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时作业2新人教版必修2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1课时学案-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第 3章 第1节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1课时) 学案学习目标核心素养 1.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信息主要编码在DNA 分子上;2.概述多数生物的基因是DNA 分子的功能片段,有些病毒的基因在RNA分子上。
生命观念:从分子水平上,利用结构与功能观,分析DNA 适合作为遗传物质应具备的特点; 科学思维:运用归纳与概括的方法,分析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和烟草花叶病毒重组实验,归纳出其在实验思路上的共同点,并概括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科学探究:分析人类对遗传物质探索的实验设计思路。
基础知识梳理:(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填空,在教材相应位置进行标注后,识记相关内容)一、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1.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1)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__蛋白质__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2)20世纪30年代,人们认识到____的重要性,但是认为__蛋白质__是遗传物质的观点仍占主导地位。
2.两种肺炎链球菌的比较细菌类型 菌体 菌落特点 有无荚膜 有无致病性S 型细菌有荚膜 R 型细菌表面 __粗糙__ 无荚膜 无3.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实验结论:加热致死的S 型细菌内含有 ,促使R 型活细菌转化为S 型活细菌。
4.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1)实验过程及结果(2)实验分析:去除多糖、蛋白质、RNA 、脂质后,细胞提取物仍然具有转化活性,去除DNA 后细胞提取物失去转化活性。
(3)实验结论:__ 才是使R 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学习目标一:人们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有哪些?学习目标二:肺炎链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原理、科学家、实验过程、结论是什么?学习目标三: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科学家、实验过程、结论是什么?学习目标四:如何理解自变量控制中的“加法原理”与“减法原理”?(教师)学习目标五:自学检测:1到10题为单选题,11到14题为不定项选择题,选全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3分,每小题5分,共70分1.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发生转化的细菌和作为转化因子的物质分别是()A.R型细菌和蛋白质B.S型细菌和多糖荚膜C.R型细菌和DNA D.S型细菌和RNA2.艾弗里等人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是()A.DNA B.蛋白质C.RNA D.糖类3.在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加入某种物质后可能产生S型细菌,该物质是()A.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B.S型细菌的DNA完全水解产物C.S型细菌的DNA D.S型细菌的蛋白质4.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③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④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④⑤5.下列关于遗传学发展史上4个经典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艾弗里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利用了自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B.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需经过短时间保温后,进行搅拌、离心C.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D.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6.艾弗里实验证明了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是()A.蛋白质B.DNAC.荚膜多糖D.脂肪7.美国科学家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A.RNA是遗传物质B.蛋白质是遗传物质C.DNA是遗传物质D.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8.下图表示艾弗里通过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探究转化因子的实验过程。
必修二 第3章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选择题(7小题)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得出这一结论的关键是()A.用S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后的R型细菌分别对小白鼠进行注射,并形成对照B.用杀死的S型细菌与无毒的R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白鼠体内,测定小鼠体液中抗体的含量C.从死亡小白鼠体内分离获得了S型细菌D.将S型细菌的各种物质分离并分别加入到各培养基中,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观察是否发生变化2.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用DNA酶处理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并与R型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R型菌生长。
设置本实验步骤的目的是()A.证明R型菌的生长并不需要S型活细菌的DNAB.补充R型菌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C.可以直接证明S型菌DNA不是促进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因素D.与“以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3.下列有关科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A.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一切生物都是细胞发育而来B.格里菲思以小鼠和肺炎双球菌为材料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摩尔根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果蝇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D.萨克斯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4.为了验证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经保温培养、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预计上清液中应没有放射性,但结果出现了放射性。
则标记的元素及误差原因可能是()A.S:培养时间过长 B.P:培养时间过长 C.P:搅拌不够充分 D.S:搅拌不够充分5.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对35S标记的噬菌体一组(甲组)不充分搅拌、32P标记的噬菌体一组(乙组)保温时间过长,其结果是( )A.甲组沉淀物中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B.甲组上清液中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C.甲组沉淀物中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不会出现较强放射性D.甲组上清液中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6.“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指()A.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B.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C.细胞里的DNA大部分在染色体上 D.染色体在遗传上起主要作用7.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细菌”实验中,科学家分别用32P、35S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其作用是()A.研究DNA的结构 B.研究蛋白质的结构C.研究T2噬菌体的结构 D.将DNA和蛋白质区分开二、非选择题(2小题)8.下列是关于DNA是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过程①和②表明,将S型细菌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其后代为_______型细菌。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1
