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属于机械能的形态?A. 动能B. 势能C. 热能D. 声能答案:C2. 在平视镜中看到的图像是A. 竖直放大的B. 横向放大的C. 跟实物一样大小D. 左右颠倒的答案:D3. 热传递方式包括下列哪几种?A. 对流、传导、辐射B. 浸渍、传导、蒸发C. 对流、冲洗、辐射D. 反射、传导、导热答案:A4. 以下哪种材料是好的导热体?A. 水B. 棉花C. 金属D. 木材答案:C5. 音速取决于哪些因素?A. 声源的频率B. 声源的振幅C. 介质的密度D. 介质的温度答案:D二、填空题1. 加热过程中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分子动能相应地(增大/减小)。
答案:增大2. 机械能守恒是指在一个(封闭/开放)系统中,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答案:封闭3. 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了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耳朵)。
答案:眼睛4. 长途传输电话采用的是(声纳/光纤)通信原理。
答案:光纤5. 人耳可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200)Hz到(20/200)kHz。
答案:20;20三、解答题1. 请解释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原理。
答案: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原理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机械能可以相互转化,但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当有物体沿着垂直方向上升或下降时,它的势能和动能会相互转化。
当物体向上升时,势能增加,动能减小;当物体向下降时,势能减小,动能增加。
总机械能等于势能和动能的和。
2. 请简要说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过程。
答案: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过程可以分为振动源、空气振动和声波传播三个过程。
首先,声源振动产生声波,使空气分子发生振动。
振动的空气分子会传递给周围的空气分子,形成一个机械波,即声波。
最后,声波通过空气中的分子碰撞传播,最终到达听者的耳朵,使听者感受到声音。
四、实验题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固体导热性质与材料的导热性质有关。
提示:准备两个不同材料的棒状固体,一端加热,另一端测温,记录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8年级物理月考试题(第1、2章)
八年级物理月考题班级姓名1、下列说法中不能说明液体能传声的是:a 海豚能随训兽员的哨声在水中表演节目;b 花样游泳运动员能随音乐起舞:c 掌声会吓跑鱼塘中的鱼;d 枕着牛皮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
2、正常人耳能听到声音的条件是:a、有介质b、有发声体c、有发声体和耳朵d、有发声体、介质和耳朵3、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音色会逐渐改变b、音调会逐渐降低c、响度会逐渐减小d、音调、音色和响度都不改变4. 噪声有时也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以下各种噪声中有危害的是:a 工人凭机器发出的噪声判断故障的原因和部位b 足球比赛时,观众喝彩的噪声能鼓舞运动员的士气c 某同学听到的音乐声,影响了他的学习d 大型乐队中利用锣的噪声烘托演出的效果5、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现象是:a.日食和月食 b.影的形成 c.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们利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 d.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鸣声6、一场大雪后,大地披上了银装,这时你会发现周围特别宁静,是因为雪地有微孔,能吸收声音,根据上面的描述,回答下面的问题:会堂或影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成凸凹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是为了:a、减弱声波的反射b、增加声波的反射c、增强声音的响度d、为了装饰7、池中水的深度是3m,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x105km,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 )a. 3mb.6mc.7.6x105kmd.3.8x105km8、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 b.当人离平面镜距离变小时,人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变大c.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d.像与物总是大小相等的9、晚上,当你逐渐走近路灯时,人影的变化是( )a.逐渐变长b.逐渐变短c.先变长,再变短d.先变短,再变长10、下列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用放大镜看地图b、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c、在路灯下出现电线杆的影子d、人在河边看到树木的倒影。
八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班级姓名成绩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笛子发声是空气柱振动产生的B、学生听到的教师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C、“土电话”是靠固体传声的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2.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A.钟声的回声 B.大钟还在振动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3.关于声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声波是靠介质传播的,它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正常人耳能听到振动频率范围约为20赫兹到2×104赫兹C.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是340m/s,比水中传播快D.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但保持原有的频率不变4.关于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唱歌时,歌声是声带振动产生的B.在水中的声速小于在空气中的声速C.回音的声速比原来声音的声速要小D.成语“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音调高5.下列知识结构中有错误的是:()6.以下所述生活实例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A.春天,冰封的河面解冻B.夏天,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C.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D.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7.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B.将湿衣服展开后晾在向阳、通风处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D.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8.如图所示,水在壶中被加热,又从凉铁板上掉下的水是蒸馏水在获得蒸馏水的过程中,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 )A.先升华,后凝华 B.先汽化,后液化C.先液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凝固9.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给冰加热,冰的温度一定升高B.把5℃的水放入0℃的房间,水将会结冰C.白炽灯丝变细,是先凝华,后升华造成。
D.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是由于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的缘故10.平静的水面能清晰地映出岸上景物,就是大家通常说的“倒影”,则“倒影”是()A.正立的实像B.倒立的实像C.正立的虚像D.倒立的虚像11.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现象B.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应打开驾驶室里的电灯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平面镜所成的像会变大D.在暗室里,为了能从镜子中看清自己的脸部,应把手电筒正对镜子照射12.如图,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A.A处应是紫光B.只有AB之间有光C.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D.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13.如图所示,人眼看不见哪一个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A.a物B.b物C.c物D.a、b、c三物14.如图是一张在湖边拍摄的照片.因为湖水平静,岸上景物与湖中倒影在照片上十分相似.下列几种方法中哪一种不能..用来正确区分真实景物与它在湖中的倒影?()A.倒影比真实景物略暗一些B.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略差一些C.倒影中人物排列的左右位置与拍照时的真实位置正好相反D.倒影中人物的身高比真实人物略大一些15.雨后的晚上,天刚放晴.地面较凹部分残留了少量的水,形成一些小水坑.为了不致踩在水坑里,下面的判断正确的是()A.迎着月光走时,地面上发亮处是水坑B.迎着月光走时,地面上暗处是水坑C.背着月光走时,地面上发亮处是水坑D.背着月光走时,地面上暗处是水坑二、填空题:16.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而发生的,发声物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______.苏东坡有诗曰:“若言声在琴弦上,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问君何不指上听?”苏东坡的诗句揭示的物理规律是。
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2.以下温度最接近25℃的是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B.靖江盛夏中午的室外温度C.人的正常体温D.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准确的是C.“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频率越大音调越高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4.为了减少教室周围环境的噪声对上课学生的干扰,在下列措施中,有效、合理和可行的是A.老师讲话的声音大一些 B.学校为每个学生免费佩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C.在教室的周围植树或建隔声板 D.在教室里多安装噪声监测装置5.在很多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
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6.对下列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准确的是A.飘渺的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B.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C.打开冰箱门时,常会看见门前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D.夏天喝饮料,常在杯中加入冰块,—会儿冰块变小,这是蒸发现象7.在百米赛跑中,终点计时员必须在看到发令枪冒白烟就开始计时,不能等听到枪声才计时,这是因为A.看枪冒烟计时比较方便 B.怕离起跑点较远,声音嘈杂听不清枪声C.听枪声才计时不够准确,使成绩偏高 D.听枪声才计时不够准确,使成绩偏低8.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医生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断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的?()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调C.声音的音色 D.声音是否悦耳动听9.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水准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10.将新鲜的豆腐放入冰箱里冷冻,第二天取出,解冻后切开,发现里面存有很多小孔,在小孔形成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液化和汽化 B.凝固和熔化 C.凝固和汽化D.凝华和熔化11.在0℃的温度下,把-5℃的冰放入0℃的水中,则 ( )A.水凝成冰,可能所有的水都会结为冰 B.冰化成水,且水的温度始终为0℃ C.如果放入得冰多,水就凝固,如果水多,冰就化 D.冰、水的多少都不变12.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相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2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13.医用的B超机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但人耳听不到它的声音,这是因为()A.声音的响度太大 B.声音的音调太低C.声音的频率低于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D.声音的频率太高,人不能觉察到14.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3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苏科版-苏科版初中八年级全册物理试题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滨海县条港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下列温度中,约在36~37℃之间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 B.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C.冰箱冷藏室的温度 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的温度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 B.声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D.女生的音调都是一样3.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A.B.C.D.4.上课时,老师对同学们说“朗读时,声音请大一点”,这里的“大”指的是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5.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的温度一定是100℃B.水沸腾时,停止对水加热,水仍能继续沸腾C.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会再升高D.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6.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A.大象的“声音”交流B.蝙蝠的“回声”定位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7.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少蒸发的措施是()A.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储存B.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8.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禁止抽烟”、“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 B.汽化 C.熔化 D.凝固9.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A.B.C.D.10.学生们正在教室内上课,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在校园周围植树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11.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C.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D.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12.如图所示是某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准确的是()A.第5min时物质已全部熔化B.在BC段没有吸热,温度不变C.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48℃D.CD段物质已处于气态13.2013年CCTV 3•15晚会曝光黄金造假:个别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在黄金中掺入少量金属铱颗粒.已知黄金的熔点是1064.6℃,铱的熔点是2443.O℃,可以有效检测黄金制品中有无铱颗粒的手段是()A.加热至1064.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B.加热至1065.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C.加热至2444.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D.加热至3507.6℃并观察有无铱颗粒14.将一杯水放入冰箱冷冻室中,时间足够长,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A.B.C.D.15.夏天,小雨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16.人们说话时声带在;“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来判断的;宇航员在没有空气的月球上对着山崖喊话,(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回声.17.在东北,人们冬季里喜欢做“冻豆腐”.光滑细嫩的豆腐,经冷冻再解冻以后,会出现许多小孔.小孔产生的原因是豆腐里的水先后(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18.“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又没有阻止声音的,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19.当洗手后,将双手放在自动干手机的出风口下,自动干手机会自动送出舒适的暖风,使手上的水分快速(填物态变化名称),因为这样加快手附近空气,并提高了,从而达到快速干手的目的.20.我国在研制舰载机时用到了先进的3D激光打印技术,包括打印钛合金机身骨架及高强钢起落架等.其中的关键技术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高强钢等金属材料热量,成液态(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按构件形状重新结晶.21.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Hz,人类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22.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极大地阻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防噪已成为日常课题.“轻手轻脚过楼道”是在减弱噪声,而用空心砖砌墙则是在减弱噪声.23.温泉的开发是人们利用地热的一种形式.冬天,温泉水面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这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滴;雪花飘落到池水中立刻不见踪影,这是雪花成水融入温泉水中.(填物态变化名称)24.在我国北方的冬天,常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水(填“凝固”或“汽化”)过程中(填“放出”或“吸收”)热量,使窖内的温度不会太低,菜不致冻坏.25.利用如图所示的小纸锅,可以将水加热至沸腾,但纸锅没有燃烧.其原因是:在加热过程中,水不断吸热,当水沸腾后,水继续吸热,温度,也说明水的沸点(选填“高于”或“低于”)纸的着火点.26.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不同.根据以下小资料可知:多数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比液体中的(选填“大”或“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受的影响.小资料: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空气(0℃) 331 煤油 1324空气(15℃) 340 水(常温) 1500空气(25℃) 346 海水(25℃) 1531三、解答题(每空2分,共32分)27.(12分)(2013•高淳县二模)如图甲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记录.(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图.(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A所示.由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若要得到图丙B的图线,你的做法是.(3)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热量,温度.(4)水在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28.(12分)(2013•某某)在探究“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及凝固的规律”时,小琴记录的部分数据如表所示,请分析表格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石蜡的温度/℃59 54 50 47 45 44 43 42海波的温度/℃61 56 51 48 48 48 46 45(1)在两个实验中都需要的测量仪器是秒表和.(2)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判断海波是,石蜡是(填“晶体”或“非晶体”),判断的依据是.(3)在这个过程中,海波和石蜡都需要热量(填“吸收”或“放出”),这个过程是.(填物态变化名称).29.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不少场所的装修会考虑声学吸音效果.小明同学想比较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吸音性能,他找来厚度相同的四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进行了图示实验:桌面上放一个玻璃杯,在玻璃杯下分别放上待测试的小块材料,将悬挂在细线下的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释放去敲击玻璃杯,仔细比较玻璃杯发出的声音大小.