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 卫星运行特点
高考物理必考难点-卫星运行特点分析及应用(含解析)
卫星运行特点分析及应用卫星运行问题与物理知识(如万有引力定律、匀速圆周运动、牛顿运动定律等)及地理知识有十分密切的相关性,是新高考突出学科内及跨学科间综合创新能力考查的命题热点,也是考生备考应试的难点.●难点1. 用m 表示地球通讯卫星(同步卫星)的质量,h 表示它离地面的高度,R 0表示地球的半径,g 0表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ω0表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则通讯卫星所受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的大小A.等于0B.等于m 220020)(h R g R + C.等于m 2300204ωg RD.以上结果都不对2.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在人类航天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因不能保障其继续运行,3月23日坠入太平洋.设空间站的总质量为m ,在离地面高度为h 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坠落时地面指挥系统使空间站在极短时间内向前喷出部分高速气体,使其速度瞬间变小,在万有引力作用下下坠.设喷出气体的质量为1001m ,喷出速度为空间站原来速度的37倍,下坠过程中外力对空间站做功为W .求:(1)空间站做圆周运动时的线速度.(2)空间站落到太平洋表面时的速度.(设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半径为R ) 3.已知物体从地球上的逃逸速度(第二宇宙速度)v 2=RGm2,其中G 、m 、R 分别是引力常量、地球的质量和半径.已知G =6.67×10-11N ·m 2/kg 2,c =2.9979×108 m/s.求下列问题:(1)逃逸速度大于真空中光速的天体叫作黑洞,设某黑洞的质量等于太阳的质量m =1.98×1030 kg ,求它的可能最大半径;(2)在目前天文观测范围内,物质的平均密度为10-27 kg/m 3,如果认为我们的宇宙是这样一个均匀大球体,其密度使得它的逃逸速度大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 ,因此任何物体都不能脱离宇宙,问宇宙的半径至少多大?●案例探究例1]用m 表示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质量、h 表示卫星离地面的高度、M 表示地球的质量、R 0表示地球的半径、g 0表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T 0表示地球自转的周期、ω0表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则:(1)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环绕速度v 为 A.ω0(R 0+h ) B.hR GM+0 C.30ωGM D.32T GMπ (2)地球同步通信卫星所受的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F 的大小为A.m 20020)(h R g R + B.m ω20(R 0+h ) C.m30204ωg RD.m 34416T GM π(3)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离地面的高度h 为A.因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和地球自转同步,则卫星离地面的高度就被确定B.3220ωg R -R 0C.2204πGMT -R 0 D.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角速度虽已确定,但卫星离地面的高度可以选择.高度增加,环绕速度增大,高度降低,环绕速度减小,仍能同步命题意图:考查推导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B 级要求.错解分析:(1)把握不住解题的基本依据:地球对其表面物体的万有引力约等于物体所受重力,卫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使问题难以切入.(2)思维缺乏开放性造成漏解.(3)推理缺乏严密性导致错解.解题:(1)设地球同步卫星离地心的高度为r ,则r =R 0+h 则环绕速度v =ω0r =ω0(R 0+h ).同步卫星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G r v m r Mm 22=得v =h R GM rGM+=0 又有G 2rMm=m ω02,所以r =32ωGM则v =ω0r =ω0320ωGM=320ωGM =3202T GMπ故选项A 、B 、C 、D 均正确. (2)地球同步卫星的重力加速度为g ′=(hR R +00)2·g 0,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大小可认为等于同步卫星的重力mg 02020)(h R R +来提供向心力:即mg 0202)(h R R +=m ω02(R 0+h ) 所以h =320020ωg R -R 0F 向=m ω02(R 0+h )=m 3404020216)(4T GMm h R T ππ=+故选项A 、B 、C 、D 均正确.(3)因为h =320020ωg R -R 0,式中R 0、g 0、ω0都是确定的,故h 被确定.但ω0=02T π,所以h =2200204πT g R -R 0 故选项A ,B ,C 正确. 例2]1986年2月20日发射升空的“和平号”空间站,在服役15年后于2001年3月23日坠落在南太平洋.“和平号”风风雨雨15年铸就了辉煌业绩,已成为航天史上的永恒篇章.“和平号”空间站总质量137 t ,工作容积超过400 m 3,是迄今为止人类探索太空规模最大的航天器,有“人造天宫”之称.在太空运行的这一“庞然大物”按照地面指令准确坠落在预定海域,这在人类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和平号”空间站正常运行时,距离地面的平均高度大约为350 km.为保证空间站最终安全坠毁,俄罗斯航天局地面控制中心对空间站的运行做了精心安排和控制.在坠毁前空间站已经顺利进入指定的低空轨道,此时“和平号”距离地面的高度大约为240 km.设“和平号”沿指定的低空轨道运行时,其轨道高度平均每昼夜降低2.7 km.设“和平号”空间站正常运转时沿高度为350 km 圆形轨道运行,在坠落前沿高度为240km 的指定圆形低空轨道运行,而且沿指定的低空轨道运行时,每运行一周空间站高度变化很小,因此计算时对空间站的每一周的运动都可以作为匀速圆周运动处理.(1)简要说明,为什么空间站在沿圆轨道正常运行过程中,其运动速率是不变的. (2)空间站沿正常轨道运行时的加速度与沿指定的低空轨道运行时加速度大小的比值多大?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3)空间站沿指定的低空轨道运行时,每运行一周过程中空间站高度平均变化多大?计算中取地球半径R =6.4×103 km ,计算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命题意图:考查阅读摄取信息并结合原有知识解决新情景问题的创新能力,B 级要求. 解题方法与技巧:(1)空间站沿圆轨道运行过程中,仅受万有引力作用,所受到的万有引力与空间站运行方向垂直,引力对空间站不做功,因此空间站沿圆轨道运行过程中,其运动速率是不变的.(2)不论空间站沿正常轨道运行,还是沿指定的低空轨道运行时,都是万有引力恰好提供空间站运行时所需要的向心力,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G 2rMm=ma 空间站运行时向心加速度是a =G2rM 空间站沿正常轨道运行时的加速度与在沿指定的低空轨道运动时加速度大小的比值是2212221)75.664.6(==r r a a =0.9842=0.97(3)万有引力提供空间站运行时的向心力,有G 2rMm=mr 224T π不计地球自转的影响,根据G2RMm =mg ,有G M =R 2g 则指定的低空轨道空间站运行的周期为T =2πr =GM r =2πr gR r 2=g r R rπ2=s 104.66104.61064.614.32466⨯⨯⨯⨯⨯≈5.3×103s设一昼夜的时间t ,则每昼夜空间站在指定的低空轨道绕地球运行圈数为n =Tt空间站沿指定的低空轨道运行时,每运行一周过程中空间站高度平均减小 Δh =2.7 km/n =2.7 km/17=0.2 km●锦囊妙计卫星问题贴近科技前沿,且蕴含丰富的中学物理知识,以此为背景的高考命题立意高、情景新、综合性强,对考生的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信息提炼处理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亦是考生备考应试的难点.考生应试失误的原因主要表现在:(1)对卫星运行的过程及遵循的规律认识不清,理解不透,难以建立清晰的物理情景.(2)对卫星运行中力与运动量间,能量转化间的关系难以明晰,对诸多公式含义模糊不清.一、卫星的运行及规律一般情况下运行的卫星,其所受万有引力不刚好提供向心力,此时,卫星的运行速率及轨道半径就要发生变化,万有引力做功,我们将其称为不稳定运行即变轨运动;而当它所受万有引力刚好提供向心力时,它的运行速率就不再发生变化,轨道半径确定不变从而做匀速圆周运动,我们称为稳定运行.对于稳定运行状态的卫星,①运行速率不变;②轨道半径不变;③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GMm /r 2=mv 2/r 成立.其运行速度与其运行轨道处于一一对应关系,即每一轨道都有一确定速度相对应.而不稳定运行的卫星则不具备上述关系,其运行速率和轨道半径都在发生着变化.二、同步卫星的四定地球同步卫星是相对地球表面静止的稳定运行卫星.1.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平面,非同步人造地球卫星其轨道平面可与地轴有任意夹角,而同步卫星一定位于赤道的正上方,不可能在与赤道平行的其他平面上.2.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地球同步卫星的运转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3.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据牛顿第二定律有GMm /r 2=m ω02r ,得r =320/ωGM ,ω0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所以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 =4.24×104 km.其离地面高度也是一定的.4.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大小为v =ω0r =3.08×103 m/s ,为定值,绕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难点训练1.设想人类开发月球,不断把月球上的矿藏搬运到地球上,假定经过长时间开采后,地球仍可看作是均匀的球体,月球仍沿开采前的圆周轨道运动,则与开采前相比A.地球与月球间的万有引力将变大B.地球与月球间的万有引力将变小C.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将变长D.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将变短2.地球同步卫星到地心的距离r 可由r 3=22224πc b a 求出.已知式中a 的单位是m,b 的单位是s,c 的单位是m/s 2,则A.a 是地球半径,b 是地球自转的周期,c 是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B.a 是地球半径,b 是同步卫星绕地心运动的周期,c 是同步卫星的加速度C.a 是赤道周长,b 是地球自转的周期,c 是同步卫星的加速度D.a 是地球半径,b 是同步卫星绕地心运动的周期,c 是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 3.(2000年全国,3)某人造地球卫星因受高空稀薄空气的阻力作用,绕地球运转的轨道会慢慢改变.每次测量中卫星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圆周运动.某次测量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 1,后来变为r 2,r 2<r 1.以E k1、E k2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的动能,T 1、T 2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则A.E k2<E k1,T 2<T 1B.E k2<E k1,T 2>T 1C.E k2>E k1,T 2<T 1D.E k2>E k1,T 2>T 14.中子星是由密集的中子组成的星体,具有极大的密度.通过观察已知某中子星的自转速度ω=60πrad/s ,该中子星并没有因为自转而解体,根据这些事实人们可以推知中子星的密度.试写出中子星的密度最小值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计算出该中子星的密度至少为_______kg/m 3.(假设中子通过万有引力结合成球状星体,保留2位有效数字)5.假设站在赤道某地的人,恰能在日落后4小时的时候,观察到一颗自己头顶上空被阳光照亮的人造地球卫星,若该卫星是在赤道所在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又已知地球的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6倍,试估算此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为________s.6.(2000年全国,20)2000年1月26日我国发射了一颗同步卫星,其定点位置与东经98°的经线在同一平面内.若把甘肃省嘉峪关处的经度和纬度近似取为东经98°和北纬α=40°,已知地球半径R 、地球自转周期T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视为常量)和光速c .试求该同步卫星发出的微波信号传到嘉峪关处的接收站所需的时间(要求用题给的已知量的符号表示).7.经过用天文望远镜长期观测,人们在宇宙中已经发现了许多双星系统,通过对它们的研究,使我们对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和分布情况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双星系统由两个星体构成,其中每个星体的线度都远小于两星体之间的距离.一般双星系统距离其他星体很远,可以当作孤立系统来处理.现根据对某一双星系统的光度学测量确定:该双星系统中每个星体的质量都是m ,两者相距L ,它们正围绕两者连线的中点做圆周运动.(1)试计算该双星系统的运动周期T 计算;(2)若实验上观测到的运动周期为T 观测,且T 观测:T 计算=1:N (N >1).为了解释 T观测与T计算的不同,目前有一种流行的理论认为,在宇宙中可能存在一种望远镜观测不到的暗物质.作为一种简化模型,我们假定在以这两个星体连线为直径的球体内均匀分布着这种暗物质.若不考虑其他暗物质的影响,请根据这一模型和上述观测结果确定该星系间这种暗物质的密度.参考答案: 1.BC2.(1)Rh gR 2(2)喷出气体后,空间站的速度变为v 2,由动量守恒定律得一方程,设空间站落到太平洋表面时速度为v 3,由动能定理建立另一方程,解得v 3=mW h R gR 99200)(121492++ 3.(1)由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可知,任何天体均存在其所对应的逃逸速度v 2=RGm2,其中m 、R 为天体的质量和半径.对于黑洞模型来说,其逃逸速度大于真空中的光速 ,即 v 2>c ,所以R <22c Gm =283011)109979.2(1098.1107.62⨯⨯⨯⨯⨯-m=2.94×103m 即质量为1.98×1030 kg 的黑洞的最大半径为2.94×103 m. (2)把宇宙视为普通天体,则其质量 m =ρ·V =ρ·34πR 3 ① 其中R 为宇宙的半径,ρ为宇宙的密度,则宇宙的逃逸速度为v 2=RGm2 ② 由于宇宙密度使得其逃逸速度大于光速c ,即v 2>c③则由以上三式可得R >Gc πρ832=4.01×1026 m,合4.24×1010光年.即宇宙的半径至少为4.24×1010光年.难点训练]1.BD2.AD3.C4.3ω2/4πG ;1.3×10145.1.4×1046.解析:设m 为卫星质量,M 为地球质量,r 为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ω为卫星绕地心转动的角速度,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定律有,G2rmM =mr ω2式中G 为万有引力恒量,因同步卫星绕地心转动的角速度ω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等,有ω=T π2 因G 2RMm =mg 得G M =gR 2,r =(2224πgT R )31 设嘉峪关到同步卫星的距离为L ,如图7′-1所示,由余弦定理得,L =αcos 222rR R r -+所示时间为,t =cL(式中c 为光速)由以上各式得 t =cgT R R R gT R αππcos )4(2)4(31222232222-+7.解析:首先应明确此双星系统的结构模型,如图7′—2所示。
