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旅游开发精准扶贫之路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创新路径实践研究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创新路径实践研究【摘要】本文围绕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展开研究,首先探讨了在理论框架下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路径,然后通过实践案例分析展示了具体的实践效果。
接着对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政策进行评估,并探讨精准扶贫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关系。
最后探讨了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可持续性,并在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成果,并展望了未来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发展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展示了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在实践中的创新路径,为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创新路径、实践研究、理论框架、案例分析、政策评估、产业融合、可持续性、成果总结、发展前景。
1. 引言1.1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创新路径实践研究“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创新路径实践研究”是指通过开展乡村旅游项目,促进贫困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增长,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创新路径的探索和研究,是当前扶贫工作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乡村旅游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可以有效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通过结合乡村旅游产业和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扶贫政策和措施,可以有效解决当地贫困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围绕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理论框架进行探讨,结合实践案例进行分析,评估当前的扶贫政策和措施,探讨精准扶贫与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并对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可持续性进行深入探讨。
通过对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研究实践,总结出创新的发展路径,展望未来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发展前景,为推动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2. 正文2.1 理论框架下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路径探讨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当前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它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带动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致富。
在探讨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路径时,首先需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理论框架。
这个理论框架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精准扶贫的概念和意义:精准扶贫是指根据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扶贫政策和措施,确保扶贫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乡村生态旅游精准扶贫文献综述
阳认为应开创大扶贫格局,形成全社会扶贫合力。贫困者应增强 “自我发展的能力”,通过扶志和扶智形成脱贫内生力,激发贫 困人口的主动力,防止贫困者返贫。
3.精准管理。鲁春艳认为应对扶贫对象进行动态管理,对扶 贫资金进行精细管理,对扶贫项目进行阳光操作。
二、乡村旅游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 乡村旅游是指城市游客(城镇居民)体验和享受乡村旅游产品 的一种旅游方式。乡村旅游产品包括乡村环境(乡村的山、湖、 河、森林和自然等)、乡村遗产(乡村的传统建筑、工业遗产、 史前遗迹、教堂和村落等)、乡村生活(工艺和工艺品、节事、 乡村食品、农业观光和传统音乐等)和乡村活动(耕种收获、骑 射、划船和垂钓等)。 (二)我国发展乡村旅游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问题。龙茂兴等提出人们普遍对乡村旅游存在三 个认识误区。葛晓虹认为对乡村旅游者的行为动机和消费心理了 解的不足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2.规划问题。葛晓虹指出农家乐因缺乏规划和管理,出现乱 开发、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现象。吴建华等认为许多乡村旅游 区缺乏整体规划控制,基础设施未满足游客的需求,存在食宿设 施简陋和卫生状况差等问题,难以留住游客。 3.乡村性缺失。葛晓虹认为建筑设施的城市化致使乡村形象 遭到破坏,乡村旅游产品商业化导致乡村性缺失。 4.专业人才缺失。吕莉认为乡村旅游专业人才匮乏,从顶层 旅游规划设计到基层旅游服务管理均缺少专业人才参与。葛晓虹 认为从事乡村旅游的服务人员大多数都是乡村居民,而乡村居民 缺乏专业知识和服务意识,达不到旅游接待服务的规范要求。 (三)完善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1.提高思想认识。龙茂兴等认为人们必须对乡村旅游形成系 统、全面的认识,就乡村旅游发展达成共识;其次树立“以旅助 农”“农游合一”的开发理念;最后科学地分析乡村旅游开发可 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从根源上消除问题。 2.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王燕等认为可通过构建主题文化 村、创新传统节日活动、加强美食文化开发等形式深入挖掘乡村 文化内涵,让游客尽享旅游地文化的独特魅力。司嵬等通过对乡 村旅游需求意愿的调查发现,游客最关注乡村本身旅游资源的吸 引力。因此,应深度挖掘乡村文化内涵,营造当地特有的自然环 境和人文景观。 3.打造产品多样性和层次性:吕莉认为设计乡村旅游产品要