(1)为控制实验过程中敲击玻璃杯的力大小相同,小明的做法是;(2)小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材料种类聚酯棉软木泡沫玻璃杯发声大小最小最大较大最强最弱较弱你认为表中空格处应填入;(3)小明实验中的四种材料,仅从吸音性能的角度考虑,最适合隔音墙装修的是;(4)你认为影响吸音性能的因素除了材料的种类,可能还有材料的(写出一个即可).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滨海县条港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下列温度中,约在36~37℃之间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 B.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C.冰箱冷藏室的温度 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的温度【考点】温度.【专题】应用题.【分析】估测法是通过自己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了解,结合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做出合理估测的方法.【解答】解:A、人的正常体温为37℃,正确,符合题意.B、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错误,不合题意.C、冰箱冷藏室的温度为10℃以下,错误,不合题意.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的温度为25℃,错误,不合题意.故选A.【点评】考查估测能力,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多积累,将物理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 B.声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D.女生的音调都是一样【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而真空不能传声.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解答】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故A错误;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B错误;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是声音产生的条件,故C正确;D、人的音调不可能都是一样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对声音产生原因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要结合声学的相关知识分析判断.3.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液体充分接触,不要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解答】解:A、玻璃泡与液体充分接触,没有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此选项正确;B、玻璃泡与液体接触的太少.此选项错误;C、玻璃泡与容器壁接触了.此选项错误;D、玻璃泡与容器底接触了.此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在物理实验和现实生活中经常使用温度计,应该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4.上课时,老师对同学们说“朗读时,声音请大一点”,这里的“大”指的是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考点】响度.【专题】应用题.【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响度的大小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解答】解:老师对同学们说“朗读时,声音请大一点”,所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听的更为清楚,增大声音的响度.故选B.【点评】此题要结合声音的特征响度定义进行分析解答,注意与其它特征的区分.5.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的温度一定是100℃B.水沸腾时,停止对水加热,水仍能继续沸腾C.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会再升高D.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考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沸腾及沸腾条件.【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并且能不断吸热;(2)沸腾的特点:不断吸热,温度不变;(3)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解答】解:A、液体沸点与气压有关,因此水沸腾的温度不一定是100℃,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水沸腾时,停止对水加热,水不能继续沸腾,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沸点以及沸腾的条件和特点,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6.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A.大象的“声音”交流B.蝙蝠的“回声”定位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回声;声与能量.【专题】应用题;学科综合题.【分析】(1)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X围是20Hz~20000Hz,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大象发出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2)某些动物能通过口腔或鼻腔把从喉部产生的超声波发射出去,利用折回的声音来定向,这种空间定向的方法,称为回声定位.(3)声波能传递信息和能量.(4)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而形成的.【解答】解:A、因为大象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所以人类听不到大象之间的交流的声音,但是大象却能听见,从而相互交流.此选项不合题意.B、蝙蝠会能通过口腔或鼻腔把从喉部产生的超声波发射出去,利用折回的声音来定向.此选项符合题意.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是利用了超声波能传递能量.此选项不合题意.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声音传播出去,遇到周围高大的建筑物又反射回来,我们听到的是回声与原声的混合,因此我们听到的声音响亮;人的说话声不属于超声波.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超声波与次声波、回声及声波传递能量的应用,属于一道声学综合题,难度不大.7.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少蒸发的措施是()A.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储存B.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影响蒸发的因素有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2)减慢蒸发,就是从降低温度、减小液体面积和减弱空气流动这三个方面来考虑.【解答】解:A、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储存,从减弱空气流动和降低温度两个方面,减慢了水果中水分的蒸发,符合题意;B、扫帚把洒在地面的水向周围扫开,增大了水的表面积,加快了水分的蒸发,不合题意;C、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从提高温度和加快空气流动两个方面,加快了衣服上水分的蒸发,不合题意;D、电热吹风机吹湿头发,是从提高温度和加快空气流动两个方面,加快了头发上水分的蒸发,不合题意;故选A.【点评】加快或减慢蒸发,都是从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去考虑;将知识应用于生活,注意联系生活实际.8.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禁止抽烟”、“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 B.汽化 C.熔化 D.凝固【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解答】解:加油站储存了大量汽油、柴油,这些汽油和柴油在常温下汽化,产生大量燃油蒸汽,这些蒸汽遇火很容易燃烧而发生危险,因此加油站附近禁止吸烟、打手机等.故选B.【点评】本题联系生活实际考查了物态变化的类型,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9.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A.B.C.D.【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蒸发具有致冷作用,能使温度下降;但酒精蒸发后,受周围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解答】解:酒精蒸发吸热,能使它附着的温度计温度下降;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掉后,受空气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直到和周围温度示数相同时,不再上升;B图象与事实相符合.故选B.【点评】此题通过图象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考查了蒸发特点和现象,要注意分析;大部分学生知道酒精蒸发吸热,使温度计温度降低,没有考虑酒精蒸发完毕后温度的回升,从而选错答案,因此在解题时要认真审题,弄清题意再做题.10.学生们正在教室内上课,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在校园周围植树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应用题.【分析】噪声的防治主要从三种方式上来进行: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根据每个选项的现象,分别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在周围植树会在噪声的传播途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会增大噪声对学生的上课的干扰,不符合题意;C、噪声监测器只会测出噪声的分贝,不会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D、学生戴上防噪声耳罩后老师讲课声音也听不到,无法进行学习,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防治噪声的具体做法的理解情况,是中考的常考题型.11.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C.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D.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专题】控制变量法;实验分析法.【分析】明确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响度跟振幅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明确实验中,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实质改变的是物体的振动快慢,改变物体的振动频率.【解答】解:A、我们听到钢尺发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不符合题意.B、响度跟振幅有关,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相同,响度相同.不符合题意.C、伸出的钢尺的长度不同,振动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不同,振动快慢不同,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不同.符合题意.D、音色跟振动物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改变伸出桌面的钢尺长度不同,材料和结构不变.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在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物理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控制不变的量是什么,控制不变量影响哪一个物理量,改变是什么,改变的量影响哪一个物理量.才能判断实验要研究的问题.12.如图所示是某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准确的是()A.第5min时物质已全部熔化B.在BC段没有吸热,温度不变C.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48℃D.CD段物质已处于气态【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图析法;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1)从图象中辨别晶体与非晶体主要看这种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即有一段时间这种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升高,而此时就是这种物质熔化的过程.(2)晶体在熔化时的温度是熔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熔化完毕处于液态.【解答】解:A、从图象可以看出,此物质在第5min时刚开始熔化,故A错误;B、从图象可以看出,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48℃不变,所以此物质是晶体,且熔点为48℃,故B正确;C、在BC段,该物质不断吸热,但温度不断升高,故C错误.D、CD段物质全部熔化完毕,处于液态,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熔化图象的理解,根据图象分辨晶体和非晶体,并能分析出各自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解决该题的关键.中考对这个知识点的要求是比较高的.13.2013年CCTV 3•15晚会曝光黄金造假:个别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在黄金中掺入少量金属铱颗粒.已知黄金的熔点是1064.6℃,铱的熔点是2443.O℃,可以有效检测黄金制品中有无铱颗粒的手段是()A.加热至1064.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B.加热至1065.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C.加热至2444.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D.加热至3507.6℃并观察有无铱颗粒【考点】熔点和凝固点.【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晶体物质处于熔点温度时,可能处于固态、液态或者固液共存状态.【解答】解:(1)黄金的熔点是1064.6℃,铱的熔点是2443.O℃,因此温度低于或者等于1064.6℃时,铱一定处于固态,而黄金可能处于固态、液态、固液共存三种状态,因此不能进行区分;(2)温度都等于或高于2443.O℃时,黄金处于液态,铱可能处于固态、液态、固液共存三种状态,因此不能进行区分.(3)当温度高于1064.6℃而低于2443.0℃时,黄金全部处于液态,铱处于固态,因此这个温度X围内如果有铱颗粒,说明黄金制品中掺入铱颗粒.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熔点的知识,知道晶体物质处于熔点温度时,可能处于固态、液态或者固液共存状态.14.将一杯水放入冰箱冷冻室中,时间足够长,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A.B.C.D.【考点】热传递.【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首先明确凝固过程是一个放热的过程.其次要分清晶体与非晶体在凝固时的最大区别,晶体有凝固点,非晶体没有凝固点.【解答】解:根据图象可知,AD中物体的温度在升高,是一个吸热过程,故AD错误;B中物体的温度一直在下降,说明这是非晶体凝固的图象;C中物体的温度在下降,说明物体在放热,且有一段时间放热温度不变,说明这是晶体凝固的图象,故C正确.故选C.【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有两点,一是明确熔化吸热、凝固放热;二是分清晶体有一定的凝固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凝固点.15.夏天,小雨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当杯内温度低,杯外温度高,杯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表面液化成小水珠,沾在外表面.当杯内温度高,杯外温度低,杯内空气中的水蒸遇冷会液化成小水珠,附在玻璃内表面.【解答】解:甲杯中放的是冰水,杯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乙杯中装的是热水,杯内温度高,杯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液化,分析时注意是哪里的水蒸气液化.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16.人们说话时声带在振动;“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宇航员在没有空气的月球上对着山崖喊话,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回声.【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色.【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2)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人的声音就是因为他们发音的音色不同;(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解答】解:(1)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当然人在说话时带会振动;(2)“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2)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在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因为月球上是真空的,故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对着山崖喊话不能听到回声.故答案为:振动;音色;不能.【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牢记: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播的.。
2015-2016学年天津市河北区汇森中学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2016)
2015-2016学年天津市河北区汇森中学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3分)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拍打衣服灰尘脱落,是由于灰尘有惯性B.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汽车没有惯性C.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D.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它的惯性就消失了【解答】解:A、拍打衣服时,衣服运动,灰尘由于惯性还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因此会从衣服上脱落,故该选项说法正确;B、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因为推力等于摩擦力,汽车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使人获得了很大的速度,起跳后由于惯性,人在空中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惯性与速度无关,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子弹仍具有惯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2.(3分)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女子500米短道速滑决赛中,世界纪录保持者王濛以43秒048夺得冠军,成为蝉联冬奥金牌中国第一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王濛踮起后脚尖做起跑姿势时对冰面的压强变小B.王濛匀速滑行时对冰面的压力与冰面对她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王濛加速冲刺时运动状态不变D.王濛冲过终点后继续滑行是因为她具有惯性【解答】解:A、王濛踮起后脚尖做起跑姿势时,其压力没变,受力面积减小,所以是增大了压强,故本选项错误;B、王濛匀速滑行时对冰面的压力与冰面对她的支持力不符合二力平衡条件,因此不是平衡力,故本选项错误;C、王濛加速冲刺时,速度增大,所以运动状态改变,故本选项错误;D、王濛冲过终点后,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能立刻停下来,所以要继续滑行,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3.(3分)一个物体在一对平衡力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这对平衡力突然消失,则物体将()A.立即停止运动B.运动速度越来越快C.速度减慢,最后停止D.仍做匀速直线运动【解答】解:因为物体原来在一对平衡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平衡力突然消失后,物体在水平方向不再受任何外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得,物体将保持原来的速度继续作匀速直线运动。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第1-2章)附答案
………………○…………订…………校: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第1-2章)附答案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考生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并务必按照相关要求作答。
2.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题,共40分。
以下每题各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对得2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用铅笔涂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1.商场内乘坐观光电梯上升时,乘客说自己是静止的,该乘客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地面 B. 商场内的收银员 C. 货架上的商品 D. 乘坐的观光电梯2.2015年全国各地频发雾霾天气(如图),河北各地市多次启动重污染天气Ⅱ级橙色预警。
雾霾主要由一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PM2.5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
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
PM2.5的微粒直径小于或等于2.5( )A. nmB. μmC. mmD. cm 3.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B. 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C. 在地球上的人觉得地球同步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因为他以地面为参照物D. 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4.日常所说的“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是()A. 声音的响度B. 声音的音调C. 声音的音色D. 以上说法都不对 5.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听到声音的范围是20Hz 到20000Hz 。
