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失眠患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失眠病人的健康教育

失眠病人的健康教育

失眠病人的健康教育
失眠病人的健康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认知行为治疗:帮助病人了解失眠的基本知识,纠正不良睡眠习惯,学习应对失眠的策略,包括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表,避免在床上进行与睡眠无关的活动,以及睡前放松技巧等。

2. 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安眠药或其他药物治疗失眠。

3. 心理治疗:对于由心理问题引起的失眠,心理治疗是必要的。

例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生物反馈等。

4.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改善失眠有积极作用。

例如,规律作息时间,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睡眠环境,避免影响睡眠的食物等。

5. 健康教育:教育病人和家属了解失眠的基本知识,认识失眠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帮助病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应对失眠的技巧。

6. 应对焦虑和抑郁:对于伴有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失眠病人,应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治疗,以解决情绪问题,改善睡眠状况。

总之,对失眠病人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失眠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应对技巧,从而改善睡眠质量。

同时,家庭和社会也应该关注失眠病人的需求,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失眠健康教育

失眠健康教育

失眠健康教育引言概述: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它会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失眠,并掌握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本文将从失眠的定义和原因、失眠对健康的影响、失眠的预防和治疗、以及改善睡眠质量的方法等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失眠的定义和原因:1.1 失眠的定义:失眠是指难以入睡、睡眠质量差或早醒等睡眠问题的一种症状。

1.2 原因一:精神因素,如压力、焦虑、抑郁等,会导致失眠。

1.3 原因二:生活习惯不良,如晚上过度熬夜、饮食不规律等,也会引发失眠。

二、失眠对健康的影响:2.1 身体健康影响:失眠会导致免疫力下降、消化系统紊乱、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等。

2.2 心理健康影响:失眠可能引发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严重时甚至导致精神疾病。

2.3 生活质量影响:失眠会导致精神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三、失眠的预防和治疗:3.1 预防措施一: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如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午睡过长等。

3.2 预防措施二: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如保持安静、舒适的卧室,避免使用电子设备等。

3.3 治疗方法:针对不同原因的失眠,可以采取心理疗法、药物治疗或中医调理等方法进行治疗。

四、改善睡眠质量的方法:4.1 放松技巧:尝试深呼吸、温水泡脚、冥想等放松方法,帮助放松身心,促进入睡。

4.2 锻炼身体: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睡眠质量,但要避免在睡前过于剧烈的运动。

4.3 饮食调整:避免过度饮酒、咖啡因等刺激性食物,适当摄入含有色氨酸的食物,如牛奶、香蕉等,有助于促进睡眠。

结语:通过对失眠的定义和原因、失眠对健康的影响、失眠的预防和治疗、以及改善睡眠质量的方法等方面的详细阐述,希望能够提高人们对失眠的认识,掌握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从而改善睡眠质量,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失眠症健康教育

失眠症健康教育

失眠症健康教育失眠症是指无法获得足够的睡眠,或者睡眠质量不佳,导致白日感到疲惫和困倦的一种常见睡眠障碍。

失眠症会对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匡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失眠症及其预防与治疗方法,本文将详细介绍失眠症的症状、原因、影响以及一些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

一、失眠症的症状失眠症的主要症状包括难以入睡、睡眠浅、频繁醒来、早醒以及白日感到疲惫和困倦。

失眠症患者可能在床上展转反侧,无法入睡,或者在夜间醒来后难以重新入睡。

他们可能会感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情绪低落,甚至浮现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二、失眠症的原因失眠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常见的原因包括生活方式问题、心理压力、环境因素、生理疾病等。

生活方式问题如不规律的作息时间、过度使用电子设备、饮食不当等都会影响睡眠质量。

心理压力包括工作压力、学习压力、家庭关系问题等,都可能导致失眠症的发生。

环境因素如噪音、光线、温度等也会干扰睡眠。

此外,一些生理疾病,如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也可能导致失眠症的发生。

三、失眠症的影响失眠症对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长期失眠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工作效率降低等问题。

失眠症患者可能在白日感到疲惫和困倦,影响他们的工作和学习表现。

同时,失眠症还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增加焦虑和抑郁的风险。

四、失眠症的预防与治疗预防和治疗失眠症需要综合考虑个人的生活方式、心理状态和环境因素。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1. 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避免在睡前长期使用电子设备,如手机和电脑。

避免过度饮食和饮用刺激性饮料。

增加体育锻炼,但要避免在睡前过于剧烈的运动。

2. 管理心理压力:学会有效地处理压力和情绪,可以通过放松训练、冥想和深呼吸等技巧来缓解紧张情绪。

建立良好的工作和学习习惯,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过度劳苦。

3.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肃静、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噪音和光线的干扰。

护理干预对失眠患者的效果观察

护理干预对失眠患者的效果观察

护理干预对失眠患者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失眠患者睡眠的影响。

方法选择2007年12月——2010年1月住院治疗的失眠患者1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比较。

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睡眠时间均显著低于国内常模,均存在着睡眠障碍,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睡眠质量自身比较有显著改善,并且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

结论对失眠患者实施睡眠护理干预可取得明显效果,方法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失眠1前言失眠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

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减少、深度的不足及醒来次数增多,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或时寐时醒或醒后难以复寐,重则彻底不眠[1]。

