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2017年山东省德州市试卷(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17年中考化学山东省德州市

2017年中考化学山东省德州市

2017年山东省德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7山东德州,题号1,分值2)近日有媒体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把二氧化碳变成汽油”的高效转化新途径。

即通过设计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首次实现了CO2直接加氢制取汽油。

被同行誉为“CO2催化领域的突破性发展”。

据此,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新途径可有效缓解全球温室效应B.此技术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C.该转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D.催化剂对转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答案】C【解析】A.该新途径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可有效缓解温室效应,选项正确;B.利用此技术可以直接将CO2转化为汽油,另辟一种获得燃料的途径,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选项正确;C.该过程将CO2转化为汽油,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错误;D.催化剂是这个转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选项正确。

【知识点】温室气体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催化剂2.(2017山东德州,题号2,分值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两个氯原子:Cl2B.氧化铝:AlO C.钙离子:Ca+2 D.钾元素:K【答案】D【解析】用元素符号表示原子,其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原子的个数,即2个氯原子可表示为2Cl;物质用化学式表示,由元素符号和数字组成,即氧化铝可以用Al2O3表示;离子用离子符号表示,由元素符号和其右上角的电荷数和电性表示,其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表示该离子的个数,钙离子可表示为Ca2+;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钾元素用K表示。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含义3.(2017山东德州,题号3,分值2)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右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Z范围的是A.红磷B.干冰C.氯酸钾D.食盐水【答案】B【解析】物质根据含有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根据元素的种类的多少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017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含答案解析)

2017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含答案解析)

