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下语文一二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下语文一二单元知识点一、字音与字形(第一单元)1.初步认识字音-发现字音的变化规律,如:“裙”、“鹰”等字音的轻声和重声;-认识轻声字格,掌握轻声字的写法;-通过写字练习,提高对字音的认识。
2.初步认识字形-认识三种线条的划法:直线、弯线、撇捺结构的划法;-认识并掌握笔画的先后次序;-认识字形的美感,通过仿写和练字,提高对字形的认识和书写能力。
3.初步认识汉字和拼音-认识常用汉字和拼音的相互关系;-能正确书写拼音字母;-学习在整篇文章中,认识并书写生字。
二、听说训练(第一单元)1.听写练习-能够听懂老师或同学念出的句子,正确书写句子中的生字;-通过听写练习,提高对语音的判断能力。
2.口语训练-练习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准确发音;-学会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表达情感和意思;-能够流利朗读课文,明确语句的停顿和重读。
三、字词运用(第一、第二单元)1.词语辨析和用法-认识并辨析意义相近、用法相近的词语;-通过词语运用的练习,提高对词语辨析和用法的掌握能力。
2.词语组合和拓展-学习常见词语的固定组合,培养正确用词的习惯;-根据语境提供的线索,正确运用词语。
四、句子的认读与造句(第一、第二单元)1.认读句子-能够准确读懂课文中的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和表达的内容;-学习通过语调的变化,准确表达陈述、疑问、祈使等语气。
2.造句练习-学习将所学词语和句子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构造简单完整的句子;-培养正确运用句子的能力,提高表达能力。
五、课文的学习与背诵(第一、第二单元)1.课文的理解与背诵-能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表达的主题;-背诵短文,并准确表达课文的含义。
2.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和理解,学习正确运用句子和词语。
六、阅读训练(第一、第二单元)1.字词理解-通过阅读短文,理解生词和词语的含义;-能准确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义。
2.概括与复述-能够概括短文的大意,并能准确复述;-学习根据段落的主题句,理解短文的结构和内容。
七、写作训练(第一、第二单元)1.形象的描述-通过观察,学习正确描述人、物的特征,提高写作能力;-学习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对人物进行具体的描写。
一二三单元知识点概括
5、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6、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7、读数时,先分级,从最高级读起,亿级和万级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亿”或“万”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测量土地的面积,可以用“公顷”作单位。
2、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3、1公顷=10000平方米4、400米的跑道围起来的部分面积大约是1公顷。
5、测量比较大的土地的面积,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6、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7、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8、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9、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0、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11、1米=10分米=100厘米12、平方千米可以用字母“k㎡”第三单元角的度量1、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不能测量它的长度。
2、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不能测量它的长度。
3、线段有两个端点,不可以延伸,可以量出它的长度。
4、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5、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和射线。
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6、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一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边。
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7、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长短没有关系,与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系,角的两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
8、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9、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
10、量角的步骤是: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的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11、对顶角相等。
12、三角形三个角的和是180度。
三年级上册第一到第三单元的知识点整理及学会的方法
三年级上册第一到第三单元的知识点整理及
学会的方法
第一单元:认识一二三
知识点整理:
1.认识数字1、2、3
2.读写数字1、2、3
3.认识小于3的数字
4. 1、2、3的顺序关系
学会的方法:
1.观察周围的事物,认识一、二、三的数量和形状。
2.制作数字卡片,让孩子认识数字的外形和读音。
3.利用数字游戏、唱数字歌等有趣的方式巩固数字的认识。
第二单元:认识4-6
知识点整理:
1.认识数字4、5、6
2.数字4、5、6的读写
3.认识小于6的数字
4. 4、5、6的顺序关系
学会的方法:
1.利用物品进行数数游戏,巩固数字4、5、6的数量关系。
2.制作数字图卡,让孩子认识数字的形状和大小。
