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方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八种
常见的修辞手法1.比喻:用具体常见的事物、情境或道理来比方抽象、生疏的事物、情境或道理的修辞方法。
【作用】:可使语言形象、生动,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
【例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作用分析】:以虹的形状比喻石拱桥的桥洞,形象生动地写出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引起人们美的联想。
2.拟人:拟物为人,把事物人格化,将它写成和人一样有感情、有行为的修辞方法。
【作用】:增强语言亲切感、形象性,使读者感到栩栩如生,往往有十分鲜明的情感色彩。
【例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作用分析】:用拟人的方法写出了春花艳丽、桃李争春的热闹景象,使读者感到亲切、形象。
3.夸张:运用丰富的想象,为了更突出、鲜明地勾画某一事物而对其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传神的扩大或缩小描述的修辞方法。
【作用】: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或在增强读者对作者主观感情、态度和理解上起积极作用。
【例句】: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作用分析】:形象地写出了黄河封冻之快,突出了北国的严寒。
4.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基本相同或相似、语气基本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短语递相排列,用来表达相近或相关语意的修辞方法。
【作用】:便于把复杂的内容表达得比较集中、透彻、感情强烈,使气势贯通、流畅,使形式整齐,音节响亮。
【例句】: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
【作用分析】:具体描绘了祥子在暴风雨中拉车的感受,渲染了在恶劣的环境下祥子的痛苦、无奈,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5.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内容关联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的修辞方法。
【作用】:从形式上看句式整齐,增强语言的形式美;从内容上看,凝练集中,概括力强,加强了语意的相反相成,也使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来琅琅上口,意义严谨而又富有表现力。
【例句】:(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作用分析】:描写了冬季北国气候严寒,冰雪覆盖的壮阔景色,读起来音调铿锵,节奏明快,更增强了表现力。
八大修辞手法
八大修辞手法1.比喻:生动、形象。
2.拟人:人格化、生动化、形象化。
3.排比:加强语言气势。
4.反问:加强语气。
5.反复:强调。
6.对比:突出其中一个。
7.对偶:句式整齐,结构统一。
8.夸张:极力的表现。
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即打比方,帮助人容易深入理解。
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简洁,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具体见下表: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作用:通感的运用可以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其表达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它能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它能不拘一格,行文活泼;它能准确表达,含意深远;它能充实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
最典型的例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此外有:“晨钟云外湿”(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本味》)听琴声而知志在高山、流水,听觉与视觉相互沟通。
2.比拟: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全部修辞手法
全部修辞手法
下面是常见的修辞手法:
1.比喻:将两个不同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比较,以表达某种含义或感受。
2.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性格特征,增强表现力。
3.夸张:夸大事物的特征,以引起读者的感受和注意。
4.反问:用问句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思,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5.对比:通过对不同事物特征的比较,突出某一事物的优势或特征。
6.排比:将一系列同类型的事物并列排列,形成音韵的韵律美感。
7.借代:用与所表达意义相近或相似的词语或形象来代替实际的事物。
8.比照:通过对比不同的情况或者事物,明确表现出某一事物的特征或者态度。
9.双关:利用一个词语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产生巧妙的语言效果。
10.讽刺:用喜剧手段,暴露或批判某种社会现实或者个别行为。
11.象征:用一种形象或符号代替一个抽象的概念,具有深刻的文学效果。
12.借物抒情:运用具体的物品,行为或场景,以抒发作者的思想情感。
13.设问:通过疑问句的引导,表达出对某一事物或问题提出的质疑和思考。
14.让步:先承认对方观点的一部分正确性,然后再加以反驳或补充。
15.引用:引用别人的语言或文字,以证明某种观点或者加深某种情感表达。
六种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指在文学创作、演讲和书面表达中,运用特定的语言表达技巧,以达到强调、揭示、美化、感染等艺术效果的方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六种,分别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仗和设问。
