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问题的分析

合集下载

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摘要】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学生参与度低等。

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体现在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增强人文情怀等方面。

为此,应该通过改革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法提升高校人文素质教育。

推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未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走向美好未来,共同建设和谐社会。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共同肩负起培养人才、传承文明的责任与使命。

【关键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问题、加强、提升、推动、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社会发展、关联、结论、未来发展方向、责任、使命。

1. 引言1.1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人文知识,拓宽视野,增强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怀,提升综合素质。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学习人文知识,学生可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好地融入社会。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在现代社会,综合素质已成为评判一个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而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增强综合素质,提升竞争力。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1.2 当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地位和价值不够突出。

在当前教育体系中,重视技能培养和专业知识传授的情况下,人文素质教育显得较为边缘化,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投入。

这导致一些高校将人文素质教育视为附加课程,难以得到学生和教师的重视。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和方式存在单一化和僵化化的问题。

部分高校人文课程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性和实践性,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要求。

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调查研究

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调查研究

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调查研究一、引言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社会责任感、增强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情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含义与重要性人文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包括文化、艺术、历史、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人文素质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人文素质教育也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当前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以下问题:1、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相对单一,缺乏多样性和深度。

2、教学方法不够灵活: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相对传统,缺乏创新和多样性。

3、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人文素质教育的师资力量相对不足,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4、学生参与度不高: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参与度不高。

四、影响人文素质教育的因素经过分析,我们发现以下因素影响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效果:1、教育理念:部分高校过于注重专业知识教育,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2、课程设置: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多样性直接影响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效果。

3、师资力量: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

4、学生态度: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其学习效果。

五、改进人文素质教育的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优化课程设置:增加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种类和深度,注重多样性和实践性。

2、改革教学方法: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加强师资培训和引进。

4、提高学生参与度: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关活动。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创造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应当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同时也需要培养出色的人文素质。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现状和挑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培养学生的过程,旨在提高他们的道德观念、文化修养以及社会责任感。

这种教育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塑造国家的未来发展方向。

大学生作为年轻一代的精英,他们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将对整个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通过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国家的发展需求,并为实现国家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其次,人文素质教育可以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审美能力等。

这些素质将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个人生活增添更多的优势。

最后,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意识。

大学生通过人文素质教育的熏陶,可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他们将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并主动参与公益活动,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和挑战然而,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一些大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由于学科知识的压力和求职竞争的敏感度,一些大学生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

他们更加关注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忽略了道德伦理和人文关怀。

其次,一些高校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投入不足。

一些学校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这使得一些毕业生在社会中缺乏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

最后,人文素质教育缺乏科学的评估体系。

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评估主要依赖于主观的教师评价和学生成绩。

这种评估方式可能存在不公平性和偏差,使得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得不到准确评估。

三、解决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问题的方案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水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加强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思考

加强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思考

2021年3期30加强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思考陈婉兰(武汉大学 工业科学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2)本文旨在从高校立德树人的必要性,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内在特质,探讨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加强的路径。

一、高校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现状近年来,部分工科大学生思想整体上较为明显地体现出爱国主义情怀弱化、集体观念淡漠、责任与奉献意识缺失,利己主义甚嚣尘上。

(一)爱国主义情怀弱化时下,许多大学生均是90后青年,他们一直生活在和平稳定、国家越来越繁荣富强的环境下,以为我们的和平幸福生活是天经地义的,对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所受的压迫屈辱,中华儿女浴血奋战团结一心把一个积贫积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变成一个独立自主的现代化国家那段血与火的历史知之甚少。

(二)集体观念比较淡漠、责任与奉献意识不够曾几何时,我们为自己率先当上少先队员戴上鲜艳的红领巾,被推选为班长、组长等班干部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我们梦想长大当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人民解放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班级为集体为国家奉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

这样的仁人志士和普通大众数不胜数,使得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

时至今日,独生子女逐渐步入社会舞台中心,他们越来越注重个人价值、个性张扬、个人愉悦及个人自由,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与规律。

