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余映潮《小石潭记》课文课堂实录

余映潮《小石潭记》课文课堂实录

余映潮《小石潭记》课文课堂实录余映潮《小石潭记》课文课堂实录一、导入师(面带微笑):老师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请如实回答——“你们有没有不顺心的时候?”生(齐):有!师:那么你们是怎样排解心中的郁闷和烦恼的?谁来说说,让大家分享你的好经验、好办法。

生:我喜欢听音乐来消除烦恼。

生:我的办法是进行体育活动。

生:我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大喊大叫。

……师:大家刚才谈的办法都很好,遇到不舒心的时候,都有自己的排解办法。

现在,老师给大家推荐一种更有效的办法,那就是——走进自然,亲近山水!这个办法是老师从我们的老祖宗那里学来的。

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名篇《小石潭记》,看文章描绘了哪些优美的景物,看作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及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步骤、方法: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疏通文意,赏析优美的景物,培养热爱山水自然的情操。

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

把握借景抒情的写法。

●三会:会诵读、会译释、会品析。

师板书课题、作者)师:在学习课文前,首先了解作者及文章体裁的相关知识。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下关于作者的介绍,师生一同说出“唐宋八大家”的名字;多媒体展示“记”的诠释,学生集体朗读。

)二、诵读课文师:文言文学习的第一步或者说首要的方法是“读”。

文言文的“读”是有一定讲究的。

(出示多媒体幻灯片“诵读指南”:●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语速、停顿);●读出情味(文字背后作者跳动的心)。

请同学们先听老师范读,听读时注意留心字音、节奏,看看老师是否读出流淌在文字中的作者的情感。

)师:听了老师的朗读,觉得怎样?评价一下。

生:(七嘴八舌)没有读错,但好像情味没完全读出来……师:谢谢同学们的评点,那接下来就请两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男女同学各推荐一名代表,男同学读1、2段,女同学朗读3、4、5段,相信他们一定比老师读得更好!其他同学认真听,按照刚才“诵读指南”提出的标准,看他们读得怎样。

(男生A朗读)师:大家说说读得怎样?生:总的来说还行,很流畅,字音好像都对,节奏也没听出什么问题,情味——有一点点。

《小石潭记》(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小石潭记》(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着我们组一起来体会 《 小石潭记》 中 优 美
的语 言 。 江 家 乐 :请 大 家看 到 这 篇 文 章 的 第

( 五分钟 后 . 小 组组 长批 阅 , 课 代 表 点评 )
欢 乐 呀 。好 像 在 向我 们 招 手 呐 。
唐若 萱 : 看到这潭水和水 中的鱼儿 。
段第一句话 , 请大家深情地朗读一遍 。
陈 莎 莉 :我 喜 欢 的句 子是 “ 依 然 不
动 ,傲 尔 远 逝 ,往 来 翕 忽 ,似 与游 者 相
寥无人 , 凄神寒骨 , 悄怆幽邃” 。
龙 阳 :这 篇 文 章 主 要 是 抓 住 小 石 潭
乐” 。请 问大 家 。 这 句 运 用 了什 么修 辞 手
法? ( 拟人 ) 你们很棒 ! 这 句话 生动 形 象 地 写 出 了人 鱼 同乐 ,情 味无 穷 的 乐 趣 , “ 椒 尔远逝 , 往来 翕忽” , 这里一动一静 , 突 出 了鱼 儿 活 泼 可 爱 的特 点 , 似与游者相乐 , 这 里 就 表达 了作 者 的 欢悦 之情 。
师 点 评 :谢 谢 同 学 们 让 我 身 临 其 境
般 地 游 览 了小 石 潭 , 作为导游 , 如 果 能 将
课 代 表 报 题 ,学 生分 单 双 号 上 黑 板 反馈 。
内容 : 单号题 目: 翻译 “ 水 尤清冽” 中
潭 。看 , 这潭底很是奇怪 , 底 部 竟 是 一 整
张敏 : 请全班 女同学们把“ 潭 中 鱼 可 百许头 . 皆若空游无所依 ” 朗 读 一 遍 。我 喜 欢 这 一 句 ,这 句 运 用侧 面 描 写 写 出 了
水的清澈。
同学 们 ,上 节 课 我 们 已初 步 学 习 了

《小石潭记》的教学实录(2)

《小石潭记》的教学实录(2)

《小石潭记》的教学实录(2)《小石潭记》的教学实录生:柳兄。

生:柳兄,人生难免经历坎坷、风雨,虽然这个地方荒凉偏僻,但是停下脚步,会发现这个地方有这么多优美风景,柳兄,何不好好休息一下,重新开始,享受人生的美好!生:子厚,一切都会过去,毕竟世上没有一样是永恒的。

你有过人的才华,相信你会东山再起的。

师:好!天生我才必有用!师:古语曰“悲愤出诗人”。

满怀悲怆的柳宗元为后人留下了不朽的作品。

其实,历史上有着类似遭遇的文人不在少数。

他的朋友刘禹锡人生更为坎坷,有诗为证“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获罪遭贬在陋室当中发出“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万丈豪情;柳宗元之后,北宋大文豪苏轼大起大落,颠沛流离,却也在遭贬后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这样的一种大胸襟,大气魄,大智慧,不是更值得我们学习吗?同学们,再见。

