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克与千克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二年级数学《克和千克》教案3篇(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克和千克教案)

二年级数学《克和千克》教案3篇(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克和千克教案)

二年级数学《克和千克》教案3篇(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克和千克教案)一、说教材《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内容。

要求学生熟悉两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是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初步尝试,也是为后面“吨”的教学奠定根底。

从学生的感知规律和生活阅历动身,敏捷处理教材,先熟悉克,再熟悉千克,然后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及学问应用。

围绕这节课的内容,以新的教学理念作指导,结合课题的试验方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1、学生熟悉克和千克,对1千克、几千克、1克、几克有肯定的感知,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能进展简洁的质量计算。

2、连续培育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学习方法、鼓舞共性化的学习意识。

3、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本节课的重点是对千克与克的熟悉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难点是对克的熟悉。

二、教法和学法教法: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养成肯定的学习习惯,但因年龄小,还是好动、好玩、奇怪心强,依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奇怪心,教师在教学中以情境教学法为主,创设学生喜爱、熟识的嬉戏情境、活动情境,让学生充分去感受、发觉,猎取新知,同时还采纳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制造了良好根底。

学法: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表达并优化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法上采纳了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这种主动参加、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过程中感悟新知。

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教师:前几天,同学们随家长去超市购置了一些物品,还收集了一些常用物品的质量,我们一起沟通一下好吗?生答:妈妈买的牙膏是30克,火腿肠一根是45克,我的体重是31千克,一袋大米是25千克……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你有什么发觉吗?生:有的后面带:“克”,有的后面带“千克”。

学生有可能答出:比拟轻的用克作单位,比拟重的用千克作单位。

二年级数学《克和千克》最新教案

二年级数学《克和千克》最新教案

二年级数学《克和千克》最新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千克和克的概念,并能够正确读写表示千克和克的数值。

2. 能够进行千克和克之间的换算。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案、黑板、白板、书籍、千克和克的示例物品。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1. 教师出示一块示例物品(如一包面粉),问学生它有多重?2. 学生回答后,教师问:面粉重50千克,现在你们想一想,面粉重50千克意味着面粉有多重?3.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一包克示例物品(如一袋米),并问学生它有多重?4. 学生回答后,教师问:米重5000克,现在你们想一想,米重5000克意味着米有多重?5. 教师总结:千克和克都是重量的单位,千克比克大得多。

Step 2:千克和克的换算1. 教师出示一个重物(如一袋鸡蛋),问学生它有多重?2. 学生回答后,教师写在黑板上,并问学生如何表示这个重量?3. 学生回答“几千几百克”后,教师引导学生将其换算成千克。

4. 教师出示一个轻物(如一只苹果),问学生它有多重?5. 学生回答后,教师写在黑板上,并问学生如何表示这个重量?6. 学生回答“几克”后,教师引导学生将其换算成千克。

7. 教师出示多个示例物品,引导学生进行千克和克之间的换算。

Step 3: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 教师提问:小明家有一个果篮,里面有5千克苹果和150克橘子,这些水果一共有多重?2. 学生思考后,提出回答,并解释自己的思路。

3. 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解题思路。

4. 教师出示更多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Step 4:巩固与拓展1. 教师出示一些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

2. 教师布置一些作业,要求学生在家里继续练习。

Step 5: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千克和克的概念,并强调它们是重量的单位。

2. 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解决他们可能存在的问题。

Step 6:课后延伸1. 学生在家里可以观察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思考它们的重量应该用千克还是克来表示。

二年级下册数学《克和千克》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克和千克》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克和千克》教案教案名称:克和千克教学目标:1. 理解克和千克的概念,能够正确使用克和千克进行量度;2. 能够将克和千克进行换算,能够运用换算关系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克和千克的概念;2. 学会使用克和千克进行量度;3. 学会进行克和千克的换算。

教学难点:1. 学会进行克和千克的换算;2. 运用换算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个克和千克的秤和一些不同重量的物品;2. 学生准备好练习册和铅笔。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识(5分钟)1.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个克和千克的秤,让学生观察秤的样子,并解释它的功能用途。

1. 教师向学生解释什么是克和千克,克是一种小的重量单位,千克是一种大的重量单位。

2. 教师使用秤称量一些物品,让学生观察和猜测他们的重量,然后把重量显示在秤上。

3. 教师给学生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物品的重量,让学生猜测它们的重量,并通过秤来确认。