2024年乡精准扶贫攻坚计划
2024年乡精准扶贫攻坚计划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乡村经济发展,有效减少贫困人口数量,提高贫困地区的生活质量。
然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因此在2024年,中国政府将推进乡村精准扶贫攻坚计划,进一步夯实脱贫工作的基础,确保所有贫困地区的居民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在2024年的乡村精准扶贫攻坚计划中,产业扶贫将成为重中之重的工作。
通过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方式,稳定贫困地区的收入来源,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政府将积极引导企业投资贫困地区,开发当地资源,推动农产品加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贫困地区产业的发展。
此外,还将注重发展乡村电商,搭建电商平台,帮助农民将农产品直接销售到城市,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销售额。
二、加强教育扶贫工作教育是脱贫致富的基础,因此在2024年的乡村精准扶贫攻坚计划中,教育扶贫工作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和重视。
政府将加大投入,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设施和教学条件,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确保每个贫困地区都有一所优质的学校。
同时,将完善教育扶贫政策,为贫困家庭的子女提供全面的教育保障,鼓励贫困家庭的孩子通过教育改变命运。
三、加大健康扶贫力度健康是民生之本,也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领域。
在2024年的乡村精准扶贫攻坚计划中,政府将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健康扶贫力度。
通过加大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增加贫困地区的医疗服务供给,提高医疗设施和医疗水平,让贫困地区的居民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同时,政府将鼓励和支持农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降低农民的医疗费用负担,减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情况。
四、推动住房扶贫工作住房问题一直是贫困地区居民最迫切的需求之一。
为了解决住房问题,政府将在2024年的乡村精准扶贫攻坚计划中,推动住房扶贫工作。
通过加大住房安全保障项目的建设力度,提供更多贫困家庭的住房保障,让他们能够拥有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旅游精准扶贫的作用机理和推进策略
大多是 进 行 地 区 实 证 分 析 。 也 有 学 者 从 经 济 、 卫
生、 健康 、 交通、 文化素质 、 居 民需 求 等 角度 , 研 究 旅
游 扶贫 的积 极或 消 积影 响 , 强调 发 展 旅 游 不 是 贫 困 地 区的万 能药 , 必 须 在 合 理 的操 控 及 规 划 下 才 能成 功。 ④ 所 提 出 的旅 游扶 贫模 式 主 要有 政 府 主 导模 式 、 景 区带 动模 式 、 农旅结合模式、 移 民迁 置模 式 、 整体
们 纷纷 从 相 关 理 论 、 研 究 内容 、 扶 贫效应 、 精 准 扶 贫、 旅游 精 准 扶 贫 等 方 面进 行 研 究 , 其 议 题 主 要 集
中在 自然旅 游 与减 贫 、 遗产旅 游与扶贫 、 农 业 旅 游
与扶贫 、 住 宿业 与扶 贫 、 社 区旅 游 与 扶贫 等 方 面 , 且
基金项 目: 本文是贵 州省教育厅创新人 才团队建设 项 目“ 武陵 山集 中连 片特 困 区旅 游扶 贫模 式选择 与创新研 究 团队” ( 项目
号: 黔教合人 才团队字[ 2 0 1 3 ] 2 5号) 和贵 州省社会发 展攻 关项 目“ 科技 支撑促 进梵净 山 自然文化遗 产资源保 护与
关键词 : 旅游扶贫 ; 旅游精准扶贫 ; 扶 贫开发 ; 运作机制
中 图分 类 号 : F 1 2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0 m8 2 —0 5
引 言
准 扶贫 的背 景下 , 如 何 将精 准 扶 贫 理 念 应 用 于旅 游
与扶 贫相 互 融 合 的路 径 、 模式 、 机 理 等 展 开 了 积 极
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实施方案
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实施方案一、目标与原则乡村旅游扶贫工程旨在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促进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要坚持以下原则: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发挥政府规划指导、政策扶持、组织协调作用,吸引各类市场主体参与,以市场化方式推动乡村旅游扶贫工程的实施。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根据不同地区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贫困状况,因地制宜地制定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实施方案,突出乡村特色和地方特点。
精准扶贫,惠及民生。
以建档立卡贫困村为重点,将乡村旅游扶贫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
保护生态,持续发展。
在开发乡村旅游资源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修复,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二、任务与要求制定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实施方案。
根据当地资源条件和发展基础,明确乡村旅游扶贫工程的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确定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产业规模、就业人数和收入水平等指标。
建设乡村旅游基础设施。
加强贫困地区旅游道路、步行道、停车场、厕所、供水供电、应急救援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
开发乡村旅游特色产品。
依托当地自然人文资源,设计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线路和产品,打造精品景点和旅游村镇,提高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
加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技能水平,建立完善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
