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注释
《蝉》注释【原文】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的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注释】✓垂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清露:纯净的露水。
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疏:开阔、稀疏。
✓藉(jiè):凭借。
【赏析】《蝉》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
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
全诗简练传神,比兴巧妙,以秋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自况,耐人寻味。
“垂緌饮清露”,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
“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暗示自己的显宦身份。
清露:纯洁的露水。
饮清露,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暗示自己清廉的品质。
该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
实际上是运用比兴的手法暗示自己的显宦身份和清廉的品质。
“流响出疏桐”,连续不断的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写蝉声之远传。
“疏”字写梧桐枝干高挺清拔,让人感到流响易于流传。
又与末句秋风相呼应。
诗人以蝉自比,则其名声也就不同凡响。
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
居高”的“高”有两层含义,一是实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二是暗指“饮清露”的品格。
三、四句借蝉抒怀,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诗人笔下的“蝉”带有自况的意味。
作者笔下的蝉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内在品格的赞美和高度自信,孤芳自赏,不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虞世南《蝉》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作者简介】
虞世南,字伯施,余姚(今属浙江省)人。
沈静寡欲,精思读书,文章婉缛,初见称于南朝徐陵,后仕隋,为秘书郎。
入唐,为秦府记室参军。
唐太宗时,历弘文馆学士、秘书监。
他的诗仍有六朝绮错婉媚的作风。
《全唐诗》编其诗一卷。
【注释】
①垂緌(ruí):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
②清露:清纯的露水。
古人认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③流响:指连绵不断的蝉鸣叫的声音。
④藉(jiè):凭借
【译诗】
蝉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喝的是清冽
的露水,
悦耳的叫声自梧桐林向外远播。
因为它站得高,声音自然传得远,
并不是借了秋风。
【赏析】
这首诗借物咏怀,寄意高远。
作者以高洁的蝉自比,说只要栖桐饮露、立身高洁,则声名自远,而无须凭借外物的力量。
作者以蝉的形象,表明了自己封建士大夫的清高。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出自唐代虞世南的《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赏析人笔下的蝉是人格化了的蝉。
三、四句借蝉抒情: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
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
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
“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
这显贵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
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
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
“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
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
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
它是在上两。
古诗《蝉》的诗意
古诗《蝉》的诗意蝉低垂着触须啜饮清凉的露水,长鸣声从繁茂的梧桐树上传出。
因为它身居高处,声音自会远扬,而不是凭借吹来的阵阵秋风。
作者是唐代诗人虞世南。
全诗为: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释:①垂緌(ruí):低垂着触须。
②流响:传播响声,亦指传出的声响。
此处指蝉长鸣不止。
③疏桐:繁茂而枝干分披的梧桐。
④居高:指栖息在高处,语意双关。
⑤藉(jiè):凭借,依靠。
⑥秋风:暗指帝王的权势。
赏析:首句“垂緌饮清露”,描写蝉垂下触须,吮吸清露的情形。
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
“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因为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
这显贵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诗人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
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借“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
古代有凤凰非梧桐树不栖的说法,这里描绘蝉鸣声从疏桐中间传出,言其品格高尚。
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
“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
“流”字,形容蝉的鸣叫声有如泉流一般,连绵不断,平和清新。
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
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
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前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
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对此加以否定,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
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等),自能声名远播,正像三国魏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释义:不必借史家的言辞,也不必托高官的权势,声名自然会流传到后代)。
《蝉·垂緌饮清露》古诗
《蝉·垂緌饮清露》古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注解1、本以两句:古人误以为蝉是餐风饮露的。
这里是说,既欲栖高处,自难以饱腹,虽带恨声,实也徒然。
2、一树句:意谓蝉虽哀鸣,树却自呈苍润,像是无情相待。
实是隐喻受人冷落。
3、薄宦:官卑职微。
4、梗犹泛:这里是自伤沦落意。
5、芜已平:荒芜到了没胫地步。
《蝉》译文及注释译文蝉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喝的是清冽的露水,悦耳的叫声自梧桐林向外远播。
因为它站得高,声音自然传得远,并不是借了秋风。
注释①垂緌(ruí):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
②清露:清纯的露水。
古人认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③流响:指连绵不断的蝉鸣叫的声音。