Step 3:同步练习(10分钟)1. 学生打开练习册,完成练习册上的填空题和选择题,巩固对克和千克的理解和应用。

Step 4:拓展应用(20分钟)1. 教师把一些不同重量的物品放在课桌上,让学生估计它们的重量,并用克和千克进行称量,验证他们的估算结果是否准确。

2.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实验,并记录下实验过程和结果。

3.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不同物品的重量以及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

Step 5:归纳总结(10分钟)1.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克和千克的概念和应用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 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克和千克的使用方法,并写在笔记本上,以便复习和温习。

1. 学生在练习册上完成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对克和千克的运用。

Step 7: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目标,与学生共同总结和梳理知识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课时)《克与千克的复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课时)《克与千克的复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课时)《克与千克的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克与千克的概念,并能够正确转换克和千克之间的单位。

2.能够使用适当的单位进行重量的比较和计算。

3.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克与千克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1.克与千克的概念及转换。

2.重量的比较和计算。

三、教学内容1.什么是克?什么是千克?它们分别表示什么重量?2.如何将克转换为千克?如何将千克转换为克?3.如何进行重量的比较和计算?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课件和实物示范物品。

2.学生准备好笔记本和铅笔。

五、教学过程A. 导入新知识1.通过展示实物,让学生感受克与千克的重量差异。

2.引出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克与千克的转换以及重量的比较计算。

B. 讲解重点知识1.介绍克与千克的定义及相互转换的方法。

2.举例说明如何进行重量的比较和计算。

C. 操练与训练1.让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师生互动,进行小组讨论,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D.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探究更多与重量单位相关的知识。

2.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克与千克的转换方法以及重量的比较和计算。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

七、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题。

2.自行收集一些重物,用克或千克来称量,并记录下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克与千克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熟练进行单位转换和重量的计算。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教案

《克和千克》教案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教案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克和千克》教案1一、班级情况、学情分析:该班有40名学生,男生19人,女生21人。

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思维敏捷,课堂反映灵活,与老师配合密切,能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二、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第86页、88、89页练习十八1—4题三、教学目标: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会认读秤上的质量,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3、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重点: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五、教学难点:1、用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估量物体的质量2、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小组学习的实效六、教学课时: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和爸爸妈妈逛过超市吗?你们一般都买些什么?有没有买过水果的?说说你是怎样购买的?(选好后,拿到秤上秤再付钱)通过秤称我们可以知道它有多重,那要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什么作单位呢?同学们的知识可真丰富,小强和小丽也到超市里作了调查,他们找到了什么?看看数学小精灵想告诉我们什么。

(二)探究体验:1、认识质量单位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千克作单位。

平时我们所说的重量实际上指的是物品的质量,克和千克就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

克还可以用字母(g)表示,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

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克和千克这两个新朋友。

板书课题2、认识感知1千克(1)1千克有多重呢?1袋这样的洗衣粉就重1千克。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篇一】克和千克教学设计克与千克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认识天平和几种以千克位单位的秤;牢固掌握克和千克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克和千克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的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能根据物品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培养学生估测物体质量的意识。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熟练掌握1千克=1000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感知1克和1千克物体的质量,掌握估计物体质量的方法。

3.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盘秤、天平、黄豆、二分硬币、水果、500克食盐等4. 标签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谈话导入教师:同学们,准备好我们手中的铅笔盒和数学课本,大家掂一掂,然后把你的感受说一说。

学生1:这两件物品一点都不重。

学生2:我感觉数学课本比铅笔盒重一些(或铅笔盒比数学课本重一些)。

学生3:我感觉这两件物品差不多重,判断不出谁轻谁重。

……通过学生回答,教师问:同学们回忆一下刚才大家的发言,你们发现用的最多的词语是什么?学生:轻和重。

教师适时展示几件超市购买的物品。

2.引导观察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物品的包装,你能发现什么?学生:我发现这些包装上都写着净重多少?教师:观察的真仔细,那么你知道净重是什么意思吗?学生讨论并回答:净重就是指物品有多重。

