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程序.

合集下载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措施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措施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措施程序一、危险源辨识1.检查和观察:对企业生产过程、设备和作业环境进行检查和观察,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2.资料和文献调查:收集和分析相关的资料和文献,了解危险源的发生机理和特点,以及相应的控制措施。

3.经验和教训总结:总结以往的事故和事故隐患,查找造成这些事故的危险源,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指对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评估,确定其可能造成的伤害和损失,并评估发生概率。

风险评价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伤害和损失评估: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和特点,评估其对人员、设备和环境的潜在伤害和损失。

2.发生概率评估:评估危险源发生的概率,包括因素如设备故障率、人员误操作率等。

3.风险等级确定:根据伤害和损失评估结果以及发生概率评估结果,确定危险源的风险等级,以便后续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三、确定控制措施确定控制措施是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减少潜在的危险和风险。

确定控制措施的要点包括:1.原则和目标:制定安全和健康的原则和目标,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2.措施选择:根据风险等级和可能造成的伤害,选择适当的控制措施,包括工艺改进、工程控制、管理控制等不同层次的措施。

3.措施实施和监控:实施控制措施,并进行监控和评估,确保其可行性和效果。

4.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事故和紧急情况,减少损失和风险。

这些程序的实施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完成:1.建立相关制度和规范,明确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措施的职责和要求。

2.开展培训和宣传活动,以提高员工对危险源和风险的认识,并加强安全意识。

3.进行危险源辨识,通过检查、观察和调查等方式,识别和收集相关危险源的信息。

4.进行风险评价,根据危险源的主要特征和相关因素,进行伤害和损失评估,并评估发生概率。

5.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进行实施和监控。

6.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的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

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

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一、危险源的辨识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事故、伤害或损失的物理、化学、生物和人为因素。

危险源的辨识是对工作场所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的过程。

以下是危险源的辨识程序。

1. 收集信息:收集与工作场所相关的各种信息,如工作流程、设备使用情况、材料的性质和危险性等。

2. 制定辨识流程:根据工作场所的特点制定危险源辨识的流程和程序。

3. 辨识危险源: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对工作场所中的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分类。

4. 评估危险程度:对已辨识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其可能导致的伤害严重程度和发生概率。

5. 记录和报告:将辨识到的危险源和其风险评估结果进行记录,并及时向相关责任人报告。

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造成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以下是风险评价的程序。

1. 应用风险评估方法:选择适合的风险评估方法,如可能性-后果矩阵法、故障模式与效果分析(FMEA)等。

2. 收集数据:收集与危险源相关的数据,包括危险源的特性、可能引发的事故和伤害情况等。

3. 评估风险等级: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将危险源的风险等级进行评估,确定其对人员和财产的潜在影响。

4. 识别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降低危险源风险等级的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等。

5. 定期复评: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定期复评的计划,对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三、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指采取措施来减少或消除危险源对人员和财产的潜在影响,保护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以下是风险控制的程序。

1. 确定风险控制目标: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和相关法规要求,确定风险控制的目标和要求。

2. 选择风险控制方法:根据风险控制目标,选择合适的风险控制方法,包括事故预防、事故后果控制等。

3. 实施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选择的风险控制方法,制定详细的操作措施,并组织实施。

4. 监督和检查:对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其有效性和合规性。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是企业建立和执行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

该程序主要包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制定和管理。

以下为具体描述。

一、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识别和确定可能对安全生产造成伤害或场所、设备引发事故的因素和条件。

企业应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危险源辨识:1. 收集信息:企业应当收集与其生产过程、设备、物质等相关的危险源信息。

2. 列表化危险源:根据收集到的信息,企业需要将危险源进行分类,并制作成清单或者图表。

3. 确定危险源的特征:对于每一个危险源,企业需要明确其特征,比如危险源的性质、来源、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型等。

4. 评估危险源的严重性:企业需要对每一个危险源进行评估,确定其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潜在危害程度。

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指对危险源辨识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判,确定危险源对安全生产的风险程度。

以下是风险评价的步骤:1. 识别潜在事故:企业应该根据危险源的特征和潜在危害进行分析,识别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型。

2. 评估风险概率:企业需要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确定危险源引发事故的概率。

3. 评估风险后果:企业需要确定危险源引发事故后可能给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

4. 综合评价风险:企业根据概率和后果的评估结果,综合评价危险源的风险程度。

三、控制措施管理控制措施管理是指对危险源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减少事故的发生和损失的发生。

