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福建省考试说明之内容与要求(文科数学)

合集下载

2012年高考考试大纲(新课标)——数学(文)测试版

2012年高考考试大纲(新课标)——数学(文)测试版
② 结合函数
的图像,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 (5)函数与方程 ① 结合_______________,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判断一元二
次方程根的__________________. ② 根据具体函数的图像,能够用____________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 (6)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① 了解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的增长特征.知道直线上升、指
④ 会画某些建筑物的视图与直观图(在不影响图形特征的基础上,尺寸、
线条等不作严格要求). ⑤ 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计算公式
(不要求记忆公式).
(2)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① 理解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并了解如下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 公理和定理. ◆公理 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 点在此平面内. ◆公理 2: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 公 理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理 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 定 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以立体几何的上述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函数.
③ 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④ 理解函数的_________、__________、最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
函数,了解_________________的含义. ⑤ 会运用函数图像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2012年福州市初中中考数学科考试说明考试大纲

2012年福州市初中中考数学科考试说明考试大纲

2012年福州市初中学业考试数学学科考试说明一、命题依据与原则(一)命题依据以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参照2012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数学),以及我市使用的人教版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并结合我市初中数学教学实际进行命题。

(二)命题原则贯彻教育部有关中考命题改革的意见,落实省教育厅、市教育局有关中考命题改革的文件精神。

命题要体现:⒈导向性: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

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落实《数学课程标准》所设立的课程目标;促进师生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

2.发展性:重视反映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探究活动的过程性评价,重视对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性评价,重视对学生数学认知水平的评价;制定科学合理的评分标准系统,尊重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水平,尊重不同的解答方式和表现形式。

3.适切性:试题的考查内容、素材选取以及试卷形式要体现公平性,试题背景具有现实性。

试题背景应来自学生所能理解的生活现实,符合学生所具有的数学现实和其他学科现实。

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结果与过程的考查,加强对学生思维水平与思维特征的考查;有效发挥各种题型的功能,设计目标与评价的目标要一致。

4.科学性:严格按照命题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试题要科学、严谨,有一定的思想性、教育性,反映时代发展的热点、焦点与特征。

适当增加开放性试题,做到试题形式、答案标准多样化,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控制主客观题比例,把握试卷的长度,给学生留有充分思维和解答的时间。

避免出现知识性、技术性的错误。

二、考试内容与要求(一)考试要求: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结合考试性质与数学学科特点,初中数学学业考试在考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强调对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实践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推理能力、创新意识和个性品质等过程性、发展性目标的考查。

福建省高考考试大纲(文科数学考试说明)

福建省高考考试大纲(文科数学考试说明)

福建省高考考试说明(文科数学)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文科学生数学素养的要求,按照既保证与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的要求基本一致,又有利于福建省实施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原则,参照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和省教育厅颁布的《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选修Ⅰ课程开设指导意见(试行)》、《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数学)》,结合福建省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实际,确定福建省高考文科数学考试内容为《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系列1的内容。

1.集合(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①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②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①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②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集合的基本运算①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②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③能使用韦恩(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

2.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1)函数①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

②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

③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④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

⑤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2)指数函数①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

②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

③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指数函数图象通过的特殊点。

④知道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3)对数函数①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了解对数在简化运算中的作用。

2012年新课标高考考试说明文科数学Word

2012年新课标高考考试说明文科数学Word

2012年高考考试说明(课程标准实验版)——数学(文)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试验版)》(以下简称《大纲》),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了《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说明》)的数学科部分。

制定《说明》既要有利于数学新课程的改革,又要发挥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既要重视考查考生对中学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注意考查考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既要符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符合教育部考试中心《大纲》的要求,符合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工作指导方案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试验的实际情况,又要利用高考命题的导向功能,推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

