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课和14课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乌鸦喝水》知识点汇总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乌鸦喝水》知识点汇总一班级语文上册第13课《乌鸦喝水》知识点汇总知识点一、我会写只zhī〔一只、只身、只言片语〕石sh〔石头、石林、石子〕多duō〔很多、多少、多么〕出chū〔出来、日出、诞生〕见jin〔看见、见到、见面〕二、我会认乌wū〔乌云、乌黑、乌龟〕鸦yā〔鸦片、乌鸦、鸦默雀静〕处ch〔处处、到处、住处〕找zhǎo〔找到、查找、找人〕办bn〔方法、办事、办理〕旁png〔旁边、两旁、旁人〕许*ǔ〔很多、或许、许久〕法fǎ〔方法、法人、想法〕放fng〔放手、放学、放假〕进jn〔进来、进去、前进〕高gāo〔兴奋、高低、高级〕三、认识新偏旁攵:反文旁,共4画,象形字,楷书中从"攴"〔pū〕字变形,变为反写的"文"字,不可写作3画的"夂"或"夊"。
"攴"字象形,甲骨文象以手持杖或持鞭击打之形,为汉字部首之一。
从"攴"、"攵"旁的汉字,本义大多与鞭打、敲打有关,如"牧"、"攻"、"败"等。
在现代汉字中,"攴"大多写成"攵",只有极个别汉字保留着"攴"的写法,如"敲"。
例如:"教"字,从"孝",从"攴",在以前的奴隶社会,奴隶主要靠鞭仗来施行他们的教育。
后来人们把变形后的"攴"〔p ū〕字部首称为"反文旁"。
四、多音字喝hē〔喝水〕h〔喝彩〕五、近义词旁边四周方法方法慢慢渐渐很多许多六、反义词进出上升降低七、理解词语旁边:左右两边,靠近的地方。
慢慢:表示程度或数量逐步增减。
方法:处理事情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历史初一上册13 14课知识点
初一上册历史13、14课的知识点如下:
第13课:中华民族的起源
1. 中华民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
2. 元谋人生活在云南省元谋县,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3.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类会制造工具。
4. 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分别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和3万年前,他们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并懂得人工取火。
5. 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过氏族生活。
6. 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他们都已经使用磨制石器,并种植水稻和粟。
7. 大汶口文化晚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8. 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他们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
第14课:尧舜禹的“禅让”
1. 尧、舜、禹是继黄帝之后在黄河流域出现的部落联盟首领。
2. 尧、舜、禹实行禅让制,推举部落联盟首领。
3. 尧在位时,洪水泛滥,他任命鲧治理洪水,但鲧未能解决问题。
4. 舜继位后,他任命禹治理洪水,禹采用疏导的方法,成功治理了洪水。
5. 禹在治水过程中,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展示了极高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6. 尧、舜、禹的禅让制度体现了民主推选的原则。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初一上册历史13、14课的主要内容.。
初一语文上册13课笔记
初一语文上册13课笔记
课题:《济南的冬天》
一、课文理解
本文是老舍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通过对济南冬天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文章结构清晰,语言优美,是一篇值得一读的好文章。
二、重点知识点
1.散文的特点: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文学体裁,它不拘泥于固定的格式和结构,可以根据作者的情感和表达需要自由发挥。
2.描写手法:本文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如白描、细节描写、对比等,生动地描绘了济南冬天的景色。
3.修辞手法: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4.表达方式:本文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使文章内容丰富、层次分明。
三、难点解析
1.比喻的运用:本文中比喻的运用非常巧妙,如“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这样的比喻形象生动,
易于理解。
2.对比的运用:本文中对比的运用也很突出,如“北风呼啸,寒气逼人”与“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通过对比突出了济南冬天的特点。
四、练习与巩固
1.背诵课文中的精彩段落和句子,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2.仿写句子:仿照课文中的句子,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自己家乡冬天的句子。
3.阅读理解:阅读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短文或诗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拓展。
