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式新闻栏目 创造民生新闻新概念
电视台民生新闻报道的创新问题
电视台民生新闻报道的创新问题电视台民生新闻报道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新的创新问题也开始逐渐浮出水面。
如何更好地进行民生新闻报道,如何在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时进行创新,成为了当前电视台民生新闻报道面临的重要问题。
理念创新是电视台民生新闻报道中的首要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民生新闻报道可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观众的需求。
电视台在进行民生新闻报道时,需要在理念上进行创新,更加贴近现代社会的需求,更好地反映观众的生活方式、需求和热点问题。
除了关注社会百姓最关心的生活琐事外,还应该加大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社会事件的报道力度,通过丰富的舆论引导和观点交流,提升报道的深度和广度。
内容创新也是电视台民生新闻报道的创新问题之一。
传统的民生新闻报道往往侧重于表面的事实和事件,而在当今社会,观众对于新闻内容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他们更加希望通过新闻报道了解更多的背后故事和深层次的信息。
电视台民生新闻报道需要在内容上进行创新,更加注重报道的深度和广度,不仅仅是追求新闻事件的速度,更应注重报道的价值和品质。
可以通过深度报道、纪录片等形式,将民生新闻报道的内容进行延伸和深化,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参与其中。
技术创新也是电视台民生新闻报道的创新问题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技术开始被应用到新闻报道中,包括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为民生新闻报道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观众带入到新闻事件的现场,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将新闻报道的内容进行个性化推荐,让观众获得更加符合自己需求的新闻信息。
电视台民生新闻报道需要在技术上进行创新,更加注重新技术的应用,提升新闻报道的体验和质量。
电视台民生新闻报道在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时,需要在理念、内容、形式、技术等方面进行创新,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品牌构建的实践与思考
告与品牌研究新闻文化建设 2021.4下广电传媒130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品牌构建的实践与思考李 洋摘要:电视民生新闻因其贴近百姓生活而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也成为许多地方媒体喜欢的栏目形式。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电视民生新闻竞争激烈,要想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提高栏目竞争力成为地方媒体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本文以多家地面频道民生新闻栏目为案例,探讨在融媒体环境中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品牌构建意义及策略。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品牌构建伴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不断壮大,传统的媒体环境和文化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媒体,传统媒体的影响力被大幅削弱。
在这场媒体变革中,传统媒体不能坐以待毙,而构建品牌栏目是电视民生新闻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然而,走好品牌发展的道路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不断地加强实践与探索。
一、找准品牌定位,稳固收视群体品牌定位是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构建最为关键的一步,其目的在于深挖受众的观看诉求,打造品牌的个性特点,形成栏目的核心理念,从而吸引稳定的收视群体。
具体来说,是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在市场环境中进行市场定位,围绕民生新闻特定受众需求进行栏目定位,对品牌的文化取向和个性差异进行建构,确定适当的市场位置的过程和结果,并以此出发做出让观众满意的内容。
明确电视栏目的品牌定位,建立权威性的品牌形象,可以为栏目带来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以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小莉帮忙》为例,其是河南电视台晚间黄金时间第一档“帮忙类”电视栏目,该栏目将“帮忙与服务”作为品牌定位,以电视台所在的郑州市为报道区域,为本土老百姓提供服务,帮助解决老百姓遇到的难事、烦心事,协调解决各种矛盾问题[1]。
在栏目创办之初,民生频道在实践中发现,“帮忙类”电视栏目不仅能为观众提供身边的社会民生新闻信息,还能为新闻当事人解决实际困难。
因此,民生频道抓住这一空白,及时推出《小莉帮忙》,定位“帮忙与服务” ,成为河南电视台晚间黄金时间第一档“帮忙类”电视栏目。
电视台民生新闻报道的创新问题
电视台民生新闻报道的创新问题近年来,电视台民生新闻报道在不断壮大壮大和发展的也面临着一些创新问题。
这些问题涉及到报导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报道形式的多样性、传播渠道的扩展等方面。
下面就这些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电视台民生新闻报道存在的一个创新问题是报导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在当下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对于新闻的需求越来越高,他们希望通过新闻了解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民生新闻报道需要更加深入地挖掘问题的本质,深度报道社会事件的背后原因和影响,使得报道更具有说服力和启发性。
民生新闻报道也需要更加广泛地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教育、医疗、环保、就业、住房等多个领域,从而满足不同人群的信息需求。
电视台民生新闻报道需要更多样化的报道形式。
传统的新闻报道形式往往单一,以文字和图片为主,这种单一的形式难以吸引观众的关注,并且很难让人在短时间内对新闻事件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民生新闻报道需要更多的采用视频、互动图表、直播、短视频等形式,以吸引观众的眼球,并让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事件的发展和影响。
电视台民生新闻报道也需要更加积极地拓展传播渠道。
当前,信息传播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电视媒体,而是涵盖了互联网、社交媒体、移动端等多种渠道。
