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骤变中的建筑遗产2010上海世博会浦西工业建筑的保护与再生
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工作阶段性反思论文
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工作的阶段性反思【摘要】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本文主要从规划控制和施工过程的角度上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作一个阶段性的反思。
【关键词】世博会;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反思到了20世纪末,无论自然生态领域,还是社会生态领域的环境与资源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战略问题,而以再生(regeneration)理念为主导的建筑遗产再利用无疑成为了回应这一课题的必然选择与实践方式。
《纽约时报》在1991年纪念地球日时提出:我们已进入了一个再生时代。
这种再生包括了再思考(rethink)、再解释(redefine)、再评估(reevaluate)、再建设(rebuild)、再塑造(recast)、再激发(rekindle)、再校正(re align)、再循环(recycle)、再利用(reuse)、再刷新(refurbish)、再改造(reform)、再修饰(refinish)、再涂饰(reprint)、再发明(reinvent)、再恢复(return)、再回春(rejuvenate)、再翻新(refashion)、再加工(rework)、再汇报(rewarding)、再回忆(remember)等广大的范畴。
[1]1 研究背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环境与资源意识开始了全球性觉醒。
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的《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the limits to growth: a report forthe club of rome′s project on the predicament of mankind)等著作的发表,石油危机的爆发,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等一系列事件,使得生态与环境问题开始形而上地进入人们的思考视野。
环境保护运动很快就从自然领域扩展到了社会文化领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简雅各布斯发表了对未来城市建设方式意义深远的著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工业遗产是指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的、具有代表性的工业遗址、工业建筑、工业设施等物质遗产和工业文献、语言、口述传说等非物质遗产。
这些遗产代表着人类创造和发展的历史,具有丰富的文化、艺术、科技和历史价值。
大多数工业遗产已经失去了作为工业设施的原有用途,因此需要进行保护与再利用。
本文将探讨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意义、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意义工业遗产是人类发展历程的见证,是一种文化、历史和艺术的遗产,代表着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
在保护与再利用工业遗产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其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并在利用的同时尊重其历史和原有功能。
这样,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不仅是对过去的回忆和启示,也是对现在和未来的合理利用和发展。
1.保护工业遗产是对历史的尊重和研究工业遗产是人类创造和发展的历史见证,通过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发展历程中的科技、社会和文化变革,为今后的文化、教育和旅游等领域提供了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和资源。
同时,保护工业遗产也是对历史的尊重和研究,能够更好地弘扬人类智慧和文化精神,使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价值。
2.保护工业遗产是对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表现人类对自然的掌控和能力的工业遗产,其本身也是隐藏的环境负担:环境污染、大量自然资源的开采及消耗等等.通过对工业遗产的合理保护和再利用,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开采及消耗,降低大规模不必要浪费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构建一种更加环境友好的社会发展模式。
3.保护工业遗产是对城市文化遗产的丰富和补充伴随城市的发展,工业遗产也成为城市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再利用工业遗产可以有效地丰富城市文化资源,促进城市的文化繁荣和城市品位提升。
通过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可以对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丰富的信息,让游客能够感受到城市的历史、文化氛围,全面了解城市的发展历程。
