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全国卷散文阅读汇编
2010年各省高考文学阅读整理
2010年高考中文学作品阅读分析在2010年高考试卷文学作品阅读中,共考了小说8篇,散文11篇。
散文一:《海棠花》2010年北京卷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A.文章串联起作者生命中从故乡到异域的一些断片,运用了首尾照应寓情于物的手法。
(考查文章的结构)B.第②段写作者故乡单调的房顶及同样单调的海景,凸显出家中海棠花晚霞般的绚烂。
(考查对文章中语句的理解)C.作者虽然十分渴望”从现在起要仔仔细细地过日子“,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未能如愿。
(考查对文章中语句的理解)D.上世纪30年代赴德国留学的作者始终用苦行者的精神钻研学问,以致无暇顾及海棠花。
(考查对文章中语句的理解)E.文章写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映了作者对战争年代德国社会现实的思考与省察。
(考查对全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17.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7分)①文章第②段开头说“我虽然喜欢海棠花,但却似乎与海棠花无缘”,作者与海棠花真的是“无缘”吗?为什么?(3分)(本题既考查了作品内容、情感,又考查了文本结构和作者思路)②简要分析“海棠花”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4分)(借物抒情类的散文中的“物”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多是行文线索和抒情线索。
)18.第⑤段画线部分状写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这与下文有什么关联?(4分)(第一问:画线句即是抒发作者情感的句子,所以直接整合、提取即可。
第二问:思考某句与下文的关联,通常有领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等作用。
)19.第⑧段“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它们却近在眼前。
我离开它们的时间愈远,它们却离我愈近”一句传达了作者对于“距离”的怎样的体验?试结合你的成长记忆或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自己对这一距离体验的感受。
(不少于200字)(10分)(拓展题:首先要准确解释季羡林的这句话的意思;取例恰当;语言有文采、有特色。
)散文二:《饮一口汨罗江》2010年江西卷16.结合文意,概括“汨罗江”的两种主要含义。
(每种不超过15个字)(6分)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主要是理解这一概念通过比喻、象征等手法表达出的深层含义,但是首先要考虑概念自身的语义,再结合语境考虑深层含义。
2010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写作专题2
2010 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写作专题(10 年山东卷)23.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列夫?托尔斯泰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10 年江苏卷)18. 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
绿色,与生命、生态密切相连。
今天,绿色成为崭新的生活理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请以“绿色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答案】略。
【解析】作文《绿色生活》写作引导总体上说来,今年江苏高考作文相对于去年的“品味时尚”来说,相对容易些,不管城市还是乡村的考生都有话说,都有东西可写,学生不会在考场上看到题目出现顿时的思维休克,但真正要写好,也非容易。
这类题目是典型的易写难工,要写好必须在立意上高人一等。
一、关于此篇作文的立意,可以写环保,面对当今环境污染、气候变暖,我们要提倡过一种低碳的绿色生活。
但这是大部分考生在第一时间内的第一思维,如果仅从此角度而写,很容易人云亦云,造成撞车。
二、如果通过写乡村宁静自然静谧的田园生活, 化大为小,仔细刻画乡土人情,写出充满乡间气息的古朴的自然风光,激起人们对乡间绿色生活的回归的欲望,那将会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三、如果更妙趣一点,就抓住“吃”等日常生活来写,写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在“吃”上也越来越讲究了,越来越精了,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中游的,什么都吃,而身体疾病也越来越多,因而提倡一种绿色生活的良好习惯,这样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四、如果立意更深刻写,将“绿色”看作喻体,绿色生活”就是一种健康朴实平和的生活,“绿色生活”喻指一种淡泊的人生态度。