④藉(jiè):凭借《蝉》句解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蝉本来就因栖息于高枝,难得一饱;它鸣叫不停,却不受理睬,真是白白辛苦,怨恨无穷啊。
“以”,因。
古人误以为蝉餐风饮露,所以说“高难饱”。
“费声”,指鸣声频频。
就真实情况而言,蝉并非是因身在高处,不肯飞下来乞食而“难饱”;它的鸣叫声中也没有什么恨意,这完全是人自己的理解与感受,是其身世之感的寄托。
“高”,语义双关,喻指人的品格高洁。
诗人自许清高,不肯屈就,结果只落得生活困顿,这不就是“高难饱”吗?他曾向令狐绹等当权者陈情,希望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帮助,可最终还是不被人理会,依旧无法摆脱仕途坎坷的困境,这难道不是一场“徒劳”吗?在这里,蝉已经完全人格化了,诗人分明是借其表达自己艰难的身世和处境,所以纪昀说开头两句是“意在笔先”。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蝉彻夜悲鸣,叫到五更天,已是声嘶力竭、稀稀落落,快要断绝了。
可是那些树呢,依旧碧绿青翠,任凭蝉叫得如何凄苦动人,也是无动于衷,真是无情啊!蝉声与树木的碧绿本来是毫不相干的,诗人却责怪树木的冷酷无情。
显然,这同样是在寄托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写自己的哀告无门、受人冷落。
古诗咏蝉·垂緌饮清露翻译赏析
古诗咏蝉·垂緌饮清露翻译赏析《咏蝉·垂緌饮清露》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虞世南。
其古诗全文如下: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前言】《咏蝉》这是唐代诗人虞世南的作品,是一首托物寓意的小诗,也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注释】垂緌: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清露:纯净的露水。
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藉:凭借。
【翻译】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声远传的原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赏析】《咏蝉》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
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
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
“垂緌”暗示显宦身分(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
这显贵的身分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
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
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
“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
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
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
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
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
蝉古诗意思解释20字
蝉古诗意思解释20字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的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注释垂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清露:纯净的露水。
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疏:开阔、稀疏。
藉:凭借。
《蝉》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蝉的特点,把握蝉的习性。
2.古诗描写的景物和表达的情感。
3.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二、教学重点:了解古诗中景物描写的作用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教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一首古诗《所见》,我们现在来背一背吧!学生齐背。
教师:古诗描写的是什么事情?学生:一个牧童在林中悠闲地唱歌,他想捕蝉,就停止了唱歌。
教师:牧童真可爱!今天我们学习也是有关《蝉》的古诗。
教师板书《蝉》。
2、朗读古诗教师范读,学生借助工具书查生字的拼音并做笔记。
朗读停顿如下:蝉(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学生多方式朗读,齐读、指名读、分组读……3、理解注释和诗意:学习第一句:垂緌饮清露(1)垂緌:帽带结在下巴下边的下垂部分。
暗示自己的显宦身份。
(2)清露:纯洁的露水。
饮清露,暗示自己清廉的品质。
(3)该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
实际上是运用比兴的手法暗示自己的显宦身份和清廉的品质。
(4)诗意: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
第二句:流响出疏桐(1)流响,指接连不断的蝉鸣声。
(2)“疏”字写梧桐枝干高挺清拔,让人感到流响易于流传。
又与末句秋风相呼应。
(3)诗人以蝉自比,则其名声也就不同凡响。
(4)诗意连续不断的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三、四两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居高”的“高”有哪两层含义?明确:一是实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二是暗指“饮清露”的品格之高。
居高声自远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全诗是什么
居高声自远-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的全诗是什么?
居高声自远居高声自远
处于高处发出的声音自然就远了并非是借了秋风的力量
虞世南: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
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
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关键要把
握住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出艺术上的契合点.垂
,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
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蝉用细嘴吮吸清露,由于语义双关,暗示着冠
缨高官要戒绝腐败,追求清廉.蝉居
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
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诗
的最后评点道,这完全是由于蝉能够“居高声自远”,而不是由于凭
借秋风一类外力所致.这些诗句的弦外之音,它们所隐喻的深层意义
无非是说,做官做人应该立身高处,德行高洁,才能说话响亮,声名
远播.这种居高致远完全来自人格美的力量,绝非依凭见风使舵,或
者什么权势、关节和捧场所能得到的.实际上,咏蝉包含着虞世南的
夫子自道.他作为唐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四勋臣之一,
名声在于博学多能,高洁耿介,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
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治作出独特贡献.为此,唐太宗称他有“五绝”
,并赞叹:“群臣皆如虞世南,
天下何忧不理!”从他不是以鲲鹏鹰虎,而是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
自况,也可见其老成谨慎,以及有自知之明.