五、拓展与延伸
1.了解老舍的生平和作品风格,欣赏他的其他作品。
2.了解中国古典诗词中描写冬天的名篇佳作,体会不同的表达方式和美感。
九年级历史第13课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第13 课的知识点:
一、文艺复兴运动
1.兴起的时间:14 世纪中叶。
2.兴起的地点:意大利。
3.核心思想: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4.性质: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5.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但丁,代表作《神曲》。
-达芬奇,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莎士比亚,代表作《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二、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1.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
2.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三、新航路开辟
1.原因:
-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社会根源:欧洲人对黄金的渴望。
-商业危机: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重要商道。
-宗教因素:传播天主教的热情。
2.主要航海家及成就:
-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达伽马:到达印度。
-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
3.影响:
-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
-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重点知识点归纳
第三单元(12、13课)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建军节),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领导了南昌起义。
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2、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3、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意义:开辟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由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4、三湾改编树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5、1928年4月,朱德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6、两次起义的历史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1、长征原因:博古等人的错误领导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红军长征路线图:1934年10月从江西福建交界处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突破湘江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占遵义-四渡赤水(体现了毛泽东的指挥才能)-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挢-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到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
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遵义会议时间:1935年1月目的:解决博古等到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内容: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意义: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4-16课)第14课难忘九一八1、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北。
结果:蒋介石不抵抗政策,致使东三省沦亡。
意义: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
2、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总结
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总结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总结1第11课:1、青春期生理变化:①性机能发育成熟。
②身体外形急剧变化。
③体内机能迅速健全。
2、怎样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①应正确认识并坦然接受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以积极的心态去接纳这些变化。
②应接受现实,学会欣赏自己,以积极的心态接纳自己的形象。
