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课件
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花的基数
种子 相同点
都具备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种子萌发
概念:成熟的种子在适 宜的条件下,胚便由休 眠状态转变为活动状态, 开始生长形成幼苗的过 程。 (种子从吸水到胚根突 破种皮期间所发生的生 理生化变化)
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花 叶 营 养 茎 器 官 根 种子 果实 繁 殖 器 官
2
种子萌发时,胚根直接生长而成主根 。主根产生的各级大小分支,都称为 侧根。主根和侧根从植物体固定的部位 生长出来,为定根。由茎、叶、老根 或胚轴上发生的根,其发生位置不固定, 称为不定根。
种皮: 保护层。禾本科种皮与果皮愈合。 胚芽:生长点+幼叶。禾本科植物的胚 芽外面有胚芽鞘包围着。 胚: 胚轴:连接胚芽﹑胚根和子叶。 胚根:生长点+根冠。禾本科植物的胚 根外面有胚根鞘。 子叶:两片或一片子叶。 胚乳:储藏营养物质的场所。
胚
茎尖生长点
叶
胚芽 胚轴 上胚轴
子叶
胚根 下胚轴
根
种子萌发的过程
种子萌发的过程
a.菜豆 b.豌豆 c.谷 一般胚根先突破种皮形成 主根,接着胚芽突破种皮, 连同胚轴一起形成茎、叶 从而形成了整个植株。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单子叶植物种子
双子叶植物
豆类、瓜类、花生、棉花等双子叶植物为无胚乳种子。
单子叶植物的特点
根系为须根系 叶脉为平行脉 花的 米
高粱
双子叶植物特点:
根系为直根系 叶为网状脉 花的基数为5或4 种子的胚有两片子叶
翠 菊
丝 瓜
大豆
比较单、双子叶植物的异同
植物花的分类两类
植物花的分类两类
植物花的分类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
1.单子叶植物(Monocotyledonae):
单子叶植物是指种子植物中胚珠发育成的一颗子叶。
单子叶
植物的花瓣通常以3的倍数排列,花被片数目一般为3或其倍数,有时为两倍数。
典型的单子叶植物有鸢尾科、禾本科、睡
莲科等。
它们的叶片通常为长条状,叶脉一般平行。
2.双子叶植物(Dicotyledonae):
双子叶植物是指种子植物中胚珠发育成的两颗子叶。
双子叶
植物的花瓣通常以4或5的倍数排列,花被片数目一般为4、5或其倍数。
典型的双子叶植物有蔷薇科、豆科、茄科等。
它们
的叶片形状多样,常见的有掌状复叶和羽状复叶,叶脉一般呈
网状。
这两类植物花的分类主要区别在于胚珠发育成的子叶的数目
和花瓣的排列方式。
单子叶植物的花瓣一般以3的倍数排列,
而双子叶植物的花瓣一般以4或5的倍数排列。
另外,单子叶
植物的叶片通常为长条状,叶脉平行,而双子叶植物的叶片形
状多样,常见的有掌状复叶和羽状复叶,叶脉呈网状。
这些区
别使得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在形态上有明显的差异,并且也反
映了它们在生物学特征和进化上的差异。
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的主要区别
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的主要区别双子叶植物纲(木兰纲)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纲)1. 胚具2片子叶2. 胚内仅含1片子叶2. 主根发达,多为直根系3. 主根不发达,常形成须根系3. 茎内维管常呈环状排列,具形成层,能加粗4. 茎内维管束散生,无形成层,通常不能加粗4. 叶具网状脉5. 叶常具平行脉或弧形脉5. 花部常5或4基数,极少3基数6. 花部常3基数,极少4基数,绝无5基数6. 花粉常具3个萌发孔7. 花粉常具单个萌发孔单子叶植物起源于原始双子叶植物。
