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注入能力

合集下载

初级采油地质工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初级采油地质工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初级采油地质工试题库(含参考答案)1、原始水平岩层受力后,( )都称为向斜。

A、向上凸曲B、倾斜C、向下凹曲D、背斜答案:C2、海相沉积中的滨海相沉积以( )为主,主要是砾石岩和砂岩,平缓海岸区有粘土岩,偶尔可见生物碎屑岩。

A、碳酸盐岩B、碎屑岩C、粉砂岩D、泥质岩答案:B3、数据库记录的显示命令有LIST和()。

A、USEB、DISPC、GOTOD、CREATE答案:B4、油气()作用主要是将产出的油、气分离,以便计量油、气的产量。

A、配产器B、沉砂罐C、封隔器D、分离器答案:D5、全面质量管理把企业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个( )体系。

A、质量B、管理C、有效D、组织答案:C6、生产测井为了解和分析井下技术状况及流体在井下和地层内流动问题提供了手段,它可以检查井下技术状况及井下水动力条件的完整性,可以求取( )的性质参数,可以评价其生产特征及动态变化特征。

A、油藏B、原油C、油气D、油层答案:D7、岩层受力变形后产生一系列弯曲,但未破坏其连续完整性,这样的构造称为( )构造。

A、断层B、褶曲C、褶皱D、弯曲答案:C8、随着沉积盆地基底不断下降和沉积作用的不断进行,沉积物的堆积越来越厚,上覆沉积物的( )也越来越大。

A、地静压力B、动压力C、水动力D、浮力答案:A9、机械沉积是在碎屑的重力()水流的搬运力时发生的。

A、小于B、大于C、小于等于D、等于答案:A10、对电气设备容器外部局部着火而容器()时,可进行灭火剂带电灭火,同时应预防中毒事故。

A、未受破坏B、爆破时C、己爆炸D、己受破坏答案:A11、从技术应用时间顺序和( )上,可将采油技术分为一次采油.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技术。

A、开采顺序B、技术难度C、开采时间D、技术机理答案:D12、通过( )分析,可以掌握抽油机井的工作制度是否合理,掌握抽油机驴头负荷的变化情况,找出影响泵效或抽不出油的原因;与液面等资料结合起来分析,还可以了解油层的供液能力。

聚合物驱注入技术——聚合物驱单管多层分质分压注入技术

聚合物驱注入技术——聚合物驱单管多层分质分压注入技术

分压 注入 后压 力上 升值 相 同。分 析认 为 :低渗透 层段 注入 低分 子 量聚 合物 后 ,聚合 物分 子量 与层 段性 质匹 配趋 于合理 ,使 实际 注入压 力较 高分 子量 时降 低 了一 定幅度 ,导 致分 质分 压注入 后注 入压 力 上升幅 度
与分 压注入基 本相 同。
中国化工贸易
术应用
聚 合物驱 注入 技术
聚合物驱单管 多层分质分压注入技术
唐俊东
( 大庆 油 田有 限责任公 司采 油工程研 究 院。黑龙江 大庆 1 6 3 4 5 3 )
摘 要 :大庆油田聚驱驱替对 象转 向渗透率更低、层 间差异更大的簿差油层后 , 由于薄差油层对 中、 高分子量聚合物的适应性较差, 采用 同一种分 子量的聚合 物驱替 , 造成 了薄差 油层 注入 困难、动用程度低 , 影响聚驱 开发 总体效果, 聚驱分注技术 面临着解 决聚合物分子量与油层渗透率严重不 匹配的挑 战。为此 , 研 究 了聚合物驱 单管多层分质分压 注入技术, 可 实现高渗透率油层控制 注入 量的同时降低粘损率; 低渗透 油层适 当降低分子量和粘度 ,并在 注聚
ZL20 04 1 004 3 755 . 6。
综上所 述 ,聚合 物驱 单管 多层 分质 分压 注入 技术 首次 实现 了聚 合 物驱 多 层分 质 分压 注入 ,对 提 高油 田聚 合 物驱 开发 效果 有 重要 意 义 , 在提 高资 源利 用率 方 面将发 挥重 要 的作用 。该技 术填 补了 国 内外聚 合 物驱 分质分压 注入技 术方面 的空 白 ,达到 国际领先 水平 ,其经济 效益 、 社会 效益显著 。
油规模最 大 的油 田。 大庆 油 田属 于非 均质 多 油层砂 岩 油藏 ,层 问渗透 率级 差对 聚 合物 驱 效果 影响 较大 ,虽然聚 合 物有 一定 的调 整剖面 的作用 ,在 渗透 率级 差大于 2 . 5时 ,采 收率 下 降速度 加 快 。但 另一 方面 ,聚合 物相 对 分子

地质工应知应会

地质工应知应会

地质工应知应会一、选择题(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号填入括号内)1.油井产油量从现象上看与油井产液量和油井含水率有关,产液量越高,含水率越低,则日产油量越()。

