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一易错题错题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易错点总结5篇分享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精选易错点总结5篇提供高中学习容量大,不但要掌握目前的知识,还要把高中的知识与初中的知识溶为一体才能学好。
在读书、听课、研习、总结这四个环节都比初中的学习有更高的要求。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物质的分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食谱鞣稚⒅?(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分散质粒子大小/nm外观特征能否通过滤纸有否丁达尔效应实例溶液小于1均匀、透明、稳定能没有NaCl、蔗糖溶液胶体在1—100之间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能有Fe(OH)3胶体浊液大于100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不能没有泥水二、物质的化学变化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1)根据反响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响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A、化合反响(A+B=AB)B、分解反响(AB=A+B)C、置换反响(A+BC=AC+B)D、复分解反响(AB+CD=AD+CB)(2)根据反响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响分为:A、离子反响: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响.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响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复原反响.B、分子反响(非离子反响)(3)根据反响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响分为:A、氧化复原反响:反响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响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特征:反响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B、非氧化复原反响2、离子反响(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局部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响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响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响,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响.复分解反响这类离子反响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书写方法:写:写出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删:将不参加反响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3)、离子共存问题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响;假设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响,那么不能大量共存.A、结合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Mg2+和OH-等B、结合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CO32-,HCO3-,SO32-,OH-和NH4+等C、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CH3COO-,OH-和HCO3-等.D、发生氧化复原反响、水解反响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待学)注意:题干中的条件: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等离子,酸性(或碱性)那么应考虑所给离子组外,还有大量的H+(或OH-).(4)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六看)(一)看反响是否符合事实:主要看反响能否进行或反响产物是否正确(二)看能否写出离子方程式:纯固体之间的反响不能写离子方程式(三)看化学用语是否正确:化学式、离子符号、沉淀、气体符号、等号等的书写是否符合事实(四)看离子配比是否正确(五)看原子个数、电荷数是否守恒(六)看与量有关的反响表达式是否正确(过量、适量)3、氧化复原反响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响)——是复原剂(有复原性)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复原(发生复原反响)——是氧化剂(有氧化性)教学课题氧化复原反响课时1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氧化复原反响、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原子之间的电子转移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认识氧化复原反响。
高一化学必修一易错题六附详解

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摩尔质量的求算一.选择题(共6小题)1.下列数量的物质中含原子数最多的是()A.4℃时5.4mL水B.标准状况下5.6L二氧化碳C.0.4mol氧气D.10g氖2.关于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CO2和CO,下列叙述:①质量相等;②密度相等;③所含分子数相等;④所含碳原子数相等,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③3.(2012•长宁区二模)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B.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少C.甲的摩尔体积比乙的摩尔体积小D.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4.3.6g碳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完全反应后生成的气体质量为9.2g.则在标准状况下,生成物CO和CO2的体积比为()A.3:2 B.4:1 C.5:1 D.7:45.2.16g X2O5中含有0.1mol氧原子,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2.16 g B.28 C.14 D.14g•mol﹣16.