1. 比喻:比喻是一种将两种本质上不同的事物或现象,在某一方面具有相似性的基础上,用一种事物来形象地描绘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手法。
比喻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事物形象生动,增强表达效果。
2. 拟人:拟人是一种将人的思想、情感、行为等特性赋予非人类事物的修辞手法。
通过拟人,可以使非人类事物具有人的生活气息,拉近人与物的距离,增强表达的艺术性。
3. 夸张:夸张是一种通过对事物或现象的夸大事实,使其更突出、鲜明的修辞手法。
夸张可以突出事物的特点,强调某种情感,使表达更具感染力。
4. 排比:排比是一种将同类事物或相对事物依次排列,形成韵律美和节奏感的修辞手法。
排比可以使句子结构紧凑,表达鲜明,具有强烈的说服力。
5. 对仗:对仗是一种将相对的事物或现象,在词性、词义、语音、字形等方面进行对称排列的修辞手法。
对仗可以使句子和谐统一,具有形式美和韵律感。
6. 设问:设问是一种自问自答的修辞手法,通过设问引导读者或听众思考问题,强化表达效果。
设问可以激发读者的兴趣,突出问题的核心,使表达更加生动有趣。
常见的10种修辞手法
常见的10种修辞手法1、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
2、对偶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3、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
4、反复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
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
5、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因此,不需要回答。
6、设问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
7、比喻A、比喻就是平常说的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但具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说明或描绘事物的修辞。
比喻一般包括三部分:本体、喻体、喻词。
构成比喻必须符合下列两个条件:(1)本体和喻体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同类事物一般不能规程比喻。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即喻体必须在某一点上与本体相似,才能用来说明描绘本体。
B、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类。
1)明喻:是明显的比喻,它的本体、喻体、喻词都出现,喻词常用“好像、如、宛如、仿佛、好比”等,有时后面还用“一样、一般、似的”等词语呼应。
2)暗喻:从表面看来是判断、叙述或说明暗中包含着比喻关系。
暗喻的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与明喻的区别在于它的喻词由“是、成了、变为、当做、变成”等词充当。
3)借喻:用喻体来代替本体,也就是说,本体不出现,喻体在上下文中有所交代,读者或听话人能理解两者的关系。
8、拟人比拟是把甲事物当做乙事物的描写方法。
比拟可分为拟人和拟物两大类。
9、夸张对事物加以超越事实的描述,叫做夸张。
10、衬托衬托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让它们互相衬托,相得益彰的修辞手法。
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
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就是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就是反衬。
63种修辞手法大全
63种修辞手法大全修辞手法是指在语言表达中运用特定的修辞技巧来增强表达的艺术性和说服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总共63种:一、比喻类:1. 直接比喻。
2. 隐喻。
3. 暗喻。
4. 拟人。
5. 拟物。
6. 比拟。
7. 比喻。
8. 借代。
9. 象征。
10. 比兴。
11. 对比。
12. 对仗。
二、排比类:13. 词语排比。
14. 句式排比。
15. 对仗排比。
16. 修辞排比。
17. 修辞对比。
三、夸张类:18. 夸张。
19. 夸大。
20. 夸张法。
21. 夸张手法。
22. 夸张修辞。
23. 夸张表达。
24. 夸张修辞手法。
25. 夸张手法运用。
四、反问类:26. 反问。
27. 反问句。
28. 反问修辞。
29. 反问疑问。
30. 反问疑问句。
31. 反问疑问修辞。
32. 反问疑问手法。
五、夸比类:33. 夸大比喻。
34. 夸大修辞。
35. 夸大手法。
36. 夸大修辞手法。
37. 夸大修辞技巧。
六、设问类:38. 设问。
39. 设问句。
40. 设问疑问。
41. 设问疑问句。
42. 设问疑问修辞。
43. 设问疑问手法。
44. 设问疑问句式。
45. 设问疑问修辞手法。
七、对比类:46. 对比。
47. 对比句。
48. 对比修辞。
49. 对比手法。
50. 对比疑问。
51. 对比疑问句。
52. 对比疑问修辞。
53. 对比疑问手法。
八、夸张类:54. 夸张。
55. 夸张修辞。
56. 夸张手法。
57. 夸张修辞手法。
58. 夸张修辞技巧。
59. 夸张句。
60. 夸张句式。
61. 夸张语气。
62. 夸张修辞语。
63. 夸张修辞表达。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它们在修辞表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帮助文学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修辞手法可以丰富语言表达,增强表达的艺术性和说服力,是文学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25种修辞手法大全
25种修辞手法大全一、比喻:比喻是一种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地描述出来的修辞手法,它把不易理解的内容或概念通过与另一个可以很容易理解的对象相比较,来表达出来的。
如:“生活就像一把沉重的军队,每个人都要勇敢地上前去参加战斗".二、对比:对比是把一件事物与另外一件事物相比较而提出的修辞手法,它通过把不同的事物和思想互相比较,使其两者的特点更加清楚表现出来。
如:“安静是比喧嚣更可贵的精神财富,有时候闭上眼睛,能够摆脱世俗的纠缠,也能看到我们褪去了喧嚣后正在凝思的自己。