3.利用数字积木或拼图游戏,让孩子体会数字4、5、6的数量。
第三单元:认识7-10
知识点整理:
1.认识数字7、8、9、10
2.数字7、8、9、10的读写
3.认识小于10的数字
4. 7、8、9、10的顺序关系
学会的方法:
1.利用物品进行数数游戏,巩固数字7、8、9、10的数量关系。
2.利用数字卡片进行配对游戏,巩固数字读写的能力。
3.利用数字拼图或磁贴拼字游戏,让孩子学会数字7、8、9、10的排列和形状。
以上三个单元的知识点整理及学会的方法是适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数字的认识和掌握。
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三年级1-3单元知识总结
第一单元知识总结一、三会词汇(会听、说、认读)文具类单词:1.ruler 尺子2.pencil 铅笔3.eraser 橡皮4.crayon蜡笔5.bag 包6.pen 钢笔7.pencil box 铅笔盒8.book 书an eraser 一块橡皮二、26个字母(正确书写格式、正确读音、字母顺序、字母大小写要熟记)三、9个句型及知识点1. 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句型Hello,I’m Miss White. 你们好,我是怀特老师。
2. 见面打招呼的句型——Hello, I’m Wu Binbin. 你好,我是吴彬彬。
——Hi, I’m Sarah. 嗨,我是萨拉。
3. 表示某人拥有某物的句型I have a ruler 我有一把尺子4. 表示对方有的东西你也有的句型Me too ! 我也有!5.用来询问对方姓名的句型What’s your name? 你叫什么名字?6. 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句型My name ’s John. 我的名字叫约翰。
7. 道别的句型——Goodbye! 再见!——Bye, Miss White. 再见,怀特老师。
8. 表达“给我看看你的……”的句型Show me your pen. 给我看看你的钢笔。
9.猜测对方身份的句型Are you Tutu? 你是图图吗?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一、Mr与Miss的用法Mr 用于男士(先生)Miss用于女士(小姐)★二、四会单词(要求学生会听、说、读、写)1.颜色类单词:red (红色)yellow (黄色) green (绿色) blue (蓝色)brown (棕色)white (白色)black (黑色)orange (橙色)2.其他单词:OK 好/行mum 妈妈dad 爸爸★三、掌握字母规范书写及发音会听、认读以下八个单词(注意单词分类):①首字母为A的单词:a nt蚂蚁(动物)a pple苹果(食物)一个苹果:an apple②首字母为B的单词:b ook 书(文具)b ag 书包(文具)③首字母为C的单词:c at猫咪(动物)c rayon 蜡笔(文具)④首字母为D的单词:d og狗(动物)d uck鸭子(动物)★四、课本重点句型( A 是上句, B 是答句。
三年级数学1-3单元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数学1-3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数的认识
1.千以内数的认识:
(1)通过具体事物或画图形,能够感受到数的意义,用描述性的语言来表达数的意义。
(2)学会运用数来表示一些物体的数量,会用数来进行简单的交流。
(3)认识数位,知道每个数位所表示的数值。
2.数的比较:
(1)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正确地比较出两个数的多少。
(2)能够正确地读、写大数。
第二单元:加减法
1.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1)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减法: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的运算。
2.能够正确地进行加减法运算:
(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减)起。
(2)个位满10向十位进1;十位满10向百位进1。
(3)计算加减法时,可利用数的组成、加法的意义、减法的意义进行记忆和计算。
第三单元:认识钟表
1.认识钟表的基本知识:
(1)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
(2)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
(3)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是60分钟或1小时;时针走一大格,秒针走一大圈,是60秒或1分钟。
三年级语文上册每个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语文上册每个单元知识点
根据教材《三年级语文上册》,每个单元的知识点如下:
第一单元:声、韵母和音节的认识,了解汉字的笔画和笔顺。
第二单元:认识汉字的结构,学习构词法的基本常识。
第三单元:学习识字的方法,建立正确的识字观念。
第四单元:了解不同的拼音规则,学会拼读词语。
第五单元:学习认读生字词,训练口语表达。
第六单元:学习注音符号,掌握不同字音的表达。
第七单元:学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培养语言的表达能力。
第八单元:了解汉字的概念和发展历程,学会使用词典。
第九单元:学习成语的故事,了解成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
第十单元:学习诗歌的背景知识,感受诗歌的美。
第十一单元:掌握动词的基本概念和用法,学习动词变位。
第十二单元:了解名词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学会正确使用名词。
第十三单元:学习形容词的基本概念和用法,掌握形容词的变
位。
第十四单元:了解量词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学会正确使用量词。
第十五单元:学习指代代词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
第十六单元:学习副词的基本概念和用法,掌握常见副词的用法。
第十七单元:了解介词的基本概念和用法,学会正确使用介词。
第十八单元:学习连接词的基本概念和用法,学会正确使用连接词。
以上是《三年级语文上册》每个单元的知识点概述,具体内容根据教材具体章节可以进一步细化和深入学习。
语文一到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语文一到三单元知识点总结语文一到三单元主要包括了汉字、词语、古诗词、修辞手法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该部分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一、汉字知识1. 汉字的基本笔画与结构汉字是汉语的书写文字,其笔画由横、竖、撇、捺、钩、提等基本笔画组成。