2017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近日有媒体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把二氧化碳变成汽油”的高效转化新途径.即通过设计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首次实现了CO2直接加氢制取汽油.被同行誉为“CO2催化转化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据此,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新途径可有效缓解全球温室效应B. 此技术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C. 该转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D. 催化剂对转化起着举足轻重作用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两个氯原子:Cl2B. 氧化铝:AlOC. 钙离子:Ca+2D. 钾元素:K3.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右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Z范围的是()A. 红磷B. 干冰C. 氯酸钾D. 食盐水4.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式.下列是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 硫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更剧烈﹣在氧气中硫接触到氧分子的机率大B. 夏季在校园里闻到阵阵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D. 中和反应都有水生成H+和OH﹣结合成水分子5.归纳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下面是小明整理的部分化学知识,其中都正确的选项是()A. AB. BC. CD. D6.用白色瓷片接近酒精灯外焰时,瓷片没有明显变化;接近焰心时,在瓷片上出现黑色粉末状固体,这是酒精没有完全燃烧时生成的炭黑.用水壶烧开水,开始时会发现:与火焰接触的壶底出现水珠和黑色的炭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燃料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B. 燃料本身也可能含有水分子C. 加大空气的流量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D. 提高水壶的高度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7.下列四个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A. AB. BC. CD. D8.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A. ①用一氧化碳气体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B. ②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C. ③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 ④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二、解答题9.对下面四个常见的化学反应进行对比分析:分解反应:2KMnO4K2MnO4+MnO2+O2↑置换反应:2CuO+C 2Cu+CO2↑复分解反应:Ca(OH)2+Na2CO3═CaCO3↓+2NaOH化合反应:2H2+O22H2O请从以下各项中选择恰当的内容,用对应的序号填空:①元素的种类;②原子的种类;③原子的个数;④分子的种类;⑤物质的组成(或结构);⑥物质的总质量;⑦元素的化合价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可能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10.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金属.请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下列制品的用途,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___.(2)金属资源在地球上分布广泛.人们在自然界中仅发现金、银等少量金属单质,其余金属元素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你认为金属的存在形式主要和________有关.(3)农业上用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波尔多液作为杀菌剂.有经验的农民都不用铁质容器来配制或盛放波尔多液,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1.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2017年5月18日我国宣告可燃冰试采成功,这在世界燃冰燃烧产生的能力比传统的化石燃料要多出数十倍,而且燃烧后不产生任何的残渣和废气,是公认的地球上尚未开发的最大新型能源.(1)目前,人类实验的化石燃料主要包括________.(2)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在高温条件下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3)为方便贮存和运输,天然气通常被压缩到容积很小的钢瓶中,而可燃冰却很难被压缩.试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是________.(4)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相比传统化石燃料具有很多优势,主要是(填序号)A.储量丰富B.燃烧值大C.清洁、无污染D.易于开采.12.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1)在探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①溶质的种类;②溶剂的种类;③溶质最多被溶解的质量;④溶剂的质量;⑤温度.如测定“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研究的是________(填序号)受温度的影响,这就需要控制其他因素保持不变.(2)右表是利用控制变量法测得的氯化钠、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根据表格内容及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①从上表可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是________;②20℃时,将等质量的NaCl、KNO3分别放入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如图1所示,升温到50℃时如图2所示.试判断:50℃时甲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________(填“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或“不能确定”).13.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为验证CO2与NaOH能够发生反应,某同学右图组装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1)有时药品滴加顺序会影响实验现象.如果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先膨胀,后变瘪”,则加入试剂的顺序应该是(填序号)A.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B.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盐酸(2)请解释气球“先膨胀”的原因:________(3)写出气体“后变瘪”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三、解答题14.正确选择实验仪器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面是实验室中常见的仪器,请按要求填空.(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填序号),还缺少的两种仪器是________(填名称);过滤粗盐水所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填序号).(2)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可选用上述仪器中的________(填序号)组合成发生装置.(3)利用仪器③与⑦可组合成一个贮气装置,收集氢气(氢气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时,气体应从仪器⑦的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该装置还有其他的用途,请你任举一例:________.15.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图),同学们观察到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产生的大量白烟弥漫到空气中,最后在石棉网上得到一些白色固体.(1)请写出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2)同学们通过称量发现:在石棉网上收集到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有人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出现这样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3)小红按右下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还发现产物中有少量黄色固体.【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产生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4)【反思与交流】①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②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物MgO却远多于Mg3N2,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③同学们又联想到氯气在氯气中能够燃烧,于是对燃烧条件又有了新的认识:________.四、解答题16.硫酸亚铁在工农业生产中有重要用途,也有较高的医用价值.工业上用废铁屑和含硫酸的废液来制取硫酸亚铁,变废为宝.现用5.6t铁屑与100t废液恰好完全反应(已知铁屑只和废液中的硫酸反应),请你计算:(1)可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2)所用废液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答案解析部分一、<b >选择题1.【答案】C【解析】【解答】解:A、我国科学家发现“把二氧化碳变成汽油”的高效转化新途径,通过设计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首次实现了CO2直接加氢制取汽油,可有效缓解全球温室效应,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题意,实现了CO2直接加氢制取汽油,此技术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故选项说法正确.C、实现了CO2直接加氢制取汽油,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D、通过设计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首次实现了CO2直接加氢制取汽油,催化剂对转化起着举足轻重作用,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分析】A、根据题意,我国科学家发现“把二氧化碳变成汽油”的高效转化新途径,通过设计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首次实现了CO2直接加氢制取汽油,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实现了CO2直接加氢制取汽油,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实现了CO2直接加氢制取汽油,有新物质生成,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2.【答案】D【解析】【解答】解:A、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氯原子,就可表示为:2Cl;故选项错误;B、氧化铝是由显+3价的铝元素和显﹣2价的氧元素组成的,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Al2O3;故选项错误;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钙离子可表示为:Ca2+;故选项不正确;D、钾元素的元素符号为:K;故选项正确;故选D【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3.【答案】B【解析】【解答】解:由图中信息可知,x属于单质;y属于化合物;z属于氧化物.A、红磷属于单质,故A错;B、干冰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故B正确;C、氯酸钾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C错;D、食盐水中含有氯化钠和水,属于混合物,故D错.故选B.【分析】物质包括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包括酸、碱、盐、氧化物,根据它4.【答案】C【解析】【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更剧烈是因为在氧气中氧分子多,硫接触到氧分子的机率大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B、能闻到花香,是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花香的微粒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故选项解释正确.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错误.D、中和反应都有水生成是因为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成水分子,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C.【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5.【答案】B【解析】【解答】解:A.浓硫酸沾到皮肤上,要先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错误;B.铁与水、氧气共存时易生锈,所以保持铁锅表面的干燥清洁可以防止其生锈;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石墨具有滑腻感,可以使铁锁开启灵活,故正确;C.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带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故错误;D.人体缺氟易患龋齿;过量摄入会产生氟斑牙和氟骨病,故错误.故选B.【分析】A.根据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实验事故的正确处理方法来分析;B.根据金属防锈的方法以及石墨的性质来分析;C.根据除杂的方法与原则来分析;D.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以及营养素的来源来分析.6.【答案】A【解析】【解答】解:A.酒精燃烧出现了炭黑和水珠,这可以说明酒精中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错误;B.与火焰接触的壶底出现水珠有可能是燃料中含有的,故正确;C.酒精燃烧出现炭黑是由于氧气不足造成的,所以加大空气的流量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故正确;D.提高水壶的高度增大了酒精火焰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了酒精的燃烧,可以减少炭黑的产生,故正确.故选A.【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做出猜想;B.根据壶底水的来源来分析;C.根据促进燃料燃烧的方法来分析;D.根据增大可燃与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来分析.7.【答案】D【解析】【解答】解:A、氯化铵和熟石灰粉末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B、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均几乎无变化,硝酸铵溶于水吸热,容器壁温度降低,用加适量水、用手触摸容器壁的方法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C、硫酸铜溶液显蓝色,稀盐酸是无色的,用观察溶液颜色的方法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D、烧碱溶液和石灰水均显碱性,分别滴加酚酞试液,均显红色,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故选:C.【分析】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8.【答案】C【解析】【解答】解:A.在高温的条件下,一氧化碳能将氧化铁还原为铁,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反应后所得固体的质量不为零,故错误;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有催化剂时反应速率快一些,但是最终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生成的氧气质量相等,故错误;C.向盛有一定量稀盐酸的烧杯中不断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溶液的pH逐渐增大,故正确;D.因为该溶液为某温度下,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再加入硝酸钾不会继续溶解,所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错误.故选C.【分析】A.在高温的条件下,一氧化碳能将氧化铁还原为铁;B.根据催化剂的概念来分析;C.根据稀盐酸与NaOH溶液的反应分析溶液pH的变化;D.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来分析.二、<b >解答题9.【答案】④⑤;⑦【解析】【解答】解: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化学变化的实质就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化学反应前后,有新分子生成,则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化学反应前后,有新物质生成,则物质的组成(或结构)一定发生改变;分子的数目、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发生改变,也可能不变.故填:④⑤;⑦.【分析】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的实质就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10.【答案】(1)A(2)金属活动性强弱(3)Fe+CuSO4=Cu+FeSO4【解析】【解答】解:(1)铁锅利用了铁的导热性,铜导线利用了铜的导电性,钢丝绳利用了钢的延展性,黄金饰品利用了金的金属光泽,故选:A;(2)金属的存在形式主要和金属活动性强弱有关;(3)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分析】(1)根据金属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2)根据金属的存在形式主要和金属活动性强弱有关进行分析;(3)根据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进行分析.11.【答案】(1)煤、石油、天然气(2)C+H2O CO+H2(3)气态物质分子间隔较大,易被压缩;固态物质分子间隔减小,不易被压缩(4)A,B,C【解析】【解答】解:(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故填:煤、石油、天然气;(2)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碳与水蒸气,生成物是一氧化碳与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 CO+H2.故填:C+H2O CO+H2;(3)气态物质的分子间隔较大,固态物质分子间隔较小,所以气体易被压缩,而固体较难被压缩;故填:气态物质分子间隔较大,易被压缩;固态物质分子间隔减小,不易被压缩;(4)已探明可燃冰储量丰富;燃烧值大;可燃冰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不污染环境;但是由于在深海中,开采较困难;故填:ABC.【分析】(1)根据化石燃料的种类来分析解答;(2)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书写化学方程式;(3)根据不同状态下的物质分子间隔不同;(4)根据可燃冰的优点来分析.12.【答案】(1)③(2)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解析】【解答】解:(1)测定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是探究在不同温度下,在相同溶剂中溶质最多被溶解的质量;(2)①由表中数据可知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是硝酸钾;②20℃时,NaCl、KNO3的溶解度分别是36.0g、31.6g,在20℃,甲烧杯中溶质没有被全部溶解,说明甲烧杯中溶质的溶解度较小,所以甲烧杯中放入的是硝酸钾,而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0g,烧杯内溶质全部溶解,所以加入的等质量氯化钠、硝酸钾的质量不能超过36.0g,升温到50℃,硝酸钾的溶解度变为85.5g,所以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答案为:(1)③;(2)①硝酸钾;②不饱和溶液.【分析】(1)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是探究在不同温度下溶质最多被溶解的质量;(2)①根据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即可;②根据20℃时,NaCl、KNO3的溶解度和50℃时NaCl、KNO3的溶解度数值比较进行分析.13.【答案】(1)B(2)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导致瓶内气压减小(3)Na2CO3+2HCl═2NaCl+H2O+CO2↑【解析】【解答】解:(1)如果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盐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导致瓶内气压减小,能够观察到气球先膨胀,后变瘪.故选:B.(2)气球“先膨胀”的原因是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导致瓶内气压减小.故填: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导致瓶内气压减小.(3)气体“后变瘪”,是因为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导致瓶内气压增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故填:Na2CO3+2HCl═2NaCl+H2O+CO2↑.【分析】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14.【答案】(1)②⑤⑥⑩;药匙和胶头滴管;②④⑥⑨(2)③⑧或者①⑧⑨(3)b;气体除杂等【解析】【解答】解:(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用烧杯进行溶解,需要用量筒和胶头滴管量取水,用玻璃棒搅拌,用药匙取用氯化钠固体,所以需要用到的仪器有②⑤⑥⑩,还缺少的两种仪器是药匙和胶头滴管;过滤粗盐水所用到的仪器有烧杯(承接液体用)、漏斗(过滤用)、玻璃棒(引流用)、铁架台(固定漏斗用),所以选用的仪器为②④⑥⑨.(2)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是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所以可选用上述仪器中的③⑧或者①⑧⑨组合成发生装置.(3)仪器③与⑦组合在一起是万能瓶.作为贮气装置使用时,由于氢气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无论装置内是否装满水,都要从b端通入氢气.万能瓶还可以做洗气瓶用来除去气体中的杂质等.故答案为:(1)②⑤⑥⑩;药匙和胶头滴管;②④⑥⑨;(2)③⑧或者①⑧⑨.(3)b;气体除杂等.【分析】(1)根据溶液配制和粗盐提纯的注意事项选择仪器;(2)根据气体制备的反应物特点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3)③与⑦组合在一起是万能瓶,可以做储气瓶也可以做洗气瓶.15.【答案】(1)2Mg+O22MgO(2)生成的氧化镁小颗粒(白烟)扩散到空气中去了,使得生成物收集不全(3)取少量黄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管中有气体产生,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得出结论:黄色固体是Mg3N2(4)﹣3;氮气化学性质不如氧气活泼;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解析】【解答】解:(1)在点燃的条件下,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故填:2Mg+O22MgO;(2)所有的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燃烧后质量减少的原因是生成的氧化镁小颗粒(白烟)扩散到空气中去了,使得生成物收集不全;故填:生成的氧化镁小颗粒(白烟)扩散到空气中去了,使得生成物收集不全;【实验探究】根据题干信息,可将生成的固体物质放入水中,检验是否产生氨气来进行判断;具体实验操作:将镁条燃烧的产物放在一只试管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然后将一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观察现象;若看到红色的石蕊试纸变成蓝色,说明黄色固体为氮化镁;故填:取少量黄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管中有气体产生,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得出结论:黄色固体是Mg3N2;【反思与交流】①在氮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2)×3+2x=0,x+﹣3;故填:﹣3;②氧气的化学性质比氮气更活泼,镁条更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故填:氮气化学性质不如氧气活泼;③氢气在氯气中可以燃烧,此反应中没有氧气参加,所以可以得出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这一新的认识;故填: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分析】(1)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来分析;(2)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探究】根据氨气的化学性质及氮化镁的化学性质分析解答;【反思与交流】①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来分析;②根据氮气与氧气的化学性质来分析;③根据燃烧的条件来分析.16.【答案】(1)解:设硫酸的质量为x,可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为y,Fe+ H2SO4═FeSO4+H2↑56 98 1525.6t x y= = ,x=9.8t,y=15.2t,答:可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是15.2t(2)解:所用废液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9.8%,答:所用废液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9.8%【解析】【分析】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关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的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和判断.- 11 -。