而单独“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句话的意思是处于高处发出的声音自然就远了并非是借了秋风的力量
希望可以帮助亲你>。
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原文及译文
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蝉·垂緌饮清露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
蝉儿栖身高处,声音自然会传得很远,这并不是借助秋风的飞传。
赏析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
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
关键要把握住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出艺术上的契合点。
垂緌,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
蝉用细嘴吮吸清露,由于语义双关,暗示着冠缨高官要戒绝腐败,追求清廉。
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
诗的最后评点道,这完全是由于蝉能够“居高声自远”,而不是由于凭借秋风一类外力所致。
这些诗句的弦外之音,它们所隐喻的深层意义无非是说,做官做人应该立身高处,德行高洁,才能说话响亮,声名远播。
这种居高致远完全来自人格美的力量,绝非依凭见风使舵,或者什么权势、关节和捧场所能得到的。
实际上,咏蝉包含着虞世南的夫子自道。
他作为唐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四勋臣之一,名声在于博学多能,高洁耿介,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治作出独特贡献。
为此,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并赞叹:“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从他不是以鲲鹏鹰虎,而是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自况,也可见其老成谨慎,以及有自知之明。
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首句“垂緌饮清露”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是运用比兴手法,暗示自己的显要身份和清廉的品质。
蝉的头部有两根触须,形状似官员系在颈下的帽带;古人认为蝉栖身高树,只喝清洁的露水,因而用“饮清露”象征人的品格高洁。
《蝉》译文
《蝉》译文
译文: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地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原文: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出处:唐·虞世南《蝉》
扩展资料:
一、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
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
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
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
二、创作背景
李世民夺位李渊后,虞世南任弘文馆学士,成为重臣,但从不傲慢,踏实勤奋,使得李世民对其称赞有加,深得赏识,于是常邀他参加一些典礼活动。
一天,李世民起了雅兴,邀请弘文馆学士们共赏海池景色,谈诗论画,李世民询问大家是否有新的诗歌作品,虞世南便诵读出该诗。
虞世南《蝉》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作品原文蝉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作品注释1、垂緌(ruí):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
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
清露:清纯的露水。
饮清露: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2、流:发出。
流响:指蝉长鸣不已,声音传的很远。
疏桐:高大的梧桐。
3、居高:指栖息在高处,语意双关。
4、藉(jiè):凭借、依赖。
作品译文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
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
作品鉴赏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
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
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
首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
“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因古人常以“冠缨”指代达官贵人。
显宦的身份和地位在一般老百姓心目中,和“清客”是有矛盾甚至是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蝉的形象中了。
这“贵(人)”与“清(客)”的统一,正是为三、四句的“清”无须借“贵”做反铺垫,用笔巧妙。
次句描写蝉声之传播。
梧桐是高树,用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清高挺拔,且与末句的“秋风”相呼应。
“流响”二字状蝉声的抑扬顿挫和长鸣不已;“出”字则把蝉声远播的意态形象化了,让人感受到蝉鸣的响度与力度。
全句虽只写蝉声,但却从中想象到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
有了这句对蝉声传播的生动描写,后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三、四两句是全诗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
它是在一、二两句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议论。
蝉声远播,一般人往往认为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作者却别有慧心,强调这是出于“居高”而自能致远。
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一个真理:修身而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扬。
古诗文《蝉》赏析