根据笔画的组合方式,汉字可以分为单字和复字,单字是由一个或多个笔画组成的字,复字是由两个或多个字构成的复合字。
2. 汉字的构词法汉字的构词法是指汉字如何组合成词。
基本构词方法有:形声、会意、指事和假借。
其中,形声是最为常见的构词方法,指通过一个部首暗示字的意义,另外一个部分表示字的音。
会意是通过两个意义相关的字构成新词,指事是通过图形表示实物,假借是通过引申含义。
3. 汉字的演变汉字演变自古至今,经历了表意字(象形、指事)、会意字、形声字、转注、会意形声的演变过程。
其演变的过程体现了汉字的灵活性和丰富性。
4. 汉字的结构特点汉字的结构特点主要包括虚字与形声字、多音字、偏旁部首、拼音等内容。
二、词语知识1. 词语的类型词语是语言中的基本单元,主要有实词和虚词两种类型。
实词包括名词、代词、数词、形容词、动词、副词、连词、介词和感叹词。
虚词包括助词、虚词、叹词等。
2. 词语的意义词语的意义包括词义和义项两个方面。
词义是指词语所包含的基本含义,义项是指一个词语所能作为一个意义单位在语言中的多种用法。
3. 词语的构成词语的构成主要包括词素、词的构词成分、词法变化等方面。
词素是组成词语的最小语言单位,构成词的构词成分是指构词过程中的成分,词法变化是指词的屈折和派生。
4. 词语的运用词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应用,其运用要根据不同的语境和表达目的进行灵活的运用。
三、古诗词知识1. 五言古诗五言古诗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文学类型之一,每首诗都是5个字为一句,每句都是5个字。
2. 七言古诗七言古诗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类型之一,每首诗都是7个字为一句,每句都是7个字。
3. 古诗的优美形式古诗表现形式有唐诗规律的平仄对仗、声调押韵和意境合乎修辞要求等优美形式。
三年级数学一到四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一到四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混合运算掌握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混合运算。
理解括号的作用,会正确使用括号进行混合运算。
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掌握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认识并理解万以内的数位,能够正确读、写万以内的数。
会进行简单的估算,培养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第三单元:四边形认识四边形的特征,掌握四边形的分类,会区分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
了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会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证明。
了解周长的概念,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和面积。
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特点,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认识余数,理解余数的概念,会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了解整除和除尽的概念,能够判断一个数是否能够被另一个数整除或除尽。
会进行简单的验算,培养验算意识和验算能力。
复习知识点:复习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括号的作用。
复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认识并理解万以内的数位。
复习四边形的特征和分类,了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周长的概念。
复习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特点,认识余数、整除和除尽的概念,会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和简单的验算。
数学园地:了解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时间、人民币换算等,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数学游戏和活动,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学习一些数学小知识,如数学符号的读法和写法、数字的排列组合等,丰富数学知识储备。
进行一些简单的数学思考和探索,如数字规律、图形变化等,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第一、二、三单元知识整理
4、梁的上方的算珠叫上珠,梁的下方的算珠叫下珠。
1个下珠表示1,,5个下珠表示5。1个上珠表示5。
定一是一十;十个十个的数,10个十是一百;
一百个一百个的数,10个一百是一千。
6、找一个数的相邻数,可以用这个数加一减一。
用三个不同的数字,可以组成(六个)不同的三位数。
用含有0的三个不同数字,能组成(四个)不同的三位数。
9、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几和几之间,就是几时半。
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小格。钟面上共有60个小格
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1(小)时。
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分(钟)。
第一、二、三单元知识整理
1、一百一百的数,十个一百就是一千。
千位上写1,百位、十位、个位上写0,表示1000.千位上的1表示1个千。
1000由1个千、0个百、0个十和0个一组成。
1000由1个千或10个百或100个十或1000个一组成。
2、写数时,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3、0在末尾,不管有几个,都不读作一个出来。
钟面上最长最细的指针是秒针,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
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一小格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
1分钟=60秒1时=60分
1秒时间很快,“滴答”就是1秒。
秒是比分(钟)更小的时间单位,用它来表示比1分(钟)还短的时间。
8、同样1个小圆片放在不同的位置,表示的大小不一样。
小圆片放在第一格表示几个百,放在第二格表示几个十,放在第三格表示几个一