促进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加强乡村旅游与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培育新的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推动乡村经济转型升级。
加强乡村旅游扶贫宣传营销。
利用各种媒体和平台宣传推介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和产品,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和消费。
同时加强对乡村旅游扶贫工程的宣传报道,提高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
村精准扶贫帮扶措施
村精准扶贫帮扶措施村级精准扶贫是指在扶贫过程中,针对每个贫困村的具体情况,采取一系列精准的帮扶措施,以解决贫困村的产业、教育、健康、就业等问题,实现贫困村的脱贫致富。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村级精准扶贫帮扶措施,以供参考。
一、产业扶贫措施1. 发展特色产业:根据贫困村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等条件,选择适合的特色产业,通过技术培训、资金支持、市场拓展等方式,帮助贫困村发展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比如,山区发展林果、茶叶、中药材等产业,平原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
2. 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在贫困村设立农产品加工基地,提供加工技术培训和设备支持,帮助农民将农产品加工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3. 建设农村电商网络:通过建设农村电商网络,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让农产品直接面向市场,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农产品的销售价值,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也方便农民购买生活用品和农资,提高生活品质。
4. 发展乡村旅游业:根据贫困村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资源,开发乡村旅游,吸引游客,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建设农家乐、民宿等旅游设施,提供农村旅游服务,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和农民的脱贫致富。
5. 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鼓励农民组织成立合作社,通过规模化种植、养殖等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合作社还可以减少农产品销售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二、教育扶贫措施1. 建设教育资源:在贫困村兴办学校、幼儿园,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确保贫困村的孩子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
同时,鼓励优秀的教师到贫困村任教,提高教育质量。
2. 提供助学资金:提供助学金、资助贷款等形式的资金支持,帮助贫困村的学生完成学业,减轻贫困家庭的负担。
同时,还可以提供免费的教科书、课外读物等,提高学生学习条件。
3. 培训农民技能:组织农民参加职业培训和技术培训,提供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帮助农民提高就业能力,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
三、健康扶贫措施1. 建设卫生设施:在贫困村建设卫生院、卫生室等卫生设施,提供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
精准扶贫背景下红色旅游助推扶贫攻坚的研究
精准扶贫背景下红色旅游助推扶贫攻坚的研究一、红色旅游与扶贫攻坚的关系1. 红色旅游的定义红色旅游是指游客通过参观与中国革命斗争相关的地点、场所、设施等,了解和感受中国革命斗争的历史、文化和精神,以及革命英烈的事迹和精神,从而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培育民族精神,传承革命文化。
红色旅游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可以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可以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增加旅游业收入,提升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可以有效地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扶贫攻坚工作的开展。
1. 毛主席故里--湖南省韶山韶山位于湖南省湘潭市,是毛泽东主席的故乡。
韶山作为中国革命的圣地,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
近年来,韶山积极发展红色旅游,通过建设毛主席故居、毛主席广场等景点,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
韶山还开展了一系列的扶贫攻坚工作,通过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有效地助推了扶贫攻坚工作的开展。
2. 邓小平故居--广东省韶关以上两个案例表明,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可以有效地助推扶贫攻坚工作的开展,提升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就业机会,改善贫困地区的经济状况,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的进行。
1. 挖掘和开发当地红色旅游资源许多贫困地区都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但是由于交通不便、设施落后等原因,很难吸引游客前来参观。
需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的挖掘和开发力度,提升红色旅游景点的品质和服务水平,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2. 加大对红色旅游的宣传推广力度通过加大对红色旅游的宣传推广力度,提升人们对红色旅游的认知和了解,增加对红色旅游的兴趣和热情,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3. 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共赢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
政府可以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鼓励企业参与到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中来,实现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共赢。