我院神经内科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心理生理学知识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治疗失眠症上取得令患者满意的疗效,特做此临床观察。

本观察仅以睡眠时间为参考指标。

以每夜持续睡眠不足5小时为标准,对我科184例失眠患者进行临床观察,随即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并对干预组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15天后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睡眠质量取得了明显的改善。

现报道如下:2.2方法(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为病人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根据病人的情况调整病房的温度(18°-22°)、湿度(50%-60%),劝陪护和家属按时离开病房,护士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轻),使用地板保护垫等有效地降低摩擦音。

(2)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以下护理干预:①心理干预:入院时护士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合理诱导患者说出内心的想法,改变患者的认知,消除其焦虑抑郁,稳定其情绪,根据其不同的心理活动采取相应的措施。

动员家庭的关爱,社会的支持力量,保证患者日常有家人陪伴。

②睡眠行为干预:判断个体化的作息时间形成规律的睡眠时间,将患者每晚睡眠时间限制为5-6小时,如睡眠率达90%以上,可增加卧床时间15min,如果低于80%要减少卧床时间15min,白天尽量不让患者睡眠,且让患者躺在床上非睡眠时间减少,安排护士或病友与其聊天或增加娱乐活动,晚上感觉困倦开始休息,不论夜间睡眠如何,晨6:00必须起床或叫醒病人,10:00可补充睡眠,午睡时间不超过1小时。

健康教育对改善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影响的研究

健康教育对改善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影响的研究
站就诊的 1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 照组 ,每组 5 0 0例 。分别两组患者 进行健康教 育和常规 治疗。健 康教育包括改变失眠症患者对睡眠 的不正确认识 和态度 ,培养 良好 的睡眠习惯。6 月后对两组 人员 进行 睡眠状 个 况评价。结果 失眠症的发病原 因是经济压力 、学 习工作压力 为 主。两 组患者 健康教 育后 匹兹堡睡 眠质量指 数 健康 教育 可以改善 失眠症 患者 的睡眠状况 ,提高 睡眠 各因子分及总分 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P<0 0 ) .5 .1 。实验组 睡眠状况 明显 改善 的为 8 %,对 照组 睡眠状 0 况明显改善的为 8 %,有显著 性差异 ( P<0 0 ) .1 。结 论
p e i r t aes tt ss n i ne( r a dvs y hv t ii i gc c P< 0 0 ,P< 0 0 .T f cul aeW Smoeta 0 i t et ei a sc g a .5 .1) h ef ta rt a r hn8 % n h t e e e s
q ai . uly t
go pwee Ut o h u i et n .T el u t n ic d h gn s n es n i f d at u et— ru r jS g t e r t eta me t h hat e c i l e c a i mi d r a dn o a t td t o n r e hd a o n ud n g u t g n i o
【 bt c】 O j te o v utte e f el uao em r e etfo m n y aet i — A s at r b cv T a a a h dc i i t p vm n o c ui tn wt i ei e l e h mlo h t e tn n h i o m tp i hn

失眠症的心理干预效果分析

失眠症的心理干预效果分析

失眠症的心理干预效果分析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失眠症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且令人困扰的问题。

许多人在漫漫长夜中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第二天的工作和生活状态,长期下来,还可能对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

对于失眠症的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心理干预也逐渐成为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手段。

要了解失眠症的心理干预效果,首先我们得明白失眠症产生的原因。

压力、焦虑、抑郁、不良的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等都可能导致失眠。

而心理因素在其中往往起着关键的作用。

比如,一个人在工作中面临巨大的压力,或者在生活中遭遇了重大的变故,如亲人离世、婚姻破裂等,这些都可能导致内心的不安和焦虑,从而影响睡眠。

心理干预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心理动力学疗法等。

认知行为疗法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且效果显著的一种心理干预方法。

它旨在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那些导致失眠的不良思维和行为模式。

很多失眠患者存在一些错误的认知,比如认为自己必须睡够 8 小时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或者担心一晚睡不好就会影响健康。

认知行为疗法会引导患者认识到这些想法的不合理性,并帮助他们建立更合理的睡眠期待。

同时,通过调整睡眠习惯,如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在床上使用电子设备等,来改善睡眠质量。

放松训练也是一种常用的心理干预手段。

比如深呼吸练习、渐进性肌肉松弛、冥想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在睡前放松身心,减轻紧张和焦虑情绪,从而更容易进入睡眠状态。

想象一下,在一个安静的夜晚,你躺在床上,慢慢地深呼吸,从头到脚逐渐放松每一块肌肉,是不是感觉整个人都变得平静和轻松了?心理动力学疗法则更注重挖掘患者内心深处的潜意识冲突和情感问题。

通过与治疗师的交流和探索,患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从而解决潜在的心理问题,改善睡眠。

那么,这些心理干预方法的效果究竟如何呢?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心理干预对于失眠症的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许多患者能够改变不良的睡眠认知和习惯,从而有效地提高睡眠质量。

老年失眠的健康教育与预防措施

老年失眠的健康教育与预防措施

老年失眠的健康教育与预防措施老年失眠是指60岁以上老年人晚上入睡困难、无法长时间保持睡眠或者早醒等睡眠障碍症状。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不断上升,老年失眠问题逐渐凸显,并给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