民生新闻报道需要更加积极地在这些新媒体平台上进行报道,扩大新闻的传播范围,吸引更多的受众。
也需要更加注重在传统电视媒体上进行创新,提升节目的质量和吸引力,使得观众更加愿意通过电视媒体获取民生新闻资讯。
电视台民生新闻报道还需要更加注重新闻的可信度和公信力。
当前,网络上存在大量的假新闻和谣言,给民生新闻报道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观众很难判断新闻的真假。
民生新闻报道需要更加注重事实核实,确保报道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树立良好的新闻形象,获得观众的信任。
要解决这些创新问题,电视台民生新闻报道需要强化创新意识,加大对创新的投入。
通过组织培训、设立创新基金、加强内外部交流合作等方式,激励新闻从业者进行创新实践,不断提升报道的质量和水平。
民生新闻节目创新路径分析
民生新闻节目创新路径分析民生新闻节目是指以人民生活为主题的新闻报道,是新闻媒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生新闻节目越来越受到关注,观众对民生新闻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创新民生新闻节目,提高其影响力和观众吸引力,成为了新闻从业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提高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在制作民生新闻节目时,新闻从业者首先要做到的是提高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新闻报道要严格按照事实进行,不夸大、不缩小、不夸张,做到真实客观。
对于一些热点事件和社会问题,要深入调查、多方采访,确保报道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只有真实客观的报道,才能让观众获得更加全面和真实的信息,也能够增强民生新闻节目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二、增加民生新闻的互动性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观众获取新闻的方式多种多样,民生新闻节目需要增加互动性,让观众更加积极的参与其中。
通过引入互动环节,例如设置投票、留言互动等,让观众的声音得到更好的表达和回馈,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民生新闻节目的吸引力,也能够收集到更多观众的需求和意见,从而提供更好的节目内容。
三、加强公益性内容报道民生新闻节目要真正贴近民生,就需要更多的关注社会公益事业。
新闻从业者可以增加公益性节目内容,例如关注困境儿童、帮助敬老院、支持环保活动等,通过报道这些公益内容,不仅可以提高民生新闻节目的社会责任感,也能够增强观众的情感共鸣,让观众更有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深入挖掘民生领域的特色资源民生新闻节目要提高自身的吸引力,就要深入挖掘民生领域的特色资源。
新闻从业者可以选择一些有影响力的民生故事进行深入报道,例如关于突破性康复治疗的案例、关于民间公益机构的报道等,这样可以让民生新闻节目更具有特色和号召力,也能够引起观众的浓厚兴趣。
五、关注当下年轻人的生活热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人成为了主流消费群体,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民生新闻节目可以适当关注当下年轻人的生活热点,例如青少年教育、就业创业、文化娱乐等,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节目的时效性,也能够更好的吸引年轻观众的关注,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和影响力。
[曲艺,民生,现象]电视民生新闻播报曲艺化现象探析
电视民生新闻播报曲艺化现象探析随着民生新闻在国内电视界异军突起,其播报形式也在不断更新,如今打开电视,可以看到很多电视台在播报新闻时一改往日严肃的面孔,而是以轻松幽默的形式来播报新闻。
如早在2004年杭州生活频道让唱“莲花落”出身的艺人翁仁康主持娱乐化的平民新闻《我和你说》、现在辽宁电视台《大海热线》以及齐鲁电视台的《拉呱》。
目前电视民生新闻播报曲艺化形式已在各个电视台屡见不鲜,这种播报形式的具体表现是:个性鲜明的主持人以幽默的语言、曲艺化的播报样态与趣味盎然的内容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民生新闻娱乐化的新形式。
本文通过分析新闻播报曲艺化现象的表现,从民生新闻娱乐化、新闻播报语态、及曲艺表演形式的亲民性等方面探究其产生的根源,指出新闻播报曲艺化在传播中的优势与问题,最后提出新闻播报曲艺化只有把握好娱乐的“度”、解决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开创多样态的主持风格才能健康发展的观点与建议。
文章通过对电视民生新闻播报曲艺化现象的分析与探讨,旨在摸索其健康发展的途径,为民生新闻娱乐化的改革提供借鉴。
一、电视民生新闻播报曲艺化的表现新闻与娱乐,两个毫不相干甚至是对立的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却形成了一种电视文化,还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并不断发展。
江苏台《南京零距离》开始的巨大成功,使新闻娱乐化在新闻界掀起一波波的浪潮。
湖南电视台的《晚间新闻》,北京电视台《第七日》等节目都进行了尝试。
从此,电视新闻娱乐化大行其道。
我们看到从最初的以传者为中心,到如今的受众本位,体现了一种传播理念的变化。
受众不再被动的单纯的接受媒体所报道的时间的片段与结果,更注重事件发生过程中的细节与事件背后的信息。
媒体的内容也有了很大的改进,从而使电视更具观赏性。
同时媒体的报道方式也实现了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
二、电视民生新闻播报曲艺化产生的根源电视民生新闻曲艺化播报是民生新闻娱乐化的表现之一。
当代社会人们压力日益增大,在获取信息的同时,渴望用一种比较轻松愉快的方式,在这种情形下,播报曲艺化顺势而生。
民生新闻节目创新路径分析
民生新闻节目创新路径分析民生新闻节目是新闻节目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目类型,其主要聚焦于人民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反映社会现实和推动社会进步。
然而,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革新和观众需求的变化,如何在民生新闻节目中实现创新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民生新闻节目创新的路径。
一、内容创新在内容层面上,民生新闻节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创新。
首先,在选题上,民生新闻节目可以扩大选题范围,不仅关注常规的教育、医疗、住房等福利领域,也可以关注新能源、环保等新兴领域,让更多的民生问题得到关注。
其次,民生新闻节目可以采用更加深入、细致的报道方式,例如采访生活中的普通人、呈现民生问题的细节等,使报道更加贴近生活,有感染力。
另外,民生新闻节目也可以从跨界、多角度的视角来分析民生问题,引入多领域专家,从社会、历史、文化等多个维度展开,使报道更具深度。
二、形式创新在形式层面上,民生新闻节目同样可以进行创新。
例如,在制作手法上,可以采用更加创新的制作技术、特效等,以此增加节目的视觉冲击力和观赏性。
同时,在直播形式上,可以采用各类现场直播手段,如快闪直播、互动直播等,增加互动性、参与感和时效性。
