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二练案易错题
《易错题》初中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经典题(培优练)
![《易错题》初中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经典题(培优练)](https://img.taocdn.com/s3/m/3947aa00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a6.png)
一、选择题1.无色的混合气体甲。
可能含有NO 、CO 2、 NO 2、NH 3、N 2中的某几种。
将100mL 气体经过如下图的实验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
则甲气体的组成为A .NH 3、NO 2、N 2B .NH 3、NO 2、CO 2C .NH 3、NO 、CO 2D .NO 、CO 2、N 22.某小组同学进行铜与浓硫酸反应时,发现有黑色物质产生。
该小组同学猜测,黑色物质中可能含有CuO 、Cu 2S 和CuS 。
针对产生的黑色物质,该小组同学继续进行实验探究,获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硫酸浓度/(mol·L -1) 黑色物质出现的温度/℃ 黑色物质消失的温度/℃ 15约150 约236 16约140 约250 18约120 不消失A .硫酸浓度越大,黑色物质越易出现、越难消失B .黑色物质消失过程中伴随大量H 2S 生成C .硫酸浓度为16 mol·L -1时,若先升温至250℃以上,再将铜丝与浓硫酸接触,可以避免黑色物质产生D .若取黑色物质洗涤、干燥后,加稀硫酸,固体质量不变,说明黑色物质中不含CuO3.反应后下列溶液颜色变化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 .向稀硫酸中加入CuO 固体后,溶液变蓝:22CuO 2H Cu H O +++=+B .向溴水中通入过量的SO 2后,溶液由橙黄色变为无色:222242H O SO Br 2Br SO 4H --+++=++C .向FeCl 3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后,溶液由黄色变为红色:33Fe 3SCN Fe(SCN)+-+D .向硫酸锰溶液中滴加K 2S 2O 8溶液后,溶液变为紫红色:22228244Mn S O 4H O MnO 2SO 8H +---+++=++4.某集气瓶中的气体呈红棕色,加入足量水,盖上玻璃片振荡,得橙色溶液,气体颜色消失。
再拿走玻璃片后,瓶中气体又变为红棕色,则该气体可能是下列混合气体中的A .N 2、NO 2、Br 2B .NO 2、NO 、N 2C .NO 2、NO 、O 2D .N 2、O 2、Br 25.下列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正确的是A .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CO 2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含2-3COB .某溶液中依次加入BaCl 2和盐酸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2-4SOC .某溶液中加入Na 2CO 3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Ca 2+D .某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后产生蓝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Cu 2+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碳纳米管具有很好的吸附性能、光电性能、热学性能B .目前光解水较好的催化剂有TiO 2、MoS 2等C .石墨制备石墨烯的过程中有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破坏D .硅、砷化镓、氮化镓都是半导体材料7.将2 g 由Mg 、Cu 组成的混合物投入到一定量的稀HNO 3溶液中,当混合物完全溶解时收集到的0.448 L(标准状况)NO 气体,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2 mol/L NaOH 溶液60 mL 时金属离子恰好沉淀完全,则形成沉淀的质量为A .4.28gB .4.04 gC .3.02 gD .5.34 g 8.有一无色溶液,可能含有K +、Al 3+、Mg 2+、NH 4+、Cl -、SO 24-、HCO 3-、MnO 4-中的几种。
化学必修二练案易错题
![化学必修二练案易错题](https://img.taocdn.com/s3/m/53fe9548aa00b52acfc7cac5.png)
( 3)离子(
4) Al 2O3
+
-
2OH
= 2AlO
-
2
+ H 2O
解 因为四种元素为短周期元素, A 、B 同周期, A 、C 处于同一主族,可知 A 、B 位于第二周期, C、D 位于第三周期。因为 C 原子最 外层电子数是 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 3 倍,所以 D 、 C 有可能是 Na、Al ;Mg 、 S 两种情况。因为 C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 A 、 B 原子 核内的质子数之和 ,A 、 C 处于同一主族,所以 C 为 Al
7. 元素 A―D 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四种元素,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 A
B
C
D
性质 结构 信息
单质制成的高压灯, 发出的黄光透雾力 强、射程远。
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 气获得其单质。原子的 最外层未达到稳定结
单质常温、常压下 是气体,原子的 L 层有一个未成对的
+2 价阳离子的核外 电子排布与氖原子 相同。
B .主族元素的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错误
C.以 Na +、 Cl -对照可知错误
2. 下列各微粒① Na+
H 3O+
NH
+ 4
② OH- NH2- F - ③ O2- Mg2+
Al 3+
④CH4 H2O NH3 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的正确组
合是(
)
A.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A 、C 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
原子的质子数. (2) B 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_____周期,第 _____族.
