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周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三语文试题与解析-邯郸市202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监测+语文答案

高三语文试题与解析-邯郸市202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监测+语文答案

2025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答案1.C2.B3.D4.①“只看见树木,不看见森林”形象地说明了片面性的特点,使论证更生动形象。

②“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通过引用熟语,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③这些熟语的使用,使论证语言更加简洁明了,通俗易懂,有助于读者理解作者的观点。

5.①要具体分析新时代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认识到它们的特殊性和相对性,不能一概而论。

②要抓住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明确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策略。

③要避免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客观地看待问题,全面地分析问题,深入地研究问题,防止错误和僵化。

④要根据矛盾的变化及时调整策略,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6.D7.C8.①结尾对老树的描写,与开头对少年宫的描写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②老树是少年宫的象征,它见证了作者的少年时光,表达了作者对少年宫的怀念之情。

③老树的依旧存在,与少年宫的变迁形成对比,引发读者对时光流逝和事物变化的感慨。

9.示例一:我会选择故事屋。

因为故事屋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的平台。

在故事屋中,孩子们可以自由地讲述故事,根据听众的反应调整思路,这种体验能够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此外,故事屋中的互动氛围也能够让孩子们感受到分享和交流的快乐,这对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示例二:我会选择乒乓球室。

因为乒乓球室不仅是一个锻炼身体的场所,还能培养孩子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乒乓球室中,孩子们通过打擂的方式,学会了面对挑战和失败,培养了坚韧不拔的品质。

同时,与冠军运动员的接触和交流,也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斗志和对梦想的追求。

这些经历对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10.如是则小人亦有时而用之/国时平治定/用之则否11.D12.B13.(1)阳虎在鲁国被驱逐,在齐国被怀疑,逃跑到赵国,赵简主迎接并任用他为相国。

(2)圣人之所以不同于有才能的人,是因为他们能够成就天下的大事并且使它回归正道的很少。

2022-2023学年高三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三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三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本试卷共14页,23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大家都知中国人喜讲“中庸之道”,一般人以为中庸之道是指平易近人,不标新立异,不惊世骇俗,调和折衷,不走极端而言。

然此等乃通俗义,非正确义,《中庸》上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无论何事都有两端,此两端,可以推到极处各成为一极端。

在此两极端间之中间都叫做中,此一“中”可以有甚长之距离。

所谓“中”,非折中之谓,乃指此两极端之全过程。

如言真善美,是此一极端,不真不善不美是那一极端。

但此真、善、美三分,只是西方人说法。

照中国人讲,此世界便是一真,不是伪,真伪不能对立。

若论美丑,此世界是浑沌中立,既非极美,也非极丑。

中国文化是人本位的,以人文主义为中心,看重了人的一面,则善、恶对立不能不辨。

但纵是一大圣人,亦不能说他已达到了百分之百的善。

纵是一大恶人,亦不能说他是百分之百的恶。

人只在善、恶两极端之“中道”上,既不在此极端,亦不在彼极端。

但必指出此两极端,始能显出此中道,始能在此中道上理论有根据、行为有目标,故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若非执其两端,则中道无可见。

真实可用者乃此中道,非其两端。

此乃中国人所讲“中庸之道”之正确意义。

在此等观念与意识之下,我认为中国文化尽可以借鉴西方文化,使中国文化更充实更光辉。

并不如一般人想法,保守了中国固有之旧,即不能吸收西方现代之新。

似乎大家总爱把一切事物作相反对立看,不肯把此等相反对立来作互通合一看。

所以我们中国所讲“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此刻实该大大地再阐明。

这和我们当前所该采用的一切想法和做法实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人惟其有此中庸之道,亦可使各不同的宗教信仰也一样调和融通起来。

佛教、回教、耶稣教来到中国,不仅和中国传统文化无冲突,在此诸大宗教之相互间都能和平共存,没有大冲突。

2024-2025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2025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大联考长郡中学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一)语文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3道小题。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得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不管是要找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还是查明天花板上水印的来由,我们通常都要考察可能的解释。

比如说天花板上的水印,是屋顶漏水了?还是管子漏水了?我们可能会这样推理:“这个水印在厨房天花板上,正好是在浴室的下面,所以很可能是管子漏水。

”现在到楼上去检查一下,如果发现了漏水的管子,那么就可以合理地得出结论,对于水印的最佳解释是管子漏水,当然,也可能屋顶和管子同时漏水。

这个简单而实际的例子展示了科学研究的推理过程:提出各种假说,一个一个地排除,直到得出最佳解释。

地质学的历史为科学研究如何运用这样的推理过程提供了一个清楚的例子。

地球已经有上亿年的历史、大陆在漂移,这些都是非常惊人的发现。

它们被接受的过程是漫长而复杂的,要求仔细的观察、改良的技术、大量的集体努力以及在很多学科中共享知识。

地质学最近的发展历史就展现了这样的过程。

1912年,德国科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提出了板块漂移理论来解释这个明显的事实——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看上去好像很吻合。