在一个三位数上,添上一个小圆片,根据添上的位置不同,有三种不同情况出现。
一个三位数上,拿掉一个小圆片,根据拿掉的位置不同,有三种不同情况出现。
八下语文一二三单元知识重点
八下语文一二三单元知识重点
1.文学常识:了解本单元涉及的作家、作品及其背景,掌握
相关的文学常识。
2.重点字词:掌握本单元出现的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及用
法,包括多音字、形近字等。
3.词语解释:理解本单元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包括成语、俗
语等,并能够正确运用。
4.句子理解:理解本单元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包括修辞手
法、表达方式等,并能够进行赏析。
5.段落分析:掌握本单元课文的结构和段落大意,能够概括
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
6.写作技巧:了解本单元课文所采用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包
括记叙、描写、议论等,并能够运用这些技巧和方法进行写作。
7.文学鉴赏: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包括对作品
的主题、人物形象、语言风格等方面的评价和欣赏。
一年级语文上册每单元重点知识归纳
一年级语文上册每单元重点知识归纳第一单元:我的家庭1. 学习识字:家、爸、妈、家人等家庭成员的人物名称2. 学习文字:家庭成员的基本称呼,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3. 学习句子:我的家庭有爸爸、妈妈和我。
第二单元:我的身体1. 学习识字:手、脚、眼、耳等身体器官名称2. 学习文字:身体部位的基本称呼,如头、手、脚、眼睛、耳朵等3. 学习句子:我的手可以拉东西,我的脚可以走路。
第三单元:我爱读书1. 学习识字:书、读、学习等与读书学习相关的词汇2. 学习文字:关于读书学习的基本句型,如读书、学习等3. 学习句子:我喜欢读书学习,读书可以让我更聪明。
第四单元:我的学校1. 学习识字:学校、老师、同学等与学校生活相关的词汇2. 学习文字:学校生活中常见的人物名称和地点名称,如老师、同学、教室等3. 学习句子:我在学校可以和同学一起玩,老师教我们学知识。
第五单元:动物的家1. 学习识字:狗、猫、鸟、鱼等常见动物名称2. 学习文字:描述动物特征和动作的基本词汇,如跑、叫、飞、游等3. 学习句子:这是一只小狗,它会跑、会叫。
第六单元:春天里1. 学习识字:春、花、树、草等与春天相关的词汇2. 学习文字:描写春天景物的相关词汇,如盛开、绿油油等3. 学习句子:春天来了,花儿开了,树叶绿油油的。
第七单元:小手拉大手1. 学习识字:小、大、手、帮助等词汇2. 学习文字:表达亲情和帮助的基本词汇和句型,如小手拉大手、帮助等3. 学习句子:小手拉大手,我们一起走。
第八单元:我的我国1. 学习识字:我国、国旗、长城等我国特有的词汇2. 学习文字:描述我国的地理、文化和历史的基本词汇和句型3. 学习句子:祝福祖国繁荣昌盛,我国加油!以上是一年级语文上册每单元重点知识的简单归纳,希望对大家在备课和学习中有所帮助。
在学习一年级语文上册的每个单元的重点知识时,不仅仅是孩子们在学习音形义结合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在与家庭、身体、读书、学校、动物、春天、亲情和祖国等主题相关的内容学习中,孩子们也逐渐培养了对语文的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望。
各单元知识点全面读背整理
各单元知识点全面读背整理由于您没有告诉我是哪个学科、哪个年级的知识点整理,我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为例为您整理部分内容:一、第一单元:- 字词。
- 会认“坝、汉”等生字,会写“晨、绒”等字。
- 多音字“好”(hǎo、hào),如“好奇”中读hào。
- 内容理解。
- 这篇课文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文中描写了不同民族的学生在同一所学校里学习、生活的情景,如大家一起上课、下课玩耍等。
- 字词。
- 会认“荒、笛”等生字,会写“落、荒”等字。
- 重点词语“湿润、荒野”等。
- 内容理解。
- 这是一首散文诗,作者泰戈尔。
课文以儿童的视角描绘了一群活泼天真,渴望自由的花孩子,通过丰富的想象,把孩子和妈妈之间的感情表达得自然深厚。
- 字词。
- 会认“诵、例”等生字,会写“背、诵”等字。
- 近义词“照例 - 照常”,反义词“详细 - 简略”。
- 讲述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质疑,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不怕先生的惩罚,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体现了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
二、第二单元:- 字词。
- 会认“洼、印”等生字,会写“铺、泥”等字。
- 词语搭配“亮晶晶的水洼、湿漉漉的水泥道”。
- 内容理解。
- 课文描写了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后,“我”在上学路上看到的铺满法国梧桐落叶的水泥道的美景,表达了对秋的喜爱、赞美之情。
- 字词。
- 会认“钥、匙”等生字,会写“盒、颜”等字。
- 重点词语“颜料、五彩缤纷”等。
- 内容理解。
- 这篇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文中描写了秋天的颜色、气味和动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 字词。
- 会认“抖、蟋”等生字,会写“抖、蟋”等字。
- 诗歌中的象声词“唰唰、㘗㘗”等。
- 这是一首现代诗,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
数学123单元知识点
第一二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混合运算》
1、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在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同级混合运算中,如果没有括号,就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运算。
3、应用题的综合列式要注意:四则混合运算中如果想先算加减法,就应把加减法用小括号括起来。
二、《观察物体》
1、从不同的方位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不管从哪个方位观察,一次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3、当我们从某一方位看到两个或三个面的时候,这些面都是相邻的面;不可能从某一方位同时看到物体相对的面。
