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文学》说课稿
《趣味文学》说课稿3篇
《趣味文学》说课稿3篇篇一:趣味文字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5课《趣味文字》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学情说教法说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谈一谈对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一、说教材本教材是关于美术字设计基础训练课它与纯美术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它注重学习的灵活性和趣味性避免了学科知识的专业化根据本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要发散学生的思维设计变体美术字时要紧扣“联想”突出趣味性应用性将汉字的笔画结构夸张、变形与自然物象特征相结合二、说教学目标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我将教学目标设计如下:1、情感:了解美术字知识和汉字结构的基础上了解笔画、笔顺与书写方法体验设计字体的乐趣2、知识:学习美术字的基本书写与美化方法体验各种不同形态文字的造型美感三、说学情变体美术字在生活中都有很多学生对这一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在上课时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通过欣赏生活中的各种变体美术字技法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总结各种变体美术字的特点感受变体文字的趣味性引导学生掌握变体美术字的基本书写方法提高对美术字装饰效果和美化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现事物的能力四、说教法本课我采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术字并用演示法和讲授法加深学生对变体美术字的理解与应用五、说教学过程(一)、交流引入激发兴趣1.出示宋体、黑体等基本文字引导学生欣赏其特点宋体:端庄大方,笔画横细直粗,点上尖下圆,横画收笔有顿笔,笔画转折是顿笔明显2.教师利用白板再书写几个变体美术字让学生发现后者更夸张更活泼更富于变化(二)、出示课题深入学习1.认识变体美术字及特点:(课件展示)变体美术字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把文字和笔画进行变形加工装饰而成的使之更加夸张突出醒目美观特点:既形象又简洁美观生动有趣等2.课件展示变体美术字的分类特征及书写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其艺术特色感受它的趣味性教师利用电子白板演示书写方法3.分析并展示遍变体美术字的美化方法(三)、欣赏作品激发创作欲望利用电子白板展示变体美术字作品(四)、布置作业教师巡回指导(五)、课后作业点评对设计新颖的作品给与及时表扬不理想的作品加以鼓励板书设计趣味文字趣味文字的分类:美化方法:1.笔画变化1.勾线2.字形变化2.填色3.结构变化4.象形变化5.立体变化篇二:人教版美术五上《趣味文字》说课稿我今天说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说教材2、说教学目标3、说教学重难点4、说教学模式5、说教法学法一、说教材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美术上册第5课《趣味的文字》教材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习美术字的书写与美化方法趣味文字其实就是美术字它是有着图案意味或装饰意味的字体其富有装饰性能表达强烈的意念使人精神得到享受富有感染力和生命力电视剧中新奇的广告画奇特的产品包装杂志报纸等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借鉴造字的规律结合具体表现内容的需要一定能发挥学生的想象思维和灵活运动设计的方法使美术字设计的更生动更富有艺术性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美术字知识和汉字结构的基础2.过程与方法:掌握笔画、笔顺与书写方法和美化方法3.情感与价值: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表现力提高学生学习美术字的兴趣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从字体、字义及字的结构入手、进行美化加工创造出更形象更活泼的新字体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四、教学模式根据本课的特点和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我选择了:观察——思考——认识——表现——评价的学模式让学生欣赏各种变体在美术字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进行思考总结出美术字的特点让同学们认识在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表现在表现在过程中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五、教学教法针对我对五年级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我对学情做如下分析:五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想象力已经接近事实生活学生竞争意识强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不甘落后对他们的学习指导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要多给他们接触社会增加实践感受掌握好这个可以让学生对学习本课起到很大的帮助根据教学方法的优化原则和本课内容的特点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激趣导入法观察讨论法发现教学法演示练习法通过老师在引导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的运用创新方法同时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仪一仪、画一画的过程自主学习篇三:人教版小学美术《趣味文学》说课稿我今天说课的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五课《趣味文字》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教材分析2说教学目标3说教学重难点4说教学过程一、教材分析《趣味文字》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小学美术第九册第5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本课与纯美术字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它侧重于表现美术写的趣味性与观赏性学生通过对趣味文字的欣赏、学习绘制美术字应用和审美双重功能中感受美术的社会价值从而进一步提高审美创作的愿望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教材要求结合高年级学生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美术字知识和汉字结构的基础2.过程与方法:掌握笔画、笔顺与书写方法和美化方法3.情感与价值: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表现力提高学生学习美术字的兴趣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从字体、字义及字的结构入手、进行美化加工创造出更形象更活泼的新字体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四、教学过程针对我对五年级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我对学情做如下分析:五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想象力已经接近事实生活学生竞争意识强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不甘落后对他们的学习指导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要多给他们接触社会增加实践感受掌握好这个可以让学生对学习本课起到很大的帮助根据教学方法的优化原则和本课内容的特点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激趣导入法观察讨论法发现教学法演示练习法通过老师在引导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的运用创新方法同时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仪一仪、画一画的过程中自主学习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核心课程的教学理念我选择了:观察——思考——认识——表现——评价的教学模式先让学生欣赏各种变体美术字的作品激发学生兴趣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归纳出美术字的特点从而形成认识在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表现在表现过程中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一堂课起始的话坏是整堂课成败的因素之一在导入阶段我采用的是激趣导入法先让学生猜一猜神秘嘉宾是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带入情境的世界中来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再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唐僧师徒四人名字组成的形象图片的变体字”引出本课课题——趣味文字让学生对变体美术字有了初步的印象在探究阶段我采用了观察法和讨论法首先创设“文字王国开化装舞会情境”出示各类变体字美术字让学生进行观察通过教师提问小组讨论引导出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变体美术字的变化方式这种教法可以促进学生积极的探究知识学会独立思考敢于表达自己有助于学生有效的获取和巩固知识在探究阶段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变体美术字的基本表现形式在发展阶段我分两步完成第一步用课件出示变体美术字的变化步骤由于变体美术字与宋体字和黑体美术字相比没有后者要求有严格的书写规范和固体模式显得自由洒脱因此他的书写步骤很简单学生一看就懂就不必要在此处浪费时间(体现有效课堂)第二步是学生分组完成变体美术字的设计教师在这一环节重要的任务是启发学生的想象鼓励学生追求新颖、独特的风格解放他们的创造力使他们根据字的内容自由发挥最后进入创想和表达和相融汇中体现设计的乐趣学生的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充分展现在变体设计中自主探究尝试在提出的想法中可让学生自主选择创意突出了学生自主探究尝试的自主性小组二人意见不统一时可进行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在自主探究尝试过程中我可以及时的参与引导学生对尝试的设计作深入探究充分体验探究的乐趣在学生作业评价阶段我采用的是学生互评、教师点评评价方式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最后教师给与总结性的点评这种评价模式可以公正、全面的评价学生的作品多角度的看待问题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在细节的处理上有待于提高趣味文字这节课很有趣能激起学生很大的学习兴趣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书写变体美术字并不难只要掌握书写及美化方法在文字的笔画上融入一些生活的创意元素文字就能成为学生笔下精美的艺术品能完成一幅作品固然很好但会欣赏美能用美术知识去美化生活及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更重要介于这个问题我汇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改善教学的探索是无止境的但是重视让学生在血中收获作为教师的我更应该思考因此我要设计不同的活动引领我的学生在活动中发现规律掌握方法理解没的规律这才是我心中对活动——探索的理解我希望通过今天这节《趣味文字》的授课能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请领导、同行多多批评指正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定汇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谢谢大家!。
