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回乡偶书教案A

合集下载

回乡偶书教案

回乡偶书教案

回乡偶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回乡偶书》的背景和作者。

(2)掌握《回乡偶书》的诗词特点和表现手法。

(3)学会欣赏和评价《回乡偶书》的艺术价值。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回乡偶书》的诗词特点和表现手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2)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回乡偶书》的背景和作者。

(2)《回乡偶书》的诗词特点和表现手法。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回乡偶书》的艺术价值。

(2)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回乡偶书》的诗词特点和表现手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 《回乡偶书》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回乡偶书》的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回乡偶书》的背景和作者。

(2)让学生自主查找资料,了解《回乡偶书》的诗词特点和表现手法。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回乡偶书》的艺术价值和审美特点,形成共识。

(2)展示交流:让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本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同学提问、补充。

4. 教师点拨:(1)总结归纳:教师对全班的讨论成果进行总结归纳,明确《回乡偶书》的背景和作者,以及《回乡偶书》的诗词特点和表现手法。

(2)案例分析:教师通过具体案例,讲解《回乡偶书》的艺术价值和审美特点,以及欣赏和评价《回乡偶书》的方法。

回乡偶书教案

回乡偶书教案

回乡偶书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是以《回乡偶书》为文本,通过阅读和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案从课前导入、课文阅读、课文分析和主题探讨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课文,并通过写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学写作能力。

第一节课前导入1.组织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引导学生复习《回乡偶书》的作者、主题等相关内容。

2.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故乡的回忆和情感,引导学生进入本堂课的学习状态。

第二节课文阅读1.组织学生朗读课文《回乡偶书》,帮助学生熟悉课文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

2.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并回答相关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注重理解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句子和段落,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意思和结构。

第三节课文分析1.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理解课文的主旨和情感表达。

2.探讨作者通过哪些文学手法和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乡之情。

3.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的作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欣赏。

第四节主题探讨1.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回乡偶书》的主题,并与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分组讨论,探讨回乡对人们的意义和价值,展示学生对故乡的思考和回忆。

3.通过个人或小组写作,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自己故乡的文章,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乡之情和情感变化。

第五节总结与拓展1.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复习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2.鼓励学生在课后拓展阅读,寻找和《回乡偶书》相关的文学作品或其他作品进行阅读和比较分析。

3.鼓励学生多进行写作训练,提高自己的文学写作能力。

这是一份架构完整的《回乡偶书》教案,没有了重复的标题文字。

教案设计从导入、阅读、分析、探讨等方面展开教学,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课文,并通过写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学写作能力。

回乡偶书 教案

回乡偶书 教案

回乡偶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回乡偶书》的作者和背景;2.理解《回乡偶书》的故事情节,把握主题和中心思想;3.能够分析《回乡偶书》中的人物形象及其特点;4.能够运用适当的词语表达和描述《回乡偶书》中的场景和情节;5.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批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回乡偶书》的主要内容和情节;2.理解人物形象及其塑造的特点;3.掌握文学欣赏的一般方法;4.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发展学生的文学批评能力和创作能力;2.引导学生理解《回乡偶书》中的深层内涵。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导入,引导学生了解《回乡偶书》的作者罗兰。

介绍故事背景,让学生对故事情节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学习与讨论(40分钟)教师进行适当的讲解,带领学生分析《回乡偶书》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展开讨论。

3.文本赏析(30分钟)指导学生逐段赏析《回乡偶书》中的经典语句和描写手法,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之美。

4.写作练习(3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让他们根据所学知识和对《回乡偶书》的理解,写出自己的观后感或对故事的重新诠释。

5.课堂总结(10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概括重点,引导学生加深对《回乡偶书》的理解和感悟。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回乡偶书》,并结合课堂所学内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读后感,展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回乡偶书》的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同时,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创造力。

《回乡偶书》语文教案

《回乡偶书》语文教案

《回乡偶书》语文教案《回乡偶书》语文教案《回乡偶书》语文教案1一、导入1、这节课我们学习贺知章写的另一首《回乡偶书》。

2、板书课题、解题。

二、学习《回乡偶书》。

1、简介作者及背景。

那么谁来介绍一下这首的作者?2、齐读、指名读。

思考:这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3、借助课文注释及自学诗句,记下不懂的问题,然后小组讨论。

