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生物学》 第四章
1、平衡资源获取和减少污染机会的矛盾 2、平衡资源的分配
(三)群体的适应性分化
▲ 适应性抗性种群的形成 :
例如: C4植物对SO2抗性比C3植物强就是与酶 有关 ;某些植物叶片(如大豆、矮牵牛等)对O3 的敏感性随着其抗坏血酸含量的上升而下降 ;大 豆的抗SO2品种对外源性SO32-的代谢比敏感品 种更为迅速等。
(三)细胞信号水平
污染胁迫可能破坏细胞的正常离子分布和动态 平衡,可能使功能蛋白和结构蛋白变性,可能导 致细胞的水分平衡或渗透发生紊乱,也可能破坏 细胞内的膜结构,等等。这些不同的环境胁迫可 以激活相似的细胞信号通路,引起相似的细胞应 答 ,例如增加胁迫蛋白的产量、提高抗氧化剂基 因的表达水平、增加可溶性物质的积累等。例如 增加胁迫蛋白的产量、提高抗氧化剂基因的表达 水平、增加可溶性物质的积累等
(3)生殖隔离
抗性种群(resistance population) :是指体内 具有自然进化过程中产生的对某类人为逆境有抗 性的基因或基因工程构建的新基因的种群。
生殖隔离:对于环境污染压力下产生的抗性种群, 我们希望能保持种群的抗性特征,这时除了维持 选择压力之外,还必须有阻断基因流的屏障。这 个屏障即生殖隔离(reproductive isolating) 。 是抗性种群得以维持的重要因素 。
(1)液泡隔离
液泡在植物抗性中承担着隔离有毒化学逆境 因子及其代谢产物的重要作用。有些化学逆境因 子及其轭合物被输送进入液泡,在一定程度上不 能扩散出来,也不能主动地输送回细胞质中。
• (2)组织屏障隔离
组织屏障隔离
植物的凯氏带 动物的血脑屏障
胎盘屏障
▲凯氏带(casparian strip)
2019江苏凤凰科学出版社七年级生物学上学期知识点(精改版)
第2节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1.观察和实验室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
2.科学探究的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这5个步骤并非是固定不变的)
3.单一变量原则:在实验中除了要研究的变量以外,其余的变量都应相同,并控制住适宜状态)
4.显微镜的使用(书P10)
①取镜和安放:右手……左手……,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
第2节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
1.人们根据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无机盐种类和数量的不同,用水和各种不同比例的无机盐配制成植物培养液来栽培植物的方法叫无土栽培。
2.无土栽培成功的原因:培养液中含有植物生长需要的无机盐。
3.无土栽培的意义:节省土地,更好地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培养出高品质的、符合人类需要的植物。有利于植物体防止污染、害虫。
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
生产者、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
3.生态系统的类型
(1)根据所处的环境分类
陆地生态系统:森林、草原、生态、沙漠生态系统等
淡水生态系统
水生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沼泽、农田、池塘
湿地、森林、海洋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
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并且储存在所合成的有机物里。
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
3.“恩吉尔曼”的实验证实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4.绿色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是有机物的“加工厂”。叶绿素使植物呈现绿色。
5.绿色植物所有含叶绿体的器官在光下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其中叶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氧气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地球上70﹪的氧都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1.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3节)
1、这个实验我们要探究的是什么问题?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2、实验探究是需要哪些材料用具?(思考如何使用) 10只鼠妇、小盒、玻璃板(一半遮光)、湿土 3、实验时,应该在小盒中给鼠妇提供那两种不同的环境? 光亮和阴暗 除了光照不同以外,其他条件是否保持一样? 应该保持一样 4、往小盒中放鼠妇时,应放在什么位置?为什么?