面对当今社会经济转型期,竞争压力不断加大,人心浮躁,感到前途迷茫,自杀、他杀的事件层出不穷,如“富士康十二跳” 、前期校园恶性事件等,贪污、暴力、色情等丑恶现象屡禁不止,如重庆打黑中落马的文强、北京的“天上人间”的覆灭等。
2010高考题语文试题文学
2010高考题语文试题·文学类(散文)文本阅读详解一、2010上海春季高考卷(二)阅读下文,完成第6—12题。
(21分)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铁凝①那时在冀中乡村,我常在清晨无边的大地上常看雾的飘游、雾的散落。
看雾是怎样染白了草垛、屋檐和冻土,看由雾而凝成的微小如芥的水珠是怎样湿润着农家的墙头和人的衣着面颊。
雾使簇簇枯草开放着簇簇霜花,只在雾落时橘黄的太阳才从将尽的雾里跳出地面。
于是大地玲珑剔透起来,于是不论你正做着什么,都会情不自禁地感谢你拥有这样一个好的早晨。
②后来我在新迁入的这座城市度过了第一个冬天。
这是一个多雾的冬天,在城市的雾里,我再也看不见雾中的草垛、墙头,再也想不到雾散后大地会是怎样一派玲珑剔透。
城市有了雾,会即刻不知所措起来。
路灯不知所措起来,天早该大亮了,灯还大开着;车辆不知所措起来,它们不再是往日里神气活现的煞有介事,大车、小车不分档次,都变成了蠕动,城市的节奏便因此而减了速;人也不知所措起来,早晨上班不知该乘车还是该走路,此时的乘车大约真不比走路快呢。
③在一个大雾的早晨,我要从这个城市的一端走到另一端。
我选择了一条僻静的小巷一步步走着,我的前后左右只有不到一米远的清楚。
一切嘈杂和一切注视都被阻隔在一米之外,一米之内才有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气派。
④为何不作些腾云驾雾的想象呢?假如没有在雾中的行走,我便无法体味人何以能驾驭无形的雾。
一个“驾”字包含了人类那么多的勇气和主动,那么多的浪漫和潇洒。
原来雾不只染白了草垛、冻土,不只染湿了衣着肌肤,雾还能被你步履轻松地驾驭,这时你驾驭的又何止是雾?你分明在驾驭着雾里的一个城市,雾里的一个世界。
⑤为何不作些黑白交替的对比呢?黑色也能阻隔嘈杂和注视,但黑夜同时也阻隔了你注视你自己。
只有大雾之中你才能够在看不见一切的同时,清晰无比地看见你的本身。
你那被雾染着的发梢和围巾,你那由腹中升起的温暖的哈气。
⑥于是这阻隔、这驾驭、这单对自己的注视就演变出了你的得意忘形。
2010年全国高考真题文学作品阅读汇编(学生版)02
2010年全国高考真题文学作品阅读汇编(学生版)027.阅读(山东卷)人和车厂的老板刘四爷快七十岁了;人老,心可不老实。
年轻的时候他当过库兵,设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账。
敢这些营生所应有的资格与本领—力气,心路,手段,交际,字号等等——刘四爷都有。
在前清的时候,打过群架,抢过良家妇女,跪过铁索。
跪上铁索,刘四并没皱一皱眉,没说一个饶命。
官司教他硬挺了过来,这叫作“字号”。
出了狱,他开了个洋车厂子。
土混混出身,他晓得怎么对付穷人,什么时候该紧一把儿,哪里该松一步儿,他有善于调动的天才。
车夫们没有敢跟他耍骨头(注:调皮捣乱)的。
他一瞪眼,和他哈哈一笑,能把人弄得迷迷糊糊的,仿佛一脚登在天堂,一脚登在地狱,只好听他摆弄。
到现在,他有六十多辆车,至坏的也是七八成新的,他不存破车。
车租,他的比别家的大,可是到三节他比别家多放着两天的份儿。
人和厂有地方住,拉他的车的光棍儿,都可以白住──可是得交上车份儿,交不上账而和他苦腻(注:软磨硬缠)的,他扣下铺盖,把人当个破水壶似的扔出门外。
大家若是有个急事急病,只须告诉他一声,他不含糊,水里火里他都热心地帮忙,这叫作“字号”。
刘四爷是虎相。
快七十了,腰板不弯,拿起腿还走个十里二十里的。
两只大圆眼,大鼻头,方嘴,一对大虎牙,一张口就像个老虎。
个子几乎与祥子一边儿高,头剃得很亮,没留胡子。
他自居老虎,可惜没有儿子,只有个三十七八岁的虎女──知道刘四爷的就必也知道虎妞。
她也长得虎头虎脑,因此吓住了男人,帮助父亲办事是把好手,可是没人敢娶她作太太。
她什么都和男人一样,连骂人也有男人的爽快,有时候更多一些花样。
刘四爷打外,虎妞打内,父女把人和车厂治理得铁筒一般。
人和厂成了洋车界的权威,刘家父女的办法常常在车夫与车主的口上,如读书人的引经据典。
在买上自己的车以前,祥子拉过人和厂的车。
他的积蓄就交给刘四爷给存着。
把钱凑够了数,他要过来,买上了那辆新车。
“刘四爷,看看我的车!”祥子把新车拉到人和厂去。
2010年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散文阅读
2010年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散文阅读内容预览:专题十五:散文阅读1.(2010?武汉市,14-17, 15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第14-17题。
念你们的名字孩子们,当医学院把发榜名单给我时,一百二十个动人的名字,我逐一地念着。
我忍不住覆手在你们的名字上,为你们祈祷。
在你们未来七年漫长的医学教育中,我只教授你们八个学分的国文,但是,我渴望能教你们如何做一个人。
我爱你们的名字!名字是天下父母满怀热望的刻痕,在万千中国文字中,他们所找到的是一两个最美丽、最醇厚的字眼——世间每一个名字,都是一篇简短、质朴的祈祷!“林逸文”“唐高骏”,你们的父母多么期望你们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孩子;“黄自强”“林敬德”,多少伟大的期盼寄托在你们身上;“邵国宁”“王为邦”,显然你们的父母把你们奉献给苦难的中国……我常惊讶,为什么世人不能虔诚地细细体味一个人的名字?为什么我们不懂得恭敬地省察自己的名字?每一个名字,或雅或俗,都自有它的意义和爱心倾注。