但是在他之前的理论家,通过观察过去的地图,也推测这些太陆原本是连在一起的。

魏格纳对这一理论的补充是,在两个大陆相对应的边缘,岩石的形成和动植物化石都非常相似。

因为他不能提出一个解释或者模型来说明像板块这样巨大的东西是如何“漂移”的,他的理论遭到了普遍的拒绝,甚至被嘲笑。

虽然他的理论解释了一些观察到的现象,但是并没有被采信,因为它与当时人们所相信的关于大洋和大陆的物理结构方面的观点不一致。

拥有可接受的解释模型是科学断言能被接受的重要标准。

魏格纳的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被美国地质学家哈雷·赫斯复兴。

赫斯提出,最近发现洋中脊在延伸,而大陆居于板块之上,因此板块应是由底层的地慢缓慢运动的“环流”所推动的。

全国100所名校高三AB测试示范卷.语文周测(10)

全国100所名校高三AB测试示范卷.语文周测(10)

全国100所名校高三AB测试示范卷.语文周测(十)1.[答案]C[命题视角]本题考查考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解题分析]原文标点:安世日:”圣朝不贵金玉,所以同于瓦砾:又皇上德通冲明,山不爱宝故无用无金无山无玉。

”费初将大市,得安世言,惭而罢。

2. [答案]A[命题视角]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解题分析]博土不能称从事。

从事不是学官.而是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

3.[答案]C[命题视角]本题考查考生概括文意的能力。

[解题分析]后来他又上疏提出均田制"与文意不符,根据文意,均田制并不是李安世提出的4. [答案](1)李安世容貌俊美,举止优雅,刘绩等人相互交谈说:“如果没有他,国家还能成为国家吗?”(2)前任刺史亲自前往讨伐他们,被李波打得大败,于是李波族人家成为藏匿逃亡者的地方,李波宗族成了公家私室的祸患。

[命题视角]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和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解题分析]第(1)题注意落实得分点:”善”“君子”国”。

第(2)题注意落实得分点:“-.-.”迪逃”“薮”。

[归因导学]错点错因1.错误理解"善”的含义不能结合语境选择同语的义项2.错误理解“国”的含义未发现“国"在句中是名河活用为动词3.未翻译出“大为波败”的特殊甸式未注意“大为波败”是个被动句4.将“遂为通逃之数”翻译成被动句不能准确把握句子的大意对应学法:1.结合上下文,把握句子大意+2.结合语境理解关键实词的含义:3.注意实词的词类活用现象:4.注意特殊句式的翻译参考译文:李安世,年幼时就聪明有悟性。

兴安二年,文成帝接见侍郎、博士的儿子,选取其中水出的,打算极为由书学生。

李安世当年十一岁,皇帝见他还小,召来询问他。

李安世陈说父亲、祖父时,很有条理,当即把他招为学生。

皇帝每次到国学,他总是单独被召去询问,天安初年,任中数,因为恭谨慎重,皇帝亲近宠爱他。

屡经升迁为主客令。

南齐使者刘增来朝贡,李安世奉诏今慰劳他。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高三下学期周练语文试题(二十)含答案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高三下学期周练语文试题(二十)含答案

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

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B. 本市国税局绘制出“税源分布示意略图”,解决了税源管理辖区划分不清、争议扯皮等问题的发生。

C。

为加强国际交流,提高山东环保产业水平,省政府拟举办“生态山东建设高层论坛”暨第五届环保产业博览会。

D。

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口无遮拦"、公开谈及政府去年入市干预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

2. 下列名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规划提出把合肥建设成为区域型特大中心城市为目标,打造以合肥为核心,包括马鞍山、芜湖、铜陵等城市的大合肥都市圈.B. 中南大学特批大三学生刘路硕博连读,为其专门制订培养方案,将其作为后备人才,进入侯振挺教授的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C。

百年来,中华书局一直以传承文明为己任,本着守正出新的原则,整理出版了大批古籍,也推出了许多高水平的学术新著。

D. 对涉及百姓健康和公共利益的研发活动能否进行科学伦理的评价把关,是防止技术滥用、纠正科技应用偏差的重要保证。

3.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A.据悉,一种新型的袖珍电脑将亮相本届科博会,它采用语言输入、太阳能供电,具体高雅、时尚、方面、环保的功能和作用。

B.依据欧洲银行已完成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各国接受测试的91家大小银行,只用7加未能符合规定的6%的一级资本比率.C。

老北京四合院处于皇城天子脚下,受到等级制度的严格约束,在形制,格局方面难免会用千篇一律,显得呆板而缺乏创意。

D。

大型情景剧音舞诗画《天安门》,一开就采用“幻影成像”与舞台真人的互动,营造远古“北京人”穿越时空向人们跑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他在英语国家工作一年,不但进一步提高了英语交际能力,还参加过相关机构组织的阿拉伯语培训,掌握了阿拉伯语的基础应用。