B 元素
《易错题》初中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习题(培优练)
![《易错题》初中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习题(培优练)](https://img.taocdn.com/s3/m/2303f732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29.png)
一、选择题1.下列表述Ⅰ、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表述Ⅰ 表述ⅡA SO 2具有漂白性SO 2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B SiO 2具有弱氧化性 工业上利用SiO 2与焦炭制备粗硅C NH 3是电解质NH 3的水溶液可以导电D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可用来干燥H 2S 气体A .AB .BC .CD .D2.下列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1.0 mol·L -1的KNO 3溶液:H +、Fe 2+、Cl -、SO 24-B .1.0 mol·L -1的FeCl 2溶液:NO 3-、Na +、K +、ClO - C .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Na +、Cl -、SO 24-、Fe 3+ D .酸性溶液中:NO 3-、SO 24-、Fe 3+、Mg 2+3.以海绵铜(含有少量CuO 杂质的海绵状的铜)为原料生产CuCl 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CuCl 难溶于水,可溶于氯离子浓度较大的溶液,易水解、氧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溶解”过程中可用浓盐酸代替硫酸B .“溶解”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4H ++2-3NO =Cu 2++2NO 2↑+2H 2O C .“反应”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 2++2Cl -+2-3SO +H 2O=2CuCl↓+2-4SO +2H + D .“烘干”过程可用坩埚在空气中进行4.以下化合物中,不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生成的有①Fe 3O 4;②Fe(OH)3;③HNO 3;④NH 4NO 3;⑤NaAl(OH)4;⑥Na 2CO 3;⑦NaHCO 3;⑧Na 2O 2。
A .0种B .1种C .2种D .3种5.氮化铝(AlN) 是一种新型无机材料。
某学习小组为测定m g 氮化铝(仅含有Al 2O 3杂质)样品中AlN 的纯度,设计如图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已知:AlN+NaOH+H 2O=NaAlO 2+ NH 3↑ A .读数时量气装置两侧液面一定要保持相平B .为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装置中的X 可以是NH 4Cl 溶液C .完全反应后,测得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V mL ,则氮化铝的纯度为41V22400m×100%D .如果撤去导管a ,测得样品的纯度偏高6.将表面镀铜的铝件浸入某种酸中后快速提出,可除去镀层而不损坏铝件。
【免费下载】化学必修二练案易错题
![【免费下载】化学必修二练案易错题](https://img.taocdn.com/s3/m/547d3689360cba1aa811da6c.png)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通保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资,配料不置试仅技卷可术要以是求解指,决机对吊组电顶在气层进设配行备置继进不电行规保空范护载高与中带资负料荷试下卷高问总中题体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中卷下,安与要全过加,度强并工看且作护尽下关可都于能可管地以路缩正高小常中故工资障作料高;试中对卷资于连料继接试电管卷保口破护处坏进理范行高围整中,核资或对料者定试对值卷某,弯些审扁异核度常与固高校定中对盒资图位料纸置试,.卷保编工护写况层复进防杂行腐设自跨备动接与处地装理线置,弯高尤曲中其半资要径料避标试免高卷错等调误,试高要方中求案资技,料术编试交写5、卷底重电保。要气护管设设装线备备置敷4高、调动设中电试作技资气高,术料课中并3中试、件资且包卷管中料拒含试路调试绝线验敷试卷动槽方设技作、案技术,管以术来架及避等系免多统不项启必方动要式方高,案中为;资解对料决整试高套卷中启突语动然文过停电程机气中。课高因件中此中资,管料电壁试力薄卷高、电中接气资口设料不备试严进卷等行保问调护题试装,工置合作调理并试利且技用进术管行,线过要敷关求设运电技行力术高保。中护线资装缆料置敷试做设卷到原技准则术确:指灵在导活分。。线对对盒于于处调差,试动当过保不程护同中装电高置压中高回资中路料资交试料叉卷试时技卷,术调应问试采题技用,术金作是属为指隔调发板试电进人机行员一隔,变开需压处要器理在组;事在同前发一掌生线握内槽图部内 纸故,资障强料时电、,回设需路备要须制进同造行时厂外切家部断出电习具源题高高电中中源资资,料料线试试缆卷卷敷试切设验除完报从毕告而,与采要相用进关高行技中检术资查资料和料试检,卷测并主处且要理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高一化学必修二易错题
![高一化学必修二易错题](https://img.taocdn.com/s3/m/edbec38258fb770bf68a5593.png)
易错题II一、选择题 1.a 、b 、c 、d 四个集气瓶中装有Cl 2、H 2、HCl 、HBr 的任一种气体,若a 、d 两瓶气体混合见光爆炸,a 、b两瓶气体混合瓶壁出现暗红色小液滴,则 c 瓶装的气体是 ( )A. HBrB. HClC. Cl 2D. H 22.甲、乙、丙三种溶液中各含有一种X -(X -为Cl -、Br -或I -),向甲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氯水,则溶液变为橙色,再加入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依次含有的卤素离子有( )A .Br -、Cl -、I -B .Br -、I -、Cl -C .I -、Br -、Cl -D .Cl -、I -、Br -3.已知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放出氯气,现按下图进行卤素的性质实验。
玻璃管内装有分别滴有不同溶液的白色棉球,反应一段时间后,对图中指定部位颜色描述正确的是( )4.X 、Y 和Z 是三种元素,其常见化合价均为-1价,且他们的单质与阴离子彼此能发生下列两个反应:X 2 + 2Y -2X - + Y 2;Y 2 +2Z -2Y - + Z 2 ,则下列正确的是 ( )A. 氧化性:X 2 >Y 2> Z 2B. 还原性:X - < Y - < Z –C. 氧化性:X 2 <Y 2< Z 2D. 还原性:X - > Y - > Z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原子半径:Cl -<Cl <Cl +B .稳定性:H 2S >PH 3>NH 3C .酸性:H 3PO 4<H 2SO 4<HClO 4D .碱性:Al(OH)3<Mg(OH)2<KOH6.已知25 ℃、101 kPa 下,1 mol 石墨完全燃烧生成CO 2放出393.51 kJ 热量、1 mol 金刚石完全燃烧生成CO 2放出395.41 kJ 热量。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B.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C.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D.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① ② ③ ④ A黄绿色 橙色 蓝色 白色 B无色 橙色 紫色 白色 C黄绿色 橙色 蓝色 无色 D黄绿色 无色 紫色 白色二、填空题7. 氟、氯、溴、碘四种卤素元素比较:(1)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2)单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3)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4)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5)单质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8. 有下列物质:He、N2、CaO、CH4、Na2S、KOH、NaHCO3、H2O2、NH4Cl(1)只含有共价键的是;只含有离子键的是;(2)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是;(3)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4)下列变化中:①碘升华②烧碱熔化③食盐溶于水④氯化氢溶于水⑤氧气溶于水⑥过氧化钠溶于水其中没有发生化学键断裂的是;只发生离子键断裂的是;只发生共价键断裂的是;既发生离子键断裂,又发生共价键断裂的是;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易错题》初中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阶段测试(培优练)
![《易错题》初中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阶段测试(培优练)](https://img.taocdn.com/s3/m/2c6eed2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c6.png)