这些日子,乡人们念着你们的名字时,也许它已成为桑梓邻里间一个幸运的符号,许多名望和财富的预期已模模糊糊和它联系在一起,许多人用钦慕的眼光望着你们,一方无形的匾已悬在你们的眉际。
有一天,医生会成为你们的第二个名字。
但是,孩子们,什么是医生呢?一件比常人所穿的更白的衣服?一笔更有保障的收入?一个响亮而荣耀的名字?孩子们,在你们不必讳言的快乐里,抬眼望望你们未来的路吧。
什么是医生呢?孩子们,当一个生命在温湿柔韧的子宫中悄然成形时,你是第一个宣布这神圣事实的人。
当那蛮横的小东西在尝试转动时,你是第一个窥得他在另一个世界的心跳的人。
当他陡然冲入这个世界,是你,用双掌接住那华丽的初啼;是你,用许多防疫针把成为正常人的权利给了婴孩;是你,用精湛的医术摧毁生命的暗礁,让初生儿扬帆远航。
一个外科医生像周公旦一样,是一个在简单的午餐中三次放下食物走进急救室的人。
有时候,也许你只需为病人擦一点红药水,开几粒阿司匹林;也有时候,你必须为病人切开肌肤,拉开肋骨,拨开肺叶,将手术刀伸入一颗深藏在胸腔中的鲜红心脏;有的时候,你甚至必须忍受眼看血癌吞噬一个稚嫩无辜的孩童而束手无策的裂心之痛!你陪同病人走过生命中最黯淡的时刻,你倾听垂死者的最后一声呼吸,探察他的最后一次心跳。
10年高考试题精选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
10年高考试题精选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 测试题 2019.91,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经》《楚辞》都是不朽的作品,说它们不朽,无非是说它们比一般文学作品享有更长的寿命,而并不具有哲学上“永恒存在”的意思。
拿屈原的作品来说,汉朝初年的贾谊被感动得痛哭流涕,今天试找一位大学中文系的青年来读一下,他的感受总难达到贾谊的程度。
即使这位青年也有深沉的苦闷,满腹牢骚。
《红楼梦》也是一部名著,和《诗经》《楚辞》一样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五四”前后青年男女知识分子没有读过《红楼梦》的占少数。
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比例显然要少得多。
以上现象,借用电信通讯的概念,可以称为“文化影响衰减”现象。
远距离的通讯联络,讯号逐渐衰减,距离越远衰减越明显。
为了防止衰减,中间设有接力站,使讯号得到增益。
衰减现象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古人的处境与今人不同,古人的思想感受有与今人相同处,也有与今人不同处。
世代相去越远,古今人之间感受的差别越大。
中国哲学有极丰富的文化遗产,孔子、老子等思想流派到今天还有影响。
我们常听人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首先要发扬孔子的哲学。
也有人认为孔子思想与今天中国的现代化关系不大,倒是有些保守思想史孔子哲学造成的。
这两种看法都有依据。
现在从文化影响的衰减现象来看,我不相信世界上有一种文化现象两千多年永远长寿而不衰减的。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影响长久不衰,完全是凭借了两次接力站的补充,得到增益的结果。
第一次增益,西汉董仲舒抬出孔子为号召,增加了汉朝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了宗教神学,在他的带动下,中国哲学史上出现了全国性的第一个高潮。
思想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变革而变革的,但董仲舒的哲学不能应付佛教、道教的冲击,孔子的独尊地位保不住了,宋朝的朱熹起了第二次接力的作用,把魏晋隋唐时期已经趋于衰减的儒家振兴起来。
朱熹把儒家学说变成懦教,形成了儒教经学。
10年高考试题精选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10年高考试题精选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测试题 2019.91,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樊城被曹操包围,诸葛亮劝刘备到襄阳躲避。
刘备不忍心丢下百姓,派人告诉他们,愿意跟随的就派船接到对岸。
百姓扶老携幼,哭声不断。
刘备伤心至极,想投江自杀,被人阻止了。
(《三国演义》)B、宝玉去探望生病的黛玉,黛玉看见通灵宝玉上面的字,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晴雯说这与黛玉项圈上的字是一对。
宝玉果然看到金锁上刻着癞头和尚的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续"。
(《红楼梦》)C、就在吴荪甫等待眼前的公债市场的斗争传来一个好消息时,他从王和甫的电话中得知,杜竹斋已将资金投向了赵伯韬,背叛了自己。
吴荪甫对着电话,大声的叫道:"我们的大势已去了呀!"(《子夜》)D、隐修女认出爱斯梅拉达就是她多年前丢失的女儿,眼看着自己的女儿被官兵抓取,又无力挽救女儿。
最后,她咬住侩子手的手,官兵把她使劲一推,她的头重重的撞在石板地上,死了。
(《巴黎圣母院》)E、欧也妮把自己的私房钱全部送给了查理,她的母亲发现这件事之后,就把她幽禁在房间里。
