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疾病治疗原则
儿科重症知识点总结
儿科重症知识点总结一、儿科重症的定义1. 临床表现儿童出现呼吸困难、休克、意识障碍、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情况,常常需要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抢救治疗。
2. 疾病类型儿科重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严重感染性疾病、休克、心脏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3. 重症监护指征需要密切监护和治疗的病情包括:呼吸衰竭、休克、昏迷、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情况。
二、常见疾病1. 严重感染性疾病常见的严重感染性疾病包括:脑膜炎、败血症、重症肺炎等。
这些疾病一旦发生,常常伴有高热、呼吸困难、休克等严重症状,需要及时接受抗感染治疗和密切监护。
2. 心脏病儿童心脏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和获得性心脏病两种。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儿童在出生时即存在的心脏结构异常,而获得性心脏病则是指后天发生的心脏疾病。
儿科重症监护主要包括心脏手术后的抢救和治疗。
3.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包括颅内出血、脑炎脑膜炎等。
这些疾病一旦发生,常常伴有意识障碍、抽搐、呕吐等症状,需要及时接受神经内科抢救和治疗。
4.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包括重症哮喘、支气管炎、肺炎等。
这些疾病一旦发生,常常伴有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要接受呼吸内科抢救和治疗。
三、治疗原则1. 快速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稳定情况对儿科重症患儿,在进行治疗前应对患者的严重程度和稳定情况进行快速判断,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 温暖保温多种原因可导致儿童重症患者的体温失调,包括中枢性和周围性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容易出现低温,特别是在手术麻醉与体外循环时,重症患儿的体温尤为不稳定,因此,应及时进行有效的保温措施。
3. 有效呼吸重症患儿机械通气治疗中,保证和改善氧合和CO_2排除,维持正常或适当的组织氧供,是呼吸支持措施首要目标。
4. 维持循环稳定对于休克儿童需要及时抢救,应首先应对血容量不足、心率增快和毛细血管内分流、代谢功能障碍及中毒等因素进行识别和治疗。
5. 控制感染主要依据血流动力学状态、多脏器功能状态、炎症病因、病原微生物及其耐药情况及药敏试验结果确定抗感染用药方案。
儿科疾病诊治原则
儿科疾病诊治原则儿科疾病的诊治原则是在保证孩子身体健康和促进其正常成长发育的基础上,尽快消除病因,缓解症状,并预防疾病的复发。
首先,儿科疾病的诊治应注重病因诊断。
儿童由于生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外界环境更加敏感,易受感染等病因的影响。
因此,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辅以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病因,为有效的治疗提供依据。
第三,儿科疾病的诊治应注意症状的缓解和体征的改善。
儿童由于表达能力较差,相对难以言明自己的不适。
因此,在诊断过程中,医生应重视家长和孩子的描述和反应,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进行判断。
在治疗过程中,要关注孩子的主观感受和体征变化,并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发育情况选用适当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副作用和不必要的刺激。
第四,儿科疾病的诊治应避免过度治疗和滥用药物。
由于儿童的器官发育不完善,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较差,容易出现药物积累和不良反应。
因此,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应慎重选择药物,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和使用时间,并在治疗过程中随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治疗效果和保证孩子的安全。
最后,儿科疾病的诊治应注重预防和康复。
儿童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和家庭的稳定和发展。
因此,在儿科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医生需要注重预防和健康教育,帮助孩子和家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我保健和抗病能力。
总之,儿科疾病的诊治原则是病因诊断,关注生长发育,缓解症状,注意体征改善,避免过度治疗和滥用药物,注重预防和康复。
只有在综合考虑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基础上,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才能确保儿童获得最佳的诊疗效果,并保证他们身体健康和正常成长发育。
儿科学PPT课件