B、建立监督机制非常重要,企业对制度的决策、出台、执行到取得成效的每个环节都纳入监督的范围,就能切实有效地增强执行力。

(完整版)高三语文周测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高三语文周测试题及答案

高三年级语文周测一、现代文的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此题共 3 题, 9 分)阅读下边文字,达成1—3 题文艺是一种表现而不是一种卖弄。

表现的理想是文情并茂,“充分而有光芒”,虽经苦心雕琢,倒是十全十美,自然熨贴,不现牵强作为印迹。

一件完满的艺术品像一个大家闺秀,惹人注视而却不招邀人注视,举止大方之中仍有她的贞静幽闲,有她的尊贵的身份。

艺术和人同样,有它的品行,我们常说某种艺术品高,某种艺术品低,品的高低诚然能够在多方面见出,最重要的仍在作者的态度。

品高的是诚于中,形于外,心口如一的高华完满。

品低的是内不充分而外求光芒,存心卖弄,像小家娼妇涂脂抹粉,招摇过市,眉挑目送的样子。

文艺的卖弄有各种方式。

最广泛的是卖弄词采,只顾堆砌美丽的字眼,显得如花似锦,灿烂醒目,不论它对于思想感情能否有绝对的必需。

以前骈俪文犯这缺点的最多,此刻新进作家也有时难免。

其次是卖弄学问。

文艺作者不可以没有学问,但是他的学问须如盐溶解在水里,尝得出味,指不出形状。

有时饱学的作者没心中在作品中表露学问,我们尚难免有“学问汩没性灵”之感,至于存心要卖弄学问,如暴发户对人夸数家珍,在平常人这样已足见兴趣劣质,在文艺作品中这样更难免令人作呕了。

过去中国文人犯这病的最多,在诗顶用僻典,谈真理,写古字,都是最明显的例。

新文学作家常爱把自己知道比较清楚的资料不分皂白地全盘托出,不论它能否对于表现情调、描绘人物或是点明故事为绝对必需,写乡村就把乡村所有的东西都摆进去,写政界也就把政界所有的奇形怪状都摆进去,犹如杂货店,乱七八糟的货物乱堆在一同,没有一点整一性,连比较有名的作品如赛珍珠的《大地》,吴趼人的《二十年来目击之怪现状》之类均难免此病,这也还是卖弄学问。

第三是卖弄才华。

文艺作者固不可以没有才华,但是逞才负气,存心夸耀,还是兴趣劣质。

像英国哲学家休谟和法国诗人魏尔兰所再三指示的,文学不该只有“雄辩”( eloquence ),并且带不得雄辩的色彩。

高三语文考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考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考试题及答案
1.介绍本文将提供一份高三语文考试题及答案,以帮助同学们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更好地检验和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

2.选择题
3.下列词语使用正确的是(A) A. 马上就要考试了。

B. 马上的面前尚有种种未解之谜。

C. 这道菜是马上要在桌上了的样子。

D. 我们马上了解到了这个情况。

4.恰如一位旷世奇才,____他的流畅修辞和情感表达体现了人类高度的审美标准(D) A. 越发巍然 B. 越发锁定 C. 越发翻江倒海 D. 越发卓尔不群
5.请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B)文不加点:此君能歌善舞的文化大革命“坏家伙”是指 A. 林枫 B. 蘇新、林晓燕等 C. 亲戚 D. 警察
6.填空题
7.春雷落在花瓣上,是花朵博爱的____之语。

(绽放)
8.岁月如梭,转眼就到了____的暮年。

(耄耋)
9.全文____了仙人指点石、林间结庐的儿童幼稚时光,昭示了未来的取向。

(描绘)
10.解答题请用一篇短文简要描述自己对文学的理解。

11.作文题请以。

全国高三高中语文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三高中语文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三高中语文同步测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语言表达1.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仿句句式与示例基本相同。

示例珍珠因包裹沙砾而愈益圆润,绿树因不惧骄阳而愈益葱郁,生命因直面困难而愈益灿烂,困境与勇气给予人生的是磨砺与光明。

2.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在下面文段横线处另写两句话,构成一组排比句。

每一湾水塘里,都有海洋的气息;,;,。

所以诗人才说:“一株三叶草,再加上我的想象,便是一片广阔的草原。

”3.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让我们钦佩的名家大师,他们为人的风范、创作的才华,常常引发我们的情思。

请从中选取一位,仿照例句写一句话。

要求:①引用该名家的诗句;②仿句与例句句式大致相同。

例句李白,你“仰天大笑出门去”的傲岸不屈的气概,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缠绵悱恻的情怀,怎能不触动我心中的思古之幽情?4.仿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真诚”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人生犹如一个爱出谜语的顽童,总是出一些难题让你解答;人生犹如一次漫长的旅行,理解就是前进的火把。

真诚;真诚。

5.仿照下面的示例,以语文之外的其他学科为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在品尝中回味,余味悠长;6.在下面横线上续写一句话,要求与上文内容协调,句式一致。