A、高B、低C、少D、稳定答案:A2.在油田开发中的(),由于水淹面积小,含油饱和度高,水的相对渗透率低,含水上升速度缓慢。

A、中含水期B、低含水期C、高含水期D、特高含水期答案:B3.在中含水期,含水上升速度(),尤其是高粘度油田。

A、速度中等B、速度特慢C、速度慢D、速度快答案:D4.在高含水期,原油靠注入水携带出来,含水上升速度()。

A、中等B、特慢C、减慢D、加快答案:C5.抽油机井的沉没度过小,就会降低泵的充满系数,()降低。

A、产液量B、含水C、电流D、回压答案:A6.抽油机井示功图的横坐标代表(),纵坐标代表()。

A、光杆冲程,光杆所承受负荷B、光杆所承受负荷,光杆冲程C、活塞冲程,光杆所承受负荷D、光杆所承受负荷,活塞冲程答案:A7.某抽油机井实测示功图中部断脱,该图形在()。

A、上理论负荷线的上方B、上理论负荷线上C、上理论负荷线和下理论负荷线之间D、下理论负荷线的下方答案:D8.某抽油机井实测示功图正常,产量下降,液面上升,该井存在问题是()。

A、油管上部漏失B、游动凡尔漏失C、固定凡尔漏失D、气体影响答案:A9.抽油机井动态控制图的参数偏大区的井( ),表明供液能力不足,抽吸参数过大。

A、流压低、泵效低B、流压低、泵效高C、流压高、泵效低D、流压高、泵效高答案:A10.某抽油机井的流压较高,但泵效低,表明抽油泵失效,该井位于动态控制图的( )。

A、参数偏小区B、参数偏大区C、断脱漏失区D、待落实区答案:C11.某抽油机井的流压为8.O MPa,泵效为70%,采用的机型为CYJl0—3—48HB、,冲程为2.Om,冲次为4次/min,该井位于动态控制图的参数偏小区,要使该井进入动态控制图的合理区,首先应()。

采油工备考试题

采油工备考试题

1.抽油机井配电箱控制电路熔断器通常为(A)A。

A、5B、15C、20D、102.电压表通常也被称为(C)和毫伏表。

A、微伏表B、百分表C、伏特表D、千伏表3.日产液量达到或超过100t的油井,日产液量计量的正常波动范围为±(D)。

A、1%B、2%C、3%D、5%4.目前(D)应录取的资料有吸水能力资料、压力资料、水质资料、井下作业资料等。

A、取心井B、探井C、采油井D、注水井5.油田开发对注入水水质要求悬浮物固体含量不超过(A)mg/L。

A、2B、0.5C、20D、56.随着含水上升,油水两相在油层中流动阻力小于纯油时流动的阻力,井底流动压力(B)。

A、下降B、上升C、稳定D、不变7.调整锯条松紧度时蝶形螺母(C)旋得太紧或太松。

A、不能多次B、开始时不能C、不宜D、不能一次8.主要用来砸击重物(力)的工具是(A)。

A、大锤B、手锤C、撬杠D、千斤顶9.抽油机井取样完成后,应将取样井号、地点、(D)、取样人姓名填写在取样标签上。

A、井排B、班组C、小队D、时间10.处理抽油机尾轴因焊接的止板与横梁尾轴承座之间有空隙,而造成尾轴承座螺栓松动故障的方法是(C)。

A、打紧4条固定螺栓B、更换横梁C、加其他金属板并焊接在止板上D、降低抽油机负荷11.更换抽油机井采油树的胶皮阀门芯子时要先压好井,(C)才能操作。

A、卸松导向螺栓B、关井后C、放空后D、摘掉阀门芯12.excel是建立文字内容与数字的关系的最好(A)。

A、工具B、系统C、内存D、芯片13.在Excel中,按住[Shift]键单击要填充的(A),在任意一个选中的工作表中输入内容,所有选中的工作表中都会填充相同的内容。

A、工作表标签B、单元格C、工作表D、文件夹14.计算机以键盘为媒介的汉字输入方法有(D)和智能拼音等。

A、音标B、表形码C、区位码D、五笔字型15.安装(C)可以防止抽油机平衡重块地脚螺栓松动故障。

A、定位螺栓B、固定螺栓C、锁紧螺母D、垫片16.减速箱漏油故障原因主要有:减速器内润滑油过多;合箱口不严、螺栓松或没抹合箱口胶;减速箱回油槽堵;油封失效或唇口磨损严重;(C),使减速器内压力增大。

聚合物常见检测指标

聚合物常见检测指标

聚合物常见检测指标
聚合物的常见检测指标包括两大类,即一般性质和特殊性质。

一般性质检测指标主要有:
1.残余单体:衡量聚合物中未反应的单体含量。

2.固含量:表示聚合物中固体物质的占比。

3.粒度大小:反映聚合物颗粒的大小和分布。

4.相对分子质量:描述聚合物分子链的长度和大小。

5.水解度:表示聚合物中水解反应的程度。

6.粘度:衡量聚合物溶液的流动性。

7.筛网系数:描述聚合物颗粒通过筛网的难易程度。

8.过滤因子:反映聚合物溶液的过滤性能。

9.溶解速度:表示聚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速率。

特殊性质检测指标主要有:
1.热稳定性:描述聚合物在高温下的稳定性。

2.化学稳定性:表示聚合物在化学环境中的稳定性。

3.盐敏性:反映聚合物对盐类物质的敏感性。

4.剪切安定性:描述聚合物在剪切力作用下的稳定性。

5.注入性:表示聚合物在特定条件下的注入性能。

6.吸附量:描述聚合物对特定物质的吸附能力。

7.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反映聚合物在流动过程中的阻力特性。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检测指标,如端羧基含量、二氧化钛含量、凝集粒子、灰分等,这些指标与聚合物的热稳定性、光学性能、机械性能等密切相关。

