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解剖组胚学-神经系统-内脏神经(临床专业)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 内脏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 内脏神经系统

4.交通支 每一个交 感干神经节与 相应的脊神经 之间有交通支 相连,分为:
4.交通支 ①白交通支: 有髓鞘的节前 纤维组成,呈 白色。白交通 支仅存在于 T1-L3共15对 脊神经的前支 与相应的交感 干神经节之间。
4.交通支 ②灰交通支: 连于交感干与 31对脊神经 前支之间。由 交感神经节后 纤维组成。无 髓鞘、色灰暗, 故称灰交通支。
4.纤维粗细不同 躯体运动神经是较粗的有髓纤维,内脏运 动神经是薄髓和无髓的细纤维。 5.分布形式不同 躯体运动神经以神经干的形式分布,而内 脏运动神经的节后纤维常攀附脏器或血管形成 神经丛,由丛再分支至效应器。
一、交感神经 ㈠概况
1.低级中枢: 位于脊髓T1L3(有的书 中C8-L2)节 段灰质侧角 的中间外侧 核。
腹腔神经节 肠系膜上神经节 肠系膜下神经节 主动脉肾节
3.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的行程 节前纤维:脊 髓中间外侧核 发出→脊神经 前根→脊神经 干→白交通支 →椎旁节,有 三种去向:
①终止于相应 的椎旁节,并 交换神经元。
②在交感干内上 升或下降,终止 于上方或下方的 椎旁节。 T1-5来的纤维上 升;T6-10来的纤 维上升或下降; T11-L3来的纤维 下降。
4.分布范围不同 交感神经:在周围的分布 范围较广:头、颈部、胸、 腹腔脏器,全身血管、腺 体、竖毛肌; 副交感神经:不如交感神 经广泛,大部分血管、汗 腺、竖毛肌、肾上腺髓质 均无副交感神经支配。
5.对同一器官所起作用不同
互相拮抗又互相统一。
四、内脏神经丛
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和内脏感 觉神经在达到所支配脏器过程中常互 相交织,共同构成内脏神经丛。 这些神经丛主要攀附于头、颈、 胸、腹腔内动脉周围或分布于脏器附 近和器官内。

神经系统解剖之内脏神经

神经系统解剖之内脏神经
35
腹主动脉丛
腹主动脉 肠系膜下动脉 肠系膜下神经节 肠系膜下丛
36
腹下丛
上腹下丛 腰神经节 骶丛 直肠丛 盆内脏神经 下腹下丛 膀胱丛
37
肠系膜下神经节 上腹下丛 腰神经节 骶丛 直肠丛 盆内脏神经 下腹下丛 膀胱丛
38
内脏感觉神经
内脏器官 的感受器
周围突
内脏感觉神经 假单极神经元
中枢突
孤束核
行、经过的神经节。
第四章 内脏神经系统
分布:内脏、心血管、腺体
内脏神经
内脏感觉神经 内脏、心血管
交感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
副交感神经
平滑肌 心肌 腺体
3
4
内脏运动神经
节前神经元
节后神经元
节前神经纤维
节后神经纤维
5
躯体神经与内脏神经区别
支配情况 纤维成分种类
躯体神经 骨骼肌
一种
内脏神经 平滑肌、心肌 、腺体
纤维数目较少 细纤维多
痛阈较高
对正常内脏活动一般不引起主观感觉 但较强烈的内脏活动可引起感觉
如胃饥饿收缩可引起饥饿感觉
直肠、膀胱充盈引起膨胀感觉等
切割等刺激不敏感 对牵拉、膨胀、冷热、缺血等刺激则十分敏感
⒉弥散内脏痛:
传入途径分散 内脏痛往往是弥散的 定位不准确 一个脏器感觉纤维可经几个节段脊神经传入中枢 一条脊神经可包含几个脏 器的感觉纤维
浅丛 主动脉弓下方
深丛
31
气管杈前面
肺丛
位于肺根前后方 胸2-5交感干神经节 迷走神经支气管支
肺丛
32
肺丛
位于肺根前后方 迷走神经支气管支 胸2-5交感干神经节
肺丛
33
腹腔丛

201410解剖组胚学-男性生殖系统(临床专业)

201410解剖组胚学-男性生殖系统(临床专业)
7. 睾丸间质C
(三) 直精小管和睾丸网 直精小管 •位于近睾丸纵隔处 •短而细的直行管道 •单矮柱状上皮 •无生精细胞
睾丸网
•位于睾丸纵隔内 •单层立方上皮 •腔大、不规则


