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高考历史热点全面解读.doc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大纲详解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大纲详解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大纲详解一、中国古代史11 先秦时期111 夏商周的更替与政治制度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的内容与影响井田制的特点与瓦解112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诸侯争霸与兼并战争铁犁牛耕的出现与推广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及思想主张12 秦汉时期121 秦朝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的内容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的意义122 汉朝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郡国并行制与推恩令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影响董仲舒的新儒学1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31 政治局势与民族融合三国鼎立的局面少数民族内迁与民族融合132 经济重心的南移江南经济的开发均田制的推行14 隋唐时期141 隋朝的统一与制度创新科举制的创立大运河的开凿142 唐朝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三省六部制的完善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唐诗的繁荣15 宋元时期151 宋朝的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二府三司制商业的繁荣与城市的发展理学的兴起152 元朝的统治与民族关系行省制度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16 明清时期161 明朝的政治制度与经济变革内阁制度的形成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162 清朝的政治统治与对外关系军机处的设立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二、中国近代史21 鸦片战争与中国社会的变化211 鸦片战争的背景与经过英国的工业革命与对外扩张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南京条约的内容与影响212 太平天国运动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22 洋务运动与近代化的开端221 洋务运动的背景与主要内容内忧外患的局势创办近代工业、新式学堂、海军等222 洋务运动的作用与局限性23 戊戌变法与思想启蒙231 戊戌变法的背景与过程民族危机的加深维新派的主张与变法措施232 戊戌变法的意义与失败原因24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241 辛亥革命的背景与爆发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三民主义的提出武昌起义的经过242 中华民国的建立与《临时约法》民国初年的政治制度《临时约法》的内容与意义25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51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与主要内容北洋军阀的统治与尊孔复古逆流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旧礼教、旧道德252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共一大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三、中国现代史3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311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五四运动的背景、经过与意义中共一大、二大的主要内容312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北伐战争的进程与成果3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321 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南昌起义的意义秋收起义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322 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红军长征的原因与经过遵义会议的内容与意义33 抗日战争331 日本侵华与局部抗战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332 全民族抗战七七事变与国共第二次合作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抗日战争的胜利及意义34 解放战争341 重庆谈判与内战爆发重庆谈判的背景与结果内战爆发的标志与初期形势342 战略决战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三大战役的经过与意义渡江战役与新中国的成立35 新中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35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与经济建设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巩固土地改革、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352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探索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曲折与成就36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361 十一届三中全会与改革开放的启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与意义农村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36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四、世界古代史41 古代希腊文明411 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民主政治的特点与影响412 古希腊的哲学与文化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古希腊文学、艺术、科学的成就42 古代罗马文明421 罗马共和国与罗马帝国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罗马帝国的扩张与统治422 罗马法罗马法的发展历程罗马法的影响五、世界近代史51 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511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与过程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商业危机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的航海成就512 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对欧洲、美洲、非洲、亚洲的影响52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521 文艺复兴的兴起与发展文艺复兴的背景、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作品522 宗教改革的背景与主要内容马丁·路德、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主张53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53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与过程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革命的爆发、曲折发展与最终胜利532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权利法案》的内容与意义责任内阁制的形成54 美国独立战争与共和制的确立541 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与经过英国的殖民统治与北美人民的反抗《独立宣言》的发表542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与特点1787 年宪法的内容与原则两党制的形成与发展55 工业革命551 工业革命的兴起与发展工业革命的背景与条件主要发明与成果552 工业革命的影响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结构、国际格局的影响56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国际工人运动56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与条件《共产党宣言》的发表562 巴黎公社巴黎公社的成立与措施巴黎公社的失败与意义六、世界现代史61 第一次世界大战611 一战的背景与爆发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萨拉热窝事件与一战的爆发612 一战的进程与结果三条战线的作战情况一战的影响62 俄国十月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621 十月革命的背景与过程俄国社会的矛盾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622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与影响63 第二次世界大战631 二战的爆发与扩大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慕尼黑阴谋、德国突袭波兰、珍珠港事件632 二战的转折与胜利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战役、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与二战的结束633 二战的影响64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641 美苏冷战冷战的背景与表现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与华约642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发展欧洲一体化、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的终结65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651 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战后繁荣、危机与调整、新经济时代652 战后西欧与日本的经济发展西欧的联合与发展日本经济的崛起66 第三次科技革命661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与发展主要领域与成就662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对社会经济、生活方式、国际经济格局的影响以上是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的大纲详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三篇热点解读热点四西方大国兴衰与中国梦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三篇热点解读热点四西方大国兴衰与中国梦
中国梦的内涵与实现路径
阐述中国梦的定义、历史渊源及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 福的现实路径。
中西方历史比较与启示
对比分析中西方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异同点,总结历史经验对当今 世界的启示。
历年高考真题剖析及解题技巧分享
高考历史真题回顾
梳理近年来高考历史试卷中涉及西方大国兴衰与中国梦的考点及 题型。
通过开辟新航路和殖民扩张,西班牙、葡萄牙成为16世纪的海洋 霸主。
英国、法国、德国的崛起
通过工业革命、政治改革和军事扩张等手段,英国、法国、德国相 继崛起为世界大国。
美国的崛起
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南北战争和工业革命等历程,逐渐崛起为世界 超级大国。
当代国际秩序变革与调整
两极格局的解体与多极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
实际操作能力。
支持创新创业
关注和支持创新创业项目,为国 家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
力。
贡献青春才智
充分发挥青少年的智慧和才能, 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青
春力量。
05 总结回顾与备考 策略
关键知识点梳理总结
西方大国兴衰历程
包括古代罗马帝国的崛起与衰落、近代欧洲列强的争霸以及二战 后美国的世界霸权等关键历史节点。
弘扬民族精神
传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 核心的民族精神,增强民 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勤奋学习,提升综合素质能力
刻苦钻研知识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和能力水平。
拓展国际视野
积极学习外语和了解国际 文化,拓展自己的国际视 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培养创新精神
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培养 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 国家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
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