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掩蔽罢了。

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征服罢了。

7.参照示例,从“王朝闻”“谢冰心”“周星驰”三位名人中任选一位,以其姓名为对象写一段语意明确、完整的话。

示例王若飞的“若飞”二字,出自南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辞》中的诗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寄托了他以身许国、勇往直前的豪情和意志。

8.仿照下面的示例,另选一组对象写一段话。

世界上所有的生灵都有它们的眼睛,波涛是大海的眼睛。

假如大海没有了波涛,就结束了它浩瀚博大的使命,再也不能负舟远航,再也不能搏击长空,再也不能繁养水族。

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高三下学期学科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高三下学期学科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不知道走了多久,父亲回过头来:“你走前面,风向变了,我在后面挡一挡。”罗冠换到前面,父亲说:“走吧。雨再大,总会停的,路再远,总能走完。”
5. 王刚同学在了解到三迭叙事的相关知识后,在大型考试中采用了这种手法写记叙文,在文中设计了三次道歉,一、二次道歉被拒后还分别插入了“向人问计”“托人说和”两个“横云断岭”的叙事片段。本以为会一鸣惊人,孰料只得了45分。假如你是老师,如何帮助王刚解开心结?
【答案】1. A 2. C 3. C
4. 林黛玉和薛宝钗在贵族身份上相同的,但是身世处境上却不同;两人都极富才情,但是个性特征却不同;两人年龄相似,但是对人接物的态度却截然不同。
路面上的积水白茫茫一片,一会儿流向东,一会儿流向西,罗冠和父亲像两只跛脚鸭子,蹬着水缓慢前行。“怎么办?不如我们回去吧。”罗冠几次要脱口而出,都被父亲的表情阻挡在门外。
罗冠心里说,他以为我不知道,其实我都知道。家里这么多人要吃饭,三个孩子要上学,而他又遇到了那样的事,他实在是太难了。
漫天的雨幕里,只有两个小黑点,像大逗号领着小逗号,在大地这张巨大的黄纸上点染行。时大时小的雨声,酷似罗家父子时深时浅的脚步,踩在1996年的希望里。
C. 三迭式叙事多以二元对立的原则组织故事情节,二元对立关系的强弱与对立的双方矛盾是否不可调和有关。
D. 中国古代长篇叙事作品的设对方法包括相同性质叙事内容的对等设置和相反性质叙事内容的对照设置。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迭式叙事与“对锁”章法虽然笔法不同,但二者在同而不同方面有相似的审美效果。
(摘编自冯文开《章回体英雄传奇小说中的口头叙事》)
材料二:
“对锁”章法是指在不同的故事段中用相似或相同的人物语言以使两个故事段相映成趣。清话石主人称之为“复笔”,其《<红楼梦>本义约编》云:“《红楼梦》喜用复笔。一游幻境,必再游幻境;一入家塾,必两入家塾;一秦氏之丧,又有贾母之丧;一协理东府,又有协理西府……种种细事,不可缕记。其实皆同而不同,变化不测,纯是《水浒》笔法。”话石主人所谓的“复笔”,即“两对章法”,它总是具有“同而不同,变化不测”的审美特征。中国古代长篇叙事作品,常常利用对偶原理设置相互对等或对照的人物、事件、场景、言辞等以展开叙事。其设对方法,既可以是相同性质叙事内容的对等设置,也可以是相反性质叙事内容的对照设置。就章回小说来说,又可以在同一章回或跨越数个章回设对。对照也并非只有两两对照,在长篇叙事作品中,常常是多个人物、事件、场景、言辞等的对等或对照。所谓“两对章法”,就是利用“对偶”原理,在同一章回或跨越数章回,设计性质相同、相近或者相反的叙事内容、人物、故事、场景、言辞等,作“对锁”“对峙”,在引起篇章形式均衡感的同时也使“对锁”“对峙”的叙事内容“同而不同”、相映成趣或有复杂微妙的文意上的关联。

潍坊一中高三语文 周末测试题

潍坊一中高三语文 周末测试题

高三语文测试题2013.1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2页。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分别填写在答题卡及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纸对应区域内,不能写在试题卷上;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笔和其他笔。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66分)一、(4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惬.意(qiè)孩提.(tí)怪模.样(mó)良莠.不齐(yǒu)B.天堑.(qiàn)木讷.(nè)便笺.条(jiān)拐弯抹.角(mā)C.置喙.(huì)古刹.(shà)撂.挑子(liào)自惭形秽.(huì)D.按捺.(nà)惭怍.(zuò)颤.巍巍(chàn)图穷匕见.(xiàn)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曝光顶梁柱心驰神往真金不怕火练B.驻足俱乐部日上三杆冒天下之大不韪C.观望冷飕飕分庭抗礼无事不登三宝殿D.阵守敲边鼓旁征博引言者无罪闻者足戒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A.日前,一个名叫“艺术无处不在”的大型文化艺术活动在英国落幕。

这项文化盛事由英国艺术家理查德·瑞德最早发起,并得到政府的鼎力..支持。

B.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也是社会矛盾的高发期,网络谣言很容易成为引发社会振荡..、危害公共安全的直接因素。