此外,多维媒体融合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探索视频、文字、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多种媒介之间的融合,让民生新闻节目更加广泛地传播。
三、场景创新在场景层面上,民生新闻节目可以采用更加多元化的场景设置,例如采用虚拟场景、增强现实等技术,将人们带入到更加逼真的现实场景中,使节目亲民化,更具感受力。
同时,在采取大型活动的时候,可以采用跨界合作、联合呈现等方式,扩大节目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四、互动创新在互动层面上,民生新闻节目也可以进行创新。
例如,可以开辟用户留言板,鼓励观众积极互动和参与,让民生新闻节目与观众之间建立起互信、互动与互动平台,让观众既可以参与到节目制作中,也可以在互动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服务。
综上所述,民生新闻节目创新有多种路径可走,无论是在内容、形式、场景、互动等多个层面上进行创新,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观众需求、推动社会进步,建立良好的媒体形象以及树立社会正能量的形象。
民生新闻栏目《拉呱》的分析
民生新闻栏目《拉呱》的分析作者:张瑜来源:《声屏世界》2008年第06期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的《拉呱》自2005年10月开播以来,凭借曲艺与新闻的嫁接,再加上方言的播报方式,取得巨大成功,改变了绝大多数山东观众18点之前较少看电视的习惯。
经过两年多发展,势头很猛的《拉呱》因其自身包含着难以克服的痼疾,遇到发展瓶颈。
“曲艺”成就了《拉呱》,也制约了《拉呱》。
在众多民生新闻栏目从“大民生”、“政经民生化”中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时,曲艺形式的《拉呱》将何去何从?本文在梳理《拉呱》成功模式时,进而分析《拉呱》所面临的现状及潜在危机,并试图在对其生存空间的探讨中,寻求此类民生新闻栏目生命的新路。
《拉呱》——山东电视新闻的一匹黑马在山东电视界民生新闻大战中,《拉呱》几经征战,从一片低迷中脱颖而出,成为山东电视新闻的一匹黑马。
笔者具体分析《拉呱》成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农村包围城市”。
作为农业大省的山东,96%以上的人口为中学以下学历,大部分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更接近乡镇居民,尤其农村观众是个巨大的受众群。
因此,节目受众定位向下倾斜,其战略是“农村包围城市,草根包围精英”。
第二,播出时间“打破常规”。
传统17?誜30并非黄金收视时间,很多电视台不怎么重视,新闻节目同质化竞争也不激烈,人们下班回家后打开电视机或做饭或吃饭,是伴随式收看,因而受众对新闻趣味性、故事性及放松消遣的要求便超过了对新闻质与量的关注。
《拉呱》的题材恰恰契合了观众的口味。
第三,“新闻和曲艺的嫁接”。
主持人用济南话主持节目,方言容易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使人感到亲切、自然;另外,曲艺形式的加入使得方言民生新闻的样式更灵活,说学逗唱、插科打诨、设悬念抖包袱,曲艺的十八般武艺在《拉呱》中都大显身手。
第四,“有么说么”小么哥。
主持人小么哥张勇是个说了十几年相声的、名气并不大的曲艺演员,但《拉呱》使他家喻户晓,而他也让《拉呱》的魅力有了更充分地展示。
浅谈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思维创新——以河南电视台《民生大参考》为例
影视 传视 民生新闻栏 目的思维创新
以河南电视台 《 民生大参考 》为例
贾 音 ( 新 乡学院新 闻传播 学院 4 5 3 0 0 0 )
( 一 )栏 目定位 明确 ,把 握好娱 乐性 元 素的尺 度 《 民生 大 参 考 》 电视 民生 新 闻 栏 目的 火爆 , 并 非偶 然 ,而 的 独 特 特 点 , 民 生新 闻 大胆 的 改 革 了传 播 语 态 和传 统 的传 播 方 式 ,从 足 一种 必 然 。因为 在 设计 这档 节 目时,工 作 人 员就 已经 为节 目进 而使 民 生 新 闻更 有 味 道 。 可是 , 民 生新 闻在 发 展 的过 程 中 也 会遇 到 瓶 行 了 明确 的定 位 , 《 民生 大参 考 》将 《 阳光生 活报 道 》 作为前 行 颈。本文就 以河 南电视 台 《 民生大参考 》为例子 ,分析 了我 国电视 民 的路 标 , 内容 和风 格 既与 社会 新 闻不 同 ,也和 时政 新 闻不 同,在 生 新 闻 发展 的 现 状 和 创 新 思 维 , 以求 推 动 我 国民 生 新 闻 栏 目的 发展 。 对观 众 收视 需 求和 收视 行 为 习惯进 行 深刻 的分 析研 究 后 , 《 民生 关键 词 :电视 节 目 ;民 生 新 闻 ;思 维创 新 大参 考 》栏 目创立 了独 特 的 电视模 式— — “ 新 闻资 讯 ”模 式 ,将 广大 百姓 的重 大利 益作 为播 报 的主 要 重点 ,将 党 “ 亲 民爱 民、 以 以 《 民生 大参 考 》为 代表 的 国 内民生 新 闻栏 目掀 起 了我 国 电 人 为本 ”的理 念体 现 了 出来 ,与此 同时 , 《 民生 大参 考 》将 普通 视新 闻改革 的 新浪 潮 , 由于 网络媒 体 的 日益 发达 , 民生 新 闻栏 目 市 民作 为 收视 的主 要 群体 ,也 是这 档 节 1 5 1 能够 成功 的一个 重大 原 《 民 生大 参考 》这 种 讲述 方式 没 有湘 军 的 “ 调 ”,也 没有 京 在发 展 的 同时 也遇 到 了阻碍 ,如何 突破 这 个障 碍 ,使 民 生新 闻能 因 , 侃 ” , 体现 出 了 自己具 备 亲 和 力 却 又不 乏 庄 重 沉 稳 的 特 够 可 持续 发 展 ,是 本文 将 要研 究 的话题 。笔者 从事 相 关工 作 ,对 腔 的 “ 此有 着较 为 深刻 的 认 识 ,就 以 《 民生 大参 考 》为例 子 ,讲 述我 国 点 ,将 定 向的 内容 用合 适 的载 体传 达 出 去,从 而 引起 广大 观众 群 民生 新 闻栏 目的发 展现 状和 未来 发展 的新 思维 。 体 的共 鸣 。 当前 我 国电视 民生 新闻 栏 目的现 状 ( 二 )利 用 多种元 素 ,做 出节 目自己独 特 的风格 ( 一 )新 闻含 金量 较低 , 内容杂 乱琐 碎 互 动 、 直 播 , 这 些 设 想 都 是 十分 必要 的 , 《 民生 大 参 考 》 当前 ,国 内有不 少 民生 节 日将 百姓 生活和 民生 问题混淆 。这些 之所 以能够 获得 成 功 ,很 大一 方面 原 因就 是因 为节 目合理 运用 了 节 目讲述 的都 是我 国人 民生活 当 中的琐 碎小事 ,使 民生节 目原本 的 这些 设 想 ,将 新 的技术 和 理念 运用 到 了节 日实 际 的运 作 当中 ,从 品味和 高度缺 失,没有 向着 民生建设 的宏伟 目标前进 。有不 少民生 而树 立 起 了品 牌效 应 。虽然 ,国 内也有 不 少有 激情 又 有活 力 的节 新闻节 目没有对 新 闻发生 的社 会背景进 行理性 的批判 和挖掘 ,缺乏 目,但 这些 节 目都 因 为缺 乏和 观众 的 有效 沟通 、缺 乏 电视 经验 而 对 题材 的筛选 ,新 闻的重点 围绕在一个 单个事 件 ,造 成 了民生节 目 很难 达 到预 期 的效 果 。 《 民生 大参 考 》 中的 “ 老蔡 读 报 ” “ 王 强 的肤 浅和 琐碎 , 内容杂 乱,很难将 有价值 的信息 带给人们 。 看市 ” “ 新 颖 说天气 … ‘ 庄 园 主播 ”等 节 目,都是 审 核设 计 、大 胆创 新 的产 物 ,在 人才 任用 上 ,节 目选 择 大胆 的任 用 人才 ,将 创 ( 二) 节 目形 式互 相抄 袭严 重 题 材 的蘑 复 , 同质化 的竞争 ,不仅 会 浪费 大量 的 新 闻资源 , 新进 行 到底 ,却 又保 持 在 一个 合理 的度 内,尤 其是 互动 参 与 、手 有 些 在 同一 时段 内播 出的 民生 节 日还 会 因 为分摊 厂 告和 抢 夺观 众 机短 信 、热 线互 动等 内容服 务 的加 入 ,使 民生 电视 新 闻栏 目变 得 使 新 闻市 场 的结 构和 秩 序遭 到破 坏 。