”三、设问:这是一种把一个疑问放在句首,然后再进行解释说明,来引发读者兴趣的修辞手法,如:“你知道怎样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吗?学会不断提升自己,不断克服困难,这是实现优秀的第一步。
”四、夸张:夸张是在表达过程中,用超越常理的概念来艺术性地表达出来的一种修辞手法,主要是为了引起读者的兴趣,让读者有强烈的感受。
如:“像是一股凌厉的风,它一头扎进了我的心,有如青年时代的激情薰衣草般地弥漫了整个空气。
”五、排比:排比是在一句话中把相同的结构重复几次,但是每次表达的意思都不同,来加强对某一话题的表达的一种修辞手法,如:“自由使我们的思想拥抱挑战,自由使我们的斗志永恒,自由使我们的心灵思索,自由使我们的作品有情怀。
”六、拟人:这是把处于抽象状态的事物、道理和情感,用具体的事物、人物或动物去比拟,再以人的形象来表示的一种修辞方式,如:“失去希望的人,就像被囚禁了心灵的囚徒,他天真无邪的双眼憔悴地望着前方,心底充满着无限的迷茫和惆怅。
”七、反问:反问就是在句子中以反问的口气把问题提出来,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的一种修辞手法,如:“人生何处不相逢?看到你的时候,我的心便抑制不住怦然跳动。
”八、排拟:排拟是在一条句子中,依次列出几个概念,以此来增强说话者说话的力度和引起读者的注意力的一种修辞方式,如:“追求真理,发现美好,发现生活的乐趣,竭力改变命运,共同分享大自然的宝藏,这是要去做的事情。
修辞手法大全
修辞手法大全修辞手法大全包括比喻、白描、比拟(又名比体,分为拟人、拟物)、避复、变用、层递、衬垫(衬跌)、衬托(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等。
一、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
二、修辞手法详解1. 比喻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用一种事物来描述另一种事物,以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比喻一般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
例如:明喻:“她的笑容像一朵花。
”暗喻:“她的笑容是花朵般的美丽。
”借喻:“她的笑容像一朵盛开的花。
”2. 比拟比拟是将一个事物赋予人的情感或行为,或者将人或人的行为赋予给事物,使描述更加生动形象。
比拟可以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
例如:拟人:“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
”拟物:“她像一只欢快的小鸟一样跳跃着。
”3. 借代借代是指用一个事物的某些特征来代替另一个事物的整体或部分,以达到形象表达的效果。
例如:“红领巾来了。
”(用红领巾的特征来代替少先队员)4. 夸张夸张是通过夸大或缩小事物的某些特征,强调事物的本质特征,以引起读者的想象和共鸣。
例如:“他激动得眼泪都快流成河了。
”5. 对偶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语句来表达相应的意思,以达到语言优美、节奏感强的效果。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6. 排比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似、语意相关的句子排列在一起,以增强语势和表达效果。
例如:“天空是星星的世界,大地是植物的世界,海洋是鱼类的世界。
”7. 反复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情感,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的一种修辞手法。
反复可以分为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两种。
例如:“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高尔基《海燕》)8. 设问设问是为了强调某个问题或答案,明知故问的一种修辞手法。
63种修辞手法及作用
63种修辞手法及作用修辞手法是用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艺术手段,能够增强作品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以下是常见的63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1. 比喻:用一种事物来比喻另一种事物,使句子更加形象、生动。
2. 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类的行为和属性,增加表现力。
3. 拟声:通过语言模拟或描写声音,使句子更加形象传神。
4. 拟态:通过语言模拟或描写物体的形态,使句子更加生动。
5. 指事:用具体事物来代替抽象概念,增加形象感。
6. 夸张:夸大事物的特点或情感的强度,引起强烈共鸣。
7. 暗喻:通过暗示或隐晦的方式表达意义,引起读者的思考。
8. 反问:用反问方式提出问题或表达观点,引起反思。
9. 排比:通过连续并列的结构,使语句更加节奏感强烈。
10. 对仗:使用相似的词语、短语或句子,增加韵律感和平衡感。
11. 近义反义:使用相近或相反的词语来增强表达力。
12. 叠词:将相同的或类似的词语重复使用,增加语气和效果。
13. 倒装:改变语序,使句子更加突出或显著。
14. 省略:省去一些不必要的词语,使句子更简洁明了。
15. 讽刺:通过嘲讽或调侃的方式表达讽刺意义,引起思考。
16. 幽默:使用幽默的描述或表达方式,增加趣味性。
17. 比较:通过对比来凸显事物的特点或差异性,使句子更加生动。
18. 隐喻:通过隐喻的方式表达意义,增加文学性。
19. 明喻:直接表达意义,使句子更加明确。
20. 反讽:通过对相反意义的表达,增加句子的反向效果。
21. 反复:通过重复使用句子或词语,增加表达力和强度。
22. 借代:用代词或其他词语代替某一事物,增加推敲性和哲理性。
23. 对照:通过对照不同事物的特点,突出句子的衬托效果。
24. 真实描写:真实地描写事物的特征和情况,增加说服力。
25. 怎样:通过使用疑问副词开头的句子,引出问题或观点。
26. 修辞反问:通过修辞手法来表达反问的意义,加强效果。
27. 渲染氛围:通过描写环境、情感等细节,使氛围更加浓厚。
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2、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语言、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3、夸张:夸张是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夸大或缩小。