2017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

2017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

山东省德州市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答案】C【解析】二氧化碳加氢制取汽油,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故C 项不正确。

【考点】二氧化碳的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别。

2.【答案】D【解析】2个氯原子:2Cl ,氧化铝:23Al O ,钙离子:2Ca 。

故D 项正确。

【考点】化学用语的表示。

3.【答案】B【解析】物质根据所含物质的种类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根据所含元素的种类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又分为氧化物、酸、碱、盐。

图示中X 表示单质,Y 表示化合物,Z 表示氧化物,故B 项符合题意。

【考点】物质的分类。

4.【答案】C【解析】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C 项不正确。

【考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

5.【答案】B【解析】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该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除杂的原则是所选试剂只和杂质反应且不引人新的杂质。

氯化钙会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新的杂质氯化钠。

缺氟易产生龋齿,过量摄入氟元素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

B 项正确。

【考点】安全常识、生活常识、除杂和元素与人体健康。

6.【答案】A【解析】炭黑是燃料不充分燃烧生成的,说明燃料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壶底出现水珠说明可能是燃料燃烧生成的,也可能是燃料本身含有水,所以不能说明燃料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加大空气的流量可以促进燃料充分燃烧,减少炭黑的生成。

提高水壶的高度即将水壶置于酒精灯的外焰处,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可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减少炭黑的生成。

故A 项不正确。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燃料充分燃烧及酒精灯火焰各部分的温度。

7.【答案】D【解析】A 项,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能闻到刺激性气味,尿素不能。

B 项,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会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

C 项,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而稀盐酸是无色的。

D 项,烧碱溶液和石灰。

中考真题-2017年山东省德州初中学业考试化学试卷

中考真题-2017年山东省德州初中学业考试化学试卷

2017年山东省德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7山东德州,题号1,分值2)近日有媒体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把二氧化碳变成汽油”的高效转化新途径。

即通过设计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首次实现了CO2直接加氢制取汽油。

被同行誉为“CO2催化领域的突破性发展”。

据此,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新途径可有效缓解全球温室效应B.此技术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C.该转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D.催化剂对转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答案】C【解析】A.该新途径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可有效缓解温室效应,选项正确;B.利用此技术可以直接将CO2转化为汽油,另辟一种获得燃料的途径,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选项正确;C.该过程将CO2转化为汽油,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错误;D.催化剂是这个转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选项正确。

【知识点】温室气体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催化剂2.(2017山东德州,题号2,分值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两个氯原子:Cl2 B.氧化铝:AlO C.钙离子:Ca+2 D.钾元素:【答案】 D【解析】用元素符号表示原子,其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原子的个数,即2个氯原子可表示为2Cl;物质用化学式表示,由元素符号和数字组成,即氧化铝可以用Al2O3表示;离子用离子符号表示,由元素符号和其右上角的电荷数和电性表示,其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表示该离子的个数,钙离子可表示为Ca2+;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钾元素用表示。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含义3.(2017山东德州,题号3,分值2)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右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范围的是A.红磷B.干冰C.氯酸钾D.食盐水【答案】B【解析】物质根据含有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根据元素的种类的多少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山东省德州市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德州市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德州市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试卷类型:A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Fe-5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 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近日有媒体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把二氧化碳变成汽油”的高效转化新途径。

即通过设计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首次实现了CO2直接加氢制取汽油。

被同行誉为“CO2催化转化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据此,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新途径可有效缓解全球温室效应 B.此技术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C.该转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D.催化剂对转化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答案】C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T具。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两个氯原子:Cl2 B.氧化铝:AlO C.钙离子:Ca+2 D.钾元素:K【答案】D【解析】A.两个氯原子:2Cl,错误;B.氧化铝:Al2O3,错误;C.钙离子:Ca2+ ,错误;D.单独的一个元素符号可以表示该元素,正确。

故选D。

3.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

右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Z范围的是A.红磷 B.干冰 C.氯酸钾 D.食盐水【答案】B【解析】据图可知,X表示单质,Y表示化合物,Z属于化合物。

A.红磷属于单质,错误;B.干冰属于氧化物,正确;C.氯酸钾属于化合物,错误;D.食盐水属于混合物,错误。

故选B。

4.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式。

下列是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更剧烈——在氧气中硫接触到氧分子的几率大B.夏季在校园里闻到阵阵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D.中和反应都有水生成——H+和OH-结合成水分子C【答案】.元素【答案】B【解析】A、①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要对着人②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用水冲洗后涂上碳酸氢钠溶液,错误;B、①铁锅表面保持清洁干燥防止生锈②用铅笔芯粉末使铁锁开启灵活,正确;C、①用稀盐酸除去铜粉中的少量氧化铜粉末②滴加适量氢氧化钙溶液除去烧碱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错误;D、①缺氟——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②吃水果、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正确。

初中化学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考试题解析.doc

初中化学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考试题解析.doc

初中化学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考试题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评卷人得分1.下列叙述中没有化学变化的是A.小煤窑发生瓦斯(主要成分为甲烷)爆炸B.涂在墙上的熟石灰逐渐变硬C.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遇水形成酸雨D.舞台上用干冰制造“云雾”【答案】【解析】:选D。