一、选择题1.化学在切断传播途径,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新冠病毒的外壳蛋白质是小分子B.医用酒精通过氧化灭活病毒C.医用口罩可以水洗重复使用D.抗病毒疫苗冷藏存放避免蛋白质受热变性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NH2)、羧基(-COOH),所以其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B.用FeCl3溶液能区分CH3COOH、CH3CH2OH、苯酚三种物质C.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和“泪”都是高级烃D.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18OH和C2H5OH3.已知自动脱水−−−−→R—CHO。
现有A、B、C、D、E、F六种有机物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中A的分子式为C4H8O3。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反应①属于氧化反应B.有机物B、D的最简式相同C.A的同分异构体中,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的有9种D.等物质的量的D、E与足量钠反应,产生H2的量相同4.下列物质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又能使溴水(发生化学反应)褪色的是A.乙烯B.乙烷C.乙醇D.苯5.利用下列反应不能制得括号中纯净物的是A.等物质的量的氯气与乙烷在光照条件下反应(氯乙烷)B.乙烯与水加成(乙醇)C.乙烯与氯气加成(1,2-二氯乙烷)D.氯气与苯用氯化铁作催化剂反应(氯苯)6.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来,一系列举措体现了中国力量。
其中,化学知识起了重要作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能用于杀菌消毒是因为它可使蛋白质发生变性B.新冠病毒直径大约在60~140nm,扩散到空气中不可能形成胶体C.医用口罩由三层无纺布制成,无纺布的主要原料聚丙烯树脂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医用防护服的核心材料是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其单体四氟乙烯属于卤代烃7.下图是制备和研究乙炔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蒸馏水替代a中饱和食盐水可使产生的乙炔更为纯净B.c中溶液的作用是除去H2S、PH3C.d、e中溶液褪色的原理不同D.f处产生明亮、伴有浓烟的火焰8.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常涉及到化学知识。
完整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98adef0912a216157929c8.png)
完整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一种盐X与烧碱混合共热,可放出无色气体Y,Y经一系列氧化后再溶于水可得Z溶液,Y和Z反应又生成X,则X是()A.(NH4)2SO4B.NH4NO3C.NH4Cl D.NH4HCO3【答案】B【详解】一种盐与烧碱混合共热,可放出无色气体Y,则Y为NH3,氨气经一系列氧化后的产物再溶于水可得Z溶液,Z溶液为HNO3溶液,Y和Z溶液反应又可生成X,则盐X是硝酸铵,故选B。
2.下列关于氨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氨水显碱性,是因为氨水是一种弱碱B.氨水和液氨成分相同C.氨水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是NH3·H2O(除水外)D.氨水中共有五种粒子【答案】C【详解】A.氨水显碱,但氨水是混合物,所以一水合氨是弱碱,选项A错误;B.氨水是混合物和液氨是纯净物,所以两者成分不相同,选项B错误;C.氨水中有氨分子、水分子和一水合氨分子,除水外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是NH3•H2O,选项C正确;D.氨水有中性分子:氨分子、水分子和一水合氨分子和离子有铵根离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共六种粒子,选项D错误;答案选C。
3.下列操作不能用于检验氨的是()A.气体能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B.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气体与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靠近D.气体与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答案】C【详解】A.氨气通入酚酞溶液中发生反应NH3+H2O=NH3‧H2O,NH3‧H2O⇌NH4++OH-,溶液呈碱性,酚酞溶液变红,该操作可以能用于检验氨气的存在,A不符题意;B.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可用于检验氨气,B不符题意;C.浓硫酸是难挥发性的酸,氨气与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靠近不会产生白烟,此操作不能用于检验氨气,C符合题意;D.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会和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氯化铵的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中产生白烟,该操作可以用来检验氨气,D不符题意。
《易错题》初中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经典练习题(专题培优)
![《易错题》初中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经典练习题(专题培优)](https://img.taocdn.com/s3/m/52bafc50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87.png)
一、选择题1.现有乙酸和23CH CHCH =的混合物,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 ,则碳的质量分数是 A .()1-a 7B .3a 4C .()61-a 7D .()121-a 132.一定质量的甲烷燃烧后得到的产物为CO 、2CO ,和水蒸气,此混合气体质量为49.6g ,当其缓慢经过无水2CaCl 时,2CaCl 增重25.2g ,原混合气体中2CO 的质量为( ) A .12.5g B .13.2g C .19.7g D .24.4g 3.分子结构丰富多样。
下列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的是 A .乙醇B .乙烯C .甲烷D .乙酸4.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煤焦油是煤的干馏产物之一B .硬化油不易被空气氧化变质,方便储存C .淀粉、纤维素均可在人体内水解生成葡萄糖D .羊毛、蚕丝、牛胰岛素等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5.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乙烯的结构简式:CH 2CH 2 B .丙烯的实验式:CH 2 C .四氯化碳分子的电子式:D .聚丙烯链节的结构简式:-CH 2-CH 2-CH 2- 6.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2S -的结构示意图:B .4CH 分子的比例模型:C .2CO 的电子式为:D .自然界某氯原子:35.517Cl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分子式符合C n (H 2O)m 通式的物质不一定都是糖类B .油脂、淀粉、纤维素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 .氨基酸是两性化合物,能与强酸、强碱反应生成盐D .单糖是不能发生水解的最简单的糖类8.下列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方法,不正确的是 A .用分液漏斗分离四氯化碳与水B .用硝酸银溶液检验自来水中的氯离子C .用溴水区别乙烯与甲烷D .用浓硫酸干燥NH 39.截止到2020年5月18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人数超过482万,在阻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最大程度的体现了我国的政体优势。
其中医用酒精(75%的乙醇)和“84” 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双氧水等均能起到杀菌作用。
《易错题》初中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经典题(专题培优)(1)
![《易错题》初中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经典题(专题培优)(1)](https://img.taocdn.com/s3/m/48833dea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3e.png)
一、选择题1.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 +、K +、Mg 2+、Fe 2+、4NH +、Cl -、Br -、23CO -、24SO -、23SO -中的若干种离子。