直精小管与睾丸网光镜图 (↑直精小管 ★睾丸网)
第二节 生殖管道
一、附 睾 贴附于睾丸的上端和后缘。 新 •附睾头 月 •附睾体 形 •附睾尾
4)精子细胞
形态:近管腔,直径约8 µ m ,核圆,染色质细密 核型:23,X 或 23,Y(1n DNA) 精子形成:精子细胞不再分裂,经过复杂的 变态过程,转变为蝌蚪状的精子。
1. 精原 C 2. 初级精母 C 3. 次级精母 C 4. 精子 C 5. 支持 C 6. 肌样 C 7. 睾丸间质 C
内脏学
第五章
男性生殖系统
第一节 睾丸 第二节 生殖管道 第三节 附属腺体 第四节 外生殖器
学习要求
掌 握: 1. 男性尿道的分部,前、后尿道的区分, 三个狭窄及两个弯曲的位置和临床意义。 2. 生精上皮的结构特点及精子发生。
熟 悉: 1. 睾丸的形态、位置;睾丸间质细胞的分布、 结构特点及功能。 2. 前列腺的形态、位置和毗邻。 3. 附睾和输精管的分部。精索的概念。 了 解: 1. 精囊的位置。 2. 前列腺的年龄变化和临床意义。 3. 阴囊的形态;阴茎的形态、分部及组成。 4. 精子产生的部位及排出途径。
•海绵体部 →前尿道
尿道 前列腺部 尿道膜部
尿道嵴
1)前列腺部:官腔最粗、最易扩张
尿道嵴、射精管口、前列腺排泄管口
2)膜部:最短(约1.5cm)、窄 前列腺小囊 骨盆骨折时易被伤及 3)海绵体部:最长(约15cm) 尿道球部 尿道舟状窝

人体解剖学:内脏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学:内脏神经系统

→效应器
4
副交感N
节前N元
节后N元
植物性N节
节前纤维 节前N元的胞体
节后纤维 节后N元的胞体
5
内脏运动神经
薄髓(节前纤维)和无髓纤维(节后纤维) 节后纤维形成N丛,再分支至效应器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6
7
躯体运动神经与内脏运动神经比较
躯体运动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
1.支配器官 骨骼肌
平滑肌、心肌、腺体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心脏 心跳加快、血压上升 心跳减缓、血压下降
瞳孔
散大
缩小
支气管
平滑肌松弛, 口径加大
平滑肌收缩、 口径缩窄
胃肠
蠕动减慢
蠕动增强
膀胱
逼尿肌松弛、尿道括约 逼尿肌收缩、括约肌松
肌收缩(贮尿)
弛(排尿)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比较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1.低级中枢 脊髓T1-L3节段灰质 脑干副交感核(4对)
36
肠系膜 下N节
(4)盆部节后纤维的分布 ①经灰交通支返回骶、尾N→下肢和会阴部血管、
汗腺和竖毛肌 ②加入盆丛→盆腔器官
37
交感神经分布概况: 瞳孔开大肌, 胸、腹、盆腔内脏平滑肌, 心肌, 全身血管, 竖毛肌, 腺体
交 感 神 经 功 能
“fight-or-flight”
39
对同一器官所起作用比较:
内脏神经系统
内脏神经系统概述
中枢部 大脑、间脑、脑干、脊髓 包括 周围部 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内脏感觉神经 周围部 内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或植物神经)
一、内脏运动神经
3
内脏运动神经
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内脏神经 人体解剖学 系统解剖学

