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本体的空间数据集成技术
基于本体的语义异构数据集成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 :P 1 T3 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0 9— 52 2 1 }8一 12— 6 10 2 5 (0 0 0 O 1 0
基 于本 体 的语义 异 构 数 据集 成 方 法研 究
张 军艳 ,罗 军 ,赵 应 秋
( 重庆大学计算 机学 院 , 重庆 403 ) 000
e ta t n a u r e o o i o fo t lg ,a d g v he deal d r l f e ta t n,o tmie h xr ci nd q e y d c mp st n o n oo o i y n a e t tie u e o x ci r o p i z d te
0 引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近年来 , 互联 网 的发 展 和企 业 信 息 化正 日益 加
剧, 使得企 业 内部 的 各 种 应 用 系 统 呈 阶 段 性 增 加 。
通信 , 解决了一定程度上的语法和结构异构 , 但对于 语义 异 构 却 鲜 有 办 法 , 基 于 X L 的异构 数 据 集 而 M 成 L 能够较 好解 决 语 法异 构 问题 , 于 语义 异 构 2 对
摘 要 :随着企业 内部、企业间并构数据的增 多,如何 高速有效 实现数据之 间的互操作成为了
一
个热点 问题 。讨论 了基 于本体 的异 构数 据 集 成 方 法 ,给 出 了 系统框 架。重 点研 究 了本体 的提
取和查询分解,给 出了详细的提取规则,并通过 引入类源映射表 来提 高查询分解速度,实现 查
Ab ta t T e h t rg n o sd t n e tr r e a d a n n ep s s a e moe a d mo e,a d h w t sr c : h ee o e e u aa i n e p i n mo g e tr r e r r r n o o s i n s a e t e d t a h oh r e e t ey b c me o su . T i p p rd s u s d t e i tg a o t o f h r h aa e c t e f c i l e o sh tis e v h s a e ic se h n e r t n me d o i h h t rg n o s d t a e n n o o y, a d p e e td t e rme o k f t e s se ee o e e u a b s d o o tl g a n r s n e h f a w r o h y tm. I fc s d o t oue n
基于本体的异构数据库集成框架的研究和实现
二、 基于本 体 的异构 数据库 集成 框架
Me itr r p e dao/ a p r模 式 的 中 间 件 集 成 系 统 首 要 W
解 决 问 题 是 全 局 模 式 与 局 部 模 式 的 映 射 ,本 文 中 , 局 部 模 式 由 局 部 本 体 定 义 , 于 关 联 数 据 源 , 抽 用 并 象 出数 据 源 中 的 概 念 , 免 因 数 据 源 模 式 改 变 影 响 避 全 局 模 式 ; 局 模 式 由 全 局 本 体 定 义 , 是 各 局 部 全 它 本 体 的 共 享 词 汇 集 , 是 某 一 领 域 的 共 享 可 重 用 术
维普资讯
坪栅 越 扔 肛
2应用技术期 0年月 日 6 0 61 第 8 0
基于本体 的异构数 据库集成框架 的研究和实现
■ 华南师 范大 学 李元 初 陈启 买
摘 要 : 了解 决 基 于 中 间 件 的 异 构 数 据 库 集 成 统 中 模 式 的 语 义 异 构 问 题 引 入 了本 体 , 为 本
统 必 须 写 额 外 的 定 制 代 码 扫 描 映 射 信 息 , 低 了 代 降
体 与 局 部 本 体 的 映 射 实 现 全 局 模 式 到 局 部 模 式 的 映 射 , 方 法 在 本 体 集 成 中 称 为 混 合 本 体 方 法 。 本 该 体 解 决 了 局 部 模 式 间 以 及 全 局 模 式 与 局 部 模 式 的 语 义 异 构 问 题 。使 用 混 合 本 体 法 , 足 于 企 业 内 部 立
的 使 用 环 境 , 用 消 息 服 务 机 制 作 为 系 统 内部 数 据 采 的传 递机 制 , 使 数据 跨硬 件平 台 、 作 系统平 台 , 可 操
基于本体的地理空间信息集成框架与实现
目前 地理 空 间数据 的集 成研 究 主要 集 中于 物
地 理本 体是 指特 定地理 空 间信 息 领域 概念 化
理实 现和 逻辑 模 型 层 次 上 的集 成 方 法 , 从 数 据 模 型 的明确 的形式 化 规范说 明 。地 理本 体 形式 化 是 本身 人手 来研 究数 据集 成 。这些 集 成方 法 都 存在 说明的对象是某个地理空间信息领域的概念化模 个 共 同的缺 陷 , 即无法 集成 数 据 的语 义 , 能将 型 。在 这里 , 念 化 模 型 不 同于 通 常 意 义上 的概 不 概 源数 据 的含 义 完 整地 转 换 和集 成 到 目标数 据 念 模型 , 的是 人 们对 地 理 现 实 世 界 的 多个 抽 象 指 中 _ 。为 了在集 成 不 同数 据 的过 程 中 同 时集 成 层 次 , 括地 理 认 知 世 界 、 理 概 念 世 界 、 理 空 l 包 地 地 数据底 层 的概 念 模 型 , 须 对 这 种 概 念 模 型进 行 间 世界 、 必 地理 尺度 世 界及地 理 投影 世界 。因此 , 地
Ke r s e - no o y p t ld t ne ai n s ma t s g o- tlg o s u t g e - n oo y i tg ain y wo d :g oo tl g ;s ai aa i tg t ; e n i ; e -n oo c n t ci ;g o o t lg n e rt - a r o c o y r n - o
一
形式化 说 明 。形 式 化语 义及 其集 成 方法 的研 究是 理本 体 既可 以是地 理认 知模 型 或概 念模 型 的显 式
形式化说明关键 , 而将地理本体作为共享概念模 形 式化 , 可 以是 逻 辑 层 次 或 表达 层 次上 地 理 模 也 型, 明确形 式化 规 范说 明 , 获 相 关 领 域 的知 识 , 型 明确 的形式 化说 明 。 捕 提供对 该领 域 知识 的 共 同理解 , 定 该 领 域 内共 1 2 本体 的描 述语 言 确 .