拓展阅读:小石潭记与游青溪记对比阅读【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独其水色最奇。

盖世间之色,其为正也间也①,吾知之,独于碧不甚了然。

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

如秋天,如晓岚②;比之舍烟新柳则较浓,比之脱箨③初篁则较淡;温于玉,滑于纨④;至寒至腴,可拊⑤可。

(节选自袁中道《游青溪记》)【注】①其为正也间也:多为正色(青、黄、赤、白、黑)或间色(绿、红、紫)。

②岚:林中雾气。

③箨(tuò):竹笋皮,笋壳。

④纨:白色的丝绢。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6课《小石潭记》课堂实录(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6课《小石潭记》课堂实录(新版)新人教版

《小石潭记》(口哨响,老师在学生的掌声中拉开本节课的帷幕……)师:我们可以上课了吗?生:(齐点头)师:上课!同学们好!(面带微笑鞠躬)生:老师好!(鞠躬回礼)师:同学们请坐!师:老师想请问大家几个关于连云港的问题,如果你们知道答案的话,我想请你们自豪地、大声地齐声告诉我,可以吗?生:(点头)可以。

师:咱们连云港最有名的山叫什么山?生:花果山(大声地微笑回答)师:还要自豪点!第二个问题:咱们连云港最有名的洞叫什么洞?生:水帘洞(大声、自豪)师:不错!那么咱们连云港最有名的人是谁呢?生:孙——悟——空(笑)师:在我的心中啊,最有名的是——咱们八(七)班的同学!你看全国的人都认识你们!你们比章鱼哥,还要有名啊!接下来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唐代的名人!他的名字叫柳宗元。

(出示柳宗元图片)师:看到柳宗元,觉得他怎么样?(请一生回答)生1:非常有诗意!师:非常有诗意!有气质是吧!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啊!师:前一段时间我在上网的时候通过百度搜索了一下“柳宗元”三个字,出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表格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好吗?生:好!(屏幕显示柳宗元简历)师:(念)柳宗元简历,柳宗元,中文名:柳宗元。

英文名:Liuzongyuan!(仿小沈阳语气,生笑)他的别名柳柳州,柳河东。

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长安,就是今天陕西省西安市;出生日期:公元773年;去世日期:公元819年11月28日;主要荣誉:后人尊他为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主要成就有: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中代表作有《永州八记》《柳宗元集》《柳河东集》。

《永州八记》文笔优美,引人入胜!咱们今天就学习其中最有名的一篇《小石潭记》!(师写课题“小石潭记”)师:前几天,咱们预习了这篇课文,接下来老师想请大家读一读这篇课文,主要是想听听大家能否将字音、节奏读准。

今天读书我们换一种方式,由大家自告奋勇地站起来读,你想读哪一段你就站起来读哪一段,因为我相信咱们连云港的同学是有这一份魄力和胆识的!第一段,谁来读?(生2举手)师:我特喜欢你!来!(该生朗诵第一段)师:我很喜欢你读书的那个语调,有点拖曳感!如果把逗号和句号读得更明显一些,效果就会更好!了不起!很好!第二段,谁来读?(生3举手)师:好!来!(该生朗诵第二、三段)师:这位同学很好啊!他可能特别喜欢读书,连续把两个自然段给大家读完了,请坐!声音更响亮点会更好些!注音和节奏基本上是准确的!其岸势/ 犬牙差互,再读一下!生3:其岸势/ 犬牙差互师:非常好!请坐!第四段,谁来?(生4举手)师:来,谢谢!(该生朗诵第四段)师:你读书的时候吐字非常清晰!非常好!请坐!字音和节奏也非常准确!最后一段,谁来?(环顾四周,边走边说)我随便点一位,好吗?(走到一女生前)来,你来,好吗?(生5朗诵最后一段)师:你读得这么好,为什么不举手呢?幸好被我发现了,不然太可惜了,是吧?读得不错!同学们的读音和节奏都非常准确,说明我们预习得非常到位!说明大家学习非常认真,老师给你们鞠躬!(向学生深深鞠一躬)(学生鼓掌)师:同学们,柳宗元在写《小石潭记》的时候,重点给我们描述了小石潭以及小石潭周围的哪一些景物呢?你们知道吗?谁来说一说!举手!(生6举手)生6:柳宗元重点描写了小石潭的水,石、游鱼和周围的树木等景物。

《小石潭记》的课堂实录

《小石潭记》的课堂实录

《小石潭记》的课堂实录《小石潭记》的课堂实录《小石潭记》描写景物特征异常鲜明,除正面描绘外还多处照应,是教学的重点。

【课前预习】1、收集柳宗元的资料,了解其人。

2、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词汇。

3、仔细阅读课文,划出文中描写小石潭景物的句子,并加以赏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有一首这样的诗我们很熟悉,题目是《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师生齐背)这首诗的作者是谁?生:柳宗元。