高一物理必修二第六章 专题强化4 卫星变轨问题和双星问题---学生版
专题强化4 卫星变轨问题和双星问题--学生版[学习目标] 1.会分析卫星的变轨问题,知道卫星变轨的原因和变轨前后卫星速度的变化.2.掌握双星运动的特点,会分析求解双星运动的周期和角速度.一、人造卫星的变轨问题1.变轨问题概述(1)稳定运行卫星绕天体稳定运行时,万有引力提供了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G Mm r 2=m v 2r. (2)变轨运行卫星变轨时,先是线速度v 发生变化导致需要的向心力发生变化,进而使轨道半径r 发生变化.①当卫星减速时,卫星所需的向心力F 向=m v 2r减小,万有引力大于所需的向心力,卫星将做近心运动,向低轨道变迁.②当卫星加速时,卫星所需的向心力F 向=m v 2r增大,万有引力不足以提供卫星所需的向心力,卫星将做离心运动,向高轨道变迁.2.实例分析(1)飞船对接问题飞船与在轨空间站对接先使飞船位于较低轨道上,然后让飞船合理地加速,使飞船沿椭圆轨道做离心运动,追上高轨道飞船完成对接(如图1甲所示).注意:若飞船和空间站在同一轨道上,飞船加速时无法追上空间站,因为飞船加速时,将做离心运动,从而离开这个轨道.通常先使后面的飞船减速降低高度,再加速提升高度,通过适当控制,使飞船追上空间站时恰好具有相同的速度,如图乙.图1(2)同步卫星的发射、变轨问题如图2所示,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在Q 点点火加速做离心运动进入椭圆轨道2,在P 点点火加速,使其满足GMm r 2=m v 2r,进入同步圆轨道3做圆周运动.图2例1 (2019·通许县实验中学期末)如图3所示为卫星发射过程的示意图,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一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 点,轨道2、3相切于P 点,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3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B.卫星在轨道3上的周期大于在轨道2上的周期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 点时的速率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 点时的速率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小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针对训练 (多选)(2019·定远育才实验学校期末)航天飞机在完成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维修任务后,在A 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B 为轨道Ⅱ上的一点,如图4所示.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图4A.在轨道Ⅱ上经过A 的速度小于经过B 点的速度B.在轨道Ⅱ上经过A 的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 的速度C.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D.在轨道Ⅱ上经过A 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 的加速度二、双星或多星问题1.双星模型(1)如图5所示,宇宙中有相距较近、质量相差不大的两个星球,它们离其他星球都较远,其他星球对它们的万有引力可以忽略不计.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将围绕其连线上的某一固定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通常,我们把这样的两个星球称为“双星”.图5(2)双星问题的特点①两星围绕它们之间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两星的运行周期、角速度相同. ②两星的向心力大小相等,由它们间的万有引力提供.③两星的轨道半径之和等于两星之间的距离,即r 1+r 2=L .(3)双星问题的处理方法:双星间的万有引力提供了它们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Gm 1m 2L 2=m 1ω2r 1,G m 1m 2L2=m 2ω2r 2. 2.多星系统在宇宙中存在类似于“双星”的系统,如“三星”、“四星”等多星系统,在多星系统中:(1)各个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周期、角速度相同.(2)某一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其他星体对它引力的合力提供的.例2 两个靠得很近的天体,离其他天体非常遥远,它们以其连线上某一点O 为圆心各自做匀速圆周运动,两者的距离保持不变,科学家把这样的两个天体称为“双星”,如图6所示.已知双星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它们之间的距离为L ,引力常量为G ,求双星的运行轨道半径r 1和r 2及运行周期T .图6例3 宇宙间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三星系统,如图7所示,三颗质量均为m 的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边长为L ,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三星在同一平面内绕三角形中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7A.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Gm L3B.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与三星的质量无关C.若距离L和每颗星的质量m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周期变为原来的2倍D.若距离L和每颗星的质量m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线速度变为原来的4倍1.(卫星变轨问题)(2019·启东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2019年春节期间,中国科幻电影里程碑的作品《流浪地球》热播,影片中为了让地球逃离太阳系,人们在地球上建造特大功率发动机,使地球完成一系列变轨操作,其逃离过程如图8所示,地球在椭圆轨道Ⅰ上运行到远日点B变轨,进入圆形轨道Ⅱ.在圆形轨道Ⅱ上运行到B点时再次加速变轨,从而最终摆脱太阳束缚.对于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8A.沿轨道Ⅰ运动至B点时,需向前喷气减速才能进入轨道ⅡB.沿轨道Ⅰ运行的周期小于沿轨道Ⅱ运行的周期C.沿轨道Ⅰ运行时,在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B点的加速度D.在轨道Ⅰ上由A点运行到B点的过程,速度逐渐增大2.(卫星、飞船的对接问题)如图9所示,我国发射的“神舟十一号”飞船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于2016年10月19日自动交会对接成功.假设对接前“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都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为了实现飞船与空间实验室的对接,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图9A.使飞船与空间实验室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然后飞船加速追上空间实验室实现对接B.使飞船与空间实验室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然后空间实验室减速等待飞船实现对接C.飞船先在比空间实验室轨道半径小的轨道上加速,加速后飞船逐渐靠近空间实验室,两者速度接近时实现对接D.飞船先在比空间实验室轨道半径小的轨道上减速,减速后飞船逐渐靠近空间实验室,两者速度接近时实现对接3.(双星问题)冥王星与其附近的另一星体卡戎可视为双星系统,冥王星与星体卡戎的质量比约为7∶1,同时绕它们连线上某点O 做匀速圆周运动,由此可知,冥王星绕O 点运动的( )A.轨道半径约为卡戎的17B.角速度大小约为卡戎的17C.线速度大小约为卡戎的7倍D.向心力大小约为卡戎的7倍4.(双星问题)(多选)宇宙中两颗相距很近的恒星常常组成一个双星系统.它们以相互间的万有引力彼此提供向心力,从而使它们绕着某一共同的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已知某双星系统的运转周期为T ,两星到共同圆心的距离分别为R 1和R 2,引力常量为G ,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两颗恒星的质量必定相等B.这两颗恒星的质量之和为4π2(R 1+R 2)3GT 2C.这两颗恒星的质量之比m 1∶m 2=R 2∶R 1D.其中必有一颗恒星的质量为4π2R 1(R 1+R 2)2GT 2一、选择题1.(2019·江苏卷)1970年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一号”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该卫星至今仍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如图1所示,设卫星在近地点、远地点的速度分别为v1、v2,近地点到地心的距离为r,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则()图1A.v1>v2,v1=GM rB.v1>v2,v1>GM rC.v1<v2,v1=GM rD.v1<v2,v1>GM r2.(2019·北京市石景山区一模)两个质量不同的天体构成双星系统,它们以二者连线上的某一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大的天体线速度较大B.质量小的天体角速度较大C.两个天体的向心力大小一定相等D.两个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一定相等3.(2019·定州中学期末)如图2所示,“嫦娥三号”探测器经轨道Ⅰ到达P点后经过调整速度进入圆轨道Ⅱ,再经过调整速度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Ⅲ,最后降落到月球表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A.“嫦娥三号”在地球上的发射速度大于11.2 km/sB.“嫦娥三号”由轨道Ⅰ经过P 点进入轨道Ⅱ时要加速C.“嫦娥三号”在轨道Ⅲ上经过P 点的速度大于在轨道Ⅱ上经过P 点的速度D.“嫦娥三号”稳定运行时,在轨道Ⅱ上经过P 点的加速度与在轨道Ⅲ上经过P 点的加速度相等4.(多选)如图3所示,a 、b 、c 是在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行的3颗人造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3A.b 、c 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 的线速度B.a 加速可能会追上bC.c 加速可追上同一轨道上的b ,b 减速可等到同一轨道上的cD.a 卫星由于某种原因,轨道半径缓慢减小,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其线速度将变大5.(2019·杨村一中期末)如图4所示,两颗星球组成的双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其连线上的O 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现测得两颗星之间的距离为L ,质量之比为m 1∶m 2=3∶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4A.m 1、m 2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之比为3∶2B.m 1、m 2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之比为3∶2C.m 1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25L D.m 2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25L6.(2019·榆树一中期末)如图5所示,我国发射“神舟十号”飞船时,先将飞船发送到一个椭圆轨道上,其近地点M 距地面200 km ,远地点N 距地面340 km.进入该轨道正常运行时,通过M 、N 点时的速率分别是v 1和v 2,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1和a 2.当某次飞船通过N 点时,地面指挥部发出指令,点燃飞船上的发动机,使飞船在短时间内加速后进入离地面340 km 的圆形轨道,开始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这时飞船的速率为v 3,加速度大小为a 3,比较飞船在M 、N 、P 三点正常运行时(不包括点火加速阶段)的速率和加速度大小,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图5A.v 1>v 3>v 2,a 1>a 3>a 2B.v 1>v 2>v 3,a 1>a 2=a 3C.v 1>v 2=v 3,a 1>a 2>a 3D.v 1>v 3>v 2,a 1>a 2=a 37.我国未来将建立月球基地,并在绕月轨道上建造空间站.如图6所示,关闭发动机的航天飞机仅在月球引力作用下沿椭圆轨道向月球靠近,并将在椭圆的近月点B 处与空间站对接.已知空间站C 绕月轨道半径为r ,周期为T ,引力常量为G ,月球的半径为R .那么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图6A.月球的质量为4π2r 3GT 2 B.航天飞机到达B 处由椭圆轨道进入空间站圆轨道时必须加速C.航天飞机从A 处到B 处做减速运动D.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4π2R T 28.(2019·武邑中学调研)某双星由质量不等的星体S 1和S 2构成,两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某一定点C 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天文观察测得其运动周期为T ,S 1到C 点的距离为r 1,S 1和S 2之间的距离为r ,已知引力常量为G ,由此可求出S 2的质量为( )A.4π2r 2(r -r 1)GT 2B.4π2r 13GT 2C.4π2r 3GT2 D.4π2r 2r 1GT 29.