山西旅游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精准扶贫
山西旅游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精准扶贫山西,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壮丽的自然风光。
然而,在旅游业的发展中,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并助力精准扶贫,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高质量的旅游发展,首先离不开对旅游资源的深度挖掘和合理规划。
山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从古老的平遥古城到壮观的云冈石窟,从雄伟的五台山到神秘的悬空寺,每一处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传承。
但这些资源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这些景点的研究和保护,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科学规划,将这些分散的景点串联成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线路,打造出具有山西特色的旅游品牌。
同时,要注重旅游产品的创新和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观光旅游,还应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生态旅游等多种形式。
比如,在一些乡村地区,可以开发农家乐、民俗体验等项目,让游客亲身感受山西的乡村生活和民俗文化;在自然风光优美的地方,建设露营基地、徒步旅行线路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基础设施的完善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交通是旅游业的命脉,山西应加强交通建设,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
不仅要改善公路、铁路等交通条件,还要优化景区内部的交通设施,如观光车、缆车等,为游客提供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
此外,住宿、餐饮、购物等配套设施也需要跟上,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
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
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
从导游的讲解能力到酒店服务人员的接待水平,都要进行规范和提升。
同时,建立健全旅游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游客在旅途中遇到的问题,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树立山西旅游的良好形象。
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山西旅游业还肩负着精准扶贫的重要使命。
许多贫困地区往往拥有着独特的旅游资源,通过发展旅游业,可以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比如,在一些贫困山区,可以依托美丽的自然风光,发展乡村旅游。
精准扶贫的特点和实践案例
精准扶贫的特点和实践案例一、精准扶贫的特点精准扶贫是指根据贫困人群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解决其贫困问题,实现脱贫致富。
其最大的特点是针对性强,具有精细化、智能化和协同性三大特点。
1.精细化精准扶贫以精细化为主要特点,即针对贫困人群的个体化特点进行调查,了解其真正需求并有针对性地解决贫困问题。
通过实现个体化的精准扶贫,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有效地摆脱贫困,达到精准扶贫的目标。
2.智能化精准扶贫的另一个特点是智能化,即利用现代技术,对贫困人群进行精确识别、分级分类和精准施策。
这不仅可以提高施策效率,而且可以减少资源浪费,提高扶贫资源的利用效益。
3.协同性精准扶贫在实施过程中还具有协同性,即多个部门和组织之间紧密协作、相互补充、共同实施,实现扶贫措施与需求、利益之间的协调。
这可以实现资源整合,避免重复投入,提高扶贫的综合效益。
二、实践案例1.中国“精准扶贫”政策自2013年以来,中国政府开始实施精准扶贫政策,通过数据收集、贫困人员识别、解决方案制定以及资金投入等多种手段,帮助数百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政府加强与各有关部门和社会积极力量的协作,优化扶贫资源配置,切实提升扶贫工作的效果和效率,为全球其他国家提供了精准扶贫的有益借鉴。
2.文化扶贫计划文化扶贫计划是一项集文化事业发展、旅游业发展和扶贫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扶贫工程,其定位为“基于文化价值的产业扶贫,通过文化引领提高贫困地区的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
此计划以贫困地区的文化资源为中心,通过多个方面的开发和推广,实现稳定产业、提升文化水平和全面扶贫致富的目标,成功地推动了诸如旅游业、文化传承、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全面发展,并获得了社会广泛认可。
3.西班牙Ultreia项目在西班牙,瘦弱的羊群、干旱的气候和贫穷的生活成为数百年来当地农民的主要问题。
为了使当地居民在农业以外的产业摆脱贫困,当地政府实施了“Ultreia”项目,通过开发人力资源、培养技能培训、增强与市场的合作等方式,使当地的露天市场再次焕发新活力,吸引了更多的客户,通过不断拓展市场,不断扩大产业规模,从而循序渐进地帮助了贫困农民走向了繁荣。
旅游精准扶贫策略探索
2020年第19卷第12期旅游精准扶贫策略探索□周慧丽陆晓雨【内容摘要】近年来旅游的扶贫功能越发重要,很多脱贫攻坚项目都与相关的旅游规划有关,可以推测到未来将会有一大部分贫困人口受益于旅游业的扶贫发展,进而脱离贫困,达到预期目标。
本文就旅游的精准扶贫策略提出几点建议,以期能够为旅游扶贫提供一些建议与借鉴。
【关键词】脱贫祛困;旅游规划;精准扶贫【作者简介】周慧丽(1985 ),女,河南洛阳人;河南林业职业学院助理讲师;研究方向:旅游规划与管理陆晓雨(1989 ),女,江苏启东人;河南林业职业学院助理讲师;研究方向:食品加工、林果资源高效利用一、旅游精准扶贫的策略(一)精准定位旅游扶贫项目的发展潜力。
旅游扶贫,其本质上就是在已经拥有一定旅游资源并具备一定的旅游开展的基础条件的贫困地区,合理开发其乡村旅游业,并且让贫困地区的社区居民最大限度的参与旅游业的发展中,在提升当地旅游业整体发展潜力的基础上,实现当地贫困人口脱贫的最终目标。
贫困地区相关旅游项目的规划与发展,是能够进行旅游精准扶贫重要基石,也是先行条件。
因此,在进行旅游精准扶贫的战术战略时,必须保证贫困地区的相关旅游产业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具备一定地域特色的旅游产业。
只有这样,通过发展贫困地区的旅游也来实现其脱贫才是可行的,并具有可操作性的。
通过研究目前我国已经进行的通过旅游产业实现脱贫目标的实践活动,都能够得出要进行旅游产业的扶贫就一定要能够对贫困地区相关旅游扶贫项目本身的内在价值与发展进行极其精准的定位。