1、☆木兰科花公式:科的主要特征:木本;单叶互生,全缘,托叶大,早落,在节上留有痕迹,称托叶环痕;花单生;两性,整齐,花被3基数,常同被;雄蕊和雌蕊多数,分离,螺旋排列在伸长的花托上,子房上位;蓇葖果。
木兰科识别要点:⏹木本,枝条上有环状托叶痕;⏹花单生,两性,花萼、花瓣不分;⏹雌雄蕊多数,离生,螺旋排列在柱状花托上;⏹聚合蓇葖果。
常见的重要属有:木兰属、木莲属、含笑属、鹅掌秋属等。
木兰科的系统地位⏹根据真花学说,木兰目、木兰科是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类群。
原始性表现在:⏹木本,单叶,互生,全缘,羽状脉;花两性,单生;花萼花瓣不分,雄蕊和心皮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于柱状的花托上;花丝短,花药长;单沟花粉。
2、☆樟科●花公式:●科的主要特征木本;有油腺,枝叶有香气;单叶互生,革质,全缘;三出脉或羽状脉,无托叶;花两性整齐, 3基数,轮状排列;花被2轮;雄蕊4轮,其中1轮退化,花药瓣裂;雌蕊由3心皮合生,子房1室;核果;种子无胚乳●樟科识别要点:⏹木本,有香气;单叶互生,革质,全缘;⏹花两性,整齐。
花部3基数;⏹雄蕊4轮,其中1轮退化,花药瓣裂;●重要代表有:樟属、山胡椒属、木姜子属、楠木属、檫木属、润楠属等。
3、☆毛茛科●花公式:●科的主要特征:草本;叶互生,常分裂或复叶;花两性,大多辐射对称,少数为两侧对称;5基数;花萼和花瓣均离生;雄蕊和雌蕊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在膨大的花托上。
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比较
-
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的比较
双子叶植物
1.主根发达,多为直根系 2.维管束环状排列 3.网状叶脉 4.花部 5 数或 4 基数,少 3 数 5.胚具两片子叶 6.花粉粒具 3 个萌发孔
单子叶植物 主根不发达,多为须根系 维管束星散排列 平行或弧形叶脉 花部常 3 基数,少 4 数 胚具一片子叶 花粉粒具单个萌发沟孔
-
-
C4植物的特殊结构——花环结构-C3循环源自-C3途径和C4途径
1、 C4植物光合作用特点示意图 叶肉细胞中
维管束鞘细胞
CO2
的叶绿体 C4
中的叶绿体
C4
CO2
2C3
C3(PEP) ADP+Pi ATP
C3 (丙酮酸)
多种酶参 C5 加催化
NADPH NADP+
ATP ADP+Pi
2、C3植物和C4植物光合作用途径比较
(CH2O)
种类
项目
CO2的受体
CO2固定 后产物
CO2固定 的场所
C3还原 的场所
暗反应 途径
C3植物
C5
2C3
叶肉细胞叶 叶肉细胞叶
绿体
绿体
C3途径
-
C4植物 PEP( C3 )
C4
叶肉细胞叶 维管束鞘细 C3途径
绿体
胞叶绿体
C4途径
谢谢大家!
-
-
根系的比较
-
维管束
棉花幼茎
-
玉米幼茎
叶脉
玉米叶
蔷薇叶
-
蕙兰叶
花瓣
石竹 5瓣 丁香 4瓣
-
百合 6瓣
花粉萌发孔
-
进化程度
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种子的结构 • 胚乳中贮藏的物质主要是淀粉、蛋白质和脂 肪。 • 胚乳及子叶中贮藏的养料主要有: 1)糖类:淀粉(如小麦、水稻)蔗糖(如玉 米、板栗) 半纤维素(如柿子、咖啡) 2)蛋白质:豆科植物子叶中含有大量蛋白质。 3)脂肪类:如蓖麻、油菜、花生种子的子叶 或胚乳中。
胚乳
椰子的胚乳
二、种子的类型 (一)有胚乳种子
裸子植物种子的子叶数目较多,有2片至多 片,如银杏有2~3片; 被子植物种子的子叶数目l~2片,如单子叶 植物的种子内具1片子叶,而双子叶植物的种 子内具2片子叶. 禾本科植物种子内的子叶,又称为“内子叶” 或“盾片”,其功能较为特殊,具有吸质,在种子萌发时供胚作养 料。被子植物的胚乳是由受精后的极核,在 胚囊内发育成的。单子叶植物的水稻、玉米、 小麦等具有胚乳,双子叶植物蓖麻、柿等也 有胚乳,故称为有胚乳种子。但也有不具胚 乳的种子,如豆类植物的种子,养料则贮存 在子叶里,故为无胚乳种子。
玉米 种子
胚芽鞘
二、种子的类型