C.荒草丛生的工业园区、夜晚一片漆黑的居民小区、常年寂寥的新建城区……劳民伤财、愈演愈烈....的盲目“造城”之风,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

湖南省汉寿龙池实验中学高三语文高培第九周周考试题新人教版

湖南省汉寿龙池实验中学高三语文高培第九周周考试题新人教版

时量:45分钟总分:100分一、语言知识及运用(60分,每小题5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亲昵.ní 噱.头xué 倒.dǎo装句盅惑人心B. 熏陶.tāo 轻佻.tiāo 大不韪.wěi 卷轶浩繁C. 下载.zǎi 牒.片dié 扎.裤脚zā 疾恶如仇D. 蹁.跹pián 肚脐.qí 黄澄.澄dēng 少安毋躁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荫.蔽yīn 玷.污diàn 引吭.高歌háng B 炮.制páo 叱咤.chá损兵折.将zhéC浸渍.zì粗犷.guǎng 方兴未艾.ài D 针砭.biān 肖.像xiāo 咬文嚼.字ju é3、下列词语加点词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啜.(chuò)泣隐匿.(nì)幡.(fān)然醒悟B、掺.(chān)和喝.(hè)彩负隅.(yú)顽抗C、累.(lěi)赘夙.(sù)愿岿.(kuī)然不动D、褴褛.(lǚ)钟磬.(qìng)寡廉鲜.(xiǎn)耻4、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心酸辛酸往事喻义寓义深刻B、一般略见一斑过度过渡时期C、无谓无私无畏家世处理家事D、明智淡泊明志灌注全神贯注5、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翔实词不达意冷漠励精图治B、痉挛信誓旦旦偏僻一愁莫展C、风靡孽根祸种攀缘始作俑者D、倾轧挥斥方遒弘扬扑朔迷离6、依次填入下列空格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李思佳同志196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以后一直在湖南师范大学。

②大学生们学习紧张,经常发生丢三落四的现象,因而遗失随处可见。

③咱们认真一下这件事到底该怎么办。

A、就教启示核计B、执教启事合计C、就教启事合计D、执教启示核计7、依次填入下列空格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我今年一定要利用假期,到国外去阔别已久的爷爷奶奶。

山东省烟台市中英文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周末测试(三)语文试卷 含答案

山东省烟台市中英文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周末测试(三)语文试卷 含答案

高三语文第周考试题说明:满分150分选择题25个每题3分姓名班级考号写在左上角上交答题纸按照考号排序包括缺考的!!!一、选择题共75分1.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为何古人认为丹顶鹤只栖息在高洁之地?因为在他们心目中鹤是高贵的。

B.在这一刹那,在这充满神奇的寂静之中,谁能说这片刻就不是永恒?C.难道没有人听到过秋天豆荚迸裂的声音吗?那是世上最美好的声音。

D.如果不走进呼伦贝尔,怎么能体味出那草原牧歌中的蓬勃豪迈之气?2.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李白)B.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李白)C.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杜甫)D.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白居易)3.下列各诗句中,运用通感艺术手法的一项是()A.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B.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C.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D.崆峒访道至湘湖,万卷诗书看转愚。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4.下列歌词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屋瞻如悬崖/风铃如沧海/我等燕归来(《千里之外》)B.幽幽岁月浮生来回/屏风惹夕阳斜(《花恋蝶》))C.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笑傲江湖》)D.春风修剪着长发/彩蝶送来了发卡《春姑娘的相思》)5.下列咏荷的名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完全不同的一项是()A.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B.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C.三秋庭绿尽迎霜,惟有荷花守红死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6.对以下语句中修辞手法的使用判断不恰当的一项是()A.“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比喻、拟人)B.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高三语文周测试题

高三语文周测试题

高三语文周测试题高三()班姓名:总分: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同其它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处而安等等。

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来互相吹捧或以竹自诩,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况。

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画竹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一个重要门类,封建士大夫在私园、庭院中种竹养竹以助风雅,亦成为普遍风气。

最早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它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恐怕要算《礼记》了。

《礼记·祀器》中说:“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

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

”魏晋时期政治局势反复无常,文人士子意气消沉,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为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在当时社会引起很大震动,对后代封建文人的行止也产生了莫大影响,可以说,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竹林七贤乃是“始作俑者”。

自此以后,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便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晋室东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懑闷中解脱出来,他们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广袤的竹林正是他们托身、浪迹之所,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风流名士们沉醉痴迷。

一时间,闻有好竹即远涉造访而不通名姓者有之,种竹十顷栖居林中者有之,对竹啸吟终日不辍者亦有之,王徽之、张廌、翟庄、袁粲等,是其中风流最著者;王徽之乃至声称:不可一日无此君!这一时期,文人雅士赋竹、赞竹,为竹作谱,蔚成风气,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戴凯之的《竹谱》正是在这种风气下以韵文的形式诞生的。

高三第一次周测试卷

高三第一次周测试卷

高三语文第一次周测试卷(10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创造与模仿凡是创造之中都有欣赏,但是创造却不仅是欣赏。