欧也妮没有火取暖,只有面包和清水度日。
查理给欧也妮做点好吃的,只能在夜里给她送去。
(《欧也妮·葛朗台》)。
8.简单题。
(任选一题,100字左右)(1)简述高老太爷逼觉民娶冯乐山侄女的相关情节。
答:(2)简述桑丘总督狼狈去官的过程。
答:答第()题2,(二)文化经典阅读(10分)9.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6分)①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也是也。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
多见而识之。
"(《论语·迷而》)②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禹闻善言,则拜。
最新高考语文全国各地散文阅读汇编(20篇附详解答案)
最新高考语文全国各地散文阅读汇编(20篇附详解答案)最新高考语文全国各地散文阅读汇编(20篇附详解答案)1、一碗入梦林清玄①妻子从网上买了一箱大闸蟹,送到家里,每一只都是活蹦乱跳的。
从阳澄湖到台北,路远时长,竟能保持螃蟹的生命,在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②吃大闸蟹时,儿子忽然发问:“老师说,以前台湾人不吃大闸蟹,这几年开放才开始吃,是真的吗?”“如果说是阳澄湖或太湖的大闸蟹,以前是吃不到,如果是吃毛蟹,爸爸从小就是吃毛蟹的,大闸蟹就是毛蟹的一种啊。
”我说。
③我的童年时代,爸爸在六龟新威租了一块林地,搭了一间砖房,在森林里开山。
我们常陪爸爸到山上住,有时住上整个夏天。
山上食物欠缺,为了补充营养,我们什么都吃:天上飞的鸟雀、蝗虫、蚂蚱;地上能跑的竹鸡、锦蛇、兔子;河里游的小虾、小鱼、毛蟹、河蚌……④天空和陆地上的不容易捕捉,河溪里的容易捉到,我们做一些简单的陷阱,竹子上绑着小虫,插在田边、河边,第二天就可以搂。
捉毛蟹则是最有趣的,从下游往上游溯溪,沿路扳开石头,缝隙里就躲着毛蟹,运气好的时候,扳开一块石头,就能捉到五六只。
毛蟹盛产之时,个头肥大,我们七八个兄弟忙一个下午,就可以捉到整桶的毛蟹,隔两天再去,又是一桶,几乎捕之不绝。
⑤晚上,爸爸把我们捕来的毛蟹、小鱼、小虾清洗过后,烧一鼎猪油,全都丢下去油炸,炸到酥脆,蘸一点胡椒和盐,一道大菜就这样完成了。
当时山上还没有电灯,就着昏黄跳动的油灯,那一大碗的河鲜跳动着颜色的美,金黄的小鱼、淡红的小虾、深红的毛蟹,挑逗着我们的味蕾。
⑥“开动!”爸爸一下指令,我们就大吃起来,咔咔嚓嚓,整只整只地吃进肚子里,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吃螃蟹和吃鱼虾一样,都是不吐骨头的,不!是不吐壳的。
⑦那是令人吮指回味的终极美味,我离开山林之后,就没有再吃过了。
就好像爸爸亲手采的草耳(雷公菜)、鸡肉丝菇,还有他亲手用西瓜做的凉菜,都再也吃不到了。
⑧“这就是我们以前吃毛蟹的方式,和吃大闸蟹是很不同的。
[精品]2010年各地高考现代文阅读题散文汇编
2010年各地高考现代文阅读题散文汇编2010年各地高考现代文阅读题散文汇编于海
2010年各地高考现代文阅读题汇编
文学类文本——散文
一、10年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灯火
萧萧
乌黑油污的煤油灯,一经火柴点燃,便有了亮晃晃的生命。
生命是意义就是它会让你想起与它共处的那段时光。
生命的最简单意义可以是一个字:动!那昏黄的煤油灯的火舌,就是那样闪动着,那样引逗着你的眼,那样闪着古老的昏黄。
在胡兴村,这样的煤油灯不知与我们共处了多少年,小的时候们我们叫它番仔油灯。
番仔油和番仔火(火柴)一样,都是由洋人传来的。
番仔油的味道呛鼻难闻,打来的油通常都放在墙角不起眼的地方,煤油灯缺油的时候才提出来添加,小心翼翼的,一方面怕弄脏了衣物、桌子,一方面怕易燃的煤油引来祝融肆虐,回禄嚣张。
家用的煤油灯主体是大约十公分高的玻璃瓶,外围有铝片为套,瓶口是一个铅皮的盖子,中间钻一个小洞,棉纱捻成的灯芯就插在这个洞里,灯芯可以一直伸向瓶底,将煤油汲吸上来,油润的灯芯,火柴一点就燃着了,昏黄摇曳的光芒,就这样温暖着我们的童年。
高考十年真题试卷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题。
(15分)文章节选:在广袤的草原上,有一种神奇的植物——野百合。
野百合生长在严酷的环境中,却能在逆境中顽强生长。
它没有华丽的外表,却有着坚韧的品质。
野百合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野百合生长在严酷的环境中,却能顽强生长。
B. 野百合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表,但有着坚韧的品质。
C. 野百合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D. 文章主要讲述野百合的故事,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
2. 下列对文章中“神奇的植物”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神奇”是指野百合在严酷的环境中能顽强生长。
B. “神奇”是指野百合没有华丽的外表,却有着坚韧的品质。
C. “神奇”是指野百合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D. “神奇”是指野百合的生存方式与众不同。