内脏神经 人体解剖学 系统解剖学

周围部: 周围部:N节、N丛 N N节:器官旁节
器官内节
颅部副交感神经
骶部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 交感神经 低级中枢 N节位置 纤维长短 分布 功能 T1—L3侧角 椎旁节、椎前节 节前短 节后长 广泛 副交感神经 脑干、S2-4 器官旁或壁内N节 节前长 节后短
血管、汗腺、立毛 肌、肾上腺髓质无 代谢↑ 能量消耗↑ 恢复体力 储存能量
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
低级中枢:T1-L3侧角 周围部:N节、N丛 N节:椎旁节、椎前节
节前纤维去向
1、终于相应椎旁节 2、在交感干内上、下行后再终止 3、穿过椎旁节终于椎前节
节后纤维去向: 节后纤维去向
随脊神经分布 攀附动脉走行 单独分布
分布
内脏感觉神经
内脏感觉的特点:
1、内脏的正常活动一般不引 起感觉,但强烈活动时产 生感觉。 2、内脏对刺激的定位能力较 差,不准确。 3、对切割、烧灼等刺激不敏 感;对牵拉、膨胀、冷热 刺激敏感。
牵涉痛
内脏神经 viscera nerves
分布:内脏、心血管、腺体 分布 分部: 分部 内脏感觉神经 交感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 副交感神经 功能:调节控制新陈代谢。 功能
内脏运动神经
躯体运动神经 支配 意识 神经元数 成分 分布方式 骨骼肌 随意 一个 一种 N干 内脏运动神经 心肌、平滑肌、腺体 不随意 两个(节前、节后N) 两种(交感、副交感) N丛

系统解剖学内脏神经

系统解剖学内脏神经


内 脏 运 动 神 经 概 况 示 意 图
一、内脏运动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在结构和功能上差别:
躯体运动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
支配的器支配
神经元数目
一个
两个(节前、 节后)
纤维成分
一种
两种(交感、副交感)
纤维粗细
节后纤维分布 形式
较粗的有髓纤维 神经干
第三节 内脏神经系统
中枢部 包括 周围部 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平滑肌和腺体。
周围部
内脏运动神经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内脏感觉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调节内脏、心血管的运动和腺体的分泌, 通常不受人的意志控制,故又称为自主神经系统,也称 植物神经系统;
内脏感觉神经如同躯体感觉神经,分布于内脏和心血管 等处的内感受器将刺激传至各级中枢,在维持机体内、 外环境的动态平衡和机体正常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肺丛
•③内脏大神经; 心丛
•④内脏小神经;
•⑤内脏最小神经。

(3)腰部:
•约有4对腰神经节,位 于腰椎体前外侧与腰大 肌内侧缘之间。 •腰感干发出的分支: •①经灰交通支连接5对 腰神经 •②腰内脏神经 • 腹主动脉丛 • 肠系膜下丛 •分布于结肠左曲以下的 消化管道及盆腔脏器
(4)盆部:
•盆交感干位于骶骨前面,骶前孔内侧,有2-3对骶神经节和1 个奇神经节。 •节后纤维的分支:①灰交通支连接骶尾神经;②一些小支加 入盆丛
薄髓、无髓 神经丛
(一)交感神经
•1. 概观: •(1)交感神经:
• ◆低级中枢:T1-L3节段的灰质 侧柱的中间外侧核;
• ◆周围部:交感干、交感神经 节、交感神经节的分支和交感 神经丛等;

内脏神经人体解剖学

内脏神经人体解剖学

内脏神经人体解剖学
教学要点
掌握内脏神经的区分和分布。

(一)内脏运动神经
掌握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主要区别,节前神经元、节前纤维、节后神经元节及后纤维的概念。