(多选)如图7所示,在嫦娥探月工程中,设月球半径为R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0.飞船在半径为4R 的圆形轨道Ⅰ上运动,到达轨道的A 点时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轨道的近月点B 时,再次点火进入近月轨道Ⅲ绕月球做圆周运动,忽略月球的自转,则( )图7A.飞船在轨道Ⅲ上的运行速率大于g 0RB.飞船在轨道Ⅰ上的运行速率小于在轨道Ⅱ上B 处的运行速率C.飞船在轨道Ⅰ上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Ⅱ上B 处的向心加速度D.飞船在轨道Ⅰ、轨道Ⅲ上运行的周期之比T Ⅰ∶T Ⅲ=4∶110.双星系统由两颗恒星组成,两恒星在相互引力的作用下,分别围绕其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研究发现,双星系统演化过程中,两星的总质量、距离和周期均可能发生变化.若某双星系统中两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经过一段时间演化后,两星总质量变为原来的k 倍,两星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n 倍,则此时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A.n 3k 2T B.n 3k T C.n 2k T D.n kT11.(多选)(2019·雅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国际研究小组借助于智利的甚大望远镜,观测到了一组双星系统,它们绕两者连线上的某点O 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8所示,此双星系统中体积较小成员能“吸食”另一颗体积较大星体表面物质,达到质量转移的目的,被吸食星体的质量远大于吸食星体的质量.假设在演变的过程中两者球心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则在最初演变的过程中( )图8A.它们做圆周运动的万有引力保持不变B.它们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不断变大C.体积较大星体圆周运动轨迹半径变大D.体积较大星体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变大12.(2019·扬州中学模拟)进行科学研究有时需要大胆的想象,假设宇宙中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由质量相等的四颗星组成的四星系统(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这四颗星恰好位于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并沿外接于正方形的圆形轨道运行,若此正方形边长变为原来的一半,要使此系统依然稳定存在,星体的角速度应变为原来的( )A.1倍B.2倍C.12倍 D.22倍二、非选择题13.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神舟号”飞船,目前已经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其发射过程简化如下: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由长征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为A 、远地点为B 的椭圆轨道上,A 点距地面的高度为h 1,飞船飞行5圈后进行变轨,进入预定圆轨道,如图9所示.设飞船在预定圆轨道上飞行n 圈所用时间为t ,若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半径为R ,忽略地球的自转,求:图9(1)飞船在B 点经椭圆轨道进入预定圆轨道时是加速还是减速?(2)飞船经过椭圆轨道近地点A 时的加速度大小.(3)椭圆轨道远地点B 距地面的高度h 2.14.(2019·厦门一中模拟)如图10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个星球A和B在引力作用下都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星球A和B两者中心之间距离为L.已知星球A、B的中心和O三.点始终共线,星球A和B分别在O的两侧.引力常量为G(1)求两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2)在地月系统中,若忽略其他星球的影响,可以将月球和地球看成上述星球A和B,月球绕其轨道中心运行的周期记为T1.但在近似处理问题时,常常认为月球是绕地心做圆周运动的,这样算得的运行周期记为T2.已知地球和月球的质量分别为5.98×1024kg 和7.35×1022 kg.求T2与T1两者平方之比.(计算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11。
卫星的原理
卫星的原理
卫星是通过运用牛顿力学的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在地球轨道中运行的人造物体。
卫星原理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地球引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引力等于其质量乘以加速度。
地球对卫星施加引力,使其保持在地球的轨道上。
2. 地球自转:地球以自己的轴自转,产生一个离心力,这一力对卫星的运行产生影响。
为了抵消离心力的影响,卫星需要维持一定的运动速度。
3. 圆周运动:卫星在地球轨道上运行时,通常采用圆周运动。
圆周运动的原理是,物体在圆周运动中受到一个向心力,这个力的方向指向圆心。
通过适当的速度和距离,卫星可以保持在一个稳定的圆周轨道上。
4. 动量守恒:卫星的动量是守恒的。
即使没有其他力的作用,卫星的动量大小和方向也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卫星在地球轨道上沿着预定的轨道继续运行。
卫星的原理基本上是通过合理运用这些物理原理来实现的。
通过准确计算和控制卫星的速度和轨道,可以使卫星实现各种任务,例如通信、导航、天文观测等。
高考一轮复习 专题4 天体运动的“两类热点”问题
专题四 天体运动的“两类热点”问题考点突破热点一 赤道上的物体、同步卫星和近地卫星师生共研1.同步卫星和近地卫星比较二者都是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GMm r 2=mv2r =m ω2r ,是轨道半径不同的两个地球卫星,应根据卫星运行参量的变化规律比较各物理量.2.同步卫星和赤道上的物体比较二者的角速度相同,即周期相等,半径不同,由此比较其他物理量.注意:赤道上的物体由万有引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G Mm r 2=m v2r 不适用,不能按照卫星运行参量的变化规律判断.3.近地卫星和赤道上的物体比较先将近地卫星和赤道上物体分别与同步卫星比较,然后再对比二者的各物理量.例1 [2021·广州一模]如图所示,A 是地球的同步卫星,B 是地球的近地卫星,C 是地面上的物体,A 、B 、C 质量相等,均在赤道平面上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设A 、B 、C 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为a A 、a B 、a C ,周期分别为T A 、T B 、T C ,A 、B 、C 做圆周运动的动能分别为E kA 、E kB 、E kC .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aB =aC >a A B .a B >a A >a C C .T A =T B <T CD .E kA <E kB =E kC练1 国务院批复,自2016年起将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1970年4月24日我国首次成功发射的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目前仍然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其轨道近地点高度约为440 km ,远地点高度约为2 060 km ;1984年4月8日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二号卫星运行在赤道上空35 786 km 的地球同步轨道上.设东方红一号在远地点的加速度为a 1,东方红二号的加速度为a 2,固定在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加速度为a 3,则a 1、a 2、a 3的大小关系为( )A .a 2>a 1>a 3B .a 3>a 2>a 1C .a 3>a 1>a 2D .a 1>a 2>a 3练2 (多选)如图所示,同步卫星与地心的距离为r ,运行速率为v 1,向心加速度为a 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2,第一宇宙速度为v2,地球半径为R,则下列比值正确的是( )A.a1a2=rRB.a1a2=⎝⎛⎭⎪⎫Rr2 C.v1v2=rRD.v1v2=Rr题后反思赤道上的物体(A)、近地卫星(B)和地球同步卫星(C)之间常见的运动学物理量比较如下:半径r A<r B<r C周期T A=T C>T B角速度ωA=ωC<ωB线速度v A<v C<v B向心加速度a A<a C<a B热点二卫星(航天器)的变轨及对接问题多维探究题型1|卫星变轨问题1.卫星变轨的实质两类变轨离心运动近心运动变轨起因卫星速度突然增大卫星速度突然减小受力分析G<m G>m变轨结果变为椭圆轨道运动或在较大半径圆轨道上运动变为椭圆轨道运动或在较小半径圆轨道上运动2.人造卫星的发射过程,如图所示.(1)为了节省能量,在赤道上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发射卫星到圆轨道Ⅰ上.(2)在A点(近地点)点火加速,由于速度变大,万有引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卫星做离心运动进入椭圆轨道Ⅱ.(3)在B点(远地点)再次点火加速进入圆形轨道Ⅲ.例2 近年来,我国的航天事业飞速发展,“嫦娥奔月”掀起高潮.“嫦娥四号”进行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月球背面登陆.若“嫦娥四号”在月球附近轨道上运行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嫦娥四号”先在圆轨道上做圆周运动,运动到A点时变轨为椭圆轨道,B点是近月点,则下列有关“嫦娥四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嫦娥四号”的发射速度应大于地球的第二宇宙速度B.“嫦娥四号”要想从圆轨道进入椭圆轨道必须在A点加速C.“嫦娥四号”在椭圆轨道上运行的周期比圆轨道上运行的周期要长D.“嫦娥四号”运行至B点时的速率大于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题型2|卫星的对接问题在低轨道运行的卫星,加速后可以与高轨道的卫星对接.同一轨道的卫星,不论加速或减速都不能对接.例3 [2021·南宁一模]我国是少数几个掌握飞船对接技术的国家之一,为了实现神舟飞船与天宫号空间站顺利对接,具体操作应为( )A.飞船与空间站在同一轨道上且沿相反方向做圆周运动接触后对接B.空间站在前、飞船在后且两者沿同一方向在同一轨道做圆周运动,在合适的位置飞船加速追上空间站后对接C.空间站在高轨道,飞船在低轨道且两者同向飞行,在合适的位置飞船加速追上空间站后对接D.飞船在前、空间站在后且两者在同一轨道同向飞行,在合适的位置飞船减速然后与空间站对接题型3|变轨前、后各物理量的变化规律4 2020年10月6日,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半颁给了给出黑洞形成理论证明的罗杰·彭罗斯,引起世界轰动.黑洞是近代引力理论所预言的宇宙中的一种特殊天体,在黑洞引力范围内,任何物体都不能脱离它的束缚,甚至连光也不能射出,欧洲航天局由卫星观察发现银河系中心存在一个超大型黑洞,假设银河系中心仅存一个黑洞,太阳系绕银河系中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根据下列哪组数据可以估算出该黑洞的质量(引力常量为已知)( )A.太阳系的质量和太阳系绕该黑洞公转的周期B.太阳系的质量和太阳系到该黑洞的距离C.太阳系的运行速度和该黑洞的半径D.太阳系绕该黑洞公转的周期和轨道的半径题后反思航天器变轨的问题“四个判断”(1)判断速度①在两轨道切点处,外轨道的速度大于内轨道的速度.②在同一椭圆轨道上,越靠近椭圆焦点速度越大.③对于两个圆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小.(2)判断加速度①根据a =,判断航天器的加速度.②公式a =对椭圆不适用,不要盲目套用.(3)判断机械能①在同一轨道上,航天器的机械能守恒.②在不同轨道上,轨道半径越大,机械能一定越大.(4)判断周期: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行星轨道的半长轴(半径)越大周期越长.题型4|卫星的追及相遇问题行星A和B围绕恒星O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分别为T A和T B.设t=0时刻,A、B和O三者共线,则三者再次共线所需要的最少时间t满足以下条件:情境图若A、B公转方向相同若A、B公转方向相反t0=0时,A、B在O同侧(A、B再次在O同侧)⎝⎛⎭⎪⎫2πT B-2πT At=2πtT B-tT A=1(A、B再次在O同侧)⎝⎛⎭⎪⎫2πT A+2πT Bt=2πtT A+tT B=1t0=0时,A、B在O异侧⎝⎛⎭⎪⎫2πT B-2πT At=πtT B-tT A=12⎝⎛⎭⎪⎫2πT A+2πT Bt=πtT A+tT B=12例5 火星冲日现象即火星、地球和太阳刚好在一条直线上,如图所示.已知火星轨道半径为地球轨道半径的1.5倍,地球和火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视为圆且两行星的公转方向相同,则( ) A.火星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2:3B.火星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9C.火星与地球的公转周期之比为:D.2021年10月13日前有可能再次发生火星冲日现象练3 [2021·湖南怀化一模]随着嫦娥奔月梦想的实现,我国不断刷新深空探测的“中国高度”.“嫦娥”卫星整个飞行过程可分为三个轨道段:绕地飞行调相轨道段、地月转移轨道段、绕月飞行轨道段.我们用如图所示的模型来简化描绘“嫦娥”卫星飞行过程,假设调相轨道和绕月轨道的半长轴分别为a、b,公转周期分别为T1、T2.关于“嫦娥”卫星的飞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嫦娥”卫星在地月转移轨道上运行的速度应大于11.2 km/sC.从调相轨道切入到地月转移轨道时,卫星在P点必须减速D.从地月转移轨道切入到绕月轨道时,卫星在Q点必须减速练4 [2021·成都七中二诊](多选)2020年3月9日我国成功发射第54颗北斗导航卫星,意味着北斗全球组网仅差一步之遥.人造卫星的发射过程要经过多次变轨方可到达预定轨道,如图所示,在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过程中,卫星从近地圆轨道Ⅰ的A点先变轨到椭圆轨道Ⅱ,然后在B点变轨进入地球同步轨道Ⅲ,则( )A.卫星在同步轨道Ⅲ上的运行速度小于7.9 km/sB.卫星在轨道Ⅱ稳定运行时,经过A点时的速率比过B点时小C.若卫星在Ⅰ、Ⅱ、Ⅲ轨道上运行的周期分别为T1、T2、T3,则T1<T2<T3D.现欲将卫星由轨道Ⅱ变轨进入轨道Ⅲ,则需在B点通过点火减速来实现思维拓展卫星通信中的“阴影区”问题在卫星的通信、观测星体问题中,由于另一个星体的遮挡出现“阴影区”,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是:(1)建立几何模型:通过构建平面几何画图,找出被星体挡的“阴影区”.