以下是控制措施管理的步骤:1. 制定控制措施:企业根据危险源的风险程度,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比如对危险源进行改造、使用安全设备、建立安全制度等。

2. 实施控制措施:企业需要将制定的控制措施付诸实施,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加强对危险源的控制。

3. 监督控制措施的执行:企业应该建立监督机制,对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4. 完善控制措施:企业应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完善和改进控制措施,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通过以上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的实施,企业能够有效地识别和评估危险源,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从而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和事故损失的程度,保障企业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程序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程序是指对企业或工作场所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进行识别、评估和采取相应控制措施的一系列程序。

以下是一个涵盖这个过程的示例程序,包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1.建立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团队:组建一个专门的团队,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组成,负责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

2.危险源辨识:团队通过对企业或工作场所进行全面的勘察和调查,识别并记录可能存在的危险源,例如物理危险、化学危险、生物危险和人为危险等。

3.风险评价:根据危险源辨识的结果,团队对每个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其对人员安全、环境和财产安全的潜在影响程度。

评估的内容包括概率和严重程度等因素。

4.风险等级划分: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各危险源按照风险程度高低进行分类划分。

通常可将风险等级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以便于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5.制定控制措施:根据风险等级划分的结果,团队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应包括预防、减轻和控制危险源的方法和步骤,以及相应的操作规程和操作指导。

6.控制措施实施:负责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团队与相关部门合作,协同实施制定的控制措施。

同时需要监督和检查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执行情况。

7.定期评估和更新:风险评价程序应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定期进行评估和更新。

根据工作环境、技术进步和管理经验等因素的变化,对危险源进行重新评估,制定新的控制措施。

8.培训和教育: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相关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危险情况的能力。

9.监督和内审:企业应建立监督机制,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同时,开展内部审核,确保对程序的有效性和符合性进行评估。

总结起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程序是企业保障员工安全和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潜在危险的识别和评估,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持续监督和更新,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减少事故风险,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管理的控制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管理的控制程序

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确定的控制程序1 目的和适用范围1.1 目的本程序规定了对公司相关的产品生产及服务、后勤保障和各项管理等活动中潜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职责及方法,旨在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对不可承受风险采取有效的或适当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

1.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与公司相关的产品生产和服务、后勤保障和各项管理活动的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的确定。

2 职责2.1 行政部负责组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

2.2 行政部负责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收集、评审。

2.3 各部门负责协助行政部辨识和审核本部门活动或主管业务活动有关的危险源。

2.4 体系管理负责人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和重要危险源的审定。

3 相关/支持文件3.1 《不合格品与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3.2 《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程序》4 定义4.1 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4.2 危险源辨别: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4.3 健康损害:可确认的、由工作活动和(或)工作相关状况引起或加重的身体或精神的不良状态。

4.4 事件:发生或可能发生与工作相关的健康损害或人身伤害(无论严重程度),或者死亡的情况。

4.5 重要危险源: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确定的不可容许或不可接受的风险的根源或状态。

4.6 相关方: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有关的或受其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5 程序内容5.1 危险源种类和状态5.1.1 危险源种类根据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经分析本公司危险源的种类有:机械能:物理伤害;噪声;振动;压力;坠落;撞击。

电能:触电;漏电等。

化学能:皮肤腐蚀;窒息;中毒;爆炸;火灾;灼伤等。

热能:温度等。

放射能:X射线;同位素等。

5.1.2 危险源状态●产品服务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机构的不安全状态—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安全管理上的缺陷。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措施管理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措施管理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措施管理程序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措施管理程序是一种管理方法,用于识别和评估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并确定和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减少或消除风险。

该管理程序的目的是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以下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措施管理程序的主要步骤:1.危险源辨识首先,需要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的危险源辨识。

这包括对工作地点、设备、材料和工作过程进行调查和观察,辨识可能导致伤害、疾病或其他损害的危险源。

例如,电气设备的故障、化学品的泄漏、物体的坠落等。

2.风险评价一旦辨识出危险源,就需要对其进行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评估危险源对人员、设备和环境造成的潜在风险的过程。

