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是一个组织或企业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风险而建立的一套规范和流程。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风险评估:对组织或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包括风险的概率、影响程度和可能带来的损失等。

这样可以帮助组织或企业了解自身的风险状况,并确定重点关注的风险领域。

2. 风险控制策略: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

这些策略可以包括防范措施、减轻措施、转移措施和接受措施等,旨在降低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减少损失的可能性。

3. 风险监控措施:建立一套有效的风险监控系统,用于跟踪和监控风险的演变和变化。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定期的风险评估、风险报告和风险指标等,以及相应的纠正措施和改进措施。

4. 风险应急预案:制定应对突发风险事件的应急预案,包括预警机制、紧急处理措施和后续跟踪措施等。

这样可以及时应对突发风险事件,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5. 培训与沟通:建立风险管理培训和沟通机制,确保组织或企业内部员工对于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的理解和遵守。

这可以通过定期的培训和沟通会议,以及相关资料和指导手册等形式来实施。

通过以上的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组织或企业可以全面管理和控制风险,减少潜在的损失,提高整体的经营效益。

风险辨识、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风险辨识、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风险辨识、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是组织机构为了应对风险而建立的一套管理程序和方法。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潜在风险进行辨识、评估和控制,以减轻风险对组织造成的影响。

以下是风险辨识、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1. 风险辨识:通过对组织内外环境的分析,以及对组织活动的细节进行审查,辨识出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

这包括对组织内部的人员、制度、设备等进行风险识别。

2. 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可能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

这可以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来进行,例如使用风险矩阵或概率统计分析。

3. 风险控制:基于风险评估的结果,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以减轻和控制风险对组织造成的影响。

这包括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制度和流程,以及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

4. 监测和审查:对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进行监测和审查,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及时性。

这可以通过定期的风险评估和内部审计等方式来实现。

5. 持续改进:根据监测和审查的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风险管理制度,以适应组织环境和需求的变化。

这包括修订风险管理策略、制度和流程,以及加强相关的培训和沟通。

通过建立风险辨识、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组织能够更加全面和系统地识别和管理风险,避免或减轻由于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组织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在现代社会中,风险是无处不在的。

无论是企业经营,还是个人生活,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

为了减少风险的发生和降低其带来的损失,建立一个完善的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一、概述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是一个企业或组织用来识别、评估、控制和管理各类风险的体系和方法。

该制度的目标是帮助企业或组织更好地预知和应对各类风险,确保其持续稳定的发展。

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过程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它通过对各类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全面细致的识别和评估,为后续的风险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1. 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风险评估的起点,主要通过对企业或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全面观察和研究,以及借鉴相关行业或组织的经验,来确定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

2. 风险分析风险分析是对已经识别出的风险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它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如统计分析、文献研究、专家咨询等,来评估风险的概率、影响程度和频率等指标。

3. 风险评估报告风险评估报告是风险评估的输出成果,它应包括对各类风险的详细描述、评估结果、可能导致的损失和建议的风险应对措施等内容。

该报告是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和控制措施的重要依据。

三、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或消除风险的发生概率及其带来的损失。

1. 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策略是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制定的相应应对方案和控制措施。

它应综合考虑风险的概率、影响程度和可接受的风险水平,确定适当的风险管理策略。

2. 风险控制措施风险控制措施是具体用于减少或消除风险的手段和方法。

它可以包括改进工艺流程、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等各种措施,旨在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限制风险带来的损失。

3. 预警机制预警机制是风险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建立敏感的监控系统和信息渠道,及时发现和预警潜在的风险,以便采取及时有效的控制措施,避免风险发展到不可控阶段。

四、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持续不断地对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过程。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在现代社会,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企业管理、工程项目、金融机构等。

这些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对于保障人类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进行探讨,并提供一种适用于各个领域的整洁美观的格式。

一、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通过对潜在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评估,有助于识别和预防可能产生的风险。

以下是一个风险评估报告的示例:报告名称:风险评估报告日期:xxxx年xx月xx日1. 风险描述描述风险的性质、来源、涉及的范围以及可能造成的影响。

2. 风险评估方法介绍使用的评估方法,如风险矩阵、故障树分析等,并解释评估的依据和原则。

3. 风险评估结果根据评估方法得出的风险级别和风险优先级,对各项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估,并给出风险的分类。

4. 风险评估结论根据评估结果,提出具体的结论和建议,包括对高风险项的重点监管和防范措施。

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风险控制管理制度是为了防范和降低风险而确立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程序。

以下是一个风险控制管理制度的模板,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1. 制度名称:风险控制管理制度2. 制定单位:xxxx公司/机构3. 适用范围:适用于全体员工/特定部门/特定项目等4. 制度目的: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和管理,最大程度降低潜在损失5. 制度内容:a. 风险识别和评估:明确风险识别的责任和流程,保证风险识别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制定风险评估的标准和方法,确保评估结果客观可信。

b. 风险防范和控制: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包括技术手段、管理措施和培训教育等;确保控制措施的全面实施,加强监督和检查。

c. 风险监测和应急处理:建立风险监测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掌握风险的动态变化,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减小损失。

d. 风险评估和改进:定期进行风险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及时完善和更新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6. 制度责任:a. 风险识别和评估责任人:明确责任人和相关部门,确保任务的落实。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5篇)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5篇)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为实现公司的安全生产,实现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做到事前预防,达到消除减少危害、控制预防的目的,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评价目的识别生产中的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存在的危害,以及所有生产现场使用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加强管理和个体防护等措施,遏止事故,避免人身伤害、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和工作环境破坏。