❖ 传染病接触史:疑似传染性疾病者,应详细了解 可疑的接触史;包括患儿与疑诊或确诊传染病者 的关系、该患者的治疗经过和归转、患儿与该患 者的接触方式和时间等
第一节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方法
• 态度和蔼、动作轻柔、注意保温 • 一般在患儿开始接受检查时进行 • 消除患儿紧张心理,顺序灵活掌握 • 安静时先检查心肺听诊 • 危重儿先抢救,后全面检查
心脏杂音
第一节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心脏检查注意事项
▪ 安静、光线/室温适当 ▪ 被检者取卧位 ▪ 医生站在其右侧 ▪ 适耳的听诊器 ▪ 按规范检查手法检查
第一节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内容
• 腹部检查
– 视诊:腹部形态,有无膨隆、舟状腹、胃肠型、 蠕动波及腹壁静脉曲张,新生儿注意脐部有无 出血、分泌物、炎症及脐疝
第一节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内容
• 一般测量和外表 • 皮肤和皮下组织 • 淋巴结 • 头、颈、胸、腹部 • 脊柱和四肢 • 肛门和外生殖器 • 神经系统
第一节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内容
• 一般测量
– 体温测试不少于5分钟,正常腋下温度为 36℃~37℃
– 呼吸、脉搏在安静情况下计数 – 血压袖带宽度应为上臂长度的1/2~2/3 – 体重准确测量 – 身长:3岁前用量板测量
语气来诱导家长主观期望的回答,否则会 给诊断造成困难
第一节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病史采集内容
一般内容,主诉,现病 史,个人史,既往史, 家族史
第一节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病史采集内容
• 一般内容 • 正确记录患儿姓名、性别、年龄(采用实
际年龄:新生儿记录天数、婴儿记录月数、 一岁以上记录几岁几个月)、种族、父母 或抚养人的信息、病史叙述者与患儿的关 系及病史的可靠程度
儿科疾病诊治原则—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儿科学课件)【17页】
⒋个人史
包括出生史、喂养史、生长发育史,根据不同的年
龄和不同的疾病在询问时各有侧重详略。 ①出生史 ②喂养史 ③生长发育史
⒌既往史 包括既往患病史和预防接种史。 ①既往患病史∶详细询问既往患过的疾病、患病时间和
⒎传染病接触史 疑为传染性疾病者,应详细了解可疑的接触史,包括患
儿与疑诊或确诊传染病者的关系、该病人的治疗经过和转归、 患儿与该病人的接触方式和时间等。了解父母对传染病的认 识和基本知识也有助于诊断。
二、体格检查
为了获得准确无误的体格检查资料,在采集病史时要创造 一种自然轻松的氛围,以尽可能取得患儿的合作,而医生的表 现是决定父母和(或)孩子合作程度的主要因素。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儿科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记录在内容、程序、 方法以及分析判断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故在要求上 与成人有一定差别。熟练掌握与此有关的方法和技巧, 是开展儿科临床诊疗工作的基础。
病史采集要准确。其要点是认真听、重点问,关键是从 家长或监护人提供的信息中发现对病情诊断有用的线索。在 病史询问过程中态度要和蔼亲切,语言要通俗易懂,不可先 入为主,尤其不能用暗示的语言或语气诱导家长主观期望的 回答。
㈠体格检查注意事项 ㈡检查方法
㈠体格检查的注意事项 建立良好的关系。
⒈询问病史时就应该开始和患儿
⒉为增加患儿的安全感,检查时应尽量让患儿与亲人在 一起,检查者顺应患儿的体位。 ⒊检查的顺序可根据患 儿当时的情况灵活掌握。
⒋检查过程中既要全面仔细,又要注意保暖,不要过多暴 露身体部位以免着凉,还要照顾他们的害羞心理和自尊心。 ⒌对急症或危重抢救病例,应先重点检查生命体征或与疾病有 关的部位,全面的体格检查最好在病情稍稳定后进行,也可边 抢救边检查。 ⒍小儿免疫功能差,为防止交叉感染,应勤 消毒。
儿科合理用药原则及不合理用药
准确诊断患儿的病情 , 针 对患儿 的具体 情况 , 给予 相应 的药物 治疗 , 避免用药后患儿 出现药物不 良反应 , 对 治疗效 果产生 消
极影 响。一般来说 , 临床诊 断 中, 医师要 首先诊 断患儿 是病 毒
感染 还是细菌感染 , 才能 针对患 儿 的实 际情况 , 给予 患儿合 适
量, 并且 分割药 物很 容易 破坏药物 剂型 , 还会对药 物的稳定 性 产生严重影响 , 导 致药物在患儿体 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也 发生
的药物治疗。在儿科中 , 常见 的病 毒性感 染有病 毒性腮 腺炎 、 麻疹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水 痘及 病毒性肠 炎等 , 这些疾病 的体
征及症状 均不 相同 , 治疗 中要有所针对才能取得治疗效果 。关
临床 合 理 用 药 2 0 1 3年 4月第 6卷 第 4期 中
C h i n J o f C l i n i c a l R a i t o n l a D r u g Us e , A p i r l 2 0 1 3 , Vo 1 . 6 N o . 4 B
物进 行分析 , 现综述如下 。 1 儿科合理用药 的原则 1 . 1 合理 药物选择 在给予 患儿药物治 疗前 , 医师必须 要先
反应 的一个 重要原 因是 未选择 适 当的药物 治疗剂量 。由 于临 床药 物中 , 大多数未规定 儿童用药剂量 , 因此 , 给药时 常用 的药 物换算方 法大多根据成人用药剂量进行换算 , 换算时会将患 儿 的体 质量 、 年龄或者 体表 面积计算小儿 用药剂 量 , 这 些换算方 法都各有优缺 点。临床用药 中 , 更 应该 针对患 儿 的具 体情 况 , 同时结合 临床 经验 , 选用合适 的剂量 。如果 需要 给予患儿联合 用药治疗 , 也要针对具体情况 , 适 当调整用药剂量 。