某物质A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产物都是气体.分解方程式为2A=B+2C+2D.测得生成物的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d,则A的式量为()A.7d B.5d C.2.5d D.2d二.填空题(共2小题)7.0.6molg的氧气与0.4mol臭氧 O3质量之比为_________ ,分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_ ,氧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_ .8.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O3),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 ,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__ ,原子的个数之比为_________ ,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2小题)9.在25℃,101kPa条件下,将15L O2通入10L CO和H2的混合气中,使其完全燃烧,干燥后,恢复至原来的温度和压强.(1)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15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中V(CO)= _________ L,V(H2)= _________ L.(2)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 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中V(CO):V(H2)=_____ .(3)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L,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10.(1)12.4g Na2R 含有Na+0.4mol,则Na2R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 ,对原子含R1.6g 的Na2R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2)等质量的氧气(O2)和臭氧(O3),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 ,所含氧原子的个数之比为_________(3)相同条件下,同质量的SO2和SO3气体,体积比为___ ,密度比为_____。
高中化学易错点归纳整理+化学易错知识整理+高一化学易错题集锦及分析

高中化学易错点归纳整理+化学易错知识整理+高一化学易错题集锦及分析高中化学易错点归纳整理化学易错知识整理高中化学易错点归纳(新课标)一、物理性质1、有色气体:2(淡黄绿色)、C l2(黄绿色)、Br2(g)(红棕色)、I2(g)(紫红色)、NO2(红棕色)、O3(淡蓝色)其余均为无色气体。
其它物质的颜色见会考手册的颜色表。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Cl、HBr、HI、NH3、SO2、NO2、F2、Cl2、Br2(g)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2S。
3、熔沸点、状态①同族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减小同族非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增大。
②同族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熔沸点从上到下增大含氢键的NH3、H2O、HF反常。
③常温下呈气态的有机物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的烃、一氯甲烷、甲醛。
④熔沸点比较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不一定。
⑤原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共价键离子晶体熔化只破坏离子键分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⑥常温下呈液态的单质有Br2、;呈气态的单质有H2、O2、O3、N2、F2、Cl2;常温呈液态的无机化合物主要有H2O、H2O2、硫酸、硝酸。
⑦同类有机物一般碳原子数越大熔沸点越高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同分异构体之间:正>异>>新,邻>间>对。
⑧比较熔沸点注意常温下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如白磷>二硫化碳>干冰。
⑨易升华的物质:碘的单质、干冰还有红磷也能升华(隔绝空气情况下),但冷却后变成白磷氯化铝也可三氯化铁在100度左右即可升华。
⑩易液化的气体3、Cl2,3可用作致冷剂。
4、溶解性①常见气体溶解性由大到小3、HCl、SO2、H2S、Cl2、CO2。
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的气体能做喷泉实验的气体3、HF、HCl、HBr、能溶于水的气体2、SO2、Cl2、Br2(g)、H2S、NO2。
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尾气吸收时要用防倒吸装置。
②溶于水的有机物低级醇、醛、酸、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氨基酸。
苯酚微溶。
③卤素单质在有机溶剂中比水中溶解度大。
河南省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易错知识点总结

河南省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易错知识点总结单选题1、下列各项中两组物质间的反应,可以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 .H 2SO 4和NaOH ;HNO 3和Ba (OH )2B .H 2SO 4和Ba (OH )2;BaCl 2和Na 2SO 4C .Na 2CO 3溶液和少量稀盐酸;Na 2CO 3溶液和过量稀盐酸D .H 2SO 4和NaOH ;H 2SO 4和Cu (OH )2答案:AA .H 2SO 4和NaOH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 ++OH -=H 2O ,HNO 3和Ba (OH )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 ++OH -=H 2O ,故A 符合题意;B .H 2SO 4和Ba (OH )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 ++SO42−+2OH -+Ba 2+=2H 2O+BaSO 4,BaCl 2和Na 2SO 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 42−+Ba 2+=BaSO 4,故B 不符合题意;C .Na 2CO 3溶液和少量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H +=HCO 3−,Na 2CO 3溶液和过量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 32−+2H +=CO 2+H 2O ,故C 不符合题意;D .H 2SO 4和NaOH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 ++OH -=H 2O ,H 2SO 4和Cu (OH )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 (OH )2+2H +=Cu 2++2H 2O ,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A 。