二、评价范围1、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2、常规和异常活动;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活动;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7、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三、评价方法可根据需要,选择有效、可行的风险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

常用的方法有工作危害分析法和安全检查表分析法等。

1、工作危害分析法:从作业活动清单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该方法是针对作业活动而进行的评价。

2、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是一种经验的分析方法,是分析人员针对分析的对象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

再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

安全检查表分析可用于对物质、设备、工艺、作业场所或操作规程的分析。

四、评价时机常规活动每年一次,非常规活动开始之前.风险评价管理制度(2)是指企业或组织为了有效识别、评估和管理各类风险而建立的一套制度和流程。

该制度旨在帮助企业或组织全面、系统地识别和评估可能对其业务活动、财务状况和声誉造成不利影响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来降低或控制这些风险的发生和影响。

企业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制度

企业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制度

企业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建立健全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制度,规范企业内部各项业务活动,并有效防备和应对各类风险,提高企业整体的风险掌控本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订立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含各级管理人员、各部门员工及相关合作伙伴。

第二章风险评估第三条风险识别和评估的原则1.风险识别和评估应当遵从科学、客观、全面、可操作性和可验证性的原则。

2.风险评估应采用系统性方法,包含但不限于手记数据、分析数据、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等方式。

3.风险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

第四条风险分类依据企业实际情况,将风险分为战略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安全风险等不同类型。

第五条风险识别1.各部门应依据自身工作职责及业务特点,自动识别风险,并及时上报给风险管理部门。

2.风险管理部门应建立风险识别档案,定期对各部门供应的风险进行汇总、分析和评估。

第六条风险评估1.风险管理部门应依据风险识别结果,进行风险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及时上报给高级管理层。

2.高级管理层应依据风险评估结果,订立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并下发相关部门进行执行。

第三章风险管理第七条风险管理策略1.风险管理策略应当包含风险防备、风险掌控、风险转移和风险应对等方面。

2.风险管理策略应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适应,权衡利弊,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可连续性。

第八条风险防备1.各部门应依据风险管理部门下发的风险管理策略,加强对风险的防备措施。

2.风险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对风险防备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第九条风险掌控1.风险管理部门应订立风险掌控措施,明确责任人及执行时间,并加强对措施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

2.各部门应乐观搭配风险掌控措施的落实,确保风险掌控目标的达成。

第十条风险转移1.风险管理部门应及时识别和评估风险,并依据风险程度和企业本领,选择适当的风险转移方式,如购买保险、签订责任分担协议等。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三篇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三篇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三篇篇一: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和岗位风险控制,预防事故发生,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制定本制度。

1、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生产装置、设备、设施、贮存、运输的风险评价与控制,适用于是作业现场、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与非正常情况,包括新改扩建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拆除、报废各阶段的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信息更新以及重大危险源的风险管理。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三条是风险评价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确定公司内部风险评价标准,考核、验收并指导风险评价、控制效果。

第四条负责组织本部门风险评价工作,负责建立、更新本部门重大危险源档案,负责本部门风险的分析记录、审查与控制效果验收。

第四条各级岗位人员应参与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工作。

第三章管理内容第五条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活动的实施步骤(一)安全第一责任人主持风险评价活动,成立评价组织。

(二)收集识别国家、行业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的有关规定,组织职工学习与之相关的内容。

(三)全员以岗位为单位对作业活动进行分解。

(四)以岗位为单位收集整理辨识危害因素、风险评价结果及控制措施,逐级进行讨论签字后,提交本部门评价组织。

(五)评价组织成员通过定性或定量评价,确定评价目标的风险等级。

(六)辨识出的重大危险源,评价组织成员必须实施现场检查,明确危险有害因素。

(七)评价组织根据评价结果,确定风险评价等级。

(八)根据评价结果,分析风险控制管理等级,根据管理等级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实施与管理。

第六条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选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一)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二)控制措施的先进性和安全性;(三)控制措施的经济合理性。

第七条控制措施的内容应包括:(一)工程技术的措施,采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装备,实现本质安全;(二)管理措施。

学习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规范安全管理;(三)教育措施,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达到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的目的;(四)个人防护措施,根据岗位职业卫生需要配备的防护用品,保证防护用品质量,减少职业伤害和职业危害。

管理制度的风险评估与管控措施

管理制度的风险评估与管控措施

管理制度的风险评估与管控措施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管理制度的健全和有效实施对于组织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管理制度中可能存在风险,如制度失效、数据泄露等问题,因此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二、风险评估的重要性1. 保护企业利益:风险评估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并分析潜在风险,及时采取措施,保护企业利益。

2. 提升管理效能:通过评估管理制度存在的风险,可以督促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升管理效能。