大象之间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这是因为 ( ) A. 次声波不能传入人耳 B. 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 C. 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 ,人类一般听不到 D. 次声波频率大于20000Hz 6.声音能够传递能量,下列事例中与之无关的是( ) A. 用超声波来消除玻璃、陶瓷等制品表面的污垢 B. 利用B 超检查人体内脏C. 在食品工厂里人们常利用超声波给牛奶消毒D. 次声波的声强可达180dB ,通常被利用在机械钻孔中7.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控制噪声产生的是( )A. 关闭房间的门窗B. 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C. 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D. 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8.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 ,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m/sB. 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C.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m/sD.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m/s 9.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声学知识,下列对声现象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 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声B. 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声C. 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D. 钟声是由钟振动产生的 10.下列实验与实例,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 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发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 B. 美妙的歌声使人心情愉快,发动机的噪声使人心烦 C. 邮电局电话亭用玻璃制成,隔音效果比较好D. 两个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外进行太空行走,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通过电话进行交谈 11.关于机械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机械运动是指各种机械的运动B. 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做机械运动,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不同C. 只有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才能选作机械运动的参照物D. 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我们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做参照物12.“广场舞”是中国大妈非常喜欢的一种健身活动.但同时广场舞的音响却给周边住宅楼休息的居民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尊重,和谐相处,你认为采取下哪种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 A. 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B. 禁止广场舞活动C. 将广场舞的音响关小些D. 住宅楼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13.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如图1所示的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 行星转动B. 菊花盛开C. 火箭升空D. 信鸽飞翔14.下列有关噪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噪声 B. 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装……………订………………线………不※※要※订※※线※※内※※答※…装……………订………………线………C. 在中考期间考场附近机动车禁鸣喇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 在校园内植树可以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15.小宏同学坐在行驶的汽车里,如果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 汽车座位 B. 公交站牌 C. 地面楼房 D. 地面行人 16.(2016•巴中)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B.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 m/sC. 教室周围植树可以减弱噪声D. 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17.用钢琴和和小提琴同时合奏一首乐曲,常常能明显区别出小提琴声和钢琴声,这是因为钢琴和小提琴的()A. 音调不同B. 响度不同C. 音色不同D. 音调和响度都不同 18.空难发生后,搜救队员利用声纳设备探测坠入大海中的飞机残骸。
贵州省贵阳市白云五中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
2015-2016学年贵州省贵阳市白云五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要我们()A.继承科学知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扬科学精神B.跟着古人的脚印,对科学重新探索C.学习更多的古人的主张和学说D.多学习历史,了解古人2.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1,所用时间之比是2: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A.l:2 B.2:1 C.2:9 D.9:23.下列情况只中是由于误差而引起结果不准确的是()A.测量时物体的边缘未对准“0”刻度线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C.观察时视线未能与刻度尺垂直D.读数时没有再估读一位数字4.某物体在第一、第二分钟内共前进了260m,第三分钟静止不动,第四分钟前进了100m,则它在4min内的平均速度为()A.1.67m/s B.1.5m/s C.2.17m/s D.2m/s5.战斗机在空中加油,已知加油机的速度是800km/h,则此时战斗机的速度应是()A.0 B.800 km/h C.大于800 km/h D.小于800 km/h6.有一首歌的歌词唱道:“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里选取的参照物是()A.地面 B.云朵 C.人D.月亮7.如图所示,由于风的缘故,河岸上的旗帜如图飘扬.在河面上的两艘船上旗帜如图状态,则关于两条船的运动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A.乙船肯定是向左运动的 B.甲船肯定是静止的C.甲船肯定是向右运动的 D.乙船肯定是静止的8.下列各长度单位中不是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的是()A.km B.m C.cm D.尺9.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的是()A.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70 mm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C.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 cmD.正常情况下人心跳两次的间隔大约为1min10.某人乘游艇在黄河上逆流而上,若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A.黄河水B.岸边的高楼C.他乘坐的游艇 D.迎面驶来的游艇二、填空题:(共10题,每空1.5分,共30分)11.某同学测量了一些数据,但忘了写单位.请给他补上合适的单位:半场足球赛的时间为45一个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是1 .12.单位换算:12s= ms3.6m/s= km/h.13.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14.物理科学探究是其乐无穷的,在探究时,我们首先要,明确方向,接着进行合理的,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接着对实验结果进行,最后进行评估以及交流与合作.15.一位台湾同胞坐船来到上海,说:“上海终于来到我的身边”.他选择的参照物是.16.小王是个胆大的孩子,喜欢观察神奇的自然,打雷时他总是发现:听见雷声,看见闪电;他猜想:雷声和闪电不是同时发生的?(选填:“先”、“后”)17.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城市交通大为改善.在南京“中山北路”平直的快车道上,有三辆汽车正同向顺风行使,此时甲车上的感觉顺风,乙车上的人感觉逆风,丙车上的人感觉无风,由此可以初步判断三辆汽车中行驶速度最大的是车.若以丙车为参照物,风与丙车处于相对状态;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的.18.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异同点的比较:(1)相同点;(2)不同点: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19.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和错误不同,是可以避免的,而是不能绝对消除的.实验室中常采用减小误差的方法是.20.坐在飞快行驶的车内,看到路旁的树木急速后退,这里说的树木速后退是以作为参照物.三、问答题:(共2题,每小题4分,共8分)21.“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典故,请从物理这一角度结合这一典故谈谈你的认识.22.车迷李飞和马力,各有一辆电动玩具车.他们都说自己的车跑的快,请你给当裁判,设计两个方案:1 ;2 .四、连线题(共1题,共10分)23.在探索宇宙、征服自然界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物理学家,他们的名字与其成就一同被载入史册,请用连线将下列物理学家与其对应的成就连接起来.五、实验探究题:(共2题,每空2分,共16分)24.如图所示,小红学习了长度测量后,她用尺子对一本书的厚度进行测量,图中的读数方法是正确的(选填“A”“B”或“C”);所用刻度尺分度值是;所测得书的厚度是cm= m.25.某班同学在用皮尺和秒表测平均速度时,四位计时员记录了王军同学跑步通过10m、20m、30m、40m处的时刻,并记录在下表中.路程s/m 10 20 30 40时间t/s 3.2 5.3 6.8 9.2根据上面数据,计算出王军同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1)从起点到10m处的平均速度为m/s.(2)从10m处到20m处的平均速度为m/s.(3)从20m处到40m处的平均速度为m/s.(4)全程的平均速度为m/s.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6分)26.如右所示是小明乘坐的出租车车票,请回答以下问题:(1)在小明所乘坐的全过程中,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车号GT﹣A2138日期2014﹣10﹣28上车7:10下车7:18单价 2.6里程7.2金额15.20(2)出租车在行驶过程中,如图1所示的速度行驶了1.8min,求这段时间所通过的路程?(3)某出租车司机从市中心大十字送一游客到火车站,停留一段时间后,又驱车原路返回大十字,假设出租车保持匀速行驶,请在图2中作出出租车在这段行驶过程内的路程﹣时间大致图象(不需具体描点作图)2015-2016学年贵州省贵阳市白云五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要我们()A.继承科学知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扬科学精神B.跟着古人的脚印,对科学重新探索C.学习更多的古人的主张和学说D.多学习历史,了解古人【考点】物理常识.【分析】根据我们对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理解来作答.【解答】解:“巨人”指的是我们的科学家前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说要我们继承科学家的探究结果,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在古人的基础上发明创造.故选A.【点评】我们学的就是古人探究的结果,我们是不需要一一重新探究的,我们要在古人的探究结果上进行新的发明创造.2.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1,所用时间之比是2: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A.l:2 B.2:1 C.2:9 D.9:2【考点】速度的计算.【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已知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比和时间比,利用公式v=,可以求出两者的速度之比.【解答】解:已知甲乙通过的路程比和时间比,根据公式v=,可得甲乙的速度比:v甲:v乙=: =×=×=9:2.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属于基本的计算题.题目简单,要求学生仔细作答.3.下列情况只中是由于误差而引起结果不准确的是()A.测量时物体的边缘未对准“0”刻度线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C.观察时视线未能与刻度尺垂直D.读数时没有再估读一位数字【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①由于测量工具不够精密;②测量方法不够科学;③测量者的估读等.【解答】解:A、通常根据被测长度两端靠近的刻度线的间隔来读数,物体的边缘未对准“0”刻度线,也可以读出物体的长度,不会引起结果不准确.B、根据误差产生的原因可知,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会产生误差,从而引起结果不准确.C与D答案是刻度尺使用中的错误,不是误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误差的产生原因,并能区分误差与错误.误差与错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减小;而错误是能够避免的.4.某物体在第一、第二分钟内共前进了260m,第三分钟静止不动,第四分钟前进了100m,则它在4min内的平均速度为()A.1.67m/s B.1.5m/s C.2.17m/s D.2m/s【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速度的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该物体的平均速度等于物体所运动的全部路程除以物体运动的全部时间,路程为360m,时间为4分钟,根据公式V=计算可知它在4min内的平均速度.【解答】解:s=260m+100m=360mV==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速度公式计算平均速度的能力.5.战斗机在空中加油,已知加油机的速度是800km/h,则此时战斗机的速度应是()A.0 B.800 km/h C.大于800 km/h D.小于800 km/h【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应用题.【分析】只有战斗机和加油机保持相对静止时才能成功完成空中加油,所以选择速度相同的即可.【解答】解:A、当战斗机的速度为0时,不能保持相对静止,不符合题意;B、当战斗机的速度等于800km/h时,保持相对静止,符合题意;C、当战斗机的速度大于800km/h时,不能保持相对静止,不符合题意;D、当战斗机的速度小于800km/h时,不能保持相对静止,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空中加油是一个相对困难的问题,因为它需要战斗机和加油机速度相同,也就是相对静止时,要求驾驶技术水平高.6.有一首歌的歌词唱道:“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里选取的参照物是()A.地面 B.云朵 C.人D.月亮【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就是不同的.【解答】解:“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在描述月亮的运动,虽然月亮绕着地球转,但无云时我们用肉眼是看不到的.有云时,云的运动相对于地球还是比较明显的,以云为参照物,就可以看见月亮的运动.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7.如图所示,由于风的缘故,河岸上的旗帜如图飘扬.在河面上的两艘船上旗帜如图状态,则关于两条船的运动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A.乙船肯定是向左运动的 B.甲船肯定是静止的C.甲船肯定是向右运动的 D.乙船肯定是静止的【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信息给予题;参照思想;推理法.【分析】图中河岸上的旗杆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国旗向右飘,说明此时有向右吹的风.乙船上旗帜向右,有三种可能:一是乙船不动,风把旗帜刮向右;二是乙船向左运动,风相对于旗帜向右,把旗帜刮向右;三是乙船向右运动但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此时风仍能把旗帜刮向右.对于甲船来讲情况相对简单,风向右刮,要使甲船的旗帜向左飘,只有使甲船向右运动.【解答】解:因为河岸上旗杆是固定在地面上的,那么根据旗帜的飘动方向判断,风是从左向右刮的.如果甲船静止不动,那么旗帜的方向应该和国旗相同,而现在的旗帜的方向明显和河岸上旗子方向相反,如果甲船向左运动,旗帜只会更加向右展.所以,甲船一定向右运动,而且运动的速度比风速快,这样才会出现图中旗帜向左飘动的情况.故选C.【点评】运动和静是相对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是一道非常典型的题目,要仔细揣摩才能作答.8.下列各长度单位中不是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的是()A.km B.m C.cm D.尺【分析】在国际单位中,长度单位从大到小:km、m、dm、cm、mm、um、nm【解答】解:km、m、cm、是长度的国际单位,其中m是长度的国际单位的主单位.尺是我国的长度单位.故选D.【点评】掌握长度的国际单位和单位间的换算.9.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的是()A.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70 mm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C.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 cmD.正常情况下人心跳两次的间隔大约为1min【考点】长度的估测;时间的估测;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一般纸张的厚度在75μm左右,试卷纸的厚度略大一些,在100μm=0.1m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3×108m/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160cm=16dm左右.故C符合实际;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75次,跳动两次的时间间隔大约1s.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点评】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值,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应用日常知识积累解答此题.10.某人乘游艇在黄河上逆流而上,若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A.黄河水B.岸边的高楼C.他乘坐的游艇 D.迎面驶来的游艇【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看它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解答】解:A、人相对于河水是向上运动的.不符合题意;B、人相对于岸边的高楼,位置是不断变化的.不符合题意;C、人相对于自己乘坐的游艇,位置没有变化.符合题意;D、人相对于迎面驶来的游艇是向前运动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决定于选择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运动状态也不一样.二、填空题:(共10题,每空1.5分,共30分)11.某同学测量了一些数据,但忘了写单位.请给他补上合适的单位:半场足球赛的时间为45 min一个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是1 m/s .【考点】时间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时间过程及运动速度的估测,根据对常见物体和时间、速度单位的认识,填上合适的单位.【解答】解:正式足球比赛分上下两个半场,各45min;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m/s左右.故答案为:min;m/s.【点评】一个数据在数学上如果没有单位还可以表示出其大小,但在物理上一个数据如果没有单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结合生活常识加上一个合适的单位,物理数据才有意义.12.单位换算:12s= 1.2×104ms3.6m/s= 12.96 km/h.【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本题根据时间和速度单位的进率进行换算.换算的步骤为:原来的数字、乘号、进率、后来的单位、最终结果.【解答】解:(1)由1s=103ms可得,12s=12×103ms=1.2×104ms;(2)由1m/s=3.6km/h可得,3.6m/s=3.6×3.6km/h=12.96km/h.故答案为:1.2×104;12.96.【点评】无论什么物理量的单位换算,前面的数都表示倍数,不进行换算,只是把后面的单位进行换算.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单位换算.13.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考点】机械运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根据机械运动的定义即可解答.【解答】解:根据机械运动的定义: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故答案为:位置.【点评】本题考查了机械运动的概念,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14.物理科学探究是其乐无穷的,在探究时,我们首先要提出问题,明确方向,接着进行合理的猜想与假设,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接着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论证,最后进行评估以及交流与合作.【考点】物理学方法.【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科学探究各要素的记忆与理解能力.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是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中的七个主要环节,各个要素在整个思维程序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在探究过程中侧重培养的能力也不同.