比如,在广西依托其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条件,设立了很多的旅游扶贫项目,并能够实现其脱贫目标。
因此精准定位旅游扶贫项目的内在价值与发展潜力是保证最终实现旅游脱贫的重要策略。
(二)精准定位政府在旅游扶贫中的重要作用。
针对这一策略,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是政府应积极地为良好的旅游扶贫项目构建发展平台。
建立多维度、全方位的旅游精准扶贫的良性体制。
旅游文化精准扶贫实施方案
旅游文化精准扶贫实施方案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文化已经成为了许多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
然而,一些贫困地区由于自然条件、交通不便、文化传统等因素,旅游业发展滞后,无法充分利用自身的旅游资源来增加收入和改善生活。
因此,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对于这些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要充分调查和了解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
这包括自然景观、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等方面的资源,需要进行科学评估和规划,找出地区特色和优势,为后续的开发提供依据。
其次,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需要修建道路、改善交通,完善酒店、餐饮等设施,提高旅游接待能力。
同时,还要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保护好自然景观,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接着,要进行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创新。
根据地区的特色和资源,设计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例如特色旅游线路、民俗体验项目等。
同时,可以结合当地的农业、手工业等产业,开发农家乐、手工艺品销售等项目,为当地居民提供增收渠道。
另外,要加强宣传和推广工作。
通过各种渠道,包括网络、媒体、展会等,向外界宣传当地的旅游资源和特色,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同时,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形成区域联动效应,共同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最后,要加强人才培养和管理。
培养一支具有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的旅游从业人员,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同时,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加强监管和规范市场秩序,确保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旅游文化精准扶贫实施方案需要全面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和资源禀赋,科学合理地制定发展规划和措施,确保旅游业能够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可以让更多的贫困地区实现旅游扶贫,走上富裕之路。
河北涞水县山南村红色旅游助力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讲述扶贫故事,提炼扶贫经验E-mail:cwzrbjb@河北谏水县山南村红色旅游助力精准扶贫-------------------------------------------------------------------------□程卫民郝凌峰河北省保定市滦水县山南村位于滦水县深山区,全村538户1321人,2014年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404户1200人。
现如今的山南村,不仅带动更多的贫困群众脱贫,还迎来了红色旅游热,来自县域各个村庄及北京、保定等周边市县的党员、群众纷纷来到这里接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重温党的光辉历史,两个多月时间接待游客6000余人。
山南村是革命老区,是冀热察区党委、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所在地,萧克、邓华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战斗、生活过,村两委紧紧抓住本村地理位置优势和得天独厚的历史环境,积极挖掘、保护红色资源,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带动山南村经济发展。
谏水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协助山南村对冀热察区党委旧址进行了修缮,根据经典红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改编了霸王鞭舞蹈,打造红色精品舞台剧目,并进行了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
成立“八路军大食堂”,为山南村当地的群众提供多个就业岗位。
通过工作队、村两委及村民们的共同努力,山南村的红色旅游初具规模,4月21日,山南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式启动,目前已接待游客6000余人,这标志着山南村借助红色旅游助力精准扶贫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萝种植管理工作中,学会了技术,今年6月神湾菠萝上市以来,她也从销售情况上看到了信心。
“零售最多的时候,一天卖出几百斤,价钱也不错。
”陈土娟说,神湾菠萝在当地是个新品种,一上市就广受好评,未来销路肯定不用发愁。
陈土娟的“菠萝计划”落地的同时,扶贫基地的种植面积也在扩大。
李靖宇介绍,裕丰村的神湾菠萝种植基地,今年已经增加到两个,扩种18亩,明年共计35亩的菠萝田都可收获。
距离不远的五合村今年也扩种了10亩,种植面积达到20亩。
精准扶贫背景下的涪陵区乡村旅游发展策略探究
精准扶贫背景下的涪陵区乡村旅游发展策略探究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乡村旅游成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涪陵区作为重庆市下辖的一区,也在积极探索发展乡村旅游的道路。
在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涪陵区的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
因此,本文将探讨涪陵区在精准扶贫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1. 挖掘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涪陵区拥有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涪陵古城、铁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梁山景区等。