师:寒江、冰天、雪地,一位孤独老者独处孤舟,默然垂钓。

悲凉孤独的处境正是诗人内心的写照。

这首诗是诗人被贬永州期间所写,在此期间,他还写了大量寄情山水的作品。

今天我们所学的《小石潭记》就是其中代表作之一。

(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多媒体屏幕显示·读准字音:寂寥翕忽参差坻·解释字意:下乐犬牙斗折蛇行可悄怆)三、初读感悟师:一篇文言文,初读要读准字音,把握好停顿、节奏。

(生自由朗读)师:谁愿意为大家朗读一下?(两名学生自告奋勇朗读,学生为朗诵的同学评价。

)生:我认为第一位同学读的语速太快,语调没有变化。

生:第二位同学读发现小石潭和鱼儿嬉戏两段时,未读出喜悦情感。

师:你们点评的很好,可惜只说了缺点,谁来说说他们的优点。

生:第一位同学声音响亮,读的准,第二位同学停顿把握的好。

师:我们再请第三位,郭艳军同学为大家朗读。

(生笑)(伴着背景音乐《高山流水》,师声情并茂朗读。

生鼓掌。

)师:夸奖了,美的文章要用心去朗读。

(生齐读)四、美读涵咏师:这篇文章描写了小石潭优美的景色,写了哪些景物呢?生:水、鱼、石、树。

师:这些景物作者是如何描绘的?请在文中找出你认为精彩的语句,读出你的感情来。

(生在书上圈点批注,交流讨论。

)生:“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句话写的好,写出了小石潭幽静的环境,也写出了柳宗元的心情很悲凉。

师: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生:“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师:我们怎样读出来这样悲伤的情感?生:语速稍微慢些,心情悲凉,语调应该低沉些。

《小石潭记》教学实录

《小石潭记》教学实录

《小石潭记》教学实录【引言】为了能够更好地运用学案导学+小组合作的模式来指导语文的课改,提升老师的教研能力,营造教研氛围,我校开展了百人百课的教研活动,希望能从老师们的实践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课改的理想效果。

我和本科组的戴老师用不同的方式执教《小石潭记》第二课时,以期探讨哪一种方法更适合学生。

我用三个主问题贯穿整堂课,让学生有的放矢,明确目标后再自主学习。

把课堂的着力点放在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合作交流——学生展示交流——学生质疑老师点拨上,让学生一步步领悟文章文字之妙、情感之深。

【课堂实录】一、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师:平凡的小石潭因为柳宗元的到来而名传千古,那么到底它美在何处,柳宗元又是怎样展现它的美呢?今天这堂课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师:首先我们一起来明确本堂课的学习目标,请大家看到学案,齐读学习目标。

生(齐读):第一,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第二,能初步赏析文章写景的方法。

第三,体会作者孤清寂寞的情感。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完成学案上自主学习部分的题目,时间为10分钟。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第二题,你们不仅要回答写了什么景物及其特点,还要回答运用了什么方法。

(生自主阅读文章,完成学案上的题目。

)二、合作讨论,品析写景方法师:自主学习时间到了,相信有部分同学在刚才的学习活动中遇到了困难,下面我再给大家10分钟,请各文科组长组织小组讨论出最佳答案,并记录在学案上。

(学生围在一起讨论激烈,师适时到每个小组听取讨论并指导)师:好,讨论时间到此为止,很多小组都已经做好展示的准备了,下面我们来看第一题,请大家齐读题目。

生: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请试着用概括段意法来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师:第六组举手最快,下面有请他们的代表巫珊瑜同学来给大家展示。

生:我们组根据题目中提示的概括段意得出的文章写作思路是第一段为发现小潭,第二段写看到潭中的景物,第三段写潭的源流,第四段写潭中凄清的气氛,第五段写同游的人。

《小石潭记》课堂实录4篇

《小石潭记》课堂实录4篇

《小石潭记》课堂实录4篇《小石潭记》课堂实录4篇《小石潭记》课堂实录1小石潭记课堂实录由小编整理,仅供参考:(课前热身。

师生交流。

)学生自由读。

教师板书课题。

师:我们读了《小石潭记》,后来老师把课文前面的导入语部分去掉了,请同学们做一回编辑。

同学们都推荐了。

有位同学推荐得特别好,我太欣赏这段话了。

祝怡情同学在哪里?先请坐。

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屏显:看过日出东方的秀美,领略过万里长城的雄伟,欣赏过钱江潮的壮阔。

悄怆幽邃的小石潭又是怎样牵动着作者的心呢?和柳宗元一同感受这个小潭的别样风景吧!——祝怡情】师:祝怡情同学,老师问问你看,你发现这个小潭悄怆幽邃有别的风景,那么如果你给大家提一个建议,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朗读这篇文章?生:觉得声音应该轻柔一点,声音低一点。

师:轻柔一点去朗读,你们同意吗?这篇文章不能读得气势轩昂。

好的,我们按照她的要求读一读这篇文章。

老师要增加一点难度,我空掉了几个词语,我们已经读得很熟了,看我们能不能把它读好。

生齐读。

屏幕出示有空的课文。

【屏显:小石潭记从小丘( )百二十步,( )篁竹,( )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 )竹( )道,( )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 )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 )。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师:大家已经读得很通顺了。