巩固练习
三、多选题。 1.下列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是(ABCD ) A.鱼的身体呈流线型 B.鹿、兔等动物奔跑速度很快 C.树蛙随它所栖息的树种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体色 D.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狐和白熊,毛是白色的 2.下流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有( ABCD) A.人类乱砍乱伐 B.大片森林能增加空气的湿度 C.蚯蚓可使土壤疏松,提高土壤的通气和吸水能力 D.柳杉等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从而1.自然界中的生物一般都能_______环境, 影 响 改变 同时也能_________和________环境。 2.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 形态结构 生理功能 境相适应的________和_________。
二、单选:
在潮湿温暖的地区,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远比那 些干旱地区的多,影响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植物 B、 细菌、真菌 C、光、空气、土壤 D、水和温度
白天常藏身于阴湿的乱石
下或花盆下,怕光,遇光
照常被晒干。夜间出来活
动,以腐烂植物为食。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一、提出问题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二、作出假设
三、制定计划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确定实验方案
制 定 计 划
A B C D 讨 10 10 10 5 5 论 提 5、最后明确该实验如何操作?实验过程应注意哪些问题? 纲 (1)放湿土(均匀)
苏科版生物第1-4章知识点整理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第一章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第1节生物与生物学一、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
植物生物动物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二、生物都能够表现出一些生命现象。
这些现象就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具有一定的结构,大多数生物由细胞构成。
(2)生物需要营养物质和能量。
(3)生物能进行呼吸和排泄。
(4)生物有生长发育现象。
(5)生物有繁殖现象。
(6)生物有遗传变异现象。
(7)生物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8)生物具有应激性;三、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四、生物学发展前景:取得的重大成就(克隆技术、转基因食品、杂交水稻、试管婴儿、仿生学)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第2节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一、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
二、科学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三、探究实验遵循的原则:单一变量原则;设置对照原则;平行原则。
四、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1、主要结构(1)目镜、物镜:目镜是用左眼观察的镜头,物镜是接近物体的镜头(2)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升降范围较大。
(3)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光圈,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
(4)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凹面镜(光线弱时用)2、使用方法(1)正确使用方法:取镜安放对光放置标本观察收镜(对光时先升高镜筒,再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从侧面看着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
)(2)显微镜中观察的像:倒像,例如“上”“”(3)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4)排除污点:先移动玻片标本,若污点跟着移动,则说明污点在玻片标本上。
再转动目镜,若污点移动,则说明污点在目镜上,若皆不动则说明污点在物镜上。
(5)调节标本在视里中的位置:如果在视野中看到的像偏向左上方,则应把装片继续向左上方移动,才能使像在视野中央。
(物像往哪偏,标本就往哪移)(6)显微镜镜头要用擦镜纸擦。
第三节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黑林中学师生共用讲学稿年级:七年级科目:生物执笔:尹秋明审核课题: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课型:新授讲学时间:【学习目标】1.描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2.学会使用干湿表,尝试收集和处理数据的多种方法。
3.体验并认同生物对环境具有不同的影响,意识到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的重要性。
【活动方案】活动一、分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1.阅读课本资料P11“澳大利亚与蜣螂”,思考下列问题:(1)大量的牛粪污染了澳大利亚的草原,破坏了,还导致的滋生,容易传播,该地区生态失去了。
中国的蜣螂以为食,清除了,还生机,也切断了滋生的场所,使环境变得清新优美。
(2)澳大利亚要引进蟑螂而不用人工的方法消除牛粪和喷洒灭蝇的杀虫剂的原因不包括()A.蟑螂专门以牲畜的粪便为食物B.节约人力物力C.减少污染D.澳大利亚没有蟑螂(3)根据该事例,你认为生物对环境(有或没有)影响,说说你的理由。
活动二、了解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1.学会使用干湿表(1)干湿表由一个球温度计、一个球温度计和与湿度的盘组成。
(2)干湿表的使用方法:在干湿表后面的水盒中注入_________,将纱布浸入水盒。
将干湿表悬放在所要测定地点的上方,静置一会。
读出_________温度和_________温度。
转动_________,使干球温度刻线对准湿球温度刻线,下面_________方向所指的读数即为相对湿度。
例如:湿球温度为13℃,干球温度为17℃,箭头所指52,说明此时空气相对湿度为%。
2.了解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⑴分小组选择3种不同的环境(灌木丛、草坪、裸地)。
在一天内,选择早、中、晚3个时间段分别测试3种环境的湿度。
每次测试时,要测量3个数据,每个数据的测量时间不同环境湿度(,裸地(灌木丛(最大或最小)。
从全天来看,裸地(最大或最小),灌木丛(最大或最小)。
植物越多,空气湿度。
植物能(增加或减少)空气湿度。
(3)选择不同的植被(植物种类与数量不同),才能正确地找出植物与的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导学案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导学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第三部分,是对本章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同时为后面的生物适应环境作为铺垫。
本节课开始安排了森林、地衣的图片资料来让学生了解生物对环境的阻碍,接通过分析“屎壳郎出国的案例”,让学生明白得生物是如何样阻碍环境的。
教材又设计了“探究不同植被对环境的影”,目的进一步加深生物对环境阻碍的明白得。
同时培养学生的数据测量,整理与分析的探究技能。
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精确测量,获得数据,从中找出不同植被阻碍环境的规律得出生物是确实对环境有阻碍的结论。
本实验侧重于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这是开展科学探究的一项重要的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阻碍2 能力目标:学会使用干湿温度表,训练测量技能,尝试收集和处理测量获得的数据,进而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生物对环境具有不同的阻碍,意识到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的资源的重要性。