瓦斯爆炸是甲烷与氧气剧烈的氧化反应;熟石灰变硬是因为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坚硬的碳酸钙的缘故;二氧化硫遇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发生了化学变化;干冰升华吸收热量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出现雨雾现象。

物质只是状态发生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所以选D。

难度:基础知识点:常见的酸和碱2.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

下列说法____________2CO2 + 2H2O(3)严禁烟火难度:中等知识点:燃料及应用单元测试2.阅读文字,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安全火柴的火柴头上主要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硫和玻璃粉等,火柴杆上涂有少量的石蜡,火柴盒两边的摩擦层是由红磷和玻璃粉调和而成的。

火柴着火的主要过程是:(l)火柴头在火柴盒上划动时,产生的热量使红磷燃烧;____________2P2O5(2)2KClO32KCl + 3O2↑(3)S + O2____________SO2难度:中等知识点: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3.分类就是按照种类、等级或性质分别归类。

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结论也不尽相同。

下列每组中有一种物质具有特殊的组成或性质,而其他两种物质的组成或性质相似。

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将其区分出来并说明理由。

化学式被区分的物质(名称)理由CO2、CO、H2ONa、NaOH、Na2CO3HCl、H2SO4、H2O【答案】【解析】:根据组成来区分:第一组中CO2、CO二者的组成元素相同;第二组中NaOH、Na2CO3都是由三种元素组成,而Na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第三组HCl、H2O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而H2SO4由三种元素组成。

德州中考化学真题试卷

德州中考化学真题试卷

德州二○一七年初中学业考试化学试题本试卷共4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请将所有题目的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Fe-5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近日有媒体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把二氧化碳变成汽油”的高效转化新途径。

即通过设计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首次实现了CO2直接加氢制取汽油。

被同行誉为“CO2催化转化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据此,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新途径可有效缓解全球温室效应B.此技术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C.该转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D.催化剂对转化起着举足轻重作用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两个氯原子:Cl2B.氧化铝:AlOC.钙离子:Ca+2D.钾元素:K3.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

右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Z范围的是A.红磷B.干冰C.氯酸钾D.食盐水4.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式。

下列是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在氧气中硫接触到氧分子的几率大B.夏季在校园里闻到阵阵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D.中和反应都有水生成——H+和OH-结合成水分子5.归纳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

下面是小明整理的部分化学知识,其中都正确的选项是6.用白色瓷片接近酒精灯外焰时,瓷片没有明显变化;接近焰心时,在瓷片上出现黑色粉末状固体,这是酒精没有完全燃烧时生成的炭黑。

用水壶烧水,开始时会发现,与火焰接触的壶底出现水珠和黑色的炭黑。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燃料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B.燃料本身也可能含有水分子C.加大空气的流量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D.提高水壶的高度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7.下列四个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8.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①②③④A.①用一氧化碳气体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铜粉末B.②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C.③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④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二、理解与应用(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15分)9.(2分)对下面四个常见的化学反应进行对比分析:分解反应:2KMnO4K2MnO4 + MnO2 + O2↑置换反应:2CuO + C2Cu + CO2↑复分解反应: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化合反应:2H2 + O2 2H2O 请从以下各若中选择恰当的内容,肜对应序号填空:①元素的种类;②原子的种类;③原子的个数;④分子的种类;⑤物质的组成(或结构);⑥物质的总质量;⑦元素的化合价。