3. 文章中“在广袤的草原上”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A. 引出野百合的故事。
B. 表达对草原的赞美。
C. 强调野百合的生长环境。
D. 交代野百合的生长地点。
4. 文章第2段中,“在逆境中顽强生长”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A. 强调野百合的生命力。
B. 引出下文对野百合品质的描写。
C. 说明野百合的生存状态。
D. 表达对野百合的赞美。
5. 文章结尾一段的作用是()A. 总结全文,点明主题。
B. 突出野百合的神奇。
C. 表达对生命的赞美。
D. 强调野百合的坚韧。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10题。
(15分)现代文阅读材料: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完成许多复杂的任务,提高生产效率。
然而,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以下是一篇关于人工智能的报道:近日,我国某科技公司研发出一款智能助手,能够根据用户的喜好,自动推荐音乐、电影等娱乐内容。
这款智能助手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广大用户的喜爱。
然而,也有专家指出,过度依赖人工智能可能导致人类思维能力的退化。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10年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心情异常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现象,临时以来,各个范围的学者从自己的学科动身,对此现象纷繁做出各自的解释,但是一直未获处置。
如今生物学家也末尾涉足这个效果,并从生物学的角度加以讨论,他们的见地让人耳目一新。
我们经常说人的心情多变,其实我们往往不是自己心情的真正主人。
在人体内,存在着许多调控我们心情的化学物质,我们的喜怒哀乐遭到它们的控制。
比如说,有时分我们会莫明其妙地感到心烦,究其缘由是一种叫做〝梅拉多宁〞的激素在作祟:假设这种激素分泌过多,会招致心境焦躁、懊丧等。
据研讨,梅拉多宁也是招致一种叫〝夏季抑郁症〞疾病的元凶。
得这种病的人,在夏季尤其是阴霾、缺少阳光的日子里,容易心情高涨、郁郁寡欢,甚至做出极端行为,为什么生活中有些人那么快乐,令人羡慕?这又触及到一种叫〝多巴胺〞的化学物质。
多巴胺是神经元中传导神经兴奋的一种化学物质,当多巴胺传导顺畅的时分,大脑外部就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使我们发生快感。
如今生物学家发现,少量的细菌寄生在我们呼吸道和消化道中,它们中的半数是中性菌,对我们既有害也有益,比如肠杆菌、酵母菌及肠球菌;约有10%是有害菌,如葡萄球菌、幽门杆菌等;还有约30%是有益菌,如乳酸菌、双歧杆菌等。
对有害菌我们也不用担忧,由于它们的活动严厉受有益菌和中性菌的控制。
别小看这些寄生在肠道内的小小细菌,它们对改动我们的心情和行为有着不可无视的作用。
一方面,这些细菌影响人体的营养代谢,假设消化不良,会惹起心情异常;另一方面,假设人体的代谢紊乱,这些细菌会制造出硫化氢、氨等气体来毒害我们的神经,从而招致我们心情异常,甚至做出极端行为。
迷信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当给猪投喂高密度的发酵乳杆菌时,猪不只长得快,而且争食咬斗现象清楚增加。
这是由于猪的肠道内有益菌遭到强化之后,对猪的神经有毒害作用的气体硫化氢和氨等的生成大幅度下降,于是改善了猪的行为。
精品文档 (14)2005~2010年高考:全国卷文学类文本试题精编与详解
一、(2005年全国卷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一日的春光冰心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的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今年北平的春天来的特别的晚,而且在还不知春在哪里的时候,抬头忽见黄尘中绿叶成阴,柳絮乱飞,才晓得在厚厚的尘沙黄幕之后,春还未曾露面,已悄悄的远引了。
天下事都是如此──去年冬天是特别地冷,也显得特别地长。
每天夜里,灯下孤坐,听着扑窗怒号的朔风,小楼震动,觉得身上心里都没有一丝暖气。
一冬来,一切的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似乎都冻得蜷伏在每一个细胞的深处。
我无聊地安慰自己说:"等着罢,冬天来了,春天还能很远么?"然而这狂风、大雪,冬天的行列,排得意外地长,似乎没有完尽的时候。
有一天看见湖上冰软了,我的心顿然欢喜,说:"春天来了!"当天夜里,北风又卷起漫天匝地的黄沙,忿怒的扑着我的窗户,把我心中的春意又吹得四散。
有一天看见柳梢嫩黄了,那天的下午,又不住地下着不成雪的冷雨,黄昏时节,严冬的衣服,又披上了身。
九十天看看过尽──我不信了春天!几位朋友说:"到大觉寺看杏花去罢。
"虽然我的心中始终未曾得到春的消息,却也跟着大家去了。
到了管家岭,扑面的风尘里,几百棵杏树枝头,一望已尽是残花败蕊;转到了大工,向阳的山谷之中,还有几株盛开的红杏,然而盛开中气力已尽,不是那满树浓红、花蕊相间的情态了。
我想,“春去了就去了罢!”归途中心里倒也坦然,这坦然中是三分悼惜,七分憎嫌,总之,我不信了春天。