《文学的趣味》创新教案
《文学的趣味》创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
2. 通过分析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4.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升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类型2. 文学作品的分析方法3. 文学的创新手法和技巧4. 文学鉴赏的基本原则5. 经典文学作品的推荐与欣赏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学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分析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文学作品的独特见解。
4. 创作实践法: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文学作品,如小说、诗歌、散文等。
2. 准备文学分析的案例和素材。
3. 准备投影仪和多媒体教学设备。
4. 准备学生创作的文学作品示例。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文学概念和类型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和审美素养的提升。
3. 学生在讨论和创作中的表现,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
4. 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六、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类型讲解文学的定义、特点和作用,介绍文学的基本类型,如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
2. 第二课时:文学作品的分析方法讲解文学作品的分析方法,包括情节分析、人物分析、主题分析、审美分析等。
3. 第三课时:文学的创新手法和技巧介绍文学的创新手法和技巧,如象征、比喻、拟人、荒诞等,并通过案例进行分析。
4. 第四课时:文学鉴赏的基本原则讲解文学鉴赏的基本原则,如尊重原创、注重审美、理解作者意图等。
5. 第五课时:经典文学作品的推荐与欣赏推荐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呐喊》、《百年孤独》等,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讨论。
七、教学活动1. 课堂讲授:教师讲解文学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分析方法。
2.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人教版小学美术趣味文学说课稿
《趣味文学》说课稿徐家沟小学李爱华教材分析;(课件)《趣味文学》是人名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眼教科书小学美术第九册第5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本科与纯美术字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它侧重于表现美术写的趣味性与观赏性,学生通过对趣味文字的欣赏、学习绘制,冲美术字应用和审美双重功能中,感受美术的社会价值,从而进一步提高审美创作的愿望。
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劲射教材要求,结合高年级学生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课件)(1)学习趣味文字的变化书写方法和美化方法;(2)运用多种表现形式进行趣味文字的联想设计;(3)培养学神丰富的想象力与表现力,提高学生学习没数字的兴趣。
(课件)教学重点:学习趣味文字的变化方法及美化方法,突出趣味性、应用性。
教学难点:趣味文字的变化及书写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核心课程的教学理念,我选择了:观察——思考——认识——表现——评价的教学模式。
先让学生欣赏各种变体美术字的作品,激发学生兴趣,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归纳出美术字的特点,从而形成认识,在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表现。
在表现过程中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课件)一堂课起始的话坏,是整堂课成败的因素之一。
在导入阶段,我采用的是激趣导入法。
先让学生猜一猜神秘嘉宾是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带入情境的世界中来,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再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唐僧师徒四人名字组成的形象图片的变体字”,引出本课课题——趣味文字,让学生对变体美术字有了初步的印象。
在探究阶段,我采用了观察法和讨论法。
首先创设“文字王国开化装舞会情境”,出示各类变体字美术字,让学生进行观察,通过教师提问,小组讨论,引导出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变体美术字的变化方式。
这种教法可以促进学生积极的探究知识,学会独立思考,敢于表达自己,有助于学生有效的获取和巩固知识。
在探究阶段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变体美术字的基本表现形式,在发展阶段,我分两步完成。
文学的趣味教案
文学的趣味教案主题:文学的趣味教案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文学的趣味,并能够从文学中获得愉悦和启发。
一、导入(10分钟)1. 观察图片:给学生展示一张描绘文学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谈谈他们对图片的感受和理解。
用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你觉得这幅图片是关于什么的?”2.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图片,引入本课程的话题:“今天我们要学习关于文学的趣味。
你们知道什么是文学吗?你们觉得文学有什么趣味呢?”二、文学的定义和作用(15分钟)1. 文学的定义:让学生自由访问互联网或使用课本,查找关于文学的定义,并通过小组讨论给出他们的理解。
2. 教师解析:教师给出自己对文学的定义,并解释文学的作用。
例如:“文学不仅包括小说、诗歌和戏剧等文体,还包括文学创作的过程和技巧。
文学的作用包括反映和记录社会的变革、传递人类的智慧和情感,以及提供美的享受等。
”三、文学的趣味元素(25分钟)1. 文学的情感表达:通过朗读一段富有感情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尝试感受并描述作品中情感的表达方式。
2. 文学的想象力:给学生阅读一篇幻想文学作品的片段,并引导学生描述其中的奇特和想象力丰富的元素。
3. 文学的幽默:给学生阅读一则文学中的幽默短文,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幽默技巧和引人发笑的地方。
四、文学的欣赏和享受(20分钟)1. 文学的欣赏技巧: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欣赏文学作品的技巧,例如关注作者的写作技巧、根据上下文推测意义等。
2. 文学的个人体验:让学生选择一篇他们喜欢的文学作品,并鼓励他们在课后分享他们的体验和感受。
五、结语(10分钟)1. 反思: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课程学到的知识和体会,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 扩展学习:鼓励学生多阅读文学作品,并参加文学活动,以进一步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
教学策略:本教案通过图片、小组讨论、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等多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评估方式:教师观察学生参与讨论和分析文学作品的表现,并根据学生的个人分享和课堂反思,评估学生对文学的理解和兴趣程度。
《文学的趣味》说课
六.说教学流程
▷ 1.导入 ▷ 2.阅读文章,画出关键句 ▷ 3.梳理脉络,总结篇章结构 ▷ 4.介绍论证方法 ▷ 5.提取并概括论点 ▷ 6.概括论据 ▷ 7.链接高考
从论述类文本的课堂学习到 高考论述文的答题
第七部分
说板书
七.说板书
第一课时:
文学的趣味 朱光潜
画出关键句 划分自然段 总结篇章结构
第二课时:
1.找论点
2.找论据
差
3.归纳论证方法
第二部分
说高考
二.说高考
高考定位:
论述类文本阅读出现在高考全国Ⅲ卷的第一道大题,共三个小题,共九分。
近年来,高考语文中的论述类文本考查相对成熟:文本规范、长度相对固 定、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历史、艺术、建筑等多方面,题型固定、 赋分固定。
第三部分
说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论述文的问 题知识,学会阅 读议论文的方法, 提高阅读分析能 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分析重 点句子和段落, 明确文章的论点 和论据,掌握论 证方法。来自3.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通过论述类文本 的学习,培养学 生不骄不躁、刻 苦钻研和细心阅 读的习惯。
第四部分
说重难点
四.说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论述文的三要素,即论点、论据以及论证方法,学会分析论述 类文章。
教学难点:学会阅读论述类文章的方法以及答题方法,掌握论述类文章推理判 断的方法,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五.说学法
1.勾画圈点法
2.强化训练法
3.迁移学习法
通过勾画关键句,找出 段落大意,培养自主学
习的能力。
学生弄清知识点,掌握 阅读方法后,加强论述 类文本的阅读训练,趁 热打铁,提高阅读水平。
《文学的趣味》创新教案