数据库的多源数据融合与集成技术
数据库的多源数据融合与集成技术多源数据融合与集成技术在数据库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数据规模的不断增大和多样化的数据源的增加,如何高效地整合和融合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数据库的多源数据融合与集成技术的意义、挑战以及相关的方法和工具。
首先,多源数据融合与集成技术对于数据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各个企业和组织拥有的数据源越来越多,并且这些数据源通常来自于不同的系统和平台。
多源数据融合与集成技术可以将这些异构的数据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数据库中,从而方便用户进行数据的查询和分析。
同时,通过数据融合与集成技术,用户可以消除不同数据源间的数据冗余和一致性问题,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然而,实现多源数据融合与集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多源数据通常存在语义和架构上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解决数据的语义映射和架构转换的问题。
其次,由于数据量的不断增大和数据源的变化,数据的实时性和更新性也成为了一个挑战。
此外,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也是多源数据融合与集成技术面临的重要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开发出高效和安全的算法和工具来应对这些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挑战,数据库领域提出了多种多源数据融合与集成技术。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元数据库(Metadata)来描述和管理数据。
元数据库是描述数据元素特性的数据库,它可以用来对数据源进行建模、查询以及数据转换。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和数据集市(Data Mart)来集成数据。
数据仓库和数据集市是用于存储和管理大量数据的数据库系统,它们可以对数据进行抽取、转换和加载(ETL)。
同时,数据仓库和数据集市还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查询和分析功能,便于用户进行数据挖掘和决策支持。
此外,还有一些基于模式匹配和数据挖掘的方法用于数据融合和集成。
这些方法通过分析数据的模式和关系,自动发现和生成数据映射、转换和集成规则,从而实现不同数据源之间的数据融合。
基于本体的异构数据源集成系统分析与设计
[ ywo d ]h trgn u a b s; noo y X ; aait rt n Ke r s e o eo s t ae o tlg ; ML dt e ai e da ng o
・
目前在企业 中,由于开发 时间或开发部门的不 同,往往
生成一次全局模 式,使得 维护全局模 式十分 困难 ,系统可 扩
 ̄imq" o 32(I) _ 2,_ 文献 1o_48 o7 _ 7_ 3 2J1 0 0 标识码:A
中圈分类号l95 4 N
基 于 本体 的 异构 数 据 源 集成 系统 分 析 与设 计
周 剐 ,郭建胜
( 空军工程大学 工程 学院 , 安 7 0 3 ) 西 10 8
摘
现以来被广泛应用 。
在系统之 间交流、共享 和融合 ,因此形成 了 “ 信息孤 岛”现 象。随着信息化应 用领 域的不断扩充和深入 ,企业 内部之 间
及企业与外界之 间信息 交互 的需求 日益强烈 ,迫切需要对原 有的信息 系统进行整合 ,连通 “ 信息孤 岛” ,共享数据。数据 集成 系统可 以整合原来孤立于 多个异构数据源 中的数据 ,为 部 门的应 用提供一 个完整统一 的数据视 图以充分利用现有数
Anay i n sg fH ee o e o sDa a a eI t g a in S se l ssa d De in o t r g n u t b s n e r to y tm
Ba e n On o o y s d0 tlg
ZHOU n , Ga g GUO in-h n Ja s e g
r m wo k f r e i f a e r o l n tn e s m a tc h t r ge e t ,i c u i g a p i a i n l y r mi ai g t e n i e e o n i h y n l d n p l to a e ,mi  ̄ e r e l y r a d d t b s a e . te p ta e e p v t l c d wa a e a a a e ly r I x a it s t i o a n h
基于本体的关系型数据库集成与应用
[ 关键 词 ] A C本体 ;面向对 象的概 念参 考模 型 ; B 本体 整合 ; 字博物馆 数
[ 图分 类号 ] T l .3 . 中 P 1 12 3 3 [ 文献标 识码 ] A [ 章编 号 ] 10 .3 0 2 0 )20 1.6 文 0 50 1 (0 80 . 90 0
(ntueo nomainT c n lg fB in no nv ri ,B in 101 1 hn ) Is ttn s y ej g 0 0 ,C ia i
Ab ta t sr c :Ontlg s u e r n r o h ne rto fh trg n o si fr to o re oo y i sd moe a d moe frt e itg ain o eeo e e u n omain s u c s. I e ea , tee n g n rl h r
mu e ms p v s e fc e t s u r e fi i n . o
Ke y wor s ABC o tlg ; CI d : noo y DOC CRM ;o tlg n e r t n;dg t s u n oo i tga i y o ii mu e ms l a
博 物 馆 已经 实 施 文 物 数 字 化 工 程 , 基 本 上 都 是 基 但
了… , 两种方 法 的关 键 都 是通 过 本 体来 管 理 。然 这 而 , 为本 体发展 过程 中一 部分 的本体 整 合工 作离 作
人们 预 期 的效 果 还 差 得 很 远 。 本 文仍 然采 用 本 体作 为 信息集 成 的基础 , 出 了基于 本 体 的信 息集 提
文 物 具 有不 可 复 制性 和 唯 一 性 。用 现代 图像
时空数据的集成与融合方案
时空数据的集成与融合方案时空数据的集成与融合方案时空数据的集成与融合是指将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时空数据整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综合性的数据资源,以便更好地支持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和决策支持。