我听大家的朗读,感觉语气语调好像差不多。

其实在朗读过程应该有些变化。

生:我觉得在一些地方要做一些停顿。

师:哦,有些地方要停顿一下,等下我们细读文章的时候要注意这一点。

她的建议提得很好。

我想问一下许浩同学,你问了一个问题,你说本文是用什么顺序写的,现在你能说是什么顺序吗?生:这篇文章是按空间顺序来写的。

《小石潭记》的课堂实录及反思

《小石潭记》的课堂实录及反思

《小石潭记》的课堂实录及反思《小石潭记》的课堂实录及反思【教学目标】1、识记篁、洌等10个文言实词和以、其2个文言虚词的意义。

2、理解作者笔下小石潭的特点。

3、反复朗读体会作者借景所抒发的感情。

【教学重点】1、理解重点实词和虚词的含义。

2、作者借景所抒发的感情。

【课堂实录及反思】师:上课!生:老师好!师:请坐。

游山赏水,探胜寻幽,历来是我国文人的传统爱好。

或抒发平步青云的喜悦,或咏叹仕途坎坷的感悟。

唐朝的文学大师──柳宗元,借游小石潭,唱吟了一首宁静与感伤的诗章。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小石潭记》。

作为一篇文言游记,你最希望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会哪些知识呢?生1:学会文言字词的音、义,一些重点实词和虚词的含义。

生2:弄懂文意。

生3:了解所描述景色的特点。

生4:古人往往借景抒情,本文是否也是这样?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老师认为我们应先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出示课件1)柳宗元(773~819)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

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世称柳河东。

唐宋八大家之一。

著有《柳河东集》。

《小石潭记》是他被贬永州时所做的游记之一。

生:(一齐)朗读并背诵。

师:根据同学们的要求,老师确定了以下3个学习目标,请同学们看屏幕,并且读一遍。

(出示课件2)1、识记篁、洌等10个文言实词和以、其2个文言虚词的意义。

2、理解作者笔下小石潭的特点。

3、反复朗读体会作者借景所抒发的感情。

师:我们先听一遍课文录音,感知文章内容,标注出下列生字词的读音。

初步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

(出示课件3)一、走进录音棚1、听录音,为下列加粗字释义:篁竹(huáng)_______ 清洌(liè)_______为坻(chí)_______ 为屿(yǔ)_______为嵁(kān)_______ 佁然(yǐ)_______俶尔(chù)_______ 差互(cī)_______幽邃(suì)_______ 悄怆(chuàng)_______师:放录音。

《小石潭记》课堂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小石潭记》课堂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小石潭记》课堂实录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小石潭记》课堂实录教案教学设计1小石潭记,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学名篇,对于文学史的影响有目共睹。

它有严密的结构、准确的笔法和独具特色的写作风格。

因此,将《小石潭记》纳入中学语文课程之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唐代文学,也能让学生进一步陶冶情操,提高语文素养。

下面,我将就如何设计《小石潭记》的教学内容进行探讨。

一、教学目标1. 学习了解唐代文学,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鉴赏能力。

2. 学生能够理解白居易创作《小石潭记》的文学技法,如结构、笔法、语言风格等。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年级课程知识对《小石潭记》进行解读和评价。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进行创新和探索。

二、教学内容1. 前期铺垫为帮助学生理解唐代文学的特点,可以在教学之前对唐诗三百首的选集进行深入解读,让学生先从一定程度上了解唐代文学的特点和风格。

然后再让学生了解白居易的生平,进一步理解《小石潭记》的写作背景。

2. 课文解读过程首先,上课前老师要让学生阅读《小石潭记》一遍。

然后,老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技巧,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每一句话的含义和作用。

在课堂上,可以对每段内容进行交流和解读,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认识。

3. 学生自主解析在发掘了《小石潭记》的内在构成后,老师可让学生自主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分析文本。

可以分组让学生深入钻研,交换意见、表达不能理解之处,一起思考、找出难点和亮点。

4. 艺术创作设计在学习了《小石潭记》的基础上,老师可以要求学生自主进行艺术创作活动。

学生可通过自主的语言表达、作品创作,把自己的感受和理解绘制成一幅画、文摘、诗稿等。

三、教学方法1. 视听法:通过多媒体的形式播放经典音乐,配合《小石潭记》的诵读和讲解,让学生感受到当时的文学氛围,更好地领略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2. 控制法:老师通过提问、讨论、激励等方式控制学生的学习进程,确保每个环节的实施都能达到教学目标。