《文学的趣味》创新教案第一章:文学的魅力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认识文学的魅力和价值1.2 教学内容文学的定义和分类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文学的魅力和价值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互动法:讨论文学的魅力和价值1.4 教学步骤1.4.1 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文学的认识和感受1.4.2 讲解:介绍文学的定义和分类,解释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1.4.3 展示:通过案例分析,展示文学的魅力和价值1.4.4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文学的魅力和价值的看法1.4.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文学的魅力和价值第二章:文学作品的理解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学作品的理解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思考和分析能力让学生能够独立解读文学作品并表达自己的观点2.2 教学内容文学作品的理解方法和技巧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方法独立解读文学作品并表达自己的观点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文学作品的理解方法和技巧互动法:讨论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方法实践法:让学生独立解读文学作品并表达自己的观点2.4 教学步骤2.4.1 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2.4.2 讲解:介绍文学作品的理解方法和技巧,解释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方法2.4.3 实践:让学生分组实践,独立解读文学作品并表达自己的观点2.4.4 讨论:分享自己的解读和观点,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2.4.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文学作品的理解方法和技巧第三章:文学作品的欣赏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学作品的欣赏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让学生能够体验文学作品的情感和美感3.2 教学内容文学作品的欣赏方法和技巧文学作品的审美和鉴赏方法体验文学作品的情感和美感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文学作品的欣赏方法和技巧互动法:讨论文学作品的审美和鉴赏方法实践法:让学生体验文学作品的情感和美感3.4 教学步骤3.4.1 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文学作品欣赏的经验和感受3.4.2 讲解:介绍文学作品的欣赏方法和技巧,解释文学作品的审美和鉴赏方法3.4.3 实践:让学生分组实践,选择一部文学作品进行欣赏和体验3.4.4 分享:分享自己的欣赏体验和感受,进行小组分享和交流3.4.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文学作品的欣赏方法和技巧第四章:文学作品的创作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学作品的创作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和能力让学生能够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文学作品4.2 教学内容文学作品的创作方法和技巧文学创作的灵感和创意来源创作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文学作品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文学作品的创作方法和技巧互动法:讨论文学创作的灵感和创意来源实践法:让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实践4.4 教学步骤4.4.1 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文学创作的经验和感受4.4.2 讲解:介绍文学作品的创作方法和技巧,解释文学创作的灵感和创意来源4.4.3 实践:让学生分组实践,进行文学创作尝试4.4.4 展示: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进行小组展示和交流4.4.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文学作品的创作方法和技巧第五章:文学作品的评价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学作品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批判性思维和评价能力让学生能够客观地评价文学作品并表达自己的观点5.2 教学内容文学作品的评价方法和标准文学作品的批判性思维和评价能力客观地评价文学作品并表达自己的观点5.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文学作品的评价方法和标准互动法第六章:文学作品的形式与风格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形式与风格多样性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学形式的欣赏能力让学生能够分析文学作品的形式与风格特点6.2 教学内容文学作品的形式: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文学作品风格的分类: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分析文学作品的形式与风格特点6.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文学作品的形式与风格多样性互动法:讨论不同文学形式的欣赏能力实践法:分析具体文学作品的风格特点6.4 教学步骤6.4.1 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文学作品形式与风格的看法6.4.2 讲解:介绍文学作品的形式与风格多样性,解释不同文学形式的特点6.4.3 实践:让学生分组实践,分析具体文学作品的风格特点6.4.4 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6.4.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文学作品的形式与风格特点第七章:文学作品的主题与意义7.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学作品的主题与意义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度理解和思考能力让学生能够探索文学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7.2 教学内容文学作品的主题:爱情、友情、亲情、人性等文学作品的象征与隐喻探索文学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7.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文学作品的主题与意义分析方法互动法:讨论文学作品的象征与隐喻实践法:分析具体文学作品的深层含义7.4 教学步骤7.4.1 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文学作品主题与意义的理解7.4.2 讲解:介绍文学作品的主题与意义分析方法,解释文学作品的象征与隐喻7.4.3 实践:让学生分组实践,分析具体文学作品的深层含义7.4.4 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7.4.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文学作品的主题与意义分析方法第八章:文学作品的传承与影响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传承与影响历史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的认识让学生能够评价文学作品对社会的影响8.2 教学内容文学作品在历史中的传承: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等文学作品对后世的影响:思想观念、艺术风格等评价文学作品对社会的影响8.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文学作品的传承与影响历史互动法:讨论文学作品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实践法:评价文学作品对社会的影响8.4 教学步骤8.4.1 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文学作品传承与影响的看法8.4.2 讲解:介绍文学作品的传承与影响历史,解释文学作品对后世的影响8.4.3 实践:让学生分组实践,评价具体文学作品对社会的影响8.4.4 讨论:分享自己的评价结果,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8.4.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文学作品在传承与影响中的重要性第九章: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9.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灵感进行文学创作的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文学作品深刻反思现实生活9.2 教学内容文学作品中的现实生活元素:人物、情节、背景等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相互映照:反映社会现象、探讨人生哲理等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灵感进行文学创作9.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互动法:讨论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灵感进行文学创作的方法实践法:分析具体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9.4 教学步骤9.4.1 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联系的理解9.4.2 讲解:介绍文学作品中的现实生活元素,解释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相互映照9.4.3 实践:让学生分组实践,分析具体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9.4.4 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9.4.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第十章:文学作品的跨文化比较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第十一章:文学作品的跨文化比较1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与共性培养学生对跨文化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让学生能够进行跨文化文学作品的比较分析11.2 教学内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东方文学、西方文学等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差异与共性:主题、形式、风格等跨文化文学作品的比较分析方法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及其特点互动法:讨论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差异与共性实践法:进行跨文化文学作品的比较分析11.4 教学步骤11.4.1 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跨文化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经验11.4.2 讲解: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及其特点,解释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差异与共性11.4.3 实践:让学生分组实践,选择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分析11.4.4 讨论:分享自己的比较分析结果,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11.4.