③青少年应追求外表美和心灵美的统一。
3、正确认识青春期的烦恼:青春期心理矛盾(如渴望独立与现实依赖的矛盾、心理闭锁与求得理解的矛盾、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等)是我们生理发育和心理变化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这些矛盾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成为我们发展的阻力。
我们应通过各种方式调控好心理矛盾。
4、弹奏好青春协奏曲(解决青春期矛盾、消除青春期烦恼的方法)?①多与父母、老师和同学沟通,寻求他们的指导和帮助。
②当出现心理冲动时,应想一想道德规范、法律的要求,并提高自己的控制力,通过自我暗示、目标转移、换位思考、幽默化解等方法,进行有效控制。
③不断完善丰富自我。
第12课:5、男女同学交往的必要性。
①男女交往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个体成长历程的各个阶段都是不可缺少的。
②男女同学生活在同一个集体中,必然要进行交往。
③男女同学正常交往,既有利于集体建设,又有利于扩大交往的范围,增进对异性同学的了解,发展同学间的友情。
6、男女同学交往的重要性。
①男女同学一起学习、交流,取长补短,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②男女同学正常交往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各方面完善自己,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
③男女同学正常交往,能建立起积极向上的、纯洁健康的友谊。
7、男女同学交往需要掌握的原则。
①与异性同学交往要自然、适度,自然和适度是男女同学交往的两个重要原则。
②与异性同学交往要尊重、真诚,真诚、尊重是交往的前提。
③与异性同学交往的范围应相对广泛,应该和更多的同学建立真挚的友情。
八年级上册历史13、14课知识点
第13课五四运动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具体情况: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法、日等战胜国于1919年1月至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
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在会议上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
然而,英、法、美等列强操纵会议,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爆发时间:1919年爆发地点(前期中心):北京参与者(前期主力):学生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结果: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30多名爱国学生。
,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1、6月3日,北京学生再次走上街头,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宣传活动,遭到军警镇压,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2、运动主力:工人阶级运动的中心:上海。
运动的结果: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1、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2、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
3、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思想基础)1.背景: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
经过五四运动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
2、传播情况:(1)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李大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出巨大的贡献(2)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3)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
第13课挑山工14课愚公移山两课基础知识
第13课《挑山工》基础知识形近字组词扁(扁豆)货(货车)胳(胳膊)膊(赤膊)阶(台阶) 膝(膝盖)篇(一篇)贷(贷款)格(方格)博(博士)价(价格)漆(油漆)倍(倍数)诵(背诵)喧(喧闹)悄(悄悄)杖(拐杖)拴(拴紧)陪(陪伴)涌(涌现)暄(寒暄)俏(俊俏)仗(依仗)栓(血栓)捆(捆牢)哲(哲理)曲(曲折)凿(开凿)褂(褂子)拘(拘束)困(困苦)蛰(惊蛰)由(原由)曹(姓曹)卦(算卦)驹(马驹)谜(谜底)耽(耽误)蕴(底蕴)迷(着迷)沈(沈阳)温(温暖)近义词曲折——弯曲奇特——特别喧闹——喧嚣平衡——均衡大约——大概随便——放任轻快——轻盈惊异——惊奇包蕴——包含反义词大约——准确得意——失意尽头——起点朴素——华丽健美——难看平衡——失调拘束——放纵曲折——笔直统一——分裂多音字(省会)(曲折)(扁担)(悄悄话)省曲扁悄(反省)(歌曲)(扁舟)(悄然)ABB式词语:光溜溜沉甸甸黑黝黝黑生生四字词语:腾云驾雾心悦诚服意味深长不声不响第14课《愚公移山》基础知识形近字组词移(转移)霄(九霄)渤(渤海)率(率领)箩(箩筐)筐(菜筐)多(多少)宵(夜宵)游(游泳)摔(摔倒)萝(菠萝)框(相框)锄(锄头)洼(水洼)寡(寡妇)痴(白痴)妄(狂妄)号(号角)助(帮助)哇(哇哇叫)赛(赛跑)知(知心)忘(忘记)亏(吃亏0 