古诗文《蝉》赏析蝉唐朝: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译文及注释【译文蝉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喝的是清冽的露水,悦耳的叫声自梧桐林向外远播。
因为它站得高,声音自然传得远,并不是借了秋风。
】【注释①垂緌(ruí):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
②清露:清纯的露水。
古人认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③流响:指连绵不断的蝉鸣叫的声音。
④藉(jiè):凭借】蝉赏析诗人笔下的蝉是人格化了的蝉。
三、四句借蝉抒情: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
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
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
“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
这显贵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
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
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
“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
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
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
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
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
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像曹丕在《典论。
居高声自远的下一句
居高声自远的下一句
答案:
非是藉秋风
原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出处:唐初虞世南的《蝉》。
诗歌赏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诗人在对蝉鸣声生动描写之后,引发的议论。
借助于飒飒的秋风,蝉鸣之声才能得以远扬,一般人们都这样认为,古人诗中写蝉,大多也如此描写,南朝诗人张正见在《赋得秋蝉喝柳应衡阳王教诗》中即有“风高知响急”句。
而虞世南却翻出新意,别有见解,他强调蝉声远扬,是蝉自身居高所致,而非借助于秋风,表现了蝉孤傲清高的品格。
这同时也给人们这样一个启迪和感受:一个人只要立身高洁,自然会声名远扬,而无须凭借外在的力量。
五年级上册古诗蝉意思
五年级上册古诗蝉意思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的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这是一首咏物诗,古人以蝉居高饮露象征高洁。
“饮清露”,说明蝉饮用之物是非常洁净的;“出疏桐”,说明蝉所处的环境是非常高雅的;“居高”,说明蝉所居的位置是很高的,所以它的声音自然可以传播的很远,并不见得非要借助秋风才行。
作者以比兴和寄托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操。
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
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
《咏蝉三绝》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咏蝉三绝》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咏蝉三绝》指的是虞世南的《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李商隐的《蝉》,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情的名作。
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
作品参考:虞世南《咏蝉》骆宾王《在狱咏蝉》李商隐《蝉》作品原文:咏蝉三绝咏蝉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蝉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虞世南的《咏蝉》解析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人称道。
首句“垂緌饮清露”,“垂緌”是古人结在领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像下垂的冠缨,故称“垂緌”。
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息于高处,餐风饮露,故为“饮清露”。
这句写出了蝉的清华俊朗的特点。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
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且与末句的“秋风”相呼应。
“流响”写蝉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用一“出”字,将无形的声音传送写得可感可见。
这句虽只对蝉声远传进行了描写,读者却已可窥蝉的高标逸韵。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议论。
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借助秋风的传递所致,诗人却别有会意,强调这是由于“居高”使然。
这种独特的感受蕴涵一个真理:立身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权贵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真如俗话所说,“是金子总会发光”。
两句中的“自”、“非”,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颇显大气。
这两句看似写蝉,实则带有自况的意味,表达出诗人对自身内在品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自信。
联系到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赞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虞世南此处表现出来的自信该不为过吧。
唐诗名句赏析之五五: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唐诗名句赏析之五五: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出自虞世南的小诗《蝉》。