请注意,这些指标并非固定不变,具体的检测项目和标准可能因不同的聚合物类型、应用领域和实际需求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指标和标准进行评估和测试。

注聚工考试:注聚中级工考试考试题库(最新版)

注聚工考试:注聚中级工考试考试题库(最新版)

注聚工考试:注聚中级工考试考试题库(最新版)1、单选MF2型灭火器技术参数有重量、压力、有效喷射时间、()、灭火级别、电绝缘性等。

A、有效距离B、泡沫面积C、有效高度D、灭火强度正确答案:A2、单选过滤器滤(江南博哥)芯在正常运行过程中,每()检查一次过滤器。

A、三个月B、六个月C、一年D、一个月正确答案:B3、单选聚合物驱油抽油机井应该选择()、强度较高材质的抽油杆。

A、耐酸B、耐碱C、耐磨D、耐腐蚀正确答案:D4、单选聚合物驱抽油机井由于举升井液粘度变化,在不同的生产阶段,可以应用不同间隙等级的()。

A、组合泵B、整筒泵C、深井泵D、水力喷射泵正确答案:C5、单选使用管钳前应检查()是否牢固,钳柄是否断裂。

A、活动钳口B、固定销钉C、钳牙D、开口调节环正确答案:B6、单选上盘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为()。

A、正断层B、逆断层C、反断层D、平移断层正确答案:B7、单选粘性指进的后果是聚驱前缘突破时间()。

A、滞后B、提前C、不变D、滞后或提前正确答案:B8、问答题聚驱动态监测内容包括哪些?正确答案:①在实施聚合物驱油方案过程中,应对聚合物溶液性能、生产动态、驱油效果等进行定期监测;②水质监测;③聚合物溶液浓度和粘度监测;④生产动态监测。

9、单选表活剂之间的复配,可望达到减少表活剂对生态环境的()。

A、保护B、破坏C、损坏D、污染正确答案:B10、单选聚驱注入状况分析内容不包括()。

A、注入粘度B、注入速度C、含水率D、注入压力保持水平正确答案:C11、单选聚驱见效阶段随着聚合物用量的增加,()增大。

A、油井含水上升幅度和产油上升值B、油井含水下降幅度和产油上升值C、油井含水下降幅度和产油下降值D、油井含水上升幅度和产油下降值正确答案:B12、单选螺杆泵中最主要的元件是由衬套和()组成的。

A、壳体B、螺杆C、支架D、万向轴正确答案:B13、单选吸附过程是可逆的,存在吸附和脱附的()平衡。

A、静态B、动态C、状态D、相对力正确答案:B14、单选随着注入时间的增加,小孔隙中模拟油所占面积越来()。

聚合物驱油田注入与产出聚合物的对比研究

聚合物驱油田注入与产出聚合物的对比研究

FL E 该膜 包 允许 分 子 量小 于 1 IT R, 0×1 的小 分 0 子物 质及 无机 盐类 通过 排 出孔 流 出 , 出液浓 缩 , 产
分液漏斗 ; 2型玻璃砂心漏斗 ; G一 微量滴定管等。
用蒸馏水稀释 , 多次重复该过程。按该方法处理 G2 D 2一 5 分
选 用 B O A 为 10 K 的 P L IO L IM X 0 E LC N X
中聚合物的浓度 、 相对分子质量 、 水解度 , 并对其
影 响 因素作 了初 步分 析 。
1 试 验 条 件
主 要仪 器 : 向流超 滤 系 统 ; 切 真空 干 燥 箱 ; 乌 氏黏 度计 ; 温水浴 ; 流 电动 搅拌 器 ; 析天平 ; 恒 直 分
试 验用 水 采 用 G 2 D 2一X 9井 产 出水 。水 质 5 分 析 结 果 显 示 , K + N ]为 l7 7 mgL [ a 8 / , [ a ] 187m / , M “ ] 2. 1m / , C 为 7 . gL [ g 为 05 g L 总 矿 化 度为 504m / p 值为 8 1 。 O gL,H .2 根据 孤 岛油 田西 区 N 3— g 6单 元 井 网 分布 情 况 和西 区 N 3— g 6注 聚工 作 进度 及 油 水 井数 据 选 取 5 口 取 样 井 : D 2 1 G X N , D 2 —0 G XN ,D 28 G X , Gx D 4一l G X 2 ,D 4— 。注 聚时间 为 20 02年 6月 。
晚、 层位越深、 井距越大, 聚合物在地下受到的降解和水解作用越严重。 关键词 聚合物 驱 产 出液 超 滤 聚合 物 分子 量 水解度
聚合 物 驱油作 为化学 驱 油方法 在 实践 中越来 越 重要 。到 目前 为 止 , 利 油 田实 施 的注 聚 区块 胜 增 油在 10× 0 t 3 1 以上 J 。准确监 测油井 产 出液