取该溶液做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某同学设计并完成如图实验:下列有关判断中正确的是A .该溶液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说明溶液中一定存在Na +,不存在K +B .实验①后溶液呈黄色,说明原溶液中含Fe 2+C .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Na +、Cl -、Br -、23CO -、24SO -D .检测原溶液中是否含有4NH +,可取少量的原溶液,滴加足量的NaOH 浓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气体2.下列做法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的是A .用食醋清洗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CaCO 3)B .用小苏打(NaHCO 3)焙制糕点C .用大量SO 2漂白银耳D .用消毒液(有效成分NaClO)对餐具进行杀菌消毒3.当我们查看葡萄酒标签上的成分信息时,常发现其成分中含有少量SO 2。
下列关于SO 2的说法正确的是( )A .SO 2属于非法添加剂,不该添加到葡萄酒中B .SO 2具有还原性,少量的SO 2可防止葡萄酒氧化变质C .SO 2具有还原性,不能用浓硫酸干燥D .SO 2可以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体现了它的漂白性4.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及其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 .向某溶液中加AgNO 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有Cl -B .向某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原溶液中有NH +4C .向某溶液中加入Na 2CO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有Ba 2+D .向某溶液加入H 2O 2,再加KSCN 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则原溶液中有Fe 2+5.固体粉末X 中可能含有Cu 、FeO 、Fe 2O 3、NaHCO 3、Na 2CO 3、Na 2S 2O 3、NaAlO 2中的若干种。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取X 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气体乙和气体丙都为纯净物B .固体粉末X 中一定含有FeO 、Na 2S 2O 3、NaAlO 2,可能含有NaHCO 3、Na 2CO 3C .溶液丁中一定含有H +、Fe 2+,可能含有Fe 3+D .溶液甲中一定含有AlO 2-,可能含有CO 23-6.如图所示,相同条件下,两个容积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满2NO (不考虑反应2242NO N O )和NO 气体,分别倒置于水槽中,然后通过导管缓慢通入氧气,边通边慢慢摇动试管,直到两个试管内充满液体。
《易错题》初中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经典复习题(专题培优)(1)
![《易错题》初中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经典复习题(专题培优)(1)](https://img.taocdn.com/s3/m/e5ca2450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54.png)
一、选择题1.现有乙酸和23CH CHCH =的混合物,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 ,则碳的质量分数是 A .()1-a 7 B .3a 4 C .()61-a 7 D .()121-a 132.下列化学用语或模型图表示正确的是A .甲烷的球棍模型:B .S 2-的结构示意图为:C .乙炔的结构式:CH≡CHD .羟基的电子式:3.完全燃烧0.1 mol 两种气态烃的混合物,将燃烧产物依次通过足量浓硫酸和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称得浓硫酸增重3.6克,氢氧化钠溶液增重6.6 g ,则混合物中A .一定存在CH 4B .可能存在C 2H 2 C .一定含有C 2H 4D .可能含有C 2H 6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蛋白质遇到双缩脲试剂会呈现紫玫瑰色B .可通过控制溶液的pH 分离氨基酸C .将纤维素溶解在铜氨溶液中,将形成的溶液压入稀硫酸中,取出生成物用水洗涤重新得到蓝色的铜氨纤维D .物证技术中常用茚三酮显现指纹5.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3NH 分子的结构模型:B .3Al +的结构示意图:C .次氯酸钠的电子式:Na :O :Cl :D .HClO 的结构式:H —Cl —O 6.下列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操作 A 除掉碳酸氢钠固体中混有的碳酸钠 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变化B 测定84消毒液的pH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许84消毒液滴在pH 试纸上C 证明乙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将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D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NH +4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 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A.A B.B C.C D.D7.医用一次性口罩的结构如图所示,过滤层所用的材料是聚丙烯,具有阻隔病毒和细菌的作用。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口罩是一种混合物B.聚丙烯难溶于水C.该口罩用完后不应随意丢弃D.用“84”消毒液清洗该口罩上的污溃后可继续使用8.2019年在武汉举办的“世界军运会”开幕式上,主火炬(燃料是天然气)在水中点燃呈现“水交融”的景象,惊艳世界。
《易错题》初中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经典练习题(培优练)
![《易错题》初中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经典练习题(培优练)](https://img.taocdn.com/s3/m/dac44b64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ac.png)
一、选择题1.一定温度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4molNH3和0.5molO2发生反应4NH3(g)+5O2(g)⇌4NO(g)+6H2O(g)。
2min后,NO的浓度为0.06mol·L-1。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2min末,用NO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6mol·L-1·min-1B.2min末,NH3的浓度为0.14mol·L-1C.0~2min内,生成的水的质量为3.24gD.0~2min内,O2的物质的量减少了0.15mol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A B.B C.C D.D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X2(g) +Y2(g)⇌2Z (g)。
已知X2、Y2和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1、0.3mol·L-1、0.2mol·L-1,当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A.Y2为0.2mol·L-1B.Z为0.3mol·L-1C.X2为0.2mol·L-1D.Z为0.4mol·L-1 4.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4A(s )+3B(g)2C(g)+D(g),经2min,B的浓度减少0.6mol•L﹣1.对此反应的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①在2min内,用C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1mol•L﹣1•min﹣1②反应的过程中,只增加A的量,反应速率不变③2分钟内,D的物质的量增加0.2 mol④分别用B、C、D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比值为3:2:1A.①②B.③C.①D.②④5.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4A(s)3B(g)2C(g)D(g)++,经2min达到平衡状态,此时B反应了1.2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充入2N (不参与反应)使压强增大可加快反应速率B .0~2min 内,A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10.4mol L min --⋅⋅C .平衡状态时,B 、C 的反应速率相等D .0~2min 内,C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10.2mol L min --⋅⋅6.对可逆反应4NH 3(g)+5O 2(g)⇌4NO(g)+6H 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达到化学平衡时,6v 正(O 2)=5v 逆(H 2O)B .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 正(NH 3)=3v 逆(H 2O)C .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NO 的同时,消耗xmolNH 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7.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3 mol A 、0.1 molC 、和一定量的B 三种气体。