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跨文化文学作品的比较分析方法第十二章:文学作品的批判性阅读1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学作品的批判性阅读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进行文学作品的深度分析和评价12.2 教学内容文学作品的批判性阅读方法和技巧文学作品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文学作品的深度分析和评价方法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文学作品的批判性阅读方法和技巧互动法:讨论文学作品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实践法:进行文学作品的深度分析和评价12.4 教学步骤12.4.1 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文学作品批判性阅读的经验和感受12.4.2 讲解:介绍文学作品的批判性阅读方法和技巧,解释文学作品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12.4.3 实践:让学生分组实践,选择一部文学作品进行批判性阅读和分析12.4.4 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和评价结果,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12.4.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文学作品的批判性阅读方法和技巧第十三章:文学作品的创意写作1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学作品的创意写作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和创造力让学生能够创作出具有创意和个性的文学作品13.2 教学内容文学作品的创意写作方法和技巧文学创作的灵感和创意来源创作具有创意和个性的文学作品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文学作品的创意写作方法和技巧互动法:讨论文学创作的灵感和创意来源实践法:让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实践13.4 教学步骤13.4.1 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文学创作的经验和感受13.4.2 讲解:介绍文学作品的创意写作方法和技巧,解释文学创作的灵感和创意来源13.4.3 实践:让学生分组实践,进行文学创作尝试13.4.4 展示: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进行小组展示和交流13.4.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文学作品的创意写作方法和技巧第十四章:文学作品的改编与演绎1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不同改编形式和演绎方法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多样性的认识和欣赏能力让学生能够评价文学作品改编与演绎的效果14.2 教学内容文学作品的改编形式:电影、电视剧、舞台剧等文学作品演绎的方法:表演、朗读、音乐等评价文学作品改编与演绎的效果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文学作品的不同改编形式和演绎方法互动法:讨论文学作品多样性的认识和欣赏能力实践法:评价文学作品改编与演绎的效果14.4 教学步骤14.4.1 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文学作品改编与演绎的经验和感受14.4.2 讲解:介绍文学作品的不同改编形式和演绎方法,解释文学作品多样性的认识和欣赏能力14.4.3 实践:让学生分组实践,选择一部文学作品进行改编与演绎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学的趣味》创新教案共有十五个章节,涵盖了文学的基本概念、形式与风格、主题与意义、传承与影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跨文化比较、批判性阅读、创意写作、改编与演绎等多个方面。
文学的趣味教案
文学的趣味教案文学的趣味教案参考如下: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文学趣味,掌握分析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和写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水平。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热爱文学,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文学趣味的特点和作用,如何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
2. 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文学作品的深层含义,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文学趣味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呈现新课:介绍文学趣味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作用,通过实例进行讲解。
3. 巩固练习:选取经典文学作品,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价。
4. 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2.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
2. 作业:布置相关阅读材料,让学生撰写读后感或分析报告。
3. 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包括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 教学资源:提供相关文学作品、文献资料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文学趣味。
2. 教学工具: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平台等教学工具,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七、结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文学趣味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作用,学会了如何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
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得到了提高,为以后的文学鉴赏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学的趣味》 教案[5页]
《文学的趣味》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了解作者朱光潜2. 析品文章深入浅出、疏密有致的表达特点(二)能力目标1.厘清文章的论证思路2.把握文章深入浅出、疏密有致的表达特点(三)素质目标1.培养高雅、广泛的文学趣味二、教学时数2课时三、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以喻明理、深入浅出的论述技巧2.培养文学趣味(二)教学难点1.培养文学趣味四、教学内容(一)作者小传朱光潜(1897年—1986年),字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
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
1925年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致力于文学、心理学与哲学的学习与研究,后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1933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
1946年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讲授美学与西方文学。
主要著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谈美》等。
此外,他的《谈文学》、《谈美书简》等理论读物,深入浅出,内容切实,文笔流畅,对提高青年的写作能力与艺术鉴赏能力颇有启迪,有《朱光潜全集》。
朱光潜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
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二)创作背景课文选自《谈美·谈文学》。
朱光潜的《谈美》写于1932年,是继《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之后的“第十三封信”,《中学生》杂志曾选刊了其中的部分篇章,同年11月由开明书店出版。
朱光潜曾说:“在写这封信时,我和平时写信给我的弟弟妹妹一样,面前一张纸,手里一管笔,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什么书也不去翻看,我所说的话都是你所能了解的,但是我不敢勉强要你全盘接收”。
作者自称是“通俗叙议”《文艺心理学》的“缩写本”。
(需要说明的是,与朱光潜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谈美书简》相比,《谈美》更为本真,更少意识形态上的色彩,因而也更好读。
文学的趣味教案
文学的趣味教案教案主题:文学的趣味教学教案目标:1.了解文学的定义和分类。
2.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通过趣味的文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创造能力。
教学准备:1.多种类型的文学作品,如童话故事、诗歌、小说等。
2.音乐和影片资源,以增加文学活动的趣味性。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5分钟)介绍文学的概念和定义,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特点和分类。
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与学生互动,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第二步:欣赏文学作品(15分钟)选择一些有趣的文学作品,如童话故事、诗歌或有趣的小说片段,让学生一起欣赏和品味。
可以辅以音乐或影片的配搭,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第三步:文学创作(20分钟)1.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取一种文学形式,如写一首诗、编写一个短篇故事等。
2.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头脑风暴,然后开始撰写自己的作品。
3.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提供一些创作的提示或指导,如提供一些关键词或开始的句子。