【解答】解: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是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中的七个主要环节.故答案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分析与论证.【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熟记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内容.15.一位台湾同胞坐船来到上海,说:“上海终于来到我的身边”.他选择的参照物是轮船.【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解答】解:一位台湾同胞坐船来到上海,说:“上海终于来到我的身边”,是把轮船当参照物,上海相对于轮船(或自己)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答案为:轮船.【点评】此题中如果这位台湾同胞坐船来到上海,说:“我终于到家了”,那么他选择的参照物就是上海.注意题目中的不同问法.16.小王是个胆大的孩子,喜欢观察神奇的自然,打雷时他总是发现:后听见雷声,先看见闪电;他猜想:雷声和闪电不是同时发生的?(选填:“先”、“后”)【考点】声速;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专题】声与光.【分析】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远远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m/s,通过对比光与声音的传播速度得到正确答案.【解答】解: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m/s,由v=可得,公式t=,打雷时,闪电和雷声同时产生,通过相同的路程,闪电的光传播用的时间短.所以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故答案为:后;先.【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速,光的传播速度的理解和掌握,此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要求学生牢记光和声音的传播速度.17.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城市交通大为改善.在南京“中山北路”平直的快车道上,有三辆汽车正同向顺风行使,此时甲车上的感觉顺风,乙车上的人感觉逆风,丙车上的人感觉无风,由此可以初步判断三辆汽车中行驶速度最大的是乙车.若以丙车为参照物,风与丙车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运动的.【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应用题.【分析】题中描述三人的运动快慢是以风速为参照物的,由顺风、逆风、无风则可判断三人的运动快慢.【解答】解:甲感到在顺风中行驶,表明甲的速度比风速慢;乙感到在逆风中行驶,表明乙的速度比风速快;丙感到无风,表明丙的速度和风速相同.所以他们三人汽车速度最快的是乙,最慢的是甲.故答案为:乙,静止,运动.【点评】本题比较三人运动快慢的方法比较独特,不是我们常用的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而是用一个参照物来判断他们的运动快慢,是一道好题.18.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异同点的比较:(1)相同点都是直线运动;(2)不同点: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不变,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变化.【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匀速直线运动.【专题】简答题.【分析】可以从两种运动的定义上去分析.【解答】解:由题干可知:二者的相同点都是直线运动,由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知: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而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是随时变化的.故答案为:(1)都是直线运动,(2)速度大小不变,速度大小变化.【点评】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前提是它在任意一时刻速度都相等.19.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和错误不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能绝对消除的.实验室中常采用减小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误差和错误区别,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可以减小,但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实验者粗心或者不遵守实验规则等原因造成的,是能避免的,以及减小误差的方法.【解答】解: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可以减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误差是绝对不能消除的;而错误是由于实验者粗心或者不遵守实验规则等原因造成的,是能避免的.故答案为:错误;误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点评】此题首先考查误差的定义,还考查误差产生的原因,减小误差的方法及误差与错误的区别,造成测量有误差的原因一般来说是由于客观或主观的影响,如测量工具、测量者不同等.在测量时即使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眼睛也不可能估读得非常准,测量仪器不可能制造的十分精确,环境的温度、湿度对测量仪器都有影响,这些都是造成误差的原因.20.坐在飞快行驶的车内,看到路旁的树木急速后退,这里说的树木速后退是以行驶的汽车作为参照物.【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运动和力.【分析】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选择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其运动和静止的状态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解答】解:坐在飞快行驶的车内,看到路旁的树木急速后退,此时,路旁的树木相对于行驶的汽车或汽车里的人位置发生了改变,因此,这里说的树木速后退是以行驶的汽车或汽车里的人作为参照物.故答案为:行驶的汽车.【点评】了解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知道在判断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时,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其运动和静止的状态可能不同.三、问答题:(共2题,每小题4分,共8分)21.“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典故,请从物理这一角度结合这一典故谈谈你的认识.【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简答题.【分析】选择不同的物体为参照物,结论也可能会不同,船相对大地是运动的,船和剑也是相对运动的,结合参照物和相对运动知识可以解释这个问题.【解答】答:当时此人的想法是这样的:掉剑之前,剑和船一起向前运动;掉剑之后,剑也和船一起运动,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所以他在标记的下方找剑;实际的情况是这样的:掉剑之前,剑和船一起向前运动,也就是说剑和船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掉剑之后,剑相对于船就是运动的,也就是说剑不会随着船一起向前运动,所以在标记下找不到剑.此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就是因为没有搞清楚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原理所致.【点评】(1)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再判断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变化.(2)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如果选定为参照物,这个物体就假定为不动.22.车迷李飞和马力,各有一辆电动玩具车.他们都说自己的车跑的快,请你给当裁判,设计两个方案:1 让两车跑一样的路,时间长的慢;2 让两车同时起跑,相同时间内路程长的快..【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专题】简答题;设计与制作题.【分析】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一般有三种:①路程一定,比较时间;②时间一定,比较路程;③在引入速度后,可直接比较速度的大小.比较运动快慢可从三种方法中选择便于测量的前两种.【解答】解:让两车跑一样的路,时间长的慢;让两车同时起跑,相同时间内路程长的快.【点评】本题设计方案从比较运动快慢的三种方法中考虑,同时考虑设计的可操作性.四、连线题(共1题,共10分)23.在探索宇宙、征服自然界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物理学家,他们的名字与其成就一同被载入史册,请用连线将下列物理学家与其对应的成就连接起来.【考点】物理常识.【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根据五位科学家的主要突出贡献来选择.【解答】解:(1)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2)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3)牛顿,以其名字命名的运动三大定律;(4)伽利略,不仅从逻辑上驳斥亚里士多德的落体观点,而且在比萨斜塔上亲自实验,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5)玛丽•居里,发现并命名新元素“钋”和“镭”.故答案为:。
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产生的原因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1.B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D.响度大比响度小的声音传播速度大2.A3.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
演奏前,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在调节弦发声时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3.B4.在使用小提琴前,乐师常旋动琴弦轴以调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响度B.音调 C.音色 D.振幅4.B5.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声速不同5.C6.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A.关闭房间的门窗 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6.B7.如图1所示,是我市城区到龙洞堡机场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危害。
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在下列哪个途径中实现的()A.噪声的产生B.噪声的传播C.噪声的接收D.以上三种均是7.B8.下列措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A纺织工人使用防噪耳罩 B 中心城区汽车禁止鸣笛C 轻轨两旁安装隔音板D 主干道路面“刷黑”8.C9.我们生活在声音的广袤空间里,下面有关声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 A.游人听到山间潺潺的水声是水和岩石撞击产生的B.科学家利用声波的反射可以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C.村民能够根据音色辨别蝉唱虫吟D.医生利用人体发出的微弱噪声可以探测病灶9.B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道路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C.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 Hz~2 000 Hz之间的声音D.声源的振幅相同,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响度也相同10.B11.关于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能在真空中传播B.住宅安装双层玻璃窗可以减小噪声对室内的影响C.“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响度增大D.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调11.B12. “五·一”节学校举行了盛大的红歌比赛。
八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八上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一、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2分,满分32分)1、如图中的物体的长度是 cm;中国正在修建世界上最高速的风洞,在风洞实验时,飞机相对于风洞中的空气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第1题第2题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车运动的s-t图象。
当两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当时间t=s时,两车相距8m。
3、小明与爸爸坐车出去旅游,当客车行驶到高速公路上时,此时车距离标识牌0米处,恰好有一小汽车行驶到客车车旁,此时客车上的速度计显示为80km/h,当客车匀速行驶到了标识牌100米处时,小汽车匀速行驶到的标识牌200米处,小汽车(选填“已经”或“没有”)超速;4、甲乙两辆火车并排,若甲中乘客看到乙车往东行驶,①若甲车静止,则乙车一定(选填“静止”“向东行驶”或“向西行驶”);②若甲车向东行驶,则乙车一定(选填“静止”“向东行驶”或“向西行驶”)5、在合肥市中学生体育运动会的200m竞赛中,小华同学前百米用了15秒,后百米用了10秒,则他跑步的平均速度是 m/s,在跑步时他感觉站在边上为他加油的同学在往后退,是以为参照物。
6、如图所示,是一款新型蓝牙跑步耳机,佩戴时不堵塞耳朵,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耳机发出的振动信号传到听觉神经后,我们就可以听到声音了,这是因为(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可以传声;跑步时他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是通过传播的。
第6题第8题7、“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中考期间考场周围常常设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从减弱噪声的。
8、1月,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一个陨石凹坑,形状如圆形平底锅,如图所示。
小明在圆心A点大喊一声,经过8.5s听到回声。
则圆形凹坑的直径为米。
9、甲同学在一根很长的充满水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水管,乙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能听到三下敲击声。
第二次听到的是通过传播来的(选填“空气”、“水”或“水管”)。
山东省聊城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全册物理试题
2015-2016学年某某省聊城市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小宋家离学校600m远,他步行到学校要花10min,那么他步行的平均速度为()A.60m/s B.6m/s C.1m/s D.1m/min2.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到:“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诗中描写“青山”与“孤帆”运动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帆船,河岸B.河岸,帆船C.青山,太阳D.青山,划船的人3.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可知,物体的()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对4.甲乙两物体运动路程之比是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3: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A.1:1 B.9:4 C.2:3 D.4:95.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A.20m/s B.10m/s C.5m/s D.无法确定6.某百米短跑运动员,他的成绩为10秒,如果他在前5秒内的平均速度为9m/s;冲过终点的时速度达到13m/s,那么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8m/s B.9m/s C.10m/s D.11m/s7.如图所示是汽车仪表盘上的速度计,如果汽车以现在的速度行驶30min,通过的路程为()A.30km B.35km C.40km D.45km8.小明同学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如下:长为25.91cm,宽为18.35cm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A.1mm B.1cm C.1dm D.1m9.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固体振动才能产生声音B.气体、液体、固体振动都能产生声音C.只要发声体振动我们就能立即听到它发出的声音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10.用大小不同的力按同一琴键发出的声音,不同的是()A.声速 B.音调 C.响度 D.音色11.如图,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响度 B.频率 C.音调 D.音色1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空气和铁棒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以上都不对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3.坐在从妹冢到莘县行驶的客车上,乘客以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以为参照物是静止的.14.一架飞机在2h内飞行了1400km,它的速度是 km/h.15.运动员在200米赛跑中,起跑时的速度是7m/s,中途的速度是8m/s,最后冲刺时的速度是12m/s,如果他的成绩是25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合 km/h.16.一列长100m的列车,穿过500m的某一山洞,若火车运行速度是108km/h,火车穿过山洞所用时间是s.17.“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大.18.如图所示是刻度尺测一木块的长度是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9.人说话、唱歌时的发声靠的是的振动,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传来的.20.声音的特性有,,.21.一个同学向着远处的高山大喊一声,经过2秒听到了回声,那么该同学距高山米.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共16分)22.一个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记录小球运动情况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用时s,平均速度为m/s.小球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越来越.23.如图所示,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①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发出声音的音调越;②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发出声音的音调越.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有关.四、计算题(23题7分、24题8分,共15分)24.小明骑车上学,前200m用50s后,后200m用30s,那么小明在400m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5.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m.求:(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2015-2016学年某某省聊城市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小宋家离学校600m远,他步行到学校要花10min,那么他步行的平均速度为()A.60m/s B.6m/s C.1m/s D.1m/min【考点】速度的计算.【专题】应用题.【分析】步行的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把10min变成用秒表示的量后,把相关数值代入,计算即可.【解答】解:已知:s=600m,t=10min=600s,那么,v===1m/s.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速度的计算方法,在解答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统一.2.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到:“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诗中描写“青山”与“孤帆”运动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帆船,河岸B.河岸,帆船C.青山,太阳D.青山,划船的人【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应用题.【分析】(1)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参照物;(2)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就是看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解答】解:分析诗句中的含义可知,“青山”和“孤帆”都是运动的.A、以“帆船”为参照物,“青山”和“帆船”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青山”是运动的;以“河岸”为参照物,“孤帆”与“河岸”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说明“孤帆”是运动的,符合实际.B、以“河岸”为参照物,“青山”与“河岸”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青山”是静止的;同样以“帆船”为参照物,“孤帆”与“帆船”之间的位置也没发生变化,“孤帆”也是静止的.与题意不符.C和D选项中,在判断“青山”运动情况时,都是以“青山”本身为参照物,则“青山”是静止的.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该题通过古诗句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以及参照物的选择,属于基础题.3.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可知,物体的()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对【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定性思想.【分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与路程和时间的大小无关.