小石潭记优秀课堂实录

小石潭记优秀课堂实录

小石潭记优秀课堂实录(2)小石潭记优秀课堂实录生(七嘴八舌地):就是呀,没有哪个字翻译为“像”呀?师(面带微笑地):同学们很细心,这里的“斗”和“蛇”两个字用法很特殊,分别解释为“像北斗七星~样”,“像蛇一样”,它们本身是名词,现在作状语了(师边说边板书)师:老师要考考大家,文中和这个用法一样的字句还有吗?找一找,看看谁的眼力最好?生4(犹豫地):是不是“犬牙差互”里的“犬”? 解释为“像狗的牙师:找得很准,就是这句,翻译也很;隹确(师生共同鼓掌)师:另外,在这篇文章里还有一些方位名词的用法很特别,也作状语比如“下见小潭”中的“下”,要解释为“向下,或者往下”大家学着举一反三,看看还有哪些方位词语的用法和这个一样?可以相互交流(生讨论交流)生5:“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中的“西”生6:“目光下彻”中的“下”生7:“潭西南而望”中的“西南”师:同学们真是独具慧眼,又快又;隹地找出了这些词语,自行决了困难下面由老师提问,.来翻译,好吗?师(众):“潭中鱼可百许头”生(众):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师:记住这一句中“可”的意思注意与其他句中“可”的意思进行比较如“不可知其源” 中的“可”生1:这里的“可”是“大约”的意思,“不可知其源” 中的“可”是“能”的j还有“不可久居” 中的“可”,“明灭可见”中的“可”师:好,学会比较记忆也是掌握文言词汇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下面把这几个“可”的用法记一下(生自由记诵“可”的意思)师:我.继续我们的翻译提问下一句是:“坐潭上? ?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生(众):坐在潭边,四周被竹子和树木环抱着寂静冷落没有人来往,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忧愁悲伤的情感也更深了师:这一句中也有两个词的用法有点特殊,大家注意到了吗?看“凄”和“寒”,它们本来是什么意思? 在这儿该怎样解释它们呢?生(众):“凄”是“凄凉”,“寒”是“寒冷”的意思师:确切地说,是该这样解释:使? ? 凄,使? ? 寒这叫使动用法,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提问暂告一段落,还有疑难的地方我们在下面的研读品味中继续攻克五、赏景探情师:下面我们先来学习文章第1段,请同学们思考:第1段从哪几个方面写出小石潭的美?它们的特点各是什么? 用文中的语言回答生1:写了“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师:这是写的哪个方面? 特点是——生2:水声,特点是悦耳动听,“如鸣佩环”生3:还有“水尤清冽”,写的是水清,“清冽”生4:小石潭的美,美在“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嵫,为岩”,体现小石潭的“石”生5:还美在“青树翠蔓,参差披拂”,岸上树木葱郁苍翠师:很好!同学们能抓住文中句子来谈小石潭之美整段文字围绕“石”的特点写出了小石潭的概貌请同学们大声朗读,再次感受小石潭的概貌初步展现的小石潭之美,就已经让我们沉浸陶醉了那再走近一步,我们来看看清冽的潭中,又有怎样的景致?(课件展示问题)第2段写出了潭中鱼的哪些状态? 突出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生I:写鱼的句子有“空游无所依”、“傲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师:能说说这些句子是什么意思吗?生2:意思是鱼在水中如同在空中游动,没有依傍,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像是和游者相互玩乐师:理解得不错这描写的是鱼的哪种情态?生3:游动时的状态师:除此以外,还有对鱼的'描写吗?~。

《小石潭记》(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小石潭记》(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小石潭记》(第二课时)课堂实录作者:黄德清来源:《教师·上》2013年第07期学习目标:精读课文,品味语言,体会感情。

教学流程:一、练习回顾课代表报题,学生分单双号上黑板反馈。

内容:单号题目:翻译“水尤清冽”中的“清”;“潭中鱼可百许头”中的“可”;“参差披拂”中的“差”;句子翻译“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双号题目:翻译“以其境过清”中的“以”和“清”;“为坻、为岩”中的“为”;句子翻译“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五分钟后,小组组长批阅,课代表点评)二、自主交流1.小组内交流预习成果2.分任务准备展示1、6组寻找本文的景物美;2、5组赏读本文的语言美;3、4组感悟本文的情感艺术美。

三、分组展示科代表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初步学习了《小石潭记》这篇课文,大概了解了本文的内容,今天,我们将随着三组寻找美的团队再次来到小石潭,去感受那儿的美,相信大家一定会大饱眼福的。

现在就有请第一组寻美队。

一区(1、6组):领略景物美刘佳,刘心怡:六一儿童节又到了,我们一、六组组成了六一旅游团。

现在就由我们的李导和江导带领我们一起去小石潭观光,Let’s go。

江未:我是导游江未,很高兴能担任六一儿童旅游团的导游,希望大家能和我们一起完成这次快乐之旅。

现在我们开往目的地:永州小石潭。

李星皑:经历千辛万苦,跋山涉水,我们终于到了柳宗元笔下的永州小石潭。

看,这潭底很是奇怪,底部竟是一整块石头,太妙了!刘博琛:还真是的,看到这美丽的景色,我不禁想起了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记》中的“全石以为底,近岸,全石底已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易雨捷:快来看,快来看,这儿的潭水是多么的清,水中的游鱼是多么的欢乐呀。

好像在向我们招手呐。

唐若萱:看到这潭水和水中的鱼儿,我不禁想起了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记》中的“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文中描绘景象和这儿的实景简直一模一样。

小石潭记课堂实录

小石潭记课堂实录

《小石潭记》课堂实录一、导入新课,出示学习内容今天,我们一块来学习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这是一篇游记散文,虽然篇幅短小,却至今传诵不衰,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来领略一下它的魅力吧。

看看我们能从课文中读出什么。

首先看一下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大屏幕出示学习内容:1、学习课文语言,积累词汇。