因此,针对老年人的失眠问题进行健康教育并采取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将详细介绍老年失眠的健康教育和预防措施。

一、健康教育1. 提醒老年人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老年人身体的代谢能力已经下降,作息时间的规律对于保持良好的睡眠非常重要。

教育老年人每天保持相对固定的起床时间和就寝时间,并尽量避免午睡过长。

2. 告知老年人关于睡前注意事项。

老年人应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等兴奋剂,尽量避免在晚餐后饮用大量水分,并避免烟酒的过度摄入。

另外,老年人应避免过量锻炼和睡前摄入过多液体,以减少夜间频繁起夜的情况。

3. 强调建立良好的睡眠环境。

老年人的睡眠环境对于入睡和保持良好睡眠至关重要。

教育老年人保持安静、舒适、温度适宜的卧室环境,避免噪音、强光和过冷或过热。

4. 告知老年人放松心情。

老年人常常面临家庭关系、经济压力等问题,容易产生焦虑、忧虑等负面情绪。

教育老年人学会放松自己,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等方式来舒缓紧张情绪,有助于入睡。

5. 提醒老年人合理饮食。

合理饮食对保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良好睡眠非常重要。

教育老年人饮食均衡,注意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B6、B12等有助于睡眠的营养物质,避免过度饮食或食用刺激性食物。

二、预防措施1. 定期体检。

老年人应定期进行全面的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引起失眠的潜在健康问题,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2. 合理使用药物。

老年人由于身体的特殊情况,使用药物需要特别谨慎。

在使用药物时,应咨询医生的指导,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及可能的影响。

3. 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

定期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老年人的身体素质和睡眠质量。

但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运动项目,并避免过于剧烈的运动。

4. 调节心理状态。

失眠症健康教育

失眠症健康教育

失眠症健康教育标题:失眠症健康教育引言概述:失眠症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通过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失眠症,预防和治疗失眠症,提高睡眠质量。

一、了解失眠症1.1 失眠症的定义:失眠症是指难以入睡、睡眠质量差、易醒或早醒等症状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一种睡眠障碍。

1.2 失眠症的症状:失眠症患者常常感到疲劳、头痛、精神不集中、情绪波动等,严重影响身体和心理健康。

1.3 失眠症的危害:长期失眠会导致免疫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抑郁症等严重后果,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二、预防失眠症2.1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

2.2 调整生活方式:适量运动、避免过度疲劳、保持心情愉快有助于预防失眠症。

2.3 饮食调节:晚餐不宜过饱,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咖啡、茶、巧克力等。

三、治疗失眠症3.1 行为治疗:建立规律的睡眠习惯,减少入睡前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3.2 心理治疗:通过放松训练、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缓解失眠症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3.3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失眠症,但需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间,避免依赖。

四、心理健康教育4.1 接受心理咨询:失眠症患者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4.2 学会放松技巧:学习瑜伽、冥想等放松技巧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改善睡眠质量。

4.3 寻求社会支持:与家人、朋友分享自己的困扰,获得理解和支持,有助于缓解失眠症带来的心理压力。

五、定期复查和监测5.1 定期复查:失眠症患者需定期复查睡眠情况和身体健康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2 监测睡眠质量:使用睡眠监测仪器监测睡眠质量,了解自己的睡眠状况,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5.3 注意身心健康: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状态,有助于预防失眠症的发生和减轻症状。

结语:通过健康教育,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失眠症,预防和治疗失眠症,提高睡眠质量,保持身心健康。

心理干预对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研究

心理干预对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研究

心理干预对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研究失眠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它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睡眠质量的下降不仅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还会导致人们的情绪和认知能力下降。

因此,研究失眠患者的心理干预对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心理干预是一种通过认知、情绪和行为调节等方式来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

在失眠治疗中,心理干预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一个经典的研究表明,使用认知行为疗法(CBT)对失眠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其睡眠质量。

通过改变患者的睡眠观念、建立规律的睡眠习惯以及应对睡眠焦虑等方式,CBT可以帮助患者减少对失眠的担忧,增加睡眠时间和睡眠效果。

此外,研究还发现,情绪调节是心理干预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许多失眠患者由于压力、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问题而难以入睡。

通过情绪调节训练,失眠患者可以学到应对压力和情绪问题的有效方法,从而提高睡眠质量。

研究表明,使用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如积极情绪培养、问题解决和放松训练等,可以显著减少失眠患者的睡眠困扰,提高他们的睡眠效果。

除了认知行为疗法和情绪调节训练,其他形式的心理干预也被研究证明可以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

例如,音乐疗法被认为具有缓解焦虑和促进放松的效果,研究发现,失眠患者通过听柔和的音乐在入睡前和入睡时可以更快地进入睡眠状态,并增加深度睡眠时间。

另外,瑜伽和冥想等放松训练也被证明对提升睡眠质量有积极影响。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心理干预的效果因人而异,并且不同类型的失眠患者可能对不同的心理干预方法有不同的反应。

因此,在进行心理干预之前,医生应该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了解其具体情况,以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

综上所述,心理干预对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是肯定的。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情绪调节训练以及其他形式的心理干预,失眠患者可以减少睡眠困扰,提高睡眠效果。