你 有新 闻 眼 ,我 就有 热线 ; 更 为生动 形象 ,也 更加 亲 民 。可 想 而知 , 未来还 会有 更多 的新 技 你有 真 人 秀 ,我 就 有F L A S H 动 画 。还 有 很 多 电视 民 生新 闻 节 目扎 术运 用到 《 民生 大参考 》节 目当中 ,使节 目变得 更加 完 美 。 堆播 报 明星 结婚 、 明星 生 活等 内容 , 以博 得观 众 的眼 球 ,这样 的 ( 三 )做 到持 续创 新 ,时刻 校正 节 目的战 略 目标 《 民生大 参 考 》栏 目的成功 很 大一 部分 原 因都 来 自于 全体 工 同质 化竞 争现 象 会对 民生节 目的长 期发 展造 成 十分 不 良的影 响 , 作人 员 意识 的清 醒 ,他 们深 刻 的认 识 到 ,品牌 常青 的 根本 就是 团 作为 电视 民生 节 目,一 定要 深刻 反思 ,找 到其 中 的错 误。 队 的创新 力 ,初 始探 索 的创 新 固然 重要 ,但 持 续 的创 新能 力更 加 ( 三 ) 电视 民生节 目娱 乐化 严重 目前 , 国 内游很 多 的 电视 民生新 闻栏 日从 设计 、制 作 、播 放 重要 。在 节 日发 展 的过 程 中, 一定 要考 虑 到观众 需 求等 因 素 ,不 等 节 目都 存在 着 严重 的娱 乐化现 象 。例 如 ,使 用花 哨 的字 母 、使 断 的校 正防 止观 众 收视 疲劳 机制 、校 正记者 、节 目编辑 的 工作 状 用 搞 笑或 者滑 稽 的音 乐 效果 ,这 些 虽然 对 民生 新 闻栏 目的 表面 进 态 、校正 栏 目的智力 和 体力 配 置等 。与 此 同时 , 电视 民生 节 目还 行 了包 装 ,但 深 层意 义来 讲 ,并没有 对 民 生节 目起 到 实质 性 的作 应 当不 断 的制 定新 的战 略 目标 ,对 观众 起 到引 导作 用 ,从 而获 得 更多 的观 众 。 用 , 反而使 人觉 得 民生新 闻栏 目脱离 了原有 的轨 道 ,变得 庸俗 。 笔者 认 为 ,民 生新 闻栏 目的娱 乐化 现 象会 对 民生 新 闻栏 目的 总之 ,虽然 我 国 电视 民生 新 闻栏 目取 得 了一定 的 成就 ,但 其 发展起 到 以下影 响 : 1 . 使 民生 新 闻栏 目在 播 出的过 程 中缺 乏批 判 中还 存在 着 很 多 问题 ,还有 很 长的 一段 路 要走 ,我 们要 学 习 《 民 意 识 ,使 电视 新 闻 的理性 力 量变 弱 ,在对 某 一 时 间进 行描述 时 , 生大 参考 》 中 的优 点 ,结合 自身的 节 日特 点,创 立 有特 点 、勇 于 观 众 会被 新 闻栏 目中的娱 乐 化元 索 所影 响 ,而 忽略 了新 闻 本来 的 创新 的 民生新 闻 节 目。 价 值 ,达 不到 民生新 闻栏 日播放 的本 意 ;2 . 在 民生 新 闻栏 目中添 加 众 多的 娱乐 化 元素 ,会 使 原本 讲述 人 民疾 苦 的 内容变 作 一场 娱 乐 秀 ,使广 大 观众 的看客 心理 有 所增 长 ,和 原本 的 播放 理念 背 道 参考 文献: 1 】 孟 建,刘华宾. 对 “ 电视 民生新 闻”现 象的理论 阐释一 以安徽 电视 而 驰 ;3 . 众 多娱 乐化 元 素在 电视 民生新 闻 栏 目中存 在 ,致 使新 闻 【 第一时间》为例 t 1 ] . 中国广播 电 视 学刊 ,2 0 0 4( 7 ) . 对 社 会真 实记 录 的诚 意 性和 客观 性 有所 减 弱 ,使 民生 新 闻栏 目在 台 《
新星闪亮 丛林穿行——2006年中国传媒十大创新报告之新媒体篇
言采访 、 串联 , 均收视率达到 5% 在 平 5; 济南大区, 这一指标高达 7% 老百姓街 5。 谈 巷议 ,“ 呱 ” 一时 成 为 流 行语 汇 。 拉
心态 。新媒体对传统煤体从受众方面的
分流 是无法避 免的 ,但 不少业内人士认
络基础设施,建设阳光网络 、绿色网络、 文明网络 , 维护网络安全, 促进互联网健 康发展 、 有序发展 , 让互联 网技术和资源
兴传播载体 ,丰富 内容 ,创立品牌 ,不 断 提 高 市场 占 有 率 。 ”
在 整 个 山东省 ,“ 呱 ”节 目用 方 拉
同年 9月,中国互联网大会隆重召 开,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 国务院副总理 曾培炎同志为大会发来贺信 “ 要求推进
互联 网技术 创新和应用 ,进一步完 善网
艺式新闻”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以 齐鲁电视台推出的一档 “ 曲艺式新闻” 栏目 “ 拉呱”为例 ,探讨这种新的新 闻播报形式 的创新、发展和它对曲艺振 兴发展发挥 的作用。“ 曲艺式新闻”这 新鲜提法首次 出现 ,令人瞩 目。
一
体在信息 、人才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发 展手机网站 、手机报刊 、I P电视 、 移 动数字电视 、网络广播 、网络电视等新
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 全文 ) 》第四部 分 “ 新闻事业 ”中强 调 :“ 办好新闻
网站 。按 照 突 出重 点 、合 理 布 局 、整
合资源 、办出特色 的总体 要求 ,做 大做 强重点新闻网站,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
舆论氛围。加快建设一批综合实力强、 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新闻网站。形成 若干个与我国地位相称的、具有较强国 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综合型网络媒体集 团,争取其中一到两家重点新闻网站进 入 世界前 列 。 ”
加强新闻策划 实现民生新闻新突破
加强新闻策划实现民生新闻新突破时间:2010-03-02 11:23:00 作者:; 来源:●黄震洲张笑秋作为新闻改革的一大亮点,民生新闻栏目早已遍地开花,在全国各地形成燎原之势。
与此同时,民生新闻栏目也出现了一些过俗过滥的现像,世俗化、娱乐化、话语审判倾向日趋明显。
在竞争中畸变的民生新闻,如何走出困境、突破发展瓶颈成为新闻从业者必须正视的问题。
广州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新闻日日睇》栏目自2004年开播以来,坚持“大视野、大手笔、大策划”的节目制作理念,注重新闻策划,发挥品牌效应,以一个栏目带动一个频道的发展,在广州地区电视界,创造了一个收视“神话”,逐步摸索出一条民生新闻突破的新路。
构建公共领域,拓展公共话语空间民生新闻的报道对象和领域,不仅仅是街头巷尾、家长里短的事件性新闻,不仅仅是琐碎、暴力、犯罪等原生态内容,更可以是事关社区居民和城市发展的公共事务,以激活公众意识,拓展公共话语空间,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
《新闻日日睇》组织的“走进同德围”策划,就是一个典范。
同德围位于广州西北部,距离广州的市中心、老城区仅一步之遥。
那里居住着30万广州居民,当中大部分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广州地铁建设工程中的拆迁户。
十多年过去了,城市在发展,同德围地区的交通、环境、医疗、治安等问题却日益严峻。
为了唤起社会对同德围居民生存状态的关注,2005年5月,《新闻日日睇》推出“走进同德围”大型报道策划。
5月14日,栏目主持人“空中出动”,一架涂有“新闻日日睇”字样的直升机,飞入同德围,进行空中航拍,同时在市内四个地点组织地对空拍摄。
另一边,两名主力记者“地面出动”,住入居民家中,同吃同住同生活,连续一个星期、以每天2~3条报道的篇幅,对居民面临的出行难、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调查性报道。
节目播出后,迅即触发舆论热潮。
随即,栏目又在同德围社区组织了一场大型的户外论坛,让当地居民与社区负责人直接对话,共商同德围之困,探讨解困之道。
民生新闻的节目