教材重点、难点1 重点: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阻碍。
2 难点:测量数据的收集、处理技能。
三教学设计:1、情境教学法(老师设计情境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2、直观教学法(要紧利用多媒表达代教学手段)讲授法、问题法相结合,将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到理性意识,培养和进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指导读书法(老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指导读书法的方式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独立摸索和创新意思,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还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导课:教学案例情境导入;展现我国海南岛的海滩上放满大量的生活垃圾,和人类为了建设而焚烧森林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的活动阻碍了环境,进步引导学生摸索生物对环境有如何样的阻碍。
(一)、自主学习1、环境中的各种都能阻碍生物的。
2、澳大利亚政府从中国引进了蜣螂,不仅解决了,而且草原的土壤。
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知识超市※
~~~~~~~~~~~~~~~~~~~~~~~~~~~~~~~~~~~~~~~~~
。土壤的悲哀
天上“飞尘”往下落,遭殃的不仅是人,还有土壤。地上“走”的最后还要到土壤那里去报到,这些来自工业和城市中的废水,固体垃圾,造成了严重的化学污染、物理污染和生物污染。土壤中的化学污染主要来自于化肥的大量使用和有机氯农药的广泛施放。土壤的退化和严重侵蚀,使粮食产量的速度放慢。
点拨:各种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2、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点拨:(结构)生活在寒冷海域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达60毫米。
(形态)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
(生活习性)与生活在水中。
A、秋天植物的落叶B、骆驼刺长长的根
C、蛾类在夜间活动D、苍耳果实的表面生有倒钩
2、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现象是()
A、朵朵葵花向太阳B、森林能保持水土
C、候鸟迁徙D、骆驼可以生活在沙漠中
(能力题)
3、在吉林省的长白山,从山脚到山顶的植被类型各不相同影响他们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阳光B、水C、空气D、温度
4、展示(15分)教师点评学习效果,解决共性问题及生成问题。
预设展示问题:
1、举出课本以外生物对环境适应的例子,比一比谁的例子即科学又生动。
2、山羊绒又细又柔软,织成的产品十分的昂贵,山羊比绵羊好养,它连草根都啃食,于是一些牧区大量饲养山羊,这对环境会有什么影响?
第二章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技能训练
小结本节教学内容
难
点
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课前准备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复习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探究结果交流
教师启发学生用身边的实例来说明环境和生物之间的密切关系。
①学生根据图片说出骆驼、骆驼刺、海豹、旗形树形态结构或生活方式的特点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的关系。
②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说出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典型实例。表达不准确的地方教师注意纠正补充。
学生拿出课下测量、处理的数据,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得出实验结论
让学生谈出生物和环境是相互影响的,即生物也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
启发:在讨论了环境因素对生物生活影响的基础上,同学们自然会考虑生物对环境变化会产生什么反应,生物是如何面对环境的变化的,引发学生思考,导出本节新课的内容——适应环境,在适应的过程中也影响着环境。
①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分析资料,得出生物的形态结构或生活方式是与环境相适应的结论。
②教师启发学生:哪位同学知道不同的生物是怎样适应环境而生活的?让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相适应是普遍的。
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平顶山市第八中学
牛温生
教学设计方案
教材地位及内容
教 材 分 析
重难点分析及确定依据 教学目标
教 材 地 位及内容
在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生物课程体系中, “生物与环境”主题是重要的主题之一。《生物对环 境的适应和影响》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 三节的内容,前面一节讲的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本节内容很自然地过度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 响。另外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学生要树立“生物 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观点,为下节课 ——生态系统的学习做好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 用。本节课内容就是探讨生物怎样适应环境和影响 环境、改变环境。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 识 目 标
(1)确立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 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理解生物可以影响环境甚至可以改 变环境; (3)初步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能 力 目 标
(1)尝试学会分析图片和文字资料;
(2)初步学会同学之间的讨论和交流;
重难点分析及确定依据
本节知识点相对比较简单,重点内容是能 够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此外,就是 能力方面的训练,使学生学会收集和分析资料 以及初步掌握探究实验的步骤和开展的过程。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方式简 单,原来没有经过这样的训练,因此这也是本 节的难点。
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本人将该 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以下三个方面。
(3)尝试学会探究实验的过程,初步 掌握测量和统计的方法。
情 感 态 度 价 值 观 目 标
(1)形成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思想情感; (2)激发对生命科学的学习热情和环境科 学的学习兴趣; (3)初步确立辨证统一的唯物主义观点。
第3节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第3节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知识目标
描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能力目标
学会使用干湿计,尝试收集和处理数据的多种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生物对环境具有不同的影响,意识到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描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尝试收集和处理数据的科学探究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讨论
讨论1:牛、蜣螂各自对环境产生了什么影响?