儿科诊疗规范
儿科诊疗规范儿科诊疗规范是医疗机构为儿童患者提供准确、规范、安全的医疗服务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则。
儿科诊疗规范的制定旨在保障儿童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儿科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一、儿科诊疗流程儿科诊疗流程是指从儿童患者就诊到治疗完成的整个过程。
为了确保儿童患者的安全和诊疗的准确性,儿科诊疗流程应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就诊登记患者及其监护人到达医院后,应前往医务人员指定的登记处办理就诊登记手续。
在登记时,应提供患者的个人信息、病历以及相关检查报告等资料。
2. 专科检查医务人员将儿童患者送至相应的专科诊室,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医生的要求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
专科检查的内容包括对儿童的生长、发育、神经、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等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
3. 实验室检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检查需要,医生可能会要求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例如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指标、影像学检查等。
实验室检查结果将有助于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4. 辅助检查根据患者的具体需要,医生可能会要求进行一些特殊的辅助检查,如心电图、超声波、肺功能测试等。
这些检查有助于医生对儿童患者的疾病进行更准确的了解,以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
5. 诊断与治疗在收集和分析所有的临床资料后,医生将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儿科治疗应注重患者个体差异,以安全为前提,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减少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6. 护理和康复儿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得到良好的护理和康复支持。
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如饮食、卫生、心理等方面的关怀和指导。
康复措施可包括康复训练、物理治疗、语言治疗等,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二、儿科诊疗原则儿科诊疗原则是指在儿科医疗实践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指导准则。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儿科诊疗原则:1. 安全第一儿科医疗工作中应以儿童患者的安全为首要任务。
医务人员需保证医疗设备的安全性和合理使用,避免不必要的医疗操作和药物使用,减少医源性损伤。
儿科疾病用药原则及处方审核要点
儿科疾病用药原则及处方审核要点儿科疾病用药原则以及处方审核要点是保障儿童健康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一些关于儿科用药原则和处方审核要点的指导:儿科用药原则:1.个体化用药:儿童的年龄、体重和发育水平差异很大,因此药物剂量和疗程需要个体化,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2.选用安全药物:优先选择对儿童较为安全的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
某些药物在儿童体内代谢较慢,因此需要特别谨慎。
3.用药途径:选择适合儿童的用药途径,如口服药、颗粒、液体制剂或局部用药,以确保药物的有效吸收和便于儿童接受。
4.药物相互作用:注意儿童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特别是需要用药监测和药物配伍。
5.用药时间:考虑用药的时间,包括药物的频率和用药的持续时间,以确保疗效和避免不必要的药物暴露。
6.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了解可能的药物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以及其在儿童中的表现,及时监测并采取措施。
7.儿童特殊需求:考虑到儿童的特殊需求,如味道、剂型、用药方式,以提高他们对药物治疗的接受度。
处方审核要点:1.剂量审核:确保药物剂量与患儿的体重、年龄和病情相适应,不要过量或不足。
2.用药途径审核:检查药物的途径是否适合患儿的年龄和情况,避免不必要的用药途径。
3.相互作用审核:检查处方中的药物是否与患儿可能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相互作用,以防止药物相互作用引发不良反应。
4.过敏和不良反应:考虑患儿的过敏史和可能的不良反应风险,选择相对安全的药物。
5.适宜性审核:评估用药的适宜性,确保药物的治疗效果和预期的用途符合患儿的需要。
6.合理性审核:确保处方的用药时间、疗程和频率合理,避免不必要的用药。
7.监测和随访:确保儿科患者在用药期间进行监测和随访,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药物耐受性。