进而引导学生知道,物品有多重,就是指它的质量是多少。

如,方便面净重100克,就是说它的质量是100克。

展示100页主题图,教师:同学们,看看他们在超市都买了什么?分别是多重呢?学生:洗衣液5千克,饼干110克,阿姨买的苹果,售货员用秤称的质量是1千克。

教师:真了不起,同学们知道这么多,都认识克和千克。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8.1《克与千克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8.1《克与千克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8.1《克与千克的认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克和千克的概念。

2.能够正确地使用克和千克进行计量。

3.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克和千克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
1.克和千克的概念。

2.如何正确使用克和千克进行计量。

三、教学难点
1.千克与克之间的换算关系。

2.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克和千克的计量单位。

四、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2.教具:量筒、秤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利用实物或图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重量物品,引发学生对物品重量的思考。

2. 学习新知识
•讲解克和千克的概念,如何正确使用克和千克进行计量,以及克与千克的换算关系。

•结合教材内容示范计量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重量单位的使用。

3. 拓展练习
•给学生提供一些练习题目,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单位换算的理解。

4. 活动设计
•设计一些趣味性游戏或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他们对重量单位的敏感度。

5. 总结
•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克和千克的概念及使用方法。

六、课堂作业
•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目作为课堂作业,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

七、教学反思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学生的反应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对克和千克的概念有所了解,掌握克和千克
的计量方法,提高解决日常生活中重量单位问题的能力。

克和千克(测量物体的质量)

克和千克(测量物体的质量)

教学设计:2025春季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测量物体的质量)》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2.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天平或电子秤等工具测量物体的质量,并能准确读出和记录测量结果。

2.数学思考:1.通过克和千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推理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发现物体质量与重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问题解决:1.使学生能够运用克和千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估算物体的质量、比较不同物体的重量等。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2.培养学生认真测量、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认识并理解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正确使用天平或电子秤等工具测量物体的质量,并能准确读出和记录测量结果。

三、教学难点•理解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实际意义,并能准确估算物体的质量。

•在实际操作中正确使用测量工具,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四、教学资源•教材及配套练习册•天平或电子秤等测量工具•不同质量的物体(如苹果、书本、文具盒等)•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视频、动画等)五、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通过天平或电子秤等工具直观演示测量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质量单位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讲授法:结合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克和千克的定义、换算关系以及测量方法。

•练习法:通过大量练习,巩固学生对克和千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疑惑,促进共同进步。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教师创设一个购物情境,如“小明去超市买水果,他看到了苹果和香蕉,但是不知道它们哪个更重。

请问,小明应该怎么做才能知道它们的重量呢?”通过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引出测量物体质量的话题。

2. 新课教学•讲授新知:(1)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克和千克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一等奖4篇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一等奖4篇

4、《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一等奖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的认识”。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使同学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同学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同学估量物体的意识。

教学重点: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准备:天平、弹簧秤、小蜗牛、盐、多媒体课件等。

教材分析:同学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

为了让同学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让同学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实践活动,以增加同学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协助同学形成质量观念;又通过计算、称同一物体而得出的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使同学的猜测得到验证,很具体地感知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

在整个新知识的教学中,同学始终怀着丰满的热情,积极地去探索、去体验,主动地建构知识。

教学过程:(一)在生活情境中探究师:前几天,同学们随家长去超市购买了一些物品,还收集调查了—些常用物品的质量,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好吗?生1:我妈妈买的牙膏是30克。

生2:我买的蛋卷7 5克。

生3:火腿肠一根是45克。

生4:我的体重是31千克。

生5:一袋茶叶450克。

生6:一袋大米是25千克。

师:同学们说了那么多,你有什么发现吗?生1:有的后面带“克”,有的是“千克”。

生2:比较轻的都用“克”作单位。

比较重的用“千克”作单位。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克和千克”。

师:要知道我们购买物品的轻重,可以用什么方法?生:用秤称。

师,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几种常用的秤(多媒体课件展示)。

师;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秤?生1:在超市买东西用过电子秤。

生2;我跟妈妈买菜时,见过杆秤、盘子秤。

生3:我舅舅卖米用的是磅秤。

人教版数学二下《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下《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下《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克和千克是质量单位的名称。

2.能够准确地进行克和千克之间的换算。

3.能够灵活运用克和千克进行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理解克和千克的概念。

2.准确进行克和千克的换算。

三、教学难点1.灵活应用克和千克进行问题的解答。

四、教学准备1.板书:克和千克的定义和换算公式。

2.教学素材:实物重物、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个实际场景引入克和千克的概念,让学生感受质量单位的重要性。