2017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及解析

2017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及解析

2017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1.(2分)近日有媒体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把二氧化碳变成汽油”的高效转化新途径.即通过设计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首次实现了CO2直接加氢制取汽油.被同行誉为“CO2催化转化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据此,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新途径可有效缓解全球温室效应B.此技术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C.该转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D.催化剂对转化起着举足轻重作用2.(2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两个氯原子:Cl2B.氧化铝:AlOC.钙离子:Ca+2D.钾元素:K3.(2分)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右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Z范围的是()A.红磷B.干冰C.氯酸钾D.食盐水4.(2分)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式.下列是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更剧烈﹣在氧气中硫接触到氧分子的机率大B.夏季在校园里闻到阵阵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D.中和反应都有水生成﹣H+和OH﹣结合成水分子5.(2分)归纳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下面是小明整理的部分化学知识,其中都正确的选项是()A.A、 B.B、C.C、D.D、6.(2分)用白色瓷片接近酒精灯外焰时,瓷片没有明显变化;接近焰心时,在瓷片上出现黑色粉末状固体,这是酒精没有完全燃烧时生成的炭黑.用水壶烧开水,开始时会发现:与火焰接触的壶底出现水珠和黑色的炭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燃料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B.燃料本身也可能含有水分子C.加大空气的流量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D.提高水壶的高度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7.(2分)下列四个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A.A B.B C.C D.D8.(2分)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A.用一氧化碳气体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B.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C.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15分)9.(2分)对下面四个常见的化学反应进行对比分析:分解反应:2KMnO4K2MnO4+MnO2+O2↑置换反应:2CuO+C2Cu+CO2↑复分解反应:Ca(OH)2+Na2CO3═CaCO3↓+2NaOH化合反应:2H2+O22H2O请从以下各项中选择恰当的内容,用对应的序号填空:①元素的种类;②原子的种类;③原子的个数;④分子的种类;⑤物质的组成(或结构);⑥物质的总质量;⑦元素的化合价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发生变化的是;可能发生变化的是.10.(3分)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金属.请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下列制品的用途,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2)金属资源在地球上分布广泛.人们在自然界中仅发现金、银等少量金属单质,其余金属元素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你认为金属的存在形式主要和有关.(3)农业上用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波尔多液作为杀菌剂.有经验的农民都不用铁质容器来配制或盛放波尔多液,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1.(4分)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2017年5月18日我国宣告可燃冰试采成功,这在世界上也是首次.可燃冰外观像冰,在地球上的储量大约是已探明其他化石燃料总量的2倍;同等条件下,可燃冰燃烧产生的能力比传统的化石燃料要多出数十倍,而且燃烧后不产生任何的残渣和废气,是公认的地球上尚未开发的最大新型能源.(1)目前,人类实验的化石燃料主要包括.(2)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在高温条件下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为方便贮存和运输,天然气通常被压缩到容积很小的钢瓶中,而可燃冰却很难被压缩.试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是.(4)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相比传统化石燃料具有很多优势,主要是(填序号)A.储量丰富B.燃烧值大C.清洁、无污染D.易于开采.12.(3分)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1)在探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①溶质的种类;②溶剂的种类;③溶质最多被溶解的质量;④溶剂的质量;⑤温度.如测定“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研究的是(填序号)受温度的影响,这就需要控制其他因素保持不变.(2)右表是利用控制变量法测得的氯化钠、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根据表格内容及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①从上表可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是;②20℃时,将等质量的NaCl、KNO3分别放入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如图1所示,升温到50℃时如图2所示.试判断:50℃时甲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填“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或“不能确定”).13.(3分)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为验证CO2与NaOH 能够发生反应,某同学右图组装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1)有时药品滴加顺序会影响实验现象.如果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先膨胀,后变瘪”,则加入试剂的顺序应该是(填序号)A.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B.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盐酸(2)请解释气球“先膨胀”的原因:.(3)写出气体“后变瘪”的化学方程式.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3分)14.(6分)正确选择实验仪器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面是实验室中常见的仪器,请按要求填空.(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填序号),还缺少的两种仪器是(填名称);过滤粗盐水所用到的仪器有(填序号).(2)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可选用上述仪器中的(填序号)组合成发生装置.(3)利用仪器③与⑦可组合成一个贮气装置,收集氢气(氢气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时,气体应从仪器⑦的(填“a”或“b”)端通入,该装置还有其他的用途,请你任举一例:.15.(7分)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右图),同学们观察到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产生的大量白烟弥漫到空气中,最后在石棉网上得到一些白色固体.(1)请写出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同学们通过称量发现:在石棉网上收集到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有人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出现这样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3)小红按右下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还发现产物中有少量黄色固体.【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产生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反思与交流】①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②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物MgO却远多于Mg3N2,合理的解释是:.③同学们又联想到氯气在氧气中能够燃烧,于是对燃烧条件又有了新的认识:.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6分)16.(6分)硫酸亚铁在工农业生产中有重要用途,也有较高的医用价值.工业上用废铁屑和含硫酸的废液来制取硫酸亚铁,变废为宝.现用5.6t铁屑与100t废液恰好完全反应(已知铁屑只和废液中的硫酸反应),请你计算:(1)可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2)所用废液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2017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1.(2分)(2017•德州)近日有媒体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把二氧化碳变成汽油”的高效转化新途径.即通过设计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首次实现了CO2直接加氢制取汽油.被同行誉为“CO2催化转化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据此,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新途径可有效缓解全球温室效应B.此技术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C.该转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D.催化剂对转化起着举足轻重作用【分析】A、根据题意,我国科学家发现“把二氧化碳变成汽油”的高效转化新途径,通过设计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首次实现了CO2直接加氢制取汽油,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实现了CO2直接加氢制取汽油,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实现了CO2直接加氢制取汽油,有新物质生成,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我国科学家发现“把二氧化碳变成汽油”的高效转化新途径,通过设计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首次实现了CO2直接加氢制取汽油,可有效缓解全球温室效应,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题意,实现了CO2直接加氢制取汽油,此技术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故选项说法正确.C、实现了CO2直接加氢制取汽油,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D、通过设计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首次实现了CO2直接加氢制取汽油,催化剂对转化起着举足轻重作用,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2.(2分)(2017•德州)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两个氯原子:Cl2B.氧化铝:AlOC.钙离子:Ca+2D.钾元素:K【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A、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氯原子,就可表示为:2Cl;故选项错误;B、氧化铝是由显+3价的铝元素和显﹣2价的氧元素组成的,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Al2O3;故选项错误;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钙离子可表示为:Ca2+;故选项不正确;D、钾元素的元素符号为:K;故选项正确;故选D3.(2分)(2017•德州)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右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Z 范围的是()A.红磷B.干冰C.氯酸钾D.食盐水【分析】物质包括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包括酸、碱、盐、氧化物,根据它们之间的包含关系分析.【解答】解:由图中信息可知,x属于单质;y属于化合物;z属于氧化物.A、红磷属于单质,故A错;B、干冰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故B正确;C、氯酸钾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C错;D、食盐水中含有氯化钠和水,属于混合物,故D错.故选B.4.(2分)(2017•德州)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式.下列是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更剧烈﹣在氧气中硫接触到氧分子的机率大B.夏季在校园里闻到阵阵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D.