大庆油田聚合物配制注入技术优化简化

大庆油田聚合物配制注入技术优化简化
了 大幅度 降低 ,单 井平 均 建设投 资 降低 了 4%。到 2 1 年底 ,已 实施 聚 合物 驱 工 业 开发 区块 6 0 00 1 个 ,共建 成 注入 井 1 7 599口,聚合 物 配制 站 2 座 ,聚合 物 注入 站 26 ,形 成 了年 注 聚合 物 干 0 4座
粉 2 . X1 的 配制 、注入 能 力。2 1 年 聚合 物驱 产 油 1 9 1 0 t 5 00 8万吨 , 占大庆 油田总 产油量 的 3 %。 2 2
动调节 ( 母液流量计输 出信号给 自动调节阀) 。根 调节水量进行目的液配制注入。 聚 合物 母 液输送 工 艺 由一管 单 站简 化 为一 管两 据单井配聚量,按比咧 站。在聚驱工业化推广初期 ,因为没有高扬程 、大 单 井 流量 调节 方式 由手 动 改为 自动 ,减轻 了员
1 2 母液输 送 工艺 .
1 配制注入技术发展历程
1 3 注入工 艺 .
1 1 配制工 艺 .’
131 单泵 单 井注入 工 艺初 始 阶段 ..
19 年 ,大庆 油 田首次在采 油三 厂北二 西 、 95 试验阶段 ,针对聚合物配制工艺流程长及设备多导 采油一厂北一西进行聚合物驱油的工业化应用。注 致 的投 资高 、生产维 护成本 高 的问题 ,20 年 , 人工艺依据矿场试验站的工艺技术 ,采用单泵单井 00 经过对配制l艺优化简化 ,开始采用不设专用储罐 流程 ,即每 口注入井独立配置注入泵升压母液 ,根 T 配制 的母液 “ 流程 ” 短 。该流程取消了早期聚合物 据单井注入量的要求调整单泵排量 ,之后按 比例与 配制 中的母液储罐 ,节约总罐容约 5 %;同时省去 水 混 合 。 0 该工艺的优点是每台泵与每 口井的压力 、流量 了熟化罐和储罐中间的转输泵 ,过滤器移至外输泵 匹 配 ,流 量及 压力 调 节时无 需 大 幅度节 流 ,能量 利 出口,外输泵直接从熟化罐中吸取聚合物母液 ,经

污水配制聚合物注入能力研究

污水配制聚合物注入能力研究

・ -- --- - ・一
1 4
1 9
自动 监 控 记 录 装 置 ; 美国B r o o k f i e l d DV— I粘 度 计 , 电子天 平 , 恒 速搅 拌器 。
2 实验材料

*一 2 5
大庆炼化 公 司生 产 1 4 0 0万 、 1 6 0 0万 、 1 9 0 0万 和 2 5 0 0万 分 子 量 聚 合 物 干 粉 ; 实 验 用 污 水 取 自采 油 厂 现场 提取 污水 , 矿 化 度 大约 为 4 0 0 0 ag r / L, 实 验 用 清 水为 实验 室配置 矿 化度 5 0 8 mg / L的离 子水 , 实 验 用
杏北 开 发 区 自葡 I 1 ~ 3油 层 聚 驱 工 业 化 生 产 以来 , 已 经 有 7个 工 业 化 聚 驱 区 块 。 今 后 , 还将 有其 它聚驱 区块 陆续投 入开 发 。为 了改善 注入体 系粘度
和避免 污 水 外排 , 目 前 5个 注 聚 区 块 全 部 采 用 超 高 分 子量 聚合物 体系 , 取得 了一定 的聚驱 开发 效果 , 但 由于 已开发各 区块 在油 层性质 、 剩 余油 分布 状况 、 注
0 5 0 0 1 0 0 0 1 5 0 0 2 0 0 0 2 5 0 0 3 0 0 0
同 。因此 , 有 必要 开展不 同渗透率 、 不 同分 子量及不 同 注 入 浓 度 的 岩 5 - 注入 实验 , 搞 清 杏 北 开 发 区葡 I 1 3油 层 不 同 油 层 性 质 的 合 理 聚 驱 注 入 参 数 , 为 进
油 层 的 聚 驱 注 入 参 数 适 应 性 不 同 也 是 影 响 动 用 状 况 的主要 因素 。 由于注入 参数 对采 收率 的影 响程度不