Ⅰ.命题指导思想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2.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考查考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体现课程标准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要求.3.命题注重试题的创新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和开放性.既要考查考生的共同基础,又要满足不同考生的选择需求.合理分配必考和选考内容的比例,对选考内容的命题应做到各选考专题的试题分值相等,力求难度均衡.4.试卷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Ⅱ.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二、试卷结构全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12个选择题,全部为必考内容.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分为必考和选考两部分.必考部分题由4个填空题和5个解答题组成;选考部分由选修系列4的“几何证明选讲”、“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各命制1个解答题,考生从3题中任选1题作答,若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给分.1.试题类型试题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或推证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解答题要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三种题型分数的百分比约为:选择题40%左右,填空题10%左右,解答题50%左右.2.难度控制试题按其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难度在0.7以上的试题为容易题,难度为0.4—0.7的试题是中等难度题,难度在0.4以下的试题界定为难题.三种难度的试题应控制合适的分值比例,试卷总体难度适中.Ⅲ.考核目标与要求一、知识要求知识是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2和系列4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还包括按照一定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等基本技能.对知识的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知道(了解、模仿)、理解(独立操作)、掌握(运用、迁移),且高一级的层次要求包括低一级的层次要求.1.知道(了解、模仿):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和认识它.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识别,模仿,会求、会解等.2.理解(独立操作):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列知识作正确的描述说明并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内容对有关问题作比较、判别、讨论,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表达、表示,推测、想象,比较、判别、判断,初步应用等.3.掌握(运用、迁移):要求能够对所列的知识内容能够推导证明,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能够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并且加以解决.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掌握、汇出、分析,推导、证明,研究、讨论、运用、解决问题等.二、能力要求能力是指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1.空间想象能力:能根据条件作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2.抽象概括能力:对具体的、生动的实例,在抽象概括的过程中,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从给定的大量信息材料中,概括出一些结论,并能应用于解决问题或作出新的判断.3.推理论证能力:根据已知的事实和已获得的正确数学命题,论证某一数学命题真实性的初步的推理能力.推理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论证方法既包括按形式划分的演绎法和归纳法,也包括按思考方法划分的直接证法和间接证法.一般运用合情推理进行猜想,再运用演绎推理进行证明.4.运算求解能力: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资料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5.数据处理能力: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能从大量数据中抽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并作出判断.数据处理能力主要依据统计或统计案例中的方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解决给定的实际问题.6.应用意识: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能理解对问题陈述的材料,并对所提供的信息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应用相关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并加以验证,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表达和说明.应用的主要过程是依据现实的生活背景,提炼相关的数量关系,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构造数学模型,并加以解决.7.创新意识: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与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信息,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新意识是理性思维的高层次表现.对数学问题的“观察、猜测、抽象、概括、证明”,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对数学知识的迁移、组合、融会的程度越高,显示出的创新意识也就越强.三、个性质量要求个性质量是指考生个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形成审慎的思维习惯,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要求考生克服紧张情绪,以平和的心态参加考试,合理支配考试时间,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答试题,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体现锲而不舍的精神.四、考查要求数学学科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决定了数学知识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包括各部分知识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要善于从本质上抓住这些联系,进而通过分类、梳理、综合,构建数学试卷的框架结构.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对于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内容,要占有较大的比例,构成数学试卷的主体,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性,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从学科的整体高度和思维价值的高度考虑问题,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使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达到必要的深度.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蕴涵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能够迁移并广泛用于相关学科和社会生活.因此,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必然要与数学知识的考查结合进行,通过对数学知识的考查,反映考生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理解和掌握的程度.考查时要从学科整体意义和思想价值立意,要有明确的目的,加强针对性,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有效地检测考生对中学数学知识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掌握程度.数学是一门思维的科学,是培养理性思维的重要载体,通过空间想象、直觉猜想、归纳抽象、符号表达、运算推理、演绎证明和模式构建等诸方面,对客观事物中的数量关系和数学模式作出思考和判断,形成和发展理性思维,构成数学能力的主题.对能力的考查,强调“以能力立意”,就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从问题入手,把握学科的整体意义,用统一的数学观点组织材料.对知识的考查侧重于理解和应用,尤其是综合和灵活的应用,以此来检测考生将知识迁移到不同情境中去的能力,从而检测出考生个体理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进一步学习的潜能.对能力的考查,以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考查各种能力,强调综合性、应用性,切合学生实际.运算能力是思维能力和运算技能的结合,它不仅包括数的运算,还包括式的运算,对考生运算能力的考查主要是对算理合逻辑推理的考查,以含字母的式的运算为主.空间想象能力是对空间形式的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考查时注意与推理相结合.实践能力在考试中表现为解答应用问题,考查的重点是客观事物的数学化,这个过程主要是依据现实的生活背景,提炼相关的数量关系,构造数学模型,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命题时要坚持“贴近生活,背景公平,控制难度”的原则,要把握好提出问题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深度和广度,要结合中学数学教学的实际,让数学应用问题的难度更加符合考生的水平,引导考试自觉地置身于现实社会的大环境中,关心自己身边的数学问题,促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的意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理想思维的高层次表现.在数学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知识的迁移、组合、融会的程度越高,展示能力的区域就越宽泛,显现出的创造意识也就越强.命题时要注意试题的多样性,涉及考查数学主体内容,体现数学素质的题目,反映数、形运动变化的题目,研究型、探索型或开放型的题目,让考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究问题的本质,寻求合适的解题工具,梳理解题程序,为考生展现创新意识、发挥创造能力创设广阔的空间.Ⅳ、考试范围与要求(一)必考内容与要求1.集合(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①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②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①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②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3)集合的基本运算①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②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③能使用韦恩(Venn)图表达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及集合的基本运算.2.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1)函数①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②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③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函数分段不超过三段).④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⑤会运用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分析函数的性质.(2)指数函数①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②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③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及其单调性,掌握指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会画底数为2,3,10,1/2,1/3的指数函数的图像.④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3)对数函数①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了解对数在简化运算中的作用.②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及其单调性,掌握对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会画底数为2,10,1/2的对数函数的图像.③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④ 了解指数函数x a y = 与对数函数x y a log = (a >0,且a ≠1)互为反函数.(4)幂函数① 了解幂函数的概念.② 结合函数12132,,,,-=====x y x y x y x y x y 的图像,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5)函数与方程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6)函数模型及其应用① 了解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增长特征,结合具体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增长、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② 了解函数模型(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在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3.立体几何初步(1)空间几何体① 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② 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侧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③ 会用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两种方法,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④ 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2)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① 理解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并了解如下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在此平面内.◆公理2: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定理:空间中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② 以立体几何的上述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理解以下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理解以下性质定理,并能够证明.◆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该直线的任一个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和该直线平行.◆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相互平行.◆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③ 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4.平面解析几何初步(1)直线与方程①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② 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③ 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④ 掌握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了解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⑤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⑥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2)圆与方程①掌握确定圆的几何要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②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根据给定两个圆的方程,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③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④初步了解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3)空间直角坐标系①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会用空间直角坐标表示点的位置.②会推导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5.算法初步(1)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①了解算法的含义,了解算法的思想.②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2)基本算法语句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的含义.6.统计(1)随机抽样①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②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了解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方法.(2)用样本估计总体①了解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频率分布表,会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②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偏差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数据标准偏差(不要求记忆公式).③能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偏差),并给出合理的解释.④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⑤会用随机抽样的基本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变数的相关性①会作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的散点图,会利用散点图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②了解最小二乘法的思想,能根据给出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不要求记忆).7.概率(1)事件与概率①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了解概率的意义,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②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2)古典概型①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②会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3)随机数与几何概型①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②了解几何概型的意义.8.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1)任意角的概念、弧度制①了解任意角的概念.②了解弧度制概念,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① 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② 能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推导出απαπ±±,2的正弦、余弦、正切的诱导公式,能画出x y x y x y t an ,cos ,sin ===的图像,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③ 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区间[0,2π]的性质(如单调性、最大和最小值以及与 轴交点等).理解正切函数在区间⎪⎭⎫ ⎝⎛-2,2ππ的单调性. ④ 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αααααcos sin tan ,1cos sin 22==+ ⑤ 了解函数()ϕω+=x A y sin 的物理意义;能画出 ()ϕω+=x A y sin 的图像,了解参数ϕω,,A 对函数图像变化的影响.⑥ 会用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会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9.平面向量(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①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②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理解两个向量相等的含义.③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2)向量的线性运算① 掌握向量加法、减法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② 掌握向量数乘的运算及其意义,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含义.③ 了解向量线性运算的性质及其几何意义.(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① 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② 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③ 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④ 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① 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② 了解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③ 掌握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会进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④ 能运用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会用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5)向量的应用①会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②会用向量方法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与其他一些实际问题.10.三角恒等变换(1)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① 会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② 会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汇出两角差的正弦、正切公式.③ 会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汇出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汇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能运用上述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包括汇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但对这三组公式不要求记忆).(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2) 应用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12.数列(1)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①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像、通项公式).②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函数.(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① 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② 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③ 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④ 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13.不等式(1)不等关系了解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2)一元二次不等式① 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② 通过函数图像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③ 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对给定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会设计求解的程序框图.(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① 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② 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③ 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4)基本不等式: )0,0(2>>≥+b a ab b a ① 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② 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14.常用逻辑用语① 理解命题的概念.②了解“若p ,则q ”形式的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③ 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④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⑤ 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⑥ 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15.圆锥曲线与方程① 掌握椭圆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和简单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② 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其简单的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渐近线).③ 了解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其简单的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④ 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⑤ 了解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16.导数及其应用(1)导数概念及其几何意义① 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② 通过函数图像直观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

2012高考福建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高清版)