2.讲解:介绍克和千克的定义,让学生明白它们之间的关系。

3.操作:让学生参与练习,通过操作体会克和千克的实际应用。

4.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克和千克进行更复杂的计算。

5.总结:梳理本节课的重点,让学生总结克和千克的转换方法。

六、课堂练习1.将3000克转换为千克是多少?2.用千克表示25 000克。

3.如果一个西瓜有6000克,那么它的重量用千克表示是多少?七、课堂讨论1.讨论学生在家中和学校遇到的质量单位换算问题,让学生分享解决方法。

2.分组讨论如何用克和千克来完成真实生活中的应用问题,如购物计算等。

八、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

2.思考:你在生活中还会遇到哪些需要用到克和千克的场景?记录下来。

九、教学反思1.学生是否能够熟练运用克和千克进行转换?2.教学方法是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3.学生在课后是否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相信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克和千克的概念,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这两个质量单位进行计算。

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克和千克的认识9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克和千克的认识9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克和千克的认识9篇克和千克的认识 1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

设计思路:克和千克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重量概念,在教学时,注意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物品的机会,通过猜、掂、比、称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知道1千克=1000克。

并让学生在估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估测结果,在课前调查与课后实践中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

教具准备:1.一架天平;2、电脑,多媒体课件;3、将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组准备一台盘秤,6个2分硬币,一些苹果,一些鸡蛋,2袋盐,6个乒乓球,100克、300克的大米各一袋。

教学过程:一、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

1.教师拿一包糖和一包盐,让学生肉眼观察并判断哪个重。

2.让学生亲自动手掂一掂判断哪个重。

3.启发学生说出要知道糖和盐的准确重量有两种办法:一是用秤称,二是看包装袋上净含量。

4.让学生汇报课前调查多种物品净含量情况。

5.揭示并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二、认识秤: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课件展示并介绍生活中常见的秤。

3.介绍盘秤的使用办法。

4.让学生称出一个苹果和一本数学课本的重量,初步学会认秤。

三、建立“千克”的概念。

1.让学生称出1千克的苹果和1千克的盐。

2.提出问题,使学生知道因为苹果的大小不一样,因此每组称得的1千克的苹果的个数也不一样,而1千克的盐都是2袋的道理。

3.让学生感受1千克的重量。

4.让学生互抱对方感受比1千克重的重量。

四、建立“克”的概念。

1.提出问题,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比较轻的物品(比如豆子)用盘秤称不出来,引出天平。

2.课件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及生活中用天平称的物品。

3.教师拿天平演示称2分硬币的方法。

4.让学生每人把一个2分硬币掂一掂,并在小组内谈感受。

5.让学生通过掂、比、称,感受100克、300克、500克、1000克的重量,为后面的巩固练习提供丰富的表象。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克和千克》教学设计《克和千克》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课时是《克和千克》这一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介绍一些普通生活用品的重量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培养学生用数学观点发现克和千克两个质量单位,为进一步学习有关克和千克之间的联系做好准备。

学情分析:对于活泼好动的二年级孩子来说,物体的重量他们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同时,二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可以利用他们对身边物体质量来认识克和千克。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初步认识克和千克,建立克和千克的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让学生学会看秤培养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和增强生活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单位。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盘称,2分硬币,一袋洗衣粉,2袋500克的盐,各种实物等。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有一位叫芳芳的小朋友,她给姥姥写了一封信,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你有什么发现吗?生1:有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生2: 克和千克的单位使用有误。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表示物品有多重时,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

除了克和千克,你还知道那些表示物体轻重的单位?(公斤、斤、两)斤、两是我们国家过去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所以大家要学好它。

克通常用字母g表示,千克用字母kg表示。

(板书g kg)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研究表示物体质量轻重的单位克和千克【板书课题:克和千克】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究1.感知、认识“克”。

初步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

师: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些2分硬币.请同学们拿1枚放在手上,掂一掂,说说你有什么感觉?师:这种轻轻的,像没有感觉的一个2分硬币大约重1克。

你能举例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吗?(生举例)[评析:通过学生充分的掂量、感知,以及由此所产生的一些事例,初步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

克和千克-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克和千克-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克和千克-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克和千克的概念,并能够准确换算克和千克。