3. 增强合规能力:风险评估有助于发现企业在合规方面的不足,从而提升合规意识和能力。

三、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流程1. 收集信息:收集与管理制度相关的信息,包括制度文档、历史数据等。

2. 风险识别:通过仔细分析所收集到的信息,确定可能存在的风险点。

3. 风险量化: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定量评估,包括概率、影响度等指标。

4. 风险评估:综合考虑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度,对风险进行评估,并确定优先级。

5. 风险控制:确定风险管控措施,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四、常见的管理制度风险1. 制度缺陷:制度本身存在漏洞或不完善,容易导致管理失效。

2. 人为疏漏:员工对制度执行不到位、不合规,导致管理制度的风险。

3. 技术安全:管理制度涉及的信息系统可能存在技术漏洞,容易遭受黑客攻击。

4. 外部环境:包括政策法规、市场变化等因素的不确定性,可能对管理制度造成影响。

5. 数据泄露:管理制度中的数据可能遭受泄露,导致企业利益受损。

五、管理制度风险的管控措施1. 完善制度:针对制度缺陷,及时改进和完善相关制度文档。

2. 人员培训: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管理制度的理解和执行能力。

3. 技术保护: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防止数据泄露和黑客攻击。

4. 风险监控:建立风险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风险。

5. 外部环境应对:及时跟踪政策法规的变化与变化的对管理制度的影响,做出相应调整。

六、风险管控措施的落实1. 责任划分: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确保风险管控措施的落实。

风险评估及控制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及控制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及控制管理制度一、风险评估管理制度的建立1.明确组织目标和风险管理策略:首先,组织应明确自身的目标,并确定适应该目标的风险管理策略。

例如,目标可能是提高组织的市场份额或实现可持续发展。

然后,组织应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以便为实现这些目标做好准备。

2.建立风险评估流程:组织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评估流程,包括收集风险信息、分析风险、评估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确定风险优先级、制定应对措施等环节。

这一流程需要明确相关的负责人和审批程序,以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制定风险评估指标和模型:组织应根据自身的业务和特点,制定适用的风险评估指标和模型。

例如,可以使用定性和定量指标来评估风险的概率和影响,以及计算风险的预期损失。

这些指标和模型应能够提供相关的风险信息,帮助组织更好地了解和应对潜在的风险。

4.培训和意识提升:组织应对员工进行风险管理培训,提高他们对风险评估和控制的认识和理解。

此外,也应通过内部宣传和交流活动等方式,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风险管理工作中。

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的实施1.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在评估风险后,组织应根据风险的优先级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这些措施可能包括风险转移、风险减少、风险避免等措施,以降低风险的概率和影响。

2.建立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组织需要建立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用于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风险。

这包括定期对风险进行监测和分析,设置适当的风险预警指标和阈值,以及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3.建立风险应急预案:组织在制定风险控制措施的同时,也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应急预案。

这些预案应明确应对不同风险事件的策略和步骤,包括资源调配、危机管理、信息公开等方面,以便在风险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4.定期评估和改进:组织应定期评估和改进风险评估及控制管理制度。

这包括对制度的有效性和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保证制度的持续有效性和适用性。

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管理制度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管理制度是企业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和降低各种风险带来的损失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管理规定。

该制度包括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管理和风险监控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性。

一、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指对企业内部各类潜在风险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辨识、评估和分析,以确定风险的性质、程度和可能导致的后果。

风险评估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潜在风险的辨识和风险的评估。

潜在风险的辨识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对企业内部可能出现的各种潜在风险进行全面的辨识和识别。

风险的评估是在潜在风险的基础上,进行风险程度评估、风险后果评估和风险可能性评估,以确定风险的严重程度。

二、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指对潜在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以防止、减轻或消除风险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不良影响。

风险控制措施可以分为前端控制和后端控制。

前端控制是指在风险出现前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预防控制、监测控制和保护控制。

后端控制是指在风险出现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事故控制、危险源控制和应急控制等。

三、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指对潜在风险进行全面的规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保持风险在企业容忍范围内,确保企业正常运营。

风险管理包括风险策略的确定、风险计划的制定、风险防范的措施和方法的选择以及风险控制与管理的执行和监控等。

四、风险监控风险监控是指对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进行持续的监测和评估,确保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

风险监控包括风险评估的重评估、风险控制措施的监测和风险管理的监督等。

1.保障员工安全:风险评估可对企业内部存在的潜在危险进行辨识和评估,有助于提前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保护企业利益:通过对潜在风险的评估和控制,企业能够减少事故和损失的发生,降低经济损失和法律风险,保护企业的财产和利益。

3.提高生产效率: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减少生产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和停工现象,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安全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制度(5篇)

安全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制度(5篇)

安全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制度1.目的识别企业在生产(管理)、服务、活动过程中能够控制与可能施加影响的危害,评价和确定一级风险、二级风险和重大风险,以确定一般危害和重大危害,作为制定安全标准化目标的基础与依据,并进行有效控制。

2.范围公司全体员工。

3.内容3.1评价组织及职责(1)本公司成立风险评价小组组长为本公司安全第一责任人,副组长为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和安全办主任,成员为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安全办成员。