全诗如下: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是一首托物寓意的小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
这两句的意思是声音传得远是因为我站得高,而不是借助了秋风的力量。
它是在前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议论。
蝉叫的声音能够传的很远,很多人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
诗人在这首诗里却表达了别样的观点,他以为正是由于“居高”声音才传得远。
表面写蝉,实质上写的是人:品格高贵的人,并非需要借助权势的帮忙,自能声名远播。
正如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讲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两句中的“自”、“非”,一正一反,彼此呼应,表达出诗人对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
之所以如此,和诗人自身的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
虞世南,字伯施,和他的兄长虞世基同为陈朝知名才俊。
隋灭陈后,两人被征召到长安,时人把他们比作“二陆”。
但虞世基入隋后成为隋炀帝的奸佞之臣,整日附和邀功,欺上瞒下,以此虞家贵宠超级。
唯独虞世南一人谨慎刻苦,只知念书写诗,不与哥哥同流合污。
宇文化及杀掉隋炀帝后,虞家满门被杀,以后虞世南因为平时为人和善得免。
进入唐朝,虞世南与房玄龄一同掌管文翰。
由于虞世南是纯粹的文人性格,又是书法大家,很得唐太宗李世民的看重,常常与他谈论经史。
虞世南也常常趁着和唐太宗谈论之际进行劝谏,陈述帝王得失,而且虞世南晚年志性刚烈,因为修陵、游猎等事数度与唐太宗发生争执,使得李世民加倍礼敬于他。
唐太宗多次称赞虞世南的五绝,即:德性、忠直、博学、文词、书翰。
贞观十二年,虞世南病死,唐太宗“哭之甚恸”,为之画像,悬挂于凌烟阁上,成为二十四勋臣之一。
可以说,《蝉》这首小诗诗人是夫子自道,作者品性高洁,一生谨慎。
同时,他以一只毫不起眼的小蝉来自比,也能够看出他的老成稳重,真正做到了“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古诗《蝉》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释:
①緌:本指帽带,这里指蝉头部的触须。
②疏:稀,不稠密。
③藉:凭借。
译文:
蝉低垂着头正在饮用清纯的露水,清脆的响声从稀疏的梧桐树上向周围传开。
那是因为它在高高的树枝上,响声才能传得很远很远,可不是凭借着秋风的力量吹过来的哟。
赏析:
这首咏蝉诗,前两句写蝉:“垂緌”写蝉姿。
清露写蝉洁,“流响”写声远闻,“疏桐”言其高。
后两句借蝉抒情,说蝉声所以远传,并不是依靠秋风为助,而是它位居高处的缘故,从而讴歌蝉的高洁和不沾染世俗污浊的品德,也可用来说明立身高洁的人,不凭借什么势力,名声自能远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熊宁宁老师作为小学语文教材的研究、编写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队伍中的编外人员,尝试着执教一年级下册的《棉花姑娘》这篇课文,给我的印象是深刻的。
我把自己在温州听课时的感受和思考写下来,看看能不能给语文老师们一点启发。
从这节课的教学情况来看,三个大的教学环节非常清楚,每一个环节的教学重点十分明确。
第一个环节:识字、学词、学句。
较好地体现了低年级识字教学“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语言环境”的理念。
重视引导学生运用语文园地“我的发现”掌握的识字方法来识字,注重学习方法的迁移与运用,如偏旁加独体字识记法,“姑娘”,“女”字旁+独体字“古”、“良”识记;“蚜”,“虫”字旁+独体字“牙”识记;“治”,“氵”旁+独体字“台”识记;形近字比较识记法,如“斑”字与“班”字识记。
既体现了学生自主识记,又巩固了已经学过的字。
同时,注重调动学生的积累,丰富学生的词汇,如“目”字旁的字“眼睛”、“睡眠”;“氵”旁的字“洗”、“涵”、“河”以及“治”字组成的词语“医治”、“治疗”等。
对学生识字后是不是真的会认了、巩固了,舍得花时间,不是走过场,并在学生识字学词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认识事物,如谜语导入并借助多媒体件认识棉花开花时和收摘时和样子;出示蚜虫、啄木鸟、七星瓢虫等图片,认识
课文中提到的动物。
第二个环节:以一个统领全文的思考题把握、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运用语言。
师问:“棉花姑娘得了什么病?都请了哪些医生来给她治病?”并要求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
这样做达到了两个有利:一是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理解课文的内容;二是有利于从一年级开始学生良好读书习惯的培养。
在学生读后初步交流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帮助学生梳理课文的脉络。
多媒体出示:棉花姑娘盼望有个医生来给她治病。
她先请给她治病,
接着请给她治病,
然后请给她治病,
最后,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
教学论强调要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作用,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学往往过度地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忽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
用多媒体出示填空练习,既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时间先后顺序的表达方法,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学生在对课文内容有了比较充分的理解后,用低年级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图片展示,并通过想象,弄清:燕子→空中;啄木鸟→树干;青蛙→田里;七星瓢虫→蚜虫,这些动物的习性,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完成了科普类课文的教学目标,即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了解一些科普知识。
这也为下一个教学环节做好了铺垫。
对于科普类题材课文中的知识,不能不讲,但也不能讲得太多。
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所限,教师如果在教学中往往把握不好,很容易在解释一个问题时又出现其他需要解释的问题,陷入反复讲解、越讲学生越糊涂的怪圈。
所以,教学科普类题材的课文应注意:一是科普类知识讲解要适度,对知识的把握,应是“粗知”、“知其然”,无须让小学生“知其所以然”;二是科普类知识讲解要适时,在时机的选择上,要因文而异;三是科普类知识讲解要激趣,由于知识本身有一定难度,学生可能不像学习其他课文那样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课文自身特点,创设活泼有趣的情境。