高考历史热点知识点整理

高考历史热点知识点整理

高考历史热点知识点整理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考历史热点知识点整理》的内容,具体内容:历史热点问题是高考历史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题型,需要同学们重视知识点记忆积累。

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供大家记忆背诵。

一、2020年周年大事记:历史热点知识点整理:中国史部分...历史热点问题是高考历史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题型,需要同学们重视知识点记忆积累。

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供大家记忆背诵。

一、2020年周年大事记:历史热点知识点整理:中国史部分1405——2020年,郑和下西洋610周年。

1840——2020年,鸦片战争爆发175周年。

1860——202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55周年。

1895——2020年,《马关条约》签订120周年。

1900——202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15周年。

1905——2020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废除科举制度110周年。

1915——2020年,新文化运动开始100周年。

1935——2020年,遵义会议召开80周年1940——2020年,百团大战75周年。

1945——2020年,中共七大、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1950——202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65周年。

1970——202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45周年。

15、1980——2020年,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建立35周年历史热点知识点整理:世界史部分1775——2020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240周年。

1785——2020年,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230周年。

1865——2020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150周年。

1945——2020年,雅尔塔会议召开、德国、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1955——2020年,华约成立60周年。

1960——2020年,非洲独立年55周年。

1985——2020年,戈尔巴乔夫改革30周年。

1995——2020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20周年。

近五年高考全国卷历史考点分析

近五年高考全国卷历史考点分析

近五年高考全国卷历史考点分析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历史科目,本文将分析近五年高考全国卷的历史考点。

20XX年高考全国卷历史考点分析:- 第一考点:介绍古代文明:本年份的考卷重点涉及了古代文明的起源、发展和影响等方面。

- 第二考点:探讨历史事件:本年份的考卷涉及到重要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等方面。

- 第三考点:分析历史人物:本年份的考卷重点涉及到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的思想、贡献和影响等方面。

20XX年高考全国卷历史考点分析:- 第一考点:比较不同文化:本年份的考卷要求考生比较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和相互影响。

- 第二考点:分析历史变革:本年份的考卷重点涉及到历史变革对社会、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 第三考点:评价历史观点:本年份的考卷要求考生评价不同历史观点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20XX年高考全国卷历史考点分析:- 第一考点:研究历史文献:本年份的考卷要求考生研究历史文献来获取对历史事件的更深入理解。

- 第二考点:分析历史政策:本年份的考卷重点涉及到历史政策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和调整。

- 第三考点:评估历史成就:本年份的考卷要求考生评估某个历史时期的成就和不足。

20XX年高考全国卷历史考点分析:- 第一考点:探究历史思潮:本年份的考卷要求考生探讨不同历史思潮对社会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和推动。