讨论2:澳大利亚政府为什么要引进蜣螂,而不用人工
讨论
讨论1:分析测量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同一时段(如早晨)不同植被湿度不同,裸地最小,灌
我来说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下面的表格中是某组同学进行
⑴分析数据,你得出什么结论?
⑵植物对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教学反思。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1.形态结构的适应:生物的形态结构可以适应其所处的环境,如植物的根系发达和叶片多而大,可以吸收更多的水分和阳光,同时减少水分的蒸发。
动物的体型大小和形状也可以适应其所处的环境,如北极熊的肥大身躯可以保存体温,在严寒的环境中生存。
2.生理功能的适应:生物的生理功能可以适应其所处环境的需求,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将阳光和二氧化碳转化为能量和氧气,促进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动物的呼吸、循环和消化系统也可以适应不同环境的需求,如高原上的动物可以适应低氧环境,鸟类的腿骨中间空心适应飞行等。
3.行为习性的适应:生物的行为习性可以适应其所处环境的变化,如一些鸟类和鱼类会迁徙,以寻找更适合生存和繁殖的地方。
一些动物具有攻击性的行为习性,可以保护自己和捕食猎物。
一些植物会利用风、水或动物传播花粉和种子,以适应繁殖的需要。
1.影响生物多样性:生物的适应和生存方式决定了它们在特定环境中的分布和数量。
适应性强的物种在竞争中会占据更多的资源和空间,导致其他物种数量减少甚至灭绝,从而影响生物多样性。
3.影响环境稳定性:生物通过生长、繁殖和死亡等生命过程产生大量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对环境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起到重要作用。
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调节会对环境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如控制其数量和分布等。
总之,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一种动态和相互作用的过程,生物通过不断适应环境的改变来提高自身的生存和繁殖能力,同时也会对环境的生物多样性、生态链和环境稳定性产生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是自然界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过程,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高效的学习,要学会给自己定定目标(大、小、长、短),这样学习会有一个方向;然后要学会梳理自身学习情况,以课本为基础,结合自己做的笔记、试卷、掌握的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等,合理的分配时间,有针对性、具体的去一点一点的攻克、落实。
本篇文章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供大家借鉴。
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能排泄废物4、有应激性5、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6、生长发育7、能繁殖8、遗传变异二、观察法 P2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一、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二、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一节生物圈一、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全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二、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二、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考卷子的题目理解掌握)三、探究的过程: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四、对照实验 P15五、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根据同种或异种的关系,生物因素可分为两种:1、种内关系:种内互助(蚂蚁搬食)、种内斗争(两豹争夺羚羊、争夺栖息地)2、种间关系:寄生(蛔虫)、竞争(狮子和豹争夺食物)、互助(犀牛和犀牛鸟)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第四节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的组成:1、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2、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二、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2、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3、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聚更多,譬如日本的水吴病。
生物同步导学 七年级上册 答案与提示
答案与提示参考答案与提示第1单元我们生活的生物圈第一章生物与环境第1节生物生存的环境自主学习1.食物水生长繁殖后代 2.略 3.略 4.略 5.略同步导测1.A略。
提示:人类要保护生物及生存的环境,也是在保护自己。
第2节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第1课时探究光照或水对植物生存的影响自主学习1.生物生存环境中的非生物部分叫做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主要有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等。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一个生物生活的同种或其他种类的生物 2.需要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需要人饲养等 3.略 4.略 5.略同步导测1.A 2.B 3.C 4.C5.(1)1 (2)不利于(3)不利于(4)适量的水拓展探究略。