二、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现状在日益激烈的城市竞争中,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重视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的价值。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新材料亮点集萃(三)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新材料亮点集萃(三)葡萄牙馆可再生软木:打造最环保建筑葡萄牙馆3640平方米的外墙被28 000千克的软木板包裹,堪称世界最环保的外墙隔绝技术。
在场馆内部,铺设了1100平方米的软木地板,放映大厅中780平方米的墙面全部由软木覆盖,在吸音作用上达到良好效果。
上海世博会上,葡萄牙馆使用的软木,都是用边角余料压合制成的,“这些软木如同为外墙穿上了一层泡沫外衣,不仅可以达到隔音、隔热的效果,而且在展览结束之后能回收再利用。
”软木具有良好的吸音、隔热和减震作用,代表了一种可持续性发展理念,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创新精神。
澳大利亚馆耐候钢:诠释物美价廉澳大利亚是一个钢铁生产大国,在上海世博会上,澳大利亚馆的外表运用了具有本国特色的新材料——耐候钢。
这种深棕色的耐候钢用钢铁炼成,乍看起来似乎有些锈迹斑斑,但再仔细一瞧却是光滑如新,这得益于耐候钢在大气中具有优良的抗蚀性能。
耐候钢的组成成分中只有微量的合金元素(磷、铜、铬、镍、钼、铌、钒、钛等),合金元素总量仅占百分之几,因此它的价格较为低廉。
耐候钢表面有一层致密和附着性很强的保护膜,这层膜可以阻碍锈蚀往里扩散和发展,保护锈层下面的基体,以减缓其腐蚀速度。
这层致密氧化物膜的存在,阻止了大气中氧和水向钢铁基体渗入,减缓了锈蚀向钢铁材料纵深发展,大大提高了钢铁材料的耐大气腐蚀能力。
澳大利亚精心挑选这种钢材来作为展馆的表材,旨在告诉人们,建筑环境是会受到自然影响的,因此只有关注城市的建设,才能让人类的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达到和谐统一。
法国馆玻璃纤维加强混凝土:刚柔并济从外观上看,法国馆是一个网格交错的四方形建筑。
建筑外表的白色混凝土网格,使用的是一种叫玻璃纤维加强混凝土的新材料。
这种混凝土网格,不仅具有防风、抗震的效果,而且弯曲度、抗压能力等属性也比一般的混凝土要好许多。
除了对建筑结构有所加强之外,这层光滑透薄的白色表皮还方便装饰,能够增强建筑物外墙的审美表现力。
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典型案例
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典型案例
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典型案例有:
1、北京798艺术区:位于北京东郊大山子地区的798艺术区,是20世纪50年代苏联援助中国建设的一家大型国有工厂。
现在,这里已经演变成一个拥有国际化色彩的艺术新区,是实用和简洁完美结合的典范。
所有建筑均由德国设计师设计,窗户向北,可充分利用天光和反射光,保持光线的均匀和稳定。
2、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原为上海第十七棉纺织总厂。
这个位于杨树浦路2866号的大型纺织厂,现在已经被成功转型为以时尚为核心的创意园区,集创意、文化及现代服务经济于一体,并拥有300多米的黄浦江岸线。
3、上海8号桥:2003年开始开发的上海8号桥,是一个时尚创意园区,位于上海汽车制动器厂的老厂房经过重新设计和改造后注入时尚、创意的元素。
4、云冈石窟工业文化园区:这个占地约40万平方米的园区基础材料来自当地砂岩废石或煤矿淘汰的铁矿车等废弃物,根据地形、地势,依造型不同分别打造出各种创意景观。
5、老君庙油矿:这是中国最早发现和开发的油矿之一,也是中国第一个天然石油基地,被誉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
6、M50创意园:作为中国首批当代艺术园区之一,M50隶属于东方国际集团(原上海纺织集团),是上海的艺术聚集地。
这些案例都展示了我国在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方面的创新
实践,通过重新利用和改造老旧工业设施和场地,不仅保护了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同时也为城市的发展贡献了新的活力和价值。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工业建筑遗产在保护再利用应参考本地城市建设模式和肌理,考虑对城市设计、城市空间发展产生的影响,使改造后的建筑回归到城市环境,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防止孤立性的保护。
融入城市整体规划可通过建筑单体和厂区,产业园区与城市整体规划结合,使历史建筑和现代城市规划相互结合起来,而不是让两者互相被动的适应。
同时整体改造再利用也复兴了老工业区域,带动城市第三产业,也是转变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手段之一。
一个城市的空间环境和社会模式密不可分,城市的区域特点是由经济、社会、政治、历史积累体现。
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在利用首先要满足生活在周围空间环境的居民的需要,否则所谓的保护再利用就是没有意义的空想、空谈。
国外的很多旧工业建筑改造从长远来说都将复兴经济和实现社会目标作为项目的重要任务,济南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也需亟待解决旧工业区域衰败、失业率激增、生活水平落后等问题,因此对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再利用需考虑到城市各方面的综合效益。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部顾问理查德·恩格哈迪所说的:“建筑保护的精髓不在于对建筑结构的保护,而是要凸现建筑的社会功能和内涵”。