(2)建立几何关系:关键是找出两个星体转动角度之间的几何关系.例1 [2020·福州二模]有一颗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其运行周期是地球近地卫星的2倍,卫星圆形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卫星上有太阳能收集板可以把光能转化为电能,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忽略地球公转,此时太阳处于赤道平面上,近似认为太阳光是平行光,则卫星绕地球一周,太阳能收集板的工作时间为( )A. B. C. D.例2 侦察卫星对国家有极高的战略意义,尤其是极地侦察卫星.极地侦察卫星在通过地球两极的圆轨道上运行,由于与地球自转方向垂直,所以理论上可以观察到地球上任何一处.假如它的运行轨道距地面高度为h,要使卫星在一天的时间内将地面上赤道各处在日照条件的情况下全都拍摄下来,在卫星通过赤道上空时,卫星上的摄像机至少应拍摄地面上赤道圆周的弧长是多少?(设地球半径为R,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专题四天体运动的“两类热点”问题考点突破例1 解析:C与A的角速度相同,根据a=ω2r,可知a C<a A;根据卫星的加速度a=,可知a A<a B;所以a C<a A<a B,故A项错误,B项正确;对卫星A、B,由开普勒第三定律=k,知T A>T B,卫星A是地球的同步卫星,则T A=T C,所以T A=T C>T B,故C项错误;对于卫得A、B,由v=分析知v A<v B.由于卫星A、C角速度相等,由v=ωr分析知v C<v A,所以v C<v A<v B,卫星的动能为:E k=mv2可得:E kC<E kA<E kB,故D项错误.答案:B练1 解析:由于东方红二号卫星是同步卫星,则其角速度和赤道上的物体角速度相等,根据a=ω2r,r2>r3,则a2>a3;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得,G=ma,由题目中数据可以得出,r1<r2,则;综合以上分析有,a1>a2>a3,选项D正确.答案:D练2 解析:对于卫星,其共同特点是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m,故=.对于同步卫星和地球赤道上的物体,其共同特点是角速度相等,有a=ω2r,故=.答案:AD例2 解析:“嫦娥四号”的发射速度应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7.9 km/s,小于地球的第二宇宙速度11.2 km/s,故A错误;“嫦娥四号”要想从圆轨道变轨到椭圆轨道,必须在A点进行减速,故B错误;由开普勒第三定律知=,由题图可知,圆轨道的半径r大于椭圆轨道的半长轴a,故“嫦娥四号”在圆轨道上运行的周期T1大于在椭圆轨道上运行的周期T2,所以C错误;“嫦娥四号”要想实现软着陆,运行至B点时必须减速才能变为环月轨道,故在B点时的速率大于在环月轨道上运行的最大速率,即大于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故D正确.答案:D例3 解析:飞船在轨道上高速运动,如果在同一轨道上沿相反方向运动,则最终会撞击而不是成功对接,故A项错误;两者在同一轨道上,飞船加速后做离心运动,则飞船的轨道抬升,故不能采取同一轨道加速对接,故B项错误;飞船在低轨道加速做离心运动,在合适的位置,飞船追上空间站实现对接,故C项正确;两者在同一轨道飞行时,飞船突然减速做近心运动,飞船的轨道高度要降低,故不可能与同一轨道的空间站实现对接,故D项错误.答案:C例4 解析:太阳系绕银河系中心的黑洞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G=mr=m=mω2r=mωv,分析可知,要计算黑洞的质量M,需知道太阳系的公转周期T与轨道半径r,或者线速度v与轨道半径r,或者轨道半径r与角速度ω,或者角速度ω、线速度v与轨道半径r,选项A、B、C 错误,D正确.答案:D例5 解析:火星和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m=ma=m r,得v=,a=,T=2π.由v=可知v∝,则火星与地球的公转线速度大小之比为,选项A错误;由a=可知a∝,则火星与地球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9,选项B正确;由T=2π可知T∝,则火星与地球公转周期之比为3∶2,选项C错误;再次相距最近时,地球比火星多转动一周,则据此有t=2π,其中T火∶T地=3∶2,解得t≈2.2年,故下一次发生火星冲日现象的时间为2022年10月13日前后,选项D错误.答案:B练3 解析: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调相轨道与绕月轨道的中心天体分别对应地球和月球,故它们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周期的二次方比值不相等,故A错误;11.2 km/s是第二宇宙速度,是地球上发射脱离地球束缚的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由于嫦娥卫星没有脱离地球束缚,故其速度小于11.2 km/s,故B错误;从调相轨道切入到地月转移轨道时,卫星的轨道将持续增大,故卫星需要在P点做离心运动,故在P 点需要加速,故C错误;从地月转移轨道切入到绕月轨道时,卫星相对月球而言,轨道半径减小,需要在Q点开始做近心运动,故卫星需在Q点减速,故D正确.答案:D练4 解析: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得v=.可知卫星运动半径r越大,运行速度v越小,所以卫星绕近地轨道运行时速度最大,即地球的最大的环绕速度(7.9 km/s),则卫星在同步轨道Ⅲ上的运行速度小于7.9 km/s,选项A正确.卫星在轨道Ⅱ上从A向B运动过程中,万有引力对卫星做负功,动能逐渐减小,速率也逐渐减小,所以卫星在轨道Ⅱ上过A点的速率比卫星在轨道Ⅱ上过B点的速率大,选项B错误.设卫星在轨道Ⅰ上运行的轨道半径为r1、轨道Ⅱ的半长轴为r2、在轨道Ⅲ上运行的轨道半径为r3.根据图中几何关系可知r1<r2<r3,又由开普勒第三定律有=k,可得T1<T2<T3,选项C正确.卫星在B点要进入Ⅲ必须加速做离心运动,所以卫星在B点通过点火加速可实现由轨道Ⅱ进入轨道Ⅲ,选项D错误.答案:AC思维拓展典例1 解析:地球近地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mR T=2π,此卫星运行周期是地球近地卫星的2倍,所以该卫星运行周期T′=4π,由=m′r,=m′g,得r=2R.如图,当卫星在阴影区时不能接受阳光,据几何关系:∠AOB=∠COD=,卫星绕地球一周,太阳能收集板工作时间为:t=T′=.答案:C典例2 解析:设卫星运行周期为T1,则有G=(h+R)物体处于地面上时有G=m0g解得T1=在一天内卫星绕地球转过的圈数为,即在一天中有次经过赤道上空,所以每次摄像机拍摄的赤道弧长为s==T1,将T1代入,可得s=.答案:。
高三物理复习难点5 卫星运行特点分析及应用
高三物理复习难点5 卫星运行特点分析及应用难点提要卫星运行问题与物理知识(如万有引力定律、匀速圆周运动、牛顿运动定律等)及地理知识有十分密切的相关性,且卫星运行问题贴近科技前沿,以此为背景的高考命题立意高、情景新、综合性强。
考生应试失误的原因主要表现在:⑴对卫星运行的过程及遵循的规律认识不清,理解不透,难以建立清晰的物理情景。
⑵对卫星运行中力与运动量间、能量转化间的关系难以明晰,对诸多公式含义模糊不清。
一、卫星的运行及规律:通常,卫星运行过程中所受万有引力并不刚好提供向心力,此时,卫星的运行速率及轨道半径不断发生变化,万有引力做功,卫星运行不稳定;而当它所受万有引力刚好提供向心力时,它的运行速率就不再发生变化,轨道半径确定不变从而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稳定运行。
处于稳定运行状态的卫星,其运行速率、轨道半径不变;万有引力刚好提供向心力,即GMm/r2=mv2/r。
卫星运行速度与其运行轨道为一一对应关系。
而不稳定运行的卫星则不然。
二、同步卫星是相对地球表面静止的稳定运行卫星,其运行特点可概括为“四定”:1、地球同步卫星一定位于赤道的正上方,不可能在与赤道平行的其他平面上。
2、地球同步卫星的运转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3、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据牛顿第二定律有GMm/r2=mω02r,式中ω0即地球自转角速度,所以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4.24×104km。
,其离地面高度也是一定的。
4、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大小v=ω0r为定值,绕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
(我国计划建设除甘肃酒泉、山西太原和四川西昌外的第四个卫星发射中心,选址为海南,为什么?)歼灭难点训练1、用m表示地球同步卫星的质量、M表示地球的质量、R0表示地球的半径、g0表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T0表示地球自转的周期,则地球同步卫星的环绕速度v可表示为;卫星离地面的高度h可表示为;地球同步卫星所受的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F的大小可表示为。
卫星运行特点分析及应用
难点7 卫星运行特点分析及应用一、卫星的运行及规律一般情况下运行的卫星,其所受万有引力不刚好提供向心力,此时,卫星的运行速率及轨道半径就要发生变化,万有引力做功,我们将其称为不稳定运行即变轨运动;而当它所受万有引力刚好提供向心力时,它的运行速率就不再发生变化,轨道半径确定不变从而做匀速圆周运动,我们称为稳定运行.对于稳定运行状态的卫星,①运行速率不变;②轨道半径不变;③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GMm /r 2=mv 2/r 成立.其运行速度与其运行轨道处于一一对应关系,即每一轨道都有一确定速度相对应.而不稳定运行的卫星则不具备上述关系,其运行速率和轨道半径都在发生着变化.二、同步卫星的四定地球同步卫星是相对地球表面静止的稳定运行卫星.1.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平面,非同步人造地球卫星其轨道平面可与地轴有任意夹角,而同步卫星一定位于赤道的正上方,不可能在与赤道平行的其他平面上.2.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地球同步卫星的运转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3.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据牛顿第二定律有GMm /r 2=m ω02r ,得r =320/ GM ,ω0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所以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 =4.24×104km.其离地面高度也是一定的.4.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大小为v =ω0r =3.08×103m/s ,为定值,绕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1、设想人类开发月球,不断把月球上的矿藏搬运到地球上,假定经过长时间开采后,地球仍可看作是均匀的球体,月球仍沿开采前的圆周轨道运动,则与开采前相比( BD ) A 、地球与月球间的万有引力将变大 B 、地球与月球间的万有引力将变小 C 、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将变长 D 、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将变短 分析:则将月球的矿藏搬到地球上,月球质量减少了Δm ,而地球质量增加了Δm 改变后的万有引力大小2222<-)-(-=)-)(+(='R GMm R m m m M GMm R m m m M G F ∆∆∆∆万因此F 万’<F 万,万有引力变小了,B 对。
2020高考物理卫星运行规律与宇宙速度(解析版)
2020年高考物理备考微专题精准突破 专题2.7 卫星运行规律与宇宙速度【专题诠释】 卫星运行规律及特点 1.卫星的轨道(1)赤道轨道:卫星的轨道在赤道平面内,同步卫星就是其中的一种.(2)极地轨道:卫星的轨道过南北两极,即在垂直于赤道的平面内,如极地气象卫星. (3)其他轨道:除以上两种轨道外的卫星轨道,且轨道平面一定通过地球的球心. 2.地球同步卫星的特点:六个“一定”3.卫星的各物理量随轨道半径变化的规律4.解决天体圆周运动问题的两条思路(1)在中心天体表面或附近而又不涉及中心天体自转运动时,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即G MmR 2=mg ,整理得GM=gR 2,称为黄金代换.(g 表示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天体运动的向心力来源于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即 G Mm r 2=m v 2r =mrω2=m 4π2r T2=ma n .宇宙速度的理解与计算 1.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方法一:由G Mm R 2=m v 21R得v 1=GMR=7.9×103 m/s. 方法二:由mg =m v 21R得v 1=gR =7.9×103 m/s.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地球人造卫星的最小速度,也是地球人造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此时它的运行周期最短,T min =2πRg≈85 min. 2.宇宙速度与运动轨迹的关系(1)v 发=7.9 km/s 时,卫星绕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 (2)7.9 km/s <v 发<11.2 km/s ,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轨迹为椭圆. (3)11.2 km/s≤v 发<16.7 km/s ,卫星绕太阳做椭圆运动.(4)v 发≥16.7 km/s ,卫星将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到太阳系以外的空间. 【高考领航】【2019·江苏高考】1970年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一号”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该卫星至今仍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
如图所示,设卫星在近地点、远地点的速度分别为v 1、v 2,近地点到地心的距离为r ,地球质量为M ,引力常量为G 。
遥感卫星及其运行特点
第二节 气象卫星
20世纪60年代
1970 —1977 年 1978 年—
美国的泰诺斯 ( TIROS) 、
第一代
艾萨 ( ESSA) 、 雨云 ( Nimus) 和艾托斯 ( ATS)
等
第二代 第三代
美国的 ITOS、 苏联的 Meteor- 2 、 日本的 GMS 和欧洲空间局的 Meteosat 等
4、升交点赤经(Ω)
• 升交点是指卫星由 南向北穿过赤道面 的交点;相应的有 降交点,是卫星由 北向南穿越赤道面 的交点;升交点赤 经是在赤道面内, 度量的从春分点到 升交点的夹角,春 分点方向是指春天 的第一天,地球与 太阳之间的连线。
5、近地点角距(ω)
• 又称近地点 幅角ω,是 在卫星运动 方向,度量 从升交点到 近地点之间 的角。
– 利用星相机测定姿态角。
第一节 遥感卫星的轨道
• 三、遥感卫星的轨道类型 • 遥感卫星通常是指从宇宙空间观测地球的
人造卫星, 也称地球观测卫星。 •遥感卫星的道有地球同步轨道
( geosynchronous orbit ) 和太阳同步轨道 ( sun synchronous orbit ) 两种主要类型。
• NOAA的探测仪器
– 改进型高分辨率辐射计 AVHRR / 3 ( advanced very high resolution radiometer, model3 )
