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高中历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观点,以及老子、庄子和韩非子的主要思想;
(2)理解孔子“仁”的思想、墨子“仁政”的思想和“性本善”思想、荀子的性恶论、韩非子的法家思想;
(3)分析儒家思想的形成原因,总结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探寻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适度引入古代中国政治发展与传统文化方面的材料,启发学生思考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以列表的方法,从时代、主要观点、影响等方面,指导学生归纳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内容。

(3)以百家争鸣为主题,组织学生谈一谈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认识和感受。

组织一次“我读《论语》的读书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通过学习早期儒家的民本思想,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的的人文主义精神;了解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部分,认识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联系现实,使学生正确对待儒家传统文化,发挥其在当代的积极意义。

★教学方式:
(1)教学方法:主要采取讲授法,以教师讲解为主,辅之以师生的交流讨论。

(2)辅助手段:注意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图片、文献资料讲解相应的教学内容,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直观印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难点:儒家思想的形成,认识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教师: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提问:默读单元引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什么思想?
学生:儒家思想。

教师:对!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同时,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儒家思想形成在什么时候?
学生:春秋战国时期。

教师: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界出现了一个什么局面?
学生:“百家争鸣”的局面。

教师:对!而儒家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并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产生深远影响的一家。

由此导入新课。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含义: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

《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级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做出解释。

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2、社会原因:
(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2)政治: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

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
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

(3)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4)思想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

小结: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局面,是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阶级关系剧烈变化,奴隶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说明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

3、主要流派及代表: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空前发达。

学派很多:三教九流。

最主要的思想流派有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

引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了解百家之中的十个主要学派。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道家:老子、庄子。

墨家:墨子。

法家:商鞅、韩非等。

4、影响:展示稷下学宫图片,说明稷下学宫形成了先秦百家争鸣的高峰。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2)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备课资料1】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 ( 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 ) 战国 ( 公元前 475 ~
公元前 221 年 ) 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诸子百家”,其实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等。

后人把小说家以外的九家,又称为“九流”。

俗称“十家九流”就是从这里来的。

儒家: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

他的理论的核心是“仁”,而体现仁的制度或行为的准则是“礼”。

儒家学派在孔子以后发生分裂,至战国中期孟子成为代表人物。

孟子名轲字子舆,是孔子的嫡孙子思(名孔伋)的弟子。

孟子的主张是复古倒退的,当时许多国王都认为不合时宜。

他主张“仁政”,他的伦理观是性本善。

儒家的代表人物还有荀子。

荀子名况,时人尊他为荀卿。

在政治方面,他主张“仁义”,哲学方面坚持“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墨家: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

墨子名翟,是战国初期鲁国人。

墨子的主张和儒家是针锋相对的。

反对世卿世禄制度,主张尚贤,任用官吏要重视才能,打破旧的等级观念,使“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代表墨翟思想的有《墨子》一书,是他的弟子根据受课笔记编撰而成的。

道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人,约与孔子同时,出身于没落贵族。

反映他思想的书为《老子》,又名《道德经》,大约是战国人编纂的。

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庄周。

庄周是宋人,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曾做过宋国漆园吏的小官。

后来厌恶官职,“终身不仕”。

《庄子》一书,是由他和门人编成的。

法家:法家学派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早期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后期法家韩非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集大成者。

韩非是荀子的大弟子,与李斯同学,出身于韩国的贵族家庭。

《韩非子》一书是他总结前期法家思想的成果。

韩非注意吸取法家不同学派的长处,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

“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

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备课资料2】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百家争鸣的主要基地。

战国时代,由于齐国经济发达、政治开明,以及良好的文化政策,齐国君王给予士人的优厚物质待遇。

吸引了当时几乎所有的著名学派汇集稷下。

而稷下学宫成为百家争鸣的极其引人注目的学术场所。

稷下学宫的创建与兴衰历史,基本上与田齐政权共始终.随着田齐的强弱而兴衰。

学界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创建于田氏取代姜族,夺取齐国政权后的第二代国君齐桓公田午时期;发展于齐威王时期,兴盛于齐宣王时期;中衰于齐悯王时期;中兴于齐
襄王时期;亡于齐王建,秦灭齐时。