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不能说成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关键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与路程和时间无关.类似公式:ρ=、R=.4.甲乙两物体运动路程之比是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3: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A.1:1 B.9:4 C.2:3 D.4:9【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应用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已知路程之比与运动时间之比,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物体的速度之比.【解答】解: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熟练应用速度公式即可正确解题.5.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A.20m/s B.10m/s C.5m/s D.无法确定【考点】速度的计算.【分析】由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物体在任何单位时间里的速度都应该相等.【解答】解:已知:t=4s,s=20m,那么物体的速度为v===5m/s,由于该物体做匀速直线直线运动,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与平均速度相等也是5m/s.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计算,属于常见的考题.6.某百米短跑运动员,他的成绩为10秒,如果他在前5秒内的平均速度为9m/s;冲过终点的时速度达到13m/s,那么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8m/s B.9m/s C.10m/s D.11m/s【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专题】计算题;运动和力.【分析】已知路程与运动时间,由平均速度公式可以求出运动员的平均速度.【解答】解:百米赛跑的路程s=100m,运动时间t=10s,运动员的平均速度===10m/s;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求运动员的平均速度问题,熟练应用平均速度公式即可正确解题,要注意求平均速度只能用路程比时间,要注意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7.如图所示是汽车仪表盘上的速度计,如果汽车以现在的速度行驶30min,通过的路程为()A.30km B.35km C.40km D.45km【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计算题;应用题.【分析】根据速度计的量程、分度值和单位可以读出此时的速度大小;根据公式s=vt可求通过的距离.【解答】解:此时速度的大小v=70km/h;汽车用这个速度行驶30min通过的距离是s=vt=70km/h×0.5h=35km.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速度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还要学会认识速度计,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换算.8.小明同学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如下:长为25.91cm,宽为18.35cm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A.1mm B.1cm C.1dm D.1m【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用刻度尺测长度,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在记录的数据上分析,最后一位是估读的,倒数第二位是刻度尺的分度值.【解答】解:由记录结果可知,倒数第二位的数字9和3所对应的毫米单位为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即1mm.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记录数据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9.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固体振动才能产生声音B.气体、液体、固体振动都能产生声音C.只要发声体振动我们就能立即听到它发出的声音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①物体发生振动;②介质向外传声;③良好的听觉器官;④频率在人的听觉X围之内;⑤有足够的响度.【解答】解:固体、液体、气态振动都可以发出声音,故A错误,B正确;C、发出的声音的能量随传播距离的增大而减弱,声音传到人耳处时所具有的能量要能引起鼓膜的振动,才能听见声音,故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此选项说法错误;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10.用大小不同的力按同一琴键发出的声音,不同的是()A.声速 B.音调 C.响度 D.音色【考点】响度与振幅的关系.【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解答】解:用大小不同的力按同一琴键时,同一琴键的音色和音调是相同的,琴弦振动的幅度是不同的,故其所发出的声音的强弱不同,即声音的响度是不同的.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难度在于音调和响度二者的区别,对于这两个的区别,要抓住声音的高低和大小的区别.11.如图,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响度 B.频率 C.音调 D.音色【考点】音色.【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不见其人闻其声音,是因为不同人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解答】解:兔子和狼发声声带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会不同,故小白兔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不是它的外婆;故选D.【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根据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区分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1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空气和铁棒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以上都不对【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专题】声现象.【分析】解决此题需掌握:①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②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③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解答】解: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铁棒中比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快;故A错误;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故B正确;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D、综上所述,选项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原因、传播条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等物理知识,需要学生牢固识记.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3.坐在从妹冢到莘县行驶的客车上,乘客以路面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以客车为参照物是静止的.【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首先要明确被研究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再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解答】解:乘客坐在行驶的客车上,乘客相对于路面(或相对于路面静止的物体)位置发生改变,所以选择路面(或相对于路面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乘客相对于客车位置保持不变,以客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故答案为:路面;客车.【点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4.一架飞机在2h内飞行了1400km,它的速度是700 km/h.【考点】速度的计算.【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已知时间和路程,利用v=可直接计算飞机的速度.【解答】解:飞机的速度:v===700km/h.故答案为:700.【点评】此题考查速度的计算,因为条件已经给出,利用速度公式可直接作答,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15.运动员在200米赛跑中,起跑时的速度是7m/s,中途的速度是8m/s,最后冲刺时的速度是12m/s,如果他的成绩是25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8 m/s,合28.8 km/h.【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v=,要理解s与t的含义,s指物体在t时间内通过的路程,t指通过s所用的时间.同时要掌握m/s与km/h之间的换算关系:1m/s=3.6km/h.【解答】解:由题意知,运动员跑过的路程s=200m,全程所用的时间t=25s.所以此运动员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8m/s=8×3.6km/h=28.8km/h.故答案为:8;28.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平均速度的计算,首先要搞清平均速度概念,并掌握其计算公式v=,并且要注意s与t的相互对应性.并且考查了m/s与km/h的换算关系.16.一列长100m的列车,穿过500m的某一山洞,若火车运行速度是108km/h,火车穿过山洞所用时间是20 s.【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列车穿过山洞,行驶的路程等于山洞长加上列车长,又知道行驶速度,利用速度公式求火车穿过山洞所用时间.代入数值前注意单位统一.【解答】解:列车运行速度:v=108km/h=108×m/s=30m/s,列车运行路程:s=s车+s山洞=100m+500m=600m,∵v=,∴火车穿过山洞所用时间:t===20s.故答案为:20.【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正确求出火车运行路程(s=s车+s山洞)是本题的关键.17.“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大.【考点】响度.【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解答】解:“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的声音的响度大;故答案为:响度.【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根据响度的定义区分乐音的特征.18.如图所示是刻度尺测一木块的长度是 2.00 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2)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3.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3.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2)末端刻度值为5.00cm,物体长度为5.00cm﹣3.00cm=2.00cm.故答案为:2.00;1mm.【点评】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19.人说话、唱歌时的发声靠的是声带的振动,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专题】应用题.【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任何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且传播声音需要介质.【解答】解:人们唱歌、说话的声音是声带的振动产生的,任何声音都是由振动产生的;我们听到声音是一般是通过空气传到我们耳朵的;故答案为:声带;空气.【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20.声音的特性有响度,音调,音色.【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乐音有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利用声音的三个特性的定义及其取决因素分析即可解决.【解答】解:乐音的三种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通常我们把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同时我们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其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同时响度还和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即距离声源越近,响度越大;距离声源越远,响度越小.故答案是:响度;音调;音色.【点评】解决此题要结合声音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牢记影响声音三特性的因素.21.一个同学向着远处的高山大喊一声,经过2秒听到了回声,那么该同学距高山340 米.【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专题】声现象.【分析】人发出的声音经高山反射后再传到人耳(回声),知道整个过程用的时间,可以求出人发出的声音传到高山的时间,再利用速度公式求人离高山的距离.【解答】解:人发出的声音传到高山的时间:t=×2s=1s,由v=得:s=vt=340m/s×1s=340m.故答案为:340.【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弄清声音从人所在地方传到高山的时间(单趟用时)是解题的关键.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共16分)22.一个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记录小球运动情况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用时0.3 s,平均速度为 1 m/s.小球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专题】应用题.【分析】(1)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求出小球在两位置照片间隔数,可求出时间t.(2)由图示刻度尺测出AD间的距离s,第一问已经求出时间t,由平均速度公式可求出小球的平均速度.(3)图上每相邻两幅照片的时间间隔相等,由相邻照片间的距离大小可分析小球运动的快慢.【解答】解:(1)由图知A与D间有3个间隔,则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的时间t=3×0.1s=0.3s.(2)由图可知,A与D间的距离s=30cm=0.3m,则平均速度===1m/s.(3)图上每相邻两幅照片的时间间隔t相等,由图可知,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相邻两幅照片间的距离s越来越大,由v=知小球的速度越来越大.故答案为:0.3;1;大.【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解题的关键是由图求出小球的运动时间t、路程s,然后由速度公式分析解答.23.如图所示,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①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②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解答】解:尺子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尺子振动快慢有关,①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②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时,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答案为:①慢;低.②快;高;频率.【点评】抓住实验中,发生变化的因素,进而分析声音的哪个特征发生变化,此题要结合声音的音调与频率关系去分析解答.四、计算题(23题7分、24题8分,共15分)24.小明骑车上学,前200m用50s后,后200m用30s,那么小明在400m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确定总路程和总时间,根据v=计算出平均速度.【解答】解:s=400m,t=50s+30s=80s,则:v===5m/s.答:小明在400m内的平均速度是5m/s.【点评】本题考查了平均速度的计算,关键注意路程和时间的对应.25.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m.求:(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根据速度公式v=就会求出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2)山路上与公路上的总路程除以山路上与公路上总时间即为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解答】解:已知:v1=8m/s,t1=500s,v2=20m/s,s2=100m,(1)根据速度公式得s1=v1t l=8m/s×500s=4000m,(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8.12m/s,答:(1)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为4000m.(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8.12m/s.【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计算,属于常见的考题.。
八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26共分)1、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声音要靠传播,不能传声。
平常我们听到声音是通过传到我们耳朵里,在常温下,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度是每秒约米,某人在看到闪电后5秒才听到雷声,那么,这个人距打雷处约米。
2、有一物体正在振动,其每分钟振动900次,则这种物体振动频率是Hz,此声音(选填“能”或“不能”)被人耳听到,因为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在。
3、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公园里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三处建筑有非常美妙的声音现象,它是我国古代建筑师利用造成的音响效果。
4、“掩耳盗铃”是在_______ 处减弱噪声,无声手枪的“无声”是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
5、物体与平面镜平行放置,若物体距平面镜1米,像距物体米,若物体向平面镜靠近0.2米,则像与物体相距米。
6、声音的特性是指、、,“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根据声音的不同来判断的,“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大,“曲高和寡”中的“高”是指高。
7、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米/秒,光年是单位。
8、蝙蝠可以利用超声波发现昆虫和确定方位,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除去体内结石,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
9、如图是太阳灶,它是利用镜对光线的作用来工作的。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0.以下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日食和月食B.插入水中的筷子变“弯”了C.水中的倒影D.雨后的彩虹11、一束光线与镜面成30°角入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增大2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A.100 °B.120°C.140°D.160°12、在交通复杂的十字路口,常常挂一个大的反光镜,以便过往车辆和行人看清交通情况,这个反光镜应该是()A.平面镜B.凸面镜C.凹面镜D.以上三种都可以13、如图所示,下面几幅交通标志牌中,能明显表示用于防止噪声,保护环境的是( )14、下列现象中,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日食、月食的成因B.影子C.激光准直D.平面镜成像15、如图所示的实验,目的是探究声音的高低由什么因素决定。
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
姓名班级分数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填空题(2分,共26分)1、上海的发展日新月异,不久前国内首座开启式旋转景观桥在北外滩建成。
该桥长约 22 米,一辆摩托车以 10 米/秒的速度沿直线匀速通过此桥,需秒;以桥为参照物,摩托车是的 ( 选填“静止”或“运动”)。
2、夜晚抬头望星空时看到:“月亮在云里穿行”,这是以为参照物;“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为参照物.3、图2-1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_____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图2-14、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决定的。
5.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彭城广场后,沿原路返回家中,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自行车。
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7所示。
则步行的是图中_______段,小刚家到彭城广场的路程为__________m,小刚骑车的速度为______m/s。
6.跑步机是健身用的,使用时人在运动的皮带上跑步,如图2所示。
一天,爸爸兴奋地从跑步机上下来说:“今天真痛快,跑了2km,一定减肥了”小阳茫然地问:“我看你始终没有离开,怎么会跑了2km?”爸爸给小阳讲了其中的道理,原来,爸爸“跑了2km”是以为参照物的。
7.图4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螺线管的长度是 cm.二、选择题(共27分)8、正常运动的客车速度是20m/s,这句话的意义是()A、客车每秒钟运动的速度是20m/sB、客车每秒钟通过的路程是20m/sC、客车每秒钟通过的路程是20mD、客车通过的路程是20m。
9、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正确? ( )A.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B.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C.采用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消灭误差D.实验中误差不能绝对避免,但可以想法尽量使它减小。
10、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成功实现两次载入航天飞行。
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