{学生自学讨论}4、同学们学得真起劲,那么今天我们又学会了一首诗,高不高兴?那么放学回家后把这首诗给父母讲一讲好不好?(1)分角色试练表演。

(2)指定小组在班上展示表演。

师:同学今天学的真不错,那么其他同学学了这首古诗后还有什么收获?(生谈)5、小结:诗人少小时离开家乡,年纪老了才得以重返家乡,离开家乡久了,一切都可以改变,惟有“乡音无改”,这无改的`乡音里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同时又有淡淡的忧伤,那么我们能不能带着对家乡的思念,怀着淡淡的忧伤读一读这首诗。

6、指导朗读。

(试读、指名读、齐读、试背。

)7、《回乡偶书》描绘了诗人告老返乡不被相认的情景,那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诗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想象。

试着将《回乡偶书》编成故事,再演一演。

(1)在小组内进行编演(2)指定小组在班上展示演出,师生评议。

8、师模仿“记者”,采访“贺知章”。

9、感情朗读、想象情景。

三、布置作业。

(任选一题)1。

为《回乡偶书》完成一幅诗配画。

2。

编故事。

反思:在古诗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手段,孩子们会感到“易”“趣”“活”,课堂上不在是那种没完没了的单调重复的各种习题和可有可无的乏味的回答,学生的视野、思想也不被禁锢在小小的教室里,通过表演,诗中那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景及耐人寻味的情感,都会深深地印到学生的脑海里。

爱表演是学生的天性。

学生要表演,首先要熟读课文内容,深入理解课文语言;其次要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计表演过程。

因此,课堂表演能促进学生正确理解并灵活运用课文语言,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有效方法。

《回乡偶书》语文教案2一、原文: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回乡偶书 教案

回乡偶书 教案

回乡偶书教案教案标题:回乡偶书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回乡偶书》这篇散文,学生能够理解和分析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情感和思考。

教学重点:1. 理解和分析《回乡偶书》的主题和情感。

2. 学会使用文学鉴赏的方法解读文本。

3.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表达个人对家乡的情感和思考。

教学难点:1. 分析和理解《回乡偶书》的深层含义。

2. 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解读文本。

3.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表达个人对家乡的情感和思考。

教学准备:1. 《回乡偶书》散文文本。

2. 课堂展示工具,如投影仪或白板。

3. 学生笔记本和写作工具。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家乡,询问学生对家乡的印象和感受。

2. 提出问题:你有没有过回乡的经历?回乡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阅读与理解(15分钟):1. 将《回乡偶书》散文文本呈现给学生,并简要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

2. 学生独立阅读散文文本,并标记出对自己来说重要的句子和段落。

3. 学生小组讨论,分享自己标记的句子和段落,并解释为什么他们认为这些句子和段落重要。

文学鉴赏(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回乡偶书》的主题和情感,并解释作者通过哪些手法表达这些主题和情感。

2. 教师提供一些文学鉴赏的方法,如比喻、象征、对比等,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

3. 学生小组合作,选择一种文学鉴赏方法,解读散文中的一个句子或段落,并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解读结果。

写作练习(20分钟):1. 教师提供写作练习题目:写一篇关于你家乡的文章,表达你对家乡的情感和思考。

2. 学生独立完成写作练习,可以参考《回乡偶书》中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3. 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互评和修改。

总结与展示(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可以选择朗读或展示自己的文章。

2.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回乡偶书 古诗教案

回乡偶书 古诗教案

回乡偶书古诗教案教案标题:回乡偶书古诗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和理解《回乡偶书》这首古诗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学习古诗的基本韵律和修辞手法。

3. 培养学生欣赏古诗的能力,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教学重点:1. 理解《回乡偶书》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学习古诗的基本韵律和修辞手法。