2、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2Mg + CO 2点燃2MgO+CB .2NaCl 通电2Na + Cl 2↑C .2NaHCO Δ2CO 3+H 2O+CO 2↑D .Cl 2 +2 KBr = Br 2 +2KC1答案:C分析: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A .反应中,Mg 和C 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 不选;B .反应中,Na 和Cl 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 不选;C .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 选;D.反应中,Cl和Br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故选C。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册)易错题解题技巧汇总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册)易错题解题技巧汇总易错点一:钠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易错题典例】在研究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中,反应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与金属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A.钠的熔点低B.钠的密度小C.钠的硬度小D.钠的金属活动性很强【答案】C【错因分析】以钠与水的反应为载体,考查钠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易错点:(1)对钠与水的反应原理不明确,2Na+2H2O=2NaOH+H2↑;(2)实验现象不熟悉;(3)现象与性质不吻合,如钠浮在水面上得到钠的密度比水小,而不是比水大或其它性质,钠熔化体现钠的熔点低,而不是硬度低。
【解题指导】明确钠与反应的实验现象及钠的性质是解题关键,其中钠单质很软,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是热和电的良导体.钠的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熔点97.81℃,沸点882.9℃,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有:主要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浮在水面上密度比水小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迅速游动反应产生气体(H2)嘶嘶作响反应剧烈溶液呈红色反应生成NaOH,遇酚酞变红易错点二:碱金属的性质【易错题典例】钙和钠相似,也能形成过氧化物,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钙的化学式是Ca2O2B.1mol过氧化钠或过氧化钙跟足量水反应都生成0.5mol氧气C.过氧化钙中阴阳离子数之比为2:1D.过氧化钙中只含离子键【答案】B【解析】A.氧化钙的化学式是CaO2,故A错误;B.因过氧化钠或过氧化钡跟水反应:2H2O+2Na2O2=4NaOH+O2↑,2H2O+2CaO2=2Ca(OH)2+O2↑,都是1mol过氧化物跟足量水反应都生成0.5mol氧气,故B正确;C.过氧化钙中阴离子为过氧根离子,过氧化钙中阴阳离子数之比为1:1,故C错误;D.过氧化钙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故D错误;故选B。
【错因分析】以分析过氧化钙的性质为载体,考查过氧化钠的性质和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易错点:(1)对过氧化钠的组成结构不熟悉,过氧化钠是离子型化合物,Na+和O22-的比值是2:1,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2)不熟悉过氧化钠的主要化学性质,能与水和CO2反应,并生成氧气,且每生成1mol氧气,转移电子数目为2mol电子;(3)知识迁移,不是纯粹模仿,不能根据Na2O2的化学式简单推断Ca2O2,因为钙为+2价。
高一化学必修一易错题错题总结材料

第三、四章易错题总结1、金属钠常常保存在()A水中 B煤油 C石蜡油中 D棕色瓶内2、将一块铝箔,用砂纸打磨表面后,在酒精灯上加热融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融化的是铝B 融化的是Al2O3C 融化物滴落D 融化物不滴落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钠在空气中燃烧时先融化,再燃烧,最后所得产物只有Na2OB 镁因在空气中形成了一薄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了里面的镁,故镁不需要像钠似的特殊保护C 铝制品在生活中非常普遍,这是因为铝不活泼D 铁因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的氧化物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故铁制品往往需涂保护层4、4.6g纯净的金属钠在干燥空气中被氧化后,得到7.0g固体,由此可判断其氧化产物是()A 只有Na2OB 只有Na2O2C Na2O和Na2O2 D无法确定5、将一块金属钠分别投放到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A CuSO4B HClC BaCl2D NaOH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Na与H2O反应:Na + 2H2O = Na+ + 2OH- + H2↑B Na与盐酸反应:2Na + 2H+= 2Na+ + H2↑C钠投入到CuSO4溶液中:Cu2+ + 2Na = Cu + 2Na+D Na与O2反应:4Na + O2= 4Na+ + 2O2-7、在Na和H2O的反应中()A Na 是氧化剂B H2是氧化产物C反应实质是钠置换水电离出的少量的H+ D反应实质是钠置换水中的氢气8、将2.3g金属钠放入100g水中,完全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4100%100 2.3⨯+ B4100%10040.1⨯+-C4100%1004⨯+D4100%100 2.30.1⨯+-9、将一小块钠投入盛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试管里,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B.