化学必修二练案易错题
![化学必修二练案易错题](https://img.taocdn.com/s3/m/e8d9bedb910ef12d2af9e784.png)
化学必修二练案易错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序的依据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序的依据是原子的核电荷数C.元素周期表有十六个纵行,也就是十六个族D.元素周期表已发展成为一个稳定的形式,它不可能再有任何新的变化了1.答选B.:解:A、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序的依据是原子的核电荷数,故A错误;B、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序的依据是原子的核电荷数,故B正确;C、元素周期表有十八个纵行,十六个族,故C错误;D、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种数还要增多,仍不稳定,故D错误.1+1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元素的性质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呈周期性的变化B.周期表中,原子序数都等于该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第三周期,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离子半径依次减小D.随核电荷数的递增,VII A族元素的单质熔、沸点升高,碱金属元素单质熔、沸点降低1+1.答D 解A.性质包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这里笼统给出,不合适B.主族元素的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错误C.以Na+、Cl-对照可知错误2.下列各微粒①Na+ H3O+ NH4+② OH- NH2- F-③O2-Mg2+ Al3+ ④CH4 H2O NH3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的正确组合是()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2.答 A3.原子序数为83的元素处于:①第五周期;②第六周期;③ⅣA族;④ⅤA族;⑤ⅡB族,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⑤3.答A4.元素周期表中前7周期的元素数目如下表所示(假设第七周期已排满):请分析周期数与元素数目的关系后预言第8周期最多可能含有的元素种数为()A.18 B.32 C.50 D.644.答C5. 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B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 则A:一定是第二周期元素B:一定是同一主族元素C:可能是第2,3周期元素D:可以互相化和形成化合物5.答C D 解A:一定是第二周期元素-----错,O是第二周期,Si是第三周期B:一定是同一主族元素-----错C:可能是第2,3周期元素-----对D:可以互相化和形成化合物----对,形成SiO2、Li2O6. A、B、C、D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右图所示,A、C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元素原子的质子数.(2)B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周期,第_____族.6.答 3 6主族解因为A、C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元素原子的质子数,观察元素周期表可得,A为氮C为氟B为硫D为氯B位于第三周期,第6主族7.⑶对元素B的单质或化合物描述正确的是。
《易错题》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测试(包含答案解析)(1)
![《易错题》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测试(包含答案解析)(1)](https://img.taocdn.com/s3/m/66707708c8d376eeafaa313f.png)
一、选择题1.(0分)[ID:13748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遇到双缩脲试剂会呈现紫玫瑰色B.可通过控制溶液的pH分离氨基酸C.将纤维素溶解在铜氨溶液中,将形成的溶液压入稀硫酸中,取出生成物用水洗涤重新得到蓝色的铜氨纤维D.物证技术中常用茚三酮显现指纹2.(0分)[ID:13748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240和C540互为同素异形体B.氕、氘、氚是氢元素的三种核素,其中子数相同C.CH3COOH与HCOOCH2CH3互为同系物D.C3H8的一氯取代物有3种3.(0分)[ID:137473]假期,小明随父母外出旅游,不仅饱览了祖国美丽的大好河山,而且经质了收获满满的化学之旅。
乘坐汽车前往景点,小明发现火车就像一座化学材料的“陈列馆”。
下列关于汽车家零部件所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前挡风玻璃属于硅酸盐制品B.安全带属于金属复合材料制品C.橡胶轮胎属于无机高分子材料制品D.座椅表面的真皮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制品4.(0分)[ID:137438]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B.丙烯的实验式:CH2C.四氯化碳分子的电子式:D.聚丙烯链节的结构简式:-CH2-CH2-CH2-5.(0分)[ID:137436]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正丁烷和异丁烷的熔、沸点不相同B.乙烯、苯、乙酸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C.分子式为C4H10的烷烃,其一氯代物有4种D.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6.(0分)[ID:137434]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浓硫酸干燥NH3B.用焰色反应鉴别KCl和K2SO4C.用NaOH溶液除去Cl2中的HCl D.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棉线和羊毛线7.(0分)[ID:137424]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乙醇与金属Na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褪色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C.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液体生成;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乙烯自身生成聚乙烯的反应8.(0分)[ID:1374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臭氧是饮用水的理想消毒剂之一,因为它杀菌能力强且不影响水质B.在食品包装袋内放入铁系保鲜剂可以防止食品因氧化而变质C.因铝制品表面有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层,故可长时间盛放咸菜等腌制食品D.工业上,二氧化硫可用于漂白纸浆以及草帽等编织物9.(0分)[ID:137413]2020 年春节前后,世界各地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
高一化学必修二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一化学必修二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f3669e043323968001c9297.png)
高一化学必修二化学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在未知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硝酸后,沉淀部分溶解,有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判断水溶液中含有A .Cl-,SO B.Cl-,NO C.Cl-,CO D.Cl-,OH-【答案】C【解析】加入硝酸后沉淀部分溶解,且产生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溶液中含有Cl-和CO32-,C项正确。