2.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克和千克的概念进行测量和计算。

2. 教学重点1.克和千克的概念2.克和千克的换算3. 教学过程3.1 导入新知1.通过展示一个装满糖果的小盒子,引导学生了解重量的概念,并与学生探讨“重量轻”和“重量重”的概念。

2.提问:“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用克和千克来量物品的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克和千克的概念。

3.2 概念学习1.让学生看课本P52页的图片,感受克和千克的重量概念。

2.通过实物、图片和视频等形式,让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概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3.示范使用计量器测量物品的重量,并与学生探讨如何用克和千克来表达物品的重量。

4.帮助学生提高一些换算克和千克的基本技巧。

3.3 综合应用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测量一些物品的重量,并用克和千克来表达重量。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些实际问题的计算,如:某服装店进货5000千克衣服,每件衣服平均重量为1千克,这些衣服共有多少件?3.4 总结归纳1.让学生总结克和千克的概念和换算方法。

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克和千克。

4. 拓展练习1.用克表示下列物品的重量:一支钢笔、一本书、一斤米、一只苹果。

2.用千克表示下列物品的重量:一头大象、一辆自行车、一桶水、一张纸张。

3.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课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克和千克的概念与换算方法,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和实际操作的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克和千克的相关知识,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进行测量和计算。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克和千克 》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克和千克 》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克和千克》教案一. 教材分析《克和千克》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重量计算。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理基础,对于新知识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但同时,学生对于重量单位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具体的实物和实例来进行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克和千克的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克和千克进行简单的重量计算。

3.培养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量单位克和千克的概念及其换算关系。

2.运用克和千克进行重量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小组合作法、问题解决法等,通过实物、图片、游戏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重量物品,如苹果、书本、糖果等。

2.准备克和千克的标识牌。

3.准备重量计算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各种重量物品,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平时是怎么称呼这些物品的重量的?学生可能会说“重”、“轻”、“好重”、“好轻”等,教师引导学生用更准确的重量单位来称呼它们。

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克和千克的标识牌,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和样子。

然后,教师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1克和1千克的重量,加深学生对这两个重量单位的理解。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

每组有一堆物品,学生需要用克和千克对这些物品进行分类,并计算出每类物品的总重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重量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克和千克,还有哪些重量单位?学生可能会提到“吨”、“两”等。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教案、教学设计
3.交流反馈,提高解题能力
学生互相交流解题过程和答案,教师点评,指出解题中的常见错误,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五)总结归纳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概念、换算关系及生活应用。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邀请学生分享学习质量单位的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强调学习方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二、新课内容:
1.讲解“克”和“千克”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学生分组讨论,探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质量,并用“克”和“千克”进行描述。
3.安排实践活动,让学生称重实际物体,进行质量单位换算。
4.学生分享实践活动成果,教师点评、指导。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质量单位换算,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进行物体质量的描述和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中,我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购物、称重等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质量单位的存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对于质量单位概念的理解,我将通过实物展示、图片辅助等手段,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2)针对质量单位换算,我将设计有趣的换算练习,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换算规律。
(3)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我将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物体质量,并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质量单位知识,巩固所学。
3.联系生活,激发学习动机
介绍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称重等,使学生意识到学习质量单位的意义,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通用17篇)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通用17篇)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通用17篇)《克和千克》教学设计(通用17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克和千克》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课题:克和千克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建立1克、1千克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具准备:一个蜗牛(重1克)、盐(500克)两袋、多媒体课件、天平、砝码、2分硬币、弹簧秤、实物投影。

学具准备:小天平、2分硬币、大米、石子、弹簧秤、各种物品。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我听说咱班有两名同学跑的很快!他们是谁啊?生:是“杜鹏程”和“牛一凡”。

师:今天让他们举行一场比赛怎么样?师:今天的比赛要增加难度,让他们每人背一个同学来比怎么样?(学生活动)师采访冠军:你为什么要选“王盟”,不选“马烨炫”呢?生:因为“王盟”很轻,“马烨炫”很重。

师:“王盟”多重?“马烨炫”呢?除了“斤”以外,你还知道哪些表示物体质量的单位?师小结:“斤、两”是我们国家常用的单位,你知道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是什么吗?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板书)二、探究新知1、交流汇报。