大约存在了150年,但对后世产生的深远的影响直至今日。

既然稷下学宫是田齐王朝兴办的,其直接的原因是政治乃是需要。

田氏代齐以后,历代君主无不发奋图强,励精图治,图谋称雄诸侯。

稷下学士则是为田齐君王们的政治需要,制造舆论、设计蓝图、拟定典章制度。

客观上也是适应田齐统治的政治需要。

因此,稷下学宫首先是一个智囊团性质的机构。

其次,就是炫耀国力,标榜尊贤至士,吸引人才。

这就为学术交流、文化传播、百家争鸣创造了优越的政治环境。

故稷下学宫又具有社科院的性质。

“不治而议论”,是稷下学士的主要活动特点之一,这一特点体现了学官鲜明的政治性。

“不治”,即“不任职”。

虽有上大夫的头衔.但不但任实际职务。

“议论”,就是议论时政、国事、治乱之策,为田齐统治者提供决策依据,以实现智囊团的功能。

而他们的议论时政,是在宽松自由的政治氛围内,对田齐统治者的政治活动提出批评意见和决策参考建议,没有或者少有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情况,所提意见及建议都是坦率的直言。

同时,稷下先生及其各派学者利用齐国提供的良好的环境与条件,潜心研讨,互相争鸣,取长补短,丰富和发展了各自学派的学说.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大融合。

这一时期产生了一大批不同学派的著作,有些著作在稷下得以丰富补充。

即有黄老学派,也有儒家、法家、阴阳家等等。

《汉书·艺文志》就记述了部分稷下先生的著作目录。

而稷下先生及各派著名学者荟萃稷下,往往是率领弟子门徒一并来的。

稷下先生与各派著名学者在学宫传道、授业、解惑,培养出了众多的人才。

比如荀子,15岁就到此学习,后来成为了稷下的学术大师。

而孟子两次入齐讲学,时间长达三十年,被授予上卿。

据《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齐宣王时稷下学宫有“数百千人”,其户下不乏有成就者。

对一些有成就的人才,往往被齐录用为各级官吏,直接参与齐国的政治活动,《战国策·齐策》对此有所记载。

刘向《别录》记载说;‘齐有稷门,城门也。

谈说之士期会于稷下也。

”这所说的就是指各派学者的定期学术例会。

在例会上,各学派推荐出他们学派的代表,阐发学术观点和政治主张.批驳与他们观点不一致的学派。

这实际就是为各学派提供学术交流与争鸣的机会,以便更好地丰富、发展他们的学说,获得政治上的重视。

但他们争鸣的议题非常广泛,既有不同学术观点的洁难,又有不同政治主张的阐发,也有对宇宙奥秘的思考。

稷下学宫作为战国百家争鸣的主要园地,而这类学术报告例会则是百家争鸣的集中体现。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思想:
(1)思想核心——“仁”。

在《论语》一书中,“仁”字的出现达一百多次,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仁是解决人际关系的学说,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

而如何实行仁,孔子主张克制自己,恢复“礼治”,即“克己复礼为仁”;仁与礼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仁是人的内在本质,是修己爱人的自觉性,强调人与社会的和同;礼是社会对人的外在约束。

“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思想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种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的精神,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孔子的民本思想。

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的这一思想仍具有普遍的现实性和永恒的价值。

(2)主张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也体现了民本思想。

从孔子的言论中可以看出,孔子试图从道德上根本解决社会问题、政治问题,解决人的灵魂问题,这使儒家思想有了一些宗教色彩。

(3)主张“克己复礼”,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黎的要求。

(4)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扩大教育的社会基础
“有教无类”这是孔子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在论述他的教育对象时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也就是说,只要是主动亲自带着干肉到我这里来登门求教,就表示有尊师重道之意,我就没有理由不把我的知识和学问传授给你。

这与奴隶制“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严格等级制的教育有着质的区别,是划时代的进步。