4、从左面观察和从右面观察是不一样的;从正面观察和从背(后)面观察不一样,位置恰好相反。
三、《加与减》
1、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没有小括号的,都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2、计算方法:可以脱式,也可以竖式分步计算。
3、简算方法:加法:(1)凑整先算
(2)把接近整的加数看成整十、整百……多加就减,少加
接着加。
减法:(1)把接近整的减数看成整十、整百……多减往回加,少减接着减。
三年级下册语文一二三单元重点
三年级下册语文1~3单元的学习重点
第一单元
1. 掌握本单元生字、生词,会读、会写。
2. 学习写日记的格式和要求,会写日记。
3. 背诵本单元的古诗和名篇,积累语言。
4. 了解童话、寓言等文学形式,体会其中的道理和情感。
5. 学习自然常识,了解动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第二单元
1. 掌握本单元生字、生词,会读、会写。
2. 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能够运用这些手法描写事物。
3. 了解传统文化和习俗,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
4. 背诵本单元的古诗和名篇,积累语言。
5. 学习科普知识,了解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和科学原理。
第三单元
1. 掌握本单元生字、生词,会读、会写。
2. 学习写景状物的文章,了解如何描写景物和抒发情感。
3. 了解中国的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培养爱国情感。
4. 背诵本单元的古诗和名篇,积累语言。
5. 学习历史故事和传说,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第一二三单元知识点汇总五年级数学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一)轴对称1、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连线垂直于对称轴。
2、轴对称的特征:沿对称轴折叠,两边完全重合,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3、画轴对称图形的画法:先定点,再连线。
(二)旋转1、认识线段的旋转、理解旋转的含义。
顺时针:绕中心点按照上、右、下、左的顺序旋转。
逆时针:绕中心点按照上、左、下、右的顺序旋转。
钟面上:一周360度,共60小格,360°÷60=6°;共12大格,360°÷12=30°2、描述旋转: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它的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
3、认识图形的旋转研究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数学书第5页风车的旋转:怎样判断风车旋转的角度的?根据三角形变换的位置来判断风车旋转的角度。
根据对应的线段来判断风车旋转的角度。
根据对应的点来判断风车旋转的角度。
图形旋转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图形旋转后,位置方向变了。
形状大小没有变;中心点的位置没有变;对应线段的长度没有变;对应线段的夹角没有变。
4、绘制图形,体验图形旋转的过程。
方法:先定点,再连线。
我们在画一个旋转图形时,首先要确定它围绕的点,然后找到这个图形各个点的对应点,最后连线。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一)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
(二)因数与倍数。
1、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看哪两个数相乘等于这个数,从两头往中间一对一对的找,然后有序的排列起来。
2、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就是求它的一倍,两倍,三倍……分别是多少。
3、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4、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他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三)2、3、5倍数的特征。
1、自然数根据是否是2的倍数,可以分为奇数和偶数。
一年级统编语文单元知识整理
一年级统编语文单元知识整理1. 第一单元:认识自己
学习如何自我介绍和描述自己的身体特征。
认识自己的家庭成员,并学习如何表达爱与关心。
2. 第二单元:认识生活中的人物
学习认识和描述生活中的人物,如父母、老师和朋友。
学习如何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和分享。
3. 第三单元:认识动物
学习认识不同的动物及其特征。
学习如何保护动物和爱护动物。
4. 第四单元:认识水果和蔬菜
学习认识常见的水果和蔬菜,并学习它们的颜色、形状和味道。
学习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5. 第五单元:认识树木和花草
学习认识不同的树木和花草,了解它们的外貌和功能。
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学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6. 第六单元:认识四季和天气
学习认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以及不同季节的特点和变化。
学习描述不同的天气状况,并学习如何根据天气选择合适的衣物。
7. 第七单元:认识身边的事物
学习认识身边常见的事物,如家具、交通工具等,并了解它们的功能和用途。
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8. 第八单元:认识数字和形状
学习认识数字0-10,学会数数和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学习认识基本的二维形状,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这些是一年级统编语文课程的主要单元内容,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将逐步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和思考能力,以及对周围环境的认知能力。
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交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一二三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一二三单元知识点1. 数位顺序表。