然而,心理干预的效果因人而异,个性化的干预方案才能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失眠和心理干预之间的机制,以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失眠患者的生活质量。

失眠的健康教育

失眠的健康教育

失眠的健康教育失眠是指夜间无法入睡或睡眠质量差的情况。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等原因,失眠成为了许多人的常见问题。

而且,失眠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睡眠质量,还会对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进行关于失眠的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失眠的健康教育展开讨论,包括原因、影响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

一、失眠的原因1. 压力过大: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巨大,工作与生活的压力使很多人难以放松心情,进而导致失眠。

2. 不良作息习惯:晚睡晚起、午睡过长等不良的作息习惯会破坏人们的睡眠规律,导致失眠。

3. 心理问题: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会干扰人们的正常睡眠。

4. 物理问题:身体不适,如疼痛、鼾症等,也是导致失眠的原因之一。

二、失眠的影响1. 身体健康影响:失眠会使人们的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出现头痛、胃痛等症状。

2. 精神健康影响:失眠会导致人们情绪不稳定,容易焦虑、抑郁,甚至引发心理障碍。

3. 日常生活影响:由于失眠会让人疲倦、注意力不集中,会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甚至导致事故的发生。

三、失眠的预防措施1. 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规律作息能够帮助身体建立正常的生物钟,有助于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

2. 放松身心:通过适当的运动、听音乐、冥想等方式,放松自己的身心,减轻压力,有助于提升睡眠质量。

3. 调整环境:保持室内安静、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保持舒适的睡眠环境,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4. 避免刺激物:避免饮用咖啡、茶、酒精等带来刺激的食物和饮品,尤其在晚上避免摄入。

5.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失眠问题较为严重,无法通过自我调整改善的,可以咨询专业人士,如心理咨询师或医生,进行适当的治疗和辅导。

四、失眠的应对方法1. 避免长时间床上苦等:如果不能入睡,不要长时间坚持躺在床上,可以起床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等到感到困意时再回到床上。

2. 温水泡脚:在睡前用温水泡脚15-20分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放松神经,有助于入眠。

心理干预对失眠症状的改善效果研究

心理干预对失眠症状的改善效果研究

心理干预对失眠症状的改善效果研究在当代社会,失眠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的累积以及社交媒体的侵入,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着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下降以及早醒等睡眠问题。

而心理干预作为一种非药物干预的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利用。

那么心理干预对失眠症状的改善效果如何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失眠的成因,以便更好地理解心理干预的作用。

失眠常常是由于心理方面的原因而引起的,比如焦虑、抑郁、压力等。

当一个人的内心充满着负面情绪时,他的大脑很难松弛下来,从而导致入睡困难。

因此,心理干预通过改善个体的心理状况,对失眠症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心理干预包括多种方法和技术,如认知行为疗法、催眠术和冥想等。

这些方法都旨在帮助个体调整思维方式,放松身心,重建睡眠规律。

例如,认知行为疗法通过帮助患者查找并改变有关睡眠的不理性信念和想法,来减少入睡困难和保证睡眠质量。

催眠术则通过引导个体进入一种深度放松状态,帮助他们摆脱内心的烦恼,并进入到一个更容易入睡的状态。

此外,冥想作为一种古老的修行方法,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用于睡眠问题的缓解。

通过冥想可以让个体达到一种平静安宁的心境,从而有助于提升睡眠的质量。

在研究中,许多研究者对心理干预与失眠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

根据心理干预的实践和实验结果,可以发现心理干预在改善睡眠问题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一项对心理干预疗法的回顾研究发现,认知行为疗法、催眠术和冥想等心理干预方法都能够显著改善失眠问题。

其中,认知行为疗法被证明是最有效的一种,它通过改变个体的睡眠行为和调整他们的认知方式来改善睡眠质量。

另外,冥想作为一种心理干预手段,具有简单易行、成本低廉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尝试。

然而,虽然心理干预在改善失眠方面有着积极的效果,但并不适用于所有人。

心理干预注重的是个体的内心调整和心理状况的改善,然而对于一些患有严重失眠问题的人来说,可能需要更加综合的治疗方法。

这包括医学干预,如药物治疗等。

失眠症的健康教育工作要点

失眠症的健康教育工作要点

失眠症的健康教育工作要点失眠症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大,失眠症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因此,健康教育工作者需要有效地开展失眠症的健康教育工作,帮助人们预防和管理失眠症。

本文将从认知失眠症、生活习惯调整、心理调适等方面,探讨失眠症的健康教育工作要点。

一、认知失眠症失眠症患者常常受到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对于失眠症的认知也存在偏差。

因此,健康教育工作者需要帮助患者正确看待失眠症,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

首先,需要向患者普及失眠症的认知知识,包括失眠症的症状、原因、危害等方面。

其次,鼓励患者要正确认识失眠症,不要过分焦虑和恐慌,要有信心战胜失眠症。

二、生活习惯调整失眠症与不良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因此,改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和治疗失眠症具有重要意义。

健康教育工作者需要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规律作息、科学饮食、适量运动等。

此外,避免过度使用手机和电子产品,减少对眼睛的刺激,也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三、心理调适失眠症患者往往伴随着情绪上的波动,需要进行心理调适。