妻(妻子)止(停止)凄(凄凉)上(上方)近义词娴熟——熟练疲惫——疲劳看法——见解困难——困苦方便——省事率领——带领邻居——邻里制止——抑制风烛残年——行将就木反义词给予——索取困难——容易方便——麻烦制止——放纵巨大——微小风烛残年——风华正茂多音字(禁受)(效率)禁率(禁止)(率领)四字词语:痴心妄想风烛残年直插云霄第13课《挑山工》基础知识测试形近字组词扁()货()胳()膊()阶()膝()篇()贷()格()博()价()漆()倍()诵()喧()悄()杖()拴()陪()涌()暄()俏()仗()栓()捆()哲()曲()凿()褂()拘()困()蛰()由()曹()卦()驹()谜()耽()蕴()迷()沈()温()近义词曲折——奇特——喧闹——平衡——大约——随便——轻快——惊异——包蕴——反义词大约——得意——尽头——朴素——健美——平衡——拘束——曲折——统一——多音字()()()()省曲扁悄()()()()ABB式词语:()()()()四字词语:()()()()第14课《愚公移山》基础知识测试形近字组词移()霄()渤()率()箩()筐()多()宵()游()摔()萝()框()锄()洼()寡()痴()妄()号()助()哇()赛()知()忘()亏()妻()止()凄()上()近义词娴熟——疲惫——看法——困难——方便——率领——邻居——制止——风烛残年——反义词给予——困难——方便——制止——巨大——风烛残年——多音字()()禁率()()四字词语:()()()。
《第 13 课》 知识清单
《第 13 课》知识清单一、课程主题课程的主题名称二、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核心概念 1的定义、特点和应用。
2、能够熟练运用方法/技能 1解决相关问题。
3、了解重要知识点 1的发展历程和最新研究动态。
三、重点知识(一)概念解析1、概念 1定义:清晰准确地阐述概念 1 的定义举例:通过具体的例子帮助理解概念 1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对比分析,加深对概念 1 的独特性理解2、概念 2定义:举例: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二)原理与规律1、原理 1阐述:详细解释原理 1 的内容应用场景:列举在实际情况中原理 1 的应用场景推导过程(如有):逐步展示原理 1 的推导逻辑2、原理 2(三)方法与技巧1、方法 1步骤:分步骤说明方法 1 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指出在使用方法 1 时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展示方法 1 的效果2、方法 2四、难点突破(一)难点 11、问题描述:详细说明难点 1 的具体表现和造成的困惑2、解决思路:提供解决难点 1 的思考方向和策略3、示例演练:通过具体的题目或案例进行演练,加深对难点 1 的攻克(二)难点 2五、常见错误与误区1、错误 1表现形式:描述错误 1 通常的呈现方式原因分析:剖析导致错误 1 产生的根源正确做法:给出避免错误 1 的正确方法2、错误 2六、拓展知识1、相关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前沿研究进展2、实际应用案例分析:通过实际的应用案例,展示课程知识在现实中的广泛应用3、跨学科联系:探讨本课知识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点和相互关系七、课后练习1、基础练习题目:列出一些基础的练习题,巩固基础知识答案与解析:提供练习题的参考答案和详细解析2、提高练习题目:设置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练习题,提升综合应用能力答案与解析:八、参考资料1、书籍 1: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年份2、文章 1:作者,文章标题,期刊名称,发表年份3、在线资源 1:网址,资源名称。
四年级上册语文十三课课堂笔记
四年级上册语文十三课课堂笔记一、生字词。
1. 会认的字。
- “帝”:dì,上帝、帝王。
- “少”:shào,少年。
在文中“炎帝之少女”中读shào,表示小女儿。
- “曰”:yuē,名曰,相当于说。
- “溺”:nì,溺水、溺亡。
- “堙”:yīn,堙于东海,填塞。
2. 会写的字。
- “帝”:上下结构,书写时注意上半部分的笔画顺序,先写点、横,再写中间部分。
- “曰”:整体字形较扁,横画不要过长。
- “溺”:左中右结构,中间部分的“弱”要写紧凑,右边是“冂”不是“门”。
- “返”:半包围结构,“反”字的捺要写舒展。
3. 多音字。
- 少:shǎo(多少)、shào(少年)。
4. 词语解释。
- 炎帝: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
- 少女:小女儿。
- 溺:溺水,淹没。
- 故:因此。
- 堙:填塞。
二、文章翻译与理解。
1. 原文及翻译。
-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
)-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因此化为精卫鸟。
)-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2. 故事内容理解。
- 这篇文言文讲述了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去东海游玩时不幸溺水身亡,化为精卫鸟后,坚持不懈地衔木石填海的故事。
- 体现了精卫鸟坚韧不拔、不畏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这种精神在古代神话故事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它反映了古代人民对自然的抗争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三、文章结构与写作特点。
1. 结构。
- 文章短小精悍,开篇点明主人公女娃的身份,接着叙述女娃溺水化为精卫的经过,最后讲述精卫填海的行为。
层次分明,逻辑清晰。
2. 写作特点。
- 语言简洁:用简洁的文言文语句讲述了一个完整而富有深意的故事。
例如“溺而不返,故为精卫”短短几个字就交代了女娃的遭遇和她化为精卫的结果。
