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总结高一物理公式总结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2)自由落体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g=9.8≈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高中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5.往返时间t=2Vo/g(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中必修一物理公式总结
⾼中必修⼀物理公式总结 ⾼中必修⼀物理公式同学们总结过吗?如果没有,请来⼩编这⾥瞧瞧。
下⾯是由店铺⼩编为⼤家整理的“⾼中必修⼀物理公式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家阅读。
⾼中必修⼀物理公式总结 ⾼中必修1物理公式(⼀) 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 / t (定义式)2.有⽤推论Vt 2 –V0 2=2as 3.中间时刻速度 Vt / 2= V平=(V t + V o) / 2 4.末速度V=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 / 2=[(V_o2 + V_t2) / 2] 1/2 6.位移S= V平t=V o t + at2 / 2=V t / 2 t 7.加速度a=(V_t - V_o) / t 以V_o为正⽅向,a与V_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_o):m/ s 加速度(a):m/ s2 末速度(Vt):m/ s 时间(t):秒(s) 位移(S):⽶(m) 路程:⽶ 速度单位换算: 1m/ s=3.6Km/ h 注:(1)平均速度是⽮量。
(2)物体速度⼤,加速度不⼀定⼤。
(3)a=(V_t - V_o)/ 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 2) ⾃由落体1.初速度V_o =02.末速度V_t = g t 3.下落⾼度h=gt2 / 2(从V_o 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 t2 = 2gh 注:(1)⾃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10m/s2 重⼒加速度在⾚道附近较⼩,在⾼⼭处⽐平地⼩,⽅向竖直向下。
3) 竖直上抛1.位移S=V_o t – gt 2 / 22.末速度V_t = V_o – g t (g=9.8≈10 m / s2 )3.有⽤推论V_t 2 - V_o 2 = - 2 g S4.上升最⼤⾼度H_max=V_o 2 / (2g) (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_o / 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向,加速度取负值。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大全
④射程:
⑤射高:
—————————————————————
9.线速度: 单位:m/s
10.角速度: 单位:rad/s
11.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
12.周期与频率的关系:
13.转速与频率的关系:
14.向心力:
15.向心加速度:
16.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最高点的临界速度:
17.方程格式:F向=实际力=所需的向心力
对于氢原子,R=1.097×107m-1
4、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轨道半径公式:
,
其中n叫量子数,n=1, 2, 3….
E1=-13.6eV,r1=0.53×10-10m
5、能级跃迁:hv=Em-En
四、原子核
1、剩余的放射性元素质量:
2、剩余的放射性元素个数:
3、卢瑟福发现质子:
4、査德威克发现中子:
18.开普勒第三定律: (圆轨道 )
19.万有引力定律: ,G=6.67×10-11
20.中心天体质量:
21.中心天体密度:
22.卫星的轨道越高,转动得越慢.
23.卫星的运行速度:
24.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黄金代换”:GM=R2g
25.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11.2km/s
高中物理必修1公式
1.平均速度:
① (通用)
② (s1=s2时,v1、v2为前半程、后半程的平均速度)
③ (t1=t2时,v1、v2为前半段时间、后半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④ (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⑤ (用于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
2.匀变速直线运动:
(1)基本公式(知三求二)
①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大全
1.高一物理必修一公式整理篇一匀速圆周运动1.线速度V=s/t=2πR/T2.角速度ω=/t=2π/T=2πf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4.向心力F心=Mv^2/R=mω^2*R=m(2π/T)^2*R5.周期与频率T=1/f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弧度(rad)频率(f):赫(Hz)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2.高一物理必修一公式整理篇二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0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_o2+V_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_t-V_o)/t以V_o为正方向,a与V_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_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3.高一物理必修一公式整理篇三力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静摩擦力)注:(1)劲度系数k由弹簧自身决定;(2)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3)其它相关内容:静摩擦力(大小、方向);4.