以渤海A油田为例分析聚合物驱注入压力

以渤海A油田为例分析聚合物驱注入压力

渗 透层 , 并经 过较 长 时 间才 在 高渗 透层 段 建立 起 一定
阻力 ( 图 2 。这 说 明不 断有 中低 渗 透 层 段 得 到 动 见 )
用 , 术 应用 效果 较好 。 技
因素包 括 聚合物 的相 对分子 质量 、 质量 浓度 、 度及 注 黏
入段 塞 的大 小 和注入 速度 等H 。 本 文 分析 了 渤海 A 油 田聚 合 物驱 注入 压 力 的变
效 回返期 和 后续水 驱 阶段 , 注入 压力会 明显 下 降 , 后 然 逐 渐趋 于平 稳 , 仍高 于水驱 时 的压力 , 明转水 驱 后 但 说 聚合物 溶液 在油 层 中仍发挥 作用 ( 图 1 。 见 )
图 3 W 4, 5, 6, 7, 8 井 口 注 入 压 力 变 化 W W W W 井
11 注 入 压 力 缓 慢 上 升 .
降, 已经形成 的“ 阻力场 ” 因继续外 推 而破坏 , 时 不仅 此
中低 渗透层 得不 到动 用 ,而且 高渗透 层 的压 力也 随之
下降 ( 见图 4 。相应 的技 术措 施应 , ) 是加 大 聚合 物前缘
段塞 的注 入或进 行有 效调 剖 ,保证 注入 压力 的平 稳 或 缓慢 上升 。
化情 况并进 行 了分类 ,提 出 了注入压 力 出现异 常 时 的
对策 . 然后 介绍 了治 理高压 井 和低压 井 的一些 措施 , 这 对改 善聚 合物 驱油 田开发 效果 具有 重要 意义 。
l 注 聚井 压力 变 化 类 型
聚 合物 驱 时 注入 压 力 的变 化 与许 多 因素有 关 . 它 可 直接影 响 注聚效 果 。 正确 分析 注 聚压力 的变化 趋势 ,
聚 压力 的进一 步上 升 , 聚合 物 逐渐进 入 中低渗 透 层 , 聚

改善注聚后期效果的相关讨论

改善注聚后期效果的相关讨论

改善注聚后期效果的相关讨论摘要:本文主要是分析了注聚开发过程中,由于注聚工艺、地层发育及产出液性质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油水井出现地层堵塞、欠注、聚窜、油井低液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注聚开发效果。

针对存在的问题实施有效措施,达到提高聚驱采出程度的目的。

关键词:注聚堵塞聚合物聚合物驱采油是一种推广程度最高的三次采油方法,主要是通过增加水相的粘度、减小水油流度比,来提高注入水的平面波及系数及纵向波及系数,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

随着注聚进程的深入,开发过程中暴露出来高压注入井增多、地层堵塞、窜聚、含水回返井增多、储层认识不足等矛盾,给提高开发效果带来不同程度的制约影响。

因此解决以上问题成了提高注聚开发效果的主要手段。

一、注聚开发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注聚开发过程中,由于注聚工艺、地层发育及产出液性质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油水井出现地层堵塞、欠注、聚窜、油井低液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注聚开发效果。

1.受聚合物驱影响,部分油井液量较低由于受聚合物驱的影响,渗流阻力增加,油井普遍出现液面下降,产液量下降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油井堵塞、地层能量不足等原因造成的。

2.油井堵塞问题当聚合物注入储层后,储层中的易迁移颗粒被聚合物所束缚,变为不易迁移颗粒,这种聚合物溶液的吸附滞留使储层渗透率降低75%-96%,导致地下流体流动阻力增大。

相同岩心条件下,聚合物相对分子量、浓度、注人速度越高,阻力系数越大.聚合物分子量相同,储层渗透率降低,则阻力系数增大。

具体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注聚合物井所选择的区块地质条件发育差。

非均质性强,油层厚度相对薄,孔隙度和渗透率低,注聚合物井和采油井之间的连通性差等,这些是诱发注聚合物井出现堵塞的地质方面的原因。

油层伤害,从钻井开始,各种施工作业环节,由于外来固体颗粒的侵入、运移、粘土膨胀导致近井地层渗透率下降。

当出现堵塞现象的注聚合物井进行反吐时,可以明显地观察到反排液中含有泥浆滤饼、压裂砂、管线锈蚀落物。

渤海油田早期聚合物驱注入能力综合研究

渤海油田早期聚合物驱注入能力综合研究


2 0 1 3 S e i . T e e h . E n g r g .
渤 海 油 田早 期 聚 合 物 驱 注 入 能 力综 合 研 究
靳 宝光 姜 汉桥 张贤松 郑 伟 杨 菁
(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北京 1 0 2 2 4 9 ; 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 室 , 中海油研 究总院 , 北京 1 0 0 0 2 7 )
1 早期注聚注入能力物理模拟研究
1 . 1 实验 材料
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 海上油 田产量的持续增 长已经 成 为 国家 石 油 产 量 增 长 和产 量 接 替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J 。对 比各种 提 高采 收 率 方式 , 渤 海 油 田形 成 了 以聚合 物驱 为 主 的提 高 采 收率 技 术 [ 7 1 。海 上 油 田
1 . 1 . 2 聚合 物 参数
开发过程 中, 由于受 到平 台寿命 的限制 , 海 洋石油
生 产需 要在 较 短 的时 间 取 得 最大 的采 收率 , 决 定 了 渤 海 油 田 实 施 聚 合 物 驱 技 术 应 突 出 一 个 “ 早’ ’ 字㈨。 。 。 现场应 用 聚合 物 驱 时 , 聚 合 物 的 注入 能力 是 影 响其 驱油 效 果 的 主 要 因素 ¨ l 1 。 笔 者 以 渤 海 油 田 某 油 藏为 研 究 对 象 , 模 拟 实 际油 藏 条 件 , 应 用 物 理 模 拟 和数 值 模 拟 方 法 对 早 期 注 聚 注 入 压 力 的 变 化