一定要注意:对某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毫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4、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5、对偶/对仗:对偶又叫对仗,是一种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相近或相反的意思。
6、借代:借代是不直接说出本体事物的名称,而借用与本体事物相联系的其他事物来代替本体。
7、反问:反问就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中。
用问的语气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
气。
说白了就是有问答在句中。
反问是四大句类中的一种(其他三种是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
8、设问:说话、写文章时,为了强调自己的看法或结论,有时先提一个问题,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思考,然后由自己来回答所提出的问题,直白地说就是自问自答。
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俗称“打比方”,即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似点,将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
包括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
暗喻: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借喻: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借代:不直接说出报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和这个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东西来代替。
部分带整体: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具体代抽象:他高烧三天,一点食物都没沾牙。
特征代本体:花白胡子便取消了自己的话。
专称代统称: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排比: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把相关或相似的内容逐一表达出来的一种手法。
短语排比:延安的歌声,是革命的歌声,战斗的歌声,劳动的歌声,极为广泛的群众的歌声。
句子排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反问:只问不答,答案寓于问话之中。
这种用疑问的形式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思的修辞手法,可以加强语气。
以否定表肯定:敢于这样做的人,难道不是一个大大的英雄吗?已肯定表否定: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反复:根据表达的需要,使同一词语或句子重复出现的修辞手法。
连续反复:同一词语紧接着反复出现,中间没有别的词语相隔。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间隔反复:同一词语反复出现,但中间隔着别的语句。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实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伪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对比:把互相对立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并举出来,形成鲜明对比的手法。
两个事物的对比: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一事物两方面对比:自信往往成功,自卑常常失败。
夸张:为了更加突出地表达某一事物或某种思想感情,而故意作明显扩大或缩小的描写。
故意扩大: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明显缩小: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对称的两个句子或短语来表达相类、相反或相关的内容的一种修辞手法。
16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16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中国文学有许多不同的修辞手法,以下是其中的16种:比喻:用一个事物来形容另一个事物,以便更好地理解。
拟人:将非人事物描绘成有人的特点和行为,以增强意境。
借代:用一个词汇代替另一个相关的词汇,使语言更加简练。
夸张:夸大事物的特点或情感,以引起读者的共鸣或注意。
对仗:将句子或词语分成两个部分,使它们相互对应,创造出韵律和美感。
排比:用一系列相似的句子或短语来表达同一个意思,以便强调这个意思。
比拟:把两个不同的事物做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似和差异。
借物抒情:用某个具体的物品或景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以产生共鸣。
省略:在句子中省略一些不必要的词汇或句子,以便表达更简练的意思。
联想:通过联想来表达一个事物或概念的意义和特点。
借景抒情:利用自然景观或场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以产生共鸣。
比照:用一个事物来比照另一个事物,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似和差异。
表里:通过对比表面和深层含义来增强作品的意境和含义。
反复:多次重复同一个词汇或短语,以便强调它的重要性。
抒情:通过抒发自己的情感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措辞:通过精确的用词来表达作者的意图和情感,以便增强作品的含义和效果。
这16种修辞详细讲解比喻: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用一个事物来形容另一个事物,以便更好地理解。
例如,“他的心像一片平静的湖面”这个比喻,用“心”比喻成“湖面”,以形象地表达出他的心境。
拟人:拟人是一种修辞手法,将非人事物描绘成有人的特点和行为,以增强意境。
例如,“花儿向阳微笑”这个拟人,将“花儿”描绘成有“微笑”的动作,使读者感受到花的生命力和活力。
借代:借代是一种修辞手法,用一个词汇代替另一个相关的词汇,使语言更加简练。