提示:高山上的风特别大,高山上的植物长得高大的容易被风刮断,因此长期演化后剩下的植物的茎和枝都较短,有些还一丛丛地聚集在一起。
这样,长的密密的枝和叶,不但能抵抗强风,还能防止身体内水分的散失。
第2课时分析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自主学习1.阳光 2.略 3.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布 4.略 5.生物因素中同种生物之间的影响可以是互助也可以是斗争;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影响有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等同步导测1.B 2.C 3.D 4.A 5.B 6.C7.A:捕食B:捕食C:寄生拓展探究⑴极地狐沙漠狐⑵一是体色上的差异,一是耳朵大小的差异,极地狐耳小,沙漠狐耳大⑶温度第3节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自主学习1.略 2.略。
提示:如选择不同的植被环境进行测试,测试地点不能选在有水源的地方,早、中、晚上选择的测试时间最好相同,选择在天气状况相似的晴天进行测量等 3.略。
提示:如得出植被茂密处空气湿度大,裸地空气湿度低等 4.略 5.略同步导测1.C 2.A 3.C 4.C5.(1)蚯蚓处理有机废物、改善土质、疏松土壤 (2)蝗虫危害植物,危害农作物 (3)蜣螂吃动物的粪便,改良土壤6. ⑴空气湿度温度⑵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温度拓展探究⑴澳洲兔破坏了植被,影响了牧草的生长,妨碍了畜牧业的发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1单元2章3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精品课件
B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
C鲫鱼必须生活在淡水中
D蚯蚓疏松土壤 2. 下列事例中,主要属于适应温度因素变化的 是:( C )
A仙人掌的叶变为叶刺 B蛾类的昼伏夜出
C候鸟的迁徙
D公鸡报晓
3.“大树底下好乘凉”,这说明:(C ) A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 C生物能影响环境 因素密不可分 B生物都能适应环境 D生物因素和非生物
对寒冷环境的适应
对风的适应
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 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以 达到60毫米(保暖)
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 旗帜(定向强风)
上述生物的形态结构或生活方式的特点与 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总之,这些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是与它们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
通过以上图片的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第三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 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 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 变着环境。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资料分析
这是骆驼对干旱的适应
在炎热缺水的荒漠中生活的 骆驼,尿液非常少,当体温 升高到46 ℃时才会出汗
是骆驼刺对干旱的适应
骆驼刺,地 下根很深(吸 水),地上矮 小(减少蒸腾)。
六、表达交流:
1、为什么实测不同地点的温度和湿 度时干湿计放置的位置不同? 答:因为植物蒸腾失水的过程是通过叶 片完成的,因而在草地和灌木丛中,应将干 湿计尽可能放置在接近叶片的部位。而裸地 则不需要。
2、为什么每个实测地点要记录3个数据 的平均值? 答:三次测量后通过求平均值的方法 可以有助于减少误差,使测量更加准确真实。 3、上述实测地点中,获得的哪组数据 起着对照作用?为什么?哪组是实验组? 答:裸地。因为本实验中要研究的是植 被对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草坪和灌木丛 都为实验组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温度的影响》教案设计
第3节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温度的影响一、教材分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苏科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3节的内容。
本章站在生物圈的高度,论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生物学观点,也是理解“人与生物圈应该和谐发展”的理论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和温度的影响,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通过本节课的合作探究,学习正确测量、收集、讨论和分析数据,尝试得出生物对环境是有影响的结论,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学会正确使用干湿表,并用干湿表探究校园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和温度的影响。
(2)通过科学探究,学习测量、收集数据,并尝试对数据进行处理。