教学准备:1. 课文《回乡偶书》的复印件。

2. PowerPoint演示文稿。

3. 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乡村风光,引发学生对回乡的向往和思考。

2. 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他们曾经离开过的地方,以及离开后的感受。

导入:1. 分享《回乡偶书》这首古诗的背景和作者杨万里的简介。

2. 播放杨万里的相关音乐或音频,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音乐之美。

阅读理解:1. 学生独立阅读《回乡偶书》。

2. 学生小组讨论古诗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并汇报给全班。

分析韵律和修辞手法:1. 通过PPT演示,向学生介绍古诗的基本韵律和修辞手法,如平仄、押韵、比喻等。

2. 引导学生分析《回乡偶书》中使用的韵律和修辞手法,探讨其对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的作用。

欣赏和朗读:1. 教师朗读《回乡偶书》,学生跟读,并注意韵律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2. 学生分组朗读《回乡偶书》,并用表演形式展现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拓展活动:1. 学生自选一首古诗,进行韵律和修辞手法的分析,并向全班分享。

2. 学生创作一首回乡题材的诗歌,展示对乡愁的理解和情感表达。

总结:1. 教师总结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

2. 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作业:1. 完成学生练习册上与《回乡偶书》相关的练习题。

2.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古诗,培养对古诗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2. 评估学生完成的练习册和分享的诗歌作品。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文化遗址或博物馆,进一步了解古代文化和古诗的背景。

2. 组织学生参加古诗朗诵比赛或创作比赛,展示他们的才华和对古诗的理解。

古诗回乡偶书教案

古诗回乡偶书教案

古诗回乡偶书教案教案名称:古诗《回乡偶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古诗《回乡偶书》的内容和意义。

2.学习鉴赏古诗的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回乡偶书》的主题和寓意。

2.学习鉴赏古诗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回乡偶书》的深层含义。

2.运用鉴赏古诗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分析和解读。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古诗的内容和分析古诗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课堂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配套教材:通过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掌握古诗的鉴赏方法和技巧。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描绘乡村田园风景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回忆和情感,激发学生对古诗《回乡偶书》的兴趣。

2.复习(10分钟)复习上一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古诗的基本要素(诗题、体裁、诗人、意象等),为学习新课内容做好铺垫。

3.新课讲解(15分钟)向学生介绍古诗《回乡偶书》的作者、创作背景和写作意图,讲解古诗的基本结构和修辞手法,并逐句解析古诗的内容和意义。

4.分析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课文内容和理解,就古诗的主题、寓意、形象描写等进行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5.师生互动(10分钟)以问答的形式,老师与学生互动,探讨古诗的内涵和形式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

6.写作练习(15分钟)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由发挥,以《回乡偶书》为题材,写一篇小故事或者小作文,体会诗中的情感和意境。

7.总结(5分钟)通过复述和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引导他们明确下一步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六、教学资源1.图片:乡村田园风景图片。

2.教材:古诗鉴赏教材中的《回乡偶书》内容。

3.教辅材料:鉴赏古诗的方法和技巧的教辅材料。

七、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评价:考察学生对古诗《回乡偶书》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课后作业评价:考察学生对古诗的写作理解和运用能力。

回乡偶书教案

回乡偶书教案

回乡偶书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回乡偶书》。

2、学生能够理解诗中的字词和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学生能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意境,培养对古诗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古诗中的重点字词和诗句的含义。

(2)体会诗人久别回乡的复杂情感。

2、难点(1)感受古诗的意境,领悟诗人的思乡之情。

(2)引导学生对古诗进行创造性的表达和理解。

三、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2、讲解法对古诗中的生字、生词和诗句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3、情境教学法创设与古诗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诗人的情感。

4、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古诗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1、导入(1)通过讲述一个关于离乡和回乡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家乡的情感共鸣。

(2)提问学生对家乡的感受和记忆,引入古诗《回乡偶书》。

2、作者简介简单介绍诗人贺知章的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人的经历对其作品的影响。

3、初读古诗(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纠正读音和节奏。

4、字词讲解(1)解释诗中的生字、生词,如“偶”“鬓毛衰”等。

(2)结合诗句,让学生理解字词的含义。

5、诗句理解(1)逐句讲解诗句的意思,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的内容,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6、情感体会(1)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回乡时的心情,从诗中找出体现情感的词句。

(2)讨论诗人为何会有这样的情感,体会诗人久别回乡的复杂感受。

7、朗读背诵(1)学生再次朗读古诗,注意情感的表达。

(2)分组背诵、个人背诵,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8、拓展延伸(1)让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其他关于思乡的古诗。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9、课堂小结(1)总结古诗的主要内容和诗人的情感。