如何发挥政府、市场、传媒和建筑师的作用至关重要。
利益的平衡指的是如何协调不同利益集团看问题的不同方式。
政府决策于如何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有助于获得更高的税收,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公众的目光则投向于能否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是否能享受到成果;对于开放商来说,项目是否盈利决定了投资与否,还有社会的反响获得长期业务的广告优势。
这三者地位有所偏差,应对处于被动、劣势的居民有所倾斜,适当增加居民对项目表达决策的意见。
在维持原有的工业区环境氛围,基本保留厂房设施原貌,充分发掘老工业建筑的市场潜力,增添、整合各种服务产业资源,满足新增的工业遗产旅游服务的功能,建设城市公共休憩空间或各种主题公园,营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展身心,休闲娱乐的场所。
遗产保护案例—上海世博会城市未来馆
——建筑遗产保护先例分析
名词解释
文化遗产(Culture heritage):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 普遍价值的建筑物、文物、遗址。
建筑遗产、纪念物(Memorial):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 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 联系的建筑或建筑群。
完整性(Rehabilitation):来源于拉丁词根,表示尚未被人扰动过的原 初状态(Intact and Original Conditio n)。《操作指南》对自然遗产的完整性有如下的界定:应包括其自然 关系中所有或大部分重要的相关独立元素;应拥有足够的规模,并包含 必要的成分,以展示其所具备的、对于长期保存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而言十分重要的过程;应具有突出的美学价值,并包括对维持景点美景 至关重要的区域;应包括代表该生物地区最大限度的多样性特点的动植 物的栖息地及其生态系统。
城市未来馆 (原南市发电厂)
“城市未来馆”区域是原南市发电厂厂区,追根溯源这曾是清政府
官办南市电灯厂。1898年1月21日上海南市第一盏电灯亮起,次日沿黄 浦江30盏电灯开亮,标志着中国人在上海办的第一家电厂全部发电成功。 1955年该厂因发展需要数次扩建,厂房多为80年代所建。
作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清政府于1897年上海马路工程善后 局在十六铺老太平码头创建了30盏路灯照明的南市电灯厂,1955年电厂 定名为南市发电厂,有着百年历程的南市发电厂见证了上海整个工业时 代的变迁。
园区总平面图
改造利用建筑分布图
城市未来馆位于E片区, 基地东、北两面分别毗邻苗 江路和花园港路,西、南两 面分别为城市最佳实践区全 球城市广场和展馆区。主厂 房长129米,宽70米,占地面 积约8882平方米,总建筑面 积2.3477万平方米。
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
曾经经历 的工业文 明 , 后人也才能更好 的知道 以往筚路蓝 缕的创 2 5 工业遗 产地 的 生态恢 复 . 业年代 , 了解社会 的发展历 程 。另一方 面 , 工业遗 产的保护 和再 开展工业遗 产地的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 , 维持整个生态 系统 利用 , 体现出社会总体认 知水平的提高和社 会的进步 。在沈 阳有 的稳 定 。
相关的其他社 会活动场所 , 如住房供给 、 宗教崇拜或者教育 。
利 。合理 的开发干预过程必须可逆且尽 量减小影 响 , 不可避 免的
被拆卸的重要元素也必须妥善保 管。 与之类 似 , 合 国教科文 组织 ( s ) 2 0 联 1 ( 于 0 3年对 工业 改变都 应该记 录下来 , 3 遗产 的界定是 : 工业遗 产不仅 包括磨 坊 和工厂 , 而且 包含 由新 技 2. 再 利 用 保 护
工 业 遗 产 的 保 护 和 再 利 用
于 玉龙
摘
张伟 一
要 : 出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 段的保护性改造再利用是我国 当今城 市发展建 设面临的一个迫切 需要解决 的问题 , 指 分
析 了工业遗产 的基本 内容 , 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的方法进行 了研 究, 并通过实例总结 了具有现实技术针对性的改
. 尔宪章》 对工业遗产 的界定是 : 有历 史价值 、 术价值 、 会意 2 2 真 实性保 护 具 技 社 该方法 的首选 措施是 就地 按原样 保护 。只有 当社 会经济 发 义 、 或科研价值 的工业文化遗存 。包 括建筑物 和机械 、 建筑 车间 、
才考虑拆 迁和异地 保护 。该方法不鼓励 重 磨坊 、 厂、 工 矿山以及相关 的加工 提炼场地 、 仓库和店铺 、 生产 、 传 展有压倒性 的需求 时, 除 输和使用能源 的场所 、 交通基础设施 , 除此之外 , 还有与工业生产 建 或者恢复 到过去 的某 种状 态 , 非其 对整 个 遗址 的完 整性 有
传统材料以现代手法演绎历史印记——2010年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B4展馆改造设计
传统材料以现代手法演绎历史印记——2010年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B4展馆改造设计Traditional Materials by Modern Method Represent History Impression: Renewed Design of B4 Pavilion in Urban Best Practices Area, Expo 2010撰文 顾英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 HMA 建筑设计事务所合作设计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图1 总平面图城市最佳实践区位于上海世博会浦西E片区,包括南北两个街坊,由南部全球广场、中部展馆和北部街区三个部分组成。