民生新闻的节目引言民生新闻作为传媒行业中的重要一员,通过节目形式将百姓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消息进行报道和传播,对于社会发展与人们的生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民生新闻节目的特点,内容和影响,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民生新闻节目的特点民生新闻节目与其他类型的新闻节目相比,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关注人们的日常所需和关切。
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民生新闻节目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医疗保健、教育、就业、环境保护等。
通过报道和解析这些问题,节目帮助观众了解问题的背景、原因和解决办法,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和建议。
2. 高度贴近普通人民生新闻节目以普通人的视角出发,关注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关切,与观众建立起共鸣。
节目在报道中采访普通人的真实故事,通过他们的声音和表达,传递信息和情感,使观众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3. 强调实用性和指导性民生新闻节目强调实用性和指导性,旨在帮助观众解决实际问题。
节目通过提供专家意见、经验分享和实用技巧等方式,为观众提供有帮助的信息和建议,使他们受益匪浅。
4. 多样化的报道形式民生新闻节目采用多样化的报道形式,如新闻报道、专题报道、访谈、调查报告等。
节目以新闻报道为基础,通过其他形式的报道,突出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以便更好地传递信息和观点。
民生新闻节目的内容民生新闻节目的内容广泛多样,基本上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民生新闻节目内容:1. 医疗保健医疗保健是人们关注度极高的一个话题。
民生新闻节目通过报道医疗政策、医疗资源分配、医疗纠纷等问题,为观众提供健康保健知识和医疗服务信息。
2. 教育教育是社会发展和人们关切的焦点之一。
民生新闻节目报道教育资源分配、教育政策变革、教育体制问题等,帮助观众了解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家长和学生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建议。
3. 就业就业问题是人们普遍关切的问题之一。
民生新闻节目报道就业市场、职场竞争、职业规划等,为观众提供求职技巧和就业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职业生涯的挑战。
论电视新闻中民生新闻节目的创新
《戏剧之家》2019年第31期 总第331期237文化天地当今社会,关注民生是大势所趋,民生新闻拥有固定的收视人群,还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民生新闻节目所具有的“亲民形象”“朋友角色”更能够吸引众多的观众关注。
民生新闻的特点是新闻内容贴近我们的生活,民生新闻所传播的新闻内容都是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也反映了大众的诉求。
同时,民生新闻具有互动性,观众可以通过手机或其他途径或形式提供新闻内容、新闻故事与新闻线索,也可以拨打热线电话与节目进行沟通互动。
民生新闻的内容比较平民化,新闻中所播报的内容就是百姓所关心与关注的问题,有些民生新闻节目达到了与百姓零距离沟通效果,与此同时,新闻节目也反映了百姓的真实生活。
电视民生新闻的表达特点是比较自由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对于百姓而言,主持人的语言风格让百姓更容易接受,一般主持人采用家乡话对新闻内容进行播报,具有独到的见解,也能够加入自己的观点,让新闻内容更加通俗易懂,这样也就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民生新闻节目形式具有创新性,但创新空间与创新幅度依然不足,现在的电视民生新闻的表达风格趋向于“说新闻”的方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宣读或播报式了,而是像唠嗑、唠家常,例如吉林都市频道的《守望都市》以及辽宁卫视《说天下》节目既是如此。
一、“大视角”与“小视角”的结合民生新闻节目要以开阔的视野,多角度、多层次关注民生、反映民生,要把国家的政策方针、趋势走向与百姓生活相结合,在“大视角”的反映过程中,要强化平民观念,强化平民意识,强化平民视角。
在“小视野”的反映过程中,要具有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特点,这样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内容才会更加丰富,更加生动。
“大视角”就是以党的大政方针政策为中心;“小视角”就是以平民的视野,站在平民的角度,关注百姓的生活,二者虽有不同,却紧密相连,所以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民生新闻节目有时可以从小处入手,在“小”中显功力,找到新闻与百姓切身利益的关联点,更容易引起受众的兴趣与关注。
分析民生新闻节目《拉呱》的改革创新
分析民生新闻节目《拉呱》的改革创新在山东,用家喻户晓来形容《拉呱》,一点也不夸张。
主持人小么哥当了十几年的演员,默默无闻,在《拉呱》主持了很短时间,就红透了齐鲁大地。
《拉呱》在每天17:20 播出。
17:20,在传统意义上来说,不是黄金时段。
但在山东,《拉呱》把17:20 打造成一个新的黄金时段改变观众的收视习惯是件非常难的事儿,但《拉呱》做到了。
央视索福瑞市场总监安平信评价说:“就像中央台《东方时空》改变了人们早晨不看电视的习惯一样,《拉呱》的开播改变了绝大多数山东观众18 点之前极少看电视的习惯。
”《拉呱》一开始的成功源于它的节目形式的创新——《拉呱》本来做的是新闻节目,但策划者却把它变成了生活艺术片,或者是电视剧故事会,它不再是空乏的新闻,也不是枯燥的报道。
讲故事、抖包袱是《拉呱》新闻叙述的独特方式,山东快书、评书、对口相声的形式经常被采用。
这些曲艺手法的运用,极大丰富了电视新闻的表现手段。
观众看起节目来,也更加轻松愉快。
虽然是说新闻,但却做有着许多不同于他人的特性,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拉呱》在形式上的创新并没有止步不前。
综合近几年的拉呱节目,我觉得拉呱的节目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点:1.在《拉呱》中,演播室的创新几乎每天都会有,搭词的更是常换常新。
《拉呱》还经常邀请曲艺名家和明星等与小么哥共同主持,刘兰芳、姜昆、牛群、刘伟、句号、黄渤等都来过拉呱的演播室。
演播室搭词形式的常变常新,大大刺激了观众的眼球,同时也带来收视期待,他们会关心:下一个会是谁?2.《拉呱》跳出家长里短,关注“民以食为天”,每周五固定推出周末版,关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大胆揭露行业黑幕。
从收视效果来看,市场份额比日常版还要强势,2010年,《拉呱〃周末版》获得了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奖的十佳栏目奖。
3.《拉呱》把过去单纯的“为送奖而送奖”进行了创造性改造,由现场的观众和演播室的小么哥进行无障碍对话,观众出难题挑战小么哥,小么哥的机智应对,也常常取得意想不到的“笑果”——这已成为《拉呱》最受欢迎的一个环节。
用创新打造优质民生栏目——从《第一时间》看民生新闻的创新
创新探索。 【 关键词 】 第一时 间
《 第~时间 》 是一档创 办于 2 0 0 3年 7月 的大型 直播 民生新 闻栏 目, 虽已走过 视新 高。 2 0 1 0年 1 O月 , 《 第一 时间 》 的专 栏“ 第一调查” 荣获 了中国新 闻界 的最高
力的秘诀之一 , 就是全体工作人 员不 断在
华仰 。 这种 “ 生活政治”的核心在于新 闻议
关于 中国 电 视 现状及 问题的对话 》[ J ] .