1.交感部
1)掌握交感部低级中枢的部位;交感干的位置与组成;主要椎前节的位置。

2)了解灰、白交通支的概念;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的走行规律。

3)了解交感神经的分布概况。

4)颈部:了解颈上、中、下神经节的位置及节后纤维的分布概况。

5)胸部:掌握内脏大神经、内脏小神经的起源、纤维联系及分布概况。

6)腰部:掌握腰内脏神经的起源、纤维联系。

了解节后纤维的分布概况。

7)盆部:了解节后纤维的分布概况。

2.副交感部
1)掌握副交感部低级中枢的部位。

2)掌握动眼神经内副交感节前纤维的起始、交换神经元的部位和节后纤维的分布概况。

3)了解面神经、舌咽神经内副交感节前纤维的起始、交换神经元的部位和节后纤维的分布概况。

4)掌握迷走神经内副交感节前纤维的起始与节后纤维的分布概况。

5)掌握盆内脏神经的分布概况。

3.掌握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

了解内脏神经对器官双重支配的概念。

4.了解主要内脏神经丛的位置及分布。

(二)
内脏感觉神经
了解内脏感觉神经传入途径及特点。

了解牵涉痛的概念。

本文来源于陈一刀微创医学研究院(/),原文地址:http://www./news/721.html。

系统解剖学课件-第十八章 第三节 内脏神经系统

系统解剖学课件-第十八章 第三节 内脏神经系统

概述 内脏运动神经 内脏感觉神经 牵涉性痛 一些重要器官的神经支配
二、内脏运动神经
(三)副交感神经
3.副交感神经的分布
(2)骶部副交感神经
骶副交感核
盆内脏神经 器官旁神经节 壁内神经节
结肠左曲以下消 化管及盆腔器官
概述 内脏运动神经 内脏感觉神经 牵涉性痛 一些重要器官的神经支配
二、内脏运动神经
3.来自脊髓腰1~3节段中间外侧核的节前纤维,更换神经元后, 其节后纤维支配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盆腔器官和下肢的血管、 汗腺、竖毛肌。
概述 内脏运动神经 内脏感觉神经 牵涉性痛 一些重要器官的神经支配
二、内脏运动神经
动眼神经核
(三)副交感神经
上泌涎核
1.低级中枢
下泌涎核
颅部: 动眼神经副核 上泌涎核 下泌涎核 迷走神经背核
四、牵涉性痛
当某些内脏器官发生病变时,常在体表一定区域产生感觉过敏或痛觉, 这种现象称为牵涉性痛。
皮肤传入纤维 (胸段1~5)
脊髓丘脑侧束
皮区
胸段1~5
胶状质
内脏传入纤维 (胸段1~5)
概述 内脏运动神经 内脏感觉神经 牵涉性痛 一些重要器官的神经支配
五、一些重要器官的神经支配
(一)眼球
1.感觉神经 一般感觉→睫状长神经→鼻睫神经→眼神经→三叉神经
→脑干→三叉神经感觉核
2.交感神经
节(交脊换髓神T经1~元T2)侧→角((节节后前纤纤维维))
→胸及颈交感干→颈上神经 颈内动脉丛→海绵丛→睫状
神经节→瞳孔开大肌和血管
3.副交感神经 中脑动眼神经副核(E-W核)(节前纤维) →动眼神经
走行→睫状神经节(交换神经元) →(节后纤维)睫状短神 经→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

解剖组胚学神经系统内脏神经(临床专业)_PPT幻灯片

解剖组胚学神经系统内脏神经(临床专业)_PPT幻灯片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又称自主神经或植物性神经
一、内脏运动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
支配器官 低级中枢
内脏运动神经 心肌、平滑肌、腺体 脑干内脏运动核, 脊髓侧角,骶副交感核
躯体运动神经 骨骼肌
脑干躯体运动核, 脊髓前角
低级中枢到 支配器官
两个神经元, 低级中枢 → 植物神经节
→ 效应器
一个神经元, 低级中枢→效应器
1、 脊髓 T1~4 中间外侧核的节前纤维
换元 节后纤维
头颈、胸腔器官 上肢的血管、汗腺、竖毛肌
2、 脊髓 T5~12 中间外侧核的节前纤维
换元 节后纤维
肝、胰、脾、肾等和 结肠左曲以上消化管
3、 脊髓 L1~3 中间外侧核的节前纤维
换元
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
节后纤维
盆腔脏器和下肢的血管、
汗腺、竖毛肌
二、内脏感觉神经
(一)内脏感觉神经定义、特点
1. 定 义
内脏刺激 → 内感受器 → 内脏感觉性冲动 → 中枢神经
灰交通支 白交通支
交感干 N 节
3. 交感神经的分布概况
脊髓胸1~5节 段中间外侧核
脊髓胸5~12节 段中间外侧核
脊髓上腰段 中间外侧核
头、颈、 胸腔脏器、 上肢血管、汗腺、 竖毛肌
肝、脾、肾、 腹腔内结肠左曲 以上的消化管
腹腔内结肠左曲 以下的消化管 盆腔脏器 下肢血管、汗腺、 竖毛肌
小 结:
了 解:
1. 正中、尺、桡、胫和腓总神经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2. 脑神经连接的脑部和出入颅的部位。 3. 每对脑神经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4. 内脏神经的概念。 5. 交感、副交感神经双重分布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