该方案涉及到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分析和展示等环节,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和方法。
首先,在时空数据集成与融合方案中,合理的数据采集是基础。
不同来源的时空数据通常具有不同的格式和结构,因此需要通过合适的采集设备和技术手段来获取数据。
例如,可以使用无人机、卫星遥感、传感器等设备进行数据采集,获取地表高程、遥感影像、气象数据等多种时空信息。
其次,在数据处理和存储方面,需要开展数据清洗、格式转换、数据融合等工作。
由于时空数据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数据的质量和一致性往往成为集成与融合的难点。
因此,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去除重复、缺失和错误的数据,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还需要进行格式转换,将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数据统一为一种格式,以便进行后续的数据融合和分析。
此外,还可以借助数据库等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提高数据的访问效率和安全性。
然后,在数据分析方面,可以利用时空数据的集成与融合来进行空间分析和时序分析。
通过将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融合,可以获取更全面、更细致的地理信息,帮助用户了解地理现象的时空变化规律。
例如,可以通过融合遥感影像和地面观测数据,对土地利用、植被覆盖等进行监测和分析;可以通过融合气象数据和人口数据,对气候变化对人口迁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
此外,还可以利用时空数据的集成与融合,进行模型构建和预测分析,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在数据展示方面,可以通过地图、图表、动画等形式,将时空数据以直观、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
这样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数据,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例如,可以利用地图软件,将不同时间段的遥感影像进行叠加,形成地表覆盖的时序变化图;可以利用图表工具,将不同地点的气象数据进行比较,揭示地理区域的气候特征。
基于本体论的信息集成技术研究与实践
基于本体论的信息集成技术研究与实践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积累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分布在不同的网站、数据库和应用程序中,形成了各自独立的数据源。
随着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如何高效地整合利用这些分散的信息资源,成为了信息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本体论的信息集成技术应运而生。
它通过建立符合人类语言逻辑结构的本体,将多个信息源中的数据转化为具有更高级别的概念和实体,从而在语义层面上实现数据的融合和交互。
本体化的信息集成技术重新定义了信息搜索的方式,使用户能够更快、更准确地获得所需的信息。
本体论是哲学上关于存在和本质的研究,把信息集成技术中的“本体”概念化,把信息中的概念、实体和关系转化为本体结构中的概念类、实体类和关系类。
本体的建立需要通过对领域的本质特征进行分析、抽象、归纳和定义,将这些本体的描述语言用于信息集成、搜索和推理。
本体是一种定义领域概念和实体的方式。
在领域本体中,不仅描述了领域中的概念和实体,还定义了这些概念和实体之间的关系。
比如,人和房屋是社区中最基本的概念,它们之间有居住的关系,关系建立了房屋和人的联系。
通过建立这样一个本体,我们可以更好地表示社区中的人和房屋,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实现精确和快速的搜索和查询。
本体化信息集成技术的核心就是本体的建立和维护。
本体的建立需要对领域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中提取出领域内的实体、概念和关系。
随着领域的深入研究,本体不断演化和完善,以适应新的应用和需求。
本体的维护也是持续的过程,包括本体的扩展、更新和修订,保证本体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在信息集成技术方面,本体化的数据表示方法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解决方案。
我们可以通过建立领域本体,将不同数据源中的数据转化为本体结构中的实体,并将不同实体之间的关系转化为本体结构中的关系。
利用本体表示数据,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数据的整合和共享,同时也实现了数据的语义化。
除了数据表示外,本体也具有推理能力,也就是说,本体能够根据本体结构中的规则和关系,进行推理、推断和推荐。
基于时空数据的异构数据融合与集成算法研究
基于时空数据的异构数据融合与集成算法研究摘要:随着时空数据的快速增长和多样化应用的需求,异构数据融合与集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基于时空数据的异构数据融合与集成算法的研究进展。
首先,我们将阐述异构数据融合与集成的概念和意义,并介绍时空数据的特点和挑战。
然后,我们将分析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和算法。
最后,我们将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潜在的应用。
关键词:异构数据融合与集成、时空数据、算法、挑战、应用第一章引言1.1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以及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时空数据快速增长并呈现出多样化的应用需求。
时空数据包括了地理空间信息和时间信息,能够用于分析、预测和决策等多个方面。
然而,时空数据的异构性(如数据类型、格式、精度等的差异)给数据融合与集成带来了挑战。
1.2时空数据的特点和挑战时空数据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时空数据具有多源性,包括了传感器数据、社交媒体数据、遥感数据等。
不同数据源之间存在差异,例如传感器数据采样频率高、遥感数据分辨率高等。
其次,时空数据具有大容量和高维度的特点,需要处理大规模的数据集。
再次,时空数据具有动态性和时序性,需要考虑数据的时变特性。
最后,时空数据还具有不确定性,包括了数据质量、不完整性、噪声等。
第二章异构数据融合与集成算法2.1异构数据融合与集成的概念和定义异构数据融合与集成是指将来自不同数据源的异构数据进行组合和整合,形成一个一致的数据集。