(3)了解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和温度的影响,形成保护植被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探究校园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温度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数据的测量、收集和分析。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连续播放一组生物影响环境的图片,最后以绿树成荫的图片为背景导入新课)烈日炎炎的夏天,走在树阴下你有什么感觉?(感到凉爽)这就是俗话说的“大树底下好乘凉”。
今天我们将一起用科学的方法来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和温度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活动一:学习正确使用干湿表测量教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和温度。
1.观看视频,学习正确使用干湿表。
2.学以致用,试着分组测量教室里的相对湿度和温度。
3.分析小组间的测量结果不同的原因,想一想如何得出相对可靠的数值呢?活动二:探究校园内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温度的影响。
学生分组活动,测量校园内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和温度的影响。
活动三:数据汇总,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1.汇总各组数据,快速算出不同植被环境中的湿度和温度的平均值。
2.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①将草坪、灌木丛、树阴这三处的相对湿度与水泥地的相对湿度进行比较,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②比较不同植被的相对湿度,你能得出什么结论?③将草坪、灌木丛、树阴这三处的大气温度与水泥地的大气温度进行比较,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三)总结提升植物对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三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学案
3、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____________在不断的改变,___________也在不断的进化,适应____________。
(能力题)
4、雷鸟冬天换上白色的羽毛,就能够大大减少被捕食的机会,这种现象说明了:
6、下列不能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是()
A、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
B、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地下的跟很长
C、生活在雪地的北极熊的毛为白色
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变得疏松
验收题
(基础题)
1、下列各项中,与环境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
A、秋天植物的落叶B、骆驼刺长长的根
C、蛾类在夜间活动D、苍耳果实的表面生有倒钩
课题
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课型
自学验收
学习目标
1、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重点)
2、描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难点)
学一学(基础题)
1、在自然环境中,各种____________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__________环境,同时,也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着环境。
2、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现象是()
A、朵朵葵花向太阳B、森林能保持水土
C、候鸟迁徙D、骆驼可以生活在沙漠中
(能力题)
3、在吉林省的长白山,从山脚到山顶的植被类型各不相同影响他们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阳光B、水
C、空气D、温度
4、北方的冬天,阔叶树的树叶纷纷掉落,而许多针叶树都郁郁葱葱,傲然挺立在寒冬之中,这说明()
。土壤的悲哀
天上“飞尘”往下落,遭殃的不仅是人,还有土壤。地上“走”的最后还要到土壤那里去报到,这些来自工业和城市中的废水,固体垃圾,造成了严重的化学污染、物理污染和生物污染。土壤中的化学污染主要来自于化肥的大量使用和有机氯农药的广泛施放。土壤的退化和严重侵蚀,使粮食产量的速度放慢。
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得被遮压的牧草枯死,草场上出现了
块块秃斑。
4
牛粪还孳生蝇子,使得那里的蝇群猖獗。外国 生态学家到澳大利亚考察,看到交通警察的手 臂不停地挥动,还以为是当地的礼节,后来才 知道他们是在驱赶脸前的蝇群。
5
经过多年的探索以后,澳大利亚决定
从国外进口屎壳郎,在草场上大批放
养。于是,我国的屎壳郎便应邀而去。
一、分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
屎壳郎出国记:
屎壳郎,学名蜣螂。 它专门以牲畜的粪便为食。 别看屎壳郎不起眼,几十年前,我国的一批屎 壳郎被澳大利亚“请
3
光是牛的粪便每年就有几百万块,
由于当地没有吃牛粪的屎壳郎,那里
的牛粪堆积在草场上,风干硬化,使
• 裸地? • 草地? • 茂密的灌丛?
9
一、提出问题:
同一时间内裸地、草地 和茂密的灌丛的湿度是 否一样?
10
二、作出假设:
植物对空气 湿度有影响
11
三、制定计划:
• 测量地点和时间? • 分工? • 注意事项?
12
四、实施计划:
• 测量 • 记录数据
13
五、得出结论:
• 分析和处理数据 • 得出结论:
植物能增加空气湿度
14
六、表达和交流:
• 汇报本组结果; • 取得其他组的数据,作图比较:
15
同一时间不同环境的湿度变化
%
相 对 湿 度
裸地
草地
灌丛 16
同一环境不同时间的湿度变化 相 对 湿 度
%
早上
中午
晚上 17
请您留下宝贵意见, 谢谢!
再见!