高一物理必修一公式整理篇四动力学(运动和力)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5.超重:FN>G,失重:FN5.高一物理必修一公式整理篇五重力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用Ep表示表达式Ep=mgh是标量单位:焦耳(J)(2)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W重=-ΔEp重力势能的变化由重力做功来量度(3)重力做功的特点:只和初末位置有关,跟物体运动路径无关重力势能是相对性的,和参考平面有关,一般以地面为参考平面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绝对的,和参考平面无关(4)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弹性势能存在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中,跟形变的大小有关弹性势能的变化由弹力做功来量度6.高一物理必修一公式整理篇六机械能1.功(1)做功的两个条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里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2)功的大小:W=Fscosa功是标量功的单位:焦耳(J)1J=1N·m当0<=a<派/2w>0F做正功F是动力当a=派/2w=0(cos派/2=0)F不作功当派/2<=a<派W<0F做负功F是阻力(3)总功的求法:W总=W1+W2+W3……WnW总=F合Scosa2.功率(1)定义: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P=W/t功率是标量功率单位:瓦特(w)此公式求的是平均功率1w=1J/s1000w=1kw(2)功率的另一个表达式:P=Fvcosa当F与v方向相同时,P=Fv.(此时cos0度=1)此公式即可求平均功率,也可求瞬时功率1)平均功率:当v为平均速度时2)瞬时功率:当v为t时刻的瞬时速度(3)额定功率:指机器正常工作时输出功率实际功率:指机器在实际工作中的输出功率正常工作时:实际功率≤额定功率(4)机车运动问题(前提:阻力f恒定)P=FvF=ma+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汽车启动有两种模式1)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a在减小,一直到0)P恒定v在增加F在减小尤F=ma+f当F减小=f时v此时有值2)汽车以恒定加速度前进(a开始恒定,在逐渐减小到0) a恒定F不变(F=ma+f)V在增加P实逐渐增加此时的P为额定功率即P一定P恒定v在增加F在减小尤F=ma+f当F减小=f时v此时有值。
(完整)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一、速度:单位m/s1、速度和平均速度 v=Δx/Δt 或v=x/t2、瞬时速度 v=Δx/Δt (Δt →0)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 v=s/t 二、加速度: 单位m/s2a=Δv/Δt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一、基本公式:1、速度公式:0t a t υυ=+⋅2、位移公式:X 2012s t at υ=+ t v x = 二、推论:1、平均速度公式:02tυυυ+=2、速度——位移公式:2202t as υυ-=X3、中时速公式:022t tυυυυ 4、中位速公式:22202t x υυυ+=。
(22x t υυ〈)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殊规律1、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1)从运动开始,在1T 末、2T 末、3T 末……nT 末的速度之比:υ1::υ2:υ3:…:υn =1:2:3:…:n (提示:t a t υ=⋅)(2)从运动开始,在1T 内、2T 内、3T 内……nT 内的位移之比:X 1:X 2:X :……:X n =12: 22: 32:……:n 2 (提示:X 212s at =) (3)从运动开始,在第1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3个T 内……第n 个T 内的位移之比:X Ⅰ:X Ⅱ:X Ⅲ:……:X N =1:3:5:……:(2N -1) (提示:X Ⅰ=X 2-X 1)(4)从运动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① t Ⅰ:t Ⅱ:t Ⅲ:……:t N =1:1):2):……:1n )② t 总Ⅰ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在各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 内的位移分别为X Ⅰ,X Ⅱ,X III ……X N ,则△X =X Ⅱ-X Ⅰ=X III -X Ⅱ=……= X N -X N -1=aT 2=恒量推论:第n 个T 时间内的位移和第m 个T 时间内的位移之差:X n -X m =(n -m )aT 23、自由落体运动: V 0=0, a=g第三章相互作用1、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g 极>g 赤,g 低纬>g 高纬)2、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3、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f = μF 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高一物理必修一物理公式大全
高一物理必修一物理公式大全一个学期即将结束,不知道各位同学是否还是要高中生活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物理必修一的必背公式,希望能帮助大家学习好物理!第一章力1. 重力:G = mg2. 摩擦力:(1) 滑动摩擦力:f = μFN 即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
(2) 静摩擦力:①对一般静摩擦力的计算应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切记不要乱用f =μFN;②对最大静摩擦力的计算有公式:f = μFN (注意:这里的μ与滑动摩擦定律中的μ的区别,但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是一样的)3. 力的合成与分解:(1) 力的合成与分解都应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 具体计算就是解三角形,并以直角三角形为主。