2
3
4
5
50 70 75 80 80
21 25 28 30 30
100 100 100 100 100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获得含有35S标记或32P标记的噬菌体的具体操作是
在__分__别__含___有__3_5_S_和__3_2_P_的___培__养__基__中___培__养__大__肠__杆___菌__,__再__用__该___大__肠__杆__菌___培__养__T_2_噬___菌_ 体 实验时,用来与被标记的噬菌体混合的大肠杆菌__不__带__有__(填“带有”或“不带有放射性。
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刷基础
C
解析
由题图可知活菌甲是无荚膜的R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而活菌乙是有荚膜的S 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A错误;由注射②和④的结果可知,在死鼠2的血液中有 活菌乙,其最初是由活菌甲转化而来的,活的S型细菌能使小鼠死亡,但是死的S型细菌不能使 小鼠死亡,B错误,C正确;死菌乙未导致鼠3死亡,可说明死的S型菌不会导致小鼠死亡,不能 说明未处理的S型菌不会导致小鼠死亡,D错误。
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刷基础
C
解析
S型活菌的菌体外面有多糖类荚膜,DNA酶不能催化该多糖类荚膜的水解,因此DNA酶与S型活 菌混合后,S型活菌仍然存在毒性,将DNA酶与S型活菌混合后注入正常小鼠体内,小鼠会患败 血症致死,A错误;S型活菌的DNA不会使小鼠患败血症,因此提取S型活菌的DNA直接注射到 正常小鼠体内,小鼠不会患败血症致死,B错误;S型菌的DNA与活的R型菌混合悬浮培养后, 培养液中有无荚膜的R型菌,C正确;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原因是基因重组,但肺炎链球菌为原 核生物,不具有染色体,D错误。
人教生物必修2课后习题: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后·训练提升合格考过关检验1.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C.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DNA或RNADNA,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如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一种生物体内的核酸可能有2种,但遗传物质只有1种。
2.在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下列能在死亡小鼠体内出现的细菌类型有()①有致病性的R型活细菌②无致病性的R型活细菌③有致病性的S型活细菌④无致病性的S型活细菌A.①④B.②③D.①③3.20世纪初,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一直到1952年美国遗传学家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才揭示了DNA是遗传物质。
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A.细菌和病毒作为实验材料具有个体小、结构简单和繁殖快等特点B.在控制变量方面,艾弗里利用了添加某种酶,破坏或去除某种物质的“加法原理”C.赫尔希利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有噬菌体培养技术、同位素标记技术等,科学与技术是相互支持和促进的,艾弗里利用的是“减法原理”。
4.下列关于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需对细胞提取物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后再进行实验B.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后,其性状是可以遗传的C.S型细菌的DNA使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观察DNA的作用“减法原理”,每个实验组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从而鉴定出DNA是遗传物质。
5.下图表示用同位素32P、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大肠杆菌的蛋白质(氨基酸),然后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侵染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10~1 000个)与亲代噬菌体形态完全相同。
则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肯定不含()A.31PB.32P32 D.35S,噬菌体的DNA被32P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被32S标记。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同步讲义:第3章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含答案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掌握肺炎双球菌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的过程和结论。
(重、难点) 2.掌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方法、过程及结论。
(重、难点) 3.理解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结论。
知识点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学生用书P41]阅读教材P43~P441.肺炎双球菌的特点种类S型细菌R型细菌项目菌落表面光滑表面粗糙菌体毒性有毒性无毒性2.体内转化实验——格里菲思的实验(1)原理:S型细菌可使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2)实验过程及现象(3)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
3.体外转化实验——艾弗里的实验(1)原理:只有加入DNA时,R型细菌才能够转化为S型细菌。
(2)过程(3)结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1.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和体外转化实验的比较项目体内转化实验体外转化实验培养细菌在小鼠体内体外培养基实验对照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毒性对照S型细菌各组成成分的作用进行对照巧妙构思用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作为对照实验来说明确实发生了转化将物质提纯分离后,直接、单独地观察某种物质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实验结论S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S型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联系(1)所用材料相同;(2)体内转化实验是体外转化实验的基础,体外转化实验是体内转化实验的延伸;(3)两个实验都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2.实验拓展分析(1)在加热杀死S型细菌的过程中,其蛋白质变性失活,但是其内部的DNA在加热结束后随温度的降低又逐渐恢复活性。
(2)转化的实质是S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了R型细菌的DNA中。
(3)在转化实验中,使小鼠致死的是S型细菌,不是S型细菌的DNA。
1.(2019·菏泽高一检测)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下列能在死亡小鼠体内出现的细菌类型有()①有毒的R型活细菌②无毒的R型活细菌③有毒的S型活细菌④无毒的S型活细菌A.①④B.②③C.③D.①③[答案]B2.(2019·北京延庆高一期末)下图表示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DNA酶的作用是水解S型菌的DNAB.结果1中S型肺炎双球菌占绝大多数C.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结果2中全部为R型肺炎双球菌[解析]选B。
高中生物第二册 第3章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课时精练
[基础对点]知识点一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1.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发现无致病性的R型和加热致死的有致病性的S 型细菌混合后,在小鼠体内找到了下列哪些类型的细菌()①有致病性的R型②无致病性的R型③有致病性的S型④无致病性的S型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答案 C解析在肺炎链球菌的转化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无致病性的R型细菌都转化成了有致病性的S型细菌,因此在小鼠体内有无致病的R型和有致病的S型两种细菌存在。
2.下列有关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认为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转化因子B.体内转化实验的实质是S型细菌的DNA可使小鼠死亡C.艾弗里实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格里菲思实验遵循对照原则,艾弗里实验不遵循答案 A解析格里菲思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转化因子,A 正确;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使小鼠死亡的是S型活菌,而不是S型细菌的DNA,B错误;艾弗里实验根据减法原理控制自变量设置各实验组,能够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C错误;格里菲思和艾弗里的实验都遵循了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D错误。