有气体生成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D.溶液变浑浊10、Al粉投入某无色澄清的溶液中产生H2,则下列离子组合正确的是()A.H+、Ca2+、Na+、NO3-B.Na+、Mg2+、Al3+、Cl-C.Cu2+、Mg2+、Cl-、OH-D.Ba2+、Cl-、OH-、NO3-11、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3mol/L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A.5.4g B.3.6g C.2.7g D.1.8g12、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烧碱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室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Na+浓度增大,有O2放出B.溶液中OH-浓度不变,有H2放出C.溶液中Na+浓度减少,有O2放出D.溶液中OH-浓度增大,有O2放出13、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把和的固体分别溶于等质量的水中,都恰好形成此温度下饱和溶液。
高一化学学习中的错题整理与分析

高一化学学习中的错题整理与分析高中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既涉及丰富的理论知识,也包含大量的实验操作。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错题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他们一个重要的学习素材。
如何有效地整理和分析这些错题,进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成为了许多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
错题本的建立是提升学习效果的重要工具。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当定期总结和整理自己的错题,形成一本专属的错题本。
这本错题本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记录错误,还能促使他们对错误的深度思考。
有目的地回顾这些错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复杂的化学概念和原理。
在整理错题时,记录错误的题目、错误原因和正确答案是必要的。
比如,若一名学生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上出错,可以记录下具体错误的方程式,以及其原应如何书写。
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知识盲点,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错题的分类是一种有效的整理方法。
根据题型、知识点以及难度等级对错题进行分类,能够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侧重点。
例如,某个学生可能在化学反应速率方面出现较多问题,那么可以将与此相关的所有错题汇总在一起,便于日后集中复习。
这种分类管理的方式,不仅有助于减轻学习负担,还能提高学习的针对性。
分析错题的关键在于思想的深化。
简单的记录错误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提高需要分析错误产生的根本原因。
是因为概念不清、计算失误,还是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到位?例如,在物质的量计算中出现错误时,学生需要回顾相关概念,比如摩尔的定义及其应用,这样才能逐渐将薄弱环节补齐。
同样,错题分析的深度还体现在后续的练习中。
一旦找出错误的根源,学生可以针对性的进行强调训练。
例如,针对有机化学反应的理解和运用,除了回顾已做过的题目外,还可以寻找更多相似类型的练习题,进行更为系统的强化。
通过反复练习,学生的理解度和应用能力都会有所提升。
在学习的过程中,错题的整理和分析不仅是对知识的回顾,更是提升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遇到难题时,学生可以尝试从已有的错题中寻找灵感,通过归纳和联想来降低解题的难度。
(完整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易错题错题总结,推荐文档

第三、四章易错题总结1、金属钠常常保存在( )A 水中B 煤油C 石蜡油中D 棕色瓶内2、将一块铝箔,用砂纸打磨表面后,在酒精灯上加热融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融化的是铝B 融化的是Al 2O 3C 融化物滴落D 融化物不滴落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钠在空气中燃烧时先融化,再燃烧,最后所得产物只有Na 2OB 镁因在空气中形成了一薄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了里面的镁,故镁不需要像钠似的特殊保护C 铝制品在生活中非常普遍,这是因为铝不活泼D 铁因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的氧化物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故铁制品往往需涂保护层4、4.6g 纯净的金属钠在干燥空气中被氧化后,得到7.0g 固体,由此可判断其氧化产物是( )A 只有Na 2OB 只有Na 2O 2C Na 2O 和Na 2O 2D 无法确定5、将一块金属钠分别投放到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A CuSO 4B HClC BaCl 2D NaOH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Na 与H 2O 反应:Na + 2H 2O = Na + + 2OH - + H 2 ↑B Na 与盐酸反应:2Na + 2H + = 2Na + + H 2 ↑C 钠投入到CuSO 4溶液中:Cu 2+ + 2Na = Cu + 2Na +D Na 与O2反应:4Na + O 2 = 4Na + + 2O 2-7、在Na 和H 2O 的反应中( )A Na 是氧化剂B H 2是氧化产物C 反应实质是钠置换水电离出的少量的H +D 反应实质是钠置换水中的氢气8、将2.3g 金属钠放入100g 水中,完全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 B 4100%100 2.3⨯+4100%10040.1⨯+-C D 4100%1004⨯+4100%100 2.30.1⨯+-9、将一小块钠投入盛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试管里,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B.有气体生成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D.