2、赏析课文,学用赏析性语言。

)二、读通课文(大屏幕显示:读通1、读准字音。

2、读顺句子。

)师:现在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就两个: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互相交流疑难字的读音和句子的停顿。

)师:下面哪位同学来展示一下,朗读课文给大家听听?生: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参差披拂。

师:读得很好,字音很准确,句子的停顿也很恰当。

生: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

生:怡然不动的“怡”读错了。

生:俶尔远逝的“俶”读错了。

师:大家听得很认真,好,再把这两个四字短语读一遍。

生:怡然不动,俶尔远逝生:潭西南而望,……曰奉壹。

师:有的字读得不准,谁听出来了?生:“悄怆幽邃”的“怆”,“差互”的差。

师:很好,看这个句子的停顿。

听老师读:其岸势/犬牙/差互师:大家齐读一遍课文。

生:齐读课文。

师:好,读到现在,按照目标,我们已读通了课文,下面提高要求,看我们能不能读懂课文。

三、读懂课文。

师:现在大家看大屏幕,看清要求。

(大屏幕显示:读懂1、读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2、对照译文,读出原文。

)师:下面我们先进行第一步,请同学们借助课文注释,自己翻译课文。

如有疑难,先在小组内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我们大家共同解决。

生:独自翻译课文,组内交流讨论。

老师巡视,解答个别学生的提问。

师:现在我们交流一下学习的结果,哪个小组在翻译中有困难,可以提出来。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提出的问题必须是小组内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而不是我们个人的疑难问题。

生:“伐竹取道”是什么意思?师:你觉得是哪个词导致了你翻译中的困难?生:“取”。

师:哪个小组愿意帮他?生:“伐竹取道”是“砍伐竹子,开出一条小路”的意思,取,就是开出的意思。

《小石潭记》教学实录

《小石潭记》教学实录

《小石潭记》教学实录(2)《小石潭记》教学实录生3:他沉浸在这幽美的风景中。

师:他心空了,静了,物我两忘,心无挂碍,所以才体察到了这自然的微妙、灵动与充实。

我请两名同学朗读体验这空灵而又充实的愉悦。

(男)潭中鱼/可百许头,(女)皆若空游/无所依,(男)日光/下澈,(女)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男)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女)似/与游者/相—乐—。

(齐)似/与游者/相—乐—。

(读完,分男女生配乐齐读体会。

)四、对读体味现实的忧伤师:作者的忧伤蕴含在哪些词句中?生1:在“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中。

师:“悄怆”什么意思?生1:“悄怆”是感到心情悲凉忧伤的意思。

师:他丰富了这个词语的意思。

生2:从“凄”和“寒”字更能看出作者的忧伤。

用高淑娴的话说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师:“凄”和“寒”缘于什么?生2: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师:老师给大家补充一点,这篇文章写于公元809年十月左右,初冬之时。

“坐”潭上,自然凄神寒骨。

身体的冷触发了心里的寒,自然景物的凄清诱发了作者内心的忧伤。

生3:我从“寂寥”看出作者的忧伤。

“寂寥无人”就是寂静空阔,没有一个人。

他后面又说“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崔氏二小生”,这说明他是和别人一同去的,但是他却说没有一个人,可以看出他内心的孤独,更能衬托出他的忧伤。

师:你认为这个“寂寥”不仅是环境的寂静空阔,还是指心情的寂寞、孤独。

而且这位同学发现了一个矛盾:他是和五个人一同去的,为什么却说空无一人?生4:我感觉其他人是不懂他的,无法走进他的心里。

师:你有没有发现,作者在记述这五个人时,是分成两部分记的。

是所有的人不懂他的心吗?生4:不是。

师:那是谁不懂他的心?生4:我感觉是崔氏二小生。

师:老师查阅了孙昌武的《柳宗元评传》,提取出了这些信息。

请一名同学读一下。

(屏显。

)吴武陵,元和二年进士及第,不久贬来永州,与柳宗元志同道合;龚古生卒不详,亦是柳宗元朋友;堂弟柳宗玄始终追随柳宗元。

《小石潭记》课堂实录(2)

《小石潭记》课堂实录(2)

《小石潭记》课堂实录(2)生:我们组选的是“鱼”,我们想那儿的鱼应是:“它们在清澈见底的水中快活地摇着尾巴。

鱼儿们似乎与阳光玩着捉迷藏,有的静静地倚在岩石上,透过清澈的水,阳光似乎找不到它们。

忽然,鱼儿们全游开了,透过斑斑驳驳的树影,它们张开嘴,调皮地对着阳光吐出了一串串的水气,还不忘了与潭边陌生的人摇尾问好!”师:哈,展开了想象,拟人的手法让小石潭的鱼儿也仿佛游进了我们的思维中了。

大家注意到了没有?这一小组的同学多次强调潭水的“清澈”,文中第二段好像并没有写呀。

生:(齐答)有!“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其实也表现了水之清。

师:同学们真有眼光,这种描写也叫——生:侧面描写。

师:对!第一组的同学做得好,还有哪一组?生:我们选的是“树林”。

“四周的树林静静地伫立着,它们紧紧地挨着、靠着,似乎除了彼此便失去了依靠,那青翠的脸庞被冷风拥护着,在瑟瑟地抖呢?”师:同学们听到没有?这一小组用了几个动词来表现树林的茂盛?生:(齐)“挨着、靠着”。