中部展馆原址为上海电力修造总厂,上海建设路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4组旧厂房。
规划将大部分厂房进行保留性改造,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作为展馆使用。
世博会后,所有建筑将保留,并根据情况进行后续开发利用。
1 B4展馆建筑空间布局原有的3栋厂房不规则排列,围合成一组变化的室外空间,根据对参观人流和物流动线的总体规划要求,各单体建筑面向公共空间开放,设计的观览流线将展馆各个展示区串联起来。
由于原厂房内部均为开敞大空间,除增设必要的配套用房和卫生间以外,3个展厅整体空间的设计基本保持原状。
1号、2号楼之间距离较近的一侧增设了顶棚,以几何状钢架作为结构体系,并覆盖印花张拉膜作为顶棚,可辅助遮风挡雨,形成半开放的内庭,并兼作室外展示区(图1)。
158工业建筑改造与再生专题·旧材料新运用图2 折线造型屋顶图3 剖面图2 结构改造原建筑为上海建设路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金工车间、大机组车间和50t重型装配车间。
金工车间、大机组车间建筑改建为1号、2号楼单层展馆,由于建筑屋面调整过大,屋面板及屋架为新建,屋面板采用轻型屋面板材,原排架柱及柱间支撑保留。
1号、2号楼的外墙为轻钢龙骨防火墙,外侧为利用原有红砖进行重新设计的拼花墙体。
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生 从国棉十七厂到上海国际时尚中心
—— 目 十tr & * 镕 2 5 86
目*一 自 A ^ 一一
目 e ¥
H *
1 A r e … bid5ey
№
Ⅲ . 1 00 0 6 0m
2
…
bf rcnI cIn e o 0 su t r O s uI n t cb r utut n 5 r(0 1
中田分类号 : U 7 ( 1 T 27 5 】 2 文献标供码 :C 文章蝙号 lg 8X21)4 12 8 os64(0I - 0 020
一
、岁 ~
.
一 ] ●
[ I
:
,
目■
目g : *目 目 ± - ± 十t 目 : 、 l 。 ,A #
尚文 化 时 尚生活 时尚 创意、时 尚 闹、时 尚炷动 休
g mupo ulig .h a ls fwhc fb i n s tee i t d re o ihwee b i i h r ul nt e t
1 0 Da n p n E p a te r  ̄a d a poahe i rwig u o uo e n h o i n p r c s r e t hep ee b na d mn v b no h d  ̄ eac i cue ot r s ̄a e n oa e f e t rht t r, e tea c tc s e t er ∞ IT e aflr h rhi t 【 h ig e s s ob ul  ̄ l i fte ao o h tn c rc ̄i i n e auyo t n sr l rcue e b at sc a db ts t fi duti s ut rswhi si at l e
尚餐饮娱 乐、时尚会所 时尚公 寓办公中 +除北厂的
(完整版)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工业建筑遗产在保护再利用应参考本地城市建设模式和肌理,考虑对城市设计、城市空间发展产生的影响,使改造后的建筑回归到城市环境,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防止孤立性的保护。
融入城市整体规划可通过建筑单体和厂区,产业园区与城市整体规划结合,使历史建筑和现代城市规划相互结合起来,而不是让两者互相被动的适应。
同时整体改造再利用也复兴了老工业区域,带动城市第三产业,也是转变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手段之一。
一个城市的空间环境和社会模式密不可分,城市的区域特点是由经济、社会、政治、历史积累体现。
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在利用首先要满足生活在周围空间环境的居民的需要,否则所谓的保护再利用就是没有意义的空想、空谈。
国外的很多旧工业建筑改造从长远来说都将复兴经济和实现社会目标作为项目的重要任务,济南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也需亟待解决旧工业区域衰败、失业率激增、生活水平落后等问题,因此对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再利用需考虑到城市各方面的综合效益。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部顾问理查德·恩格哈迪所说的:“建筑保护的精髓不在于对建筑结构的保护,而是要凸现建筑的社会功能和内涵”。
如何发挥政府、市场、传媒和建筑师的作用至关重要。
利益的平衡指的是如何协调不同利益集团看问题的不同方式。
政府决策于如何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有助于获得更高的税收,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公众的目光则投向于能否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是否能享受到成果;对于开放商来说,项目是否盈利决定了投资与否,还有社会的反响获得长期业务的广告优势。
这三者地位有所偏差,应对处于被动、劣势的居民有所倾斜,适当增加居民对项目表达决策的意见。
在维持原有的工业区环境氛围,基本保留厂房设施原貌,充分发掘老工业建筑的市场潜力,增添、整合各种服务产业资源,满足新增的工业遗产旅游服务的功能,建设城市公共休憩空间或各种主题公园,营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展身心,休闲娱乐的场所。
2010年上海世博会场馆介绍完整版 [图片]