– 高 分 辨 率 红 外 探 测 仪 HIRS / 3 ( high resolution infrared sounder, model3 )
•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 ( FY- 3 ) 是在 FY- 1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 国第二代极地轨道气象卫星。在功能和技术上发生了质的 变化, 大幅度提高了全球资料的获取能力, 进一步提高了云 区和地表特征的监测能力, 从而能够获取全球、 全天候、
卫星运行特点分析及应用
卫星运行特点分析及应用卫星是人类利用航天技术将人造天体送入太空,为地面上的通讯、观测、导航等活动提供服务。
卫星的运行特点和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卫星的轨道。
目前常用的卫星轨道主要有地球同步轨道、极地轨道和近地轨道等。
地球同步轨道是指卫星绕地球一周所需时间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使卫星固定在地球上其中一点上,常用于通信和气象观测等领域。
极地轨道是指卫星在经度上每次经过同一点时纬度不断变化的轨道,常用于地球观测和遥感等方面。
近地轨道是指卫星距离地面较近的轨道,常用于导航和科学实验等领域。
不同轨道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应用需求。
其次,卫星的通信能力。
卫星通过接收地面信号并将其转发到目标区域,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通信能力。
卫星通信可以覆盖人口稀少或地形复杂的地区,使其能够接入互联网和全球通信网络。
卫星通信还具有无视地理障碍、传输速度快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信、广播、电视、互联网等领域。
再次,卫星的观测能力。
卫星搭载了各种观测仪器和传感器,可以对地球进行多领域、多层次的观测和监测。
卫星观测可以获取大范围的地理信息数据,包括地质地貌、气候状况、植被覆盖等。
这些数据对于气象预报、环境保护、农业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卫星观测还能够监测海洋、大气、宇宙等领域的变化和活动,提供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的数据支持。
最后,卫星的导航定位能力。
卫星导航系统通过多颗卫星和地面控制系统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全天候、全球范围内的导航和定位服务。
其中最典型的应用就是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可以为航空、航海、陆地交通等领域提供精确定位和导航服务,使得人们能够方便准确地进行导航和定位。
综上所述,卫星具有多种运行特点和广泛的应用范围。
它的运行特点包括轨道选择、通信能力、观测能力和导航定位能力等。
而卫星的应用包括通信、观测、导航、科学研究等多个方面。
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的运行特点和应用还将不断进一步完善和拓展,为人类的社会生活和科学研究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物理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高考物理卫星运行特点分析及应用
难点7 卫星运行特点分析及应用卫星运行问题与物理知识(如万有引力定律、匀速圆周运动、牛顿运动定律等)及地理知识有十分密切的相关性,是新高考突出学科内及跨学科间综合创新能力考查的命题热点,也是考生备考应试的难点.●难点展台1.(★★★★)用m 表示地球通讯卫星(同步卫星)的质量,h 表示它离地面的高度,R 0表示地球的半径,g 0表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ω0表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则通讯卫星所受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的大小A.等于0B.等于m 220020)(h R g R + C.等于m 2300204ωg RD.以上结果都不对 2.(★★★★★)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在人类航天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因不能保障其继续运行,3月23日坠入太平洋.设空间站的总质量为m ,在离地面高度为h 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坠落时地面指挥系统使空间站在极短时间内向前喷出部分高速气体,使其速度瞬间变小,在万有引力作用下下坠.设喷出气体的质量为1001 m ,喷出速度为空间站原来速度的37倍,下坠过程中外力对空间站做功为W .求:(1)空间站做圆周运动时的线速度.(2)空间站落到太平洋表面时的速度.(设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半径为R )3.(★★★★★)已知物体从地球上的逃逸速度(第二宇宙速度)v 2=RGm 2,其中G 、m 、R 分别是引力常量、地球的质量和半径.已知G =6.67×10-11N ·m 2/kg 2,c =2.9979×108 m/s.求下列问题:(1)逃逸速度大于真空中光速的天体叫作黑洞,设某黑洞的质量等于太阳的质量m =1.98×1030 kg ,求它的可能最大半径;(2)在目前天文观测范围内,物质的平均密度为10-27 kg/m 3,如果认为我们的宇宙是这样一个均匀大球体,其密度使得它的逃逸速度大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 ,因此任何物体都不能脱离宇宙,问宇宙的半径至少多大?●案例探究[例1](★★★★)用m 表示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质量、h 表示卫星离地面的高度、M 表示地球的质量、R 0表示地球的半径、g 0表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T 0表示地球自转的周期、ω0表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则:(1)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环绕速度v 为A.ω0(R 0+h )B.hR GM +0 C.30ωGM D. 302T GM π (2)地球同步通信卫星所受的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F 的大小为A.m 20020)(h R g R + B.m ω20(R 0+h )C.m 300204ωg R D.m 340416T GM π(3)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离地面的高度h 为A.因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和地球自转同步,则卫星离地面的高度就被确定B. 302020ωg R -R 0 C.2204πGMT -R 0 D.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角速度虽已确定,但卫星离地面的高度可以选择.高度增加,环绕速度增大,高度降低,环绕速度减小,仍能同步命题意图:考查推导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B 级要求.错解分析:(1)把握不住解题的基本依据:地球对其表面物体的万有引力约等于物体所受重力,卫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使问题难以切入.(2)思维缺乏开放性造成漏解.(3)推理缺乏严密性导致错解.解题方法与技巧:(1)设地球同步卫星离地心的高度为r ,则r =R 0+h 则环绕速度v =ω0r =ω0(R 0+h ).同步卫星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G r v m r Mm 22=得v =h R GM rGM +=0 又有G 2r Mm =m ω02,所以r =320ωGM 则v =ω0r =ω0320ωGM =320ωGM =3202T GM π故选项A 、B 、C 、D 均正确. (2)地球同步卫星的重力加速度为g ′=(h R R +00)2·g 0,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大小可认为等于同步卫星的重力mg 02020)(h R R +来提供向心力:即mg 02020)(h R R +=m ω02(R 0+h )所以h =320020ωg R -R 0F 向=m ω02(R 0+h )=m 3404020216)(4T GM m h R T ππ=+故选项A 、B 、C 、D 均正确. (3)因为h =32020ωg R -R 0,式中R 0、g 0、ω0都是确定的,故h 被确定. 但ω0=02T π, 所以h =2200204πT g R -R 0 故选项A ,B ,C 正确.[例2](★★★★★)1986年2月20日发射升空的“和平号”空间站,在服役15年后于2001年3月23日坠落在南太平洋.“和平号”风风雨雨15年铸就了辉煌业绩,已成为航天史上的永恒篇章.“和平号”空间站总质量137 t ,工作容积超过400 m 3,是迄今为止人类探索太空规模最大的航天器,有“人造天宫”之称.在太空运行的这一“庞然大物”按照地面指令准确坠落在预定海域,这在人类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和平号”空间站正常运行时,距离地面的平均高度大约为350 km.为保证空间站最终安全坠毁,俄罗斯航天局地面控制中心对空间站的运行做了精心安排和控制.在坠毁前空间站已经顺利进入指定的低空轨道,此时“和平号”距离地面的高度大约为240 km.设“和平号”沿指定的低空轨道运行时,其轨道高度平均每昼夜降低2.7 km.设“和平号”空间站正常运转时沿高度为350 km 圆形轨道运行,在坠落前沿高度为240km 的指定圆形低空轨道运行,而且沿指定的低空轨道运行时,每运行一周空间站高度变化很小,因此计算时对空间站的每一周的运动都可以作为匀速圆周运动处理.(1)简要说明,为什么空间站在沿圆轨道正常运行过程中,其运动速率是不变的.(2)空间站沿正常轨道运行时的加速度与沿指定的低空轨道运行时加速度大小的比值多大?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3)空间站沿指定的低空轨道运行时,每运行一周过程中空间站高度平均变化多大?计算中取地球半径R =6.4×103 km ,计算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命题意图:考查阅读摄取信息并结合原有知识解决新情景问题的创新能力,B 级要求. 解题方法与技巧:(1)空间站沿圆轨道运行过程中,仅受万有引力作用,所受到的万有引力与空间站运行方向垂直,引力对空间站不做功,因此空间站沿圆轨道运行过程中,其运动速率是不变的.(2)不论空间站沿正常轨道运行,还是沿指定的低空轨道运行时,都是万有引力恰好提供空间站运行时所需要的向心力,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 G 2rMm =ma 空间站运行时向心加速度是a =G2r M 空间站沿正常轨道运行时的加速度与在沿指定的低空轨道运动时加速度大小的比值是2212221)75.664.6(==r r a a =0.9842=0.97 (3)万有引力提供空间站运行时的向心力,有G 2rMm =mr 224T π 不计地球自转的影响,根据G2R Mm =mg ,有G M =R 2g 则指定的低空轨道空间站运行的周期为T =2πr =GM r =2πr g R r 2=gr R r π2=s 104.66104.61064.614.32466⨯⨯⨯⨯⨯≈5.3×103s设一昼夜的时间t ,则每昼夜空间站在指定的低空轨道绕地球运行圈数为n =Tt 空间站沿指定的低空轨道运行时,每运行一周过程中空间站高度平均减小Δh =2.7 km/n =2.7 km/17=0.2 km ●锦囊妙计卫星问题贴近科技前沿,且蕴含丰富的中学物理知识,以此为背景的高考命题立意高、情景新、综合性强,对考生的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信息提炼处理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亦是考生备考应试的难点.考生应试失误的原因主要表现在:(1)对卫星运行的过程及遵循的规律认识不清,理解不透,难以建立清晰的物理情景.(2)对卫星运行中力与运动量间,能量转化间的关系难以明晰,对诸多公式含义模糊不清.一、卫星的运行及规律一般情况下运行的卫星,其所受万有引力不刚好提供向心力,此时,卫星的运行速率及轨道半径就要发生变化,万有引力做功,我们将其称为不稳定运行即变轨运动;而当它所受万有引力刚好提供向心力时,它的运行速率就不再发生变化,轨道半径确定不变从而做匀速圆周运动,我们称为稳定运行.对于稳定运行状态的卫星,①运行速率不变;②轨道半径不变;③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GMm /r 2=mv 2/r 成立.其运行速度与其运行轨道处于一一对应关系,即每一轨道都有一确定速度相对应.而不稳定运行的卫星则不具备上述关系,其运行速率和轨道半径都在发生着变化.二、同步卫星的四定地球同步卫星是相对地球表面静止的稳定运行卫星.1.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平面,非同步人造地球卫星其轨道平面可与地轴有任意夹角,而同步卫星一定位于赤道的正上方,不可能在与赤道平行的其他平面上.2.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地球同步卫星的运转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3.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据牛顿第二定律有GMm /r 2=m ω02r ,得r =320/ωGM ,ω0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所以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 =4.24×104 km.其离地面高度也是一定的.4.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大小为v =ω0r =3.08×103 m/s ,为定值,绕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歼灭难点训练1.(★★★)设想人类开发月球,不断把月球上的矿藏搬运到地球上,假定经过长时间开采后,地球仍可看作是均匀的球体,月球仍沿开采前的圆周轨道运动,则与开采前相比A.地球与月球间的万有引力将变大B.地球与月球间的万有引力将变小C.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将变长D.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将变短2.(★★★★)地球同步卫星到地心的距离r可由r3=222 24 cba求出.已知式中a的单位是m,b的单位是s,c的单位是m/s2,则A.a是地球半径,b是地球自转的周期,c是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B.a是地球半径,b是同步卫星绕地心运动的周期,c是同步卫星的加速度C.a是赤道周长,b是地球自转的周期,c是同步卫星的加速度D.a是地球半径,b是同步卫星绕地心运动的周期,c是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3.(★★★★★)某人造地球卫星因受高空稀薄空气的阻力作用,绕地球运转的轨道会慢慢改变.每次测量中卫星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圆周运动.某次测量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1,后来变为r2,r2<r1.以E k1、E k2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的动能,T1、T2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则A.E k2<E k1,T2<T1B.E k2<E k1,T2>T1C.E k2>E k1,T2<T1D.E k2>E k1,T2>T14.