2.图是利用二氧化硅制备硅及其化合物的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反应②③说明SiO2属于两性氧化物B.由反应④说明酸性,H2SiO3>H2CO3C.硅胶吸水后,经干燥可以重复再生D.图中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C【详解】A.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能和强碱反应,反应方程式为SiO2+2NaOH=Na2SiO3+H2O;但也能和特殊的酸氢氟酸反应,反应方程式为:SiO2+4HF=SiF4↑+2H2O,二氧化硅只是能和特殊酸反应,和其它酸不反应,和酸的反应没有普遍性,所以不能说明其具有两性,A错误;B.高温下SiO2能与Na2CO3固体反应生成Na2SiO3和CO2,不是在常温下进行,且不是在水溶液中进行,不能说明硅酸的酸性强于碳酸,B错误;C.硅胶吸附水后,可通过热脱附方式将水份除去重复使用,C正确;D.图中二氧化硅与氢氟酸、氢氧化钠、碳酸钠的反应,硅酸钠与盐酸的反应、硅酸的分解、硅酸的生成,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答案选C。
【点睛】解答本题时,注重物质的性质及化学与生活,把握物质的性质及发生的反应,注意虽然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但它能和特殊的酸(氢氟酸)反应。
3.下列实验中,固体不会..溶解的是( ) A .氧化铝与足量的稀盐酸混合 B .过氧化钠与足量水混合 C .氢氧化铝与足量的氨水混合 D .木炭与足量浓硫酸共热【答案】C 【详解】A .氧化铝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可完全溶解,故A 错误;B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可完全溶解,故B 错误;C .氢氧化铝与氨水不反应,固体不能溶解,故C 正确;D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木炭与足量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可完全溶解,故D 错误; 故选C 。
高中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学易错题
![高中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学易错题](https://img.taocdn.com/s3/m/ac8f3307376baf1ffc4fad86.png)
有机化学1.下列物质的沸点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CH 3(CH 2)2CH 3 ②CH 3(CH 2)3CH 3 ③(CH 3)3CH ④(CH 3)2CHCH 2CH 3A .②④①③B .④②①③C .④③②① D.②④③①2.下列一定属于不饱和烃的是 ( ) A .C 2H 4B .C 4H 8C .C 3H 8D .C 5H 123.下列烷烃中,不可能是烯烃发生加成反应所得的产物的是( )A .甲烷B .乙烷C .异丁烷D .新戊烷4.下列反应中,能说明烯烃结构的不饱和性质的是( )A .燃烧B .取代反应C .加成反应D .加聚反应5.标准状况下,某气态烷烃和烯烃的混合气体2.24L ,完全燃烧后生成4.05g 水和6.6gCO 2,该烃的组成为( )A .CH 4、C 2H 4B .C 2H 6、C 2H 4 C .CH 4、C 3H 6D .C 2H 6、C 3H 6 6.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 .CH 2=CH 2 + H-OH −−→−催化剂CH 3CH 2OH B .H 2 + Cl 2 2HClC .H CH 3C O+H 2 −−→−催化剂CH 3CH 2OH D.CH 3CH 3 + 2Cl 2 −→−光+ 2HCl7.下列各组物质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CH 2ClCH 2Cl光照A.溴和苯B.溴和溴苯C.水和己烷D.水和硝基苯8.在烃分子中去掉两个氢原子形成一个双键是吸热反应,大约需要117kJ·mol-1~125 kJ·mol-1的热量,但1,3一环已二烯失去两个氢原子变成苯是放热反应,ΔH=-23.4 kJ·mol-1,以上事实表明:A. 1,3一环已二烯加氢是吸热反应B..苯加氢生成环已烷是吸热反应C. 1,3一环已二烯比苯稳定D.苯比1,3一环已二烯稳定9.下列各组物质中,总质量一定时,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为一常量,且与CO2的量的比值一定的一组物质是A.甲烷和乙烯 B.乙炔和苯(C6H6)C.丁烷和2-甲基丙烷 D.苯和甲苯(C6H5CH3)10.工业上将苯的蒸气通过赤热的铁合成一种可作传热载体的化合物,该化合物分子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3种,1mol该化合物催化加氢时最多消耗6mol氢气,判断这种化合物可能是11.已知萘分子的结构简式为,其性质类似与苯。
《易错题》初中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经典习题(培优练)
![《易错题》初中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经典习题(培优练)](https://img.taocdn.com/s3/m/f6b576c187c24028905fc329.png)
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 .干冰的电子式:B .S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C .氧化钠的电子式:D .原子核内有18个中子的氯原子:3517Cl答案:D解析:A .干冰是二氧化碳,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故A 错误; B .S 原子的核电荷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总数,则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B 错误;C .Na 2O 是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故C 错误;D .原子核内有18个中子的氯原子其质量数为17+18=35,符号为3517Cl ,故D 正确;故答案为D 。
2.一定质量的甲烷燃烧后得到的产物为CO 、2CO ,和水蒸气,此混合气体质量为49.6g ,当其缓慢经过无水2CaCl 时,2CaCl 增重25.2g ,原混合气体中2CO 的质量为( ) A .12.5g B .13.2g C .19.7g D .24.4g答案:B【分析】CH 4燃烧产物为CO 、2CO ,和水蒸气,产物通过无水2CaCl 时,无水2CaCl 的作用是吸收水分,无水2CaCl 增重25.2g 为水的质量,根据氢原子守恒可计算CH 4的物质的量,根据碳原子守恒可计算CO 和CO 2的总物质的量,再根据二者质量可计算CO 2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CO 2的质量。
解析:产物通过无水2CaCl 时,无水2CaCl 增重25.2g 为水的质量,所以()225.2g H O 1.4mol 18g /mol n ==,根据H 原子守恒,可以知道:()()4211CH H O 1.4mol 0.7mol 22n n ==⨯=,根据C 原子守恒,则:()CO n +()2CO 0.7mol n =,所以()()2CO CO 49.6g 25.2g 24.4g m m +=-=,所以()20.7mol CO n -⎡⎤⎣⎦()228g /mol CO 44g /mol 24.4g n ⨯+⨯=,()2CO 0.3mol n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0.3mol ⨯44g /mol 13.2g =,B 项正确。
《易错题》初中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阶段练习(培优练)
![《易错题》初中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阶段练习(培优练)](https://img.taocdn.com/s3/m/aa58c19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f5.png)
一、选择题1.化学知识无处不在,下列与古籍记载对应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2.金属材料的制造与使用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
下列文物不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A.陕西西安秦兵马俑B.山西黄河大铁牛C.“曾侯乙”青铜编钟D.南昌“海昏侯”墓中出土的金饼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钠着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石灰石在高温下可用于消除燃煤烟气中的SO2C.二氧化硅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D.利用催化剂可减少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4.古籍中记载的下列事实或现象的形成,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本草纲目》:“野外之鬼磷,其火色青,其状如炬,俗称鬼火”B.《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C.《梦溪笔谈》:“石穴中水所滴者皆为钟乳”D.《本草经疏》:“丹砂(HgS),味甘微寒而无毒……若经伏火……则毒等砒硇,服之必毙”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正常雨水的pH为7.0,酸雨的pH小于7.0B.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C.