现代传播 , 2 0 0 4 ( 1 ) ④ 大 民生 战略 : 电视 民生新 闻创
新 的 突破 口——访 湖北 广 电总 台 电视 经
⑩乌 尔里 希 。 贝克 著 , 吴英姿 、 孙 淑
奖项——第 二 十届 中 国新 闻奖 一 等奖 。
《 第一 时间 》 创 造高 收视率 , 打造强公 信
- -
4 - . . + ” + - + 一 + 一 + ” + ・ ・ 十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一 + 一 + n + 一+ - ・ + - ・ + 一 + -+ * + ・ ・ + ・ ・ - 4 - n+ 一 十 一 + - + ” + ” + ” + ” + 一 十 “— ’ 卜” + “ — + . n — 。 卜“ — ‘ 。 — ’ 卜一 — + _ — 卜 “十 “十 “ — 卜
N E W S W O R L D I 《 第 一 时 间 》 十 周 年
用创 新打 造优质 民生栏 目
从 第一时间 看 民生新 闻的创新
。吴雯 雯
【 摘
要】 第一时间》 创造 高收视率 , 打造 强公信 力的秘诀之一 , 就是全体工作人 员不断在节 目内容和形态上进行积极 大胆的
曲艺式民生新闻的创新与发展——第三届全国曲艺式新闻研讨会嘉宾演讲摘要
就 是 每 天在 节 目中增 加 一 个 电 话投 票 发 生 在 老 百 姓 身边 的 事 儿 ,与人 们 的
其 次 , “ 么 哥 ”赢 在素 养 。 小
的 环 节 ,观众 的投 票 会 即时 显 示 在 电 生活 息 息 相 关 。这 些 事本 身就 有 吸 引 的 演 员 演 了 一辈 子 都 演 不 好 ,凶
_
n
编 者 按 :1) 8 ,由 中 国广 播 电视 协 会 主 办 、 齐鲁 电视 台承 办的 第 三届 全 ( 月2 日
国 曲 艺 式 新 闻研 讨 会 在 济 南 召 开 。 来 自全 国二 十 多 家省 级 地 面 频 道 的 总 监 、 业 界 精
英 ,以及 曲 艺界 、学术界 的 专 家学者参加 了会 议 。会议 围绕 齐鲁 电视 台 《 呱 》节 拉
融 合 在 一 起 ,进 行 了 一 番 探 索 式 创 期 ,有 持 续 发 展 期 ,也 有 下 滑 期 。面 开 办 了 “ 为贵 ”板 块 ,从 全 省 l 市 和 7
新 ,把 新 闻 的 真 实性 和 主持 人 风 趣 、
对 激 烈的 市 场 竞 争 ,齐 鲁 电视 台包 括 海 选 了 “ 和事 佬 ” , 由 “ 事 佬 ” 出 和
刘 兰芳
中国文联 副主 席 、 中国 曲
艺 家 协 会 主 席
●赵德全 : 拉呱 是中国电视曲
艺式 民 生新 闻的缘 起
2 0 年 ,齐 鲁 电视 台 的 《 呱 》 05 拉
为 ,该 节 目使 观众 在 获 得 所 需 信 息 的 睦 ” 。 节 目自开 播 以 来 ,已 成功 调 解 同时 ,以 一 种轻 松 、愉 悦 的 状 态 去 接 数千 起 家庭 矛 盾 、邻 里 纠纷 ,成 为社 收 、去 解 渎这些 信 息 ,从 而 达 到 了 良 会 矛盾 的 减压 阀 ,也 成 功 塑造 了齐 鲁
曲艺式民生新闻的创新与发展——第三届全国曲艺式新闻研讨会嘉宾
曲艺式民生新闻的创新与发展——第三届全国曲艺式新闻研讨会嘉宾演讲摘要作者:暂无来源:《传媒》 2011年第12期编者按:10月28日,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主办、齐鲁电视台承办的第三届全国曲艺式新闻研讨会在济南召开。
来自全国二十多家省级地面频道的总监、业界精英,以及曲艺界、学术界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会议围绕齐鲁电视台《拉呱》节目的品牌扩展,深入探讨了中国曲艺式民生新闻的创新与发展。
赵德全:《拉呱》是中国电视曲艺式民生新闻的缘起2005年,齐鲁电视台的《拉呱》节目将“严肃的新闻播报”和“娱乐类的曲艺样式”两种完全不同的形态融合在一起,进行了一番探索式创新,把新闻的真实性和主持人风趣、幽默的表达结合起来,形成了曲艺式新闻,在业界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认同和较高的评价。
可以说,中国电视曲艺式民生新闻由《拉呱》节目缘起,并迅速波及全国许多地区。
《拉呱》节目开播以来,始终占据山东市场收视第一名,主持人“小么哥”在山东本地也是妇孺皆知,“粉丝”众多。
这是因为,该节目使观众在获得所需信息的同时,以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去接收、去解读这些信息,从而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但是,一个栏目的发展,有上升期,有持续发展期,也有下滑期。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齐鲁电视台包括各省地面频道都有一种危机意识:如何不断地创新节目形式?如何保持节目对观众具备足够的吸引力?这是各电视台都面临的一个共同的困惑。
徐龙河:常变常新让《拉呱》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拉呱》的定位是“倡导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仁爱信义、忠孝和睦”。
节目自开播以来,已成功调解数千起家庭矛盾、邻里纠纷,成为社会矛盾的减压阀,也成功塑造了齐鲁台为民代言、惩恶扬善的良好公益形象。
为了更好地化解矛盾,《拉呱》开办了“和为贵”板块,从全省17市海选了“和事佬”,由“和事佬”出面调解各种纠纷。
“和事佬”知事明理懂法律,与记者相比,有着更加丰富的阅历和更强的调解能力,获得了观众的认可。
《拉呱》以方言曲艺式播报为特色。
从辩证的视角看民生新闻的“双重性”
从辩证的视角看民生新闻的“双重性”[民生新闻以其关乎民生、民情、民意,聚焦社会热点、难点、焦点的传播理念,成为中国特色的一个全新的电视现象。
它无论是播报的内容,呈现的形式,主持的风格,还是节目的制作都已自成一家,并已稳稳地占据了各地方台电视新闻的半壁江山。
笔者作为从业人员将新闻实践与理论探究相结合,从辩证的角度浅析民生新闻的“双重性”。