四月三十日的下午,有位朋友约我到挂甲屯吴家花园看海棠,"且喜天气晴明"──现在回想起来,那天是九十春光中惟一的春天──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就欣然地答应了。
东坡恨海棠无香,我却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
我的院里栽了几棵丁香和珍珠梅,夏天还有玉簪,秋天还有菊花,栽后都很后悔。
因为这些花香,都使我头痛,不能折来养在屋里。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_2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10年全国卷Ⅰ)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
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以文章名世。
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
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
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
太祖征江西,祎献颂。
太祖喜曰:“江南有二儒,卿与宋濂耳。
学问之博,卿不如濂。
才思之雄,濂不如卿。
”太祖创礼贤馆,召置馆中。
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
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赐金带宠之。
太祖将即位,召还,议礼。
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心。
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
浙西既平,科敛当减。
”太祖嘉纳之,然不能尽从也。
明年修《元史》,命祎与濂为总裁。
祎史事擅长,裁烦剔秽,力任笔削。
书成,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
奉诏预教大本堂,经明理达,善开导。
召对殿廷,必赐坐,从容宴语。
五年正月议招谕云南,命祎赍诏往。
至则谕梁王,亟宜奉版图归职方,不然天讨旦夕至。
王不听,馆别室。
他日,又谕曰:“朝廷以云南百万生灵,不欲歼于锋刃。
若恃险远,抗明命,悔无及矣。
”梁王骇服,即为改馆。
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王不得已出祎见之,脱脱欲屈祎,祎叱曰:“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
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且我与汝皆使也,岂为汝屈!”或劝脱脱曰:“王公素负重名,不可害。
”脱脱攘臂曰:“今虽孔圣,义不得存。
”祎顾王曰:“汝杀我,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
”遂遇害。
(节选自《明史•王祎传》)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报:答复。
B.多惠政,赐金带宠.之宠:重用。
C.祈.天永命之要祈:恳求。
D.法.天道,顺人心法:效仿。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祎有非凡胆识的一组是①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②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③浙西集平,科敛当减④裁烦剔秽,力任笔削⑤亟宜奉版图归职方⑥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③④D.④⑤⑥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祎兼有堂堂仪表和雄健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年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灯火萧萧14、文章细致地描写了煤油灯的外形和使用方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4分)(1)那情景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2)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16、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17、文章最后一段说:“我说不出喜欢煤油灯的理由,但我知道灯火在我心中的意义。
”综观全文,灯火在作者心中具有什么样的意义?(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答案提示】(1)现在已不多见,便于读者理解;(2)凸现煤油灯“动”的生命意义,(3)为两个温暖的场景蓄势;(4)与后文新奇、眩惑的灯火形成对比,表现作者在煤油灯中寄托的对温暖的回忆。
15、(1)答案提示:写当时灯少,对等倍加爱护。
晚上战战兢兢的举灯走的情形呵护着知识、温暖。
(2)答案提示:没有祖母温馨的陪伴的我孤寂怅然中,难于找到温情。