然而,集体观念、责任与奉献意识与注重个性张扬、个人愉悦、个体价值的实现并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互为前提互为因果的逻辑关系。

当下,许多工科学生只注重个人论文的发表、学分绩的拔尖、课题项目的参与、推荐免试研究生、出国交流资格的获得……最大限度谋取个人利益最大化,而对于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班委社团学生会任职等公益活动不够关心,进而出现公益职务无人竞争,志愿服务鲜有报名的局面。

二、高校加强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社会的栋梁,必须有理想、有担当,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另外,从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出发,需要大学生成为“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文理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浅析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析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

与生 活有机 地统一 起来 , 面提 高大 学生 的综合 人文 素质 , 能 全 才
能够 升华人 的精 神 , 高人 的价值 的文化 , 能列入人 文素质 教 培养 出一代 社会主 义新 人 。 提 才
育 的内涵 。
三 、 学生 人文素质 现状 及原 因分析 大 十年树 木, 百年 树人, 人文 素质 的教育 是一 个长 期的 、 循序 渐

人 的发展之 需要 。高 校承 担着传 承 中华传 统文 化 与培养 人才 的 重任 , 加强人文 素质 教育 , 正是全球 化进 程 中具有 战略 意义 的重 要对策 。

人文 素质 教 育的概念
人文素 质教 育 , 是将人类 优 秀的文化 成果 通过 知识传授 、 就 环境熏 陶使其 内化为人 格 、 气质 、 修养 , 成为人 的相对稳 定 的内在 的品格 。 人文 素质 教育 的 目的, 0 主要 是促使 学生 学习人 文知识 、
关键词 大学生
中图分 类号 : 6 ( 4 3
人文 素质 师 资力量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 90 9 (0 9 I一0 —2 1 0 —5 22 0 ) l 00 3
随着我 国高 等教育 改革 的推进 , 大学生 人文 素质教 育 已成 为 与人 文精神 不是对 立 的, 学精 神就 是一种 人 文精神 , 科 人文 并不 高等 教育 改革 的重 中之重 。虽然各 高校 普遍 开展 了对大 学生人 排斥科 学 。大 学教育 应在 科学主 义和 人文 主义 相 互兼容 与和 谐 培养现 代人 的完 备 的人 格 , 之最 大限度 地满 足 使 文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 但从总体而言, 大学生人文素质 的理念 指导 下, 教育状 况还 不尽如 人意 , 需要进 一 步加 强。

关于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关于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关于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贾江【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倡导素质教育由来已久,但效果一直不是很理想。

而在素质教育中占据重要位置的人文素质教育,目前已经成为高教改革中的重大课题。

而现实的人文素质教育严重缺失,已经导致了高等教育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培养的人才无法真正适应社会需求。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举措,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推动措施【作者简介】贾江(1971.11 ),男,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工商管理系;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引言我国教育部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就开始倡导素质教育,但一直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

此后,教育部又推进了一系列有关高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措施,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应把人文素质教育当作重要的构成部分。

但是,目前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一些层次相对偏低的高等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问题较为凸显。

很多教育界人士一再呼吁学校和社会要重视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教育。

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就已经提出了“素质教育”的主题,其中的重点就是要加强对于人文素质的教育。

本文主要就如何推动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展开了研究和探讨。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内涵所谓“人文”,可以指传统的礼教文化,也可以指相对行相互交流,相互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也会学到很多。

在辩论中,他们通过聆听,对自己的同伴或对方辩友的陈述会进行相应的筛选,从而得到很多对自己有用的知识。

(二)辩论增加了学生的可理解性输入和输出。

语言学家克拉申认为,语言的发展要靠习得,而习得是发生在当语言学习者获得的知识略高于现在的语言能力情况下,即“i+ 1”理论,“i”代表学生现有的语言能力,“1”代表略高于学生自己语言能力的信息。