一、远与近当民生新闻如雨后春笋般在地方台落地生根,我们探究其滋生成长的原因不难发现,地方台贵在一个“近”字上。
“近”的真正含义不只是地理距离问题,而是心理距离、情感距离问题。
象北京电视台的《北京特快3(1997年)、山东齐鲁电视台的《拉呱3(2005年)、南京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2002年)、黑龙江电视台的《新闻夜航》(1999年)等等多家电视台无一不打出人近、事近、心近、情近的“亲情牌”。
记者就象是邻家兄弟,主持人说的是家长理短的邻家事。
找准“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切入点,与观众有亲密的接触。
从地理上看,新闻媒体与受众有一定距离,但各种传媒能以最短的时间、最简洁的方式、最真实的图像、最快捷的速度向大众发布、传达、解读、落实政令国策。
“广而告之”不仅是民生新闻独特的功能,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事近,情亦近;事远,情不远”。
更是民生新闻的着眼点和落脚点。
二、高与低“低角度、低起点、低姿态”,三低的定位是民生新闻独有的标识。
山东齐鲁电视台在推出《拉呱》之前,做了充分的市场调研。
据统计;山东省2004年人口大约9400万人,其中有大专以上学历者只占约3.86%,其实96%以上的人口都是中学或中学以下学历。
时任齐鲁电视台台长说:“我不可能抛开96%的人口去追求4%,我们不能再对96%的人背过脸去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准备,《拉呱》选择在一个秋收过后的十月开播了,当齐鲁大地千千万万观众刚刚经历了丰收后的欣喜和忙碌,一坐下来就被《拉呱》给“拉呱”啦。
这个成功的例证,就源于决策人“不让96%的人背过脸去”的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感和远见卓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曲艺式新闻栏目创造民生新闻新概念摘要:在卫星频道激烈的竞争和中央电视台垄断了大量资源的情况下,地面频道在夹缝中生存,是一个战略性的问题。
很多地方台选择了民生的视点加脱口秀的表述形式作为民生新闻的突破点。
民生新闻经过了近7年多的发展也逐渐进入了瓶颈。
但随着齐鲁电视台的《拉呱》、黑龙江电视台的《天下相声会》、辽宁卫视的《说天下》等等一系列的性格明显,杂糅了地方曲艺特点的新闻栏目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收视率也是一路飘红,本文将阐述,曲艺式脱口秀民生新闻栏目这一新概念。
关键词:曲艺式新闻栏目;传统结合现代的形式营销以齐鲁电视台《拉呱》为例,2005年10月31日齐鲁电视台全新打造的一档用济南家乡话拉济南家常事的《拉呱》节目在每天的17:30到18:05隆重推出了。
节目播出一年多以来受到山东观众的极大欢迎。
据央视索福瑞提供的数据,在整个山东省,该节目平均收视率是55%。
这意味着每100个正在看电视的人中,有55人在看这个节目;在济南,这一指标高达75%。
正如《东方时空》的播出改变了中国人早晨不看电视新闻的习惯,《拉呱》可以说改变了山东观众下午不看电视新闻的习惯,实现了非黄金时段的黄金收视率。
并且得到了其他地方台关注,进入了诸如黑龙江新闻频道、安徽新闻频道、陕西新闻频道等等地方频道观众的视野。
现代社会信息资源和注意力资源的严重不对称性正在不断加剧,对注意力的利用使得争夺注意力资源变得疯狂,也使得注意力的稀缺性更加突出。
所有的媒体使出浑身解数冲着受众高喊:“看我!别走开!”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在信息量以指数函数的速度集聚增长造成信息资源相对过剩的情况下,借鉴曲艺单口相声、亦或山东快书似的新闻是如何抓住观众眼球的呢?本文将试着分析这一类栏目形式受到观众欢迎的原因。
一曲艺式脱口秀民生新闻受众本位快乐至上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倡导着尊重人、关心人、为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人的创造性的最大发挥提供条件,它对媒体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随着市场经济主导地位的确立,媒体之间竞争加剧,人文精神迅速推动媒体进入“受众本位”的时代,从教化型转向服务型,从功能的单一转向多样化。
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的内在驱动力更多地缘于对快乐的追求,受众对新闻媒体这一服务形式的消费同样如此。
让受众感受快乐,是人文精神影响、指导媒体的重要标志。
施拉姆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种进步的意义:“个人始终得到社会的认可、重视和强调,成为文明世界的基本单位和推动者。
”曲艺式脱口秀新闻大多把目标群体锁定在草根阶层,关注他们的悲欢冷暖。
在播报新闻时加入大量曲艺的娱乐元素,实现了快乐知晓新闻。
曲艺式新闻,实际上就是把新闻用更加个性化、娱乐化的方式呈现出来。
曲艺是中国传统艺术中最搞笑、娱乐的形态,它的特点是给大家呈现了一种娱乐方向;新闻是最真实、严肃、严谨的节目形态,而此类新闻把新闻的真实性与传统曲艺的娱乐性结合了起来,同时满足了观众求真找乐的双重需求,实现了快乐收视,符合受众本位、快乐至上的原则。
二曲艺式脱口秀新闻从传播内容看符合“后院篱笆原则” (Back - fence principle )麦克卢汉在他的《理解媒介》一书中将媒介按清晰度和参与程度分为“冷媒介”和“热媒介”两种。
他把电视看作是冷媒介。
冷媒介指那些提供信息不完备,留有许多供想象、思考、回味空间的媒介,既观众参与度高的媒介。
因为是低清晰度的,在观看电视节目中,观众保持一种主体和游戏态度介入电视事件中。
电视要抓住观众必须努力让他们参与其中,这对节目的内容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什么样的内容是观众需求的?从传播的内容看,“快乐至上”的第一闪念永远是最多数的受众最想了解什么。