这包括评估危险的可能性、严重性和潜在后果。

评估的结果会得出一个相对风险等级,以确定哪些危险源是最需要优先处理的。

3.确定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需要确定适当的控制措施来减少或消除风险。

控制措施可以分为预防性和缓解性两类。

预防性控制措施主要是通过采取预防措施,如改进工作场所的设计、使用更安全的设备、提供培训等来降低风险。

缓解性控制措施则主要是采取应急措施来减轻危险源造成的伤害,如安装防护装置、提供个人防护设备等。

4.实施控制措施确定控制措施后,需要对其进行实施。

这包括制定适当的操作规程、培训员工、提供必要的设备和资源等。

实施控制措施的目的是确保控制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并在工作场所中形成一种安全和健康的工作文化。

5.监控和评估控制措施的有效性需要进行定期监控和评估。

这可以通过定期检查和评估工作场所的危险源、进行工作环境监测、参与员工的反馈意见等来实施。

监控和评估的结果可以用来识别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来改进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状况。

6.记录和沟通最后,应将所有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都记录下来,并进行沟通和交流。

这包括编制风险评估报告、制定安全操作程序、组织相关的会议和培训等。

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

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

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一、危险源辨识1.1 确定危险源的范畴和分类在危险源辨识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危险源的范畴和分类。

危险源主要包括物理性危险源、化学性危险源、生物性危险源和心理性危险源等。

在焦化项目中,常见的危险源包括高温设备、压力容器、煤气管道、化学药品等。

1.2 识别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和伤害在确定危险源后,应进一步识别其可能导致的事故和伤害。

例如,高温设备可能导致烫伤事故,化学药品可能导致中毒或腐蚀等。

通过对事故和伤害的识别,可以更好地了解危险源的危害程度及影响范围。

1.3 记录并分析危险源数据对识别出的危险源及其可能导致的事故和伤害进行详细记录,并对其进行分析。

分析应包括危险源的分布情况、危害程度、影响范围以及事故发生的概率等。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二、风险评价2.1 确定风险评价的方法和标准风险评价是通过对危险源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确定其可能导致的风险程度及影响范围。

在焦化项目中,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包括风险矩阵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等。

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风险评价方法和标准。

2.2 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和分级根据选定的风险评价方法,对每个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和分级。

根据评估结果,将危险源分为不同等级,以便于针对不同等级的危险源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2.3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的优先级针对不同等级的危险源,应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并确定其优先级。

对于高等级的危险源,应优先采取风险控制措施,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

对于低等级的危险源,可以在采取相应措施的基础上,逐步完善风险控制措施。

三、控制措施3.1 制定并实施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价结果,针对不同等级的危险源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措施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培训教育措施等。

在制定控制措施时,应考虑其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确保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危险源的风险程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程序
442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识別与评价方法451基本分析法故分类gb1369092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和卫生部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中描述的危险有害因素综合考虑某项生产作业活动中可能的伤害辨识造成事故町能的起因物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最后确定出具体的危452安全检査表法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程现代化安全技术研究成果和相关事故教训等把作业活动生产工艺设备设丿施生产环境等各环节因素结合运行经历归纳总结所冇的危险源不符合内容确定检查项目并按顺序编制成表格进行辨识的方法
4.5 危险源识别与评价方法 4.5.1 基本分析法
根据GB/T13861—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6441—86《企业员工伤亡事故分类》、GB13690-92《常见危险化学品 的分类及标志》和卫生部《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中描述的危险、有害因素,综合考虑某项生产作业活动中可能的伤害, 辨识造成事故可能的起因物、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最后 确定出具体的危险源。 4.5.2 安全检查表法
4.2 基本工作步骤 识别和划分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确定是否可承受风
险→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方案)→评审控制措施(方案)。 4.3 划分作业活动 4.3.1 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划分; 4.3.2 按地理区域或工作区域划分; 4.3.3 按生产装置或设备划分; 4.3.4 按作业任务划分。 4.4 危险源辨识 4.4.1 危险源辨识范围:所有常规(如正常的生产活动)和非常规活动 (如临时抢修等)、所有人员、所有设备设施(包括可能接触的外单位 的作业用设备设施)。 4.4.2 危险源辨识内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 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针对具体作业活动进行危险源识别时,要从作业 活动必须的防护用品、使用的工器具、全员作业行为、接触或使用的设 备设施(建、构筑物)、相关方(人员)、作业环境6个方面的内容和 顺序进行辨识。 4.4.3 危险源辨识应全面分析设备、材料性质、生产工艺特点、作业条 件、生产经验、组织管理措施等方面可能引发事故的潜在问题。应结合 实际情况,覆盖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个时态”与正常、异常和紧 急“三种状态”,采用实用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法。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是现代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们的实施对于保障员工的安全健康、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对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和确认,并对其进行记录和分析的过程。