第二章直线运动1. 速度公式:vt = v0 + at ①2. 位移公式:s = v0t + at2 ②3. 速度位移关系式: - = 2as ③4. 平均速度公式:= ④= (v0 + vt) ⑤= ⑥5. 位移差公式:△s = aT2 ⑦公式说明:(1) 以上公式除④式之外,其它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2)公式⑥指的是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之值恰好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速度,这样就在平均速度与速度之间建立了一个联系。
6.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下列规律成立:(1). 1T秒末、2T秒末、3T秒末…nT秒末的速度之比为: 1 : 2 :(2). 1T秒内、2T秒内、3T秒内…nT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12 : 22 : 32 : … : n2.(3). 第1T秒内、第2T秒内、第3T秒内…第nT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1 : 3 : 5 : … : (2 n-1).(4). 第1T秒内、第2T秒内、第3T秒内…第nT秒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1 : 3 : 5 : … : (2 n-1).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二定律: F合= ma注意: (1)同一性: 公式中的三个量必须是同一个物体的.(2)同时性: F合与a必须是同一时刻的.(3)瞬时性: 上一公式反映的是F合与a的瞬时关系.(4)局限性: 只成立于惯性系中, 受制于宏观低速.2. 整体法与隔离法:整体法不须考虑整体(系统)内的内力作用, 用此法解题较为简单, 用于加速度和外力的计算. 隔离法要考虑内力作用, 一般比较繁琐, 但在求内力时必须用此法, 在选哪一个物体进行隔离时有讲究, 应选取受力较少的进行隔离研究.3. 超重与失重:当物体在竖直方向存在加速度时, 便会产生超重与失重现象. 超重与失重的本质是重力的实际大小与表现出的大小不相符所致, 并不是实际重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只是表现出的重力发生了变化.第四章物体平衡1. 物体平衡条件: F合 = 02. 处理物体平衡问题常用方法有:(1). 在物体只受三个力时, 用合成及分解的方法是比较好的. 合成的方法就是将物体所受三个力通过合成转化成两个平衡力来处理; 分解的方法就是将物体所受三个力通过分解转化成两对平衡力来处理.(2). 在物体受四个力(含四个力)以上时, 就应该用正交分解的方法了. 正交分解的方法就是先分解而后再合成以转化成两对平衡力来处理第五章匀速圆周运动1.对匀速圆周运动的描述:①. 线速度的定义式: v = (s指弧长或路程,不是位移②. 角速度的定义式: =③. 线速度与周期的关系:v =④. 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⑤. 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v = r⑥. 向心加速度:a = 或 a =2. (1)向心力公式:F = ma = m = m(2) 向心力就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合外力,在计算向心力时一定要取指向圆心的方向做为正方向。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
以下是高中物理必修一中常用的公式:
1. 动力学方程(牛顿第二定律):F = ma
2. 速度公式:v = u + at (其中v为最终速度,u为初速度,a为加速度,t为时间)
3. 位移公式:s = ut + (1/2)at^2 (其中s为位移,u为初速度,a为加速度,t为时间)
4. 重力加速度:g = 9.8 m/s^2
5. 动能公式:E(k) = (1/2)mv^2 (其中E(k)为动能,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
6. 势能公式:E(p) = mgh (其中E(p)为势能,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h为高度)
7. 工作公式:W = Fs cosθ (其中W为做功,F为力,s 为位移,θ为力的方向和位移方向之间的夹角)
8. 功率公式:P = W/t (其中P为功率,W为做功,t为
时间)
9. 简单机械的力比公式:F1/F2 = s1/s2 (其中F1和F2
为两个力,s1和s2为两个力臂)
10. 各种简单机械的效率公式:η = (输出功/输入功) x 100% (其中η为机械的效率)
这只是部分公式,还有其他公式也会在学习中遇到。
高中物理公式(必修一)完整版完整版
高中物理公式(必修一)完整版1. 运动学公式位移公式:S = vt + 1/2at^2速度公式:v = v0 + at加速度公式:a = (v v0)/t匀速直线运动公式:S = vt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S = v0t + 1/2at^2自由落体运动公式:h = 1/2gt^2抛体运动公式:h = v0t 1/2gt^22. 力学公式牛顿第一定律:F = ma牛顿第二定律:F = m(dv/dt)牛顿第三定律:F12 = F21动能公式:K = 1/2mv^2势能公式:U = mgh动能定理:W = ΔK势能定理:W = ΔU动能守恒定律:K1 + U1 = K2 + U2势能守恒定律:U1 + K1 = U2 + K2动能和势能转化公式:K = U3. 热学公式热力学第一定律:Q = ΔU + W热量公式:Q = mcΔT热容公式:C = Q/ΔT比热容公式:c = Q/mΔT热传导公式:Q/t = kA(ΔT/Δx)热辐射公式:Q = σAT^4热功当量:1卡 = 4.18焦耳4. 光学公式反射定律:入射角 = 反射角折射定律:n1sinθ1 = n2sinθ2光的折射率:n = c/v光的波长:λ = v/f光的频率:f = c/λ光的强度:I = P/A光的功率:P = IV光的传播速度:v = c/n5. 电学公式欧姆定律:V = IR电阻公式:R = ρL/A电功公式:W = Pt电功率公式:P = VI电荷量公式:Q = It电势差公式:V = Ed电容公式:C = Q/V电容器的能量公式:E = 1/2CV^2电荷守恒定律:Q1 + Q2 = Q3 + Q4高中物理公式(必修一)完整版1. 