融合与集成的目标是提高数据的可用性、准确性和影响力。
异构数据融合与集成算法包括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数据匹配、数据融合、数据集成等步骤。
2.2异构数据融合与集成算法的分类和评估指标根据不同的数据源和数据类型,异构数据融合与集成算法可以分为静态数据融合和动态数据融合。
静态数据融合主要应用于空间数据的融合,动态数据融合主要应用于时序数据的融合。
对于静态数据融合,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数据一致性、数据完整性、数据精度等。
基于时空数据的异构数据融合与集成算法研究
基于时空数据的异构数据融合与集成算法研究时空数据是指包含时间和空间信息的数据,如气象数据、交通数据、人口分布数据等。
异构数据是指具有不同结构、不同特征的多源数据,如传感器数据、遥感影像等。
在现实生活和各个领域的研究中,时空异构数据的融合与集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基于时空数据的异构数据融合与集成算法研究。
一、引言时空信息在现代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如交通管理、环境监测等领域。
然而,由于不同来源和不同类型的时空异构数据具有各自特点和局限性,单一源的时空信息往往无法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因此,将多源异构时空信息进行融合与集成成为一种必要手段。
二、时空异构数据特点分析1. 数据来源多样性:不同领域和部门产生的时空信息具有各自特点。
2. 数据结构差异性:传感器采集到的离散点位数值与遥感影像中连续分布像素值存在差别。
3. 数据精度差异性:不同传感器或测量方法采集到的精度存在差别。
4. 数据时空关联性:时空信息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如交通数据和人口分布数据之间的关联。
三、时空数据融合与集成方法1. 数据预处理:对不同来源的时空异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去噪、插值等操作,以提高数据质量和一致性。
2. 数据融合:将不同来源和不同类型的时空异构数据进行融合,包括特征融合、模型融合等方法。
3. 数据集成:将融合后的时空信息与其他相关信息进行集成,形成更全面、更准确的综合信息。
四、基于统计方法的时空异构数据融合与集成算法1. 空间插值算法:通过利用已知点位值来估计未知点位值,如克里金插值法、反距离加权插值法等。
2. 时间序列分析算法:通过对时间序列特征进行分析和建模来估计未来时间点的数值变化趋势。
3. 空间统计模型:利用统计学原理建立数学模型,如回归分析、贝叶斯网络等。
五、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时空异构数据融合与集成算法1. 支持向量机:通过构建高维特征空间和最大间隔超平面来进行分类或回归分析。
2. 随机森林:通过构建多个决策树并进行集成学习来进行分类或回归分析。
基于本体论的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研究
基于本体论的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研究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知识图谱逐渐成为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
知识图谱是一种以图谱的形式展现世界各类实体、概念之间的关系的知识整理技术。
而基于本体论的知识图谱则是一种以本体论方法为基础的知识图谱构建方法。
本体论是一种理论体系,旨在描述世界上的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
本体就是一个用于描述概念及其之间关系的模型,是一种机器可读的一致性、共享和可重用的语义结构。
本篇文章将介绍基于本体论的知识图谱构建和应用研究。
一、基于本体论的知识图谱构建1. 本体论的概念和应用本体论是哲学、计算机科学、语言学、人工智能等多领域的交叉学科,旨在研究概念及其之间的联系。
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本体论主要应用于语义Web 技术中。
本体论方法使得分散、异构的数据可以被集成到同一个空间中,形成一个一致的语义空间。
基于本体的概念和其之间的关系,本体论技术可以帮助计算机系统理解文字、语音和图像。
2. 本体的构建本体的构建是知识图谱构建的基础。
本体的构建可以使用本体编辑器等工具手动构建,也可以通过自然语言文本自动提取概念和其之间的关系。
手动构建本体的过程需要专业人员进行,而自动提取本体则需要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的支持。
3. 知识图谱的构建基于本体论的知识图谱构建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本体的构建(2)实体识别(3)关系抽取(4)知识表示和存储实体识别是指从文本中识别出实体,关系抽取是指从文本中抽取出实体之间的关系。
知识图谱的表示和存储可以采用 RDF 和 OWL 等标准格式。
本体和知识图谱的构建可以使用诸如 Protégé、OpenIE 等工具实现。
二、基于本体论的知识图谱应用研究1. 智能搜索基于本体论的知识图谱可以被用于智能搜索。
通过将自然语言查询映射到知识图谱实体和关系,可以实现更精准、更智能的搜索。
例如,用户可以查询“白宫在哪里”,然后知识图谱可以返回“白宫”实体的位置。
基于本体的异构数据集成模型的研究
若修 改各子 系统则 会带来更 多的 问题 , 故它 的可扩
展 性 和 移 植 性 均 较 差 。
2 数 据 仓 库 集 成 技 术 ) 数 据 仓 库 集 成 技 术 亦 称 为 数 据 复 制 方 法 , 要 主
是建立 一个数据 仓库 , 参加集 成的各个 不 同的信 将
息 源 的数 据 副 本 装 入 数 据 仓 库 , 成 一 个 全 局 模 合
混 合 本 体 方 法 克 服 上 述 两 种 方 法 的 缺 点 , 建 构 了 一 个 全 局 的 共 享 词 汇 集 , 含 了 领 域 内 基 本 的 术 包 语 , 每 一 个 数 据 源 都 有 自己 的本 体 描 述 。 且 本 文 研 究 的 是 基 于 混 合 本 体 方 法 的 异 构 数 据 集成模 型 。
基 于 本 体 的 异 构 数 据 集 成 模 型 的 研 究
舒 后 , 何 薇
( 京 印刷 学 院 信 息 与机 电工 程 学 院 ,北 京 l 2 0 ) 北 06 0
~一 一 一~一~ 删一~ ~咖 一 M~一 d一~ ~ 一一. 一一一 ~一 . ~圣 一 二 _
式, 用户 的查询是 基于数据 仓库 的数据 。在数据仓
库 集 成 法 中 , 数 据 源 发 生 变 化 , 据 仓 库 就 要 及 若 数 时更 新 , 保 持数 据源 的及 时更 新 有一 定难 度 , 但 因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 多印刷企业 都逐步 很 实现 了业务 、 信息的计算机化管理 , 由于开 发时间或
第 2期
舒
后, 何
薇 : 于本 体 的 异构 数 据 集 成 模 型 的研 究 基