8.药物标签和说明:给予家长或监护人药物的详细说明,包括用法、用量和可能的副作用,以确保正确的用药。
儿科用药需要特别小心谨慎,因为儿童对药物的反应可能与成人不同。
爱爱医资源-第四章 儿童疾病诊治原则
测温法:准确、快速。
29
体格检查—(二)检查方法
2.一般测量 (2)呼吸、脉搏:应在小儿安静时进行。 要同时观察呼吸的节律和深浅。年长儿
选择较浅的动脉如桡动脉来检查脉搏,
婴幼儿亦可检查股动脉或通过心脏听诊 来对比检测。要注意脉搏的速率、节律、
无凹陷或隆起;枕秃和颅骨软化、血肿或颅骨缺损等。
(2)面部:特殊面容、眼距,鼻梁、双耳位臵和形状等。
(3)眼、耳、鼻:眼睑、眼球、结膜、角膜、瞳孔、对 光反射等。双外耳道分泌物、红肿及牵拉痛;耳镜检查 鼓膜情况。鼻形、鼻翼扇动、鼻腔分泌物及通气情况。
体格检查——(二)检查方法
5.头部
(4)口腔:口唇色泽、口腔内颊黏膜、
儿与该患者的接触方式和时间等。了解父 母对传染病的认识和基本知识也有助于诊 断。
21
第一节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方法
• 态度和蔼、动作轻柔、注意保温
• 一般在患儿开始接受检查时进行
• 消除患儿紧张心理,顺序灵活掌握
• 安静时先检查心肺听诊
• 危重儿先抢救,后全面检查
第一节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内容 • • • • • • • 一般测量和外表 皮肤和皮下组织 淋巴结 头、颈、胸、腹部 脊柱和四肢 肛门和外生殖器 神经系统
体格检查—(一)注意事项
1.和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
2.增加患儿的安全感;可坐或躺在家长的怀 里检查,检查者顺应患儿的体位;
3.检查的顺序灵活掌握。安静时先行心、肺
听诊或腹部触诊等易受哭闹影响的项目; 对患儿有刺激的部位最后查,如口腔、咽
部、有疼痛的部位等;
儿科学第四章儿科疾病诊治原则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四章儿科疾病诊治原则【学习指导】第一节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一、病史采集和记录(内容略二、体格检查(一体格检查的注意事项(内容略(二检查方法1.一般状况营养发育情况、神志、表情、对周围环境的反应、皮肤颜色、体位、行走姿势和语言能力。
2.一般测量包括体温、呼吸、脉搏、血压、身长、体重、头围、胸围等。
(1体温:①腋下测温法:36~37℃为正常;②口腔测温法:37℃为正常;③肛门内测温法:36.5~37.5℃为正常。
(2呼吸、脉搏:见表4—1。
(3血压:袖带的宽度应为上臂长度的1/2~2/3。
新生儿多采用多普勒超声监听仪或心电监护仪测定血压,简易潮红法也可用。
年龄越小,血压越低。
不同年龄血压的正常值可用公式推算:收缩压(mmHg=80+(年龄×2;舒张压应该为收缩压的2/3。
mmHg与kPa的换算:mmHg测定值÷7.5=kPa值。
3.皮肤和皮下组织应在自然光线下观察。
4.淋巴结淋巴结的大小、数目、活动度、质地、有无粘连和(或压痛等。
5.头部①头颅;②面部;③眼、耳、鼻;④口腔。
6.颈部 (略7.胸部①胸廓;②肺;③心(见表4—2。
8.腹部 (略9.脊柱和四肢 (略10.会阴、肛门和外生殖器 (略11.神经系统根据病种、病情、年龄等选择必要的检查。
(1一般检查:观察小儿的神志、精神状态、面部表情、反应灵敏度、动作语言能力、有无异常行为等。
(2神经反射:新生儿期特有的反射,如吸吮反射、拥抱反射、握持反射是否存在;有些神经反射有其年龄特点,如新生儿和小婴儿期提睾反射、腹壁反射较弱或不能引出,但跟腱反射亢进,并可出现踝阵挛;2岁以下的小儿Babinski 征可呈阳性,但一侧阳性,另一侧阴性则有临床意义。
(3脑膜刺激征:如颈部有无抵抗、Kemig征和Brudzinski征是否阳性,检查方法同成人。
如小儿不配合,要反复检查才能正确判定。
正常小婴儿由于在胎内时屈肌占优势,故生后几个月Kernig征和Brudzinski征也可阳性。
2021年儿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2021年儿科常见病诊疗规范治疗】1.对于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的新生儿,应及时进行光疗治疗。
2.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
3.定期监测血清胆红素水平,根据情况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4.对于胆红素过高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的患儿,可考虑进行换血治疗。
5.对于遗传代谢病引起的黄疸,应进行相应的特殊治疗。
6.针对黄疸的致病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感染性黄疸应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
7.加强护理,保持环境清洁,预防交叉感染。
8.定期随访,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黄疸病需要与生理性黄疸区分开来,并进行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高结合胆红素血症和混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鉴别。
治疗方法包括光照疗法、药物治疗(如苯巴比妥、尼可刹米等)、输白蛋白、血浆、纠正酸中毒、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原发病、肝泰乐、胆酸钠保肝、利胆和中药退黄等。
一般治疗措施包括保温、供氧,尽早开奶,尽快排出胎便,避免使用与胆红素竞争葡萄糖醛酰转移酶或白蛋白竞争结合位点的药物。
对于确诊为胆道闭锁的患儿,需要手术治疗。
小儿腹泻病病史采集应包括大便性状、次数和病程、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表现、中毒症状以及明显病因和诱因等方面。