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以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学会自我调节。

采用放松训练、认知疗法等方式,增强患者的心理应对能力,减少情绪困扰,有利于改善睡眠质量。

四、家庭支持和社会关怀失眠症患者需要家庭成员的理解和支持,也需要社会的关怀和帮助。

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以进行家庭教育,提高家人对失眠症的关注和关心,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同时,加强社会宣传,倡导关爱失眠症患者,杜绝对患者的歧视和排斥。

五、医疗指导和药物治疗对于需要医疗干预的失眠症患者,健康教育工作者需要引导患者及时就医,协助患者进行药物治疗。

同时,也要加强对药物治疗的知识普及和警示,避免滥用和依赖药物,防止药物滥用导致的问题。

综上所述,失眠症的健康教育工作要点包括认知失眠症、生活习惯调整、心理调适、家庭和社会关怀、医疗指导等方面。

失眠症健康教育

失眠症健康教育

失眠症健康教育失眠症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表现为难以入睡、睡眠质量差、早醒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针对失眠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匡助他们了解失眠症的原因、预防方法和治疗选择,提高他们对失眠症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从而改善睡眠质量,恢复健康。

失眠症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生活习惯不良、精神压力过大、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药物或者物质滥用等。

在健康教育中,可以向患者详细介绍这些原因,并匡助他们分析自身的生活和心理状态,找出可能导致失眠的因素。

例如,教育患者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期使用电子设备,减少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放松身心,培养良好的睡眠环境等。

通过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可以减少失眠的发生。

除了生活习惯的调整,心理问题也是导致失眠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健康教育中,可以向患者介绍一些心理调节的方法,匡助他们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睡眠质量。

例如,教育患者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法等,匡助他们减轻身心压力。

此外,还可以向患者介绍一些认知行为疗法的原则和方法,匡助他们调整不良的思维模式,改善睡眠问题。

药物治疗是失眠症的一种常见选择,但并不适合于所有患者。

在健康教育中,需要向患者介绍药物治疗的原则和注意事项,匡助他们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副作用和依赖性,并告知他们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不可滥用或者停药。

同时,还需要向患者介绍其他非药物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催眠疗法、音乐疗法等,匡助他们了解多种治疗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在失眠症健康教育中,还可以向患者提供一些自我管理的技巧和建议,匡助他们主动控制失眠症的发生和发展。

例如,教育患者建立一个睡前放松的习惯,如泡热水澡、听轻柔的音乐、阅读等,匡助他们准备好入睡的环境和状态。

此外,还可以向患者介绍一些调节睡眠的方法,如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午睡过长、避免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活动等。

通过自我管理,患者可以主动控制自己的睡眠质量,减少失眠症的发生。

失眠症健康教育

失眠症健康教育

失眠症健康教育失眠症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指的是无法入睡、睡眠质量差或睡眠时间不足的情况。

长期的失眠问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如精神压力增加、注意力不集中、免疫力下降等。

因此,进行失眠症的健康教育对于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失眠症的症状和表现各异,常见的包括入睡困难、睡眠浅、易醒、早醒等。

失眠症的原因也有多种,如精神压力、焦虑、抑郁、药物滥用、环境因素等。

因此,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是改善失眠症的重要因素之一。

保持安静、舒适、温暖的睡眠环境,避免噪音和光线的干扰,保持卧室的整洁和通风,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入睡和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

其次,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也是改善失眠症的关键。

每天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尽量在同一时间入睡和起床,避免长时间的午睡和过度的体力活动。

此外,避免在床上进行与睡眠无关的活动,如看电视、玩手机等,以养成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

除此之外,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是改善失眠症的重要因素。

学会放松自己,可以通过瑜伽、冥想、深呼吸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和焦虑。

避免过度思考和担心,可以通过写日记、与朋友交流等方式来宣泄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对于一些轻度的失眠症患者,可以尝试一些自我帮助的方法来改善睡眠质量。

例如,避免饮用过多的咖啡因和酒精,尽量不要在晚餐后大量饮水,避免食用过重或辛辣的食物。

此外,可以尝试一些放松技巧,如温水泡脚、听轻音乐、喝一杯热牛奶等,来促进入睡。

对于一些严重的失眠症患者,可能需要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药物治疗等。

在接受医疗帮助的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及时向医生反馈治疗效果和出现的不适症状。

总之,失眠症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通过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及采取适当的自我帮助方法和专业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失眠症的症状,提高睡眠质量,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失眠症健康教育

失眠症健康教育

失眠症健康教育一、认识失眠症失眠症的定义:失眠症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浅或早醒,常常伴有日间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失眠症的分类:短期失眠症(持续时间少于3个月)、长期失眠症(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

失眠症的影响:长期失眠可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还会影响身体健康和工作表现。

失眠症的症状:夜尿频繁、呼吸暂停、打鼾、睡眠中突然觉醒等。

失眠症的诊断:医生会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可能需要进行相关测试以排除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二、预防与调养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尽量每天都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并起床,帮助调整生物钟。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和适宜温度,使用舒适的床垫和枕头,保持房间整洁。