3.将下列混合物加入培养基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只出现表面光滑的一种菌落的是()A.加热致死的S型菌与R型活菌B.S型菌的DNA与R型活菌C.DNA酶处理的S型菌DNA与R型活菌D.DNA酶处理的R型菌DNA与S型活菌答案 D解析加热致死的S型菌与R型活菌混合,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部分R型活菌转化成S型活菌,既有表面光滑的菌落,也有表面粗糙的菌落,A错误;S型菌的DNA与R型活菌混合,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部分R型活菌转化成S型活菌,既有表面光滑的菌落,也有表面粗糙的菌落,B错误;DNA 酶处理的S型菌DNA与R型活菌混合,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不发生转化,只有表面粗糙的菌落,C错误;DNA酶处理的R型菌DNA与S型活菌混合,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S型活菌繁殖,所以只有表面光滑的菌落,D正确。
《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学生对《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学习,加深对DNA概念、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探究能力,提升其生物科学素养。
二、作业内容1. 复习巩固:学生需复习课堂所学的DNA基本概念、结构特点及遗传功能,并完成相关概念的填空练习和选择题练习。
2. 实验设计:学生需以小组形式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探究DNA的某些基本特性,如DNA的稳定性、遗传信息的传递等。
实验设计需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和步骤、预期结果及安全注意事项。
3. 案例分析:学生需阅读提供的关于DNA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应用的实际案例(如基因诊断、基因治疗等),并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分析DNA在其中的作用和意义。
4. 课堂笔记整理:学生需整理和汇总课堂所学的关键知识点,形成条理清晰的课堂笔记,以加深记忆。
三、作业要求1. 复习巩固部分:要求学生准确掌握DNA的相关概念和结构,并能够准确无误地完成填空和选择题。
2. 实验设计部分:- 实验设计需有创新性,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新颖的实验思路。
- 实验步骤需详细且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明确表达实验过程。
- 安全注意事项需全面考虑,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
3. 案例分析部分:- 学生需仔细阅读案例,理解DNA在其中的应用和作用。
- 分析报告需条理清晰,观点明确,能够准确阐述DNA的应用和意义。
4. 课堂笔记整理部分:- 笔记需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方便日后复习。
- 可采用思维导图等形式,帮助理解和记忆。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包括:1. 知识掌握程度:评价学生对DNA相关概念和结构的掌握情况。
2. 实验设计创新性:评价学生实验设计的创新性和可操作性。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价学生案例分析的准确性和条理性。
4. 课堂笔记整理:评价学生笔记的条理性和重点突出程度。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同步习题: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础过关练题组一分析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1.1928年,格里菲思以小鼠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所示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组:注射R型活细菌—小鼠不死亡b组:注射S型活细菌—小鼠死亡c组:注射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小鼠不死亡d组:注射R型活细菌与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混合物—小鼠死亡A.a组小鼠不死亡是因为R型细菌是无毒性的B.c组小鼠不死亡说明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失去了毒性C.从d组死亡小鼠体内可分离出S型活细菌D.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2020河北唐山高三月考)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S型肺炎链球菌的菌落表面粗糙,R型肺炎链球菌的菌落表面光滑B.S型细菌的DNA经加热后失活,因而注射S型细菌后的小鼠仍存活C.从死亡小鼠中分离得到的肺炎链球菌只有S型细菌而无R型细菌D.该实验未证明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是由S型细菌的DNA引起的3.(2020河北沧州一中高一月考)艾弗里等人为了弄清转化因子的本质,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如图是他们所做的一组实验,则三个实验中,培养基上只存在一种菌落的是()A.实验一B.实验二C.实验三D.实验一和实验三4.(2020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一月考)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4个实验。
①R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细菌→注射小鼠②S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细菌→注射小鼠③R型细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细菌的DNA→注射小鼠④S型细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细菌的DNA→注射小鼠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的情况依次是()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B.死亡、存活、存活、存活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D.存活、死亡、存活、死亡5.(2020河南洛阳高二上期中)某同学为研究促使R型肺炎链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链球菌的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进行了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组培养皿中只有S型细菌菌落,推测加热不会破坏转化物质的活性B.乙组培养皿中有R型细菌菌落及S型细菌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蛋白质C.丙组培养皿中只有R型细菌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DNAD.该实验能证明肺炎链球菌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6.(2020天津静海一中高一期中)经过许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遗传物质之谜终于被破解,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优质教案
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理解DNA是遗传物质。
2.通过重演科学发现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过程,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
(二)能力目标1.通过自己设计验证性实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训练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不断探究新知识和合作的精神。
2.实验验证DNA与RNA是遗传物质,强调了生命的物质性,有助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树立。
二、教学重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验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原理和过程。
3.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的关键设计思路。
三、教学难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验原理和过程。
2.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的关键设计思路。
四、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导入19世纪中期,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证明了: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20世纪初期,摩尔根通过果蝇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成分)组成。