(2)强调学习古诗的方法和重要性。

回乡偶书长春版四年级下册教案

回乡偶书长春版四年级下册教案

回乡偶书长春版四年级下册教案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4-1回乡偶书教学目的:1.学生讨论学习,自读自悟读懂诗歌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2.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了解诗人的生平。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难点:读懂古诗含义,体会古诗意境。

教学时数:1课时基础知识:生字:鬓:bin 脸旁边靠近耳朵长头发的部位。

两鬓斑白。

衰:shuai 事物发展转向微弱。

衰败、衰老。

形近字:衰——哀正音字:鬓毛衰(shuai)解词:衰:衰败。

鬓毛衰:老年人须发稀疏变白。

教学设计(A案)一、直接导入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贺知章写的诗《回乡偶书》。

2.板书课题、解题。

二、学习《回乡偶书》。

1.简介作者及背景。

贺知章,659年生,744年逝世,会稽(今浙江绍兴)人。

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

少以文词知名,因张说的推荐,为正殿书院修书,同撰《六典》、《文纂》。

他性情旷达与李白诸人友善,被称为“饮中八仙”之一。

2.齐读、指名读。

思考:这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3.借助课文注释及自学诗句,记下不懂的问题,小组讨论。

{学生自学讨论}4.学生汇报讨论结果,理顺诗意。

5.小结。

诗人少小时离开家乡,年纪老了才得以重返家乡,离开家乡久了,一切都可以改变,惟有“乡音无改”,这无改的乡音里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同时又有淡淡的忧伤,那么我们能不能带着对家乡的思念,怀着淡淡的忧伤读一读这首诗。

6.指导朗读。

(试读、指名读、齐读、试背。

)三、布置作业。

(任选一题)1. 为《回乡偶书》完成一幅诗配画。

2. 背诵古诗。

四、板书设计(略)。

教学设计(B案)一、谈话导入,据题质疑1.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一首古诗叫《咏柳》,你还能背下来吗(指名背再齐背)(课件)2.介绍背景。

(出示课件)你们还记得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对,他是诗人贺知章,他以写七绝为见长。

他一生仕途顺利,直到八十六岁才告老还乡,在离开京城时,文武百官都来送行,直到城门外,唐玄宗还亲自写诗送行,真够风光荣耀。

小学语文长春版四年级下册《回乡偶书》获奖教案公开课优质课教案观摩课讲课精品教案

小学语文长春版四年级下册《回乡偶书》获奖教案公开课优质课教案观摩课讲课精品教案

小学语文长春版四年级下册《回乡偶书》获奖教案公开课优质课教案观摩课讲课精品教案
【省级获奖教案】
1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了解诗的意境,感悟诗人流露出的浓浓乡情。

2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思维活跃,有丰富的想象力,本课的教学根据中年级学生的特点主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及想象体会、创设不同的情境,以情引读使学生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以及回到家乡后不被认出的万分感慨之情。

3重点难点
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1、会认“鬓、衰”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大意,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回乡人又悲又喜,百感交集的心境。

学时重点
把诗句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学时难点
体会古诗平淡的描写中隐藏着的诗人淡淡的悲伤。

四年级语文下册4.1回乡偶书教案2长春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4.1回乡偶书教案2长春版

《回乡偶书》教课方案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认识 2 个字,会写三个字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领会诗中的真情。

过程与方法:创建情境,指引学生自学古诗,在读、想、演中理解诗的意思及所表达的感情。

感情态度价值观:懂得热爱家乡。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准备: PPT一、背诗导入1、同学们,你们会背哪些诗了呢?2、课件挨次展现《村居》、《所见》、《咏柳》诗歌的图片。

师:今日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幅图,你能用学过的或自己累积的诗句来描述看到的情形吗?3、师:小朋友们看,几句简单的诗句就能够描述出我们看到的情形,这就是诗歌的奇特之处。

那你们知道咏柳的作者是谁吗?(生:贺知章)5、师:小朋友们真聪慧,今日我们来学习由贺知章写的另一首诗歌,题目叫—《回乡偶书》(课件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二、学法指导学习一首古诗,我们要过四关,这四关分别是:我会认、我会解、我会读、我会想。