5 9
询从 表面 上看是 针对 单一 数据 源 的 , 实 际上 是 由 而 各 个 数 据 源 的子 查 询 结 果 综 合 而 成 的 , 此 , 叫 因 也
基于本体论的知识表示与表达
基于本体论的知识表示与表达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面临着海量的知识和信息。
如何对这些知识进行有效地表示和表达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体论,作为一种领域交叉的研究领域,提供了一个强大的框架,可以用来表示和表达知识。
本文将探讨基于本体论的知识表示与表达的相关概念和方法。
知识表示是将人类知识以一种形式进行编码和存储的过程。
基于本体论的知识表示是一种将实际世界中的事物和概念进行抽象和建模的方法。
本体是指对实体、概念和关系进行形式化定义的一种结构化表示。
通过定义实体、概念和关系之间的属性和关联,本体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组织知识。
在基于本体论的知识表示中,最重要的概念是本体语言。
本体语言是一种形式化的语言,用于定义本体的类、属性和关系。
基于本体论的知识表示可以使用多种本体语言,如OWL (Web本体语言)和RDF(资源描述框架)。
这些本体语言具有丰富的表达能力,能够表示复杂的概念和关系。
知识表示的核心是概念和关系的定义。
概念是对实体的抽象和分类,关系是描述实体之间的联系。
通过概念和关系的定义,我们可以构建一个知识图谱,用于存储和查询知识。
知识图谱是一种将概念和关系表示为节点和边的图形结构。
通过知识图谱,我们可以实现知识的检索和推理。
基于本体论的知识表示和表达有许多应用领域。
其中最重要的应用是语义网。
语义网是一种建立在本体论基础上的互联网,用于将信息组织、共享和交互。
通过基于本体的知识表示,语义网能够实现自动化的信息处理,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务。
在语义网中,我们可以使用本体语言定义概念和关系,构建知识图谱。
通过给实体打上标签,我们可以将不同网页、文档和数据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庞大的知识网络。
这样,我们可以通过语义网实现跨领域的知识共享和集成。
除了语义网,基于本体论的知识表示和表达还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如智能搜索、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等。
在智能搜索中,基于本体的知识表示可以帮助搜索引擎理解用户的查询意图,提供更加准确和个性化的搜索结果。
基于本体的Web数据集成研究与应用的开题报告
基于本体的Web数据集成研究与应用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Web数据在各行各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其中,数据集成和融合是Web数据应用的重要环节,而本体技术作为语义数据集成和融合的重要技术手段,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体具有良好的语义表达能力和可处理性,可实现不同数据源之间的语义转换和信息共享,进而实现不同数据源之间的无缝数据融合。
因此,基于本体的Web数据集成研究与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研究内容和目标本文研究基于本体的Web数据集成技术及其应用,探讨利用本体技术实现Web数据集成的方法和技术,以及设计并开发一个基于本体的Web数据集成平台。
在该平台中,将采取本体驱动和语义共享的方式,实现不同数据源之间的数据集成和融合,并提供可视化的数据查询和分析功能,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文将采用系统分析、实验研究和原型开发等方法,以RDF和OWL 为基础,构建本体模型,利用SPARQL语言实现对不同数据源的查询和融合,并利用本体推理技术实现数据语义的转换和映射。
在平台建设中,采用开放式框架和组件化设计,实现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在此基础下,设计并实现一个用于音乐数据集成的原型系统,并进行试用和评估,以验证其可行性和实用性。
4. 预期成果和意义本文预期实现一个基于本体的Web数据集成平台,并在音乐数据集成领域进行实际应用和评估。
研究成果将有利于推进Web数据集成和融合技术的发展,提高数据的开放与共享水平,促进数据的再利用和二次开发。
同时,也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一个快速高效的数据集成和融合平台,帮助他们更好地利用和应用Web数据。
本体支持的智能化空间信息服务发现
l w tl n g n . nal a smp e t s a i ae h d 1 fo u iiig a e t Fi l i l e tv ld t st e m o e . z y
K e o ds g o p ta b s r ie; o t lg y w r : e s ailwe e v c n oo y;s r i e d s o e y e vc ic v r
服 务描 述方式 、 服务 注册 机制 和服务 匹配 策略是 实 现空 间信 息 服务 发 现 的关键 环节 。传 统 的服 务发
现 建立在 语法 描述 的基础 上 , 主要 采 用 WS L 和 U D 相 结 合 的 服 务 发 现 机 制 , 过 关 键 字 匹 配 来 实 现 , D D I 通
不 能很 好地支 持基 于语义 约束 的模糊 匹配 , 导致查 准 率 和查全 率 不高 。 因此 基 于本 体 的服 务 发现 模 式逐 渐成 为研 究 的热 点 , M ssG n 如 oe o e等研 究 了利 用 WS MO本 体进 行 地 理 空 间信 息 服 务 描述 ¨ ; i nC e Aj h n u 等人 提 出了本体 支持 的空 间信息 目录服 务 G WS2。 C l J 本 文 以实现 高效率 和智 能化 的空 间信 息 服务发 现为 目标 , 究包 括 : 建立 本体 支持 的空 间信息服 务 研 ①
摘要 : 分布 式环境 下 的服 务发 现是 实现 空间信 息数 据 共 享、 务 集成 和 协 同工作 的前提 , 对 服 针 目前服 务发 现效 率低 和 自动化 程 度 差 的 问题 , 出基 于本 体和 智 能 A e t 空 间信 息服 务 发 提 gn 的 现 模 型。首 先提 出 了本体 支持 的 空间信 息服务描 述 方式 , 析 了注 册 中心 的扩展 方 法 , 出 了 分 给
EAI中本体异构数据集成中间件的设计与实现
B s g bO t o agae( WL om dl a ucs icnipoe h eiit o s m it a o , n ergt tevr - yui no g L nug O n We l y )t oe dt s re,t a r efxbly f yt e tn adsgeae h a a ao m vt l i s e n g i r i