建立睡前习惯:如泡热水澡、听轻柔音乐、阅读等,有助于放松心情和身体。

避免刺激性物质:如咖啡因和尼古丁等,特别是在晚上。

适度锻炼:定期进行适度的身体活动,但避免在睡前进行剧烈运动。

三、寻求专业帮助何时寻求帮助:如果持续存在失眠问题,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医生指导:医生可能会开具药物治疗或认知行为疗法等治疗方案。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调整不合理的睡眠期望,学习有效的睡眠技巧。

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开具镇静催眠药物或其他相关药物治疗,但需注意药物副作用和成瘾性。

其他治疗方式:如中医针灸和按摩等治疗方式,可配合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等。

四、日常自我管理日间活动:保持一定的日间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

情绪调节:学习情绪管理技巧,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影响睡眠。

饮食调节:避免过度饱腹和饥饿入睡,晚餐可选择相对清淡的食物。

避免使用电子产品:睡前1-2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因其发出的蓝光可能影响睡眠质量。

其他注意事项:避免在睡前进行大量思考工作或剧烈运动,尽量保持轻松状态。

对失眠症患者实施睡眠护理干预的观察

对失眠症患者实施睡眠护理干预的观察

对失眠症患者实施睡眠护理干预的观察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失眠症病人睡眠的影响。

方法对55例失眠症病人实施睡眠卫生教育,进行干预前后的主一客观评价,并与对照组比较。

结果失眠症组有明显的睡眠潜伏期延长,总睡眠时间减少;睡眠干预配合组睡眠潜伏期和总睡眠时间明显好于不配合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失眠症病人实施睡眠护理干预,可取得明显效果,方法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标签:失眠症;睡眠;护理干预失眠症(Insomnia)是睡眠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1],约有l7%的人患有失眠。

失眠严重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及身心健康。

在治疗上仅靠药物治疗,疗效甚微,采用心理疗法、行为疗法、刺激控制程序、药物和睡眠卫生指导相结合[2]、护士指导并帮助病人掌握上述治疗措施即护理干预,本观察自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对收治的55例失眠症病人实施护理干预,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观察对象失眠症组55例,男25例,女30例;病程最短2月,最长l5年,平均3.7年;年龄平均(56.3±21.5)岁,以入睡困难、早醒和自感多梦就诊,不伴有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所引起的失眠。

对照组22例,男12例,女10例,21~76岁,平均(54.3±20.2)岁,为本院身心健康的职工和家属。

1.2 方法对55例病人均进行每周3次睡眠健康教育讲座(包括睡眠卫生知识、心理疗法、用药原则等),实施系统的睡眠护理干预措施(包括睡眠行为矫正一纠正病人不良睡眠习惯,刺激控制程序一建立持久的睡眠一觉醒时间,遵守作息制度,按时起床,不瞌睡不上床,白天不睡觉,做到睡前尽量不服药或每周不超过1~2次)。

能够遵守上述睡眠卫生指导和护理干预的病人划为配合组(35例),不能做到者或因其他因素干扰者划为不配合组(20例)。

对实施睡眠护理干预前3天停用催眠类药物后,去睡眠观察室做l次多导睡眠图描记和干预后每周l次睡眠图描记进行睡眠潜伏期(上床熄灯后至睡眠阶段出现的时间)和睡眠时间(入睡至起床时间减去中途醒转时间)客观评价。

对失眠症患者实施睡眠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对失眠症患者实施睡眠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对失眠症患者实施睡眠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7-12-06T15:59:17.163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30期作者:穆梅赞徐叶萍[导读] 失眠症是常见睡眠障碍,以睡眠维持困难、难以入睡等为主要症状,住院环境受环境、病情、心理因素。

(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摘要】目的:探讨对失眠症患者实施睡眠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2月76例失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方法分组,各有38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睡眠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睡眠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失眠症治疗效果;干预前后患者觉醒时间、睡眠时间、入睡潜伏时间、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结果:睡眠护理组失眠症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觉醒时间、睡眠时间、入睡潜伏时间、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相近,P>0.05;干预后睡眠护理组觉醒时间、睡眠时间、入睡潜伏时间、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失眠症患者实施睡眠护理干预的效果确切,可缩短觉醒时间、入睡潜伏时间,延长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失眠症患者;睡眠护理干预;效果【中图分类号】R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0-0023-02 Effect analysis of sleep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insomnia patients【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leep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insomnia patients. Methods 76 patients with insomnia in March 2016 -2017 February were divided into 38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method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sleep care group was given sleep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insomnia; awakening time, sleep time, sleep latency, sleep quality index in Pittsburgh. Results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insomnia sleep nursing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two groups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awakening time, sleep time, sleep latency, sleep quality index of Pittsburgh is similar to that of P > 0.05; the intervention of nursing group sleep awakening time, sleep time, sleep latency, sleep quality index of Pittsburgh i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sleep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insomnia patients is definite. It can shorten the awakening time, sleep latency, prolong sleep time and improve sleep quality.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Key words】 Insomnia patients; Sleep nursing intervention; Effect失眠症是常见睡眠障碍,以睡眠维持困难、难以入睡等为主要症状,住院环境受环境、病情、心理因素、医疗设备噪音等影响,容易发生失眠症[1],需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