危险源辨识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作场所巡查:对工作场所进行定期的巡查,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包括机械设备、工艺流程、化学品、电气设备、人为因素等。

2.危险源辨识调查:对已发生的事故和不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其中的危险源,并加以改正。

3.员工培训:培训员工对危险源的辨识和处理方法,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危险源辨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并排除工作场所的危险因素,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指对危险源造成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确定其对人身安全和健康的潜在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的过程。

风险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1.风险识别:对危险源造成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和确认。

2.风险分析:对已识别的危险源进行分析,确定其对员工安全和健康的潜在影响程度。

3.风险评估:对确定的风险进行评估,并确定其优先级,确定优先处理的风险。

风险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定危险源对员工安全和健康的潜在影响,为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三、风险控制程序风险控制程序是指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对危险源进行有效控制的过程。

风险控制程序的主要内容包括:1.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控制、管理控制和人为控制等。

2.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对制定的控制措施进行实施,包括对设备、工艺流程、化学品等进行改进和加强管理,对员工进行培训等。

3.风险控制效果的评估:对实施的控制措施进行效果评估,确定其是否能够有效控制危险源。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确定控制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确定控制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确定控制程序1.目的建立并保持《危险源辨识、评价及控制措施并确定控制程序》,对公司的活动、产品或服务危险源进行识别,并汇总评价,以便判定那些对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具有重大影响,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和重大风险,为组织制定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提供可靠的依据,为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风险控制策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以确保:a)持续地识别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环境因素、风险评价及其控制策划;并根据内、外部相关变化,及时更新这些信息。

b)任何必要的消除、降低、控制环境影响和风险的措施均应在影响、危险情况发生之前得到实施。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管理活动、车间生产和服务过程中涉及的办公场所、生活场所和施工生产现场中危险源的辨识。

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

3. 职责3.1管理者代表是环境因素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的总负责人,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风险必须由管理者代表批准。

3.2质量安全部负责制定《环境因素识别是以评价控制程序》和《危险源辨识、评价及控制措施并确定控制程序》,并负责组织环境因素识别、汇总、评价,确定出重要环境因素并及时更新。

3.3公司各部门负责识别所属范围内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填写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调查登记记录,报质量安全部。

4. 引用文件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第70号[2003]4.2 《企业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4.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OHSAS 18001:2007,IDT4.4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除查治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第16号5.定义5.1 可接受的风险:其程序已降低到组织考虑其法律义务和其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后能容忍水平的风险。

5.2 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5.3 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5.4 相关方:关注组织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或受其影响的工作场所之内或之外的个人或团体。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确定管理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确定管理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确定管理程序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确定是一种管理程序,旨在识别、评估和控制组织内的潜在危险,并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止或降低风险。

以下是一个关于这种管理程序的详细说明,包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

1.危险源辨识-制定清晰的工作流程和相关操作指南,以明确风险因素;-进行现场勘查和观察,识别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源;-开展风险分析和预测,根据历史数据和先前经验进行潜在危险源辨识;-进行安全检查和巡视,发现存在的危险源。

2.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指对已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评估,以确定潜在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

通过风险评估,可以帮助组织确定哪些风险需要优先处理,并为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风险评价可以采用定量或定性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使用风险矩阵或风险图来对风险进行定性评估,以确定其严重程度和可能性;-使用定量风险分析方法,如事件树分析、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等,来对风险进行定量评估;-分析历史数据和先前经验,以评估危险源的潜在影响和可能性。

3.控制措施确定控制措施确定是指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减轻危险源的风险。

控制措施的确定要建立在科学、可行和可行的基础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工程控制措施:通过设计和改进工作环境来消除或降低潜在风险,如改进设备、安装可靠的安全装置等;-行政控制措施:通过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和规定来管理和控制风险,如制定安全操作规程、明确责任和义务等;-个体防护措施:通过提供个体防护装备和培训来保护从业人员免受潜在风险的伤害,如佩戴防护设备、提供安全培训等。