王 铮 钧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 院 广东 深了在企业应用集成 E IE t p s p l ao n ga o ) A ( n rreA pi t nIt rt n 中基于本体的异构数据集成 中间件 , e i ci e i 通过使用本体 描述语
( )数据库迁移和转换 即原有的数据迁移到新的数据 管 1
0 引 言
随着信 息化 的不 断深 入 , 很多企业需要将不同硬件环境 、 不 同操作系统和不同数 据管理系统下的数 据集成成企业 管理 决策 的网络信息平 台。但 由于硬件平 台 、 作系统 和 网络协议 的异 操 构差异 , 数据库技术 以及 通信 协议等方面的不同 , 使各数据源问 的相互操作变得复杂而 困难 , 常采用 的信息 集成系统技 术采 通 用 系统 自定义 的数据格式 , 重影 响了各 系统之 问的信息交换 , 严
很难得到广泛应用 。
理系统中。为了集成不 同类 型的数据 , 必须将一些非传统的 、 过 时的数据类 型转化成新 的数 据类 型。它适合 于对数据 的实时性 要求不高 的场合 , 这种方式 的缺点是数 据更新 时会带来 不 同步 的问题 , 即使人工 定时运行转换程序也只能达到短期同步 , 这对 于数据更新频繁而实时性要求很 高的场合不太适用 。
Wa gZ e ̄u n hn n
悬浮聚合与本体聚合有哪些不同
悬浮聚合与本体聚合有哪些不同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面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如何高效地获取想要的信息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在信息检索领域,悬浮聚合和本体聚合是两种常见的方法,它们在信息处理和检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悬浮聚合和本体聚合的概念、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
悬浮聚合悬浮聚合是一种将来自不同来源的信息汇聚在一起,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展示界面的技术和方法。
悬浮聚合通常在搜索引擎结果页、新闻聚合网站等信息检索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特点是用户可以通过一个页面或界面获取到多个信息源的内容,从而节省了信息检索的时间和精力。
悬浮聚合可以根据用户的搜索关键词自动生成相关内容,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信息访问方式。
悬浮聚合的优势在于汇总多个信息源,使用户能够一目了然地获取所需信息,同时也为信息提供者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信息的平台。
通过悬浮聚合,用户可以快速了解到不同来源的观点和新闻,获取更加多元化的信息内容,有利于拓宽信息视野,提升信息获取的效率和广度。
本体聚合本体聚合是基于本体技术进行信息融合和聚合的过程。
本体是知识表示的形式,它描述了现实世界中实体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语义模型。
本体聚合通过对不同本体进行集成和关联,将各种信息从不同来源整合到一个共同的本体框架中,实现不同信息源之间的关联和交互。
本体聚合的核心在于语义关联和语义标注,通过本体技术将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信息统一表示为本体的形式,使得系统能够更好地理解、推理和挖掘信息。
本体聚合能够提升信息的语义一致性和相关性,使得系统在信息处理和推荐方面更加智能和准确。
不同之处悬浮聚合和本体聚合在信息检索和聚合方面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二者之间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同之处。
悬浮聚合更注重于多个信息源的综合展示,通过页面构建和呈现方式,将多种信息整合到一个界面上供用户浏览。
而本体聚合更着重于信息的语义关联和融合,通过本体技术将不同信息源的内容统一表示为语义模型,以提升信息理解和利用效果。
《基于本体的教育资源异构数据集成的研究》范文
《基于本体的教育资源异构数据集成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字化进程的推进,教育资源数字化与信息共享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然而,在现有教育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中,不同来源的异构数据整合和利用一直是一个重要难题。
本研究基于本体理论,探讨教育资源异构数据集成的有效方法,为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提供技术支持。
二、教育资源异构数据的特点与挑战教育资源异构数据主要指来自不同教育机构、不同系统平台以及不同格式的数据资源。
这些数据具有以下特点:数据结构多样、语义差异大、格式不统一等。
在整合这些异构数据时,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数据的一致性、准确性、语义互操作性和系统可扩展性等。
三、本体理论在教育资源异构数据集成中的应用本体是一种概念化的工具,用于描述领域知识及其相互关系。
在教育资源异构数据集成中,本体理论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定义领域知识:通过构建领域本体,明确教育资源的概念、属性和关系,为数据整合提供统一的知识表示框架。
2. 数据映射与转换:利用本体对教育资源进行语义标注和映射,实现不同数据源之间的语义互操作性,从而完成数据的转换和整合。
3. 数据质量控制:通过本体对数据进行约束和验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提高数据质量。
四、教育资源异构数据集成的实现方法基于本体理论,本研究提出以下教育资源异构数据集成的实现方法:1. 数据预处理: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和标准化处理,为后续的数据集成奠定基础。
2. 本体构建:根据教育领域的实际情况,构建适合的领域本体,明确概念、属性和关系。
3. 数据映射与转换:利用本体对数据进行语义标注和映射,实现不同数据源之间的转换和整合。
4. 数据存储与查询:将整合后的数据存储到统一的数据仓库中,并提供灵活的查询方式,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五、实验与分析本研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实验验证,对基于本体的教育资源异构数据集成方法进行评估。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数据一致性、准确性、语义互操作性和系统可扩展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基于本体异构数据集成方法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本体异构数据集成方法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数据的规模和复杂程度越来越大,各种异构数据源也越来越多。