18
6
屎壳郎不仅能吃牛粪,还能
把牛粪滚成直径约为2.5厘米的
微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微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微生物是一类微小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各个角落。
尽管微生物的体积很小,但它们对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微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一、微生物的生态功能1. 生物分解小节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发挥了重要的分解功能。
它们可以分解有机废弃物、植物残渣和动物尸体,将这些有机物质分解为无机物质并释放出能量。
这个过程被称为生物分解,有助于保持环境的平衡。
例如,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落叶和植物残渣,将其转化为有机质和养分,为植物生长提供营养。
2. 氮循环小节微生物在氮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氨或亚硝酸盐,并通过硝化作用形成硝酸盐。
同时,它们还可以将植物和动物的废物中的氨解除氨化为氮气,释放到大气中。
这个过程被称为硝化和脱氮作用,有助于维持氮循环的平衡。
3. 光合作用小节微生物中的一些细菌能够进行光合作用,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释放出氧气。
这些微生物被称为光合细菌,它们在深海等没有光照的湿地环境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光合作用不仅提供了光合细菌所在环境中微生物的生存需求,还为其他生物提供了氧气,维持了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二、微生物的环境修复作用1. 油污修复小节由于石油开采和交通事故等原因,环境中经常出现油污。
微生物具有降解石油的能力,可以分解石油中的碳氢化合物,将其转化为无毒的无机物质。
这种微生物降解石油的过程被称为生物降解,它可以修复油污环境,减少对生态系统的损害。
2. 污水处理小节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废物和细菌,需要通过处理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废物和细菌,将其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这个过程被称为生物处理,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污水得到有效处理,水质得到改善。
三、微生物的维持生态平衡作用1. 微生物的竞争作用小节微生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3节教案
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冰山为什么会融化?(播放冰山融化的图片和视频)
学生:因为地球的温度升高了。(学生认真观看视频)
教师:那温度为什么会升高?同学们,有谁知道呢学生思考并相互讨论问题。
教师:这里呢要介绍一个新词“温室效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生物还有哪些影响环境的方法和例子?
2、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各项中不是生物的活动影响环境的实例是()A.大树底下好乘凉B.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相似
C.草履虫能吞食有机质净化污水D.蚯蚓的活动改良了板结的土壤
3、下列实例中不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森林净化空气,调节气候B.地衣分泌地衣酸,腐蚀岩石,形成土壤
C.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导致水质恶化D.蚂蚁搬家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小组设置、变量、原则)→实施计划(注意事项)→得出结论(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有影响,生物确实能影响环境)
这主要原因在于CO2排放,该气体主要来自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而大面积森林的砍伐,导致吸收CO2的卫士减少,所以地球就像一个大温室,温度不点点升高。人类,作为最高等的生物,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整个地球的环境,冰山融化,海平面升高,沿海陆地逐渐被淹,生物生存的空间逐渐减少,后果不堪设想
学生阅读29-30页的科学探究实验,结合图2-7、2-8以及教师提供的数据,小组内讨论分析,全班交流
目标检测
★1、将A、B填于下列小题后的括号中。A.生物影响环境B.环境影响生物生存
(1)树木净化空气()(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3)千里之堤,溃于蚁穴()(4)大雁南飞()(5)朵朵花儿向太阳()(6)温室效应()
二、新课讲授
<一>分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坪
灌木丛
早 中晚 早中晚 早中 晚
项目
温度℃ 18 20 13 14 16 10 16 20 12
相对湿度 46 45 51 60 62 64 70 72 66
讨论完成 深化课内学习成 果
⑴分析数据,你得出什么结论? ⑵植物对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教学反思
智慧需要智慧的启迪, 人格需要人格魅力的感召。 “学 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 因为这种发 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 知识不是“灌”出来的,而是通过体验“悟”出来的,正 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 ”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情境导入
教师行为 澳洲本没有兔, 1859 年,一英国人引进十几只, 6 年以 后,他杀死了约 20000 只,留下了约 10000 只, 1887 年, 杀死了约 20 000 000 只,但兔仍大量繁殖,兔群遍布澳洲 各地,为患植被,严重妨碍畜牧业。 1950 年,澳大利亚从 南美洲引进了感染粘液瘤病毒的兔。 南美洲的兔是此种病毒 的天然寄主, 感染后只有轻微症候。 此种带病毒的兔进入澳 洲后,澳洲兔对病毒高度敏感,因而大量死亡,于是植被逐 渐恢复。从这个事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呢? 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那么生活在环境中生 物,又能对环境造成什么影响呢?