此外,控制措施的确定还需要考虑相关法规、标准和最佳实践,以确保其合法性和有效性。

总结: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确定是一种重要的管理程序,可以帮助组织识别、评估和控制潜在危险。

通过合理使用危险源辨识方法、风险评价技术和控制措施确定原则,在工作环境中减少事故和危险事件的发生,保护从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程序1.收集相关信息首先,需要收集与工作环境、工作过程和相关设备有关的所有信息。

这可以包括设备手册、工作指南、安全文件、报告和记录等。

还可以考虑进行实地检查和观察,以了解工作场所的实际情况。

2.识别危险源在收集完信息后,需要逐个识别潜在的危险源。

危险源可以分为物理、化学、生物、人为和行为等多种类型。

例如,机械设备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包括运转时的旋转部件和移动部件,电气设备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包括电击和火灾等。

3.评估风险对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风险评估可以确定每个危险源对员工、环境或财产的可能损害程度,以及发生的可能性。

基于这些评估结果,可以为各个危险源分配风险等级,确定哪些危险源需要优先考虑。

4.制定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可以制定适当的控制措施来减轻或消除风险。

这些措施可以分为工程控制措施、行为控制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措施包括改变工作环境或工艺,以减少危险源的存在或降低其影响。

行为控制措施包括工作程序、培训和指导等,以帮助员工正确使用设备和采取安全操作。

个体防护措施包括个人防护设备,如安全帽、护目镜、手套等。

5.实施控制措施一旦确定了控制措施,就需要进行实施和监督。

这可能需要协调各方的合作,包括雇主、员工和相关部门。

此外,监督控制措施的实施也是必要的,以确保其有效性。

如果控制措施无法正常实施或效果不佳,可能需要重新评估风险并采取新的措施。

6.监控和审查实施控制措施后,应定期对其进行监控和审查,以确保其持续有效。

这可能包括定期检查设备和工作环境,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指导,以及定期评估风险。

总的来说,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程序是一个循环过程,需要不断的监控和改进。

只有在充分了解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识别、评估和控制可能的危险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1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控制程序

1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控制程序

山西长信工业有限公司程序文件CXCX-11A/0版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控制程序受控状态:编制部门:安全处审核人:闫建刚批准人:常元光2013-7-1批准2013-7-3实施更改状态表版本号修改号修改条款修改页码批准人实施日期A版0 发布-常元光2013-7-3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控制程序1 目的辨识及评价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范围内的危险源,并评价其风险程度,判定出不可接受风险,从而进行有效的控制。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作业场所、作业场所内人员、活动及设备设施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3 术语3.1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3.2危险源辨识:辨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3健康损害:可确认的、由工作活动和(或)工作相关状况引起或加重的身体或精神的不良状态。

3.4事件:发生或可能发生与工作相关的健康损害或人身伤害(无论严重程度),或者死亡的情况。

3.5不符合:未满足要求。

3.6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

3.7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3.8可接受风险: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降至组织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3.9全员调查:全员参与查找各自岗位或工作范围内的危险源,并将危险源向上级反映,最后由安全管理人员审查识别危险源的全过程。

3.10现场巡查:安全管理人员到现场利用危险源辨识方法,核实有疑议的全员调查内容或发现有遗漏的危险源的过程。

4 主要职责4.1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措施确定的领导工作和《不可接受风险清单》的批准。

4.2 安全处负责危险源辨识的确认、汇总,组织风险评价,对危险源风险控制措施、不可接受风险清单进行审核,并编制《不可接受风险控制计划清单》。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确定管理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确定管理程序

1 目的通过辨识公司范围内的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并评价其危险程度,为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和进行风险控制提供依据。

2 范围适用于公司作业范围的所有活动、人员、设备、设施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3 职责3.1安环处负责组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管理者代表批准重大危险因素。

3.2 安环处负责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和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