例如,采取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像云不是云,地上开白花;像雪不是雪,越冷大家越爱她。
”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点明了本课所要介绍的事物。
顺便说一说目前存在的新课导入的问题,新课的导入只是作为新课学习的开场白,用了不少的时间,往往停留于浅层次的水平状态。
新课的导入设计,应该体现一定的深度,不仅仅停留于激发兴趣的层面上,导入的最终目的,是要创造一种理解文本的情境和契机,为学生创造一个最直接的、最有效的学习文本的通道。
第三个环节:抓住:“棉花姑娘说:‘请你帮我捉害虫吧’”这一句话,引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
读出棉花姑娘的不同语气,既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怎么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这节课有两点启示:一是老师的示范朗读,这是低年级指导学生朗读常用的方法,课程改革以来老师的范读被束之高阁;二是抓住关键性的词语,如比
较“盼望”与“希望”的不同,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体现棉花姑娘的不同心情。
熊老师这一节课,还有两点特别值得一提:一是每次学生进行某一项学习活动之前,学习要求提得十分明确,程度恰当。
如,翻开课本,自读课文之前提出: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边读边圈画;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时,提出:要注意听,看看能够听出哪些问题;理解课文内容时,提出:“棉花姑娘得了什么病?都请了哪些医生来给她治病?”并要求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引导学生读出棉花姑娘的语气,提出:棉花姑娘的心情是怎样的?找出课文中哪一句话,再读一读等等。
二是面向全体学生,课堂中给每一位学生有交流、展示的机会,把话语权交给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几个学生的话语霸权,这一点在公开课上是难能可贵的。
如在检查学生识字情况时,采取了开火车读、男女生对读、齐读等形式,了解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同时能够尊重学生的认识和情感体验,并适时、适度地给予引导,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如一个学生说棉花姑娘得的是心脏病,老师并没有武断地加以否认,而是巧妙地告诉学生:是的,棉花姑娘长了这种虫子,就如同人得了心脏病一样致命。
结合熊老师的课,我还有两点思考:
第一,关于在课堂上让学生动动笔。
这节课有意识地没有安排写字的环节,主要是防止低年级的生字书写,变成课文后面田字格中的生字每堂课写几个、分散来写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
这节课是把读出语气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把时间用在指导、训练朗读上。
因为一节课只有40分钟,
教学的容量有限,不可能什么都要照顾到。
拟在第二课时安排了重点指导“雪”字和本课6个生字的书写练习。
如果低年段课后需要书写的生字较多,可以分散书写,并提倡书写词语。
当然课堂上的动笔,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写字、小练笔、动笔做练习等,读书过程的圈、点、勾、画也属于动笔,所以熊老师在布置学生思考“棉花姑娘得了什么病?都请了哪些医生来给她治病?”这一统领全文的问题,并要求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这一学习环节时,如果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养成动笔圈画的习惯了,这时候可以明确要求动笔圈画;如果还没有,可以有意识地教给学生一些圈、点、勾、画的方法。
第二,关于课堂中老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发问。
目前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老师的问题过多和学生无疑而问的现象。
老师在课堂上“满堂问”,学生“满堂接”,老师不把话说完、只说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好像还比较流行。
这种典型的课堂作秀的做法,我个人是比较反感、也是反对的。
希望这种做法能够引起语文老师的反思,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老师的问题不易太多,设计的问题能够统领全文,特别要重视利用课文后面的思考题;提出的问题要有思考的价值,难易程度要合适,要给学生留下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提出的问题要求一定要清楚、明确,学生一听就知道老师提问的目的是什么。
二是要善于筛选、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哪些问题可以随机解答;哪些问题与老师的预设一致,需要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决;哪些问题是老师在预设中没有考虑到、课堂上生成的问题。
预设
时已经考虑到的问题,老师已经设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一些老师在预设中没有考虑到的、课堂上生成的问题,需要老师灵活应对,不能置之不理。
三是要善于甄别学生的发问,学生举手如林有疑问,是他们真的不懂,还是为了迎合老师的需要;而学生没有疑问并不意味着学生都懂了,预设中的问题可以作为检查学生是否真懂的手段。
可以说,熊宁宁老师是一名比较优秀的教科书编辑,但不一定是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老师。
虽然不是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老师,但透过她的课,可以看出这是一节语文的常态课:一是没有拿腔拿调,没有“矫情”;二是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真正把学生的认识、感受放在第一位;三是牢牢把握住科普类题材课文的特点,正确地处理好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的关系,上出了“语文味”。
熊老师之所以能够把语文课上得如此轻松,自如地驾驶课堂,也许与她的文化底蕴有关吧。
由此我想到了唐代诗人虞世南的《蝉》中的一句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我们的语文老师,能不能在文化底蕴方面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呢,这将有利于语文教学艺术水平的提高。