丹.拉瑟告诉他的手下,当不能确定英阿福克兰群岛之战、中东战争和伦敦黛安娜忘妃的新生王子等事件的重要程度时,就设想一天结束后,两位家庭主妇倚在后院的篱笆上聊天,她们谈论今天“重要的新闻”多半是王妃新生的婴儿,这就是对以后新闻价值观有重要影响力的“后院篱笆原则”。
无论是《天下相声会》《说天下》还是《拉呱》都充满了老百姓关注的民生新闻:鸡毛蒜皮、路见不平、拌嘴饶舌;当然也不乏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家庭和睦、邻里相帮……这些选题对准普通市民的生活,“想老百姓所想,急老百姓所急”,符合“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三贴近原则。
这种把资讯、题材的选择点聚焦到家庭,以家庭为中心向外扩散,把民生、本土跟地方的特点、家庭单元的特点结合在一起,很符合长江以北文化的特点。
三节目营销进入形式产品的营销阶段从节目的营销角度来说,有三个台阶,第一个是内容产品的营销;第二是形式产品的营销;第三是传播产品的营销。
中国媒体刚刚完成了内容产品竞争的阶段,现在内容方面彼此之间区域同质化现象严重,追求核心竞争力的差异很难。
目前的情况下,竞争进入到了第二个阶段就是形式产业的竞争中。
过去整个媒介比拼是由于渠道短缺造成了对于聚信息的比拼,聚信息指的就是主流信息,在聚信息的竞争方面已经到达了相对的平台期,很难找到竞争的空间。
现在媒介在竞争方面真正的决胜点不再是聚信息的采集上了,而是要观众危信息,既过去被人们认为不重要的忽略不计的方面,形式是危信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曲艺式栏目在形式方面的突破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
就如同美国一个战略学家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你只在本市场、本领域范围之内援引别人的某一个模式,只能产生改良性的改善、修饰、局部的提升,但是你能从他市场、他领域援引市场就能有完全不同的模式革命性的突破”。
这类节目的成功就是在于这样的方面,第一它解决了在哪儿做的问题,第二,它解决从过去跟新闻隔绝的样态里找到了跟曲艺很好的结合模式,这是它成功的非常重要的两个要素。
(一)和曲艺的结合同类栏目把曲艺这种娱乐的元素做了深入的参与。
比如说捧哏的设计,节目设置了“搭词”的,类似于相声中的“捧哏”角色,与主持人插科打诨,有效的引出下一条新闻。
梁活的使活的互相讽刺,把表演因素引入新闻节目,使节目陡生悬念,高潮迭起,妙趣横生。
节目中不同新闻之间的衔接,通过这些笑话、悬念、包袱等等方式把下一个连带出来,这些都是把曲艺的艺术形式进行了深入的结合。
(二)涉我机制:短信参与;捧角的配合短信参与和捧角的配合是一种涉我机制,虽然看起来是很小的技术,但它可以满足人们逐渐参与的感觉。
在此类节目中,诸如《拉呱》“拉咱家常话”的环节就是通过短信的方式交流。
在这一环节中,观众发短信跟“小么哥”拉拉家常话,语言带点幽默和调侃。
有观众发短信说,“小么哥今天穿得衣服好看,挺适合你的。
”有的说,"小么哥,你的眼睛真漂亮。
"这些短信具有私聊的性质,主持人与观众之间的交流内容明显趋于平民化,不探讨问题,讲大道理,而是像朋友见了面聊聊天,问候问候。
生活化的语言,生活化的内容,贴近草根,贴近平民,使观众产生一种归属感,情感的满足。
而捧角就是观众的代言人,使观众能够互动起来,这种创新保证了节目的原汁原味。
四主持人主持风格的独特化节目主持人是有嘛说嘛的逗哏,每天笑眯眯地出现在背景是一面屏风的小演播室里。
他不同于我们印象里的主持人那么相貌端正,衣着庄重,主持人在相貌、衣着、姿态等方面似乎都显得“土”了点,因为他们所追求的是复刻传统曲艺的基准形式,包括大褂、扇子、醒木、甚至饮场茶壶。
语言是自我表达的基础媒体,但不是唯一的媒体,体态、表情、眼神、身体接触以及服装、发型等等都是自我表达的重要媒体。
可以发现的是此类栏目的主持人都长了一张幽默的脸,怎么看都不像个明星主持,都特像一个邻家大哥。
而正是这一不起眼的形象赢得了众多的喜爱者,这源于曲艺传统的亲和力,亲和力可以为其所属者营造一个“场”,使之能够在传播中有更强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亲和力来源与受众"知心朋友"的身份和受众平等的关系。
五曲艺式新闻脱口秀点评的个性化虽然在播报新闻的形式上加入了大量的娱乐元素,但并没有忘记新闻节目的职责所在。
大众媒体对社会有一种引导作用,提倡良好的社会风尚对于健康的社会发展大有裨益。
节目定位于决绝抽象、决绝宏观但不决绝受教。
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曲艺式新闻脱口秀节目是以家庭为中心向外扩散,不拒绝说教就是在新闻事实说完了以后加上了主持人的一些立场,甚至是一些劝戒和道德看法。
幽默中犀利、轻松中深刻的点评做到了通俗不庸俗。
在调侃过程中不是胡侃,而是利用简洁精辟的文字,或议论或褒贬的“春秋笔法”,在混乱中总是把人们向善良的方向引导。
例如在说天下的一则新闻说一个村偷牛贼猖獗,老乡们只好挽着牛缰绳睡觉。
新闻结束后,逗哏点评道:“逮住这几个,我给他们拴上环,让他们犁地去。
”还有一则新闻说的是一个小伙子男扮女装,顶着一个头盔去女澡堂偷窥,为了扮得更像女性,他在胸前的衣服里放了两个苹果。
新闻结束后,捧哏说:“唉,你这个小子啊,怎么不放两个西瓜呢?”。
让人在笑后会有一种思考。
但主持人的点评有时也会遭到质疑,有专家说新闻应该客观一点,有些情况没有搞清楚就下结论是不行的。
其实这些担心都是不必要的,像《拉呱》这种节目,跟传统新闻报道是不一样的,它可以加进主持人的价值判断,可以加进个人色彩的东西,它跟客观无关,因为是在进行谈资,拉呱的字面解释就是唠嗑、聊天之意。
总结:虽然曲艺式脱口秀栏目有时连时间、地点等新闻最基本元素也未必完整,甚至有些信息有不准确,不完整的地方,但这“并不重要“。
这个节目打破了虚构非虚构、新闻非新闻的界限,体现出更为自由的形态,这是它的优势、长处,它给曲艺提供了新的展示自己艺术魅力的同时也实现了新闻模式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