学生在参加辩论的过程中,为了能更好的合作,会参与很多同学之间的语言交互活动。

提高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水平的措施研究

提高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水平的措施研究

提高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水平的措施研究在当代社会,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高尚品格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探讨提高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水平的措施,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优化教育体制高校应该建立和完善人文素质教育的责任制度,明确各个教师部门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责任和义务。

此外,高校还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巧。

这样可以确保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二、加强课程设计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设计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

应该引入一些优秀的文化经典和思想理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此外,高校还应该开设一些与人文素质教育相关的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

三、拓宽教育渠道高校应该积极拓宽教育渠道,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给学生。

可以组织一些文化沙龙、讲座和研讨会等活动,邀请一些文化名人和专家学者来校园进行交流。

此外,高校还可以与社会各界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四、加强社团组织建设高校应该加强对社团组织的建设和管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可以提供学生参与实践、培养领导能力和展示才华的平台。

通过社团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五、建立评价机制高校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客观准确评估。

这样,不仅可以激励学生更加重视人文素质教育,也可以为高校提供有效的参考指标,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

可以举办一些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此外,高校还可以建立图书馆和文化艺术中心等设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交流环境。

综上所述,提高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水平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施策。

高校应该优化教育体制,加强课程设计,拓宽教育渠道,加强社团组织建设,建立评价机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

如何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

如何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

如何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刘娜娜(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山东青岛266071)摘要:人文素质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通过目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对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必要性途径人文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利用遗传与环境的积极影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教育和训练等活动把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及自身实践等方式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其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从而促进学生生理和心理、智力和非智力、情感与意志等因素全面和谐的发展。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使当代大学生成为忠心爱国、胸怀理想、崇尚理性、奉献社会的人才.是时代赋予的崭新课题。

一、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当前.由于高校长期以来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够.造成了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薄弱的状况。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失衡。

当代社会中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的作用E l益突出.科技教育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的地位和影响与日俱增。

成为现代大学教育最主要的内容。

但另一方面.科技教育作用的过度扩张,排挤了人文教育应有的地位.导致了部分高校对人文教育的轻视和排斥。

人文教育在科技教育的强大影响下出现了知识化的倾向。

只重视人文知识的传授和研究,而忽视了人的培养和完善。

现代大学教育中这种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失衡的状况.直接影响了大学自身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

(二)市场经济对人丈教育的排斥。

市场经济促进了大学中那些与市场经济联系密切的学科的发展.而一些与市场经济联系不甚密切的基础学科。

就不可避免地受到排挤,教学内容一再地被压缩,甚至被淘汰,如中文、历史、哲学等就倍受冷落。

由于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和商品意识的泛滥,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他们热衷于考研、考证,考级。

很难静下心来学习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和法律知识。

大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有理想的人.培养有教养的人,然而在社会转型的阵痛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

当前高职院人文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当前高职院人文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当前高职院人文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当前高职院人文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教育内容单一化:部分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内容过于单一,缺乏创新和多样性,使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效果不佳。

教学方法不够灵活:部分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呆板,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教育质量不高:部分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学质量不高,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不足,影响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效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职院应该采取以下对策:
创新教育内容:高职院应该创新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增加多样性,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更多的文化和人文知识。

多元化教学方法:高职院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讲座、研讨会、课外活动等,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灵活性和趣味性。

提高教育质量:高职院应该提高人文素质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的投入,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

加强评价体系建设:高职院应该建立完善的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以评价结果为基础,逐步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总之,高职院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从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育质量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和创新能力。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人文素质教育的界定及其内容1人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历来是一个容易产生多种理解的名词[1]。

在中国最早出现于《易经》中贲卦的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2]宋程颐在《伊川易传》卷二释曰: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

西方的人文一词源于拉丁文humanitas,意思是人性、教养。

20世纪以后,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蓬勃发展,人文一词又专指与科学相对的文史哲等一系列非实证的学科和事业,主要是培养人的内在道德素质的学问。