那么,这两种物质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呢?请大家把书打开到42页,我们今天一起学习——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要想找到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首先得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物做实验材料呢?为什么?请举例。
1928年,格里菲思利用肺炎双球菌这样一种细菌做实验寻找遗传物质,请大家阅读书本43页,看看格里菲思怎样做实验的。
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一)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1928)1、本实验用的生物材料是什么?肺炎双球菌有几种类型?2、动画展示四组实验过程①活的R型细菌感染老鼠不死亡②活的S型细菌感染老鼠死亡③灭活的S型细菌感染老鼠不死亡④活的R型+死的S型感染老鼠死亡讲述:从第一、二组实验可以说明R型活细菌不具有致死性,S 型活细菌具有致死性;从第二、三组实验可以说明死亡的S型细菌不具有致死性。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试题(含答案)
S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试题1.将细菌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是( )A .脱氧核苷酸B .核糖核苷酸C .核糖、碱基和磷酸D .脱氧核糖、碱基和磷酸2.1944 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了 DNA 、蛋白质和多糖 等物质,然后将他们分别加入培养 R 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加入 DNA 的培养基中,R 型细菌转化成了 S 型细菌,而加入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的培养基中,R 型细菌不能发生这种 转化。
这一现象说明:( )①在转化过程中, 型细菌 DNA 进入到了 R 型细菌中 ②DNA 是转化因子③蛋白质和多糖在实验中正好起了对照作用 ④DNA 是遗传物质A .①③B .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 )A .RNA 是遗传物质B .DNA 是遗传物质C .蛋白质是遗传物质D .多糖是遗传物质4.如果用 31p 、32S 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组成结构中,能够 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A .可在外壳中找到 32SB .可在 DNA 中找到 31pC .可在外壳中找到 31pD .可在 DNA 中找到 31p 、32S5.噬菌体的各种性状能传递给后代是通过( )A .噬菌体的 DNAB .细菌的 DNAC .噬菌体的蛋白质D .细菌的核糖体6.关于病毒遗传物质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 .都是脱氧核糖核酸B .都是核糖核酸C .同时存在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D .有的是脱氧核糖核酸,有的是核糖核酸7.噬菌体外壳的合成场所是( )A .细菌的核糖体B .噬菌体的核糖体C .细菌的基质D .细菌的核区8.噬菌体在增殖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是( )A .细菌的核苷酸和自己的氨基酸B .自己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C .细菌的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D .自己的氨基酸和细菌的核苷酸9.用甲种病毒的RNA 与乙种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组装成一种病毒丙,以病毒丙侵染宿主细 胞,在宿主细胞中产生大量子代病毒,子代病毒具有的特征是( )A .甲种病毒的特征B .乙种病毒的特征C .丙种病毒的特征D .都不是10.下列生物中,既以 DNA 作为遗传物质,又具有相同代谢类型的是( )A .硝化细菌和大肠杆菌B .黑猩猩和香菇C .SARS 病毒和噬菌体D .硫细菌和人蛔虫11.DNA 是控制生物遗传性状的,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内,它分布在( )A .细胞核、细胞质基质B .细胞核、内质网C .细胞核、高尔基体D .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12.用同位素 32p 标记某一噬菌体内的双链 DNA 分子,让其侵染大肠杆菌,一段时间后释 放出 100 个后代,则后代中含有 32p 的噬菌体占总数的( )A .2%B .1%C .0.5%D .50%13.噬菌体、SARS 病毒、变形虫及细菌都含有的是( )第 1 页A.DNAB.RNAC.染色体D.核酸14.用a表示DNA,b表示基因,c表示脱氧核苷酸,d表示碱基。
高中生物第二册 第3章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学习目标] 1.了解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早期猜想。
2.分析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过程及结论。
3.掌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方法、过程及结论。
4.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原因。
知识点一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01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20世纪30年代,人们认识到□02DNA的重要性,但是认为□03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仍占主导地位。
二、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1.肺炎链球菌类型易漏边角2.格里菲思的实验——体内转化实验(1)实验过程及现象问题探究肺炎链球菌是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提示:肺炎链球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
问题探究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R型活细菌与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从死亡小鼠中是否只分离出S型活细菌?提示:不是,分离出S型活细菌和R型活细菌,且R型活细菌数量多。
(2)结论: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含有某种促使□16R型活细菌转化为□17S型活细菌的活性物质——□18转化因子。
3.艾弗里的实验——体外转化实验(1)自变量:不同处理的细胞提取物因变量:培养基中活细菌的种类(2)实验过程及现象①预处理:将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破碎,去除□19绝大部分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制成细胞提取物。
②③分析细胞提取物的□25理化特性,发现这些特性与DNA的极为相似。
(3)结论□26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三、自变量控制的原理1.加法原理与常态比较,人为□01增加某种影响因素。
如“比较H2O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分别作加温、滴加FeCl3溶液、滴加肝脏研磨液的处理,就利用了加法原理。
2.减法原理与常态相比,人为□02去除某种影响因素。
如“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每个实验组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从而鉴定出DNA是遗传物质,就利用了减法原理。
特别提醒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和艾弗里的实验,其中格里菲思的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体内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但并没有证明转化因子是哪种物质,而艾弗里的实验则证明了转化因子是S型细菌体内的DNA。
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1课时作业:第3章 第1节 第2课时
第2课时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一、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1.转化形式2.溶洞及钟乳石、石笋的形成(1)溶洞形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钟乳石、石笋形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生产和生活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1.高炉炼铁(1)原料:______和__________(主要成分是______)。
(2)过程(实际起还原作用的是______)①CO的产生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铁矿石被还原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炭燃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新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建议用时:40分钟)题组一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1.如图表示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模拟的是艾弗里实验B.从d中死亡小鼠中提取的S型细菌可能是R型细菌自身变化而来C.从d中死亡小鼠中提取的S型细菌可能是死亡的S型细菌“死而复生”D.该实验证明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D[该实验模拟的是格里菲思实验,A项错误;b实验否定了从死亡小鼠中提取的S型细菌是R型细菌自身变化而来的可能,B项错误;c实验否定了从死亡小鼠中提取的S型细菌是死亡S型细菌“死而复生”的可能,C项错误;该实验证明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D项正确。