例如,“祖国万岁”中,“祖国”代替了“我们的祖国”,使句子更加简洁明了。
夸张:夸张是一种修辞手法,夸大事物的特点或情感,以引起读者的共鸣或注意。
例如,“我饿得要死”这个夸张的表达,强调了作者的饥饿感,使读者更能感同身受。
16种修辞手法
16种修辞手法
1、拟人法:使用抽象概念和实物来比拟人的行为。
2、排比法:用相同或相似句式多次重复一个意思来强调。
3、比喻法:把不可能或不易直接比较的事物进行比较。
4、夸张法:对客观事实进行夸大或超越常理的表述。
5、对比法:把一个修辞话语与另一个或几个相对的话语形成
对比。
6、假设法:借助虚构或夸张的故事来引出重要信息。
7、借代法:在一个句子中用代替的成分代替另一成分来表达
某个意思。
8、修饰法:通过加入修饰性的成分使文章印象更加浓厚。
9、设问法:以问题的形式突出重点,引起读者的关注。
10、引用法:引用名人名言、格言、古语或宗教传统的知识点,使作品更加丰富。
11、排列法:顺排、逆排、悬排、叠排或依字音等等,使文章印象更加深刻。
12、反问法:用讽刺或反问形式表达自己的意见。
13、并列法:把不同的主题简洁有力地连接起来。
14、直陈法:直接把事实说明出来,实实在在地陈述某事。
15、设定法:让读者去想象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它们是什么。
16、暗示法:用含蓄的语言和暗示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11种修辞手法
11种修辞手法11种修辞手法(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
(5)对偶: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更能突出文章主题,观点鲜明。
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9)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精密。
(10)反语:增加讽刺意味,使表达更深刻,更有力度。
(11)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
推荐1、关爱是一个眼神,给学生无声的祝福;关爱是一缕青风,给学生身心的舒畅;关爱是一场春雨,给学生心田的滋润;关爱是一句问侯,给学生春天的温暖。
2、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荒漠,没有生气;没有理想,人生就如黑夜,没有光明;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迷宫,没有方向。
3、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
4、春风像一只彩笔,把整个世界勾勒得更加绚丽多彩。
5、云彩像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的漂浮在空中。
6、含羞草像一个害羞的姑娘,只要在它的叶片上轻轻一碰,它就合拢起来,枝条也跟着低垂下来,好像不敢见人似的。
7、春天像位爱美的姑娘,让世界姹紫嫣红。
8、东方天边的彩霞时刻在变幻,如霜枫,如榴火,如玛瑙,如琥珀。
9、水仙花很漂亮,像一位站在小河边,穿着白衣服的仙女。
10、谎言是一只心灵的蛀虫,将人的心蛀得面目全非;谎言是一个深深的泥潭,让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谎言是一个无尽的黑洞,让人坠入罪恶的深渊万劫不复。
11、自私是一面镜子,镜子里永远只看得到自己;自私是一块布匹,蒙住了自己的眼睛,看不见别人的痛楚;自私是一层玻璃,看上去透明,却始终隔开了彼此的距离。
常见的修辞手法
名称
特点
三个或Hale Waihona Puke 个以上结构相同、排
意思相关,语 气一致的短语
或句子连接在
比 一起。
类别
短语排比
句子排比
示例
苏州刺绣以色彩鲜艳、图案清晰、 针法细致、形态逼真而驰名中外。
那影片纯粹是用声音绘制的, 声音绘制色彩,声音绘制形象, 声音绘制感情。
注意:在运用这种修辞时,需要注意的是用来构成排比的内容不能重复, 不能互相包含。
5、对 偶
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尤使我耳不 忍闻。
6、排比
特点: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 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作用: ① 结构紧凑,文意贯通。 ② 内容集中,增强气势; ③ 增添语言的节奏感、旋律 美; ④ 有力地渲染艺术形象;充分抒发思想感情。
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4构思技巧 设置线索、开门见山、照应标题、卒章显志、
伏笔铺垫等。
常见修辞手法(9种):
1、比喻 2、 比拟 5、对偶 6、排比
3、借代 4、夸张 7、反问 8、设问 9、反复
1、 比喻
含义: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说明另一 事物。 作用:主要是或化平淡为生动;或化深奥为浅显;或化抽象为具体; 或化冗长为简洁。
复
两次以上重复相 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
同开头的段落 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
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
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
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晒好那些大豆和小
麦……
反复与排比 相似处:是间隔反复,往往与排比合用。 二者的区别是: 反复着眼于词语或句子字面的重复,其修辞作用在于强调突出。 排比着眼于结构形式相同或相似,其修辞作用在于加强气势。 运用反复的句子不一定形成排比,排比句也不一定使用反复的词语。
10个不同的修辞手法
10个不同的修辞手法
1、比喻: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相似之处,借- -种事物来说明另外-种事物。
作用:对事物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
2、比拟: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
作用:印象鲜明,便于表达作者感情。
3、夸张:故意言过其实,对人对事进行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作用:易于突出人或事的本质,引起读者强烈共鸣。
4、对偶: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的两个句子,或短语。
作用:整齐匀称,凝炼集中,概括力强。