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对多个异构数据源进行集成,以实现全方位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传统的数据集成方法对于异构数据源的集成效果不尽如人意,导致数据质量和可用性不高。
因此,研究基于本体的异构数据集成方法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本体是一种描述知识结构和语义关系的机制,可以将不同领域、不同语言的知识进行统一化表示。
基于本体的异构数据集成方法可以将数据源的语义信息进行统一化处理,从而更加准确地描述数据的语义信息,提高数据集成的质量和效率。
本体技术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包括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基于本体技术研究一种适用于异构数据源的数据集成方法,旨在提高数据集成的效率和质量。
本研究的关键问题包括:1. 如何对异构数据源进行语义统一化处理,建立本体模型?2. 如何使用本体模型对异构数据源进行匹配和集成?3. 如何对比不同的集成方法,并分析其优劣?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1. 异构数据源的语义统一化处理及本体模型的建立通过对异构数据源的语义信息进行整合和统一化处理,最终建立一个统一的本体模型,以方便后续的数据集成。
2. 基于本体的异构数据源匹配和集成方法研究通过使用本体模型对不同数据源进行匹配和集成,对比不同的集成方法,分析其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方案。
3. 实验验证和性能分析基于实际数据源,在多个场景下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实验验证,并对其性能进行分析。
四、研究预期成果本研究旨在探索基于本体的异构数据集成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预期取得如下成果:1. 建立一种基于本体的异构数据集成方法,提高数据集成的效率和质量。
2. 针对现有方法的不足,提出适用于异构数据源的数据集成改进方案。
3. 实验验证和性能分析,证明所提出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和可行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本体的空间数据集成技术郭黎,崔铁军,刘灿由,田新林,张威郑州测绘学院陇海中路66号450052gl_750312@摘要:本文简单论述了地理本体的基本概念、结构。
介绍了地理本体的建模方法。
提出了基于地理本体的空间数据集成框架,地理本体集成采用基于公共属性模板的多本体向标准本体集成的混合构架,进而实现数据的集成。
最后以水系要素中的“干出滩”类为例进行了实例研究,形象地展现了地理本体的集成过程及其数据的转换。
在解决数据语义异构性方面,地理本体的构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基于本体的空间数据集成技术可以很好地实现不同数据之间的集成与共享。
索引关键词:地理本体 地理概念 语义 地理本体建模 地理本体集成引言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本体概念及其思想引起了地理信息科学研究者的注意,许多国际学术组织和研究机构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研究计划,地理信息科学界的许多国际学术会议也设立了与本体相关的讨论主题。
在地理本体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主要对地理本体理论构成、地理本体的人文调查与实验研究、地理本体的信息学研究,特别是地理本体的形式化描述语言和工具及本体创建和集成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思索与探讨,并将地理本体理论与方法研究成果应用于地理信息集成、地理信息检索、道路寻找和智能体系统设计与开发、社会及生态环境研究等多个应用领域。
目前地理本体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1)地理信息(数据)集成;(2)地理信息(数据集)发现与检索;(3)道路寻找系统研究;(4)其他应用研究。
不同地理信息(数据)的集成是近年来地理信息科学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作为共享地理概念模型或地理认知模型的形式化说明,地理本体为地理数据提供了形式化语义说明,对于解决地理数据的语义异质性和实现语义层次上的互操作具有很大的潜在优势,通过地理本体可以在集成地理数据时将数据的语义也集成过来。
由于地理本体的这种优势,在GIS领域,已经有一些学者开始探讨基于本体的空间数据集成框架和方法。
1地理本体及地理本体建模1.1 地理本体的基本概念地理本体是指特定地理空间信息领域概念化模型或学科感知世界的明确的形式化规范说明。
所谓的信息领域,是指共享同一数字地理信息语言和空间要素定义的人群。
相同的信息领域共享相同的世界观和抽象模型、要素表达和元数据。
也就是说,地理本体是与特定地理空间信息领域相关联的。
概念化模型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概念模型,指的是人们对地理现实世界的多个抽象层次,包括地理认知世界、地理概念世界、地理空间世界、地理尺度世界及地理投影世界,等同于所谓的学科感知世界。
因此,地理本体既可以是地理认知模型或概念模型的显式形式化,也可以是逻辑层次或表达层次上地理模型明确的形式化说明。
1.2 地理本体的构成一个完整的地理本体应由概念或类、概念之间的关系、公理和实例四个组成部分或元语构成。
地理本体用于表示地理领域中的各种不同种类的事物,这些具有相同属性的地理实体或现象的集合在地理本体中被表示为“地理概念” 或“地理类型”。
地理关系指地理领域中不同的地理概念之间某种性质的联系。
地理概念之间的关系包括两大类,即语义关系和空间关系。
在地理本体中,公理指地理学领域中公认的地理规律、地学知识以及施加于地理概念及地理概念之间关系之上的一些规则或约束条件,以便进行地理推理,并保证地理本体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是地理本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实例是指地理本体中概念或类的具体例子,也称为个体,如“长江”是“河流”概念的一个实例。
1.3 地理本体的建模方法地理本体建模是指根据特定的目的和应用需要,将地理领域中非形式化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理学家的经验知识、文本形式的地理学知识等)和地理空间模型通过一定的形式化方法来明确描述领域中各种概念(类)及其之间的关系、实例和公理,从而建立形式化地理本体的过程。