通过 物理模 拟实验研 究不 同注聚时机条件下注 入能力 的变化 规律 ; 在此 基础上 , 结合 渤海某油 田实 际数据 , 利用油

孤东油田提高聚合物注入过程中黏度保留率的研究

孤东油田提高聚合物注入过程中黏度保留率的研究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第14卷第3期A D V A N C ES I N FI N E P E TR O C H E M I C A L S孤东油田提高聚合物注入过程中黏度保留率的研究李青华(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00)【摘要]针对聚合物注入过程中黏度保留率较低,考察了配制条件、注入泵剪切作用、管线长度、注入速度、污水中还原性物质、固体悬浮物、原油对H PA M溶液黏度损失的影响。

结果表明,配制条件对H PA M溶液的黏度损失率为5.80%;注入泵剪切作用对H PA M溶液的黏度损失率为5.45%;管线长度和注入速度对H P A M黏度影响较小;污水对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影响最大,存放30d,处理污水配制的聚合物溶液黏度保留率最高,黏度为16.7m Pa.s’未经处理污水配制的H P A M溶液黏度最低,为9.4m P a s。

[关键词]聚合物驱黏度损失聚丙烯酰胺保留率聚合物驱作为一种主要的提高采收率的化学驱已在国内较大范围推广¨J,该技术主要通过注入聚合物溶液或凝胶体系,改善水驱效果,提高采收率旧镅J。

孤东油田自92年开展国家级重点科研攻关项目“小井距三元复合驱先导试验”以来,聚合物驱得到了大规模的实施,积累了丰富的矿场试验,逐步形成了具有孤东特色的三次采油配套技术。

近年来,随着聚合物驱油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和聚合物驱矿场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现场存在产出水矿化度升高、还原性物质增加等问题,均使聚合物黏度损失归J。

1实验1.1原料与仪器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 PA M,胜利油田地质院提供,固含量为91.3%。

污水,孤东油田注入水,矿化度为9295m g/L,离子组成为(m g/L):C a2+240,M92+48,N a+3229,H C03—556,C1—5222。

N a C l,K C I,C a C l2,N a2S04,M gC l2,N a H C03,均为分析纯。

《聚合物水动力尺寸及注入界限研究》

《聚合物水动力尺寸及注入界限研究》

《聚合物水动力尺寸及注入界限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当今的科技和工业发展中,聚合物作为重要的一类材料,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化工制造、电子工程等多个领域。

其水动力尺寸及注入界限的研究,对于理解聚合物在液体环境中的行为,以及其在特定应用中的性能表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聚合物水动力尺寸及注入界限的研究进行详细的探讨。

二、聚合物水动力尺寸聚合物水动力尺寸是指聚合物在溶液中的实际尺寸,它受到聚合物分子量、结构、溶液的pH值、离子强度、温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对于理解聚合物在溶液中的行为和性能,以及其在生物医药、化工制造等领域的实际应用,具有关键的作用。

研究聚合物水动力尺寸的方法主要有动态光散射法、透射电镜法等。

其中,动态光散射法因其操作简便、测量范围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聚合物水动力尺寸的测量。

通过动态光散射法,我们可以得到聚合物在溶液中的流体力学直径,从而了解其在水中的实际尺寸。

三、聚合物注入界限聚合物的注入界限是指其在特定条件下,如压力、温度等条件下,能够成功注入到目标介质中的最大分子量或尺寸范围。

对于不同的应用领域,如石油开采、生物医药等,聚合物的注入界限是决定其能否成功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

影响聚合物注入界限的因素主要有溶液的pH值、离子强度、温度等。

此外,聚合物的分子量、结构等也会对其注入界限产生影响。

因此,在研究聚合物的注入界限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四、研究方法与结果对于聚合物水动力尺寸及注入界限的研究,我们采用了动态光散射法进行测量。

首先,我们制备了不同分子量、不同结构的聚合物溶液,然后通过动态光散射法测量其在不同pH值、离子强度和温度条件下的水动力尺寸。

同时,我们也进行了聚合物的注入实验,观察其在不同条件下的注入效果。

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聚合物水动力尺寸与pH值、离子强度和温度的关系曲线,以及不同条件下聚合物的注入界限。

这些结果为我们理解聚合物在溶液中的行为和性能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五、结论与展望通过研究,我们了解了聚合物水动力尺寸及注入界限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

聚合物驱多段塞交替注入方式及现场应用

聚合物驱多段塞交替注入方式及现场应用

聚合物驱多段塞交替注入方式及现场应用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对于一些材料是必要的,而对于这些材料的运输往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所以很多时候会需要特殊的运输方式,以确保材料能够在预定时间内到达指定位置而不受任何影响。

近年来,聚合物驱多段塞注入技术正在发展,并在现场中得到了应用。

聚合物驱多段塞注入技术是一种技术,主要用于向多个塞子中注入高粘度液体,以及将多个塞子中的内容进行混合。

采用驱动柱挤压技术将压力传递至注入液体,使液体在高压状态下从一个塞子向另一个塞子进行传输,从而实现了混合的目的。

传统的传输方式通常都是在固定的压力范围内持续注入,并且粘度较高的液体较难传输,容易发生堵塞现象,从而影响后续的操作,而聚合物驱多段塞注入技术则是在没有增加额外压力的前提下,实现了粘度更高的液体的运输,从而避免了发生堵塞的现象。