在这一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C.以火箭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 D.以火箭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11、三个同学同时登一座山,他们登山的平均速度为:甲是3.5km/h,乙是1m/s,丙是每分钟走63m,则谁最先登上山顶() A、甲 B、乙 C、丙 D、同时到达12、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若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是3∶2,甲、乙两物体的运动路程之比是3∶4,则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是:() A、8∶9 B、9∶8 C、1∶2 D、2∶113、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跟路程成正比B、速度跟时间成反比C、路程跟时间成正比D、速度与路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14. 下述科学家和其主要贡献连线正确的是()A、哥白尼——万有引力B、伽利略——量子力学C、牛顿——运动定律D、爱因斯坦——浮力定律15、“当物体的运动速度达到光速时,人们所熟悉的空间、时间等概念都会发生变化。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月考试卷(第1-6章)(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全册物理试题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沭河中学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6章)一、选择题:(每题所列的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计45分)1.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之路上,众多科学巨人给后人留下的财宝是()A.有关运动的三大规律B.物理公式、物理定律和实验设备C.经典物理学理论D.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方法、科学精神2.下列几种估测中,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C.一个鸡蛋质量约为500g D.学生用文具盒长40cm3.如图所示为流传千百年被称为“东方迪斯科”的闽南拍胸舞,舞者用力拍击自己的胸膛是为了使拍击声的()A.音调升高 B.响度增大 C.音色改变 D.音调降低4.2007年2月3日,我国成功地将第四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太空.该定位卫星是一种地球同步卫星,地球上的人觉得它在空中是静止的,人们这时选择的参照物是()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流星5.在城市高架道路的某些路段两侧设有3~4米高的透明板墙,安装这些板墙是为了()A.保护车辆安全行驶B.阻止车辆排放的废气外泄C.体现高架道路设计的美观D.阻挡车辆产生的噪声,减小噪声污染6.一块体积是200cm3的金属块,质量为540g,把它切掉后,余下部分金属的密度是()×103kg/cm33C.1.8 kg/m3×103g/m37.下列现象中属于光反射的是()A.人影形成 B.水中倒影 C.凿壁借光 D.傍晚落日8.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C.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D.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9.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发现在右盘中加上1g的砝码时,指针偏右;减去这个1g的砝码时,指针偏左,若这时砝码盘中已无更小的砝码,则应该()A.调节横梁右边的螺母,使天平平衡后读数B.移动游码到适当的位置使天平平衡后读数C.在左盘上加1g的砝码,设法使天平平衡后读数D.将被测物体移到天平右盘,再测其质量10.在浴室里,为了防止地面沾水使人打滑跌倒,下列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A.浴室地面应铺上带有凹凸不平花纹的地砖B.脚底下垫一条毛巾C.穿着带有凹凸不平花纹的拖鞋D.穿着平底塑料拖鞋11.一弹簧测力计,两个人用水平拉力拉它的两端,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0N,那么这两个人用力的情况是()A.两个人分别用10N的力B.两个人分别用20N的力C.一个人用20N的力,另一个人不用力D.一个人用5N的力,另一个人用15N的力12.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绳子从井中提水,水桶受到的力有()A.重力、绳子的拉力和手的拉力B.重力和手的拉力C.绳子的拉力和手的拉力D.重力和绳子的拉力13.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A.大于10cm B.小于10cmC.大于20cm D.在10cm和20cm之间14.一个物理学习小组的四位同学,学完速度后,对速度的理解错误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运动的路程越长B.物体的速度越大,运动得越快C.物体的速度越大,通过一定的路程用的时间就越少D.物体的速度越大,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就越大15.下列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熟透的苹果从树上竖直下落 B.小孩沿直滑梯上匀速滑下C.嫦娥一号围绕月球运动 D.钟摆来回摆动二、填空题:(每空1分,计10分.)16.撑杆跳高运动员跳高时把撑杆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而撑杆对运动员的力使运动员越过横杆,这说明力可以______.17.一块冰重49N,它的质量是______kg,冰化成水后,质量为______kg.18.《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______的,而剑相对于河岸是______的.19.如下两幅图片展示的是福娃小运动健将在进行奥运比赛.射出的箭能够在空中继续飞行,这是因为箭具有______;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而人就前进,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的.20.一般教室的长为90______;骑自行车的一般速度是5______.三、实验探究题(作图4分,每空1分,16分,共20分)21.(1)完成图1中的光路.(2)小球悬挂在细绳下来回摆动,请画出小球在图2所示位置时所受绳子拉力F和重力G 的示意图.22.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实验中:(1)图1所示的是小华同学用刻度尺测量木块长度的实验,在这个测量中,小华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图1中这块木块的长度为______cm.(2)图2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_N.23.小倩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约是______cm.(2)应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调节凸透镜、烛焰、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______、______的______像.____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填“照相机”或“幻灯机”或“放大镜”).(4)若要将凸透镜作放大镜用,应将蜡烛放在______,这种像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在光屏上.(5)小倩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图所示,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______(填“上”或“下”)调节.24.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常选用一块______作为平面镜,将其竖立在铺有白纸的桌面上.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镜前,另选一只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放在镜后进行观察.选用两只相同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如图所示,S′是蜡烛S在平面镜中的像,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25.某物理实验小组,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做如下数据记录.见表:实验次数接触面的材料压力(牛)滑动摩擦力1 木块与木板 42 木块与木板 63 木块与毛巾 6(1)实验研究中,要使测量滑动摩擦力较准确,应保持木块在水平面上做______运动.(2)比较序号1与2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3)比较序号______与______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是: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五、计算题:(共23分)×104N的拉力,用它能把质量为2.5t的钢材直接吊起吗?(g取10N/kg)27.有一个质量是1560g、体积是210cm3的铁球,问:这个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若往空心部分注满水银后,整个球的质量是多少?28.有一空瓶子质量是50克,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为250克,装满另一种液体称得总质量为200克,求这种液体的密度.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沭河中学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6章)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所列的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计45分)1.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之路上,众多科学巨人给后人留下的财宝是()A.有关运动的三大规律B.物理公式、物理定律和实验设备C.经典物理学理论D.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方法、科学精神【考点】物理常识.【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探索财富的理解.人们在探索的过程中既有知识结晶又有探究方法和高昂的探索精神.【解答】解:在人类对自然奥秘的探索之路上,科学家不仅发现并总结了科学知识,还总结了有效的探究方法和为真理而奋斗的科学精神.所以选项A、B、C的说法都不全面.故选D.2.下列几种估测中,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C.一个鸡蛋质量约为500g D.学生用文具盒长40cm【考点】长度的估测;质量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一支铅笔的长度与此差不多,在18c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学生用文具盒长度略大于18cm,在20cm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3.如图所示为流传千百年被称为“东方迪斯科”的闽南拍胸舞,舞者用力拍击自己的胸膛是为了使拍击声的()A.音调升高 B.响度增大 C.音色改变 D.音调降低【考点】响度.【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声源振动幅度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解答】解:当用力拍击胸膛时,胸膛振动的幅度加大,这样发出声音的响度就会增大;故选B.4.2007年2月3日,我国成功地将第四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太空.该定位卫星是一种地球同步卫星,地球上的人觉得它在空中是静止的,人们这时选择的参照物是()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流星【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地球同步卫星是人为发射的一种卫星,它相对于地球静止于赤道上空.从地面上看,卫星保持不动,故也称静止卫星;从地球之外看,卫星与地球共同转动,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故称地球同步卫星.【解答】解:A、同步卫星绕着地球转动,地球绕着太阳转.以太阳为参照物,同步卫星到太阳的距离是变化的,相对于太阳的位置也是变化的,所以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同步卫星是运动的,不符合题意;B、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静止于赤道上空,符合题意;C、同步卫星到月亮的距离是变化的,相对于月亮的位置也是变化的,所以如果以月亮为参照物,地球同步卫星是运动的,不符合题意;D、如果以流星为参照物,地球同步卫星也是运动的,不符合题意.故选B.5.在城市高架道路的某些路段两侧设有3~4米高的透明板墙,安装这些板墙是为了()A.保护车辆安全行驶B.阻止车辆排放的废气外泄C.体现高架道路设计的美观D.阻挡车辆产生的噪声,减小噪声污染【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防治噪声的途径有三条: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解答】解:道路两侧设有3米至4米高的透明板墙是用来反射道路上的过往车辆所发出的噪声,其作用相当于一个隔音板,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道路两侧设置的是透明板墙,就是通过阻断噪声的传播,以减弱噪声对道路两旁住宅和办公楼的噪声污染,它并不能保护车辆安全行驶,也不能阻止车辆排放的废气外泄和体现高架道路设计的美观.故选D.6.一块体积是200cm3的金属块,质量为540g,把它切掉后,余下部分金属的密度是()×103kg/cm33C.1.8 kg/m3×103g/m3【考点】密度的计算;密度及其特性.【分析】已知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金属块的密度;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解答】解:金属块的密度:ρ==3×103kg/m3,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把它切掉3.故选B.7.下列现象中属于光反射的是()A.人影形成 B.水中倒影 C.凿壁借光 D.傍晚落日【考点】光的反射.【分析】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反射解释.【解答】解:人影形成、凿壁借光、傍晚落日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水中倒影是反射形成的.故选B.8.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C.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D.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成等大正立的虚像.但人眼观察到当人向镜前走近时,人像变大了.那是因为人的眼睛相当于凸透镜,当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人和像之间距离变小,人像对于人的眼睛是物,当物距变小时,像变大,这是指的平面镜中人像通过人眼这个凸透镜在眼的视网膜上成的倒立缩小实像变大.所以人的视觉认为人在平面镜中的像变大了.二者问题的实质必须弄清楚.【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和像大小相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所成的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故选项ABD错误;选项C正确.故选C.9.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发现在右盘中加上1g的砝码时,指针偏右;减去这个1g的砝码时,指针偏左,若这时砝码盘中已无更小的砝码,则应该()A.调节横梁右边的螺母,使天平平衡后读数B.移动游码到适当的位置使天平平衡后读数C.在左盘上加1g的砝码,设法使天平平衡后读数D.将被测物体移到天平右盘,再测其质量【考点】天平的使用.【分析】在右盘中加上1g的砝码时,指针偏右;减去这个1g的砝码时,指针偏左,若这时砝码盘中已无更小的砝码,说明砝码盒中最小砝码是1g,在增大最小砝码太大,去掉最小砝码太小的情况下,移动游码来使天平的横梁重新平衡.【解答】解:A、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不能再调节横梁的平衡螺母.不符合题意.B、在增大最小砝码太大,去掉最小砝码太小的情况下,移动游码来使天平的横梁重新平衡.符合题意.C、在左盘上加1g的砝码,整数值一下的质量还是无法解决.不符合题意.D、物体应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不能任意调换.不符合题意.故选B.10.在浴室里,为了防止地面沾水使人打滑跌倒,下列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A.浴室地面应铺上带有凹凸不平花纹的地砖B.脚底下垫一条毛巾C.穿着带有凹凸不平花纹的拖鞋D.穿着平底塑料拖鞋【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分析】(1)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浴室里防止滑倒,要增大摩擦,根据实际情况,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解答】解:A、地面铺凹凸不平的地砖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防止滑倒.不符合题意.B、脚底下垫一条毛巾,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防止滑倒.不符合题意.C、穿着带有凹凸不平花纹的拖鞋,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防止滑倒.不符合题意.D、穿着平底塑料拖鞋,接触面比较光滑,摩擦力较小,容易滑倒.符合题意.故选D.11.一弹簧测力计,两个人用水平拉力拉它的两端,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0N,那么这两个人用力的情况是()A.两个人分别用10N的力B.两个人分别用20N的力C.一个人用20N的力,另一个人不用力D.一个人用5N的力,另一个人用15N的力【考点】弹簧测力计在力的相互性方面的应用.【分析】弹簧测力计使用时总是在平衡状态下使用的,即弹簧测力计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工作的,此时弹簧测力计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解答】解:两个人同时用水平方向的力拉吊环和秤钩,测力计静止时,说明两个人是沿水平方向向相反的方向拉它,此时弹簧测力计受到了水平方向上的一对平衡力的作用,故两人各用20N的力.故选B.12.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绳子从井中提水,水桶受到的力有()A.重力、绳子的拉力和手的拉力B.重力和手的拉力C.绳子的拉力和手的拉力D.重力和绳子的拉力【考点】力的概念.【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地球表面及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解答】解:用绳子提水过程中,绳子与水桶接触,对水桶有向上的拉力;水桶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水桶受到的力是重力和绳子的拉力.故选D.13.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A.大于10cm B.小于10cmC.大于20cm D.在10cm和20cm之间【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根据凸透镜焦距的定义,可知所测的10cm正好为此凸透镜的焦距,而用放大镜可观察物体的细微之处,正好运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解答】解:当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焦点,并且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焦距,则f=10cm,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所成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而放大镜正是如此,所以邮票到透镜的距离正好为物距,即物距小于f.故选B.14.一个物理学习小组的四位同学,学完速度后,对速度的理解错误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运动的路程越长B.物体的速度越大,运动得越快C.物体的速度越大,通过一定的路程用的时间就越少D.物体的速度越大,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就越大【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①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是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由v=可知,速度的大小是由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决定的.②物体通过路程与速度和时间成正比;物体运动时间与路程成正比,与速度成反比.【解答】解:A、由s=vt可知,物体运动的路程由速度和时间决定,物体速度大,运动的路程不一定大,故A错;B、速度是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越大,说明物体运动的越快,故B正确;C、由t=知,在路程一定时,速度越大、运动时间越小,故C正确;D、由v=可知,速度的大小是由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决定,速度越大也就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越大,故D正确.本题是选错误的,故选:A.15.下列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熟透的苹果从树上竖直下落 B.小孩沿直滑梯上匀速滑下C.嫦娥一号围绕月球运动 D.钟摆来回摆动【考点】平衡状态的判断.【分析】本题的关键是理解运动状态改变是指速度大小的改变、运动方向的改变或者二者同时改变.【解答】解:A、熟透的苹果从树上竖直下落,这一过程中速度会越来越快,运动状态改变了.不符合题意.B、小孩从滑梯上匀速下滑,其速度和方向都没有发生变化,运动状态没变,符合题意.C、嫦娥一号围绕月球运动,其方向不是直线,速度也是变化的,不符合题意.D、钟表来回摆动,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改变了,运动状态改变了,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填空题:(每空1分,计10分.)16.撑杆跳高运动员跳高时把撑杆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而撑杆对运动员的力使运动员越过横杆,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考点】力的作用效果.【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改变物体的形状和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包括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改变和物体运动方向的改变.【解答】解:(1)撑杆压弯,形状发生了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2)撑杆对运动员的力使运动员越过横杆,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答案为: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7.一块冰重49N,它的质量是 5 kg,冰化成水后,质量为 5 kg.【考点】重力的计算.【分析】根据G=mg求出水的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解答】解:∵G=mg∴冰的质量m冰===5kg;冰熔化成水后,状态改变,但是其质量不变,所以水的质量m水=m冰=5kg.