运动学公式位移公式:S = vt + 1/2at^2速度公式:v = v0 + at加速度公式:a = (v v0)/t匀速直线运动公式:S = vt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S = v0t + 1/2at^2自由落体运动公式:h = 1/2gt^2抛体运动公式:h = v0t 1/2gt^22. 力学公式牛顿第一定律:F = ma牛顿第二定律:F = m(dv/dt)牛顿第三定律:F12 = F21动能公式:K = 1/2mv^2势能公式:U = mgh动能定理:W = ΔK势能定理:W = ΔU动能守恒定律:K1 + U1 = K2 + U2势能守恒定律:U1 + K1 = U2 + K2动能和势能转化公式:K = U3. 热学公式热力学第一定律:Q = ΔU + W热量公式:Q = mcΔT热容公式:C = Q/ΔT比热容公式:c = Q/mΔT热传导公式:Q/t = kA(ΔT/Δx)热辐射公式:Q = σAT^4热功当量:1卡 = 4.18焦耳4. 光学公式反射定律:入射角 = 反射角折射定律:n1sinθ1 = n2sinθ2光的折射率:n = c/v光的波长:λ = v/f光的频率:f = c/λ光的强度:I = P/A光的功率:P = IV光的传播速度:v = c/n5. 电学公式欧姆定律:V = IR电阻公式:R = ρL/A电功公式:W = Pt电功率公式:P = VI电荷量公式:Q = It电势差公式:V = Ed电容公式:C = Q/V电容器的能量公式:E = 1/2CV^2电荷守恒定律:Q1 + Q2 = Q3 + Q4还有一些常用的物理常数和单位也需要我们掌握,例如:重力加速度:g = 9.8 m/s^2真空中的光速:c = 3 × 10^8 m/s真空中的电常数:ε0 = 8.85 × 10^12 F/m真空中的磁常数:μ0 = 4π × 10^7 T·m/A了解这些物理常数和单位,有助于我们在计算和推导过程中保持准确性。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汇总
t x v ∆∆=0t t v v t v a --=∆∆=2x v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1.位移:12x x x -=∆2.速度定义式:3.加速度: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四个基本公式:(1)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0t v v at =+.(2)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2012x v t at =+. (3)速度与位移的关系:2202t v v ax -=.(4)平均速度公式:20t v v v +=-,02t v v x t += 2、重要推论公式:(1)n n x x aT x -==∆+12.(相邻两段相等时间内位移差)(2)022t t v v v v +==.(3) 3、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几个比例关系式:★1T 末,2T 末,3T 末……瞬时速度之比为:v 1∶v 2∶v 3∶……∶v n =1∶2∶3∶……∶n★1T 内,2T 内,3T 内……nT 内的位移之比为:x Ⅰ∶x Ⅱ∶x Ⅲ∶……∶x N =1∶4∶9∶……∶n 2★第1个T 内,第2个T 内,第3个T 内……位移之比为:x 1∶x 2∶x 3∶……∶x n =1∶3∶5∶……∶(2n -1)★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t 1∶t 2∶t 3∶……∶t n =1:1):::--⋯-4、分析纸带问题:(1)求加速度: 2)(nT x x a 前后-=()2aT n m x x n m -=-(2)总结:两段法求加速度:(两计数点时间T )由2aT x =∆得:2321654)T 3()x x x ()x x x (a ++-++=23254)T 2()x x ()x x (a +-+=5、自由落体运动:(1)速度:gt v =(2)位移:212h gt = (3)位移——速度关系:gh v 22=(4)推论:2gT h =∆6、竖直上抛:(1)分段分析法:①上升过程:匀减速运动,取竖直向上方向为正方向。
高中物理必修一 力学基本公式
必修一运动学1. 速度: V 代表速度 ∆x 代表位移 t 代表时间2. 加速度:tva∆∆=a 代表加速度 ∆v 代表速度变化量 t 代表时间 3. 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时间关系的公式:at 0+=V VV 代表末速度 0V 代表初速度 a 代表加速度 t 代表时间4.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关系的公式:2021t X at V += X 代表位移 0V 代表初速度 a 代表加速度 t 代表时间5.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2ax -202=V VV 代表末速度 0V 代表初速度 a 代表加速度 x 代表位移6.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1) 1T 末、2T 末、3T 末......nT 末的速度之比:n ...321...n 321::::::::=V V V V (2) 前1T 内、前2T 内、前3T 内...前nT 内位移之比:2222n 321n ...321x ...x x x ::::::::=(3) 第1T 内、第2T 内、第3T 内...第nT 内的位移之比:):(:::::::1-2n ...531...n =X X X X III II I(4) 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1-n -n ...2-31-21t ...::t n 321=t t 7.自由落体运动(1)速度公式:gt =V V 代表速度 g 代表重力加速度 t 代表时间(2)位移公式:2gt 21=X X 代表位移 g 代表重力加速度 t 代表时间(3)速度与位移的关系:2gx 2=V V 代表末速度 g 代表重力加速度 x 代表位移(4)大小:2sm 9.8g = 通常取2sm 10g=8.竖直上抛运动(1) 速度公式:gt -0V V =(2) 位移公式:20gt 21-t V X =(3) 速度与位移的关系:-2gx -202=V V(4) 上升的最大高度:2g20V H =9.中间时刻瞬时速度:2t x V 02tV V V +===10. 逐差法:2aT x=∆力学1. 重力:G=mg G 代表重力 m 代表质量 g 代表重力加速度2. 弹力(胡克定律):F=kx F 代表弹力 k 代表劲度系数 (N/m ) x 代表弹簧伸长量3. 滑动摩擦力:N F Fμ= F 代表滑动摩擦力 代表动摩擦因数 N F 代表压力4. 牛顿第二定律:F=ma F 代表力 m 代表质量 a 代表加速度5. 超重:加速度竖直向上6. 失重:加速度竖直向下7. 完全失重:加速度=重力加速度 竖直向下t x∆∆=V ∆∆μ必修二曲线运动1.