5、排比:三项或三项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
作用:增强气势,说服力强,感染力强。
6、用典:诗文中,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
作用:丰富而含蓄地表达内容和思想。
7、反语:适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旬子表达本意。
作用:比直接说更有感情,更有力量。
8、反诘:是反问句中的一种,这种反问句包含着答案,即反问之中已经带有答案子,不用再说答案了。
作用:语气更加强烈,更使印象深刻。
9、设问:正面间,自问自答。
作用:起到提醒注意,引导思考。
10、反复:有意重复某个句子或词语。
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
八种修辞手法
八种修辞手法语文八大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
1、比喻: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
也叫“譬喻”“打比方”,中国古代称为“比”或者“譬(辟)”。
例句:她那红润润的圆脸蛋,像溢满浆汁的苹果。
2、拟人: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例句:公园里的花开了,露出了灿烂的笑脸。
3、夸张:夸张的修辞手段指为了启发听者或读者的想象力和加强言语的力量,用夸大的词句来形容事物。
例句:整个礼堂挤得连根针也插不下。
4、排比:排比是把结构相同、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段落并排(两段即可),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例句:母爱是写在脸上的笑容,母爱是日常的唠叨,母爱是彻夜难眠的牵挂。
5、反复:反复的修辞手法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
词语反复。
为凸显某种感情或某种行为,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词语,达到强调的目的。
例句:花开花落,她长大了;花开花落,她变美了;花开花落,她更成熟了。
6、对偶: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相同的意思的修辞方式。
例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7、设问: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
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例句: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8、反问:反问是修辞手法,作用是加强语气、抒发强烈的情感、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例句:难道我们能浪费时间吗?。
修辞手法大全
修辞手法大全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用来增强表达效果、营造艺术效果的一种语言运用技巧。
通过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作家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深入人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1. 比喻:通过对两个不同事物的比较,突显其相似之处。
例如:“他是个太阳,给我带来了温暖和光明。
”2. 象征:用某个具体事物代表某种抽象或通俗化的概念。
例如:“那片红色的旗帜象征着革命和胜利。
”3. 拟人:赋予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概念人类的特征和行为。
例如:“时间像一位无情的老人,不会为任何人停留。
”4. 夸张:以夸张的手法来放大或缩小某种特征,以增加表达的效果。
例如:“他那张嘴能装下一整头牛。
”5. 对比:通过对两个相对矛盾或相反的事物的对立进行描述,突出其中的差异。
例如:“黑夜与白昼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
”6. 反复:通过在文中多次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强调某种情感或表达一种特定思想。
例如:“再见,再见,我心中永远都不会忘记你的样子。
”7. 排比:通过将一系列词语或短句排列在一起,使文章更加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例如:“我要激情,我要力量,我要勇气!”8. 借代:用近义词或形容词替代实际的词语,增加描述的灵活性和艺术性。
例如:“他那只灵巧的右手弹奏着美妙的旋律。
”9. 并列:将相同或类似性质的词语或短语并置在一起,使文章更加清晰明了。
例如:“他又聪明、勤奋又自律,是个非常值得信赖的人。
”10. 倒装:通常情况下主语在句子的前面,而谓语动词在主语之后,但倒装则把谓语动词置于主语之前,以突出句子中的某种语气或增加语言的变化。
例如:“春天来了,风和日丽。
”11. 修辞问答:在修辞问句中隐含着答案,加强了语气和回答的效果。
例如:“你看到那些花朵了吗?它们正盛开在春天里。
”12. 排比句:通过一系列相对平行的短句来表达,以增加表达的力度和感染力。
例如:“我见过他的勇敢,见识他的聪明,但最让我深刻的是他的善良。
”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够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并且突出其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学习修辞常识的目的是为语言实践服务。
首先能在语言中辨识各修辞方法,继而理解其适用效果;同时要会用这些修辞方法,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修辞方法又称修辞格。
据专家研究,汉语修辞格可达70种之多,常见的有10多种。
(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2)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
如: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②不要大锅饭。
(“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③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