检查包括全身体检、血常规、大便常规、电解质和肾功能检查、病毒学检查以及大便细菌培养等。
诊断可以根据大便性状和次数进行,但在病因未明确之前,统称为腹泻病。
需要尽可能找出腹泻的病因以进行鉴别诊断。
治疗原则包括合理饮食、控制感染、消化道粘膜保护剂、微生态疗法以及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等。
对于脱水程度、中毒症状严重且缺乏相应检查和治疗手段的患儿,需要送上级医院治疗。
疗效标准包括治愈、好转和未愈等。
急性喉炎病史采集应包括发热、咳嗽、声嘶、喉鸣和吸气性呼吸困难等方面,以及治疗经过和反应等。
检查应包括体格检查、血象检查、直接喉镜检查(但对于有严重呼吸困难者要慎用)、分泌物培养以及血气分析等。
诊断可以根据急性起病、犬吠样咳嗽、声嘶、喉鸣、吸气性呼吸困难等典型表现进行,但需要注意与咽后壁脓肿等疾病进行鉴别。
儿科用药的指导原则
儿科用药的指导原则
儿科用药的指导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治疗要及时、正确和审慎。
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容易患病,且病情变化快,因此要根据患儿发病时的身体状态,同时参考平时的体质,进行准确的辨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争取主动,有效控制疾病发展变化,避免延误病情。
2. 药物的安全性。
儿科用药除了要求疗效好、见效快外,更重要的是药物的安全性。
相对成人而言,这方面的要求非常高,很多药物虽然疗效很好,但有较大的毒副作用,或者对小儿有特殊的毒副作用,儿科就不能用。
3. 用药的依从性。
是指患儿对药物接受的程度。
由于小儿很难自觉主动克服用药过程中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异常口感或疼痛等),往往拒绝治疗,强烈反抗,易造成意外伤害和心理创伤,因此提高儿童用药的依从性至关重要。
对于口服药尽可能选择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剂型。
4. 药物的有效性。
儿科用药必须考虑到药物的有效性,即药物是否能够有效地治疗疾病。
在选择药物时,应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年龄、体重等因素进行选择,确保药物的有效性。
5. 药物的剂量。
儿科用药的剂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剂量不足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而剂量过大则可能给患儿带来不必要的副作用。
因此,在选择药物时,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剂量的调整。
以上原则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导读:儿童是家庭的宝贝,健康问题是家长们最为关心的。
常见的儿科疾病往往会对孩子的成长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对儿童疾病的治疗经验丰富。
本文将介绍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帮助父母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儿童疾病。
一、感冒感冒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中医认为,感冒属于外感表证,多以风寒、风热入侵体内导致的。
常见症状有发热、流鼻涕、咳嗽等表现。
中医治疗感冒的原则是解表散寒、清热解毒。
常用的中药有薄荷、连翘、银花等,可煎汤喝。
同时,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孩子受凉。
二、湿疹湿疹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皮肤病,多见于婴儿期和幼儿期。
中医认为湿疹属于体内湿邪郁滞,多因脾胃虚弱、湿气内盛引起的。
常见症状有皮肤红肿、瘙痒、水泡等。
中医治疗湿疹的方法主要是清热燥湿、祛风止痒。
常用的中药有黄芩、连翘、苦参等,可用于外用药膏或口服服用。
同时,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过度摩擦或使用刺激性的洗浴用品。
三、腹泻腹泻是指儿童排便次数增多、大便稀泻的一种症状。
中医认为腹泻属于脾胃虚弱、湿热肠道感染引起的。
常见症状有腹痛、腹泻、拉肚子等。
中医治疗腹泻的原则是健脾和胃、清热止泻。
常用的中药有黄连、苦参、木香等,可煎汤喝。
同时,注意加强饮食调理,忌生冷食物和辛辣刺激食物。
四、哮喘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喘息、咳嗽等。
中医认为哮喘多为气滞、痰瘀引起的。
中医治疗哮喘的方法主要是舒肝开窍、活血化痰。
常用的中药有柴胡、白花蛇舌草、天麻等,可煎汤喝。
同时,注意避免哮喘发作的诱因,如寒冷刺激、病毒感染等。
五、疳积疳积是一种因消化不良导致的儿童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肥胖、食欲不振、腹胀等。
中医认为疳积多属于脾胃虚弱、消化功能不良引起的。
中医治疗疳积的方法主要是健脾和胃、消积导滞。
常用的中药有山楂、白术、陈皮等,可泡茶或煎汤喝。
同时,注意合理饮食安排,避免食用过多的油腻、高糖食物。
儿科疾病的治疗原则
2.熟悉:小儿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 液体疗法常用溶液的组成及临床应用。
3.了解: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9
Questions
1. 很多时候,对小儿实施治疗要输液,那么,输液有 什么作用呢?输液的量是怎么确定的?输液瓶中应该加入哪 些药物?