(★★★★)中子星是由密集的中子组成的星体,具有极大的密度.通过观察已知某中子星的自转速度ω=60πrad/s,该中子星并没有因为自转而解体,根据这些事实人们可以推知中子星的密度.试写出中子星的密度最小值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计算出该中子星的密度至少为_______kg/m3.(假设中子通过万有引力结合成球状星体,保留2位有效数字)5.(★★★★★)假设站在赤道某地的人,恰能在日落后4小时的时候,观察到一颗自己头顶上空被阳光照亮的人造地球卫星,若该卫星是在赤道所在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又已知地球的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6倍,试估算此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为________s.6.(★★★★★)(2000年全国,20)2000年1月26日我国发射了一颗同步卫星,其定点位置与东经98°的经线在同一平面内.若把甘肃省嘉峪关处的经度和纬度近似取为东经98°和北纬α=40°,已知地球半径R 、地球自转周期T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视为常量)和光速c .试求该同步卫星发出的微波信号传到嘉峪关处的接收站所需的时间(要求用题给的已知量的符号表示).7.(★★★★)经过用天文望远镜长期观测,人们在宇宙中已经发现了许多双星系统,通过对它们的研究,使我们对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和分布情况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双星系统由两个星体构成,其中每个星体的线度都远小于两星体之间的距离.一般双星系统距离其他星体很远,可以当作孤立系统来处理.现根据对某一双星系统的光度学测量确定:该双星系统中每个星体的质量都是m ,两者相距L ,它们正围绕两者连线的中点做圆周运动.(1)试计算该双星系统的运动周期T 计算;(2)若实验上观测到的运动周期为T 观测,且T 观测:T 计算=1:N (N >1).为了解释 T 观测与T 计算的不同,目前有一种流行的理论认为,在宇宙中可能存在一种望远镜观测不到的暗物质.作为一种简化模型,我们假定在以这两个星体连线为直径的球体内均匀分布着这种暗物质.若不考虑其他暗物质的影响,请根据这一模型和上述观测结果确定该星系间这种暗物质的密度.参考答案[难点展台]1.BC2.(1)Rh gR +2(2)喷出气体后,空间站的速度变为v 2,由动量守恒定律得一方程,设空间站落到太平洋表面时速度为v 3,由动能定理建立另一方程,解得v 3=mW h R gR 99200)(121492++ 3.(1)由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可知,任何天体均存在其所对应的逃逸速度v 2=RGm 2,其中m 、R 为天体的质量和半径.对于黑洞模型来说,其逃逸速度大于真空中的光速 ,即 v 2>c ,所以R <22c Gm =283011)109979.2(1098.1107.62⨯⨯⨯⨯⨯-m=2.94×103 m 即质量为1.98×1030 kg 的黑洞的最大半径为2.94×103 m.(2)把宇宙视为普通天体,则其质量m =ρ·V =ρ·34πR 3①其中R 为宇宙的半径,ρ为宇宙的密度,则宇宙的逃逸速度为v 2=R Gm 2 ② 由于宇宙密度使得其逃逸速度大于光速c ,即v 2>c ③则由以上三式可得R >Gc πρ832=4.01×1026 m,合4.24×1010光年.即宇宙的半径至少为4.24×1010光年.[歼灭难点训练]1.BD2.AD3.C4.3ω2/4πG ;1.3×10145.1.4×1046.解析:设m 为卫星质量,M 为地球质量,r 为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ω为卫星绕地心转动的角速度,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定律有,G 2rmM =mr ω2 式中G 为万有引力恒量,因同步卫星绕地心转动的角速度ω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等,有ω=Tπ2 因G 2RMm =mg 得G M =gR 2,r =(2224πgT R )31 设嘉峪关到同步卫星的距离为L ,如图7′-1所示,由余弦定理得,L =αcos 222rR R r -+所示时间为,t =c L (式中c 为光速) 由以上各式得 图7′—1t =c gT R R R gT R αππcos )4(2)4(31222232222-+ 7.解析:首先应明确此双星系统的结构模型,如图7′—2所示。
遥感卫星及其运行特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数据融合的优点:提高数据的可靠 性、准确性和全面性降低不确定性。
数据融合的应用:遥感卫星图像处 理、地理信息系统、智能交通系统 等。
数据挖掘技术
数据挖掘技术用于遥感卫星数据的 处理和分析能够提取出有价值的信 息和知识。
数据挖掘技术在遥感卫星数据处理 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提高数据处理 效率和精度。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遥感卫星技术在应对气候变 化、自然灾害等方面的挑战 促进可持续发展。
遥感卫星在资源环境监测方 面的应用为可持续发展提供 数据支持。
遥感卫星技术的不断创新与 发展为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
用提供更多可能性。
遥感卫星在环境保护和生态 修复方面的应用促进可持续
发展目标的实现。
THNK YOU
遥感卫星具有覆盖范围广、信息获取速度快、不受地面条件限制等优点。
遥感卫星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地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领域。
遥感卫星的分类
按运行轨道分类: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地球非同步轨道卫星 按遥感波段分类:可见光遥感卫星、红外遥感卫星、微波遥感卫星 按成像方式分类:光学成像卫星、雷达遥感卫星、散射型遥感卫星 按功能分类:气象卫星、资源卫星、侦察卫星
传感器工作原理
传感器类型:可见光、红外、雷达 等
传感器特点:高分辨率、高灵敏度、 抗干扰能力强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传感器工作原理:接收地面反射或 辐射的电磁波转化为电信号
应用领域:气象预报、环境监测、 军事侦察等
传感器的性能指标
分辨率:指传感器能够检测和分辨的最小细节或差异的能力。
应用:主要用于通 信、气象观测、侦 察和导航等领域。
第四章素养提升课天体运动的热点问题
【对点练 4】 (2021·广东省选择性考试模考)2020 年 12 月 17 日,嫦娥五
号成功返回地球,创造了我国到月球取土的伟大历史。如图所示,嫦娥五
号取土后,在 P 处由圆形轨道Ⅰ变轨到椭圆轨道Ⅱ,
以
便返回地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嫦娥五号在轨道Ⅰ和Ⅱ运行时均超重
B.嫦娥五号在轨道Ⅰ和Ⅱ运行时机械能相等
(2020·青岛巿一模)2018 年 12 月 8 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 号乙运载火箭将嫦娥四号发射;2019 年 1 月 3 日,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 背面,人类首次实现了月球背面软着陆。如图所示,嫦娥四号在绕月球椭圆 轨道上无动力飞向月球,到达近月轨道上 P 点时的速度为 v0,经过短暂“太 空刹车”,进入近月轨道绕月球运动。已知月球半径为 R,嫦娥四号的质量 为 m,在近月轨道上运行周期为 T,引力常量为 G,不计嫦娥四号的质量变 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可得 GMr2m=mvr2,解得线速度 v=
GrM,由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轨道
半径大于近地轨道卫星的轨道半径,所以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线速度较小,
B 错误;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 GMr2m=mr2Tπ2,解得周期 T=2π GrM3 ,所以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周期较大,A 正确;由 ω=2Tπ可知地球
【对点练 3】 (2020·湖南长郡中学期中)我国首个火星探测 器将于 2020 年在海南文昌发射场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 实施发射,一步实现火星探测器的“绕、着、巡”,假设将
来中国火星探测器探测火星时,经历如图所示的变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探测器在轨道Ⅱ上运动时,经过 P 点时的速度大于经过 Q 点时的速度
(2020·高考全国卷Ⅲ)“嫦娥四号”探测器于 2019 年 1 月在月球背面
地球同步卫星轨道的特点
地球同步卫星轨道的特点
地球同步卫星轨道是一种特殊的地球轨道,具有以下特点:
1. 高度恒定,地球同步卫星轨道的高度通常为约35,786公里,这使得卫星的轨道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匹配,从而卫星相对于地面观
察点保持相对静止,能够覆盖固定区域。
2. 覆盖范围广阔,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可以覆盖大范围的地表,
通常用于通信、气象观测和地球监测等应用,能够提供持续的覆盖
范围,对于地球上的不同区域都能够提供服务。
3. 固定相对位置,地球同步卫星轨道上的卫星在地球上观察点
的位置相对固定,这对于需要连续观测或通信的应用非常重要,比
如天气预报、卫星电视等。
4. 高轨道能量消耗低,相比低轨道卫星,地球同步卫星由于高
度较高,能够以较低的能量维持轨道运行,减少了对燃料的需求,
延长了卫星的使用寿命。
5. 通信延迟小,地球同步卫星轨道上的卫星与地面通信设备之
间的信号传输延迟较小,适合实时通信应用,如电话、互联网等。
总的来说,地球同步卫星轨道由于其固定的相对位置和广阔的覆盖范围,适合于需要连续覆盖和通信的应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卫星轨道形式。
卫星知识点总结
卫星知识点总结一、卫星的基本概念卫星是绕行星或天体旋转的天体。
它们是太空中的一个实体随着地球的旋转而共同运动,因此卫星也被称为人造卫星。
卫星是一种运载地球或其他天体几乎任意载荷的装置。
在宇宙空间中通过引力力量和其他力量绕行行星、卫星和其他天体运动。
卫星的种类根据用途和功能,卫星可以分为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和科学研究卫星。
通信卫星主要用于传输电话、电视、数据等信息。
气象卫星主要用于收集地球和大气层的信息,用于气象预报。
导航卫星主要用于提供定位和导航服务。
科学研究卫星主要用于进行科学实验和研究。
卫星的发射和运行卫星通常由火箭发射升空,然后通过发动机推进到所需的轨道上进行环绕行星或天体的运行。
卫星的轨道分为地球同步轨道、静止轨道、低轨道、中轨道和高轨道等不同类型的轨道。
卫星的组成卫星主要由卫星本体、太阳能板、姿控系统、通信设备和电源系统等组成。
卫星的本体用于载体携带载荷,太阳能板用于为卫星提供能源,姿控系统用于控制卫星的姿态,通信设备用于与地面进行通信,电源系统用于为卫星提供电力。
二、通信卫星通信卫星是指具有与地面和其他卫星进行通信的能力的卫星。
通信卫星是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可以提供电话、电视、数据等信息的传输服务。
通信卫星的工作原理通信卫星接收地面用户发出的信号,然后将信号转发到接收器进行处理,最后返回地面用户。
通信卫星通过接收、放大和转发信号来实现通信。
通信卫星的应用通信卫星主要用于电话通信、电视广播、互联网接入、数据通信等领域。
它们可以提供各种类型的通信服务,包括固定通信、移动通信、互联网接入、卫星广播等。
三、气象卫星气象卫星是用于收集地球和大气层信息的卫星。
它们可以提供全球范围的气象观测数据,用于气象预报和灾害预警。
气象卫星的工作原理气象卫星通过携带各种气象仪器和设备,收集地球上的气象数据,然后通过通信卫星将数据传输到地面气象中心进行处理和分析,最后用于制作气象预报和气象图。
《人造卫星运行规律》课件
3
空间科学研究的深入
卫星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对宇宙和地球的深入研究,推动了空间科学的发展。
3 气象状况
天气状况对于卫星的运行也有一定的影响,例如风力和降水等因素。
卫星的维护与管理
卫星的维护和管理是确保卫星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包括定期检修、加注燃料以及数据传输和处 理等。
定期检修
卫星需要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以确保各种系统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加注燃料
卫星的燃料是维持其运行的关键,需要定期进行加注和管理。
轨道或者其他特殊的轨道形式。
3
速度和加速度
卫星在轨道上以一定的速度运行,并经历加 速度和减速度来保持稳定的轨道。
卫星运行的影响因素
卫星的运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引力作用、气压和摩擦力以及气象状况等。
1 引力作用
地球的引力会对卫星的轨道产生影响,需要进行精确计算和调整。
2 气压和摩擦力
卫星在大气层内运行时会受到气压和摩擦力的作用,可能会导致轨道偏离。
分类
人造卫星可根据用途、轨道、大小等多个维度进行分类,例如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等。
人造卫星的运行规律
人造卫星具有一定的运行规律,包括运行状态、运行轨道以及速度和加速度等方面。
1
运行状态
人造卫星可以处于不同的运行状态,如静止
运行轨道
2
轨道、地球同步轨道和极地轨道传输和处理
卫星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及时传输和处理,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决策提供支持。
卫星技术的发展趋势
卫星技术不断发展,显示出多元化应用、新材料和装备的应用以及空间科学研究深入等趋势。
1
多元化应用
卫星技术在通信、导航、气象监测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第4讲 人造卫星运行特点和双星、三星模型
(2)三颗星转动的方向相同,具有相同
的周期、角速度和线速度大小。
(多选)宇宙间存在一些离其它恒星较远的三星系统,其中有
一种三星系统,如图所示,三颗质量均为m的星位于等边三
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边长为R,忽略其它星体对它们的
引力作用,三星在同一平面内绕三角形中心O做匀速圆周运 动,万有引力量为G,则(
课本P81 例5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借助于智利的甚大望远镜,观测到了一
组双星系统,它们绕两者连线上的某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
如图所示.此双星系统中体积较小的成员能“吸食”另一 颗体积较大星体表面物质,达到质量转移的目的,假设在 演变的过程中两者球心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则在最初演 变的过程中( )
A.它们做圆周运动的万有引力保持不变 B.它们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不断变大
请问a、b、c、d四颗地球卫星运动时线速 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的大小比较情况?