小船过河模型:(1)最短时间:t= (2)最短位移:x= 2.平抛运动:(1)位移:水平:匀速直线运动:X=vt 竖直:自由落体运动:2gt 21h =(2)速度:水平:匀速直线运动:0V 竖直:gt =V轨迹方程:3. 圆周运动:(1)线速度:r rn 2rf 2r 2l ωπππ====∆∆=T T V (2)角速度:r V n 2f 22====∆∆=πππθωT T (3)T F 1n == (n 为转速、F 为频率、T 为周期) 4. 向心加速度:22222222444r V r m a rn rf Tr v F πππωω=======5. 向心力:22222222n r m 4n r m 4r 4m r v m r m v m m a πππωω=======TF 6. 离心:合外力小于向心力 向心:合外力大于向心力万有引力与航天1. 开普勒第一定律(椭圆轨道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必修1公式一.匀变速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六个基本公式①0ta tv v -=②0t v v at =+ ③02tV v v +=④02t v v x v t t +=⋅=⋅ ⑤2012x v t at =+⑥2202t v v ax -= 2.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①从运动开始计时,t 秒末、2t 秒末、3t 秒末、…、n t 秒末的速度之比等于连续自然数之比:v 1∶v 2∶v 3∶…∶v n =1∶2∶3∶…∶n .②从运动开始计时,前t 秒内、2t 秒内、3t 秒内、…、n t 秒内通过的位移之比等于连续自然数的平方之比:s 1∶s 2∶s 3∶…∶s n =12∶22∶32∶…∶n 2.③从运动开使计时,任意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之比等于连续奇数之比:s 1∶s 2∶s 3∶…∶s n =1∶3∶5∶…∶(2n -1).④通过前s 、前2s 、前3s …的用时之比等于连续的自然数的平方根之比:t 1∶t 2∶t 3∶…t n =1∶2∶3∶…∶n .⑤从运动开始计时,通过任意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相邻自然数的平方根之差的比:t 1∶t 2∶t 3∶…t n =1∶)12(-∶)23(-∶)1(--n n 3.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00,v a g ==)①t v gt = ②212h gt = ③22t v gh = 4.匀变速其他推导公式①中间时刻速度:022t t v v xv v t +=== ②中间位移速度:2s v =③任意连续相等时间T 内位移差:221x x aT -=任意连续相等时间kT 内位移差:2()mn x x m n aT -=-二、力学1、重力:G=mg(g 值随地理纬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离地高度的增大而减小),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弹力:F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 ,产生弹力的2.个条件:①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3、摩擦力产生条件..:①有弹力...;②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③接触面粗糙 (1)滑动摩擦力:f=uN ,N 是两个物体表面间的压力,μ为滑动摩擦因数。
高一物理必修一物理公式大全
高一物理必修一物理公式大全一个学期即将结束,不知道各位同学是否还是要高中生活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物理必修一的必背公式,希望能帮助大家学习好物理!第一章力1. 重力:G = mg2. 摩擦力:(1) 滑动摩擦力:f = FN 即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
(2) 静摩擦力:①对一般静摩擦力的计算应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切记不要乱用f =FN;②对最大静摩擦力的计算有公式:f = FN (注意:这里的与滑动摩擦定律中的的区别,但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是一样的)3. 力的合成与分解:(1) 力的合成与分解都应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 具体计算就是解三角形,并以直角三角形为主。
第二章直线运动1. 速度公式:vt = v0 + at ①2. 位移公式:s = v0t + at2 ②3. 速度位移关系式:- = 2as ③4. 平均速度公式:= ④= (v0 + vt) ⑤= ⑥5. 位移差公式:△s = aT2 ⑦公式说明:(1) 以上公式除④式之外,其它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2)公式⑥指的是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之值恰好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速度,这样就在平均速度与速度之间建立了一个联系。
6.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下列规律成立:(1). 1T秒末、2T秒末、3T秒末nT秒末的速度之比为: 1 : 2 : 3 : : n.(2). 1T秒内、2T秒内、3T秒内nT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12 : 22 : 32 : : n2.(3). 第1T秒内、第2T秒内、第3T秒内第nT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1 : 3 : 5 : : (2 n-1).(4). 第1T秒内、第2T秒内、第3T秒内第nT秒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1 : 3 : 5 : : (2 n-1).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二定律: F合= ma注意: (1)同一性: 公式中的三个量必须是同一个物体的.(2)同时性: F合与a必须是同一时刻的.(3)瞬时性: 上一公式反映的是F合与a的瞬时关系.(4)局限性: 只成立于惯性系中, 受制于宏观低速.2. 整体法与隔离法:整体法不须考虑整体(系统)内的内力作用, 用此法解题较为简单, 用于加速度和外力的计算. 隔离法要考虑内力作用, 一般比较繁琐, 但在求内力时必须用此法, 在选哪一个物体进行隔离时有讲究, 应选取受力较少的进行隔离研究.3. 