剧被以别的公司一个更好的价格抢走了以后,它就处在被动地位了。
”石川表示,“所以它现在扩张业务板块,向电视剧制作扩展,至少对作品有操控权了,也可以降低它的成本。
这有点像过去湖南卫视[微博]的一样,搞制作播放一体化。
”在石川看来,乐视网野心很大,以后肯定也要成为像华谊这样的综合性娱乐公司。
“特别是签下了张艺谋以后,很明显乐视网并不会局限于视频网站这一块,肯定要向电影市场、电视剧市场扩张的。
”而阮一飞则认为,乐视网的并购,只不过是为了在二级市场制造概念圈钱。
“乐视网现在走得太快了,可能资金上出现点问题,所以需要在二级市场制造一些概念,然后圈点钱。
乐视网本身就有一个乐视影业,如果它真的要搞影视,完全可以让乐视影业去收购,而不是乐视网去收购。
”万得数据显示,自2013年1月1日至10月30日,乐视网上涨了312.31%,已经大大超越了华谊兄弟233.39%的涨幅。
野心显露“现在整个文化传媒行业的规模、市值还是比较小的,无论占我国GDP总量还是A股市值的比例,都是很小的。
我做过一个统计,美国迪斯尼的市值是1000亿美元,6000多亿人民币,我们A股市值最大的文化传媒类公司市值才300多亿人民币,差距很大。
”前述广东私募老总表示。
“从未来十年八年去看的话,文化传媒的发展空间还是比较大的,而且最后来说都是不断地通过并购、合并这样的方式去不断把它做大。
所以今年大家看到文化传媒行业里有很多并购,但是我觉得未来依然会有这样的动作。
”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在2013年8月接受理财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影视未来发展的市场空间将持续扩大,一些具有先发优势的影视公司,会采取投资并购策略,来整合资源并形成规模优势。
与此同时,一些小、散、弱的影视公司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危机,它们要么转变自己的经营方式,要么跟优势公司进行分工合作,像过去那样独立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
而且,未来传媒、娱乐、互联网、游戏以及动画等业务,也会越来越多地进行融合;内容之间相互融合,再用品牌来进行串接,渠道和内容也会进行整合。
“这种整合最后会形成一些综合性的传媒娱乐集团,这类集团的起家业务可能会有很大差异,但是最后它们会融合成类似的业务领域,覆盖面比较广,会同时拥有渠道和内容,而且规模比较大,新旧媒体相互融合的传媒娱乐集团。
我认为这样的大型综合性娱乐传媒集团,国内会形成10家左右,每一家公司的规模都很大。
”王长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