神经解剖学课件-内脏神经系统

神经解剖学课件-内脏神经系统
由腹腔节、主动脉肾节和肠系膜上神经 节发出的节后纤维:分布至肝、脾、 肾及胃至结肠左曲一段的消化管
腰部
位置:腰交感干位于腰椎体的前外侧、腰 大肌的内侧缘
分支: 灰交通支:返回5对腰神经 腰交感节的节前纤维:组成腰内脏神 经lumbar splanchnic nerve,止于肠 系膜下神经节,节后纤维分布至 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和盆腔脏器
内脏神经系统
Visceral ous System
概述
内脏神经系统的分布:内脏、心血管平 滑肌和腺体
内脏神经的纤维成分: 内脏运动神经:调节内脏、心血管的 运动并控制腺体的分泌 内脏感觉神经:分布于内脏和心血管 等处的内感受器
内脏运动神经 Visceral Motor Nerve
内脏运动神经和躯体运动神经的差异:
侧角的中间外侧核 交感神经的周围部:
交感干、交感节以及由节发出的分 支和交感神经丛
交感神经 sympathetic nerve
交感神经节:分为椎旁神经节和椎前神经节 椎旁神经节paravertebral ganglia: 又称交感干神经节ganglia of sympathetic trunk 位置:脊柱两旁, 节间支interganglionic branches 交感干sympathetic trunk 数目:每侧约为22 25个 颈部:常为3 4个节 胸部:11 12个节 腰部:3 4个节 尾部:只有一个节(奇神经节)
周围部的副交感神经节共有4对: 睫状神经节、翼腭神经节、耳神经节和下 颌下神经节
颅部副交感神经
随动眼神经: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 睫状神经节换元节后纤维进入眼球 壁,分布于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
随面神经:
上泌涎核面神经岩大神经翼 腭神经节换元节后纤维控制泪腺、 鼻腔口腔及腭粘膜腺体的分泌

周围神经系统—内脏神经(人体解剖学课件)

周围神经系统—内脏神经(人体解剖学课件)
内脏神经: 主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 和腺体。
按性质可分为: 内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 内脏感觉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调节内脏、心血管的运动和腺体 的分泌,以控制和调节动、植物共有的物质代谢活 动,通常不受人意志控制,又称自主神经。 ◎内脏感觉神经:将来自内脏、心血管等处内感受 器的感觉冲动传入中枢,通过反射调节这些器官的 活动,从而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的稳定和保障机体 正常生命活动。
干或脊髓内,其轴突称节前纤维。 ②第2级神经元:称节后神经元,胞体位于内
脏运动神经节内,其轴突称节后纤维。
3.神经元数目不同: 躯体运动神经:低级中枢→骨骼肌 1个 内脏运动神经:低级中枢→内脏运动神经节→ 支配器官。 2个神经元 ①第1级神经元:称节前神经元,胞体位于脑
干或脊髓内,其轴突称节前纤维。 ② Nhomakorabea2级神经元:称节后神经元,胞体位于内
一、内脏运动神经 (一)内脏运动神经和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 1.支配器官不同:
躯体运动神经→骨骼肌,受意识支配。 内脏运动神经→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2.纤维成分不同: 躯体运动神经:1种 内脏运动神经:2种: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3.神经元数目不同: 躯体运动神经:低级中枢→骨骼肌 1个 内脏运动神经:低级中枢→内脏运动神经节→ 支配器官。 2个神经元 ①第1级神经元:称节前神经元,胞体位于脑
脏运动神经节内,其轴突称节后纤维。
4.分布形式不同: 躯体运动神经:神经干→效应器 内脏运动神经:节后纤维攀附脏器或血管 →神经丛→效应器
5.纤维种类不同: 躯体运动神经:较粗,有髓纤维 内脏运动神经:薄髓—节前纤维 无髓—节后纤维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神经系统-内脏神经-河套学院-王强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神经系统-内脏神经-河套学院-王强

副 ① 脑 干 内 Ⅲ 、 器 官 旁 节 、 节 前 纤 维 内脏器官平滑肌、 交感 Ⅶ 、 Ⅸ 、 Ⅹ 副 壁内节,距支 长 , 节 后 纤 心肌、腺体(肾上 交感神经核 配器官近 维短 腺髓质除外)、 ②骶 2- 骶 4 脊 瞳孔括约肌、 髓节段灰质内 睫状肌。 骶副交感核
(一)内脏运动神经的组成
肾脏
盆腔脏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内脏运动神经的组成
1.交感神经
(1)中枢部
(2)周围部
2.副交感神经
(1)中枢部 (2)周围部
3.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
2.副交感神经
中枢部 周围部
动眼神经副核 上泌涎核
副交感 神经
下泌涎核
迷走神经背核
节 前 纤 维
III、VII、IX、X
骶丛
S2-S4脊髓节段的 骶副交感核
器官旁节 壁内节
副交感神经节
睫状神经节
副交感神经节
翼腭神经节
2.副交感神经
中枢部 周围部
动眼神经副核 上泌涎核
副交感 神经
下泌涎核
迷走神经背核
节 前 纤 维
III、VII、IX、X
骶丛
S2-S4脊髓节段的 骶副交感核
器官旁节 壁内节
效应器
节后纤维
2.副交感神经 分布范围
• 脑干部:
III VII
内脏运动神经根据其结构和功能分为交感神经和 副交感神经。
(一)内脏运动神经的组成
1.交感神经
(1)中枢部
(2)周围部
2.副交感神经
(1)中枢部 (2)周围部
3.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
(一)内脏运动神经的组成
1.交感神经