超重与失重:当物体在竖直方向存在加速度时, 便会产生超重与失重现象. 超重与失重的本质是重力的实际大小与表现出的大小不相符所致, 并不是实际重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只是表现出的重力发生了变化.第四章物体平衡1. 物体平衡条件: F合= 02. 处理物体平衡问题常用方法有:(1). 在物体只受三个力时, 用合成及分解的方法是比较好的. 合成的方法就是将物体所受三个力通过合成转化成两个平衡力来处理; 分解的方法就是将物体所受三个力通过分解转化成两对平衡力来处理.(2). 在物体受四个力(含四个力)以上时, 就应该用正交分解的方法了. 正交分解的方法就是先分解而后再合成以转化成两对平衡力来处理的思想.第五章匀速圆周运动1.对匀速圆周运动的描述:①. 线速度的定义式:v = (s指弧长或路程,不是位移②. 角速度的定义式:=③. 线速度与周期的关系:v =④. 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⑤. 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v = r⑥. 向心加速度:a = 或a =2. (1)向心力公式:F = ma = m = m(2) 向心力就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合外力,在计算向心力时一定要取指向圆心的方向做为正方向。
高中物理公式必修一
高中物理公式必修一一、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施加于一个物体的外力总和为零,则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施加于一个物体的外力不为零,则该物体在受力方向上产生加速度;F=m×a2、牛顿第二定律:任何物体施加于其他物体的力,其大小相等而且方向相反。
F1=-F23、牛顿第三定律:任何物体都存在相互作用的反作用力,两个物体相互作用,大小相等而且方向相反;F1=-F2二、弹力定律:1、压缩弹力定律:当被拉伸的弹簧拉力超过它的自重时,其受力端始终保持水平,力F与弹簧的变形量l成正比,可以用F=k·l来表示;2、弹性弹力定律:当被拉伸的弹簧拉力不超过它的自重,其受力端呈抛物线运动,力F与弹簧的变形量l成正比,可以用F=k·l来表示;3、拉伸弹力定律:当弹簧被拉伸时,其受力端是由一定力F变形恢复到原始长度时,力F与弹簧的变形量l成正比,可以用F=k·l来表示;三、动能定律:1、动能守恒定律:研究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可知动能的总量是不变的,即动能守恒定律,可以用:K=constant来表示;2、动能恢复定律:研究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可知动能恢复原状,即动能恢复定律,可以用:K1+V1=K2+V2来表示;四、功能定律:1、平面简谐运动:研究某物体在受到匀及加速度运动时,其加速度a与它的位移s成正比,可以用a=c/s来表示;2、垂直运动功定律:研究物体在垂直自由落体运动时,其位移s 和时间t的平方成正比,可用s=gt^2/2来表示;3、非简谐运动功定律:研究物体受到抛物线机构作用力时,其加速度a和位移s的关系如下:a=v2/2s,可用a=v2/2s来表示;4、惯性定律:惯性定律认为: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物体不改变速度;受外力作用后,物体将以受外力的方向运动,受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物体的加速度;可用v=constant来表示。
(完整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一、速度:单位m/s1、速度和平均速度 v=Δx/Δt 或v=x/t2、瞬时速度 v=Δx/Δt (Δt →0)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 v=s/t 二、加速度: 单位m/s2a=Δv/Δt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一、根本公式:1、速度公式:0t a t υυ=+⋅2、位移公式:X 2012s t at υ=+ t v x = 二、推论:1、平均速度公式:02tυυυ+=2、速度——位移公式:2202t asυυ-=X 3、中时速公式:022t tυυυυ 4、中位速公式:22202t x υυυ+=。
〔22x t υυ〈〕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殊规律1、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1〕从运动开始,在1T 末、2T 末、3T 末……nT 末的速度之比:υ1::υ2:υ3:…:υn =1:2:3:…:n 〔提示:t a t υ=⋅〕〔2〕从运动开始,在1T 内、2T 内、3T 内……nT 内的位移之比:X 1:X 2:X :……:X n =12: 22: 32:……:n 2 〔提示:X 212s at =〕 〔3〕从运动开始,在第1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3个T 内……第n 个T 内的位移之比:X Ⅰ:X Ⅱ:X Ⅲ:……:X N =1:3:5:……:〔2N -1〕 〔提示:X Ⅰ=X 2-X 1〕〔4〕从运动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① t Ⅰ:t Ⅱ:t Ⅲ:……:t N =1:1〕:2〕:……:1n 〕② t 总Ⅰ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在各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 内的位移分别为X Ⅰ,X Ⅱ,X III ……X N ,那么△X =X Ⅱ-X Ⅰ=X III -X Ⅱ=……= X N -X N -1=aT 2=恒量推论:第n 个T 时间内的位移和第m 个T 时间内的位移之差:X n -X m =〔n -m 〕aT 23、自由落体运动: V 0=0, a=g第三章相互作用1、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g 极>g 赤,g 低纬>g 高纬)2、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3、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f = μF 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必修1公式一.匀变速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六个基本公式①0ta tv v -= ②0t v v at =+ ③02tV v v +=④02t v v S v t t +=⋅=⋅ ⑤2012S v t at =+ ⑥2202t v v aS -= 2.