2012高考福建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高清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文史类(福建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理科:第Ⅱ卷第21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满分150分.第Ⅰ卷一、选择题:(理科)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文科)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复数(2+i)2等于()A.3+4i B.5+4i C.3+2i D.5+2i2.已知集合M={1,2,3,4},N={-2,2},下列结论成立的是()A.N M B.M∪N=MC.M∩N=N D.M∩N={2}3.已知向量a=(x-1,2),b=(2,1),则a⊥b的充要条件是()A.12x=-B.x=-1C.x=5 D.x=04.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形状都相同、大小均相等,那么这个几何体不可以是().A.球B.三棱锥C.正方体D.圆柱5.已知双曲线22215x ya-=的右焦点为(3,0),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A.14B4C.32D.436.阅读下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输出的s值等于()A.-3 B.-10 C.0 D.-27.直线x+-2=0与圆x2+y2=4相交于A,B两点,则弦AB的长度等于()A.B.C D.18.函数f(x)=sin(x-π4)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是… ()A.π4x=B.π2x=C.π4x=-D.π2x=-9.设1,0,()0,0,1,0,xf x xx>⎧⎪==⎨⎪-<⎩1,()xg xx⎧=⎨⎩为有理数,,为有理数,则f(g(π))的值为()A.1 B.0 C.-1 D.π10.若函数y=2x图象上存在点(x,y)满足约束条件30,230,,x yx yx m+-≤⎧⎪--≤⎨⎪≥⎩则实数m的最大值为()A.12B.1 C.32D.211.数列{a n}的通项公式πcos2nna n=,其前n项和为S n,则S2 012等于()A.1 006 B.2 012 C.503 D.012.(文)已知f(x)=x3-6x2+9x-abc,a<b<c,且f(a)=f(b)=f(c)=0.现给出如下结论:①f(0)f(1)>0;②f(0)f(1)<0;③f(0)f(3)>0;④f(0)f(3)<0.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第Ⅱ卷二、填空题:(理科)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文科)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3.在△ABC中,已知∠BAC=60°,∠ABC=45°,BC=,则AC=__________.14.一支田径队有男女运动员98人,其中男运动员有56人.按男女比例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全体运动员中抽出一个容量为28的样本,那么应抽取女运动员人数是__________.15.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x2-ax+2a>0在R上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16.某地区规划道路建设,考虑道路铺设方案.方案设计图中,点表示城市,两点之间连线表示两城市间可铺设道路,连线上数据表示两城市间铺设道路的费用,要求从任一城市都能到达其余各城市,并且铺设道路的总费用最小.例如:在三个城市道路设计中,若城市间可铺设道路的线路图如图1,则最优设计方案如图2,此时铺设道路的最小总费用为10.现给出该地区可铺设道路的线路图如图3,则铺设道路的最小总费用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理科)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文科)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在等差数列{a n}和等比数列{b n}中,a1=b1=1,b4=8,{a n}的前10项和S10=55.(1)求a n和b n;(2)现分别从{a n}和{b n}的前3项中各随机抽取一项,写出相应的基本事件,并求这两项的值相等的概率.18.某工厂为了对新研发的一种产品进行合理定价,将该产品按事先拟定的价格进行试(1)求回归直线方程 y bx a=+,其中b=-20,a y b x=-;(2)预计在今后的销售中,销量与单价仍然服从(Ⅰ)中的关系,且该产品的成本是4元/件,为使工厂获得最大利润,该产品的单价应定为多少元?(利润=销售收入-成本) 19.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D=1,AA1=2,M为棱DD1上的一点.(1)求三棱锥A-MCC1的体积;(2)当A1M+MC取得最小值时,求证:B1M⊥平面MAC.20.某同学在一次研究性学习中发现,以下五个式子的值都等于同一个常数:①sin213°+cos217°-sin13°cos17°;②sin215°+cos215°-sin15°cos15°;③sin218°+cos212°-sin18°cos12°;④sin2(-18°)+cos248°-sin(-18°)cos48°;⑤sin2(-25°)+cos255°-sin(-25°)cos55°.(1)试从上述五个式子中选择一个,求出这个常数;(2)根据(1)的计算结果,将该同学的发现推广为三角恒等式,并证明你的结论.21.如图,等边三角形OAB的边长为E:x2=2py(p>0)上.(1)求抛物线E的方程;(2)设动直线l与抛物线E相切于点P,与直线y=-1相交于点Q.证明以PQ为直径的圆恒过y轴上某定点.22.已知函数f(x)=ax sin x-32(a∈R),且在[0,π2]上的最大值为π32-.(1)求函数f(x)的解析式;(2)判断函数f(x)在(0,π)内的零点个数,并加以证明.1.A(2+i)2=4+4i+i2=4+4i-1=3+4i.2. D ∵M ={1,2,3,4},N ={-2,2},∴M ∩N ={2}. 3. D ∵a =(x -1,2),b =(2,1),a ⊥b ,∴a ·b =(x -1,2)·(2,1)=2(x -1)+2×1=2x =0,即x =0.4. D ∵圆柱的三视图中有两个矩形和一个圆, ∴这个几何体不可以是圆柱.5. C 由双曲线的右焦点为(3,0)知c =3,即c 2=9,又∵c 2=a 2+b 2,∴9=a 2+5,即a 2=4,a =2.故所求离心率32c e a ==.6. A (1)k =1,1<4,s =2×1-1=1; (2)k =2,2<4,s =2×1-2=0; (3)k =3,3<4,s =2×0-3=-3; (4)k =4,输出s =-3.7. B 圆心O 到直线AB的距离1d ==,所以||AB ===. 8. C 函数f (x )=sin(x -π4)的图象的对称轴是x -π4=k π+π2,k ∈Z ,即x =k π+3π4,k ∈Z .当k =-1时x =-π+3π4=π4-.故选C .9.B ∵g (π)=0,∴f (g (π))=f (0)=0.10. B 由约束条件作出其可行域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当直线x =m 经过函数y =2x的图象与直线x +y -3=0的交点P 时取得最大值,即得2x =3-x ,即x =1=m .11. A ∵函数πcos 2n y =的周期2π4π2T ==,∴可分四组求和:a 1+a 5+…+a 2 009=0,a 2+a 6+…+a 2 010=-2-6-…-2 010=503(22010)2⨯--=-503×1 006,a 3+a 7+…+a 2 011=0,a 4+a 8+…+a 2 012=4+8+…+2 012=503(42012)2⨯+=503×1 008.故S 2 012=0-503×1 006+0+503×1 008=503×(-1 006+1 008)=1 006.12. C 设g (x )=x 3-6x 2+9x =0,则x 1=0,x 2=x 3=3,其图象如下图:要使f (x )=x 3-6x 2+9x -abc 有3个零点,需将g (x )的图象向下平移,如图所示:又f ′(x )=3x 2-12x +9=0时,x 1=1,x 2=3,即得f (1)是极大值,f (3)是极小值. 故由图象可知f (0)·f (1)<0,f (0)·f (3)>0.13.解析:如图: 由正弦定理得sin sin AC BC BA=,即sin 45sin 60AC =︒︒22=,故AC =14.答案:12 解析:∵282987=,即每7人抽取2人,又知女运动员人数为98-56=42(人),∴应抽取女运动员人数为42×27=12(人).15.答案:(0,8) 解析:∵x 2-ax +2a >0在R 上恒成立,∴∆=(-a )2-4·2a <0,即a 2-8a <0,0<a <8.故a 的取值范围是(0,8).16.答案:16解析:由题意知,各城市相互到达,且费用最少为1+2+2+3+3+5=16=FG +GD +AE +EF +GC +BC .17.解:(1)设{a n }的公差为d ,{b n }的公比为q .依题意得S 10=10+1092⨯d =55,b 4=q 3=8,解得d =1,q =2,所以a n =n ,b n =2n -1.(2)分别从{a n }和{b n }的前3项中各随机抽取一项,得到的基本事件有9个:(1,1),(1,2),(1,4),(2,1),(2,2),(2,4),(3,1),(3,2),(3,4).符合题意的基本事件有2个:(1,1),(2,2).故所求的概率29P =.18.解:(1)由于x =16(x 1+x 2+x 3+x 4+x 5+x 6)=8.5,y =16(y 1+y 2+y 3+y 4+y 5+y 6)=80,所以a =y -b x =80+20×8.5=250,从而回归直线方程为 y =-20x +250. (2)设工厂获得的利润为L 元,依题意得 L =x (-20x +250)-4(-20x +250) =-20x 2+330x -1 000 =-20(x -334)2+361.25,当且仅当x =8.25时,L 取得最大值.故当单价定为8.25元时,工厂可获得最大利润. 19.解:(1)由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知,AD ⊥平面CDD 1C 1,故点A 到平面CDD 1C 1的距离等于AD =1. 又∵111121122M C C S C C C D ∆=⋅=⨯⨯=,∴111133A M C C M C C V A D S -∆⋅==.(2)将侧面CDD 1C 1绕DD 1逆时针转90°展开,与侧面ADD 1A 1共面(如图),当A 1,M ,C ′共线时,A 1M +MC 取得最小值. 由AD =CD =1,AA 1=2,得M 为DD 中点.连结C 1M ,在△C 1MC 中,1M C =,MC =,CC 1=2,∴CC 12=MC 12+MC 2,得∠CMC 1=90°,即CM ⊥MC 1. 又由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知,B 1C 1⊥平面CDD 1C 1, ∴B 1C 1⊥CM .又B 1C 1∩C 1M =C 1,∴CM ⊥平面B 1C 1M ,得CM ⊥B 1M . 同理可证,B 1M ⊥AM ,又AM ∩MC =M ,∴B 1M ⊥平面MAC .20.(理17,文20)解:方法一:(1)选择②式,计算如下: sin 215°+cos 215°-sin15°cos15°=1-12sin30°=13144-=.(2)三角恒等式为sin 2α+cos 2(30°-α)-sin α·cos(30°-α)=34.证明如下: sin 2α+cos 2(30°-α)-sin αcos(30°-α)=sin 2α+(cos30°cos α+sin30°sin α)2-sin α·(cos30°cos α+sin30°sin α)=sin 2α+34cos 2α+2sin αcos α+14sin 2α-2sin α·cos α-12sin 2α=34sin 2α+34cos 2α=34.方法二:(1)同方法一.(2)三角恒等式为sin 2α+cos 2(30°-α)-sin α·cos(30°-α)=34.证明如下: sin 2α+cos 2(30°-α)-sin αcos(30°-α) =1cos21cos(602)22αα-+︒-+-sin α(cos30°cos α+sin30°sin α) =12-12cos2α+12+12(cos60°·cos2α+sin60°sin2α)-2sin αcos α-12sin 2α=12-12cos2α+12+14cos2α4sin2α-4sin2α-14(1-cos2α)=11131cos2cos24444αα--+=.21.解:方法一:(1)依题意,||O B =BOy =30°. 设B (x ,y ),则x =|OB |sin30°= y =|OB |·cos 30°=12.因为点B(12)在x 2=2py 上,所以(2=2p ×12,解得p =2.故抛物线E 的方程为x 2=4y .(2)由(1)知214y x =,12y'x =.设P (x 0,y 0),则x 0≠0,且直线l 的方程为y -y 0=12x 0(x -x 0),即y =12x 0x -14x 02.由20011,241,y x x x y ⎧=-⎪⎨⎪=-⎩得2004,21.x x x y ⎧-=⎪⎨⎪=-⎩ 所以Q (20042x x -,-1).设M (0,y 1),令0M P M Q ⋅= 对满足20014y x =(x 0≠0)的x 0,y 0恒成立.由于M P =(x 0,y 0-y 1),M Q =(20042x x -,-1-y 1),由0M P M Q ⋅= ,得20042x x --y 0-y 0y 1+y 1+y 12=0,即(y 12+y 1-2)+(1-y 1)y 0=0.(*) 由于(*)式对满足20014y x =(x 0≠0)的y 0恒成立,所以121110,20,y y y -=⎧⎨+-=⎩解得y 1=1.故以PQ 为直径的圆恒过y 轴上的定点M (0,1).方法二:(1)同方法一. (2)由(1)知214y x =,12y'x =.设P (x 0,y 0),则x 0≠0,且直线l 的方程为 y -y 0=12x 0(x -x 0),即y =12x 0x -14x 02.由20011,241,y x x x y ⎧=-⎪⎨⎪=-⎩得2004,21.x x x y ⎧-=⎪⎨⎪=-⎩ 所以Q (20042x x -,-1).取x 0=2,此时P (2,1),Q (0,-1),以PQ 为直径的圆为(x -1)2+y 2=2,交y 轴于点M 1(0,1)或M 2(0,-1);取x 0=1,此时P (1,14),Q (32-,-1),以PQ 为直径的圆为(x +14)2+(y +38)2=12564,交y 轴于M 3(0,1)或M 4(0,74-).故若满足条件的点M 存在,只能是M (0,1). 以下证明点M (0,1)就是所要求的点.因为M P =(x 0,y 0-1),M Q =(20042x x -,-2),M P M Q ⋅ =2042x --2y 0+2=2y 0-2-2y 0+2=0. 故以PQ 为直径的圆恒过y 轴上的定点M . 22.解:(1)由已知得f ′(x )=a (sin x +x cos x ), 对于任意x ∈(0,π2),有sin x +x cos x >0.当a =0时,3()2f x =-,不合题意;当a <0,x ∈(0,π2)时,f ′(x )<0,从而f (x )在(0,π2)内单调递减,又f (x )在[0,π2]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故f (x )在[0,π2]上的最大值为3(0)2f =-,不合题意;当a >0,x ∈(0,π2)时,f ′(x )>0,从而f (x )在(0,π2)内单调递增,又f (x )在[0,π2]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故f (x )在[0,π2]上的最大值为π()2f ,即π3π3222a --=,解得a =1.综上所述,得f (x )=x sin x -32.(2)f (x )在(0,π)内有且只有两个零点. 证明如下:由(1)知,f (x )=x sin x 32-,从而有f (0)=32-<0,ππ3()022f -=>,又f(x)在[0,π2]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所以f(x)在(0,π2)内至少存在一个零点.又由(1)知f(x)在[0,π2]上单调递增,故f(x)在(0,π2)内有且仅有一个零点.当x∈[π2,π]时,令g(x)=f′(x)=sin x+x cos x.由g(π2)=1>0,g(π)=-π<0,且g(x)在[π2,π]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故存在m∈(π2,π),使得g(m)=0.由g′(x)=2cos x-x sin x,知x∈(π2,π)时,有g′(x)<0,从而g(x)在(π2,π)内单调递减.当x∈(π2,m)时,g(x)>g(m)=0,即f′(x)>0,从而f(x)在(π2,m)内单调递增,故当x∈[π2,m]时,ππ3()()022f x f-≥=>,故f(x)在[π2,m]上无零点;当x∈(m,π)时,有g(x)<g(m)=0,即f′(x)<0,从而f(x)在(m,π)内单调递减.又f(m)>0,f(π)<0,且f(x)在[m,π]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从而f(x)在(m,π)内有且仅有一个零点.综上所述,f(x)在(0,π)内有且只有两个零点.。