- 第二考点:分析历史制度:本年份的考卷重点涉及到历史制度对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影响和演变。

- 第三考点:评价历史事件:本年份的考卷要求考生评价某个历史事件对社会和国家的影响和意义。

以上是近五年高考全国卷历史考点的简要分析,希望对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Word count: XXX)。

20XX年高考历史必考的专题总结

20XX年高考历史必考的专题总结

20XX年高考历史必考的专题总结一、专制主义的发展历程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

1.战国时期初步形成。

法家代表韩非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

新兴地主阶级从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

2.秦朝正式建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3.西汉巩固。

汉景帝、汉武帝解决了王国分权割据的问题。

汉武帝又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找到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

从此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定型并得以巩固。

4.隋唐完善。

实行三省六部制,克服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实行科举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5.北宋加强。

北宋初年,大力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藩镇割据和武将争权的问题,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6.元朝新发展。

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

7.明清达到顶峰。

明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还设立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

清朝沿用明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

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

二、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是由古代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其核心是国家政权的结构关系及其运作方式,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斗争的产物。

它的确立和变更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经济利益服务的,是与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发展相适应的。

1.王位世袭制: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破坏了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禅让惯例,自己继承父亲的职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出现”天下为家”的局面。

2.分封制:西周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并将封地和对周王的义务密切,从而维系和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高考历史学科命题的走势与热点问题(精简)

高考历史学科命题的走势与热点问题(精简)

20XX届高考历史学科命题走势与热点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20XX年全国各地高考文综试题中,新课程标准试题占绝大多数。

就历史学科的高考命题而论,新课程卷新的考试内容、新的呈现方式,特别是新的课程理念的浓烈,给人耳目一新的印象。

我们立足于新课标试题,从命题特点的角度,简要分析近几年高考历史学科命题的总体特点,并对20XX年高考历史命题走势与热点问题作出有据可循的大胆预测,以供参考。

一、近几年高考历史学科命题分析1、近几年高考历史(必修)分值分布情况:表1:2010-20XX年高考历史(必修)分值分布论古代专制政治城市信号灯的历史中国(1)高考考查的内容是教材上的重要知识点。

(2)考查教材内容比重分析表2:近五年全国新课程卷试题模块分布(选做题未统计)从模块分布角度:考查内容以必修1政治史和必修2经济史为主。

必修1侧重出选择题,20XX年才开始出现主观题;必修2所占分值较多、比重大,侧重出主观题,第40、41题在必修1与必修2之间轮换出题;必修3所占分值较少,但20XX年第41题出现三大模块综合;另外文化常识考题逐渐淡化,近四年中,仅20XX年考过一次。

表3:近四年全国新课程卷试题各阶段分布(选做题未统计)从通史角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三大板块内容各约占三分之一;中国古代史比重较大,选择题和主观题并重(20XX年除外);中国近现代史以选择题为主,20XX年才出现主观题;世界古代史所占分值较少,近4年,每年只考1道政治史或思想史的选择题;世界近现代史所占分值较大,选择题与主观题兼有(20XX年除外)2、选修试题情况:选修题重在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选修题的命题特点主要有:(1)试题以文字或地图材料提供设问情景。

一般是2问:第1问是在考生获取材料信息的前提下,就史实、原因、意义等基本问题作答;第2问就此题问题进行历史评述,在试题结构上出现了纵向比较(如孙中山对苏俄前后不同的政治态度)和中外联系比较(如孙中山的民权思想与英美宪政思想的比较)的能力要求。

2020版高考历史(通史版)大二轮专题复习新方略讲义:必考热点一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高考历史(通史版)大二轮专题复习新方略讲义:必考热点一 Word版含解析

第四讲考前回扣——大猜想圈定十五大高频考点高考是国家权威性的选拔考试,既有明确的考试大纲,又有潜在的命题规律和习惯。

随着高考临近,认真研究高考,把脉高考命题趋向,大猜想圈定十五大必考热点,回扣教材,预测押题,以不变应万变,使应考更有针对性。

考试是一门科学,增分就是硬道理。

考场如赛场,越接近成功,就越要保持冲刺的状态。

无论你基础是好还是差,实力是强还是弱,你都必须坚持不懈,全力跑到终点,去获得成功!必考热点一政治制度的演进历程——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以“专制到民主、人治到法治”的演变为主线,纵横古今中外重要政治制度是本必考热点的主体内容。