政府应重点挖掘这些资源,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乡村旅游景点和产品。
比如可以精心设计涪陵古城的宣传策划,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同时举办相关活动吸引游客。
在涪陵区的其他景点中,也可以探索发展特色民宿,打造别具一格的住宿体验,提高游客满意度。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作为保障。
政府应加强对乡村旅游设施的建设投入,例如改善交通条件、提高水电气供应质量、建设游客服务中心等。
另外,针对污水处理、垃圾清理等问题应加强设施建设和管理,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
3. 培育乡村旅游产业涪陵区需要通过建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乡村旅游特色品牌,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政府可以扶持当地农民和中小企业,鼓励他们通过种植当地具有特色的农作物,开办民宿、乡村餐饮、文化礼品等,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链。
政府还可以举办相关培训,提高当地农民和中小企业的乡村旅游从业技能,增加他们的收入。
4. 推广文化、餐饮等服务业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文化和餐饮服务业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政府应该注重推广当地的文化和饮食文化,通过旅游节庆,体验活动等方式吸引游客,增加当地的文化软实力。
另外,餐饮服务业也应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和卫生标准,增加游客的满意度。
总之,涪陵区的乡村旅游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与引导。
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结合当地的资源和产业特点,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品牌,培育乡村旅游产业链,同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助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脱贫攻坚。
精准扶贫背景下的涪陵区乡村旅游发展策略探究
精准扶贫背景下的涪陵区乡村旅游发展策略探究随着中国精准扶贫战略的推进,乡村旅游已成为精准扶贫的一项重要举措。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涪陵区正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本文从涪陵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潜力,提出相应的策略措施,以期为涪陵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启示。
一、涪陵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涪陵区地处重庆市东南部,是一个山区县,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县。
涪陵区的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主要包括温泉、农家风景区、古镇、山水风光等。
近年来,涪陵区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提升了该区的乡村旅游品牌形象。
(一)乡村旅游资源优势明显涪陵区拥有丰富的温泉资源,包括天马温泉、花印谷温泉等,其中天马温泉是重庆市唯一的国家5A级景区。
同时,该区还拥有众多的山水风光和历史文化遗迹,如梁山景区、曾家岩壁画等,是文化旅游的重要景点。
此外,涪陵区的农村风景区也在不断发展,如花印谷农庄、李氏庄园、龙门生态农庄等,已成为重庆市民和游客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二)乡村旅游产业初步形成格局涪陵区乡村旅游产业已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格局。
该区的乡村旅游企业数量逐年增加,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规模和特色的旅游企业,如花印谷农庄、天马温泉、龙门生态农庄等,丰富了涪陵区的乡村旅游产品。
与此同时,该区政府也积极扶持乡村旅游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扶持特色乡村旅游和乡村旅游企业的发展。
(三)乡村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尚有欠缺涪陵区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还存在一些欠缺,如市场营销手段不够灵活,缺乏多元化的旅游产品,旅游开发水平与旅游产品品质不匹配,旅游产品营销能力不足等。
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涪陵区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影响着游客的游览体验。
二、策略措施(一)开发品质化、多元化的旅游产品涪陵区的乡村旅游产品需要更加品质化、多元化,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要针对游客的不同需求,开发一些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如农家民宿、特色美食、休闲娱乐等。
关于围绕“旅游+”做好旅游精准扶贫工作报告范文
关于围绕“旅游+”做好旅游精准扶贫工作报告范文目前,我国旅游业开展势头强劲,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提高,如今已进入了“旅游+”新时代。
“旅游+”,是指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力、整合力和提升力,为相关行业和领域开展提供旅游平台、插上旅游翅膀,催生新业态,提升相关行业和领域的开展水平与综合价值。
据我所知,“旅游+”代表着一种新的先进生产力。
“旅游+”是旅游业创新开展的方向。
培育旅游大产业,关键是做好做足“旅游+”这篇大文章。
当前,我国整体开展为“旅游+”创造了条件。
通过实施“旅游+”,我国旅游业将经历一个大调整、大变革、大跨越的过程,进而实现从量变到质变、从数量增长到质效提升、从粗放经营到集约开展的大变化,向旅游强国稳步迈进。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我们关于旅游的认识停留在简单的消费层面,把旅游看成是孤立的行业。
实际上,旅游对国民经济的奉献不仅仅是消费,而是覆盖消费、投资、出口三大领域;旅游是增强国民幸福感、提升国民安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产业,也是具有优化区域布局、统筹城乡开展、促进新型城镇化功能的新经济增长点。
xx县是国贫县,乡村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乡村旅游扶贫也是该县农村扶贫开发的主渠道之一。
xx旅游扶贫既有利于打破xx 县贫困地区的封闭状态,又有利于更新人们观念、提高人口素质,促进实现物质和精神双脱贫。