(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
(“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3)比拟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
如:①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
(拟物)②蜡炬成灰泪始干。
(拟人)(4)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如: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三千丈”为扩大夸张)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③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把前一事物“出来”与后一事物“下火”夸张到几乎是同时出现,有人称此种夸张方式为超前夸张)(5)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
如: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6)对偶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如:①满招损,谦受益。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流水对)④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扇面对)(7)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
如: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
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8)反复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
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
如:①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9)反语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意思是相反的。
如:“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
(10)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因此,不需要回答。
如:难道中学老师和小姐骑自行车还成体统吗?(《装在套子里的人》)(11)设问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
如:这七人端的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正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
设问是自问自答的。
此外,教材中出现较多的修辞方法还有:引用、双关、顶针(或称“联珠”)、呼告、叠字、警策、通感、婉曲、讳饰等。
修辞手法的分类比喻: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种类:明喻甲像乙。
本体、比喻词、喻体三者明明白白都有。
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像、仿佛、似、犹如……暗喻甲是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是、成了、变成"连接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
借喻甲代乙。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罢。
博喻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雨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借代: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手法。
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出说的人或事物。
借代的种类:1用事物的特征代本体事物: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2具体代抽象: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3专名代泛称: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4部分代整体:咏罢低眉无写处,5结果代原因: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捧腹是笑的结果)运用借代必须抓住事物的最典型特征,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事物不能出现。
借代和借喻异同点:它们都是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不同点: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就是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只代不喻。
借喻的作用是比喻。
构成借代的基础事物的相关性,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
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
比拟: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
拟人:事物人化。
拟物:甲物乙物化。
嘎子竖起耳朵听比拟和比喻的不同点:比拟是仿照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来写本体。
重点在拟。
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一体,本体必须出现。
比喻中本体或出现或不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夸张: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的需要,对事物对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夸张的种类: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