第四步:展示和分享(15分钟)让每个小组派代表来分享他们的文学作品。
其他学生可以提出问题、评论和建议,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第五步:总结和反思(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文学活动的过程和收获,提问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是否增加,对文学创作的经验有何感受。
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和欣赏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提倡每周一本书的阅读习惯。
2.组织文学朗诵比赛或剧本演出活动,增加学生对文学的参与和表现机会。
3.定期组织文学沙龙或读书分享会,让学生有机会与他人分享和交流自己的阅读体验。
《文学的趣味》创新教案
《文学的趣味》创新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文学的趣味》这一主题的教学,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2.培养学生的文学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文学创作能力;3.引导学生理解文学对于人类生活的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内容:本次课以《文学的趣味》为主题,内容包括文学的定义、文学的分类、文学的创新以及文学的意义。
教学重点:1.文学的创新。
2.文学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文学创新思维。
2.理解文学的多样性和社会影响。
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举例或引用名人名句引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2.分组探究法:学生分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文学创新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3.讲授法:结合教材和教学PPT介绍文学的定义、分类、创新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教师可以使用与文学相关的名人名句或文学名篇的片段引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回忆过去的阅读经历,让他们分享对文学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步:分组探究(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进行讨论和探究:a.什么是文学?有哪些不同的文学定义?b.文学有哪些主要的分类?请举例说明。
c.文学创新的重要性是什么?请提供你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2.每个小组派出1-2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自己小组的探究成果。
第三步:讲授文学的定义与分类(15分钟)1.通过讲解教材和呈现相关的教学PPT,介绍文学的定义和分类,并解释每一类文学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2.引导学生对文学的分类进行思考和讨论,了解文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第四步:讲授文学的创新(15分钟)1.通过讲解教材和教学PPT,介绍文学的创新形式和创新思维,并给出一些创新的例子。
2.引导学生思考文学创新对于文学发展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尝试新的文学创作方式。
第五步:讲授文学的意义(15分钟)1.通过讲解教材和教学PPT,介绍文学对人类生活的意义,包括对思想启示、人文情怀和社会影响等方面的作用。
《文学的趣味》创新教案
《文学的趣味》创新教案第一章:文学的趣味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
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创作潜能。
1.2 教学内容文学的定义与分类文学作品的趣味性文学欣赏与创作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学的基本概念和趣味性。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欣赏。
创作实践法: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体验创作的乐趣。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文学的趣味性。
1.4.2 讲解:介绍文学的基本概念和趣味性。
1.4.3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欣赏。
1.4.4 创作实践: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进行文学创作。
第二章:诗歌的韵味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欣赏诗歌的韵味。
培养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提高表达能力。
2.2 教学内容诗歌的定义与分类诗歌的韵味与意境诗歌的创作方法与技巧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创作方法。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诗歌,引导学生欣赏。
创作实践法: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体验创作的乐趣。
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韵味。
2.4.2 讲解:介绍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创作方法。
2.4.3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诗歌,引导学生欣赏。
2.4.4 创作实践: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进行诗歌创作。
第三章:小说的魅力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小说的基本特点,欣赏小说的魅力。
培养学生的的小说创作能力,提高表达能力。
3.2 教学内容小说的定义与分类小说的魅力与情节小说的创作方法与技巧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小说的基本特点和创作方法。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小说,引导学生欣赏。
创作实践法:鼓励学生进行小说创作,体验创作的乐趣。
3.4 教学步骤3.4.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小说的魅力。
3.4.2 讲解:介绍小说的基本特点和创作方法。
3.4.3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小说,引导学生欣赏。
《文学的趣味》创新教案
《文学的趣味》创新教案第一章:文学的趣味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学的趣味概念,理解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
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阅读习惯。
1.2 教学内容文学的定义与分类文学作品的趣味元素:情节、人物、语言、主题等文学的审美价值与社会功能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学的趣味概念和作品分析。
互动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1.4 教学步骤1.4.1 引入:通过引入经典文学作品片段,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1.4.2 讲解:讲解文学的趣味概念,分析作品的趣味元素。
1.4.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文学作品,让学生深入理解文学的趣味。
1.4.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第二章:小说的趣味元素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小说文体的趣味元素,学会欣赏小说作品。
培养学生通过小说阅读理解人物性格、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小说的定义与特点小说的人物形象:性格、动机、冲突等小说的情节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小说的主题思想:道德、哲理、人性等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小说的趣味元素和作品分析。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小说作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趣味。
2.4 教学步骤2.4.1 引入:通过引入经典小说片段,激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
2.4.2 讲解:讲解小说的趣味元素,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和主题思想。
2.4.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小说作品,让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趣味。
2.4.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第三章:诗歌的趣味元素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诗歌文体的趣味元素,学会欣赏诗歌作品。
培养学生通过诗歌阅读理解意象、情感和节奏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诗歌的定义与特点诗歌的意象: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诗歌的情感表达: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诗歌的节奏与韵律:音节、韵脚、节奏等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诗歌的趣味元素和作品分析。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诗歌作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趣味。
《文学的趣味》创新教案
《文学的趣味》创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提高对文学的认知水平。
2. 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激发对文学的兴趣。
3. 引导学生运用文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提升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文学的基本概念:文学是一种艺术形式,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观念。
2. 文学的分类: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