3.3各部门负责自己部门危险源的辨识、初审、更新,负责确认风险评价。

3.4管理者代表负责批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4 工作流程5 过程及要求5.1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提议5.1.1当公司的业务范围扩大时,必须对新增业务所涉及的活动、人员、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5.1.2 当公司发生:1)轻伤以上伤亡事故;2)设备事故;3)交通事故;4)火灾事故;5)爆炸事故;6)触电事故;7)严重责任未遂事故(事件)时,必须对相关的活动、人员、设备、设施重新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5.1.3 当公司有关部门有提议时,由管理者代表决定是否对提议内容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5.1.4 管理评审有提议时。

5.1.5 公司每年应进行至少一次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5.2 危险源辨识人员的确定和风险评价评审小组的组建5.2.1 危险源辨识人员由各部门委派,风险评价评审人员由安环处指定。

5.2.2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人员一般每个部门一位人员,员工和员工代表应参与危险源的调查,所派人员熟悉公司情况、了解安全法律法规、了解安全知识、具有丰富的安全管理经验。

评价小组至少需有三名以上的成员组成,技术人员一名或数名、安全员一名或数名,一线人员一名或数名,必要时可请公司专业部门的管理人员参加。

5.2.3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人员应当是接受过职业健康安全知识培训,具有一定工作经验,或者是经过公司授权的人员。

5.3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5.3.1 危险源分类5.3.1.1按导致事故和职业伤害的直接原因,将生产过程的危险因素分为以下六类:a) 物理性风险危害因素;b) 化学性风险危害因素;c) 生物性风险危害因素;d) 心理生理性风险危害因素;e) 行为性风险危害因素;f) 其它风险危害因素。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程序危险源辨识是指对工作环境中可能导致事故或者伤害的因素进行识别和界定的过程。

风险评价则是在危险源辨识基础上,通过系统分析和评估,判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以确定所面临的风险程度。

在确定了风险后,为了保护员工和环境的安全,必须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减少事故带来的损失。

本文将结合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程序三个方面,对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过程进行详细介绍。

一、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风险管理的基础,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 收集数据:收集与工作环境、工作过程以及使用的设备相关的数据,包括工艺流程、生产设备、材料等。

2. 识别危险源: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机械等各类危险源。

3. 程序评估:评估每个危险源对员工和环境的危害程度和可能性,确定其风险等级。

4. 制定措施:针对每个危险源,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消除危险源、降低风险等级、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等。

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对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的过程。

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 风险识别:根据危险源辨识结果,识别出可能带来风险的因素。

2. 评估风险: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其可能性和严重程度,以及对员工和环境的危害程度。

3. 风险排序:根据评估结果,对风险进行排序,确定重点关注的风险。

4. 评估控制措施:评估已采取的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检查其是否能够在降低风险的同时保证工作效率。

三、控制程序控制程序是为了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减少事故带来的损失,采取的一系列控制措施和管理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控制措施:1. 排除危险源:尽可能地消除危险源,例如更换设备、改变工艺流程等。

2. 采用工程控制:通过工程手段改变工作环境或设备的设计,减少人员与危险源直接接触,例如安装警示标识、安全护栏等。

3. 引入行政控制: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增加员工对安全意识的培养和遵守。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一、概述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是指在工作、生产、经营等活动中,对潜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评价,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实施的过程。

该程序的目的是明确各项工作安全规范,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避免潜在风险对企业及社会环境造成的不可逆损失。

二、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企业的所有业务活动,包括生产、经营、仓储、运输及其他相关活动。

三、危险源辨识(一)指定危险源辨识组,由专业人员组成,对企业内的全部作业环节进行危险源辨识。

(二)通过工艺流程图、安全检查记录、历史安全事故案例;合法、准确、权威的法律规定及其他有关资料、资讯的收集,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等主要工作环节,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三)对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分类归纳,剖析其特征,分析可能引发的各种危险情况和后果。

四、风险评价(一)对步骤三中识别出的危险源,按不同等级进行风险评价。

评价依据考虑危险源的类型、程度、频次、可能性、危害后果等综合因素,确定风险等级。

(二)对于评价等级高的风险源,开展深度分析,进一步分析可能性、后果的严重程度、处置难度等因素,判断风险可控性及对人体、财产、环境的危害程度等。

(三)评价报告编制:编制危险源评估报告,详细说明评估对象、评估过程、评估效果、评估方法、评估结论和建议等内容。

五、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一)根据危险源的等级和风险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实施。

(二)控制措施的制定包括技术、管理、人员等多个方面,确保措施的可操作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控制措施的实施重点是防范措施的具体操作,以确保预防、减轻或消除危险源对人员、财产和环境等的危害。