]2.在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1、2、3、4四支试管中,依次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的是( )A.3和4 B.1、3和4C.2、3和4D.1、2、3和4D[2、3、4三支试管内只有R型细菌,因为没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三支试管中的R 型细菌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部分R型细菌发生转化,故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存在。
]3.(不定项)下列关于肺炎链球菌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者所用的材料相同,都是R型和S型两种肺炎链球菌B.两实验都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C.二者均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处理并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D.体外转化实验是在体内转化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ABD[二者所用的材料相同,都是R型和S型两种肺炎链球菌,A正确;两实验都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B正确;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没有把DNA和蛋白质分开,C错误;体外转化实验是在体内转化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D正确。
]4.如图为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1)该实验是______________所做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图解。
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训练案及答案
高一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训练案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病毒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C.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D.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2.若用DNA酶处理S型细菌,使之与活的R型细菌一起感染小鼠,结果或结论错误的是()A.小鼠死亡B.能证明DNA是否为遗传物质C.多糖不是遗传物质D.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3.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其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B.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2PC.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D.可在DNA中找到15N、 32P和35S4.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②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RNA ③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④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⑤杨树的遗传物质是DNAA.①②④B.③⑤C.③④⑤D.①③⑤5.病毒甲具有RNA甲和蛋白质外壳甲,病毒乙具有RNA乙和蛋白质外壳乙,若将RNA甲和蛋白质外壳乙组装成一种病毒丙,再以病毒丙感染寄主细胞,则细胞中产生的病毒具有()A.RNA甲和蛋白质外壳甲B.RNA甲和蛋白质外壳乙C.RNA乙和蛋白质外壳乙D.RNA乙和蛋白质外壳甲6.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得出这一结论的关键是()A.有S型活菌和加热杀死后的S型菌分别对小白鼠进行注射、并形成对照。
B.用杀死的S型菌与无毒的R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测定小鼠体液中抗体含量C.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获得了S型菌D.将S型菌的各种因子分离并分别加入各培养基中,培养R型菌,观察是否发生转化7.下列生物中既以DNA作为遗传物质,又有相同代谢类型的一组是()A.硝化细菌和水稻B.大肠杆菌和牛C.烟草花叶病毒和噬菌体D.硫细菌和人蛔虫8.关于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小麦的遗传物质是由脱氧核苷酸构成的B.人类首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属于分子生物学阶段的成就C.细菌在二分裂过程中,其遗传物质和染色质也进行复制D.HIV和烟草花叶病毒都是RNA病毒9.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经病毒重建形成“杂种病毒”丙,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10.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T2噬菌体的DNA,噬菌体感染大畅杆菌后,在下列物质中可测出放射性的物质是()A.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B.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C.大肠杆菌的拟核中的DNA分子D.大肠杆菌核糖体中的RNA分子11.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形成的子代噬菌体中,合成DNA分子的原料来自于()A.亲代噬菌体的DNAB.子代噬菌体的DNAC.噬菌体的化学成分D.细菌内的化学成分12.决定病毒形态的物质是()A.DNAB.RNAC.核酸D.衣壳粒13.各种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说课稿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及教学反思这九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主要讲解DNA作为主要遗传物质的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内容包括:经典实验如格里菲斯实验、艾弗里实验以及赫尔希和蔡斯实验等,这些实验逐步确立了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地位。
同时,还介绍了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及其如何携带遗传信息。
2.教材地位本节内容在高中生物学课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是学生理解遗传信息传递和基因表达过程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后续基因结构与功能、遗传变异与进化等内容的重要前提。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O理解格里菲斯、艾弗里、赫尔希和蔡斯等实验的设计思路与结论。
O掌握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科学依据,理解DNA结构的基本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O通过分析经典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O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以验证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o通过学习科学家探索DNA作为遗传物质的历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O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认识到科学研究对人类社会的重大影响。
三、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尤其是对细胞结构、遗传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
但对于分子水平的遗传物质及其功能理解尚浅。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具体实验和直观材料帮助学生理解DNA作为遗传物质的证据及其重要性。
部分学生可能对实验设计和分析有一定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引导和讲解。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O&里菲斯、艾弗里、赫尔希和蔡斯等实验的过程和结论。
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5分钟50分)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经培养后不能出现S型菌菌落的是( ) 型菌加热杀死后培养型菌与R型菌混合后培养C.未经处理的S型菌单独培养D.加热处理过的S型菌与R型菌混合后培养【解析】选A。
S型菌加热杀死后,不存在活的S型菌,培养后不会出现S型菌菌落。
S型菌与R型菌混合后培养、未经处理的S型菌单独培养,都存在活的S型菌,培养后会出现S型菌菌落。