在英语里,人文(humanism),其广义指的是:强调人的地位与价值,关注人的精神与道德,重视人的权利与自由,追求人的旨趣与理想的一般主张。

[3]可见,人文简而言之就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它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科学部分和核心部分。

2所谓人文素质教育,是指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素养为目的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因此,它是相对于以培养技能为目的的科学知识教育而言的一种教育理论体系。

从以上的概念界定,不难看出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教育内容。

一是对大学生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这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新世纪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

二是对大学生进行的关于人类的价值和人文主义学科的教育,包括那些既非自然科学、也非社会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的学科知识的教育。

三是以提升人性、陶冶灵魂为依归,提高生活意义为目的,对大学生进行的人生哲理、伦理道德、审美情趣的教育。

四是能够内化为人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稳定的内在品质的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和文化渗透。

五是对大学生进行的科学素质教育、人的价值的教育、社会交往能力的教育、服务社会的教育以及科学管理的教育等等。

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1从课程设置上来说,人文学科的课程从课程数量和学时、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等方面相对于理工科课程都处于劣势;从社会观念上来说,社会普遍存在重理轻文的观念,文科不好找工作的偏见处处皆在;从教学方式上来说,大学教育主要偏重于作为器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学习不再是为了追求真理和智慧,而仅仅成为毕业后获取一份好工作的金钥匙,教书也不再仅仅是育人和使人向善,而更多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教学业绩、科研业绩以及知名度;从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精神上来看,不再单纯的是为了求知,许多学校办学的宗旨已经无形中向着更多的利润、更多的成绩、更多的知名度、更多的社会服务功能转化。

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调查研究

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调查研究

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调查研究一、现状概述当前,我国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办学理念、教育资源分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文素质教育在部分高校中仍然处于边缘地位,存在诸多不足。

二、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1.教育观念滞后部分高校仍然过分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这种观念导致人文课程在课程设置、教学投入等方面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2.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人文教育资源在不同高校之间的分配存在显著差异。

一些重点高校或综合性大学在人文教育方面投入较多,而一些地方高校或专业性较强的院校则相对匮乏。

3.教学方法单一部分高校在人文课程的教学中仍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师资力量不足人文社科领域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部分教师缺乏系统的学术训练和人文素养,难以胜任人文课程的教学工作。

5.学生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就业压力、学业负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对人文课程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三、改进建议1.转变教育观念高校应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将人文素质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中,明确其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2.优化课程设置合理设置人文课程,增加课程种类和课时量,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接受人文教育。

同时,注重课程的交叉与融合,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和融合。

3.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实践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课程、在线学习等,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和视野。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对人文社科领域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

同时,鼓励教师开展人文社科研究,提升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5.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文化体验等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

关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途径的分析

关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途径的分析

关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途径的分析前言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独立思考、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等能力,在未来的社会中获得成功。

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多种途径的支持,下面就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途径进行分析。

教师引导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教师的引导。

除了开设人文学科课程,教师还应该通过教学方法、教育活动等多种方式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例如,开展富有启发性的讨论活动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辩论,设计课程项目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在学习中强调诚信、道德、责任感等价值观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发挥自身的影响力,积极指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等,深化和扩展学生的人文素质。

课堂教学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是数理课程融入人文素质教育。

仅仅开设一些独立的人文课程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通过多学科融合、跨学科立体化的课程设计,确保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全面性。

例如,在自然科学课程中,可以引入科学史、科学哲学等人文素质元素,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和技术的应用;在社会科学课程中,可以加入思维训练、道德教育等人文素质内容,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

社团和活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另一种途径是通过学生社团和校园活动。

学生社团的建设和校园活动的组织,可以提供更广泛、更多样化的学习机会,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扩展学生的社会经验和视野。

例如,学校可以设立文艺、运动等社团,提供艺术、体育等课程,通过学生自由发挥,激发学生兴趣和创造力,提升学生能力和知识水平;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各类活动,如文化节、志愿者服务等,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拓展学生的视野。

实践教育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是实践教育。

实践教育将学生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进一步锤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经验能力和领导力等。