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过程中,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有害D.食品厂产生的含丰富氮、磷营养素的废水不可以长期排向水库养鱼6.保护环境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造纸厂污水没经处理直接排放B.推广使用太阳能电池C.电动汽车代替部分燃油汽车D.氢能源代替化石能源7.海水提镁的主要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试剂M 是盐酸 ②流程中的反应全部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③操作b 只是过滤 ④用海水晒盐后的饱和溶液加石灰乳制Mg(OH)2⑤采用电解法冶炼镁是因为镁很活泼A .①②③④⑤B .②③C .④⑤D .①④⑤ 8.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 2O 3,含Fe 2O 3等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对上述流程中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 .试剂X 为氢氧化钠溶液,试剂Y 为CO 2B .结合质子(H +)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2-3CO >-2AlO >OH -C .反应Ⅱ中生成Al (OH )3的反应为CO 2+-2AlO +2H 2O=Al (OH )3↓+3HCOD .Al 2O 3熔点很高,电解时向Al 2O 3中加入冰晶石,使Al 2O 3的熔点降低,从而减少冶炼过程中能量消耗9.我校本月提出“节约用水用电,倡导绿色简约生活”。
高一化学必修二化学硫及其化合物 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二化学硫及其化合物 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3284c352d380eb63946d2f.png)
高一化学必修二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错误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详解】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排除了干扰离子,如碳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等,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白色沉淀为硫酸钡,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选项A正确;B.某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大量的气泡,另取一份滴加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可能含有SO32-,不一定含有CO32-,选项B错误;C.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一定为氨气,则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选项C正确;D.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无Fe3+;再加少量氯水,溶液变红,说明加入氯水生成了Fe3+,原溶液中存在Fe2+,选项D正确;答案选B。
2.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相符的一组是A.A B.B C.C D.D【答案】D【详解】A. 向某溶液中加入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可能含有Cl-或SO42-,实验结论不符,A错误;B. 向某溶液中加入 BaCl2溶液再滴加 HCl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可能含有Ag+或SO42-,实验结论不符,B错误;C. 切开金属钠,钠表面的银白色会逐渐变暗,钠在空气中会生成氧化钠,实验结论不符,C 错误;D. 某溶液做焰色反应时,现象为黄色,未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溶液的一定含有 Na+,不能确定是否含有 K+,符合事实,D正确;答案为D。
3.Na2SO3与下列物质的反应中,体现的性质与其他3个反应不同的是A.盐酸B.Ca(OH)2C.BaCl2D.O2【答案】D【详解】A、Na2SO3和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NaCl、SO2、H2O,体现盐的性质;B、Na2SO3和Ca(OH)2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CaSO3、NaOH,体现盐的性质;C、Na2SO3和BaCl2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BaSO3、NaCl,体现盐的性质;D、Na2SO3和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a2SO4,体现还原性;综上所诉,Na2SO3与O2反应体现的性质与其他3个反应不同,故选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必修二练案易错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序的依据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序的依据是原子的核电荷数C.元素周期表有十六个纵行,也就是十六个族D.元素周期表已发展成为一个稳定的形式,它不可能再有任何新的变化了1.答选B.:解:A、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序的依据是原子的核电荷数,故A错误;B、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序的依据是原子的核电荷数,故B正确;C、元素周期表有十八个纵行,十六个族,故C错误;D、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种数还要增多,仍不稳定,故D错误.1+1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元素的性质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呈周期性的变化B.周期表中,原子序数都等于该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第三周期,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离子半径依次减小D.随核电荷数的递增,VII A族元素的单质熔、沸点升高,碱金属元素单质熔、沸点降低1+1.答D 解A.性质包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这里笼统给出,不合适B.主族元素的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错误C.以Na+、Cl-对照可知错误2.下列各微粒①Na+ H3O+ NH4+② OH- NH2- F-③O2- Mg2+ Al3+ ④CH4 H2O NH3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的正确组合是()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2.答 A3.原子序数为83的元素处于:①第五周期;②第六周期;③ⅣA族;④ⅤA族;⑤ⅡB族,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⑤3.答A4.元素周期表中前7周期的元素数目如下表所示(假设第七周期已排满):请分析周期数与元素数目的关系后预言第8周期最多可能含有的元素种数为()A.18 B.32 C.50 D.644.答C5. 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B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 则A:一定是第二周期元素B:一定是同一主族元素C:可能是第2,3周期元素D:可以互相化和形成化合物5.答C D 解A:一定是第二周期元素-----错,O是第二周期,Si是第三周期B:一定是同一主族元素-----错C:可能是第2,3周期元素-----对D:可以互相化和形成化合物----对,形成SiO2、Li2O6. A、B、C、D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右图所示,A、C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元素原子的质子数.(2)B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周期,第_____族.6.答 3 6主族解因为A、C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元素原子的质子数,观察元素周期表可得,A为氮C为氟B为硫D为氯B位于第三周期,第6主族7.⑶对元素B的单质或化合物描述正确的是。
a. B元素的最高正价为+6b. 常温、常压下单质难溶于水c. 单质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d. 在一定条件下镁条能与单质B反应⑷A和D量元素金属性较强的是(写元素符号)。
写出能证明该结论的一个实验事实。