加热处理的S型菌与R型菌混合后培养,S型菌的DNA进入R型菌体内,整合到R型菌的基因组中,使R型菌表现出S型菌的性状,所以会出现S型菌菌落。
2.下列哪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与其他三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不同( )2噬菌体 B.大肠杆菌C.烟草花叶病毒D.蓝藻【解析】选C。
T2噬菌体、大肠杆菌和蓝藻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因此,与其他三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不同的是烟草花叶病毒。
3.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是( )A.荚膜多糖B.蛋白质型细菌的DNA 型细菌的DNA【解析】选D。
S型细菌的荚膜多糖、蛋白质及R型细菌的DNA不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A、B、C项错误;S型细菌的DNA分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D项正确。
4.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不能证实的是( )是遗传物质B.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C.荚膜多糖不是遗传物质D.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解析】选D。
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能证实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荚膜多糖等不是遗传物质。
不能证明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5.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下列对子代噬菌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A.通过主动运输运出细菌合成的原料来自细菌C.蛋白质外壳合成的原料和酶来自细菌D.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解析】选A。
实验一段时间后,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A错误;噬菌体增殖所需的原料来自细菌细胞,DNA复制和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合成所需的原料、能量、酶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B、C正确;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合成,D正确。
高中生物_《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总结两个经典实验的研究方法和思路②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含义确立依据:本节内容的课程标准是“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本节内容包括两个人类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的两个经典实验。
此外,本节课的结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重要的生物学事实,应当让学生理解。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两个经典实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确立依据:本节内容以遗传物质的本质的探究历程为主线,以学生动脑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为重点,让学生们从中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3)情感目标①体验科学探索的艰辛过程;②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认同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确立依据:本节教材介绍了人类探究遗传物质的过程和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生物科学史本质的认识,特别是这些内容中所体现的生物学思想、技术手段促进科学的发展等观点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的发展有重要价值。
3、重点与难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重点)(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重点与难点)(3)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关键实验设计思路(重点与难点)确立依据:重要的生物学史实是生物科学素养的的组成部分。
本届内容涉及到的实验都不能动手完成,要理解实验并得出结论,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对逻辑思维的要求也比较高。
高一学生已有的生物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较少,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有限。
二、教法与学法本课遵照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采用讲授、问答、讨论、比较、归纳等方法指导学生学习。
在指导学生了解了实验过程之后,通过一连串的问题,启发学生由浅入深,获取各实验的目的、思路,这样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实验过程,体会到生物现象的物质性,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获取新知识的渴望。
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过程设计()能使()转化为()。
能使活的R转化成活的S型菌。
统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第3章 第1节
第1节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1.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20世纪30年代,人们认识到组成DNA 分子的脱氧核苷酸有4种,每一种有一个特定的碱基。
这一认识本可以使人们意识到DNA 的重要性,但是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仍占主导地位。
2.肺炎链球菌的类型项目 S 型细菌 R 型细菌 菌落 表面光滑表面粗糙菌体有无毒性有无3.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实验过程结果分析 结论 ①R 型活细菌――→注射小鼠不死亡 R 型细菌无毒性 加热致死的S 型细菌,含有某种促使R 型活细菌转化为S 型活细菌的活性物质②S 型活细菌――→注射小鼠死亡――→分离S 型活细菌S 型细菌有毒性 ③加热致死的S 型细菌――→注射小鼠不死亡加热致死的S 型细菌已失活,毒性消失⎭⎪⎬⎪⎫④R 型活细菌加热致死的S 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小鼠死亡――→分离S 型活细菌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且性状可以遗传——转化因子4.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 (1)实验过程及结果(2)结论:DNA 才是使R 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3)减法原理:在对照实验中,与常态比较,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
例如,在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每个实验组特异性地去除了一种物质,从而鉴定出DNA 是遗传物质。
(1)S 型细菌的DNA 可使小鼠死亡( )(2)格里菲思的实验结果没有具体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 ) (3)艾弗里的实验证明转化因子是DNA( ) 答案 (1)× (2)√ (3)√格里菲思将加热致死的S 型细菌与R 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并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到了活的S 型细菌,请分析:1.已知在80~100 ℃温度范围内,蛋白质将失去活性,DNA 的结构也会被破坏,但当温度降低到55 ℃左右时,DNA 的结构会恢复,但蛋白质却不能恢复。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第3章 第1节
·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3)结果与分析: ①蛋白质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的感染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上清 液中。说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面。 ②DNA含有32P标记的噬菌体的感染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试管的 沉淀物中。说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 (4)实验结论: 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遗传的。DNA才是真正的遗传 生 物质。
物
必
修 ②
提示:S型肺炎双球菌可使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症。
人 教 版