例如,学校可以利用暑期、寒假等节假日,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企业、社区等地参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

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

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高校教育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与实际能力的同时,越来越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

人文素质教育旨在引导学生关注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情操。

本文将从实践和思考两个方面探讨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更好地落实人文素质教育。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1.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人文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培养。

高校可以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开设公共事务相关课程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如环境保护、贫困救助等。

例如,在大学校园内举办关注环保的主题活动,倡导学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2. 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人文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让他们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高校可以通过教授人文科学理论、开设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

此外,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辩论活动,激发他们的思辨能力,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3.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人文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方面。

高校可以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如书画展览、音乐会等,让学生接触和感受不同的文化形式,增强他们的文化修养。

此外,开设相关的文学、艺术、历史等课程也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1. 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实施人文素质教育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

高校应加强教师的人文素质教育培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人文素质教育。

此外,高校还应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人文科学研究,为教师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促进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

2. 课程设置与评价机制的改革高校需要对课程设置进行合理调整,将人文素质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

可以增加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相关课程的开设,确保学生接触和学习到更多的人文素质知识。

同时,评价机制也需要相应改革,从单一的学术成绩评价转变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核,以激励学生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积极参与和表现。

浅析加强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浅析加强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浅析加强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摘要学生的人文素质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的素质,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有待加强,本文阐述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分析了造成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差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分析原因;改进措施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是完善高职院校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完善人格,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学生的素质如何,将影响和决定国家的将来和发展。

少年强则国强,要提升整个国民素质,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重要之举,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更是急不可待。

一、对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解人文素质是人诸多素质中的一种基础性素质,是指以人文精神为内核,由人文认知、人文情感、人文意志、人文行为等要素构成的主体品质。

具体体现为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纪观念,文史哲等人文学科知识和艺术修养,以及做人、处事的态度方法等。

也可以说,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内在的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与修养。

人文素质是大学生诸种素质的基础,而且是并非天生的,是教育者实施人文教育的结果,是人文知识内化的结果,即用人类在漫长社会活动中所积累的智慧精神来陶冶人、教育人,引导学生求真、从善、爱美,注重对真、善、美的理解,教学生如何做人,培养学生洞察人生的目的与意义,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

二、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低的原因分析(一)学校对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的误解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在生产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目前,高职院校大部分是由高校和中职学校合并组建或直接由中等学校升格而成,以应用类专业为主,校园文化积淀不厚,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还没有形成氛围。

对人文素质教育还缺乏应有的认识,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解存在着功利倾向,他们大多建立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体系,高职学制短,重视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甚至往往只注重对某一方面操作技能的培养。

高校辅导员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①

高校辅导员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①

致力于打造高品质文档高校辅导员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①高校辅导员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①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大学教育的应有之义,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

因此,高校輔导员作为大学生在高校成长最直接的引导者,承担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扮演着大学生思想上的教育者、行政上的管理者和传播者等多重角色,在塑造大学生的健康灵魂,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审美观和伦理观,完善人格及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辅导员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关系到一个民族的世界竞争力,还关系到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更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尊严和民族精神的塑造。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十分迫切而重要的任务之一。

因此,强化高校教育改革,明确高校职责,适应新时代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需求,培养一批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是高校教育的首要目标。

二、高校辅导员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一)加强辅导员自身人文素质修养中央16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因此,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促使这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在新时期高校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高校各级领导要重视辅导员人文素质的培育;做好辅导员工作队伍的思想工作,认清开展人文素质学习的重要性;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注重培养辅导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做好辅导员自我测评工作,记录掌握知识的进程或所收获的成果以及得到的感悟,来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有奉献精神的高素质教师管理队伍。

(二)延伸辅导员职责,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的领路人,在提高自身修养的同时,最主要是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更要引导青年学生自觉学习,增强大局意识,开阔思维视野,自觉把辅导员的工作放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全局中去思考。