3. 文学作品的欣赏:分析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语言等方面的特点。
4. 文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运用文学知识丰富自己的表达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欣赏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文学的魅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分享对文学作品的看法。
4. 实践法:让学生尝试创作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文学的概念和作用。
2. 讲解:讲解文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欣赏方法。
3. 分析:分析具体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文学的魅力。
4. 讨论: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分享对文学作品的看法。
5. 实践:让学生尝试创作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作品欣赏:评价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3. 创作展示:评估学生在实践环节的创作成果,体现学生的文学素养。
4.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感想,了解教学效果,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文学的趣味》2. 参考书籍:相关文学理论著作3. 网络资源:文学作品、文学评论、作家访谈等4. 视听资料:文学作品朗读、戏剧表演等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欣赏方法。
2. 教学难点:文学作品的主题分析和文学鉴赏。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文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第3-4课时:文学作品的欣赏方法和技巧3. 第5-6课时:现实生活中的文学应用4. 第7-8课时:文学作品分析与讨论5. 第9-10课时:文学创作实践与评价九、教学后记:2. 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反思,看是否需要调整。
(完整版)《文学的趣味》创新教案.docx
《文学的趣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作者朱光潜;掌握文中重点字词。
能力目标:厘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把握课文深入浅出、疏密有致的表达特点;学会运用文中的观点去选择欣赏文学作品。
情感目标:培养自己高雅、广泛的文学趣味。
【教学重难点】1、以喻明理、深入浅出的论述技巧。
2、培养文学趣味。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作者简介:朱光潜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
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
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毕生从事美学教学和研究,在西方美学思想和中西方文化研究方面造诣较深。
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近代。
王国维、蔡元培、鲁迅、周扬等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是直到 20 世纪三十年代,美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这时朱光潜写的《文艺心理学》、《谈美》、《诗论》等专著,具有开拓意义。
我国美学界的一代宗师。
《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二、疏通字词:囿yòu:本义:古代帝王养禽兽的园林。
拘泥。
坐井观天:比喻眼光狭小 ,看到的东西有限。
方剂:简称方。
方指医方。
剂,古作齐,指调剂。
治病的药方。
玩索:细细地体会探寻。
纷歧 qí:错杂;纷乱。
绮靡:华丽,浮艳 (多指诗文 )。
笃 dǔ嗜:特别爱好。
盛 shèng 感惰duò性索然无味:形容对某样事物没有兴趣(多指文章)。
生生不息:不断地派生、发展。
生生,不断地滋生。
以后再先入为主:指先听进去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往往在头脑中占有主导地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就不容易接受。
三、整体感知:( 一) 解题(文艺论文)提问:课文标题中的关键词是什么?明确:趣味。
这里是指培养高雅、广泛的文学欣赏趣味。
(二)学生快速浏览,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明确:趣味是欣赏的基础。
(三)划分段落:第一部分( 1)提出文学欣赏的依据是趣味。
第二部分( 2-4 )分析一些人在文学欣赏趣味上存在的问题。
趣味文学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小学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学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通过趣味活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
2. 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文学作品选段3. 学生作品展示平台(如黑板、投影仪等)4. 趣味活动道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老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文学的世界。
2. 提问: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为什么?二、新课导入1. 介绍文学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文学的定义和特点。
2. 通过课件展示一些文学作品,让学生初步感知文学的魅力。
三、阅读与理解1. 分发文学作品选段,让学生自主阅读。
2. 提问:阅读后,你们觉得这篇文章有什么特点?3.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作品中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四、趣味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文学接龙”游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每位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物,用简短的文字描述这个人物。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阅读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你们还记得文学的基本概念吗?2. 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文学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深入阅读与理解1. 再次分发文学作品选段,让学生深入阅读。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意境?3. 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理解和感受。
三、趣味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文学知识竞赛”,考察学生对文学的了解程度。
2. 每位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文学题材,创作一段短文。
四、学生作品展示1.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互相评价和欣赏。
2. 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趣味文学美术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趣味文学与美术结合课程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文学和美术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2. 通过文学与美术的结合,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含文学作品和美术作品图片)2. 文学作品原文3. 绘画工具(水彩笔、画纸等)4. 美术欣赏资料(如中国山水画、人物画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通过展示一幅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内容。
2. 引入文学作品,让学生阅读相关段落,感受文学之美。
二、文学欣赏1. 展示文学作品原文,让学生朗读并理解内容。
2. 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意境、情感和修辞手法。
3. 引导学生讨论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美术欣赏1. 展示美术作品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特点。
2. 分析美术作品的表现手法、色彩运用和构图技巧。
3. 引导学生讨论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四、互动环节1. 让学生结合文学作品和美术作品,创作自己的作品。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对文学和美术的认识。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互动环节中的创作体验。
二、文学创作1. 提供一个主题,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一段文学作品。
2. 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指导。
三、美术创作1. 让学生根据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进行美术创作。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指导。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文学与美术结合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创作积极性。
2. 评价学生的文学作品和美术作品的创意和表现力。
3. 通过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备注:本教案模板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增加课堂游戏、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等,以增强课堂趣味性和互动性。
趣味文学美术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形态特征,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通过绘画创作,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会观察动物,了解其形态特征。