(2)职责组长:直接负责风险评价工作。

组织制定风险评价程序;审批《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

副组长:协助组长做好风险评价工作。

负责风险评价管理的具体工作;负责组织进行风险评价定期评审;成员:对各单位上报的《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安全检查(SCL)分析记录表》进行调查、核实、补充完善,确定公司的重大危害和重大风险并编制《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和重大隐患项目治理方案;负责相关方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3.2风险管理(1)危害识别1)在进行危害识别时,应充分考虑:①火灾和爆炸;一切可能造成时间或事故的活动或行为②冲击与撞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③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电磁辐射、同位素辐射);④暴露于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的工作环境;⑤人机工程因素(比如工作环境条件或位置的舒适度、重复性工作、照明不足等);⑥设备的腐蚀、焊接缺陷等;⑦有毒有害物料、气体的泄漏;⑧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活动、过程、产品和服务:包括水、气、声、渣、废物等污染物排放或处置以及能源、资源和原材料的消耗。

2)同时还应考虑:①人员、原材料、机械设备与作业环境;②直接与间接危险;③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及紧急状态;④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及将来。

(2)人的不安全行为:违反安全规则或安全常识,使事故有可能发生的行类别: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安全装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设备。

4)手代替工具操作。

风险评估与管控规定制度

风险评估与管控规定制度

风险评估与管控规定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企业顺利运营和可连续发展,保护员工、客户和企业利益的安全,以及防备和减少各类风险对企业造成的损失,订立本风险评估与管控规定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全体员工,包含正式员工、临时员工和实习生。

第三条风险评估与管控是企业管理的紧要环节,涵盖了各个方面的安全和风险问题,包含但不限于物质安全、人身安全、信息安全、财务风险等。

第二章风险评估的内容和流程第四条风险评估的内容包含风险的识别、分析和评估等环节。

第五条在进行风险评估前,需要明确评估的范围和目标,并确定评估的时间、地方和人员。

第六条风险评估的流程如下:1.风险识别: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通过查阅文件、会议讨论、走访调查等方式,全面了解可能存在的风险。

2.风险分析: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包含确定风险的来源、性质、影响程度和可能性。

3.风险评估:依据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进行权衡和评估,确定各项风险的等级和优先级。

4.风险报告:编制认真的风险报告,包含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估结果、风险等级和建议的管控措施等内容。

5.风险沟通:与相关部门和人员共享风险报告,确保风险沟通顺畅,减少信息滞后和误会。

第七条风险评估的频率需要依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应定期进行,同时也应依据业务变动、法律法规的变动等因素进行风险评估的更新。

第八条风险评估应当由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员工负责,同时也可以委托外部专业机构进行评估。

第三章风险管控的原则和措施第九条风险管控的原则包含防备为主、防患于未然、全员参加、分级负责、动态管理等。

第十条风险管控的措施应当依据风险评估报告中的建议进行订立和执行,并定期进行风险管控的评估和调整。

第十一条风险管控的具体措施如下:1.防备措施:订立和完善各类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防范本领。

2.防范措施:建立完善安全保障体系,包含但不限于物理防护、技术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措施。

风险评估管理及评估制度

风险评估管理及评估制度

风险评估管理及评估制度一、引言风险评估是现代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匡助企业识别和评估各种潜在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和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风险评估管理及评估制度的相关内容。

二、风险评估管理1. 风险评估团队的组建针对不同的风险评估项目,企业应组建专业的风险评估团队,包括风险评估专家、业务部门代表等。

团队成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并严格遵守保密规定。

2. 风险评估流程风险评估应遵循一套标准的流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测等环节。

具体流程如下:a. 风险识别:通过采集和分析相关数据,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并进行分类和排序。

b. 风险评估:对识别出的风险因素进行定量或者定性评估,确定其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c. 风险控制: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和措施,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d. 风险监测:建立监测机制,定期对已识别的风险因素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管理策略。

3. 风险评估工具和方法风险评估可以采用多种工具和方法,如SWOT分析、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事件树分析等。

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并确保评估结果准确可靠。

4. 风险评估报告风险评估团队应及时编制风险评估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风险识别和评估结果、管理策略和措施、监测计划等。

报告应明确、简明扼要,便于相关部门和管理层理解和执行。

三、评估制度建设1. 风险评估制度的建立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制度,明确评估的范围、目标和要求。

制度应包括评估流程、责任分工、工具和方法的选择等内容,并定期进行评估制度的审查和更新。

2. 培训与教育为了保证风险评估的质量和效果,企业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风险评估能力和水平。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风险评估理论、工具和方法的应用等。

3. 监督与考核企业应建立监督与考核机制,对风险评估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

监督可以通过内部审核、第三方评估等方式进行,考核结果可以作为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

风险辨识、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风险辨识、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风险辨识、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风险辨识、评估和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它们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经营成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风险管理制度是为了降低与不确定性因素相关的风险,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绩效而建立的一种管理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风险辨识、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风险辨识风险辨识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它是指通过对企业内外环境的分析和评估,识别出可能对企业经营活动产生负面影响的各种风险因素。