故答案为:5;5.18.《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运动的,而剑相对于河岸是静止的.【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解答】解:以河岸为参照物,船与河岸之间的位置关系发生了变化,船是运动的;而剑与河岸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剑是静止的,所以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故答案为:运动;静止.19.如下两幅图片展示的是福娃小运动健将在进行奥运比赛.射出的箭能够在空中继续飞行,这是因为箭具有惯性;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而人就前进,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考点】惯性;力作用的相互性.【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任何物体都有惯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答】解:射出的箭能继续飞,是因为箭具有惯性能保持离开弦时的速度;运动员向后划水时,水同时产生对手向前的反作用力,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答案为:惯性,相互.20.一般教室的长为90 dm ;骑自行车的一般速度是5 m/s .【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速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速度单位的认识,填上符合实际的单位.【解答】解:一般教室的长度在9m=90dm左右;一般骑自行车的速度在18km/h=18×m/s=5m/s左右.故答案为:dm;m/s.三、实验探究题(作图4分,每空1分,16分,共20分)21.(1)完成图1中的光路.(2)小球悬挂在细绳下来回摆动,请画出小球在图2所示位置时所受绳子拉力F和重力G 的示意图.【考点】透镜的光路图;力的示意图.【分析】(1)在作凸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2)根据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然后过重心表示出重力的方向和拉力的方向.【解答】解:(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如图所示:(2)过球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沿绳子斜向上的拉力F,如图所示:22.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实验中:(1)图1所示的是小华同学用刻度尺测量木块长度的实验,在这个测量中,小华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图1中这块木块的长度为 1.45 cm.(2)图2测力计的读数为 2.8 N.【考点】长度的测量;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分析】(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明确其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在刻线相垂直.【解答】解:(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最小刻度值即分度值为1mm;物体起始端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末端在1.4与1.5之间,估读为1.45cm;(2)由图知:弹簧测力计上1N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2N,即此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此时指针指在“2”以下第4条刻度处,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4×0.2N=2.8N.故答案为:(1)1mm;1.45;(2)2.8.23.小倩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约是10 cm.(2)应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调节凸透镜、烛焰、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填“照相机”或“幻灯机”或“放大镜”).(4)若要将凸透镜作放大镜用,应将蜡烛放在1倍焦距之内,这种像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呈现在光屏上.(5)小倩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图所示,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上(填“上”或“下”)调节.【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1)焦距是从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2)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节光屏、烛焰、凸透镜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3)物距处于f和2f之间,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或投影仪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4)当物距小于f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5)像在光屏的上方,可将烛焰向上移动、或将凸透镜向下移动,或将光屏向上移动.。
江苏省南通市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苏科版
2015-2016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实验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C.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D.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2.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下面解释错误的是()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B.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D.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3.下列各种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正确的是()A.露是熔化形成的B.霜是凝固形成的C.雾是冰升华形成的 D.雪是凝华形成的4.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相比,次声具有较小的()A.传播速度 B.传播能量 C.振动幅度 D.振动频率5.依据你所学的声现象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B.声音越洪亮,在空气中的传播就越快C.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D.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6.广场舞是中国大妈非常喜欢的一种健身活动.但同时广场舞的音响却给周边住宅楼休息的居民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尊重,和谐相处,你认为采取下面哪种方法是有效、合理的()A.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B.禁止广场舞活动C.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D.住宅楼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7.100℃的水蒸气比100℃的沸水对人体造成的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A.水蒸气的烫伤面积一定比沸水更大B.水蒸气的温度比沸水温度高C.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D.水蒸气液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8.把温度为﹣8℃的冰块投入密闭隔热盛有0℃水的容器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关于容器中冰的说法正确的是()A.冰的质量减少了B.冰的质量没变化C.冰的质量增大了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9.闷热的夏天,从电冰箱里取出一块用塑料袋封装好的冻肉放在台秤的秤盘中,过一会儿,此秤的示数将()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10.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冬天,戴眼镜的人刚从室内走到室外时,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B.在有风的夏天,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到“冷”C.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鸡蛋会“冒汗”D.冬天的早晨,屋顶上常常会有一层霜11.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12.坐在岸边的小明同学看到河对岸的修桥工地上有工人用手匀速上下挥动铁锤,每隔1秒钟敲打钢轨一次.当铁锤碰到钢轨时,小明听到敲击声,而工人停止敲打以后,小明又听到了两次敲击声.如果空气中的声速为340米/秒,则河的宽度大约是()A.170米B.340米C.510米D.680米二、填空题13.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被困井下约300米的矿工通过敲击钻杆向地面发出求救信号,使115人成功获救,创造了生命奇迹,这是由于被敲击的钻杆而发声,且传声效果好.14.远处传来美妙动听的钢琴声,小刚同学寻声而去,其不变,但越来越大,(选填“音调”或“响度”)琴声是通过传入人耳的.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钢固态氢熔点/℃﹣39 1064 1083 1515 ﹣259 )固态的金熔化成液态的金时,它的熔点是;(2)氢在﹣260℃时是态,在﹣255℃时是态.(3)钢水凝固成钢块时要,此时的温度.(4)在冬季的北极气温可达到﹣50℃左右,此时水银温度计.(填“能用”或“不能用”)(5)用钢做成的锅冶炼金,这是因为金的熔点比钢的熔点.(填“高”、“低”或“相同”)16.超声波在科学技术、生产生活和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你说出两个应用的实例:①;②.17.两人相距较远说话时,听不到对方的声音,但同样情况下,用自制的土电话就可以听到相互的说话声;耳朵贴在铁轨上能听到远处火车开来的声音而站起来就听不到了.对此,请你提出一个要研究的问题:.18.以下所述生活实例中,属于哪种物态变化a.春天,冰封的河面解冻,b.夏天,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c.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d.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其中属于放出热量的是.19.向云层投撒干冰是人工增雨、缓解旱情的方法之一.投撒到云层中的干冰为气体,并从周围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为小水滴或为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20.住在非洲沙漠的居民,由于没有电,夏天无法用电冰箱保鲜食物,当地人发明了一种简易“沙漠冰箱”,如图所示.它由内罐和外罐组成,两罐之问填满潮湿的沙子.使用时将食物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经常向内罐和外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这样对内罐中的食物可以起到一定的保鲜作用.根据上文,请回答:(1)将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目的是.(2)经常向两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目的是.21.标准大气压下,在盛水的大烧杯内放着盛有80℃热水的大试管,如图所示,当对大烧杯内的水加热时,烧杯内的水很快就烧开,若继续加热,试管内的水沸腾,理由是达到沸点,继续吸热(填“能”、“不能”)22.火箭发射架下建有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通过水发生来吸收大量的热;火箭升空瞬间,会看到巨大的白色“气团”,这是水蒸气形成的(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三、解答题23.(2013秋•偃师市期末)如图是两支水平放置的温度计,且这两支温度计的两端都没有画全.你能读出它们此时的示数分别是多少吗?甲的示数为,乙的示数为.24.(2010•本溪)如图是小岩自制的小乐器,他将宽窄不同的橡皮筋缠到一个小盒上,又在小盒的两端各放一支笔,用来拉紧橡皮筋,弹拨橡皮筋,橡皮筋就会发出声音,如果用相同的力拨动这些宽窄不同的橡皮筋,由于橡皮筋的振动不同,所发出声音的也不同.25.(2015秋•南通校级月考)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房间里相同的电炉上,相同的两壶水都已烧开,我们可以根据所观察的房间壶嘴的上方较多,判断出房间的气温较高,你的判断理由是:.26.(2015秋•南通校级月考)体温计的量程是,分度值,两支用后没甩过的体温计,示数都是38℃,用它们分别测量体温37.5℃和38.5℃的两个病人,这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27.(2012秋•北票市校级期中)下列各现象中,最能说明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就越快的是()A.同样多的酒精和水,在相同条件下酒精干得快B.同样多的热酒精,装在碟子里的比装在一只瓶子里的干得快C.把粮食摊放在阳光下比堆放在仓库里容易干D.同样多的热酒精和冷酒精,装在两个相同的碟子里,热酒精干得快28.(2014秋•泾阳县校级期中)“夏天吃冰棒觉得凉快”和“夏天游泳后上岸被风一吹感到凉快”这两种“凉快”的原因分别是、.29.(2015秋•南通校级月考)设计一个从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中分离出酒精的办法.30.(2015秋•南通校级月考)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B: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C: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1)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两个实验现象是、.(2)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说明.31.(2015秋•南通校级月考)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1)在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你不选择另一种方案的理由是.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外,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距离较长长短响度较响较响弱则待测材料隔音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32.(2011•诸城市校级模拟)如图所示,是某种合金加热变成液态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观察图象并回答:(1)合金开始加热时的温度是;(2)这种合金是物质(填“晶体”或“非晶体”);(3)合金的熔点是℃;(4)图中BC段表示合金处于状态.33.(2015秋•南通校级月考)冬季来临,小文和小轩分别买了一件厚度相同的毛料衣服和棉料衣服,两人在争论哪一件衣服更保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决定设计一个实验,他们用这两种布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手表测量两烧瓶水温变化相同时所花的时间情况.(1)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两烧瓶相同,水的初温相同,环境因素相同和烧瓶中水量也相同,实验时所选取的两种不同布料的大小及也一定要相同.两烧瓶中水的温度变化T/℃90 80 70 60 50 40 30 20 20毛料所包的烧瓶花的时间t/min 0 6 15 25 37 54 74 99 150棉料所包的烧瓶花的时间t/min 0 10 25 40 57 77 102 130 150由上述数据可知:当时实验室温度是:℃,一切条件相同时,的传热性较好,由此可以猜想:当有两件完全相同的毛料衣服与棉料衣服可选择时,在寒冷的冬天,你该选择哪一件衣服?.(3)除了采用降低相同的温度所花的时间长短来比较两种布料的保温性能外,根据上述数据,你还可以采用方法来比较两种布料的保温性能.34.(2011秋•海安县校级期末)周末,小明在家里帮妈妈烧菜时,发现妈妈从市场上买来的大豆油味道不太对,小明怀疑可能是地沟油.于是,他找来小宇同学,想和他一起用物理方法来鉴别该大豆油是否是地沟油.经过一番讨论,小宇提出的方案A:可以用测定这种油的沸点来鉴别;小明提出的方案B:可以用测定这种油的凝固点来鉴别.恰好,小明家中有一支温度计(量程:﹣10℃~100℃),他们又一起上网查找到了相关资料物质沸点凝固点大豆油230 ﹣18℃地沟油200 ﹣6~8℃)若让你来鉴别,选择的是方案(A/B).你否定另一个方案的依据是.(2)请你利用上述温度计和家中的其他器材,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来鉴别大豆油是否是地沟油,简述你的实验设计方案.简要做法:;如何判断:.35.(2015秋•南通校级月考)《xx晚报>>xx年x月x日A4版报道了一则新闻(标题:氮气泄露,夏现冬景).本报讯:昨晚,xx市建宁路上一停车场内发生氮气泄露事故,现场周围“寒气”逼人,车厢挂起冰柱,地面结了厚厚一层冰.昨晚l0点左右,建宁路上一家名为“的士”的休闲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突然发现停车场里的一辆大型槽罐车尾部不断冒出白烟,并且越来越大,当他走过去一看,被现场的情景吓了一跳,只见车尾部开始结冰,车厢下端已有10cm长的冰柱,而液体刚滴到地面上就开始凝固.原来,这辆属于南京气体产品公司的槽罐车满载液态氮,车尾部冒出的白烟就是车罐内液态氮发生泄露的表现.据介绍,氮气具有快速制冷的效果,如果有足够多的氮,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将周围气温降低到零下50℃,情况比较危险…小盼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阅读了这则新闻后,提出了下面的问题,你能帮她解答吗:(1)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常温常压下是气态,可槽罐车里液态氮是怎么形成的?(2)车罐内液态氮发生泄露时为何会冒出“白烟”?(3)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文中似乎有两处不妥,你能指出来并加以改正吗?2015-2016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实验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C.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D.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解答】解:A、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不符合题意;B、小鸟的“唧唧”声也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不符合题意;C、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是说明空气能传播声音,不符合题意;D、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说明水能够传播声音,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学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2.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下面解释错误的是()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B.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D.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专题】声现象.【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解答】解:月球上没有空气,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宇航员不会听到流星撞击月球的声音.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条件,知道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3.下列各种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正确的是()A.露是熔化形成的B.霜是凝固形成的C.雾是冰升华形成的 D.雪是凝华形成的【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花草树木上形成的,故A错;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花草树木上形成的,故B错;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空中的灰尘、土壤颗粒上形成的,故C错;D、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形成的,故D正确.故选D.【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4.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相比,次声具有较小的()A.传播速度 B.传播能量 C.振动幅度 D.振动频率【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专题】声现象.【分析】超声波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波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人耳无法听到超声和次声.【解答】解: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所以次声波的频率较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超声和次声定义的掌握情况,要了解人耳的听觉范围.5.依据你所学的声现象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B.声音越洪亮,在空气中的传播就越快C.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D.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考点】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声速;音色;声与能量.【专题】声现象.【分析】(1)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①物体发生振动;②介质向外传声;③良好的听觉器官;④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⑤有足够的响度.(2)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与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无关.(3)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通过音色能辨别不同的发声体.(4)声音既能够传递信息,又能够传递能量.