师:这两个动词除了表现树林的茂盛外,还可以表现什么?生:它们在这少有人来的地方好像靠着“挨着、靠着”来互相安慰。

师:第二小组的同学,他这样品味你们的用词对吗?(学生点头)这从中也传达出作者的失意之情。

写得真好!再请另一个小组,请选的不是这两种景物的小组来说说。

生:我们选的是“溪水”,我们这样写的:“溪水顺着崎岖的山路弯弯曲曲地流来,一会儿溪水被巨大的山石遮住,只听到潺潺的水声,但是,延伸而来,穿过了一段山石后,在阳光的照耀下,溪水又闪光。

”老师,我们猜想此时作者也会有感想,不知对不对?师:什么感想?说说给大家听。

生:他应该想,人生何尝不与这溪水一样,曲曲折折,挫折应该是暂时的,总会也有突破的时候。

师:大家认为呢?生:有一定道理吧。

师:有些牵强,但很有创意,这是这一小组同学所闪耀出来的思维火花。

我们应该给予掌声吧。

(学生鼓掌)我还建议这一小组的同学去参与“柳文化”的研究。

“柳文化”中“山水游记”是重要部分。

《小石潭记》教学实录-上课

《小石潭记》教学实录-上课

《小石潭记》教学实录一、导入师:初一年级我们曾学过一则寓言故事——《黔之驴》。

同学们,还记得这篇文章是谁写的吗?生(齐):柳宗元。

师:是的。

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再来学习他的一篇游记散文《小石潭记》。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二、初读师:这是一篇文言文,大家知道学习文言文首先要做的是什么?生(齐):读。

师:对,首先是读,课文读过了吗?(生答。

)注释读过了吗?(生答,起起落落。

)看来有点底气不足,注释要以默读为主,课文要以朗读为主。

下面,请一个同学来读课文。

谁来?(一生读。

)师:读完了。

谁来点评一下她的朗读?生:声音响亮,文中的几个难字都读对了。

师:噢,你说说文中究竟有哪些难字需要注意。

生:有很多,比如“隔篁竹”中的“篁”,“傲尔远逝”中的“傲”等等。

师:老师事先也准备了一些,我们一起来读两遍,好吗?(屏显。

)隔篁(huong)竹水尤清冽(1i@)为坻(chf) 为屿(yO)为嵫(kOn)为岩蒙络摇缀(zhui)参差(c@n ci)披拂日光下澈(ch@)怡(vv)然不动傲(chO)尔远逝往来翕(xi)忽明灭可见(iion)犬牙差(cT)互寂寥(1iOo)无人悄怆(qi60 chuOng)幽邃(师生齐读。

)师:下面,我们继续点评刚才那位女生的朗读。

谁再来?生:感觉“其岸势犬牙差互”这句话的停顿有点问题,应该在“岸势”与“犬牙差互”间稍微停顿一下。

师:为什么要这样停顿呢?生:因为这句话的意思是“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一样相互交横”。

所以,这句话可以分成两部分。

师:根据译文来停顿,这是把握正确停顿的一种方法。

生:我认为“潭中鱼可百许头”这句话的停顿刚才她读错了。

“潭中鱼”是一个整体,指的是“潭中的鱼儿”。

因此,不能把“潭中”与“鱼”分开来读。

生:我认为“潭中”与“鱼”之间就应该停顿一下。

因为,这儿的“潭中”应该转化为“状语”了,解释为“在潭中”,“鱼”才是这句话的主语。

师:老师认为,刚才对“潭中鱼”的两种理解都可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石潭记》(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作者:黄德清
来源:《教师·上》2013年第07期
学习目标:精读课文,品味语言,体会感情。

教学流程:
一、练习回顾
课代表报题,学生分单双号上黑板反馈。

内容:单号题目:翻译“水尤清冽”中的“清”;“潭中鱼可百许头”中的“可”;“参差披拂”中的“差”;句子翻译“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双号题目:翻译“以其境过清”中的“以”和“清”;“为坻、为岩”中的“为”;句子翻译“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五分钟后,小组组长批阅,课代表点评)
二、自主交流
1.小组内交流预习成果
2.分任务准备展示
1、6组寻找本文的景物美;
2、5组赏读本文的语言美;
3、4组感悟本文的情感艺术美。

三、分组展示
科代表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初步学习了《小石潭记》这篇课文,大概了解了本文的内容,今天,我们将随着三组寻找美的团队再次来到小石潭,去感受那儿的美,相信大家一定会大饱眼福的。

现在就有请第一组寻美队。

一区(1、6组):领略景物美
刘佳,刘心怡:六一儿童节又到了,我们一、六组组成了六一旅游团。

现在就由我们的李导和江导带领我们一起去小石潭观光,Let’s go。

江未:我是导游江未,很高兴能担任六一儿童旅游团的导游,希望大家能和我们一起完成这次快乐之旅。

现在我们开往目的地:永州小石潭。

李星皑:经历千辛万苦,跋山涉水,我们终于到了柳宗元笔下的永州小石潭。

看,这潭底很是奇怪,底部竟是一整块石头,太妙了!
刘博琛:还真是的,看到这美丽的景色,我不禁想起了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记》中的“全石以为底,近岸,全石底已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易雨捷:快来看,快来看,这儿的潭水是多么的清,水中的游鱼是多么的欢乐呀。