2010年上海世博会场馆介绍完整版 [图片]世博会场馆介绍中国馆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国家馆居中升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
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形成独一标志性建筑群体。
冰岛冰岛馆体现冰岛在工业和旅游业方面进行的可再生能源利用。
参观者自展馆入能感受冰岛的气息。
主题:纯能源-健康生活造型亮点:以冰的图案作外墙装饰展馆位置:世博园区C片区土耳其主题:安纳托利亚:文明的摇篮设计灵感:世界上最古老的村落之一Catalhoyuk 造型亮点:梦想迷宫的盒子展馆类型:租赁馆展馆位置:世博园区C片区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联合会馆主题:生命无价,人道无界造型:入口造型被创意成一个帐篷特色:由“入口等候区”、“黑色记忆”(时空长廊)、“人道之光”(环幕剧“行动你我”(互动区域),以及“出口”五个区域组成位置:世博园区B02-Z01馆日:2010年5月8日印度尼西亚翠竹掩映,层叠的竹竿不仅仅只是装饰,更组成了建筑的外墙、房顶;17米高的瀑布飞倾,水柱从建筑的中心泻下,犹如珠帘散落,绚美非凡……自然元素与现代建筑的完美结合,将构成上会印度尼西亚馆的整体布局。
主题:印度尼西亚的生态,多样化城市造型亮点:印尼馆顶部将有数根竹子穿墙而出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巴西巴西馆的主题为“动感都市活力巴西”,将向参观者展现巴西的城市生活和文化多样性、大活力、蓬勃发展的经济以及巴西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诸多成就,分享巴西领先的可再生能源开在建立新型包容性城市模型方面的经验。
巴西馆的外观将呈现和“鸟巢”相似的网状结构,材料为环保型可回收木材,展馆内将包括城市“动感都市活力巴西”和幸福巴西等几大展厅以及一系列主题走廊,通过液晶显示器等视听手段艺术、文化旅游节目以及研讨、商贸等活动展现充满动感的城市生活脉动和包容性,介绍巴西在可展和改善交通等方面的成就。
旧建筑改造案例分析(优质荟萃)
工业遗产原状
改造设计的主体为 1985年建成的南市发电 厂主厂房、烟囱和东侧与 之相连的输煤栈桥。改造 前主厂房建筑面积约为 23470平方米 ,钢筋混凝 土烟囱现状高度165m , 在整个区域具有较强的标 志性和特征性,对场地也 有很强的控制力。
3
专业类别
原南市发电厂主
厂房由三部分组成, 从南往北逐渐升高, 分别为汽机车间、煤 粉车间和锅炉车间, 其中汽机车间和锅炉 车间均为开敞完整的 空间。
从唐山市面粉厂到唐山市城市规划展览馆
专业类别
项目地点:河北省唐山市 建筑面积:5800㎡ 设计时间:2005~2006 设计师:都市实践事务所
工业遗产原状
唐山市城市展 览馆前身是唐山面 粉厂。位于市中心 的大城山西侧,阻 碍了山体和城市的 联系。
因此,当工厂 外迁后,有计划将 之彻底推掉,变成 城市公园。
20
专业类别
红色部分为保留厂房
改造原则
21
专业类别
加建部分的设计导则也在精心地呵护和放大保留厂房和山体间构图上的天作之美:
1.平行原则: 加建的实体平行于
原建筑,体量狭长, 同构于原建筑。
红色部分为保留厂房, 蓝色为加建部分
2.通透原则: 加建部分不构成
对山体的遮挡
22
专业类别
3.联系原则: 通过连廊、水池
示原有部分的内在美
26
专业类别
原有厂房改造
加建部分
27
总结
专业类别
设计的根本点在于让原有建筑能够在新的 环境下彰显出其内在美,一方面新建部分着墨不 多,原有部分依然是主体;另一方面设计有很讲 究,是原有建筑在一种陌生化的环境中变成非常 有个性的审美对象。
南立面
绿色理念下的工业建筑遗产再生
的生态设计原 则相契合 论文 在 区分不同
spaee eharaeteri cs, f rm s of struet sti o ure and teehnology of di rentindustri e f albui ngs ldi
区位 不同空l 类型的工业建筑的空间特 q
征 结构形式和材料技 工业化 时代 遗留下来的物质载体
A bstraet: T he m aterial earri lef f om i er t r ndustrial era 15 an im portant com ponent
是城市空间中具有异质特征的组 成部分,
而工业方式连同它的物质载体影响了几代 人并 形成了社 会共 同的历史记忆 工业 建
筑遗产再生的关键 是 充分利用现 有资源, 保留工业建筑 自身优 势, 将 潜在 生态位转
化 为新 的现 实生态位 , 与 当今 国际社 会 提倡的低 成本 低 技 术 低 能耗 低 污染
u f lladvantage of existi resourees, reserve the advantages of industrial buil ng dings, transf rl the potenti o n aleeol ealniehe in o the new realty ni ogi i i ehe, and eor sPond t the e r o
eeo 一 esi n p rin eiples o f l w 一 st, l w teeh n o l g 叭 l d g o eo o o w o en erg y co n su m p t n , a nd l w io o p oll tion w h i are in tern ation all p rom oted tod a丫 o n the b asi of d i ren ti u eh y s e f atin g the
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
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产业升级和城市更新,使得工业时期留下的大量工厂、设施、相关建筑物等工业建筑逐渐成为被城市遗忘的一部分。
然而这些老工业建筑却体现着城市工业文明的发展进程,展现了城市经济和城市建设曾经的辉煌,承载了产业职工的记忆和情感。
它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和城市文化特点的重要载体。