16、答案提示:第一、二人称兼用,第一人称便于作者抒发自己或人物的思想感情,使读者感到真实、亲切、自然;第二人称叙述是指作者用对话的形式进行描述的笔法。
作者用“你”的形式与叙述对象对话,把表现的事物更亲切地表现出来。
17、答案提示:跟古人促膝谈心的温暖;祖母嘘寒问暖的温馨;对知识的渴求;全新世界的光影缤纷。
(10年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大河家张承志14.结合全文来看,开头三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4分)(1)不露痕迹地沟通着中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其随波逐流,不如先去大河家住一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说:“此地指行业为客。
割麦人称麦客子,船把式称船客子,淘金人称金克子。
”综观全篇,这两句话有哪些作用?(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韩三十八老汉“喜欢看河”又“总是默默无语”,这是为什么?(2)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有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6分)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看段落的作用,要看本身的作用,与标题、开头、上文、下文、结尾的作用,看它在文章中的地位。
本文前三段,第一段点出题目含义;第二段介绍大河家的基本情况,点出主题,预示下文;第三段写出写作缘由,抒发情感。
故答案总结为:①开门见山,点出文章的主题;②挑明写作缘由,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奠定文章的抒情基调,展现思想深沉、情感饱满的特点;④总领下文,预示行文的内在机构,当下的感念与往昔的情景相互交织。
15、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理解句子重在理解关键词语,把握句子结构特征和情感内涵。
第一句是一个高度概括的句子,要从文章中找出答案,还要结合全文主旨理解。
第二句要理解“随波逐流”和“去大河家住一阵”的深层含义,还要明确作者的情感态度。
故答案总结为:(1)①大河家虽然偏疏、原始,不为认知,却是连接中国的一个地理枢纽;②在大河家,可以看见甘肃、青海两省,又能同时见识回藏两族;③大河家更在精神和心灵上沟通了中国。
(2)①我们不能在世俗生活中放任自流;②要深入到大河家这样的底层民间,才能找到中国文化的根以及人生的真谛;③这既是作者的自我鞭策,更是对读者的期待。
16、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思路。
看段落的作用,要看本身的作用,与标题、开头、上文、下文、结尾的作用,看它在文章中的地位。
故答案总结为:①上承前文作补充,指明了上一段中“船客子”的含义;②为后文作铺垫,解释下文“金客”、“麦客”等的含义;③使文章节奏有了变化。
17、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韩三十八老汉喜欢看河是因为老汉与河的关系,“默默无语”是坎坷人生后的醒悟。
作者写韩老汉,是将他当作了底层人的代表,写韩老汉的动作,就是写意韩老汉为代表的大河家人、底层人与河的关系以及作者的思考。
故答案总结为:第一问:①黄河是韩三十八老汉的母亲河,是他生命的安全港湾;②壮观的黄河让韩三十八老汉百看不厌,让他想起了自己坎坷的人生;③韩三十八老汉历经险境,已经胸有成竹,波澜不惊。
第二问:①揭示黄河与大河家人之间命运与共的关系:②传达作者对自己与黄河、黄土地以及底层人民关系的感悟.(10年北京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
海棠花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A.文章串联起作者生命中从故乡到异域的一些断片,运用了首尾照应寓情于物的手法。
B.第②段写作者故乡单调的房顶及同样单调的海景,凸显出家中海棠花晚霞般的绚烂。
C.作者虽然十分渴望”从现在起要仔仔细细地过日子“,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未能如愿。
D.上世纪30年代赴德国留学的作者始终用苦行者的精神钻研学问,以致无暇顾及海棠花。
E.文章写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映了作者对战争年代德国社会现实的思考与省察。
17.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7分)①文章第②段开头说“我虽然喜欢海棠花,但却似乎与海棠花无缘”,作者与海棠花真的是“无缘”吗?为什么?(3分)②简要分析“海棠花”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4分)18.第⑤段画线部分状写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这与下文有什么关联?(4分)19.第⑧段“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它们却近在眼前。