- 想象奇特:神话故事本身就充满了奇特的想象,女娃化为精卫鸟,并且试图用木石填平大海,这种想象反映了古代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对自然现象的独特理解。
七年级语文14课笔记
七年级语文14课笔记内容如下:
一、重点字词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沁(qìn)园春莽(mǎng)莽
2. 解释下面词语。
(1) 妖娆:娇美多姿。
(2) 折腰:鞠躬,倾倒。
表现对某事物心怀敬仰、钦敬之意。
(3) 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4) 嘶哑:嗓音沙哑不圆润,甚至发不出声音来。
(5) 润泽:滋润、使滋润的意思。
(6) 漫天遍野:满山遍野,遍布每个角落。
也作“漫山遍野”。
(7) 昂首挺胸:仰着头,挺着胸。
形容精神奋昂,无所畏惧。
(8) 风流人物:这里指杰出的历史名人。
(9) 漫卷诗书喜欲狂:胡乱地卷起诗书,欣喜得像发了狂一样。
漫,随意的意思;卷,卷起。
二、重点句子
1. 用原文填空。
(1) 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
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
被元军所俘,宁死不屈,写下千古传诵的爱国诗篇《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传诵的名句至今仍激励着无数爱国之士。
被俘后坚持斗争三年多,最终被杀害于燕京(今北京)。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3_14笔记 -回复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3_14课笔记一、主题:回复二、导言回复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一种交流方式,通过回复别人的言语、行为或者事情,可以展现出一个人的态度、性格和修养。
回复不仅仅是表达个人观点,更是一种社交技巧。
在语文课上,我们学习了关于回复的知识,同时也了解了回复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
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回复的含义、种类以及在文学中的运用。
三、回复的含义及种类1. 回复的含义回复是指对别人言语、行为或事情做出相应的反应或答复。
回复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在不同场合下有不同的形式,但都是为了传达自己的态度和看法。
2. 回复的种类(1)口头回复:口头回复是最直接和常见的一种回复方式,可以通过语言,声音以及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看法。
当别人问你一个问题时,你可以用简短的语言或者点头摇头来回答。
(2)书面回复:书面回复是指通过文字来进行回复,比如回信、回邮件等。
在书面回复中,我们需要更加注意语言的表达和逻辑性,以确保对方能够清晰地理解我们的立场和意见。
四、回复在古代文学中的运用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回复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通过回复的对话和情节展示了人物之间的关系、情感以及社会背景。
回复的运用不仅能够增加作品的趣味性,也能够深化人物形象,展现作品的内涵和深度。
1. 回复的对话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各种精彩的回复对话,通过对话双方的回答和反问,展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观念。
比如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对话就展现了两个人物不同的性格和情感。
2. 回复的情节除了对话,古代文学作品中还常常运用回复的情节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通过人物之间的回答和反应,展现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风貌。
比如《西游记》中,孙悟空对不同的挑战和困难都有不同的回应和解决方式,从中展现了他的聪明机智和勇敢无畏。
五、结语通过学习回复的含义、种类以及在古代文学中的运用,我们深刻地理解了回复在日常生活和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
四年级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课堂笔记
四年级上册第13课精卫填海课堂笔记一、文学常识1. 出处2. 神话特点二、生字词1. 会认字- “帝”(dì):上帝,天帝。
例如“炎帝之少女”中的“帝”指炎帝。
- “少”(shào):年少,年轻。
在文中“炎帝之少女”的“少”读shào,表示小女儿。
它还有另一个读音shǎo,如“多少”。
- “曰”(yuē):说。
“名曰女娃”就是名字叫做女娃。
- “溺”(nì):溺水,淹没。
文中“溺而不返”表示女娃淹死在海里没有回来。
- “堙”(yīn):填塞。
“以堙于东海”就是用(树枝和石块)填塞东海。
2. 会写字- 精- 结构:左右结构。
- 部首:米。
- 笔画顺序:点、撇、横、竖、撇、点、横、横、竖、横、竖、横折钩、横、横。
- 字义:神话中的鸟名;精神,精力;经过提炼或挑选的。
在“精卫”中是鸟名。
- 卫- 结构:独体字。
- 部首:卩。
- 笔画顺序:横折钩、竖、横。
- 字义:保护,防护。
“精卫”在这里是一种有保护、抗争意味的命名。
- 溺- 结构:左右结构。
- 部首:氵。
- 笔画顺序:点、点、提、横折、横、竖折折钩、竖、横折、横、横、横、竖、竖、横、撇、捺。
- 字义:淹没;沉迷不悟,过分。
文中是淹没的意思。
- 返- 结构:半包围结构。
- 部首:辶。
- 笔画顺序:撇、撇、横撇/横钩、点、横折、横、横、竖提、撇、捺、横折折撇、捺。