7.答⑶b d(B是氧气或氮气)⑷Na 钠与水反应比镁与反应剧烈后氢氧化钠的碱性比氢氧化镁强(合理即给分)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碱金属元素与氧气化合生成的氧的化合物均属于碱性氧化物B.由于碱金属形成的碱均为强碱,所以碱金属形成的盐均不水解C.金属锂不能保存在煤油中,金属钾可以保存在煤油中D.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钾含量太少,故需施用钾肥8.答选C.解:A、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属于过氧化物(如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A错误;B、碱金属形成的碱均为强碱,但和弱酸形成的盐能发生水解,如碱金属的弱酸盐(Na2CO3)发生水解,故B错误;C、金属锂的密度小于煤油的密度,钾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且都不和煤油反应,所以金属锂不能保存在煤油中,金属钾可以保存在煤油中,故C正确;D、自然界中含钾的物质一般不溶于水(如正长石、白云母等矿石),故D错误.8+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碱金属元素中,所有碱金属的氧化物均属于碱性氧化物B.由于活泼性Na<K,故金属钾可以从NaCl 溶液中置换出钠单质C.碱金属在自然界中都以游离态存在D.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钾含量太少,故需施用钾肥8+1.答D9.钾有以下性质:①钾比水轻②钾的熔点较低③钾与水反应时要放出热量④钾与水反应后溶液呈碱性。
某学生将一小块金属钾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这种操作能证明上述四点性质中的()A、仅①④B、仅④C、除②外D、全部9.答案:D 解析:钾与水反应的现象与Na相似,反应后生成了KOH。
10.下列液体分别与碘水混合,充分振荡,静置后上层液体为紫色,下层液体为无色的是A.四氯化碳B.酒精C.汽油D.氯水10.答C 解碘单质为非极性,易溶于有机溶剂。
汽油在上层,萃取了碘单质,为紫色;下层为水,无色。
A:下层为四氯化碳,显紫色(有机溶剂,萃取了碘);上层为水,显黄色。
B、D均与水互溶,不分层。
11随着卤素原子半径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单质熔、沸点逐渐降低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C.卤素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D.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11.答 B11+1。
随着卤素原子半径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A 单质的熔沸点逐渐升高B 气态氢化物的颜色油浅变深C 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D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11+1 答选B 解HF,HCl,HBr,HI,HAt等卤素气态氢化物均无颜色,故选B.12.将10g NaCl和NaI的混合物溶于水后,通入足量的Cl2,将溶液蒸干灼烧得固体6.34g。
求原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分数。
12.解反应为:2NaI+cl2=2NaCl+I2300 183X 10-6.64用差量法得减少的固体质量为I与CL的质量差为:(127-35.5)*2=91.5x=5.5 所以mNaCl为4.5g 即45%13. 已知A、B、C是单质,D、E、F是化合物。
A是第三周期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B是除稀有气体外第三周期原子序数最大的元素,E是一种淡黄色固体,A、B、C、D、E、F之间有右里所示的转化关系。
试回答: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13.答 IA13+1. A、B、C、D、E、F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一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已知A、C、F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且这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生成盐和水,D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E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E。
G元素是与以上元素既不在同一周期也不在同一主族的短周期主族元素,请回答:(1)写出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2)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3)用电子式表示出B、F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4)以上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均用元素名称回答)(5)实验室制备G的氢化物的化学方程式:(6)如果向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钠盐溶液中滴入1—2滴酚酞,再逐滴滴入稀盐酸①这个过程中相应的现象是②相应的化学方程式:13+1.(1)第三周期第VIA族(1分)(全对得1分)(2)(1分)(3) (2分)(无弧形箭头的不扣分)(4)钠(1分)、钠(1分)(5)2NH4Cl+Ca(OH)2 2NH3 +CaCl2 + 2H2O(2分)(6)14. A、B、C、D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D > C > A > B。
已知:A、B同周期,A、C处于同一主族;C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A、B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之和;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
试回答:(1)写出元素A的名称: A 。
(2)写出由B、D组成的两种化合物的电子式:、。
(3)C的固态氧化物属于晶体。
(4)写出C的氧化物与D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4.答(1)硼;(2)(3)离子(4)Al2O3 + 2OH-= 2AlO2-+ H2O解因为四种元素为短周期元素,A、B同周期,A、C处于同一主族,可知A、B位于第二周期,C、D位于第三周期。
因为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所以D、C有可能是Na、Al;Mg、S两种情况。
因为C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A、B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之和,A、C处于同一主族,所以C为Al15. 已知X,Y,Z为三种原子序数相连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相对强弱顺序是:HXO4>H2YO4>H2ZO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B.非金属活泼性:Y<X<ZC.原子半径:X>Y>ZD。
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电子数的关系:Y=1/2(X+Z)15.答AD 解析:A.正确。
判断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有两个标准:1.其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其非金属性越强。
2.其对应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稳定性越强,其非金属性越强。
B.非金属活泼性:Z<Y<XC.原子半径:X<Y<Z.同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半径越来越小。
D.正确。
HXO4、H2YO4、H3ZO4 可知X、Y、Z的最外电子层上电子数分别为:7、6、5。
16.15. 短周期的A、B两种元素,A原子半径小于B的原子半径,两种元素可形成A是正价的AB2型化合物.下列关于两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A、B可能属于同一周期②A是B的前一周期元素;③A只能是金属元素;④A可能是第二周期IIA族或IV A族元素.A.①③B.②③C.②④D.②③④15. 故选C.解:①若在同周期,A为正价,A在B的前面,则A的半径比B的半径大,与A原子半径小于B的原子半径矛盾,故①错误;②A原子半径小于B的原子半径,A为正价,A的半径比B的半径小,则A应在第二周期,B在在第三周期,故②正确;③两种元素可形成A是正价的AB2型化合物,则A为+2或+4价,即A为C时属于非金属元素,故③错误;④两种元素可形成A是正价的AB2型化合物,则A为+2或+4价,则A应为第二周期IIA族或IV A族元素,故④正确;16.按Li、Na、K、Rb、Cs顺序逐渐递增的性质是[ ]A.单质的还原性B.阳离子的氧化性C.单质的密度D.单质的熔点16.答A解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金属性逐渐增强,A正确。
金属性越强,相应金属阳离子的还原性就越弱,B不正确。
碱金属单质的密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大,但钠的密度大于家的,C不正确。
碱金属单质的熔点逐渐减小,D不正确17.按Li、Na、K、Rb、Cs的顺序依次递减的性质是( )A.元素的金属性B.单质的还原性C.单质的熔点D.单质的密度17. 答案:C解析:从Li→Cs,元素的金属性,单质的还原性都是逐渐增强;单质的熔点依次降低;单质的密度总体是增大的,但ρ(K)<ρ(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