风险辨识的目标是明确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潜在来源,为后续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提供基础。

风险辨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收集信息:收集与企业经营活动相关的各种信息,包括市场信息、行业信息、技术信息、法律法规信息等,以便全面了解企业所处的环境和行业特点。

2. 识别风险因素: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对可能对企业经营活动产生负面影响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包括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竞争风险、政策风险等。

3. 制定辨识方法:根据企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辨识方法,如专家咨询、问卷调查、头脑风暴等,用以发现和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

4. 进行风险辨识:按照制定的方法进行风险辨识工作,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和识别到的风险因素,确定企业所面临的潜在风险。

风险辨识的目的是提前发现可能的风险,为后续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提供基础。

在风险辨识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科学合理地进行风险识别和分析,以实现风险的有效管控。

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对已经辨识出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确定风险的可能性和对企业的影响程度。

通过风险评估,企业可以对各种风险进行排序和评估,以便为风险控制提供依据。

风险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评估指标: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需求,确定适合的评估指标,如风险发生概率、风险影响程度、风险容忍度等。

2. 收集数据:根据辨识到的风险因素和评估指标,收集与其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包括风险发生概率的历史数据、风险影响程度的评估数据等。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5篇)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5篇)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1目的危害识别、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是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核心。

为加强公司风险管理,预防事故发生,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生产装置、设备、设施、贮存、运输的风险评价与控制,适用于作业现场、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和非正常情况,包括新、改、扩建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拆除、报废各阶段的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信息更新等。

3职责____公司行政总监直接负责风险评价领导工作,组织制定风险管理制度,成立评价组织,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等级。

3.2安全部是风险评价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风险管理的培训工作,负责公司巨大风险和重大风险的评价分析,负责公司各单位风险评价记录的审查与控制效果验收,建立、更新危险源档案,定期进行风险信息更新。

3.3各部门负责人负责低风险即等级判定为重大风险以下(不包括重大风险)各级风险的风险分析、记录、审查与控制效果验收。

____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应负责组织、参与风险评价工作,提供相关资料,要求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3.5风险评价和控制主要为从事该工作的人员服务,要求该项工作的从业人员参与评价。

评价初期,可由各级管理人员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进行示范,逐渐转变由从业人员自行评价,从业人员风险评价可与技能考核相结合。

3.6非本公司施工单位到公司从事某项工作时,风险评价和控制由施工单位为主、公司为辅一起进行讨论、分析,分析人员签字也应包括两部分人员。

审核审定由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负责。

4管理程序4.1风险的分级管理4.1.1风险评价依据本制度附录《风险评价准则》进行分级。

4.1.2各部门负责对所辖范围内所有的直接作业、操作岗位、关键装置与重点部位进行风险评价。

4.1.3作业风险。

巨大风险作业由所在部门负责人初审签字,经安全部复检签字后,报公司领导终审批准;重大风险作业由所在部门负责人初审签字后,报安全部终审批准;中等风险、可接受风险和可忽略风险作业由所在部门负责人或该部门专(兼)职安全员终审批准。

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各部门、单位的生产安全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工作。

第三条公司应当建立完善的生产安全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体系,实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职责。

第二章风险评估第四条风险评估是指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确定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第五条风险评估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识别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二)分析危险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事故后果及其可能性;(三)评估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确定风险等级;(四)根据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第六条公司应当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对生产过程中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等及时进行风险评估。

第七条风险评估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评估结果应当及时告知相关管理人员和员工。

第三章风险控制第八条风险控制是指采取措施消除或降低风险,防止事故发生。

第九条风险控制措施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技术措施:采用安全可靠的技术和设备,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二)管理措施: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三)培训和教育: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四)应急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十条公司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公司应当定期对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控制措施。

第四章安全生产管理第十二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职责。

第十三条公司应当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内部控制和风险评估制度

内部控制和风险评估制度

内部掌控和风险评估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业内部掌控和风险评估工作,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保障企业连续稳定发展,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实际情况,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司全体员工,包含领导和员工,全部人员须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第三条企业内部掌控和风险评估是指通过订立和执行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流程和掌控措施,识别、评估和管理企业面对的各种风险,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合法合规、高效运作和可连续发展。

第二章内部掌控制度第四条内部掌控的目标企业内部掌控的目标是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性、提高经济效益、规范经营行为、提升信息披露质量。

第五条内部掌控的基本原则企业内部掌控应遵从以下基本原则:1.合法合规原则:企业内部掌控必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不得违反法律或道德底线。

2.有效性原则:企业内部掌控应确保掌控措施的有效运作,对风险进行及时识别和应对。

3.全面性原则:企业内部掌控要掩盖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包含战略订立、业务管理、财务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

4.适度原则:企业内部掌控应依据企业的规模、性质、经营特点等因素进行合理设计,强调风险的适度管理。

5.连续性原则:企业内部掌控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应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动进行调整和改进。

第六条内部掌控的要素企业内部掌控包含掌控环境、风险评估、掌控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等要素。