- 字义:回,归。
“溺而不返”就是淹死没有回来。
- 衔- 结构:左中右结构。
- 部首:行。
- 笔画顺序:撇、撇、竖、撇、横、横、横、竖提、横、横、竖钩。
- 字义:用嘴含,用嘴叼。
“常衔西山之木石”就是经常用嘴叼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块。
三、课文翻译及解读1. 原文及翻译-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 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
-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 女娃在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
-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 常常叼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14课课堂笔记
14课课堂笔记一、生字词。
1. 认读生字。
- “斯”(sī):注意平舌音。
- “惨”(cǎn):可通过组词“悲惨”来记忆。
- “盗”(dào):盗贼的“盗”,上半部分是“次”多一撇。
- “佩”(pèi):敬佩、佩戴。
- “恕”(shù):宽恕、饶恕。
- “坚”(jiān):坚定、坚强。
- “锁”(suǒ):锁链、锁头。
- “遭”(zāo):遭受、遭遇。
- “恶”(è):凶恶,这里还有另外两个读音ě(恶心)、wù(厌恶)。
- “愤”(fèn):愤怒、愤恨。
2. 多音字。
- 恶:- è(凶恶):如“他露出了凶恶的表情。
”- ě(恶心):“闻到那股味道,他觉得很恶心。
”- wù(厌恶):“我厌恶他的这种行为。
”3. 词语理解。
- 悲惨:处境或遭遇极其痛苦,令人伤心。
- 气急败坏: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
形容十分慌张或恼怒。
- 惩罚:表示惩戒、责罚;处罚。
- 饶恕:不计较过错,宽容,宽恕。
二、文章结构与内容。
1. 起因(第1 - 2自然段)- 很久很久以前,地面上没有火,人类的生活非常困苦。
普罗米修斯看到人类没有火的悲惨情景,决心冒着生命危险,到太阳神阿波罗那里去拿取火种。
2. 经过(第3 - 7自然段)- 普罗米修斯从阿波罗那里盗取了火种带到人间,人类有了火之后,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宙斯知道后,气急败坏,决定给普罗米修斯以最严厉的惩罚。
- 宙斯让火神把普罗米修斯锁在高加索山上,每天派一只鹰去啄食他的肝脏,白天肝脏被吃完,但在夜晚他的肝脏又会重新生长。
3. 结果(第8 - 9自然段)- 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经过高加索山,看到普罗米修斯被锁在悬崖上,心中愤愤不平,他挽弓搭箭,射死了那只鹫鹰,又用石头砸碎了锁链,解救了普罗米修斯。
三、人物形象分析。
1. 普罗米修斯。
- 他是一个勇敢的神。
他敢于违抗宙斯的命令,到太阳神那里盗取火种,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因为他知道宙斯的严厉和残暴。
五年级第14课笔记内容
五年级第14课笔记内容一、生字词。
1. 会写的字。
- 毁:左右结构,注意“臼”字的写法,中间一横不连两边。
组词“毁灭”“毁坏”。
- 估:左右结构,左边是“亻”,右边是“古”。
可组词“估计”“估算”。
- 拱:左右结构,右边是“共”。
有“拱手”“拱桥”等词。
- 辉:左右结构,左边是“光”,右边是“军”的变形。
“光辉”“辉煌”是常见组词。
- 煌:左右结构,左边是“火”,右边是“皇”。
“煌煌”形容明亮。
- 殿:半包围结构,里面部分要写紧凑。
可组成“宫殿”“殿堂”。
- 陵:左右结构,左边是“阝”,右边是“夌”。
“陵园”“陵墓”是其组词。
- 览:上下结构,上面是“监”,下面是“见”。
“游览”“展览”是常用词。
- 境:左右结构,左边是“土”,右边是“竟”。
“环境”“境地”。
- 宏:上下结构,上面是“宀”,下面是“厷”。
“宏伟”“宏大”。
2. 多音字。
- 量:- liáng(量一量)- liàng(力量、数量)- 还:- huán(归还、还手)- hái(还有、还是)二、文章结构与内容。
1. 总述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第1自然段)- 这里用了两个“不可估量”,强调圆明园的价值之高以及毁灭的损失之大。
2. 圆明园的布局与建筑(第2 - 4自然段)- 布局精巧(第2自然段)- 圆明园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周围还有许多小园,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 建筑宏伟(第3自然段)-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等;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 这里通过列举不同类型的建筑,如殿堂、亭台楼阁、买卖街、山乡村野以及仿照各地名胜和根据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还有民族建筑和西洋景观,表现出圆明园建筑的丰富多样和宏伟壮观。
九年级历史上册13-17课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上册13-17课知识点
13课:14世纪初的南北朝时期和明太祖朱元璋的创业
- 南北朝时期:介绍了南北朝时期的背景和特点,以及南北朝
时期的经济、文化发展情况。
- 明太祖朱元璋的创业:讲述了朱元璋的个人经历和创业过程,以及他建立明朝的策略和措施。
14课:明朝政治与外交的特点
- 明朝政治:介绍了明朝的政治组织和制度,包括皇帝的权力、丞相职位的设立、六部制度的运行等。
- 明朝外交:讲述了明朝的外交政策与对外关系,涉及准备外
交使节的程序、与外国的贸易往来等。
15课:明朝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 明朝的农业:介绍了明朝农业的发展和改革,包括新的耕作