- 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
- 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等。
- 计数单位有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
2. 大数的读法。
- 先分级,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
- 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 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 例如:3050000800读作三十亿五千万零八百。
3. 大数的写法。
- 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 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 例如:五十亿零八十万零五百写作5000800500。
4. 数的大小比较。
- 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大。
- 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5. 数的改写。
- 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去掉个级的4个0,同时加上“万”字。
- 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去掉个级和万级的8个0,同时加上“亿”字。
- 例如:350000 = 35万,4500000000 = 45亿。
6. 求近似数。
-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要看千位上的数,如果千位上的数小于5,则舍去万位后面的尾数,同时加上“万”字;如果千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5,则向万位进1,然后舍去万位后面的尾数,同时加上“万”字。
-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类似,要看千万位上的数。
1. 公顷。
-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 1公顷 = 10000平方米。
2. 平方千米。
- 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 1平方千米 = 1000000平方米 = 100公顷。
3. 单位换算。
- 在进行公顷、平方千米、平方米之间的换算时,要根据它们之间的进率进行计算。
一二三单元语文知识点总结
一二三单元语文知识点总结一、词语搭配1. 词语搭配是指语言中词语之间相互搭配使用的一种语言现象。
它是表达思想和交际的基本方式。
2. 词语搭配的确定往往受到语境和习惯的制约,需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确定合适的搭配。
3. 词语搭配的准确使用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精准、丰富和生动,增加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修辞手法1. 比喻是修辞手法中最常见的一种,是通过对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点进行比较来达到表达的目的。
2. 拟人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是将非人的事物或抽象概念拟人化,使其具有人的特性和行为。
3. 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一系列意义相近的词语或短语排列在一起,使得语言更加生动和有节奏感。
三、修辞格1. 反问是一种修辞格,是用问句的形式来表达陈述性的意义,常用于疑问、反驳或强调的语气。
2. 夸张是一种修辞格,通过夸大事物的特点或表现来达到修辞效果,使语言更加生动有趣。
3. 对比是一种修辞格,通过对两个相对相反的事物进行对比,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标点符号1. 逗号是一种用于分隔语句中成分的标点符号,可以起到连接或分隔句子中不同成分的作用。
2. 句号是一种用于表示句子结束的标点符号,通常在陈述句、祈使句或句子结尾使用。
3. 问号是一种用于表示疑问句的标点符号,用于表示带有疑问语气的句子结尾。
五、阅读理解1. 阅读理解是指通过阅读文章、故事或其他文本来获取信息、理解内容和提炼主旨。
2. 在阅读理解中,可以通过掌握文章的结构、语言特点和重点内容来提高阅读效果。
3. 阅读理解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语文素养,可以帮助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作文写作1. 作文写作是指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是一种语言表达和思维独立的能力。
2. 在作文写作中,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话题、构思清晰的结构和用词精准的语言来提高作文质量。
3. 作文写作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一至三单元语文知识点总结
一至三单元语文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汉字的基本结构一、汉字的基本概念汉字是中国文字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汉语的文字符号。
它是中国古代汉族人民用来书写、记录语言的符号,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二、汉字的构成1. 汉字的笔画:汉字是由一定笔画书写而成的。
每个汉字都是由一定的笔画组合而成的,这些笔画在书写时是有顺序的。
2. 汉字的结构:汉字是由字根、偏旁、部首组成的。
在汉字中,有些字是由一个字根构成的,有些字是由两个或者多个偏旁组成的。
三、汉字的发展汉字自诞生以来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经过了演变、变异、传播等过程,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形态。
在发展的过程中,中国汉字从最初的象形、指事、会意发展到了现在的形声字,并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四、汉字的读音汉语汉字的读音是由音节构成的,每个汉字都有其独特的读音。
在日常的阅读和书写中,要根据汉字的读音和构字规则来正确地读、写汉字。
第二单元:语法基础知识一、名词1. 名词的定义:表示人、事物、动物、地名、机构、时间、地点等的名称。