中和反应都有水生成﹣H+和OH﹣结合成水分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更剧烈是因为在氧气中氧分子多,硫接触到氧分子的机率大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B、能闻到花香,是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花香的微粒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故选项解释正确.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错误.D、中和反应都有水生成是因为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成水分子,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C.5.(2分)(2017•德州)归纳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下面是小明整理的部分化学知识,其中都正确的选项是()A.A、 B.B、C.C、D.D、【分析】A.根据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实验事故的正确处理方法来分析;B.根据金属防锈的方法以及石墨的性质来分析;C.根据除杂的方法与原则来分析;D.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以及营养素的来源来分析.【解答】解:A.浓硫酸沾到皮肤上,要先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错误;B.铁与水、氧气共存时易生锈,所以保持铁锅表面的干燥清洁可以防止其生锈;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石墨具有滑腻感,可以使铁锁开启灵活,故正确;C.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带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故错误;D.人体缺氟易患龋齿;过量摄入会产生氟斑牙和氟骨病,故错误.故选B.6.(2分)(2017•德州)用白色瓷片接近酒精灯外焰时,瓷片没有明显变化;接近焰心时,在瓷片上出现黑色粉末状固体,这是酒精没有完全燃烧时生成的炭黑.用水壶烧开水,开始时会发现:与火焰接触的壶底出现水珠和黑色的炭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燃料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B.燃料本身也可能含有水分子C.加大空气的流量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D.提高水壶的高度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做出猜想;B.根据壶底水的来源来分析;C.根据促进燃料燃烧的方法来分析;D.根据增大可燃与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来分析.【解答】解:A.酒精燃烧出现了炭黑和水珠,这可以说明酒精中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错误;B.与火焰接触的壶底出现水珠有可能是燃料中含有的,故正确;C.酒精燃烧出现炭黑是由于氧气不足造成的,所以加大空气的流量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故正确;D.提高水壶的高度增大了酒精火焰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了酒精的燃烧,可以减少炭黑的产生,故正确.故选A.7.(2分)(2017•德州)下列四个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A.A B.B C.C D.D【分析】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解答】解:A、氯化铵与熟石灰粉末研磨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尿素不与熟石灰粉末反应,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B、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C、硫酸铜溶液显蓝色,稀盐酸是无色的,用观察溶液颜色的方法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D、烧碱溶液和石灰水均显碱性,分别滴加酚酞试液,均显红色,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故选:D.8.(2分)(2017•德州)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A.用一氧化碳气体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B.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C.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分析】A.在高温的条件下,一氧化碳能将氧化铁还原为铁;B.根据催化剂的概念来分析;C.根据稀盐酸与NaOH溶液的反应分析溶液pH的变化;D.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来分析.【解答】解:A.在高温的条件下,一氧化碳能将氧化铁还原为铁,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反应后所得固体的质量不为零,故错误;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有催化剂时反应速率快一些,但是最终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生成的氧气质量相等,故错误;C.向盛有一定量稀盐酸的烧杯中不断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溶液的pH逐渐增大,故正确;D.因为该溶液为某温度下,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再加入硝酸钾不会继续溶解,所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错误.故选C.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15分)9.(2分)(2017•德州)对下面四个常见的化学反应进行对比分析:分解反应:2KMnO4K2MnO4+MnO2+O2↑置换反应:2CuO+C2Cu+CO2↑复分解反应:Ca(OH)2+Na2CO3═CaCO3↓+2NaOH化合反应:2H2+O22H2O请从以下各项中选择恰当的内容,用对应的序号填空:①元素的种类;②原子的种类;③原子的个数;④分子的种类;⑤物质的组成(或结构);⑥物质的总质量;⑦元素的化合价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发生变化的是④⑤;可能发生变化的是⑦.【分析】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的实质就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化学变化的实质就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化学反应前后,有新分子生成,则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化学反应前后,有新物质生成,则物质的组成(或结构)一定发生改变;分子的数目、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发生改变,也可能不变.故填:④⑤;⑦.10.(3分)(2017•德州)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金属.请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下列制品的用途,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A.(2)金属资源在地球上分布广泛.人们在自然界中仅发现金、银等少量金属单质,其余金属元素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你认为金属的存在形式主要和金属活动性强弱有关.(3)农业上用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波尔多液作为杀菌剂.有经验的农民都不用铁质容器来配制或盛放波尔多液,原因是Fe+CuSO4=Cu+FeSO4(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分析】(1)根据金属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2)根据金属的存在形式主要和金属活动性强弱有关进行分析;(3)根据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进行分析.【解答】解:(1)铁锅利用了铁的导热性,铜导线利用了铜的导电性,钢丝绳利用了钢的延展性,黄金饰品利用了金的金属光泽,故选:A;(2)金属的存在形式主要和金属活动性强弱有关;(3)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故答案为:(1)A;(2)金属活动性强弱;(3)Fe+CuSO4=Cu+FeSO4.11.(4分)(2017•德州)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2017年5月18日我国宣告可燃冰试采成功,这在世界上也是首次.可燃冰外观像冰,在地球上的储量大约是已探明其他化石燃料总量的2倍;同等条件下,可燃冰燃烧产生的能力比传统的化石燃料要多出数十倍,而且燃烧后不产生任何的残渣和废气,是公认的地球上尚未开发的最大新型能源.(1)目前,人类实验的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2)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在高温条件下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C+H2OCO+H2.(3)为方便贮存和运输,天然气通常被压缩到容积很小的钢瓶中,而可燃冰却很难被压缩.试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是气态物质分子间隔较大,易被压缩;固态物质分子间隔减小,不易被压缩.(4)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相比传统化石燃料具有很多优势,主要是ABC(填序号)A.储量丰富B.燃烧值大C.清洁、无污染D.易于开采.【分析】(1)根据化石燃料的种类来分析解答;(2)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书写化学方程式;(3)根据不同状态下的物质分子间隔不同;(4)根据可燃冰的优点来分析.【解答】解:(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故填:煤、石油、天然气;(2)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碳与水蒸气,生成物是一氧化碳与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 CO+H2.故填:C+H2O CO+H2;(3)气态物质的分子间隔较大,固态物质分子间隔较小,所以气体易被压缩,而固体较难被压缩;故填:气态物质分子间隔较大,易被压缩;固态物质分子间隔减小,不易被压缩;(4)已探明可燃冰储量丰富;燃烧值大;可燃冰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不污染环境;但是由于在深海中,开采较困难;故填:ABC.12.(3分)(2017•德州)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1)在探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①溶质的种类;②溶剂的种类;③溶质最多被溶解的质量;④溶剂的质量;⑤温度.如测定“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研究的是③(填序号)受温度的影响,这就需要控制其他因素保持不变.(2)右表是利用控制变量法测得的氯化钠、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根据表格内容及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①从上表可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是硝酸钾;②20℃时,将等质量的NaCl、KNO3分别放入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如图1所示,升温到50℃时如图2所示.试判断:50℃时甲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填“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或“不能确定”).【分析】(1)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是探究在不同温度下溶质最多被溶解的质量;(2)①根据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即可;②根据20℃时,NaCl、KNO3的溶解度和50℃时NaCl、KNO3的溶解度数值比较进行分析.【解答】解:(1)测定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是探究在不同温度下,在相同溶剂中溶质最多被溶解的质量;(2)①由表中数据可知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是硝酸钾;②20℃时,NaCl、KNO3的溶解度分别是36.0g、31.6g,在20℃,甲烧杯中溶质没有被全部溶解,说明甲烧杯中溶质的溶解度较小,所以甲烧杯中放入的是硝酸钾,而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0g,烧杯内溶质全部溶解,所以加入的等质量氯化钠、硝酸钾的质量不能超过36.0g,升温到50℃,硝酸钾的溶解度变为85.5g,所以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答案为:(1)③;(2)①硝酸钾;②不饱和溶液.13.(3分)(2017•德州)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为验证CO2与NaOH能够发生反应,某同学右图组装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1)有时药品滴加顺序会影响实验现象.如果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先膨胀,后变瘪”,则加入试剂的顺序应该是B(填序号)A.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B.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盐酸(2)请解释气球“先膨胀”的原因: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导致瓶内气压减小.(3)写出气体“后变瘪”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分析】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解答】解:(1)如果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盐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导致瓶内气压减小,能够观察到气球先膨胀,后变瘪.故选:B.(2)气球“先膨胀”的原因是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导致瓶内气压减小.。