溶液变浑浊10、Al 粉投入某无色澄清的溶液中产生H 2,则下列离子组合正确的是( )A .H +、Ca 2+、Na +、NO 3-B .Na +、Mg 2+、Al 3+、Cl -C .Cu 2+、Mg 2+、Cl -、OH -D .Ba 2+、Cl -、OH -、NO 3-11、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3mol/L 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A.5.4g B.3.6g C.2.7g D.1.8g12、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烧碱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室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Na+浓度增大,有O2放出B.溶液中OH-浓度不变,有H2放出C.溶液中Na+浓度减少,有O2放出D.溶液中OH-浓度增大,有O2放出13、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把和的固体分别溶于等质量的水中,都恰好形成此温度下饱和溶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四章易错题总结1、金属钠常常保存在()A水中 B煤油 C石蜡油中 D棕色瓶内2、将一块铝箔,用砂纸打磨表面后,在酒精灯上加热融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融化的是铝B 融化的是Al2O3C 融化物滴落D 融化物不滴落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钠在空气中燃烧时先融化,再燃烧,最后所得产物只有Na2OB 镁因在空气中形成了一薄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了里面的镁,故镁不需要像钠似的特殊保护C 铝制品在生活中非常普遍,这是因为铝不活泼D 铁因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的氧化物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故铁制品往往需涂保护层4、4.6g纯净的金属钠在干燥空气中被氧化后,得到7.0g固体,由此可判断其氧化产物是()A 只有Na2OB 只有Na2O2C Na2O和Na2O2 D无法确定5、将一块金属钠分别投放到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A CuSO4B HClC BaCl2D NaOH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Na与H2O反应:Na + 2H2O = Na+ + 2OH- + H2↑B Na与盐酸反应:2Na + 2H+= 2Na+ + H2↑C钠投入到CuSO4溶液中:Cu2+ + 2Na = Cu + 2Na+D Na与O2反应:4Na + O2= 4Na+ + 2O2-7、在Na和H2O的反应中()A Na 是氧化剂B H2是氧化产物C反应实质是钠置换水电离出的少量的H+ D反应实质是钠置换水中的氢气8、将2.3g金属钠放入100g水中,完全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4100%100 2.3⨯+ B4100%10040.1⨯+-C4100%1004⨯+D4100%100 2.30.1⨯+-9、将一小块钠投入盛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试管里,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B.有气体生成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D.溶液变浑浊10、Al粉投入某无色澄清的溶液中产生H2,则下列离子组合正确的是()A.H+、Ca2+、Na+、NO3-B.Na+、Mg2+、Al3+、Cl-C.Cu2+、Mg2+、Cl-、OH-D.Ba2+、Cl-、OH-、NO3-11、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3mol/L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A.5.4g B.3.6g C.2.7g D.1.8g12、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烧碱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室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Na+浓度增大,有O2放出B.溶液中OH-浓度不变,有H2放出C.溶液中Na+浓度减少,有O2放出D.溶液中OH-浓度增大,有O2放出13、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把和的固体分别溶于等质量的水中,都恰好形成此温度下饱和溶液。
则加入和的物质的量的大小为()A n(Na2O)>n(Na2O2)B n(Na2O)<n(Na2O2)C n(Na2O)=n((Na2O2)D 无法确定14、取a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跟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恰好也增加了ag,下列物质中不能满足上述结果的是()A.H2B.COC.C6H12O6D.C12H22O1115、一定温度下,m g 下列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产物与足量的Na2O2固体充分反应,固体质量增加了n g,且n>m,符合要求的物质是()A. H2B.COC. CO和H2的混合物D.CH3CHO16、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的条件下碳酸氢钠产生的二氧化碳多B.同一温度下,与等浓度的盐酸反应时,碳酸氢钠比碳酸钠剧烈C.与同种酸反应生成等量的二氧化碳的时候,所消耗的酸的量相等D.将石灰水加入到碳酸氢钠溶液中会产生沉淀17、用1L 1mol/L的NaOH溶液吸收0.8molCO2,所得溶液中的CO32-和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约是()A 1:3B 1:2C 2:3D 3:218、下列变化不可能通过一步实验直接完成的是()A.Al(OH)3→Al2O3B.Al2O3→Al(OH)3C.Al→AlO-D.Al3+→Al(OH)319、下列各物质属于复盐的是()A Cu2(OH)CO3B KCl·MgCl2·6H2OC NaHSO4D Al2(SO4)320、把Ba(OH)2溶液滴入明矾[KAl(SO4) ·12H2O]溶液中,使SO4全部转化成BaSO4沉淀,此时铝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A Al3+B Al(OH)3C AlO-D Al3+和Al(OH)321、0.1mol/L Al2(SO4)3跟350ml 2mol/LNaOH溶液混合,所得沉淀的质量为()A 78 gB 15.6 gC 7.8 gD 3.9g22、向100mL0.25mol/LAlCl3溶液中加入金属钠,完全反应,恰好生成只含NaCl和NaAlO2的澄清溶液,则加入金属钠的质量是()A.3.45g B.2.3g C.1.15g D.无法计算23、下图表示在某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时,沉淀的物质的量随Ba(OH)2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