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等。

这充分反映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差异性及相互包容性;而实现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之一。

高考命题多是从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角度,综合考查中外政治文明的演变、权力的制衡及差异比较,反映高考命题中蕴含的公平、公正的主流价值观思想。

其中,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

高频考点1 古代中国“家国一体”权力政治的完善与强化1.以历史解释创新考查西周宗法制有学者认为,周代宗法制的逻辑,不是以血缘亲疏定君臣关系之远近,而是以君臣关系抹平血缘之亲疏。

在公共事务中,君不是某个人的兄弟或者叔侄,君只存在于公共性君臣关系中,从而确立了其同等地面向所有人的普遍的公共性。

材料说明周代宗法制() A.与分封制互为表里B.具有“公天下”的某些特征C.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D.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统治秩序解析: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宗法制在政治上表现为君臣关系,不论血缘关系的亲疏,所有人都必须服从君主,因而宗法制下君臣关系削弱了血缘关系,具有“公天下”的某些特征,故选B项。

材料没有涉及分封制,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权力的继承问题,排除C 项;D项是宗法制的影响,但与材料无关,排除。

高考历史大题万能通用知识点.doc

高考历史大题万能通用知识点.doc

高考历史大题万能通用知识点高考历史大题万能通用知识点:历史原因(一) 从原因广度上分析: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内因或主观原因,一般是指与某事件(或人物)所在的阶级、阶层、团体、个人的主观意识密切相关的那一方面因素。

外因或客观原因则指与前者有紧密关系但又不受前者主观意识影响的那一方面原因。

这和原因分析法的优点是抽象而又深刻,易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需要指出的是,内外因属于社会、国家等人的意识很难起决定作用的大范围历史概念时,那么它们是专指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这就区别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前者是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人为的原因;后者是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原因。

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人为的原因;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它是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原因。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内因: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等。

②政治: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形成等。

③文化:统一的文化、民族意识觉醒等。

外因:①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

②启蒙思想的影响等。

(二)从原因深度分析:原因:直接主要根本根本原因:是指影响历史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带有历史发展必然性,在历史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我们可以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阶级本质、历史发展的主要原因等角度去探讨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

所谓根本原因,是指促使历史事物产生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性因素,是历史事物能够产生的土壤,在历史事物产生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如果缺少了这种因素,与之相应的历史事物便不会产生。

主要原因:是指对历史事物的产生起主导性、决定作用的因素。

有了这种因素,历史事物才会以当时的特征出现。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详解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详解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详解中国的高考历史科目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科目之一,考察的内容涵盖了中国历史的各个重要时期和事件。

在备考高考历史科目时,了解和掌握必考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解析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帮助考生全面理解并有效备考。

一、古代史1.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商朝是中国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周朝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开端,每个朝代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都有其独特之处。

2.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思想和学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阶段,包括诸子百家等各种政治思想和学说的兴起与竞争。

3. 秦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以其严密的政治管理和强大的军事力量而闻名。

二、近代史1. 清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革: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政治、经济和文化变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2. 鸦片战争及其影响: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3. 辛亥革命和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新篇章。

三、现代史1. 五四运动及其背景: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的爱国运动,对中国革命和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2. 抗日战争及其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伟大斗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3. 新中国成立及其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过程。

通过对以上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的详细解析,相信考生们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有助于他们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三历史必考知识点全面总结与评析

高三历史必考知识点全面总结与评析

高三历史必考知识点全面总结与评析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是必考科目之一。

掌握历史的知识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历史意识。

本文将全面总结高三历史必考的知识点,并对其进行评析。

首先,我们来总结一下中国近代史的必考知识点。

中国近代史包括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重要事件。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逐渐走向危机。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提出了平均地权、免租免税等要求。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自强运动,主要目的是西化中国的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政治运动,旨在改革帝国主义侵略和清朝腐败统治。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彻底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中国宣告结束了两千多年封建王朝的封建统治。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影响深远。

接下来,我们来总结一下世界历史的必考知识点。

世界历史包括了古代文明、中世纪、近代以及现代史等重要时期。

古代文明包括了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等。

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以尼罗河流域为中心。

古希腊文明催生了哲学、文学、科学等领域的巨大成就,对西方文化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古罗马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之一,创造了罗马法、建立了大规模的公共基础设施。