我的收藏-2012年福建省高考数学科分析【仅供参考】

我的收藏-2012年福建省高考数学科分析【仅供参考】

2012年福建省高考数学试题分析一、试卷分析2012高考数学福建卷以《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为命题指导和命题依据,以福建省《考试说明》为命题直接依据,全面贯彻“关注交汇,注重探究,规避模式,强调应用,体现理念”的高考命题指导思想和“立足基础、关注过程、突出探究、强调应用、追求‘开放’与‘多样’”的教学指导思想。

命题全面考查学科基础,立足学科整体意义,依托学科知识本质,控制试题整体难度,有效检测学生进一步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体现对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目标的要求,以发挥试题对推进普通高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积极导向;命题坚持能力立意,着力考查数学素养,注重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凸显高考考试的选拔性特征。

1、合理控制考查力度试卷注重学科基础的全面考查,文、理科试卷的知识覆盖面均达80%以上,各版块知识的覆盖面达100%。

根据数学各分支在中学数学中的地位及课时比例,合理选取试题素材,确定恰当考查力度。

对非主干知识,如复数、常用逻辑用语、线性规划、二项式定理、程序框图等拓展学生视野、为进一步学习作初步准备的知识,只作为选择题、填空题考查,占分比例小,试题难度也较小;而作为中学数学主体内容的六大主干知识,在文、理科试卷中分别占126分和118分,不但占分比例大,而且在各类题型中都作了较深入的考查,并且配备了各种不同难度要求的试题。

试题不拘泥于知识内容的层次要求,对于支撑学科体系、揭示学科本质的知识点,尽管要求层次属了解,仍然根据试题设计需要,结合到解答题中进行考查。

2、立足数学学科本质试卷从数学各分支的核心内容、学科思想及教育价值入手设置试题,合理地检测学生的数学素养。

如理14、文8及理17、文20突出了对三角函数的性质及三角恒等变形的考查;理4、文4及理18、文19着重考查空间几何体的认识,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理16、文18突出了对统计图表的认识、统计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与应用、样本估计总体等知识的考查;理19、文21突出考查利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性质;理20、文22重点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突出导数的工具性作用;理14、文11、文17重点考查数列的概念,等差、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与计算,突出考查基本量法等。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数学试题 (文科)解析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数学试题 (文科)解析版
19.(本小题满分 12 分) 如图,在长方体 ABCD-A1B1C1D1 中,AB=AD=1,AA1=2,M 为棱 DD1 上的一点。
第 4页 (共 7页)
(1) (2)
求三棱锥 A-MCC1 的体积; 当 A1M+MC 取得最小值时,求证:B1M⊥平面 MAC。
A.1006
B.2012
C.503
D.0
12.已知 f(x)=x³-6x²+9x-abc,a<b<c,且 f(a)=f(b)=f(c)=0.现给出如下结论:①f(0)f (1)>0;②f(0)f(1)<0;③f(0)f(3)>0;④f(0)f(3)<0.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第 2页 (共 7页)
A.①③
的根本。
第 1页 (共 7页)
7.直线 x+ 2 y -2=0 与圆 x2+y2=4 相交于 A,B 两点,则弦 AB 的长度等于
A. 2 5
B 2 3.
C. 3
D.1
8.函数 f(x)=sin(x- )的图像的一条对称轴是
4
A.x=
4
B.x=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x=-
4
D.x=-
2
1, x o 9.设 f (x) 0, x 0

g(x)
1,x为有理数
,则
f(g(π))的值为
1, x 0
0, x是无理数
A1
B0
C -1
D .π
【解析】因为 g(π)=0 所以 f(g(π))=f(0)=0 。 B 正确
【答案】B
【考点定位】该题主要考查函数的概念,定义域和值域,考查求值计算能力。
10.若直线 y=2x 上存在点(x,y)满足约束条件