师:前几天老师让同学们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质量现在交流一下好吗?生1:我妈妈买的牙膏是30克。

生2:火腿肠一根40克生3:前几天测体重我是34千克。

生4:一袋茶叶400克。

生5:一袋面粉25千克……师小结:同学们说了那么多,你有什么发现吗?生6:有的用“千克”作单位,有的用“克”作单位。

生7:比较轻的东西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东西用“千克”作单位。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教学设计2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教学设计2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克和千克的概念,能够正确地换算克和千克,并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克和千克的概念和换算方法。

•难点:实际问题的应用,需要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和计算。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教学课件和实物示范,以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克和千克的概念。

2.学生准备计算器和练习册,以便课堂练习和作业。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1.通过展示不同重量的物体,引出克和千克的概念,让学生进行感性认识。

2.提出问题:“克和千克有什么区别?”
第二步:讲解
1.讲解克和千克的定义和换算关系,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换算练习。

2.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如:“如果一个西瓜重5000克,那么它等于多少千克?”
第三步:练习
1.让学生进行书面练习,巩固克和千克的换算方法。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步:总结
1.总结克和千克的概念和换算方法,强化学生的记忆。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解题思路。

五、教学延伸
1.可以设计一些拓展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克和千克换算的理解。

2.结合生活实际,讨论克和千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克和千克的概念和换算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学习的乐趣,不断成长。

二年级数学克和千克的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克和千克的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克和千克的教学设计二年级数学克和千克的教学设计(精选14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二年级数学克和千克的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级数学克和千克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克和千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计算;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教学难点:知道1千克=1000克,会根据物体的实际质量,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

教学方法:合作法、操作法等教学步骤:课前谈活:(先分大组,取名)小朋友们逛过超市吗?你最喜欢吃什么?{设计意图:结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开展小组竞赛的方式,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一、导入新课:1、师:今天这节课,咱们就从逛超市开始(点课件)出示信息师: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师:哦,原来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作单位。

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认识克和千克(板书课题)齐读一遍吧师:克通常还可以用字母 g表示,千克可以用字母 kg 表示(补充板书)2、读完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好,咱们就从1克有多重开始研究{设计意图:创设了学生熟悉的逛超市生活情境,让学生观察商品包装图上所蕴含的数学信息,把“克与千克”知识与学生熟视无睹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巧搭数学与生活之桥。

}二、新授1、感知1克有多重师;请同学们快速地从学具袋里拿出2分钱的硬币,闭上眼掂一掂,感觉怎么样?(板书:轻)师:1个2分硬币约重1克,(板书:约重1克)小朋友们,快到学具袋里找一找有什么物品约重1克的?(学生找)师:你找到了什么?(说完整话)除了这些,生活中还有什么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克呢?(学生说)2、感知1千克有多重师:那1千克有多重呢?想知道吗?(提起学具)老师给每个活动小组准备了1千克的面条、1袋1千克重的苹果、两袋合起来是1千克的盐。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克和千克 》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克和千克 》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克和千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克和千克》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一个知识点,主要让学生掌握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能够运用克和千克进行实际质量的估计和计算。

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后续学习更高级的质量单位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长度、面积等基本量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概念、换算关系以及实际应用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理解质量单位的作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能够运用克和千克进行实际质量的估计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

2.难点:能够运用克和千克进行实际质量的估计和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结合多媒体课件、实物教具等辅助教学。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制作有关克和千克的课件,展示质量单位的概念、换算关系和实际应用。

2.实物教具:准备一些重量不同的物品,如苹果、书本、糖果等,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克和千克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苹果、书本、糖果等,引导学生关注质量这一概念。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品的重量吗?我们怎么来表示它们的重量呢?”从而引出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2.呈现(10分钟)讲解克和千克的定义,让学生明白1千克等于1000克。

通过实物教具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1千克和1克的重量。

同时,进行一些简单的换算练习,如1千克等于多少克,10克等于多少千克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定一种物品,如苹果、书本等,用天平称出它们的重量,并记录在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下册《克与千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会认读秤上的质量,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3.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3.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小组学习的实效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袋装1千克洗衣粉、1台盘秤、两包500克白糖
一、组织教学:
出示一个“聪”字,问:你们认识这个字吗?(认识)你们再看一看它由哪些字组成?你们想变得聪明吗?(想)那就要怎么做?)
二、游戏:
让体重相差很大的三个同学上台“背一背”,然后说感受。