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形式: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弱、低、浅"的夸张形式。
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
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注意:夸张要合理。
同志们,你来看,我们力量大如天,脚下地球当球玩。
要注意文体特征,像科技说明文、说理文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
对偶: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对偶的种类:1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称的对偶形式。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对、相反的对偶形式。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上下句的意思具有承接、因果、递进、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根据上下句的形式又可以把对偶分为:1严式对偶: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同(不能成分对句子)、平仄相对、不重复用字。
如1、2句。
2宽式对偶:五条要求只要达到一部分就可以。
不很严格,如3句。
对偶的结构:1成分对偶:然而我的坏处,是在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而后者尤与适宜不合。
2句子对偶: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对偶与对比的不同点:1 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对比",对偶的基本特点是 "对称"。
2 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
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3 对偶里的"反对"(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意义说是对比,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兼类现象。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排比的种类:1成分排比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2 分句排比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3 单句排比八路军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赶下海。
解放军穿草鞋,把蒋家王朝踢下台。
如今八连穿草鞋,把香风毒雾脚下踩。
4 复句排比反复(重现)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或句组,这种修辞方法叫反复。
反复的种类:1接连反复:等待着,等待着,载着你遗体的灵车,碾过我的心。
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2间隔反复: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他们不惊诧。
中国国民党统治下连年内战,空前水灾,买儿救穷,砍头示众,密密杀戮,严刑逼供,他们不惊诧。
在学生情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反复的作用:强调作用,用于抒情写景,感染力强。
双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性和同音的条件,有意识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方式。
1谐音双关:我失骄杨群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
(杨实际上是指杨开慧,柳实际上是指柳直荀)。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
2语意双关: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
反语:反语就是说反话的方式来加强表达效果的一种修辞方式。
反语的种类:1表示讽刺的反语: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屡血痕抹杀了。
……实在是标致极了……2习惯性的反语: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3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的反语:几个女人有一点失望,也有一点伤心,各人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
双关和反语虽然都有表里两层意思,但是:反语的表里意思是相反的;双关的表里意思是相关的。
对比: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并举出来,相对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
对比的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映衬:为了突出主要事物,先描写与之有关联的事物,作为陪衬烘托的修辞方法。
这种修辞方法按照和衬托事物之间所呈现得出来的关系不同,分为正衬和反衬。
正衬:陪衬事物和主要事物朝着相同的方向变化。
用荒凉萧条的环境和气氛,衬托悲凉的心情。
反衬:陪衬事物和主要事物之间朝着相反的方向变化。
用"……但我还以为船慢"反称"我"的急切的心情。
顶真(顶针、联珠)顶真是句末的词语作下一句开头的词语的修辞方式。
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
顶真修辞格具有蝉联续接的特点,这种语言方式适于表现客观事物间的递相依存的关系。
只有事物确实具有这种关系时方可使用,否则就成了文字游戏了。
移用(移就)移用就是甲乙两事物相关联,就把本是用来形容甲事物的修饰语用来修饰乙事物的修辞方式。
实际上就是词语活用:方场中的建筑,节奏其实是和谐不过的。
(用形容音乐的和谐来修饰建筑)常是把形容人的修饰语用到物上。
移用和拟人:词语的移用体现的是相关联事物的修饰语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