【解答】解:A、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一般在20Hz~20000Hz范围内,在此范围以外的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听不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声音越洪亮,声音的响度越大,但在空气中的传播的快慢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该选项说法正确;D、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声速、音色以及声与信息,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6.广场舞是中国大妈非常喜欢的一种健身活动.但同时广场舞的音响却给周边住宅楼休息的居民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尊重,和谐相处,你认为采取下面哪种方法是有效、合理的()A.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B.禁止广场舞活动C.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D.住宅楼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解答】解:A、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让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可以减弱噪声,但不适用与实际情况,故A错误;B、广场舞是一种健身活动,禁止跳广场舞,也是不适用与实际的,故B错误;C、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既能锻炼身体,又不影响别人,故C正确;D、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能检测噪声,不能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先C.【点评】从实际的角度分析减弱噪声的几种方式是解决该题的关键.7.100℃的水蒸气比100℃的沸水对人体造成的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A.水蒸气的烫伤面积一定比沸水更大B.水蒸气的温度比沸水温度高C.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D.水蒸气液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时要放热.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100℃的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变成100℃的水,由于多了水蒸气液化放热这个过程,所以,100℃水蒸气烫伤比被100℃的开水烫伤更严重.故选C.【点评】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液化和液化放热的理解和掌握.8.把温度为﹣8℃的冰块投入密闭隔热盛有0℃水的容器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关于容器中冰的说法正确的是()A.冰的质量减少了B.冰的质量没变化C.冰的质量增大了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考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熔点和凝固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分析】解决此题需掌握:物体之间有温度差时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水的凝固点为0℃.【解答】解:﹣8℃的冰块投入密闭隔热盛有0℃水的容器后,热量会由水传递给冰块,水的内能减小,温度下降,水的温度低于0℃,所以水会结冰,故冰的质量会增大;故选C.【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热传递的条件和水的凝固点,会分析冰和水的变化情况.9.闷热的夏天,从电冰箱里取出一块用塑料袋封装好的冻肉放在台秤的秤盘中,过一会儿,此秤的示数将()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冻肉的质量是否会发生变化主要取决于周围的环境,因为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冻肉与周围环境温差较大,此时周围水蒸气会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塑料袋表面,从而增加了它的质量.【解答】解:因为闷热的夏天空气中充满了水蒸气,这些水蒸气遇到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温度很低的冻肉会很快发生液化,从而在塑料袋表面形成一层小水滴,使冻肉的总质量增大,台秤的示数变大.故选A.【点评】水蒸气遇冷液化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现象,尤其在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啤酒、汽水、雪糕等表面产生的水珠都属于这种情况.10.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冬天,戴眼镜的人刚从室内走到室外时,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B.在有风的夏天,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到“冷”C.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鸡蛋会“冒汗”D.冬天的早晨,屋顶上常常会有一层霜【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2)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解答】解:A、冬天,戴眼睛的人刚从室外走到室内时,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因为室内有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而从室内走到室外时,镜片上不会出现小水珠,符合题意;B、有风的夏天,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到“冷”,这是因为人身上有水,水蒸发吸热,可以出现,不符合题意;C、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鸡蛋会“冒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鸡蛋液化而成的小水滴,可以出现,不符合题意;D、冬天的早晨,屋顶的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屋顶凝华成小冰晶,出现霜,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要求学生能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是中招的热点.11.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冰与盐混合后,冰的熔点降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现象.【解答】解:往冰上撒盐,使冰中参入杂质,降低冰的熔点,使冰熔化;同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小冰晶附在底部形成霜.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晶体熔点与杂质是否有关的了解,以及凝华现象,对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要有所认识.12.坐在岸边的小明同学看到河对岸的修桥工地上有工人用手匀速上下挥动铁锤,每隔1秒钟敲打钢轨一次.当铁锤碰到钢轨时,小明听到敲击声,而工人停止敲打以后,小明又听到了两次敲击声.如果空气中的声速为340米/秒,则河的宽度大约是()A.170米B.340米C.510米D.680米【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1)根据题意求出声音传到小明处所需要的时间t;(2)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河的宽度.【解答】解:(1)工人每隔1s敲打钢轨一次,工人停止敲打以后,小明又听到了两次敲击声,则声音传到小明处所需要的时间t=2s;(2)声音的路程,即河的宽度为s=vt=340/s×2=680m.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变形公式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根据题意求出声音传到小明处所需要的时间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被困井下约300米的矿工通过敲击钻杆向地面发出求救信号,使115人成功获救,创造了生命奇迹,这是由于被敲击的钻杆振动而发声,且固体比气体传声效果好.【考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声音的产生.【专题】应用题.【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且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真空不能传声.。
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
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时间60分钟总分80分)班级姓名考号总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情况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小鸟在空中飞行B.河水流动C.五四运动D.雨滴下落2.小云同学在一次测量木块长度时,用两把刻度尺进行了测量,如图所示,则以下测量结果最接近木块真实值的是( )A.3.2 cmB.3.30 cmC.3.3 cmD.3.5 cm3.下列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正在进站的火车B.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C.站在商城自动扶梯上运动的顾客D.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4.小芳骑着自行车在上学的路上,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路旁的树木B.迎面走来的行人C.小芳骑的自行车D.从小芳身边超越的汽车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 )A.7~20 s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0~5 s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C.第10 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D.经过5 s,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6.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速度分别为15 m/s和10 m/s,则两车都运动10 s时间后的路程之比为( )A.1∶1B.3∶2C.2∶3D.31∶37、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
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6 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10 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6 km。
则()A.小张速度最大B.小王速度最大C.小李速度最大D.三人速度一样大8.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通过一段路程,它的速度愈来愈大,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3 m时,所用时间是2 s,那么这个物体在整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A.等于1.5 m/sB.大于1.5 m/sC.小于1.5 m/s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8分)9、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是1:2,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1,则通过这段路程甲、乙两车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标量?A. 速度B. 力C. 位移D. 加速度2.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反射?A. 小孔成像B. 彩虹C. 平面镜成像D. 海市蜃楼3. 在电路中,下列哪个元件表示电流的单位?A. 电阻B. 电容C. 电感D. 电流表4. 下列哪种能源是不可再生的?A. 太阳能B. 风能C. 煤炭D. 水能5.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机械运动?A. 热胀冷缩B. 水的沸腾C. 钟摆的摆动D. 磁铁吸引铁钉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2.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3. 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电流相同。
()4. 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5.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水中快。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力的单位是______。
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
3.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电压的______。
4. 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______。
5. 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牛顿第一定律。
2. 简述光的折射现象。
3. 简述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区别。
4. 简述能量守恒定律。
5. 简述声波的特性。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10N的力,摩擦力为5N,求物体的加速度。
2.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30°,求折射角。
3. 两个电阻分别为R1=10Ω和R2=20Ω,串联后接入电压为U=30V的电路中,求通过R2的电流。
4. 一个物体从1000m的高空自由落下,忽略空气阻力,求落地时的速度。
5. 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突然刹车,加速度为-5m/s²,求汽车停止所需的时间。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
1
A、汽车后窗贴有“保持车距”
B、公路旁立有“雨天路滑,减速慢行”
C、交通规则上写有“行车时系好安全带”
D、公共场所标有“禁止吸烟”
2、物理学上,牛顿第一定律是用什么方法获得的()
A、用实验的方法直接得出来的
B、仅仅是靠推理得出来的
C、用数学方法推算出来的
D、有实验基础并用推理方法得出来的
3、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静止不动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C.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D.平衡力不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 B.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
C.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 D.用力把铅球推出
5、如下图所示,下列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彼此平衡的是()
6、“鸡蛋碰石头”,鸡蛋被碰破,而石头却完好,这个现象正确的解释是()A.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它们相互作用力大小一样,只是石头比鸡蛋硬
C.鸡蛋受到较大力的作用,石头受到较小的力的作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我校举行校运会,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推出后的铅球落在地上有凹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会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C.运动员用力将手中的铅球推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站在领奖台上的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和运动员对奖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8、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分别在地球和月球称量同一物体,称量结果()A.天平、弹簧测力都相同 B.天平相同,弹簧测力计不同
C.天平不同,弹簧测力计相同 D.天平、弹簧测力计都不相同
9、体育课上,小明匀速爬杆,小刚匀速爬绳。
有关他们受到的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压力大,所以小明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B、因为绳子粗糙,所以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C、小明和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相等
D、若小明的体重大,则他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10、有一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茶杯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1、观察如图中四个具体情景,四个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a小车一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B.b小车一定是在突然起动
C.c小车有可能处于静止状态
D.d小车有可能正在以5m/s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12、如图所示,一长方体木块,置于同一粗糙水平面上,甲图木块竖放,乙图木块平放,丙图木块平放并在其上加一重物,在甲、乙、丙三种情况下,匀速拉动长方体所需的水平力分别为F甲、F乙、F丙。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C.F甲<F乙=F丙 D.F甲=F乙<F丙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1、图所示的一些与物理相关的生活现象中,图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图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
改变;图主要表示物体具有惯性。
〔均
选填“(a)”“(b)”或“(c)”〕。
12、人游泳时,人和水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使游泳的人前进的力是对的作用力,这个力的受力物体是,施力物体是。
13、在墙上挂相框时,可自制一个重锤来检查相框是否挂正,
如下图所示,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是的。
14、质量为3kg的物体,地球对它施加的重力是 N。
假
如它失去了地球的吸引作用,它的质量是 kg ,它
的重力是 N(g取10N/kg)。
15、自行车的轮胎上有很多花纹,这是通过来增大摩擦;骑车时遇到了紧急情况,人们总是用力捏刹,这是通过来增大摩擦。
16、汽车在紧急刹车时,要滑行一段距离才停下来,甚至发生翻车。
这是由于汽车具有__________的原因,为了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请给司机提出一条合理建议:______
17、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货物匀速上升,货物受到___ _力和__ __力 的作用,这两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 ____和____ __,这两个力的关 系是_______.
18、放在水平地面上重500N 的木箱,受到水平向右100N 推动时,恰好做匀速直 线运动,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是 ;在木箱下垫上几根圆木后仍然匀速水平 向右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 。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9、重550N 的探险家乘上重2000N 的热气球匀速竖直上升,则热气球受到的上升 力是 N ;如在某一时刻从热气球上掉下一个重物,热气球将作 运动.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每图、每空各2分,共32分) 20、在图中画出斜面上“不倒翁”受重力的示意图。
(黑点表示“不倒翁”的重心)。
21、如图所示为小丽同学站在某商场匀速向上运动的电动扶梯上的示意图,请在 图中作出小丽所受力的示意图(O 点为小丽的重心)。
22、如图,物体随水平传送带匀速向右移动,作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23、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关系”的实验中,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2)由此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 。
24、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所示实验. (1)实验中需要通过调整______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F 1、F 2的大小. (2)实验中,当小车处于______状态时,表明其处于平衡状态.
(3)实验中,保持F 1与F 2大小相等,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______保持平衡(选填“能”或“不能”).
(4)部分同学还设计了如图2所示实验方案.图1和图2两种方案中,______方案更合理.原因是:该设计较好地排除了______对实验的影响.
25、如图所示,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方向拉着物块A做运动,这样做便能测量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在甲、乙、丙所示图中,分别用F1=1N,F2=2N,F3=1.5N的拉力,拉着物块A 匀速前进.分析甲、乙两图可得: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分析两图可得: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粗糙程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大量实验进一步证明: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成正比.在丙图中物块A上叠放一块与A相同的物块B,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A,使物块B随A一起匀速前进(如图丁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4,则F4=N;此运动过程中,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为N.
四、计算题(8分)
26、我国自主研发了一种氢燃料汽车,它使用氢气代替汽油。
在一次测试中,汽车在水平路面受到2400N的水平牵引力,5min内匀速直线行驶了9000m,该车质量是1.6t。
求:
(1)汽车运动的速度是多少?
(2)汽车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3)汽车受到的阻力是多少?(g=10N/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