在句子中通常作为主语、宾语、状语等成分。
2. 名词的分类:名词可以分为普通名词和专有名词、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抽象名词和具体名词等。
3. 名词的数:名词有单数和复数两种形式。
名词的复数形式是根据不同的名词变化规则来变化的,一般有加-s、-es、-ves、-ies等方式。
二、代词1. 代词的定义:代词是用来代替名词或名词短语的词语,起到指代作用。
代词是一种指示词,能够省略重复的名词,增强语言的简洁性。
2. 代词的分类:代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物主代词、反身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不定代词等。
3. 代词的用法:代词在句子中通常可以起到主语、宾语、定语、同位语、状语等成分。
三、动词1. 动词的定义:表示动作或者状态的词语。
动词是句子的核心成分,它可以构成谓语、状语等。
2. 动词的时态:动词有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等时态。
时态是动词的一种词形变化,用来表示事件发生的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上册前三单元知识点第一章机械运动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刻度尺 ,国际单位:米 ,用字母符号 m 表示;单位换算: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会认:认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2)会选:根据所测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3)会放:把刻度尺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不能倾斜;(4)会看:视线应与物体所对的刻度线垂直;(5)会读: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6)会记:测量结果包括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数值和单位)。
3.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累积法(一张纸的厚度)、化曲为直法(测铁路线的长度)辅助工具法(测量硬币的直径)4.时间测量工具:秒表。
国际单位:秒,用符号 s 表示;单位换算:5.误差:是指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减小误差的方法有多次测量取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
6.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粗心造成的,错误可以避免,而误差不可以避免,只能减小。
7.机械运动: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是最简单的一种运动形式。
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同一物体的运动还是静止,与选择的参照物有关,如果物体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运动的;反之物体就是静止的。
所以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8.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相同时间比较路程;(2)相同路程比较时间(3)比较速度9.速度: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路程用字母 s表示,时间用字母 t 表示,速度用字母v表示。
10.速度的公式是:v= s。
速度单位是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共同组成的。
t1m/s= 3.6 km/h。
1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特点:(1)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不变;(2)速度的大小与路程和时间无关;(3)时间与路程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时间与速度图像是一条与横轴(时间)平行的直线。
12.变速直线运动:把物体沿直线且速度变化的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用平均速度来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必需的器材:刻度尺和秒表,其中刻度13.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v= st尺用来测量路程;秒表用来测量时间。
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注:有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音在空气中速度为340m/s;5、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人离障碍物距离在17米以上);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s=1vt);加强原声2四、怎样听见声音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固体的传声效果好)。
五、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通过调整弦的松紧程度,可以调节乐器音调的高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的振幅、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声音的分散程度有关。
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3、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决定的(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六、超声波和次声波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七、声音的利用1、声可以传递信息(应用:回声定位、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2、声可以传递能量(应用:清洗钟表、去除人体内胆结石)八、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3、常见噪声来源: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居民噪声。