中世纪包括了拜占庭帝国、十字军东征、欧洲封建社会等。

拜占庭帝国是罗马帝国东部的延续,其文化和艺术对欧洲产生了重要影响。

十字军东征是西方封建社会为了争夺圣地耶路撒冷而发起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对中东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欧洲封建社会是中世纪欧洲的主要社会形态,以领主对农奴的剥削和统治为特征。

近代包括了文艺复兴、大航海时代、启蒙运动等。

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文化、思想和艺术变革,标志着中世纪欧洲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过渡。

202X年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范文

202X年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范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X年高考历史学问点归纳范文202X年高考历史学问点归纳范文202X年高考历史科目,考察了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两个部分,包括多个学问点。

以下是对这些学问点的归纳总结。

一、中国近现代史部分1. 辛亥革命及新民主主义革命这部分主要考察了辛亥革命的背景、进展以及对中国影响的深远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展过程、主要领导人和组织、主要内容和目标。

2. 第一个国共合作和其次次国共合作这部分考察了第一个国共合作的背景、进展过程、共同抗日的意义;其次次国共合作的背景、进展过程、抗日成功和新中国的建立。

3. 抗日战斗和解放战斗这部分考察了抗日战斗的历史背景、进展过程、主要战役和主要领导人的作用;解放战斗的背景、进展过程、主要战役和新中国的成立。

4.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这部分考察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进展过程、主要政策和成果;社会主义建设的背景、进展过程、主要战略和取得的成就。

5. 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这部分考察了文化大革命的进展过程、主要大事和影响;改革开放的背景、进展过程、主要政策和成就。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二、世界近现代史部分1.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其次次世界大战这部分考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进展过程、主要战役和影响;其次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进展过程、主要战役和影响。

2. 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化这部分考察了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化过程,包括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冷战格局、冷战结束后的变化以及当前国际政治格局的特点。

3. 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和进展这部分考察了第三世界国家在殖民地独立运动中的作用和成就,以及独立后的进展道路和逆境。

4. 联合国和国际组织的作用这部分考察了联合国成立的背景和目标,以及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平安、推动经济进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作用。

5. 学科交叉和综合应用此外,还可能考察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和综合应用,如历史地理、历史文化等。

综上所述,202X年高考历史科目主要考察了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多个学问点,包括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共合作、抗日战斗、解放战斗、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第一次世界大战、其次次世界大战、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化、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和进展、联合国和国际组织的作用等。

历史必考知识点高考解说

历史必考知识点高考解说

历史必考知识点高考解说历史作为一门综合性科目,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它横跨的时间长达数千年,涉及的内容丰富多样,既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也有战争、科技、人物等的内容。

在这篇文章中,将会重点解说历史必考的几个知识点,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高考。

一、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及其变革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是历史上一次重要的社会变革,它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制度的核心是封建王朝对地方豪族授予封号,并以封号来管理和控制地方。

封建制度的变革主要发生在两个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和秦代。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力量的不断壮大,使得封建制度开始发生变革。

国君对地方豪族的掌控力逐渐减弱,诸侯国开始相互争斗,形成了七雄争霸的局面。

而在秦代,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使得封建制度完全瓦解。

他采用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推行一系列的统一政策,如焚书坑儒,统一文字、度量衡等,使中国迈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二、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及其影响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影响深远。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农业、军事、工艺和思想。

在农业方面,中国古代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发明和创新,如湖泊池塘的开垦利用、化肥的应用、田园经济的发展等。

这些发明和创新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在军事方面,中国古代曾有过一系列重大的军事发明和创新,如火药、指南针、造纸术等。

这些发明不仅在军事领域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也为世界军事科技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工艺方面,中国古代的陶瓷、丝绸、纸张等工艺技术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这些工艺技术的发展,不仅丰富了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也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在思想方面,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教思想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主张人伦之道,强调道德伦理,塑造了中国古代的社会道德秩序;道家思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内外合一,为后来的自然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佛教思想弘扬慈悲主义,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念。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分析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分析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分析历史作为高考的重要科目之一,对于学生来说往往是一项考试中难以捉摸的科目。

究竟什么样的历史知识点是高考必考的呢?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

一、古代史必考知识点在古代史中,高考经常考察的知识点包括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宗教思想以及文化发展等。