该溶液的成分可能是( )A .MgSO 4B .KAl(SO 4)2C .Al 2(SO 4)3D .NaAlO 224、将Na 2O 2投入FeCl 3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 生成白色沉淀B 生成黄色沉淀C 有气泡产生D 无变化25、要Fe (OH )2使氧化成Fe (OH )3,而又不引入杂质,应向悬浊液中加入( )A 盐酸B 浓硝酸C 空气D 过氧化钠26、在有Fe 、FeO 和Fe 2O 3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l 2mol/l 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并放出448ml 的气体(标准状况),此时溶液中无Fe 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三种物质反应时消耗的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3B Fe 2O 3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但Fe 比FeO 的物质的量多C FeO 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但Fe 比Fe 2O 3的物质的量多D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Fe 3+与Cl -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327、向一定量的Fe 、FeO 和Fe 2O 3的混合粉末中,加入100ml 1mol/L 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并放出224ml 的气体(标准状况):在所得的溶液中加入KSCN 溶液无血色出现。
若用相同质量的上述混合粉末高温下同足量的一氧化碳反应,可还原出铁的质量是( )A 11.2 gB 5.6g C2.8 g D 无法计算28、在含FeCl 3、FeCl 2、AlCl 3、NaCl 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 2O 2固体,在空气中充分搅拌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溶液中离子数目变化最小的是( )A Na +B Al 3+C Fe 2+D Fe 3+29、下列特点中,所谓合金必须具有的是( )①具有金属特性 ②通过融合加工 ③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 ④铸造性很好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④D ①④30、2.1g 镁铝合金完全溶于足量的盐酸,生成氢气2.24L(标准状况下),再向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最大是( )A 2.9 gB 4.6 gC 5.5 gD 6.9 g31、Mg 、Zn 、Al 、Fe 四种金属单质分别与足量的稀H 2S04溶液作用放出H 2的物质的量如图所示,y 轴表示H 2的物质的量,则①②③④所表示的金属分别是A Al 、Mg 、Fe 、ZnB Fe 、Zn 、Mg 、AlC Mg 、Al 、Zn 、FeD Zn 、Fe 、Al 、Mg 32、在某表面被氧化的钢铁样品a g 中,加入稀H 2S04150mL ,放出标准状况下的氢气b L ,且铁和氧化铁均完全溶解。
向反应后的溶液里滴加KSCN 溶液无红色出现。
为中和过量的硫酸并使Fe 2+完全沉y x a n(H 2) ① ②③ ④ m淀,恰耗去3mol/LNaOH的溶液200mL。
则原来稀硫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是()A 2mol/LB 1.5mol/L C3.36b mol/L D缺少数据以上都不正确33、将铁粉放入由盐酸、MgCl2溶液、FeCl3溶液、CuCl2溶液组成的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铁粉有剩余,则溶液含有大量的阳离子是()A Cu2+和Fe2+B H+和Cu2+C Fe3+和Fe2+D Fe2+和Mg2+34、有关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检验,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加入硝酸酸化,再滴加KSCN溶液后有血红色物质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有Fe3+存在B.加入盐酸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有大量的存在C.某溶液做焰色反应时火焰为黄色,则该溶液中一定有钠元素,可能有钾元素D.分别含有Mg2+、Cu2+、Fe2+和Na+的四种盐酸溶液,只用NaOH溶液不能一次鉴别出来35、现有25mL 2mol·L-1的Na2CO3溶液和75mL 1mol·L-1的稀盐酸。
①将Na2CO3溶液逐滴滴入稀盐酸中②将稀盐酸逐滴滴入Na2CO3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产生的气体的体积()A均为0.84 L B均为0.56 L C ①>② D ①<②36、将4.6克金属钠投入到足量水中,得a克溶液。
将4.8克金属镁投入到足量盐酸中,得到b克溶液。
假设水的质量与盐酸的质量相等,则反应后两溶液质量关系为()A.a=bB.a>bC.a<bD.无法判断37、16 g CH4完全燃烧,将生成物全部通过过量的Na2O2,Na2O2将增重()A 16 gB 32 gC 4 g D无法判断3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可以跟碱反应,但不能与任何酸反应高温B根据反应SiO2+ CaCO3=CaSiO3+ CO2↑可推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C二氧化碳通入硅酸钠溶液中可以制的澄清的硅酸溶液D二氧化硅被用来制造光导纤维39、除SiO2去固体中混有CaCO3的固体,方法正确的是()A加水,过滤B加热C加盐酸,过滤D加NaOH溶液,过滤40、下列变化中,不可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SiO2Na2SiO3 B. SiO2H2SiO3C .CuSO4CuCl2 D. Cu(OH)2CuO41、熔融烧碱应选用的器皿是()A. 石英坩埚B. 普通玻璃坩埚C. 生铁坩埚D. 陶瓷坩埚42、下列关于硅和硅的化合物叙述不正确的是()①硅晶体的结构和金刚石相似,都是原子晶体②硅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③单晶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④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重要原料⑤二氧化硅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硅原子组成的⑥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任何酸A ①②③B ①⑤⑥C ③④⑤D ②⑤⑥43、下列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H+、K+、HCO3-、Ca2+B OH-、Na+、Mg2+、HCO3-C Na+、H+、Cl-、NO3-D Na+、SiO32-、 H+、Cl-44、如右图所示,从A中通入Cl2,关闭B1阀,打开B2阀时,C处干燥的红色布条看不到明显的现象;当打开B1阀,关闭B2阀后,C试管中红色布条逐渐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