创造和欣赏都要见到一种意境。

欣赏见到意境就止步,创造却要再进一步,把这种意境外射到具体的作品中去。

比如我此刻想象到一个很美的夜景,其中园亭、花木、湖山、风月,件件都了然于心,可是我不能把它画出来。

我何以不能把它画出来呢因为我不能动手,不能像支配筋肉一样任意活动。

如果我勉强动手,我所画出来的全不像我所想出来的,我本来要画一条直线,画出来的线却是七弯八扭,我的手不能听我的心指使。

穷究到底,艺术的创造不过是手能从心,不过是能任所欣赏的意象支配筋肉的活动,使筋肉所变的动作恰能把意象画在纸上或是刻在石上。

这种筋肉活动不是天生自在的,它须费一番功夫才学得来。

我想到一只虎不能画出一只虎来,但是我想到“虎”字却能信手写一个“虎”字出来。

我写“虎”字毫不费事,但是不识字的农夫看我写“虎”字,正犹如我看画家画虎一样惊羡。

一只虎和一个“虎”字在心中时都不过是一种意象,何以“虎”字的意象能供我的手腕做写“虎”字的活动,而虎的意象却不能使我的手腕做画虎的活动呢这个分别全在有练习与没有练习。

我练习过写字,却没有练习过作画。

我的手腕筋肉只有写“虎”字的习惯,没有画虎的习惯。

筋肉活动成了习惯以后就非常纯熟,可以从心所欲,意到笔随;但是在最初养成这种习惯时,好比小孩子学走路,大人初学游水,都要跌几跤、喝几次水,才可以学会。

各种艺术都各有它的特殊的筋肉的技巧。

例如写字、作画、弹琴等等要有手腕筋肉的技巧,唱歌、吹箫要有喉舌唇齿诸筋肉的技巧,跳舞要有全身筋肉的技巧。

要想学一门艺术,就要先学它的特殊的筋肉的技巧。

学一门艺术的特殊的筋肉技巧,要用什么方法呢起初都要模仿。

“模仿”和“学习”本来不是两件事。

姑且拿写字做例来说。

小儿学写字,最初是描红,其次是写印本,再其次是临帖。

这些方法都是借旁人所写的字做榜样,逐渐养成手腕筋肉的习惯。

2025届南京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初学情调研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南京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初学情调研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南京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初学情调研测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逻辑不仅是一门独特的科学,还是一门奇异的艺术。

科学在知的方面使理性臻于完善,艺术在行的方面使理性臻于完善。

从这一意义上讲,逻辑的目的就是艺术的目的。

然而,除非逻辑既是一门艺术,同时又是一门科学,否则这一目的是不能达到的。

人类理智的本性就是要成为理性,对于人来说,理智生活是一种发展着的东西,理性并非意味着不会犯错。

人类理性的活动是推演性的,而推演活动又是一种生产性的或构造性的,理性并不保证它在生产或构造或构成中不会出错,相反,它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推理会出现疵,思想会产生混乱。

自在的理性需要一种逻辑的力量来克服它的这种先天的不确定性,从而使理性的德行臻于完善。

逻辑不仅仅是科学,是艺术,还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精神。

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和驱使人们将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并尽其所能地去探求和确立已经确立的知识的最深刻和最完美的内涵。

公理化的逻辑体系表达出人类对臻至完美的理论所应当具有的形态的认识和向往。

其中逻辑公理的选择体现出人们对理论本身的最深思熟虑的判断和洞察力。

逻辑规则和定义体现出人们为追求无可置疑结论而对推论施加的严苛条件。

推理链条的环环相扣反映出人们对思维编织的精细严密的要求。

从公理出发,一些简单的定理立刻就能得到证明,这些定理进而成为那些更深奥的定理的基石。

这样,一座精美的大厦就严密地建立起来了。

可以想象,如果一个理论将其中所有的论证一一抽出,那么这一理论就会因只剩下一堆描述性语句而坍塌,理论的结构性力量和活力由此丧失殆尽。

而一个确定了逻辑有效性的理论则意味着它获得了一种逻辑的品行。

它因逻辑而变得简洁、精美、严格、强大,内部和谐、外部精巧、经久耐用。

逻辑能力是存在于人的大脑中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年级语文周测一、现代文的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文艺是一种表现而不是一种卖弄。

表现的理想是文情并茂,“充实而有光辉”,虽经苦心雕琢,却是天衣无缝,自然熨贴,不现勉强作为痕迹。

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像一个大家闺秀,引人注目而却不招邀人注目,举止大方之中仍有她的贞静幽闲,有她的高贵的身份。