人体解剖生理学:内脏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内脏神经系统
是指锥体系以外的影响和控 制躯体运动的一切传导路径, 其结构十分复杂,包括大脑 皮质、纹状体、背侧丘脑、 红核、黑质、前庭神经核、 小脑等。
1、纹状体环路
2、小脑环路
学习要点
❖ 神经系统系统基本术语:灰质、白质、网状 结构、
❖ 脑干、小脑、大脑、脑被膜的组成部分 ❖ 硬脑膜窦、血脑屏障 ❖ 脑神经的组成 ❖ 交感副交感神经的分布和特点 ❖ 感觉传导通路 ❖ 运动传导通路
三 内脏神经系统
三、内脏神经系统 (visceral nervous system,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内脏神经:主要指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平滑肌
和腺体的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调节内脏、心血管的运动和腺
体的分泌,因通常不受人们的意志控制,又称之 为自主神经系;又因它主要控制类似和调节动、 植物共有的物质代谢活动,所以又称为植物神经 系。
副交感神经:不如交感神 经广泛,大部分血管、汗 腺、竖毛肌、肾上腺髓质 均无副交感神经支配。
5.对同一器官所起作用不同 互相拮抗又互相统一。
内脏感觉神经
❖ 内脏感觉神经元的细胞体也位于脑神经节和脊神经节 内,也是假单极神经元 。
❖ 周围突随同交感神经和骶部副交感神经分布于内脏器 官感受器。
❖ 中枢突一部分进入脑干,终于孤束核,一部分进入脊 髓灰质后角 。
一、感觉传导路(sensory pathway)
(一)本体感觉传导路—(深感觉) 位置觉、运动觉、震颤觉、皮肤精细触觉
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
肌、腱 关节、 皮肤
周围突 脊神经
第一级N元
脊神经节
中枢突 薄束楔束
第二级N元延髓
薄束核 楔束核
对侧内侧丘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级中枢
低级中枢到 支配器官 纤维成分
薄髓(节前纤维)和 纤维粗细不同 无髓(节后纤维)的细纤维
分布形式
意识支配方面
节后纤维以神经丛形式分布
不受意识支配
以神经干形式分布
受意识支配
(一)交感神经 1. 交感神经中枢部
低级中枢:脊髓T1 ~ L3 节段的灰质侧角 侧角:节前神经元→节前纤维有髓鞘→白交通支
灰交通支
白交通支
交感干 N 节
3. 交感神经的分布概况
头、颈、 胸腔脏器、 上肢血管、汗腺、 竖毛肌
脊髓胸1~5节 段中间外侧核
脊髓胸5~12节 段中间外侧核 脊髓上腰段 中间外侧核
肝、脾、肾、 腹腔内结肠左曲 以上的消化管 腹腔内结肠左曲 以下的消化管 盆腔脏器 下肢血管、汗腺、 竖毛肌
小 结:
奇N节
颈上 N 节
2)椎前节 •位置:脊柱的前方, 腹主 A 脏支根部
颈中 N 节 颈胸 N 节 交感干
颈上心 N 颈中心 N 颈下心 N 心丛 内脏大 N
①腹腔神经节(成对) 肺丛 ②主动脉肾神经节(成对) ③肠系膜上神经节(单个) 胸 N 节 ④肠系膜下神经节(单个)
肠系膜上 N 节
内脏小 N
膀胱 血糖
肝糖原分解,血糖↑
胰岛素分泌,血糖↓
二、内脏感觉神经 (一)内脏感觉神经定义、特点 1. 定 义
内脏刺激 → 内感受器 → 内脏感觉性冲动 → 中枢神经
2. 特 点
① 纤维数目少,细纤维多,痛阈高, 一般刺激不产生意识性感觉 ② 传入途径分散,感觉弥散,定位不准 ③ 对牵拉、膨胀、缺血、痉挛性收缩等敏感 而对切割、烧灼等刺激不敏感
(二)副交感神经
动眼 N 核
上泌涎核 下泌涎核 迷走 N 背核
1. 中 枢 部 低级中枢