双星、三星模型
1.双星模型:
在天体模型中,将两颗彼此距离较近的恒(行)星称为双星 两星运动方式:绕两球心连线中某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 “双星”模型的特点:
(1)两星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各自做匀
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2)两星具有相同的周期和角速度;
B
)
A. 该极地卫星的运行速度一定小于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 B. 该极地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大于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C. 该极地卫星的发射速度一定大于同步卫星的发射速度 D. 该极地卫星和同步卫星均与地面相对静止
结论:发射速度越大,卫星稳定之 后所处的轨道越远,如果想发射卫 星,速度不能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2
得 :v = 得:ω=
GM r GM r3
得:T=2π
r3 GM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四章专题人造卫星运行规律分析备考精炼
33 人造卫星运行规律分析[方法点拨] (1)由v =GMr得出的速度是卫星在圆形轨道上运行时的速度,而发射航天器的发射速度要符合三个宇宙速度.(2)做圆周运动的卫星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并指向它们轨道的圆心——地心.(3)在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不是卫星,它随地球自转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和地面支持力的合力提供.1.我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于2020年8月16日1点40分成功发射.量子卫星成功运行后,我国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假设量子卫星轨道在赤道平面,如图1所示.已知量子卫星的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的m 倍,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的n 倍,图中P 点是地球赤道上一点,由此可知( )图1A .同步卫星与量子卫星的运行周期之比为n3m 3B .同步卫星与P 点的速度之比为1nC .量子卫星与同步卫星的速度之比为nmD .量子卫星与P 点的速度之比为n 3m2.(2020·仪征中学5月热身模拟)2020年11月22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天链一号04星.天链一号04星是我国发射的第4颗地球同步卫星,它与天链一号02星、03星实现组网运行,为我国神舟飞船、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提供数据中继与测控服务.如图2所示,1是天宫二号绕地球稳定运行的轨道,2是天链一号绕地球稳定运行的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A .天链一号04星的最小发射速度是11.2 km/sB .天链一号04星的运行速度小于天宫二号的运行速度C .为了便于测控,天链一号04星相对于地面静止于北京飞控中心的正上方D .由于技术进步,天链一号04星的运行速度可能大于天链一号02星的运行速度3.(多选)(2020·海安中学段考)如图3所示,a为放在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表面一起转动的物体,b为处于地面附近近地轨道上的卫星,c是地球同步卫星,d是高空探测卫星,若a、b、c、d的质量相同,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3A.a和b的向心加速度都等于重力加速度gB.b的角速度最大C.c距离地面的高度不是一确定值D.d是三颗卫星中动能最小,机械能最大的4.同步卫星离地面距离为h,运行速率为v1,加速度为a1,地球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2,第一宇宙速度为v2,地球半径为R.则( )A.v1v2=Rh+RB.a1a2=h+RRC.a1a2=R2(h+R)2D.v1v2=Rh+R5.(2020·常州市多校联考)一颗在赤道上空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的人造卫星,其轨道半径上对应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四分之一,则某一时刻该卫星观测到地面赤道最大弧长为(已知地球半径为R)( )A.23πR B.12πR C.13πR D.14πR6.(多选)已知地球半径R=6 390 km、自转周期T=24 h、表面重力加速度g=9.8 m/s2,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 m/s,不考虑大气层对电磁波的影响.要利用同一轨道上数量最少的卫星,实现将电磁波信号由地球赤道圆直径的一端传播到该直径的另一端的目的,则( )A.需要的卫星数量最少为2颗B.信号传播的时间至少为8.52×10-2 sC.卫星运行的最大向心加速度为4.9 m/s2D.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周期至少为24 h7.如图4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2m的甲、乙两颗卫星以相等的轨道半径分别绕质量为M和2M的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考虑其他天体的影响,则两颗卫星( )图4A.所受的万有引力大小之比为1∶2B.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C.动能之比为1∶2D.运动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1∶2答案精析1.D [根据G Mm r 2=m 4π2T2r ,得T =4π2r 3GM ,由题意知r 量=mR ,r 同=nR ,所以T 同T 量=r 同3r 量3=(nR )3(mR )3=n 3m3,故A 错误;P 为地球赤道上一点,P 点角速度等于同步卫星的角速度,根据v =ωr,所以有v 同v P =r 同r P =nRR =n 1,故B 错误;根据G Mm r 2=m v2r ,得v = GM r ,所以v 量v 同= r 同r 量= nR mR =n m ,故C 错误;v 同=nv P ,v 量v 同=v 量nv P=n m ,得v 量v P=n3m,故D 正确.] 2.B [由于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最大速度,同时又是最小的发射速度,可知卫星的发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7.9 km/s.若卫星的发射速度大于第二宇宙速度11.2 km/s ,则卫星会脱离地球束缚,所以卫星的发射速度要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故A 错误;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Mm r 2=mv2r可得:v =GMr,可知轨道半径比较大的天链一号04星的运行速度小于天宫二号的运行速度,故B 正确;天链一号04星位于赤道正上方,不可能位于北京飞控中心的正上方,故C 错误;根据题意,天链一号04星与天链一号02星,轨道半径相同,所以天链一号04星与天链一号02星具有相同的速度,故D 错误.]3.BD [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角速度相同,则知a 与c 的角速度相同,根据a =ω2r 知,c 的向心加速度大于a 的向心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得:G Mm r 2=ma ,解得:a =GMr 2,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小,则同步卫星c 的向心加速度小于b 的向心加速度,而b 的向心加速度约为g ,故知a 的向心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g ,故A 错误;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G Mm r 2=mω2r ,解得:ω=GMr3,由于r b <r c <r d ,则ωb >ωc >ωd ,a 与c 的角速度相等,则b 的角速度最大,故B 正确;c 是同步卫星,同步卫星相对地面静止,c 的轨道半径是一定的,c 距离地面的高度是一确定值,故C 错误;卫星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G Mm r 2=m v 2r ,卫星的动能:E k =GMm2r ,三颗卫星中d 的轨道半径最大,则d 的动能最小,若要使卫星的轨道半径增大,必须对其做功,则d 的机械能最大,故D 正确.]4.D [ 因为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等于地球自转的周期,所以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赤道上物体的角速度相等,根据a =ω2r 得:a 1a 2=h +R R ,B 、C 错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 Mm r 2=m v2r,解得v =GMr,则:v 1v 2=RR +h,A 错误,D 正确.] 5.A6.ABC [由几何关系可知,过圆的直径两端的切线是平行的,所以1颗卫星不可能完成将电磁波信号由地球赤道圆直径的一端传播到该直径的另一端的目的,但两颗或两颗以上的卫星接力传播可以实现,所以需要的卫星的最小数目为2颗,故A 正确;使用2颗卫星传播时,可能有两种情况,如图所示.通过图中的比较可知,轨道上有三颗卫星时,将电磁波信号由地球赤道圆直径的一端传播到该直径的另一端的路程更长,则轨道上有三颗卫星时,将电磁波信号由地球赤道圆直径的一端传播到该直径的另一端所需的时间长.由几何关系可知,在图乙中,信号由A→1→2→B 的路程的长度为4R ,则信号传播的时间:t =4R c =4×6 390×1033×108s =8.52×10-2 s ,故B 正确;由图乙可知,该卫星对应的轨道半径:r =2R ,卫星的向心加速度:a =GM r 2=GM 2R 2,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GM R 2,所以:a =12g =12×9.8 m/s 2=4.9 m/s 2,故C 正确;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为24 h ,而该卫星的半径r =2R<6.6R =r 同步,由T =2π r3gR2可知轨道半径越小,运行周期越小,故该卫星的运行周期小于24 h ,故D 错误.]7.B [由万有引力定律,卫星甲所受的万有引力F 甲=GMm r 2,卫星乙所受的万有引力F 乙=G 2M·2m r 2=4G Mmr2,即它们所受的万有引力大小之比为1∶4,A 错误;由G Mm r 2=ma 甲,4G Mmr 2=2ma 乙,可知它们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B 正确;由G Mm r 2=m v 12r 可知,卫星甲的动能为12mv 12=GMm 2r ,同理,卫星乙的动能为12×2mv 22=2GMmr ,动能之比为1∶4,C 错误;由v =ωr 可知,它们运动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ω1∶ω2=v 1∶v 2=GM r∶2GMr=1∶2,D 错误.]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太阳系中的行星卫星与环系
太阳系中的行星卫星与环系太阳系是我们所处的宇宙家园,它包含了恒星太阳以及围绕其运行的八大行星,其中每颗行星都有自己的卫星系统,而行星与其卫星系统之间还存在着神秘的环系。
本文将探讨太阳系中的行星卫星与环系的特点和重要性。
一、行星卫星的特点1. 行星卫星的定义行星卫星指的是围绕行星运行并受其引力约束的天体。
它们通常较小,不具备独立运行的能力,而是稳定地绕着行星运动。
2. 行星卫星的分类根据运行轨道位置,行星卫星可以分为内卫星和外卫星两类。
内卫星通常位于行星的居住区域,比如地球的月球;而外卫星则远离行星,环绕着行星的轨道运行,如木星的众多卫星。
3. 行星卫星的重要作用行星卫星在太阳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们稳定了行星自转轴的倾斜角度,使得行星的季节变化得以产生;其次,卫星自身的引力对行星空气和液态核心产生摄动,维持了行星内部的活动;此外,行星卫星还承担着科学探索的任务,我们通过探测器向卫星发送探测设备,获取了丰富的科学数据。
二、环系的特点1. 环系的定义环系是行星或其他天体周围呈现出的一圈或多圈物质环,由大量的微小颗粒组成,这些颗粒在行星的引力作用下绕其运行。
2. 环系的形成与演化环系的形成与行星卫星的形成过程密切相关。
在行星形成的早期,围绕行星形成的气体和尘埃形成了环状物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物质逐渐聚结和堆积,形成了行星的卫星或环系。
3. 环系的重要性环系不仅仅是太阳系中行星的装饰品,它们还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信息。
通过研究环系的组成元素和结构,科学家们可以了解它们的形成和演化历史,进而对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进行研究。
此外,环系也被用作天文学研究的标志性特征,辨别行星与其他天体之间的差异。
三、行星卫星与环系的案例1. 地球的月球和环系地球拥有一个名为月球的卫星,它是地球最大的卫星,也是人类目前唯一登陆过的天体。
而地球并没有像其他行星那样拥有环系,这使得月球在地球探测与观测任务中显得更加重要。