艺术和人一样,有它的品格,我们常说某种艺术品高,某种艺术品低,品的高低固然可以在多方面见出,最重要的仍在作者的态度。

品高的是诚于中,形于外,表里如一的高华完美。

品低的是内不充实而外求光辉,存心卖弄,像小家娼妇涂脂抹粉,招摇过市,眉挑目送的样子。

文艺的卖弄有种种方式。

最普遍的是卖弄词藻,只顾堆砌漂亮的字眼,显得花枝招展,绚烂夺目,不管它对于思想情感是否有绝对的必要。

从前骈俪文犯这毛病的最多,现在新进作家也有时不免。

其次是卖弄学识。

文艺作者不能没有学识,但是他的学识须如盐溶解在水里,尝得出味,指不出形状。

有时饱学的作者无心中在作品中流露学识,我们尚不免有“学问汩没性灵”之感,至于有意要卖弄学识,如暴发户对人夸数家珍,在寻常人如此已足见趣味低劣,在文艺作品中如此更不免令人作呕了。

过去中国文人犯这病的最多,在诗中用僻典,谈哲理,写古字,都是最显著的例。

新文学作家常爱把自己知道比较清楚的材料不分皂白地和盘托出,不管它是否对于表现情调、描写人物或是点明故事为绝对必需,写农村就把农村所有的东西都摆进去,写官场也就把官场所有的奇形怪状都摆进去,有如杂货店,七零八落的货物乱堆在一起,没有一点整一性,连比较著名的作品如赛珍珠的《大地》,吴趼人的《二十年来目睹之怪现状》之类均不免此病,这也还是卖弄学识。

第三是卖弄才气。

文艺作者固不能没有才气,但是逞才使气,存心炫耀,仍是趣味低劣。

像英国哲学家休谟和法国诗人魏尔兰所一再指示的,文学不应只有“雄辩”(eloquence),而且带不得雄辩的色彩。

“雄辩”是以口舌争胜,说话的人要显出他聪明,要博得群众的羡慕,要讲究话的“效果”,要拿出一副可以镇压人说服人的本领给人看,免不掉许多装模作样,愈显得出才气愈易成功。

但是这种浮浅的炫耀对于文学作品却是大污点。

一般文学作者越有才气,也就越难避免炫耀雄辩的毛病。

从前文人夸口下笔万言,倚马可待,文成一字不易,做诗押险韵,和韵的诗一做就是几十首,用堂皇铿锵的字面,戏剧式表情的语调,浩浩荡荡,一泻直下,乍听似可喜,细玩无余味,这些都是卖弄才气,用雄辩术于文学。

爱好这一类的作品在趣味上仍不很高。

( 选自朱光潜《文学上的低级趣味》)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艺作者要有学识,但是这种学识体现在文艺作品中,要无形,不露痕迹。

B.现在新进作家在写骈俪文时也爱犯卖弄辞藻的毛病,只顾堆砌漂亮的词眼。

C.艺术有品格。

品高的艺术通常追求内在的充实而不“外求光辉”。

D.文学作者越有才气,就越喜欢炫耀雄辩,并以此显示出一副可以镇压人说服人的本领。

2.下列对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二段主要从作者的创作态度方面提出文艺的特点是“表现而不是卖弄”,并分别对“表现”和“卖弄”在文艺中的体现做了形象的阐述。

B.从第三段起,作者重点论述“卖弄”。

文章分别列举了文艺作者卖弄的几个层面,论证条理清楚。

C.举例论证是本文突出的论证方法。

比如,用“大家闺秀”论证品高的艺术品,用“小家娼妇”论证品低的艺术品,说服力强。

D.本文论证语言生动形象,论证方式多样,说理深入浅出,增强了阅读兴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引人注目却不招邀人注目,就在于它不卖弄,不做作。

B.作品中用典也是作者卖弄学识的体现,跟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C.如果对作品思想感情的表达有必要,那么,辞藻绚丽夺目也是无可非议的。

D.文艺作品中,卖弄是作者创作态度的一种体现,卖弄的作品,艺术品位不会很高。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英雄佛刘清明节前夕,爸爸给乡下的奶奶打电话,乡下的奶奶说,今年就不用回来啦,有些事奶奶一个人就都办了。

爸爸说,那怎么行呢,即便是我答应,虎子也不会答应啊。

乡下的奶奶说,那你们就来吧,其实我也想虎子了。

虎子不是别人,就是我。

不算今年,我已经是第四次回去看望乡下的奶奶和叔叔了。

一想到乡下奶奶的小院,我的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向往,我知道,那是我另一个意义上的家。

回去那天的阳光很不错,春风已经把田野吹出了毛毛绿。

老远,我就看见了站在村口的奶奶,我大喊一声,像一只脱了缰的小马驹,奔向奶奶的怀抱。

乡下的奶奶流泪了,她喜悦的脸庞上堆满了皱纹。

这样的时刻,无论是奶奶、爸爸,还是我,都是幸福的。

乡下奶奶的院落不是很大,有一年下雨,西边的院墙还倒掉了,本来乡下的奶奶是想等当兵的叔叔回家修砌的,可是叔叔没有等来,却等到了爸爸。

那一次,爸爸很卖命,他拦住了所有想帮奶奶修墙的乡亲们,一个人忙活了两天,虽然墙修砌得不是很好,可是爸爸却累虚脱了。

乡下的奶奶说,你这又是何必呢?爸爸说,只有这样,我的心才能安慰一些。

现在,爸爸修砌的那堵墙还好,上面爬满了干枯了的牵牛花的叶蔓,一株枣树探出墙外,似乎在等着我们的到来。

乡下奶奶的房子已经很旧了。

前几年,叔叔牺牲的时候,政府准备出资为乡下的奶奶翻盖一下老房子,却被奶奶拒绝了。

奶奶说我这么大年纪了,房子还能用,没那个必要了,如果政府真的关心我的生活,那么就请你们把村里的小学修一修吧。

村里的小学被重新翻盖了,学校是以叔叔的名字命名的,我去过一次,还在学校的门口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