多媒体展示动画: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多媒体展示视频: 环境与生物是统一的整体
各抒己见,畅所 欲言 观看图片、视频 和动画,了解生 物与环境是统一 的整体
多媒体 演 示
素能训练
下面的表格中是某组同学进行 “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
气温度和相对湿度” 的实验记录。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折
线图。
地
不同植被
点
裸地
师生共同小结 P11 页讨论题: 讨论 1:大量的牛粪污染了澳大利亚的草原,破坏了植 被,还导致苍蝇等害虫的孳生,容易传播疾病,该地区生态 失去了平衡。中国屎壳郎以牛粪为食,消除了牛粪,还草原 以生机, 也切断了苍蝇等害虫孳生的场所, 使环境变得清新 优美。 讨论 2: 由于澳大利亚本地的屎壳郎不以牛粪为食,若
探究不 同 植被对 空 气湿度 的 影响
课前分小组进行探究,在探究前引导学生思考: 1 .空气湿度是怎样表示的?如何用干湿计测量空气的 相对湿度?如何精确地读出有关的数据?
根据探究任务明 确探究要点,操 作干湿计,课前
2 .应该选择怎样的时间、地点进行测量? 3 .如何统计数据?如何根据数据说明植物对空气湿度 是否存在影响?在整个测试中,哪组数据是对照组? 4 .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另外选择 3 个地点进行测量? (注意:裸地作为对照组,必须进行测量。 )
根据实验数据, 课上讨论问题, 表达交流
讨论 4:植物对环境还能产生哪些影响? 植物对环境影响很多,如制造氧气、固定二氧化碳、吸 收毒物、杀灭病菌、减弱噪音、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涵养 水源、防风固沙、加速降尘、调节气候、增加降水,监测环 境,美化环境。
我来说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多媒体展示图片: 森林砍伐、过度放牧、草原鼠害、兔 子的危害、防风的白杨树。
灌木丛
早中晚 早中晚早中晚
第一次
测试
第二次
测试
第三次
测试
平均值
讨论
讨论 1:分析测量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同一时段(如早晨)不同植被湿度不同,裸地最小,灌 木丛最大。从整天看,仍然是裸地湿度最小,灌木丛湿度最 大。可见,植物越多,空气湿度越大。说明植物能增加空气 湿度。 讨论 2:为什么要选择 3 种不同的植被环境进行测试? 为什么不能在有水源的地方进行测试? 选择不同的植被,才能正确地找出植物与湿度的关系。 如果旁边有水源, 就会增加空气中水分的来源, 干扰对植物 与空气湿度的关系的测定。 讨论 3: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哪组数据起对照作用? 整个测试过程中,裸地作为对照(无植物) 。
学生行为 激起好奇心和求 知欲,激发学习 的主动性,提高 学习兴趣
分析生 物 对环境 的 影响
引导学生分析“屎壳郎出国”及以上材料,分析生物对 环境产生的影响。 Nhomakorabea讨论
4 人一组,阅读 分析材料,讨论 问题
讨论 1:牛、蜣螂各自对环境产生了什么影响? 讨论 2:澳大利亚政府为什么要引进蜣螂,而不用人工 的方法消除牛粪和喷洒灭蝇的杀虫剂?说说其中的道理。 讨论 3:生物对环境有影响吗?
进行测量,统计 分析,得出初步 结论;交流与讨 论测得的数据, 分析 其中 的规
律,小结植物对
探究: 分小组选择 3 个不同环境 (灌木丛、 草坪、裸地)。 空 气 湿 度 的 影
在一天内, 选择早、 中、晚的时间分别测试 3 种环境的湿度。 响;总结生物对
填写在下表内。
环境的影响。
裸地
植被状况 草坪
第 3 节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知识目标 描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能力目标 学会使用干湿计,尝试收集和处理数据的多种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生物对环境具有不同的影响,意识到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描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尝试收集和处理数据的科学探究方法 教学准备:
通过小组讨论后 小结,表达交流
用人工的方法处理大量的牛粪必将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使用杀虫剂杀蝇又会带来杀虫剂的环境污染问题。 从我国引 进屎壳郎去处理牛粪, 这是一种生物防治的方法, 一方面可 以节约人力物力,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污染。
讨论 3:生物对环境有影响。如蚯蚓能松土,增加土壤 的肥力;植物能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秃鹫是自然界的清洁 工等等。
本节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比较贴近,学生非常感兴趣。 因而,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和引导讨论,既满足了学生 的好奇心,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