中考真题-2017年山东省德州初中学业考试化学试卷

中考真题-2017年山东省德州初中学业考试化学试卷

2017年山东省德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7山东德州,题号1,分值2)近日有媒体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把二氧化碳变成汽油”的高效转化新途径。

即通过设计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首次实现了CO2直接加氢制取汽油。

被同行誉为“CO2催化领域的突破性发展”。

据此,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新途径可有效缓解全球温室效应B.此技术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C.该转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D.催化剂对转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答案】C【解析】A.该新途径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可有效缓解温室效应,选项正确;B.利用此技术可以直接将CO2转化为汽油,另辟一种获得燃料的途径,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选项正确;C.该过程将CO2转化为汽油,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错误;D.催化剂是这个转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选项正确。

【知识点】温室气体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催化剂2.(2017山东德州,题号2,分值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两个氯原子:Cl2 B.氧化铝:AlO C.钙离子:Ca+2 D.钾元素:【答案】 D【解析】用元素符号表示原子,其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原子的个数,即2个氯原子可表示为2Cl;物质用化学式表示,由元素符号和数字组成,即氧化铝可以用Al2O3表示;离子用离子符号表示,由元素符号和其右上角的电荷数和电性表示,其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表示该离子的个数,钙离子可表示为Ca2+;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钾元素用表示。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含义3.(2017山东德州,题号3,分值2)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右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范围的是A.红磷B.干冰C.氯酸钾D.食盐水【答案】B【解析】物质根据含有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根据元素的种类的多少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017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2017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催化转化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据此,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量碳酸钠
考生号
6.用白色瓷片接近酒精灯外焰时,瓷片没有明显变化;接近焰心时,在瓷片上出现黑色粉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 1 6 S— 3 2 F e 5— 6
上硼酸溶液
此 本试卷满分 5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 Βιβλιοθήκη ②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用水冲洗后涂
-------------
---------------- 绝密★启用前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A.新途径可有效缓解全球温室效应 末状固体,这是酒精没有完全燃烧时生成的炭黑。用水壶烧水,开始时会发现:与火焰
-------------------- 山东省德州市 2017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5.归纳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下面是小明整理的部分化学知识,其中都正确的选项是
( )
①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 ①铁锅表面保持清洁干燥防止生锈
1.近日有媒体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把二氧化碳变成汽油”的高效转化新途径。即通 ①用稀盐酸除去铜粉中的少量氧化铜粉 ①缺氧——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
末 ②吃水果、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C.除去杂质 D.元素与人体健康
化 学 A.安全知识 B.生活常识
过设计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首次实现了 CO2 直接加氢制取汽油,被同行誉为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卷