解读2012福建高考考试说明

解读2012福建高考考试说明
二是在阅读能力考查中,更注重对阅读文本本身的研读和理解。譬如在现代文阅读的示例分析中,对各类能力的考查,都添加了“是否与原文一致”、“把握原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文章内容”等内容。在解说中对“原文”如此强调,是以往的《考试说明》所不及的。
三是示例颇有增加,其解说也更能帮助考生具体清晰地认知考试的要求。譬如“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结合2011年北京卷《祁连雪》这一例题,对“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进行了有效解说:“一要符合文本的内涵,二要调动自己的积累阐述获得的启示。”
■复习建议
听好每一堂讲评课
一是要认真对照一下《考试说明》中的地理考点,自查一下还有哪些是不太熟悉的知识点,及时回归教材,重新熟悉这些知识点。
二是好好利用第二轮复习的专题训练,通过专题训练巩固主干知识,掌握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三是每周可进行一次文科综合性训练,熟悉考试中的时间分配,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语法知识本阶段无法面面俱到,应该抓住重点语法和自己的薄弱语法项目进行专项复习。而提高高考最后成绩的关键还是在于阅读与写作。阅读题的训练要重分析、重答题的技巧策略提升。书面表达要注意规范书写,有条件的最好能请老师批改或同学相互批改。
其二,要做到“读、练、查、思”四结合。最后的百天时间还是要抓朗读与背诵,新鲜的语言材料、优秀的表达习作都值得每天花一定时间出声朗读。练的方面,本阶段练习必须精选,严格控制数量。要认真查缺补漏,对自己的薄弱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弥补加强。要加强思维训练,避免死记硬背,要对自己常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与反思。
第三步:悟
1.回顾物理思维方法的应用。例如,处理力学问题常用的隔离法、整体法,体会这两个方法的互补关系;处理匀变速曲线运动等复杂问题时用到的等效替换法,体会分是为了合的逻辑关系。

2012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数学学科考纲和考试说明解读

2012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数学学科考纲和考试说明解读

2012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数学学科
《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解读
2012年全国新课标数学学科《考试大纲》文理科和2011年对比,在内容、能力要求、时间、分值(含选修比例)、题型题量、难度等几个方面都没有发生变化。

2012年全国新课标数学学科《考试说明》文理科和2011年对比在公式记忆要求方面有点变化:文理都要求记住:(1)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2)样本数据标准差公式。

2011年不要求记忆这些公式。

(3)其余的变化就是一些文字的表述的变化。

①删减,原意不改变。

比如立体几何初步部分要求理解一下判定定理“如果平面为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去掉了“如果”,将那么变成“则”。

②变更,意思基本不变。

比如统计部分“能从样本的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给出合理的解释。

”其中的“给出”变更为“作出”。

③表述的形式的变化,变化加大,应该思考。

比如推理与证明部分,“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能利用归纳和类比等进行简单的推理,了解合情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

”变更为“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能进行简单的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体会病人是合情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

”④表述要求的变化。

选修内容不等式部分,“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并能利用绝对值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证明一下不等式…”,改为“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并了解下列不等式成立的几何意义及取等号的条件。

”。

2012年福建省高考数学试卷(文科)答案与解析

2012年福建省高考数学试卷(文科)答案与解析

2012年福建省高考数学试卷(文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3.(5分)(2012•福建)已知向量=(x﹣1,2),=(2,1),则⊥的充要条件是()﹣==⊥,4.(5分)(2012•福建)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形状都相同,大小均相等,那么这个几何体不5.(5分)(2012•福建)已知双曲线﹣=1的右焦点为(3,0),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B根据双曲线﹣﹣=16.(5分)(2012•福建)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输出s值等于()7.(5分)(2012•福建)直线x+﹣2=0与圆x2+y2=4相交于A,B两点,则弦AB的长2由直线与圆相交的性质可知,x+d=由直线与圆相交的性质可知,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圆相交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公式8.(5分)(2012•福建)函数f(x)=sin(x﹣)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是()x=x=﹣看做整体,利用正弦函数的对称轴方程,即可解得函数﹣,﹣﹣9.(5分)(2012•福建)设f(x)=,g(x)=,则f(g(π))10.(5分)(2012•福建)若直线y=2x上存在点(x,y)满足约束条件,则,确定交点坐标为(,则,可求得交点坐标为(11.(5分)(2012•福建)数列{a n}的通项公式a n=ncos,其前n项和为S n,则S2012等于=ncos=ncos=cos为周期的周期函数12.(5分)(2012•福建)已知f(x)=x3﹣6x2+9x﹣abc,a<b<c,且f(a)=f(b)=f(c)=0.现给出如下结论:①f(0)f(1)>0;②f(0)f(1)<0;③f(0)f(3)>0;④f(0)f(3)<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3.(4分)(2012•福建)在△ABC中,已知∠BAC=60°,∠ABC=45°,BC=,则AC=.的对边,可利用正弦定理,由正弦定理可得,AC==故答案为:14.(4分)(2012•福建)一支田径队有男女运动员98人,其中男运动员有56人.按男女比例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全体运动员中抽出一个容量为28的样本,那么应抽取女运动员人数是12.∴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是×=1215.(4分)(2012•福建)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x2﹣ax+2a>0在R上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0,8).16.(4分)(2012•福建)某地图规划道路建设,考虑道路铺设方案,方案设计图中,点A,B,C表示城市,两点之间连线表示两城市间可铺设道路,连线上数据表示两城市间铺设道路的费用,要求从任一城市都能到达其余各城市,并且铺设道路的总费用最小.例如:在三个城市道路设计中,若城市间可铺设道路的路线图如图1,则最优设计方案如图2,此时铺设道路的最小总费用为10.现给出该地区可铺设道路的线路图如图3,则铺设道路的最小总费用为16.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2分)(2012•福建)在等差数列{a n}和等比数列{b n}中,a1=b1=1,b4=8,{a n}的前10项和S10=55.(Ⅰ)求a n和b n;(Ⅱ)现分别从{a n}和{b n}的前3项中各随机抽取一项,写出相应的基本事件,并求这两项的值相等的概率.d=55∴这两项的值相等的概率:18.(12分)(2012•福建)某工厂为了对新研发的一种产品进行合理定价,将该产品按事先(Ⅰ)求回归直线方程=bx+a,其中b=﹣20,a=﹣b;(Ⅱ)预计在今后的销售中,销量与单价仍然服从(I)中的关系,且该产品的成本是4元/件,为使工厂获得最大利润,该产品的单价应定为多少元?(利润=销售收入﹣成本)﹣,即可求得回归直线方程;,﹣,=元,工厂获得的利润最大.19.(12分)(2012•福建)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D=1,AA1=2,M 为棱DD1上的一点.(1)求三棱锥A﹣MCC1的体积;(2)当A1M+MC取得最小值时,求证:B1M⊥平面MAC.CC×=•.M=,=20.(12分)(2012•福建)某同学在一次研究性学习中发现,以下五个式子的值都等于同一个常数.(1)sin213°+cos217°﹣sin13°cos17°(2)sin215°+cos215°﹣sin15°cos15°(3)sin218°+cos212°﹣sin18°cos12°(4)sin2(﹣18°)+cos248°﹣sin2(﹣18°)cos48°(5)sin2(﹣25°)+cos255°﹣sin2(﹣25°)cos55°(Ⅰ)试从上述五个式子中选择一个,求出这个常数;(Ⅱ)根据(Ⅰ)的计算结果,将该同学的发现推广为三角恒等式,并证明你的结论.﹣,可得这个常数的=++sin2,化简可得结果.sin30..++sin sin﹣sin=++()﹣﹣+cos2﹣=1﹣+.21.(12分)(2012•福建)如图,等边三角形OAB的边长为,且其三个顶点均在抛物线E:x2=2py(p>0)上.(1)求抛物线E的方程;(2)设动直线l与抛物线E相切于点P,与直线y=﹣1相较于点Q.证明以PQ为直径的圆恒过y轴上某定点.|OB|=84)知,:取=4)知,即,∴)(﹣,﹣)y+,﹣22.(14分)(2012•福建)已知函数f(x)=axsinx﹣(a∈R),且在上的最大值为,(1)求函数f(x)的解析式;(2)判断函数f(x)在(0,π)内的零点个数,并加以证明.,在,即可得到关于),不合题意;))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增,在(=,解得)知,<)>又函数在,)单调递增,故函数)内仅有一个零[,([,,[,)在(,(()在()在(,。