随着国外一些工业建筑保护与利用的先进理论和经验传入我国,工业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得到了国内相关人士的普遍关注。
但我国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仍处于一个起步阶段,保护与再利用体系不够健全,理论研究仍然不成熟,各种保护与再利用策略有利有弊,更有人盲目利用国外成功经验套入中国的工业遗产。
石家庄市区拥有很多具有历史印记的工业遗产,但在城市改造的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和挑战,生存状态令人担忧,因此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成为一个十分紧迫而又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工业建筑遗产改造与再利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在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领域的研究大致起始于1990 年代中后期,在近年来,国内学者结合国内外案例,开展了不少针对性的研究探讨,比如工业建筑遗产价值的分类研究、改造再利用模式研究以及改造方式和方法研究等。
并取得初步成果。
刘伯英在《城市工业用地更新与工业遗产保护》一书中提出了城市工业用地更新的区域、城市、地段三个更新层次,强调通过城市规划、产业规划、文化规划和社会规划,实现城市物质环境更新、经济更新、文化更新和社会更新的综合更新,最终实现整体的城市复兴。
并介绍了国际、欧洲、特别是英国和德国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情况,提出了工业遗产的定义内涵、研究方法、田野考察、价值认定、保护管理等内容,对工业遗产保护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王建国在《后工业时代产业建筑遗产保护更新》中提出产业建筑价值评定及分析的界定和分类标准;对产业类建筑保护和再利用的实施策略、具体方法、技术手段和效益等进行系统分类,并做出明确针对性的研究总结,对我国的著名案例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具体的改造设计手法;构建产业建筑保护理论与方法。
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十大经典案例
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十大经典案例以下是一些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的经典案例,这些案例代表了对工业历史和文化的重要保护和传承。
请注意,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涌现出新的经典案例。
1.上海世博园区老工业遗产保护:上海世博园区充分利用老工业遗产,如旧厂房、码头等,打造了世博园区,保护并展示了上海的工业历史。
2.798艺术区(北京798艺术区):位于北京的798艺术区是原东德大使馆的老工业建筑,经过改造成为一个具有独特文艺氛围的艺术区,保留了许多原始建筑。
3.南京长江三号桥:这是中国最早的公铁两用桥梁,保护了该桥的工业历史,使其成为一处旅游胜地。
4.武汉钢铁厂改造:武汉市的一些老工业区进行了改造,将废弃的钢铁厂等转变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体现了工业遗产的转型利用。
5.南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作为公路和铁路两用桥梁,保护并维护了其工业历史。
6.重庆铜梁煤矿:重庆的铜梁煤矿进行了改造,成为一个展示煤矿工业历史和文化的博物馆。
7.上海1933老场坊:这是一座独特的老工业建筑,曾是肉联厂,现在成为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保留了其独特的建筑风格。
8.大连老虎滩风景区:大连老虎滩原为日本人修建的滨海防线,经过保护和开发,成为一个集历史、文化和旅游于一体的风景区。
9.青岛啤酒博物馆:青岛啤酒博物馆建于原青岛啤酒厂的老工业建筑,展示了啤酒工业的历史和文化。
10.广州纺织博物馆:位于广州的纺织博物馆是一座老纺织厂的改造项目,通过陈列展示,呈现了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历程。
这些案例体现了中国在工业遗产保护方面的不断努力和创新。
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有新的案例涌现,以保护和传承中国丰富的工业历史和文化。
上海近代工业建筑保护和再利用
上海近代工业建筑保护和再利用近代工业遗产是上海城市发展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上海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曾经孕育了许多重要的工业建筑,如丰源码头、葛瑞福造船厂、华丰面粉厂等,这些建筑不仅承载着历史记忆,还代表了一种时代精神。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与变迁,这些工业建筑逐渐被遗忘和遗弃,面临着被拆除的危险。
为了保护和再利用这些珍贵的工业遗产,上海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上海市政府高度重视近代工业建筑的保护工作。
成立了专门的部门和机构,负责工业遗产保护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同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鼓励人们参与到工业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中,如给予经济补贴、提供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等。