三、情境导入:
教师:同学们去超市购买了一些物品,还收集了一些常用物品的质量,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好吗?生答:妈妈买的牙膏是30克,火腿肠一根是45克,我的体重是31千克,一袋大米是25千克……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有的后面带“克”,有的后面带“千克”。

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什么作单位呢?(克和千克)平时我们所说的重量实际上指的是物品的质量,克和千克就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

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

板书课题:克与千克
四、互动合作
1.认识感知1克
(1)1克有多重呢?这样一枚2分的硬币约重1克。

(2)掂一掂: 1克放在手心是怎样的感觉呢?请大家掂一掂,静静感受,把1克的感觉记在心里,可以吗?
(3)说一说:有什么感觉?(非常轻)
平时我们在称量轻的物品时一般用克作单位。

2.认识感知1千克
(1)1千克有多重呢?1袋这样的洗衣粉就重1千克。

(2)掂一掂:你们想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吗?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轮流掂一掂,静静感受,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

与1克相比,有什么感觉呢?
(3)找一找:
①大家把1千克的感觉记在心里了吗?每一小组还有这几样物品:这样的一袋绿豆、这样的一袋大米、1包鸡精、这样的一袋水果。

四样物品中哪些约重1千克呢?
②看看数学小精灵有什么提示:
将四样物品分别与1千克的洗衣粉对比着掂一掂;找出大约重1千克的物品后与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③请每个小组汇报:你们认为哪些物品约重1千克?
④大家一致认为这袋鸡精约重1千克,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包装袋上有质量标识)
老师还发现大部分小组认为这袋水果也约重1千克,它又没有质量标识,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一手拎着1千克的盐,一手拎着这袋水果觉得差不多重)你们掂得准不准我还是得验证一下。

老师想请盘秤来帮忙。

看这儿,这个盘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用“千克”作单位的)当指针指向1就表示物品重多少?(重1千克)那指针指向2就表示?(重2千克)
⑤展示交流
第1小组你们是什么水果?拿上来验证一下。

看,像这样的4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

第2小组呢?什么水果?也拿上来验证一下。

原来,这样的3个梨大约重1千克。

刚才有的小组认为这袋大米也约重1千克?你们认为呢?那咱们也来验证一下。

(大米重2千克,比1千克重)
还有这袋绿豆,你们怎么没有选呢?(感觉比1千克轻)
那咱们也来验证一下。

果然比1千克轻。

哪些小组找对了?你们找得还真准。

(4)说一说:
刚才大家找到了这么多约重1千克的物品,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约重1千克呢?
3.克与千克的关系
这里有一袋白糖,也是用克作单位的,请你读多少克?(500克)一袋白糖500克,两袋糖合起来多少克?(1000克)板书1000克
我们用秤来称称看。

大家还记得这盘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吗?(千克作单位)仔细观察指针,指针指到数字几?(数字1)那就是几千克?(就是1千克)板书:1千克同样的两袋白糖,包装上用克作单位时是1000克,用千克作单位的秤称时是1千克,那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1千克和1000克相等)
人们约定:满了1000克就用一个更大的单位千克来表示,1000克就是1千克。

请大家跟我读:1 千克 = 1000 克
5.认识秤
生活中有些物品的包装上有质量标识,没有质量标识的物品怎样知道它有多重呢?(可以用秤来称量)这位售货员阿姨正在用秤称苹果,这些苹果有多重?(1千克)她用的秤你认识吗?(电子秤)你还认识哪些秤?在哪见过?给大家介绍一下。

五.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六、巩固拓展
1.秤是我们称量物品的好帮手,因此我们要会认秤。

说说下面物品有多重:
(1)课本第88页练习十八第1题。

(2)你知道他们的体重吗?课本第88页练习十八第2题
(3)填单位:课本第89页练习十八第4题
2.你知道吗?
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约有2克重。

2克重,相当于什么呀?(2枚2分的硬币)那得多轻呀。

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约重100千克。

100千克相当于什么呢?(100袋1千克的洗衣粉)它的一个蛋就约重1500克。

相当于什么呢?(三袋500克的白糖)可真重呀。

七.作业布置
克和千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很大的用处,老师给同学们留下了一个课后小调查。

就是课本第88页练习十八第3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