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①从运动开始计时,t秒末、2t 秒末、3t 秒末、…、n t秒末的速度之比等于连续自然数之比:v 1∶v2∶v 3∶…∶v n=1∶2∶3∶…∶n .②从运动开始计时,前t 秒内、2t 秒内、3t秒内、…、nt 秒内通过的位移之比等于连续自然数的平方之比:x 1∶x 2∶x 3∶…∶xn =12∶22∶32∶…∶n2.③从运动开使计时,任意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之比等于连续奇数之比:x 1∶x 2∶x3∶…∶x n =1∶3∶5∶…∶(2n-1).④通过前x 、前2x 、前3x …的用时之比等于连续的自然数的平方根之比:t 1∶t 2∶t3∶…t n =1∶2∶3∶…∶n .⑤从运动开始计时,通过任意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相邻自然数的平方根之差的比:t1∶t 2∶t3∶…t n =1∶)12(-∶)23(-∶)1(--n n3.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00,v a g ==)①t v gt = ②212h gt =③22t v gh = ④4.匀变速其他推导公式①中间时刻速度:022t t v v sv v t +=== ②中间位移速度:2s v =③任意连续相等时间T 内位移差:21nn s s aT --=任意连续相等时间kT 内位移差:2n n k s s kaT --=二、力学1、重力:G =mg (g 值随地理纬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离地高度的增大而减小),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弹力:F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 ,产生弹力的2个条件....:.①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3、摩擦力产生条件..:①有弹力...;②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③接触面粗糙 (1)滑动摩擦力:f =uN ,N 是两个物体表面间的压力,μ为滑动摩擦因数。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总结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2)自由落体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g=9.8≈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匀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
运动
1、从S—t图象中可求:
⑴、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位移
⑵、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直线或切线的斜率大小)
1、图线向上倾斜表示物体沿正向作直线运动,图线向下倾斜表示物体沿反向作直线运动。
2、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相遇
3、比较两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关系(看两物体S—t图象中直线或切线的斜率大小)
②胡克定律
③弹力的应用
▲弹力 (胡克定律)
3、摩擦力
①滑动摩擦、动摩擦因数
②静摩擦
③摩擦力的调控
▲滑动摩擦力
五
力与平衡
1、力的合成
①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②合力的计算
2、力的分解
①力的作用效果及分解
②力的正交分解
③力的分解的应用
▲力的正交分解
3、力的平衡
①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条件
②平衡的种类和稳度
▲共点力下物体平衡条件:
物理公式及图像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
章节
具体内容
主要相关公式
二
运动的描述
1、运动、空间和时间
①参考系
②建立一维、二维坐标系描述空间位置
③时间和时刻
2、质点和位移
①质点
②位移和路程
③矢量和标量
3、速度和加速度
①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②加速度
③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
④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
▲平均速度
▲加速度
三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研究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规律
③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
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
▲
▲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
①用打点计时器或频闪照相方法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②利用纸带会计算某点的瞬时速度和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2、从V—t图象中可求:
⑴、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速度
⑵、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0表示加速,a<0表示减速)
1、图线纵坐标的截距表示t=0时刻的速度(即初速度 )
2、图线与横坐标所围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在t轴上方的位移为正,在t轴下方的位移为负。某段时间内的总位移等于各段时间位移的代数和。
3、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速度相同
★思维拓展: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一定是矢量吗?如:电流强度
高中物理必修一、二公式总结
一、运动的描述