2012福建省高考详细说明

2012福建省高考详细说明

2012福建省高考详细说明据海峡都市报报道,今年我省高招将实施多项重大改革,包括首次允许外省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考“高职单招”、优秀中职生可免试入读高职院校、专科试行按专业投档等方面。

昨日下午,省教育考试院召开新闻通气会,对今年我省考生关注的一些细节问题进行详细说明。

省内加分专业名单正在拟定针对往年专科层次许多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被退档的问题,今年我省文史类和理工类的高职(专科)批次试行按专业投档录取的模式,设40个专业志愿栏目供考生选择。

省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具体录取时,每一个专业即为一个录取单位,录取系统自动按专业检索。

此举虽增大招生部门工作量,但可以更好地保证考生的志愿满足率。

此外,对文史类、理工类高职(专科)批报考社会急需的省内高职(专科)专业的考生,在投档录取时予以加10分照顾。

目前,我省正研究制订具体的急需专业类别,名单随后将向社会公布,届时考生报考这些专业时,在录取时可自动加10分投档,不必再办理相关手续。

高职(专科)批征求志愿仅一次根据去年招生工作的实践,今年我省还将停止高职(专科)“注册入学”试点;高职单招取消“一档多投”中的考生确认环节,正式录取结果由录取系统依照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顺序自动匹配确定;高职(专科)批只实行一次征求志愿,并在平行志愿第一轮投档录取结束后对生源不足的专业即予降分投档等。

省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去年的“一档多投、考生确认”,一些偏远地区的考生受网络条件限制,无法及时确认录取结果,无法最大化确保考生利益。

因此取消考生确认,直接按志愿填报顺序来确定,被多所院校录取的,就直接以考生志愿排序靠前的院校为准。

考生报考时,要注意把喜欢的专业按先后顺序进行填报。

加分照顾政策不变从今年开始,我省将集美大学调整到本一批招生。

但要注意的是,其航海类专业[航海技术、轮机工程、轮机工程(船舶电子电气工程方向)]是在本科提前批按本二批控制线录取,师范类是在本科提前批按本一批录取。

2012年高考数学福建文解析版

2012年高考数学福建文解析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文科卷)1.复数(2+i )2等于A.3+4iB.5+4iC.3+2iD.5+2i 【答案】A【解析】2(2)41434i i i +=-+=+【点评】本题考查复数的四则运算,意在考查复数的概念. 2.已知集合M={1,2,3,4},N={-2,2},下列结论成立的是A.N ⊆MB.M ∪N=MC.M ∩N=ND.M ∩N={2} 【答案】D【解析】N 中元素-2不在M 中,因此,A 错; {2}M N N =≠ ,因此选D 【点评】本题考查集合的运算,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清楚∩的意义是解决本题的前提.考查集合运算,或以列举法表述集合,或以不等式的形式表述集合,前者一般容易处理,后者要注意画数轴,以便准确观察.3.已知向量a=(x-1,2),b=(2,1),则a ⊥b 的充要条件是 A.x=-12B.x-1C.x=5D.x=0 【答案】D【解析】(1)220a b x ⋅=-⨯+=,解得0x =【点评】本题考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表示与运算,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正确套用数量积坐标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前提.4.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形状都相同,大小均等,那么这个几何体不可一世 A.球 B.三棱锥 C.正方体 D.圆柱【答案】D【解析】圆柱的三视图,分别矩形,矩形,圆,不可能三个视图都一样,而球的三视图可以都是圆,三棱锥的三视图可以都是三角形,正方体的三视图可以都是正方形【点评】本题考查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对于一些常见的几何体,学生必须掌握其各个视图分别是什么.5.已知双曲线22x a -25y =1的右焦点为(3,0),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A.14 B.4C.32D.43【答案】C【解析】由题,259a +=,解得2a =,32c e a == 【点评】本题考查圆锥曲线的定义,基本量的关系.椭圆与双曲线,不论学习还是考试时,要时时进行对比,对较训练与思考,定义的大同小异,基本量关系的大同小异,都应该值得整理总结的.6.阅读右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输出s 值等于A. -3B.-10C.0D.-2【答案】A【解析】进入循环体, 第一次,1s =,2k = 第二次,0s =,3k = 第三次,3s =-,4k =然后,退出循环,输出3s =-【点评】本题考查了程序框图的阅读.考察学生的逻辑运算能力.一一推导是解决本题的前提.处理程序框图问题,要耐着性子,按流程线的方向逐一演算,合理取舍.7.直线与圆x 2+y 2=4相交于A,B 两点,则弦AB 的长度等于A. B. C. D.1【答案】B【解析】圆心为原点,到直线的距离为1d ==,||AB ==【点评】本题考查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直线的弦不是单纯套用弦长公式来求解,我们一般利用弦心距和半径来求弦长.8.函数f(x)=sin(x-4π)的图像的一条对称轴是 A.x=4π B.x=2π C.x=-4π D.x=-2π【答案】C【解析】三角函数会在对称轴处取得最值,当4x π=-代入()sin()4f x x π=-得()1f x =-,取得函数的最小值,因此,直线4x π=-是对称轴.【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函数图象的性质,高中学习过的函数都有这样的共性,即在对称轴上会取得最值.9.设,则f(g(π))的值为A.1B.0C.-1D.π 【答案】B【解析】π为无理数,()0g π=,[()](0)0f g f π==.【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基本性质,分段函数的求值,考察学生的逻辑判断能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思维.确定函数值,是解决本题的前提.求解分段函数问题时,要注意按x 的不同取值,套入不同的函数段进行求解10.若直线y=2x 上存在点(x ,y )满足约束条件则实数m 的最大值为A.-1B.1C. 32D.2 【答案】B 。

2012年福建省高中基础会考数学大纲

2012年福建省高中基础会考数学大纲

3.科学性原则。试题设计必须与考试大纲要求相一致,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试卷结构合理,试题内容科学、严谨,试题文字简洁、规范,试题答案准确、合理。
4.实践性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试题背景应来自学生所能理解的生活现实,符合学生所具有的数学现实和其他学科现实,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数学的应用及其与社会的联系。
二、命题原则
1.导向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数学学科新课程理念,充分发挥基础会考对普通高中数学学科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
2.基础性原则。突出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注重学科基本思想和方法,考查初步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难易适当,不出偏题和怪题。
2012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
数学学科
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福建省教育厅颁布的《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数学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方案(试行)》和《2012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数学学科考试大纲(试行)》,并结合我省普通高中数学学科的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命题。
5.公平性原则。试题的考查内容、素材选取、试卷形式对每个学生而言要体现公平性,制定合理的评分标准,尊重不同的解答方式和表现形式。
三、考试目标要求
高中毕业会考数学科考试的主要考查方面包括:中学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
1.知识
知识要求是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必修课程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 基本技能包括按照一定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等。 1