制度、新的农具和农业技术的推广等。
- 明朝的手工业:讲述了明朝手工业的发展和特点,包括纺织业、陶瓷业、造纸业等的繁荣。
- 明朝的商业:介绍了明朝商业的特点和发展,包括市场的繁荣、商业制度和商业组织的形成等。
16课:明朝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
- 明朝的科学技术:讲述了明朝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包括
造船技术、农学、医学等领域的成就。
- 明朝的文化艺术:介绍了明朝文化和艺术的特点和成就,包括文学、戏曲、绘画、雕刻等方面。
17课:朱棣篡位并创立明成祖朝
- 朱棣篡位:讲述了朱棣夺取明成祖位置的过程,包括与长兄朱棱的争夺、清剿各地割据势力等。
- 明成祖朝的改革:介绍了明成祖朝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和发展情况。
13课 知识点
13、《古诗两首》知识点
一、字。
1、会认读的字:黄鹂一行白鹭
2、会写的字:紫烟直尺怀疑绝句
3、多音字:停泊湖泊一行自行车
4、同音字:
绝绝对绝句断绝决决心决定决赛二、词语理解: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着名的风景区。
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飞:飞泻含:包含泊:停船靠岸
遥看:远看。
疑:怀疑。
三、句篇的理解:
1、《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
诗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两句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绝句》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诗中通过对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四种有鲜明颜色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3、《绝句》诗中描写色彩的词有:;描写动作的词有;描写数量的词有:。
4、杜甫另一首《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四、理解诗句的意思。
五、背诵并默写古诗两首。
六、描写祖国名山大川的诗:李白的《望天门山》,杜甫的《望岳》,白居易的《忆江南》。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3.14-课知识点
13、《花钟》知识要点实验学校薛菡一、字词:1、重要字词:花钟留心艳丽睡莲湿度苏醒万寿菊展示昆虫修建组成气温欣然苏醒温度争奇斗艳欣然怒放争奇斗艳芬芳迷人2、多音字:qiáng(坚强)(强壮) dǒu(星斗)(北斗)强 qiǎng(勉强)(强词夺理) 斗jiàng(倔强) dòu(斗争)(战斗)3、近义词留心——留意艳丽——美丽舒展——伸展适宜——适合4、反义词苏醒——沉睡怒放——凋零密切——疏远干燥——潮湿二、重要语句:1.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规……(这是个拟人句。
作者按时间顺序,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不同的花开放,通过这种生动有趣的形式,让我们初步了解了什么是“花钟”)2.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里用设问的方式,告诉我们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
)3.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组成花的“时钟”。
(切入课文主题,引出“花钟”的含义。
)4.这些花在二十四小时内依次开放,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是不是很有趣?(“大致”的意思是大约、大概”,说明了花开的时间并不是十分准确,使表达更符合实际情况。
)三、课文中心本文主要写了作者通过细心观察,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并通过分析得出开花时间与温度、湿度、照以及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关的结论,表现了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14、《蜜蜂》知识要点实验学校薛菡一、字词:1、重要字词:蜜蜂辨认能力几乎阻力花粉将近包括亲眼检查迷失准确尽管沿途陌生景物确实记忆准确无误确确实实2、多音字:mēn (闷热)(闷头儿) jī (茶几)(儿乎) jǐn(尽管)(尽早) 闷几尽mèn (闷雷)(烦闷) jǐ(几个)(几何) jìn(尽力)(尽心) 3、近义词辨认——辨别寻找——寻觅推测——推想检查——查看陌生——生疏解释——说明4、反义词减少——增加遥远——附近准确——错误陌生—熟悉超常——一般二、重要语句:1.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第13,14课 钻削用量的选择
2.钻削用量的选择 (1)选择原则 钻削用量选择的目的,首先是在保证钻头加工精度 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以及保证钻头 有合理的使用寿 命的前提下,使生产率最高; 不允许超过机床的功率 和机床、刀具、夹具等的强度和刚度的承受范围。 钻削时,由于背吃刀量已由钻头直径决定,所以只 需选择切削速度和进给量。 对钻孔生产率的影响,切削速度和进给量是相同的; 对钻头寿命的影响,切削速度比进给量大; 对孔的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进给量比切削速度大。 钻孔时选择钻削用量的基本原则是在允许范围内,尽 量先选择较大的进给量 f,当f的选择受到表面粗糙 度和钻头刚性的限制时,再考虑选择较大的切削速度 vc。