其中最有可能被考到的是中国的封建政治制度,比如封建王朝的建立和兴衰,如周、秦、汉等,这是高考经常涉及的内容之一。

此外,宗教思想也是一个热点,佛教、道教的传入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经常被考到的知识点。

文化发展方面,音乐、艺术、科技等各个方面都有可能出现在考试中。

因此,学生需要重点掌握这些知识点,关注各个王朝的兴衰,宗教思想的传播以及文化的演进。

二、世界史必考知识点世界史的考试内容相对来说更加全面,涉及到的知识点更多。

高考中常考察的世界史必考知识点包括欧洲历史、美洲历史以及亚洲历史等。

其中欧洲历史是最常见的考点之一,尤其是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等内容。

美洲历史方面,经常涉及的是美洲原住民的文明,以及美洲的殖民时期。

亚洲历史方面,印度教、佛教等宗教思想,以及阿育王的统一印度等内容是比较常见的考点。

此外,世界文化的交流、科技的发展等也常常出现在高考中。

因此,对于世界史的知识点来说,学生需要广泛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各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

三、现代史必考知识点在现代史方面,高考常常考察的知识点主要涵盖了近代史的内容。

这段历史时间跨度较短,但影响较大。

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中国近代史,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等。

此外,世界两大战争的起因、历程以及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也是经常考察的知识点。

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于全球的影响非常深远。

还有冷战、联合国的成立、独立运动等内容也常常被列为考点。

因此,学生需要熟悉这些知识点,理解各个事件的背景、过程以及影响。

在备考历史科目时,学生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建立扎实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每个历史阶段的发展了解清楚。

其次,要关注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影响等方面的细节。

高考历史核心考点大解析

高考历史核心考点大解析

高考历史核心考点大解析高考对于每一位学子来说,都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挑战。

而历史作为其中的一门学科,其知识点繁多,需要我们抓住核心考点,才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剖析高考历史的核心考点。

一、中国古代史1、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重中之重。

从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到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再到明清的内阁和军机处,这一制度的演变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的趋势。

科举制也是常考的考点,它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2、经济发展农业方面,要了解古代的土地制度、耕作方式和水利工程。

例如,井田制到均田制的转变,以及曲辕犁、筒车等农业工具的发明和应用。

手工业方面,重点掌握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特点,以及陶瓷、纺织、冶铁等行业的发展。

商业方面,要熟悉市坊制度的变化、货币的演变以及商业都会的兴起。

3、思想文化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是关键,从孔子、孟子、荀子到董仲舒的新儒学,再到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思想家。

科技文化方面,四大发明、书法、绘画、文学等都有可能出现在考题中。

二、中国近代史1、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要清楚这些战争的背景、经过和影响。

中国人民的抗争,如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抗日战争等,要理解其性质、特点和意义。

2、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要掌握其目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要了解它们的主张、过程和失败原因,以及对中国社会的推动作用。

新文化运动,要认识其背景、主要代表人物和主张,以及对思想解放的意义。

3、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要理解其原因和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要熟悉每个阶段的重要事件和历史意义。

三、中国现代史1、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渡时期,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等,了解其目的和成果。

202X高考历史热点全面解读.doc

202X高考历史热点全面解读.doc

202X高考历史热点全面解读为你整理了202X高考历史热点全面解读,更多资讯本网站更新。

202X高考历史热点全面解读一、爱国主义民族精神1热爱祖国,矢志不渝(1)战国时期屈原热爱祖国,其作品《离骚》抒发了他的忧国忧民的情感。

(2)两宋时期,山河的破碎和民众的苦难激发了诗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如岳飞把杀敌报国的壮志写入诗词;辛弃疾投笔从戎。

(3)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成立兴中会等革命团体,决心****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4)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为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选择了共产主义理想。

2.维护统一,反对分裂(1)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林肯提出“为联邦统一而战”的口号,并进一步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从而维护了国家统一。

(2)1945年8月,为了“和平民主”,毛泽东与周恩来等人赴重庆与国民政府进行谈判。

(3)20世纪80年代以后,邓小平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设想。

(4)2005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以反对和遏制“****”势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3同仇敌忾,抗御外侮(1)义和团运动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

(2)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岛的消息传出后,台湾军民反对割台的斗争此起彼伏。

(3)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4)1937年,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2)魏源《海国图志》中“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闪耀着爱国主义的光辉。