2012年高考考试大纲(新课标)——数学(文)测试版

2012年高考考试大纲(新课标)——数学(文)测试版

2012年高考考试大纲(新课标)——数学(文)测试版2011年高考考试大纲(新课标)——数学(文)Ⅰ一、考核目标与要求1.知识要求对知识的要求依次是、、三个层次.2.能力要求能力是指、、、、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3.个性品质要求4.考查要求二、考试范围与要求本部分包括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部分.必考内容为《课程标准》的必修内容和选修系列1的内容;选考内容为《课程标准》的选修系列4的“”、“”、“”等3个专题.(一)必考内容与要求1.集合(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①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②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①理解集合之间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②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3)集合的基本运算①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②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③能使用韦恩(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2.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函数、函数、函数)(1)函数①了解__________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②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函数.③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④理解函数的_________、__________、最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_________________的含义.⑤会运用函数图像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2)指数函数①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②理解______________的含义,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③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并理解指数函数的____________掌握指数函数____________通过的特殊点.④知道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3)对数函数①理解______________性质,知道用___________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了解对数在_____________的作用.②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③知道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④了解指数函数_____与对数函数互为______________函数(___________________).(4)幂函数①了解幂函数的概念.②结合函数的图像,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5)函数与方程①结合_______________,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__________________.②根据具体函数的图像,能够用____________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6)函数模型及其应用①了解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的增长特征.知道直线上升、指数增长、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②了解函数_____________(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在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3.立体几何初步(1)空间几何体①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②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__________图,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___________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③会用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两种方法,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④会画某些建筑物的视图与直观图(在不影响图形特征的基础上,尺寸、线条等不作严格要求).⑤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②会推导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5.算法初步(1)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①了解算法的含义,了解算法的思想.②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基本算法语句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_______语句、_________语句、_________语句、条件语句_____________语句的含义.6.统计(1)随机抽样①理解_________________的必要性和重要性.②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了解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方法.(2)用样本估计总体①了解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频率分布表,会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②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_________________.③能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_________,___________),并给出合理的解释.④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⑤会用随机抽样的基本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变量的相关性①会作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的散点图,会利用散点图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②了解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能根据给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7.概率(1)事件与概率①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___________性和频率的____________性,了解概率的意义,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②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2)古典概型①理解____________及其概率_____________.②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3)随机数与几何概型①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②了解几何概型的意义.8.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1)任意角的概念、弧度制①了解任意角的概念.②了解_____________概念,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2)三角函数①理解__________三角函数(________、余弦、正切)的定义.②能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推导出,π±的正弦、余弦、正切的诱导公式,能画出的图像,了解__________________③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区间[0,2π]的性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理解正切函数在区间(______________)的单调性.④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⑤了解函数的物理意义;能画出的图像,了解参数对函数图像变化的影响.⑥了解三角函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会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9.平面向量(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①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②理解_______________的概念,理解两个向量_________________的含义.③理解向量的____________表示.(2)向量的线性运算①掌握___________________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②掌握向量数乘的运算及其几何意义,理解_______________共线的含义.③了解向量线性运算的性质及其几何意义.(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①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②掌握平面向量的______________及其_____________表示.③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④理解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①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②了解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③掌握________________的坐标表达式,会进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④能运用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会用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5)向量的应用①会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②会用向量方法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与其他一些实际问题.10.三角恒等变换(1)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①会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②能利用两角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能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导出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导出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能运用上述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包括导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但对这三组公式不要求记忆).11.解三角形(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掌握____________________,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____________度量问题.(2) 应用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12.数列(1)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①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函数.(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①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②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公式.③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④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13.不等式(1)不等关系了解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2)一元二次不等式①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②通过函数图像了解____________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③会解_______________,对给定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会设计求解的程序框图.(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①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②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③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4)基本不等式:①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②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14.常用逻辑用语(1)命题及其关系①理解命题的概念.②了解“_______________”形式的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充要条件的意义.(2)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3)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①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②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15.圆锥曲线与方程圆锥曲线与方程①了解圆锥曲线的实际背景,了解圆锥曲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②掌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准方程及简单几何性质.③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它们的简单几何性质.④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⑤了解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16.导数及其应用(1)导数概念及其几何意义①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②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2)导数的运算①能根据导数定义,求函数y=C(C为常数),的导数.②能利用下面给出的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求简单函数的导数.常见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____(C为常数);, n∈N+;;;;;;.(a>0,且a≠1)常用的导数运算法则:法则1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则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则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①了解函数单调性和导数的关系;能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____________,会求________________(其中多项式函数一般不超过三次).②了解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会用导数求函数的________________(其中多项式函数一般不超过三次);会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多项式函数一般不超过三次).(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会利用导数解决某些实际问题.17.统计案例了解下列一些常见的统计方法,并能应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1)独立性检验了解独立性检验(只要求________列联表)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简单应用.(2) 回归分析了解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简单应用.18.推理与证明(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①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能利用____________等进行简单的推理,了解合情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②了解演绎推理的重要性,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模式,并能运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推理.③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之间的联系和差异.(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①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了解_______________的思考过程、特点.②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19.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1)复数的概念①理解复数的基本概念.②理解_______________的充要条件.③ 了解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 (2)复数的四则运算①会进行复数代数形式的________________运算.②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加、减运算的几何意义. 20.框图 (1)流程图① 了解程序框图.② 了解工序流程图(即统筹图).③ 能绘制简单实际问题的流程图,了解流程图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2)结构图 ①了解结构图.②会运用结构图梳理已学过的知识、整理收集到的资料信息.(二)选考内容与要求 1.几何证明选讲(1)了解平行线截割定理,会________________定理.(2)会证明并应用圆周角定理、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3)会证明并应用相交弦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切割线定理.(4)了解平行投影的含义,通过圆柱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了解平行投影;会证___________________是椭圆(特殊情形是圆).(5)了解下面定理:定理 在空间中,取直线 l 为轴,直线 与 相交于点 ,其夹角为 围绕 旋转得到以为顶点, 为母线的圆锥面,任取平面π,若它与 轴 交角为(π与 平行,记 =0),则: ①,平面π与圆锥的交线为_________; ②,平面π与圆锥的交线为______________; ③,平面π与圆锥的交线为_____________.(6)会利用丹迪林(Dandelin )双球(如图所示,这两个球位于圆锥的内部,一个位于平面π的上方,一个位于平面的下方,并且与平面π及圆锥面均相切,其切点分别为F 、E )证明上述定理①情形:当β>α时,平面π与圆锥的交线为椭圆.αβ>αβ=αβ<(图中上、下两球与圆锥面相切的切点分别为点B和点C,线段BC与平面π相交于点A.)(7)会证明以下结果:①在(6)中,一个丹迪林球与圆锥面的____________,并与圆锥的底面平行,记这个圆所在平面为π';②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m,在(5)①中椭圆上任取一点A,该丹迪林球与平面π的切点为F,则点A到点F的距离与点A到直线m的距离比是小于1的常数e.(称点F为这个椭圆的焦点,直线m为椭圆的准线,常数e为离心率.)(8)了解定理(5)③中的证明,了解当β无限接近α时,平面π的极限结果.2.坐标系与参数方程(1)坐标系①理解_____________的作用.②了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伸缩变换作用下平面图形的变化情况.③能在极坐标系中用___________表示__________的位置,理解在极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点的位置的区别,能进行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④能在极坐标系中给出简单图形(如过极点的直线、过极点或圆心在极点的圆)的方程.通过比较这些图形在极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方程,理解用方程表示平面图形时选择适当坐标系的意义.⑤了解柱坐标系、球坐标系中表示空间中点的位置的方法,并与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相比较,了解它们的区别.(2)参数方程①了解参数方程,了解参数的意义.②能选择适当的参数写出直线、圆和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③了解平摆线、渐开线的生成过程,并能推导出它们的参数方程.④了解其他摆线的生成过程,了解摆线在实际中的应用,了解摆线在表示行星运动轨道中的作用.3.不等式选讲(1)理解_____________的几何意义,并能利用_________________的几何意义证明以下不等式:①|a+b|≤|a|+|b|②|a-b|≤|a-c|+|c-b|③会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求解以下类型的不等式:|ax+b|≤c;|ax+b|≥c;|x-a|+|x-b|≥c.(2)了解下列柯西不等式的几种不同形式,理解它们的几何意义,并会证明.①柯西不等式的向量形式:__________②(a2+b2)(c2+d2)≥(ac+bd)2③(通常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3)会用参数配方法讨论柯西不等式的一般情形:(4)会用向量_____________方法讨论排序不等式(5)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及其使用范围,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问题(6)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贝努利不等式:(1+x)n>1+nx (x>-1,x≠0,n为大于1的正整数),了解当n为大于1的实数时___________________不等式也成立(7)会用上述不等式证明一些简单问题。