这些措施极大地推动了上海近代工业建筑保护的进程。
其次,上海市积极探索工业建筑的再利用模式。
通过研究和实践,探索出一条可行的道路,即将工业建筑转变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创意空间。
在这些园区中,文化创意企业、艺术家、设计师等可以找到适合他们展示和创作的空间,从而实现了工业遗产的再利用和传承。
举个例子,原丰源码头如今已经被改造成了创意设计园区,吸引了众多艺术家和设计师前来创作和展示。
通过将工业建筑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不仅保护了工业遗产,还带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再次,上海市通过对工业遗产的文化价值进行挖掘和展示,增加了人们对于这些建筑的认知和关注。
举办了许多展览、论坛和活动,宣传近代工业遗产的重要性和特色。
同时,还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兴媒体平台,扩大了宣传的范围和影响力。
这些举措不仅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到这些工业建筑的价值,还可以增加人们对于保护工业遗产的自觉性和参与度。
最后,上海市注重国际合作和交流,借鉴国外的经验和做法。
与世界各地的城市和组织进行合作,共同研究和解决工业建筑保护和再利用的问题。
通过参观考察、学术研讨等方式,了解世界范围内对于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的最佳实践,及时调整和完善自身的工作方式和方法。
2010年上海世博会概况
2010年上海世博会概况2010年上海世博会——一个传奇的展览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上海迎来了世界各地的游客,举办了首次在中国大陆举办的世博会。
这场规模宏大的展览被称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展现了人类智慧的蓬勃发展和未来的美好愿景。
世博会展览园区分为中外两个部分,包括21个世界地区馆、世界城市馆、世界企业馆等众多展区。
其中,法国馆、上海市馆、瑞士馆、英国馆以及早期离场的丹麦馆等地区馆备受游客青睐。
法国馆斗兽场造型展现了浓郁的法式文化,同时还在内部设置水幕电影和互动游戏等环节,吸引了大批参观者。
上海市馆则以“上海文化一座城”为主题,展现了上海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瑞士馆则利用了世界最先进的建筑材料和技术,表现出了瑞士一贯的创新精神。
英国馆则建立了一个可以真实呈现季节变化的室内花园,体现了英国的自然文化与科技力量。
世博园区内的世界城市馆同样备受关注。
其中,德国馆以“天堂与人间”为主题,让游客在一个仿佛处于云中的氛围中游览;美国馆规模宏大,成为了世博会的标志性景观;加拿大馆则创新地展现了该国的美景和旅游资源。
世博会期间,各国展馆精彩纷呈的表演和活动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亮点。
其中,法国馆的蓝色幽灵现场表演,英国馆的维多利亚舞会,上海市馆的加盟盛典等活动,在游客中掀起了一阵阵热潮。
世博会展览的其他部分同样丰富多彩。
紫色馆是一个完全由现代科技打造而成的展馆,涵盖了人类历史上的所有创新和发明,是一个富有科幻感的空间。
思源广场是一个由数千个灯泡组成的光雕艺术作品,深受游客喜爱。
世博会对于上海和全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展览期间,上海接待游客总数达7380万人次,创造了超过3000亿元的消费和旅游收入。
同时,世博会也促进了我国建筑、科技等行业的发展,为中国继续走向国际舞台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以世博会为代表的世界博览会展览,是一种具有极高意义和价值的展览形式。
在这样的展览中,各国均有机会针对重大的文化、科技、环境等问题进行展示和交流,同时也促进了全球合作和发展。
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典型案例
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典型案例
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典型案例有:
1. 北京798艺术区:原为北京电器总厂的工业用地,后来空置多年后,以艺术和创意产业为主题重新开发,成为国内著名的艺术区,集聚了众多画廊、工作室和设计公司。
2. 上海世博会遗址:2010年上海世博会结束后,上海决定保留世博会园区作为城市公园和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园区内的一些建筑被保留下来,并改造成文化展示馆、创意产业园区等。
3. 重庆歌乐山机械制造厂:该厂是中国近代重要的军工企业,历史上曾制造过各类武器装备和工业机械。
目前,该厂区被改造成为歌乐山机械文化创意园,吸引了大量的设计师、创业者和游客,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意产业聚集地。
4. 广州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原为广州军工企业,后来改为会展中心,成为中国最大规模的会展中心之一。
该项目在保留了原有工业建筑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和扩建,成功实现了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这些典型案例展示了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成功经验,不仅保留了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也为城市发展和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重要支撑。
工业遗产再利用的世博契机2010年上海世博会滨江老厂房改造的.