9月11日上午,xx县旅游局全体干部认真传达学习全县结对帮扶、精准扶贫暨基层党建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并对县委书记饶xx就如何抓好结对帮扶、精准扶贫暨基层党建工作的讲话精神进展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
我们作为县级基层旅游部门,该如何做好旅游扶贫工作呢?我个人的思考是:围绕建立文明新村目标,以精准扶贫为突破口,以开展乡村旅游为主线,以产业开展为支撑,以富民兴村为目标,突出“四个一” 工作重点:。
2024-2024年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2024-2024年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嘿,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2024-2024年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
这可是个大工程,咱们得一步一步来,让精准扶贫真正落到实处。
咱们得明确目标。
这次精准扶贫的目标是:确保到2024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
听起来是不是很有挑战性?那就对了,咱们就是要迎难而上!一、产业扶贫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中之重。
咱们要因地制宜,发展适合当地的产业。
比如:1.发展特色农业。
鼓励农民种植高效益的经济作物,提高农业产值。
2.发展乡村旅游。
充分利用当地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吸引游客,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3.发展农村电商。
借助互联网,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民收入。
二、就业扶贫就业是民生之本,咱们要想法子让贫困人口有稳定的工作。
1.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让贫困人口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就业竞争力。
2.开发公益性岗位。
为贫困人口提供临时性、季节性工作岗位,保障其基本生活。
三、教育扶贫教育是拔掉穷根的关键。
咱们要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
四、健康扶贫健康扶贫是提高贫困人口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1.加强基层医疗服务。
提高贫困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水平,确保贫困人口看病就医方便、便宜。
2.推广健康扶贫政策。
让贫困人口享受到国家提供的健康扶贫政策,减轻医疗负担。
五、社会保障扶贫社会保障是贫困人口的一道防线。
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确保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应助尽助。
2.加强社会救助。
对特困群体进行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
咱们还得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
1.建立健全领导机制。
明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职责,形成工作合力。
2.强化考核监督。
对精准扶贫工作进行定期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注意事项:1.注意产业扶贫的可持续性。
避免盲目跟风,发展当地真正有优势的产业。
解决办法:进行市场调研,结合当地资源优势,科学规划产业发展。
2.注意就业扶贫的针对性。
我国旅游精准扶贫研究进展及对新时代旅游精准扶贫研究的启示
我国旅游精准扶贫研究进展及对新时代旅游精准扶贫研究的启示作者:廖军华黄艳来源:《重庆社会科学》2019年第05期摘要:旅游精准扶贫是精准扶贫理念在旅游领域的运用与延伸。
目前,旅游精准扶贫主要研究内容涵盖旅游精准扶贫的概念界定、旅游精准扶贫的识别、旅游精准扶贫的模式与运行机制、旅游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及旅游精准扶贫的效应等五个方面。
整体而言,旅游精准扶贫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研究成果总量偏少,不适应旅游精准扶贫实践的需要;定性研究是当前的主流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比较少见;旅游精准扶贫效应评估及社区参与旅游精准扶贫等方面研究缺乏乃至空白;地理学、管理学及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借鉴不够。
旅游精准扶贫研究需进一步丰富研究内容、拓展研究方法、增加研究深度,不断完善旅游精准扶贫理论以指导旅游扶贫实践。
今后旅游精准扶贫研究需更多地聚焦旅游精准扶贫效应评估、旅游精准扶贫的机制、旅游精准扶贫的社区参与以及旅游精准扶贫案例研究等领域。
关键词:旅游扶贫;旅游精准扶贫;研究进展;启示[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章编号] 1673-0186(2019)05-0080-009[文献标识码] A; ; ; [DOI编码] 10.19631/ki.css.2019.05.009贫困(poverty)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反贫困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议题。
2000年联合国提出到2015年底将全世界贫困水平降低50%的目标。
20世纪90年代末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Pro-poor Tourism)这一概念由英国国际发展局(DFID)率先提出之后,旅游扶贫成为高频词,引起旅游业界与学术界的高度关注[1]。
2013年我国领导人首次提出“精准扶贫”这一概念(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在湖南湘西调研扶贫攻坚时提出扶贫要因地制宜、细致工作、精准扶贫),随后,精准扶贫进入研究者视野,部分学者对精准扶贫进行了研究,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以及精准管理是当前精准扶贫研究中关注的焦点。
精准脱贫案例
精准脱贫案例近年来,我国在精准扶贫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各地也涌现出了许多成功的精准脱贫案例。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些典型的案例,探讨它们的成功经验。
第一组案例来自云南省某贫困县,该县采取了因地制宜的产业扶贫措施。
通过调研分析,县委县政府确定了当地适宜发展的产业,如茶叶种植、畜牧业等。
在扶贫过程中,县政府注重培训贫困户的技能,提高他们的生产能力,同时引进了一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养殖技术。
通过产业扶贫,当地贫困户的收入逐渐增加,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
第二组案例来自贵州省的一个贫困村,该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脱贫。