后来爸爸也想为乡下的奶奶盖一座新房子,可是奶奶依旧没答应。

爸爸常常给乡下的奶奶买很多的东西,但那些东西,是吃的都被她分给了左邻右舍,如果是穿的,就捐赠出去。

在这个世界上,我觉得再没有比乡下的奶奶更倔强的人了,但大家都无法改变她,只好改变自己。

我没有看到过生前的叔叔,乡下的奶奶常常向我描述叔叔小时候的样子,说那时的叔叔爬墙上树,摸鱼捉鸟,无所不会。

等长大了,就变得不怎么爱说话了,但心肠好,碰上邻居有什么帮忙的活儿,总是不惜体力,村里的人都很喜欢他。

顺着乡下奶奶的目光,我能够看见那时的叔叔,他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有一颗善良的心,他威武的身影常常走进我的梦中,让我流一梦的泪水。

叔叔是个英雄,他死于一次探亲回家的路中,因为两个落水儿童,叔叔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叔叔的事迹感动了那个小城所有的市民,他被大家称为英雄。

白发人送黑发人,悲痛自不必说。

后来政府遵从乡下奶奶的意愿,把叔叔安葬在了老家,因为在那里,乡下的奶奶可以时常地去看一看儿子。

我和爸爸这次回来的目的主要是给叔叔扫墓,其实即便我们不回来,乡下的奶奶还有那些乡亲也会把叔叔的墓地扫得干干净净的,但是爸爸说,心里不踏实。

清明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中已经有了麦苗的味道。

一路上,我们无语,爸爸一手扶了乡下奶奶的胳膊,每年他都是这样的姿态,这样看上去他们更像是一对母子。

乡下的奶奶把爸爸买来的鲜花一一摆放在叔叔的墓碑上。

整个过程,她的表情肃穆、慈祥,没有一点悲伤。

她说,儿子,你哥和你侄子又来看你了,你看看你侄子已经有你那么高了。

爸爸说,给你叔鞠个躬吧,我点点头,然后恭恭敬敬地鞠了三个躬。

透过水泥地,我似乎可以感受到叔叔的生命,正一点点传输到我的身体中。

说到这里,可能大家都明白了,乡下的奶奶不是我的亲奶奶,叔叔也不是我的亲叔叔,可是自从叔叔救了我,我们就成了一家人。

(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写的是清明节下乡祭扫的事,多处运用了插叙手法,使相关故事的来龙去脉逐渐清晰,丰富了小说的内容。

B.修砌院墙时,“他拦住了所有想帮奶奶修墙的乡亲们”,这一细节充分体现了“爸爸”因歉疚而急欲补偿的心理。

C.小说善于运用正面和侧面相结合的手法表现人物,如对“叔叔”的表现,既有外貌、动作等的直接描写,也有他人的介绍评价。

D.“叔叔”舍身救人,“爸爸”知恩图报待“奶奶”如亲人,这都体现了人们在面对他人的不幸时真诚相助的可贵精神。

5.小说以“虎子”为讲述人,这有什么好处?(6分)6.小说以“英雄”为题,为何却用大量笔墨来写“乡下的奶奶”?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2018年4月2日,教育部制定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其中提到发展目标:到2020年,基本完成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优化布局,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

到2025年,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取得一批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原创成果,部分理论研究、创新技术与应用示范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有效支撑我国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智能社会建设。

到2030年,高校成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摘编自教育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材料二2018年6月8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在回答“《行动计划》在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方面有何举措”的问题时,相关负责人说:支持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设置人工智能学科方向,深入论证并确定人工智能学科内涵,完善人工智能的学科体系,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

支持高校自主设置相关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

加快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版),积极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重视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控制、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探索“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养模式。

鼓励高校对照国家和区域产业需求布点人工智能相关专业。

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和资源向教育教学转化,推动人工智能重要方向的教材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推动编写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和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将人工智能纳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

引导高校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并通过增量支持和存量调整,稳步增加相关学科专业招生规模、合理确定层次结构,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力度。

此外,还要努力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

在中小学阶段引入人工智能普及教育;不断优化完善专业学科建设,构建人工智能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和大学基础教育于一体的高校教育体系;鼓励、支持高校相关教学、科研资源对外开放,建立面向青少年和社会公众的人工智能科普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参与科普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