人文素质教育问题及对策

人文素质教育问题及对策

人文素质教育问题及对策摘要: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引起了各高职院校的重视,很多高职院校加强了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对人文素质教育认识不足等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更新办学理念、提升教师人文素质、开设专门的人文素质课程等方面去提出完善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问题;解决对策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培养了大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术应用人才,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强调“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大环境下,高等职业教育很多只是满足于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所需要的知识或技能的教育,即只是满足于学生步入社会参加工作的技能和技术的培养,忽略了影响学生长远发展的人文素质培养。

1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1.1人文和人文素质教育的概念和内容。

《易传•彖传上•贲》中说:“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住,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意思是观察天道运行规律,以认知时节的变化。

注重人事伦理道德,用教化推广于天下。

人文在《辞海》中的解释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人文的英语解释为“人性和教养”。

从广义上讲,人文泛指文化;从狭义上讲,人文专指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特别是美学范畴。

人文素养更强调内化的人格,而一般的素质教育更强调外化的能力,人文素质包含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等四个部分。

有知识并不代表有素养,知识和素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很多纳粹头目会弹钢琴、会写诗、懂古典音乐,甚至拥有哲学博士学位。

但是在集中营中,纳粹头目却让犹太音乐家拉着小提琴,把他们的同胞送进毒气房。

可见,缺乏人文素养的人才是危险的。

同样,缺乏人文素养的劳动者也是可怕的。

学生人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学生人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学生人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人文教育是塑造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文品质的一种教育方式,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多年教育经验,分析了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人文教育的现状、问题以及改善措施。

人文教育人文精神问题对策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教育界存在急功近利、重考试轻培养以及教育商品化的消极现象,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人文教育有所弱化,给他们今后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利影响。

只有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人文教育,才能使他们在掌握最新技术的同时提高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一、人文教育的概念与科学内涵中等职业教育一方面要教授给学生体系完善、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也要培育学生充满情感与道德的人文精神,这才能构成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知识、技能、精神的全部。

人文教育是塑造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文品质的一种教育方式,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不仅包含了学生精神层面教育的道德认知、情感体验、责任培养、人际关系、合作精神等诸多方面,还能挖掘学生内在的精神动力、构建学生和谐的精神家园。

人文教育在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正确人生观的树立、道德培养、人文情怀的形成、健康心理素质的展现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重要保证。

二、学生人文教育的现状及问题1.整体的教育大环境缺乏对人文教育的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提高国家的整体科技水平,一直将科学知识的教育放在主要的地位,将人文教育摆在次要乃至不重要的地位,人文教育逐渐弱化甚至淡化,导致整个社会对人文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和重要性缺乏认识。

一方面,是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体系淡化了人文素质教育,忽略了人文基础的培养;另一方面,在对学生的考核制度上存在缺陷,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初中毕业生,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人文基础薄弱,缺乏人文修养,加上教育界现在普遍存在的追求速度、忽略质量的现状,导致中等职业学校对人文教育不重视的情况发生。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分析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分析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分析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已经逐渐失去其独特的优势。

相比之下,一些领域比如人文学科、人文理念的培养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高校应当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及其应用,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人文素养包括一系列美、善、道三者相统一的状态。

它具备独特的文化品质,可以对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高校应当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

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应该增加人文素养、哲学、道德等相关课程,如“人文传统与创新”、“人文精神与生命意义”、“人文哲学概论”等。

这些课程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同时,学校应该在教学方法上注重突破教育体制的框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让他们沉浸在人文艺术、文化等领域,使学生既能够感受到美好的人文氛围,同时又能通过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增强自己的应用能力。

在人文素养教育方面,学校也应该注重价值教育的培养。

价值教育是通过灌输道德观念、培养责任心和自信心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高校应该开设一些针对性很强的价值教育课程,如“道德礼仪教育”、“法制教育”等,让学生了解基本道德规范,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因此看到人文教育正是对社会贡献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此外,在高校人文素质的培养过程中,校园文化氛围和制度建设也非常关键。