心理干预对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行为与应对方式效果分析

心理干预对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行为与应对方式效果分析

心理干预对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行为与应对方式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失眠症患者,观察给予心理干预对患者自身睡眠行为以及应对方式产生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09月—2014年09月失眠症患者74例,将其设为A1组(干预组)。

同期选择正常睡眠74名作为A2组(对照组)。

针对A1组实施心理干预。

结果:A1组在给予心理干预之前,在患者的睡眠不合理信念、患者的非功能性睡眠行为以及夜间焦虑评分等方面,A1组高于A2组研究对象明显(P<0.05)。

在自身睡眠效率与解决问题评分两方面,A1组低于A2组研究对象明显(P<0.05)。

对A1组患者给予心理干预后,在睡眠不合理信念、患者非功能性睡眠行为以及自责因子分几方面,同干预前进行比较,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

结论:对于失眠症患者,表现出具有睡眠不合理信念以及非功能性睡眠行为等缺点,针对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将患者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将患者的睡眠行为以及患者的应对方式有效改善。

【关键词】心理干预;失眠症;睡眠行为;应对方式失眠属于一种较为特殊的病理现象,患者患有失眠症疾病后,不但自身睡眠生理发生紊乱的现象,心理也表现出紊乱的现象。

因为失眠导致患者在医疗费用方面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增加,自身工作效率表现为一定程度的下降,从而对患者的生活健康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1]。

对于失眠患者,临床往往合并表现出焦虑情绪以及紧张情绪等,只通过催眠药物,临床难以获得确切的治疗效果。

为了分析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失眠症患者,临床给予心理干预后,在改善患者睡眠行为以及应对方式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价值,现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09月—2014年09月失眠症患者74例,将其设为A1组。

同期选择正常睡眠74名作为A2组。

所有失眠症患者全部满足CCMD-3中对于失眠症的相关诊断标准。

将因为躯体疾病以及患有精神障碍造成继发性失眠的患者进行排除;将合并患有心脏以及肝脏等系统严重疾病的患者进行排除;将处于哺乳期妇女以及妊娠的妇女进行排除。

失眠健康教育

失眠健康教育

失眠健康教育失眠是指无法入睡、难以维持睡眠或者早醒的困扰,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问题。

失眠不仅会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还会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进行失眠健康教育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非常重要。

失眠的原因有不少,包括心理因素、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等。

在失眠健康教育中,我们将重点介绍以下内容:1. 失眠的症状和影响:失眠常表现为入睡难点、睡眠质量差、早醒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精神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等问题。

失眠还与心血管疾病、抑郁症、焦虑症等疾病的发生有一定关联。

2. 失眠的预防和改善方法:失眠可以通过一些生活方式的改变来预防和改善。

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持良好的睡眠环境,避免过多的咖啡因和酒精摄入,进行适度的运动等都是有效的方法。

同时,学习放松技巧和应对压力的方法也可以匡助改善失眠问题。

3. 失眠的药物治疗:对于严重失眠问题,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药物治疗。

然而,药物治疗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遵循医嘱使用,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依赖性。

4. 失眠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心理因素是导致失眠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失眠健康教育中,我们也将介绍一些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的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催眠疗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匡助人们调整不良的睡眠观念和行为,缓解失眠问题。

5. 失眠与健康的关系:失眠不仅会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还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长期失眠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等疾病的风险,降低免疫力,影响记忆和学习能力等。

因此,及时预防和治疗失眠对于维护整体健康非常重要。

失眠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们对失眠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匡助他们掌握预防和改善失眠的方法,促进健康的睡眠习惯和生活方式。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失眠问题,提高睡眠质量,减少对健康的不良影响。