福建2012高考数学考试说明

福建2012高考数学考试说明

福建2012高考数学考试说明
选择题每题5分中等题比例占四成
今年数学命题突出能力立意,对知识的考查侧重于理解与应用,函数与导数、数列、三角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与统计要占有较大的比例。

考试范围:理科数学考试内容包括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部分,必考内容为《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系列2的内容,选考内容为《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选修课程系列4的4-2矩形与变换、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4-5不等式选讲三个专题的内容。

文科数学考试内容为《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系列1的内容。

试卷结构:全卷满分150分,难度值控制在0.6左右,其中难度值在0.7以上的试题为容易题,难度值在0.4~0.7的试题为中等题,难度值在0.4以下的试题为难题,易、中、难试题的比例约为4∶4∶2。

理科数学选择题共10题,每题5分,共计50分;填空题共5题,每题4分,共计20分;解答题共6题,其中必考题5题,选考题1题,共计80分。

文科数学选择题共12题,每题5分,共计60分;填空题共4题,每题4分,共计16分;解答题共6题,共计74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内容与要求1.集合(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① 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② 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① 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②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3)集合的基本运算① 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② 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③ 能使用韦恩(Venn )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2.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1)函数① 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 ② 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③ 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④ 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⑤ 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2)指数函数① 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② 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③ 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指数函数图象通过的特殊点. ④ 知道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3)对数函数① 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了解对数在简化运算中的作用.② 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对数函数图象通过的特殊点. ③ 知道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④ 了解指数函数xy a =与对数函数log a y x =互为反函数(0,1a a >≠).(4)幂函数① 了解幂函数的概念.② 结合函数12321,,,,y x y x y x y y x x =====的图象,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 (5)函数与方程① 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会判断一元二次方程实根的存在性及实根的个数.② 根据具体函数的图象,能够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6)函数模型及其应用①了解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的增长特征;知道直线上升、指数增长、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②了解函数模型(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在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3.立体几何初步(1)空间几何体①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②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侧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③了解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④会画某些建筑物的视图与直观图(在不影响图形特征的基础上,尺寸、线条等不作严格要求).⑤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2)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①理解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并了解如下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在此平面内.◆公理2: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定理:空间中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②以立体几何的上述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理解以下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理解以下性质定理,并能够证明.◆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该直线的任一个平面与此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就和交线平行.◆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相互平行.◆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③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4.平面解析几何初步(1)直线与方程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②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③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④掌握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了解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⑤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⑥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2)圆与方程①掌握确定圆的几何要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②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根据给定两个圆的方程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③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④初步了解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3)空间直角坐标系①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会用空间直角坐标表示点的位置.②会推导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5.算法初步(1)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①了解算法的含义,了解算法的思想.②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2)基本算法语句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的含义.6.统计(1)随机抽样①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②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了解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方法.(2)总体估计①了解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频率分布表,会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②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数据标准差.③能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作出合理的解释.④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⑤会用随机抽样的基本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变量的相关性①会作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的散点图,会利用散点图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②了解最小二乘法的思想,能根据给出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不要求记忆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7.概率(1)事件与概率①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了解概率的意义,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②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2)古典概型①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②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3)随机数与几何概型①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② 了解几何概型的意义.8.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1)任意角的概念、弧度制① 了解任意角的概念.② 了解弧度制概念,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2)三角函数 ① 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② 能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推导出πα±的正弦、余弦、正切,及2πα±的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能画出sin y x =,cos y x =,tan y x =的图象,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 ③ 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区间[]0,2π的性质(如单调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图象与x 轴的交点等);理解正切函数在区间(,)22ππ-的单调性. ④ 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22sin cos 1x x +=,sin tan cos x x x=. ⑤ 了解函数sin()y A x ωϕ=+的物理意义;能画出sin()y A x ωϕ=+的图象,了解参数,,A ωϕ对函数图象变化的影响.⑥ 了解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会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9.平面向量(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① 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② 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理解两个向量相等的含义.③ 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2)向量的线性运算① 掌握向量加法、减法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② 掌握向量数乘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含义.③ 了解向量线性运算的性质及其几何意义.(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① 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② 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③ 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④ 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① 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② 了解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③ 掌握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会进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④ 能运用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会用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5)向量的应用① 会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② 会用向量方法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与其他一些实际问题.10.三角恒等变换(1)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① 会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② 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差的正弦、正切公式.③ 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能运用上述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包括导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但对这三组公式不要求记忆).11.解三角形(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2)应用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12.数列(1)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① 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象、通项公式).② 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函数.(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① 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② 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③ 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④ 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13.不等式(1)不等关系了解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2)一元二次不等式① 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② 通过函数图象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 ③ 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对给定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会设计求解的程序框图.(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① 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② 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③ 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但求解过程不要求对最优解进行取整分析.(4)基本不等式:,0)2a b a b +≥≥.① 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② 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14.常用逻辑用语 (1)命题及其关系① 了解命题的概念.② 了解“若p ,则q”形式的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③ 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2)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3)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① 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② 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15.圆锥曲线与方程(1)圆锥曲线与方程① 了解圆锥曲线的实际背景,了解圆锥曲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② 掌握椭圆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及简单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③ 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它的简单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渐近线).④ 掌握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及简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准线、离心率).⑤ 掌握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能解决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问题.⑥ 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16.导数及其应用(1)导数概念及其几何意义① 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② 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2)导数的运算① 能根据导数定义求函数的导数.② 能利用下列给出的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求简单函数的导数.●常见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0C '=(C 为常数);1()n n x nx -'=,(*n N ∈);(s i n )c o s x x '=;(cos )sin x x '=-;()x x e e '=;()ln x x a a a '=(0a >且1)a ≠;1(ln )x x '=;1(log )log a a x e x'=(0a >且1)a ≠.●常用导数运算公式:法则1:[]()()()()u x v x u x v x '''±=±.法则2:[]()()()()()()u x v x u x v x u x v x '''⋅=⋅+⋅.法则3:2()()()()()()()u x u x v x u x v x v x v x '''⎡⎤⋅-⋅=⎢⎥⎣⎦(()0)v x ≠. (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① 了解函数单调性和导数的关系;能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会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其中多项式函数不超过三次).② 了解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会用导数求函数的极大值、极小值(其中多项式函数不超过三次);会求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其中多项式函数不超过三次).(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会利用导数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17.统计案例了解下列一些常见的统计方法,并能应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1)独立性检验了解独立性检验(只要求2×2列联表)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简单应用.(2)回归分析了解回归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简单应用.18.推理与证明(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① 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能利用归纳和类比等进行简单的推理,了解合情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② 了解演绎推理的重要性,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模式,并能运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推理. ③ 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之间的联系和差异.(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① 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② 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19.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1)复数的概念①理解复数的基本概念.② 理解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③ 了解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2)复数的四则运算① 会进行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② 了解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的几何意义.20.框图(1)流程图①了解程序框图.②了解工序流程图(即统筹图)③能绘制简单实际问题的流程图,了解流程图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2)结构图①了解结构图.②会运用结构图梳理已学过的知识,整理搜集到的资料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