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学校应当注重多种文化形式的提供和多元文化的展现,如校园文化节、音乐会、文艺文章征稿、学生论坛等,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展示和交流文化的机会,以端正他们的人文素质。

同时,学校的制度建设也应该根据人文素养的培养增添其独特的要求,建立相应的人文价值评价体系,以人文素养为评价标准,使学生明白尊重文化是人权保障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高校应该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价值教育、校园文化氛围建设和制度保障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现代人需要具备的应用能力,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摘要】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分析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与意义,探讨了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教学模式,并提出了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具体措施。

通过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强调了加强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并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

最终,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进行思考总结,强调了其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必要性。

通过全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在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体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内涵、意义、现状分析、教学模式、具体措施、发展前景、加强、未来发展方向、思考总结。

1. 引言1.1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当前社会和时代背景下愈发凸显。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人们往往更加关注实用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培养,而人文素质教育则显得被忽略和边缘化。

正是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中,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更显得不可替代。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

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人文学科,了解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的知识,拓展自身的视野和思维广度,提升人文素养。

这种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可以使学生更加全面、多元地认识世界,具备综合素质。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日益复杂,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而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学生可以了解人类文明的渊源和发展,培养尊重和包容的态度,培养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责任感,促进学生成为有思想、有情怀的公民。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文化修养和社会责任感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是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加强和推进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将有利于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高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问题的分析
作者:刘丽娜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年第22期
摘要现代科技的发展、知识更新的加剧,使目前高校在教育中愈来愈显示出学科设置日渐繁多、专业分类更加细致的趋势。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即大多数学生往往将精力放在所学专业上,对人文社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却没有加以重视,以致造成了高校学生人文素质普遍薄弱的现象。

为了扭转这种不良局面,高校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关键词人文素质高校学生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

这些学生在考入大学前,为了顺利通过高考,往往不得不埋头应付考试,将大部分的精力都倾注于考试所需掌握的知识上,极少有时间和精力从事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人文社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因而形成了人文素质方面的欠缺。

进入大学后,理、工科的学生自然是极少阅读这些人文社科类书籍或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就算是文科生,也往往囿于考资格证、拿奖学金等原因,多致力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以至于造成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着人文素质薄弱的现象。

国家教育部早在1998年便颁布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便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1当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1.1人文素质教育的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肯定
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对人类的社会生活和历史进程产生了且正在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鉴于此,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把提高科技素质作为充实自己的目标,这无疑是正确的,应当予以支持和鼓励。

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对科技教育的重视甚至是过分重视,必然会导致教育出现重心的偏颇,从而导致部分高校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轻视与漠然。

这是因为,科技教育对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作用是直接的、巨大的、明显的,而人文素质教育却不是可以马上看到的,它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那么明显。

由此,人们在心理上往往视科技教育为“有用”的“硬”件,与之相比,人文教育则显得比较“无用”了,是“软”的。

而且,受科技教育的影响,人文素质教育本身也出现了知识化专业化的倾向,往往在学习中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研究,却忽视了对“人”本身进行培养和完善的方面。

1.2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没有得到足够的丰富
所谓人文素质,一般来说,是指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

具体而言,它包括知识、能力、方法、仪态、民族特色等诸多方面。

在这里,知识主要涵盖文、史、哲、艺术等社会科学方面;能力主要指较强的分析归纳能力、较敏锐的观察力和反应力等;方法主要指分析和观察问题时
比较客观、实际、实事求是,不走极端,减少片面性;仪态则指语言、举止文明优雅,彬彬有礼;民族特色则指中国优秀传统美德所提倡的谦和、谦虚、谨慎、宽容、与人为善等。

从人的培养角度而言,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是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不可割裂的。

因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不能因为专业教育的实用价值而忽略、漠视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又不能因为今天强调人文素质教育而将加强专业教育的作法完全予以否定。