好像在向我们招手呐。

唐若萱:看到这潭水和水中的鱼儿,我不禁想起了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记》中的“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文中描绘景象和这儿的实景简直一模一样。

李星皑:这潭水真清澈,竟然能看见月光。

石虎:我不禁想起了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记》中的“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蔡恒:潭中的景物已经看得差不多了,再看看周围的景物也是多么的美丽。

尹翔鲲:看到小石潭周围如此美丽的景色,我不禁想起了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记》中的“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龙阳:这篇文章主要是抓住小石潭景物的特点来描写的,如:小石潭的石头非常奇特,鱼儿轻快活泼,潭水清澈等。

我们平时在写作当中,也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来描写。

课代表点评:你们这组能用导游的形式带领大家观赏小石潭的美景,很不错,如果能加一些肢体语言就更能感染大家了。

师点评:谢谢同学们让我身临其境般地游览了小石潭,作为导游,如果能将导游词说得更形象生动,游客们收获会更多的。

二区(2、5组):品味语言美
蔡恒:这是一篇言简义丰的山水游记,我们读游记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品味语言,学习语言。

现在,请同学们跟着我们组一起来体会《小石潭记》中优美的语言。

江家乐:请大家看到这篇文章的第一段第一句话,请大家深情地朗读一遍。

全班齐读,我特别喜欢这一句,因为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声的悦耳,让我们仿佛置身其间一般。

张峰:我比较喜欢这一句:“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这里描写了潭边景物,“蒙、络、摇、缀”观察入微,刻画精确。

张敏:请全班女同学们把“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朗读一遍。

我喜欢这一句,这句运用侧面描写写出了水的清澈。

陈莎莉:我喜欢的句子是“依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请问大家,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你们很棒!这句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鱼同乐,情味无穷的乐趣,“俶尔远逝,往来翕忽”,这里一动一静,突出了鱼儿活泼可爱的特点,似与游者相乐,这里就表达了作者的欢悦之情。

秦龙:我喜欢“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这句话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小溪曲折特点。

师:同学们赏析句子很到位,我们总结一下,对于赏析语言,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李娜:我认为赏析句子可以从句子的修辞、表达、写法等方面入手。

你们还有哪些喜欢的句子,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王俊杰:我喜欢“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一句是文章的中心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这儿既概括了小石潭环境清幽的特点,又深深浸透了作者凄苦悲凉的感情。

徐颖:我喜欢“日光下澈,影布石上”,这里的“影布石上”写出了游鱼的静谧之美,使文章具有诗一般的意境和韵味。

刘波琛:本文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寂,抒发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寂之情。

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充满了诗情画意。

课代表点评:你们组展示时每个同学精神状态都很好,语言感染力较强,互动较多。

师点评:你们这组从语言的角度赏析了《小石潭记》,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小石潭的美。

如果你们在读文章时能融入自己的情感,感染力会更强的。

三区(3、4组):感受情感美
张雷:“一切景语皆情语”,前面两个小组带我们欣赏了这篇文章的景物和语言,让我们陶醉其间,现在由我们组带领大家去体会作者的情感。

王俊杰:请大家再次浏览课文,思考一下,作者初见小石潭的感受是怎样的?后来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张鹏:我知道,作者初见小石潭时,心情是愉悦的,后来变得很是孤寂悲凉了。

王俊杰:你从文中哪个地方知道的?
张鹏:从第一段的“心乐之”以及“似与游者相乐”和第四段中“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几句看出来的。

王甲韵:对,那么,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以相容,该如何理解呢?
李娜:作者应该是借景抒情吧。

张峰:我认为要联系写作背景来理解,我们知道柳宗元写这篇文章时,正值他被贬,心中难免愤懑,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了。

师追问:你们说得太好了,作者在大自然的美好景物面前也乐,但是这种“乐”最终掩盖不住内心的悲苦,只能“借景消愁愁更愁”。

他这种郁闷的心情在文中到处可见。

远离尘世的小石潭充满生机,却人迹罕至,无人赏识,这不正像作者的处境吗?你还能从文中找出这样的例子吗?
刘荣臣:这一句“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应该是作者对前途茫然的写照……
王子凌:“皆若空游无所依”这句应是作者被贬后无所依靠的写照。

师总结:同学们理解得都很深刻。

这就是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平时在写作中可以运用这种写作技巧。

科代表点评:你们这组带领大家从写作背景入手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让我们更深入了解了文章内容。

展示时能引导大家思考,这点很不错,如果在讲的时候引导大家朗读一下课文就更好了,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师小结:这节课,大家表现不错,用寻找美的形式深入地了解了课文。

《小石潭记》这篇文章,作者以简练的文笔,按照游览观察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生动描绘,文字充满诗情画意,同时又寄托作者凄苦忧伤的感情。

让我们再次来读
文章。

四、浏览巩固
小对子之间互相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五、抽测达标
试学习本文寓情于景的写法,描绘自己熟悉的一处景物,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作者单位: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许市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