颅部 → 脑干内的4对副交感神经核 动眼神经核 上泌涎核 下泌涎核 迷走神经背核 骶部: S2~4 → 骶副交感核
S2~4 骶副交感核
2. 周围部
(1)副交感神经节 (2)节前纤维 (3)节后纤维
节后 N 元的胞体 → 副交感 N 节 →
胃 腹腔 N 节 小肠
肠系膜下 N 节 腰N节 腰内脏 N
骶N节
(2)交感干 •位置:脊柱两旁 •组成:椎旁节 + 节间支 交感干呈串珠状 •上达颅底、下至尾骨; • 借灰、白交通支与 邻近的脊神经连接。
(3)节前纤维
T1~L3 发出节前纤维→T1~L3 脊 N 前支→白交通支→交感干
节前纤维的去向: ①终于相应的椎旁节 ②在交感干内上升或下降止于上或下方的椎旁节 ③穿经椎旁节形成内脏大、小 N, 终止椎前节
盆内脏 N
换元
结肠左曲以下 消化管及盆腔器官
骶副交感核
(三)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
交感神经 低级中枢 脊髓胸1~腰3节 椎旁神经节 椎前神经节 节前纤维短 节后纤维长 分布范围广 副交感神经 脑干内的副交感核 脊髓骶2~4节的 骶副交感核 器官旁节、器官内节 节前纤维长 节后纤维短 范围小
3)下泌涎核
舌咽 N
耳N节
岩小 N
腮腺
下泌涎 核 舌咽 N 鼓室 N 鼓室丛 岩小 N 耳N节 耳颞 N 腮腺
4)迷走神经背核 迷走 N 器官旁 N 节、壁内 N 节
换元
胸腔脏器 腹腔脏器 (结肠左曲以上消化管)
(2)骶部副交感神经 骶副交感核(S2~4) 盆内脏 N 器官旁 N 节 壁内 N 节
脊N节 灰交通支 后根
前根 白交通支 腹腔 N 节
交感干 N 节
(4)节后纤维
交感神经节(椎旁、椎前节)→节后纤维 → 31对脊神经
节后纤维的去向:
①灰交通支返回脊 N , 分布于头颈、躯干、四肢的血管的平滑肌、汗腺和立毛肌 ②攀附动脉并随 其分支 → 瞳孔开大肌、泪腺、唾液腺等处 ③部分与副交感神经的分支交织成内脏神经丛,如心丛、肺丛等
(二)内脏感觉神经与牵涉性痛 当某些脏器发生病变时,在身体体表的一定部位 产生疼痛或者感觉过敏的现象,称为牵涉痛。
皮肤传入纤维 (T1~5) 脊髓丘脑侧束
皮区
T1~5
胶状质
内脏传入纤维 (T1~5)
常见脏器的牵涉痛部位 患病器官 心 肝、胆囊 胃、胰 小肠、阑尾 肾、输尿管 牵涉痛部位 心前区、左肩、左臂、手尺侧区 右上腹、右肩区 左上腹、肩胛间 上腹、脐周围 腰、腹股沟
副交感神经
又称自主神经或植物性神经
一、内脏运动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
支配器官 内脏运动神经 心肌、平滑肌、腺体 脑干内脏运动核, 脊髓侧角,骶副交感核 两个神经元, 低级中枢 → 植物神经节 → 效应器 两种:交感和副交感 躯体运动神经 骨骼肌 脑干躯体运动核, 脊髓前角 一个神经元, 低级中枢→效应器 一种:躯体运动纤维 比较粗的有髓纤维
周围神经节位置 节前、节后 纤维的比较 分布范围
作用比较:
交感神经 心脏 瞳孔 支气管 胃肠 心率↑ 心肌收缩力↑ 血压↑ 开大 平滑肌松弛 口径↑(气管扩大) 蠕动↓↓ 逼尿肌松弛尿道 括约肌收缩(贮尿) 副交感神经 心率↓ 心肌收缩力↓ 血压↓ 缩小 平滑肌收缩 口径↓(支气管收缩) 蠕动↑↑ 逼尿肌收缩 括约肌松弛(排尿)
睫状 N 节
睫状 N 节
睫状肌、瞳孔括约肌
动眼 N 动眼 N 副核
节后 N 纤维
节前 N 纤维
2)上泌涎核 面N
鼓索 岩大 N
泪腺 N
下颌下 N 节 翼腭 N 节
颧N 上颌 N
下颌下腺、舌下腺
泪腺 等
翼腭 N 节
泪腺 上泌涎核 面N 岩大 N 鼓索 鼻腔、腭 粘膜腺体
舌N 下颌下 N 节 舌下腺 下颌下腺
练习题
简答: 1. 试述交感神经的低位中枢、走行、分支、 分部及支配器官。
2. 试述副交感神经的低位中枢、走行、分支、