德州市中考化学考试试卷

德州市中考化学考试试卷

德州市中考化学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 (2017九上·兰陵期末) 蔗糖是储藏在某些植物中的糖,它的化学式为C12H22O11 ,它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下列有关蔗糖的说法正确的是()A . 蔗糖属于无机化合物B . 蔗糖由45个原子构成C . 蔗糖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 . 蔗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12. (2分)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 . 甲醛(HCHO)B . 葡萄糖(C6H12O6)C . 醋酸(CH3COOH)D . 碳酸(H2CO3)3. (2分)小兰同学配制50g5%的氯化钠溶液,取水时他是俯视读数的,这位同学配得的溶液质量分数()A . 等于5%B . 大于5%C . 小于5%D . 无法判断4. (2分) (2016九上·鞍山期中) 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有趣的结构和性质.例如,在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弱电场,能使水在常温常压下结成冰(俗称“热冰”,结构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热冰”中水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B . 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原子个数发生变化C . 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D . 在弱电场下,水分子的排列从无序转变为有序5. (2分) (2015九上·平凉期末) 区分O2、H2、CO2三种气体的最简便的方法是()A .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B . 将气体通过红热的铜网C .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 .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6. (2分)20℃时,将40gNaCl放入100g水中,搅拌后,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已知20℃时,NaCl 的溶解度为36g)()A . ×100%B . ×100%C . ×100%D . ×100%7. (2分)对下列现象或做法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 . 洒到地面上的酒会使房间充满酒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 . 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 . 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D . 膨化食品变得不再松脆,是因为食品可能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8. (2分)(2017·个旧模拟) 下列除去混合物中少量杂质的方法或加入试剂合理的是()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或加入试剂A KCl K2SO4Ba(NO3)2B CuO Cu空气中灼烧C CO2N2澄清石灰水D Ca(OH)2CaCO3盐酸A . AB . BC . CD . D9. (2分)实验室制氢气,其操作有:①连接装置②检查气密性③加入稀硫酸④加入锌粒⑤收集⑥把装置固定在铁架台⑦验纯,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 . ②①④③⑤⑥⑦B . ④③①②⑤⑥⑦C . ①②④③⑥⑦⑤D . ①②③④⑤⑥⑦10. (2分)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实验变化关系的有()A B C D常温下,足量的镁、铁分别同时放入少量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敞口放置于空气中的浓硫酸或稀盐酸加热KNO3、Ca(OH)2的饱和溶液(不考虑溶剂的蒸发)少量的碳在密闭的集气瓶中与氧气完全燃烧A . AB . BC . CD . D二、非选择题 (共5题;共32分)11. (2分)(2012·镇江) 如图为用乙烯(C2H4)处理NO脱硝的原理.(1)写出吸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2)写出解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12. (7分) (2017九上·陕西期中)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以下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可以增加粮食的产量B.利用化学合成药物,可以治疗疾病,保障人体健康C.塑料、合金纤维、合成橡胶的使用,对人类“百利而无一害”D.开发利用氢能源,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缓空气的污染【考点】化学的用途;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利用化学可以生产化肥和农药,使粮食增加产量;B、利用化学可以合成药物,保障人体健康;C、合成材料的使用是有限制的;D、根据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解:A、利用化学可以生产化肥和农药,使粮食增加产量,故A正确;B、利用化学可以合成药物,保障人体健康,故B正确;C、合成材料的使用是有限制的,如聚氯乙烯塑料有毒,不能用于盛放食品;不恰当的使用塑料制品会造成白色污染.故C错误;D、加大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能源力度,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能减少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排放,故D正确;故选C【点评】明确题意,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社会责任感,符合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要求.【分值】2分2.分类是一种行之有效,简便易行的科学方法,下列物质的俗称、化学式、类别三者一致的是()A.苛性钠Na2CO3盐B.干冰H20 氧化物C.生石灰Ca(OH)2碱D.水银Hg 单质【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所属类别,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其化学为NaOH,故选项错误.B、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CO2,故选项错误.C、生石灰的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aO,故选项错误.D、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其化学式为Hg,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分值】2分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障,下列实验操作之前的是()A.滴加液体B.取用固体药品C.量取一定体积溶液D.稀释浓硫酸【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固体药品的取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应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瓶塞要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分值】2分4.物质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组成(或结构)相互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物质性质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是因为它们的原子结构比较稳定B.氧化汞、水都能分解得到氧气,是因为它们得到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C.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微粒种类不同D.氢氧化钾溶液、石灰水都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是因为它们都含有OH﹣【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微观和宏观相互转化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是因为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个),是一种稳定结构,故选项解答错误.B、氧化汞、水都能分解得到氧气,是因为它们得到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故选项解释正确.C、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解释错误.D、氢氧化钾溶液、石灰水都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是因为它们都含有OH﹣,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分值】2分5.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部分化学知识,其认为都正确的选项是()A.A B.B C.C D.D【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硬水与软水;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物质的鉴别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浓硫酸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相应的用途判断.B、根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硬水、软水的不同性质进行鉴别.C、根据离子是带电的原子进行判断.D、根据符号的意义进行判断【解答】解: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故可用于冶炼铁,故A错误;B、二氧化碳能够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而一氧化碳不具有此性质;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泡沫丰富的为软水,故B正确;C、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分子和原子都不带电,而离子带电,故C错误;D、O2表示的是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故D错误.故选B【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热点之一,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领会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分值】2分6.你认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为灭掉室内大火,迅速打开门窗降温B.为节约用水,工业废水直接用于农田灌溉C.为除去铝壶中的水垢,用盐酸长时间浸泡D.为防止铁锅生锈,在其表面涂抹一层食用油【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酸的化学性质.【专题】化学与能源;空气与水;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A、根据室内着火要迅速打开门窗通风是错误的,因为通风后增大了氧气的流通,火势更大解答;B、根据工业废水含有含有有害物质分析;C、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铁与水、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解答.【解答】解:A、室内着火要迅速打开门窗通风是错误的,因为通风后增大了氧气的流通,火势更大,符合题意,故错误;B、由于工业废水含有有害物质,不能直接用于浇灌农田,故错误;C、用盐酸长时间浸泡铝壶内的水垢,除去水垢后铝与盐酸接触,能发生置换反应导致铝壶损坏,故错误;D、为了防止铁锅的锈蚀,可以采用在其表面涂抹一层食用油能使铁与氧气、水分隔绝,能防止生锈,故正确.答案:D【点评】本考点属于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也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理念.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防止金属锈蚀的措施等并能灵活运用即可正确解答本题.【分值】2分7.从反应原理和产物纯度两个角度考虑,下列制取FeCl2溶液的方案中可行的是()A.过量的Fe粉与稀盐酸混合后,过滤B.过量的Fe2O3与稀盐酸混合后,过滤C.过量的Fe粉和ZnCl2溶液混合后,过滤D.过量的CuCl2溶液与Fe粉混合后,过滤【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根据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进行分析;B、根据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进行分析;C、根据铁不会与氯化锌反应进行分析;D、根据过量的氯化铜和铁反应后,得到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物进行分析.【解答】解:A、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故A正确;B、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B错误;C、铁不会与氯化锌反应,故C错误;D、过量的氯化铜和铁反应后,得到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物,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铁与酸、盐的反应,考虑金属的活动性、铁与酸反应后生成的是亚铁离子;对金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及混合物的分离也有涉及.掌握铁与酸、盐反应后生成的是亚铁在解决本题中尤为关键.【分值】2分8.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t2℃时,将30g甲物质放入70g水中,所得饱和溶液的质量为100gD.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质量甲>乙【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须确定温度;B、根据t1℃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解答;C、根据t2℃时,甲的溶解度是30g分析解答;D、根据甲、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确定解答.【解答】解: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须确定温度,不知温度,则无法比较,故错误;B、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甲、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正确;C、t2℃时,甲的溶解度是30g,100g水中最多溶解30g,30g甲溶解在70g水中形成溶液的质量=21g+70g=91g,不是100g溶液;故错误;D、甲、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确定,所以从t 2℃降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也不确定,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混合物的分离等知识.【分值】2分二、理解与应用(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共16分)9.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物的化学式P2O5;(2)烧碱溶液、食盐溶液中都存在的金属离子Na+;(3)硝酸铵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O;(4)通过化合反应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是五氧化二磷,写出其化学式即可.(2)烧碱溶液、食盐溶液中都存在的金属离子是钠离子,写出其离子符号即可.(3)硝酸铵中氮、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2):(1×4):(16×3)=7:1:12,硝酸铵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氧元素,进行分析解答.(4)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属于化合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解答】解:(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是五氧化二磷,其化学式为:P2O5.(2)烧碱溶液、食盐溶液中都存在的金属离子是钠离子,其离子符号为:Na+.(3)硝酸铵中氮、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2):(1×4):(16×3)=7:1:12,硝酸铵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氧元素,其元素符号为:O.(4)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属于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故答案为:(1)P2O5;(2)Na+;(3)O;(4)2H2+O22H2O.【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分值】4分10.如图是干电池的截面示意图.废旧电池也是资源,将其回收利用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碳棒(主要成分是石墨)用作电极,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2)将电池填充物(MnO2、C及NH4Cl的混合物)加水溶解、过滤,便可得到NH4Cl溶液.NH4Cl 还可作化肥使用,属于化肥中的氮肥,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3)干电池中含有金属铜和锌.以下能证明Cu、Zn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际组合是ABC(填序号).A.锌、铜和稀硫酸B.锌和氯化铜溶液C.铜和硫酸锌溶液.【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1)根据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含有氮元素的化肥是氮肥解答;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氯化铵(NH4Cl)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3)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去作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这两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锌>铜.【解答】解:(1)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作干电池的电极.(2)含有氮元素的化肥是氮肥,氯化铵(NH4Cl)是一种氮肥,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1)×4+(﹣1)=0,则x=﹣3价.(3)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由于金属锌在氢前,铜在氢后,因此锌可以和稀硫酸溶液反应,而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从而证明了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锌>铜,故正确;B、锌的活动性比铜强,验证铜和锌的活动性可以选择氯化铜溶液和锌反应,在锌的表面有一层红色物质生成,从而证明了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锌>铜,故正确;C、锌的活动性比铜强,验证铜和锌的活动性可以选择铜和硫酸锌溶液,铜表面无现象,从而证明了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锌>铜,故正确;故答案为:(1)导电;(2)氮;﹣3;(3)AB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碳单质的性质与用途、物质分离的方法、金属活动性顺序应用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分值】4分11.化学就在身边,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请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妈妈买了一件羊毛上衣,小芳怀疑衣服面料成分是合成纤维,她采用的鉴别方法是燃烧闻气味.(2)妈妈为小芳准备了米饭、红烧肉、高钙牛奶,请你从营养均衡的角度考虑,还应补充的营养素D(填序号).A.糖类B.蛋白质C.油脂D.维生素(3)细心的小芳发现铝制门窗比较耐腐蚀,主要原因是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用文字叙述).小芳还发现新买的家具带有异味,于是在室内放了几个活性炭包,达到除去以为的目的,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4)近几年,由于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工业快速发展等因素,致使化石燃料大量使用,对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凸显.为此,人们积极寻找洁净的新能源,经研究发现氨气燃烧的产物对环境没有污染,只释放出大量能量,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6H2O+2N2.【考点】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金属的化学性质;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均衡营养与健康.【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物质的鉴别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化学与生活.【分析】(1)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燃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2)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和合理膳食的原则,结合题中所给的食谱判断所含的营养素以及缺少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分析解答.(4)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微观上该反应是氨分子和氧分子反应生成氮分子和水分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解答】解:(1)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燃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合成纤维燃烧产生特殊气味,可采用燃烧闻气味的方法进行鉴别.(2)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结合题意,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红烧肉、高钙牛奶中含有油脂、蛋白质和无机盐,可知食物中维生素含量较少;故为使营养搭配更加合理,需要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3)铝制门窗比较耐腐蚀,主要原因是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等,可除去新买的家具带有异味.(4)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微观上该反应是氨分子和氧分子反应生成氮分子和水分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6H2O+2N2.故答案为:(1)燃烧闻气味;(2)D;(3)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吸附;(4)4NH3+3O26H2O+2N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羊毛纤维与化学纤维的鉴别方法、均衡营养、金属的化学性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从微观上认识化学反应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分值】5分12.CO2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而工业上却可用CO2来制备甲醛等物质,“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并加以利用﹣﹣如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其过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1)用NaOH溶液“捕捉”CO2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H2O;(2)“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物质所采用的基本操作是过滤;(3)此化学工艺流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考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碱的化学性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分析】(1)根据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进行分析;(2)根据“反应分离”环节中发生的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分离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方法是过滤进行分析;(3)根据反应流程中涉及的反应类型进行分析.【解答】解:(1)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2)“反应分离”环节中发生的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分离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方法是过滤;(3)氧化钙和水反应的属于化合反应,碳酸钙高温分解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所以化学工艺流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故答案为:(1)2NaOH+CO2=Na2CO3+H2O;(2)过滤;(3)置换反应.【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的反应原理,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和题中的提示进行解答.【分值】3分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2分)13.如图是实验室用于气体制备的装置,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填序号,下同).(2)实验室中能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且便于随时添加液体药品的放生装置是C;要想得到比较纯净的氧气,需选择的收集装置是F.(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D,理由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判断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已经收集满.【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利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是固体加热,选取发生装置;(2)根据要求﹣﹣便于添加液体药品来选择制取装置,根据收集方法的优点来分析;(3)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来分析解答.【解答】解:(1)利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是固体加热,因此选取发生装置为A;故填:A;(2)C装置通过注射器可以控制加入的液体药品的量,也方便添加液体药品;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比较干燥;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故填:C;F;(3)二氧化碳可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故填: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已经收集满.【点评】本道题主要考查了实验室制取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发生装置主要取决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主要取决于气体的密度、溶水性、是否有毒、是否与水反应、是否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等.【分值】6分14.小红同学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如图所示).她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稀盐酸后,想起氢氧化钠溶液中事先没有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程度,她从烧杯中取了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震荡,观察到试管中溶液颜色没有变化.于是她对烧杯中的溶液进行了以下探究:(1)小红认为此时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①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②氢氧化钠有剩余;③盐酸过量.小明同学却断定不可能“氢氧化钠有剩余”,他的理由是:观察到试管中溶液颜色没有变化,说明溶液一定不显碱性,所以不可能是氢氧化钠有剩余;(2)他们共同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欲对上述其他两种可能情况进行验证.请根据相关内容填写如表:(3)经过讨论,他们认为利用下列几种物质代替锌粒,也可以达到验证目的.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C(填序号).A.生锈的铁钉B.碳酸钠粉末C.硫酸钠粉末D.氢氧化铜(4)如图曲线能够表示小红所做试验中溶液pH变化趋势的是C(填序号).【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