㈣*镕*■…^¨hItKture2010n左琰zuoYan工业遗产再利用的世博契机2们。
年上海世博会滨江老厂房改造的现实思考OpportunitiesandChalIengeonReuseoflndustriaIHeritageRethinkingonTransformationofWaterfrontIndustriaIBu¨dingsofExpo20105hanghaf抽■2010年±海世博会目区分布着犬■IⅡ厂房和历史建毓W如此太规模的I业建筑改造实践在±街历史上实属罕见。
文章试图从最佳实践区的示范效应Im厂房的改造模式和节能技术运用、厂房建锥的演水特性等多维视角对这现象进行剖析,在实例Ⅵ究的基础上对I业建筑改造的趋向和存在的问题最开浑^的探讨和反思。
燕■弭20{O年t海世博会最佳城市实践E,演江Im遗产改造^BST¨cTTheE×po2010ShangⅧ}ocat…nboIhsdeoftheHuangpuR~er.whKhprom0Ie5dIredlyapmce#耵Shangh…_b…e…a1andt,ansformatI…foldcItvareasTheE……5donedwIlhalaog…mberofoldIndu5trla|bulIdlngsandh15tofI(aIbu}Ⅻ“自5whI曲aretransmrmed{ntoexhib’tlon∞vllions.theatr…nd钟ontom…he1遗址动机与H往世博舍选择城市郊Ⅸ的未*发用地T目,±海*博会的场址处于现有的城市肌理中。
上海的总体规划中黄满江两岸被确定为。
共R放空间而;B江两《绵《20km长分布着★量Ir建筑和I业构筑物。
见证了中目近现代工业150年的拉展历&。
世博会4址车着‘加快域市日g改造、提升城市±活质i4的宗旨,将世界目光聚焦到黄浦江畔跨江牲展成为“缝合1上海浦江两岸的十重要契机。
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再生研究
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再生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工业建筑遗产作为人类历史文明的重要载体,逐渐显现出其独特的保护与文化再生价值。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再生的相关问题,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文章首先将对工业建筑遗产的概念、分类及其价值进行阐述,明确保护工业建筑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随后,文章将分析当前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再生面临的挑战与困境,包括城市化进程中的拆迁压力、传统工业结构转型的挑战、文化价值的传承与再利用等问题。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提出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再生的策略与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国内外在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再生方面的成功经验与教训,提炼出适用于不同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再生的通用策略。
文章还将探讨如何将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文化再生与城市发展规划、文化创意产业等相结合,实现工业建筑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文章将对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再生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研究展望,以期为我国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文化再生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二、工业建筑遗产的历史与现状分析工业建筑遗产是人类工业文明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它们承载着工业时代的记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科技进步以及工业生产模式。
这些建筑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还常常展现出独特的建筑美学和工程技术,是城市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历史角度看,工业建筑遗产的形成和发展与工业革命密切相关。
自18世纪中叶开始,随着蒸汽机、电力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工业生产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工厂、车间、仓库等工业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它们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和空间布局,适应了大规模、机械化的生产需求。
这些建筑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塑造了城市的新面貌,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全球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许多传统工业逐渐衰退,工业建筑也面临着被废弃和拆除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