返回导航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2)实验过程: ①注射R型活细菌→小鼠不死亡→小鼠体内出现R型活细菌 ②注射S型活菌→小鼠死亡→小鼠体内出现S型活细菌 ③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不死亡→小鼠体内不出现S型活细菌
生 物 必 修 ② 人 教 版
生 物 必 修 ② 人 教 版
返回导航
·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变式训练2〕 下面是关于35S标记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细菌实验的叙述,其
中正确的是( B ) A.与细菌转化实验相同,都是根据遗传物质具有控制性状特性而设计的
B.所使用的噬菌体,必须是接种在含35S的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再释放出
来的
C.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蛋白质和DNA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
生 物 必 修 ② 人 教 版
返回导航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2.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 (1)过程及现象:
·
生
物 必
(2)实验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__转__化__因__子__将R型活细菌转化为
修
② __S_型__活__细__菌___。
人 教 版
高中生物教学设计评比资料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高中生物教学设计评比资料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案例一、教材分析人教版《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位于第三章第一节。
此节可安排一课时,本课时内容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从前面所学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认识到染色体在前后代遗传中所起的联系作用,而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那么,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呢?教材在此埋下伏笔。
本课时通过三个经典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最后列举少数生物只有 RNA 而没有DNA的事实,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结论。
DNA作为主要的遗传物质开创了在分子水平认识生命现象的新方向,此内容为整个第三章的学习奠定基础。
通过对经典实验的回顾和分析,不仅让学生辩证唯物的理解遗传物质的本质,而且让学生学会用科学思想思考问题,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二、教材的处理本节课的经典实验由于操作难度较高,学生无法亲自动手体验,所以采用制作多媒体课件再现其过程,化静止为生动,让学生沉浸在科学实验的氛围中。
此课时采用探究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
同时结合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置,层层深入,引发学生思考,逐步完成教学目标。
教师在其中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及时对学生的分析进行校正和总结,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了解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能力目标:(1)通过对观察图文资料,学习资料和信息的处理。
(2)通过分析、比较、推理、归纳等练习,进一步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概述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认同科学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
(2)通过模拟科学发现的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科学精神。
四、教学重点(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目标导航】 1.结合教材图3-6,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归纳实验结论。
2.阐述烟草花叶病毒的特点,归纳DNA是生物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阅读P44-45)1.实验者:赫尔希和蔡斯。
2.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3.实验材料:噬菌体(图示如下)及其寄主生物——大肠杆菌。
4.实验过程(1)标记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含35S的培养基→含35S的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含32P的培养基→含32P的大肠杆菌(2)标记T2噬菌体⎩⎪⎨⎪⎧T2噬菌体+含35S的大肠杆菌→含35S的T2噬菌体T2噬菌体+含32P的大肠杆菌→含32P的T2噬菌体(3)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项目含35S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含32P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搅拌、离心后上清液放射性高放射性低沉淀物放射性低放射性高细菌裂解后放出的T2噬菌体检测不到35S标记的蛋白质检测到32P标记的DNA(1)T2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
(2)子代T2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来遗传的。
6.实验结论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阅读P46)1.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1)实验材料:烟草花叶病毒,只由蛋白质和RNA组成。
(2)实验过程(3)结论: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不是蛋白质。
2.绝大多数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极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因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判断正误:(1)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同时标记T2噬菌体,证明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 )(2)DNA和RNA都可作为遗传物质。
( )(3)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若实验中搅拌不充分,会造成上清液中有很高的放射性。
( )(4)噬菌体侵入大肠杆菌后,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的原料来自自身携带的物质。
( )(5)用含32P的普通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可标记噬菌体的DNA。
( )答案(1)×(2)√(3)×(4)×(5)×一、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实验思路及方法S是蛋白质特有的元素,P几乎都存在于噬菌体DNA分子中,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地单独地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
2.侵染特点及过程(1)进入细菌体内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不起作用。
(2)噬菌体侵染细菌要经过吸附→注入核酸→合成→组装→释放五个过程。
3.结果及分析分组结果结果分析对比实含32P噬菌体上清液中几乎无32P,32P主要分32P—DNA进入了宿主细胞内验(相互对照)+细菌布在宿主细胞内含35S噬菌体+细菌宿主细胞内无35S,35S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35S—蛋白质外壳未进入宿主细胞留在外面质”(结论)。
1.为什么不能直接用含35S和32P的普通培养基来培养T2噬菌体?答案因为噬菌体营寄生生活,故应先培养细菌,再用细菌培养噬菌体,而不能直接用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2.能否用14C和18O标记噬菌体?能否用32P和35S同时标记噬菌体?答案不能,因为DNA和蛋白质都含C和O;不能用32P和35S同时标记噬菌体。
1.为证明蛋白质和DNA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T2噬菌体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
下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