(3)甲午战争失败后,面对民族生存危机,中国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以不同形式开展救亡图存的斗争。

(义和团运动、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等)(4)甲午战争后,中国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实业救国的热潮。

20XX高考历史详细知识点总结

20XX高考历史详细知识点总结

20XX 高考历史详尽知识点总结20XX高考历史详尽知识点总结1. 公元前 2070 年,禹成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 我国的初期国家政治制度发源于夏代。

2.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代替。

3.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代在政治上推行分封制。

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色是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4.柳宗元的《封建论》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

文中的“封建”的含义是分封制。

5.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益统治公司内部的稳固和团结的是宗法制。

6.秦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一致的封建王朝。

秦始皇开创的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特色。

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医生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

7.唐代时,掌握起草、审讲和行政的职能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8.宋代和元代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中书门下省和中书省。

9.元代时,统率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域的机构是宣政院。

为管理边远地域设置宣慰司。

10.明太祖 ( 皇帝 ) 时,中国的宰相制度此后被取销。

11.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标记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巅峰。

12.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

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色是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系统。

13.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种方式的一次革命。

14.春秋战国和秦汉期间,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初进的耕种方式是垄作法。

15.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分别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营手工业。

16.明清期间,苏州和杭州是最有名的丝织业中心。

17.“商人”最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高考历史热点全面解读

1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1)战国时期屈原热爱祖国,其作品《离骚》抒发了他的忧国忧民的情感。

(2)两宋时期,山河的破碎和民众的苦难激发了诗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如岳飞把杀敌报国的壮志写入诗词;辛弃疾投笔从戎。

(3)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成立兴中会等革命团体,决心****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4)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为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选择了共产主义理想。

2.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1)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林肯提出“为联邦统一而战”的口号,并进一步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从而维护了国家统一。

(2)1945年8月,为了“和平民主”,毛泽东与周恩来等人赴重庆与国民政府进行谈判。

(3)20世纪80年代以后,邓小平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设想。

(4)2005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以反对和遏制“****”势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3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1)义和团运动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

(2)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岛的消息传出后,台湾军民反对割台的斗争此起彼伏。

(3)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4)1937年,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2)魏源《海国图志》中“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闪耀着爱国主义的光辉。

(3)甲午战争失败后,面对民族生存危机,中国知识界和
各阶层民众以不同形式开展救亡图存的斗争。

(义和团运动、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等)
(4)甲午战争后,中国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实业救国的热潮。

(5)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的消息传出后,中国人民掀起了一场抵制日货的大规模运动。

(6)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中青年学生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爱国情绪高涨;出现“三罢斗争”。

5民族精神,薪火相传
(1)革命与建设时期:井冈山精神;红军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治意识、求知意识、科学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大大加强。

二、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公民意识度机制
1建立公正的社会制
(1)科举制的创立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

——古代选官制度所体现的“公正”。

(2)雅典民主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残忍地窒息、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

——制度造成的社会不
公。

(3)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但罗马法也保护奴隶制度。

——法律上保障了公民的“公正”,但又体现了奴隶遭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

(4)在代议制下,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止独裁。

——资本主义政体中的“公正”。

(5)《共产党宣言》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资产阶级的统治,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科学社会主义追求的“公正”。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新中国国家权力面前的“公正”。

(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少数民族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

——民族间的“公正”。

(8)《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等用法律规范政府行为。

——反映了法律面前政府与人民平等的原则。

(9)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和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国际秩序的“公正”格局。

2多种多样的民主体制
(1)雅典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成年男性公民
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2)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打破了封建等级制度,构建了资产阶级统治下的民主。

(3)苏维埃制度:苏联的政治基础,是俄国劳动人民在革命斗争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政权组织形式。

(4)南京临时政府按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和“代议政治”的原则来构建中华民国的国家制度。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民主制度。

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另一个基本政治制度,是实现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3公民的政治参与和权利与义务
(1)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顾炎武推崇自由议论朝政的风气,以“众治”取代“独治”。

(2)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3)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阐述了“人民主权”思想。

(4)1787年宪法坚持“人民主权”原则,规定总统和议员都由选举产生。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等自由。

(6)1954年宪法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高考数学模拟试题高考英语模拟试题高考文综模拟试题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高中学习方法
高考复习方法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高考饮食攻略
高考励志名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