各要素的具体内容如下:1.掌控环境:指企业的管理层对内部掌控的重视程度和诚信文化建设,包含管理层的理念、价值观、道德要求等。

2.风险评估:指对企业可能面对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并订立相应掌控措施。

3.掌控活动:指依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建立各项掌控措施和流程,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合法合规和高效运行。

4.信息与沟通:指建立健全的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机制,确保信息的准确及时和完整。

5.监督:指对企业内部掌控的实施和效果进行监督,包含内部审计、风险监测、内部检查等。

第七条内部掌控的实施要求企业内部掌控的实施要求如下:1.建立内部掌控职责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内控职责和权限。

公司管理制度的风险评估与防控措施

公司管理制度的风险评估与防控措施

公司管理制度的风险评估与防控措施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司管理制度成为组织内部运作的重要基石。

然而,尽管公司管理制度的建立能够规范企业活动,但存在着风险。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展开探讨公司管理制度的风险评估与防控措施。

二、风险评估的必要性评估公司管理制度的风险是判断其有效性和健全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风险评估,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从而提高公司整体管理水平。

此外,风险评估还能帮助公司确保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维护企业的良好形象。

三、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内部控制是公司管理制度中最基本的一环。

通过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风险评估,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内部控制风险,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例如,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和审计机制,加强对资金流动、风险隐患的审查和监控,以及规范员工行为,都有助于减少内部控制风险。

四、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评估人力资源是公司管理中最重要的资产,但也是最容易造成管理制度风险的因素之一。

通过评估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可以及时发现人才流失、人事欺诈等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建立培训制度、完善招聘流程、加强员工评估等措施能够帮助公司规避风险。

五、信息管理风险评估信息管理是现代企业运作的基石,但信息泄露、数据安全等问题也是管理制度风险的重要方面之一。

通过对信息管理风险的评估,可以发现潜在的信息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加强内部网络安全、建立安全的数据存储和传输机制等措施能够有效防范信息管理风险。

六、市场风险评估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环境变化而导致的管理风险。

通过评估市场风险,可以及时预测市场变化并调整企业战略。

建立市场研究机制、加强与客户和供应商的沟通,以及确保企业敏捷性和创新能力,都有助于减少市场风险。

七、制度执行风险评估公司制度执行的风险评估是评估公司管理制度的关键环节。

通过对制度执行风险的评估,可以发现制度执行中的不足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强化考核和激励手段,以及加强与员工的沟通,都有助于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管理制度的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方案制定和执行监督

管理制度的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方案制定和执行监督

管理制度的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方案制定和执行监督概述: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的有效运行至关重要。

然而,不完善或缺乏监督的管理制度可能带来各种风险。

本文将讨论管理制度的风险评估以及制定和执行风险控制方案的重要性,并探讨监督这一过程的方法。

一、风险评估的重要性风险评估是管理制度中的第一步,它可以帮助企业全面了解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

通过评估,企业可以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预测可能出现的危机,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应对。

二、风险评估的方法风险评估可以通过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进行。

定性方法可以通过专家访谈、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员工和管理者对可能的风险的看法,从而形成综合的评估结果。

定量方法则通过收集和分析实际数据,如历史记录、统计数据等,来评估风险的大小和概率。

三、制定风险控制方案的必要性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制定风险控制方案,以减少或消除风险的发生。

制定风险控制方案可以帮助企业预防风险,提高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风险控制方案的制定原则制定风险控制方案应遵循以下原则:全面性、适度性、可行性和灵活性。

全面性意味着方案应考虑到各个领域的风险,适度性则要求方案的控制措施与风险的大小和概率相匹配。

可行性和灵活性则要求方案的执行和调整能够适应不同的市场环境和问题。

五、风险控制方案的执行监督方法执行监督是风险控制方案实施的关键环节。

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监督: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责任分工,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加强内部沟通和协作,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方案评估,并及时调整和改进方案。

六、利用技术手段进行监督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提高风险控制方案的监督效果。

企业可以利用信息系统、监控设备等技术手段,实时获取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从而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七、风险控制方案的效果评估风险控制方案的效果评估是监督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定期评估和对比企业的目标和实际情况,可以了解方案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八、监督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监督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包括:资源投入不足、人员机制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力等。

风险评估与控制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与控制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与控制管理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个人对风险的认识逐渐加深,风险评估与控制管理制度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

风险是无处不在的,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组织而言,都需要有效的风险评估与控制管理制度来应对各种潜在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风险评估与控制管理制度的意义和应用,并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和工具。

风险评估是指对潜在风险的分析和评估的过程,它的目的是确定潜在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通过风险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预测潜在的风险,并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风险评估的过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和风险报告等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严密的数据和信息支持。

风险评估可以帮助个人和组织更好地了解自身的风险状况,并制定相应的控制和管理方案。

风险控制管理制度是指一系列的政策、规定和程序,用于预防、减轻和应对各种风险。

风险控制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帮助组织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和管理体系,并对风险进行科学的分级和分层管理。

风险控制管理制度的设计需要考虑各种不同的风险类型和风险来源,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在制定风险控制管理制度时,需要确保制度的可执行性和实用性,同时要注重风险的动态调整和更新。