1、速度: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2、平均速度:物体运动的总位移和所用总时间的比值
3、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位置(某时刻)的速度
4、加速度:指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2)、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他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 的乘积成正比,与他们之间距离r的二次方成反比。
(3)、计算地球的质量(M):不考虑地球转的影响,以地面上的物体(m)为研究对象,其重力等于地球对它的引力。 (黄金代换)
(2)、超重: 失重:
五、曲线运动
(1)、平抛运动:
①、规律: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位移:
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速度:
位移:
②、合速度的大小:
方向:
(2)、圆周运动:
线速度:物体运动过的弧长( )与所用时间( )的比值
角速度:物体运动转过的角度( )与所用时间( )的比值
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 (r:圆周的半径)
(当 时,航天员对航天器座舱的压力 )
(6)、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大小不变的圆周运动。设周期为T,在以上知识的基础上做如下补充。
①、线速度: 角速度: 频率:
②、线速度,向心加速度,向心力(合力)大小不变,方向时刻发生变化。
角速度,动能,周期,频率不变。
六、万有引力与航天
(1)、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③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
▲相同时间间隔内位移差
▲
▲各个点的瞬时速度
3、自由落体运动
①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②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
③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规律
④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探索的回眸
▲
▲
▲
四
相互作用
1、重力与重心
①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
②重力及其测量,弹簧测力计
③重心和稳定
▲
2、形变与弹力
①形变、弹性
1、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打点时间间隔:
(2)、电源:低压交流电 电压:6V以下
(3)、纸袋处理:解题思想:设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为T
纸带上点的求法:该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点前后相邻的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加速度的求法: ( :纸带上连续两段的差)
2、匀变速直线运动
(1)、速度:
(2)、位移:
4、比较两物体运动加速度大小的关系
补充: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较
种类
联系
区别(特点)
匀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2、当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零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V=恒量
a=0
匀变速直线
运动
a=恒量
=
=
a与V0同向为加速
a与V0反向为减速
补充: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
(3)、速度与位移:
(4)、自由落体运动:速度: 位移:
三、相互作用
(1)、重力:
(2)、胡克定律(弹簧的弹力):
(3)、两个物体间的静摩擦力F在0与最大静摩擦力 之间: 。
根据平衡力特点计算
(4)、滑动摩擦力:
(5)、力的合成:两个力 , 的合力 的范围:
的大小:
四、牛顿运动定律
(1)、牛顿第二定律:
1、速度与加速度没有必然的关系,即:
⑴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也大; ⑵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也大;
⑶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ຫໍສະໝຸດ 也为零; ⑷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2、当加速度a与速度V方向的关系确定时,则有:
⑴若a 与V方向相同时,不管a如何变化,V都增大。
⑵若a 与V方向相反时,不管a如何变化,V都减小。
(3)、向心加速度:
(4)、向心力:
(5)、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①汽车平弯道转弯: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即
②轨道的弯道(图1所示):火车重力G和轨道对火车的支持力 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③拱形桥(图2所示):重力G和支持力 的和合力提供向心力。
④凹形桥(如图3所示):重力G和支持力 的和合力提供向心力。
⑤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航天员重力G=mg和航天器对航天员支持力 的和合力提供向心力。
4、平衡条件的应用
①平衡条件的应用
六
力与运动
1、牛顿第一定律
①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②牛顿第一定律
③物体的惯性
2、牛顿第二定律
①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
②力学单位制
▲牛顿第二定律
3、牛顿第三定律
①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4、超重与失重
①超重和失重的解释
②完全失重现象
补充:直线运动的图象
运动种类
位移—时间图象(S—t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