我离开它们的时间愈远,它们却离我愈近”一句传达了作者对于“距离”的怎样的体验?试结合你的成长记忆或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自己对这一距离体验的感受。
(不少于200字)(10分)16、(4分)A C17、(7分)①并非无缘。
文中的一些片段看似与海棠花无缘,但海棠花最终唤醒了作者浓烈的相思,使“有缘”构成了文章的终结点。
18、(4分)状写了作者挣扎在幻想和现实、祖国和异域之间,无法获得安宁的心境。
对心境的描写为下文作者被海棠花唤醒思乡之情做了心理和情感的铺垫。
19、(10分)(略)(10年上海秋季卷)阅读下文,完成第7一12题。
(20分)天目山7.第①段中画线句运用比喻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
(2分)8.第②段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
(2分)9.从表现手法上,选择一个角度对第⑨段作赏析。
(3分) 10.根据文中的内容,介绍萧洪明其人。
(不超过60字)(3分)11.对文中写“树”分析正确的两项是(6分)A.描写雾气越来越浓厚,烘托了天目山大树悠久的历史沧桑感。
B.第④⑦段写树形神兼备,赋予了树轩昂、雄健、不屈的气质。
C.描写“大树王”死而复生的情景,突出了它顽强的生命活力。
D.浓墨描写大树,层层铺叙,为篇末揭示赞美先烈的主旨服务。
E.本文以登山行踪为顺序,始终贯穿对大树的描述,脉络清晰。
F.天目山的树在父母眼里是一种植物,在作者眼里是人的象征。
12.第⑿段中写天目山得名的原因,其意图是________。
(4分)7.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眼眶里饱含着泪水,表达了母亲的悲伤之情8.去天目山,不仅是为了看树,更是为了缅怀先烈,这是积久的愿望和庄重的活动9.虚实结合,将现实场景与历史回忆交织起来(由林中景色联想到战争岁月;欢快的场景与悲壮的场面形成对比),突出了萧洪明坚毅不屈的形象,表达了母亲对青春岁月的追念。
(10年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一朵午荷洛夫16.纵观全文,谈谈标题“一朵午荷”中“午”的含义。
(4分)17.简要归纳画线段落的段意,并简析该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
(4分)18.概述文章所表现的荷之美。
(6分)19.结合两次观荷,谈谈“我”在思索“欣赏别人的孤寂是一种罪恶”这句话的过程中,思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8分)16、答:明指“我”欣赏池荷的时间;暗寓荷的生命状态,虽已由“喧哗”走向“寥落”,“将谢而未谢”,但它安静地等待来年再唱,在“我”心中永远是“盛开的”。
解析:本题考查标题的“午”的含义。
这是非常典型的“炼字型”题,答题就从其本义和象征义入手来答:“午”的本义是指这朵荷花是在午后这个时间看到的,而其象征义则是这朵荷花像时间停留在午后,永远不会凋谢。
这两点是很容易答出来的。
17、答:通过“诚心”、“紧张”等描摹“我”的心理,表明第二次看荷前“我”的心理准备和心理期待。
该段是全文的关节所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我真正懂得荷,是在今年一个秋末的下午”紧承上文,而“再轻步向荷池走去”则引领下文。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画线段落的段意,并简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而放在文章中间的段落,一定就是——“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这一段文字中的“诚心……心里有了准备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写,而心理描写的作用就是突现人物当时的内心世界,于是这一题的4分又可以搞定。
18、答:①形象美:由花的娇美、叶的清香、枝的挺秀所呈现出来的自然美;亭亭玉立中的韵致美;在雨中英姿勃发的矫健美。
②精神美:风雨中伟岸、挺拔的气质美;将谢未谢而安静温柔的孤寂美;接受命运安排,等待生命第二次接唱的平和美。
解析:本题考查形象分析,分析荷花的美。
考的是文章中所描绘的荷花之美以及更重要的一点:荷花所体现出来的精神美。
很多考生都会答到第一点3分那就是荷花天然去雕饰的优雅气质和在风雨中的坚强身影,但是出题者还故意留下一个3分的缺口,那就是托物言志——“事物的精神美”。
所以,我们还要答上,荷花在风雨中所坚忍不拔的身影所体现出来的刚毅、坚强的精神的美。
这样才会拿到满分。
再一次看荷,与前一次不同的是不再是荷花迎接狂风暴雨而是残叶败荷所表现出来的“空虚向我袭来”,于是作者悟出了“兴衰无非就是生命过程中的一部分”这个道理。
于是乎,这两句话所体现的思绪就很明显有一个从不解到感悟的过程。
(10年江西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一19题。
饮一口汨罗江熊召政16.结合文意,概括“泊罗江”的两种主要含义。
(每种不超过15个字)(6分)答:①②答案:1、忧国忧民者的精神寄托;2、忧国忧民者苦难的象征;3、屈原殉国之处。
17.从文中看;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6分) 答:答案:愤世嫉俗(愤怒)、惆怅、索然(失望)解析:此题难度不大,这些表情感的词均能在文中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