2基于地理本体的空间数据集成方法研究2.1 目前地理空间数据集成存在的问题目前地理空间数据的集成研究主要集中于物理实现和逻辑模型层次上的集成方法,是从数据本身入手来研究数据集成,是一种微观的数据集成研究。
数据是信息的外在表现,只有赋予了人的解释或理解即语义才有意义。
而现有的许多地理空间数据集成方法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即无法集成数据的语义,不能将源数据的含义完整地转换和集成到目标数据中。
2.2 基于地理本体的空间数据集成方法地理本体集成是基于地理本体的空间数据集成方法的核心和关键。
本论文采用所有本体都向某个标准本体集成方案(图2-1),即通过比较数据生产者地理本体与数据使用者地理本体中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并根据一定的规则在这两个本体的概念之间建立映射关系的过程。
图2-1 地理本体集成方案——向标准本体集成(1)地理概念语义关系的确定地理本体集成是以不同本体中概念之间的语义映射关系为基础的,概念之间语义关系的确定至关重要。
概念内涵是在概念层次上区别不同地理概念的关键,因此,地理本体集成中概念语义关系的确定也是以概念内涵的比较为基础的。
本体集成中来自两个不同本体的地理概念之间的语义关系主要有等价关系、父概念/子概念关系(包含关系或上义/下义关系)、交叉关系和不交关系四种。
(2)地理概念的集成规则对于上述四种语义关系,有以下几种集成规则:A、等价关系的集成规则;B、父概念/子概念关系的集成规则;C、交叉关系的集成规则。
在集成本体时,用户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集成规则,相应地可以产生不同的数据集成结果。
2.3、集成过程中的数据抽取与转换地理本体集成的最终目的是将数据生产者的地理空间数据集成到数据使用者的地理空间数据库中,从而服务于各种应用任务。
而地理本体的集成只是实现了概念层次上的语义关系映射,即定义了源本体中各个概念与目标本体(标准地理本体)中各个概念的语义等价、包含或包含于、交叉和不交关系,并没有实现空间数据的集成。
地理本体是独立于地理空间数据集的,即地理本体和空间数据是分别存储的。
因此,根据语义映射关系来实现底层空间数据的抽取和转换,从而最终实现地理空间数据的集成,必须在地理本体与相应空间数据集之间建立关联。
存在两个层次的关联关系:地理本体与空间数据集之间的关联关系及地理概念或类型与类或子类之间的关联关系。
有两种途径可以建立本体和数据集之间的关联关系:一是在地理空间数据集的元数据中明确指出其对应的地理本体名称或存储路径;二是在地理本体中明确指出使用该本体的地理空间数据集或要素类。
地理概念或类型与类或子类的关联关系也在地理本体中定义。
地理概念用概念名、内涵、外延、自然语言定义和标识码CID来描述,其中标识码的作用就在于建立地理概念与相应地理空间数据集或要素类中各个类或子类之间的关联关系。
在建立这两个层次的关联关系后,源地理本体的概念与目标地理本体的概念之间的映射关系就确定了。
源地理空间数据集向目标(集成)地理空间数据库中集成的约束条件,规定了源地理空间数据集的各个要素被抽取和转换到目标地理空间数据库的哪个要素类或子类中。
3水系本体的建立与集成示例3.1 水系本体的创建我们选取了水系中的“干出滩”类做实例演示。
源数据的分类分级采用地方的《1:5万矢量地形要素(DLG)内容及分类代码表》,标准地理本体采用《军用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编码》。
由于采用了不同的分类体系,两种数据中相同的地理概念之间或不同的地理概念之间会出现包含、交叉等关系,因而在数据转化过程中存在语义冲突。
首先,我们基于《军用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编码》为水系要素建立了目标本体SHOAL1,其对应的结构体系如图3-1A,基于《1:5万矢量地形要素(DLG)内容及分类代码表》建立了源本体SHOAL2,其对应的结构体系如图3-1B。
图3-1(A)水系本体SHOAL1;图3-1(B)水系本体SHOAL23.2 水系本体的集成地理概念的内涵属性表示了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它是最接近于现实世界的,所以地理概念的内涵属性是确定概念之间语义关系的关键。
表3-1和3-2列出了这两个水系本体中“干出滩”概念的内涵属性描述。
然后对源本体中各个概念的内涵属性与目标本体中各个概念的内涵属性进行集合关系运算,并由内涵属性的集合关系确定相应概念之间的语义关系。
概念名 内涵属性干出滩 周期性淹没沙泥滩 周期性淹没、沙覆盖、泥覆盖沙滩 周期性淹没、沙覆盖泥滩 周期性淹没、泥覆盖沙砾滩 周期性淹没、沙砾覆盖砾滩 周期性淹没、砾石覆盖磊石滩 周期性淹没、磊石覆盖植物滩 周期性淹没、植物覆盖岩石、珊瑚滩 周期性淹没、岩石覆盖or珊瑚覆盖岩石滩 周期性淹没、岩石覆盖珊瑚滩 周期性淹没、珊瑚覆盖表3-1目标本体中干出滩的内涵属性描述概念名 内涵属性沙泥滩周期性淹没、沙覆盖、泥覆盖沙滩 周期性淹没、沙覆盖淤泥滩周期性淹没、泥覆盖沙砾滩、砾石滩周期性淹没、沙砾覆盖or砾石覆盖红树林滩周期性淹没、植物覆盖、红树林覆盖岩滩、珊瑚滩周期性淹没、岩石覆盖or珊瑚覆盖表3-2 源本体中干出滩的内涵属性描述通过对两本体中“干出滩”的内涵属性的分析与比较,图3-2显示了经过概念语义关系计算后得到的源本体的概念与目标本体的概念之间的语义关系。
两本体中“沙泥滩”、“沙滩”概念的语义是等价的,其中“淤泥滩”概念与“泥滩”概念语义也是等价的,只是命名不同而已。
目标本体的“沙砾滩”和“砾滩”包含于源本体的“沙砾滩、砾石滩”;源本体中“红树林滩”是目标本体中“植物滩”的子类,即两者为父/子关系。
图3-2 源本体与目标本体中“干出滩”概念之间的语义关系(SHOAL1与SHOAL2) 这样,通过计算源本体中所有概念或类型与目标本体中概念之间的语义关系并用集成规则定义它们之间的语义映射关系后,就完成了源本体向目标本体的集成或映射,源本体所对应的数据集就可以根据这种语义映射关系抽取、转换和集成到目标地理空间数据库中,从而最终完成数据的集成。
3.3 水系数据的转换与集成(1)、数据抽取与转换的机制首先,我们建立地理本体与空间数据集之间的关联关系。
地理概念用概念名、内涵、外延、自然语言定义和标识码CID来描述,其中标识码的作用就在于建立地理概念与相应地理空间数据集或要素类中各个类或子类之间的关联关系,如图3-3中的“虚线箭头”表示的就是这种关联关系。
例如:在源本体中,“沙泥滩”概念的CID为26036,在数据集中,水系类型的属性字段进行了统一编码,使所有沙泥滩或要素在该字段上的值为26036,这样就建立了地理概念与要素类或子类的关联关系。
除了这种一一对应关系外,也存在一个地理概念对应多个类或子类的情况。
例如,目标本体中“干出滩”概念就对应的“泥滩”、“沙泥滩”和“沙砾滩”等多个类。
这种一对多的关联关系一般是由于父概念/子概念关系造成的,因此,可以通过父概念/子概念关系来建立,例如,“泥滩”、“沙泥滩”和“沙砾滩”概念的CID分别为161208、161206和161209,对应数据集中类的水系类型编码字段值为161208、161206和161209,则“干出滩”概念(CID=161205)就对应编码为161208、161206和161209的三个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