2. 火星的卫星和环系火星拥有两颗卫星,它们分别是较小的德莫斯和菲波斯,这两颗卫星曾被用来帮助人类观测火星表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点7 卫星运行特点分析及应用卫星运行问题与物理知识(如万有引力定律、匀速圆周运动、牛顿运动定律等)及地理知识有十分密切的相关性,是新高考突出学科内及跨学科间综合创新能力考查的命题热点,也是考生备考应试的难点.●难点磁场1.(★★★★)用m 表示地球通讯卫星(同步卫星)的质量,h 表示它离地面的高度,R 0表示地球的半径,g 0表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ω0表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则通讯卫星所受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的大小A.等于0B.等于m 220020)(h R g R +C.等于m 2300204ωg RD.以上结果都不对2.(★★★★★)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在人类航天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因不能保障其继续运行,3月23日坠入太平洋.设空间站的总质量为m ,在离地面高度为h 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坠落时地面指挥系统使空间站在极短时间内向前喷出部分高速气体,使其速度瞬间变小,在万有引力作用下下坠.设喷出气体的质量为1001m ,喷出速度为空间站原来速度的37倍,下坠过程中外力对空间站做功为W .求:(1)空间站做圆周运动时的线速度.(2)空间站落到太平洋表面时的速度.(设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半径为R )3.(★★★★★)已知物体从地球上的逃逸速度(第二宇宙速度)v 2=RGm2,其中G 、m 、R 分别是引力常量、地球的质量和半径.已知G =6.67×10-11N ·m 2/kg 2,c =2.9979×108 m/s.求:(1)逃逸速度大于真空中光速的天体叫作黑洞,设某黑洞的质量等于太阳的质量m =1.98×1030 kg ,求它的可能最大半径;(2)在目前天文观测范围内,物质的平均密度为10-27 kg/m 3,如果认为我们的宇宙是这样一个均匀大球体,其密度使得它的逃逸速度大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 ,因此任何物体都不能脱离宇宙,问宇宙的半径至少多大?●案例探究 [例1](★★★★)用m 表示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质量、h 表示卫星离地面的高度、M 表示地球的质量、R 0表示地球的半径、g 0表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T 0表示地球自转的周期、ω0表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则:(1)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环绕速度v 为A.ω0(R 0+h )B.hR GM+0 C.30ωGM D.32T GMπ (2)地球同步通信卫星所受的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F 的大小为A.m 20020)(h R g R + B.m ω20(R 0+h ) C.m 300204ωg R D.m 34416T GM π(3)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离地面的高度h 为( )A.因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和地球自转同步,则卫星离地面的高度就被确定B.32020ωg R -R 0 C.2204πGMT -R 0D.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角速度虽已确定,但卫星离地面的高度可以选择.高度增加,环绕速度增大,高度降低,环绕速度减小,仍能同步命题意图:考查推导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B 级要求. 错解分析:(1)把握不住解题的基本依据:地球对其表面物体的万有引力约等于物体所受重力,卫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使问题难以切入.(2)思维缺乏开放性造成漏解.(3)推理缺乏严密性导致错解.解题方法与技巧:(1)设地球同步卫星离地心的高度为r , 则r =R 0+h 则环绕速度v =ω0r =ω0(R 0+h ).同步卫星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G r v m r Mm 22=得v =hR GMrGM+=又有G2r Mm =m ω02,所以r =320ωGM 则v =ω0r =ω0320ωGM =320ωGM =3202T GM π 故选项A 、B 、C 、D 均正确.(2)地球同步卫星的重力加速度为g ′=(hR R +00)2·g 0,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大小可认为等于同步卫星的重力mg 02020)(h R R +来提供向心力:即mg 0202)(h R R +=m ω02(R 0+h ) 所以h =3220ωg R -R 0 F 向=m ω02(R 0+h )=m 3404020216)(4T GMm h R T ππ=+故选项A 、B 、C 、D 均正确.(3)因为h =3220ωg R -R 0,式中R 0、g 0、ω0都是确定的,故h 被确定.但ω0=02T π, 所以h =2200204πT g R -R 0故选项A ,B ,C 正确.[例2](★★★★★)1986年2月20日发射升空的“和平号”空间站,在服役15年后于2001年3月23日坠落在南太平洋.“和平号”风风雨雨15年铸就了辉煌业绩,已成为航天史上的永恒篇章.“和平号”空间站总质量137 t ,工作容积超过400 m 3,是迄今为止人类探索太空规模最大的航天器,有“人造天宫”之称.在太空运行的这一“庞然大物”按照地面指令准确坠落在预定海域,这在人类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和平号”空间站正常运行时,距离地面的平均高度大约为350 km.为保证空间站最终安全坠毁,俄罗斯航天局地面控制中心对空间站的运行做了精心安排和控制.在坠毁前空间站已经顺利进入指定的低空轨道,此时“和平号”距离地面的高度大约为240 km.设“和平号”沿指定的低空轨道运行时,其轨道高度平均每昼夜降低2.7 km.设“和平号”空间站正常运转时沿高度为350 km 圆形轨道运行,在坠落前沿高度为240km 的指定圆形低空轨道运行,而且沿指定的低空轨道运行时,每运行一周空间站高度变化很小,因此计算时对空间站的每一周的运动都可以作为匀速圆周运动处理.(1)简要说明,为什么空间站在沿圆轨道正常运行过程中,其运动速率是不变的.(2)空间站沿正常轨道运行时的加速度与沿指定的低空轨道运行时加速度大小的比值多大?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3)空间站沿指定的低空轨道运行时,每运行一周过程中空间站高度平均变化多大?计算中取地球半径R =6.4×103 km ,计算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命题意图:考查阅读摄取信息并结合原有知识解决新情景问题的创新能力,B 级要求. 解题方法与技巧:(1)空间站沿圆轨道运行过程中,仅受万有引力作用,所受到的万有引力与空间站运行方向垂直,引力对空间站不做功,因此空间站沿圆轨道运行过程中,其运动速率是不变的.(2)不论空间站沿正常轨道运行,还是沿指定的低空轨道运行时,都是万有引力恰好提供空间站运行时所需要的向心力,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G2rMm=ma 空间站运行时向心加速度是a =G2r M 空间站沿正常轨道运行时的加速度与在沿指定的低空轨道运动时加速度大小的比值是2212221)75.664.6(==r r a a =0.9842=0.97(3)万有引力提供空间站运行时的向心力,有G 2r Mm =mr 224Tπ不计地球自转的影响,根据G 2RMm=mg ,有G M =R 2g 则指定的低空轨道空间站运行的周期为T =2πr =GM r =2πr gR r2=grR r π2 =s 104.66104.61064.614.32466⨯⨯⨯⨯⨯≈5.3×103s设一昼夜的时间t ,则每昼夜空间站在指定的低空轨道绕地球运行圈数为n =Tt 空间站沿指定的低空轨道运行时,每运行一周过程中空间站高度平均减小 Δh =2.7 km/n =2.7 km/17=0.2 km ●锦囊妙计卫星问题贴近科技前沿,且蕴含丰富的中学物理知识,以此为背景的高考命题立意高、情景新、综合性强,对考生的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信息提炼处理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亦是考生备考应试的难点.考生应试失误的原因主要表现在:(1)对卫星运行的过程及遵循的规律认识不清,理解不透,难以建立清晰的物理情景.(2)对卫星运行中力与运动量间,能量转化间的关系难以明晰,对诸多公式含义模糊不清.一、卫星的运行及规律一般情况下运行的卫星,其所受万有引力不刚好提供向心力,此时,卫星的运行速率及轨道半径就要发生变化,万有引力做功,我们将其称为不稳定运行即变轨运动;而当它所受万有引力刚好提供向心力时,它的运行速率就不再发生变化,轨道半径确定不变从而做匀速圆周运动,我们称为稳定运行.对于稳定运行状态的卫星,①运行速率不变;②轨道半径不变;③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GMm /r 2=mv 2/r 成立.其运行速度与其运行轨道处于一一对应关系,即每一轨道都有一确定速度相对应.而不稳定运行的卫星则不具备上述关系,其运行速率和轨道半径都在发生着变化.二、同步卫星的四定地球同步卫星是相对地球表面静止的稳定运行卫星.1.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平面,非同步人造地球卫星其轨道平面可与地轴有任意夹角,而同步卫星一定位于赤道的正上方,不可能在与赤道平行的其他平面上.2.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地球同步卫星的运转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3.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据牛顿第二定律有GMm /r 2=m ω02r ,得r =320/ωGM ,ω0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所以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 =4.24×104 km.其离地面高度也是一定的.4.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大小为v =ω0r =3.08×103 m/s ,为定值,绕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歼灭难点训练1.(★★★)设想人类开发月球,不断把月球上的矿藏搬运到地球上,假定经过长时间开采后,地球仍可看作是均匀的球体,月球仍沿开采前的圆周轨道运动,则与开采前相比A.地球与月球间的万有引力将变大B.地球与月球间的万有引力将变小C.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将变长D.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将变短2.(★★★★)地球同步卫星到地心的距离r 可由r 3=22224πc b a 求出.已知式中a 的单位是m,b 的单位是s,c 的单位是m/s 2,则A.a 是地球半径,b 是地球自转的周期,c 是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B.a 是地球半径,b 是同步卫星绕地心运动的周期,c 是同步卫星的加速度C.a 是赤道周长,b 是地球自转的周期,c 是同步卫星的加速度D.a 是地球半径,b 是同步卫星绕地心运动的周期,c 是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 3.(★★★★★)(2000年全国,3)某人造地球卫星因受高空稀薄空气的阻力作用,绕地球运转的轨道会慢慢改变.每次测量中卫星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圆周运动.某次测量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 1,后来变为r 2,r 2<r 1.以E k1、E k2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的动能,T 1、T 2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则A.E k2<E k1,T 2<T 1B.E k2<E k1,T 2>T 1C.E k2>E k1,T 2<T 1D.E k2>E k1,T 2>T 14.(★★★★)中子星是由密集的中子组成的星体,具有极大的密度.通过观察已知某中子星的自转速度ω=60πrad/s ,该中子星并没有因为自转而解体,根据这些事实人们可以推知中子星的密度.试写出中子星的密度最小值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计算出该中子星的密度至少为_______kg/m 3.(假设中子通过万有引力结合成球状星体,保留2位有效数字)5.(★★★★★)假设站在赤道某地的人,恰能在日落后4小时的时候,观察到一颗自己头顶上空被阳光照亮的人造地球卫星,若该卫星是在赤道所在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又已知地球的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6倍,试估算此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为________s.6.(★★★★★)(2000年全国,20)2000年1月26日我国发射了一颗同步卫星,其定点位置与东经98°的经线在同一平面内.若把甘肃省嘉峪关处的经度和纬度近似取为东经98°和北纬α=40°,已知地球半径R 、地球自转周期T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视为常量)和光速c .试求该同步卫星发出的微波信号传到嘉峪关处的接收站所需的时间(要求用题给的已知量的符号表示).7.(★★★★)经过用天文望远镜长期观测,人们在宇宙中已经发现了许多双星系统,通过对它们的研究,使我们对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和分布情况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双星系统由两个星体构成,其中每个星体的线度都远小于两星体之间的距离.一般双星系统距离其他星体很远,可以当作孤立系统来处理.现根据对某一双星系统的光度学测量确定:该双星系统中每个星体的质量都是m ,两者相距L ,它们正围绕两者连线的中点做圆周运动.(1)试计算该双星系统的运动周期T 计算;(2)若实验上观测到的运动周期为T 观测,且T 观测:T 计算=1:N (N >1).为了解释 T 观测与T 计算的不同,目前有一种流行的理论认为,在宇宙中可能存在一种望远镜观测不到的暗物质.作为一种简化模型,我们假定在以这两个星体连线为直径的球体内均匀分布着这种暗物质.若不考虑其他暗物质的影响,请根据这一模型和上述观测结果确定该星系间这种暗物质的密度.参考答案:[难点磁场]1.BC2.(1)Rh gR +2(2)喷出气体后,空间站的速度变为v 2,由动量守恒定律得一方程,设空间站落到太平洋表面时速度为v 3,由动能定理建立另一方程,解得v 3=mWh R gR 99200)(121492++3.(1)由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可知,任何天体均存在其所对应的逃逸速度v 2=RGm2,其中m 、R 为天体的质量和半径.对于黑洞模型来说,其逃逸速度大于真空中的光速 ,即 v 2>c ,所以R <22c Gm =283011)109979.2(1098.1107.62⨯⨯⨯⨯⨯-m=2.94×103 m 即质量为1.98×1030 kg 的黑洞的最大半径为2.94×103 m. (2)把宇宙视为普通天体,则其质量m =ρ·V =ρ·34πR 3①其中R 为宇宙的半径,ρ为宇宙的密度,则宇宙的逃逸速度为v 2=RGm 2 ②由于宇宙密度使得其逃逸速度大于光速c ,即 v 2>c③由以上三式得R >Gc πρ832=4.01×1026m=4.24×1010光年.即宇宙的半径至少为4.24×1010光年.[歼灭难点训练] 1.BD 2.AD 3.C 4.3ω2/4πG ;1.3×1014 5.1.4×1046.解析:设m 为卫星质量,M 为地球质量,r 为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ω为卫星绕地心转动的角速度,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定律有, G2rmM=mr ω2 式中G 为万有引力恒量,因同步卫星绕地心转动的角速度ω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等,有ω=T π2 因G 2R Mm =mg 得G M =gR 2,r =(2224πgT R )31 设嘉峪关到同步卫星的距离为L ,如图7′-1所示,由余弦定理得,L =αcos 222rR R r -+所示时间t =c L =cgT R R R gT R αππcos )4(2)4(31222232222-+ 7.解析:首先应明确此双星系统的结构模型,如图7′—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