同学们,你们能和老师一同顺利过关吗?三、第一关:我会认师:请小朋友们翻开课本翻到115 页,自由地高声地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碰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而后去找一找树叶。

师:老师发现你们读得可仔细了,接下来同桌之间相互读一读,比比谁的字音读得准。

师:好了是吗?那陈老师要来考考你们了,看你们是否是真的能把字音读准了。

(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谁愿意来试一试?( 2 个)下边我请一位小老师来率领大家读,谁行?(1个)我们一同来正确地读一读。

四、第二关:我会解1、解题:你会扩词吗?我们来扩词!回:回家回来回到乡:家乡故土乡土偶:有时有时偶遇书:念书书写书信连起来就是:回到家乡有时写下这首诗。

2、第一句:离:走开回:回来整句句意:年青时走开家乡,年龄大了才回来!第二句:音:声音口音改:改变整句诗意:我的口音没有改变,可是两鬓的头发已经花白了!第三句:识:认识村里的小孩已经不认识我了第四句:客:客人何:哪里笑着问我是从哪儿来的。

五、第三关:我会读指好起落、重音、音六、第四关:我会想:再句,个“客” 字你有什么疑?(“客” 是?知章。

长春版语文四年下回乡偶书教案

长春版语文四年下回乡偶书教案

长春版语文四年下回乡偶书教案第一课时第()周2009年月日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3、明白得热爱家乡。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诗人热爱家乡的真情实感。

教具预备: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差不多学了专门多古诗,谁情愿把自己喜爱的古诗背给大伙儿听?(指名背)2、揭示课题:《回乡偶书》二、初读感知1、范读《回乡偶书》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有困难找同学或老师帮忙。

3、认读生字:客何说说你是如何记住它们的?并用它们组词。

4、说说你在预习中明白了什么?5、质疑并适时解疑。

6、看图试着说说《回乡偶书》这首诗的大意。

7、我会说:贺知章小时侯离开自己的家乡,直到老了才回来。

在乡间小路上碰上了一群小孩,小孩们()地问:“()。

”三、朗读,并试着背诵:四、指导写字:音客何先观看字的特点,再描红、临写,最后评一评。

板书设计: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 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教学后记:第二课时第()周2009年月日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3、明白得热爱家乡。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热爱家乡的真情实感。

教具预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查检复习1. 指名认读生字。

2. 朗读课文。

二、精读明白得、朗读感悟1、创设情境:假如你确实是贺知章,离开家乡几十年之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回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周围,你的心情会如何样?2、指导感情朗读(师范读、指名读、生自读、小组读、展现读)(第一句:语速稍慢,读出诗人离乡之久。

第二句:“无改”读得昂扬一些,“衰”读得起伏一些,读出诗人对家乡的想念、热爱之情。

第三、四句:语速稍快,读出儿童的天真爽朗、惊奇。

)3、背诵这首古诗,看谁先背下来。

四年级语文下册4.1回乡偶书教案4长春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4.1回乡偶书教案4长春版

《回乡偶书》教课方案一、师生沟通引入情境1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一首古诗叫《咏柳》,你还可以背下来吗?(指名背再齐背)2、介绍背景。

你们还记得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对,他是诗人贺知章,他以写七绝为见长。

他一世做官顺利,直到八十六岁才辞职归里,在走开京城时,文武百官都来送别,直到城门外,唐玄宗还亲身写诗送别,真够风光荣耀。

当他以一个一般老人的相貌回到分别了五十年的故土时,又是一番如何的场景呢?3、揭露题目:今日,我们来学习古诗《回乡偶书》。

(师板书课题)二、怀疑点引明确目标1、理解“偶书” ,这里的“偶”“书”各是什么意思?2、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理解题意:偶,有时的意思,偶书呢,有时间写下的诗。

有时间写下的诗经常是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才有了一时的感觉,诗人贺知章回家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感觉呢,我们就要来细细地读一读他写的这首诗。

三、自主研究经历感知师:自由读诗,边读边察看,你发现了什么?或许你读懂了什么?⒈生自学,并在小组内沟通:自己读懂了什么?⒉检查反应:⑴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师生纠正、齐读生字新词。