此外,聚合物驱多段塞注入技术在现场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石化行业、精细化工等,它可以使用低压低流量的方式注入高粘度的液体,提高运输的效率,同时可以在指定的位置进行混合和控制,有效地提高了生产率。

在很多生产场合,它可以实现精确的控制,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质量管理,在管理过程中更加高效,节约了成本。

目前聚合物驱多段塞注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它可以有效的提高现场的效率,节约成本,提高生产加工效果。

它也可以在应用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控制,避免材料的损失,有效保障了产品质量。

总之,聚合物驱多段塞注入技术不仅可以更高效地传输高粘度液体,在现场中也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和混合,从而节约成本并提高工作效率,为提高行业生产效率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聚合物注入能力

聚合物注入能力

聚合物溶液注入能力实验研究(一)注入能力定义一口井的注入能力定义为:PQ I ∆=式中:Q ——井的体积流量,m 3/d ;ΔP ——井底流动压力与某一标准压力之间的压力降,Mpa 。

(二)实验方案开展三种聚合物(炼化中分、抗盐2500万、3500万)清水体系在天然岩芯中的注入能力实验研究,其中炼化中分1000mg/L ,抗盐2500万和3500万850mg/L 、1000mg/L 。

(三)实验结果下表列出了各块岩芯注聚合物溶液的实测数据:表1-1 2-7#岩芯:注聚合物溶液实测数据表表1-3 1-1#岩芯:注聚合物溶液实测数据表表1-5 2-2#岩芯:注聚合物溶液实测数据表(四)聚合物溶液注入能力分析实验在6块天然岩芯上开展了不同分子量、不同浓度聚合物溶液的可注性研究,流量变化范围为1.8~480mL/min ,图2~图8为各天然岩芯注入不同性质聚合物溶液的流动特性曲线(Q ~ΔP 关系曲线),为实测数据的实点连接。

从图可知,1#和2#两类物性的岩芯,聚合物的分子量、浓度都对其注入能力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从流动曲线可以看出,当起初流量较低时,Q ~ΔP 基本都近似呈线性增加,而当流量高到一定程度时,曲线体现出各种不同规律的变化趋势。

一般而言,聚合物溶液在岩芯中流动时其流动特征如图1所示:在经历线性流动后,曲线非线性大致有两种趋势:(1)压差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明显加快;(2)压差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变缓。

前者主要是由于高流速下,聚合物分子在孔隙介质中伸缩和舒张产生粘弹性或岩芯端面污染所引起;后者主要是由于聚合物分子在孔隙结构中运移时因孔隙壁面的剪切降解所致。

2500万)流动特性曲线中分)流动特性曲线3500万)流动特性曲线在2#类岩芯上的流动特性对比曲线从实际流动曲线可以看出,2#类岩芯在注入三种分子量聚合物溶液时,在整个流速范围之内(1.8~480mL/h )其Q ~ΔP 关系曲线基本呈线性增加,说明在高流速下,聚合物溶液粘弹性所引起的压力增加与机械降解所引起的压力降低相当,可注性较好;或者可以认为该类岩芯采用聚合物驱油可以有效发挥聚合物的粘弹特性,而并不至于机械降解等一系列负面效应严重地影响其驱油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合物溶液注入能力实验研究
(一)注入能力定义
一口井的注入能力定义为:P
Q I ∆=
式中:Q ——井的体积流量,m 3/d ;
ΔP ——井底流动压力与某一标准压力之间的压力降,Mpa 。

(二)实验方案
开展三种聚合物(炼化中分、抗盐2500万、3500万)清水体系在天然岩芯中的注入能力实验研究,其中炼化中分1000mg/L ,抗盐2500万和3500万850mg/L 、1000mg/L 。

(三)实验结果
下表列出了各块岩芯注聚合物溶液的实测数据:
表1-1 2-7#岩芯:注聚合物溶液实测数据表
表1-3 1-1#岩芯:注聚合物溶液实测数据表
表1-5 2-2#岩芯:注聚合物溶液实测数据表
(四)聚合物溶液注入能力分析
实验在6块天然岩芯上开展了不同分子量、不同浓度聚合物溶液的可注性研究,流量变化范围为1.8~480mL/min ,图2~图8为各天然岩芯注入不同性质聚合物溶液的流动特性曲线(Q ~ΔP 关系曲线),为实测数据的实点连接。

从图可知,1#和2#两类物性的岩芯,聚合物的分子量、浓度都对其注入能力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从流动曲线可以看出,当
起初流量较低时,Q ~ΔP 基本都近似呈线性增加,而当流量高到一定程度时,曲线体现出各种不同规律的变化趋势。

一般而言,聚合物溶液在岩芯
中流动时其流动特征如图1所示:在经历线性流动后,曲线非线性大致有两种趋势:(1)压差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明显加快;(2)压差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变缓。