2. 运用线条、色彩等表现手法,创作一幅具有趣味性的动物画作。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创意的动物画作。
2. 如何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绘画技巧,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物图片、绘画工具(画纸、水彩笔、彩色铅笔等)。
2. 学生准备:观察记录本、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展示各种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动物的名称。
2.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动物有什么特点吗?它们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不同动物的形态特征,如:猫有尖耳朵、长尾巴;狗有长耳朵、短尾巴等。
2. 学生观察动物图片,记录下自己感兴趣的动物的形态特征。
三、绘画指导1.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表现手法,创作一幅有趣的动物画作。
2. 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动物特征,尝试在画纸上进行创作。
四、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教师指导,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课堂总结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评价。
2. 教师点评,总结本次课程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们记得自己创作的动物画作吗?2. 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
二、拓展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一幅以“动物世界”为主题的画作。
2.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如:森林、草原、海洋等,进行创作。
三、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进行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展示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评价。
2. 教师点评,总结本次课程收获。
趣味文学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趣味文学课时:2课时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学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文学的概念及特点2. 诗歌欣赏3. 故事创作教学重点:1. 文学的概念及特点2. 诗歌的欣赏方法3. 故事创作的技巧教学难点:1. 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的把握2. 故事情节的合理性和趣味性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文学作品、图片、音乐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引起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2. 提问:什么是文学?文学有什么特点?二、新课讲解1. 文学的概念及特点- 教师简要介绍文学的定义和特点,如虚构性、表现性、审美性等。
- 通过展示一些文学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文学的魅力。
2. 诗歌欣赏- 教师挑选一首适合四年级学生的诗歌,如《咏鹅》。
- 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内容和表达手法。
三、课堂活动1. 诗歌接龙- 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诗歌接龙游戏。
- 游戏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文学的魅力。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阅读、多欣赏文学作品。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诗歌的特点是什么?2. 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新课讲解1. 故事创作- 教师简要介绍故事的基本要素,如人物、情节、主题等。
- 通过展示一些简单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故事创作的技巧。
2. 创作实践- 学生分组,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或自由发挥,创作一个简短的故事。
-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完善故事。
三、课堂活动1. 故事分享- 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故事,其他同学聆听并评价。
- 通过分享,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故事创作的重要性。
XXX《文学的趣味》优质教案
XXX《文学的趣味》优质教案文学的趣味》是XXX的一篇文章,主要探讨了文学与趣味之间的关系。
在文章中,作者指出了一些人在文学欣赏方面存在的三种现象,即没有趣味、趣味低劣和趣味狭窄。
这些现象导致了精神上的“残废”、“中毒”、“短视”,成为“流行的毛病”。
为了获得正确的文学趣味,唯一的方法是扩大眼界,加深理解。
但往往需要战胜一种很顽强的抵抗力。
因此,培养文学趣味也需要时时创造。
在文章中,作者采用了以喻明理的方法进行论述,比喻说理能够更形象、更直观、更能够使读者感受到艺术联想的趣味。
比如,“蠢牛听琴”比喻“根本不知”之人,根本不可感受到艺术美妙趣味;“残废”比喻“根本不知”之人,艺术感受能力的残缺;“疗饥过瘾”、“中毒”比喻“知得不正确”之人,低劣廉俗的欣惯。
总之,正确的文学趣味是需要不断培养和创造的,只有通过扩大眼界、加深理解,才能真正欣赏到文学的美妙趣味。
坐井观天窥天藐小”,这句话比喻那些“知道不全面”的人,他们的趣味狭窄,无法自拔。
在第二段到第六段中,作者阐述了文学欣赏中的三种通病,并提出了治疗方法。
作者认为,要扩大眼界,加深知解,这样才能提高鉴别力,从而获得可靠的文学趣味。
此外,作者还强调了比较、透视、创造新趣味等方法,这些都是提高文学欣赏水平的关键。
最后,作者通过引用XXX和英国诗人XXX的话来加强自己的论点,使得这篇论文更加生动形象,易于理解。
整篇文章结构疏密有间,论证结构腾挪多变,重点突出,作者通过多种论证手法,使得理论性较强的文学问题变得通俗易懂。
比喻论证是一种有效的表达方式,它可以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形象的形式,使得理解更加深入、易于理解。
其中,以山为喻可以帮助我们扩大眼界,深入理解问题;而开疆辟土则能够帮助我们战胜惰性,获取新的趣味和体验。
使用山作为喻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
山高水深,有时候我们需要爬上山顶才能看到更广阔的视野,更深入的了解问题。
同样的,如果我们能够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形象的形式,那么我们的视野也会随之扩大,对问题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
《文学的趣味》教案范例
《文学的趣味》教案范例《文学的趣味》教案范例《文学的趣味》教案范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作者朱光潜;掌握文中重点字词。
能力目标:厘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把握课文深入浅出、疏密有致的表达特点;学会运用文中的观点去选择欣赏文学作品。
情感目标:培养自己高雅、广泛的文学趣味。
教学重点以喻明理、深入浅出的论述技巧。
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学生分组布置预习任务:第一组:查找资料,了解朱光潜及其作品,制作成PPT文件课上展示。
第二组:调查本校学生读书情况,包括读了多少书,哪类书,对哪类书感兴趣。
绘制调查表并作分析。
第三组:搜集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或名人读书故事,课上交流。
第四组:介绍我最喜爱的一本书及喜欢的原因。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我们每个人都读过很多书,我们的心灵也都曾受到过触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文学作品同样离不开兴趣。
那么,什么是文学的趣味?怎样才会捕捉到真正的文学趣味呢?今天,让我们走进《文学的趣味》,聆听朱光潜先生对我们的教诲。
二、关于作者1.第一组学生根据查找的资料情况,介绍朱光潜的生平及创作情况。
2.教师补充明确。
朱光潜(1897-1986)美学家,安徽桐城人。
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科教育系。
193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文科硕士学位。
1933年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文科博士学位。
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四川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教授、教务长。
1946年后任北京大学教授、文学院代院长,中国美学学会第一届会长,民盟第三至五届中央委员,第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
毕生从事美学教学和研究,在西方美学思想和中西方文化研究方面造诣较深。
著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译有《美学》(德黑格尔)等。
三、整体感知(一)学生读课文疏通字词。
这里要提示学生:字音、字形、字义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
囿yòu:本义:古代帝王养禽兽的园林。
拘泥。
坐井观天:比喻眼光狭小,看到的东西有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趣味文学》说课稿《趣味文学》说课稿3篇篇一:趣味文字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5课《趣味文字》。
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学情,说教法,说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谈一谈对这一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本教材是关于美术字设计基础训练课,它与纯美术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它注重学习的灵活性和趣味性,避免了学科知识的专业化。
根据本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要发散学生的思维,设计变体美术字时要紧扣“联想”突出趣味性,应用性,将汉字的笔画结构夸张、变形与自然物象特征相结合。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我将教学目标设计如下:1、情感:了解美术字知识和汉字结构的基础上,了解笔画、笔顺与书写方法。
体验设计字体的乐趣。
2、知识:学习美术字的基本书写与美化方法,体验各种不同形态文字的造型美感。