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
符号dB,超过90dB会损害健康;0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5、控制(减弱)噪声的途径:(1)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2)阻断噪声传播(在传播过程中)(3)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人耳处减弱)第三章物态变化一、温度:温度: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2、摄氏温度:(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C”表示;(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二、温度计1、测量温度的基本工具:温度计。
温度计的类型: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2、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测量温度的;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粗细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3、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或测不出温度)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体温计: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0.1℃;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缩口);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四、熔化和凝固: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2.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3.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4.晶体熔化的条件:(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收热量;晶体凝固的条件:(1)温度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5.晶体熔化的特点:(1)吸热;(2)温度不变。
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1)AB 段物体为固体,吸热温度升高;(2)B 点为固态,物体温度达到熔点(50℃),开始熔化;(3)BC 物体股、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4)C点为液态,温度仍为50℃,物体刚好熔化完毕;(5)CD 为液态,物体吸热、温度升高;(6)DE 为液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7)E 点位液态,物体温度达到凝固点(50℃),开始凝固;(8)EF 段为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9)F点为固态,凝固完毕,温度为50℃;(10)FG 段位固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注意: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这与具体条件有关;2、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3、用水浴加热是为了使晶体受热均匀。
五、汽化和液化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2、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3、汽化可分为沸腾和蒸发;(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A)液体温度: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快干);(B)液体表面积的大小: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有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C)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温);(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注:(A)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B)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C)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D)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E)液体沸腾的特点:吸热且温度不变。
(4)蒸发可致冷: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5)不同物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的快;4、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如:液化气;六、升华和凝华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2、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态变化;3、凝华现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内表面)七、云、霜、露、雾、雨、雪、雹、“白气”的形成1、温度高于0℃时,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成为露;附在尘埃上形成雾;2、温度低于0℃时,水蒸汽凝华成霜;3、水蒸汽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云,大水滴就是雨;云层中还有大量的小冰晶、雪(水蒸汽凝华而成),小冰晶下落可熔化成雨,小水滴再与0℃冷空气流时,凝固成雹;4、“白气”是(空气中、人呼出气体中、锅里冒出)的水蒸汽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