风险评估与控制管理制度的应用范围广泛,不仅适用于企业和组织,也适用于个人和家庭。

在企业和组织中,风险评估与控制管理制度可以用于管理各种潜在的业务风险,如市场风险、财务风险、供应链风险等。

对于个人和家庭而言,风险评估与控制管理制度可以用于管理和保障个人财产和安全,如房屋保险、车辆保险等。

在实际操作中,常用的风险评估与控制管理方法有多种,如风险矩阵法、风险承受能力评估法、筛查法等。

风险矩阵法是一种常用的风险评估工具,它通过将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风险承受能力评估法则是根据个人或组织的承受能力来评估风险的大小,以确定能够接受的最大风险水平。

筛查法是一种较为简单和灵活的方法,通过筛查潜在的风险,找出最具风险的项目,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和控制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1 目的为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和隐患治理的方法和控制。

2 适用范围2.1 本制度规定了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和隐患治理的方法和过程管理要求。

2.2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的所有管理部门及生产经营单位,包括公司的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

3 职责3.1总经理:对公司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和隐患治理工作直接负责,常规生产活动每年组织一次评估。

组织落实公司重大及不可容忍风险和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工作。

3.2 各部门主管领导:应确保本部门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人员有足够的培训,组织编制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记录,制定落实风险控制措施,落实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

3.3 公司办公室:负责公司重大及不可容忍风险和重大事故隐患的控制改进措施的技措立项审核申报工作,组织管理隐患治理方案的审查、资金落实、设计委托、施工计划安排及项目竣工验收。

负责直接影响安全生产的公司级重大及不可容忍风险控制措施中技措技改类“急批项目”的立项审核、申批及项目实施工作。

3.4 安全环保部:负责制、修订公司《风险评价和隐患治理管理制度》,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负责用火、进入受限空间、高处作业及安全、消防、设施的风险评价管理工作,监督检查其他评价记录人身、火灾、爆炸危害因素的识别情况。

负责公司年度风险评价组织工作,组织界定公司重大及不可容忍风险和重大事故隐患,审核重大及不可容忍的风险、控制改进措施清单,对重大及不可容忍风险控制和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进度实施全过程监督管理。

3.5 生产技术部负责公司装置工艺过程及生产操作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管理工作,监督检查其他评价记录生产事故危害因素的识别情况。

4 工作制度4.1成立评价小组4.1.1 公司应成立由公司总经理、工会、各部门经理和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风险识别评价小组。

名单见附录54.1.2 所有评价小组人员需经过专门培训并有能力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隐患)评价工作。

4.2选择和确定评价范围、对象及顺序4.2.1 各部门应首先从本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或服务中确定评价范围,包括生产活动、产品、储运、装置、设备、设施、服务、检维修、消防、承包商的服务和设备,以及行政和后勤等活动的全过程。

生产范围应包括化工产品储运的全过程。

所有可能导致重要危害和影响的活动,包括非常规活动、检维修等都应充分识别和评价。

4.2.2 在确定评价范围后,各部门可按下列方法,确定评价对象和顺序:──厂址:地址、地形、周围环境、气象条件等;──厂区平面布局:功能分区、危险设施布置、安全距离等;──建(构)筑物;──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设备、装置;化工、机械、电气、等;──粉尘、毒物、噪声、振动、高低温等作业;──工时制度、女工保护、体力劳动强度等;──管理设施、应急设施、辅助设施等;──生产操作、作业任务等。

4.2.3 对所确定的评价对象,可按作业活动进一步细分,以便对职业卫生、健康、安全影响进行全面识别和评价。

同时应对工作活动的相关信息有所了解,包括:──所执行的任务的期限、人员及频率;──可能用到的机械、设备、工具;──用到或遇到的物质及其物理、化学性质;──工作人员的能力和已接受的任务培训;──作业指导书或作业制度;──曾发生过的各类事故记录、作业环境检测结果等。

4.3选择危害识别方法4.3.1 评价人员应根据所确定的评价对象的作业性质和危害复杂程度,选择评价方法,一般推荐,工作危害分析(JHA)、安全检查表(SCL),填写危害与风险评价记录表,记录由各识别部门存档,永久保存。

4.3.2 在选择识别方法时,应考虑:──活动或操作性质;──工艺过程或系统的发展阶段;──危害识别的目的;──所分析的系统和危害的复杂程度及规模;──潜在风险度大小;──现有人力资源、及其他资源;──信息资料及数据的有效性;──是否是法规或合同要求。

4.4 识别危害的根源和性质4.4.1 评价人员应通过现场观察及所收集的资料,对所确定的评价对象,识别尽可能多的实际和潜在的危害,包括:──物(设施)的不安全状态,包括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和危害扩大的设计缺陷、工艺缺陷、设备缺陷、保护措施和安全装置的缺陷;──人的不安全行动,包括不采取安全措施、误动作、不按规定的方法操作,某些不安全行为(制造危险状态);──可能造成职业病、中毒的劳动环境和条件,包括物理的(噪声、振动、湿度、高温、等),化学的(易燃易爆、有毒、危险气体、等)以及生物因素;──管理缺陷,包括安全监督、检查、事故防范、应急管理、作业人员安排、防护用品缺少、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管理。