无胚乳种子: 这类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
双子叶植物如花生、棉花、大豆、菜豆、
豌豆、蚕豆、瓜类、茶及柑桔类的种子。 单子叶植物的种子如慈姑。
二、种子的类型 •1.双子叶植物的无胚乳种子-蚕豆 • (1)种皮:绿色, 有种脐,种孔和种 脊 (2)胚:由两片肥 厚的子叶和子叶之 间的胚芽、胚根和 胚轴组成,子叶肉 质几占种子的全部 体积
一、种子休眠
种子休眠:种子形成后虽已成熟,即使在适 宜的条件下,也不能萌发,必须经过一定的 时间后才能萌发,这一性质称为种子的休眠。
二、种子休眠的类型 强迫休眠 种子休眠 生理休眠(深休眠)
种子的休眠
三、引起种子休眠的原因: 1、种皮坚硬,不利于水分和空气的吸收;或是 种皮过于坚硬,使胚不能突破种皮向外伸展; 2、种子内的胚尚未成熟,或后熟作用;种子需 要在湿度大,温度低(一般0—6℃)的条件下,经 过数周至数月后才能萌发的现象,称为种子的后 熟作用 3、某些抑制物质的存在,存在于种胚、种皮、 果肉和果汁中,只有消除这些抑制物质,种子才 能萌发。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区别表
分
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类
子
二片子叶一片子叶
叶
根直根系,主根发达须根系,主根不发达
茎茎干能不断加粗茎干通常不能逐年增粗
叶叶脉为网状脉序,.双
子叶植物的支脉末梢
是不封闭的,故有自
由支脉末梢;
叶脉为平行脉序或弧
形脉序,而单子叶植
物的支脉末梢是封闭
的,故无自由支脉末
梢。
花花基数通常为5或
4,花萼和花冠的形态
也多不相同
花基数通常为3,且
花萼和花冠非常相似
胚胚通常有两片子叶胚仅有一片子叶
维管束双子叶植物茎中的维
管束成环状排列,即
排列成圈,且有形成
层,能够产生次生木
质部和次生韧皮部,
属无限维管束(开放
维管束),因此双子
叶植物的茎能不断增
粗
而单子叶植物茎中的
维管束是散生的,不
排列成圈。
若排列成
圈,则排列成两圈或
两圈以上,且无形成
层,故不能产生次生
木质部和次生韧皮
部,属有限维管束
(封闭维管束),因
此单子叶植物的茎不
能任意增粗。
气孔双子叶植物叶片上的
气孔,排列的不规
则,多为散生,如天
竺葵、棉花等;
单子叶植物叶片上的
气孔,排列的比较规
则,多排列成行,如
玉米等。
花粉双子叶植物的花粉,
多具3个萌发孔,如
油菜等
单子叶植物的花粉,
多具单个萌发孔,如
玉米
举
例
天竺葵、棉花、苹果、大豆,不少是木本植物水稻、玉米,主要是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很少。
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中最常见的应属小麦、水稻、玉米、美人蕉、白玉兰等。
双子叶植物中最常见的则应是大豆、花生、苹果、菊花、棉花、向日葵等。
它们的根本区别是在种子的胚中发育二片子叶还是发育一片子叶,二片的称为双子叶植物,一片的称为单子叶植物。
这两类植物比较容易区分,因为它们之间在形态上有一些明显的不同。
双子叶植物的根系,基本上是直系,主根发达;不少是木本植物,茎干能不断加粗;叶脉为网状脉;花中萼片、花瓣的数目都是5片或4片,如果花瓣是结合的,则有5个或4个裂片。
单子叶植物的根系基本上是须根系,主根不发达;主要是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很少,茎干通常不能逐年增粗;叶脉为平行脉,花中的萼片、花瓣的数目通常是3片,或者是3片的倍数。
利用上述几方面的差异,可以比较容易地区分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在整个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的种类占总数的4/5,双子叶植物除了几乎所有的乔木以外,还有许多果类、瓜类、纤维类、油类植物,以及许多蔬菜;而单子叶植物中则有大量的粮食植物,如水稻、玉米、大麦、小麦、高粱等。
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纲
毛茛属 Ranunculus