六、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监管(一)建立监督管理制度,严格监管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管理程序的实施情况。

(二)监管内容包括对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风险评价效果和危险源辨识工作的质量进行检查、评价和监督。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措施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措施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措施程序程序步骤:1.危险源辨识:首先,需要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的危险源辨识。

可以采用检查、调查和访谈等方法来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同时,也应该考虑不同的工作场所和工作任务,以及与工作环境相关的外部因素。

2.风险评价:一旦辨识出危险源,下一步是对风险进行评价。

风险评价是一个量化的过程,旨在确定危险源对员工和工作环境健康和安全的潜在影响程度。

评价方法可以包括风险矩阵、风险指数或风险公式等。

评估过程应包括潜在危害的概率和严重程度、潜在受害者的暴露情况以及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3.确定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需要确定适当的控制措施来减少和管理风险。

控制措施的选择应该是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和特征,以及现有的最佳实践和法规要求。

常见的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控制、行政控制、个体保护装备和培训等。

4.实施和监控措施:一旦确定了控制措施,下一步是实施这些措施,并对其进行定期监控和评估。

实施措施需要适当的培训和指导,以确保员工理解并能够正确操作这些措施。

同时,也应定期进行检查和审查,以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要点:1.多学科团队合作: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措施通常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合作。

这包括工作场所的各个部门和员工,以及从事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的专业人士。

2.信息收集和分析:在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时,需要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

这包括工作场所的历史数据、相关统计数据、员工意见和建议,以及其他相关的技术和科学信息。

3.优先级排序:由于资源有限,应该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对控制措施进行优先级排序。

优先处理那些风险高且影响范围广的危险源。

4.管理变化: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可能会随时间而变化,因此,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确定控制措施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应定期重新评估和更新控制措施,并随时适应新的风险和变化。

5.记录和沟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过程应被记录下来,并及时向相关人员沟通。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程序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程序. 1目的公司对活动、过程和服务涉及的风险通过风险评价得到识别,并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实施控制,以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保持和有效实施。

2范围适用于公司在活动、过程和服务中能够控制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并改进其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3职责3.1分管领导负责审批公司重大危险源及不可接受风险控制的管理方案。

3.2质安科负责下发《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P04/JL—01),汇总各部门、施工项目部危险源的辨识成果,组织风险评价,并从中确定公司范围内重大危险源及不可接受风险。

3.3各部门负责辨识业务范围内的风险,公司机关办公区范围内的风险由综合科组织进行。

3.4施工项目部负责辨识工程项目所涉及的全部活动、场所、人员的风险,并对其进行评价,填写《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P04/JL—01),上报质安科确认。

当项目的情况发生变化时及时识别、评价风险,并上报质安科确认。

4工作程序4.1工作步骤:业务活动→危险源识别→评审措施计划的充分性→风险评价→判定风险是否可接受→编制风险控制措施计划(如有必要)。

选择活动、过程和服务。

进行活动、过程和服务中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的识别。

进行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

4.2确定活动、过程和服务施工工艺与安全技术管理。

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业主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由本组织还是外界所提供的工作场所的基础设施、设备和材料,包括设备设施的安装、维护、拆除、运行;有毒有害材料、物质的使用、贮存;工艺、施工、设备、材料、计划、设施变更;4.2.6人的行为、能力和其他人为因素;4.2.7已识别的源于工作场所外,能够对工作场所内组织控制下的人员的健康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的危险源;4.2.8在工作场所附近,由组织控制下的工作相关活动所产生的危险源;4.2.9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更改包括临时性变更等,及其对运行、过程和活动的影响;任何与风险评价和必要控制措施实施相关的适用法定义务;对工作区域、过程、安装、机器和(或)设备、操作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包括它们与人能力的适应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程序.
标准
5
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危险源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

4
危险源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作过任何监测,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

危险源常发生或在预期情况下发生。

3
没有保护措施,或未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或危险源的发生容易被发现或曾经作过监测或过去曾经发生、或在异常情况下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

2
危险源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有效执行或过去偶尔发生危险事故或事件。

1
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重点考虑事故发生的频次、以及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现有措施的有效性,其取值见下表。

分值
健康损害
人身伤害程度
5
多人死亡
发生死亡等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