我们必须对目前高校教育中存在的诸如课程设置过死、基础文化课过窄、专业必修课过多、自由选修课过少等弊端加以改进,尽可能丰富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1.3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
深厚的人文素养虽然不能马上产生可观可见可触的价值,但它对完善人的自我修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调整人的心理状态等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正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的:“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决不能成为一个和谐的人。

”因此,高校无论是以文科为主还是理科、工科为主,或者是以培养技能人才为主,都应该认识到这一点,把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

我国的高等教育曾经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但是,伴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愈来愈发现,目前的高校教育存在着重视专业培养轻视“做人”教育的弊端,尤其是理工医类的高校学生,囿于专业,在学习中极少接触到与人文社会科学相关的知识,以至于不少大学生对我国悠久的传统、灿烂的文明、精深的文化、厚重的历史、瑰丽的艺术等缺乏应有的基本了解,整体文化素养水准非常低,导致一些大学生人格的低俗化、个性的自私化、处事的非理性化、价值观念的庸俗化等,这些都是我们高等教育中必须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加强高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2.1加大宣传力度从而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与环境
党中央、国务院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在实践中要切实结合当前教育实际,制定有针对性、有可行性的方针政策,营造出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良好的氛围,从根本上转变不合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教育思想,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本着培养合格人才的目标,紧紧围绕素质教育,在推行专业化教育的同时,牢牢在学生中树立全面发展的思想,强调人才培养中的文、史、哲、理、工相结合,真正将人文素质行之有效地贯彻在高校教育的全过程中。

我们一贯强调的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做人、学会处世、学会学习、学会交流,而人文素质教育正是实现这一目标内涵与价值的有力手段。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构建人、塑造人、挖掘人、提高人,人之所以要接受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知识的累积、经验的提升和智力的开发,而是要从整体上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从动物性中脱离与升华出来,实现社会化,成为社会人,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进行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

只有让高校学生们真正认识到这一点,继而认同这一点,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环境和氛围,从而使人文素质教育成为可能。

2.2 增设人文课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
在高校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应该在重视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学习与实践的基础上,有机地将人文素质教育与之结合起来,在教学设置中增加人文社科知识方面的课程,例如大学语文、艺术欣赏、历史哲学、文化史等,并将之作为学生进行大学学习的必修课,以此来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

在这个过程中,还应该因时制宜,尽力发掘专业、技能教学中的人文因素,使学生不再有“学这些有什么用”,“凑和着听听课,弄个学分算了”等不良想法,引导他们对人文社科知识的兴趣,实现知识性和思想的统一。

除此之外,还可以拓宽人文素质教育的渠道,开辟人文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即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利用实践活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从而实现深化课堂教学的目标。

从本质上来说,教育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化的物理训练,而是一种心理引导过程,学校只有将教育目标定得高于专业技能训练、着眼于人的全面成长和发展这个大局,才是真正达到了大学教育的目的,也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适应潮流发展、推动历史进步的优秀人才。

要实现这个目的,就要在专业教育中增设相应的人文社科知识课程,提高学生对人文社科知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2.3 加大资金投入从而提供教育的经济基础与保障
高校是高等人才的培养基地,其重要性可谓人尽皆知,不言而喻,因此大学生往往被称为“天之骄子”。

而要真正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不仅要有一大批知识突出、学问渊博的导师,还要有相应的资金支持才能保证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

例如,教师要有进行科研的场地、设备、仪器、资料、网络支持等,而学生也要有各种学习用具。

具体到人文知识教育,必须要有相关的设施,像博物馆、图书馆、资料室、艺术馆等。

因为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工作,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除了学习场所外,还有其他的方式,例如,优美的校园环境、卓越的建筑设计、蕴含文化意味的图画、高雅的学习生活氛围等,都无时无刻不在对学生进行着人文素质教育。

因此,为了切实保证高校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推行,有关部门必须加大资金投入,为教育提供有力的经济基础和保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从纸上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Z].1998.
[2] 余国政.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原则性理念探析[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3).
[3] 董平.对改革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的思考[J].前沿,2007(6).
[4] 蒋旋新.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背景、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J].教育探索.2007(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