分部和支配器官。
3. 试述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区别。
T1 ~ L 3 中间外侧核
2. 交感神经周围部
交感神经节、交感干、节前纤维、 节后纤维、神经丛。 (1)交感神经节 1)椎旁节 •位置:脊柱两旁,共19 ~ 24对 •分部:颈、胸、腰、骶 •椎旁节 + 节间支 → 交感干(串珠状) •上达颅底、下至尾骨 → 奇神经节
①颈部 3 ~ 4个 ②胸部 10 ~ 12个 ③腰部 4个 ④骶部 2 ~ 3个 ⑤尾部两侧合成 1个奇节
内脏感觉 N 元
脑干、脊髓 ↓ 孤束核、灰质后角
孤束核
中枢突
中枢突 周围突
胞体
脑 N 节和脊 N 节
随交感 N、 副交感 N 走行
面N 舌咽N 迷走 N
膝N节 舌咽 N 下节 迷走 N 下节 脊N节
周围突
→内脏器官
脊髓 (中间内侧核)
中枢突
周围突
交感 N →内脏器官 骶部副交感 N
内脏感觉神经传入到中枢的神经冲动: ① 参与完成内脏反射,如排尿、排便反射 ② 传至大脑皮质,产生内脏感觉
了 解:
1. 正中、尺、桡、胫和腓总神经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2. 脑神经连接的脑部和出入颅的部位。 3. 每对脑神经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4. 内脏神经的概念。 5. 交感、副交感神经双重分布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
概 述
内脏神经 → 分布到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的神经。 中枢部 内脏感觉神经 周围部 内脏运动神经 交感神经
1、 脊髓 T1~4 中间外侧核的节前纤维
换元
节后纤维 2、
头颈、胸腔器官 上肢的血管、汗腺、竖毛肌
脊髓 T5~12 中间外侧核的节前纤维 换元 节后纤维
肝、胰、脾、肾等和 结肠左曲以上消化管
3、
脊髓 L1~3 中间外侧核的节前纤维
换元
节后纤维
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 盆腔脏器和下肢的血管、 汗腺、竖毛肌
胸部 10~12个
颈部 3~4个
腰部 4个
尾部两侧 合成 1个奇节
骶部 2~3个
颈内颈外动脉神经 交感 N 颈部
颈上 N节
颈中 N 节 颈下 N 节 交感干
交感 N 胸部
交感 N 节
内脏大 N 内脏小 N
腹腔 N 节
肠系膜上 N 节 交感 N 腰部 主动脉肾节
肠系膜下 N 节
腹主 A 丛 交感 N 盆部 上腹下丛 骶丛
•器官旁节 •壁内节
①头部:睫状 N 节、 下颌下 N 节、 翼腭 N 节、耳 N 节 ②位于心丛、肺丛、膀胱丛、子宫阴道丛内的 N 节 ③支气管和消化管壁内的 N 节等
睫状 N 节 翼腭 N 节 耳N节
下颌下 N 节
3. 副交感神经的分布
(1)脑干内的副交感神经核 1)动眼神经副核 动眼 N
睫状肌、瞳孔括约肌
神经系统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周围神经系统
脊神经 脑神经内脏神经
学习要求
掌 握:
1. 颈、臂、腰、骶丛的位置、主要分支及分布。 2. 12对脑神经的名称和序号。
熟 悉:
1. 脊神经的合成和成分。胸神经分布的节段性。 2. 每对脑神经的分布和功能性质。 3. 内脏神经的结构特点与躯体运动神经的主要区别。 4. 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胞体(低级中枢)和节后纤维胞体的 所在部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