该村地处风景秀丽的山区,资源丰富,但由于交通不便,长期以来一直是贫困村。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村里积极开展乡村旅游业,修建了一些特色民宿,开发了一些特色旅游线路。
通过宣传推广,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村民也能通过旅游业增加收入,逐渐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第三组案例来自河南省的一个贫困家庭,该家庭通过发展种养殖业实现了脱贫。
这个家庭以前靠打工为生,收入很低。
后来,他们通过政府的帮扶,学习了种植和养殖技术,开始种植水果和蔬菜,养殖家禽。
经过几年的努力,他们的收入逐渐增加,生活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以上案例表明,精准扶贫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户施策。
只有找准贫困户的特色产业,发挥其优势,才能实现真正的脱贫。
同时,政府的帮扶政策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只有政府给予了足够的支持和帮助,才能使贫困户真正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更加注重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因村施策,找准扶贫的突破口,切实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旅游精准扶贫的相关概念及关系
旅游精准扶贫的相关概念及关系作者:杨娜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年第16期[摘要]旅游精准扶贫是一种无烟、低污染的扶贫方式,是一种“输血式”扶贫,同时也是一种以发展产业为手段的“造血式”的扶贫。
进一步探讨相关概念,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对旅游精准扶贫的研究。
[关键词]旅游;精准;扶贫;概念[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1 相关概念1.1 精准扶贫完整的“精准扶贫”概念是由新一届中央政府领导人于年提出的,然而目前给出精准扶贫确切定义的较少,更多的是对精准扶贫理念的阐述。
强调扶贫资源更多、更准确地向贫困人口倾斜,即“谁贫困就扶谁,谁的贫困程度深就应扶得多”。
精准扶贫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精准识别,要通过有效的程序将扶贫对象识别出来;二是精准帮扶,采取针对性扶持措施,确保帮扶的效果;三是精准管理,跟踪监测扶贫工作过程及取得的效果,并以此为依据对各项扶贫工作进行考核。
精准扶贫关键是要真正锁定扶贫对象,目的就是要实现“精确滴灌”,将扶贫落实到户到人。
其主要内容是通过为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和实施信息化管理,以做到对扶贫对象的准确识别,深入分析扶贫对象的致贫原因,明确落实帮扶主体的责任,逐村逐户釆取有针对性的扶持措施,确保达到稳定脱贫的目标。
1.2 旅游扶贫随着我国旅游扶贫实践的开展,旅游扶贫的概念于1991年被首次提出。
此后,旅游扶贫在国内的学术研究和政策讨论中不断出现。
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学者给出的旅游扶贫定义达几十种之多,尚未形成统一。
归纳出国内学者对旅游扶贫概念认识的共同点。
如旅游扶贫的开展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一般是在具备一定的旅游发展条件和基础的贫困地区(或欠发达地区)实施;旅游扶贫是一种区别于以往扶贫方式的一种“造血式”扶贫;旅游扶贫离不开旅游发展这一前提条件,旅游业发展是旅游扶贫的基础;扶贫是旅游扶贫的本质所在,发展旅游业只是旅游扶贫所釆用的途径和手段;旅游扶贫的目标是通过旅游发展实现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或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等等。
文化旅游如何助力精准扶贫攻坚
文化旅游如何助力精准扶贫攻坚在当今时代,精准扶贫攻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
而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模式,正逐渐展现出其在助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方面的巨大潜力。
文化旅游能够为贫困地区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
贫困地区往往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和历史遗迹等丰富的旅游资源。
通过合理的开发和推广,这些地区能够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从而带动当地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例如,一些偏远山区拥有美丽的自然景观,如壮观的瀑布、奇特的山峰等,通过建设旅游设施,开发旅游线路,吸引游客前来游览,当地居民可以开办农家乐、民宿等,增加收入。
文化旅游有助于促进贫困地区的就业。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包括导游、服务员、保洁员、司机等。
这为贫困地区的居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使他们能够在家门口就业,减少外出打工的成本和风险。
而且,旅游业的季节性特点相对不明显,能够提供较为稳定的就业岗位。
比如,在一些古村落,通过发展文化旅游,当地居民可以从事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和销售,不仅传承了文化,还增加了收入。
文化旅游能够推动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改善。
为了吸引游客,提高旅游体验,政府和相关企业往往会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道路、水电、通信等。
这些基础设施的改善不仅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也为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为其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曾经一些贫困山村道路崎岖,交通不便,随着文化旅游的兴起,政府修建了宽阔平坦的公路,改善了交通状况,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文化旅游有利于保护和传承贫困地区的文化遗产。
许多贫困地区拥有独特的民俗文化、传统技艺和历史建筑等文化遗产。
通过发展文化旅游,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些文化遗产,激发当地居民对自身文化的自豪感和保护意识,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比如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地区,通过举办民俗文化节等活动,展示独特的民族风情和传统文化,吸引游客的同时,也让本民族的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