5.1.6 钻孔方法 钳工钻孔方法与生产规模有关。当需要大批生产时, 要借助于夹具来保证加工位置的 正确;当需要小批 生产和单件生产时,则要借助于划线来保证其加工位 置的正确。 1.一般工件的加工 钻孔前应把孔中心的样冲眼用样冲再冲大一些,使钻 头的横刃预先落入样冲眼的锥坑 中,这样钻孔时钻 头不易偏离孔的中心。 (1)起钻 钻孔时,应把钻头对准钻孔的中心,然后启动主轴, 待转速正常后,手摇进给手柄,慢慢地起钻,钻出一 个浅坑,这时观察钻孔位置是否正确,如钻出的锥坑 与所划的钻孔圆周线不同心,应及时借正。
中这样钻孔时钻中这样钻孔时钻?1起钻?钻孔时应把钻头对准钻孔的中心然后启动主轴待转速正常后手摇进给手柄慢慢地起钻钻出一个浅坑这时观察钻孔位置是否正确如钻出的锥坑与所划的钻孔圆周线不同心应及时借正
钳工工艺学上部课件
长沙市宁乡职业中专
模具教研室
李诚洪
5.1.5 钻削用量及其选择
1.钻削用量 钻削用量包括三要素,如 图所示 切削速度 vc、 进给量 f 切削深度ap
七年级上册语文12到18课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语文12到18课的知识点如下:12课《草房子》:
1. 了解草房子的特点及其建造过程。
2. 理解草房子与人类生存的关系。
3. 学习描写自然景观的方法。
13课《草船借箭》:
1. 了解《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
2. 理解草船借箭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3. 学习古代战争的策略和技巧。
14课《我的叔叔于勒》:
1. 了解于勒这个人物形象及其特点。
2. 理解小说中的社会现实和人性问题。
3. 学习小说中的描写技巧和语言运用。
15课《草房子》(续):
1. 了解草房子建造的后续情况。
2. 学习描写人物情感变化的方法。
3. 理解小说中的主题和意义。
16课《草船借箭》(续):
1. 了解草船借箭的后续情节。
2. 学习描写战争场面和人物形象的方法。
3. 理解古代战争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17课《伤仲永》:
1. 了解《资治通鉴》中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2. 理解伤仲永的性格特点和人生经历。
3. 学习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运用。
18课《草房子》(终):
1. 了解草房子建造的最终结果。
2. 学习小说中的主题和意义。
3. 理解小说中的描写技巧和语言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课和14课知识点归纳
第十三课
1.情绪的四大基本类型:喜怒哀惧p26
2.情绪的特点:多样性和多变性p26
3.情绪产生和变化的原因有哪些?p27---28
(1)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主观方面)
(当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当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或事与愿违时,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
)
(2)不同的情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情绪。
(客观方面)
4.情绪不同,结果不同(观点)p29--31
积极情绪的影响:(1)有利于水平的正常发挥,甚至可以超长发挥
(2)有利于身心健康
消极情绪的影响:(1)不利于水平的正常发挥
(2)不利于身心健康
5.怎样调控自己的情绪?/调控情绪的方法有哪些?P36 (1)哭泣宣泄
(1)理智调控法(2)注意力转移法(2)倾诉宣泄
(3)幽默化解法(4)积极的自我暗示(5)合理宣泄法(3)运动宣泄
(4)书写宣泄
6.宣泄情绪应注意哪些问题?p37
情绪的宣泄要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不能妨碍他人,不能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
第十四课
1.高雅情趣的特征:高雅情趣是健康、科学、文明、向上的情趣。
P39
2.高雅情趣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培养高雅情趣?p40--41
(1)有益于身心健康
(2)有助于开发智力和激发创造力
(3)有利于提高道德和文化修养
3.庸俗情趣的特征:庸俗情趣是平庸鄙俗、不高尚的情趣。
P40
4.庸俗情趣的危害是什么?p40
它会使人经受不住不良诱惑,贪图安逸享乐,不思进取,精神颓废,不利于身心健康。
5.怎样培养高压情趣?/怎样过富有情趣的生活?p42—46
(1)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2)增强好奇心,培养广泛兴趣
(3)避免盲目从众,杜绝不良嗜好
(4)丰富文化生活,提高审美能力
6.如何正确认识好奇心?p43
(1)好奇之心,人皆有之。
(2)好奇心是我们行为的动力,它可以驱使我们去探索未知世界的各种奥秘,获得新的感受,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增添情趣。
(3)好奇心如果把握不好,也会影响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好奇兴趣情趣
7.盲目从众的危害是什么?
(1)不利于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2)不利于形成稳定的兴趣爱好
(3)不利于高雅情趣的培养(4)不利于个性发展(5)不利于身心健康
8.怎样避免盲目从众,杜绝不良嗜好?(1)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
(2)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3)学会拒绝不健康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