前者主要是由于高流速下,聚合物分子在孔隙介质中伸缩和舒张产生粘弹性或岩芯端面污染所引起;后者主要是由于聚合物分子在孔隙结构中运移时因孔隙壁面的剪切降解所致。

2500万)流动特性曲线中分)流动特性曲线
3500万)流动特性曲线
在2#类岩芯上的流动特性对比曲线
从实际流动曲线可以看出,2#类岩芯在注入三种分子量聚合物溶液时,在整个流速范围之内(1.8~480mL/h )其Q ~ΔP 关系曲线基本呈线性增加,说明在高流速下,聚合物溶液粘弹性所引起的压力增加与机械降解所引起的压力降低相当,可注性较好;或者可以认为该类岩芯采用聚合物驱油可以有效发挥聚合物的粘弹特性,而并不至于机械降解等一系列负面效应严重地影响其驱油效果。

从中可发现,虽然在注入中期Q ~ΔP 曲线有一段“平台”期(以1000mg/L ,2500万注入时最为明显,图3),但之后曲线马上又恢复线性变化,说明在前期聚合物溶液低速注入时,在岩芯端面造成了污染,而在随后的高流速下,这种堵塞得以消除,注入性能恢复。

同时从图5可以看出,聚合物分子量对注入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炼化中分聚合物溶液的流动曲线依次位于分子量2500万和3500万聚合物溶液的流动曲线之上。

同样在1#类岩芯上的流动曲线(图10)体现出了相同的变化特征,说明在注入能力上,较低分子量聚合物具有比高或特高分子量聚
在1#类岩芯上的流动特性曲线对比 3500万)流动特性曲线
在1#和2#两类岩芯中的流动特性曲线对比
合物独特的优势。

然而,对比分析各类聚合物在1#类岩芯中的流动特征可看出,流量升高后,Q~ΔP曲线非线性变化类似前述的第(2)种特征,图6、图7对比发现,分子量2500万聚合物浓度从850mg/L升高到1000mg/L时,这种非线性特征更为显著。

说明对于物性相对较差的1#类岩芯,在聚合物溶液注入时,在高流速下机械降解居于主导地位,换句话说,在较高流速下,高分子量聚合物溶液在该类储层中较易发生机械降解,从注入能力角度讲,注入性能会稍有所增强。

从相同聚合物溶液在1#和2#类岩芯中的流动特性曲线对比可以看出(图10),两类岩芯差别很大,2#类岩芯的流动曲线远在1#类岩芯的上方,在相同流量下,聚合物溶液在2#类岩芯上流动稳定时的压力值明显低于1#类岩芯上的压力值。

由上可知,实验三种聚合物在浓度1000mg/L时,在2#类岩芯中都具有较好的注入能力,因此就没必要开展浓度850mg/L聚合物溶液在2#类岩芯中的注入能力实验,加之天然岩芯数量的限制,分子量3500万聚合物在1#类岩芯中的注入能力实验仅开展了850mg/L的实验浓度。

将图5、图10和图11的实测数据点进行线性拟合,得到图12~图14,由上述注入能力定义可知,注入因子应为Q~ΔP曲线的斜率,聚合物溶液在天然岩芯中注入因子的大小在前面实验结果表中已列出。

注入因子只与聚合物溶液性质、油藏岩石与流体性质及注入条件有关,与聚合物溶液的累积注入量(或与时间)无关,结合注入因子数据,从拟合结果曲线可以看出,在2#类岩芯上,
1000mg/L炼化中分聚合物溶液的注入能力是1000mg/L抗盐2500万聚合物注入能力的1.13倍,而2500万和3500万聚合物的注入能力相当,注入因子拟合曲线基本重合;在1#类岩芯上,
850mg/L
芯中的注入因子拟合结果
抗盐2500万聚合物溶液的注入能力是850mg/L3500万聚合物注入能力的1.59倍。

1#和2#两类岩芯中的注入因子拟合结果
1#岩芯中的注入因子拟合结果
纵上可知:
(1)聚合物分子量增大,溶液浓度增加,注入性能变差,且与2#类实验岩芯相比,这种影响在1#类岩芯上更为显著。

(2)聚合物溶液在1#和2#两类天然岩芯中的注入能力差别较大,其中在相同条件下2#类岩芯的可注性要优于1#类岩芯,但相反对于1#类岩芯,随着流速的增加其注入性会稍有所增强;实验认为在较高流速下,2#类岩芯中聚合物溶液的粘弹性效应和机械降解相当,而1#类岩芯在聚合物溶液以较高流速注入时,机械降解却居于主导地位。

(3)高分子量聚合物溶液注入时,在实验岩芯端面会造成污染,但随着流速的增加,这种堵塞现象会消除,注入性能恢复。

(4)在该项室内实验条件下,1000mg/L炼化中分聚合物溶液在2#类岩芯上的注入能力分别是1000mg/L抗盐2500万和3500万聚合物在2#类岩芯上注入能力的1.13倍和1.33倍;850mg/L抗盐2500万聚合物溶液在1#类岩芯上的注入能力是850mg/L3500万聚合物在1#类岩芯上注入能力的1.59倍;聚合物在2#类岩芯中的注入能力平均是1#类岩芯中注入能力的4倍左右。

(5)实验结果表明,虽然在注入能力上,低分子量聚合物较高分子量聚合物、2#类岩芯较1#类岩芯均有更独特的优势,但实验三种分子量聚合物在两类天然岩芯中都不存在注入困难或无法注入的问题。

聚合物分子量及其浓度的选择应着重从其残余阻力系数、驱油效果及经济效益角度进行考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