孔子的私学打破了受教育对象的地域、族类和家庭出身的限制,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尤其是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力地推动了春秋以来的学术下移运动,壮大了士阶层的队伍,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据说“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看司马迁对孔子的评论:“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再看孔庙、孔府、孔林的一些图片,体会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备课资料】孔子的生平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或孔夫子是对他的尊称。

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夏历八月二十七日,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夏历二月十八日,享年73岁。

孔子3岁丧父,17岁丧母,生活十分惨淡。

然而,孔子自小就勤奋好学,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孔子曾先后担任过下级官吏和地方官,政绩十分显著,五十多岁时担任司寇,成为政府高官,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后在五十五岁左右仕途失意,官闲居家。

之后孔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达十四年之久,其目的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然而屡遭冷遇,远大的抱负和理想最终未能实现。

于是,孔子开始专心从事文化教育活动,为改造社会培养人才,并在教育上获得了巨大成功。

相传孔子有弟
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教师可引导学生看《孔子和他的弟子在一起》一图。

孔子晚年对《诗》《礼》《书》《易》《乐》《春秋》进行了整理,是为“六经”,即儒家的经典,对发展儒家文化、繁荣学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孟子的思想:
(1)主张实行“仁政”;
(2)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孟子主要是继承了孔子的“仁”,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仁政”思想。

并提出一个富有民主性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也是孟子用仁政来解释君民关系。

孟子认为,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就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孟子的仁政贯穿着民本思想,孟子提出“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是劝说统治阶级要善待民众,不要过分地剥夺他们。

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学思想中的精华,也是对孔子民本思想的发展。

(3)主张“性本善”。

孟子是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地阐述“人性”问题的思想家。

他的“性善论”对整个封建社会的伦理学说都有深刻的影响。

孟子的“性善论”,也是他的“仁政”学说的哲学基础。

孟子认为,每个人生下来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称为“四端”。

“四端”是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观念的端绪、萌芽。

“四端”的进一步发展,就成为仁、义、礼、智“四德”(《孟子·告子上》)。

“恻隐之心”是“四端”之首,“仁”是“四德”之首。

孟子认为统治者把内心固有的“恻隐之心”发扬出来,推行到行政措施中去,“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孟子·公孙丑上》),这就是“仁政”了。

孟子说的人性善是一种先天就有的道德观念,这是唯心主义思想。

3、荀子的思想:
(1)主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他所提出的“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

”“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从道不从君。

”等观点,都可见诸于孔孟的思想学说。

(2)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强调人民群众力量的巨大。

在君民关系上,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这就是著名的“君舟民水”的观点,对后世的政治思想影响很大,为后来历代有见识的封建帝王所采纳,对封建时代“治世”局面的出现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主张“性恶论”
在人性论方面,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说:人饿了便喜吃,冷了便喜穿,疲劳了便喜休息;苦饭不愿吃,破衣不爱穿,辛苦的事不乐意干;爱听好听的声音,爱看好看的颜色。

顺着这些天性,人就不会循规蹈矩,因此人性本是恶的。

虽然和孟子观点截然相反,却和孟子一样主张后天学习,通过学习成贤成圣,“涂之人可以为禹”,可谓殊途同归。

【备课资料】儒家思想集大成者荀子
荀子,名况,战国晚期赵国人。

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荀子有两位有名的学生:一位是杰出的学者韩非子,一位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

冯友兰认为荀子是儒家的现实主义代表。

荀子分析批判诸子百家的言论,并吸收了各家的优秀思想。

如荀子说“天行有常”,就是说自然界的运行变化有其固定的次序的,这同老子说的“道法自然”,在客观物质世界都有其一定的运行规律这一点上是相通的,显然是受了道家思想的影响。

荀子主张以礼治国,这跟孔子的重视礼是源流相通的。

可是荀子所说的礼,重在分定界限,对人制裁。

强调礼的制裁的一面,已隐含着法的作用,表现出趋向法治的观点,并以此影响了他的学生韩非子、李斯等人,成为主张法治主义的法家学派,促成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三、道家和法家:
1、道家:
(1)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①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
老子学说的核心是“道”。