※ K5 C5 A∞ G∞ 花瓣基部具1个密腺穴
毛茛
花毛茛
•铁线莲属 (Clematis)
※ K4-6 C0 A∞ G∞
藤本,叶对生;
单被,柱头羽毛状 宿存。
铁线莲属(Clematis)
8.1.2罂粟目 Papaverales
Dendromecon rigida 花菱草Escholzia california
座1室。
(3) 蒴果(瓣裂、孔裂);种 (3) 蒴果、小坚果。 子具油质胚乳。
罂粟 Papaver somniferum
虞美人 Papver rhoeas
Papaver orientale
罂粟 Papaver somniferum Glaucium flavum
Argemone munita 蓟罂粟 Argemone mexicana第八章 Leabharlann 子植物门Angiosperm
被子植物的分类
被子植物分为两个纲:双子叶植物纲、单子叶植 物纲。它们的基本区别如下:
双子叶植物纲
单子叶植物纲
胚具2枚子叶(极少1、3或4) 胚具1枚子叶(或不分化)
主根发达多为直根系
茎内具真中柱,具形成层 叶具网状脉
花部通常5或4基数,极少3 花粉具3个萌发孔
8.1双子叶植物纲
8.1.1毛茛科 Ranunculaceae (1) 草、藤、灌;单叶或有分裂、复叶,茎生或基生;无托叶。 (2) 花托突起,3、5基数花;花两性→单性,辐射对称→两侧 对称;异被→单被。 (3) A∞G∞, 胚珠1-∞ 倒生。花萼分离; 有蜜腺、蜜叶。 (4) 聚合蓇葖果, 少浆果、瘦果。
单子叶植物的解剖结构 ppt课件
热带兰科和一些附生的天南星科植物的气生根中,表皮为多层,形成所谓
的根被。
单子叶植物的解剖结构
禾本科植物茎的节与节间明显,节间有中 空和实心两种类型。其节间解剖结构有 两大特点:
一是维管束星散分布,没有皮层和中柱的 界限,整个结构由表皮、机械组织、基 本组织和维管束组成。
壁细胞组成。
单子叶植物的解剖结构
单子叶植物的解剖结构
禾本科植物属于单 子叶植物,没有 维管形成层和木 栓形成层发生, 不产生次生结构, 其基本结构与双 子叶植物根的初 生结构相似,也 分为表皮、皮层、 中柱三部分。
单子叶植物的解剖结构
(1)外皮层细胞层数较多,多层细胞组成。 表皮脱落后,外皮层细胞壁栓化增厚,替代表皮起保护和
单子叶植物的解剖结构
表皮由长细胞、短细胞构成 长细胞:角质化 充满硅质 长方柱形 短细胞: 栓质细胞:壁栓质化,常含有机物 硅质细胞:硅质体
气孔由哑铃形的保卫细胞组成
泡状细胞是一些大型含水的薄壁细胞,分布于两 条叶脉之间的上表皮,其功能与叶片的内卷和 展开有关。
注意:运动细胞的结构(含水、较大液泡、无叶绿素、
外壁较厚)、分布、功能 下表皮没有泡状细胞
泡状细胞 (运动细胞)位于相邻两叶脉之间的上表皮,
为几个大型的薄壁细胞,其长轴与叶脉平行。在叶片过 多失水时,泡状细胞发生萎蔫,叶片内卷成筒状以减少 蒸腾。天气湿润,水分充足时,它们吸水膨胀,叶片平 展,故泡状细胞又称运动细胞。
单子叶植物的解剖结构
*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之分化,由同形的细 胞组成,属于等面叶。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 细胞壁向内皱褶,形成“峰、谷、腰、环”的 多环结构。
区分单子叶双子叶
双子叶单子叶要分明
被子植物门下有两纲,这是两个比较自然的群,叫双于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其种子的胚有两个子叶.所谓胚实际为一幼小植物,有胚根、胚芽、子叶三部分,种子发芽时胚根生长成为根,胚芽长成茎、叶,其最下一对叶即是子叶.蚕豆、豌豆等豆类植物即是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纲,其种子的胚仅有一个子叶,这类植物的例子是小麦、水稻等禾谷类植物。
两纲的花也不同:双子叶植物纲的花常为5数或4数,所谓5数、4数即是一朵化里萼片都是5个或4个。
如桃花为5数,白菜的花为4数,如果萼片、花瓣合生则有5裂片或4裂片,如桔梗花5裂,丁香花4裂。
单子叶植物纲的花常为3数,典型的例子如百合,其萼片、花瓣各为3个,雄蕊2轮,每轮3个,心皮3个,也有少数种类为2或4数花。