(1)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精神萎靡、嗜睡,肌无力,腱 反射减弱或消失,迟缓性瘫痪、尿潴留。
(2)心血管:心肌收缩无力,心律失常,心脏停搏。ECG改变 早,T波高尖,S-T段压低,P波变平或消失,P-R间期延长。
(3)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
3.治疗
去除病因 停用含钾药物 紧急治疗
24
三、液体疗法的常用溶液
儿科疾病的治疗原则
学习目的
1.了解儿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和儿童基本膳食种类 2.熟悉小儿药物治疗的特点、药物选择、给药途径 3.掌握小儿药物剂量计算的方法
1
儿科疾病的综合治疗原则:
儿科护理:3分治疗、7分护理
综合治疗
饮食治疗
儿科治疗 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
2
一、儿科护理
儿科护理是治疗的重要环节,儿科医师应 关心和熟悉护理工作,与护理人员密切协作。
1.细微的临床观察:患儿一般状态、表现、动作、哭声→病 情变化和诊断线索。
2.合理的病室安排:病室清洁,按年龄、病种安排。 3.规律的病房生活:治疗和诊断操作尽可能集中进行。 4.预防医源性疾病:病室、医护人员、设备等注意消毒和无
菌操作。 5.重视心理护理: 安慰,可亲,友好。
3
二、饮食治疗
1.一般饮食
用途:补充水分和能量。
26
(二)电解质溶液
1、0.9%NaCl:又称生理盐水,为等张液 2、Ringer 液:又叫复方氯化钠溶液,为等 张液,钠、氯离子含量与0.9%NaCl相同,同 时含有K+和Ca+。 缺点:大量输注可使血氯增高,而产生高氯 性酸中毒。
儿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
儿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
引言
儿科常见疾病指的是在儿童中较为普遍出现的疾病,这些疾病
对儿童的健康和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儿童能够得到及时、
准确的治疗,制定了儿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
常见疾病的诊断
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详细的病史询问:医生会询问患儿的病史,包括病症出现时间、症状表现、病情变化等信息。
2.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儿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身高、体重、体温、血压等指标,以及检查器官功能和皮肤状况等。
3. 辅助检查:根据患儿的病情,医生可能会安排一些辅助检查,如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帮助确定诊断。
常见疾病的治疗
儿科常见疾病的治疗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患儿的诊断结果,开具相应的药物处方,如抗生素、退热药、抗过敏药等。
在用药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来调整药物剂量和使用方法。
2. 支持疗法:对于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的患儿,医生可能会采取相应的支持疗法,如补充水分、调整饮食等,以帮助患儿快速康复。
3. 休息和康复:对于一些需要休息和康复的疾病,医生会建议患儿适当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同时鼓励适量运动和良好饮食惯。
结论
儿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是为了确保儿童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而制定的。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会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
治疗过程中,药物治疗、支持疗法、休息和康复等措施都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通过遵循儿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可以促进儿童的健康和发育。
中医与西医儿科疾病的综合治疗方案
中医与西医儿科疾病的综合治疗方案在现代医学的发展中,中医和西医作为两种不同的治疗体系,各具特色,在治疗儿科疾病上亦各有所长。
综合运用中医和西医的治疗方法,可以达到疾病治疗的更好效果。
本文将探讨中医与西医儿科疾病的综合治疗方案。
一、儿科疾病的特点与中医治疗儿科疾病的特点是年龄小、抵抗力弱、免疫力低等。
中医治疗在儿科疾病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强调整体观察和辨证施治,通过调理患儿体内的阴阳平衡,调整气血运行,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中医的药物治疗使用草药等天然材料,疗效温和,副作用小。
此外,中医还能通过针灸、推拿等疗法来调理患儿的体质,增强抵抗力,提高免疫力。
二、儿科疾病的专业诊断与西医治疗西医对于儿科疾病的诊断具有准确性和及时性的特点。
通过现代医学的设备和技术,西医能够对儿童的身体进行全面的检查,并得出明确的诊断结果。
西医的治疗一般采用药物治疗,通过准确的用药和剂量,可以快速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发展。
在处理急性疾病和病情危重的患儿时,西医的治疗手段显得尤为重要。
三、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综合运用中医和西医的治疗方案,可以更好地治疗儿科疾病。