他认为“道”就是“无”。

这个“道”是“先天地生”的,是没有意志、没有具体形状、无声无息的,是无时无地不在的。

“道”即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②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这是老子思想消极的一面。

老子长年居住在周,春秋末期,周朝政治日益紊乱,礼坏乐崩,社会正面临着一场大变革。

面对这一切,他消极悲观,提出一个回复到“小国寡民”的远古时代的主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

他所向往的这种理想社会,实际上不过是保留着原始公社遗迹的早期奴隶社会。

这显然是一种开历史倒车的没落阶级的消极思想。

③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有无、难易、贵贱、祸福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

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老子猜测到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面的对立,双方互相依存,相辅相成,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而且,事物对立的双方会互相转化,“正复为奇(反常),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

但是,老子这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存在严重的缺陷,他不仅忽略了对立面转化的必要条件,而且把事物向反面转化看作是循环的,而不是上升发展的。

(2)庄子: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观点,把世间的事物都看成相对的,认为好与坏、正确与错误、大与小、高与低没有什么绝对的界限。

庄子将这种认识论上的相对主义运用来观察人生社会,便产生了怀疑论和消极悲观的情绪,认为现实的一切都是可怕和痛苦的,人生只是一场梦,活着不如死。

因此,他反对一切进步,反对一切文明。

庄子的思想比老子更为消极,是战国中期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思想代表。

庄子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叫做“道”,“道”生出天地万物。

庄子的散文非常富有哲理,是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结合,如《逍遥游》等名篇。

2、法家:韩非子——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
(1)主张以法治国,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
韩非子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韩非子·问田》),“以法为教”(《韩非子·五蠹》)。

他强调制定了“法”,就要严格执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做到“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他还认为只有实行严刑重罚,人民才会顺从,社会才能安定,封建统治才能巩固。

(2)法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的集大成者。

韩非子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

他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物权》),国家的大权,要集中在君主(“圣人”)一人手里,君主必须有权有势,才能治理天下,“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韩非子·人主》)。

为此,君主应该使用各种手段清除世袭的奴隶主贵族,“散其党”“夺其辅”(《韩非子·主道》);同时,选拔一批经过实践锻炼的封建官吏来取代他们。

韩非子的学说,后来成为秦代的官学,对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起了积极的作用。

【资料回放】韩非子的法治理论
●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

──《韩非子·五蠹》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故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缪,绌羡齐非,一民之轨,莫如法。

属官威民,退淫殆,止诈伪,莫如刑。

刑重则不敢以贵易贱,法审则上尊而不侵,上尊而不侵则主强,而守要,故先王贵之而传之。

──《韩非子·有度》
●国无常强,无常弱。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韩非子·有度》
●废常、上贤则乱,舍法、任智则危。

故曰:“上法而不上贤。

”──《韩非子·忠孝》
★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1、这是体现人性问题的几种不同看法,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答案提示:孔子、孟子、荀子对“人性”的看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和“性无善无不善”的观点,都未能真正揭示人性的本质和内涵。

人性从客观上说,是随着人的生存环境而变化的;从主观上说,是随着人生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人有自然属性,还有社会属性。

关于孔子“人性论”的几种观点:
黄仁宇认为,孔子没有直接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但却说圣贤也要经常警惕防范不仁,可见孔子认为性恶来自先天。

另有学者认为,孔子的确不像后来的孟子和荀子那样,直接而明确地谈论人性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但《论语》中却多处蕴含着孔子人性本善的价值预设。

还有的学者认为,孔子的人性观是人性美善,而又非纯美纯善,并且认为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就是孔子性美善而又非纯美纯善两个方面合乎逻辑的分化和发展。

⊙本课测评
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答案提示:春秋战国时期,旧的经济制度井田制崩溃,旧的政治权力中心周王室衰微,出现了新的经济制度和新的政治力量,诸侯国纷纷起用原先地位较低的士,士开始崛起。

同时,私人讲学风气兴起,士阶层不仅在政治上发挥作用,也在文化教育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传播文化、研究学问,形成了诸子百家。

同时,他们纷纷发表自己的主张,互相学习,相互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

⊙学习延伸
探究活动(题目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