两纲叶子有差别:双子叶植物纲叶片上叶脉为网状(叶上除主脉外有许多支脉。
支脉之间有更小的叶脉互相连结成网状).单子叶植物叶脉多为互相平行的或成弧形的而不连成网状,小麦、玉米、高粱的叶都是这样。
由于双子叶植物纲的植物体一般主根发达,因此不少种类为高大的树木,而单子叶植物多只有柔弱的须根,主根不发达,因此单子叶中草本植物多,木本植物少,只有竹子、椰子、棕搁一类为木本。
教你一招现今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种类约占4/5,单子叶植物种类仅占1/5。
双子
叶中除豆类植物外,其他如桃、杏、苹果、梨、杨、柳、榆、槐等树木以及向日葵、棉花、芝麻、白菜、油菜、瓜类等都是。
单子叶植物中除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外,还有百合、洋葱、韭菜、大蒜、大葱以及芦苇、香蒲和药用植物贝母、黄精、五竹、知母、七叶一枝花等。
双子叶单子叶植物
除了子叶数量之外,双子叶和单子叶之间还存在着其他很大的不同,尽管这些主要是指单子叶植物分支和真双子叶植物分支之间的不同。许多早期分歧出来的双子叶植物会有些“单子叶”的特征,例如散乱的维管束、三基数的花朵和非三沟的花粉。此外,某些单子叶植物亦会有着“双子叶”的特征,如网状的叶脉。 种子:单子叶植物的胚胎有一个子叶,而双子叶植物的则有两个。 花朵:单子叶植物的花瓣为三的倍数,而双子叶植物的则为四或五的倍数。 茎:单子叶植物茎部维管束是散乱的,而双子叶植物的则是环状的。 次生长:单子叶植物的茎很少会显示出次生长,而双子叶植物的则很常有次生长。 花粉:单子叶植物的花粉有一个沟或气孔,而双子叶植物的则有三个。 根:单子叶植物的根是偶发成长的,而双子叶植物的则是长自胚根中。
在自然界,我们可以根据叶片的脉序、根系的类型和花的形态特征来区别这两类植物。一般来说象苹果树、杨树、榆树、洋槐、棉花、向日葵等双子叶植物,它们的叶片具有网状脉序;而小麦、水稻、竹子、鸢尾等单子叶植物的叶片为平行脉序或弧形脉序,这种特征用肉眼即可观察,若把叶片对着阳光来看,可以观察得更清楚。在根的形态上,双子叶植物一般主根发达,故多为直根系,如棉花、月见草、榆树等;而单子叶植物一般主根不发达,由多数不定根形成须根系,如小麦、葱、水稻等。双子叶植物的花基数通常为5或4,花萼和花冠数通常为3,且花萼和花冠非常相似,不易区分,如百合花、萱草花等。双子叶植物纲有以下一些目: 木兰目 樟目 胡椒目 睡莲目 罂粟目 昆栏树目 金缕梅目 荨麻目 胡桃目 石竹目 蓼目 五桠果目 山茶目 锦葵目 杨柳目 蔷薇目 豆目 桃金娘目 红树目 檀香目 无患子目 牻牛儿苗目 伞形目 杜鹃花目 龙胆目 茄目 唇形目 玄参目 桔梗目 川续断目 菊目等等。
一般认为单子叶植物是由已绝灭的原始双子叶植物中如毛茛类或睡莲类的祖先演化而来。H.休伯尔认为单子叶植物和毛茛类双子叶植物是同出于一个自然单位的极端两翼,而番荔枝科、马兜铃科、睡莲科及胡椒科为两翼间的纽带。即休伯尔认为单子叶植物起源是与毛茛类的祖先相关的。而A.克朗奎斯特则认为可作为单子叶植物起源的双子叶植物,应是草本、形成层活动力弱、有正常花被(即花被不特化)、单孔的花粉、离生心皮及薄片胎座的类群。在现存的双子叶植物目中,睡莲目具备此类特殊性,虽它非单子叶植物的直接祖先,但在前单子叶植物的双子叶植物中,有近似睡莲目的化石,见于晚白垩世阿尔比期(Albian epoch)。 1964年H.梅尔希奥将单子叶植物纲分为沼生目(Helobiae)等14目,A.Л.塔赫塔江和A·克朗奎斯特改本纲为百合纲(Liliopsida)。1981年,克朗奎斯特,还将本纲分为泽泻亚纲(Alismatidae)等5个亚纲,共有泽泻目Alismatales等19个目(见被子植物门)。1980年,H.T.达尔格伦,改称本纲为亚纲,分为泽泻超目(Alismatiflo-rae)等7个超目,共有水鳖目(Hydrocharitaies)等26个目,各分类内容大都相似。 单子叶植物多为草本,根为须根系,茎中的维管束散生,叶由叶鞘、叶舌、叶耳、叶片组成,具平行脉,子叶1,三基数花,花粉粒具单萌发孔。 例:水稻,小麦,绿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