首先,在疾病的诊断上,可以借鉴西医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通过现代医学的设备和技术进行检查,明确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在药物治疗上,可以综合考虑中医和西医的用药原则,选择适合患儿的药物,并控制好剂量。
中医的草药可以和西药相互协同,缓解西药的副作用,促进疾病的康复。
另外,中医的针灸和推拿疗法,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来调理患儿的体质,增强免疫力。
四、儿科疾病的综合治疗案例以哮喘为例,综合治疗儿科疾病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首先,通过西医的呼吸功能检查,明确患儿的哮喘程度。
根据检查结果,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控制症状的发作。
同时,结合中医的辨证施治,选用合适的中药进行治疗,调理患儿体内的阴阳平衡。
对于重度的哮喘患儿,可以采用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缓解气道痉挛,改善呼吸困难。
通过中西医的综合治疗方案,患儿的哮喘症状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提高生活质量。
第三篇:儿科疾病诊治原则
绵竹市人民医院教案首页班级:全科医学任课教师;罗平课程儿科学题目儿科疾病诊治原则学时讲授 3实验练习行课时间课次1教材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教具ppt(多媒体课件)教学目的要求目的及要求:掌握小儿体液平衡特点及体液疗法教学重点难点及其解决方案重点:掌握小儿体液平衡特点及体液疗法难点:掌握小儿体液平衡特点及体液疗法解决方案:与临床相结合,利用实例、图片讲解。
通过课前预习、课堂讲授、课后复习,加深该章内容的理解.参考资料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实施情况小结(授课完成后小结)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成都医学院教案续页教学过程、内容及时间分配教学方法与手段儿科疾病诊治原则一、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50min (一)、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5min 1、儿科病史采集、记录和体格检查在内容、程序、方法以及分析判断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
2、要运用系统医学知识、临床基本技能及正确的临床系统思维规范地采集病史和进行体格检查并正规书写病历。
3、病历记录则是最重要的医疗证据。
(二)、儿科病史采集和记录要点5min1、病史采集要准确。
2、态度和蔼亲切,语言通俗易懂;注重与家长的沟通。
3、尊重家长和孩子的隐私并为其保密4、切不可先入为主,不能用暗示的言语或语气来诱导家长。
(三)、成人与儿科问诊内容5min(四)、儿科问诊的特殊性—可靠?5min1、无法表达或表达不确切—婴幼儿;2、隐瞒病情—恐惧心理;3、夸大病情—希望引起医生重视4、间接提供—可靠性受观察能力、密切程度影响;5、供史者多—不同感受、不同时段。
(五)、病史采集15min 1. 一般内容:姓名、性别、年龄(采用实际年龄:新生儿天数,婴儿:月数,1岁以上:几岁几个月)种族、父母或抚养人的姓名、职业、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住址及(或)其他联系方式(如电话)病史叙述者与病儿的关系以及病史的可靠程度。
2.主诉用病史提供者的语言概括主要症状或体征及其时间。
儿科用药指南
儿科用药指南儿科用药指南一、儿童用药原则1.1 儿童用药的特点儿童用药与成人用药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包括儿童体重和生理特征的变化、药物的代谢与排泄过程的不完善等。
因此,在给儿童选用药物时,应考虑到儿童对药物的耐受性以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1.2 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儿童用药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在选择药物时应考虑儿童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药物的毒性、药物的剂量以及潜在的相互作用等因素。
同时,监测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亦是必要的。
1.3 儿童用药的依从性儿童的依从性较低,家长或监护人的合作是保证儿童用药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在给儿童用药时,应给予家长或监护人详细的用药指导,解答可能出现的疑问,并定期进行随访。
二、常见儿科疾病用药指南2.1 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常见症状包括咳嗽、鼻塞、喉部不适等。
治疗原则是控制症状、预防并发症以及减少抗生素的滥用。
2.1.1 常见药物:- 对症治疗药物:对于咳嗽、鼻塞等症状可选用非处方药物,如扑尔敏、盐酸伪麻黄碱等。
- 抗生素: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可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
2.2 发热发热是儿童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能由感染导致。
治疗原则是控制症状、降低发热、预防并发症。
2.2.1 常见药物:- 退烧药物:对于儿童的退热,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退烧药物。
- 抗感染药物:如果发热是细菌感染引起,需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用合适的抗感染药物。