三、说学情变体美术字在生活中都有很多,学生对这一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在上课时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通过欣赏生活中的各种变体美术字技法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总结各种变体美术字的特点,感受变体文字的趣味性。
引导学生掌握变体美术字的基本书写方法,提高对美术字装饰效果和美化效果。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现事物的能力。
四、说教法本课我采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术字。
并用演示法和讲授法加深学生对变体美术字的理解与应用。
五、说教学过程(一)、交流引入,激发兴趣1.出示宋体、黑体等基本文字引导学生欣赏其特点。
宋体:端庄大方,笔画横细直粗,点上尖下圆,横画收笔有顿笔,笔画转折是顿笔明显。
2.教师利用白板再书写几个变体美术字,让学生发现后者更夸张,更活泼,更富于变化。
(二)、出示课题,深入学习1.认识变体美术字及特点:(课件展示)变体美术字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把文字和笔画进行变形,加工,装饰而成的,使之更加夸张,突出,醒目,美观。
特点:既形象,又简洁,美观,生动,有趣等。
2.课件展示变体美术字的分类,特征及书写方法。
引导学生分析其艺术特色,感受它的趣味性。
教师利用电子白板演示书写方法。
3.分析并展示遍变体美术字的美化方法。
(三)、欣赏作品,激发创作欲望利用电子白板展示变体美术字作品。
(四)、布置作业,教师巡回指导(五)、课后作业点评,对设计新颖的作品给与及时表扬,不理想的作品加以鼓励。
板书设计趣味文字趣味文字的分类:美化方法:1.笔画变化 1.勾线2.字形变化 2.填色3.结构变化4.象形变化5.立体变化篇二:人教版美术五上《趣味文字》说课稿我今天说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说教材。
2、说教学目标。
3、说教学重难点4、说教学模式。
5、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材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美术上册第5课。
《趣味的文字》教材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习美术字的书写与美化方法。
趣味文字其实就是美术字,它是有着图案意味或装饰意味的字体,其富有装饰性,能表达强烈的意念,使人精神得到享受富有感染力和生命力。
电视剧中新奇的广告画,奇特的产品包装,杂志报纸等。
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借鉴造字的规律,结合具体表现内容的需要,一定能发挥学生的想象思维和灵活运动设计的方法使美术字设计的更生动,更富有艺术性。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美术字知识和汉字结构的基础2.过程与方法:掌握笔画、笔顺与书写方法和美化方法,3.情感与价值: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表现力,提高学生学习美术字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从字体、字义及字的结构入手、进行美化加工。
创造出更形象,更活泼的新字体。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教学模式根据本课的特点和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我选择了:观察——思考——认识——表现——评价的学模式,让学生欣赏各种变体在美术字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进行思考,总结出美术字的特点,让同学们认识,在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表现,在表现在过程中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五、教学教法针对我对五年级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我对学情做如下分析:五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想象力已经接近事实生活,学生竞争意识强,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不甘落后,对他们的学习指导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要多给他们接触社会,增加实践感受。
掌握好这个可以让学生对学习本课起到很大的帮助。
根据教学方法的优化原则和本课内容的特点,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激趣导入法,观察讨论法,发现教学法,演示练习法,通过老师在引导,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的运用创新方法,同时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仪一仪、画一画的过程自主学习。
篇三:人教版小学美术《趣味文学》说课稿我今天说课的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五课《趣味文字》,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
教材分析。
2。
说教学目标。
3。
说教学重难点4。
说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趣味文字》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小学美术第九册第5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本课与纯美术字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它侧重于表现美术写的趣味性与观赏性,学生通过对趣味文字的欣赏、学习绘制美术字应用和审美双重功能中,感受美术的社会价值,从而进一步提高审美创作的愿望。
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教材要求,结合高年级学生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美术字知识和汉字结构的基础2.过程与方法:掌握笔画、笔顺与书写方法和美化方法,3.情感与价值: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表现力,提高学生学习美术字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从字体、字义及字的结构入手、进行美化加工。
创造出更形象,更活泼的新字体。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教学过程针对我对五年级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我对学情做如下分析:五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想象力已经接近事实生活,学生竞争意识强,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不甘落后,对他们的学习指导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要多给他们接触社会,增加实践感受。
掌握好这个可以让学生对学习本课起到很大的帮助。
根据教学方法的优化原则和本课内容的特点,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激趣导入法,观察讨论法,发现教学法,演示练习法,通过老师在引导,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的运用创新方法,同时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仪一仪、画一画的过程中自主学习。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核心课程的教学理念,我选择了:观察——思考——认识——表现——评价的教学模式。
先让学生欣赏各种变体美术字的作品,激发学生兴趣,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归纳出美术字的特点,从而形成认识,在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表现。
在表现过程中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一堂课起始的话坏,是整堂课成败的因素之一。
在导入阶段,我采用的是激趣导入法。
先让学生猜一猜神秘嘉宾是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带入情境的世界中来,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再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唐僧师徒四人名字组成的形象图片的变体字”,引出本课课题——趣味文字,让学生对变体美术字有了初步的印象。
在探究阶段,我采用了观察法和讨论法。
首先创设“文字王国开化装舞会情境”,出示各类变体字美术字,让学生进行观察,通过教师提问,小组讨论,引导出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变体美术字的变化方式。
这种教法可以促进学生积极的探究知识,学会独立思考,敢于表达自己,有助于学生有效的获取和巩固知识。
在探究阶段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变体美术字的基本表现形式,在发展阶段,我分两步完成。
第一步用课件出示变体美术字的变化步骤。
由于变体美术字与宋体字和黑体美术字相比,没有后者要求有严格的书写规范和固体模式,显得自由洒脱,因此他的书写步骤很简单,学生一看就懂,就不必要在此处浪费时间。
(体现有效课堂),第二步是学生分组完成变体美术字的设计,教师在这一环节重要的任务是启发学生的想象,鼓励学生追求新颖、独特的风格,解放他们的创造力,使他们根据字的内容自由发挥。
最后进入创想和表达和相融汇中体现设计的乐趣,学生的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充分展现。
在变体设计中,自主探究尝试,在提出的想法中,可让学生自主选择创意,突出了学生自主探究尝试的自主性,小组二人意见不统一时,可进行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在自主探究尝试过程中,我可以及时的参与,引导学生对尝试的设计作深入探究,充分体验探究的乐趣。
在学生作业评价阶段,我采用的是学生互评、教师点评评价方式。
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最后教师给与总结性的点评。
这种评价模式可以公正、全面的评价学生的作品,多角度的看待问题,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在细节的处理上有待于提高。
趣味文字这节课很有趣,能激起学生很大的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书写变体美术字并不难,只要掌握书写及美化方法,在文字的笔画上融入一些生活的创意元素,文字就能成为学生笔下精美的艺术品。
能完成一幅作品固然很好,但会欣赏美,能用美术知识去美化生活及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更重要。
介于这个问题我汇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改善。
教学的探索是无止境的,但是重视让学生在血中收获,作为教师的我更应该思考,因此,我要设计不同的活动,引领我的学生在活动中发现规律,掌握方法,理解没的规律。
这才是我心中对活动——探索的理解。
我希望通过今天这节《趣味文字》的授课,能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请领导、同行多多批评指正。
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定汇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