⑵指名读诗、范读、生画节奏③分组读诗④齐读古诗四、合作沟通看法整合⒈学习第一句(出示第一二行)(1)指名读。

(2)点击要点词语:少小、老大、乡音、无改、鬓毛衰引学生察插意思(板:少小、老大、音无改、毛衰)(3)两行的意思是什么?(自己,再同桌听,最后全班沟通)(4),生疑::学了两行,你有什么要的?生 1:什么几十年后作者回到家来?生 2:他的心情如何?(以上其余生往返答)(5):看来同学不会,会思虑。

那么你能“从音无改”与“ 毛衰” 两个中领会到什么?(6)指朗:想象一下,假如你是作者,在多年后又返回到养育了自己的家与故的人聚,想到家人民的烈迎、盛意招待的情形必定会不已。

在能用出作者此的愉悦心情?(指名、)(7)学法:同学回一下,我才学的方法。

(生,归纳:抓住要点字,系上下文或察插,理解意。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4.1《回乡偶书》长春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4.1《回乡偶书》长春版

《回乡偶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鬓、衰、”等个生字,会写“鬓、衰”两个字。

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读诗、悟诗的过程中,懂得热爱家乡。

二.教学重点:了解古诗大意,把握作者的思乡之情,想像古诗所描绘的情景。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三.教学难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四.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课时:一课时一:情境导入:学生每人准备一首喜欢的古诗,朗诵给大家听。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首古诗。

和大家一起分享。

、播放诗歌视频《静夜思》,谈话:李白在思念谁?(家乡、亲人、朋友……)、是啊,“月是故乡明”,所以,每当看到天上的明月,李白就会想起自己的家乡,就会吟诵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漂泊在外的游子,谁不在思念自己的家乡?公元年,一位岁的老人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这时,距离他中年离乡已经有年了。

五十年了,踏上故乡的土地,他思绪万千,随笔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名作——《回乡偶书》。

(板书课题)二.交流预习作业(拿出你们的预习卡,我们来共同交流一下)出示课件预习作业(采用小组汇报的形式,各小组选择不同的题汇报,其他组补充).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古诗。

会背诵古诗。

.给下列生字多音字注音、组词。

多音字少( )( ) 生字:鬓()()衰()( ).搜集作者贺知章的资料,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搜集描写乡情的古诗句。

.哪句写诗人离家久。

.“笑” 字的妙处是什么?本诗是写作者回到久别的故乡之后的{ },字里行间路露出{ }。

三.品读古诗,体悟诗意师:诗歌是诗人情感的抒发,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独白,要想把古诗学得更好,我们就要理解古诗的意思,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与诗人心灵相通,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诗人的内心,与诗人对话。

1.出示课件理解古诗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采用().抓住重点字、词,扩词、换词、加词()观察图片,联系上下文理解古诗2.自学前两句诗意(小组交流汇报诗意,各小组有什么问题要提出)3.指导第一句()学生自由读第一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 回乡偶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鬓衰2个生字,了解古诗大意,理解领悟诗意,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反复朗诵古诗,从而理解领悟诗意;组织学生自主合作细品古诗,了解诗的意境,感悟诗人流露出的浓浓的乡情;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体会作者忧伤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诗的意境,感悟诗人流露出的浓浓的乡情,体会诗的韵律美,感受中国古代诗词的意境美,情感美。

教学重点:了解大意,把握作者的思乡之情,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备注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学会偶鬓衰三个生字,了解古诗大意。

理解领悟诗
意,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一、谈话导入,据题质疑
1.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一首古诗叫《咏柳》,
你还能背下来吗?(指名背再齐背)(课件)
2.介绍背景。

(出示课件)
你们还记得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对,他是诗人贺知章,他以写七绝为见长。

他一生仕途顺利,直到八十六岁才告老还乡,在离开京城时,文武百官都来送行,直到城门外,唐玄宗还亲自写诗送行,真够风光荣耀。

当他以一个普通老人的面貌回到阔别了五十年的故乡时,又是一番怎样的场景呢?
3.揭示题目:了解古诗的时代背景,有助于学生对古诗的感悟理解。

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回乡偶书》。

(师板书课题)
4.据题质疑:
(1)理解“偶书”,这里的“偶”“书”各是什么意思?
(2)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师根据学生所提问题,进行副板书,并梳理归纳)
二、自主合作,初步感知
师:自由读诗,边读边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或者你读懂了什么?
1.生自学,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2.检查反馈:(课件)
(1)①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师生纠正②齐读生字新词。