下列关于本实验及病毒、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内的营养成分中要加入32P标记的无机盐B.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两组相互对照C.噬菌体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而大肠杆菌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D.若本组实验B(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则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问题导析】(1)由题干信息可知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则锥形瓶中培养液内的营养成分应无放射性标记;(2)要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还应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二者为相互对照类型;(3)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其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4)若本组实验B(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可能是实验时间较长,细菌裂解导致的,也可能是部分噬菌体的DNA未侵入大肠杆菌,经搅拌、离心到上清液中。
答案 B【一题多变】判断正误:(1)本实验所使用的被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有32P 的培养基中获得的。
( ) (2)本实验选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组成只有蛋白质和DNA 。
( ) (3)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 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 ) (4)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 ,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而不是蛋白质。
( ) 答案 (1)× (2)√ (3)× (4)×二、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 生物类型 细胞生物非细胞生物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 多数病毒 少数病毒 核酸种类 DNA 和RNADNA 和RNA DNA RNA 遗传物质 DNA DNA DNA RNA 存在场所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质粒、拟核蛋白质的外壳内蛋白质的外壳内就整个生物界而言,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所以说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就某种生物而言,其遗传物质是DNA 或RNA 。
1.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否都是RNA ?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什么?答案 不一定,如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
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DNA 。
2.如何确定某种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还是RNA?答案 ⎩⎪⎨⎪⎧病毒+DNA 酶―→检测能否产生子代遗传病毒+RNA 酶―→检测能否产生子代遗传2.如图是某种高等植物的病原体的遗传过程实验,实验表明这种病原体( )A .寄生于细胞内,通过RNA 遗传B .寄生于细胞间,通过蛋白质遗传C .寄生于细胞内,通过蛋白质遗传D .寄生于细胞间,通过RNA 遗传【问题导析】从图示可看出,用RNA接种在叶片上,叶片出现了病斑;而用蛋白质外壳接种到叶片上,叶片上没有病斑;所以该病原体是通过RNA遗传的。
答案 A【一题多变】判断正误:(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可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2)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原因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 )(3)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 )答案(1)×(2)√(3)√1.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你认为同位素标记的方案应为( )A.用14C或3H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B.用18O或32P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C.将一组噬菌体用32P和35S标记D.一组用32P标记DNA,另一组用35S标记蛋白质外壳答案 D解析用32P和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外壳,35S仅存在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中,32P仅存在于噬菌体的DNA中,而14C、18O、3H在蛋白质和DNA中都含有,无法区别是哪一种成分发挥作用,同时用32P、35S标记蛋白质和DNA,沉淀物和上清液中都有放射性,也无法判断是哪一种成分发挥作用。
2.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答案 B解析A中豌豆的遗传物质只有DNA;B中酵母菌的遗传物质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细胞质中也有;C中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不含S元素;D中HIV的遗传物质是RNA,水解后产生4种核糖核苷酸。
3.下列有关核酸与遗传物质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B.有些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C.在真核生物中,DNA和RNA都是遗传物质,其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核酸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其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 C解析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DNA是遗传物质,病毒只含有DNA 或RNA一种核酸,其含有的这种核酸就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
总之,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即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4.如图是赫尔希和蔡斯研究遗传物质实验中的物质示意图及实验过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3中用35S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标记元素所在部位是图2中的________。
如果用32P 标记噬菌体的DNA,标记元素所在部位是图1中的________。
(2)赫尔希和蔡斯选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其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仅有图3的实验过程,________(能或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④①(2)噬菌体只由蛋白质外壳和DNA组成(3)让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4)不能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体内【基础巩固】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是( )A.在噬菌体DNA的指导下,用细菌的物质合成的B.在细菌DNA的指导下,用细菌的物质合成的C.在噬菌体DNA的指导下,用噬菌体的物质合成的D.在细菌DNA的指导下,用噬菌体的物质合成的答案 A2.右图表示同位素32P、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DNA和大肠杆菌的蛋白质(氨基酸),然后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侵染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10~1 000个)与母代噬菌体形态完全相同,而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应含有的元素是( )A.31P、32P、32S B.31P、32P、35SC.31P、32P、32S、35S D.32P、32S、35S答案 B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RNA的生物,其遗传物质一定是RNAB.只含有DNA的生物,其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C.既含有DNA又含有RNA的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和RNAD.既含有DNA又含有RNA的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RNA答案 D4.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
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 )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D.应用同位素标记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答案 C5.下图甲、乙表示两种不同的植物病毒,经重建形成“杂种病毒丙”,用病毒丙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增殖后产生的新一代病毒是( )答案 D解析图中重建的“杂种病毒丙”的核酸来自乙病毒,而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