4.4.2 在进行危害识别时,充分考虑发生危害的根源及性质:──火灾和爆炸;──冲击与撞击;──中毒、窒息、触电;──暴露于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的工作环境;──人机工程因素(比如工作环境条件或位置的舒适度、重复性工作等);──设备、设施的腐蚀;──有毒有害物料、气体的泄露;a)人身伤害、死亡;b)疾病(如头痛、呼吸困难、失明、失聪、皮肤病、癌症、肢体不能正常动作等);c)财产损失;4.4.3 危害识别应考虑由于现在或将来的运作、产品或活动可能造成职业安全健康危害。

同时也应考虑异常(包括启动、关闭、维修、及其他非预期运行的情况)以及事故和潜在的紧急情况(比如火灾、爆炸、泄漏、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而造成的紧急疏散、人员伤亡)。

4.5 评价风险和影响评价小组应对所识别的危害加以科学评价,确定最大危害程度和可能影响的最大范围,以便采取有效或适当的控制措施,从而把风险降低或控制在可以容忍的程度,具体步骤包括:a)决定所识别的危害发生后的后果及影响的严重性,重点考虑法律法规要求、伤亡程度、经济损失的程度大小、持续时间以及对本公司形象的影响(参考附录1);b)评价发生危害事故事件的可能性,重点考虑危害发生的条件(比如正常、异常或紧急状态发生)、现场有否控制措施(包括个人防护品、应急措施、监测系统、作业指导书、员工培训)、事件或事故一旦发生,是否能发现或察觉,同类事故以前是否发生过,以及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参考附录2);c)评价风险(风险度R=L×S)。

结合所识别的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的严重性,决定其风险的大小(参考附录3)。

风险评价的结果可分为以下几种:──轻微的或可忽略的(R=L×S=1~3)──可容忍的(R=L×S=4~8)──中等的(R=L×S=9~12)──重大的(R=L×S=15~16)──不可容忍的(R=L×S=20~25)4.6 风险控制4.6.1 对各部门提出的重大及不可容忍风险,风险评价小组经评价核实后,填写“重大及不可容忍的风险、控制改进措施清单”,报公司总经理,同时,各部门对需投资整改的重大及不可容忍风险按公司项目投资管理申报立项,并做好现场的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4.6.2 风险控制措施的内容4.6.2.1风险控制的技术措施:──消除风险的措施;──降低风险的措施;──控制风险的措施。

4.6.2.2风险控制的管理措施:──制定、完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制定、落实风险监控管理措施;──制定、落实应急预案;──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建立检查监督和奖惩机制。

4.6.2.3风险控制措施的确定应根据以下条件,选择适用的风险控制措施:──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经济合理性;──技术保证和服务。

4.7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4.7.1 事故隐患项目的界定为消除下列事故隐患而进行的固定资产投资,可以界定为隐患项目。

凡通过设备更新、装置正常检维修能解决的问题,不得列入隐患项目。

新投产的装置、设施等,在竣工验收后3年内发现的问题,原则上不作为隐患项目。

──生产设施存在的不符合国家或镇海液体化工储罐区安全生产法规、标准、规范、规定要求的隐患;──可能直接导致人身伤亡、火灾爆炸事故或造成事故扩大的生产设施、安全设施等存在的隐患;──可能造成职业病或职业中毒的隐患;──安监、消防政府部门下达的重大隐患项目整改通知书要求治理的隐患;──预防可能造成灾害扩大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经评价为凡中等风险以上的重大隐患治理项目按《隐患管理制度》执行。

4.8更新危害及风险信息4.8.1因变更引起的危害及风险信息更新按《变更管理制度》执行。

4.8.2事故发生后,应及时更新危害及风险信息。

4.8.3有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应及时更新危害及风险信息。

4.8.4新项目、加工过程或产品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根据“三同时”管理要求进行。

4.8.5危险化学品管理涉及的安全评价,根据有关法规要求进行。

4.8.6每年度1月30日前,各部门应完成本年度详细的“风险评价”,安排对未进行的活动、设备设施进行风险评价,对已进行的风险记录进行审查和完善。

5 附加说明本制度文件编写部门:安全环保部本制度文件编写人:本制度文件审核人:本制度文件批准人:本制度文件自2010年1月1日起实施。

附录1 危害及影响后果的严重性(S)2 发生的可能性(L)及频率3 风险评价表(风险度R)4. 风险控制措施及实施期限5 风险识别评价小组人员名单附录1评价危害及影响后果的严重性(S)附录2危害发生的可能性(L)及频率注:对以前发生过事故的或对公司形象造成过严重影响的,可考虑根据目前改进情况将L值定为3~5分。

附录3风险评价表(风险度R)附录4风险控制措施及实施期限附录5宁波*****有限公司风险识别评价小组小组人员名单姓名职务*** 总经理*** 财务部经理兼工会委员** 生产技术部经理*** 生产技术部技术副经理*** 安全环保部经理*** 调度*** 商务部经理*** 操作班班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