三、附件3.1 本文档附件包括:- 儿童用药剂量表- 常见儿科疾病药物便携手册四、法律名词及注释4.1 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是我国对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等方面进行监管的法律。
4.2 药品注册:药品注册是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要求,经过审批机关的核准,获得生产和流通许可的过程。
4.3 不良反应:药物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的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胃肠外营养
用静脉营养液提供各种营养 营养液由平衡氨基酸、葡萄糖、脂肪乳剂、电 解质、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组成 通过周围小静脉或中心静脉24小时均匀输入 输入量每日不超过135ml/kg
第三章 儿童保健与疾病防治原则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三章 儿童保健与疾病防治原则
第三节
儿科疾病治疗原则
高要市人民医院
儿科
梁蔼坚
第三章 儿童保健与疾病防治原则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要求
1.掌握护理、饮食、药物治疗原则 2.了解胃肠外营养及心理治疗原则
第三章 儿童保健与疾病防治原则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重点、难点
第三章 儿童保健与疾病防治原则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心理治疗原则
心理因素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 常用支持疗法、行为疗法、疏泄法等 以暗示和循循善诱方法帮助患儿疏泄内心郁积 的压抑,减轻心理压力
第三章 儿童保健与疾病防治原则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思考题
1.简述小儿疾病的治疗原则及药量计算方法 2.简述小儿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重点:饮食原则、药物治疗原则 难点:饮食原则、药物治疗原则
第三章 儿童保健与疾病防治原则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护理原则
1.临床观察 表现不典型,起病急,发展快 2.病室安排 整洁、安静、新生儿室温为22℃~24℃, 婴幼儿20℃~22℃,儿童18℃~20℃ 3.规律生活 定时睡眠、休息,进餐 4.预防医源性疾病 (1) 防止交叉感染 (2)防止医源性感染 (3)加强安全管理
第三章 儿童保健与疾病防治原则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合理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短疗程用于严重感染、过敏性疾病 长疗程用于肾病综合征、血液病、自身免疫性 疾病 哮喘、某些皮肤病提倡局部用药 休克、脑水肿、严重喘憋等抢救时用 防止滥用
第三章 儿童保健与疾病防治原则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药物治疗原则
药量计算方法 给药方法 小儿药物选择注意事项
第三章 儿童保健与疾病防治原则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药量计算方法
1.按体重 2.按年龄 3.按体表面积 <30㎏ 小儿体表面积(m2)=体重(㎏)×0.035+0.1 >30㎏ 小儿体表面积(m2)=[体重(㎏)-30]×0.02+1.05 每日剂量=体表面积(m2)×每平方米面积每日需要量 4.按成人折算 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重(㎏)/50
合理使用抗生素、激素、退热药 腹泻患儿不主张用止泻药 便秘一般不用泻药 孕期、哺乳期用药注意对小儿的影响 新生儿肝肾功能不成熟,注意毒副反应
第三章 儿童保健与疾病防治原则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合理使用抗生素
了解既往用药情况,有无过敏史 严格掌握用药指征,重视毒副作用 联合应用时,种类不宜过多 抗生素一般48~72小时才生效,不宜更换太 勤,也勿给药时间过长
第三章 儿童保健与疾病防治原则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和软食 治疗性饮食:少渣饮食, 无盐、少盐饮食 低蛋白、高蛋白饮食 低脂肪饮食 ,低热能饮食 稀释奶,脱脂奶和酸奶,蛋白奶,无乳糖饮 食,低苯丙氨酸饮食
第三章 儿童保健与疾病防治原则
第三章 儿童保健与疾病防治原则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给药方法
口服法 :是最常用的方法 注射法: 适用于急症或重病者 外用药: 软膏、水剂,注意手抓摸药引起意外 其他:雾化吸入、灌肠法、含剂、漱剂
第三章 儿童保健与疾病防治原则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小儿药物选择注意事项
第三章 儿童保健与疾病防治原则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肾上腺皮质激素副作用
不明原因发热,切忌轻率应用 抑制骨骼生长,影响水、盐、蛋白等代谢 可使肾上腺皮质萎缩,突然停药引起反跳现象 免疫力降低 水痘禁用激素
第三章 儿童保健与疾病防治原则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使用退热药注意事项
用药物前应找病因,以免影响诊断 不宜使用成人剂型,3个月内的婴幼儿应慎用 退热药,多用物理退热 可每隔4~6小时服药1次,疗程不宜超过一周 体弱、失水、虚脱患儿不用 反复用应复查血象,以免粒细胞减少 不联合使用,按时服,注意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