(2)①指名读诗②范读(出示课件),生画节奏
③分组读诗④齐读古诗
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1.学习第一句(课件)(出示第一二行)
(1)指名读。

(2)点击重点词语:少小、老大、乡音、无改、鬓毛衰
引导学生边观察插图边说意思(板书:少小、老大、音无改、鬓毛衰)
(3)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自己试讲,再讲给同桌听,最后全班交流)
(4)师归纳,生质疑:
师:学了这两行诗,你有什么要问的?
生1:为什么几十年后作者还回到家乡来?
生2:这时他的心情如何?多种形式的杜促进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以上问题让其他生来回答)
(5)师:看来同学们不仅会读,还会思考。

那么你们能“从乡音无改”与“鬓毛衰”这两个词中体会到什么?
(6)指导朗读: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作者,在阔别多年后又返回到养育了自己的家乡与故乡的人们团聚,想到家乡人民的热烈欢迎、盛情款待的情景时一定会兴奋不已。

现在谁能用读出作者此时的喜悦心情?(指名读、齐读)
(7)总结学法: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

(生试讲,师概括:抓住重点字词,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理解诗意。

)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来自学第三四行诗句。

第二课时
一、细品古诗,感悟诗意。

学习第二句:(课件出示第三四行)
(1)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
(2)学生运用自学,再集体交流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两行诗的?
生:(试说:我是抓住……。

师补充口头提问:客在这里指谁?[结合看图]何处是什么意思?谁再来说说?)师:幻想当时的情景,你认为儿童会说些什么呢?
生:(略)
师:你能想像出作者当时的心情吗?(无奈、忧伤)谁能通过朗读来表达这种感情?
(3)指导朗读古诗
二、串讲诗意,体会情感:
(1)谁能用自己的话把全诗的意思讲一讲?
(指名讲,同桌互讲,全班交流)熟读古诗,初步读懂古诗,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而要把古诗烙印在自己的心上,理解就很重要。

既是对学生理解的总
(2)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什么?(板书:思乡)(3)小结:是啊,“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诗人少小时离开家乡,年纪老了才得以重返家乡,离开家乡久了,一切都可以改变,惟有“乡音无改”,这无改的乡音里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同时又有淡淡的忧伤,那么我们就带着对家乡的思念,怀着淡淡的忧伤读一读这首诗。

(4)指导朗读。

(试读、指名读、齐读、试背。

)三、挖掘课程,欣赏佳作
同学们,贺知章回到故乡后,面对熟悉的情和景,他一共写了两首《回乡偶书》。

刚才我们学习的是第一首,现在请同学习们欣赏第二首,一起与作者体会回到家乡的那种感受。

(出示课件,师诵读: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


四、表演想象,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学得真起劲,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诗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想象,试着将《回乡偶书》编成故事,再与同伴合作演一演。

(提示:如果你是贺知章,离开家乡几十年之后,回到自己的家乡,你当时的心情会怎样?你当时看到的、听到的和你想象中的一样吗?)
1.(1)分角色试练表演。

(2)指定小组在班上展示表演。

⑶师模仿“记者”,采访“贺知章”。

师:同学今天学的真不错,那么其他同学学了这首古诗后还有什么收获?(生谈)
2.齐背古诗,并边背边想象情景。

五、示范指导,培养习惯结,又能实现情感的进一步升华。

以诗解诗,促进感悟。

1.让生找出本诗的生字,并看看要怎么正确书写。

2.出示课件中的生字书写顺序,师边讲解。

3.学生试写(每个生字各写2个),师巡视,生写后互检。

六、自主选择,培养能力。

(任选一题)
师:同学们,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我们都完成了,现在我们到作业超市去逛逛,然后你们选拔自己喜欢的题目作为课后的练习题。

1. 背诵并默写古诗。

2. 为《回乡偶书》完成一幅诗配画。

3.自编故事,再与伙伴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