在失眠健康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和教育,如举办健康讲座、发布健康宣传资料、开展在线健康教育课程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3 8 安 全 护 理 : 瘫 患 者 心 理 变 化 大 , 预 防 自杀 , 时 应 .. 截 应 平 防止 烫 伤 及 坠 床 , 身 时 背 部 靠 以棉 被 , 腿 伸 直 、 翻 下 上腿 屈膝 , 以起 到 支 撑 作 用 , 要 时 应 加 床 栏 。 必
3 小 结
患者生 活质量及健康水平。
睡后 是 否 易 醒 、 起 后 觉 得 体 力 和 精 力恢 复 如 何 等 , 了解 以 晨 并
统, 还具有一定 的利尿作 用 , 导致失 眠的 常见原 因。辣椒 、 是 大蒜 、 葱等会 造成 胃中有 灼烧感 和 消化不 良, 洋 进而 影响 睡
用 和疗 效 , 患 者 在 最 短 的 时 间 内掌 握 哪 些 食 物 对 不 同类 型 使
12 1 评估 患者休息 睡眠情况 , . . 制定 合理护理 计划 : 次 每
就诊 时护 理 人 员 评 估 患 者 的 休 息 与 睡 眠 状 态 , 集 患 者 休 息 收 和 睡 眠 的形 态 和 习 惯 的 资 料 , 如一 天通 常 睡 几 个 小 时 、 常何 通
4 参 考 文 献 [ ] 张 晓红 , 1 曲 红 , 红 静 .加 强 压 疮 护 理 风 险 管 理 蔺 防
范护理差错 [ ] J .吉林 医学 , 0 ,0 2 )2 1. 2 9 3 (0 :56 0 [ 收稿 日期 :09—1 20 2—1 编校 : 0 李晓飞 ]
随 着 医 学 的 发 展 和 人 民对 自身 生 活 质 量 的提 高 , 对 并 针
平静 、 稳定 的心态 , 建立对治疗的信息。
率有上 升 趋势 。据统 计 , 有 3 % 的成 人患 有 失 眠。我 院 约 0
20 0 7年 3月 ~ 0 8年 7月 门诊 收 治 10例 失 眠 患 者 , 中西 20 0 除
12 4 建立 良好的睡眠习惯 , .. 掌握 促进 睡眠的 方法 : 指导 患
浅 谈 失 眠 患 者 健 康 教 育 干 预 效 果 观 察
吴松花 ( 林 省 延 吉 市 中 医医 院 , 林 吉 吉 延吉 13 0 ) 3 00
[ 摘
要 ] 目的 : 握 失 眠 的原 因及 健 康 教 育 对疾 病 的影 响 。 方法 : 10例 不 同 原 因 导 致 失 眠 的患 者 , 士 配 合 医 生 实 行 掌 对 0 护
正确 的健康教育 , 使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失 眠症 , 指导患者掌握 适合 于 自己的一套 行之有效 的护理措施 。结 果 : 效 8例, 显 无效
1 , 他 5例 。结 论 : O例 其 帮助 患 者 维 持 正 常 的 睡 眠与 活 动 的 动态 平 衡 , 以达 到 防 止 失 眠 症 的 目的 。
时入 睡 、 无 午 睡 、 寝前 有 无 特 殊 习 惯 、 有 就 多长 时 间 能 人 睡 、 入
的失眠症有作用 , 通过合理的饮食 调养来改善失 眠的症状 。
1 26 发放 自制饮食指导宣传单 , .. 内容 如下 。
12 6 1 影 响 睡 眠 的 食 物 : 含 咖 啡 因 食 物 会 刺 激 神 经 系 .. . 如
[ 关键词] 失眠症 ; 护理 ; 健康教育
失 眠 症 是 指 持 续 较 长 时 间 的 睡 眠 障 碍 , 一 种 最 常 见 的 是 睡 眠紊 乱 。 随着 社 会 的 发展 , 活 节 奏 的 加 快 , 眠症 的发 生 生 失
了解 影 响 睡 眠 的 各 种 因 素 , 除 恐 惧 、 虑 的情 绪 状 态 , 复 消 焦 恢
者尽可能定时就寝及定时起床 , 养成 规律的睡眠形态 ; 咐患 嘱 者不要在床上看报纸 、 电视、 读小说 , 不要躺在床上思 考问题 。
每天 适 度 运 动 , 不 要在 睡前 做 激 烈运 动 ; 握 放 松 技 术 来 改 但 掌 善 失眠 , 免 使 用 安 眠 药 物 。 避
医结合治疗 , 护理 人员针对失眠原 因实施 正确 的健 康指导 , 取
吉林医学 21 00年 1 笫 3 2 0月 1氇 9

51 75 ・
用 萎 缩 及 关 节 僵 硬 , 配 合 针 炙 、 疗 等 辅 助 治疗 , 患 者 康 并 理 为
复 后 生 活 自理 打 下 良好基 础
发 症 的 发生 、 在 预 防 , 护 理 过 程 中 , 重 视 患 者 主 观感 受 , 重 在 应 实 施 正确 护 理 措 施 , 及 时 发 现 和 避 免 并 发 症 发 生 , 而 提 高 能 从
次 , 保健木梳梳 头 5m 从 而保持 心情舒畅 , 除烦恼 , 用 , 解 消
1 1 一 般 资 料 : 组 10例 , 中 男 3 . 本 0 其 8例 . 6 女 2例 , 均 平
3 6岁。其 中精神压力过大 8 , 中滥用安眠药导致 的失 眠 0例 其 l ; O例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即生活起居 、 睡前饮食不规律患失 眠 5例 ; 其他 l 5例。人组标准 : ①失 眠、 不易人睡或睡而易醒 , 睡
得 了 一定 的疗 效 , 现将 经验 报 告 如下 。
1 l 资 料 临床

12 5 常用促进睡眠方法 : 香 熏法 : 卧室点上 一盏香 薰 . . ① 在 灯, 薰衣草香味会令神经逐渐地放 松下来 , 有利于 睡眠。② 催 眠曲: 听听专 门的安眠乐 曲, 比如催 眠乐 曲 、 放松 乐曲 、 安神 乐 曲等 。③冥想 : 将腿盘坐 , 两手放在膝盖上 , 慢慢地 呼吸 , 力 努 将 杂念清除 ,0mn 次 。④按摩 : 3 i / 每天 按摩太 阳穴 、 百会穴 数
眠 时 间不 足 5h 连 续 3周 以 上 者 ; 排 除 躯 体 疾 病 或 其 他 精 , ②
神疾 病 。
1 2 护 理 方 法 .
除思想顾虑。⑤ 睡前 温水泡脚 : 温应保持在 5 ℃ , 水 O 浸泡 时间 不 超过 3 i。⑥饮食方 面的健 康宣教 : 0mn 介绍 一些食 物 的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